時間:2023-04-11 17:19: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質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我國新的地質黃金時代的到來,地質類專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也使得一些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例如,(1)工科教育理科化。具體體現為簡單套用理科教育方法、實驗,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畢業論文數量遠超畢業設計等問題,主要存在于兩類高校,一是地質類傳統強校,它們原本走的就是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道路,且受“重理輕工”思維影響,故出現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問題也不難理解;二是部分新辦院校,其地質類專業因缺少辦學基礎和辦學經費,實驗教學條件(尤其是儀器設備、巖石和礦石標本等)較匱乏,從而影響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2)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創新人才培養水平不高。究其根本原因還是高校缺乏辦學自、國際化辦學進程較緩,加上評價體系混亂且名目繁多,各個高校疲于應付,重申報、輕建設,千校一面,反而丟失了地質類高校/專業多年來形成的傳統優勢和特色,忽略了人才培養目標、途徑和模式的多元化。(3)師資整體水平尚待提高。具體體現在師生人數比小于教育部規定的1∶18、部分專業教師缺乏工程背景、不同地區不同高校之間教師水平差距較大、學術大師及教學名師數量較少等問題,這主要是受前些年全國范圍內高校盲目擴招和學術界浮躁之風的影響。
二、幾點思考
1.回歸工科教育,加強地質基本功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地質類專業首先應回歸工科教育,即應該從學校、院系和教師多個層面認真思考地質類專業的定位、特色與學生就業出口等問題,是要消除“重理輕工”思維的影響,做到地質理工科均衡發展,而不是要否定地質基礎理論的重要作用;應該強化工程素養和工程訓練,加強學生地質基本功和實驗/實踐能力培養,增加綜合型和創新型實驗項目,建設高水平產學研基地和野外實習基地,重視相關國家標準、行業規范教育,實施地質工程或找礦勘查案例教學,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培養,逐年提高工科學生畢業設計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一些高校簡單地運用軟件,看似可以抑制學術抄襲現象,但實際上軟件并不能準確判斷不同的文字表達形式是否構成對別人學術觀點的抄襲。對于畢業設計而言,存在著更多的尷尬,所引用的規范和標準以及成熟技術無疑多為“重復”,而設計所得出關鍵成果(如公式、數據等)又不在范圍之列。
2.開展專業認證,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2013年6月19日,在韓國首爾召開的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中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其預備成員?!度A盛頓協議》是工程教育本科學歷的國際互認協議,始于1989年,在國際上具有很大影響力,目前擁有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等15個正式成員和6個預備成員。2013年下半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作為地質類專業認證工作的試點,標志著我國地質工程教育在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和實現國際互認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14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資源勘查專業、吉林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和成都理工大學地質工程專業又相繼進行了認證工作。2015年地質類專業認證將全面展開,屆時更多高校的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將參加認證。推進地質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實行國際評價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一項好的做法是發起成立了“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其成員包括美國斯坦福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法國巴黎第六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等10余所世界地學一流大學(學院),通過建立聯盟高校之間聯動協商機制,開展包括地球科學教育發展國際論壇、科技項目合作與共享、本科生交換培養、研究生聯合培養、教師和科研人員互派訪學交流等方面的深化合作,促進世界地球科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協同發展。目前,國家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OBOR)建設也為地質工科的國際化辦學帶來新的機遇。礦產資源和能源的開發利用、大型基建項目工程地質勘察、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對具有國際視野、能參與多元文化背景下合作與競爭的地質工科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3.保持學校和專業特色,培養創新型人才構建多元化教育模式、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應進一步調整高校治理結構,增強高校自主辦學權,堅持學校和專業特色及辦學多樣性原則。其次,應因材施教,建立分類培養機制,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拔尖生培養與普通生培養相互補充,多元化人才培養建議在《地質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也有明確體現。再者,應深化教學方法改革,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包括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相結合,提倡個性化培養與學生自主學習)、考試方式的多樣化(改變單一的結果考查,提倡過程考查、創新意識和能力考查)、野外實習基地和優質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與利用(含視頻公開課、MOOC、精品課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站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還應堅持“一制三化”(即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鼓勵本科生在學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盡早介入導師的科研項目,積極參與學術研討和交流。鄭州大學實行的創新學分值得推廣,即每位學生畢業時必須獲得4個創新學分,這些學分來源于參與科研立項、、申請專利、參加學科競賽、聽學術報告等,并通過一套計算規則折合為學分。
4.促進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構建社會評價體系建立地質卓越工程師培養聯盟、地質科教聯盟,做實產學研基地和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探索協同創新和育人機制,促進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工作。結合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落實、專業認證工作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要求,定期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和修訂,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擔任校外導師共同承擔本科生實踐教學和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任務,聯合用人單位業務主管和人力資源部門長期跟蹤調查人才需求情況和畢業生成長情況,并建立持續改進機制,不斷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吉林大學關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一條成功經驗就是將以往到企業去實習改為到企業去學習,即將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學習和綜合設計連同生產實習都放在企業或產學研基地中進行,這樣既滿足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又保證了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中央提出的“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將教育質量的監測和評估權交給社會。隨著教育部轉化政府職能的工作推進,構建以行業企業為主體、多方參與的高校教育質量社會評價體系勢在必行。必須打破管理僵化、評價名目繁多及高校辦學自小和疲于應付的現狀,以中國地質學會組織的地質類專業認證為龍頭,取代原有的本科教學質量評估等活動。
5.建設校園人文環境,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搞好地質類專業教學同樣離不開優良的校園人文環境和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人文環境對于地質工科人才的品格修養樹造尤為重要,地質類專業屬于艱苦專業,從業者常年與深山荒漠打交道,奉獻精神、事業心、樂觀豁達的性格和強健的體格是必備的素質。然而,“地、礦、油”等行業性院校的人文氛圍相對較弱,亟須加強建設。2013年大學生原創話劇《大地之光》的公演就再次說明了行業性院校需要人文環境、也能建設好人文環境。該劇再現了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熱愛祖國、敢于擔當和嚴謹治學的一生,在武漢、北京等地巡回演出并獲得了巨大成功。
一、實驗的基本作法
調查研究表明:農村自然教學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學儀器設備少。但農村學校也有許多有利的教學條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為自然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活生生的教學材料;為開展自然教學提供了觀察、考察、飼養、栽培等實踐活動的場所;自然課中50%以上的內容都是農村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現象,學生對農村的自然事物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等等。所以,我們特別注意引導實驗教師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
(一)因地制宜,選擇適應教學需要的替代材料。
自然課中的觀察、實驗材料雖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蓋所有地區和學校,對于那些當地缺乏的材料怎么辦?我們采取的辦法是:對教材中與自然條件結合較緊的課文進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學材料,選擇可以達到的教學目的要求、當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補充(如用紅薯藤替代天竺葵學習“扦插”,用菜青蟲替代蠶學習“養蠶”等),并列成“教學材料結構表”印發給當地鄉、村小學自然教師使用,以便教師課前準備和要求學生自帶材料,從而使所有學生都能親自參加觀察、實驗活動,直接感知各種自然事物。實踐證明: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廣大農村自然教師反映:“教學材料結構表”實用性強,易操作,便于兼職教師課前作準備,同時也改變了因缺乏教學材料,只能靠老師演示實驗、學生看的狀況,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增加了學生了解家鄉自然事物特點的機會,培養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二)利用農村土地較多的條件,師生動手建設、管理生物園。其作用是:
1.生物園能為教學提供觀察實驗的材料。教師指導學生在生物園按教學需要分類、分期栽培植物,飼養小動物,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活生生的教學材料,解決了學生因缺乏實驗材料無法親自觀察、實驗的矛盾。
2.生物園是學生進行栽培、飼養等學習活動的基地。自然教學大綱要求盡可能創造條件,聯系實際,讓學生直接參與栽培、飼養等實踐活動,學習自然知識,這一問題一直未能很好解決。有了生物園地,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引導學生在生物園地中直接參與栽培、飼養等實踐活動,如嫁接、扦插、喂養小兔等,從而能更好地在實踐中學知識,學技能。
3.生物園的建設能緊密結合當地生產實際,為當地發展經濟服務。在生物園的建設中,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進行培植花木幼苗、果樹、藥材等經濟作物的實驗。例如,荊門市馬河鎮鐵坪小學的實驗教師指導學生在生物園扦插葡萄、石榴兩萬多株,種植香菇45蓬;新州縣舊街小學的實驗教師指導學生在生物園種植半枝蓮、舌干等藥材,還進行芽接板栗的實驗;利川市黃泥坡小學的實驗教師指導學生對珍貴樹種“珙桐”、“水杉”進行繁育實驗,他們還學習扦插大黃楊樹苗,成活率達85%……學生在親自參與栽培植物的實驗活動中,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增強了科學種田、科學飼養的意識,學習了一些實用技術,直接或間接地為參加當地經濟建設奠定了初步基礎。
總之,生物園不只是教學的基地,其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開展環境考察和課外自然研究活動。
農村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進行考察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實驗教師注意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帶領學生到大自然這個“大課堂”去上課,自然課中凡是適合在當地自然環境中教學的內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護、植物與環境、能源礦產、巖石、土壤等等,盡可能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直接與大自然接觸,并注意把愛科學的思想教育和改變當地自然面貌結合起來,把自然課的教學和課外自然研究活動結合起來,從而使自然課取得了綜合的教學效益。
(四)結合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增補一些有利于學生了解、可以利用家鄉自然條件科學致富的教學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認識家鄉的自然資源──如家鄉的地形和作物、家鄉的地熱資源、家鄉的水域、家鄉的藥材、家鄉的茶等。
2.家鄉人民對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如柑橘的保藏。
3.科學致富的內容──如池溏的綜合利用、兔的飼養、種甘蔗、種、生物防治等。
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教師把學生帶到田地邊、池塘旁、飼養場和農村專業戶中,讓學生邊考察、實踐、邊學知識,使學生對家鄉了解更全面,感情更深厚,并增強了動手能力和科學致富的意識。
二、實驗的成效
我省在農村自然教學方面,經過了幾年的研究與實驗,已初見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提高了教師素質。
教改實驗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研究能力最好的培訓班。在參與教改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鉆研教育理論,了解教改信息,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據不完全統計:參與實驗的260多名教師90%學習了《兒童心理學》、《探究──研討教學法》、《小學自然教學法》、《教學論》等專著,廣泛搜集了有關教改的資料,特別是農村教育、教學改革的資料。至1993年11月,實驗教師在市以上公開發行的刊物發表教學論文或經驗總結57篇,其中在《課程·教材·教法》、《湖北教育》、《小學自然教學》等省內外刊物上發表13篇,有2篇論文參加了全國小學自然教學研究會農村小學自然教學論文評比,分別獲一、二等獎。85%的實驗教師承擔過省、市、縣(區)的公開課、觀摩課任務,共100多人次,其中3人獲省優秀課獎,60多人獲地、市(縣)優秀課獎。通過實驗,除培養了一批學科帶頭人外,還促進了當地農村自然教研活動的開展,發現和培養了一批青年教師。據不完全統計:實驗前,骨干教師僅占本地任課自然教師的12%左右,到1993年已上升到27%,其中青年骨干自然教師,由占骨干自然教師的15%上升到65%。這樣,就充實了骨干教師隊伍,較好地解決了困撓學校的自然教師“斷層”問題。還有一些教師因在實驗中樂于奉獻,成績突出,受到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僅宜昌市就有4名教師的事跡被湖北教育雜志和小學自然教學雜志刊登。
(二)提高了自然教學質量。
隨著實驗的深入,這些地方自然課的實驗教學、實驗園地的建設與利用、課外實踐活動等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從而增加了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和對家鄉的資源、環境、經濟的了解,增強了學生學習自然、研究自然的興趣,提高了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熱愛農村、熱愛勞動、立志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這些地方的“四小”活動(小論文、小制作、小發明、小實驗)空前活躍,一些學生撰寫的小論文在報刊上發表,自制學具被教學儀器部門推廣。僅宜昌市和荊門市的小學生就撰寫考察報告、觀察日記和小論文800多篇,自制學具、標本幾千件,40多篇調查報告和觀察日記在省、市(縣)一級刊物上發表。
(三)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
實驗點的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把在種植、飼養等實踐活動中學到的科學知識,掌握的先進技術介紹給農民,幫助農民拓寬經濟發展的路子,使庭院經濟和農業生產取得良好的效益。例如:荊門市馬河鎮鐵坪村小學地處山區,臨近的8個村都有煤窯,農民的經濟收入較高,生活富裕。鐵坪村卻一個煤窯也沒有,村里雖然也挖了幾口礦井,但都沒有找到煤。1993年元月,實驗教師在教學《能源礦產》一課時,把學生帶到馬河煤礦井下參觀,學生對煤的形成、煤的地質環境以及開采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匦:?,他們制定了考察鐵坪村兩座山的計劃。通過三次課外考察活動,同學們發現小林灣這個地方的巖石層分布很有規律,巖石的顆粒粗糙、均勻、表面松散,一些巖石黃中帶黑,夾有閃光的黑色物質,此外,還發現了大量物化石,上面有植物葉的痕跡。學生根據這些發現,聯系自然課本中關于煤的形成的知識,推想小林灣可能有煤。為了進一步證實推想,學生們把采集的黑石頭和黑土帶到學校,做成煤塊放在爐子里燒,發現重量減少了35%,進一步證實了這些黑色土石里含有煤。同學們把這次考察的情況寫成《小林灣礦產資源考察報告》交給了村委,引起了高度重視。1993年3月,村里請湖北省勘測院在這個地方進行勘探,證實這里確有豐富的煤。
這個學校的實驗教師還把學生帶到青峰寨上《植物與環境》這一課,通過實地考察,同學們發現流傳中的山青水秀、樹木參天的青峰寨,如今已名不符實,水土流失非常嚴重。這主要是當地農民亂砍濫伐樹木造成的。同學們把考察的情況和建議寫成考察報告,交給村委。村委及時采取補救措施,1993年修攔沙壩七座,并在山邊種植了根系發達的樹木,有效地防止了水土進一步流失。同學們還把這些情況向農民宣傳,增強農民保護環境意識。
鐘祥市張灣小學的實驗教師帶領學生到附近的林場,聘請技術員講解植物怎樣過冬的知識,并結合實際在生物園進行柑橘過冬的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之后,學生及時把保護柑橘過冬的方法介紹給家長,幫助家長和鄰近農民用科學的辦法保護柑橘過冬。1992年冬季,鄰近村因沒有采取措施保護柑橘,柑橘樹凍死了80%,而這個村僅凍死了17%。農民們說:“娃娃們幫了我們。”
新州縣舊街小學實驗教師帶學生到生物園進行種植藥材的實驗取得成功,學生掌握了種植、管理半枝蓮、舌干、白錢草三種中藥材的方法。實驗班51名學生有45名和家長一起在自家田地種植這三種藥材,都獲得成功,取得了投資少、見效快的經濟效益。如今,這個村家家戶戶都種植了舌干、半枝蓮、白錢草、藥用等藥材。
枝江縣東林小學的實驗教師在生物園和學生一道進行芽接板栗,扦插葡萄、大黃楊,嫁接梨樹苗的實驗,都獲成功,直接經濟收入一千余元。他們及時把這些技術介紹給農民,受到農民的歡迎。
在學習有關動物知識的課文時,一些實驗點的教師還聘請當地獸醫和飼養員給學生講解家禽、家畜常見病的防治方法。學生通過實踐,也能在家給家禽、家畜看病了。特別是春秋兩季雞、豬瘟發病季節,學生還主動到農民家協助農民為豬、雞治病,宣傳預防的方法,減少了經濟損失,受到了農民的贊揚。
一些實驗點的師生,還把在實驗中總結的利用當地條件科學種植、科學飼養的經驗,以及從報刊雜志上搜集的科技興農信息,編成“信息小報”,印發給農民,為農民拓寬了經濟發展的路子,增強了農民科技興農的意識。僅荊門市馬河鎮鐵坪村小學的同學,1993年就自辦“信息小報”8期,提供科學種植、飼養的經驗和信息100多則。
以上事例說明,盡管自然是小學教學中一門“小學科”,但只要我們認真從農村的需要出發,研究和改進教學,也是能為當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
三、幾點體會
幾年的農村自然教學研究與實驗,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觀念的轉變只有在教改實踐中方能實現。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束縛,自然課在農村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不開課或挪作它用的現象較為普遍。據各地匯總的資料表明:實驗開始前,自然課開設率僅為65%左右,1993年開設率達到96%,全省90%的縣市達到100%,大部分農村小學還從一年級開設了自然課。導致以上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地方的教育部門和教師,通過實驗,對自然學科的“教育性”逐步有了明確的認識。我省12個地、市的調查數據表明:這些地方94%的自然教師和學校領導,認為自然課是培養學生素質必不可少的課程,參與自然教改的熱情高漲。92%的學生認為“自然課能學到許多科學知識,許多有趣的東西,學習態度由“無所謂”轉變為“愛學、想學”。
總之,通過實驗,教師和學生的認識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表明:實驗工作確實有效地促進了教育觀念的轉變。
(二)農村教育要在立足農村實際的基礎上求發展。
基礎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我國現有小學的90%以上在農村,農村教育必須改變“只抓少數,忽視多數,脫離實際”的單純升學教育,向著素質教育轉軌,從而較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要實現這種轉變,必須立足于農村實際。我省的農村自然教學的研究與實驗就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從農村實際出發,要把握住兩點:一是農村自然教學質量的提高要依據農村實際找出路;二是對學生的培養要聯系農村實際求發展。實踐證明:只有立足于農村實際,充分發揮農村有利的自然條件進行自然教學,才能使廣大農村小學生受到“科學啟蒙教育”,使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得到培養;才能全面發揮自然教學的作用和功能,較好地體現“辦好教育為人民”的思想;才能使自然課得到當地農民和政府部門的歡迎和有力支持,從而開創農村自然教學的新局面。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地開展教學研究,是自然學科的教學任務得以真正落實的重要保證。
論文關鍵詞:課堂互動教學;教學技藝;雙向溝通;反饋與糾偏
一、專業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具備的教學技藝
課堂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活動中最常規、最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要在有限的時空范圍內把無限的知識信息篩選、整理、演繹、歸納,通過不同的傳遞通道,高效、準確地傳遞給處于不同身心狀態和思維狀態的受眾——學生,這確實需要高超的教學技藝和廣博的知識積淀。照本宣科的常規方式固然省力,但其效果往往是學生的睡意和厭學。這種狀況在今天的大學課堂上還隨處可見。
高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專業學術造詣,二是教師課堂教學技藝水平。前者因人的天賦和勤奮而異,個體差異性較大,很難有統一的要求;后者則經規范化的培養和要求,可以形成客觀標準。
課堂教學技藝的核心在于師生課堂互動的科學組織。在現代高等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強調師生間的教學互動已成為不爭之事實。只有和諧的課堂互動才能使信息經不同的通道(口語闡述、板書推演、多媒體演示、師生間的姿體語言交流、課堂討論等),通過發送—接收—反饋—調整糾偏的循環,達到被學生高效、準確接收的目的。同時,通過互動循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辯及歸納推理能力。
課堂教學和諧互動之關鍵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教師教學技藝的發揮(就如導演技藝一樣)。工科專業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本身有其機械刻板的特點,很難有像文科及藝術類專業教學內容的詩情畫意,要在課堂教學中達到師生間高效、準確的信息互動傳遞,其難度更大。加之工科專業技術課程教師一般都來自工科專業,很少受過教學藝術的系統性訓練,因此,培養工科專業技術教師的教學技藝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工科專業技術課程教師的教學技藝應包括六個方面:將機械刻板的技術知識信息“編碼”成邏輯性強但又生動諧趣,易于為受眾所接受的口語和圖符信息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生動活潑、發音標準、用語準確簡練的口語及副語言(音調、節奏、停頓變化等)的表達能力;身體語言(動態無聲性的目光、表情、手勢,身體的動、靜態姿勢、空間距離的變換、衣著形象等)的表達溝通能力;文字及工程圖符板書速寫、速畫的書法與繪圖能力;科學設問、傾聽、了解學生“譯碼”的反饋信息后快速判別其正誤并引導糾偏的能力;合理、有效地應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CAI課件編寫及多媒體教學方式的穿插應用)的能力。
教師應將上述教學技藝科學地應用于課堂的互動教學中,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從而使教學的內容通過課堂場景中各種教學通道的雙向溝通有效地為學生所接受。課堂教與學的雙向溝通過程一般由如下環節構成:教師對準備傳授的客觀科技知識及教師本人的思想觀念(一般是主觀的)之信息進行組織和“編碼”;編碼信息通過“通道”(教學口語表述、板書提示與推演、多媒體演示、師生間的體態語言交流、課堂問答討論等)進行傳遞;學生接收信息后的“譯碼”(由理解后的認同和接收、未理解的疑惑和排斥所形成的知識及思想觀念);教師傳遞的信息被學生正確接收并理解與否的“反饋”核實;教師接收學生反饋信息后的調整和糾偏。
以上五個環節,不論缺少哪一個都會使溝通失效,無法達到圓滿的課堂互動教學效果。
二、課堂互動教學溝通中的“編碼”和“譯碼”
工科專業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的“編碼”就是將機械刻板的技術知識信息歸納整理成邏輯性強但又生動諧趣、為不同的學生所樂于接受和易于接受的口語和圖符信息。
以筆者講授的“汽輪機原理”課程為例,首先是編碼信息的正確篩選組織。必須在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時數限制的范圍內取其精華,因此對汽輪機熱功轉換基本原理、汽輪機變工況運行特性、汽輪機調節系統及其靜態和動態特性、汽輪機振動及強度校核這四大核心內容的分析闡述及邏輯關系、定量數學關系的演繹推理是必不可少的。以此為信息編碼之主線,去確定哪些概念及結論的分析應該被“編碼”成口語表述信息;哪些公式的推演及圖形繪制應該被“編碼”成板書表述信息;哪些佐證及引例材料應該被“編碼”成多媒體電教信息,以便作高速度、大容量展演等??傊?,不同的信息內容應由其最適宜的“通道”進行傳遞,才能使師生間的信息傳遞準確、高效,減小或消除傳遞中的“噪聲”(如難以辯認的板書字跡、圖形、模棱兩可的語言、含糊不清的發音等)干擾。
工科專業技術課程課堂教學的編碼信息本身會顯得比較枯燥乏味,必須輔之以一些生動活潑、能激發學生興趣的關聯信息。比如,與學生就業及今后發展相關的汽輪機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工程咨詢、工程項目管理、設備安裝監理、運行維護及維修管理等行業的最新行業和科技信息及相關的人文知識信息等,都可被巧妙地穿插于課程核心內容的闡述之中,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又可化枯燥為生動。
工科專業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的“譯碼”就是學生通過課堂教學的不同通道接收來自教師發送的“編碼”信息后,將其還原為自己的知識及思想,并消化理解其意義的反向過程。學生“譯碼”后掌握的信息應該與教師編碼前的信息“對稱”,最好還能使學生激發“譯碼”出“編碼”中沒有的創新性思維信息。
三、課堂互動教學中的“反饋”及“糾偏”
課堂互動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是檢驗教師傳遞的信息被學生正確接收并理解與否的信息反向傳遞過程。在沒有得到反饋之前,教師不能確認所傳達的“編碼”信息是否經有效的傳遞和“譯碼”而被學生正確接受。因此,“反饋”是互動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反饋”包括反饋信息的激發和傳遞兩個環節。反饋信息的激發方式有兩種:一是學生“譯碼”后自動激發,二是經教師提問后的被動激發。激發后的信息傳遞可以是學生理解或疑惑的表情和姿態,也可以是學生對教師提問的回答或學生主動地質疑。教師在課堂互動教學過程中要隨時對學生進行觀察,及時激發和接收其反饋信息。
課堂互動教學過程中的“糾偏”則是教師在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后,發現學生理解掌握的知識及形成的思維觀念與自己傳授的知識及思維觀念出現偏差,查核原因后,有針對性地重新組織和發送信息,最終使師生間發送和接受的信息“對稱”的過程?!凹m偏”的關鍵在于教師對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及時準確地接收、評判,并迅速找出出現理解偏差或疑惑的關鍵點,再換一種更易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的通道,重新傳遞信息。
四、課堂互動教學中語言藝術、硬筆書法及繪圖藝術的應用
工科專業技術課程課堂互動教學過程中,口語、板書及工程繪圖是缺一不可的信息傳遞方式,只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有輕重之分。一味的板書會使學生疲乏厭倦,滔滔不絕、海闊天空的豪侃只能使學生不知所云、難得要領。因此,一節課中,哪些內容最適宜用口語互動交流,哪些內容最適宜用即興的板書及繪圖推演,哪些內容最適宜用多媒體快速展演都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事先精心策劃好的(就像編寫電影劇本一樣)。
比如,板書信息具有周密嚴謹、邏輯性強、條理清楚、不受干擾、不易出錯等優點,但其信息傳遞慢。應將板書用于系統地表達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重點和分析推理難點。板書表述的信息應具有精煉、即興的畫龍點睛特點。
口語溝通方式靈活快捷,既可有備而言,也可即興發揮,且反饋及時,一問一答即可釋疑解惑。因此口語是被運用最多的溝通方式,應將其應用于對知識的闡述分析、推理論證的中間過程和反饋激發、釋疑解惑的過程中。
多媒體展演也有周密嚴謹、邏輯性強、條理清楚、不受干擾、不易出錯等優點,但不能即興變化,且長時間進行易使學生感覺疲倦乏味。此方式適用于展演較大的圖形信息、適合于配合口語,展演冗長復雜的公式推演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用標準的語音信息進行講述,則會非常容易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若能用優美瀟灑的硬筆書法作板書,則可成為學生筆記效仿的楷模;教師若能繪出規范美觀的黑板繪圖,學生即可知道將來作為一名工程師或科研人員應有的規矩與方圓。由此可見,在課堂互動教學中,語言藝術、書法藝術及繪圖藝術的應用可展現教師為人師表的人格魅力,使師生間的教學互動過程中更具感染力和親和力,可大大提高課堂信息傳遞和接收的效率及準確率。
一、轉變觀念,深化認識,將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納入課程規劃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校就從開發學生技能入手,開設了最初的校本課程——勞動技術課,1997年7月建立了專用勞技作品展室,用于展示學生的活動成果。1998年9月建立了專用勞技教室,2000年新課改以來,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要求,開發校本課程,我們本著讓學生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規范課程設置與教學,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對活動室和作品展室進行了多次改造,并逐步建成了理、化、生探究實驗室和機器人實驗室。目前,學校配備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兼職教師22人,分年級開設了相關課程,將課程、課時、師資、場所等一一落到實處,并多次召開校本課程教學研討會,保證了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
二、挖掘課程資源,發揮地域優勢,突破瓶頸,抓好校本課程開發
開發并上好校本課程最大的障礙是師資問題、課程資源問題。工作中,我們通過師資培訓,綜合運用校內外各種教學資源,突破了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瓶頸,教學及各項活動有聲有色。
1. 制定方案,明確目標,有序開發。學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校本課程建設項目管理組,結合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的實施,整體規劃校本課程的建設工作,綜合分析學校的地域特點、教學需要、學生情況,并結合先進學校的開發經驗,制定了《東營市勝利第五十五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明確了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目標、任務及課程體系、實施步驟、管理與評價方法,消除了教師對課程開發的困惑,指明了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強化了課程建設的有效性、針對性,保證了校本課程建設的有序進行。
2. 加強師資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一是選拔有特長或有相關興趣愛好的教師任教;二是多方面開展針對性培訓;三是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政策激勵,在先進評比、職稱評審等事關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學校采取了同等條件優先推薦的辦法,在教學工作量的計算中與其他學科同等對待,對開發校本課程的教師給予適當鼓勵,教師研究校本課程、綜合實踐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增強。教師有近10篇校本課程教學論文在國家正式刊物發表;5件作品獲山東省科技創新大賽東營賽區一、二等獎;四位教師的作品獲優秀獎。學校鼓勵教師自制教具,如與孤島采油廠地質所結合,制作了抽油機模型,方便了《石油科普知識》教學;擔任研究性學習教學的老師,制作了部分探究實驗器材和實驗教具,4件教具獲東營市自制教具一等獎,推動了校本課程建設,促進了學生發展。
3. 因地制宜,按需開發,校本課程內容豐富。校本課程的服務對象是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校本課程學生最有發言權。課程開發之初,學校通過座談和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學生的需求進行了摸底,了解到了校本課程在學生中的需求,手工制作、創新活動、了解家鄉、美食制作、民間藝術、科學探究等受到學生廣泛歡迎,根據學生需求,學校列出了校本課程的基本目錄,并組織力量開發。
因“師”利導,激發教師開發校本課程潛能。在我校,有幾位喜歡剪紙、刺繡、布貼畫等民間藝術的女教師,他們經常在師生聯歡時,用自己的剪紙作品美化教室,或當場獻藝,受到學生歡迎和追捧。這就是最好的校本課程資源。為把教師資源優勢轉化為課程開發優勢,學校因勢利導,選派教師參加孤島采油廠老年大學組織的剪紙提高班學習,并與剪紙名家進行了深入交流,為剪紙課程的編寫與教學提供了鮮活的素材。以剪紙為基礎、刺繡、布(線、紙)貼畫、毛線編織、縫紉、手工藝品制作等內容逐漸走入校本課程,形成手工制作課。在手工制作課中還有一項特別的科目:大頭針扎畫,這是李景蘭老師在指導學生創作的實踐中,于1997年獨創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別具特色。除此之外,學校校本課程編委會組織教師通過外出學習、查找資料等手段,又編寫了《古詩文誦讀》、《美文賞析》、《學生禮儀教育》、《物理研究性學習》、《化學研究性學習》等多本校本教材,豐富了校本課程。
三、打造和諧高效課堂,增強校本課程教學效果
1.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共同成長。校本課程教材由教師編寫,而教材又需要不斷的完善,教學資源也需要不斷更新,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與學生共成長。如,勞技李景蘭老師在指導學生制作《磁懸浮噴灑器》時,由于相關原理學生還沒有學到,李老師與學生一起查資料,設計組裝,一次次試驗,終于成功,榮獲省三等獎。共同學習,對師生雙方都是一個促進,也融洽了師生關系。
2. “做中學”,培養學生個性發展。課堂上,以實際操作為主線,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每組一個操作臺。教師在講授每節課的目標及安全要求后,讓各小組學生共同思考,一起動手操作,在“做”中交流構思。合作探究、相互學習,即解放了學生的頭腦,也放開了學生的手腳,主動思考,取長補短,展示個性,成為課堂上學生的共同追求,激發了學生創新的火花。如,李同學為解決人們的打鼾問題,提出了“止鼾枕”的設計思路。施大尉同學觀察到人們如果兩手均拿著東西,無法開門,設計制作了“腳踏式開門器”,解決了這一難題。王同學為解決刮魚鱗問題,設計制作了“刮鱗器”,孫同學了解到酒后駕車是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后,設計了“酒駕報警制動器”,并在省市級創新大賽中獲獎。
3. “游中學”,在實地參與中體驗校本課程。學生的體驗實踐帶來的感性認識,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這一點上,我們注重利用社會資源,特別是我們在《走進黃河口》、《石油科普知識》的教學中,我們組織學生前往黃河口濕地游覽,見證蘆花飛雪,欣賞鷗鷺合鳴,體驗河海交匯的壯觀,對課堂上的所學、所悟有了更深的體會。同樣,我們定期組織學生前往社會實踐基地參觀學習,聽石油工人談石油生產,談地質結構,談科技創新,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學到了石油人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4.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課程資源,推動校本課程教學。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豐富的圖片,結合相關的視頻資料,期間安排學生的交流、討論、探究,讓學生在各自的腦海中繪出一幅風景畫、直觀圖,課堂有聲有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在“折紙、剪紙與數學”、“民俗風情”、“祖國名山游”等實踐活動中,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數學、歷史、地理等知識,并結合上網查資料,到圖書館查閱書籍等,突破了學科限制,讓學生的知識得到了綜合運用,也間接促進了學生其它學科的學習。
5. 加強課程融合,實現課程綜合化,舒展學生發展的翅膀。教育的使命在于喚醒學生沉睡的智慧,舒展學生自主全面發展的翅膀。手工制作課正是實踐這一使命的沃土。教學中,我們堅持以“激發興趣—動手實踐—反思改進—成果激勵”為主線,做好“三結合”,即將課堂教學與藝術教育相結合,通過制作戲劇臉譜貼畫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勞動創造的美;將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通過走進廚房、用勞動成果回報父母等活動,寓品德教育于教學中;將課堂教學與創新教育相結合,通過挑戰想象力、科技小制作等活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學生制作創意作品2000多件,其中的210件作品先后在縣、市、省級比賽中獲獎。
6. 以培養科學素養為重點,開展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的特點,我校一是結合學科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自主探究并得出結論,相互交流,共享研究成果。二是開放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綜合實踐活動室、計算機室及各專用館室,為研究性學習提供平臺。三是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就身邊的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寫出調研報告,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如,學生撰寫的“假期中學生旅游調查分析”、“關于對孤島市場菜價的調查報告”等,條理清晰,論證充分,有思考深度。通過這樣的研究活動,學生在探究、分析中加深了對社會現象及問題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協作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7. 專項活動,提升實踐能力。
一是開展職業體驗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和休息日參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活動,或者體驗父母的職業,讓學生尊重勞動,了解社會。如,組織學生參與勝大超市組織的“小小實踐家”活動,受到學生和家長歡迎。
二是組織專題實踐活動,強化傳統美德教育。如以“尊老敬老,孝順父母長輩”為主題的孝親活動中,鼓勵學生在自己生日這一天為父母做一件事,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體驗父母的艱辛,領悟子女的責任。
三是開展校內模擬實踐活動。如,學習“走進黃河口”后,組織開展“小導游”實踐活動,通過角色互動,再現黃河口風土人情,讓學生學會在類似場景中解決問題的基本方式、方法,也增強了全體學生保護母親河、愛護地球濕地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