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1: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消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現行的金融消費維權機構主要是消費者協會和“一行三會”內設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但是,“一行三會”等金融消費維權部門之間統一協調機制尚未建立,對于跨市場、跨行業的金融產品與服務,金融消費維權機構無法對其實施有效的監管。特別是在農村金融消費市場,地(市)、縣以下尚未設立證券、保險等分業監管機構,對于證券、保險行業有關的金融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缺乏解決的渠道。人民銀行基層行承擔著處理有關的金融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的職能,但縣支行人員較少,且沒有設立專門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機構和崗位,致使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開展不利。
1.2農村金融消費者投訴缺少渠道
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要求獲得合理求償權時,普遍存在著投訴困難的問題。單個金融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維權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成本非常高,但成功率卻比較低。對于農村金融市場來說,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支持,難以將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管機構、工商消費者協會和公檢法監管部門統一起來建立起完善的農村金融消費者投訴機制及權益保護體系,致使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遭到侵害時缺少有效的投訴渠道。
1.3農村金融消費者維權意識不強
較強的風險意識是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第一道防線,提高自身金融素質,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對金融消費者是極其重要的。但是,由于農村地域較廣、農村人口文化水平較低,加之我國對農村的金融消費知識宣傳力度不夠,缺乏對農村金融消費者系統的、全面的金融知識教育,使得農村金融消費者無法全面了解自己應享有的權利,對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缺乏充分的認知,對金融消費產生糾紛的解決途徑不夠了解,既無較強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又缺乏依法維權意識。
2加強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對策
2.1構建和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系
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律制度的構建應確立以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為本位的立法理念,針對金融業是特殊情況,通過專項立法規定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制度。一方面,修改與完善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相關金融法律,明確金融消費權益保護主體、目標、基本原則和監管規則。另一方面,在現階段,為滿足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迫切需求,應根據農村金融市場的實際,出臺相應的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如在存貸款、銀行卡、支付清算、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有針對性的增加農村金融消費者保護條款和措施,以推動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依法開展。
2.2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
作為維護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主要行政機構,基層人民銀行應結合目前實際,建立和完善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一是各級人民銀行應成立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領導機構,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金融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和媒體等方面的交流與溝通,負責協調轄區范圍內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統籌開展。二是在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內部逐級設立金融消費者維權部門,指定專門人員,專職負責轄區的農村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具體處理工作。三是由人民銀行牽頭建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由人民銀行、商業銀行、地方消費者協會以及公檢法等部門參加,建立部門間信息交流制度和金融機構業務準入、風險監測、現場檢查及責任追究等機制,并推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向農村延伸,使其構成全面覆蓋的網絡,合力促進農村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
2.3完善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投訴渠道
對于農村金融交易的爭議,應盡快建立有效的消費者投訴渠道。第一,人民銀行基層行處負責對農村金融機構業務進行檢查,設立消費者投訴庫,根據投訴分類進行調查和調解,定期分析,識別農村金融消費者面臨的潛在問題,為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提供參考依據。第二,設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協會,由專人負責農村金融消費者的保護。該協會在組織上受行政職能部門監督,在業務上有獨立的地位,主要負責農村金融消費者教育的公益活動、受理農村金融消費者的一般投訴,將調查結果向媒體公布,支持或代表農村金融消費者參加訴訟活動。第三,建立金融仲裁機構,以便農村金融消費者能及時通過仲裁這一公正、高效、快捷的方式解決金融交易爭議。通過以上方式,逐步形成各金融機構、監管部門、行業協會、法院的多元化監管機制及渠道通暢、選擇多樣的糾紛解決機制。
2.4增強農村金融消費者依法維權意識
下午好!我是金融學專業***,非常感謝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策略分析》,我的指導老師是***老師。下面我就論文的相關情況向各位老師作一下匯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寫作意義。
近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在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支持下,農民收入連續幾年獲得穩定增長,農村的消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與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當前,農村是擴大內需的突破口,經濟增長的潛力在農村,而農村資金短缺,農民貸款難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礙了農村市場的發展。這與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相違背的。
本課題通過分析農村消費信貸的現狀,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策略,可為開拓農村消費信貸市場提供政策建議和理論依據,使我國農村需求潛力得到進一步的開發,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農村金融市場實現繁榮。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寫作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全面分析農村消費信貸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相應策略。
2.定性分析法。以當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狀況為切入點,定性的研究阻礙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多方面原因。
思路:
從調研農村消費市場和消費信貸情況入手,深入分析新時期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狀況,針對制約我國農村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因素和農村消費需求和消費信貸需求的特點,并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研究,進而提出開拓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策略。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分析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狀況,指出目前農村消費市場缺少足夠的信貸支持,從側面說明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通過分析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現狀,提出目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還存在著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信貸資金投放不足、農村信貸產品創新落后于經濟的變化發展以及農村消費信貸相配套的政策和法律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第三部分針對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同時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不斷加強信貸風險管理,開拓創新,推出多樣化的信貸產品;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改善農村金融的外部環境等若干對策。
與其他文章相比,本文創新的之處是對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消費信貸業務的風險管理問題和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綜觀整體形勢,盡管我國中資金融機構針對各自的金融投資產品已經采用了各種不同的營銷策略,在科技開發、推廣宣傳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金融產品營銷論文策略的運用仍是乏力的,推廣效果并不好。
(一)營銷費用投入大,收效不顯著。以外匯理財產品為例:國內主要商業銀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匯理財產品后,一些外資銀行如渣打銀行、匯豐銀行、荷銀也相繼加入了這一市場爭奪拼殺,各家銀行都使出渾身解數,爭奪投資者。本土商業銀行斥巨資投入投資理財服務業務,欲于外資銀行試比高。但其行為令人費解,仿佛誰投入越大,誰就是最大的贏家。經過調查,上海、北京、廣州、鄭州、重慶的消費者對于各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認知狀況普遍反映較差。他們被國內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弄得眼花繚亂,不知所措,面對眾多“看起來差不多的”的產品,變的更加無所適從,邊際消費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識薄弱,整合力不強。不可否認,我國當前的金融產品,例如上述所說的外匯理財產品,擁有很多“牌子”,金融機構看上去忙個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維護,但重視程度依然不夠,沒有進行全面系統的品牌規劃,絕大多數做的只是品牌的一個方面、一個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廣告,或包裝,或渠道,每個企業都強調自以為重要的環節,但很少有企業把品牌的各個方面都做到位。幾年下來,其品牌資產并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積累和加強。我國金融企業關于品牌的整合意識還比較薄弱,品牌的努力還停留在某個方面。
(三)產品營銷論文缺乏策略,隨意性大。對于營銷決策,本土金融機構還是更多地傾向于拍腦袋做決定,營銷人員不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營銷策略缺乏長期性、穩定性,從而最終影響了其業務的發展。
(四)營銷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國本土金融機構的產品營銷論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導致金融產品營銷論文的專業程度和效率較低。特別是信息的傳遞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達過程中出現了人為拖延,導致高層與執行層步調上的不一致,影響執行層在面臨突發事件中的變通速度。
二、產品營銷論文按照“駱駝與兔子”理論提出幾點建議
“駱駝與兔子”理論是由我國營銷學專家路長全教授提出的。他認為,剛進入國內的外資金融機構,資金實力雄厚,因為自身規模效應的需要,在產品營銷論文中一般講求戰略管理,對體系、流程、規模、溝通要求高。在金融產品營銷論文中他們做得起大投入、大產出,所以可以稱之為駱駝,骨架大,有足夠的資本,在市場上可以靠一定時期的虧損來獲取未來更大的回報;而我國本土金融機構普遍較小,絕大多數在未來10年內都很難達到他們的規模,與他們相比是弱者,可以稱之為兔子,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國本土金融機構要談效率,談速度,談利潤,談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資本支持的情況下,想用金錢和時間來堆積業績是絕對不行的。反思現狀,弱者與強者怎樣談競爭?按照“駱駝與兔子”產品營銷論文理論所闡述的觀點,惟有找一支營銷支點,在渠道上,在速度與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與促銷上與之抗爭。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營銷的靶心。國際著名營銷大師菲力普?科特勒曾經說過:營銷的藝術就是建立品牌的藝術。因為對于一個致力于建設長青基業的企業來說,她所塑造的品牌將是她在多年后賴以生存的法寶。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業,不論是匯豐,還是花旗,其最寶貴的財產不是企業雄厚的資金,不是豐富的管理經驗,甚至不是技術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為成功的品牌能使產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獲得更大的利潤,成功的品牌是市場的通行證。更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費者的朋友,值得消費者信賴,因為沒有人會拒絕朋友的誠意推薦,而去選擇陌生的產品。
(二)堅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價值的統一。縱觀全球,堅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國際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門,這已成為許多國際一流品牌的共識。例如美國花旗銀行宣揚的是其“開創優越理財典范,財富增值更為可觀;彰顯尊貴,專業周到的貼身銀行服務”,匯豐銀行提倡的是“環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專家性質。盡管花旗、匯豐的廣告中,人物、廣告語、情節都會經常變化,但在品牌營銷的各個方面,卻始終承載著他們“銀行專家,卓越理財”的品牌個性、精神內涵與價值觀。
(三)堅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總和,是一個整合的概念。所以僅產品好、包裝好,或僅廣告好、概念好,都不夠。品牌應該是有關消費者認知產品經驗的總和:從產品性能、品質、包裝、價格到銷售環境,從產品陳列、售點廣告、賣場氣氛到銷售說辭、服務態度、員工行為、商務禮儀,從企業聲望、媒介輿論、大眾口碑到廣告氣質、設計風格,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都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財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消費者有太多的選擇。企業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須像所有成功的國際品牌一樣重視品牌的全面建設,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竭盡全力。
(四)剔除主觀因素,用市場分析說話。國際大公司習慣進行大規模的市場調研,依據產品的成長性,將市場縱向劃分為產品的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監控體系,分別為不同時期的產品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不斷觀察各個時期的銷售量、市場份額、損失,以及客戶滿意程度,及時觀察發現產品營銷論文過程中的錯誤,從而進行正確的市場選擇和定位。處于導入期的金融投資產品剛投放市場,由于逆選擇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資產品設計還未定型,產品處于試銷階段,風險大、成本高,基本無利潤。并且金融機構難以在短期內建立高效率的分銷模型和最理想的營銷渠道,這時可以選擇高價格高促銷的雙高營銷策略,加強產品的包裝,制作出來能夠體現和說明投資理財產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視覺沖擊力,意念性的說明書、圖片、標志、廣告等,使金融產品新穎具有特色,滿足客戶求新心理強的特點,“先聲奪人”,迅速占領市場。產品經過導入期的試銷進入成長期后,大多為客戶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較廣泛的市場需求,同時銷售已經取得了比較成功的經驗,利潤迅速增長。但由于金融投資產品易于仿效,會出現“搭便車”的情況,將有大量的相關產品進入,市場同業競爭激烈。這時經過市場調研后,要積極創建新的解決方案,開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場、建立新網點;加強促銷,建立和運用蘊藏著潛在價值的客戶機制,在適當的時機調整價格,找到很有發展潛力的客戶,增加客戶對本產品的信任感和忠誠度。同時,要適時地將客戶進行歸納,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圖的客戶,哪些是最無利可圖的客戶。通過這樣的比較,降低企業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進入成熟期后,金融產品和銷售量基本已達到飽和狀態,銷售量增幅趨緩,利潤開始穩中有降。此時就應重新研究市場策略,在穩定老客戶的同時,積極尋求新客戶;要重新為產品定位,延長其產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場來贏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從而增加眼前利潤。新晨
(五)塑立優秀的企業精神,加強營銷人才的培養?!皞ゴ蟮漠a品產生于營銷部門”,科特勒的這個觀點充分說明了產品營銷論文要以人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養和尋找最合適的營銷人員。領導要以身作則,不可朝令夕改;營銷人員要熟悉崗內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點,積極努力地去發現和解決問題,不論是企業廣告還是與企業目標相關的贊助活動,拿出自己的熱情,反復宣傳產品理念,成為金融產品的徹底傳播者。
(六)注意產品組合的創新,運用高科技的手段,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我國金融機構除了有重點地使用不同的策略外,還應在產品的開發和創新上多下功夫,采取產品垂直多樣化、水平多樣化、無關聯多樣化等產品組合策略,拓展面向個人、企業以及國際市場的金融服務領域,從而促進金融產品的營銷。
摘 要: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理念,完善金融消費者保護措施,成為各國金融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隨著金融業的發展,我國金融服務糾紛也日益增多,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鑒于此,我國要明確金融消費者保護的立法理念和監管目標,構建金融消費者保護體系,維護消費者權益,以促進金融市場健康運行,順利實現金融轉軌。
關鍵詞:金融消費者;消費者權益;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
一、金融消費者
(一)定義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構成消費者需具備的三個要素:自然人;為生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勞務。
我們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對個人辦理金融業務的行為進行判斷:第一,個人辦理金融業務,符合“自然人”的標準。第二,從個人的銀行存取款業務,信用卡業務、購買保險、基金、股票等行為,都是為了改善目前的生活,實現個人或家庭財富的保值、增值,這些財富歸根結底還是用于個人消費。因此,符合“為生活需要”這一標準。第三,金融業屬于服務行業,個人辦理金融業務符合“購買商品或接受勞務”的標準。綜上所述,“金融消費者”是消費者概念在金融領域的擴展和延伸,對金融消費者的界定理應遵從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消費者的規定。
(二)理論基礎和現實意義
1.理論基礎
(1)消費者與經營者理論。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最早提出了“消費者”的思想,指在經濟活動中,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在市場上購買所需的產品。隨著科技發展和現代化大生產的興起,生產者的規模越來越大,并以一種有組織的形式出現,有能力采取多種方式讓消費者按照自己的品種、價格、質量來購買商品,形成了經營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均衡的市場才是有效的市場,只有消費者利益和生產者利益都得到實現才能保證市場的效率。然而,在現代經濟金融環境下,壟斷造成的賣方市場,使得經營者處于強勢地位,消費者無實質的,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了侵害,嚴重的損害了市場充分、有效的發展。
(2)信息不對稱理論。在信息不對稱的狀態下,擁有信息的一方可能會濫用其優勢地位侵害另一方的利益,而不擁有信息的一方可能因為處于信息的弱勢而做出非理性的判斷。在金融市場上,信息不對稱問題更為顯著,主要表現在:金融機構提供的信息不充分;信息收集成本高;消費者理解能力差。
(3)弱者保護理論弱者保護理念是指在特定的法律關系中,弱者享有特權,使之與前者交易中擁有同等的條件,維護自身的權益,以達到實質的公平。按照弱者保護理念,金融消費者的弱者地位顯而易見:第一,結構弱。金融消費者是分散的,勢單力薄。第二,實力弱。單個金融消費者的經濟實力是無法與金融機構相匹敵的,即使是金融消費者團結起來也很難達到金融機構的綜合實力。第三,手段弱。金融消費者缺乏保護自己的手段。
無論對于金融消費者的保護是基于何種理論,金融消費者遭受侵害的現象已成為共識,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刻不容緩。
2.現實意義
(1)有利于維護金融消費者個體的根本利益。金融消費者是金融市場的血液,普通群眾越來越多的參與金融交易,保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共享金融改革與發展的成果,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舉措;
(2)保護金融消費者有利于金融機構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加深,金融產品多樣化,金融消費者的需求、偏好極大的影響著金融產品的設計。
二、金融消費者保護的范圍:金融消費者群體
(一)普通金融消費者
根據個人參與金融業務內容的不同,可以將普通金融消費者簡單的劃分為:
(二)個人投資者
個人投資者或者說自然人投資者包含于“金融消費者”,其合法權益應納入到金融消費保護的范圍之內。人投資者無論是購買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還是購買股票、期貨等具有明顯投資色彩的金融產品,其交易行為本身都具有消費和投資的雙重性質。
(三)不包括機構投資者
消費者保護理念本身是為了保護自然人,即便延伸到金融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關于金融消費者界定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自然人。其次,在與金融機構的博弈中,機構投資者有能力捍衛自己的利益,甚至獲得壟斷利益,不處于絕對的劣勢,機構投資者理應將其高額收益的一部分作為保護自身權益、防范侵害、彌補信息與專業劣勢的成本。
三、金融消費者保護的核心:金融消費者權益
(一)基礎性權益
1.受教育權。受教育權指金融消費者有權獲得所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的相關知識;有權獲得政府及金融機構提供的宣傳教育與培訓;有權明晰保護自身權益的知識與途徑。無論是現實的金融消費者還是潛在的金融消費者,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是他們維護自身權益、提高金融行為能力的重要手段。
2.受尊重權。受尊重權是指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時依法享有姓名、名譽、肖像、人格尊嚴、風俗習慣等受尊重的權利。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壞金融消費者的形象、侮辱金融消費者的人格。
3.隱私權。隱私權指金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賬戶信息、交易信息等依法受到保護的權利。金融機構不得過度收集、不當儲存、私自披露金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更不能以此謀取利益;其次,金融消費者享有私人生活安寧的權益,金融機構未經金融消費者允許,不得私自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向其推銷其它金融產品。
4.監督權。金融消費者依法享有對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類型、服務態度等涉及自身權益的相關情況進行監督;依法對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的工作進行監督,有權對不恰當的保護工作做出批評。
(二)發展性權益
1.安全權。安全權是金融消費者享有的首要發展性權利,它包括生命安全安全、健康安全、財產安全。其中財產安全包括金融消費者購買、使用金融產品時本身財產安全;實際財產利益安全;可預期財產利益安全等。
2.知情權。金融消費者享有的知情權是其能否順利行使自由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的前提條件。指金融消費者有權知悉其購買的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全部、真實、準確信息。金融機構有義務披露所提供金融產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幫助金融消費者作出理性的選擇。
3.自主選擇權。金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包括自主鑒別金融產品或服務;自主選擇金融機構;自主選擇金融產品或服務的種類。金融機構不得實施強買強賣、捆綁銷售等行為,侵害金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4.公平交易權。公平交易權包括公平的交易條件,如準確的計量、合理的價格;對金融消費者一視同仁,不得歧視金融消費者或用不同的標準將金融消費者區別對待;金融機構不得利用自身優勢免除自己的責任,推脫自己的義務。
(作者單位: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本論文是下面校級項目的階段性論文
校級項目:《中小民營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研究-以安徽省為例》
項目編號:2015FSSK06
參考文獻:
[1] 張為華.美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
[2] 高佳遠.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途徑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0年.
【關鍵詞】通貨膨脹 經濟增長 關系研究
目前,國內外的經濟形式仍不容樂觀。自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受到重創,時至今日,經濟雖然有所恢復,但是仍處于低迷狀態。就我國而言,當時為了應對經濟過度下滑,我國政府采取4萬億的經濟刺激政策,在當時確實起到了刺激經濟保持增長的目標,但給我們現在的經濟中下了苦果。實體經濟的低迷、通貨膨脹壓力、就業壓力在危機之后的今天還是不可阻擋的降臨。因此,本文將著手研究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著力把握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均衡,為促進經濟穩健增長提供可靠依據。
一、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通貨膨脹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是衡量經濟發展是否穩健的重要指標。然而,學術界對于通貨膨脹的定義仍然沒有統一的概念。普遍接受的說法是:由于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超過經濟的實際需求,引起整體物價水平上漲同時導致貨幣貶值。Gregorio認為,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顯著負相關。胡仕明、黃國石認為,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雙值映射關系,他們對數量關系進行最小二乘法回歸,相關系數顯著性明顯比單值映射提高。由于經濟周期的影響,相同的經濟增長率可能對應較高的通貨膨脹,也可能對應較低的,決定因素在于經濟增長處于什么階段。鄭雨、李新波認為,二者之間存在著同趨勢的三次回歸非線性關系。由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得出經濟增長同通貨膨脹之間存在著雙向因果關系,而且,通貨膨脹具有滯后效應。黃憲慧、韓海波認為,二者之間存在負相關的效應,主要是通過改變居民儲蓄行為、消費行為,增加經營成本、經營風險,改變收入分配機制等實現。劉金全、謝衛東認為,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會受到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之間存在內在聯系的影響。視經濟環境的不同,適度的通貨膨脹可能會推動經濟增長,而有時適度的低通脹有助于經濟發展。[6]
總之,之前對通貨膨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成原因、影響以及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這些方面研究的。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和樣本選取的差異,以及相關變量的不同,和通貨膨脹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沒有一致的相關結論。
二、我國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實際關系
通貨膨脹是一種復雜的經濟現象,它不是簡單的由于貨幣供應過剩而導致物價普遍上漲,這只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以下這些因素會對通貨膨脹產生影響:宏觀經濟增長(GDP)、廣義貨幣供給量(M2)、工業品出場價格(PPI)、人民幣匯率(RMB)、居民對通脹預期(IE),重大事件以及嚴重自然災害等。就我國2014年度經濟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同比增長7.4%,CPI同比增長12.1%;而2015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140,667.2億,增速為7%,CPI上漲幅度約為1.2%,CPI同比增長約為11%。與2014年第一季度相比,2015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8%,CPI指數下降1.1個百分點。根據數據顯示,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明顯不符合通貨膨脹隨經濟增長而增加、隨經濟下降而降低。2015年底一季度的同比經濟增長5.1%,而CPI卻同比下降1.1%。
本論文可以根據統計年鑒數據,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宏觀經濟增長、廣義貨幣供給量、工業品出場價格這四個指標作為內生變量建立VAR模型分析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四點結論:
(一)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首先,適度的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貨膨脹率過高時對經濟就會產生阻礙作用。其次,持續的經濟增長會因慣性作用引起通貨膨脹增加。
(二)通貨膨脹對自身變動的反應
通貨膨脹對其自身的誤差變動敏感性強。這主要是因為,多種復雜因素都會影響到通貨膨脹,其自身的不確定性較強;商品價格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上年期末價格的影響,從而考慮通貨膨脹率的波動因素時,也應考慮上年價格的影響。
(三)中間產品的價格上浮會對通貨膨脹產生一定的壓力
由于宏觀經濟測算GDP與CPI都是對最終產品的價格為基礎的,而當中間產品價格普遍上漲過快,這必然使最終產品的價格上漲,進而形成新的通貨膨脹壓力。
(四)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并不十分顯著
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會增加流通中的貨幣,而實體經濟價值并不增加,從這種角度看,貨幣供給會增加通貨膨脹。然而,由于經濟市場化的發展,貨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貨幣流通速度明顯下降,同時增加的貨幣供給量會被經濟擴大而消化,從而不會引起通貨膨脹。
三、政策建議
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為了防止過度通貨膨脹,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本文分析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介于中間產品價格上漲對通貨膨脹的壓力,監測部門應加強對中間產品價格的檢測,尤其是價格上漲對最終產品價格的影響機制,防止各種囤積炒價的現象,促使各種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實現市場分配機制。
(二)加強最終產品價格監測機制,增強對可能造成價格不合理上漲因素的控制能力,與此同時,合理調整監測價格的內容,尤其是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重要的資源性商品以及糧食,肉類,汽車、房屋等關切民生的產品的監測比例適時合理地加以調整。
(三)適度合理地進行貨幣政策調控。由于貨幣政策可以在經濟繁榮時促進經濟更加繁榮,而當經濟蕭條時,錯誤的貨幣政策會使經濟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所以在投放貨幣供給量時,要避免形成流動性過剩,防止股價與房地產的波動。在與財政政策相配合實施的同時適當控制貨幣供應,使貨幣的流通量與實體經濟的需求量相一致。
參考文獻
[1]魏學輝.李峰中國通貨膨脹、消費水平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期刊論文]-未來與發展,2011(4).
[2]李躍輝.彭嘉瑩基于VAR―VEC模型的物價指數關系研究[期刊論文]-統計與決策,2012(15).
[3]于兆坤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期刊論文]-中國集體經濟,2012(15).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服務感知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享受到的服務以及售后服務。令人舒適溫馨的服務會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時有保證的售后服務又使消費者買的反復心,用的安心,共同促進產品的銷售,如聯想公司完美的售后服務使之成為中國第一品牌。
【關鍵詞】服務感知指消費者 購買商品時享受到的服務
【本頁關鍵詞】學位論文寫作 學術期刊 學術論文 雙刊號期刊
【正文】
2
服務感知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享受到的服務以及售后服務。令人舒適溫馨的服務會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時有保證的售后服務又使消費者買的反復心,用的安心,共同促進產品的銷售,如聯想公司完美的售后服務使之成為中國第一品牌。2. 3. 4 關系感知是在消費者與商家的買賣活動中產生的,商家誠信經營能創造出比單純交易行為能大的價值,如果造就了足夠的品牌忠誠,即使形象、產品、服務不是最好的,消費者仍然會感覺有足夠的價值持續購買。2. 4 開發品牌審美表現在產品品質,文化內涵達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人們對品牌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滿足消費者這一需求,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又一新的制約因素。大自然創造了五彩繽紛的世界,為品牌在色彩和形狀上的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源泉。2. 4. 1 從色彩效果來看每一種顏色人們都賦予了它特定的內涵,如紅色代表激情、奔放,藍色代表廣闊、深沉、穩重,綠色象征生命、活力,白色象征純潔、高貴、典雅。色彩是一種無聲的藝術語言,通過設計和加工能增添產品的吸引力,成為品牌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標志。2. 4. 2 從外觀的作用來看產品的外觀同色彩一樣,也是最先進入人視野的,同一樣的產品,外觀設計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對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產品的實用性,更希望擁有其美觀性,審美性,符合自身的品位。一如世界知名香水品牌剛進入中國市場是,銷量平平,再經過設計,以表現東方女性含蓄溫柔的外觀上市后,一瞬間,整個香水市場被這款有著同樣香型卻外觀不同的香水占領。2. 5 保持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企業不創新,品牌不創新,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中,每一分鐘人們的思想都在發生變化,每一分鐘人們的需求也都在改變,若品牌停滯不前,不思變通,必然會被新事物所代替。因此在成為一個被廣大消費者認同的品牌后,如何來保證品牌持續的競爭力,是企業能否走的長走的遠的決定因素。只有不斷創新,及時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品牌才更具有競爭力、持久力。2. 5. 1 以人為本不僅是要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創新品牌提升品牌,更是要有培養具備創新能力能了解瞬息萬變的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敏銳快速的做出創新方案,進而量體裁衣,對準目標做出合適的產品開發。2. 5. 2 產品創新即研制開發更新穎更吸引不同類型消費者的產品。現任名人公司策劃總監、品牌發育理論的創始人梅紅女士認為,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對消費資料的需求和欲望,客觀上是存在層次的。當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后,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而且有的需要一經滿足,便不能成為激發人們行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這種行為反映到作為消費資料的品牌上來,當消費者的需求超過品牌所能提供的滿足后,品牌擁有者若不能及時對構成品牌的相關因素進行調整,根據需求的變化創造新的消費誘因,那么品牌就會很快老化,遭消費者所唾棄。這就要求企業時時刻刻關注產品的創新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2. 5. 3 服務創新有著良好服務,不論是消費者購買前還是購買后,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旦每一個企業都培養出員工這樣的服務態度以后,這也就不能稱之為優點,而只能作為企業必備的素質之一。那么如何在服務上創新,伊卡璐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為進一步獲取更大的市場分額,除了有產品品質的保證,大量宣傳的投入外,更是與消費者零距離溝通,該商家定期邀請世界頂級美發師來中國做巡回表演,將新的美發潮流、流行元素帶到中國。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商店,還設立了流動的美發屋,專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服務,并借此推廣產品,調查消費者需求,這讓中國消費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伊卡璐的承諾。
【文章來源】/article/48/189.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
[論文摘要] 隨著我國 經濟 的迅速發展,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現象日益嚴峻,本文主要對雙順差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一、2000年以來我國的國際收支情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的國際收支始終保持在經常項目順差,資本與 金融 項目順差的“雙順差”格局,總順差規模不斷擴大。國際收支的平衡與否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均衡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國際收支持續順差表明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已過萬億,持有如此巨額的儲備固然是一國經濟實力的體現,但由此產生的國際收支順差過大也會對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國際收支順差的原因
1.長期以來我國存在的儲蓄大于消費的結構性失衡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主要特點是低消費高儲蓄,我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已從2000年62.3%下降到2006年的49.9%,居民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從2000年的46.6%下降到2006年的36.3%。儲蓄率則從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間快速增長了9個百分點。同時全 社會 總存款,居民消費存款的比重持續降低,從2000年的53.6%下降到2006年的50.7%。因此,全社會儲蓄率的過高不是由于居民儲蓄過高,而是由于初次分配不合理導致的企業存款和政府儲蓄的巨幅增長與過高。消費率過低的結構性矛盾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如果消費率長期偏低,消費率和 投資 率之間就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就會導致社會產品價值不能及時得到實現,大量生產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帶來高失業率,并且直接影響企業效益和償還貸款能力。因此,只有減少企業留利和政府 稅收 在gdp中的比重,才能從根本上改變
2.國內 經濟 政策的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采取鼓勵出口和鼓勵外資流入的非對稱性國際收支政策。在制度安排上,明顯鼓勵出口、限制進口;鼓勵外資流入,限制資本流出。從跨境資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 管理 較松,流出管理較嚴。例如,鼓勵外商來華直接 投資 ,限制國內企業到境外投資;鼓勵外債流入,限制國內 金融 機構 向境外提供債權,不允許非金融企業對外發放貸款;鼓勵非居民向我國居民提供資本項目下捐贈和轉移,限制居民向非居民提供資本項目下捐贈和轉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