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1: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近代建筑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雞公山;中外關系
在雞公山的相關研究中,姜傳高長期從事雞公山歷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創辦了《雞公山文史研究》期刊(1-7期),通過對史書、案卷、文稿和在山居留過的老人的回憶加以歸納整理,將雞公山走過的漫長歷程趣味性的再現給廣大讀者。姜老經常在博客中譯介近代在雞公山避暑西人的回憶錄,更新關于雞公山的相關研究成果,但是姜老的研究側重于對史料的挖掘。
筆者通過對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進行搜集整理,發現三個規律:第一、在一些有分量的專著中涉及雞公山,界定雞公山的性質,涉及“雞公山德產處理”問題,另外在一些傳教士的回憶錄中間有論述;第二、將四大避暑地結合起來進行比較研究,從宏觀角度探尋避暑地的開辟、發展、經濟效益等各方面的問題;第三、從各種不同側面來探索雞公山的情況,比如說文化、經濟、旅游、建筑、生物學、外交等角度研究雞公山。具體表現如下:
一、總體性研究
在總體性研究中,如費成康主編的《中國租界史》,該書是國內較早一本對“避暑地”進行定義的學術專著,詳細論述了“避暑地”與“租界”在風貌、開辟、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的差異,在其他關于租界史研究的幾本專著中都多少涉及了一點關于雞公山的內容。日本學者川島真在《近代中國外交的形成》一書相關章節中提到了“雞公山案”,作者的側重點是在分析“一戰”結束后在德國避暑房屋分配過程中交涉署的作用,以及中央與地方、地方交涉員與中央的微妙關系;此外,雞公山的開發與西方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當時生活在雞公山的美國路德宗傳教士回國后保存了關于雞公山的部分檔案,另有一部分傳教士在回憶錄中也有關于雞公山的相關記載。研究美國文化的齊小新的《口述歷史分析――中國近代史上的美國傳教士》,書中專門一章論及雞公山,通過在雞公山生活過的傳教士的親口敘述,使我們對雞公山的那段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綜合比較研究
此方面多將雞公山和其他三個避暑地結合起來研究。浙江大學李南的博士論文《中國近代避暑地的形成與發展及其建筑活動研究》一文從建筑學的角度,詳細論述了雞公山等四大避暑地的開辟過程以及不同時期的建筑活動;蘇州大學呂曉玲的博士論文《近代中國避暑度假研究(1895一1937年)》該文側重在旅游史和社會史方面,全面勾勒了近代避暑度假的概貌,論述了四大避暑勝地的概況,分析其所產生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效應,進一步論述了四大避暑勝地的收回過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張慧真的碩士學位論文《近代中國避暑地的形成與發展》一文,是目前國內少有的以“避暑地”為研究對象的專題論文,主要從中外關系、社會史、旅游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國避暑地的歷史,相關章節論述到了雞公山的開辟、收回交涉過程,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但是由于其在臺灣地區,其所運用的資料多為中研院近史所所藏的外交檔案,然而,近代地方交涉的部分檔案多保存在大陸地區,像湖北檔案管里面保存了許多關于雞公山、湖北交涉署的檔案資料。由于她無法取得,所以缺乏檔案資料的相互印證,得出論點難免有點偏頗。以上論文均把四大避暑勝地結合起來研究,在論述避暑地的形成過程中對雞公山租地交涉都多少涉及,且所引資料基本相似,除了張慧真在行文所引資料中運用了部分外交檔案,其他均未涉及。此外還有幾篇碩士學位論文,例如,浙江大學自然地理學院李燦的《四大避暑圣地比較研究》等等,在此不在一一列舉。除了學位論文之外,還有一些期刊論文,介紹四大避暑地,這方面的論文也有許多。
三、專題性研究
雞公山的專題性研究,起步于1985年,相關的專著有《雞公山志》、《雞公山》、《到雞公山看老別墅》、《雞公山史海拾貝》等一系列著作,但目前我們通常把它們列入資料范圍。
除上述專著外,還有相當部分學位論文,有代表性的是張明瑜的碩士論文《論雞公山避暑地的形成與影響》從歷史學和社會史角度論述了雞公山的開發與雞公山對于當地社會發展變遷以及近代化的影響;有從旅游學的角度論述,宋晨的《山地度假旅游開發中的利益相關者研究---以雞公山為例》本文應用文獻分析和案例研究,通過分析國內山地度假旅游開發的發展概況和存在的問題。還有從建筑學角度來研究雞公山的;在期刊論文方面,陳越的《雞公山的歷史沿革與風景特色》則主要從歷史沿革、風景特色方面評述了雞公山近代在風景園林、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方面的概況;有從建筑學角度研究的,姜傳高的《雞公山近代西洋建筑》一文綜述和回顧了避暑地的開辟簡史、歷史分期、別墅分區、建筑風格、審美價值等內容。萬傳瑯撰寫的《雞公山近代別墅建筑》從發展簡史、別墅分區、特點等方面展開總述;有從生物學方面研究雞公山的,雞公山風景區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宜各類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中外植物學界高度重視,對雞公山的自然科學研究迄今仍綿延不絕;也有從文化方面研究雞公山的,以周繼偉為主的作家試圖從文學的角度解讀雞公山,其作品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論文摘要】建筑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產生的,它是經濟、技術、藝術、哲學、歷史等的綜合體。人類建造房子,避免了風吹雨淋,人類建造了房子,人類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穩定安全的場所,人類就可以從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隨著文明的進步,建筑更多不但體現了它的實用性,還體現出了它的藝術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樣式、風格不盡相同,這些都是因為世界各地的風土文化的差異造成的。什么樣的文化必然產生什么樣風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習俗對建筑藝術設計的影響進行了淺析。
建筑藝術是風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東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國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風俗文化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范。風俗的多樣化,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范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的不同,稱之為“俗”。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的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風俗是一種社會傳統,某些當時流行的時尚、習俗、久而久之的變遷,原有風俗中的不適宜部分,也會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風俗由于一種歷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補充部分。風俗文化的差異性,必然導致不同風俗文化下的人們思想產生差異,這是人們認識不統一,意見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在不同的文化風俗下,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會不同,這也必然會導致藝術作品的不同風格。建筑不僅作為一個為人們擋風遮雨,為人們提供溫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們的依賴,它還作為一項極具欣賞價值藝術作品而受到人們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風俗下的建筑風格不盡相同
東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國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幾千年來,中國人長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無形中在國民意識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論。中庸,仁恕的道德規范始終主導著中國人的建筑理念。很多優秀的個性特點得不到充分發揮,更多的民族創新得不到真正的張揚展現,這就形成了以皇家園林與宗廟寺院建筑為主的比較單一的建筑格局。而在這一點上,歐洲國家的建筑比我們豐富的多。歐洲人性格自由奔放,個性突出。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體現的尤為盡致。中國的建筑的主要特點是以磚木材料為主,四合院封閉式的群體空間格局,體現了中華民族深沉內斂的文化底蘊。中國建筑的風格,從古代到近代并沒有太大變化,因為我們保守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建筑更著重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價值和儒教思想相統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磚石為主,整體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結構體系,所以相比較我們中國的建筑,它的壽命比較長。另外在建筑設計空間上看,西方的設計理念主要以開放的單體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這是與我們的建筑空間很大的區別。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亞大教堂都很好的體現了歐洲人開放張揚的性格和科學民主的精神。東西方建筑的差別主要體現了東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別,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共同造就了東西方人們在意識形態、思維方式、審美觀念上的不同。
二、東西方建筑風格趨于一致化,是世界風俗文化交流,相互滲入的結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風格基本趨于一致,但不會相同。材質都盡可能采用磚石,水泥,混凝土結構。這當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質量的考慮。但就現在建筑伍德藝術風格上,東西方的融合較為深入。我國很多的優秀建筑設計師,梁思成,貝津銘等,他們都非常虛心的吸收東西方建筑藝術的精髓,都是將東西方建筑藝術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設計的馬賽公寓,丹下健三設計的代代木國立室內綜合體育館,貝津銘的香山飯店。這些現代建筑的瑰寶,無一不體現了東西方藝術的糅合。它們都不是單一體現東方或西方的風俗文化,建筑風格。而是基于東西方建筑風格藝術的精髓,又經過大師們的創新發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話。現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各地風俗還是各異,但不同文化風俗下的人們之間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國傳統的含蓄,中庸建筑風格,也在西方建筑風格,風俗文化的影響下,漸漸變得開放,流暢,風格也趨于多樣化,藝術欣賞價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風俗下的建筑藝術的設計需要更多的包容與謙虛
歷代以來,不同文化風俗下的人們很容易產生矛盾。一是因為各自利益的驅動,二是因為各地風俗文化的差異造成了人們對事物認識的差別,價值觀,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們的意見產生分歧。隨著歷史的發展,各民族進一步融合。這在我國歷史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也更易為我們理解。民族的融合,促進了風俗文化的融合與同化,進而價值觀,文化理念趨于統一。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建筑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審美范疇,和人類民族融合的進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在不同文化風俗下,我們建筑藝術要取得杰出的創舉,必須做到百花齊放,兼容并包。必須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納不同的建筑風格,多一點謙虛,虛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藝術去學習,取長補短,優化我們的作品。
由于時代的發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頻繁,交流內容的廣泛化,當代建筑風格相差越來越小。建筑風格是人們審美意識的體現,是人的能動性的表現。分析不同文化風俗對建筑藝術設計的影響,通過比較很容易的出來。我國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遺址,遺跡存在,風格迥異。即使當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雖然各地建筑風格趨于多樣化,同化。但仍能體現出不同文化風俗下,不同的風格。各種風格都有其優缺點,去劣存優,取長補短,是我們當代建筑設計工作者應孜孜以求的。
參考文獻
[1]程宏,王燁.文化習俗對建筑藝術設計的影響[J].時代文學,2009(10).
[2]陸元鼎.中國傳統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園林技術,2003(4).
[3]劉玉超,羅大為.建筑藝術與生活[J].民營科技,2010(1).
關鍵詞 曇華林 城市記憶 城市文化 街區改造
一、城市的記憶與文化
歷史街區作為城市歷史文脈的載體,是城市文化傳統要素與現代要素的交融區。其作為傳統文化形態存在著,卻有著強烈的現代功能需求。武漢曇華林歷史遺存豐富,百年來的建筑文化,既有民居,又有官邸,既有傳統建筑、近代教育衛生史,又有革命歷史,是武漢少見的一個歷史遺存集中之地。人們到這里來尋找老武漢的舊風貌和近現代歷史,其珍藏著老武漢的城市記憶。
武漢曇華林一片保存有比較典型的老武昌城風貌和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痕跡,這些都是原汁原味、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曇華林具有極其珍貴的文物價值。它可以看作是武漢近代文化的一個縮影,因為它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武漢開埠以來的文化歷程。著名作家方方曾說這條老街,記憶著太多東西,如果它能夠一條街完整地保存下來,那可真是一件幸事。把那些尚存的老房子變成活教材,讓它們繼續留在曇華林的街上,那么這條老街就會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二、曇華林歷史街區概況
武漢曇華林歷史街區位于老武昌城北城墻下,螃蟹岬和花園山兩山之間,其歷史風貌較為完整,保存有大量歷史性建筑。曇華林街區被依法確立為武漢市歷史風貌街區,2004年政府部門頒布了《曇華林歷史風貌街區項目保護規劃》,確立曇華林歷史街區保護范圍,要求對曇華林進行保護性改造。曇華林歷史街區包括了東至中山路、南至糧道街、西至得勝橋和鳳凰山、北至中山路的圍合區域,總面積約為104.1公頃。該區域內有歷史性建筑30處,共48棟。其中有文物保護單位l處,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筑一級保護建筑2處,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筑二級保護建筑20處?!耙粭l古街,集中了眾多的學校、完整的近代早期醫院,這在全國都很罕見?!闭劦綍胰A林對武昌、乃至武漢的影響,劉謙定贊嘆說,它就是一部武漢近現代教育衛生史。
三、曇華林街區、建筑形式分析
曇花林街區內有鳳凰山、螃蟹岬、花園山、胭脂山、蛇山等自然資源??h華林街區主要由街區內四通八達的街巷體系形成。這些街巷主要呈南北走向,由西向東依次有江家巷、崇福山巷、高家巷、郎家巷、黃家巷、宜孝巷、馬家巷、鼓架坡和云架橋。相互平行的巷道恰好形成了從核心景觀區向南擴散的區域,成為這一區域內的主要交通骨架,并與曇華林主街相通,構成了曇華林蜿蜒復雜而又結構清晰的街巷網絡。街巷作為街區的空間系統與結構形態的重要組織結構,是歷史變遷所形成的有機脈絡,是街區的基本骨架。雖然這種體現街區發展脈絡的歷史骨架呈現出衰敗的趨勢,但是它的基本結構是真實而完好的,反映了歷史形成的土地劃分結構。街巷組織結構將街區內的教區、學校、民宅等單元有機的組織聯系在一起,形成了曇華林頗具特色的街巷空間。目前曇花林山體植被恢復、街巷院落空間已重塑,以曇華林街為主街。在其上衍生出戈甲營、太平試館等街巷,打開區域內優秀歷史建筑周邊的空間,形成公共空間,構建圍合式的院落空間,通過形成不同層次的空間,營造傳統的街區景觀。
1、街區內歷史建筑及傳統民居
街區內聚集了花園山教堂、瑞典教區舊址、仁濟醫院、縣華林老街、夏斗寅徐源泉公館、縣華林32號等數十處近代歷史優秀建筑。其文化內容涵蓋了武漢近代眾多歷史事件。曇華林街區傳統民居始建于清末民初,大部分為典型的木構建筑,七架梁,抬梁加穿斗構架。面闊三問.進深七間,次間深八間,墻肩以上全木.以下為磚。原為小青瓦屋面。另外一部分民居風格為穿斗加正問大門全無,龕壁搭建閣樓,北面明間隔成房。
2、文化資源
曇華林街區文化資源豐富,具體包括西方宗教文化、胭脂路布衣文化、街巷文化、古城文化等許多文化資源。曇華林街區周邊大專院校云集。其中湖北美術學院是集美術教育、美術創作、藝術設計、美術理論研究和藝術產業開發于一體的高等美術學府,是武漢市現代藝術文化的窗口。此外武漢音樂學院與與之毗鄰。曇華林街區依托區位優勢,發展藝術創意產業,引入創意文化,創意源泉,引入藝術設計公司、美術研發機構等,打造藝術創意產業研發基地。創造一種休閑自在的文化氛圍。
四、曇華林街區的后續研究
歷史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尊重城市發展的歷史,使城市的風貌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更具內涵和底蘊。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遺存,不僅是歷史的一面鏡子,也是城市延續力、發展力和影響力的根本所在。曇華林歷史街區作為武漢市武昌的一條老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文化氛圍,是武昌老城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探索武漢城市文脈和傳承地方特色不可多得的“實物標本”,活的歷史博物館,是我們這座城市的記憶。
(作者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黃李濤.曇華林歷史性建筑的保護與再利用[J].建筑·建材·裝飾,2012(3).
[2]湯和平,段瑜.以文化為導向的歷史街區復興規劃—以武漢市曇華林-胭脂路歷史街區為例[J].城市規劃學刊,2009(z1).
【關鍵詞】城市建設 歷史文化遺產 城市規劃
一、合理協調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無疑是存在矛盾的。通過實施城市規劃,可以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城市建設需要的是建筑空間的拓展,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需要的則是現存建筑空間和建筑形式的保留。兩者是對立的兩級,水火難以相容,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又必須找到和諧相容的方法。政府可以根據根據城市長遠發展的需要以及文物保護法規的規定,出臺相應的城市規劃,合理協調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在實際運行中,既重城市建設,也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給兩者以合理的運行空間。關鍵是出臺的城市規劃要有具體的史文化遺產保護內容,甚至要在總體城市規劃中,建立保護專章或建立獨立的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否則的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就成為一句空話,城市規劃的內容重點就落到了城市建設上。如青島市近年來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建設速度發展很快,但城市中的關歷史文化遺產也同時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與青島市具體而詳細的城市規劃有關。1994年青島被認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01年關近代建筑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島市政府及時出臺了《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青島關近代建筑保護規劃》等城市規劃和關保護條例,這些規劃,協調了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矛盾,使城市在快速發展建設的同時,關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二、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性開發
讓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社會前進的進程中處于靜止的狀態并不能起到最佳的保護作用。城市中歷史文化遺產需要維護、修繕,只有這樣它才能更長久的留存下去。歷史上,西安城墻、太原晉祠都是進行了常態化的維護、修繕,才成為今天的樣子。通過保護性的開發,讓歷史文化遺產發揮一定的實用價值,可以獲取維護、修繕資金,在發揮使用價值的過程中,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會不斷地受到人們的重視,這樣也會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在今天,“城市文化遺產作為城市特色的重要內容,在城市特色塑造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城市愿意申報歷史文化名城,以此作為打造城市特色的籌碼”。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性開發已經成為提升綜合形象、增加歷史文化意蘊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對歷史文化遺產實現保護性開發的途徑就是把歷史文化遺產的開發有效地納入城市規劃中。如《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將小西門、天心閣、潮宗街、開福寺規劃為“歷史風貌保護區”,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保護區內以保護古建筑為主體,適度引入旅游產業、文化產業,與岳麓山形成呼應,整合開發成“山、水、洲、城”特色突出的古城風貌特別保護區。在青島,因為有完善、合理的規劃,關的旅游功能越來越突出,而在關一帶進行建設則有著嚴格的限制,就連街具建設都納入關的整體建設保護規劃當中。
三、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城市規劃說的通俗點就是幫助城市算未來的賬,算的好這筆賬就會多一些、早一些地變現,而算的不好,變現的數目就會少一些、變現的時間就會遲一些,甚至還會賠本倒貼。合理、可行的城市規劃總是把歷史文化遺產做為寶貴的資源,注重城市建設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并舉。好的城市規劃是通過歷史文化遺產提煉城市的人文歷史精神,推進城市的文化建設,創造宜居、宜投資的內環境,進而還能釋放出城市的旅游價值、創造綠色無污染的經濟收益。
通過良好的城市規劃完全可以實現城市規劃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和諧統一。在這方面斯德哥爾摩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城市,它既是一座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城市,也是歷史文化非常濃厚的城市。它的基本做法是:一些新開工建設盡量走上郊區,打造衛星城,歷史文化遺產一般不動。斯德哥爾摩也開發歷史文化遺產,但原則是保留傳統建筑外墻、拆除內部設施重建,既發揮了實用價值,又保留下了歷史風貌。如今,斯德哥爾摩既有發達的現代工業體系,又因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城市以文化論輸贏,城市規劃決定著城市的價值。在這里,我們也確實需要重新評估政府的職責,政府應“著重從綜合決策與實際運行兩個方面構建有效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涉及的問題很多,城市規劃雖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有了良好的城市規劃就給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一個合理、有序、正確地進行的依據。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實際作用的發揮,必須以完善的立法保障、嚴格有效的執法為基礎。通過各個環節的緊密銜接、有效配合,城市規劃可以發揮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通過對東西方建筑實踐與理論的對比,總結出建筑實踐與理論正從歷史上的游離的關系向當今的共生關系進行轉變,并由此指出我國當下建筑創作中所面臨的困惑之一是理論的匾乏。
建筑學是一門十分高尚的科學,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勝任的,一位建筑師應該是一位天賦極佳之人,是一位實踐能力極強之人,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之人,是一位久經歷練之人,尤其是要有敏銳的感覺與明智的判斷力,只有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才能有資格聲稱是一位建筑師。上面的話出自文藝復興建筑大師阿爾伯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建筑設計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由于它的科學屬性,需要有強大而系統的理論體系作支撐;又由于它的工程建造屬性,需要有精深的實踐技能。
1實踐先行—共同的生存訴求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建造活動都是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然而,隨著從無意向到有意向的轉化,建筑的作用也從最初的純物理功能演化為具有意義載體的功能,它不僅要具有基本的物質功能,也就是遮蔽功能,還要經常被要求具備情感功能、社會功能和哲學功能。在情感功能方面,令人感覺或親切柔美、或莊嚴肅穆、或富麗堂皇、或清素典雅……在社會功能方面,建筑也經常成為顯示主人身份和等級,同時還會起到防御、教化、規訓等作用(如城墻、寺廟、講堂和監獄);在哲學功能上,建筑的形制經常要與宇宙和天象聯系起來,反映了人的宇宙觀。正是這些情感功能、社會功能和哲學功能的需求,才推動了設計或者意向的發展,從而誕生了專業的建造師(在中國是匠師)。反過來,建筑師又在實踐中提煉諸多設計手法和技巧,結合自然條件、地域特征以及形而上的意識形態,從而形成法式或規制。但是,這些法式仍不能被稱作理論,因為它們仍然還只停留在經驗階段,沒有經過抽象和推理,沒有形成理性認識,更沒有演繹。
2理論產生—不同的生成背景
西方的早期建筑理論,得益于包括古典理性主義哲學和數學在內的古希臘文明的整體支撐,并擁有古羅馬帝國大量宏偉建筑活動的實踐支持。最早的建筑理論,要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軍事工程師維特魯威的《建筑十書》,這本書被埋沒了很久,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才被人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涉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建筑構圖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形制、建筑環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設施、建筑師的培養等等。自文藝復興到19世紀,西方相繼出現了阿爾伯蒂(意大利)、布隆臺(法國)、拉斯金(英國)等許多建筑家的理論著作。總體來講,18世紀以前的理論,是以數學和歐幾里德幾何學為基礎的,理論家們繼承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認為宇宙萬物被一種數學法則所控制,他們盛贊人體比例和黃金分割的美妙,從中推演出萬物所應遵循的比例,而建筑作為宇宙的模型,也應該遵循這些比例。這些理論,往往是個人觀點和心得,主觀性較強,理論本身所涉及的內容也往往局限于形式法則,對于建筑結構、建筑環境以及建筑人性化研究幾乎都沒有涉及,所以對于實踐的指導也很有局限性,通常適用于大型宗教和行政建筑的規劃布局和立面形式,并不關心內部空間和人的行為及心理。另一方面,大量的民用建筑,在沒有系統理論的指導下依然自發自覺地進行,并創造了建筑歷史的主體。18世紀以后,隨著近代自然科學和歐洲啟蒙運動的推進,學術領域乃至整個社會崇尚理性主義和人文主義,這些影響到建筑理論,也將近代科學技術理性主義包容進來。到20世紀(尤其是中期),西方建筑理論家與哲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工程學、語言學等多學科先進成就進行跨學科結合,從而建立一了系統的現代建筑學理論體系,使建筑理論的體系化超脫了個人而成為一種群體活動,進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的。
中國古代建筑的思維活動,是在與歐洲古代文明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地理和歷史背景下進行的。中國是一個農業立國的國家,與收獲相關的節氣與天象成為原始文化的核心,同時,與收獲相關的水利管理及地理因素推動了中央集權的政治進程。在此基礎上,中國的建筑理論與西方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范疇、體系與機制。在中國文化的宏觀定位下,一方面,“天生神物,圣人則之”“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對于成器以為天下利的百工給予表面上的尊重;另一方面,出于對整體世界的把握需要,將人類的社會與思維活動分為五個方面:“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張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即將無形的觀念把握與有形的器物制作這兩種活動分割開來,并與社會身份相聯系。從而設計活動分為兩個部分,與維系社會等級相關的思維活動納入到禮制及典章范圍,稱為“道”,與有形的器物制作相關的思維活動被納人“工”的范圍,稱為“器”,道與器的巨大鴻溝,加上后來的“治人”與“治于人”的對立,使得中國的建筑匠師長期未能完成歐洲文藝復興之后的設計與施工、建筑于結構的專業劃分。即便如此,中國古代建筑活動中也依然產生了少量的具有理論萌芽的建筑技術書籍。最早,也是最系統的應當數北宋時期由王安石主持編寫的,由政府頒布的建筑預算定額(也兼有施工手冊之用)—《營造法式》,這是我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術書籍。書中資料主要來自歷代工匠相傳經久可行之法。這本書不僅對北宋末年京城的宮廷建筑有直接影響,南宋時,還因在蘇州重刊而影響江南一帶。
3當代建筑理論
當代建筑理論包括四個方面:基本理論(如本體論、價值論、創作論……)、應用理論(設計原理、方法論、工具論……)、跨學科理論(如建筑史學、建筑教育學、建筑社會學、建筑行為學、建筑心理學……)以及建筑評論等?;纠碚搶儆诮ㄖ軐W范疇,反映了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用理論是有關設計方法的學問,它是伴隨著傳統無意識設計到有意識設計而誕生;建筑歷史與理論是研究建筑發展歷程與動因的理論體系,主要涉及技術、文化與藝術等因素;建筑設計原理是專門研究具體建筑類型的設計原則與范式的學科,也是直接指導建筑實踐的理論層面。當代建筑理論的研究,主要圍繞著建筑哲學思想與跨學科理論兩大范疇進行,因為這兩大范疇對建筑創作的科學化和人性化有密切關系,同時也表明了建筑師對于建筑創作的態度。
關鍵詞:購物中心,購物林蔭道,體驗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商業建筑是現階段人們物質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商業建筑也經歷了從百貨市場,超級市場,連鎖店到大型商業中心的發展過程,商業中心作為較成熟的新型商業模式,是許多地區目前所追求的最佳商業模式。
1,購物中心的基本概念:
所謂購物中心的概念是從英文單詞“mall”翻譯而來,“mall”指的是歐美的一種郊區大型娛樂購物中心,跟中國歷史上的“瓦肆”類似。特指規模巨大、連成一體、包羅眾多專賣店和商鋪、集購物、休閑、娛樂、飲食為一體的商業中心或加蓋的林蔭道商業街。單詞的解釋原意是“林蔭道” ,近代經常與“購物中心”的意義連接起來,引申為“購物林蔭道” ,意指在“mall”里肯定有一條或多條步行街,身臨其境購物、消費或漫步,猶如在林蔭道上閑逛一樣舒適和愜意。
2,沈陽星摩爾購物中心的幾點分析:
現代人們對于商場的概念不僅僅局限于購買商品的場所,更多的是一種茶余飯后的休閑體驗場所。人們也漸漸接受了商場成為除去廣場外的另一個集會休閑的場所,商場的功能和意義于此同時變得更加復雜。國內的許多新興商場的建筑形式也漸漸的向購物中心所靠攏,但是始終無法詮釋出它的真正含義。不同于單純集合體的概念,沈陽星摩爾購物中心詮釋了“mall”的真正含義,一種愜意的林蔭道式的商業步行街式的建筑。
沈陽星摩爾購物中心位于沈陽市鐵西區北二中路6號,是由國際知名的土耳其商業地產開發商特克莫公司(Turk Mall)以及國際著名綜合集團菲巴集團(FIBA Group)聯手在中國投資開發的第一個大型項目,總建筑面積為325,716平方米,是以大型綜合購物群體為主的集旅游、購物、休閑于一體的大型多功能生活廣場。作為大型綜合性商業廣場,沈陽星摩爾購物中心就如一個微縮版的小型城市。除了一般購物中心常見的設施外,這里還設有室內花園、數碼廣場以及中式和土耳其式兩種完全不同感覺的SPA等。更有特色的是,這里還設立世界各地的特色區,融合各國文化。室內花園、小橋流水等元素應用到了商場的各個環節,讓逛街購物像逛花園一樣的舒適。
星摩爾購物中心真正的做到了“購物林蔭路“的效果。它采用了所謂的“島式”布置方式設置業態,商鋪集合成組團,各組團間相互獨立不粘連,由走道和過街天橋相互連接。在首層購物時,相互獨立的“島式”組團好像不同的街道建筑,隨處可見的花園,以及為了達到自然通氣的效果,在步行街內采用的全透明、自然采光和屋頂開氣窗的設計使得人們真的好像置身與城市商業街一般。在上層購物時向下看,被商業組團所分割成的走道好像城鎮內的路網,整個商場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小城鎮中舒適的生活一樣。商鋪的排布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按功能或者類型統一排布,而是貌似毫無規律的將不同功能的店鋪放置在一起,這種毫無規律的打亂并沒有顯得突兀,在轉角處突然出現的休憩咖啡廳或者十分有特色的工藝品木屋真的達到了讓人們眼前一亮的效果,好像在旅游小鎮一樣新奇的體驗。
3,總結:
現代社會的人們對于公共建筑更多的要求是在于體驗方面。建筑是否給予人們舒適愜意的體驗是至關重要的,也是現在人們評價建筑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商業建筑作為接待大規模人流的場所,應該更加需要重視顧客體驗方面的問題。整個商業建筑的模式不可避免的朝情景式體驗消費的方向發展。在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購物心情與人們的情感成了決定一個商業建筑是否深得人心的唯一評價條件。新型的商業建筑應該注重商鋪與顧客之間的互動,設計一些增加樂趣的“節點”,商鋪的排布方式越自然越容易親近顧客,集中的將同類型的店鋪堆積在一起反而會造成顧客的視覺疲勞。新型的商業建筑應該做到更加的人性化,以人為本的顧客體驗才是現代商業建筑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態城市 含義 研究狀況
一、生態城市的含義
生態城市這一概念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BA)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但其概念迄今仍未達成共識。
1984年,原蘇聯生態學家揚諾斯基提出:生態城市是一種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發展,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物質、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一種理想環境。同年,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認為:生態城市是自然系統合理、經濟系統有利、社會系統有效的城市復合生態系統。
美國生態學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egister)提出,生態城市追求人類和自然的健康與活力。他認為生態城市是生態健康的城市,是緊湊、充滿活力、節能并與自然和諧共居的聚居地。
歐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人類居住區十項關鍵原則。楊開忠教授認為“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三者高度和諧,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性、生產性并有利于人們生存的城市?!?/p>
我國學者黃光宇教授等認為生態城市是根據生態學原理,綜合研究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并應用生態工程、社會工程、系統工程等現代科學與技術手段而建設的社會、經濟、自然可持續發展,居民滿意,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住區。我國著名學者黃肇義、楊東援在總結國內外生態城市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生態經濟理論,提出了如下定義: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中分享其公平承載能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它是基于生態學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復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
二、國外生態城市的研究
1820年歐文提出“花園城”的概念,倡導花園城鎮運動;1898年霍華德在《明日的田園城市》一書中提出“田園城市”的理論,在城市規模、城鄉結合、人口密度、綠化帶等方面做出系統規劃,在其影響下,西方國家相繼出現一些花園城市。
20世紀以后,以美國芝加哥學者帕克的《城市環境中人類行為的幾點建議》(1916年)、國際現代建筑協會第4次會議通過的《雅典》(1933年)、卡爾遜的《寂靜的春天》(1962年)、世界思想庫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1972年)、丹尼斯L.米都斯等的《只有一個地球》(1972年)為代表的著作,系統地闡述了社會學家和生態學家們對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環境惡化的擔憂,這引起人們更加關注保護生態環境,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較早涉入城市生態學研究領域,20世紀80年代曾組織召開了多次有關該領域的地區和國際學術會議,并從九十年代開始,在世界范圍陸續召開一系列生態城市研討會。
199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利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生態城市研討會,與會的700多名專家學者就如何根據生態學原則建設城市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設性的意見,并草擬了今后生態城市建設的十條計劃。
1992年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舉辦了第二屆國際生態城市學術研討會。大會就生態城市設計原理、方法、技術和政策進行了深入具體地探討,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美國在加州的伯克利實施了生態城市計劃。
1996年在西非國家塞內加爾舉行了“第三屆國際生態城市會議”。會議進一步探討了“國際生態重建計劃”。2000年在巴西國家庫里蒂巴舉行了“第四屆國際生態城市討論會”。 2002年在中國深圳舉行了“第五屆國際生態城市討論會”。
2003年2月至4月,在中國深圳組織召開了“生態城市發展國際網絡討論會”,此次會議安排了生態城市規劃和管理、生態住宅和生態建筑、環城市生態系統工和固體廢棄物管理、綜合城市水管理、工業生態學問題、人類生態學和生態文明的能力建設等六個會組,在世界范圍內征集了更多的論文,有更多的人參與,把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推上空前。
三、國內生態城市的研究
我國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最早萌芽于古代“天人關系”的思想。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城市建設過程中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
近代以來,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研究起步較晚,1978年我國正式把城市生態環境研究列入國家發展計劃,許多學科,如生態學、城市規劃學、環境學,才開始從不同領域研究城市生態環境。馬世駿提出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為我國生態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礎,一直指導著我國的生態城市復合系統理論的研究和實踐。
1986年以來,我國建立了一些很有價值的生態城市示范點,推動了城市建設的轉型。1996年頒布的《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提出“要建成若干個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勝循環的示范城市”。
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同時十六大報告還指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p>
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明確要求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確定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新的發展觀,要求不斷改善城市經濟發展模式,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推進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陳曉麗等.城市規劃原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4.L).
[2]忙福德,倪文彥,宋俊嶺譯.城市發展史.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黃光宇.田園城市、綠心城市、生態城市.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所,1998.
[4]王佳瑋.基于生態城市建設的產業綠色化研究――以上海市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