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2: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科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科學論文是對科學領域的現象進行研究并描述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它記載科學工作者探索未知的過程,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和價值,也是科學家之間進行學術交流的文字記錄。
醫學的任務在于認識疾病,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和規律,尋找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醫學科學論文是醫學工作者在醫學科學實驗或臨床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總結。
一、醫學論文的性質、特征和要求
科學論文的特征是由科學研究的性質所決定??茖W研究的本質是創造和無止境地探索未知的過程。
它的顯著特征是?、傧到y性?、诳陀^性?、劾^承和創造性
醫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問題的提出 — 假說的形成 — 假說的驗證 — 現象事實資料的收集分析 — 結論的得出 — 形成科學論文
論文的形成也是科學研究基本程序的描述、概括和反映。
論文的特征是:1、高度的科學性
2、嚴密的邏輯性
3、語言文字的準確、客觀、概括性
4、理論性(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5、規范性
二、醫學論文的類別
1、按專業性質分:
醫學論文:A、基礎醫學論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
B、臨床醫學論文(臨床經驗體會、臨床總結報告、專題研究總結、新技術新方法報道、病例分析、病例報告、病案討論)
2、按研究性質分:A、探索性研究
B、發展性研究
3、按科研手段分:A、調查性研究課題
B、觀察性研究課題
C、實驗性研究課題
D、總結經驗性研究課題
E、整理資料性研究課題
4、按功用分:A、學術論文
B、學位論文:學士論文 5000~10000字,反映作者學識水平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碩士論文 1~5萬字
博士論文?。?萬字
碩士論文的要求:
①反映著者專一專業的知識廣度和深度
②反映著者已能獨立從事該專業的研究工作
③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有新見解
④對該專業的學術水平的提高有推動作用
博士論文的要求:
①對某學科某領域有深入廣博的學識
②能對某學科提出創造性的見解
③對該學科的研究水平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推動作用
④能獨立選擇具有創造力的研究方向,并能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三、醫學科學論文的體裁
1、論著性
2、學術討論性
3、綜述性
4、交流性
5、評論性
四、醫學科學論文的評估
1、內容的獨創性
2、資料的正確性
3、結果的確證性 創新、求是、達理
4、成果的應用性
5、文章的可讀性
五、醫學論文的基本格式和規范要求
㈠標題(題目)
要求:1、能揭示論文精髓(研究目的、對象、指標、效果)
2、簡明、醒目、新穎、準確、生動、富有吸引力
3、<20個字,盡量不設副標題,需要時用破折號分開
4、縮寫和原形不宜同時出現。10以下用漢字,11以上用阿拉伯數字(十二指腸除外)
㈡署名
作用:1、成果的歸屬
2、文責的歸屬
要求:1、單位左側,姓名右側
2、個人成果屬個人姓名,集體成果按貢獻大小排序
3、著者工作單位一般只列出單一作者,余可作腳注
4、確認他人幫助可用致謝
㈢目錄:對長篇論文而言,起提供作用,供讀者了解論文內容梗概及各論點之間的聯系。
㈣提要(摘要)
要求:1、字數250~500字左右
2、內容包括:本課題的研究原由、目的、范圍和重要性;研究內容和方法;突出成果和成果的價值和意義;闡明結論(結論的提出有三次:提要、前言、討論)通過閱讀提要可獲得本文的概念、論點、準確數據和基本結論
3、文字簡明扼要,獨立完整
4、忠實原文,不加評論,不與其它研究工作對比關鍵詞:不超過5個,列于摘要之后
㈤引言(前言、導言、序論)是論文的開頭、總綱,扼要點破論文的主要內容
要求:1、內容包括:論文的主題、目的和范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起點,闡明本課題希望解決的問題及意義
2、防止“夜郎自大”和“過度謙虛”
㈥材料與方法是論文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說明試驗和觀察所使用的材料方法、研究過程、測試方法,以便重復驗證和估計其可靠性。
要求:內容包括:實驗裝置、實驗方法、實驗和觀察所用的材料和研究的基本過程,可借助圖表、實物照片來表示。
㈦結果——主要陳述實驗和觀察到的事實結果
要求:1、客觀、可靠、準確
2、不要主觀臆測,任意取舍
3、主要是擺事實,不必分析評論、評價
4、必要是用統計圖表、實物照片幫助陳述事實結果
㈧討論—根據“結果”提供的事實,探討主題的一種研究方式
內容要求:1、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估計結果的正確性,評價其意義,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
2、與前人的工作聯系起來,比較其異同,解釋其因果關系或提出自己觀點和建議。
3、指出結果的理論意義及大小,應用價值如何
4、實驗過程有何經驗教訓,尚待解決的問題及今后進一步研究方向。
5、引用文獻要注明出處,避免與自己的結果混為一談。
6、避免主觀臆測,自圓其說。對結果進行深入廣泛的分析和綜合,提高對結果的認識,為結論提供理論依據。
㈨結論(小結)說明論文闡述的主要發現所能說明的理論認識,是全文的概括和總結。
要求:1、同研究目的保持一致與前面提出的問題前后呼應
2、把討論分析得出的認識,以簡明扼要的論點形成表達出來,結論應能 概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和結果
3、討論中引用和涉及的材料只作旁證,不能作為結論的依據
4、要客觀科學準確簡練地使用文字,避免籠統,過寬過窄的斷言
㈩致謝
[十一]參考文獻——列在論文末尾’’ 用溫哥華格式
1、期刊參考文獻格式:
著者 文題 刊名 出版年 卷(期)及頁碼
孔詳彬 偽石蒜堿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討 癌癥 1988; 2(3): 144~145Huth E. New forms for references. Br Med J 1979; 1(6): 1697-8
2、圖書參考文獻格式:
著者 書名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頁碼
齊順貞主編 實用外科診療技術
第1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2: 1741 Davenport HW. A digest of digestion.2nd ed. Chicago: Year Book Medical Publishers’’ 1978: 123-5
[十二]附錄
1、實驗中獲得的大量第一手資料由于正文篇幅關系無法列入,又有旁證價值
2、論文已完成后,發現有新材料或遺漏材料必須補充
[十三]外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
1、英文文題
2、作者姓名和單位
3、摘要內容
1.傳統教學法教學理念忽略了“學為中心”。
傳統教學方法往往強調課本的重要性和教師的重要性,將教師講授課本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點來把握,這在教師備課和講課的過程中都能體現出來。傳統教學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主導了整個教育界,對于教育的發展也做了出了很大的貢獻,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實施者,理應避免“老師講、學生聽”這種被動的灌輸方式,讓課堂氣氛“活”起來。尤其是小學科學這種理論性與實踐性結合的課程,更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開設教學任務,完成教學計劃。
2“.學為中心”符合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
我國長期以來強調的“以教為中心”已經不適應當今形勢下的教學目標,而應該轉到“以學為中心”?!皩W為中心”符合了新課標形勢下對于教師的教學要求,教師應從轉變自身觀念出發,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起到輔導作用,指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把握,解答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教師以學生的需要制定教學方案和課程設置,深入發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只有對于課程產生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獲取知識的驅動力,學習的自覺性大大提高之后,學習效率自然會隨之提高。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不僅具有學習課本知識,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主動獲取知識、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以學定教、學為中心”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1.明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
課程設計中要明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在課件設計上就要明確體現出來這一特點。課件設計時應預留出盡可能多的學生自由討論、小組討論和動手實踐的時間,課程設計時重視學生的自主性,以體現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主,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到課堂上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已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小學科學四年級的課程中關于花、果實和種子這節課,老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去觀察各種花和果實,并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各自組的收獲,通過各個組的分享學生初步掌握了花的顏色、形狀等外部特征。這時候,老師可以將各個組的討論結果匯總,糾正其中錯誤的地方,并進一步講解花、果實與種子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濃厚的興趣和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了知識的學習和吸收。
2.強調情境在課堂中的創設作用。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一直倡導的新型教學方法,也是符合新課標要求下“以學定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強調課堂上情境的創設,老師有目的的引入一些含有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以啟迪學生心理機能,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為目的。小學科學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有開展情境教學法的有利條件,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盡量多用一些圖畫、圖形等來演示,將課本內容形象化、生動化。教師可利用課本插圖、剪切畫、掛飾以及生活中的實物來進行演示,如講授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時,就可以利用梳子在頭發上摩擦生電的原理進行演示,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生活中的靜電現象;而在講授花、果實和種子時,不僅可以通過PPT展示各種花和果實以及種子,還能采集真實的鮮花和果實給學生加以展示。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和暗示作用,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正如保加利亞暗示學家G•洛扎諾夫所說的那樣:我們是被我們生活的環境教學和教育的,也是為了它才受教學和教育的。
3.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
1.知識文化
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過程中的理論性成果,是科學與文化在觀念層面上的直接關聯部分。若把其他文化要素比做科學文化的血肉,則知識文化要素為科學文化的骨架。知識文化要素是科學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文化要素的載體?;瘜W課程中的知識文化要素主要是化學學科知識,包括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實驗知識等等。
2.技術文化
技術文化是人類改造自然過程中的操作性成果。技術文化離不開知識文化的理論支撐,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知識基礎上的一種生產性文化,對人類社會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化學課程中的技術文化要素主要是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高中化學選修模塊《化學與技術》是化學技術文化的集中體現。
3.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是對過去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事實、進程進行記錄、詮釋和研究的一種文化。歷史文化中包含著人文、哲學、科學、倫理道德等多種亞文化,可為現今及未來遠景提供參考依據,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化學課程中的歷史文化要素主要是各種化學史,如化學家們的事跡、與化學相關的發明、發現、發展和生產的歷史等。
4.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是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的文化,是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生命與自然環境及其之間的關系的認識的文化。自然科學中融入生態文化的意義在于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的雙面性,培養正確的科學觀。化學課程中的生態文化要素主要是與生態、環境相關的化學知識,如礦物資源的開發、化學變化對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影響等等。
5.藝術文化
藝術文化區別于人類其他亞文化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審美價值,除此以外,藝術文化還具有認識、教育和陶冶等功能。讓學生在滿足審美需要的同時,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通過藝術文化,讓學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潛移默化地引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的深刻變化?;瘜W課程中的藝術文化要素主要是與化學相關的美的存在,如生態環境美、科學精神美、化學美等。
6.倫理道德文化
倫理道德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自愿接受的內在的價值理想,二是遵循內在價值理想的外在的行為規范。科學文化所蘊含的倫理道德以及所表現的價值理想和行為規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化學課程中直接屬于倫理道德文化范疇的材料較少,一般隱含于生態文化、歷史文化中,如化學家獻身于科學事業中所體現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化學與環境的關系中所體現的倫理道德觀等。下面以魯科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為例,列出教材中所含的部分文化要素(因教材中的文化要素都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呈現,故表1中未列出知識文化要素)。
二、文化視角下化學科學素養的培養途徑
在“充分體現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發揮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1]的基本理念的指導下,新課程教材加強了人文與科學的結合。人文文化作為滿足人精神世界需要的文化,與科學文化相融合的目標就是強調化學學習不僅是獲取化學知識,更要接受化學的科學精神、思想的熏陶,塑造科學品質,提升科學素養,為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礎。
1.創造豐富情境,凸顯STSE教育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自然科學。STSE教育是在人類生活的背景中將化學科學與技術、社會、環境的發展緊密地聯系起來,其實質是融知識、技術、生態、藝術、倫理道德等多種文化為一體的“多元文化教育”。通過STSE教育,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了解化學與技術、社會、環境的聯系,還能讓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與方法。STSE教育也是在科學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讓學生在處理復雜問題時運用化學知識權衡利弊并做出恰當的選擇,感悟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與社會責任,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梢哉f,STSE教育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化學知識可承載的STSE內容,將具有類似STSE教育價值的不同的化學知識內容,用類似的設計思路組織教學,使學生分析、解決同一類實際問題時能形成正確的角度、思路和觀念。例如在學習氮及其化合物時,先是在自然界的背景下呈現氮元素的存在及循環,然后是具體代表物的性質,再到應用物質性質分析解釋環境問題。那么在學習硫及其化合物時同樣采用自然界物質性質社會、環境的模式組織教學,就能讓學生主動建構同一類實際問題的分析角度、思路和觀念。[5]
2.融合歷史文化,塑造化學科學品質
化學史是人類歷史文明的一部分,它以各種各樣的學科知識和科學史知識為載體,呈現了化學科學在人類歷史中的發展軌跡,展現了人類在化學科學研究上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的科學精神。在化學教學中融合化學史教育,讓學生在歷史背景中學習科學知識,既能讓學生在科學發現、演變的基礎上,更準確地理解化學知識,又能在化學史蘊含的科學態度、精神的熏陶中,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合理、恰當地融入化學史的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既增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和理解,又讓學生沿著前人思維活動的足跡,體驗科學思維方法,受到科學精神熏陶。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化學的歷史文化素材,尋找合適的切入點,讓不同類別的化學史充分發揮不同的教育作用。例如:利用化學家的故事,可以培養學生求真求實、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如舍勒發現氧的故事、門捷列夫發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等等。利用化學發明、發現史、生產史、應用史,既能讓學生了解前人的科研事跡,又能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思維方法和能力,如侯氏制堿法、苯的凱庫勒式結構等,都是很好的科學探究素材。
3.發掘地方文化,體現校本課程魅力
發掘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化學教學資源,在傳承地方文化的同時,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學習化學,是促進人文與科學相融合的一條重要途徑。校本課程是新課程改革中留給學校和老師自主開發的課程,是基于地方和學校為學生發展而設計的課程。地方文化資源是寶貴、豐富的校本課程開發資源。以地方文化資源為載體,整理找出與化學關聯的內容,然后確定其對應的國家課程內容,開發合適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中學習化學知識,感受化學給人類帶來的利與弊,樹立正確的科學觀與價值觀。地方文化資源非常廣泛,包括人文歷史、自然環境、生產生活等都是課程開發資源。人文歷史資源包括歷史文物、風俗習慣等;自然環境資源包括地質、礦物、水、氣候、生物等;生產生活包括當地的工業、農業、手工業、服飾、飲食、建筑、交通等。這些資源都可結合地方特點,發掘出與化學相關的文化要素,例如陶瓷文化———硅酸鹽、地方飲食文化———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大城市的霧霾———硫和氮的化合物等等。
4.展現化學之美,培養科學的審美觀
法國哲學家韋伊曾說:“科學的真正主題是世界之美”。盡管美在科學中沒有準確的定義,人們對美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美的確客觀存在于科學之中,它總是與和諧、秩序、統一、完善等相聯系。化學科學對物質世界的外在現象和內在結構的精確描述,展現了化學科學豐富的藝術內涵和審美價值?;瘜W中處處存在著美,只要潛心挖掘,就會發現其中有著豐富的美學資源。科學審美作為科學研究活動的一部分,也是科學素養的一部分。在化學教育中將審美和科學相結合,讓學生在化學及其文化之美的熏陶下,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和科學的審美觀?;瘜W之美主要體現在現象美、結構美、守恒美、平衡美、理論美等等。如煙花燃放時發出的五顏六色的光、酸堿指示劑變色等,這些色彩絢麗的化學現象,展現的是化學現象之美;苯分子的環狀結構、C60的足球狀的結構等,它們對稱、均勻的特征,展現的是物質結構之美;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恒、電子守恒、電荷守恒等,展現的是化學守恒之美;勒夏特列原理指導下的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溶解平衡等,展現的是化學的平衡之美;元素周期律的表現形式———元素周期表,其簡潔性、規律性、預見性,展現的是化學的理論之美。
5.引入通俗文化,激發化學學習興趣
通俗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形態和構成要素,是人類文化中諸多的亞文化之一。有著大眾基礎的通俗文化,作為我們身邊發生的文化事實,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也反映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引入通俗文化,尋找合適的交點,讓課堂上的科學文化與課余時間的通俗文化交融在一起,以通俗文化為紐帶,拉近化學科學與學生的距離。一首《石灰吟》讓學生們感到化學并非只能通過枯燥的文字和化學符號表達。再看北大原校長周其鳳創作的化學之歌———《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普通老師創作的化學版流行歌曲《青花瓷》等等,這些都是在“接地氣”的通俗文化中傳播化學文化。盡管有些創作從科學的角度看并非那么完美與嚴謹,甚至有些世俗和隨意,但不可否認這些和通俗文化交融的化學,讓化學知識更生動有趣,使學生在愉悅的化學文化中感受、學習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1.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整合現行的小學科學教材中,由于教材編寫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難將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性的教學素材和教學內容在教材中反映出來。例如,《火山和地震》、《能量的轉化》、《水的變化和熱的傳遞》,因其教學內容宏觀而抽象,學生很難將其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采用視頻展示、模擬演示等多媒體技術來加以形象化、具體化,也可以鼓勵學生借助網絡平臺,親自去搜尋問題的答案以及合作交流心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體會到科學的博大精深,更激發了探索科學奧秘的濃厚興趣。
2.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整合信息化整合小學科學教學,教師可有意識地讓學生利用Google、百度等查找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同時還可以制作主題網站,讓學生在網站內進行閱讀學習、交流、討論。這樣不僅把學習科學知識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課余知識,還能培養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手段整合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應該利用做實驗、闖關、做游戲、猜謎語、看圖片、看視頻、小制作等教學情境,形成多角度、多層次的信息刺激,從而強化感知、豐富想象,使科學課變得精彩紛呈。例如,在《電流》單元的學習中,電流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如果利用計算機繪制生動、形象的電路圖,學生就能夠直觀而透徹地觀察,理解電路、電流等抽象的概念,并掌握電流及電路圖的知識,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又如講授《蠶》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錄像等展示蠶的生長過程,學生還可以用數碼相機記錄蠶一生各階段的生長情況,然后制成PPT或電子相冊,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
4.將信息技術與探究性課題整合在時間跨度大的觀察與實驗探究活動中,信息技術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探究興趣十分重要。例如,在《天氣》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對天氣變化進行一個月的持續觀察,并記錄有關風、云、雨、氣溫等要素的變化。這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利用數碼相機、攝像機等信息技術,將天氣變化過程以照片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并利用計算機處理成圖表、電子相冊或圖文并茂的網頁,在個人網頁、班級網頁、學校網站等。這樣既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探究發現,又讓學生走進了網絡,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相結合,課堂煥發了生機與活力,達到了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
5.將信息技術與探究性活動作業整合依托網絡環境,科學課不僅在內容上具有開放性,在作業上也具有了開放性。教師布置了探究實踐活動作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觀察、實驗、收集、整理、設計、制作等。有了網絡,學生的作業情況以及課內外探索成果的展示也就從單純的教師點評,轉向全體師生之間的交流和點評。這樣給學生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和創新的空間,學生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分享他人取得的成功經驗,激勵自己的探索欲望。
二、結束語
小學科學作為一門“包羅萬象”的綜合性課程,各種各樣的科學現象是無法以無聲或靜止的狀態呈現出來的,所以文本化的知識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此,為了提升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教師應在課堂中多引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將多媒體的優點與小學科學的課程特征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共榮共進,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宜作為課程資源來源的新通道。電化教學輔助手段除了包括電腦、投影儀、幻燈片等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以外,還包括了強大的網絡搜索功能和整合功能,小學科學的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些強大功能作為教學的資源支撐,如近期的新聞材料、科學競賽、實驗演示,等等來為科學教學作輔助,給予學生不同的視覺沖擊,從多重感官增強學生對既定科學知識和現象的理解。例如,在三年級上冊小學生第一次接觸科學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科學事件的紀錄片和科學家的視頻材料給學生觀看,比如《科學記錄》、《走近科學》、《決戰量子之巔》、《科學家》,等等,讓學生對科學活動有一個初步的直觀認識,為他們開啟走近科學世界的大門。當他們感嘆科學的力量是多么的偉大的時候,就能很好地融入到知識的海洋中,能夠充分地利用課堂上的知識來學習科學世界。再到六年級下冊的“神奇的能量”的學習,教師依舊能夠依靠強大的網絡搜索為學生搜集各種各樣的能量利用資料,并通過投影儀展現這些能量的發掘過程和使用過程,增加視覺效果、拓展課本知識。這也正是小學科學與電教資源整合的首要目的———豐富和優化課程資源。
2.宜用來營造氛圍,提升學生興趣。小學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容易被新奇、絢麗的東西所吸引。而多媒體技術恰恰就具備了這樣的特質,可以用來創設絢麗的屏幕效果,還原科學現象和實驗過程。再加之小學科學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有比較新奇的現象和知識,所以如果能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必將制造出強大的“合力”,營造小學科學課堂熱鬧活潑的氣氛,讓學生的注意力從課堂之外迅速聚集起來,為高效學習奠定基礎。但怎樣才算有機結合,就需要教師從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出發,選擇合適的資源和形式呈現到學生面前。例如,在教學“電與磁”這一單元時,教師若截取周星馳的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零零發用磁鐵與無面人周旋的那個片段來展示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性,這個詼諧幽默有略顯浮夸的電影場景相信一定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幫助記憶教學內容。學生們會根據這一現象來思考教學中應用的模式。思維模式會讓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像這樣以此夸張的電影手法對科學現象進行表述的方法來導入教學,有助于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降低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抗拒感,這是小學科學與電教資源整合的第二個優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宜作為科學探究活動的載體。新課程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是科學課程的本質特征,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學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之下,去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同時學生也只有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才能逐漸實現科學素養的提高。而在當今的信息時代背景之下,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也應當成為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技能以及形成科學素養的新載體和新工具。例如,小學生在試驗中要親自動手才能體會到實驗的樂趣,結合課本的知識和親身體驗能夠讓學生更加樂意去學習。將小學生課堂中的知識轉化為動手實驗操作的活動,能夠讓小學生更加快樂的學習。小學科學的實驗探究不僅需要學生結合本課新知,還要充分連結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將多媒體技術作為自身探究的載體,幫助自己更好更快地完成探究任務。這也是小學科學與電教資源整合的重要意義———為學生提供探究活動的載體。
二、“三忌”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但其功能雖然強大,也為學生提供了多重的感官刺激,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們在運用時還是應當有所取舍,不可盲目嫁接。使用不當不僅有可能損害課堂教學的正態化,甚至還會桎梏學生科學思維的發展,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小學科學課堂運用多媒體要切忌以下三點。
1.忌以課件演示代替實驗操作。實驗教學是小學科學的主要教學途徑,但有一些科學教師為了展示自己的多媒體課件制作高水平,或是嫌設計實驗和做實驗太麻煩又浪費時間,于是就直接在上課時以課件演示取代了實驗操作的過程,使學生根本無法體驗到親身進行實驗操作的樂趣。例如,在學習“物質的變化”這一單元時,教師若只是通過多媒體演示蠟燭燃燒、鋼鐵生銹的過程,雖然學生能更快速更全面地觀察到蠟燭和鐵的變化,但是卻無法在腦內形成一個物質變化的具體過程,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而且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若不進行實驗和探究便根本無法讓學生體會到探索的樂趣,也無法真正理解科學的奧義。學生在課堂中的動手能力尤為重要。只是讓學生觀看一些沒有實際性操作的課件,學生們根本就學不到什么,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學習的樂趣,他們會更加樂意去學習。因此,動畫演示是完全不能和動手操作所帶來的學習效果相提并論的,所以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不得用多媒體技術全部代替實驗操作,要學會合理運用。
2.忌以圖片和視頻代替實地觀察。觀察是感知的一種特殊形式,良好的觀察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且能快速掌握知識,同時發展其理性思維的水平。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觀察能力也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在小學科學的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而忽視了實物觀察和實地考察的重要性,加速了學生觀察能力的減退。例如,認識巖石與礦石的教學,若只是通過多媒體展示巖石與礦石的區別,學生雖然也能掌握知識并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沒有對實物的近距離觀察和比較,學生無法對兩者形成一個實際、直觀的印象,知識記不牢實。這樣的教學不僅缺乏說服力,也不利于對學生實證意識的培養。所以課堂上應當多讓學生接觸實際能摸到的物體,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物體的本質。小學生在課堂中如果只是用眼睛觀看圖片的話,就浪費了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再如“植物的一生”的教學,有些教師覺得讓學生親手種植植物進行觀察太麻煩了,耗時也長,所以索性就在課堂上播放一段植物生長的視頻,只短短幾分鐘就把植物從發芽到結果再到凋謝的過程展示得清清楚楚。像這樣以觀看視頻來代替學生的養殖觀察,雖然方便快捷,學生也能從中學到知識,但是只用到眼睛的觀察是一種比較片面的觀察,忽視了多感官和情感的參與,弱化了對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得不償失。
3.忌以課件呈現代替課堂教學過程。網絡上的課件資源極其豐富,有的教師就直接按照課件上的程序來實施教學,自己不備課,也并沒有以自己班級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件內容進行修改。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僅嚴重弱化了教師設計教學的能力,也違背了電化教學的初衷。這樣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不到更多的豐富的知識,只能死板地學到書上的基本知識。多媒體只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輔助,不應成為課堂的主導,教學程序還是應跟著教師的預設走,而不是課件的順序走。而且科學的課堂是變化莫測的,學生的奇思妙想也層出不窮,課件很難預計到突發的狀況,不能對學生的提問一一作出解答。因此,教師不要過分依賴網絡課件,多花點功夫自己制作課件,把個人的想法和見解寫進課件,以及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有一定的課堂預設,把課件結構設置成版塊結構或是線性結構。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備課,以適應課堂的變數??傊?,這種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課件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才是新課程改革的本質。
三、結語
小學階段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對較為抽象的科學概念、規律等往往感到難以理解;而利用信息技術的模擬功能,就可將一些抽象的科學概念模型化、具體化,很受學生的歡迎。例如,在“光的反射”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動態地展示平面鏡成像的過程。具體過程為:畫面上呈現從物某一點S射出兩柱光線到達平面鏡,再經平面鏡反射形成反射光線進入人眼,并生成兩柱反射光線,其反向延長線相交于一點,即為S的虛像S′。同理,物體上其他各點也分別像上面那樣生成虛像點,這些虛像點合在一起即在平面鏡中呈現出整個物體的虛像。這樣,就將較為抽象的平面鏡成像原理以課件形式形象而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能輕松地認識和理解平面鏡成像原理。上述做法能幫助學生降低想像思維難度,促其在腦中形成直觀的認知模型和建立相關科學概念,從而增強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二、利用“縮放”功能,實現對宏觀和微觀事物的有效觀察
對宏觀和微觀事物的觀察活動是小學科學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而利用信息技術的“縮放”功能可以克服傳統教學觀察不全面、可見度不足的問題。例如,在“微小世界”教學中,若采用光學顯微鏡,則其放大倍數有一定限度;而改用多媒體投影儀將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拍攝的細節圖像呈現給學生,則其很容易就看清楚“微小世界”了。上述例證表明,信息技術可使學生對觀察對象有更全面、更清晰的認識,從而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超時空”功能,創設科學教學情境
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的“超時空”功能,輕易地營造、呈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產生探究科學問題的熱情,達到震撼其內心、改變其認知的效果。例如,在進行簡單電路教學時,教師可用多媒體呈現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璀璨迷人的圣誕樹,以利于激趣設疑;再用兩個設問(“是什么使夜間城市如此美麗?是什么使圣誕樹如此璀璨迷人”)引導學生直奔主題,從而將注意力集中到該節課的研究內容上。
四、利用“快速信息反饋”功能,及時糾正學習中的偏差
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快速信息反饋”功能可實現及時的教學反饋,克服常規教學難以及時反饋的局限性。例如,在“觀察校園里的大樹”一節教學中,教師可收集一部分學生所畫大樹的簡圖,然后選擇幾幅典型畫圖加以展示、點評,這樣,就能使學生認識到科學觀察時的畫圖與美術畫圖是有區別的,即科學簡圖要盡可能地客觀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
五、利用“漫長和瞬間”的時間轉換功能,能在短時間內輕松呈現科學現實中“漫長”的變化過程
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的課件能在短時間內將事物的變化過程快速地呈現給學生。例如,在進行“植物的生長變化”教學時,學生經歷的觀察周期都較長,往往受各種因素的干擾而產生觀察不連續、認知缺失等問題。對此,利用課件就能在較短時間內模擬展示出植物從種子發芽、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死亡的生命歷程,幫助學生對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一個更全面且連續的認知。
六、利用“因特網”功能,擴充科學教學資源,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發展
本研究使用語料庫語言學的定量方法,結合樣本定性分析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收集2008年至2010年3年間來自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應用語言學4個學科的社科論文30篇,組成字數約30.9萬字的小型語料庫(其中教育學8.09萬字;心理學7.41萬字;社會學7.21萬字;應用語言學8.19萬字)。論文收集主要根據學科內部專家推薦在本學科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刊載實證性研究較多的學術刊物。這些論文均為實驗性報告論文,由簡介、方法、結果和討論4部分組成。然后,對論文進行必要的加工,刪除有關作者的信息以及論文的附屬部分,如摘要、致謝、作者簡介、參考文獻、注釋等。另外,用EXPRESSION代替論文中的公式;圖和表用CAP-TION代替。最后將每篇論文中的簡介、方法、結果和討論部分剪貼組成新的語料庫(其中,簡介部分7.31萬字,方法部分5.29萬字,結果部分7.09萬字以及討論部分11.21萬字)。(2)運用軟件AntConc3.2展開詞頻統計,生成出現頻率大于(含等于)60的詞匯(這意味著這些詞匯在每篇論文中出現的次數大約為60/30=2次),最后所得詞匯總數為401個。(3)對上述詞匯逐條分析,剔除不包含評價意義的詞匯(如一些介詞、代詞和冠詞等),最后得出含有評價意義詞匯128個。其中主要為形容詞,兼顧其他詞性如名詞、副詞和動詞等,形成了語料庫中出現頻率大于(含等于)60的評價詞匯表。(4)運用評價參數方法,對上述詞匯進行分類,具體情況參見表1。我們重點考察總頻率數最高的4種評價類型,即優劣性、相關性、新穎性和規模性評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出于以下兩點考慮:首先,考察所有的評價詞匯既無必要也不可能,因為所涉及的語料庫數據較大;其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較不同學科和論文內部的評價特征,使用出現頻率最高的4種特征也是可行的,因為前4種類型的評價占所有評價頻率的54.46%,超過一半。前4種類型的評價詞匯及其出現頻率參見表2。表2中的詞頻是指該詞在語料庫中出現次數,而“頻率”是指該詞在語料庫中充當評價意義的次數。
(5)對表2中的詞匯進行同義和反義詞轉換或者詞性轉換,生成表3。這里,只需對表2中部分詞匯進行轉換,因為表2中有些詞匯本身具有同根、同義或者反義特征,不需要進行此類轉換。之所以要生成表3,是因為這樣能夠更為全面地收集語料中所包含的4種類型的評價詞匯,而這些詞匯可能沒有出現在表2中。(6)運用語料庫軟件中的語境共現(concor-dance)和搭配(collocation)功能,結合定性分析,對表2和表3中詞匯的上下文進行細讀,刪除評價詞匯的非評價功能的實例,如詞匯new如果出現在NewOrleans中,就不具有評價功能。主要包括:1)專有名詞,如NewJersey,GreatBritain;2)慣用法或固定短語,如oldword,generalmanager,aswellas;3)同(多)義詞,如keytothelock,thisno-vel.所得部分詞匯充當評價功能的頻率,見表中的頻率欄。(7)排除非評價意義詞匯現象之后,逐一統計各種評價類型在不同學科和學科論文內部不同部分(IMRD)中的分布,比較4個學科中評價類型分布上的差異;比較論文內部4個組成部分評價類型分布上的差異。所得結果參見表4和表5。
2結果與討論
我們將表4和表5中4類評價詞匯在學科論文和論文不同部分中所出現的頻率與各個部分的詞匯總數結合起來,得出4類評價詞匯在各個學科和論文各個部分中的萬字比率,參見表4和表5的萬分比欄。然后,我們依據兩個表中的萬分比數據生成圖1和圖??梢钥闯觯?種評價類型在4個學科中出現的頻率各有不同。其中,使用評價最多的是教育學,其次分別是應用語言學、心理學和社會學。這可能與學科本身內在屬性、研究對象和知識結構有關。一般說來,如果一個學科的理論比較成熟,研究范式或者分析方法比較一致、規范,那么該學科的學術論文中使用的評價手段或者說評價詞匯的頻率較低;否則,則相反。如自然科學論文中所使用的評價詞匯和手段要低于社會學或者人文科學,就是因為后者研究對象更為復雜,而且學科內部理論知識尚不穩定,尚存爭議,研究界限尚未完全厘清,仍然存在很多探索性和未知性,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不得不通過各種評價手段來達到說服讀者或者同行作者的目的。Cole曾經指出,一個學科內部一致性越強,所使用的評價或者評價詞匯越少(Cole1983)。圖1說明,相對來說,心理學和社會學這兩門學科比教育學和應用語言學更為穩定,也就是說,它們的知識界限更為明晰,研究范式更為成熟穩定,所使用的理論更為成熟。
另外,從這4種類型的評價分布來看,社會科學論文中的相關性評價和優劣性評價要遠遠多于規模和新穎性評價。這表明,社科論文作者更加愿意對于研究的質量和研究的重要性或相關性進行評價,而不是過多地評價研究的規模和研究的新穎性。這體現了學科論文所倡導的價值觀,學者更為看重的是學術中的質量,而不是開展研究的規模。從詞匯出現的頻率看,社會科學中4類評價詞匯的使用頻率大約為每一萬字50個左右,與Giannoni的研究比較,他得出的數據要略大些,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研究所考察的詞匯數量較少。Grape&Kaplan認為,“作者在學術論文語篇中使用多種方式來表達禮貌,已經達到說服和評價的目的”。這些不僅可以與學術論文的權威建立穩定關系,而且可以預防來自同行研究者的批評和攻擊。
從學術論文內部看,討論和簡介部分評價詞匯的使用頻率要高于方法和結果部分,這也正好體現出這些次語類本身的交際目的。對于學術論文中這4種次語類的特征,Hyland指出,對簡介部分的研究表明,簡介部分的3個目的分別是建立研究領地,指出研究空白,占領研究領地。這就意味著,學術論文作者將會充分利用各種修辭策略來避免對他人的研究提出挑戰,或者盡力維護語篇社區同行的面子,評價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對討論部分而言,Hyland也指出,這一部分將對結果部分的數據進行解釋,也是學術論文中最具說服力的部分。討論部分始于對結果的陳述,接下來將會對結果進行評價,其目的是從結果中小心謹慎地提煉出論文的主要觀點,并試圖從其他文獻研究中尋找支持其觀點的證據。至于結果和方法部分,方法部分只是直截了當地描述數據的收集過程、實驗使用的材料以及程序,為的是其他研究者可以復制研究過程。結果部分是論文的核心部分,它主要通過所獲得的數據來說服讀者接受數據的有效性;當然,有時也對數據進行必要的陳述和解釋。因此,這兩個部分在社會科學論文中使用的評價詞匯相對較少,評價特征相對不明顯。用Swales的話說,“對作者來說,簡介和討論部分是論文中最容易產生麻煩的部分,主要原因就是這兩部分所具有的人際特征、所具有的闡釋性特征”。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