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1: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工程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參考文獻是作者對他人勞動成了的尊重表現,我們在論文的寫作當中引用的他人的研究成果就應該子啊引用的地方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出來,在論文的最后依次列出來。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土木工程概論論文參考文獻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閱讀。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參考文獻:
[1]佘睿,鞏學梅.土木工程概論類課程教學探討[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8,(06).
[2]吳萱,董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標,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研究,2012,(04).
[4]郭旭紅.淺談“啟發式教學法”[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1,(03).
[5]林龍鑌,等.《土木工程概論》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體會及其對教學啟示[J].福建建筑,2012,(02).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參考文獻:
[1]丁大鈞.土木工程概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2]葉志明.土木工程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貢力.土木工程概論[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
[4]佘睿.土木工程概論類課程教學探討[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8.
[5]裴星洙.土木工程專業提前進入畢業設計(論文)的實踐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
[6]王浩鈺.設計類課程多元化考核體系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0.
[7]張亦靜.基于團隊協作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討[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
[8]周新剛.土木工程概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第一版),2011.
[9]崔京浩.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系列教材:新編土木工程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10]鐘漢華.土木工程施工概論[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7.
[11]王作文.土木建筑工程概論[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11.
[12]張志國.土木工程概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3.
[13]成虎.建設工程法規概論[M].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10.
[14]鞏天真.土木工程監理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8.
[15]鄧友生.土木工程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7.
[16]葉獻國.建筑結構選型概論[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1.
[17]鞏天真.建設工程監理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8.
[18]韓峰.鐵道線路工程概論[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7.
[19]周國恩.土木工程施工[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7.
[20]肖本林.土木工程與建筑教育改革理論及實踐[M].繪測出版社,2014.4.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參考文獻:
[1]董菲,徐春媛.試論現代土木工程教學的創新方法[J].建筑工程,2012,(10):90-92.
[2]何忠明,劉建華.淺議高?!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1,(7):169-171.
[3]王琰,周戒.對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的幾點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12-14.
[4]王清標,初明祥.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4):75-77.
[5]葉志明,宋少滬.把教的創造性留給老師,把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J].中國大學教學,2006,(8):8-9.
[6]劉云平,相琳.《土木工程概論》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3(2):84-85.
[7]劉勝兵.《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及考試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2,(31):70-71.
[8]張文華.《土木工程概論》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8):69-70.
關鍵詞:節能降耗技術;建成施工;應用
引言: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建筑行業受經濟、科技的刺激有很大程度的進步。但在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城建施工過程中能源浪費現象日益嚴峻,這對于我國能源有效利用有很大影響,使得我國能源消耗比較嚴重。面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匱乏,建筑工程要想長遠的發展,就需要實行節能降耗技術,通過節能降耗來改善城建施工中能源消耗的現狀,提高能源利用,促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合理的、有效的應用,為促進建筑行業長遠的發展創造條件。對此,本文將在下文中就節能降耗技術在城建施工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一、節能降耗的概述
節能降耗是指節約能源的使用,減少能源的浪費與耗用,將能源消耗的標準降到最低。節能降耗技術是一項值得長期有效實施的措施,其對于提高我國能源利用率以及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不來講,節能降耗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選用先進的、有效的技術來合理的配置和使用能源資源,盡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是有效能源得到最大的發揮,從而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這對于城建施工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措施,不僅可以有效的利用能源資源,還可以為建筑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目前,節能降耗的主要應用內容有:盡可能的降低可回再生資源和非再生資源的浪費和使用;盡可能地提高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合理有效的利用回收資源。總體來說,節能降耗是一項值得有效推廣的技術,能夠提高我國能源利用,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發展。
二、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的現狀
在我國不斷擴大建筑規模的今天,城建施工中資源使用和浪費現象越來越嚴重,加開了能源資源匱乏的程度。目前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消耗效果不佳,無法對城建施工中能源消耗現象無法有效的處理,致使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效果不佳的主要問題有:
1.節能降耗意識不夠
我國大多數建筑企業將所有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建設高質量的建筑,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絕大多數建筑企業領導及工作人員并未意識到節能降耗技術的重要性,并不了解節能降耗對于企業長遠有著非常重要意義。所以,因建筑企業領導及員工缺乏節能降耗意識,那么在城建施工過程中節能降耗工作得不到重視,無法科學、合理的進行,致使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效果不佳。
2.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的相關責任落實不到位
確保節能降耗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首要的條件就是節能降耗有效的落實到城建施工中,對城建施工中能源資源的配置和運用予以科學的規劃。但實際情況則不然。由于建筑企業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相應的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的相關責任無法落實到相關負責人的頭上,促使節能降耗管理工作得不到合理的實施,節能降耗落實不到位,其“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無法體現出來。
3.管理機制不健全
在我國科技不斷發展的當下,節能降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應當有效的應用于城建施工中,提高城建施工質量。降低城建施工能源浪費,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國很多施工單位所制定的節能降耗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和完善,使得節能降耗相關措施無法有效的實施在城建施工中,致使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技術、工藝、設備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比較落后,導致城建施工中能源浪費現象較為嚴重。
三、在城建施工中應用節能降耗技術的有效措施
面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匱乏問題,施工單位應當不斷改善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現狀,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浪費的可能性,為促進企業長遠的發展創造條件?;诖它c,在城建施工中提高節能降耗技術應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將節能降耗責任落實到個人
要想在承建施工中充分發揮節能降耗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節能降耗管理制度,將節能降耗的責任;落實到個人,促使每個員工都投入到節能降耗工作中,這樣才能夠真正改善城建施工能源消耗嚴重的現狀。對于節能降耗管理制度的建立,應當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施工單位節能降耗管理現狀,合理、規范 、科學的制定節能降耗管理制度,促使其可以有效的約束節能降耗管理工作,使施工單位組建節能降耗管理小組,有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管理成員包括核算員、質量監督員、材料員以及技術人員等,合理的配置和使用能源,促使能源資源有效應用。
2.制定周密的節能降耗施工措施
為了確保節能降耗工作可以有效的實施于城建施工中,制定周密的節能降耗施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促使節能降耗技術貫穿于整個工程施工過程,對城建施工能源運用予以合理的規劃,確保城建施工中能源充分的利用,并且能源消耗最低?;诖它c,節能降耗施工應當注意一下幾方面。
其一,節能降耗應當全方位的體現在城建施工中。為了確保城建施工各個環節能源可以充分的運用,所制定的節能降耗施工措施一定要綜合的利用。也就是說,在城建施工中一定要嚴格的遵守國家及地方的規定,禁止應用禁令的技術、設備、材料等,盡可能的應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環保型設備等,提高能源利用率。
其二,加強技術創新。圍繞著節水、節能、節材料的原則,對城建施工中所應用的施工技術進行創新和優化,盡量提高施工技術的作用,促使新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城建施工質量,還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為使建筑工程向環保型、節能型的方向而努力。
其三,注重廢棄物回收。在城建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可隨意丟棄廢棄物,應當對施工現場的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存放,并且對分類后的廢棄物進行檢查,凡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廢棄物,一定要予以科學的處理,促使其可以再次有效的運用,為節約我國能源資源創造條件。
結束語
對于城建施工來說,節能降耗技術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措施,其不僅可以降低城建施工中能源消耗,還能為施工單位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但目前我國城建施工中節能降耗效果不佳,無法有效的控制城建施工中能源浪費現象。對此,應當通過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周密的節能降耗施工措施等手段來提高節能降耗技術實施效果,提高城建施工中能源利用率,為促進建筑行業長遠的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劉小偉.試論節能降耗技術在城建施工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8).
[2]朱佳其.淺析建筑外墻保溫節能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5).
[3]宋國慧,李云峰.強化循環經濟理念在西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A].環境保護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集(上)[C].2007.
[4]王海英,李媛,方普杰.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A].新農村建設與環境保護――華北五省市區環境科學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C].2009.
[關鍵詞]保險;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實施人才興業戰略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保險業的本質要求。落實保險業人才戰略,大力發展保險職業教育是一重大舉措。目前,保險行業和保險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兩大機遇。保險職業教育作為保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迅速擴大規模的同時,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成為當前必須認真加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本文試圖對保險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作些探討。
一、保險業的發展現狀帶來了保險人才需求結構性變化
中國保險業經過30年的發展,進入了跨越式發展時期,但目前保險人才隊伍建設與行業發展戰略差距較大,成為制約我國保險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一)保險專業人才缺失
保險經營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對展業、精算、承保、理賠、查勘、管理和投資等環節人才的廣泛需求。而保險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我國從1959年商業保險停辦到1980年恢復,保險業一直處在教育上的真空期,20年一直沒有任何保險專業教育。這意味著,20年間保險人才的培養方面存在著一個很大的斷層。1980年到現在,也只有70多所大學開設了保險專業,不到全國高??倲档?%;每年保險專業大專以上畢業生最初不到2000人,雖然現在發展到20000多人,但與保險人才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缺口”。據統計,目前保險公司年平均增員率約為25%,據中國人壽(集團)公司所作的預測認為,到2010年保險業的人才需求量將達到近50萬。參照國外美國每70人中有1人為保險從業人員、日本每300個國民中有1個保險從業人員、香港平均不足200人中有1人為保險從業人員、臺灣每152人中便有一個壽險推銷員的經驗數據,結合我國大陸實際情況,調整按1∶500推算,未來我國保險人員需求數量大約在200萬左右。另外,從現有的保險從業人員情況來看,真正保險專業科班出生的人才稀少。據統計,2007年保險從業人員中,具有??埔陨蠈W歷者占62.17%,但其中保險專業畢業的僅占8.69%。
(二)操作應用型人才缺失
保險專業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具有較強的實務性,這個特征決定了它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除了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外,同時還要求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但目前,從總體來看,保險教育存在“重學歷、輕能力”、“重理論、輕實務”的問題。保險專業課程偏重于基礎理論,涉及的大多數是一般保險知識、理論概念,缺少保險經營實戰經驗,對經營管理中的實際操作知識比較表面,理論性強、實用性差。有一位保險公司人力資源部的經理這樣評價新入司的大學畢業生;才華橫溢,但眼高手低;頗見理論功底,但脫離實際;言語滔滔,但能力平平。這一現狀說明目前保險課堂教學基本上處于半封閉的“自我循環”狀態,與業界脫節的現象嚴重。
(三)技能型人才缺失
保險是由許多職業崗位組成,比如產品開發、展業、承保、防災、理培、會計、信息技術,它要求保險教育應該強化職業能力訓練,將實際操作技能作為一種素質來培養,按適應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要求來確定教學內容。但目前保險教育片面追求學科型,強調系統性和完整性,導致學生畢業后無法上崗。比如,有的學生基礎操作技能不懂,甚至看不懂保險單證、不會填寫投保單,對車輛、企業財產、建筑工程等關聯知識匱乏;查勘理賠程序、技巧不熟悉;財務報表看不懂;溝通談判時更無所適從。
(四)復合型人才缺失
保險是眾多學科交叉的邊緣性學科,要求保險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較廣的知識。與保險有密切關系的知識非常多,如壽險核保核賠需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車險的定損查勘需要豐富的車輛維修知識,涉外業務則需要扎實的外語知識,保險營銷需要豐富的公共關系知識,營銷主管和公司管理人員則需要豐富的團隊管理知識。而現行保險專業課程主要有保險學、人身保險、財產保險、風險管理、保險精算等,過于就保險論保險,與保險有關的課程比如醫學、管理學、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災害學、人口社會學等等開設比較少。這一行為直接造成了在校保險專業學生知識面較窄,難以達到用人單位要求,這也就出現一種怪現象,即正規保險專業畢業的學生難以勝任保險公司工作,這有悖于保險專業的初衷。
(五)綜合管理人才缺失
近年來,隨著保險業務的迅猛發展,保險機構的不斷增多,保險業對管理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不少公司反映,現在比較優秀的基層經理和主管成了稀缺人才。有的公司由于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管理人員,就只能看誰業務做得好,就把誰提拔起來當經理、當主管。而這些同志多數缺乏管理經驗,不會帶團隊,往往工作很被動。有的同志以高報酬、高待遇到兄弟公司“挖墻角”,造成人才爭奪的惡性循環。
二、保險職業教育是我國保險業破除人才需求瓶頸的有效途徑
保險職業教育是一種特殊的高等教育,它姓“高”名“職”,保險職業教育的特點使其在破除當前我國保險業人才需求瓶頸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一)保險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辦學目標
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在各企事業單位的第一線從事實務的高等實用人才。這就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具有強烈的職業性、崗位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培養和造就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辦學的根本。這種應用型人才,除了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外,同時還要求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由于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保險職業教育的職責之所在,這使得保險職業教育成為了能直接面對當前我國保險人才供求主要矛盾的中流砥柱。在2007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吳定富主席強調指出,“要更加重視保險職業教育,充分發揮保險系統現有職業培訓學院作用,培養高素質的保險人才?!边@充分說明,保險職業教育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反映了保險職業教育所應承擔的、任重而道遠的光榮使命。
(二)保險職業教育以培養職業標準化的技能型人才為顯著特點
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是高職教育的顯著特點。職業技能,是把實際操作技能作為一種素質來培養,是按適應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要求來確定的。為了強化職業能力訓練。保險職業教育重視職業技能和能力考核,將考核與社會職業資格證書接軌,實行“雙證”制度。即學生畢業必須取得畢業證書和相應的專業技能等級證,比如保險人、公估人、經紀人資格證、保險從業資格證等,這樣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學生畢業后多了一份就業的機會,而且一上崗就能很快地勝任工作,保證學生畢業后能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這既符合國際社會現行的就業慣例,又能對我國保險業正在推行的持證上崗制度起到促進作用。
(三)保險職業教育以培養“零距離”上崗的效益型人才為中心任務
過去高等教育思想觀念上是“升學導向”,隨著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實現由“升學導向”到“就業導向”的轉變,尤其是職業教育,其主要職責是培養學生從事某種職業所需知識和技能,直接服務于學生的生涯規劃和職業選擇。因此,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保險職業教育重視從實踐和應用的角度來進行教學,并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中心任務來對待,這為學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成為能適應保險業需要的從業人才,為實現零距離上崗提供了保障。
三、完善保險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
雖然保險職業教育在保險業人才培養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我國職業教育改制時間不長,還沒有形成獨特的教學模式,許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具體措施如下:
(一)構建以保險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從目前中國保險業界對保險專業人才的需求和實際情況來看,作為一個合格的保險專業人才至少應具備以下素質:第一,應具有優秀的職業精神,包括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團結協助、創新圖變、積極進取的精神;第二,應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它包括保險專業知識及與人打交道的相關知識;第三,應具有很強的職業能力,它包括語言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文字處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操作辦事能力、處置應變能力;第四,應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它包括誠實守信、奉公守法、遵章守紀、重形守規等;第五,應具有豐富的職業常識,它包括行業發展狀況、市場競爭狀況、理論前沿狀況等。因此,在課程內容上,局限在某一狹隘的崗位技能范圍內的課程,構建不了學生持續發展的通道。
市場需求的培養導向強調應給予學生寬泛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一般性知識技能,使學生有更大的柔性去適應未來保險工作的需求和變化,并具備繼續學習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擴大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利用“寬基礎、活模塊”的培養模式,來滿足學生未來從事多個保險職業技能領域的需求。因此,應采取第一學期大專業,統一基礎課,第二學期起開始專業定向學習的形式,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壓縮公共基礎課,加大選修課的比例,讓學生更加有的放矢地自主選擇專業學習方向,確保每位學生畢業時均能達到一專多能的要求,使學生的就業及發展渠道更廣、更寬、更深。
(二)建立以工作過程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過去,高職教育無視職業教育的職責和定位,把傳統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職業教育課堂上,教學模式強調理論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形成普通高校課程的“壓縮餅干。由于高職院校“生源”質量與普通高校不同,許多高職學生尚不具備普通高校所需的計算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果按普通高校的要求教學,學生就認為自己學了一些本身不擅長、不愿學,派不上用場的東西,感覺中學弄不明白的東西,大學還是弄不明白;老師教了許多不知為什么教,不該教的東西,最后的結果是學校里學的用不上,工作中用的沒有教。其實,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不同的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你有你的優勢,我有我的長處,這與人才需求的多樣化是一種和諧,關鍵在于要找出學生的長處,了解學生的興奮點,引導學生的興趣。為此,應改變傳統的學科型教學模式,建立以工作過程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教學內容以“必須、夠用”為依據
對于教學內容,不要求有高深的理論,要淡化學科體系,強調能力本位,突出實用性,要貼近公司第一線的高技能崗位的職業需要,而不要盲目向學科型高等教育的模式攀比或趨近。也就是說職業教育應當學習的是“細胞如何工作”,而不是“什么是細胞”。
2.教學方法應倡導行動導向
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是指由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目標來引導教學組織的過程,從過去的“老師教、學生學”轉向“老師教學生學”,即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培養,讓學生在做中學,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參與者和行動者,從而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及團結協作能力,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學生通過對行動過程全面、主動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這里所說的行動,絕非單指某一技術或技藝,而是學生即將從事的某一職業可能發生的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比如對于保險業務,其工作過程包括展業、簽單、理賠、售后服務等。
3.教學計劃和教材編寫應強調綜合化、模塊化
綜合化不是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拼盤”,而是以工作過程為中心的綜合,是把工作過程轉化為學習過程即教學項目的手段,這需要沖破學科體系完整性的約束。通過綜合化,把理論知識、實踐技能、應用環境結合起來,融為一體,直接提高職業能力。而每一個教學項目的內容可以構建成相對獨立的模塊,每一個模塊教學內容的篩選和組織,又是以工作任務或工作過程所必須為依據的,是圍繞某一工作過程必須、夠用的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的綜合,是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訓練的綜合,其排列順序也以工作過程的實際為依據。
4.教學評價應以學生為主體
過去對一堂課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是以教師為主體,只要老師講好了就是好課,上課質量似乎只與教師“講”得好不好有關。這種教學模式有可能老師從頭忙到尾,學生什么都沒學會。其實,課程的效果首先要看學生,看學生“學”的好不好。學生有興趣,積極參與動手動腦,課后在能力上得到實質性提高,這才是好課。教師講得好,只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同時,教無定法。要認定原則,但不固執堅守某種具體的模式和方法。課程評價的最終標準是效果。只要學生有興趣,能主動參與,在能力上有顯著提高,使用各種模式的方法都是可以的,不限制唯一的教學模式。
(三)完善以職業能力訓練為重點的實訓教學體系
以職業能力訓練為重點的實訓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好方法,也是職業教育落實以就業為導向的物質基礎。具體來說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保險實訓教學基地
實訓教學要以必備的硬件作為支撐,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必要前提。它包括:(1)建立校內實訓教學基地,包括實訓教學大樓、專業實訓實驗室等,實訓教學基地應具有全仿真性質,可以模擬成一個保險公司或保險公司的一個部門,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實訓素材都來自于保險公司提供的案例、數據、標準化流程,做到職業氛圍真實,設施齊全,設備先進,管理規范。(2)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保險人才培養,需要保險學界與保險業界緊密結合。保險業界可以提供實踐教學基地,與學界共建實踐教學平臺。為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要充分利用社會物質資源和智力資源,依托行業建立一些較為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使絕大多數專業都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每學期定期組織學生深入現場進行參觀、實習,這些基地教學任務明確,條件保障到位,運行情況良好,為學生實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過程中,可以考慮學習借鑒德國“雙元制”培養模式和日本的“產學合作”辦學方式,以校企合作教育為切入方式,以公司急需人才培養為結合點,突破封閉單一的教學模式,尋求與行業、公司的緊密對接,實現校企教育資源共享和雙贏。與保險公司合作的主要形式有:教師承擔科研和保險產品開發項目攻關、教師到公司掛職鍛煉、聘請公司高級業務和管理人員為兼職教師、以公司的實際案例教學、“訂單式”培養、學生到公司代崗實習等,從而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節省了公司的人力成本。
2.成立保險職業培訓公司
職業培訓公司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德國,是指人為創造師資隊伍仿真模擬環境,作為各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場所和組織形式。學生在其中可經歷全部業務操作過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環節之間的聯系,而又不必承擔任何經濟活動風險。由此可見,職業培訓公司也可理解為一種實踐教學方法。
近幾年來,我國部分職業學校在各類專業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改革,國家教委通過開展學術研討和經驗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因此,可以考慮和保險公司聯合籌建保險職業培訓公司。該公司實行員工化管理和培訓式教學,采用具有學校特色的公司化管理模式,既要有公司的概念,同時也不要有公司的固定模式,學生以員工和學生雙重身份的出現,以公司化的管理對學生進行實戰性的專業熏陶,使學生得到最新的高度仿真的保險業務模擬訓練。公司初期是作為一個實訓基地,以師生實習、實訓為主,以展業為輔,該基地最主要是從事銷售和實務培訓,但是不能僅定位于提升銷售技能,因為公司培養的不是單純的業務人員,而是全流程式的實訓,讓每一個師生通過公司這個平臺都非常熟悉保險實務流程。等積累人才、資金、客戶資源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再把基地逐步演變成一個獨立運行的公司。由此可見,這種實訓教學體系的完整性與連貫性,實訓操作的逼真性及與實務的貼切性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業務技能,培養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能力,縮短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的適應時間。
(四)建設以“雙師”結構為標準的師資隊伍
要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須擁有一支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目前,專業教師在保險技能的掌握上,還遠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而又緊迫的課題。具體來說,可采用“送、下、帶、引、聘”等多種方法?!八汀笔沁x拔部分教師到高等保險院校的對口專業深造;“下”是讓部分沒有相關專業實踐經驗的教師,盡可能多地安排他們到保險公司第一線實習,豐富、提高他們的實際知識和能力;“帶”是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對學科帶頭人進行重點扶持和培養,定期對中青年教師進行實訓指導方法培訓;通過保險實驗基地、課題合作或委托等方式,為青年教師的培養提供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使教師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保險行業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充實和完善知識結構,增加感性認識,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引”是指從公司一線調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擔任專業教學工作,通過引進人才,引進學科帶頭人,設立教師獎勵基金等方式,加大師資培養力度;“聘”是指聘請兼職或客座教授、保險行業專家擔任客座教師,對現場技術技能水平要求較高的、專業性非常強的課程,聘請現場技術人員講學并請他們做兼職教師,保證學生能夠得到“一體化”教育。
[參考文獻]
[1]吳定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23號文件,全面提高保險業服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J].保險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