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2: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核心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培育;保持
一、高新技術企業和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內涵
1.高新技術企業的內涵。高新技術企業是由高新技術的概念延伸而來的?!秶腋咝录夹g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2000)中劃定高新技術為:電子與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新材料及應用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現代農業技術、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環境保護新技術、海洋工程技術、核應用技術、其它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高新技術與傳統的技術和產業相比有著許多顯著特點。主要體現在:(1)知識密集、技術密集、智力密集和R&D資金密集是世界高技術及其產品的主要特征。高技術及其產品的知識、技術、智力和R&D資金密集程度決定著其水平和層次;(2)創新性。高技術是以世界最新科學成就為基礎,通過代價高昂的研究和探索,使技術不斷創新;(3)高風險性。開發高技術產品要應用新工藝,需要投資較大,要求水平較高,風險也很大;(4)時空性。當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高新技術從研制、開發到生產應用的周期迅速縮短,高新技術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在縮短,競爭更加激烈,時空特性更加突出。
2.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內涵。核心技術競爭力是指能為企業帶來相對于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的技術資源和能力。雖然國際上對不同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有不同的描述,但較為一致的共識是,決定一個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有四個維度:有價值的技術競爭力(能為企業在外部環境利用機會、降低威脅而創造價值的技術能力)、稀有的技術競爭力(極少數現有或潛在競爭對手能擁有的技術能力)、難于模仿的技術競爭力(其他企業不輕易建立起來的技術能力)、不可替代的技術競爭力(不具有戰略對等資源的技術能力)。
二、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培育
1.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前提。戰略是企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方向,它是企業組織結構設計、資源配置的依據,戰略選擇的準確與否,將對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培育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企業要把戰略的制定和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培育結合起來,使二者的發展方向與市場趨勢相一致。而對市場趨勢的把握,則要求企業既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又要以最快的速度從市場上獲取信息,并迅速做出反應。
2.塑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靈魂。高新技術企業所具有的內在特性決定了企業必須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一是高新技術企業最大的內在特性就是它的創新性。堅持以人為本,建設企業文化,關鍵是營造“學習、創新、超越”的氛圍,建立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為員工創造事業需求發展空間,把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融為一體,充分展示作為,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二是高新技術企業最關鍵的內在特性就是它的智力密集性。人才聚集和員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關鍵在于團隊精神的培養。堅強的企業團隊精神,是企業獲得巨大成功的基礎條件。在現代化大生產的條件下,企業內部的分工越來越精細,這就要求現代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必須具備較強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只有通過相應文化氛圍的培養和相應價值觀的陶冶才能養成。團隊精神的養成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礎。在知識經濟的條件下,企業員工只有相互協調,才能整合各類知識資源,形成合力。三是高新技術企業最突出的內在特性就是它的開放性。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管理等的創新,必須不斷吸收外界的先進技術、知識和智慧,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原創能力,打造自己的專利和核心技術。高新技術企業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就必須不斷創新企業文化建設,形成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相協調的新的經營理念、發展方向、價值觀和組織行為,以適應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的加速發展帶來的變化,適應全球性市場競爭時代的到來。
3.建立適合知識型員工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內部保障。高科技企業的核心工作人員皆為知識型員工。人力資源管理要關注知識型員工的特點,其重點是如何開發與管理知識型員工,對知識型員工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特點和個性特征決定了我們不能運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來對待他們,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營造相互尊重及和諧的工作環境,實行彈性工作制。(2)把嚴格的剛性管理和柔性的人文關懷有機結合,增強員工執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培養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3)形成完善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持續技術創新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高新技術企業只有實施持續的技術創新才能推動產品和產業結構升級,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取得市場競爭優勢和企業長遠發展的動力。
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持續技術創新可采取如下模式:(1)自主創新。以企業自身力量為基礎獨立進行研究開發,實現新的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擁有原創性的核心技術對于增強競爭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加入研究聯合體。高新技術企業可出資建立研發聯合體,利用行業技術優勢降低企業研發的成本,其性質是風險投資。依靠雄厚的科研實力,可以在那些已形成產業集群的高科技企業間建立研發聯合體。(3)并購。為了保持由高新技術所產生的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降低本企業研究與開發的成本,高新技術企業應多考慮兼并那些有很好產品創意的或高素質的技術開發設備的人員,但缺乏資金和管理經驗的初創企業。(4)外包。當高新技術企業決定開發新產品時,無法保證一定能成功,而借助業務外包,企業可以把制造和研發的風險分散到一個或多個外包商身上,從而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5)建立技術聯盟。與發達國家建立技術聯盟,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并轉化為自己的技術優勢。
5.專利戰略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橋梁。所謂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戰略,指高新技術企業從長遠的發展和全局的利益角度出發,為了搶占或維持技術創新的制高點,運用專利制度,在技術競爭和市場競爭中謀求最佳經濟效益,并能保持自己技術優勢的謀略。
實施專利戰略,在企業決策層面上,要使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放眼全國乃至全球范圍,洞察市場和評估技術的變化所產生專利產權的價值變遷,在其中辯識機會,規避風險,發現新技術發展方向或重新界定企業主導產品的業務范圍,運用專利制度對技術創新戰略做出科學決策,并確定企業技術創新發展方向和專利工作目標。
三、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保持
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弱化或喪失,會直接影響到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核心產品和最終產品的開發,從而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
1.提高企業的反應能力和戰略決策能力。企業的反應能力是指企業在恰當的時間內對重要事件、機會和外部威脅做出有意識的反應以獲得或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企業的反應能力取決于企業的市場競爭意識和信息反饋系統。增強企業的反應能力,就是要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意識,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饋系統,使企業具有敏捷的反應能力。
企業的戰略決策決定了企業主要資源的配置,從而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企業高層管理者在制定戰略決策時,更應考慮如何有利于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培育、成長和積累。
2.克服企業技術創新核心剛性。高新技術企業在技術創新成功后,常常會形成技術創新核心剛性,阻礙企業形成新的創新模式。高新技術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克服核心技術創新的核心剛性:(1)建立同質價值觀與異質價值觀和諧共處的企業文化。一元的價值觀非常容易形成組織結構剛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同質價值觀把異質價值觀拒于企業之外,從而使得企業的組織在一個方向上發展,最終形成剛性。因此,首先企業應克服人力資產的固定的心智模式,允許并且鼓勵異質價值觀的存在。其次,企業應正視組織內部非正式組織的存在,并加以適當引導,鼓勵全員參與,使得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在企業內部和諧共處。第三,鼓勵一種創新、容忍企業與員工犯錯誤的文化。要鼓勵創新,必須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特別是要允許下屬員工犯錯誤。(2)促進企業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通過建立學習型組織,可以使企業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機制,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建立多元回饋和開放的學習系統,開創多種學習途徑,運用各種方法引進新知識,形成學習共享與互動的組織氛圍,建立優良的組織文化。因此,學習型組織能夠使得全體員工共同參與,促進組織內部的信息共享,及時更新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3)積極創建柔性化組織,進行組織管理創新。創新組織管理方式,建立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柔性化組織,才能使企業更加適應環境和市場的變化,及時地對外界環境做出反應,有利于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從而預防技術創新核心剛性的產生。(4)大力發展企業技術戰略聯盟。由于受到企業內部資源的約束和傳統觀念的束縛,有時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無法克服其技術創新核心剛性。企業可以通過發展技術戰略聯盟來培育自己的核心技術競爭力,與外部企業實現有效的信息共享。
3.防止企業核心技術流失。導致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喪失的常見原因是核心技術的流失。防止核心技術流失的方法是實行分類分級管控。一是對核心技術、核心商業機密一級管控,知曉和掌握的范圍愈小愈好。二是建立健全核心要素的內控機制,不可讓一人或一個部門獨立掌控企業的全部核心技術;三是與核心技術人員簽訂完備的《勞動合同書》和《保密協議》,明確公司與核心技術人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防止核心技術的流失或泄密。
參考文獻:
1.PrahaladC.K.,HamelGary.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3):79-91.
2.科技部編.中國高科技產業界定方法研究.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3.胡學剛.高科技企業界定.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0,(4):27-29.
論文(設計)題目:
企業人才流失開題報告
系
別:
年
級:
專業(班):
學
號: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年
月
人才對于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人才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要素的21世紀,維持人才隊伍的穩定性對于企業健康發展起著異常關鍵的作用。但是,很多企業在管理和運營中,由于各種原因,人才流失現象較為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國內外諸多學著進行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下面,筆者將就這些研究做一回顧,期望有關意見能為企業避免人才流失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人才流失對企業的危害
人才流失對企業將會產生嚴重的危害。國外學者Xx(2010)認為人才流失將會直接導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能的減弱。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人才流失從根本上來看,就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不善的結果。針對這種現象,他指出企業一旦出現人才流失問題,將會直接危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Xx(2008)在他的碩士學xx號碼論文寫作位論文中,指出對于企業而言,人才流失是僅次于財務危機最大的企業危機。企業人才流失如果變得嚴重,不僅會直接危及企業的人才隊伍,更是破壞了企業的發展能力。xx(2004)在分析了密歇根州6家農場后,對人才流失現象也做出了很好的說明。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人才流失將會直接導致企業創新能力減弱、生產效率下降,并最終體現到企業競爭力的減退。
關于人才流失對于企業的危害,我國學者也提出了很多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x(2010)在對一家公司人才流失問題進行研究后,指出人才流失是企業最大的危害,一旦出現人才流失情況,直接損失的是企業的財富和未來發展的能力,而后者對于企業而言,是最致命的損失。趙欣(2011)在對XX企業人才流失進行研究后,則指出該企業近些年來人才流失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核心技術的喪失。人才流失后,尤其是四六七零零四零二二號碼論文寫作轉投競爭對手公司后,雖然
有各種保密協議的約束,但是由于這些人才在本企業的工作實際,將會不可避免的導致自己核心技術的外泄,只是比起那種故意泄露核心技術的損失要小得多。其次,人才隊伍的不穩定,而且還將會加大企業成本,比如新人才的培養以及適應時間等等。第三,對企未來市場布局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尤其是關鍵產品的人才流失。
二、人才流失的原因
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人才流失,從根本上講是企業沒有給予人才合適的智力發揮空間以及充分滿足人才的精神需要。xx(2010)在對我國家族企業人才流失問題進行研究后,就指出目前很多家族企業在對待人才的問題上存在用待遇代替精神關懷的問題,過分強調待遇而忽視人才的精神滿足,結果導致很多人才對企業難以形成忠誠度,最終選擇了離開。
xx(2009)則認為我國很多企業之所以人才流失現象較為突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業給人才所提供的環境空間太為有限。他以我國民營企業為例,指出目前很多民營企業的發展前景并不好,這就導致人才從自身發展的角四六七零零四零二二號碼論文寫作度出發,對企業的忠誠度不高,跳槽等現象較為頻繁。
xx(2008)則在他的論文中,指出目前很多企業并不能給人才一個預期的未來,導致人才缺乏職業發展動力,因此人才不愿意為企業工作,最終導致人才流失現象在很多企業較為突出。
xx(2008)在對我國民營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進行分析后,認為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這樣幾
個:首先,企業不能給人才極大的精神滿足;其次,企業不能為人才提供合適的智力發揮空間。再次,人才的自由流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這些原因中,xx認為企業沒有建立人才對企業的忠誠度是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顧秀君(2008)與xx的觀念相差不大。在肯定xx觀點的同時,她還認為企業人才流失還在于不同企業對人才存有競爭。就企業發展而言,人才是一種稀缺資源,因此不同企業之間勢必會發生對人才的爭奪戰。在考察了我國民營企業人才流失現狀后,她指出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是目前我國企業人才流失的時代背景和環境基礎。
三、避免人才流失的對策
針對人才流失現狀,學者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劉軍勇在他于2011年發表的兩篇文章中,認為企業要留住人才必須做到如下幾點:第一,重視人才的精神訴求和滿足。第二,改善工作環境,注重待遇。第三,增強人性關懷。第四,要強化對人才的職業培養,讓人才感受到自己的職業前景。
xx(2010)則認為在現代自由開放的環境下,人才流失是一種必然的現象,企業要留住人才,唯有做好自己的內功。他認為企業可四六七零零四零二二號碼論文寫作以通過這樣幾個對策避免人才的流失。首先,企業自身必須要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對于人才而言,沒有人愿意呆在一家沒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但是企業一旦擁有較好的發展潛力,顯然人才的流失要少得多。其次,企業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戰略規劃,這個規劃包括合理的待遇激勵、精神激勵以及環境改善。再次,要重視人才的精神訴求,滿足人才的精神需要。
xx(2009)則提出解決人才流失問題最關鍵的是企業必須強化自己的內功建設,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唯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的留住人才。
王艷萍則從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角度出發,認為目前很多企業人才流失在于現代企業制度還沒有得到建立。針對這個問題,她提出企業必須強化現代企業制度建立,通過完善的制度,在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更好的挽留住人才。
xx(2010)則認為企業要避免人才的流失,可以采取逆向思維的方式,即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激勵機制,促進人才的不斷成長,這樣可以有效減低人才流失對于企業的損害。
xx(2010)在對人才流失問題進行研究后,指出企業要促進人才隊伍穩定,必須系統的考慮影響人才流失的各個因素,要以促進人才忠誠度建設為核心,以滿足人才需要為內容,改善不符合現代人才管理的各項制度和體制,從而更好的發揮人才的積極性,促進人才為企業服務。
四、有關評述和未來研究設想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對人才流失問題有了一個較好的認識。人才流失對于企業而言,具有極大的危害,因此,必須強化人才隊伍的穩定。學者們關于如何維護人才隊伍穩定,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但是縱觀目前的研究,大多數研究都是從一個宏觀的層面對人才流失問題進行研究,缺乏針對微觀的具體的企業進行研究。為此,在未來有必要強化具體企業的研究,以進一步豐富本研究的有關內容。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隨著 經濟 全球化的進程的加快,跨國公司正在加緊實行全球技術研發戰略,本文先淺述了研發全球化的效應,而后論述了研發全球化對我國創新體系的要求。因為關于研發全球化問題的討論,不只是狹隘的學術之爭,就培養競爭力和保持經濟增長而言,對政策的制定者和企業家有關鍵意義。
一、跨國研發全球化的效應和影響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賴,共同發展的局面對于世界科技和世界經濟的未來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雖然這種合作趨勢并沒有消除國際競爭,但確實是在加強國際之間的科學技術與經濟的聯系。這反過來對國家創新體系的形成,形式和特征又產生深遠的影響,也深刻地影響著當地的增長前景。對于研發全球化的效應,我們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來看。這里以我國技術創新為例,說明研發全球化的效應。
(一)積極影響
1.對于東道國來說,跨國公司在母國之外 投資 巨資的r&d中心以及當地企業和機構的技術合作具有溢出效應。主要表現有,可以推動當地企業,大學,科研機構與國外企業的科技合作;跨國公司的研究與開發機構的運作模式, 管理 模式也會對當地科研機構產生重要影響;通過人員的流動等途徑,也會產生大量的管理技術的交流;可以推動當地高科技產業聚集區的形成,等等。
從我國看來,我國r&d投資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小。不僅如此,在總額來看,由于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局限,我國全部的科技投入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鐕驹谌A研發投人可以彌補我國研發投入,尤其是企業研發投入的不足。在r&d經驗方面,國際性跨國公司往往擁有完善的r&d網絡,在技術創新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再者其r&d管理經驗、組織原則與經營理念會通過各種途徑影響
臨嚴峻的挑戰。
例如由于缺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方面我國許多企業以及行業都處于不利的地位,我國的 電子 信息產品,如彩電, 計算機 ,dvd和手機中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多數不在我國企業手中。在dvd57項關鍵技術中,我國企業掌握的只有9項,還都是非核心技術。 醫 藥 行業,一些醫藥廠家生產的生物醫藥沒有自主知識產權,而世界各國又因為生物制藥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都加大對生物制藥的保護力度,缺乏自主只是產權已經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的瓶頸。
因此,
要表現在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和 環境 因素及創新能力方面。開創基業的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決定小企業創新的重點更多放在技術突破和填補技術空白上。同樣,民營科技企業也不可忽視,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發展的 指導 和服務。建立面對民營科技企業經營者的培訓制度,理順民營科技企業的產權關系,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寫作在某一程度上提升論文學術價值和質量水平,所以參考文獻在論文的寫作當中也是不能忽視的,寫好論文還參考文獻那么我們寫出了的論文才更有水平。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無線通信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賞析。
無線通信論文參考文獻:
[1]鈕心忻,楊義先.軟件無線電技術與應用[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0.6-20.
[2]李世鶴.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標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3-22.
[3]潘濤,等.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D-SCDMA的核心技術[J].通信技術,2002.
[4]賴玉強,王甲琛.軟件無線電的體系結構及其關鍵技術[J].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2.
[5]朱東照,羅建迪,等.TD-SCDMA無線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206-228.
[6]張書強,朱守中,金永杰.基于3G通信的軟件無線電應用研究.測試測量技術,2008(9).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中的軟件無線電技術
無線通信論文參考文獻:
[1]熊卿青,鄧媛姬.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現狀分析及其發展前景[J].科技創新導報,2012(2):31
[2]趙晗.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企業技術開發,2011(8)
[32]紀越峰等,現代通信技術,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4]蔣同澤著.現代移動通信系統[M].電子工業出版社,1994
[5]百度及谷歌網站
無線通信論文參考文獻:
[1]陳哲.張正江.尹長川.樂光新B3G技術演進與發展趨勢電信工程與技術標準化2008,12
[2]孫常清.王琪琳.張佳麓B3G技術發展淺析電信科學2007,23(7)
[3]萬屹.李揚B3G技術的研究及發展趨勢電信網技術2006,1
[4]林輝B3G研究與標準化進展電信科學2007,23(9)
[5]張漢毅.粟欣B3G的關鍵技術及其發展趨勢移動通信2008,6
論文摘要:密碼技術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公鑰密碼在信息安全中擔負起密鑰協商、數字簽名、消息認證等重要角色,已成為最核心的密碼。本文介紹了數字簽名技術的基本功能、原理和實現條件,并實現了基于RSA的數字簽名算法
0.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網絡的資源共享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眾多領域上實現了網上信息傳輸、無紙化辦公。因此,信息在網絡中傳輸的安全性、可靠性日趨受到網絡設計者和網絡用戶的重視數字簽名技術是實現交易安全的核心技術之一,在保障電子數據交換((EDI)的安全性上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可以解決否認、偽造、篡改及冒充等問題
1.數字簽名
1.1數字簽名技術的功能
數字簽名必須滿足三個性質
(1)接受者能夠核實并確認發送者對信息的簽名,但不能偽造簽名
(2)發送者事后不能否認和抵賴對信息的簽名。
(3)當雙方關于簽名的真偽發生爭執時,能找到一個公證方做出仲裁,但公證方不能偽造這一過程
常用的數字簽名技術有RSA簽名體制、Robin簽名體制、E1Gamal簽名體制及在其基礎之上產生的數字簽名規范DSS簽名體制。
1.2數字簽名技術的原理
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對簽名后的文件再進行加密。假如發送方A要給接收方B發送消息M,那么我們可以把發送和接收M的過程簡單描述如下:
(1)發送方A先要將傳送的消息M使用自己的私有密鑰加密算法E(al)進行簽名,得V=E(al(M))其中,A的私有加密密鑰為al;
(2)發送方A用自己的私有密鑰對消息加密以后,再用接收方B的公開密鑰算法Ebl對簽名后的消息V進行加密,得C=E(b l (V))。其中,B的公開加密密鑰為6l.
(3)最后,發送方A將加密后的簽名消息C傳送給接收方B
(4)接收方B收到加密的消息C后,先用自己的私有密鑰算法D(62)對C進行解密,得V=D(h2揮))其中,B的私有解密密鑰為62(5)然后接收方再用發送方A的公開密鑰算法D(a2)對解密后的消息V再進行解密,得M=D(a2(V))。其中,,A的公開解密密鑰為a2=這就是數字簽名技術的基本原理。如果第三方想冒充A向B發送消息,因為他不知道.a的密鑰,就無法做出A對消息的簽名如果A想否認曾經發送消息給B.因為只有A的公鑰才能解開A對消息的簽名,.a也無法否認其對消息的簽名數字簽名的過程圖l如下:
2. RSA算法
2.1 RSA算法的原理
RSA算法是第一個成熟的、迄今為止理論上最成功的公開密鑰密碼體制,該算法由美國的Rivest,Shamir,Adle~三人于1978年提出。它的安全性基于數論中的Enle:定理和計算復雜性理論中的下述論斷:求兩個大素數的乘積是容易計算的,但要分解兩個大素數的乘積,求出它們的素因子則是非常困難的.它屬于NP一完全類
2.2 RSA算法
密鑰的產生
①計算n用戶秘密地選擇兩個大素數F和9,計算出n=p*q, n稱為RSA算法的模數明文必須能夠用小于n的數來表示實際上n是幾百比特長的數
②計算 (n)用戶再計算出n的歐拉函數(n)二(P-1)*(q-1),(n)定義為不超過n并與n互素的數的個數③選擇。。用戶從[(0, (n)一1〕中選擇一個與}(n)互素的數B做為公開的加密指數
4計算d。用戶計算出滿足下式的d : ed = 1 mal (n)(a與h模n同余.記為a二h mnd n)做為解密指數。
⑤得出所需要的公開密鑰和秘密密鑰:公開密鑰(加密密鑰):PK={e,n} ;
秘密密鑰(解密密鑰);SK=(d,n}
加密和解密過程如下:
設消息為數M(M<n)
設C=(Md)mod n,就得到了加密后的消息C;
設M=(Ce)mod n,就得到了解密后的消息M。其中,上面的d和e可以互換
由于RSA算法具有以下特點:加密密鑰(即公開密鑰)PK是公開信息,而解密密鑰(即秘密密鑰))SK是需要保密的。加密算法E和解密算法D也都是公開的。雖然秘密密鑰SK是由公開密鑰PK決定的,但卻不能根據PK計算出SK。它們滿足條件:①加密密鑰PK對明文M加密后,再用解密密鑰SK解密,即可恢復出明文,或寫為:Dsk(Esk(M))= M②加密密鑰不能用來解密,即((D娜e,c}M)) } M③在計算機上可以容易地產生成對的PK和SK}④從已知的PK實際上不可能推導出SK⑤加密和解密的運算可以對調,即:E}(M)(Es}(M)(M))=M所以能夠防止身份的偽造、冒充,以及對信息的篡改。
3. RSA用于數字簽名系統的實現
RSA竿名討程如下圖2所示:
關鍵詞:競賽與訓練;乒乓球;乒乓球競技5要素;核心技術;運動技能負遷移
中圖分類號:G8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11)03-0115-05
On the results of remodeling of core techniques of
WANG Li-qin and ZHANG Yi-ning
XIONG Zhi-chao
(Peace and Happiness Association,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Hongkong,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when WANG Li-qin and ZHANG Yi-ning of Chinese table tennis teams were preparing for Beijing Olympic Games 2008, their core techniques were remodeled coincidentally. After WANG’s backhand technique was remodeled, his forehand advantage was weakened, which hence weakened his aces for wining; After ZHNAG changed to the new approach of preemptive strikes, she always failed to take good control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three strokes and follow-up strokes. Consequentially, they all fell into a dilemma in which things went contrary to wishes. By analyzing the WANG and ZHANG cases, the author tried to probe into the c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nd sports psychology, suspected that their core techniques failed to exert their normal performance ultimately as a result of negative sports skill transformation caused by technical remodeling. The failure for the results of remodeling of core techniques of WANG Li-qin and ZHANG Yi-ning to turn out as wished indicates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arry out core technique remodeling on top players, should be profoundly retrospected by us.
Key words: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table tennis;5 key elements in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core technique;negative sports skill transformation
乒乓球被公認為我國的國球;中國乒乓球隊被譽為夢之隊。為保持這種榮譽和長盛不衰,在備戰北京2008年奧運會期間,中國乒乓球隊兩位主力隊員王勵勤、張怡寧進行了技術改造,意圖在奧運會上再創佳績。筆者試圖從心理學和運動生理學的角度對他們技術改造成敗的原因進行探討,冀求得到一些啟示。
1乒乓球競技5要素與運動員的技術特長
乒乓球運動員在相互制約和反制約中所擊出的每一板球的質量,由它在空間的運行狀態和時空特征所決定。從運動學(物理學)的角度分析,一板球的時空特征可歸結為速度、力量、旋轉、弧線和落點5個方面來描述。這5個方面是客觀存在的,可以量化的[1]32。因此,可以利用這5個方面來描述每一板球的技術水平或質量高低,即用它來分析每一板球的速度是否夠快、力量是否夠大、旋轉是否夠強、弧線是否夠低、落點是否夠刁。也就是說,控制速度、力量、旋轉、弧線和落點的能力和水平,就是乒乓球技術水平優劣的標志。于是,速度、力量、旋轉、弧線和落點這5個方面就成了乒乓球競技的技術要素,稱為乒乓球競技5要素,作為客觀上判斷一板球技術水平或質量高低的依據。
對運動員而言,5個要素都突出是相當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李曉東教練有一個觀點:“你不可能各項技術都天下第一。”但這5方面必然會有幾方面更為優秀,更加突出,成為克敵制勝的關鍵技術或特長技術,筆者稱之為乒乓球運動員的“核心技術”;而相對于某位運動員而言,稍弱的幾個要素便可稱為“非核心技術”或一般技術。例如王勵勤速度、力量、旋轉能力突出,弧線不錯,只有落點意識稍弱,大致可以把前3項或前4項看作是核心技術,后2項或后1項看作是“非核心技術”;又例如張怡寧的旋轉、弧線、落點能力突出,速度不錯,力量稍顯不足,大致可以把前3項或前4項看作是核心技術,后2項或后1項看作是“非核心技術”。
順便說明,所謂“非核心技術”,只是自己與自己比較而言該項技術稍遜一些,但相對別人而言,可能還是強項。應該強調一點,“核心技術”與“非核心技術”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是特長與一般的關系,他們之間的差距不宜太大。差距肯定會有,只要不形成特長與特短的關系,而應是突出與稍遜的關系,或者是第1與第2的關系。對一名運動員來講,競技5要素中那怕只有1項是“特短”都不可能成為優秀的運動員,因為“特短”就意味著“死穴”,給對方可乘之機。一般而言,一名優秀運動員,5要素中至少要有3至4項要素特強,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教練員在培養運動員的過程中,會將乒乓球競技5要素融合到長期的訓練中,根據運動員個性特征(包括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神經類型、個性氣質及心理素質等)以及教練員的水平、教學風格和人格魅力的影響,使運動員逐步形成具有個性特征的獨特打法、技術特長和技術風格,絕對不會千人一面。例如王勵勤是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弧圈結合快攻以先發制人的打法,控制速度、力量、旋轉能力突出的技術特長,以及以轉、快、準、狠、變而以轉、狠為主的技術風格;張怡寧是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弧圈結合快攻以后發制人打法,控制旋轉、弧線、落點能力突出的技術特長,以及以轉、穩、準、攻、變而以穩健為主的技術風格。
在乒乓球練習和競技過程中,不管什么打法,采用什么戰術,一來一往都包含著每一板球的質量和水平,都離不開競技5要素。所以,作為競技5要素的乒乓球技術,是一切打法和戰術的基礎,是基本功。也就是說打法和戰術離不開技術,離不開每一板球的質量和水平。但是運動員有了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有適合自己的打法與靈活多樣和嫻熟的戰術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特長。所以,打法、戰術和技術是乒乓球競技的一個整體技術。一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在漫長的訓練和頻繁的比賽中,技戰術經過千錘百煉,形成了具有個性特色的獨特打法、技術特長和技術風格,是寶貴的財富,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可以統稱為乒乓球運動員的“核心技戰術”。從戰術、技術是乒乓球競技的整體技術角度來看,“核心技戰術”也可稱為“廣義的核心技術”。其實任何一場比賽要取得勝利,都離不開過硬的技術和戰術,因此,克敵制勝的法寶就是“核心技戰術”或“廣義的核心技術”。為了方便,下文將不再區分“核心技術”和“核心技戰術”而統稱為“核心技術”。
本文研究競技5要素的目的,主要是要導出“核心技術”和“非核心技術”的概念,導出“核心技術”與“非核心技術”之間的關系。如果將這兩者看成是廣義的話,那么就可以引申出許許多多狹義的訓練方面的技術與技術之間的關系:例如手法與步法、正手與反手、暴發力與兩面擺速、訓練與比賽等等,及各種不同打法方面的關系,例如對付右撇子或左撇子打法、對付先發制人或后發制人(含削球)打法、對付常規或特異(長膠、生膠、防弧)打法。還有在比賽中打法兇與穩的關系,等等。這些關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所有的運動員,乃至國家隊主力都逃不過以上的各種關系。如張怡寧這樣優秀的運動員也有不適應香港姜華(反手生膠)的時候;還有王勵勤也有輸給削球手(韓國的朱世赫)的個案,等等。所以,教練員在培訓高水平的運動員時就要以上述兩者作為依據來指導和訓練運動員。
2王勵勤技術改造的案例分析
曾幾何時,王勵勤橫掃各路精英,雄霸乒壇一方多年,他的正手殺傷力無堅不摧、令人生畏而被行內稱為“王大力”??墒撬詮?007年勇奪不萊梅第49屆世乒賽男單冠軍(第3次榮獲此項冠軍)后,在“老冤家”馬琳、中生代王皓及新生代馬龍等超一流高手激烈競爭下,尤其是王皓正、反手技術均衡的打法使王勵勤倍感壓力。他感覺自己的反手技術處于下風,有了“技術打法落后”之虞,從而進行技術改造,結果事與愿違,導致技術水平下滑,從顛峰狀態不可思議地跌入低谷,比賽成績每況愈下,連續33個月冠軍荒后再度低迷,世界排名已從第1跌落至第9,面臨著尷尬和無奈的困境。
之所以造成這種尷尬的局面,筆者質疑他是否對“核心技術”與“非核心技術”之間關系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因技術改造過程產生技能負遷移而干擾了整體核心技術所致。本來他的問題是落點意識稍弱,只要抓一下銜接技術,尤其是正手與反手之間的銜接便可??墒撬麉s認為自己的正手與反手之間的差距較大(反手弱)。據王勵勤介紹,最近一段時間他正在進行一些打法上的調整,主要目的是改變此前過于依靠正手進攻的打法,加強自己的反手,使正反手能力進一步均衡[2]。李曉東教練則認為:王勵勤正手優于任何人,反手對任何人都不下風。其實相對王皓、馬龍等超一流高手而言,他的打法確實不如后者先進(正、反手技術均衡)。這是歷史造成的,時代不同,決定了技術打法也不盡相同。在王勵勤成長的年代,中國的橫板訓練模式受直板的訓練模式影響,正手與反手之間的能力是以正手為主,反手為輔,兩者是第1與第2的關系;反手不是得分的主要手段,而是以防及配合正手得分為目的的打法。所以王勵勤中國式橫板正手是核心技術,反手是非核心技術。
然而遺憾的是,王勵勤意圖改變原有打法,即放棄反手以防守和配合正手強攻為目的的打法(中國式橫板打法),希望練成反手以反拉、反沖作為進攻的手段,成為正反手技術均衡的新打法。由于反手位的來球用防或攻是兩種不同的神經聯系,即反手的防與反拉、反沖的動作結構不同,屬于不同類的兩種動力定型(動力定型即達到完全系統化的條件反射),容易產生運動技能負遷移,使王勵勤感到很不容易掌握。搜狐體育有評論認為,王勵勤在過去的一年一直在訓練反手位的反拉和反沖,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他側身回球殺傷力有所下降的同時丟掉了自己正手的特長,這也讓他失去了一個殺手锏[3]。
細究起來,這種技術改造存在3個問題。
其一,原技術會干擾新技術的學習。即過去掌握的技能(反手防守,配合正手進攻)對于新技能(反手反拉、反沖)具有消極的影響,妨礙新技能的形成。這種現象稱之為“技能負遷移”,也稱為“運動技能的干擾”[4]。這種運動技能負遷移使學習新技能加大了難度,導致不易掌握新技能。這就是習慣勢力所起的干擾作用。當然,可以多加練習來克服這種負遷移。
其二,反過來,新技能的強化結果又會淡化原技能。即新技能相應的新的神經聯系通過鍛練得到加強后,原技能相應的神經聯系則會逐漸減弱從而淡化原技能。這是逆向負遷移現象。用運動生理學學說來解釋,“某一中樞受到剌激時,其興奮水平提高,叫“優勢興奮灶”,它能綜合由其它中樞擴散而來的興奮,而鄰近中樞抑制,此謂優勢現象?!皟瀯菖d奮灶”出現后,其它中樞雖受剌激,但不出現原有之反應,而是“優勢興奮灶”加強[1]61。這就是導致王勵勤的新技能(反手反拉、反沖技術)反過來弱化了原技能(反手防守,配合正手進攻)的原因。
其三,新技能與原技能之間的競爭。在技術改造過程的某一階段中,新、原技能同時并存,即反手防守與反拉、反沖的兩種不同神經聯系同時存在,相互競爭,不存在孰強孰弱的階段。這時反手來球如何招架,是防還是反拉、反沖?那間要極速判斷作出反應,往往就會亂套。一般說來,在此階段中,在比賽中壓力不是很大時,反手來球會采用新技能,但在壓力很大時(例如關鍵球),舊的習慣往往會占優勢,采用原技能(反手防守)。這樣一來,時而又反手防守,時而又反手反拉、反沖,全亂了套。不僅如此,由于上述第二點所述,反手反拉、反沖淡化了反手防守技術,影響了正反手配合的默契,妨礙了正、反手攻防轉換體系,導致正手攻球力度削弱,即核心技術不能正常發揮,從而破壞了正反手整體核心技術。
可見,王勵勤的反手技術改造還未夠成熟,反而削弱了自己的正手特長,也就削弱了克敵制勝的殺手锏。
3張怡寧技術改造的案例分析
自郭躍2003年出道,張怡寧打郭躍就比較費勁,但還不至于輸給她。從2006年初的直通“不萊梅”開始,郭躍的技術威力大漲,張怡寧幾乎逢郭必敗。面對技術打法男性化的郭躍等新秀的強勢沖擊,橫板兩面反膠、一直以防守、相持見長的張怡寧也感覺自己的技術處于下風,同樣有了“技術打法落后”之虞。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先發制人與后發制人本來就沒有優劣之分。但是,張怡寧卻認為自己的弱點是速度、力量稍顯不足就要改進自己的打法,力圖增強前3板的速度、力量,更多地在前3板運用主動上手搏殺的先發制人戰術,希望打得更加積極主動,改變過去主要依靠相持球克敵制勝的局面。但現實并不如人所愿,已經打了近20年球的老隊員,早已經形成了后發制人的動力定型,要改變習慣成自然的技術風格談何容易。2007年上半年張怡寧幾乎是在屢戰屢敗中走過來的。她自己也曾經說:“在訓練中運用新技術之后,前3板增加了速度和提高了上手能力,但是實戰中運用并不習慣,而且前3板和相持球的銜接上,總是掌握不好?!盵5]先發制人新打法的采用,必須建立新的動力定型。由于來球用防或攻是兩個不相同的神經聯系,動作結構關系不同,屬于不同類的兩種動力定型,因此容易產生運動技能負遷移,無疑會打破原有的動力定型。這就是為什么張怡寧感到很難掌握新技術的原因。
幸虧張怡寧經過一年多的低迷悟出了“新技術”帶給她的只是困境,魚(新技術風格)與熊掌(原來的打法風格)不可兼得,放棄了技術改造。如果說2007年改造技術的張怡寧體驗到的是“進退維谷”的話,那么2008年的體會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5]2008年世乒賽上,張怡寧果然讓人眼前一亮:令人信服地戰勝金美英、林菱、李佳薇、馮天薇等,并在奧運會上蟬聯女團、女單雙料冠軍。
張怡寧“回頭是岸”充分證明,以后發克制先發、以防守克制搏殺,以過人的相持能力照樣可以拖垮任何對手。后發制人與先發制人只是兩種不同風格的打法,各有千秋。意圖將自己稱霸乒壇多年的后發制人改造為先發制人似乎不是明智之舉。
4幾點啟示
1)在進行技術改造時,要充分考慮運動技能負遷移效應及評估結果的得失。
一般說來,如果新技能與原技能是屬于同類動力定型的改造,運動技能負遷移影響就會較輕,技術改造的成功機會就較大,費時也較短。
歷史上我國頂尖乒乓球運動員有過兩次較重大的核心技術改造成功的范例。一次是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傳統打法近臺快攻落后了,郄恩庭在其正膠小弧圈(假弧圈)打法的基礎上改用反膠真弧圈打法后,在旋轉性能上比原來優勝了。技術改造的成功使大郗在一年后奪得第32屆世乒賽男單冠軍。大郗的技術改造不僅是器材改變了,更重要的是改了技術打法。但是,從正膠小弧圈打法改變為反膠真弧圈打法,不屬相左的打法,兩種技能的神經聯系大致相同,新舊兩種動力定型屬同類動力定型,故較少產生負遷移,有時甚至還是正遷移(有利于新技能的動力定型的形成)。
另一次技術改造是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當時中國乒乓球隊的直板近臺快攻結合弧圈球打法的反手較弱,因此整體技術再次落后了。在危急關頭,時任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許紹發和研究員吳煥群研究并寫出了《直板反手反面進攻技術的可行性》論文,從此在后任總教練蔡振華和主管教練尹霄的精心指導下,直板橫打技術橫空出世,由劉國梁率先在1992年中國公開賽(松下杯)上使用,一舉成名。這條路子一打通,結果帶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直板選手,如馬琳、王皓。由于王皓從小就以“直板橫打”訓練出來的,沒有學過推擋技術,所以就不存在技能負遷移的問題。而馬琳是半路出家的,原來正面反膠,反面長膠,是弧圈結合快攻左推右攻打法。吳敬平教練為馬琳設計的“直板橫打”模式取代了左推右攻后,馬琳如魚得水,一下子就活了。由于馬琳沒有傳統的反手正面攻技術,這樣就不存在技能負遷移的問題。
相反地,正如上文分析那樣,王勵勤反手的防與反拉、反沖的動作結構不同;而張怡寧先發制人新打法的采用與后發制人的原打法兩者的動作結構也不同,均屬于不同類的兩種動力定型。屬于不同類動力定型的技術改造,則運動技能負遷移的消極影響大,掌握新技能的難度就大,費時也多。所以筆者認為,對頂尖乒乓球國手,只有在存亡危急之際,萬不得已才可考慮進行改造,切忌輕易進行核心技術改造。
頂尖國手通過十幾甚至20多年長期的艱苦磨練,經歷了無數的國際大賽,形成了具有個性特征的獨特打法,技戰術已經十分成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個個技壓群雄,獨占鰲頭,獎牌無數,威名遠播。這些頂尖高手,技術動作的神經聯系已經根深帶固,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整體動力定型,要改變習慣成自然的技術風格,談何容易!綜觀中國乒壇50幾年發展史,“絕大多數優秀運動員,乃至中國已有的80多位世界冠軍(比較重大的國際賽事,已發展到145.5個世界冠軍),從開始確定某種打法從事訓練,到走上世界冠軍的領獎臺,都沒有太大的改變”[1]39。瑞典的瓦爾得內爾保持原有的技術打法屢次創造乒壇奇跡又提供了一個范例,這里面自有科學的道理。王勵勤、張怡寧技術改造結果未能如愿,表明頂尖運動員進行技術改造是非常困難的。如果王勵勤在奧運會前不改造技術打法,而是保持他原有的技術風格至奧運會,我想他很有可能再創佳績。張怡寧回歸后蟬聯奧運女團和女單冠軍,值得我們深思!
誠然,在危急存亡關頭,技術改造將不得已而為之,那當然要不惜一切代價,迎風險、頂風浪,盡快掌握新技術,以求壓倒對手,為國爭光,正像郗恩庭、劉國梁成功進行技術改造那樣。
2)進行技術改造要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技術和心理素質條件。
其一,完全建立新技能的動力定型。這是技術方面的必備條件。
從運動技能形成的理論講,“每一個運動技能的形成都是一個建立神經聯系的過程,而且新的技能的神經聯系要超過舊的技能需時漫長且困難”[6]。因此,要充分認識運動技能負遷移對技術改造的干擾效應及掌握新技術的難度。必須要有堅韌的毅力和通過艱苦漫長的訓練,使新技能的動力定型完全建立,即新技能的熟練程度要遠遠超過原技能,達到收放自如、爐火純青的境界,做到球一到來,自然而然地第一反應就是新技能動作,完全擺脫原技能負遷移的干擾,從而形成自己的新的核心技術。
技術改造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A.初始階段,學習新技能,但受技能負遷移干擾多;B.基本掌握新技能階段,仍受技能負遷移干擾;C.熟練階段,基本不受技能負遷移干擾,但關鍵球或緊張狀態時可能還會受干擾;D.成熟階段,新技能熟練程度遠超原技能,不受負遷移干擾,達到收放自如,習慣成自然,新技能動力定型完全建立?!靶录寄艿膭恿Χㄐ鸵坏┻_到了自動化程度,就標志著他的運動技能已經形成”[1]83。這時大功告成,完成技術改造,形成新的克敵制勝的核心技術。在A與B階段不適宜參加重要比賽,C階段還可能會輸球,D.階段充分發揮新技術優勢,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其二,能夠承受時間的煎熬和比賽輸球的風險和壓力。這是心理素質方面的必備條件。
進行核心技術改造的已成名國手,一般都已20多歲甚至30多歲,都有黃金時段苦短之感。在漫長的改造周期中,新技能尚未練到熟練程度之前(前述A和B階段)是不適宜參加重要比賽的,因為在這階段中,舊技能的負遷移干擾還比較大,在來球時,究竟采用什么技術往往猶豫不決,在瞬間出現兩難的抉擇。這就是“夾生飯”的尷尬,輸球是必然的。即使到了熟練階段(C階段),在大賽的緊要關頭,舊技能負遷移還可能會干擾新技能,也還可能會輸球。
因此,對頂著世界冠軍頭銜進行核心技術改造的頂尖國手而言,在新技術尚未達到成熟之前,一要等得起,二要輸得起,這種風險和壓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們的感受是什么滋味?承受的壓力是多么沉重啊!在各種大賽接踵而至的當今更顯得無奈。他們將面臨時間苦短,輸不起球,經不起起伏和折騰的困境??偠灾诩夹g改造尚未達到火候之前,運動員將遭到前所未有的困境。這是對技術改造者心理素質的一場考驗。因此,運動員要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刻苦磨練,爭取在不長的時間內攻克難關,到達彼岸。
3)年輕新生代優秀運動員更適合進行技術改造或技術創新。
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v觀中國和世界乒乓球發展史,就是乒乓球技術改造特別是技術創新史。例如中國的直板近臺快攻技術,日本的弧圈球技術,歐洲的弧圈結合快攻技術,中國的直板快攻結合弧圈技術,直板橫打技術等等,都在各個時期推動了世界乒乓球競技技術的迅猛發展,并且掌握了創新技術的優秀乒乓球選手,往往稱霸世界乒壇直到新創技術的問世。所以,技術創新是乒乓球技術的生命線,是乒乓球發展的推動力;而絕大多數技術創新者來自年輕的新生代優秀乒乓球運動員(當然,教練的創新意識和悉心指導也是功不可沒的)。
新生代優秀乒乓球運動員除了他們年輕,對新鮮事物敏感,好奇心、進取心強,勇于創新實踐,可塑性大,學習新技術快等特點之外,還存在如下幾個特殊的有利條件。一是他們在技戰術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和定型,技術改造或技術創新帶來的負遷移效應相對較輕;這是因為進行技術改造必須建立新的動力定型,而“對于建立新的動力定型而言,二流運動員比一流運動員有利,因為他們無須破壞那么多特別精細的動作”[1]73。二是他們尚未成名或僅小有名氣,還輸得起球,敢于冒風險,承受的壓力不那么沉重。三是他們尚有時間練好新技術,遲幾年成名也還等得起。因此,技術改造或技術創新的重大舉措應該更多地寄托在年輕新生代優秀運動員身上。郗恩庭及劉國梁是技術改造的先行者,進一步發揮出這種新技術生命力的正是后來的郭躍華、曹燕華及馬琳、王皓等等新生代優秀運動員。
讓我們敞開胸懷歡呼和擁抱主宰世界兵壇未來的新生代優秀運動員吧!
參考文獻:
[1] 吳煥群,張曉蓬. 中國乒乓球競技制勝規律的科學研究與創新實踐[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
[2] 王勵勤自解為何陷低迷 勇于革新只為明年更完美[EB/OL]. news.省略/sports/2007-11
/28/content_7160270.htm新華體育.
[3] 王勵勤重回巔峰仍需時日 技術改進不利優勢喪失[EB/OL]. sports.省略/20080301/n2554
59544.shtml搜狐體育.
[4] 季瀏. 體育心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2.
[5] 張怡寧奪冠首功榮膺最佳“一姐”退一步海闊天空[EB/OL]. sports.省略/20080301/n2554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核心技術 核心員工 企業文化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已成為商業競爭優勢之源。構建合理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石。國外許多成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早已把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戰略決策的前提。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倫敦商學院教授加里·哈默爾(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競爭力》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他們對核心競爭力的定義是:“在一個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皬呐c產品或服務的關系角度來看,核心競爭力實際上是隱含在公司核心產品或服務里面的知識和技能,或者知識和技能的集合體”。一般而言,企業核心競爭力包含人才核心競爭力、創新核心競爭力、文化核心競爭力、資源核心競爭力、管理核心競爭力等。
基于以上的基本概念,筆者所理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植根于企業內部的核心的、隱性的、特有的、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延展性的,并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技術或能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
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成功占領市場的基礎
市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擁有了市場,企業就有了前途和希望;失掉市場,企業最終會走向衰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內涵是讓消費者得到其真正好于、高于競爭對手的、不可替代的、自身獨有的價值、產品、服務和文化。經過市場的長期檢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易被客戶所接受,并受到認可,從而長期占領市場。
(二)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源泉
在產品生命周期日漸縮短與企業經營日益國際化的今天, 競爭成功不再是轉瞬即逝的產品開發戰略和市場開拓戰略的成果, 而是看企業是否具有不斷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的特殊的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一旦形成,一方面,在企業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中,會一直保持著它的無法復制性和模仿性,因而具有較強的持久性和進入壁壘;另一方面,它能夠不斷地開發出新產品和新服務以滿足顧客需求,具有旺盛、持久發展的生命力。
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措施
(一)進行核心技術創新
所謂企業核心技術,是指企業所有相關技術群中能夠保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競爭優勢的最關鍵技術。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表面上看是產品的競爭,實際上是技術的競爭。因此,要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以核心技術創新為重點。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過程中,核心技術的創新是至關重要的,沒有核心技術上突破性的創新,所提升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也將是十分有限的。這就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第一,勇于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指企業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創新工作,技術創新所需資源由企業投入,企業對創新獨自進行管理。自主創新可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非常有利的地位。這是由于新技術的模仿、解密等都需要一定時間,再加上法律對這些專有創新和專有技術的保護,使自主創新企業在新技術的持有上具有較強的壁壘,因而能在一定時期內獨立地控制某項產品或工藝的核心技術。在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方面,一是企業領導要有強烈的創新精神和進取精神,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能夠及早地預見市場和技術的變化;二是企業主動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姻”,借助“外腦”來加速技術進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創新成本。如聯想、海爾、春蘭等都建立設施一流的技術研究院,并與著名高校合作科研,做到“生產一代,研制一代,開發一代,儲備一代”;三是建立企業創新評估體系,建立客戶信息反饋機制,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引導新產品開發和創新的發展方向。四要注意自主創新雖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同樣也具有較高的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研究與開發投入的比例相對比較大,企業需要有較強大的資金實力和承擔失敗的能力。
第二,堅持持續創新。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與企業經營日益國際化,使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過去要幾年、幾十年才更新的產品,如今可能在短短幾個月中就會淘汰。這種日新月異的變化,給企業的技術創新帶來了威脅——新產品加速老化。也許企業還來不及盡情品嘗自己技術創新成果的甘甜,技術創新利潤就已經在無情的市場競爭中消失了。可見,企業擁有了核心技術并非一勞永逸,只有通過堅持不懈地持續創新,才能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保持競爭優勢。
(二)注重培育企業核心員工
核心員工,是指掌握企業核心技術、從事企業核心業務以及處在企業核心崗位的員工。他們一般具備獨特的思維方式、敏銳的觀察能力、專業的特長研究以及科學的創新能力等,他們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經驗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是企業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如果說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本,那么核心員工則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資本。企業只有重視培育核心員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具體而言,一是加強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建立一套選人、用人機制,為人才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長和核心能力形成的機制,盡可能地發揮人才的創造性。二是安排布置收集核心能力的研發任務。三是建立核心能力研發的激勵機制,對企業內抓住商機的研發人員,適當進行精神和物質獎勵,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三)培育先進的企業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數字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等無形資產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貢獻也越來越大。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是培育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企業的發展依靠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來自于技術,技術來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優秀的企業文化。沒有企業文化,就談不上核心競爭力,適宜的企業文化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土壤和源泉,是塑造核心競爭力的靈魂。
筆者認為,企業可通過以下兩點來培育自己優秀的企業文化:一是要培育企業獨特的企業精神。企業必須擁有自己獨具特色的經營理念、價值觀、道德觀和精神風貌,獨特的企業精神能使企業全體員工團結一致,充滿凝聚力和活力,使得企業長盛不衰;二是要提高企業的學習能力,建立學習型企業和創造型企業,為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全方位服務?,F代企業是一個學習型組織,企業發展的深層原因和最后決定力量來源于學習能力的提高。對于企業而言,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是具備比對手更快更好的能力,這樣企業才能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的反映,及時調整自己,適應新的環境和市場,及時熟悉、解決新問題。因此,要創建一個學習型企業,在企業內部形成自覺學習、團隊學習的氛圍,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技能,從而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結論
總之,企業核心競爭力決定著企業的長遠利益和競爭優勢,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其發展前途是令人擔憂的。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重視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通過各種途徑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朗·西韋爾(Ron Sewell).核心競爭力.華夏出版社,2003
2.楊靜宗.如何構建企業競爭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姜國群.核心競爭力.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