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1: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任務驅動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從目標出發,設計任務項目
對于教學而言,需要達成怎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有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來支撐。也就是說,目標是制訂任務最重要的依據。對于一節信息技術課而言,教學目標要相對集中簡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礎上,設置相應的活動任務,讓活動任務與目標之間形成緊密的對應關系,這樣的活動任務就是聚焦的、有實效的。如五年級《調動文字》一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1)掌握插入和改寫狀態的切換與區別;(2)學會插入和刪除文字的方法。因而,這一課教學前所要建構的任務就非常明晰,通過設計三項任務,一是提供一個文本,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展開,嘗試插入相關文本的操作;二是對于文本中相關的語句,按照指令完成改寫狀態的切換以及插入、改寫工作;三是讓學生自己寫一小段文字,綜合運用上述操作。如此,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層次分明的活動任務,有序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索,學生的積極性必然提高。
2.從需要出發,確定主要任務
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因而,學生的學力基礎和學習需要是設計活動任務時必須重點考慮的方面。同樣一項內容,有的班級學生課外已有接觸,或者已能熟練運用,如果再按部就班設計淺層次的活動任務,學生就會失去興趣。相反,如果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全新且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那么活動任務的設計就要有一定的坡度性,讓學生能“跳一跳摘桃子”,這樣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才會高漲。如在《文字復印機》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普遍課前已對復制文本的一兩種方法有所掌握,那么在課堂上就可以設計幾項靈活性的任務,讓學生自主運用不同的方式對呈現的內容進行復制,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互相指導。這樣的任務設計,既是向目標的邁進,也確保了學生在各自原有的經驗基礎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并能順利掌握本課的教學內容。
二、妙設情境,提出任務
建構好任務項目后,以怎樣的形式提出任務呢?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一些有趣的情境,或是組織一些小競賽,或是模擬一些現實場景,或是以問題引發他們的挑戰闖關欲,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任務活動中。
1.把握認知心理,創設模擬性情境導引任務
小學生喜歡直觀、形象性的事物,豐富有趣的情境,最能激活他們的學習因子。因而在教學中,應將學習任務納入情境之中,通過模擬學習生活中的某個場景,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觸任務,并饒有興趣地展開任務的探究。如在教學《我是板報設計師》時,邀請兩位同學將事先做好的兩塊電子板報展示給大家看,一塊板報內容字體與圖案比較單一,另一塊從色彩的搭配到圖文的結合,都給人以一種協調舒適感。這時,請同學們說說:你更喜歡哪塊板報?為什么?學生都很有自己的見解,紛紛發表建議。這時老師順勢問學生:你們也想自己動手來設計一塊這樣美麗的板報嗎?特別注意板報標題的設計。學生興致極濃,都急切地想一展身手。如此將任務置于情境中呈現,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現藝術字的魅力,繼而自主動手、嘗試任務,比教師開門見山直接生硬布置,效果要理想得多。
2.遵循思維規律,創設問題性的情境導引任務
“一切思皆起于疑”,也就是說,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計算機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以問題的形式導引活動任務,即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引發學生的實踐操作,在問題的突破中獲取新知識,感受學習的成就感。如在教學WORD文字處理軟件中“查找與替換”這個操作,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手工進行查找替換,學生查得很認真,卻費時費力。這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啟發:既然計算機是智能化的,那是不是應該有一種更加快捷的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將這些任務一次性完成呢?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學生探究的勁來了,紛紛要展開嘗試。此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欄中的工具自主實踐。這樣遵循“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極為有益的思維與實踐的鍛煉。
三、立足發展,指導探究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知識來源于動作。”這強調了學生實踐、體驗的重要性。學生接受了活動任務后,展開自主探究與實踐,這時,教師可以從實踐途徑、問題策略、協作方式等方面,指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智慧,挑戰學習任務,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將教學活動指向學生長遠的能力發展。
1.指導實踐方法,發展個體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普及的情況下,學生人手一臺機器,資源配置到位,能確保學生更好地展開信息技術的學習。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學生以任務為引領,自主展開探究,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注意進行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種種困惑,并給予及時指導。特別是當領到一項任務后,學生不知從何處下手,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去展開嘗試,也可以借助網絡搜尋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還可以認真閱讀教材獲得化解之法。這些都是非常富有實際意義的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方法,也是作為學習者必須形成的能力。此后,當學生面對學習過程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借助這些方法去自我尋求突破。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就自然生成,將對以后的學有裨益。
2.引導互助共享,發展合作探究能力
1.1實驗組評價方法本次學習過程的評價包括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及教師總評3個部分。組內互評主要針對學生出勤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表現進行評價,可在任務學習之后進行;組間互評及教師總評均為現場評價,包括口頭點評與評分表計分。采用校內自制的評分表,從服務態度及發言質量兩個方面進行評價;教師總評即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服務意識、知識掌握程度、技能運用水平、關鍵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評價[4]。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及教師總評分別占30%、30%和40%,滿分100分,以小組為單位計分,占個人總成績的40%。
1.2評價結果教學活動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發放自制的問卷進行相關調查。發出問卷64份,收回有效問卷5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2.2%。
1.2.1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學習的多個方面均有積極意義在對實驗組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組合作、溝通交流、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4個方面均有超過50%的學生認為有促進作用。認為對小組合作有促進作用的學生占71.2%,認為對溝通交流及自主學習有促進作用的學生分別占69.5%和57.6%,認為對獨立思考有促進作用的學生占54.2%,具體見表2。
1.2.2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指導及最后階段的點評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絕大多數實驗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表示滿意,對教師的指導和點評的滿意率分別達到89.8%和67.8%。說明教師在整個教學設計及實施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依然是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具體見表3。
1.2.3學校的硬件設施尚不能滿足目前教學改革的需求表3的結果顯示,無論是實驗室設備,還是學校圖書館資料、網絡等信息資源,均不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學生對網絡使用的不滿意率高達100.0%。
1.2.4兩組學生階段學習結束時理論考試成績比較(見表4)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2討論
循環、消化章節涉及臨床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只有護士對這類疾病判斷準確、處理及時,才能配合醫生的治療。學生的溝通能力一直是薄弱之處,在本次學習任務的設計中,交流的內容有詢問、宣教、指導、示范、治療解釋等,基本涵蓋了臨床護理工作中所有的護患溝通內容。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還提高了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
2.1明確任務要求學生準確領會學習任務,并在任務的要求下自主完成理論部分的學習。如果學生對任務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驅動源”就無從談起,還會影響學習效果。
2.2完善配套設施本次課約1/3的時間在實驗室進行,首先,要求有足夠的場地及設備來滿足學生的練習和討論,例如仿真內科病房要有心電監護儀、超聲霧化儀、氧氣瓶及吸氧管、靜脈補液設備等;其次,實驗室要有方便學習小組學習、討論的桌椅板凳,如果條件允許,還可配置電腦,以便學生隨時查找相關資料;再次,實驗室應對學生開放,滿足學生課外練習的需要,使學生能自由安排課外練習時間。
2.3及時監督反饋在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反饋調節工作是關鍵,也是保證學生完成任務的重要保障,不容忽視。教師事先安排小組長做好每次小組課外學習的記錄,包括學習內容、參加人員等,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相應指導,觀察學生的任務完成效果,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學生與教師應保持聯系,有問題及時請教。
論文關鍵詞:雙元制,高職,數字印刷教學,實踐
近年來,我國印刷工業以年增長率高于10%的速度發展,約占我國國民生產總值(GDP)2%。印刷業總的發展趨勢是:數字化、網絡化、多樣化、快捷化。政府已經確立了印刷業今后的發展目標:第一步是力爭在2010年把中國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印刷生產基地之一,第二步是到2020年,實現從印刷大國到印刷強國的轉變,加入世界先進印刷國家的行列。
數碼印刷作為一項科技含量頗重的新技術,其在中國剛剛結束了其概念普及推廣期。因此,數碼印刷技術的專業人才基本上處于空白。“十一五”時期,國家把發展職業教育擺在突出的位置教育教學論文,明確指出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現從計劃培養向市場驅動的轉變、從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觀引導的轉變、從傳統的以升學為導向向以就業為導向的轉變?,F代制造業的迅速發展,需要大批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國內目前的高職教育仍然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在湖北中部個東部地區,新型工業化加速發展,現代制造業所需要的人才成為緊缺人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制定了“十一五”期間印刷技術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三個一百,兩個一千”,人才目標全部指向了高技能人才。
目前國內開設數字印刷專業的高職院校只有3所,且其他院校大都以傳統印刷技術為主,很少涉及到數字快印技術。在數字印刷人才的培養上,大都以基本理論和仿真訓練為主,缺乏真實的職業環境培養和真實的操作鍛煉,畢業后不能真正適應社會及行業的認可。 而 “雙元制”的教學模式正好彌補了教學與實踐脫節的現象。“雙元制”,是指學生既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和與之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又在職業學校接受職業專業理論和普通文化知識教育。學校和企業分別是“雙元制”職業教育中的“一元”中國學術期刊網。“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職業院校主要負責學生的專業理論教育,企業負責學生的實踐與技能操作。
一、高職數字印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圍繞校內基地,建設以“雙元制教學、‘2+1’訂單式”的教學模式為特征的人才培養方式。
該模式即第一、二學年學生在校學習教育教學論文,學習內容的基礎課和專業理論基礎課為主,基礎課由學校負責,專業理論基礎課由企業負責,第三學年學生在企業學習專業技能,并安排頂崗實習。學習方式為:理論+實訓+實習+頂崗。使師生在實訓基地中接受企業化管理,在真實職業環境中學習實踐,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2)重構“項目式、情境式”課程體系。
圍繞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據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開發的理論,以國家精品課程標準為依據,召開實踐專家座談會,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崗位能力、素質要求,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校企合作,制定學習領域和教學內容,構建“項目式、情境式”課程體系。如下圖1。
情境1
實踐項目與流程
檢查
教學目標與項目
分析
協作組的構建
協作組的構建源于我區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情況,從區域層面整體考慮,根據學校地域、教師梯隊、研究主題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小學分別構建了三個協作組,每個協作組由一名二層次骨干教師擔任組長,再安排2~3名骨干教師一起組成骨干團隊,骨干教師、三年內新教師和適應期教師分別占一定的比例,力求使每個協作組的梯隊力量相對均衡,確保協作組研訓的有效開展。
協作組研訓的氛圍相對比較輕松,組員們輪流擔任組織者、主講者、上課教師、通訊員、攝影攝像、點評者等角色,讓每一位教師都在任務驅動中得到發展,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研訓活動的主動性。
協作組研訓的實施
區片聯動式協作組研訓是在區域大主題的引領下開展,各個協作組都要設計本組的研訓計劃,研訓計劃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1.確定研究主題
教研主題決定了教研活動的方向,在區域大主題的引領下,協作組需要明確本組的教研主題。通常在每個學期的開學前,教研員與各個協作組負責人及部分骨干教師一起開會,商討并明確本學期的區域教研主題以及各個協作組的選題方向,以確保教研主題有可研究性與可持續性。之后再由各協作組組長組織本組教師討論制定本組的教研主題。
2010學年開始,我們的區域主題是“課堂觀察?課例研究”。在第一個學期采用全員參與、分組實施的方式,根據大主題分成了教學問題、課堂巡視、教師指導、教學評價、目標落實、學生學習六個觀察維度進行課堂觀察,積累了一些課堂觀察的經驗。
2.策劃研訓方案
一次成功的協作組研訓活動離不開精心設計的方案。要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研訓方案要考慮到以下內容:活動目標、時間與地點、內容與形式、角色與分工、設想與安排等。
在協作組研訓活動開始前,各協作組組長會將本次教研活動的方案完成并交由教研員審核,審核無誤后即可正式開展。雖然只是十幾個人的小型教研活動,然而像理論學習、實踐研究、交流活動、通訊報道、教研心得這些環節一個都不少,教研活動的質量得到了保障。
3.組織研訓活動
不同于普通區域全體性的教研活動,協作教研活動的氛圍相對輕松、融洽,但只有經過周密地計劃,合理地安排、有序地組織,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協作組研訓活動有序組織是非常重要的。在組織開展教研的過程中,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與做法:
(1)以點帶面,形成互學共進
每個協作組中的成員結構都是立體的,組長為區二層次骨干教師,要帶2~3位三層次骨干教師作“徒弟”,而三層次骨干教師又要帶新教師。在協作組研訓活動中,骨干教師可以以教研幫帶的形式,面提親授,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反過來在指導過程中,骨干教師自身也得到了成長。層層幫帶的形式,促進了不同層面教師的發展,極大提升了教研活動的效率。
(2)角色分工,促進主動參與
協作組中的教師人數不多,卻要完成一個教研活動中的所有必需內容,這就需要充分發揮組內每一位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本組的每一位教師都承擔任務,并做到各盡其責。在“任務”與“特長”的雙重激勵下,教師成為教研方案的策劃者和教研活動的參與者,成為教研活動的主人。
(3)有序推進,提高教研實效
協作組研訓主題的自主性與持續性,使得教研活動的組織與開展能夠更加持續與深入。每位教師對研究對象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研究,輕松的教研氛圍也使得教師們的想法能夠自由發表,和諧交流,并針對問題做深入的探討與研究。每位小組成員在協作組研訓過程中都圍繞主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發言,經歷了研究的過程,提高了教研活動的實際效率。雖然各個協作組的研究對象不同,但研究方法可以相互借鑒,研究過程彼此呼應,研究結果共享互補。
4.總結分享延伸
協作組研訓中有針對性的研究主題使得教研活動的內容、形式與成果各不相同,因此更便于被其他組借鑒和學習。在經過了組內的交流討論,形成本組的研究成果之后,組間的研究成果的分享也是十分必要的。
協作組研訓成果的分享一般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①各個協作組是在同一所學校開展活動,形成各組的研究成果,最后的環節就是組間交流與分享。②各個協作組是在不同的學校開展教研活動,則要將研究成果到學科博客中,讓教師們了解其他組的活動情況,分享研究成果。此外,每次協作組研訓后各組都有專人負責撰寫活動小結和報道,并將相關資料一并上傳到網絡中,供大家分享,增強了協作組研訓的生命力與延續性。
協作組研訓的收獲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協作組研訓活動方案越來越完善,形式越來越豐富,內容也越來越新穎,在這樣的教研活動過程中,教師們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了實習期教師的基本技能
信息技術新教師,和其他學科的新教師一樣,初涉教壇,肯定會有些不適應。協作組群體要求每一位新教師都積極地參與準備工作,在這樣的過程中,新教師很快融入到組內教師中,消除了心理障礙,大膽地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另外,更多的教研組活動為更多的教師提供了展示與發揮的空間與平臺。
2.提升了適應期教師的專業素養
協作組研訓不同于傳統的聽課評課,不再依賴于“經驗型骨干教師的評價”,活動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親自參與教研活動,認真觀察,動手操作,記錄活動的實際情況,再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與理解,形成各自的觀點。這樣的教研活動不但給適應期教師提出了更多的挑戰,更提升了教師業務鉆研與發展的能力。很多教師認為經歷了這個過程后,自己的教學水平上了一個臺階,很多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論文、課題等在協作組研訓的基礎上應運而生,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3.激發了骨干型教師的科研興趣
關于教育教學論文【1】
摘要: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各有利弊,本文首先分析傳統教育教學與網絡教育教學之間的差異,然后探討兩者的發展趨勢,得出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有機融合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的結論。
關鍵詞:傳統教育教學;網絡教育教學;差異;發展
1。傳統教育教學與網絡教育教學的差異
傳統教學是我國長久以來一直采取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一般以班級為單位,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空間,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要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有一定的優勢,一是教師經過專業培訓,專業素養較高,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組織教學活動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二是傳統教學模式按照教科書的教學順序,注重知識的系統性,使學生系統掌握知識;三是教師與學生可以近距離接觸,教師的語言、行為和教態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即所謂的言傳身教;四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反應,隨時調整課堂進度,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隨時改變教學方法,便于學生理解。當然傳統教學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劣勢。一是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處于主體地位,采用填灌式教學;二是教學內容主要是課本,知識局限性較大,甚至有些知識已經與科技進步脫節,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三是傳統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以黑板和教室為活動中心,教學活動較為枯燥,容易引起學習疲勞。網絡教學是隨著計算機網絡和技術發展新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以網絡技術為依托,為學習者提供教育信息和教學資源。網絡教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學習者有學習愿望,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受網絡教育。網絡教學相比傳統教學有一定的優勢,一是教學方式非常多樣,多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源,如圖片、視頻、音頻的應用,使網絡教學手段非常靈活,能大大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二是網絡教學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層次選擇不同課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檢測方式;三是網絡教學地點和時間非常靈活,學習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四是網絡教學內容體系較為豐富,不局限于課本,網絡上有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更新非常迅速,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最快地獲取更多信息,極大地拓展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選取學習內容,滿足學習需求。正由于網絡教學極大的自由性和不固定性,既有優勢又有弊端。特別對于年紀較小的學生來說,自律性較差,在沒有教師的約束下,難以做到自主學習。而且他們缺少辨別能力,不知道哪些是有用的知識,哪些是沒必要了解的,如果缺乏教師的引導,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很難真正學到知識。
2。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發展趨勢
由于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各有利弊、優勢互補,因此現在網絡教學應用雖然越來越廣泛,但網絡教學未必可以淘汰傳統教學而獨立存在,最好的結果是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融合。
2。1讓網絡教學為傳統教學服務
網絡教學的課程內容設置更多地考慮傳統課堂的需要,讓網絡教學成為傳統教學的一部分。課堂中引入優秀網絡教學資源,拓展傳統課堂的深度,加入與時俱進的流行元素,加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另外,加入網絡課堂的多媒體手段,在課堂中更多地運用圖片、視頻、音樂代替傳統說教。在課堂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具體學情和客觀條件,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達到教學目的。
2。2網絡教學作為傳統教學的補充
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但正因為網絡便利,很多網絡資源魚龍混雜。為了實現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有機融合,首先必須提高網絡教學質量。教師設計網絡教學時要更用心,網絡教學目標要清晰,教學內容要有所選擇,難度設置要合理,并根據學生興趣選取適當的拓展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要在網絡教學中設置明確的學習指導。網絡教學資源非常多,學生在眾多信息中很可能迷失,此時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指導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本節課所分的板塊,每一個板塊需要掌握的內容,以及重點內容和基本了解內容之間的劃分,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網絡教學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延伸,為了督促學生進行網絡學習,必須實施一些檢測手段??梢岳锰摂M學習社區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相督促,還可以利用電子郵件和在線完成作業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
3。結語
傳統教學是我國長久以來一直采取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是隨著計算機網絡和技術發展新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方式各有利弊。最好的結果是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融合,讓網絡教學為傳統教學服務,使網絡教學成為傳統課堂教學的延伸,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裴亮。淺析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J]。品牌(下半月),2014,11:26。
[2]張小巧,郭根生。淺析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勢互補關系[J]。電化教育研究,2008,02:89—91。
[3]李家安。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異與融合[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6:57。
關于教育教學論文【2】
摘要: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當前環境下,各行各業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多,這也就需要更多的計算機專業的人才。所以在當今時期,為了迎合時下的環境和社會發展現狀,如何做好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工作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將主要針對此問題進行簡要探究,希望所得結果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和重視,并未相關領域提供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
一、引言
當今時代,我國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又一次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對于計算機基礎教育,需要注重素質培養,能力培養和全面應用的原則,全方面培養出具有實踐經驗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促進我國社會科技和經濟的發展。所以針對當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有效合理的改革和創新是一項勢在必行的任務。
二、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的必要性
從全世界角度來看,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主要劃分為兩個時期。首先一個時期是在計算機發明的初期,這一階段重視對計算機的程序設置,而且那時候計算機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所以也只有一些重點的院校才會開設。所涉及到的語言也只是LOGO語言、Basic語言和FORTRAN語言[1]。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人類對計算機的教學開始進行了一個新的時期。這時候的計算機已經成為一個基本技能,而高校內所涉及到的計算機課程也多了起來。對計算機基礎教育進行培訓教學需要從實踐方面出發對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目前從宏觀的角度來對計算機進行基礎教育尚且很難達到既定效果。在創新理念下,計算機基礎教育體系也沒有被充分的發展和發揮出來,所以在教學觀念上仍然維持著傳統的教學思維,那么怎樣通過計算機的基礎課程來對學生更好的培養呢,這就需要對計算機的基礎教學狀態進行轉變,從這里也能夠看出在當今時期進行計算機的基礎改革和創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
(一)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和先天結構與后天教學模式的不同,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知識結構存在必要差異。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邏輯性和層次性非常強,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各個進制之間的相互轉換,這只有將二進制和十進制的轉換桂策充分掌握才能夠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八進制和十六進制與十進制的轉換規則。這樣才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時候,可以在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為傳授知識的時候跨度太大、難度太高而導致的學習效果受到影響。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授課方式
對于計算機基礎這一門課程而言,其課程復雜且繁瑣,只有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才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這一門課程充滿興趣。所以教師在教課過程中應該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使學生充分的學習相關知識,開拓視野[2]。傳統的講課方式基本上是教師在上面拼命地講,而學生卻并不一定好好聽,這主要是因為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很多學生大都是被動的在接受相關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也不能夠創造性的對各種知識進行創新。計算機基礎教學有很高的實踐性,理論知識只有經過實踐的檢校和鞏固才能夠更好的熟記于心,從而利用到相關的行業當中。多以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安排一些實際任務,像是完成某種財務報表或者指定簡單的軟件等等,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
計算機教學本身就需要利用計算機時間操作來完成先關的教學任務,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在電腦資源管理器當中實現文件或文件夾的移動,這就需要借助計算機來完成。比如編程設計一個計算器,這需要借助計算機編輯代碼來實現,同時還需要配合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主觀練習,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快的對這一知識點詳細的掌握。很多院校并不重視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在講課的時候基本上很少用到現代化教學媒介[3],這樣的缺失會對教學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嚴重的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為了更好的做好新時期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當前的各種現代化教學工具,除了計算機本身以外,新的教學組織性質也比較多,比如現代化實驗室教學、圖書館教學、專用教室教學等。只有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避免因為單一性教學所導致的效果不佳和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等問題。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饋工作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認知不足等問題所導致的學習效果出現偏離,所以教師應該做好反饋工作安排。這樣能夠根據學生對相關信息的反饋來調整教學,這樣的反饋調節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效果非常顯著,而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側重對學生認知技能的缺點進行分析統計,并及時有效的對相關信息做出反饋。要不斷的促使學生對現有的知識技能進行調節和完善。比如說在學習代碼編程之時,學生可以將自己設計的作品交給老師,進行課堂匯報,這樣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便一目了然,同時教師還能夠對其進行評價,指導學生在編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也能夠使其他學生對觀看的過程中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
四、結語
本研究主要就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進行分析,文中筆者涉及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觀看法。筆者認為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基礎工作,能夠為學生以后掌握更深層次的計算機學習任務打好基礎,因此做好該門學科的教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向東,孫莉娟。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焦作大學學報,2013,24(04):162—164。
摘要:隨著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我國幼兒園的游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建議,從游戲中體現出以學前教育理論為起點,探討幼兒園游戲在兒童身心發展中的價值、幼兒園游戲的現狀、引導策略和游戲過程的創新。目的是為學術界提供肯定的理論參考,為在一線工作的幼兒園教師提供指導。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育;現狀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對于幼兒園游戲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游戲是兒童自我表現的重要方式,幼兒教育中需要這種游戲精神。因為幼兒天真燦爛,他們只想追求當下自由的生活,對于游戲有一種天生的目的性。游戲是兒童天真燦爛、追求自由天性以及潛在能力的代表,是兒童認識世界的一種措施,是挖掘智力的一種強有力工具;同時,推進兒童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及個性品格的培養。兒童在游戲中不僅能發揮本身的創造能力,還能推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力,并且還能鍛煉個人的意志力。所以,幼兒園游戲是兒童身心發展的一種特殊實踐活動。幼兒園游戲教育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改革幼兒園游戲教育的現狀,堅持科學的教育信念,帶動兒童的自主性,讓兒童在幼兒園游戲中能有效激發創造性思維、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技能,從而提高幼兒教學的質量。
一、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獲得的價值
1.促進兒童身體的發育過程
小孩在幼兒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但游戲是自由獨立的,是每時每刻都能進行的,比如在餐前的數字游戲;戶外的身體接觸游戲;口語游戲等等。這些游戲的內容、過程、空間、難度等都是可以隨時改變的,非常適合幼兒生理活動的需求。
2.促進兒童認知的開展
在游戲過程中,兒童與他人、物體、環境相互作用,借助語言的互動交流,自由地進行各種模仿、探索和實施,滿足他們探索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他們獲得社會經驗的一種特殊方式。3.推進兒童社會性的開展在幼兒園游戲的情境中,兒童需要和伙伴互動交流、互相協作、一同選擇、組織協調、共同制定游戲規則,并且嚴格遵守游戲規則,要不斷監督、評價自己以及同伴的游戲行為。游戲過程其實就是兒童自我意識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二、創新游戲內容
1.加強兒童的生活體驗,創新游戲內容
兒童想象力是對于記憶表象所進行轉化來的過程,而記憶的表象則來源于生活。所以在加強兒童生活體驗的基礎上需要對游戲的創新和實踐不斷改革。比如,在“小熊造房子”游戲活動中,要多組織兒童去搭建各類建筑物,也可以讓兒童自行去搜索和房子相關的圖片資料,加深兒童的表象記憶,在熟悉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幼兒游戲活動,這樣一定能起到有效的成果。
2.需要延長游戲教學鏈條
普通的游戲活動一般都只出現在校園內,幼兒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比較嚴重,在游戲中的知識性和技巧性收益較少,所以,需要在兒童游戲任務的驅動下,不斷創新游戲內容、拓展游戲的縱向、橫向空間,這樣才能使幼兒園游戲更加有趣,更能提高游戲的效果。比如,可以為幼兒設計《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游戲題目,讓幼兒回家后收集家里的聲音、照片和物品等資源,然后在班級內進行展覽,讓幼兒在課堂上講講我和哥哥姐姐的故事,評比一下哪位小朋友收集的資料最全、故事講得最好,過后可以對學生展開親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擴充了游戲的實踐容量和空間,加強兒童的情感體驗,從而能有效達到幼兒園游戲的活動目標。
三、對于幼兒園游戲的指導策略
1.幼兒園游戲的指導一定要注重觀察
老師可以通過制訂教學計劃,有方向、目的和步驟地指導兒童開展幼兒園游戲,利用游戲教育的作用,明確指導的方向性。
2.游戲中發揮兒童的主動性
幼兒在游戲中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的游戲伙伴,決定游戲活動材料的技巧和方法,即自己能夠決定游戲玩法、和誰玩以及怎么玩。老師適當地給幼兒提供幫助和指導,不但能增進老師和兒童之間的感情以及擴展幼兒語言,還能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根據幼兒年齡段指導游戲
幼兒的年齡不同,使游戲的方式種類也有所不同,對于老師的指導態度也是有所區別的。老師在組織游戲時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段和身心發展的特點來區別對待,不能忽視幼兒的個體差異,要針對每個兒童的具體情況施教。總之,幼兒園游戲是一種愉快且有益的自由活動,不但能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又能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幼兒園游戲可以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學習契機,有趣的游戲活動能讓小孩全身心投入,游戲是一種能表現和肯定幼兒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主體活動,有利于幼兒主體發展和培養的教育價值。在游戲過程中出現以幼兒主動性學習的各種類型的學習和教育活動。所以,老師應當把幼兒園游戲當成基本教育活動,關注幼兒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幼兒都富有個性地發展。
參考文獻:
學校發展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發展的關鍵在研訓。因此,只有認真抓好、抓實“校本研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才能真正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下面就我校校本研訓的主要做法、成效及努力方向作一個簡要匯報:
一、專業引領,全力支持,營造人人參與校本研訓的良好氛圍
“校本研訓”工作很重要,但要扎實開展又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認為“校本研訓”是形式,浪費時間,影響教學;或認為“校本研訓”要不要無所謂,只要教學能取得成績就行;或認為參加“研訓”活動只是為了評職稱,有任務觀念;或認為研訓工作很深奧、高不可攀,是專家、學者的事,等。針對這些問題,關鍵要進行專業引領,幫助教師形成對研訓工作,特別是校本研訓的正確理解。
一是思想引領。我校通過各類培訓和相關會議,大力宣傳“校本研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幫助教師認識到研訓工作對促進教師自身專業成長,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及對促進學校發展的意義,在思想認識上消除誤區,從而激活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變“要我”為“我要”參加研訓活動。
二是制度引領。我校相繼出臺了“**中學教科研工作獎勵制度”、“**中學骨干教師評定細則”、“**中學教學常規要求”、“**中學教師素質評價細則”等研訓考核制度,發揮了制度引領作用。校本研訓業績成為骨干教師和優秀班主任評定、優崗考核、教師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學校還為每個學科組、骨干教師和班主任建立了檔案袋,進行跟蹤指導、考核和評價,為校本研訓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骨干引領。學校骨干教師評定,為教師成長搭建了平臺,培養了一批學科研訓骨干。通過任務驅動,對骨干教師在校本研訓方面定任務、壓擔子,引導他們發揮帶頭示范作用,起到了較好的引領作用。
四是規劃引領。學校指導全體教師制定了“個人發展三年規劃”,并通過年度計劃、學期反思,構建了教師自主發展的新機制。“個人發展規劃”,使老師們明確了研訓等各方面的努力目標,有效促進了教師自主發展。
五是專家引領。堅持“走出去,請進來”。一方面通過“走出去”,幫助教師開闊了視野,提升了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通過“請進來”,是老師們能面對面得到專家的指導,促進專業成長。如學校邀請鄧局長、邢主任等到校召開了專題講座,還請研訓中心張主任等到校對“個人課題”、論文案例等給于了“一對一”的指導。專家的指導、引領,可以幫助教師突破“瓶頸”和“高原現象”,有效的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提升。
在加強專業引領的同時,學校對所有的研訓活動,可以說做到了在財力、物力、人力和安排上給予全力支持,并能給予全方位的服務,三年來學校為市縣研訓活動提供了現場10多次,做到了研訓工作不遺余力,形成了人人支持研訓,個個積極參與研訓活動的良好氛圍。
二、同伴互助,專業合作,為教師參與校本研訓活動搭建平臺
同伴互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校本研訓,因為我們最初的一些教育教學技能都是從同行身上模仿來的,身邊的典型,身邊的經驗和技能也是最容易學到手的。關鍵是要建立起平等對話、相互幫助、共同支持的專業團隊,努力為教師校本研訓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
一是集體培訓。學校利用教職工例會,通過印發材料、例會學習、專家講座、沙龍研討等多種形式,對全校教職工進行師德、教科研和理論培訓,由學校領導、學科骨干進行主講,教師提問答辯。
二是學科組研訓。學科組以主題研訓為載體,有計劃的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課題研究、問題研討、質量分析、經驗交流、說課及聽評課活動等。
三是集體備課。以問題探討為導向,通過課前備課,提出問題,集中研討,提出策略,二次備課進行改進,進行教學有效性研究,以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進。
四是班主任月例會(沙龍)。以話題形式展開,每個班主任都要進行主題發言,談問題、談困惑,商討對策,交流經驗,分享成功的喜悅,開誠布公,暢所欲言,共同提高。
五是年級班主任周會商制度。主要是問題研討,案例分析,進行對策研究。
學校通過加強教師團隊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交流、對話、合作的平臺,形成了同伴互助、團隊協作的良好氛圍,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三年來,學校有9個教研組被評為縣優秀教研組,有4位班主任被評為縣十佳班主任。
三、立足校情,追求實效,促進了教師、學生和學校的共同發展
我校的校本研訓工作能立足校情,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教科研方面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培訓方面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培訓策略,堅持“教研訓一體”,使老師們感到有用、實用、有效,實現了由心動到行動的轉變,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三年來,我校教師有32個市縣級“個人課題”順利結題;有306篇教育教學論文、案例在省市縣獲獎和發表;有13人被評為縣學科帶頭人和縣優青,有11人次被評為市、縣優秀班主任,縣級骨干教師占專業任課教師20%以上,骨干教師隊伍得到了迅速壯大。
二是促進了學生素質和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三年來,在各項競賽中學生有119人次獲獎,其中國家級獲獎3人次,省級獲獎4人次,市級獲獎16人次。學校教育質量得到了穩步提升。
三是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品位。學校連續三學年辦學水平被評為優秀等地。學校還先后被評為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縣繼續教育先進單位、南京市“個人課題”研究優秀學校、**縣師德先進集體、**省教育學會先進單位,大大促進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四、展望未來,謀劃發展,堅定不移的落實好校本研訓工作舉措
回顧過去,成績令人鼓舞,但問題也不容忽視,如:層次不高,精細化程度不夠等。展望未來,還任重而道遠。謀劃發展,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落實好校本研訓工作之各項舉措。
一是認真貫徹縣局下發的《進一步加強校本研訓工作的指導意見》,落實好從“校長”到“教師”實施校本研訓工作的各項要求,進一步優化過程管理,不斷提高校本研訓工作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