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2: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發展與展望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財政支農;農村社會保障
農業財政政策是國家財政通過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進解決“三農”問題一系列政策的總和。通過運用農業財政政策,為我國“三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財力支持。財政支農政策的存在不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適應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發展。而現行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體系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應盡快建立完善的財政支農政策體系迫在眉睫。
一、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現狀分析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調整、創新,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適應,以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改革、加快新農村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財政支持“三農”政策框架體系已經顯現,但該體系還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財政農業絕對兩周增加,相對量趨于下降。表現在我國財政支農支出的比重呈現出下降、徘徊和增長緩慢的趨勢。二是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主要方面:1.財政支持對象不合理;2.農業內部支持結構不合理。三是財政農業投入體制不完善。政府對農業的投資渠道較多,不同渠道的投資在使用方面、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有相當程度的重復和交叉,造成重復投入等問題,這種投入體制使整體目標不明確,有限的資金無法形成合力。四是財政支農力度小一些。這必然造成地區發展不平衡,農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影響到農業的均衡發展。
二、財政支農政策的完善
進一步完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必須立足穩定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促進農民收入增加這兩個主要目標,不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長幅度,體現公共財政資源分配向農村傾斜;而且要合理確定支出重點,優化支出結構,有效配囂公共財政資源。
(一)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展望
1.切實加大國家財政對“三農”投入的傾斜力度。
加強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建立公共財政與WTO框架相適應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切實加大國家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
2.建立規范的支農資金管理機制。
積極推進支農資金的,積極創新財政支持和民辦公主的機制,規范和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
3.著力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擴大“省直管縣”、“鄉財縣管”財政體制和方式改革試點范圍,完善縣鄉財政收入體系,加強縣鄉財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現代稅收制度。
統一城鄉稅制的目標是:強化城鄉稅收協調,公平城鄉稅負,規范和統一城鄉稅收管理體制,徹底消除城鄉“二元”稅制結構,最終實現農業、農村、農民與工商業、城市居民適用稅制的完全統一。在稅收政策上體現對“三農”的扶持,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創造良好的水質環境,為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 投入。
(二)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具體措施
1.穩定農業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
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人,必須建立在用法律、法規進行制約的基礎上,切實做到依法投資,真正落實。同時,各級對農業的投資總額、投資方向、資金匹配額都應制定具體標準和辦法,以分清責任,強化對農業的投入。要積極利用政策作用,引導集體、農民和其他有關渠道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2.改革農業補貼政策。
要建立健全農業補貼的政策法規,使財政對農業補貼成為一項長期穩定的制度。要改變目前國家對農業補貼絕對額逐年減少、相對數明顯下降的狀況,逐步增加對農業的補貼額度。
3.利用好財政貼息政策。
財政貼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財政補貼方式,是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種形式,它既能彌補財政資金的不足,又能發揮銀行信貸資金的優勢,它是在市場基礎上維持有效率的農業需要。目前,我國的財政貼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銀行的貸款貼息。但因為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全部政策性貸款的需要,故還有必要對一部分商業銀行的農業貸款進行貼息。財政通過貼息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更多地投資到農業上,以解決當前農業投資整體資金不夠的問題。但應注意的是,按照wI’o規則,財政貼息是屬于應予減讓的政策,這一數額不宜過大。
4.整合農業稅收政策。
要進一步推進農業稅費改革,建立新的農業稅制,然后做好新農業稅制試點的配套改革。
5.加強財政扶貧開發的力度。
首先以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為目標,加強對貧困農民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就業能力。然后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貧移民開發力度,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運銷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壯大,支持貧困人口教育和醫療衛生。
(銅仁市委黨校,銅仁 554300)
摘要: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大課題,是解決“三農”問題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農旅一體化是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現代旅游業和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客觀需要。在西部地區,以自然生態為主的現代旅游和以山地為主的現代農業,發展各有優劣,二者融合發展可以有效揚長避短、優勢互補。本文以西部地區A區為例,在深入分析農旅一體化帶來機遇的基礎上,探討發展現代農業路徑和對策。
關鍵詞 : 農旅一體化;現代農業;現代旅游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24-0006-02
作者簡介:王慜(1983-),女,浙江紹興人,碩士研究生,畢業于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現為銅仁市委黨校講師。
0 引言
農旅一體化是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生產力完善而促進生產關系、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變化的必然過程?,F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的。傳統農業是以產品生產為主,重點是作物種植和畜牧水產養殖,著眼于以耕地為基地的農戶經營,是一種為滿足自身需要而生產,相對低水平的發展形式?,F代農業則是一種滿足基本糧食需要基地上的商品生產,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旨在在維護生態效益的基礎上通過綜合開發利用全區域的生產資源,滿足市場需求,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1 農旅一體化與現代農業發展概述
1.1 農旅一體化的范疇界定
農旅一體化,就是在城市化進程中,在城鄉互動的基礎上,開創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兩棲化經營模式,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產業的一種發展方式。具體來說,農旅一體化有農旅合一、鄉村景區化、產業立體化、經營共生化等方式。農旅一體化是農業和旅游業相融合的一種農業類型,它拓展了旅游資源的類型,使農業煥發出新活力。
1.2 農旅一體化是現代農業化的一種趨勢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產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斷產生矛盾沖突,產業融合發展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旅游農業就是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相互融合的產物,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鄉村旅游、農業休閑旅游等農旅一體化產業項目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趨勢。
1.3 農旅一體化使農業和旅游業實現雙贏
農旅一體化通過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內容得以豐富;旅游服務向農業部門的延伸,也使農業從滿足人們生存需要擴展到了滿足人們發展與享受的需要,使農業服務業得到了優化發展。農業旅游也會促進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對旅游業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業與旅游的融合互動,幫助增長產業鏈條,增加產業邊際效益,幫助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農旅互動的“三農”效應與旅游效應,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密切城鄉交流,擴大農村社會開放度。開拓旅游新領域,豐富旅游產品和緩解假日旅游熱點壓力。農業與旅游兩者的有機融合讓該村找到了一條壯大集體經濟,發展鄉村休閑避暑旅游的道路。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民正踏上這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向著幸福新生活邁進。
2 A區農旅一體化與現代農業發展的現實基礎
2.1 A區旅游產業資源豐富
A區是地市級城市所在地,下轄5個街道、4個鎮、5個民族鄉,具有“黔東門戶”、“黔東寶鎮”之稱,這里自然、歷史、文化和少數民族風情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旅游資源之多,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還有民族風情園、三江公園、周逸群故居、東山樓閣、東山寺、錦江公園、十里錦江、文筆峰公園等景區,距離佛教名山梵凈山80公里,距湖南鳳凰古城55公里。近年來,A區所在地級市重點投資開發建設了一批風景名勝區,新建了一批星級賓館,更促進了A區鄉村旅游的發展。
2.2 農業產業基礎良好
A區優質稻種植面積65023畝,總產量28800噸;高淀粉紅薯種植面積25473畝,總產量41232噸;花生種植面積11141畝,總產量1060噸;油菜種植面積36144畝,產量4880噸;油茶種植面積24570畝,占油料類種植面積的34%,產量36噸(油茶處于發展初期);蔬菜產業,目前全區在2011年以后種植蔬菜面積超過46369畝,不包括食用菌;精品水果產業預計2020年達到5萬畝;中藥材產業處于發展中,畜牧與水產業現逐步由散養向規模化發展,其中水產沒有形成規模和產業。
3 A區現代農業發展的路徑
以“農旅一體化”為目標,為農業生產導入現代旅游服務要素,重點打造三個現代農業園區,率先實現“農業景觀化、園區景區化、生產定制化、生活鄉村化”的一體化目標。通過現代農業園區的示范效應,連片開發、整體提升,帶動其他鄉鎮新農村建設提升,推動A區農業轉型升級,形成經濟新的增長點。
同時,基于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在A區生態農業現有旅游資源的基礎上,按照“以農為本、農旅結合、突出特色、提升跨越”的指導方針,圍繞“生態化的山區環境、品質化的農業產品、創意化的產業體系”三大核心,對生態旅游、休閑旅游項目進行“一心一環一區兩翼”的整體空間布局,適當增設生態農業對文化旅游的服務功能、休閑度假功能和人文價值提升功能,促進農業與服務業、旅游農產品加工產業、農業休閑與體驗產業和農業文化與創意產業等四大產業對接,使旅游產業帶動當地農業產業創新發展,以增強農業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提高農民收入,實現產業增效。
4 農旅一體化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對策
4.1 農業發展向由循環生產型向旅游服務型轉變
現代農業應該擺脫以往通過生產糧食、副產品等解決溫飽問題的傳統發展模式,要就地取材,充分挖掘現有資源的利用潛力,發展生態農業,同時將現有資源與旅游產業緊密結合,利用旅游產業為農業產業打開市場,通過科學的規劃設計,達到美化農村環境、提供旅游觀光和調劑勞動以及學習、享用農產品的現代旅游農業。
農旅一體化產業鏈的延伸、整合和優化要以旅游企業為龍頭,優化配置相關產業。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要轉變產業運作方式,通過多產業融合整合完整的產業鏈,實現單一的經濟功能向綜合功能轉變。
4.2 農產品類型由傳統初級產品向特色品質產品升級
為游客提供具有當地特色的新鮮農產品。傳統農業以滿足溫飽為目的,只提供缺乏特色和亮點的初級農產品,農產品增值空間不大,無法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另外,農產品銷售模式比較落后,致使產品打不開市場,無法實現產業升級。要對農產品進行創意加工,實現碧江區文化的物化,著力實現產業轉型。在銷售環節,應該對初級農產品進行二次加工,同時引入互聯網銷售模式,讓農副產品真正規模化、標準化。
4.3 發展質量農業,提供有機、無公害、綠色產品
引入綠色生態理念,為游客提供優質優價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就現代農業而言,除了要增產,更應該向市場提供高質量的產品,以適應市場發展趨勢,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發展。以無公害、有機、綠色生產為切入點,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及生產技術規程,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著力打造品牌優勢。另外,需要建設生態農業產業園區,執法機構應該對農產品加強監管,進一步完善農產品溯源體系和監管體系,促進農旅一體化發展。
4.4 加強組織,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一是合理規劃。根據農旅一體化的發展目標,合理規劃農業產業發展方向和整體布局,打造品牌產業,促使農業與生產加工業、旅游業等多個產業的融合,以此形成優勢產業;規劃生態農業產業園區時,應根據當地農業特點發展特色農業,通過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升級,實現農民增收。
二是加強政策引導。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集中財力、物力、人力等多方資源,為農業產業升級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基礎設施,著力打造農產品物流體系。另外,要積極吸引工商、民間、外商資本投農,逐漸構建政府、社會等多元化的籌資模式和運轉方式。
5 對策效果分析
現A區突出特色優勢產業,創建品牌,組織中、高級以上職稱的農業技術專家技術服務團,加大了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現場培訓、觀摩考察等,以點帶面帶動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發展。目前,A區現代農業園區共計完成投資30012萬元,占年度計劃數的100.04%,據2012年統計數據:建成專業蔬菜基地1.2萬畝,油茶基地2.3萬畝,竹林基地0.9萬畝,中藥材基地0.2萬畝,糧經比由6:4調整為4:6,農森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1.8億元,同比增長9%。
6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農旅一體化的發展將越來越受到關注,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不僅是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裝備進行生產,而是以市場導向的經營理念。農業生產種類不僅是傳統的農產品,而且包括各種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與經營,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通過本文研究分析及展望,確定A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進而帶動鄉村旅游農業產業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特色產業、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
參考文獻:
[1]祁黃雄.區域觀光農業規劃設計的技術方法與實踐[J].國土開發與整治,1998(1):48-50.
[2]張永貴.投資新領域:城郊休閑農業[J].中國投資與建設,1998(6):48-49.
[3]劉杰.城郊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初探[J].江西社會科學,2001(2):214-217.
[4]陳琳.從產業融合的角度探討農業旅游的發展[J].黑河學刊,2006(2):27-29.
[5]張文建.農業旅游:產業融合與城鄉互動[J].旅游學刊,2011,10(26).
[6]張瑩.農業與旅游業互動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4).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 農村信息化 熱點 述評
[分類號]S126
1 引言
我國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建設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研究活動也幾乎同步展開,近幾年來研究日漸風行,相關論文越來越多。為促進該領域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本文對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作一次梳理和總結。鑒于“農業信息化”和“農村信息化”的同質性以及為保證研究的全面性,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展開論述,并在全文統一采用“農業(村)信息化”這一描述形式。
筆者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以“篇名”作為檢索項,以1979~2009年作為檢索時間段,采用“農業”、“農村”、“林業”、“牧業”、“漁業”、“養殖”、“種植”、“農作物”和“農產品”9個關鍵詞分別組配“信息”這一關鍵詞(組配邏輯為“與”)的方式進行檢索,刪去重復和非信息化內容的文章后獲得文獻9 330篇,將這些文獻按照主題歸類(見表1)。不難看出,自2003年“金農工程”實施以來,論文數量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接近歷年論文總數的2/3,筆者以“金農工程”開始實施的時間為起點,總結和分析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
2 關于農業(村)信息資源及其開發與利用的研究
農業(村)信息資源具有豐富的內涵,從其內容來看,包括農業(村)的資源環境信息、社會經濟信息、生產信息、科技信息、教育信息、生產資料市場信息、農產品市場信息、管理信息等。從其范圍來看,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農業信息資源是指農業信息本身,廣義還包括與農業信息活動相關的設施、設備、人員、組織和資金等多種要素的組合,這進一步拓展了農業(村)信息資源的內涵。
農業(村)信息資源的豐富內涵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開發利用的難度。高秀英指出,農業(村)信息資源開發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很強的戰略性任務,是一個多階段的發展過程。我國實踐已走出一條先“修路”、后“造車”、最后出臺“交通規則”的道路,即第一階段建設渠道;第二階段開發資源;第三階段完善環境。但目前三個環節都不夠成熟,存在諸多問題,典型的觀點有:①基礎設施不能滿足農業信息發展的需要,數據庫建設缺乏系統規劃;②農業信息資源在種類、數量、深度、廣度及其管理上處在一個低水平運作狀態;③農業信息重復建設嚴重,信息處理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④現行農業信息資源采集指標體系不健全,標準化嚴重滯后,法律建設薄弱等。筆者認為,農業(村)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需要在信息資源開發投入、信息傳播渠道和信息利用環境三個環節并行發展,鑒于農業(村)信息資源分布的分散性、信息人才的缺乏、用戶信息素質較低、信息渠道不暢等特殊性,農業(村)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面臨著艱巨而復雜的任務。
農業(村)信息資源整合是倍受關注的問題。有學者認為,我國農業(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問題基本解決,以農業(村)信息資源有效整合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問題已成為新瓶頸。關于整合內容的研究是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個難點,李道亮從數據庫與涉農信息平臺整合、信息服務場所與信息傳播渠道整合、信息服務業務與服務隊伍整合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總體來看,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性的農業(村)信息資源整合框架,在整合方式或方法上,建設涉農網站和信息平臺是被廣泛認可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3 關于農業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
關于農業信息技術的理論研究很少,發展與應用研究居多。有人認為農業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應用學科,是農業科學和信息科學相互交叉滲透而產生的新領域;也有人認為農業信息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結合。
農業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歷程、現狀、障礙、對策以及應用類型、應用領域等是前述統計文獻反映出的主要研究內容。我國農業信息技術應用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末,1979年從國外引進遙感技術被認為是“首開信息化農業的先河”;80年代初開始了農業專家系統研究;90年代國際互聯網出現后,“中國農業信息網”和“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相繼開通,同時引進了世界四大數據庫并加強了自身數據庫和信息系統的建設;“金農工程”實施以后,研究及應用進入全面發展階段,3s技術成為熱點,精準農業被普遍關注。另外,隨“可持續農業”、“循環農業”的提出,光技術、生物技術也嶄露頭角。目前,農業數據庫、農業信息網絡、自動化控制技術、多媒體技術、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農業信息技術都得以應用,涉及農業信息資源傳播共享、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流通銷售、農民生活、農村教育等諸多應用領域。
近年來我國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與深度明顯提高,但整體應用水平還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因為農業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理論研究缺乏或不深入,致使某些農業信息技術的運行原理和應用路徑在實踐中不明。②因為既有研究成果轉化成本較高,使得研究與應用相脫節。由于農業信息技術類型多樣、應用領域寬廣,研究很難形成系統性。筆者認為,構建我國農業信息技術框架體系已迫在眉睫;農業信息技術將呈現“應用集成化”的發展趨勢;“三網融合”的技術架構將成為新型農業(村)信息化的重要技術支撐;電子商務將豐富農業(村)信息化的內容,并提升其水平。
4 關于農業(村)信息服務及其體系的研究
早期所理解的農業(村)信息服務基本等同于“農業(村)信息工作”,即指政府面向農戶開展的信息收集、傳播工作。近年來學術界對其理解更為全面,涉及服務內容、服務手段、服務主體、服務對象等。關于農業(村)信息服務手段和服務主體,學者們的理解基本一致,服務手段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主體指提供信息服務的機構和人員,包括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種植大戶、農村信息員等。關于服務內容和服務對象,學術界的理解存在差異,狹義理解的服務內容指農業信息內容的提供,廣義的則泛指農業信息提供與傳播過程中的各種信息活動;狹義理解的服務對象主要指最終受益者――農民,也可以包括作為中間受益者的服務主體,廣義的則指“三農”,即農業、農村和農民。
信息服務模式是農業(村)信息服務研究的重點問題。一般認為,農業(村)信息服務模式是由組織模式、服務內容、傳播渠道、利益分配機制和支撐保障體系等要素通過一定的內在運作關系構成的有機統一體。學者們總結出的我國目前存在的模式類型較多,較有代表性的如王川提出的服務站、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經濟組織帶動、農業科技專家大院、農民之家、網上
展廳和網上勞務咨詢等模式;我們比較贊同、王文生等歸納出的七大模式,即政府主導推動、行業協會或合作經濟組織自我服務、批發市場輻射擴散、龍頭企業一體化帶動、專業信息公司或網絡有償服務、科技大戶和經紀人示范傳遞、國際合作扶貧等模式。
信息服務是農業(村)信息化的歸宿,信息服務體系的構建是農業(村)信息服務的重要內容和研究熱點。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其建設意義、目標,總結和分析其建設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等方面,系統的理論研究比較缺乏。筆者認為,對農業(村)信息服務體系的深入研究,必須結合農業信息服務的實證分析,從實踐中總結并提煉出關于農業(村)信息服務體系的內涵、結構、運行機制等內容,并探討發揮農業信息服務作用的長效機制。
5 關于農業(村)信息產業及產業化的研究
農業(村)信息產業是信息產業滲透到農業(村)領域所形成的一種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是信息技術作用于農業(村)的必然結果。張蘭英、尚杰給出了較為全面的定義:“農業信息產業指以農業信息作為基本資源,以現代農業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在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的基礎上,制造出有效的信息產品,建設優質的服務體系,為農業、農村和整個國民經濟提供高效優質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逐步形成綜合性、系列化的現代農業信息產業體系”。農業(村)信息產業化則是形成農業(村)信息產業的具體過程,反映農業(村)信息產業的規模程度,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張峭指出,農業技術產業化分為商品化和產業化兩個階段,商品化階段是將農業信息技術成果轉化為直接為人類服務的商品,即走向市場;產業化階段是將商品經營成巨大產業,取得最大經濟效益。
我國農業(村)信息產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產業化水平還很低,如何發展農業(村)信息產業?較有代表性的對策如:要“以農業信息咨詢服務業為發展龍頭”,繼續“進行結構調整,使農業信息產業的區域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企業結構等方面更趨合理”,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融資體制”,著實提高我國農業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信息服務業和信息咨詢業是農業(村)信息產業的核心,有學者專門探討了其發展對策,認為應當走政府支持與市場競爭相結合的發展道路,要實現“兩個戰略性轉移”,即從以依靠政府推動為主向以依靠競爭為主的轉移以及從資源向管理、從重硬向重軟的轉移,同時要把“管理創新”當作未來優勢競爭力來培育。
筆者認為,鑒于“三農”問題的特殊性以及農業(村)信息化的特殊性,農業(村)信息產業的發展應該走政府主導、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協同發展的道路,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和解決“三農”問題作為農業(村)信息產業服務的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業(村)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
6 關于區域農業(村)信息化的研究
該主題下的文獻所研究的區域范疇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按經濟區域或地理區域劃分;第二層次按省(直轄市、自治區)級行政區劃分;第三層次按省級以下行政區劃分,包括縣(市、區)、鄉(鎮)乃至村。從各層次區域的論文數量來看,第一層次有95篇,第二層次有733篇,第三層次有452篇。忽略第一層次的論文,將第三層次的論文歸并到第二層次,得到的論文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
結合表2分析,我國區域農業(村)信息化研究具有以下特點:①我國32個省(市、區)都已開展農業(村)信息化及其研究;②總體上呈現“東強西弱”的研究特點,即研究東部地區的多,研究西部地區的少。劉世洪采用“綜合指數法”對我國區域農業(村)信息化水平差異做過定量分析,認為排前5位的省市依次為上海、北京、廣東、河北、浙江,排后5位的是云南、寧夏、貴州、青海、,其中上海農村信息化指數為259.15,是的971倍;東、中、西部地區總指數分別為143.80、84.92、59.28,差異明顯。
梅寶亮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行 山東德州 253000)
摘要:近年來,中國城鄉差距不斷拉大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內外眾多學者就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提出了諸多政策建議,其中農業產業集群作為一種帶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擴大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尤為引人注意。本文從農業產業集群的定義、形成機理、特點、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對當前關于農業產業集群的研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進而指出了當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希望對進一步的研究和農業產業集群的政策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農業產業集群 形成機制 發展模式 問題
一、 農業產業集群的定義
農業產業集群的概念來自于產業集群和農業自身特點的結合。國際經合組織(OECD)將農業產業集群定義為一組在地理上相互臨近的以生產和加工農產品為對象的企業和互補機構,在農業生產基地周圍,由于共性或互補性聯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機整體。OECD的定義是將農業產業集群視為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的一種升級,但這一定義缺少對于集群內部主體地位作用的描述。而國外有關農業產業集群的研究通常與涉農產業(agribusiness)、食品加工業集群(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農業企業集群(agro—enterprise cluster)結合在一起的。美國Oklahoma商務部(2005)把農業產業集群概括為農業生產、農業支持和增值加工三部分。Kulshreshtha&Thompson(2005)也認為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agriculture and food clusters)由農業生產、食品加工和農場投入制造3個子集群(sub-clusters)組成。國外的這三種定義強調了農業產業集群所包含的各個環節,但同樣忽視了集群內部主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定義。
國內學者多是基于Porter提出的產業集群概念來界定農業產業集群的內涵,卻未體現出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特殊性。個人認為農業產業集群應該定義為以傳統農業活動為基礎,以農業合作社和現代農業企業為主導,以高校、銀行等服務機構為輔助,以市場為導向,以集群內部的分工與合作為媒介而形成的囊括了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部環節在內的系統,在特定地域空間上集聚的現象。
二、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
農業可以算作是可再生資源型集群,所以,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與農業資源稟賦的空間分布有著直接的關系。此外,分工與協作、農民企業家、集群的外部性、制度等因素也影響著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是由內在因素和外部條件的相互作用決定的,兩者共同催生農業產業集群。王錦旺等(2008)認為關鍵組織或個人的市場觀念、創新素養、資源意識、組織和運作內外部資源的能力、市場行為等方面決定的基本營銷素養是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農業產業集群的特點
農業產業集群既有產業集群的某些一般特點,又有自身的獨特性。宋玉蘭、陳彤(2005)認為農業產業集群的特點包括網狀的產業鏈、農戶是基礎單位、農業合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基礎設施現代化、地方文化根植性強。劉中會(2009)認為農業產業集群具有顯明的地域性、產業價值鏈較長并具有網絡特性、農戶是農業產業集群的基本經濟主體、較高的農業技術水平、發達的農業合作關系等五個特點。個人認為,農業產業集群與一般工業產業集群的最大區別在于農業產業集群的地域性更強,即更加依賴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此外,農業產業集群內部企業與農戶的競爭合作關系也是農業產業集群的一大特點。
四、農業產業集群的類型和發展模式
由于主體要素、集群結構和發展環境的差異,農業產業集群存在著不同的發展模式。王建國(2005)按照農業產業集群發展階段和專業化程度,把其劃分為“公司+農戶”型、龍頭互補帶動型、市場中心型、縱向一體化型和同心多元化型幾種模式。向會娟等(2005)提出培育農業產業集群的三種模式:農業高科技園模式、中心企業型模式、市場型模式。葉依廣等(2006)以江蘇省為個案,認為農業集群的成長主要包括以下三種路徑:市場創造模式、地理品牌驅動模式、先導企業帶動模式。
五、我國農業產業集群存在的問題與研究展望
綜合來看,目前關于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的研究已經比較全面,但是當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突出體現在當前的研究多是從宏觀的角度去研究農業產業集群的特點、模式、作用、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從企業、農戶以及整個產業鏈條上各種主體的關系的角度去研究各種主體在集群中如何做出決策,如何針對其他主體的選擇做出調整等問題,沒有能夠闡明企業與農戶是什么關系、企業間是什么關系、企業、農戶與各種中間機構是何種關系?創新是如何被激發、傳播的?其次,沒有文章對農業產業集群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分析描述。從前段時間農產品價格上漲可以發現,集中的作物生產銷售為投機行為提供了機會,從而對糧食安全等問題產生一定影響。再者,在集群中,農戶對于動植物品種的選擇往往是基于市場的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與糧食政策的沖突。 最后,當前的研究以理論分析為主,計量分析較少。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自然資源豐富多樣,在多種農產品的生產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掘農業產業集群的經濟效用對于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市場化程度,提升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前景必然十分光明。當然,我們也需要清楚的看到我國當前農業產業集群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以這些問題為導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夠更加有效的推動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紀忠,陽水長.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現狀與發展優勢分析.商業時代,2010 ,11.
[2] 陳 俊.楊凌示范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集群化發展研究.陜西農業科學,2004,3.
[3] 黃建軍.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困境與對策.江淮論壇,2010,3.
[4] 李繼紅,宋一淼.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之探討.農村經濟,2007,4.
[5] 劉春玲.發展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的對策.科技創業,2005,6.
[6] 劉中會.壽光蔬菜產業集群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9.
[7] 齊邦鋒,單瑞.山東省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9,3.
[8] 宋玉蘭,陳彤.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探析.新疆農業科學,2005, 42.
[9] 任青絲.新疆發展農業產業集群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山東紡織經濟,2008,1.
[10] 宋一淼.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分類研究.臺灣農業探索,2005,1.
[11] 涂文明,曹邦英.新農村建設中我國農業產業集群升級的價值鏈分析.天府新論,2008,6.
[12] 王建國 .我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5 .
[13] 王錦旺,張洪吉,張現強.內生性農業產業集群演化機理研究田.農村經濟.2008,(4)
[14] 王龍鋒,張良成,張瑞卿.江西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15] 吳曉斌.農業產業集群機理研究.華中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7 .
[16] 武云亮,董秦.中外農業產業集群研究評述.安徽農學通報,2007,13 .
[17] 向會娟,曹明宏,潘澤江.農業產業集群: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途徑.農村經濟,2005,3 .
論文摘要:人力資本是保持經濟長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因此,采取措施加強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對推進新農村建設具有戰略意義。
在剛出臺的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強調了要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并要求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做為“十二五”期間的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農村建設中人力資本作為最重要最具能動性的生產要素,對農村經濟的增長和新農村建設的持續進行具有決定作用和戰略意義。
一、人力資本的界定
本文對人力資本的界定沿用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的觀點。舒爾茨認為改進窮人福利的關鍵性生產要素不是空間、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質量,提高知識水平。他認為人力資本是體現在人身上的知識、能力、健康等的總和。
二、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中存在的問題
1、從主觀方面的因素來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農民作為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直接主體,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對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最主要的形式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投資,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父母都期望子女通過教育能走出農村,因此造成了農村人力資本的流失。此外,他們忽視自身的職業以及技能培訓。人力資本投資缺乏主體的積極性,成人職業技術培訓滯后,這就使得農村勞動力不僅文化素質低,而且所具備的技能也相對貧乏,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二是政府作為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最主要的主體,雖然近些年已經加強對農村人力資本的投資,但是相對于投資長期匱乏的農村來說,政府的財政投資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并且政府對農村的人力資本投資中大多數資金集中用于發展農村的基礎教育,對成人職業技能培訓的投入極少,還存在著人力資本投資與地區結構和供給結構的不平衡。
三是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作為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對農村人力資本的投資也是極少數。
2、從客觀方面的因素來分析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農村教育體系的不健全。農村的教育體系側重于農村義務教育體系的建設與完善,而關于的農民成人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尚未建立或尚不完善。此外,農村教育的基本基礎設施建設不健全,硬件資源如計算機房等的配備不全,軟性資源表現在師資力量與師資水平比較薄弱。
二是農村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民的健康是農村人力資本形成的保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人力資本發揮效率的關鍵。而我國農村醫療的現狀主要表現在:政府在醫療資金投入和衛生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存在嚴重不足;農村醫療機構管理混暖,沒有一套完善的監督管理模式;農村的醫療救助非常落后,商業保險等在農村的推行也受到各種限制。
三是缺乏有效健全的人才機制。至今農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人才開發與保護機制,在農村實際工作中既無人才培養渠道,又無人才選拔使用依據,對做出貢獻的社會精英亦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得一部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素質較高的人才轉移到城市和非農產業,導致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人才嚴重流失和斷層。
三、加強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對策探析
1、打破傳統觀念對農民思想的束縛,樹立社會主義農村新型文化,為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奠定思想基礎。
這就要求政府要注重對農民進行思想教育,改變他們把自己優秀的子女送離農村求發展的觀點;改變他們因循守舊、安于現狀等守成意識,增強其創新意識,使他們認識到人力資本投資不是單純的消費行為,而是一種生產性投資;改變他們將資金大部分投資在子女教育上,忽視自身的職業與技能培訓的行為。
2、加大政府對農村教育醫療事業的財力投入,為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提供基本的資金保障。
首先政府在教育戰略上應向農村傾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財力投入。對基礎教育而言,有充足的財力支撐就可以改變教師工資待遇,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助邊遠農村地區發展遠程教育,提高對貧困生的支助水平等。對成人教育而言,充足的資金支持就可以在農村設立職業技能培訓點,宣傳和吸引農民積極改善自身的技能等,從而提高農村人力資本存量。
其次在農村醫療方面,主要是繼續推進農村合作醫療的開展,并加緊建設農村醫療衛生站等,提高農村醫療救助水平,解決農民看病難與看病貴的問題,使農民能有健康的身體素質積極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
3、積極宣傳,號召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參與,為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提供強有力的外部支持。
社會各界人士對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貢獻包括資金、物質、智力支持三個方面。政府應采取稅收減免等措施吸引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籌措社會閑散資金用于增加農村人力資本投資,這可以相應的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同時,政府應對積極參與并對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作出重大貢獻的組織或個人給與相應的表彰與榮譽,以引起社會反響,從而帶動更多的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智力支持主要是制定相應政策號召和鼓勵畢業的大學生或者一些教師等志愿到農村支教,壯大農村師資力量,提高農村師資水平。
4、要完善農村教育醫療體系和建立健全農村人才機制,為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提供一個穩定的客觀環境。
首先是完善農村教育體系建設。要堅持農村義務教育和成人職業技術培訓教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其次是完善農村醫療體系。要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要完善農村醫療救助體系并加大對重大疾病的防控,要鼓勵發展農村商業醫療保險以實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此外,還要建立健全農村人才機制。這里的人才機制包括人才的開發與保護機制以及人才的激勵機制,從而建立起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機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創業條件和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成祖松.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理性思考[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2]劉中文,江盈.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研究展望[j].財經論叢,2010,7.
[3]林紹珍.新時期我國農村人力資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鄉學院學報.2009,8.
論文摘要闡述數字農業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數字農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包括農業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識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強、管理和標準化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并對數字農業的建設進行了展望和設想。
在我國2000年的《農業科技發展綱要》中,將數字農業放在農業信息技術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本文試圖談談對數字農業的認識、存在的問題和建設數字農業的基本設想,以供參考。
1對數字農業的認識
數字農業(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數字化技術,按人類需要的目標,對農業所涉及的對象和全過程進行數字化和可視化的表達、設計、控制和管理。其本質是把信息技術作為農業生產力要素,將工業可控生產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思想引入農業,通過計算機、地學空間、網絡通訊、電子工程技術與農業的融合,在數字水平上對農業生產、管理、經營、流通、服務以及農業資源環境等領域進行數字化設計、可視化表達和智能化控制,使農業按照人類的需求目標發展[1]。
有的學者認為[2],數字農業是“數字地球”在農業領域的延伸。正如“數字地球”的概念一樣,數字農業這一概念體現了數據和技術的綜合集成。數字農業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數字農業,即信息化農業,包括農業要素(生物要素、環境要素、技術要素、社會經濟要素等)、農業過程(生產、管理、儲運、流通等)的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數字驅動的農業生產管理體系。狹義的數字農業,是以農業空間信息機理為基礎的、以“3S”技術為支撐的農業系統空間信息技術體系。
事實上數字農業是一個學術性很強的綜合概念。近年來,與數字農業技術體系有關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已經成為主要發達國家發展高新技術農業的側重點,成為極其活躍的科技創新領域。數字農業是一項集農業科學、地球科學、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空間對地觀測、數字通訊、環境科學等眾多學科理論與技術于一體的現代科學體系,是由理論、技術和工程構成的三位一體的龐大系統工程。數字農業是對有關農業資源(植物、動物、土地等)、技術(品種、栽培、病蟲害防治、開發利用等)、環境、經濟等各類數據的獲取、存貯、處理、分析、查詢、預測與決策支持系統的總稱。數字農業是信息技術在農業中應用的高級階段,是農業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農業信息化、智能化、精確化與數字化將是信息技術在農業中應用的結果。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保障我國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在于推動農業科技的發展,創造條件進行一次新的技術革命,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使粗放生產向集約化經營轉變??梢灶A言,數字農業及其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推廣應用,必將成為新世紀農業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必將推動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及可持續方向發展,在帶動廣大農民致富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問題
2.1農業信息化水平較低
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傳播信息的軟硬件設備與網絡體系不健全;已開發的大量農業經濟信息系統、農作物病蟲害數據庫、作物品種資源管理數據庫系統、農業土壤系統分類數據庫系統等大多不涉及空間維度,難以適應當前對空間數據信息的需求;對于來源多種多樣、格式也不盡相同的各種數據的實時性、地域性、綜合性處理還需作出很多努力。
2.2農業信息化意識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強
一方面,許多基層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業從業者,知識老化,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對于利用現代技術,收集、處理、利用農業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不強;另一方面,農業信息加工處理的技術人員缺乏,當前,就連最基本的能夠及時、準確地提供農產品供需信息,對網絡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場形勢,回復網絡用戶的電子郵件,解答疑問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談不上能夠滿足數字農業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2.3農業信息化效益不明顯
數字農業還剛剛起步,在國內總體上尚處于探索階段,實用性、普遍性的技術應用還很少,直接帶來的經濟效益還沒有很好地顯現出來。
2.4農業信息數據的管理和標準化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地理信息系統(GIS)以及其他農業信息管理系統為了完成某種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種農業數據往往格式與結構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門或研究機構中。因此,未來建立在網絡上的農業地理信息系統要具備獲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儲數據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要使所謂的WebGIS能夠協同處理來自不同組織和機構的農業數據[2]。
3建設數字農業的基本設想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進步,臺州在數字網絡建設、原始數字化數據積累、數字化信息采集及其處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礎,起動發展數字農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鑒許多學者的研究結果[4,5],提出建設臺州數字農業的基本設想,就是要在臺州已有農業信息化建設成果基礎上,建立可視化的臺州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構建直觀形象的農業信息管理與輔助決策視頻體系,實現農業信息的現代化綜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徹底改造臺州傳統的農業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臺州農業工作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農業信息
在國家、省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以各級農業部門為依托,建設中央一省一市縣信息骨干網絡系統,形成一個功能完善、性能優良的農業綜合信息網絡系統,并與其他網絡互聯,成為一個全方位的農業資源和經濟信息網絡系統。
3.2信息表達要直觀、形象,并要實現信息系統的聯網
把市內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鎮、行政區劃等基礎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類型、種植結構、水肥狀況、農作物生長發育、氣象、病蟲害、農民知識、鄉鎮企業、農業法律法規等各種農業信息以圖形圖像等直觀形象的可視化電子地圖與相關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視頻系統上進行顯示和表達,隨著數字農業的發展,逐步做到與省級、國家級類似的信息系統進行交互式查詢等。
3.3強化對科研、管理等的服務工作
通過對基礎地理信息和農業專題信息的空間分析、網絡分析和追蹤分析等,實現農業科研、管理和決策人員在全市三維農業電子模型上,對農業生產中的現象、過程進行模擬,高效、直觀、形象地為農業工作的規劃、設計、建設、經營、管理、服務、決策等提供科學依據。
4參考文獻
[1]蔣建科.“數字農業”帶動農業現代化[J].農資科技,2003(5):41.
[2]薛領,雪燕.數字農業與我國農業空間信息網格(Grid)技術的發展[J].農業網絡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鄭宏偉.發展“數字農業”推動農村信息化[J].農業網絡信息,2004(1):17-20.
關鍵詞:保護性耕作;可持續發展;深松機
中圖分類號:S2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22
引言
由于傳統機械耕作方式的多年運用,風蝕、水蝕越發嚴重,時常會有農作物大片傾斜歪倒,影響作物的收獲,致使糧食的質量和產量降低。為在農業生產發展的同時,保護好農田生態環境,保障農業可再生發展,應積極采取土壤深松等保護性耕作技術。
隨著全球農業的發展,國內外深松技術的運用已比較普及。土壤深松不僅能夠打破犁底層,增進土壤透氣、透水性,還可以減少風蝕水蝕,提高畜水能力[1-4]。
1 保護性耕作技術
出現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直接原因事件是美國“黑風暴”如噩夢一般的到來嚴重破壞了人類生存環境,進而引發了人們的反省和深思。保護性耕作在我國被定義為“將大量秸稈殘茬覆蓋地表,在保證種子發芽的基礎上盡量減少耕作次數,控制雜草和病蟲害基本依靠農藥的耕作技術”[5-6]。覆蓋秸稈、少耕免耕、化學去草、機械深松是其主要技術[7]。
目前適合東北地區(尤其是吉林?。┑谋Wo性耕作技術模式主要有3種。
1.1 寬窄行交替種植模式
該種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是把平均壟距650mm的種植,變成行距分別為900mm和400mm的種植。寬行和窄行隔年輪流替換種植,每年僅寬行深松一回。秋季收獲后在田間地表保留高根茬,根茬經風吹、日曬后自然腐爛直接還田,如圖1。該模式光照豐富,透風效果明顯,對增加產量有促進作用[8-10]。
1.2 秸稈全覆蓋免耕播種模式
該模式在收獲作物后,把全體秸稈直接還田。秋季實行深松,待到來年適宜播種的時候,再運用播種機進行施肥和播種。節本增產的效果在這種模式下十分理想。
1.3 留茬行間交替耕作模式
該模式將根茬留在地表。播種作業在兩留茬行之間的位置進行,種行與留茬行隔年交替種植[8-16],如圖2。地表保留的高茬(一般玉米留茬高度為30~50cm),具有蓄水保墑等優勢。
2 深松機國內外發展現狀
2.1 國外發展現狀
歐美國家著手探究和開始運用深松技術是在21世紀30年代。在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歐美國家在深松機械領域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并有系列產品出產以滿足各種需求。振動深松機、彎腿犁、主被動聯合作業機是國外當前新型深松機具主要類型[17-19]。Willians等人自80年代就開始了對彎腿犁的研究;加拿大的Harrison設計出了彎折45°的彎腿犁;Sakai等人研制了配套中型拖拉機的振動深松機;土耳其Uzel公司生產了作業深度可達600mm的E979 型深松機;美國Sgubbers等人構思出了主被動聯合作業機,此機具的特點是能夠減少牽引阻力,且性能有所提升。國外的深松機基本與大型拖拉機相配套,深松效果好,更加適合全面深松。其中,有最大作業深度能到70cm左右的約翰迪爾公司出產的900V型深松機;西勞德公司的懸掛式深松機深松深度超過58cm時,能夠作業出暗溝進而排水[1][18-20]。
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一次進地即可完成深松、整地、施肥等多項作業,保證了深松效果,且符合保護性耕作的要求。許多國家對深松技術和深松聯合作業機的研究都非常重視。歐美國家的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發展方向主要是在大型化的基礎上更加精致細密。如凱斯紐荷蘭9300型聯合作業機配套大馬力拖拉機,作業幅寬達6.9m;采用了深松彈齒的約翰迪爾2623VT立式聯合整地機,可以梳理殘茬、雜草[21-23]。
2.2 國內發展現狀
我國對深松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對于深松鏟外形的優化設計,解決關于深松機纏繞等難題等都做了多項研究[21]。國產深松機有多種形式,如表1所示。國內出產的深松機適用于保護性耕作模式的主要有1SQ-250型深松機等[24-25],如表2所示。
2306全方位深松聯合作業機(中機美諾設計出產)、1SL-340/550型全方位復式深松機(黑龍江勃農興達有限公司生產)等是我國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領域的主要產品。雖然深松過后地表比較平整,但是容易出現堵塞,而且動力消散損耗較大,同時在造價方面也并不便宜,所以推廣起來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
國外深松整地機械性能優越,并形成了適合自身的配套保護性耕作機具[21-26]。我國保護性耕作機具在發展的同時,針對機具的現實性問題,進行了改造設計,許多新機型相繼出現[21-23]。保護性耕作模式的不同,對其配套機具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在留茬行間交替耕作模式下,高留茬覆蓋地表于種行之間,而現有農機具能夠滿足此種保護性耕作模式的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較缺乏,有必要研究此種耕作模式下的配套機具。
3 展望
隨著農業的發展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大家都認識到農業可持續發展才是最理想的發展道路。研究人員越發注重對符合保護性耕作條件的深松技術和機具的鉆研,且此技術和機具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應用,研制新型深松機及深松聯合作業機具十分必要。在保護性耕作模式秸稈覆蓋條件下如何有效防止秸稈纏繞深松鏟、如何節能減阻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使用合理的工作部件布局、合適的機具機架和牽引方式、讓機具產生振動、適宜的深松部件種類及位置等都是促進保護性耕作模式下深松作業機節能、高效工作的有效方法。同時,應使生產的機具更加精細標準,研制出各種系列化產品。設計上,在鑒借國外現有先進機具和技術的同時要不斷進行創新,使深松機具的性能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呂振邦.多功能深松機及其關鍵部件的設計與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3.
[2]周春霞.淺談機械化深松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0(22):50-51.
[3]劉志玲.淺談機械化深松技術[J].現代農業,2015(10).
[4]金攀.美國保護性耕作發展概況及發展政策[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2010(11).
[5]王微.中耕分層深松技術研究及深松部件的有限元分析[D].沈陽農業大學,2011.
[6]包文育.東北壟作免耕播種機關鍵部件研究與整機設計[D].沈陽農業學,2009.
[7]高煥文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概念、機理與關鍵技術[J].四川農機,19(4):22-23.
[8]莊維林.行間耕整機通用刀輥設計與試驗[D].吉林大學,2011.
[9]王福蘭.行間播種機多功能行走輪設計與試驗[D].吉林大學,2012.
[10]趙佳樂.留茬行間交替耕作模式配套播種機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5.
[11]郭慧.行間耕播機彈性鎮壓裝置研究與試驗[D].吉林大學,2014,
[12]倪長安,苗全生,劉玉,師清翔,高春艷,龐靖.玉米根茬破碎還田裝置設計與試驗[J].農業機械報,2008,39(7): 68-71.
[13]賈洪雷,亮.新型旋耕碎茬通用機的試驗與設計[J].農業機械學報,1998,29(增刊):26-30.
[14]郭紅,李靜,王瑋. 關于旋耕機、碎茬機一體化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03:47-50.
[15]賈洪雷,亮,郭紅,李仁杰,李行.旋耕碎茬工作機理研究和通用刀輥的設計[J].農業機械學報,2000,31(4): 29-32.
[16]李常營.留高茬式玉米收獲機切割部件的仿生設計及其切割機理[D].吉林大學,2014.
[17]劉欣,呂霞,王帥.我國深松機械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建議[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1(02).
[18]楊光明,朱云,張瑞勤,等.我國深松機械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J].湖南農機,2009(9):7-10.
[19]何進.玉米免耕播種深松聯合作業機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5.
[20]丁永凱,丁健偉.深松部件的工作性能分析及其應用[J].農機化研究,1990(2):41-47.
[21]李成鑫.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的優化設計[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22] Saeys,W,Mouazen,A.M.,Anthonis,J.,Ramon,H.2004.An automatic depth control system for online measurement of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compaction[J].part 2:modelling of the depth control system.Biosystems Engineering,1989(3):267-280.
[23]付乾坤.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的優化設計[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24]王瑞麗,李寶筏,邱立春,林靜.保護性耕作條件下深松機具的研究現狀與展望[A].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成立40周年慶典暨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
[25]張昭.深松機關鍵部件有限元分析及優化設計[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