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1: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林業索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森林工程,實踐課程,課程體系,人才培養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n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ystem Of Forest Engineering Program (Lifting Transport And Engineering Machiner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Wei ZhanGuo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nded to cultivate undergraduate proposed proportion increas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in the teaching system. For studied forest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 forest project itself is a practical discipline, students in university after graduation can independently complete the enterprise first line design or techn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have goo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quality, it should not only study the existing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sign teach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chool walk the road of innovation, make our forest engineering gradually catch up with and unique, complete the shift towards engineering machinery professional.
Keywords: forest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curriculum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一、課程教學問題的提出
當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針對大學本科的培養目標提出了在教學體系中增加實踐的課程比重,這是非常正確的,是適應中國的實際現狀的。對于學習森林工程的學生來說,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森林工程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在大學畢業后就能獨立的完成企業第一線設計或技術應用工作。
然而,從我校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森林工程學生狀況來看,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找工作時表現出信心不足、抱怨自己實踐能力不強、缺乏行業新技術知識面對招聘對象的現象較為嚴重。經過分析,我們覺得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
⑴本專業辦學時間雖然較長,但教學培養方向尚未明確,課程安排趨向于機械工程方向,相關機械設計新理論、新方法課程、機械加工新技術課程安排不足;
⑵招收的學生均是理工生,實踐能力需要入校后臨時培養,留給專業教學的時間不多,有時在上專業課時還要補實踐課程內容,耽誤了完整進行設計課題實踐的時間;
⑶與第二點相聯系的是,由于缺乏實踐和創新能力,造成很強的挫敗感,對森林工程專業形成厭學情緒,于是一部分學生在進入大三后放棄專業課,開始潛心準備考研或出國等等;
⑷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之間缺乏配合、條理,內容沒有聯系,各自為政,而且沒有統一明確的要求等等。同時因為缺乏配合和條理,學生反映有時實踐課擠在一起,設計與實踐課的作業便會大量積壓;而有時又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實踐課。當積壓的時候,量大造成每一件都無法完整地完成,學生或隨便應付,或厚此薄彼,如此種種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很不利的,沒有好的東西也做不出好的作品集;更為重要的是,沒有統一的思想和合理的理論課與實踐課的配合,學生對課程的認識是混亂的,不知道各門課程的關系和用途。
以上第四點在我國有森林工程專業的學校都普遍存在,教學與實踐相脫離也是當前中國森林工程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對于像我們這樣一個歷史很長的傳統專業來說,這一問題更是突出。所以我們認為,為了讓學生具有優秀的實踐作業能力和素養,就既要學習國際國內設計教學的已有成功經驗,更應該結合我校特點走創新之路,使我校森林工程專業逐步趕超并獨具特色,順利完成向工程機械專業的轉變。
二、課程教學問題的分析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形成了以下觀點:
⑴順應學校和實際需要,進一步增大新技術課程及實踐教學比重,從2008級學生開始,開設工程機械相關的課程;
⑵根據我校招生特點將實踐課程合理的分為幾個課程群: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群(培養機械設計理論素養、機械設計能力和設計方法應用的素養,包括機械設計基礎、機構設計、外觀設計等等);機械加工技術課程群(包括機械加工技術、機械加工工藝、金屬材料、金屬結構等);工程機械課程群(包括工程機械概論、內燃機理論、工程索道、汽車摩擦學等);專業應用技術課程群(包括幾個方向的專題設計,如林業工程機械設計、路橋工程機械設計、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等等);
⑶合理的編排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在我系前兩年的教改過程中已基本完成),將包括理論課在內的各課程有機的編入整個實踐課程群中;
⑷關于第二點,四個不同的課程群之間大體上是串聯遞進的關系,第一個課程群延續的時間最長,大約有四個學期,第二個課程群從第三學期開始,持續到第五學期,第三個課程群從第四學期開始,也持續到第五學期,第四個課程群從第五學期一直到第七學期,因此各課程群之間是串并結合的關系;
⑸對于不同的課程群,相應的制定合理的總的教學目標,將各課程有序的填入到相應的課程群中,使各課程教學有了統一的目標和規范,不再各自為政,也不會出告,這樣從二年級到四年級,每位同學至少有四份具有一定份量的設計作品集與實踐成果;
⑹各課程群可以根據教師的研究方向確定由專人負責該群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現內容、課程要求和實踐設計的重疊,各課程也能合理的組織在一起;每一個課程群在結束后有嚴格統一的要求,如要求做一份課題報告,報告包括的內容對應相應的課程,要求每位學生都完成成型的設計作品(包括從二維設計到三維成型的模型)和報的制定,明確教學目標,督促這一課程群的各教師相互討論、按照統一的目標共同搞好教學,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做到客觀有效。老師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也能出成果。
⑺通過各實踐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涉及進一步深入研究森林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具體的培養途徑與方法。
我們相信,如果按照以上想法實施,再結合我校的特點,定能使學生在實踐能力甚至對于專業的認識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課程教改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基礎
通過對森林工程(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專業設計課程的實踐課程的科目及內容;各實踐課程之間的聯系以及要求;實踐內容的要求;各實踐課程族群的之間的配合關系;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等方面的分析與研究,最終達到如下研究目標:
首先,通過合理組織實踐課程的研究內容、體系以及統一的要求,使學生更快地理解設計,更明確地了解各課程的作用和相互之間的關系,以使學生形成獨具個性的設計觀念,促使學生沿著實踐體系要求完成幾件具有深度的設計作品。其次,完善健全實踐課程體系,并逐步形成我系在這類課程教學上的指導思想;使學生的設計思想、設計能力與實踐能力與實際需求更接近,以便更快而且自信的適應將來設計第一線的實際工作。最后,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實踐的途徑與方法,與對學生的教學結合起來。
參加課題研究的森林工程教研室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其中具有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3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4人,在讀1人,碩士學歷1人,另外本專業教學時間10年以上4人,專業教學經驗豐富。
課題參與人員科研能力較強,近三年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0篇以上,其中EI檢索10篇以上,積極承擔了多項國家、省部、校廳級科研項目。
森林工程本科專業所在二級學院(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有較為完善的實驗環境,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工作積極認真的教學改革團隊。
四、課程教改的研究方案及具體實施方法
主要實施方案包括:帶學生赴教學已很成熟的國內工程院校交流學習,盡快熟悉一些實踐的內容和目標;考察學習國內外優秀的工程院校,制定實施辦法;邀請專家、學者進行交流與探討;通過計劃和內容組織學生參加實際的設計比賽和設計項目,以最終有形的設計成果呈現出來;舉辦設計成果的交流、展覽與等。
以上研究成果和想法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一定資金的支持,為了保證此研究的實施、實施過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以及最后研究成果的推廣,學校給予了充足的經費資助。
目前已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企業實踐環境單位數量不多,有時會因為企業自身的因素調整學生實踐的安排,對實踐環節造成一定的影響。
今后將發揮各種渠道優勢,積極爭取更多的合作企業建立教學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選擇機會。
五、研究結論與可行性驗證
森林工程專業設計課程教改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與時俱進,根據目前我校森林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對工程機械設計課程的需求,提出了設計課程體現族群的串并系統研究,使得森林工程專業基礎教學與專業教學緊密地結合一起,真正地為專業服務,為學生著想。
目前在保留部分專業傳統課程的前提下,修改了原有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已經初步實現了向工程機械方向的傾斜,有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及理論基礎,在新的教學大綱上已經體現上述改革思想,逐步增設工程機械設計課程,減少無關課程,增加新技術課程的授課課時及實踐教學課時,并有相關的教學改革項目立項及,已經成功組織學生申報獲批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與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兩項,其中一項作為學校代表參加了全省同類項目成果匯報展。另外,森林工程(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本科畢業生已經連續5年蟬聯全校本科就業率第一的專業。事實證明,本研究的構思具有較大的應用與推廣價值及突出的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 肖生苓,王立海,董希彬,等.森林工程專業實驗教學平臺建設.[J].森林工程,2013,29(3):157-160.
[2] 肖生苓,王立海,張佩劍,等.國家級森林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5):151-154.
[3] 吳志強,張學洪.全面提高本科實驗條件建設質量之舉措[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