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1: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際關系心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16年4月自考衢州市本級報名工作將于1月11日-13日進行。新考生首次報名,須持本人身份證(含軍人證、戶口本等),在規定時間內,到南區荷花中路129號衢州市教育考試院四樓現場報名??忌柽x擇專業,填寫《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名登記卡》,拍攝數碼相片,辦理《準考證》(準考證考前一周領取);續考生持《準考證》或以往報名核對單、考試通知單前來報名即可。詳細開考專業及開考課程請查閱浙江教育考試網(zjzk.cn)自學考試版塊。
考生須考完專業的8門以上課程,方可報考實踐、論文。報考實踐的考生須在《老生報名表》上填寫實踐課程的代碼、名稱和考生的聯系地址、電話、郵編;報考論文的考生須在浙江省教育考試網(zjzk.cn)“自學考試”欄目中的“報考簡章”上點擊“2016年4月實踐課”查詢到論文選題。
自考報名期間,同時可辦理2016年上半年的轉往外省手續,但必須在外省已擁有準考證且有一門以上合格成績。免考手續安排在3月辦理,時間另行通知。本次繼續接納教師心理健康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兩門課程的報考。
報考費用:理論48元/課;新生準考證15元/人;實踐、論文10元/人次。
其他縣(市、區)具體報名時間請咨詢當地自考辦。
2016年4月自學考試報考簡章:/UpLoad/file/20160104/20160104163703_6127.doc
關鍵詞: 歸因理論 大學英語教學 指導作用
1.歸因的定義
歸因是人們對于和他們相關的事件給出的認知上的原因或理由(Biddle,1993)。簡而言之,歸因是把某個行為或事件的結果歸因于一些具體的原因。
歸因活動就是人們如何發現“為什么”問題的答案的過程。隨著人類的發展,歸因活動早已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尋找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原因參與到“歸因”的過程。歸因活動可以用來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自然現象和人的情感偏好、動機關系不密切,歸因的結果不會影響人的情感、動機和隨后的行為,這種歸因活動被認為是客觀的。但社會現象的歸因和人的動機、情感關系密切,歸因的結果可能會影響人的情感、動機和隨后的行為,這種歸因活動是主觀的。人們對于工作或學習中成功或失敗的解釋或推斷則屬于后者。
具體到本篇論文,歸因被作者定義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尋找他們在大學英語學習中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在歸因理論的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歸因,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歸因理論的發展
歸因理論從社會心理學發展而來。歸因理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海德早期的作品。1958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Fritz Heider)的著作《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出版象征著歸因理論的誕生。隨著海德的步伐,許多心理學家也對歸因理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瓊斯和戴維斯(Jones and Davis),凱利(H. H. Kelly)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韋納(Bernard Weiner),他把歸因理論廣泛應用于實踐。歸因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從認知理論的研究到研究其結果和影響這樣一個理論結合實踐的過程。
隨著歸因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對于歸因理論的研究不僅僅局限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滲透于教育領域的各個角落,這些研究包括學生不及格現象,對學習持有的不正確態度,還有學生的心理焦慮,等等。歸因理論在人們處理這些復雜問題時給提供一個新的視野。正如第二語言研究所顯示的一樣,歸因是影響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學習者的動機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秦曉晴,2002; Tremblay et al,1995;William and Burden,1999),甚至會對他們的學習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
2.1海德的歸因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海德被公認為歸因理論之父。1958年,他首次提出歸因理論,即個人怎樣形成意圖和動機這樣的心理概念或個人如何解釋他的行為。在他的著作《人際關系心理學》中,海德把歸因理論定義為“樸素心理學”,因為人們經常提出“為什么”的問題,并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找出日常生活中他們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原因。
海德的歸因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個體理解或思考事件的方式對他們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他研究發現,當人們被要求解釋一些事情或他們某些行為發生的原因時,他們可能會歸因到一些外部(情境,環境)和內部(意向)的因素。內部歸因指某人因為自己的原因做出某種行為,包括需求、愿望、情感、能力、意圖和努力;而外部歸因或情境歸因,指的是某人因為他所處的情境表現出某種行為,包括任務難度和運氣。海德強調,如果某人把他或她的失敗歸因于環境因素,他就可能會降低對將來成功的期望,可能在將來不會努力。(Heider,1958)
2.2韋納的歸因理論
海德的思想對許多后來的研究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韋納(1986-1992)。在海德的理論基礎之上,韋納把成就動機理論和控制點理論結合起來,構建了他自己的極具影響力的歸因理論(Weiner,1986),“自我歸因理論”(張春興,2000:311)。韋納對于歸因理論的貢獻非常大,他把歸因過程和成就背景聯系起來。在他看來,歸因的過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歸因于對學術成就的影響。韋納的歸因理論主要在于個體如何解釋他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以及這些解釋的后果。
韋納采用三個主要的歸因向度把個體感知到的原因分為三類:控制點、穩定性和可控性。韋納(1972)確定了在自我歸因背景下的四種主要歸因。這些歸因包括:個人完成問題任務的能力、付出努力的程度、任務的難度和運氣對結果影響的程度。簡單地說,就是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韋納(1986)把成功和失敗原因的列表歸入因果結構的三個大的向度:控制點向度關于內部和外部;穩定性向度關于穩定與不穩定;可控性向度關于可控制和不可控制(Weiner,1986)。
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歸因的動機“推動”來源于人們在分析因果性歸因結構之后,如何在向度中分類他們的成功或失敗。
3.歸因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國內已有許多學者對歸因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數是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對學習英語的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如:秦曉晴(2002)對把英語作為外語的中國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的歸因進行了定性的案例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英語成績好還是差的學生都試圖歸因于如學習環境、英語教學、語言能力和努力等因素。李昌真(2007)使用問卷和訪問來調查不同語言級別的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他們的動機、學習行為的結果和他們的成就因果性歸因,結果表明動機對學習行為和結果的影響巨大;不同級別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歸因傾向。
本文主要研究大學英語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對他們的英語學習進行正確歸因,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韋納的三個向度對于人們在心理上的歸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向度在內部性、穩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的內容對學生的期望信心和情感有著巨大的啟示。
控制點向度關注一個原因究竟是內部(人為的)或者外部的(環境的)因素。韋納認為人們傾向于把他們和他人的行為歸因于個人因素如能力和動機,或者歸因于環境因素如任務難度和運氣。內部或外部控制點看上去和自尊感密切相關。如果一個學生英語學習的成功或失敗被歸因于內部因素,他的成功就會使他更加自豪、更加積極向上,而失敗則會使他變得自卑。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英語考試的成功歸因于他們的個人因素,考試成功說明他們學習英語的能力比較強,這樣學生會更加努力地學習英語。
穩定性向度是關于原因是否會隨著時間和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在韋納看來,歸于穩定和不穩定的原因對人們對未來表現的期望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如果一個學生把他英語考試不及格歸因于他能力不足,那么將來他還可能會不及格,因為能力被認為是穩定的;如果他把不及格歸因于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如運氣或者糟糕的天氣),他在將來的考試中就可能會取得好成績。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英語考試不及格歸因于不穩定因素,考試一次不及格并不能說明他學習英語的能力不行,這次失敗是偶然的。這樣,學生不會喪失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反而會懷著對未來成功的美好期望,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可控性向度是在成就領域里要考慮的第三中心向度??煽匦韵蚨葏^分了可以被控制的原因,如努力和效力,和不可被控制的原因,如天資、情緒和運氣。韋納認為這種可控性向度和情感緊密相連,如生氣、同情、感激或羞愧就如果我們認為可以控制的事情卻失敗了,我們會感到可恥或內疚;如果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可能會感到自豪。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英語學習成功歸因于他們自己的努力,這是學生們可以控制的因素,這樣他們會因為成功更加自豪,進而更加努力。
4.結語
歸因理論在大學英語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確的歸因能幫助學生總結過去的經驗,調節他們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在未來的英語學習中取得成功。而不正確的歸因會給學生以后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最終導致他們失敗。韋納的研究給教師更好的教學和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教師利用歸因理論幫助學生正確歸因:把英語學習的成功歸因于內部穩定可控因素,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學習;而把不及格歸因于一些外部不穩定不可控的因素,引導他們在將來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Wiley,1958.
[2]Tremblay,P. F.,& Gardner,R.C.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in language learning.Modern Language Learning,1995.
[3]Weiner,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Psychology Review,1985.
[4]李昌真.運用歸因理論研究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行為[J].外語屆,2004(6).
[5]齊曉峰.論歸因理論對教學的指導意義[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
[6]秦曉晴.大學生外語學習歸因傾向及其對歸因現象的理解[J].現代外語,2002(1).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越軌行為心理分析
一、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界定
在社會學中,越軌行為是指社會成員(包括個體、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背離或違反現行社會規范的行為,它存在于不同時空和制度的國家或社會,在一般情況下均受當時社會主導價值評判體系的否定性評價。根據越軌行為的一般定義,大學生越軌行為是指在其學習、生活、人際交往過程中,發生的較為嚴重地違反或背離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產生消極影響并受到否定性評價的行為。
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學生越軌行為中的“軌”,是指大學生應遵循的社會行為規范,包括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的一般規范和專門為大學生所制訂的特殊規范,其表現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約定俗成的。第二,大學生越軌行為必須是較為嚴重地違反或背離了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的行為。第三,大學生越軌行為是受到否定性評價的行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指出的是。大學生的越軌行為不等于都是消極的,有些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它能夠打破舊的行為規范。引領社會潮流,甚至能夠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因此,大學生的越軌行為有些在當時看來是被否定的,而歷史地看它卻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學生越軌行為,是指那些完全屬于消極的、被社會否定的行為,主要包括違公德、違反校紀校規、違法犯罪,以及自殺等行為。
二、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社會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導致大學生行為失范
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大學生正好處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既要確立自我統一性。又要建立與他人親密的人際關系。然而,青年人在這一時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長、發展,常常會感到冒出了一個與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對自我的形象常常會發生懷疑、動搖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識是指個人x-J自身的認識及對周圍事物關系的各種體驗。大學時期是真正認識自我的時期,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所具備的文化水準,決定了他們不再像中學生那樣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環境,而是眼光向內,注重對自己進行體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內心世界,力圖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變化,自覺地從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學校園有一種寬松自由的氛圍,許多大學生在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時,由于大學生處于獨特的社會層次,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有自己的社會見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閱歷有限,大學生與社會有一定的距離,社會實踐能力不強,因而他們在談論、評價、思考社會問題時往往帶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實際。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還不能深刻、準確、全面地認識問題。這些不足與他們極強的自我意識不相協調,這種不協調一直困擾著他們,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就會以越軌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
(二)大學生諸多心理矛盾是越軌行為發生的內在原因
大學時期是“心理斷乳”的關鍵期?!靶睦頂嗳椤币馕吨鴤€人離開父母的監護,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建立自己獨立的心理世界。在這一過程中,諸多的心理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例如,在大學這個社會氣氛很濃的環境中,大學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強。他們渴望獨立,強烈要求社會承認他們的成人資格。但是,由于他們無法完全靠自己來處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復雜的實際問題,特別是他們在經濟上沒有獨立,因此,他們一方面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另一方面卻事事依賴別人,這就使他們在心理上出現了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這一矛盾經常困擾著他們的心靈。又如,大學時期,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獨的時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大學生常常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細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學生又害怕孤獨,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個宣泄的對象,有一個可以產生心理共鳴的知己。這種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學生的情感生活更為復雜。從心理角度看,進入大學后,環境、生活、個人地位的變化,往往引起心理內部需要結構的變化,大學生時常處于波動、迷惘和抉擇之中,因而情感不穩定,情緒變化大,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學業、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變化都會引起情緒波動,容易產生偏激、沖動等情緒沖突。
(三)社會變革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誘發大學生的越軌行為
社會變革之所以能夠引起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是通過壓力和個性改變來實現的。當代大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中出生和成長起來的一代,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具體的社會變革形式,它給大學生所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價值觀念的急劇變遷。在價值觀的碰撞和沖突過程中,大學生一方面要適應新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還要對新的價值體系進行整合,增強其開放性和應變能力。由于大學生處于一個自我意識尚未完全成熟,價值選擇和判斷仍缺乏穩定和統一的發展階段,他們在處理價值沖突問題上就會顯得緊張甚至困惑。價值沖突壓力還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壓力形式——“文化移人壓力”,主要是指當不同的文化開始交流時給人們的心理上所帶來的變化。當一種文化移人另一種文化之中時,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濫,會造成價值體系的重新認知和整合。但這種價值變遷決不意味著就是進步的、積極的;相反,它或許是腐朽的、消極的。特別是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過程中,西方的“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價值觀很容易被東方青少年所欣賞、悅納,而一旦接受了這些思想,就會像吸食鴉片一樣明知其毒,欲罷不能。
(四)大學教育的偏差是大學生越軌行為發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環境相對落后,不良心理難以矯正。首先,高校心理調查和心理疏導工作滯后,心理干預無力,既缺少對同學問“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又較忽視貧困同學、特殊家庭同學的心理需要,這在客觀上放任了大學生價值觀的混亂,引發認知不協調,更導致部分有心理問題大學生自我封閉,自我否定,懷疑理想,懷疑人生。此外,更有許多~大學生認為有心理障礙的人就是“神經病”,不是不聞不問,就是敬而遠之。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環境相對落后的現狀,有不少大學生正是由于在這種環境下心理問題不能解決,心理異常程度越來越嚴重,導致越軌行為的最終發生。
其二,大學校園不良文化影響,致使越軌犯罪心理強化。據統計,絕大多數犯有性罪錯的大學生,是受黃色影碟、錄像、書籍及其它物品的腐蝕而步入歧途的。伴隨學習外部壓力的減輕,空余時間的增多,大學生接觸電影、錄像、報刊、網絡中不良刺激的頻率、強度、時間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學生的不良交友,形成違法犯罪心理輻射。由于群體凝聚力的作用,個體的不良信息往往會被其他成員所認同,尤其在戀愛、幫派、老鄉會中,這種認同常會轉化為違法犯罪的需要和動機。
其四,大學管理上的漏洞,為越軌行為發生提供了條件。根據犯罪時空影響律原理,少數大學生之所以能夠形成越軌犯罪行為,與大學生行為控制的時空盲點有直接關系。從時間控制上講,一般大學每周平均課時25節,比高中階段少了l0課時。從空間控制上講,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而大學生隨著大學社會化的要求,逐漸形成多點多線的活動區域。這些時空上的盲點往往處于無控制狀態。由于大學生普遍素質較高,社會對其一般持信任寬容態度;有些家庭認為子女考上大學,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對孩子的要求;學校則更是防不勝防,有的學校一個班主任老師要管理幾個班,有些學校雖然也設了思政老師、輔導員,但是效果不佳,大學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間接地成為誘發越軌行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學生越軌行為的心理學對策
首先,建立大學生越軌行為心理預測系統。大學生越軌行為的發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根據這一特點,建立心理檔案是預測大學生越軌行為的有效方法。大學生心理檔案可包括:個人簡歷,家庭成員,個人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交際能力、同情心、獨立意識、師生及同伴關系等),心理測驗結果,心理咨詢記錄,心理健康階段評價,等等。這些信息的采集不僅可以體現心理檔案的預測功能,還可以充分發揮其預防功能、發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其次,拓寬大學生心理宣泄和疏導渠道。心理學研究表明:大學生普遍習慣把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而把成功歸因為運氣好,這就降低了他們的挫折承受能力。心理學家韋納指出,改變原有的期望值可以提高挫折承受力。根據這一原理,利用心理干預手段進行就業指導、戀愛觀討論和人際關系心得交流會,讓同學了解人人都會有挫折,失敗并非都是自己的過錯,從而降低挫折感,達到心理平衡。同時,還應注意積極營造愉快的生活體驗,培養成就感,將不良情緒通過“訴苦會”得以傾訴、宣泄和轉移。此外,應當特別注意尊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在幫助他們的時候給予其自信而非無謂的同情,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樣,也應更加及時關注父母不和、離異型家庭或遭遇變故的大學生,積極給予心理援助,防止極端行為的發生。
一、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當代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肩負著家庭的期望、社會的責任和祖國的未來?,F在的大學生群體較之以前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信息爆炸和互聯網時代成長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獨生子女,享受過分的寵愛,他們的思想成熟更早,對社會事件和現象有自己見解,自我意識更強,喜歡嘗試新事物。進入大學后,學習和生活環境都發生了改變,尤其是脫離了父母和家庭的束縛,在網絡信息包圍和多元價值觀的沖擊下,如果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就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沖突、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當代大學生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存在于自我意識、學習心理、人際關系、人格、情緒、戀愛與性心理、網絡心理、擇業心理等。
二、網絡信息時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體現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有助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發揮,且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型。[2]國內學者從學校性質、學科、內容、形式、工作載體等維度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很多,這些工作對構建一個系統、立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幫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系統論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貝塔朗菲認為,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是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系統的整體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性質。系統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著,每個要素在系統中都處于一定的位置上,起著特定的作用。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應運用系統論觀點,構建網絡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切實發揮心理咨詢中心的作用,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的輻射面
1.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是由專業人員即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在大學生心理咨詢中的含義就是,有心理困惑的學生求助心理咨詢人員,咨詢師幫助來訪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或有心理問題引發的行為問題。目前,各高校都有大多數的接受心理咨詢的大學生是自發求助的,而也存在少數大學生由輔導員推薦或建議其求助心理咨詢。高校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咨詢,如個體面談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網上心理咨詢等,增加心理咨詢的服務對象,切實給存在心理困惑和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提供幫助。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提高心理危機干預的有效性
新生入學時都對所有大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的同時,可以幫助識別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將新生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存在的問題反饋給相關輔導員,有針對性的給予關注。而對于遭受嚴重災難、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壓力,使生活發生明顯或重大變化,無法通過現有生活條件和經驗克服的大學生,會出現痛苦、不安的狀態,常伴有絕望、麻木不仁、焦慮,以及植物神經癥狀和行為障礙等一類精神疾病。很顯然,心理危機已經對大學生成長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要提高心理危機干預的有效性,必須依靠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各高校逐漸建立以校級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牽頭、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配合、大學生朋輩互助團體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在對心理危機干預的預防教育、早期預警、危機干預和后期跟蹤起到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的建立,要求做到以下四點:第一,擴大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對相關工作人員和學生進行專業培訓,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組織形式多樣的社團、班級活動。第二,根據心理普查篩選的結果對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逐一訪談,建立心理危機學生檔案,并將情況告知學生所屬輔導員,共同做好預防工作。第三,通過咨詢對相關學生進行危機干預,在咨詢中發現心理疾病者應及時轉送到醫療機構就診。第四,與學校相關部門、輔導員和家長反饋干預后的評估結果,借助學生工作人員和同學的作用隨時了解心理危機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狀況、進行安全監護,并定期跟蹤咨詢。
3.分析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收集學術界和各高校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最新研究和信息,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前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探討很多,主要集中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研究,大學生心理特質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的作用等。也有實證研究,但大多停留在簡單的統計分析,創新不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反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狀況,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找到大學生心理尤其是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因素,通過實證的研究發現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取得的實際效果。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的優勢,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開設心理學課程,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調查在校大學生急需學習和掌握的心理學知識,通過實際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開設心理學課程,采取必修或選修課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在課程教育中應重視在講授心理學規律和理論的同時引入心理訓練,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真正有所收獲。除此之外,可推薦課后參考書籍供學生學習,心理學課程傳授心理健康知識以后,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自我調節,一旦出現心理問題能及時尋求指導和幫助。從與當前大學生密切相關的社會現象、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大學生中的熱點問題中等學生最關心、最困惑的心理行為分系列專題邀請心理學領域的專家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2.植根社團協會活動,滲透班級團支部活動
學生組織是大學生的活動的基本陣地,也是大學生的大本營。各類社團和協會集聚了學校中優秀的學生,在廣泛的大學生群體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植根于社團和協會的活動中,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心理健康協會可以通過舉辦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宣傳月、心理拓展訓練等大型活動,結合心理沙龍、心理對話、心理報刊、主題辯論、心理征文等日常教育活動,舉辦心理劇、心理知識競賽,心理影片賞析等活動,為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知識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開展朋輩心理輔導也是很好的一種方法,目前已被牛津大學證實一種成功的自我教育的模式。[3]班級團支部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形式如團體輔導,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對學生的心理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保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專業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
規定每個專業老師都要擔任本科生導師工作,對學生進行思想和學業上的引導。中國一向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特點,對老師有較強的情感依賴心理,學業老師與學生接觸時間多,交流溝通的頻率較高,對學生比較了解,容易接納學生和被學生接納。學生向老師傾訴的意愿可能性較大。加之從業老師在知識水平和道德操守方面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在學生當中有比較好的信譽度,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和學生雙方調整自身的角色,師生之間要建立一種平等的交往和對話關系,教師和學生雙方是平等、理解的。只有尊重對方的差異性、完全接納彼此、自由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幫助教師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的建設,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
開設一個具有豐富心理健康知識、實用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心理健康知識的平臺。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要求功能模塊設計合理,網站涵蓋的內容應包括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能為學生開辟符合實際需要和特點的教育服務。心理健康教育網站應覆蓋的內容應包括:
1.書面學習資料
結合目前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提供心理學領域的理論常識、心理問題個案分析、相關主題實用論文、推薦的心理學書籍、心理電影分析以及心理學科普專題課件資源等。可以通過提供其他相關心理學網站的鏈接,鏈接資源應該是心理學界有一定權威性的網站,增加學生接觸的資源的豐富性和正規性。
2.視頻資源
針對大學生關注的心理健康知識,搜集相關專題的講座視頻、電影電視資源、熱點焦點電視節目,如“心理訪談”等資源,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解決心理困惑的技巧,尤其是在自我認知、人際交往技巧、情緒管理、自我管理、就業心理等方面的指導,拓寬學生的視野,學會在心理學角度的分析問題。
3.開辟在線心理測試服務
提供心理測試的目的是通過心理普查全面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建立心理檔案鑒別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為心理咨詢和輔導的展開提供參考依據。對于測試結果應給予專業的解釋和慎重的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時可以給存在心理困惑的學生提供可以自學的資源。
4.開通網上咨詢途徑
一些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認識不全面,對隱私的保密要求比較高,更傾向于選擇通過網上咨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網上咨詢的途徑有很多,可以通過根據問題類型分成不同的BBS討論區、聊天室,學生比較輕松地與其他人進行討論和交流,心理老師給予適當、積極的指導,也可以設置一個心理郵箱,通過信件的形式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心理輔導。利用網絡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咨詢,邀請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和社會上的心理咨詢機構中的專業人員開設專題欄目提供個性化服務。
5.完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論文關鍵詞]高職生 職業價值觀 教育意義 目標 研究
大學階段是青年人形成職業價值觀的最重要時期,絕大多數學生的職業理想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職業教育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教育領域,對綜合國力的增強起著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擁有良好職業價值觀的學生已經成為企業招聘的寵兒,但這也常常是高職院校畢業生所缺乏的。所以,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面臨的抉擇。
一、高職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意義
高職生的職業價值觀是學生在職業選擇中所表現出來的傾向性態度和選擇,是對自身價值的定位,不僅影響其進行職業選擇和實現就業,而且對他們的工作態度、工作積極性,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目前,高職生的職業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如果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將不利于學生今后的擇業與就業。對高職生的職業價值觀進行研究,在理論上有利于探討高職生的擇業觀特點;有利于發現高職生在職業選擇上的誤區,并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讓他們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還可以豐富職業價值觀的結構理論,給高職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制定更加具體的學生就業指導措施,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對高職生進行職業價值觀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高職院校制定具體的就業指導措施
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發展和完善,導致利益主體和經濟成分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人們的生活和就業方式也隨之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向,因此,市場經濟帶來的這些因素碰撞直接促進了高職生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表現在職業層面就是職業價值觀念的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通過市場的作用來進行人才資源的配置,高職畢業生是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還是要走向市場,接受市場的優勝劣汰。我國大眾化的高等教育正在逐漸形成,而且高校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高職學生的就業率與普通院校相比有所提高,但是高職學生的就業難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通過對高職生進行職業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可以知道:高職生對未來就業的期待和現實就業狀況之間存在著不一致,而高職生的個人素質和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之間也出現了矛盾之處,這些突出的問題反映了高職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制定具體而有效的就業指導措施。
(二)有利于高職生明確自身的職業定位
職業價值觀教育有助于高職生明確自身的職業定位。高職院校學生由于剛步入成年時期,其思想行為會隨著社會現實狀況變化而變化,而他們粗淺的經驗和閱歷還不足以面對職業生活中復雜的現實狀況,他們在面對多元化職業觀時做不出很好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行為活動, 同時也是心理活動的過程。因而,市場經濟的這種需要使高職生能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形成合理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職業定位能夠影響一個人日后的工作進程,是奠定工作目標、實現自身價值的出發點。高職生由于年齡方面的原因,正是人一生中最適宜明確職業定位的階段,因此,職業價值觀教育有利于高職生群體在學習技術類知識的前提下,明確自身的職業定位。
(三)有利于高職生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高職院校培養的目標是技術性人才,就業率的高低直接由市場所決定,高就業率是學校得以良性循環的基礎,也是其具有競爭力的條件。大多數高職生畢業后都將直接面對工作的現實,接受市場對他們的選擇。如果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與社會需要不相適應,那么就會造成高職院校招不到學生的惡劣后果,而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也將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高職生不但要熟練掌握職業技能,還要逐步形成規范的職業道德,專業技術好且職業適應性強的高職生是企業用材的第一選擇。通過職業價值觀教育,能夠讓高職學生提高職業認知程度,了解當前社會對職業工種的基本需求和某些職業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也能夠讓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勵自己進一步明確職業目標、學好專業技能、轉變就業觀念和提升心理素質,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二、高職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一)培養高職生良好的職業品格
1.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遠大職業理想應當把職業目標和社會現實需求緊密聯系起來,處理好國家與個人兩者之間的關系?,F階段,一部分高職生在求職過程產生了相當多的挫折感和失落感,有的學生還對未來缺乏應有的信心,這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形成正確的職業理想,對職業的期望又相當高,最后使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充分實現。因此,高職院校應采取措施,加強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強化職業價值觀教育,完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重視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創業創新能力培養,傳授擇業的技巧。讓學生將自身的職業理想與社會的基本需求結合起來。
2.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國家建設高等職業院校是為了培養一大批具有高技術的智能型人才,職業院校也就把這一目的作為其生存的根本,而學生也自然而然地認為學習職業技能就是自己進入職業院校的基本出發點和任務。因此,現在仍然有很多的高職院校還停留于傳統教育思維中,把職業技能的培養放在第一的位置,最終忽視學生的其他素質培養。學生畢業時的就業途徑和態度都來自學生平時職業意識的培養,誠信是人生各個階段的無形資產,一個人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獲得與他人繼續交往和發展的機會。不管個人對目前工作是否感到滿意,但在實際工作中都應當認同和追求其工作崗位的社會價值,培養堅定的服務和奉獻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讓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不僅有利于個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強敬業的精神,還能發展好人際關系,為建立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3.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職業態度培養。職業態度主要是指從業人員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看法以及所表現的行為舉止。簡而言之,職業態度就是個人對職業選擇所持的觀念和態度。職業也是可以談意識形態的,對職業的基本態度就是一種職業意識形態,是個體對人類勞動的看法,勞動也可以說是個體作為社會人所必須履行的義務。因此,對高職生有關職業態度的培養就是讓他們成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有利于他們履行自己的義務,形成職業意識形態,對他們整個職業經歷有巨大的影響。
(二)鍛造高職生較強的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指個體完成一定職業任務所必備的一系列穩定的能力特征和素質的總和。職業能力是高職生成功就業的重要條件。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當注意工作技能和精神風貌的相互結合與滲透。
1.提高高職生的職業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職業基礎性元素,擁有職業專業能力是開始職業的第一步。職業興趣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擇業目的,而職業專業能力能夠說明一個人是否能在其特定職業方面勝任的關鍵,能夠決定一個人在該職業中取得成績的大小。個人在求職過程中,招聘單位最注重的就是看求職的學生能否具備勝任專業崗位的工作能力。比如說,學生去應聘無線電維修的工作崗位,招聘單位最看重你在學校中是否學到了無線電維修的基本操作能力。
2.提高高職生的職業選擇能力。高職院校應當積極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應當根據個體的興趣來發展自己的職業理想,應當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來選擇未來的職業,做到知己知彼,還要在職業實踐過程中逐步改變不適應其工作的個性特點,形成適應特定職業的職業個性。未來職業的成績和成就是以一定職業選擇能力為基點的,學校應當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構建職業選擇能力,全面而廣泛地培養和發展職業選擇能力,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提高自身的職業選擇能力。
3.提高高職生的職業適應能力。職業適應能力主要體現為就業者對所承擔工作的生理、心理素質方面的能力。人的生存和發展不能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要想在復雜多變和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獲得充分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就必須要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職場中也是這樣,對職業環境適應快的人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對職業環境適應慢的人容易失去許多寶貴的發展良機。當前,高職生不怎么關注市場變化及社會變化,主要把自身的精力和注意力用在應付考試上,職業適應能力較差。
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減少在求職中遇到的問題,因此,除了學生自身要正確認識自我和轉變自己的就業觀念外,高職院校也要加強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高職院校在專業技術課的范疇之外,還可以開設那些和學生成長相關的課程如公共關系學、社會心理學、人際關系心理學等科目,通過這些課程的教授來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社會競爭力。高職院校可以以就業體驗活動為契機,積極與企業合作,改善并充實高職教育的實踐環節,促進高職教育與職業社會的融合,讓學生在職業實踐活動中品嘗職業工作的酸甜苦辣,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健全的人格和社會交往能力。此外,高職院校還應采取如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和創業扶助等措施來幫助學生加強對職業世界的認知,提高高職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幫助他們在求職時減少阻礙,實現順利就業。
(三)提升高職生的就業能力
1.提高高職生的職業認知程度。職業認知能力是形成職業能力的前提。按照認識這個范疇來說,職業認知是作為客體存在。職業認知從表面上來說就是個體對其所從事的職業的特點和功能的基本認識和看法。對學生進行職業認知培養是職業指導部門的中心工作,通過對職業信息的宣傳和,可以使學生對當前社會對職業工種的基本需求,還可以了解到某些職業在未來的發展前景。高職生的職業認知程度怎么樣是檢驗其就業能力的一方面,因此高職生還要對相關的一切信息都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才能從中學到很多職業信息。高職生應當把其將要從事職業的特性、功能進行深入考察,讓高職生認識職業包含的內容以及未來發展的狀況,還應當認識職業和個體進行互動而產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