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2: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藝術理解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其次,查閱古代文論資料進一步感受曹操作品的藝術風格。
再次,查閱曹操的生平資料,聯系曹操生活的時代、曹操的生平思想,深入理解曹操詩歌古直悲涼的基本內涵。曹操生活在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曹操政治家的身份使得他有關注民生的天然情懷,因此他的詩多寫漢末動蕩的社會現實、民生的苦難、自己渴慕人才及自己的雄心壯志。曹操本人不喜浮華,語言多不修飾,喜用四言、樂府體,因此顯得古直。由此可見,在曹操作品的分析中,通過文獻檢索法,檢索與曹操有關的所有資料,在研究其文學作品的時候,通過文學與文論結合的方法,進一步明確曹操詩歌的基本特點,之后又通過文史結合的方法,聯系曹操的生平思想、時代文學思潮深入理解曹操詩歌特點的內涵與成因。
最后,與同時代的其他作家進行比較。如曹操與曹丕、曹植的比較能進一步凸顯他的詩歌特色。以曹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都有共同點:文學風格都有慷慨悲涼的時代特征。但是也有不同:曹操的詩古直悲涼,有英雄氣;曹丕的詩偏娟婉約,有文人氣;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有才子氣。這與他們的作品內容、生平思想密不可分。
(二)古代文獻課上的訓練
如上所述,撰寫古代文學碩士畢業論文,搜集文獻資料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其中有電子文獻的搜索,也有紙質文獻的搜索。古代文獻教師在講述文獻課時,有理論講述,也有課堂實踐。
比如教師以“歐陽修的詞”為題進行課堂練習,就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圖書館,查閱館藏目錄,指導學生寫歐陽修的詞的版本源流,辨別歐陽修詞集的最佳版本,為撰寫歐陽修詞準備了最核心、最基本的研究資料。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查閱作者生平資料與有關文集,指導學生寫交游考,為理解作者的思想與部分作品內涵打下基礎。
如上所說,除了紙質文獻還有電子文獻,指導學生查閱電子文獻也是必要的。
(三)古代文論課上的訓練
古代文學的研究離不開古代文論的輔助,因此教師在古代文論課上培養學生的古代文學寫作技巧也是必要的。古代文論課上有關宏觀的文學觀點、文學思潮體現對于具體的文學研究有一定意義,但有關文章寫作構思的方法更值得借鑒?!段男牡颀垺吩谡搶懽鞣椒ê图记蓵r提出“三準”的原則:
凡思緒初發,辭采苦雜,心非權衡,勢必輕重。是以草創鴻筆,先標三準:履端為始,則設情以位體,舉正于中,則酌事以取類,歸余于終,則撮辭以舉要。然后舒華布實,獻替節文,繩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圓合,條貫統序。
設情:是指根據所表現的情志來安排確定通篇的體制。酌事取類:指根據所要體現的事物來選取有關的材料。撮辭舉要:運用精要的語言樹立文骨。“三準”確定后,再敷設文采,運用駢偶、比喻、夸張等手段做文章。
在古代文論的講析中可以以碩士畢業論文為例。如碩士畢業論文的題目是《論柳宗元的貶謫詩》,根據設情的原則,引導學生根據文章題目判斷文章所要體現的內容,并得出其體制是學術論文,明白學術論文的特點。其次就是酌事取類,啟發學生根據題目,用討論的方法搜集有關的資料,得出結論搜集的有關資料,包括柳宗元詩的研究現狀、柳宗元的貶謫詩、柳宗元的生平資料、柳宗元詩歌的古今文論評價、柳宗元風格相近的詩人詩歌資料等。最后就是措辭舉要,明確使學生知道措辭舉要就是列提綱。
通過這個例子的講解,學生不但理解了什么是“三準”,還初步理解了碩士畢業論文的體制特點、資料搜集的方法、列提綱與運用材料佐證論點的方法,對于碩士畢業論文寫作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課堂教學有重點突出、難點分散的特點,這同樣可以運用到論文中。論文也是高校教學的一個重點與難點。如果把這個難點集中到四年級解決,無形之中增加了論文的寫作難度。因此,建議在碩士畢業論文寫作之前,撰寫學期論文。其方式是按照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進程,學期末布置需要撰寫的學期論文。
第一學期學生剛剛接觸古代文學,能力有限,可以布置單篇篇目,讓學生圍繞有關作家的作品、某類文學體裁或某個作品集的特點分析作品,進行鑒賞。如以《山鬼》為例,分析屈原《九歌》的藝術特色。這類題目一般是就篇章而談篇章,不涉及其他資料的引用與論證。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基本的篇章分析能力。
第二學期仍然是單篇篇目分析的練習,只不過在原有的基礎上讓學生搜集有關該篇目的評析、論證資料,并學會在分析單篇篇目時,綜合利用這些材料并對之加以簡單的評價。如以《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為例,分析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要求學生在分析單篇的基礎上,搜集關于該篇的所有資料,甄別之后,并加以利用以論證杜甫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第三學期就是命題論文。這種命題論文一般給出明確的角度,讓學生圍繞命題,搜集與命題有關的所有資料,運用各種方法有效地論證論文觀點。如“論歐陽修對南唐詞的接受”,引導學生搜集有關南唐詞風的資料、歐陽修學習南唐詞風的資料、接受美學資料等,使學生能運用各種方法有效地論證文章觀點。
議論文寫作的藝術性首先表現在“破題”上。不同的議論文,觀點解讀的內容與方式不一。議論文講究“破題”,然后再呈現觀點?!捌祁}”一般在作文之首,是最吸引老師的地方。中高考作文中,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要講究藝術性,而最大的藝術便在“破題”上,要把“破題”過程清晰地展示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把老師的“眼球”給吸引住。對于我們常寫的故事材料來說,論點往往就是起于材料中的一個詞或者感受時想到的一個詞。當我們基于材料生成這個詞語時,一定要非常珍惜。舉例來說:我的外公,從前會偷東西。母親說,“有一天,他去別人菜園偷菜,被菜園主人看見了??墒?,那主人看見了,轉身就走?!蹦赣H說,外公以為那人要告官,連忙追去。不料那人進了自家的門,還把門關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門。門開了。外公說“:我被你看見了?!蹦侨苏f“:看見什么?我今天連門都沒出?!蓖夤f“:是被你看見了,偷你的菜。”外公還說“:我現在沒法做人了?!蹦侨诵Φ溃骸澳阏f什么話。咱們是鄰居,你想知道我的菜為啥長得漂亮,盡管問。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嘗嘗?!闭f著,真去天井邊的懸籃里抱出兩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來,外公成為鄰里眾譽的人。“外公偷菜”的故事,考生閱讀后生成了這樣一些詞語:寬恕、寬容、自尊、改過、智慧、藝術等。在論點的呈現上,我們怎樣走向藝術性?一位同學這樣起筆“:鄰居真讓人意外,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恕’———諒解、同情、理解,還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寬’———寬厚、寬懷。那‘兩棵菜’,才真正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寬恕’;外公的變化,才真正讓我明白了‘寬恕’的力量?!憋@然,這位同學對“寬恕”的理解,就非?!罢湎А?。他不只是從材料中簡單地看到了“寬恕”這個詞,他還看到了其中的“寬”的重要性。所以,他在行文時把“寬恕”拆分為“恕+寬”,然后通過解釋詞語的方式呈現觀點,這就是新穎的、藝術的觀點呈現。議論寫作的藝術性首先表現在這里。再如對于“謙虛”這個詞來說,當我們把“謙虛”拆分為“謙+虛”,那么,我們就會看到“謙”的內涵———謙遜、遜讓、恭順、放低姿態,就會看到“虛”的內涵———虛心、虛懷、空曠、遼闊、恭敬。有了“謙”的態度,有了“虛”的空間,這“謙虛”便是巨大的接納、容納的態度與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謙虛”才會使人充實、飽滿、進步。我在閱卷時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議論文就是詞語解釋與分析的藝術。考生的許多闡述多方論證,目的就是弄清一個詞語的意思,弄清一個詞語的精神內涵。或者反過來說,就是圍繞一個詞語在思考道理、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所以,學生一番努力,就是為了搞懂一個詞語的存在狀態,就像人的存在一樣———或者漂泊,或者停留,或者吶喊,或者靜寂。
論證過程中,觀點的論證是講究領域性的。也就是說,中高考議論文的寫作都是在某個領域中展開論證的,范圍不要太大。一旦大了,審美性、藝術性就下降了。古人講究“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崇尚“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境美,更主張“方寸之間自有天地”。因此,讓議論的領域更小一些,讓論證的思路更曲折一些,論證的藝術性就會慢慢地顯現了。從曲折藝術上看,議論文似乎不存在環境、情節藝術,但換一種思路看,議論的領域、思路的設計其實與記敘環境、情節設計藝術一樣。文似看山不喜平,議論領域、議論思路也講究“曲徑通幽”。我們看下面這個材料作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用中了題為“青蒿素:中國傳統醫學獻給世界的禮物”的演講。在演講的最后,她說:“我想與各位分享一首我國唐代有名的詩篇,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請各位有機會時更上一層樓,去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含于傳統中醫藥中的寶藏!”一位考生的觀點生成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在模擬考試中,閱讀這個材料之后,他產生的感受是“謙虛”“進取”“向上“”境界”等。最終,他以“謙虛”為關鍵詞生成這樣的感受:“謙虛使人進步,使人更上一層樓?!碑斔辶恕案弦粚訕恰敝械睦砣群院?,他認為,要“更上一層樓”,謙虛是基礎,而能夠“更上一層樓”的人,多多少少有謙虛的品質。于是,提出自己的觀點———“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當然屠呦呦的這個材料還可以從詞語解釋入手,可以從引用名言入手,可以從引用事例入手,可以從道理分析入手,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出自己的觀點。但關鍵是要看清楚這個材料里的道理。屠呦呦為什么引用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一方面是表達自己要“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也是激勵青年人“更上一層樓”。這樣才能“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含于傳統中醫藥中的寶藏”。從這個層面看“,謙虛”就是最核心、最關鍵的因子。而“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則是貼切的立意。觀點的提出還是為了更好地展開藝術性的論證。寫作的過程就是從道理與事例上組織證明,讓“讀者信服”———“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但是要放在哪個領域證明?議論文是要講究論證的藝術性,而決定論證藝術恰當與否是由材料說了算的。當“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這個觀點提出以后,這位考生選擇在文學藝術領域開展論證,用文學藝術上的杰出人物的經歷來證明這個觀點是對的。事實上,這是聰明的設計,因為即使“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是正確的觀點,也只是在某一領域內可以證明它是對的,而在另一領域這個觀點很有可能就不是十分正確的。因此,所謂的證明,只是在有限的條件下來證明。也就是說,真理是具有相對性的,“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材料選擇領域也是這樣。
論證層次的厚度與方法的豐富,影響著議論藝術的評判。因此,我們追求有層次的論證,我們講究有方法變化的論證。當我們把“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放在文學藝術領域論證,我們可以開展所謂的“死亡論證”,即放眼歷史領域,放眼歷史上的文學人物,來思考“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合理性、普遍性。在“死亡論證”中,我們可以選擇下面的例子:唐代白居易、現代。他們身上都有“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因子———白居易寫詩常問老嫗的事例,可以證明與他的詩歌水平的提升有關聯;寫詞請教柳亞子的事例和他的謙虛名言,也可以建構“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關聯。之后,我們可以用這兩個文學領域中的故去的名人,組織開展正面論證,回答為什么“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為什么要選擇“死亡論證”?因為故去的名人已蓋棺定論了,他們的事跡經過歷史的洗滌,更加經典,更有說服力。當然“社會論證”也非常重要。所謂“社會論證”,就是用當下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例來論證,以增強社會現實性,開闊論證的視野。事實上,對于“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論證來說,如果只開展“死亡論證”這一層次的論證,還是比較單調的,論證思路沒有什么曲折性、層次性。有時,我們需要“社會論證”,比如從反面思考一下“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尋找一些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反面的事例、教訓來證明“謙虛使人進步”的可信性。這樣的“社會論證”,就使得論證視野更加開闊。比如,我們從當下作家、藝術家的“不謙虛”“太張揚”“太功利“”自我推銷”方面尋找社會材料以反面排比的方式呈現事例,然后緊扣論點分析論證,這樣與“死亡論證”上下對比,視野就比較開闊,論證思路就有了所謂的“縱深”。在開展“社會論證”時要注意材料與中心觀點的相似性。圍繞“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一位同學用“克星”———臺灣歌手黃安的例子論證。他這樣寫道:黃安因多次舉報“”分子而被臺灣音樂工作者楊緬因反質疑為“”分子、“臥底”。楊緬因說《新鴛鴦蝴蝶夢》中的“昨日像那東流水”就是“”思考。而黃安絲毫不謙虛地反駁:那寫過“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的李白也是“”分子咯?荒謬!可見,謙虛也要講究場合。這里作者列舉黃安反擊楊緬因的例子來“辯證”論證“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有些“沾不上邊”?!爸t虛使人更上一層樓”需要的是如何憑借“謙虛”便“更上一層樓”來論證,而不是僅僅點到了“絲毫不謙虛”這個短語就能論證的。
論文關鍵詞:戲劇翻譯,歸化,異化,翻譯目的
一、歸化和異化
歸化和異化策略起源于德國哲學家施萊爾馬赫1813的著名論文《論翻譯的方法》,文中提到,翻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另一種是“the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author towards him”(Shuttleworth&Cowie, 1997: 43-44)。1995年,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在其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一書中,將第一種方法稱作為“異化法”,第二種方法為“歸化法”。歸化和異化是意譯和直譯理論的延伸。
1.歸化策略
歸化,即是在翻譯處理中要求譯者向目的與讀者靠近,采取讀者所習慣的目的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歸化派的代表人物為美國翻譯理論家E.A.奈達,他認為,“所謂翻譯,是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源語的信息。”(Nida,E,A&Taber, C.R., 1969)。他提出了“功能對等”和“讀者反映論”的觀點,認為判斷譯本的好壞不宜拘泥于相應的詞匯意義、語法類別和修辭手段的對比,重點是考查接受者正確理解和欣賞譯本的程度。因此歸化的特點就是重視讀者,采用地道的通順英語進行翻譯。這種翻譯方法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沖突,消除文化障礙怎么寫論文。
2.異化策略
異化文學藝術論文,即是要求譯者向作者靠攏,采取相應于讀者所采用的源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摘要體現了翻譯作為文化交流媒介的功能,譯者引導讀者理解和接受,并進一步欣賞源語文化。
3.歸化和異化策略的關系
歸化和異化都是翻譯的策略,然而近兩個世紀以來,圍繞翻譯是走向歸化還是異化之路,學術界卻爭執不休。歸化和異化策略各有有優劣。翻譯的目的不同,語境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歸化和異化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應該在翻譯中得以統一,以促進翻譯的發展。
二、王佐良、巴恩斯《雷雨》譯本的歸化策略
由先生創作的《雷雨》以其交織錯綜的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在戲劇舞臺上長演不衰。而人物與情節塑造的成功與其簡潔易懂又含蓄深沉的語言有直接關系。關于其語言藝術美,錢谷融先生有如下評價,“我確實太喜歡劇本中的語言了,每次讀先生的劇本,總有一種既親切又新鮮的感覺,他那色彩明麗而又精煉生動的語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帶進一個奇妙的藝術世界,給予我無限的喜悅。” 王佐良和巴恩斯(A.C.Barnes)的英譯本《雷雨》不僅再現了原作的戲劇藝術魅力,也再現了原作精煉含蓄的語言特點,使文段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適合舞臺表演。關于劇本的翻譯技巧,筆者認為,歸化策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下例子為證:1. 魯貴:四鳳,別――你爸什么時候借錢不還帳?你現在手下方便,隨便勻我七塊八塊好嗎?(王佐良&巴恩斯,1958;p21-22)
LU:――don’t be like that, Sifeng. When did Iever borrow money and not pay it back? Now, what about a little loan of sevenor eight dollars, now that you are in the money.
在原文中,中文的貨幣單位是“塊”,魯貴說,“勻我七塊八塊”;此處,譯者并沒有采取異化的策略,例如解釋“塊”這個貨幣單位在漢語貨幣中的地位,或是在英文中找出其對等的貨幣單位;譯者使用了歸化的策略,直接將“塊”以為“dollars”, 使作品走向讀者,從而使讀者輕而易舉的理解文章文學藝術論文,更加適合舞臺表演。
2. 貴:你看你這點骨頭!老頭說不見就不見,到下房在等一等算什么!我跟你走,這么大院子,你別胡闖亂闖走錯了….( 王佐良&巴恩斯,1958;p38)
Lu: come down off your high horse! If theold man says he won’t see you, then he won't. Now, why not go down and wait abit longer in the servant’s quarters? Come on, I’ll take you along, otherwisein a big house like this you’ll be losing your way and losing your way andblundering into places where you shouldn’t be.
在此文段中,魯貴說,“你看你這點骨頭”。“骨頭”,這個詞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里,有其獨特的含義。在舊中國迷信的說法中,有一條稱為稱骨論命,即一個人的骨頭越重,說明他的命越好;而骨頭輕,說明這個人出身低下,命不好。這里,魯貴是罵魯大海的出身低下,不配和周仆園討價還價。譯者同樣忽視了“骨頭”這個詞的文化含義,采取了歸化的策略,直接將其譯為“Come down off your high horse”。“high horse”是英文的一個典故,它表示的意思是“趾高氣揚、自以為很了不起”,相應地,“to come/get(down)off one's horse”意思即為“謙和一點,別擺架子了”。譯者使用的是原滋原味的英文,使英語讀者在讀譯本的時候感同身受。
3. 沖:我以為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人努力,我們應當同情的怎么寫論文。并且我們這樣幸福,同他們爭飯吃,是不對的。這不是時髦不時髦的事。(王佐良&巴恩斯,1958;p106-107)
CHONG: I thingk we ought to sympathize withthem. After all, they’re only doing their best to help their own people. Besides,it’s not right that people who are as well off as we are should grudge themenough to 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 And it’s not a matter of fashion,either.
在這句話中,周沖提到“爭飯吃”,譯者使用了很形象的一個英文成語,“to keep body andsoul together”, 它的意思是“Obtain one’s basic living expenses, to earn engouh money to keeponeself alive.”,意思是“賺到剛夠維持生計的錢,不被餓死”。譯文非常貼近英文讀者,譯者又一次使用歸化的策略,使譯文走向讀者。
這只是筆者從文中截取出的三個例子,但是我們由此可以窺豹一斑??梢哉f,王佐良和巴恩斯先生的譯本文學藝術論文,譯文中廣泛應用了英語中的俚語和成語,文筆流暢,可以稱得上地地道道的英語。這就是歸化的策略,譯本完全貼近英語讀者。
三、結語
戲劇作品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它可以作為劇本來指導舞臺表演;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因此戲劇作品的翻譯不同與其他題材作品的翻譯,可以根據其不同的用途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如果劇本是為舞臺表演服務,那么為了使廣大外語聽眾不被文化差異所干擾,更好更快的理解原文,譯者可以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使作品走向讀者;如果劇本是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譯者可以采取異化的策略,向讀者傳遞原語文化,使讀者讀到原滋原味的原語表達。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歸化和異化策略之爭,也不是絕對的非此即彼,就戲劇作品翻譯而言,譯者可以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來選擇不同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Nida, E.A. & Taber, C.R.. 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E.J. Brill, 1969
Shuttleworth & Cowie. Dictionary ofTranslation Studies [Z].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1997.
1.引言
藝術真實是中西方文學理論中的一個基本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真實理論還在不斷發展。在人們過多的關注西方文學藝術真實觀的同時,筆者認為我們也應關注到中國藝術真實理論的變化發展。筆者對國內藝術真實論的專著、碩博論文及核心期刊這三大類文獻進行了簡要梳理。碩博論文類文獻,以關鍵詞“藝術真實”在知網搜尋碩博論文情況,截止2015年5月,共計279篇論文。由于藝術真實一直是關注的熱點,期刊較多,根據本文研究的范圍,所以只選取了文學理論核心期刊類具有代表性的文獻進行具體分析。其中《文藝研究》有12篇、《文藝理論與批評》有6篇,《文藝報》有5篇,《文學評論》有8篇,《外國文學研究》有4篇,《文藝理論研究》有26篇。
根據專著類書目的介紹及評述,筆者發現國內藝術真實論的專著多集中于20世紀80年代左右。本文主要列舉的藝術真實論專著有:陸貴山《藝術真實論》、蕭殷論文集《論生活、藝術和真實》、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張炯《文學真實與作家職責》。
再者,經過國內文獻研究的整理,從古代文論中梳理出藝術真實理論線索的文獻不多。筆者發現中國古代文論中的藝術真實理論尚有挖掘的空間。在古代文論中,很難找到有關于藝術真實理論的專論,但是其中關聯性的線索是有跡可循的。筆者的問題是,中古國代文論中能否通過這種源頭性線索的梳理來建立起中國古代藝術真實論的理論框架。筆者試從古代文論中梳理出相關線索以驗證其探尋其可能性。
2.國內藝術真實論研究概況
筆者基于國內藝術真實理論專著、文藝學專業的碩博論文及核心期刊文獻的綜合分析,將國內藝術真實理論研究的問題及特點概括如下:一是藝術真實論的文獻專著主要集中于20世紀80年代;二是藝術真實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藝術真實理論研究呈現了極強自省意識及融合力;四是中國古代藝術真實論還有發展的空間。
2.1藝術真實論文獻專著主要集中于80年代
圍繞藝術真實論進行探討的專著主要集中于20世紀80年代。藝術真實論專著主要有:陸貴山《藝術真實論》、蕭殷論文集《論生活、藝術和真實》、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張炯《文學真實與作家職責》。這些著作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深受思想及現實主義思潮的影響。這些藝術真實的觀點主要圍繞生活真實與歷史真實的關系,藝術真實與生活的關系等。
陸貴山的《藝術真實論》首先在概述部分梳理了中西方藝術真實理論的歷史發展?!墩撋睢⑺囆g和真實》是蕭殷收錄的個人論文集子,主要論述了生活、藝術和真實的關系。此外,在文學寫作實踐方面也給年輕人指出了寶貴的意見。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一書首先梳理了西方藝術真實觀的演變和中國藝術真實觀的演變,并比較了中西方的藝術真實論,建構了藝術真實論的動態模型。張炯《文學真實與作家職責》一書共分為五輯。在本書中,張炯指出“作家的職責在于暴露”,他認為作家應該“全面地辯證地反映生活真實的問題”,弄清楚“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區別問題”,并要“準確地描寫人物和關鍵的關系問題。”
2.2藝術真實概念的模糊不清
藝術真實的概念含混不清首先則體現于用法的混亂。如“藝術的真實”、“文學真實”、“文學的真實性”等。理論家們在運用此術語時則呈現自說自話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讀者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亂。其次,藝術真實的概念在文藝界的討論中眾說紛紜。眾多理論家關于藝術真實的概念也并沒有清晰的界定,反而從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藝術真實與生活的關系中間接闡明觀點。再者,藝術真實的概念界定也出現了變化,熱衷于探討藝術真實的性質,由以往的二元關系模式(如文學與生活的關系等)走入了多元動態的關系模式(如朱立元提出的藝術真實“創作—作品—鑒賞”的動態模型)。
2.3藝術真實理論研究呈現了極強自省意識及融合力
國內藝術真實理論在發展過程中呈現了極強的自省意識及融合力。當理論發展到一定階段不能普及性的運用并解決問題時,研究者會開始審視理論的更新與發展。如趙炎秋在《“藝術真實”辨析》一文中通過三類教材藝術真實觀的比較,他指出了藝術真實研究的局限。顏翔林在《藝術:“真實”與“真理”的缺席》一文中運用懷疑論美學質疑“藝術真實乃文學之生命”的命題葉茂康在《“真實是藝術的生命”再認識》一文則主張推到“真實是藝術的生命”這一命題;他將“真實是藝術的生命”這一命題界定于現實主義范圍之內。生琳,黃浩在《對現實主義藝術真實論的歷史告別—新時期以來藝術真實問題討論的基本思考與批判》一文中,結合網絡文學,武俠,科幻小說以及網絡統計數據,質疑已有的藝術真實論命題。
2.4中國古代藝術真實論還有發展的空間
中國古代藝術這是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古代文論中梳理出的相關線索的文獻較少。在此只列舉部分文獻,以咨參考。除了陸貴山《藝術真實論》(見本書21-24頁)和朱立元《真的感悟》中對于中國古代藝術真實理論的相關梳理外,還有以下文獻做出了相應的梳理。如張新艷碩士論文《論藝術真實之維》、朱述超碩士論文《袁枚“性靈”美學思想研究》分析了袁枚的性靈論,指出其情感論與真實論的統一。此外,王汝梅《白居易的文學真實論——談小說理論的萌芽》一文中論述了白居易的文學藝術真實論并指出“我國古典詩論,從詩的主客、形神、虛實、有無、真魘兩方面的對立、融合關系探求藝術真實,大道了極其精妙的程度,表現了特有的民族風采?!笔Y述卓在《佛教對藝術真實論的影響一文中,從古代文論“真幻”、“情真”等范疇分析佛教對藝術真實論的影響。
3.小結
綜合上述,國內藝術真實論文藝理論研究特點主要有四點,一是藝術真實論的文獻專著主要集中于20世紀80年代;二是藝術真實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藝術真實理論研究呈現了極強自省意識及融合力;四是中國古代藝術真實論還有發展的空間。藝術真實理論作為文藝理論的基本問題,依舊還有繼續探討及研究的潛在空間。
新課標下,高中教育不再是傳統的應試教育,而是強調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發展。新課標也對高中美術鑒賞課做出了重要的改革,重點強調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思維。在此要求下,老師只有善于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及美術大家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使得學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內涵,培養學生的鑒賞思維能力。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關于培養學生美術鑒賞思維的教學方法。
一、了解過程,引導創新
老師引導學生鑒賞一幅美術作品不僅僅是欣賞它的外在畫面,而是要讓學生了解作者創作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時的心理狀態,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時代意義。在了解作品的時代意義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對作品進行在創新,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蒙娜麗莎》這部經典作品時,我先為學生講解了這幅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這部偉大作品的作者——達·芬奇。我為學生們講到《蒙娜麗莎》創作于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時期非常強調尊重人的情感以及對人的力量的贊美,反對宗教以某種方式束縛人的精神和思想情感。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就是達·芬奇,他在創作《蒙娜麗莎》這幅在作品時可謂是精益求精,從人物的坐姿到人物的一顰一笑都精雕細琢,達·芬奇也巧妙地利用他的煙霧狀筆法畫出了這幅經典作品,讓人對蒙娜麗莎耐人尋味、難以捉摸的微笑產生無限遐想。但是杜尚在這幅堪稱經典的作品上為蒙娜麗莎畫上了兩撇胡子,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在此之后就出現了后現代主義,杜尚也被稱為后現代主義的鼻祖。就這樣,我告訴學生們我們鑒賞作品不僅僅是欣賞它的美,還要在欣賞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在創作,此后學生們也想出了使時裝模特、老師與《蒙娜麗莎》進行結合。
二、尊重個性,自圓其說
現代的新式教育不單單是學生接受知識,老師輸送知識的過程,而更加強調的是讓學生獨立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對于美術鑒賞這門比較特殊的課程,老師更應該引導學生發表自己對于作品的想法,并且老師在鼓勵學生積極探討作品時,也要指導學生有理有據地闡述觀點,自圓其說。
例如在鑒賞《場景Ⅱ》時,我先告訴學生們現代主義不再以寫實為基礎,而是將客觀的事物用主觀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表現作者的思想以及情感。抽象派是其中一個重要流派,我們鑒賞的這幅是冷抽象主義代表作家蒙德里安的經典作品之一。在介紹完外國現代主義的特征之后我就讓學生觀察作品并就其發表自己的觀點。其中一位學生回答到:“老師,我認為蒙德里安的這幅作品表現的并不是那么完美。”于是我就問他:“那你覺得這幅作品哪方面表現得不是特別好呢?”于是該學生回答:“雖然抽象主義的特點之一是不用客觀的形象來變現作者的內心情感,但是蒙德里安的這幅作品僅僅用簡單的格子和色彩來表現他的思想,對于那些不懂得抽象藝術的人來說很難欣賞這種藝術的美,更不用說走進作者的內心了。”聽完學生的敘述后,我點評到:“同學的評論有理有據,確實有許多人認為抽象藝術就是亂涂鴉,但是作者蒙德里安把繪畫語言限制在垂直線和水平線,三原色和黑白灰系列,在創作時對每一種色彩的選擇以及線條的勾勒都是經過思考和精心組織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當時的背景來了解作品內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樣只要你們有自己的理由,我也會尊重你們對作品的看法。”
老師通過美術鑒賞課,讓學生賞析各種名作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欣賞作品的美,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表達出對作品的真實思想。
三、作品對比,發現差異
美術課堂鑒賞美術作品時,有時必然會將作品放到一起進行對比,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們比較出作品的優劣,而是讓學生在進行作品對比的過程中尋找其中的差異,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特點,最終提升美術鑒賞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宗教雕塑時,我讓學生們欣賞了云岡石窟釋迦佛像、龍門石窟盧舍那佛像和麥積山石窟佛像,然后請他們仔細觀察這三尊佛像的外在特點有何不同。一位學生回答:“盧舍那佛面部形象與早期的云岡石窟佛像相比,明顯中國化了,看上去更加恬靜、祥和,給我的感覺更加睿智、博大、莊嚴、高貴。”我說這位學生回答得非常好,佛教傳入后,為了在中國立足,佛教從內容到藝術形象都開始了一個不斷漢化的過程。盧舍那佛所體現的氣度也正是盛唐時代精神的寫照,它超越了宗教的局限,在成千上萬件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后來有學生補充道:“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佛像都比較健壯、豐碩,而麥積山石窟的佛像則瘦了些。”接著又有學生發現了服飾的差異,說:“麥積山石窟的佛像,衣紋褶皺像層層疊加的荷葉花瓣,更好看,而之前的佛像衣紋有點像面條,稍顯遜色。”我肯定并贊賞了這幾位同學細致的觀察力,早期的佛像承襲印度經由涼州地區傳播而來的模式——健碩的體態、緊貼的袈裟。后來受南朝士大夫秀骨清相審美觀的影響,外貌則變得清瘦、俊逸,衣紋褶皺也由泥條式變為更富于裝飾性的階梯疊加式,世俗的審美改變了異域的造像面貌。通過對這幾尊佛像的對比,學生們不僅發現了它們的外在差異,同時也感受到了一些內在的不同。
一、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在藝術學科中,音樂專業屬于一個分支,而鋼琴專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為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由于學生具有較為薄弱的寫作能力,進入高校前,文化課成績相對不高。學生往往只重視訓練演奏的技巧與技能,在學習《音樂教學法》、《中西方音樂史》和《藝術概論》時,不具備較高的學習熱情;導致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不具備扎實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同時文字訓練的功力欠缺;在寫作畢業論文時,覺得難以駕馭。而當前的教育環境和方式,又使學生在平時沒多少時間去練筆。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又主要采用灌輸式,這樣勢必會造成學生欠缺寫作能力。
二、提高鋼琴專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一)提高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重要的手段,畢業論文能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培養,對學生運用各種技能和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進行檢驗,進而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由于鋼琴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學生當中,普遍存在著輕理論知識的學習,而重視訓練技能和技巧。如果一個人不會用文字去表達,而只會演奏,他就稱不上是一個合格的音樂科研工作者或者是音樂教師。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并非是簡單的寫作,而是通過這個過程,幫助學生學會對資料的利用、整理、搜集和使用,學會圖書館中文獻資料的檢索,作為一個系統的實踐機會,能對科學研究的全過程更好的了解。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并在實踐中運用這些專業知識,進而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結合實際,對選題合理選擇
對文章的價值和內容起決定性的關鍵環節,就是選題是否合適和正確,它對于論文的成敗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首先,選擇畢業論文的題目,應與培養目標相符合,這樣才能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檢驗;其次,要遵循適中的原則來進行畢業論文的選題。在學校期間,學生僅僅是掌握鋼琴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彈奏技巧,但在深度和知識面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這樣題目的選擇上,宜窄不易寬、宜小不宜大,需要盡量與本專業的實踐和相關知識相結合,對科研與教學的統一性予以體現;最后,學生所確定的研究領域,應是自己感興趣的,有強烈研究欲望的,這樣就容易獲得寫作上的成功。
(三)夯實專業基礎,使寫作能力獲得提升
鋼琴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更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點一滴的培養人文素養知識和專業的理論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對學生鋼琴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進行啟發,有意識的講授科研知識。同時在一些欣賞課、教法課和音樂史課的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寫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核,對學生論文寫作能力進行訓練,如對觀點的闡述,對問題的論證、對論據的運用和對材料的組織等。同時,在一些專業課程的教學方式上,要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多給學生留一些思考題,能對相關課程進行融合,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強化,主觀能動性增強,進而使學生科研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四)對音樂論文寫作基礎課程進行開設,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
針對鋼琴專業的學生在寫作論文時實踐經驗和寫作技巧欠缺的現狀,應對音樂論文寫作基礎課進行開設。對鋼琴論文從選題、整理和搜集資料,論文提綱和初稿的撰寫以及修改和答辯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的講授。使學生能對論文撰寫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的掌握,對答辯和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能夠靈活的解決。
(五)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充分發揮教師指導作用
使畢業論文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就是提高指導教師的專業水平。首先要建立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師生結構、職稱、學歷和年齡相對合理,能對學生的畢業論文有足夠的精力去指導;其次,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從論文題目的審定,相關參考資料的閱讀和搜集、題目的確定、提綱的擬定以及寫作初稿和終稿,都要發揮促進啟發、監督指導的作用,使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結語
鋼琴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既是檢驗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理解水平,也是大學生初步嘗試研究實踐和工作設計的過程。為了使鋼琴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獲得大幅提升,就要對學生論文寫作技巧提供有效的指導。學生應高度重視論文寫作的重要性,既要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又要培養自身的人文素養。鍛煉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寫作水平,這樣會對論文質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初昌雄,周輝.大學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1).
[2]鄭琳.大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存在問題及對策[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04).
[3]黃春梅.本科畢業論文不宜取消--對武漢四所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撰寫現狀的調查[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01).
[4]張秀丹.論新形勢下大學生畢業論文選題與文獻檢索知識的運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7,(07).
關鍵詞:美術教師 教學理念 科研能力 和諧關系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①繪畫藝術: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②科研論文: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當然,科研論文的創新是以繼承為前提的,離不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過程。因此,美術教師要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需要博覽美術乃至整個文化教育方面的學術信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國內外各學科方面的成果。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愛音樂,精通文學,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特別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愛因斯坦本人曾講過,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里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由此可見,端正科研態度,全面提高藝術、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美術教師值得倡導的觀念和學風。
二、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工程師,教師隨時隨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傳"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現代美術教師必需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和積累,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有總的整體的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視覺感官,美術教學是通過視覺來進行的,教師評判學生的作業也是靠視覺感官去把關的,美術教師借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視覺去準確指導學生創作中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作出調整指導。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眾多難題,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修養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能使科研與美術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諧"的思想,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教與和諧的原則當作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源,提出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建筑、雕刻、繪畫、音樂等各門藝術中去。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自古希臘開始以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高峰。例如,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解剖學、植物學、光學、力學、工程機械等科學領域都有巨大成就。達·芬奇把幾何學、透視學的原理運用到繪畫藝術中。這些例子充分表明,現代美術教師,除了將自然科學的成果直接運用到藝術教學領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促進藝術文化改變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藝術教學的發展。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