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2: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職稱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畢業范圍包括:畢業論文、碩士論文、醫學論文、職稱論文、英語論文、留學生論文、工作總結等。我們的服務宗旨是:質量第一,服務第一,信譽第一,寫您所想,急您所急,以打造完美論文服務為目的,為您提供畢業一條龍服務,解決您的燃眉之急!
本團隊的論文服務
服務一:本科畢業論文、??飘厴I論文、碩士畢業,負責提綱、開題報告、文獻綜述以及論文的寫作,并提供不限次數的修改服務。
服務二:職稱論文及研究生發表,并推薦發表。
服務三:演講稿、宣傳稿、工作總結、社會調查報告等。
服務四:提供英語論文寫作和中文翻譯成英文的服務。
本團隊的論文承諾
在您接受本團隊服務的過程中,我們負責給您提供服務直至您滿意通過為止。不泄漏您的任何信息和聯系方式,論文的所有權歸您!論文通過后,我們會立即刪除原稿,確保您的利益。
本團隊的論文優勢
本站提供論文寫作+發表一條龍服務,具體可以聯系QQ 或者寫信至信箱 咨詢。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
*-*-*-*-*-*-*-*-*-*-*-*-*-*-*-*-*-*-*-*-*-*-*-*-*-*-*-*-*-*-*-*-*-*-*-*-*-*-*-*
【摘要】知識面比較狹窄,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 只注重學生基本知識的傳授, 忽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的培養, 不能把各種基本的素質教育相互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去, 使學生的智力, 思想道德修養, 心理素質得不到協調發展。學分制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開發學生的智慧和潛能,優化知識結構, 擴大知識面, 發揮個性, 培養創造性, 使許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擴大知識面, 發揮個性, 培養創造性
【本頁關鍵詞】歡迎論文投稿、核心期刊快速發表、雙刊號CN期刊
【正文】
一、實施學分制的特點及優勢學分制是以學分作為計量單位, 衡量學生學習完成狀況的教學管理制度。推行學分制是改革過去學年制下的人才培養模式,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深化教學改革, 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其特點是: 學習內容的選擇性和自主化, 學習時限的靈活性和彈性化, 培養模式的多樣性和個別化, 學習方式的指導性和主體化。高校實行學分制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 有利于因材施教,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發展學生個性化, 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 實施素質教育。學年制過分強調學生人才培養的專業性, 使學生知識結構比較單一, 知識面比較狹窄,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 只注重學生基本知識的傳授, 忽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的培養, 不能把各種基本的素質教育相互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去, 使學生的智力, 思想道德修養, 心理素質得不到協調發展。學分制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開發學生的智慧和潛能,優化知識結構, 擴大知識面, 發揮個性, 培養創造性, 使許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 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學年制下, 學生無法選擇課程和上課教師, 因而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形成不了壓力, 不利于激發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也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學分制后, 學生可以自主選課, 選教師。這就引入了競爭機制, 教師為自身生存和發展, 挖掘自身潛力, 用學科前沿知識充實和豐富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3. 有利于提高學校的綜合辦學實力。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 雖然培養的人才數量增加, 但質量并未提高,甚至還在下降, 因此要改變高等教育大而不強的局面, 提高高校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就必須把學分制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 增強教育的應變能力, 真正把高等教育做大做強。
二、學分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沖擊長期以來, 高校形成了學校抓院系, 院系抓年級, 年級抓班級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以班級為主要載體, 以集體活動為主要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綜合測評為基本手段進行考評。學分制的實施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 如不能及時找到解決方法, 會造成學生思想工作滯后, 學生思想素質下降。學分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 學生集體觀念淡化。學分制下, 班級概念模糊, 集體活動的無法開展, 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個體作用的突出, 集體活動的減少, 造成了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組織觀念淡薄, 甚至陷入個人主義的泥潭。2. 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降低。學分制的實施, 給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學分制賦予了學生較多的自主權和自由度, 強調競爭, 講究效益, 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 這有可能導致學生急功近利, 個人主義思想嚴重。學分制偏重學科成績考核, 容易使學生重視學習而忽視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 這會影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態度, 影響學生工作的效果。3. 學分制給思想教育工作帶來難度。學分制與選課制聯系在一起, 學生成材方向與人生目標乃至課程與任課教師的選擇都需加強指導。另外學分制是一種競爭機制, 各種心理沖突與矛盾困惑在
【本站說明】職稱網:專業致力于職稱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寫作發表、職稱方面及學術論文的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論文題目
如:《考試周刊》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保證通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關鍵詞]教育 獨立人格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1-0076-0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國學大師梁啟超說得好:”教育是教人學做人――學做‘現代’的人?!瘪R克思也持這種觀點,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廣義的教育是指能夠增進人的知識與技能,影響人們思想和體質的活動。狹義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吨杏埂飞险f:“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泵献诱f:“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樂也?!?/p>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尤其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迅猛,但是,問題很多,積弊已久。最突出的問題是,高校發展過快、太濫,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從思想觀念上,“唯文憑論”“教育產業化”猖獗,貽害無窮。據報載,我國目前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口超過兩億人,每年招收的博士生數量世界第一,堪稱文憑。高校盲目擴張,“合并風”“改名風”“升格風”(學院升大學、專升本)日盛,幾股風吹走了高校應有的學術空氣、嚴謹風氣、求實風氣,本該幽靜、典雅、樸實的校園變成了喧囂、浮躁、熱鬧的名利場。教師學術造假、道德失范,學生投毒殺人、抑郁跳樓等有悖大學稱謂的現象屢見不鮮。教育家朱家新先生認為:“教師是一個冒險甚至是危險的職業,偉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師必須如履薄冰,盡最大努力讓自己和自己的學生走向崇高?!备叩冉逃饕袃纱蟊锥耍?/p>
首先,高校行政化、官本位十分嚴重,行政機構過多、過濫,機構重疊,職責不清,行政人員過多,人浮于事、扯皮推諉、效率低下,浪費了大量教育經費,行政成本過高。有著名高校竟有十幾位校長助理。有人調侃:校長一走廊,處長一禮堂,科長一操場。還有人戲言:社會上有的,大學都有,除了監獄和火葬場。
其次,教師基本上不流動,死水一潭。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競爭激勵機制,教好教差一個樣的“大鍋飯”現象非常嚴重,有些教師混日子、沒有危機感、進取心不足。有些教師轉行干行政,走上仕途。評職、晉級只看科研,忽視教學,科研造假、學術腐敗嚴重,出版、發表了職稱專著、職稱論文,制造了大量學術垃圾,我國每年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非常可觀,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但是真正有實用價值的論文微乎其微。大學教授甚至不上課,說來滑稽,不上課算什么教授?在這個社會轉型時期,無論哪個領域,只要權力和市場聯手,就必然產生腐敗。教育腐敗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可恨的,教育直接關系到人的頭腦和靈魂,原本是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領域,現在竟然成了最沒有人文精神的領域。人民群眾最痛恨的腐敗,一個是醫療腐敗,一個就是教育腐敗。在一切文明的國家和時代,大學是抵御社會腐敗的堡壘,如果大學也腐敗了,就真的沒有希望了。文化學者鮑鵬山認為:“簡單地說,大學就是大人之學,就是君子之學。它不是培養人的專業技能,甚至也不是灌輸一些靜態知識,它立足于培養人的價值觀和判斷力,讓人學會對世界上紛繁復雜的事物做判斷,同時培養人的高貴品格和氣質,養成人的大眼光、大境界、襟、大志向;不是為了就業,而是為了成人;不是為了一己謀生,而是要為天下人謀生,謀天下太平,爭人類福祉??梢?,大學的內涵,至少不是我們今天講的對于技術的學習,而是提高德行,是養成人格,然后改造社會?!?/p>
關鍵詞:ESP,職業學院,會計專業英語教學;
英語是會計專業會計專業的專業知識和英語課程的整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經濟,為外國的會計人員將有更大的需求。因此,高品質材料的發展無疑將直接影響到會計英語教學質量。會計專業地位和英語教材提供的會計界的問題有很多的英語教學,但對于高職院校的水平并沒有太大的好材料。教學難度太大?,F有的會計專業英語教材本科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英語基礎低的問題普遍存在職業教育學生的目的,因此不能滿足會計專業的英語教學高職階段。教學定位模糊。不從職業取向的教學效率低,導致現有的材料看,學生的語文能力差,無法適應職業培訓和實用技能型會計人才。舊的教學內容課余鍛煉。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答案基本配置,選擇,翻譯句子為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和會計實務等練習很少參與的情況下,內容陳舊,應用性不強。
研究英語專門用途英語專門用途英語ESP是為特定用途的縮寫。哈金森和沃特斯說,ESP教學首先是一個具體的目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和學習英語;二,ESP教學必須根據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需求分析,包括目標和學習需要的分析。丁教授方需要分為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類型。需要的社區,其中有兩個,一是外國政府或其他需要政治目的;第二,社會機構,如公司,學校和用人單位的其他需求。高級會計英語教材發展計劃對現有的會計英語教材的不足之處,我認為,職業英語教學會計的發展要經歷以下五個階段:在理論的指導1需要在ESP的分析,我認為職業用英文寫會計教材必須根據實際需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用人單位需求分析。在由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社會對外語技能的需求近年來已呈多元化,專業化的趨勢。
這就要求職業學校必須以就業為導向的培訓能力,實踐能力和實用技能型會計人才的創新精神。職業教學ESP需求分析。高等教育需求分析包括ESP學生,教師,高校教學資源的分析。課程發展,解決了前兩個英語和會計的優點和缺點科目的問題。第二,我們必須確定的重難點課程學習。再次要明確的教學目標。最后,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學生為中心,第二個是就業為導向。教學中的教材的編寫教材,包括會計,會計循環,會計等式,復式記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會計信息系統概述等。在教材的難易程度,應遵循由淺到深,從易到難順序,盡量減少使用長句。課后練習的設計,應該對每個類的重難點,使學生在學習材料,通過課后練習鞏固文字重,難點。 4材料,以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教材和實施包括以下兩點:學生的身體。
一、我國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現狀
近年來,國內各高校積極推進研究生培養國際化的進程。清華大學先后與17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所大學簽訂了互派交換生協議,每年有近300名研究生出國進行交換學習,通過與國際知名大學互通有無,拓展研究生視野。[2]更多的國內大學采用與國外高?;ヅ蓪W生進行聯合培養,資助學生參加國際會議,邀請國外知名專家教授來校講學等方式,使研究生們獲得海外學習和接觸國外教育的機會。
與此同時,為使更多的研究生接受到國際化教育,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國際化培養課程,通過引入英文原版教材和開設雙語教學等形式,使研究生在國內也能接受國際化的先進教育。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通過推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全英文培養項目,努力實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3]目前,我院目前也開設12門國際化培養課程,要求學術性研究生在讀期間需修滿10學分的國際化培養課程,對研究生的國際化培養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形成有普遍適用性的完整的培養模式體系。
國內高校在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方面已經做了不少嘗試,無論是國際化的制度落實還是科學知識的傳授,都要反映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來。研究生教學作為研究生培養的基礎和根本,國際化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國內外研究生教學的比較
(一)教育理念方面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在統一的模式下培養學生,學生普遍理論知識較扎實,應試能力強,而在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卻相對薄弱。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缺乏超越導師、挑戰學術權威的勇氣,不太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習慣被動性的學習。而國外一流大學,他們的教育理念則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獨立、不迷信權威的思維習慣。[4]
(二)教學模式方面
我國的研究生課程大部分依然沿襲本科生時期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注入式教學,教師組織引導下的啟發式教學和引導式教學甚少。國外先進的研究生課堂教學多采用引導式,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三)課程體系方面
我國的課程設置一般以培養方案來定,培養方案的長期不變容易導致課程設置的落后。國外一流高校的課程設置相對靈活,課程大綱由任課教師自己設定,具體到每次授課的時間、地點、內容、作業、考核標準等。國外研究生答疑課時較多,而課時數和教師課堂上課時間明顯少于國內,這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自主學習思考和做項目研究。[5]
(四)教學內容組織方面
國外的研究生教學內容注重實例與知識的結合,教學內容包含大量的原始文獻和經典學術論文,也設有一些參考書,但教學的重點在經典學術論文、重要文獻的研討上。而在國內教學中,主要以教材為教學內容,偏重理論知識,缺少豐富的應用實例。教材出版的滯后性也決定了我們的教學不能及時更新學術前沿知識和體現教師自己的學術成果,跟不上社會和科技的發展。
三、用“四化”推進研究生教學國際化
隨著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借鑒國外先進教學經驗,進行教學主體、課程體系、教學模式、考核方式四個方面的國際化改革,即“四化”,是實現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重要舉措。
(一)教學主體的國際化
教學主體包括教師和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增強任課教師的國外留學背景,積極鼓勵教師出國學習深造,增加邀請海外學者、專家進行訪問和講學的比例,通過教師的“走出去”和“引進來”,提高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能使我們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和教學向著國際化方向發展。
研究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提高自身國際化水平來增強未來就業和發展的競爭力,就必須改變多年養成的灌輸式學習的方法和思維,增強國際意識。同時,可以考慮設立專項經費,支持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短期訪學研究,國際競賽,組織學生參觀學習國外先進的實驗室和科研團隊,鼓勵學生與國外同領域研究生定期互訪交流等。
(二)課程體系的國際化
國際化的培養目標要求課程內容的設置要做到培養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和專業素質并重,專業術語和課程知識的學習相結合。在課程設置上可借鑒國外一流高校的培養方案,引進和使用國外的原版經典教材或著作。研究生的教材編寫和本科有所不同,在教學內容中應加重前沿性知識比重,使其能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學校應設立機制,鼓勵教師自己編寫教材,結合當前學科研究的熱點,并加入自己的科研成果,做到與時俱進。
在課程教學上,應大力提倡英語授課,積極開設雙語教學,強化學生英語能力的學習,改變以往研究生課程只關心專業知識學習的情況。要求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同時,訓練學生的外語使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和寫作水平。
實驗是專業課程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研究生課程實驗投入較少,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梢越梃b國際知名大學的虛擬實驗資源,引導學生使用網絡實驗平臺。此外,還可以根據國外高校提供的實驗指導書,結合現有的實驗室設備,將實驗環節國際化。
近年來,國外先進的研究生教育從原來的只注重研究能力的培養,轉變為開始關注研究生教育與社會的關系,加強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我校通過在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專業實踐基地,使研究生在理論基礎、科研能力和工程實踐素養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優勢互補,提高了研究生培養質量與大學服務社會的能力。
(三)教學模式國際化
研究生課堂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而不是單純知識的傳承。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如研討教學、實驗教學、互動教學、案例教學等,解放學生的思維,這樣 才能有所創新。
信息網絡時代,網站交流也是推進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進程的法寶。國際上一些名校如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其網絡教學都非常發達。其教材內容資料等全都免費開放,學習者通過互聯網直接選擇某教師執教的課程學習,并在網上與之交流和討論。國內學校也應建設相應的學習交流網站,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交流和討論平臺,提供更多的相關專業的學習參考資料和國際最新資訊給學生。
(四)考核方式的國際化
國際化培養課程應著重考查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與國際化交流能力的培養,應采用多元考核標準。首先應加入英語對話寫作和專業詞匯的考核,考查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其次,應加大實驗成績的比重,注重考核動手實踐能力的發展;同時,把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平時作業、綜合設計的報告以及學生在課堂討論的表現等納入到考核體系中,全面考核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性思維和專業素質,最終評定成績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也應給教師上課做出評價,并能做到及時將信息反饋給教師,這樣才能促進教學相長。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四、結語
在教學國際化的進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課程設置是根本,教學模式要更新,考核方法需多元化。目前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課程無論在實施的深度或廣度,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要繼續深入學習國外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逐步建設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形成研究生課程教學國際化體系,致力于培養理論和實踐并重、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新型研究生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高芬.美國高校研究生教學中的“教”與“學”——以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教育學院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3):73-77.
[2] 葉碩,屠中華.大力加強國際化教育提高研究生國際競爭能力[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4):22-25.
[3] 牛振東,劉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英文培養建設方案[J].計算機教育,2012(5):21-24.
關鍵詞: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學模式
0引言
計算機作為一種現代通用的智能工具,擁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應用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所必須具備和賴以生存的基礎。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應用范圍不斷擴大,21世紀的青年可以利用各種渠道、手段來獲取所需的知識。大學生承擔著未來國家的建設重任,論文作為培養國家棟梁之材的高等院校就是要在迅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培養一批有能力有文化的高素質人才。而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已成為現代大學生知識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對于提高21世紀大學生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目前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全國高等學校相繼在非計算機專業的授課計劃中加入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經過近20年的探索,各校都有了一套相對穩定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前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經濟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的學生在入學前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也形成很大差異。另一方面隨著社會上對計算機能力的認可度的提高,高校為順應社會需求而對學生采取的一些強制的考級考措施,使得目前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著一些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
1.1計算機基礎教學也跌入應試教學的泥潭
目前一部分高校把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和非計算機專業的畢業學位證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面對學校下達的等級考試合格率的要求,而不得不忽略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一味追求考試合格率,而學生為了順利拿到學位證,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與考試相關的學習中,如考試技巧、大量試題練習等,這樣,致使好多學生畢業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學的計算機知識來輔助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畢業論文完成一份應聘求職書的設計。有很多學生畢業了還得花很大力氣通過各種渠道重新學習計算機知識。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后果。
1.2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脫節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承,理論是基礎,實踐是手段,應用是目的。很多大學生存在這樣一種情況,上課聽老師講授的內容都能聽懂,但是當需要自己操作時就無所適從,即課堂授課理解和自己真正動手實踐不能統一,或者把老師布置的作業順利完成作為唯一的上機實踐任務。因此,一旦題目變換一下就不會做了,欠缺舉一反三的能力。
1.3忽略不同層次學生的分層教學
由于各地區學生入學前計算機水平存在較大差異,計算機基礎教學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無疑會造成兩極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層次較高的學生“吃不飽”,埋怨計算機基礎課程是浪費時間,使其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很大打擊;另一方面,層次較低的學生“吃不了”,對計算機課程產生畏懼,從此妄自菲薄,自我放棄。這對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都將產生極大的障礙。
1.4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隨著計算機科學發展的突飛猛進,軟硬件的更新換代速度相當快,而我們的教學內容跟不上發展的速度,醫學論文致使學生對該門課的興趣下降。另一方面,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就事論事的現象,只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而忽略對學生“計算機意識”的培養,也就是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具有用計算機解決面臨任務的強烈愿望,很少教會學生什么事情可以用計算機解決,如何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如何在自己的專業中使用計算機等,因此造成學生很大困惑,覺得沒有學到多少有用的知識,挫傷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
2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措施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造成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看似簡單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的狀況,當前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組織機構以各種交流會、研討會的形式探討新形勢下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教育部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也就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因此,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1更新教學內容,合理設置課程體系
首先,要改變只注重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思想觀念,緩解等級考試通過率給教師帶來的壓力,在課程的安排上,要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設置,讓教師有足夠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深入掌握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建立起適應當代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模式。
其次,要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由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若干課程按一定的結構組成的具有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功能的統一整體。課程是由具有一定相關性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而成的結構體系,它是構成課程體系的基本要素。要實現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就是要求從人才培養模式的總體設計和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整體走向出發,合理地更新與選擇教學內容。計算機基礎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素質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為目標,課程體系建設應充分考慮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的新形勢,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把體現計算機發展、具有時代特征的內容反映到課程體系中來,碩士論文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把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分為三個層次,即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獨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要有多樣性和靈活性,增加選修課的比重,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第三,在教材體系上要改變現在教材內容陳舊,使用周期較長的狀況,多引用一些能反映計算機前沿知識和特色知識的教材,并縮短教材的使用周期。
2.2計算機基礎教學與專業知識的整合
對于非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計算機課程只是一門工具課,學習計算機課程的目的是學會使用這種工具并為專業服務,因此教師應當把教學重點放在應用上。要精講多練,給學生提供足夠的上機操作機會,使他們在實踐中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能和編程手段,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造能力。到二、三年級根據各專業特點開設相應的計算機課程,比如會計電算化、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讓學生更好地利用計算機去解決專業領域中的問題及日常事務問題,同時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課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體驗和領悟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還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了新的空間和條件。到了高年級,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和興趣選修幾門計算機課程。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并且在四年的本科學習中,能使計算機學習不斷線。
2.3開設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有限的課時來說,課堂教學遠遠不能滿足那些對計算機有特殊愛好的學生,特別是一些入學時計算機基礎就較好的學生,職稱論文如何讓其的興趣向更積極的方面發展,在追求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應該對這些愛好者加以引導、培養。所以,必須有計劃、有實質性內容的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組織一些興趣小組或課題小組,比如程序設計、網頁制作、數學建模等,并將其和一些競賽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集體主義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對如何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及遇到困難時的心理素質的培養,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2.4網絡教學,建立現代化教學平臺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集中授課和上機輔導是兩個主要的教學環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屬于應用性課程,一個概念的表達、一個指令的完成都是用一系列操作來實現的。目前學生入校時計算機知識起點差別懸殊,教學內容難統一,看書自學方式效率較低,靜態圖文很難連貫理解,因此,教學效果往往是不不盡如人意的。所以大力推廣網絡教學模式,提供一種符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特點的動態教科書,以方便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是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想要努力達到的目標。從早期的單純“黑板+粉筆”發展到后來的“計算機+大屏幕”,又發展到目前的“網絡化教學平臺”,體現了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不斷變革。
實現《計算機基礎》課程網絡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查閱到大量與課堂內容相關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有選擇的學習,這能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產生一種主動學習的心態,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施《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網絡教學,不僅縮短了教師和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突破傳統面對面課堂教學方式的限制,為學生提供更深、更廣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由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和積極探索者,英語論文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積極參與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因此,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真正達到了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的目的,學生是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學習和提高的,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完成的,這種學習使學生真正獲得了智慧而不僅僅是知識,這正是傳統教學所不能比擬的。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網絡教學可采用網絡輔助教學模式。該模式作為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把傳統教學方法和網絡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一部分課時由老師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和學生面對面進行講授,另一部分課時由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自學。網絡輔助教學模式可以利用系局域網、校園網、Internet來建立學習輔導網站,把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教學計劃、教學基本要求、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有關知識的問答、實驗素材、模擬試題等放在網上,供學生使用。留學生論文讓學生在課前可以預習、課后可以復習。此外網站中還應提供網上答疑平臺和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測評平臺,方便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給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導。
3結束語
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21世紀教學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它既是文化基礎教育、人才素質教育,又是技術基礎教育,是各學科發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任何一門學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時對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思維方式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轉變觀念,工作總結進一步提高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在整個高校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改革進程,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從全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全局推動整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關心.關于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問題的探討.黑龍江教育.,2006第3期44-45頁
一、我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在職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雙師型”教師在職繼續教育體系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在職繼續教育體系還未能充分發揮出高校、企業、政府、社會這四方主體之間相互合作的作用,未能充分調動起企業、政府和社會各界參與到高職院校辦學和教師培訓中的積極性。高職院校的教師繼續教育基地大多數都設置在普通高等學校中,這些學校承擔著“雙師型”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我們在承認這些高校對師資培養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普通高等學校承擔高職院校教師培訓工作也會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如高校對于“雙師型”教師培訓應開設何種課程以及采取何種辦學形式的問題,專業知識培訓是否能趕上專業發展速度的實效性問題,應聘請何種人員來擔任“雙師型”教師的培訓者的問題等等。此外,在“雙師型”教師隊伍中的一部分青年教師是剛從高等師范類院校畢業的本科生,盡管他們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但實踐動手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未必能真正達到雙師的標準,尚缺乏足夠的職業技術崗位和生產管理一線的實踐經驗。同時,他們的課程教學經驗也相對不足,未能形成一套獨特的教學模式,這已成為他們新進教學崗位的重要掣肘因素。在“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組成結構中,還有一部分教學資歷深厚、實踐經歷豐富的資深老教師,他們在積累教齡的同時,還積累了不少行業技術崗位生產實踐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知識技能表達能力和傳授能力,但在他們身上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是:他們對當今社會的新興專業和新知識還較為生疏,原有專業知識也逐漸老化,學生對他們一些過于陳舊的教學方式不太適應。我國高職院校對“雙師型”教師在職培訓還未形成系統的認識,未建立起健全的“雙師型”教師繼續教育體系,以滿足教師隊伍中各級各類教師的在職培訓需求。
(二)忽視“雙師型”教師在職培訓交流工作
每一所高職院校都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個體,每一位“雙師型”教師也都不可避免地與外界進行周而復始的交流,因此,中國高職教育的發展正是基于不同學校、不同教師之間“信任、協作、互助”的共贏方式,才能營造出一個“信息共享、資源共享、經驗共享、成果共享”的教育大環境。然而,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忽略了“雙師型”教師在職培訓的對內和對外交流。例如,在校內舉辦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或教師教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相對較少,組織各高職院校之間交流訪問、考察學習的機會相對不多,把本校“雙師型”教師派往發達國家交流學習或從發達國家聘任優秀高職教師的數量也屈指可數。長此以往,將導致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工作固步自封,高校無法準確定位本校教師綜合素質在我國高職教育行業所處的位置和水平,無法吸收全國先進模范院校關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可貴經驗,同時,教師隊伍建設的速度也跟不上國際高職教育的發展水平,從而間接影響到我國高職教育的整體教學質量。
(三)“雙師型”教師職稱和能力考核標準模糊
教師職稱評定不僅是對每一名教育事業工作者思想品德、知識水平、專業能力和學術成果的綜合性評價,而且還與他們的薪酬水平、績效獎金、晉升幅度等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于保持他們足夠的工作熱情、持續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國起步階段的高等職業院校大多是由早期的中等職業學校發展形成,或是普通本科學校下設的二級學院,因而至今為止,國家也沒有獨立出臺有關高職院校這一層次學校的教師職稱評定政策,致使現如今的高職院校在“雙師型”教師隊伍職稱評定的過程中出現套用其他層次學校評定辦法的狀況,并不能對他們實踐技術經驗豐富的教學特點做出具體的評價。眾所周知,作為高職院校高素質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雙師型”教師,他們既要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教學技能,更應掌握嫻熟的操作技術、系統的一線經驗,可見,對此類教師的職稱評定不應只是落實在科研能力方面,應更多地體現在專業知識教學、實踐操作引導和科研成果推廣和實施上。但由于國家對此類教師缺乏一套獨立的考評系統,一方面,考評無法從本質上反映出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特色和教師實際的“雙師”能力,在無形中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使他們對教學工作缺乏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考評誤導了此類教師的教學發展方向,導致許多教師朝著發表職稱論文的方向努力,而不是力求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也使很多高職院校迷失了自身的辦學方向,逐漸向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靠攏。因此,現行的教師職稱評定政策必然會導致“雙師型”教師教學精力渙散,對高職院校整體教師隊伍建設必將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二、完善我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在職培訓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雙師型”教師在職繼續教育體系
1.促使教師教學工作改進
現如今,我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不是一勞永逸的,對他們的資格認定也逐漸轉變成了“五年一審”,越來越突出其職業時效性的特點。尤其是隨著當前勞動力市場新行業、新工藝、新技術、新標準的不斷涌現,社會對各類人才的職業要求和專業知識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加之高職院校為順應經濟市場發展的需求,不斷地調整學校專業的設置,致使新的專業層出不窮。面對這一外部環境的變化,“雙師型”教師必須緊跟時展的步伐,在專業理論的學習上不能停滯不前,要通過理論的學習帶動實操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建立一套科學、完整、高效的“雙師型”教師繼續教育方案和在職學習規劃,亟需解決的問題在于如何從源頭和途徑上促進教師更好地投入教育教學中來。一方面,負責職業教育的各級政府部門和各高職院校應給予“雙師型”教師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工作更多的政策支持,力求從觀念上和制度上改變“教師在職培訓只與教師個人利益掛鉤”等觀點,把高職院校人力資源建設提到高校管理的關鍵議程上來;另一方面,各高職院校應從本校的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教師在職培訓和教學工作改進方案,并找尋落實方案的各種途徑和具體操作方法,可通過專題座談的方式,引導教師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發展方向和學術科研的前沿動態;通過集體研討的方式,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探討更多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通過教學觀摩、教學成果評比等方式,增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更利于吸收先進教學經驗,從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2.調動企業參與“雙師型”師資培養
“雙師型”教師普遍被要求既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教學技能,更應掌握嫻熟的操作技術、系統的一線經驗,但事實上大部分教師并不一定能達到既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能完全掌握該專業復雜操作技能的水平。因此,針對部分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但尚缺操作技術經驗的“雙師型”教師而言,高職院校要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水平,關鍵在于完善校企合作、企業參與教師培養的機制,探索有利于校企“零距離”接觸的合作方式,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創造更多機會讓高校教師投身到企業管理、產品設計、技術項目的改造計劃中來,由最了解本專業所需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同時又具有最直接工作經驗的企業技術人員指導教師實踐工作,并鼓勵教師與企業聯合申報科研課題,促進“雙師型”教師專業知識與操作經驗的融會貫通,使他們時刻走在經濟社會對本專業發展要求的最前沿。我國不乏把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引入企業參與培訓的成功例子。例如,湖南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定期安排電力牽引與傳動控制等專業的教師到企業中參與生產過程的操作和現場實踐,并由企業指派專門的技術人員對教師進行技術指導。武漢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要求新晉教師第一年不能參加教學工作,而是參與計算機機房實驗管理和建設,同時,每年暑期均指派“雙師型”專職教師到富士康、微軟、泰和、支點等大型企業中參與企業一線生產活動。北京師范大學高職教師培養基地長期與神州數碼、中軟國際、幸星國際影視動漫學院、美國Autodesk軟件(中國)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合作培養“雙師型”教師,讓教師走進企業,了解企業不斷更新的用人需求,使教師更有目的性地學習企業先進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理念。上述高校在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過程中無不重視企業參與的機制,可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實踐技能的培養,離不開一個穩定且有效的環境,而這個環境的營造更多的是通過校企之間良性互動來實現。
3.加強教師進修培養
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中一部分資深老教師而言,高職院校應合理利用這部分教師的師資力量,引導他們向新進教師傳授自身獨具特色的知識技能、教學方法、學術成果和行業技術崗位生產實踐經驗。在充分發揮他們教學指導優勢的同時,學校還應發掘他們在教學中的可提升空間,為他們有效克服自身在教學過程和知識更新過程中有待改進之處創造更多的培訓機會,開辟更多的培訓途徑。高職院??晌纱祟?ldquo;雙師型”教師到當地科研院所或全國知名的高校進行短期全脫產進修培訓,在校兼任重要行政崗位的老教師可采用半脫產的培訓形式。培訓的重點應放在當今社會的新興專業和新知識,同時,還應提升老教師對新的教學方式的適應能力和教學設備的使用技能。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資深老教師可在一定程度上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系統,加快他們的專業教學理念與時代教流的接軌,使畢業于高職院校的知識技能型人才更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要求,越來越受到社會行業的青睞。此外,對于擁有一定教齡的資深老教師來說,薪酬、福利甚至休息休假時間等未必都是最具激勵性的因素,他們更多地會看中學校對他們職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因此,在職培訓無疑是對他們的一種有效激勵,無形中會提升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