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2: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情境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新課標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培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梢赃@樣理解,新課標要求我們貫徹的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原則或者說潛移默化的教學原則是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就要注意創設的原則,只有把握住方向才不會走歪路,這是開展情境教學的基礎。
二、正確理解情境教學
歷史誠然是對過去的陳述,但是歷史更是曾經的鮮活生活的縮影,老師應著力還原其真實。情境教學要做的就是以情感教學為樞紐,以思維為核心選擇那些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情境進入課堂,力求將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巧妙鏈接,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一句話,情境教學是以人為本,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建構教學。所以,情境教學是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創新模式,學生在老師的情境設計下調動非智力因素參與課堂,學習效率將大大提高。
三、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實施途徑
1.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打造情境教學的平臺。
功夫在詩外。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很多,要在課堂上進行情境教學絕非是想來就來的。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一個人長時間不茍言笑,你讓他突然演繹愛笑的角色,那么一定是皮笑肉不笑,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平時師生關系怎樣對于情境教學的效果影響極大。“親其師,信其道”說的就是要注意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見,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情境是靠人創設的,要將歷史課堂變得鮮活,人是最關鍵的。那么,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筆者認為以下幾方面必不可少:一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民主教學;二是多給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三是精心設計課堂;四是多與學生交流,走近學生。故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打造情境教學平臺非常重要。
2.善用多媒體激發興趣。
我們在教學時完全可以根據他們的特點激發興趣?,F階段,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走進課堂,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運用,這為我們激發學生的興趣增添了一個有效手段。歷史曾經是鮮活的生活,學生要對歷史理解深刻需要貼近它。多媒體技術彌補了傳統板書的短板。文字可以想象,但無參照。對于初中生來講,由于受知識和經驗所限,他們在還原歷史時常常出錯,而多媒體海量的資源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圖文并茂,畫面栩栩如生,使人身臨其境。所以在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時效果很好。如在講時,筆者這樣創設情境:筆者先找到電視、電影的錄像進行剪輯,讓學生依次看看這樣的畫面:中國人未吸食鴉片前的社會狀況、舊時人們吸食鴉片的丑態、吸食后帶來的危害、今天吸食者的下場。通過這樣一些畫面和文字還有數據的呈現我發現學生的情緒被我調動起來了,他們的表情里有震驚、憤怒、害怕、決絕……這堂課上學生思考得很深入,很多問題都能切中要害。課后筆者分析原因,無非是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調動了,大腦活躍了,參與度高了。
3.用生動的、飽含激情的語言創設教學情境。
語言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最重要手段。有人認為,既然多媒體有那么多的優勢,那么用多媒體不就解決了所有的情境創設問題了嗎?非也。我們重視多媒體的作用,但并不唯多媒體馬首是瞻。戰爭是人類歷史中很重的一頁,初中歷史課本中有很多戰爭場面。如何處理呢?是簡單地讀一讀還是照本宣科地介紹一下呢?此時不妨用生動的、飽含激情的語言進行描述。如在講“一國兩制”時,完全可以朗誦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充滿相思之愁、離別之痛的詩句有助于學生理解“一國兩制”的偉大意義,使學生的愛國之情得以激發和升華。
四、結語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者可針對學生求知欲望強、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誘導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想問與樂問.例如,“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實驗教學.實驗前提:全班學生初步掌握電路歐姆定律的基礎知識.實驗器材:電動勢為3V(內阻很小)的電源1個、電動勢為12V(內阻很大)的電源1個、額定電壓為3V的小燈泡1只.實驗猜想:將燈泡分別與上述兩個電源連接形成閉合回路,會出現何種情況?學生猜想:小燈泡接在3V的電源上時將會正常發光,接在12V電源上時將會被燒毀.實驗演示:小燈泡分別接在兩個電源上,其結果是小燈泡與12V電源相接時沒有被燒毀,亮度比接在3V電源上時暗一些.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猜想與實驗的驗證形成了強烈反差,引發了學生的認識沖突,紛紛產生疑問:(1)為什么3V的小燈泡接在12V的電源上亮度變暗?(2)為什么3V的小燈泡接在12V的電源上電流變小?(3)高電壓的電源和低電壓的電源接在同一電阻上,電流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二、教給提問方法,學會質疑問難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提出問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教師向學生提問的單向性,還要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學生在提問時亦喜歡模仿教師的方式與方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者可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物理學科的具體教學內容,有意識地為學生傳授一些提問的技巧,使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思維品質.
1.問題分析法在教學過程中,教者可針對所講授內容提出問題,并向學生分析:為什么要提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如何提出的.讓學生思考: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提出怎樣的問題.以此啟發引導,促使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進行模仿并提出問題.
2.比較異同法教者可要求學生針對以下方面進行比較,提出相關問題.①比較同一物理規律在不同情境下應用,會出現怎樣的不同;②比較新事物和舊理論之間的矛盾和類似現象之間的異同,從中發現問題;③比較不同概念,不同規律之間的異同;④比較某一瞬間前后情況的變化異同;等等.
3.反向思維法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有的學生提出:現實世界是一個摩擦力的世界,如果沒有摩擦力,世界會變成怎樣?提出問題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堅持“授之以漁”,定能讓學生的提問向“準”、“活”、“精”的方向發展.
三、強化實踐訓練,培養提問習慣
實踐表明,學生的提問習慣和提問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不斷增強問題意識,養成良好的提問習慣,實踐訓練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1.開展說課活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可嘗試讓學生進行說課.如,教者揭題后,可讓學生說一說具體課題的解決設想;在結尾教學部分,可讓學生歸納文本的知識體系;在概念、規律等知識教學中,可讓學生對相關習題的題意、解題思路、解題結論進行評說,對其中的物理規律、模型進行評說.
一、生活展現情境,營造良好氛圍
聯系生活實際,營造良好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如在教《雪娃娃》,課前我先在黑板上畫上一片片的雪花,一上課,談話揭題:“冬天,一朵朵雪花空中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地上的雪越積越厚,(出示雪景圖),這時,小朋友出來了,你知道他們會搞些什么活動?回想一下你曾經搞過的活動?老師生動的敘說把孩子帶到了實際生活之中,他們紛紛回答,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共同畫上個雪娃娃,通過氣氛的渲染,共同的參與,一下子吸引了學生,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二、實物演示情境,清晰感知教材
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兒童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則會豁然領悟。比如《我要的是葫蘆》這則寓言闡述的雖是片面看問題的錯誤與危害,但始終扣住葫蘆來展開故事。教學時,我便結合課文的學習,出示小葫蘆,并以綠色粉筆簡單地畫一葫蘆藤作背景,將葫蘆置于“藤下”,學生則恍然大悟――葉子被蟲子咬了,小葫蘆是不會長大的,認識到葫蘆的藤葉與果實是一相關的整體,只要葫蘆,而不管蟲咬葉子這一片面觀點是可笑的。看問題要有全面的觀點,孩子開始有所體驗。
三、圖畫再現情境,豐富學習內容
圖畫是展開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課文用語言描寫的情境,通過圖畫再現出來,一下子就變得那么具體、看得見也摸得著。
剪貼畫、簡筆畫、電教畫面、電視錄像、多媒體畫面等,更是豐富多彩,給學生一種新異、真切的感覺,而且又呈現于連續的動態中,非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當然運用畫面時,不僅要有“形”,還要有“情”。這樣,才能以“形”作用于學生的感官,其“形”又因伴隨著情感而作用于兒童的心理,從而達到既豐富學習內容,又促進兒童思維發展的效果。
四、音樂渲染情境,滲透形象思維
音樂是一種抒情功能極強的藝術形式,很易于激起兒童情感上的共鳴。它比文學更強烈、更豐富。我在教《雪被子》時,小麥苗在雪被子下面做著快樂的夢,跳起快樂的舞蹈。這時,我放起《四只小天鵝》舞曲,同時打開課件,小麥苗在優美的樂曲中翩翩起舞,此時此刻孩子們也被小麥苗的幸福感染著,興高采烈,心馳而神往。這種熱烈而微妙的教學效果,顯然不是其他手段可以替代的,把音樂與課文兩者結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
五、表演體會情境,增強角色效應
小孩喜歡表演,也喜歡看別人表演。小學課文中《落葉》、《狼和小羊》、《龜兔賽跑》都具有極強的表現性。讓學生擔任童話角色,向往角色或是身邊角色,只要角色一出現,氣氛就立刻沸騰起來,這種書中人和自己的人結合,在這樣的情境中兒童對教材中的角色的語言、行為動作以及思想情感,都有很真切的理解。孩子的語言、表現也得到了有效的訓練。
六、語言描繪情境,促進情感的體驗
小學語文教師應有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以動聽的語音來增加自己的教學語言的魅力,創設娓娓動聽的場面。如教學《要下雨了》,我利用語言和教具聯系實際共創氛圍:“小朋友,回想一下在夏天的雷雨前大自然有什么變化嗎?”通過學生的回答出示教具,“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一絲風都沒有,忽然從天邊傳來一聲巨響,(放錄音:雷聲)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聽到雷聲你知道什么?要下雨了,小動物的反映與平常有什么不同呢?讓我們跟著小兔一起去田野看看吧!”
1注意語言的使用
其實歷史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告訴學生曾經發生過什么。但是當前學生普遍表示歷史學系枯燥無聊,這其實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歷史本身是很生動很精彩的,但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沒有掌握合適的方式,使得學生普遍感覺歷史學習比較痛苦,機械的背誦相關的歷史事件和評價以求在考試之中得到一個比較好看的成績。這是不少學生對歷史學習的主要印象。所以歷史教師要有意識的改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印象,盡可能的通過生動的語言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舉個例子來講,筆者在教學清朝的戊戌的時候就用到了這樣的技巧。在進行課程導入的時候學生一聽說學習的是戊戌這一內容,紛紛都露出苦瓜臉的表情。這就是因為學生以為又要背誦一大段無聊枯燥的歷史事實和評價了。為了緩解學生的這一情緒,筆者就這樣組織語言:“學生們,在我們的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有這樣一群熱血中國人挺身而出,希望能夠挽狂瀾于即倒,不管他們最終的結果如何,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實現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和這些慷慨壯士是分不開的。但是在戊戌之中,有的人他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他的死重于泰山。但是有的人卻茍且偷生,背叛了戰友和同志,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選擇出賣一切。這是何等卑劣的行為!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英雄的悲壯和小人的茍且!”在這樣的語言感染之下學生不禁會對這一部分的內容產生一些興趣。
2運用現代科學技術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給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多媒體的不斷普及和發展讓歷史內容從文字變成了更加可感的圖片、音頻甚至是視頻資料。在課堂時使用這些資料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更加直觀的角度、更近的距離觀察當時的事件經過。比如說在教學的相關內容的時候筆者首先對學生們簡要介紹了一下的相關內容。然后筆者緊接著就放了一段有關于的歌曲。這首歌曲激昂壯闊、雄偉奇絕,在聽完之后學生們的情感都受到了很強烈的感染。內心之中被革命先烈敢于犧牲、為了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不怕死亡的精神所感動。一時之間學生們的情感都很激動。這個時候筆者再趁熱打鐵將的細節內容講述出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比較高,因此注意力也很集中,這樣一來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提高。在學生們對的細節有了具體的了解同時對的主題內容熟悉掌握之后筆者又放了一段關于的影響資料給學生看。在之前的教學內容的幫助之下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理解這段視頻資料,同時關于過程之中遇到的苦難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觀的印象。在影片放映到有的戰士因為寒冷和饑餓死去的時候筆者故意用了慢速進行放映,這樣學生對相關內容就會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學生心中的愛國精神和情懷也會得到更好的教育。
3將歷史故事和歷史教學結合起來
中等師范的學生年齡相對來說也比較小,他們對于歷史故事其實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可以有意識的將歷史故事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這樣可以讓原本比較枯燥和無聊的學習內容變得比較生動和有趣。這一方法同樣有助于情境的創設。舉個例子來講,在講述到南宋歷史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岳母刺字這個故事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在盡心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就以岳母刺字這個故事作為課堂的開始?!巴瑢W們,在南宋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人物叫做岳飛,相信大家都通過岳飛大將軍的名字。著名的《武穆遺書》就是岳飛大將軍寫的哦。在岳飛小的時候由于宋朝國立孱弱,國家在對金朝的戰爭之中接連失敗,損失慘重。而岳飛因此就立下了保家衛國的理想。在這一理想的知道之下岳飛勤奮習武,終于在金朝有一次南侵宋朝的時候岳飛參軍了。臨走的時候岳飛的母親非但沒有組織兒子,反而在岳飛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就是著名的岳母刺字的故事”學生們在聽完這個故事之后紛紛表示岳飛的母親很偉大,為了保衛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小家的利益。在這樣的氣氛之中筆者再進行南宋的相關知識點的教學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比較高,注意力也顯得比較集中。
4重視名言名句的作用
一、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最佳誘因,一切數學學習活動的開展都必須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為學生創設貼近日常生活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調動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引導他們主動接受數學知識。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讓他們到生活中去探索數學、應用數學,讓他們親身感受蘊藏在生活中的數學,讓他們認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比如,在給學生講除法法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境:有爸爸從超市買回了6個橘子,家里總共有3口人,你們覺得怎樣分才公平呢?又如,在教混合運算時,可以這樣創設情境:現在你們有10元錢,要去超市買2根火腿腸和3個雞蛋,火腿腸1.5元一根,雞蛋0.7元一個,你們將10元錢交給收銀員,收銀員需要找你們多少錢才對呢?通過創設這樣結合實際的教學情境,可以調動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學會數學知識。
二、聯系生活,充分運用課堂教學資源
在當今的課堂教學中,“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需要。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運用課堂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聯系實際生活,對數學教學知識進行優化整理,將枯燥的數學公式和概念融入豐富多彩的影片和圖片中。例如,在教學生背九九乘法表時,可以制作一些口訣圖片,將數字換成學生感興趣東西并制作成圖片通過投影儀投影出來,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背誦口訣。又如,在教學生認識“年月日”時,可以給學生播放太陽、地球、月亮的運行影片,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地球圍著太陽繞行一周為一年,月亮圍著地球為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圈為一日。通過這些方法,將教材內容轉化成能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和好奇心的事物,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選擇我任教的江蘇省射陽實驗中學的初一(11)班、(14)班,兩個班級為平行班,均有60人,共有120人被試。兩個班級人數、性別以及原有的興趣水平基本相當,無明顯差異。兩個班級的學生入學成績沒有明顯偏差,數學教學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師均相同。
(二)研究方法
初一(11)班作為實驗組,采用情景教學模式,極力采用創設有效數學情境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精心設計各種數學情境,激發興趣,引導探究;初一(14)班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有效性通過兩個方面來評價:分別是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成績和數學興趣水平。第一次對比是在半個學期的數學課堂情境教學,通過期中考試測試,第二次對比是在整個學期結束后,利用期末考試進行測試。成績測試和調查在內容、時間、方式上相同。數學學習成績通過數學考試,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相同的數學試卷,并且用統一的評分標準進行統一閱卷。數學興趣水平則通過我自己設計的數學學習興趣問卷調查表來測試。此表根據初中學生特點共設計了10道題,主要調查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對數學以及數學課的興趣,對數學及數學作業的態度,學習數學的焦慮程度。被調查學生根據題中所敘述的內容與自己的相應情況,按是否進行判定,分別賦分值1或是0,通過累計總分,來反映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的興趣變化。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數學學習成績對比分析
在完成期中和期末兩次數學考試后,統計兩個班級的考試成績。分別從平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從兩次考試前后成績整體來看,每個班級的成績均有提高,可能由于試卷難易度的影響或其他原因導致。第一次測試結果說明:經過半個學期的不同方式的教學行為的實施,兩個班的平均分成績已經開始有差別,及格率和優秀率也開始有區別;等到整個學期結束后,第二次測試結果,已經可以發現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無論是平均分,或及格率和優良率的對照。說明經過一個學期的創設情境教學的實驗干預以后,實驗班的成績大幅攀升,明顯好于對照班,創設良好情境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成績非常有效。
(二)數學學習興趣對比分析
在兩個班級的學生入學時學習水平和興趣水平相對均衡的情況下,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發放《數學學習興趣問卷調查表》,實驗班60份,對照班60份,指導學生填寫并且全部有效回收。測試卷按照學生實際情況評判,累計總分后求平均數,以此反映檢測學生的興趣水平的差異情況。測試結果顯示了實驗班和對照班的顯著差異。期中階段,實驗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開始優于對照班,到了期末階段,實驗班的學習興趣已經明顯好于對照班,并且興趣提高的幅度也高于對照班。因而可以認定經過一個學期的情境教學試驗后,實驗班的數學興趣水平顯著提高。
三、提高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建議
通過以上的研究發現,基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具有比較高的有效性,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很受學生的喜愛,教師更應基于情景教學理論,投入時間和精力,開發高質量的有效數學情境,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和促進教學質量,尋找提高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學行為有效性意識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實施教學行為過程中,應當具有有效性意識。教師應該具有“學習時間有限”的意識,也就是說,提高初中生學習有效性不能單獨依靠延長學習時間來進行。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具有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意識,提高時間效率的觀念,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不是去占用學生很多額外的學習時間,而且會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每個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時間的利用效率上。數學教師巧妙地將教學時間與學生主動學習時間有效結合起來,一方面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創設有效情境教學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多媒體信息等手段,用最短的時間、最高效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學效果,通過情境教學模式實現教學目標。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應以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為著力點,有的放矢;要難度適宜,考慮到初中學生的特點,滿足學生的挑戰性與可及性,做到能激活學生自主思維,同時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起主動學習的動力;要注意各個學習階段,向學生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教學情境的設置要具有新意,既可以滿足不同教學目標的要求,又能保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激發學習主體能動性
新課改指出,數學教學應由重“教”轉向重“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變“教”為“學”。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將激發學生學習主體能動性作為教學行為的目的之一。初中數學教師授課過程中應具有靈活性,照本宣科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教師應改變“主體”意識,將課堂教學過程的主角交給學生。通過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并積極發言,教學過程氣氛寬松、自然,使學生愿意主動地將自己的想象力、語言能力、思維力參與進去,教師不斷改進授課方式,使初中數學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課堂。在數學課堂上,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
(四)教學創新與信息化
一、創設和諧的教學論文情境,激發學生求知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兒童的學習興趣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我在《學會保護自己》一課教學論文中,首先出示一男孩衣服著火后飛奔的場景,接著設問:“請你們想辦法解決?看誰想的辦法又多又好?”學生在這一情境的感染下,都爭先恐后地回答滅火的辦法,教師則不失時機地表揚、鼓勵,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漲起來。由此可見,創設和諧的教學論文情境,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是增強學生求知欲,促進其認識的有力辦法。
二、形象地展示教學論文內容,使“明理”過程生動而豐富
明理是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學生的道德認識總是以一定的具體形象為基礎,經過分析,抽象建立起來的,如果局限于教材中一些相對獨立的人物、事件、現象進行口頭說教,硬貼標簽很難奏效。而借助于計算機手段化大為小、化遠為近、化靜為動、化間斷為連續,將教學論文內容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將會在保證教學論文內容深度和廣度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降低明理的坡度,使學生準確地領悟掌握觀點。在《學會保護自己》一課教學論文中,為了突破“他為什么不去撲火而大聲呼救”這一教學論文難點,本人利用計算機手段表現出“我”從濃煙滾滾的失火現場爬出來大喊“救命”的場景,在視聽效果的渲染下,學生們自己總結出不盲目救火的原因。老師在肯定學生的同時,對照圖象進行“熱愛生命”的教育,隨后讓學生配樂演唱“熱愛生命”的兒歌。這樣,課堂氣氛自然會活躍起來,學生學得主動、輕松,對主要觀點領悟較深刻,使整個明理過程生動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