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2: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七年級數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理念 數學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 教學質量
一、教師的教育觀念應遵循新教材的新理念
新教材的基本理念突出地體現了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它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既要持久,又要均衡的發展,身為數學教師應該深切領會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教法。教師不再是按預先設計好的方案、機械地傳授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給學生,而是要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使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作為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新教材每章開始均配有反映本章內容的大幅章前圖與前言,如在七年級數學教材中,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的首頁,是一張跨海大橋的彩圖;第六章直角坐標系的首頁是共和國成立50周年天安門廣場慶典的彩圖;第七章三角形的首頁是中國人民銀行主樓的彩圖;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是籃球比賽場地的彩圖;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是超級商場購物的彩圖;彩圖數不勝數,充分顯示了對學生視覺感受的尊重,其主要作用在于直接切入主題,給想象思維鑲入課題,它承載著由感性知識向理性知識過渡的使命,學生會很到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并且產生了發現與探究的極大興趣,讓數學不再是抽象而枯燥的,而是能看得見摸得著,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因而,學生會帶著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事物的好奇心,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歸納與總結,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為此,樹立教書育人為根本的觀念,順應高科技時展和進步的要求,使學生獲得高水平的創新精神,并且能夠應用到為祖國為人類造福的事業中來,是用好教材、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所以,教育觀念要與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而且只有熟悉并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駕馭新教材并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
長久以來,很多的數學課堂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為了應試做準備,過多地強調對知識的記憶、模仿,使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面對新課改的挑戰,首先應該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學習,作為一種個性化行為,它需要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種有利于揚棄學生個性的氣氛,讓良好的個性能夠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比说哪芰χ挥锌縿邮植僮骱头e極思考才能獲得,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聽著看和看著聽,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既要動口、動手,又要動腦,還要親自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從知識的獲取到新舊知識的聯系,從知識的鞏固到應用的全過程,都要堅持一個宗旨: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答的例題,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師寫出。
在講到解一元二次方程時,從配方法過渡到公式法之前,先請一名學生給大家演算一道題,用配方法解方程3x2+5x-6=0,并寫出每一步驟; 然后給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ax2+bx+c=0,同時向學生們提出問題:假設這里的a、b、c是已知數,如何用已經掌握的配方法去解方程呢?學生們不約而同地拿起筆在本子上邊思考邊推算起來,教師經過巡視得知大部分學生已經有結果出來了,隨即提出問題:推出公式x=■(b2-4ac≥0),經過了幾個步驟,每一步的含義是什么?這時,每一位學生都會發表各自的解題思路,這時,教師挑選一名學生把較完整的思路寫在黑板上,最后把公式法的全部過程加以整理、歸納。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才能使課堂變得春光燦爛, 精彩紛呈。數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上的主人。改變課堂上傳統的老師問學生答的舊模式,更多地采取討論、辯論等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問題可由學生來提出,結論由學生來探究,方法由學生來摸索,結果由學生來評價,甚至可以讓學生上講臺講解。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挑戰知識權威,使學生解放思想、開闊視野,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利用新教材的材料真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量數據表明,十到十六歲的孩子的好奇心處于最強時期。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和探索的傾向,好奇心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會使人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地對所學知識加以關注和研究,因此,抓住這個年齡段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尤為重要。一位教育家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陆滩纳术r艷、板塊有序,內容深入淺出,使數學知識接受起來不再感到枯燥,非常生動而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初中教材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中,每張頁面都附有實物彩圖,有燈光下的石膏像、雪地樹影、皮影畫、探照燈、計時器日冕等等,這些豐富的圖形,學生能看得見摸得著,教師再結合多媒體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多姿多彩,而且準確無誤地歸納出了有關概念及性質;又如,十八章勾股定理中,向學生介紹我國漢代的趙爽在注解《周髀算經》時推出的弦圖,趙爽指出: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圍成一個大正方形,中空的部分是一個小正方形,并利用它證明了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長分別是a與b,斜邊長是c,則a2+b2=c2。趙爽弦圖展現了我國古人對數學的鉆研精神和聰明才智,這個圖案被選為2002年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徽,等等實例一改舊教材中用文字抽象描述定義的做法,使數學不再是抽象的代名詞,使知識的過渡變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畏難心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些都是新教材自身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優勢所在。筆者認為,作為導航者,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以數學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國在數學領域的卓越成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挖掘絢麗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數學美,給學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四、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人們用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賦諸廣泛應用的過程, 數學學習是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必須要有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實現。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將數學知識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貫穿始終,這是培養數學思想和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式。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要注重發展數學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1.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歸納、總結定理、公式,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學生能參與的教學環節,鼓勵學生通過觀察,實踐、思考、探索和交流,獲得數學知識。例如,講到概率部分時,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在大量的實驗之后得出投擲一枚一元的硬幣,出現正面朝上的頻率幾乎接近二分之一,出現反面朝上的頻率也幾乎接近二分之一,這個實驗表明出現正、反面朝上的概率分別為二分之一,這時推出頻率與概率的關系以及概率的概念就顯得自然而然了。這樣既使得學生掌握了概率證明的方法,又體會了數學證明的思維過程,培養了數學思維的獨創性。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概念的建立過程, 傳統的教學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常常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新教材要求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例如,在引入直角坐標系時,介紹了法國著名科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笛卡爾,通過觀察蜘蛛網受到了啟發,于是創建了平面直角坐標系。這說明笛卡爾是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為此鼓勵學生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嚴謹性。
3.利用新教材參考書中的拓展資料及相關史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體驗從不同角度、不同思路歸納和總結規律的過程。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1)配方法。(2)公式法。(3)因式分解法。這三種方法并不是孤立的,直接開平方法,實際也是因式分解法,如解方程x2+6x+7=0,只要變形為?。▁+3)2-(■)2=0即可。如果原方程x2+6x+7=0經配方法化解為(x+3)2=2,再求解時,還是變形為(x+3)2-(■)2=0,歸到用平方差公式的因式分解法。所以配方法歸為用因式分解法的手段,公式法在推導過程中用的是配方法和直接開方法,因此,對因式分解法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因式分解法還可以推廣和被利用到高次方程的計算上。通過這一過程的討論,既讓學生學會了分析問題的方法,又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五、應該與課堂知識同等重視開放性課題研究
完成規定教學內容之后,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可以指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利用課后時間,分組研究每一章后的數學活動,這也是一個極好的實踐、思考、探索和交流的過程。如學習圓一章后,體驗三等份角的阿基米德紙條的制作過程,用一個紙條可將任意給定的角三等份;學習相似一章后,可利用自制的測角儀測量旗桿、樹、塔的高度;學習投影與視圖后,通過觀察三視圖,制作立體模型等等,所有實踐過程要求將設計方案寫一份報告,再寫成一個小型的數學論文,給出評價。通過開放性課題的研究,既可以提高數學語言的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又可以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獲得了許多邊緣知識,也增強了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的意識與團隊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六、教改是教育事業的百年大計
教改需要教師付出終身的求索和奮斗,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知難而進。同時教改的方向要明確,要使數學教改能順利地按計劃進行,達到預期的目的,對教師而言,加強理論及業務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還要了解數學學科的最新發展與動向,這樣才能與教材同步,與學生同步,與時代同步;諸如銀行的最新存款條例中的有關本息計算的規定,懸浮式列車的常規速度,神舟飛船繞地球飛行的圈數與時間,都是在數學計算題中常常用到的基本常識,需要積累。要以辯證的觀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加強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以教育科學理論作指導;教師應加強對教學法的研討,熟悉各種數學教學法及其特點,并在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個人的時間、精力和知識畢竟是有限的,為使教改活動能確保有利于培養人才而且能持續地發展,全體教職員工要通力協作,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匡繼昌.數學教育學報,2010(6)
[2]宋建輝.數學通訊,2011(4)
[3]魏美云.數學通訊,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