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2: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創新創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生;區域特色;成功創業;教育
不同類型的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也應該有所區別,體現自己的特色。對五年制高職校來說,緊跟時代潮流,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開展區域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及創業能力,應當是一個合理有效的創業教育理念,它有利于提高高職生創業的成功率,是當前高職生成功創業的新引擎。地方高職校為地方經濟服務,抓住區域特色創新創業教育,就是抓住了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牛鼻子。
1.大學生創業的高失敗率促使我們重視區域特色創新創業教育
對區域創新創業教育的忽視,導致學生創業過于理想化、概念化,找不到自己的準確定位,找不到符合區域實際的項目,是高職生創業成功率如此之低的重要原因。近幾年,高校中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廣大師生乃至整個社會的共識,許多高校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創業教育,許多大學生也滿懷激情投入創業之中。但在實際操作中,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卻極低。據有關資料表明[1],社會上創業失敗率為70%左右,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僅為2%~3%左右,畢業后自主創業率也不過1%,可見同社會上的創業相比,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是不容樂觀的。
2.經濟區域化趨勢引導著五年制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向,順應這個時代潮流的創新創業則更容易取得成功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一方面使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區域經濟格局的形成和經濟的個性化。經濟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地聚集于有特色的地區。區域特色因個性而存在,個性成為區域價值的依據,如深圳經濟區域、蘇南經濟區域、蘇北經濟區域等都有自己的特色。
3.五年制高職校的現狀決定了其創新創業教育區域化的方向
地方高職校應以培養面向基層的應用型人才為根本出發點,積極探索可行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多渠道的培養方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各地高職校、尤其是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高職校,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地發揮,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現象是,高職畢業生區域創新創業意識及能力不強,不愿意在本地創業。因為經濟相對落后,畢業生大多向往經濟發達地區,學校亦將他們向發達地區企業推薦。
4.高職生區域化使創業傾向區域化
高職生的生源分布有一定的區域性,即大多來同一個地方,尤其是五年制高職生幾乎全來自本地。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極為熟悉,區域化的創業教育有利于創業的展開,并提高成功率。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社會關系網絡具有明顯的相關性。這對立志創業的五年制高職生如何建立社會關系網絡提供了參考模型。他們應該試圖建立寬泛的社會關系網絡,多與人溝通,并與社會網絡成員建立廣泛的事務關系。而區域化則為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抓住以上問題,五年制高職生創新創業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在山重水復之際,出現柳暗花明。那么,如何進行區域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呢?各個區域有自己的特色,下面以江蘇宿遷為例,作一簡單說明,以期拋磚引玉。
宿遷市屬于蘇北經濟區,建市十多年來,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經濟增幅連續幾年全省第一,被社會譽為宿遷現象,區域經濟特色初現,但仍屬于經濟發達省份的落后地區。一方面我們需要引進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我們的培養的人才大量的流失,同時,我們還發現引進的外地人才不同程度地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一、以區域特色教育為中心,重構創新創業培養體系,并建立長效機制
1.強化鄉土教育與創業教學,增加高職生對區域創新創業的了解,培養高職生區域創業之心志
五年制高職生年齡較小,閱歷也淺,對創新創業問題認識不深。區域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不強。許多高職生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未必對當地區域全貌及歷史文化等有透徹把握;再加上中學階段的升學率教育,許多學生曾經兩耳不聞窗外事,對外界所知甚少。但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速度快,轉化的效率也驚人。因此高職校宜及時開設地域文化特色課程,為其補上這一課,讓學生受到豐富的地域文化的熏陶,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和人文素養,強化學院學生扎根宿遷、建設宿遷,在宿遷創業的堅定信念。
宿遷市編寫的《宿遷創業文化讀本》,是了解宿遷市市情及創業狀況的較好的資料,適合在高職校中傳閱。同時,開放教學內容,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查閱區域性報刊、網站等,并逐漸讓學生養成這樣的習慣,及時了解區域最新信息、創業文化,學會運用信息,跟上區域經濟發展潮流。
2.改革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豐富創業內容,調動高職生持續的創業熱情,培養高職生區域創業之智能
五年制高職生的創業熱情很高,但其持續性不強,往往遇到一點困難就全部放棄。對此,我們要倍加呵護,為高職生成功的區域創業提供充分的課程準備。課程體系應調整為能夠涵蓋科學、技術、經濟、文化、道德、法律、環境、藝術、社會發展知識、區域創業優惠政策等諸方面,滿足時代需求的體系。增加區域市場與經濟、環境與發展、人文與道德等課程門類,正確處理好基礎與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與指導的關系。尤其注重適當的藝術教育,從內外激發高職生創業激情。
抓住教學這個中心環節,通過教師將區域創業教育內容滲透于各科教學之中,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熱烈的教育氛圍,以此提高高職生學習與創業教育有關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
改革考試制度,完善評估機制??荚囍贫鹊母母飸⒆阌谥R的運用、整合與創新,采取書面考試與科研論文、產品設計、社會調查報告相結合的形式,并且提高能力測評項目比重。
二、政府、社會、學校聯動,共同組建高職生區域創業平臺
宿遷全民創業的熱潮正蓬勃興起,高職校作為社會的一個單位,應積極地參與其中,以補充自身,并逐步將社會資源化為己用??梢赃@樣斷定,凡是沒有明確指明不讓學校參加的活動,學校都有參加的可能,凡是沒有指明不準讓學校利用的資金、資源,學校都可以利用。
1.充分利用社會培訓,積極爭取聯建創業實踐基地。宿遷市政府非常重視創業文化建設,并于年初始組織了多次創業培訓,設立了專門的創業服務中心,出臺了許多創業優惠政策。學校應帶領學生積極利用這些創業平臺,帶領學生參加創業培訓,積極爭取聯建創業實踐基地,讓學生走進基地實踐獲得經驗,讓基地的成功者引導學生更好的創業,通過基地尋求創業機會。
2.以項目帶動創業創新,發揮高職校師資優勢,帶領學生為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開展科技服務。我國企業沒有技術自我研發的傳統,大多沒有設立自己的技術研發機構。近年來隨著科教興國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一些大型骨干企業建立了自己的技術研發機構,但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卻還沒有,宿遷市企業多屬于后者。
高職校要跳出只管教書育人、不投身經濟戰場的封閉辦學圈圈。教科研人員不在生產第一線,對企業的需要不了解,但可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帶領師生集體攻關,積極為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開展科技服務,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以實際行動引導學生創新創業。
三、根據區域經濟特點,解放思想,開設適合區域經濟特點的新研究、新專業、新班級、新培訓,以滿足五年制高職生區域創業的需求
區域經濟格局的形成和經濟的個性化,對高職生創業有新的要求,需要高職生不斷補充社會所需要的知識。這兩者促使高職校不斷進行新的研究,創建新的專業形成,而不應該僅僅是文憑的發放點。形式上可采取專項培訓、短期培訓等。
這兒的問題是許多高職校在設置專業時,缺乏這種開拓的勇氣,不是根據區域優勢,而是根據自身優勢來設置專業,盡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學生的感覺還是沒學到知識。我們在要求學生學以致用的同時,更要教以致用。也許有人會說,高職校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所有專業都開,有些專業即使是區域所需、學生所需,學校也想開,但缺乏實力。對于這類問題要分類對待,只要對區域創業有益,完全可以嘗試著來做,下面試著列舉幾種情況來說明:
1.區域成熟產業,看其前景決定是否發展。若是無公害、日不落產業,大力發展,引導學生在此創業,如宿遷花木產業、高效農業、畜牧業等等,都應當深入研究,應當開設此類專業,或者類似短訓。師資可以就地取材,從當地聘用即可。在積累的基礎上,不斷開發。
2.區域初步發展產業,看其趨勢,趨勢良好的朝陽產業,則開發新專業。如電子產業等,應用廣泛,適合深入開展研究,形成自己優勢,同時也可以攻關設計。對學生加大教育力度,為學生開拓創業領地。
3.對引進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集中力量創設此類新專業。宿遷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除了不斷接受經濟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外,還應該瞄準國內、乃至國際精密技術前沿??梢試L試以學校為依托,招先進項目,讓學生亦實現跨越創業。
創業雖然也屬于就業,但它是就業的深入,承擔著一份社會責任。因此,對于一些敢于“吃螃蟹”的高職生,只要基本條件具備,學校就應為其順利創業提供機會和服務。另一方面,要根據高職生自身特點和社會需要,幫助和引導他們及時轉變就業觀念,鼓勵他們選擇最能發揮自己作用的職業崗位,用自己所學,在不同的崗位上建功立業。宿遷是人口大市,如何化人口負擔為人力資源,成功的區域性創業教育是致關重要的。宿遷的高職校應抓住這個機會,努力提升自己,培養創業人才,為宿遷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授課情況。
大部分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授課方式采用填鴨式、滿堂灌,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培養出的人才大多欠缺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課程內容與社會工作需求脫節,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不能靈活運用專業技術。
(2)教學資源。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門新興的多門類學科,專門教材稀缺,現有教材水平又參差不齊,能夠選用的適合高職高專院校的優秀教材不多??梢詫W習的網絡資源很多,但僅限專業知識,沒有融入創新創業教育。
(3)學生方面。
學生缺少社會歷練,獨立能力弱,對教師、家長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加上高職院校學生絕大多數高考成績不理想,內心自卑脆弱,無法承受創新創業教育壓力。
2.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建成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就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網站開發方向的專業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創作能力。
課堂上教學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通過大量佳作賞析,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將企業一線的實際案例作為切入點,在模擬模仿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敢于創作。課堂外,成立項目工作室,按照企業要求完成專業項目;帶學生到合作企業參觀、實習,感受企業學習、工作氛圍。
(2)創新實訓環節。
網站開發方向的課程實踐尤為重要。圍繞職業能力培養,根據市場的需求,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要求創新實訓項目。利用合作企業的資源,結合教學大綱,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設計出創新創業實訓教學情景。實訓過程中,學生了解了行業發展現狀,又可針對性地提升綜合素質和設計創新能力,使理論知識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
(3)教學手段。
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應用徹底改變了幾十年來傳統的教學方法,向現代化教學邁出一大步,大大增強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4)網絡教學資源建設。
在世界大學城空間建立專門的課程學習資源欄目,包括教學大綱、電子教案、實訓案例等教學材料。開設網絡輔助教學,功能應用包括答疑討論、課程作業和在線測試等。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共享、互動交流等特性,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答疑討論、網絡仿真實驗等學習活動,并對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進行跟蹤、評價與管理。此外,將網站方向的專業課程制作成微視頻,方便學生課后自學。
(5)教學方法多樣性。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科學地設計問題,巧妙地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提問,圍繞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①小組研討法,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課程中的問題,教師在課程結束之前,再將正確的答案提出并修正討論過程中的偏差。②開放性實驗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強調理論與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內容。③研究型教學法,局限于課堂內,可以延伸到課堂外,是課堂內外的互動。④任務驅動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師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
(6)考試形式多樣化。
由于網站開發方向的課程更偏向于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考試形式也不能只是一成不變的紙質考試。可采用:①ISAS考試方式,并以演講方式展示小組調查分析報告,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專業技能掌握情況。②提交作品考核方式,自命主題,自選題材,制作符合課程要求的網站作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③在線考試,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在線完成測試,要求學生充分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并能夠熟練使用軟件完成測試。
3結語
(一)對多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概念認識模糊。
對多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解過于片面、狹窄。把實踐教學停留在實驗、實習、實訓等環節上,雖然也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但這種實踐能力是被當作技能并以知識的形式加以傳授。學生參加了實踐教學活動,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創新性技術應用能力、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對多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課程設計不盡合理。
高職多媒體技術專業教學組織過程中普遍存在理論與實踐教學分割交替安排不合理,實踐教學模塊太少、太小、太零碎,教學過程中缺少側重學生思維的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等綜合應用能力的實踐教學活動等現象。
(三)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有待加強。
第一,高職院校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雙師型”教師不足,兼職教師比例偏低,作用發揮不足分。第二,由于學校的特殊性,很難或少有請到企業的專家、技術能手來學校授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不太健全,培養培訓基地條件也相對比較薄弱??傮w而言,大部分職業院校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實踐課程缺少一定的創新性,缺少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而創新創業教育正好解決相關的問題。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相對模糊交叉性較強的概念。高曉杰等人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教育觀念和教育形式”,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思維、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人格的高素質的新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在國內學術界大致有三種理解:第一種理解就是將創新創業教育等同于創新教育;第二種理解是將創新創業教育等同于創業教育;第三種理解是將創新創業教育理解為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結合,認為理解創新創業教育必須以理解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為基礎。由此可以認為,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一種兼顧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并以創業教育為重點,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為受教育者奠定良好基礎的新型教育思想、觀念、模式。
三、以創新創業教育引領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實踐課程構建
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引領構建的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實踐課程體現了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該課程共分為四個層次,美學基礎類課程、計算機技術類課程、創意設計類課程、綜合實訓類課程。
(一)美學基礎類課程:強調基礎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美學基礎類課程主要包括:設計素描與速寫、三大構成、美學基礎、動畫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和攝影攝像技術。這些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鍛煉學生的具體動手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在學習基礎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計算機技術類課程:強調實用性,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計算機技術類課程主要包括:平面設計輔助軟件(PS、AI)、平面動畫設計軟件(Flash)、網頁設計、三維動畫設計(Maya)、視音頻編輯(Pr)、影視后期合成(AE)等。這些課程實踐性很強,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教、學、做”三位一體,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完成學習內容,合理認識各課程間的聯系與區別,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問題。
(三)創意設計類課程:強化實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新意識。
創意設計類課程包括:平面廣告設計、多媒體制作工具使用(director)、網頁設計等。這些課程包含很多設計技巧,如設計文化內涵、美學欣賞、色彩搭配等。采用項目化教學,把企業的實際項目拿出來,讓學生充當企業員工的角色使其有效地快速掌握各種計算機技術技巧。通過企業實際項目的訓練使其得到全方位訓練,強化實踐,初步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
(四)綜合實訓類課程:體現職業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
綜合實訓類課程包括影視短片制作、動畫短片制作、CI設計、多媒體作品制作、招貼設計等,這類課程更能體現職業性和綜合實踐性,讓學生了解多媒體技術和設計制作的方方面面,以便其能夠準確、快速地熟悉相關的工作。
四、結語
從廣義上講,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生既包括接受通識教育的學生,也包括接受專門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生。前者覆蓋了全體在校生,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創業和創新知識的基本常識,并意識到創新、創業的思維對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后者只包括進入創業教育學院接受系統培訓的學生。從創業動機方面或未來定位角度分析,這類學生大致可以分為傳統意義的創業者、內部創業企業成員、家族企業的傳承者、擁有關系資源的創業者等四類,他們構成了創業的主流群體。從專業背景的角度,創業類學生又可以細分為技術型創業者和管理型創業者。所以,針對不同的創業動機和專業背景,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也應有所差異,要建立以需求、定位為導向的培訓體系,實現從廣譜式教育到個性化培養的轉型、從填鴨式教育到實踐能力培養的轉型,最終完成創新創業教育與外部市場的無縫對接。從教育、教學的角度,創業教育應從創新創業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兩個方面開展系統化的教育。從創新創業能力方面來看,創業者通常要具備敢于冒險、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心理素質,同時也要具備優秀的創新創業能力。創業的核心和本質是創新,創新支撐著創業,任何商業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共同作用的基礎之上。在創業教育中,通過系統化的創新類課程設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經營管理能力方面來看,管理者應具備三種基本技能,即技術技能、人際技能、概念技能,通過工商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經營和管理能力。
二、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本模式
創業教育的培養模式可以分為通識培養類、專門培養兩大類型,專門培養類型又可以細分為專業培養模式、復合培養模式。經過專門培養,幫助學生實現從“創業激情”到“創業能力”的質的轉變。通識培養模式將針對所有在校大學生,是一種廣譜式的教育模式,一般在大學一年或者二年進行。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講授創業管理、技術創新方法等基礎類課程,使學生能夠了解創業和創新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掌握創新基本方法,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要求。專業培養模式屬于創業教育最高層次的教育,它是以面向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開設的創業教育模式,具體以創業各階段面臨的問題和如何實施創業問題為教育內容,創業的專業性很強。培養的目標是創業企業的管理者或者商業模式的創新者。在大學一年、二年的時間里,要主修完大學基礎類課程和管理類核心課程。復合培養模式是在創業通識教育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高層次教育,是以面向非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開設的創業教育模式,采取“管理類核心課程”與“創業教育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管理類知識和創業類知識。由于這類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基礎,所以培養的目標可以是管理型創業者或者技術型創業者。在大學一年、二年的時間里,要主修完大學基礎類課程和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對于有條件的學生,建議輔修管理類第二學位課程,管理類課程內容同上。
三、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經管專業 雙創 人才 現狀 培養模式
一、當前經管專業“雙創”人才教育現狀
首先,對創新和創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尚未真正到位。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創新和創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但創新和創業教育尚未變成高校師生員工的共同行動,原因是管、教、學三方的認識尚未真正到位,創新創業教育自然難以開展。其次,“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確立。多年來,創新和創業逐漸成為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指標,各種政策、制度和措施在不斷的出臺,但人才培養模式仍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一是各種政策、制度和措施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而只是在傳統培養模式基礎上的局部修正和補充;二是形式重于實質,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三,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強有力的目標導向。盡管社會普遍關注創新創業教育,但由于缺乏目標導向,創新創業教育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一是長期以來創新創業教育還沒有真正納入教師教學工作業績考核范圍,在教師崗位聘任、職稱晉升等待遇上還沒有和創新創業教育掛鉤。至于學生方面,傳統單一價值評判模式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依然在教學領域保持著軌道慣性,成為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雙創型”人才的“瓶頸”,阻礙著人才能力和素質的提高。第四,創新和創業教育缺乏合格的師資。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高校的師資在知識更新和學歷層次上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新教師隊伍中,仍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做過真正意義上的科研,沒有經歷過實際工作的鍛煉,沒有直接參與過產品的研發和改進,因而他們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沒有多少心得體會,自然難以適應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二、構建經管專業“雙創”人才培養模式
(一)明確經管類“雙創型”人才的特征
經管類“雙創型”人才的目標特征基于二個方面:一是“雙創型”人才的一般特征?!半p創型”人才應具有扎實的知識根基和較完備的知識結構;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再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具有典型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獨到的思維方式,善于判斷和把握機會;具有高超的創新能力,實踐、實施和拓展能力;具有優秀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和社會競爭力。二是經管類專業人才的行業特征。經濟管理是人們在各類各種經濟活動中,對人、財、物及技術等各種要素資源進行合理組織和有效調配,以達到經濟活動的有效運行和有效產出,既涉及管人、管事,又涉及管財、管物。所以,經管類“雙創型”人才需要在“懂經營、善管理”的基礎上具備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組織創新、服務創新的能力,并能捕捉機會實現創新成果的潛在價值。
(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學生自我發展機制
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多層次人才的需要,以及學生個性差異而產生的對教育需求的不同,建立由學校培養與學生自我發展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校內理論教學、模擬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相結合、國內經濟社會形勢教育與國際背景教育相給的開放式教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校、社會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的多元作用。
尊重學生的選擇、興趣和愛好,擴大學生的學習自,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進一步完善彈性學制、分流培養、分級教學、分層教學,擴大學生自主選專業、自主選教師、自主選課程的空間。
強調教學內容的超前性、新穎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最新的知識,了解世界最新發展動態,使學生的知識層次和結構與世界發展先進水平趨于同步,這樣,才可能使學生在現有的水平基礎上實現創新和突破。
注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第一要加強通識教育,奠定厚實的基礎;第二是要拓寬專業口徑, 增強專業適應性;第三是增設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課程,培養學生多學科知識結構,提高人文底蘊和科學素養;第四是引進發達國家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第五是追蹤學科發展前沿,緊跟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社會形勢發展;第六是設置創新創業教育模塊或體系,有針對性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三)強化實踐教育
強化實踐教育,是培養學生“雙創”能力的重要環節。以職業技能訓練為主要內容,以實踐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采用教師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為主要教學方法,是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理論應用于實際的重要渠道。
加強以畢業設計(論文)為核心內容的科研訓練。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為了保證并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嚴格選題申報與審查制度,明確要求選題緊密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生產實際、社會工作等,同時提高畢業設計(論文)選題的更新率,保證題目的先進性、新穎性。
鼓勵學生出校門,加強與社會工作、生產、科研的結合。加強校企合作,開拓校企合作新模式,使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開展真實的實踐教學活動,根據學生實習、就業、創業基地一體化建設的思路,建立與企業的戰略合作關系,逐步擴大合作的力度和深度,為學生創造更多與社會實際工作、生產、科研進行結合的機會。
三、結語
(一)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是發展社會經濟的需要。中國人口非常多,而且也是發展中國家,雖然人口多,但是發展不均衡,需要在當前新形勢下轉變社會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創新建設的步伐,鼓勵并支持全民創新,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實踐、動手能力方面非常強,而且具備良好的創業創新條件。但是從實際情況而言,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創新率非常低。加強創新創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才能更好的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就業。
(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是高職院校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需要。隨著我國不斷升級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知識理論、技能水平都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高職院校學生掌握實踐技能的同時還要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具備創新意識和精神,在創業中成就事業。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拓展就業思路,樹立創新精神,轉變就業觀念。
二、探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一)轉變舊時觀念,改革傳統人才培養的方式。我國長期以來,奉行“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式,這樣一來就導致了高職院校學生面臨就業困境。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顧及眼前就業需求,沒有重視培養學生未來發展的能力,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對學生的培養都缺乏創新創業精神、創新意識,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削弱了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因此,要及時轉變舊時觀念,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確定以培養目的來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的勇氣。
(二)加強建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奠定創新創業理論基
礎。將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到專業教育計劃當中,加強建設多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應當結合專業課程體系,而且創新實踐活動也要與銜接專業實踐課題,突出專業特點,加強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推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除了不斷改革教學內容之外,還要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綜合性,因此,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改革,同時還需要大力改革傳統考試制度,不能用一張試卷去考察學生的未來,通過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定,比如論文、調研、競賽等等。
(三)加強建設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順利開展。建設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保障手段嗎,高職院校應當支持。鼓勵教師到企業中掛職鍛煉、參與社會創新創業項目,促進教師論文水平及指導能力的提升,而這也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關鍵。高職院校與企業結合,從社會中聘請創新創業成功人士、企業家走進學校開展講座,讓學生從創新創業人士當中汲取創業經驗,指導學生創新創業。
(四)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鍛煉學生創業技能。高職院校有很多社團,都是通過相同的興趣愛好而組成的,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才能有效發揮出主觀能動性,這對學生創新創業發展來說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高職院校社團傾向于培養創新型復合式高素質技能人才,學院團委牽頭,由專業教師指導、學院黨委領導,創建與專業相關的學習型社團,依托學習型社團參加各種技能競賽。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創業能力。此外,院校鼓勵教師參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促進學生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加強就業幾率。
三、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的“反思”
一、教學內容
《創新創業專業教育選修課》的關鍵點在于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各教學環節中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創新教學基礎平臺、創業模擬實訓平臺以及創業實戰綜合平臺三個平臺的搭建,對每一部分的專題進行詳細講解,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切實提升工科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教學體系:確立“一個中心、兩條主線”基本理念及“134”教學體系
按照石河子大學本科生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要求,并且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確立了“一個中心、兩條主線”的基本教學體系,“一個中心”是指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兩條主線”是指以創新思維為主線、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為主線,兩條主線交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程基本理念體現了知識傳授、素質養成、能力培養的一體化。為了充分體現上述教學理念,課程標準按以下思路進行設計,即以多種實踐形式為基礎,構建“134”教學體系。“1”指一個目標,即培養具有良好的核心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3”指三種渠道,即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仿真模擬教學;“4”指四大教學模式,即創新思維理論知識、小組討論實踐、實驗操作和創新創業類比賽技術指導。“134”教學體系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體現了將做中學與學中做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化思維為方法、化激情為動力、化目標為行動”,重在促進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三、教學方法
不同學科背景下,創新創業課程是一門理論性、政策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小組討論與角色體驗相結合、經驗傳授與創業實踐相結合,把知識傳授和實踐體驗有機統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1.課程體系規范化,課程設置體現“范型過渡”的原則,設計真實的學習情境。通過運用模擬、現場教學等方式,努力將相關教學過程情境化,把通識類創業課程和專業化創業課程結合,采取分層次設置,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使學生更真實地學習知識、了解原理、掌握規律,同時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靈活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整合優化專業教學內容,充實前沿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同時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強化專業技能訓練,并把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實驗、實習、畢業設計或論文等環節。在各專業學科課程中,結合教材內容和專業特點,注重創新創業人格教育,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在教學內容中適時安排,形成特定的教學方式。2.開展創新創業模擬教學,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合作小組,以單元專題式模擬訓練以及綜合模擬訓練的方式,在接近真實的情境中,獲取創新創業的直接經驗,認識創新創業的規律,把握創新創業活動的程序和方法。學生在創新創業模擬教學中,深入了解企業面臨的問題,通過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鍛煉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克服困難的能力、評價的能力。學生還能以小組的形式,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創新創業類比賽等等。3.因為工科類創新創業課程多為學院老師的科研項目,學院老師將創新創業課程與實踐課程、畢業論文等相結合,搭建開放式、多途徑的實踐課程。實踐課程是工科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實踐課程的主要形式有個體性質的項目活動(石河子大學設立的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SRP)、大學生創業訓練項目等)和集體性質的專題實驗活動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驗、認識實習等)。通過這兩種形式的活動來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個性心理品質和創業能力,形成綜合性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另外,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訓項目。以科研訓練項目為載體,吸引學生參加教師主持的科研課題研究,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創業的艱辛和歡樂,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磨煉意志、毅力,培養開拓精神,積累經營管理的經驗。實踐課程較少受到時間與場地的限制,將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統一起來,邊理論學習邊實踐,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4.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體悟”活動,創立創新創業協會或創業俱樂部等大學生社團。以“社團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等組織為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研討”、“創業模擬”等活動,錘煉創業者的心理品質。在創新創業課程之外,鼓勵學生利用課上所學相關知識,建立形式多樣的創業團隊,成立創業協會和創業俱樂部。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人格特質,包括意志力、創新力、堅韌性、責任心、誠實守信、冒險、挫折承受力等特質。5.大力推進多元支持的延伸課程建設,比如微課、第二課堂、雨課堂等。并且不定期舉辦創意交流分享、“創客周”、創新成果展示、創業政策宣講、成功案例分析、創業榜樣座談等一系列活動,營造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當代大學生是一個具有個性心理特征的獨特群體,又是一個掌握信息技術的普遍群體。在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及雨課堂,與學生交流體會,啟迪學生思想,激發創新創業熱情,提升創新創業能力。6.強化常態化的引導和指導。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在鼓勵輔導員自我創新的基礎上,通過系統培訓,強化輔導員在學生創新性學習、創新創業活動、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方面的指導、咨詢、服務能力,讓輔導員成為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領路人。因此項目課程組成成員中引入輔導員,在課程之外,可以隨時和輔導員及老師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