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1: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健康課結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心理活動課以學生為主體,以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形式多樣,氣氛熱烈,寓教于樂,學生們非常喜歡這種課的課堂教學模式。六(1)班學生黃梓銘同學,在談上校本心理輔導課體會時談到:“這樣的課讓我知道了許多人生當中的道理,如每個同學都要有上進心;自己要知道和誰比。我又知道,學習不能放棄,應該從小打好成功的基礎?!薄吧线@樣的課,讓我有了勇氣,一種不怕放棄、失敗的感覺。讓我知道了什么才是小學生理所應當做的事情?!?/p>
1.有助于班級學困生的轉化。學困生在每個學校、每個班級中都存在,只是學困的原因不同而已,有自卑心理、厭學心理、戒備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心理健康教育既針對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心理轉化與發展。如五(5)班的一位學生,缺乏自信,導致上課發呆、作業一個字也不寫。班主任周蘋老師采用“故事啟發”、“語言鼓勵”“心理暗示”等方法,使這位同學樹立了自信,上課敢于積極發言,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了。五(7)班的一位學生,特殊的家庭背景,讓他養成了紀律松懈、行為粗魯、上課不認真聽講、不寫作業的習慣,在班主任李斌老師的正確引導、愛心傳遞、信心鼓勵下,該同學原有的不良習慣亦有所改變,學習也進步了。
2.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2012年11月,林煒發明的“盲人樓梯扶手”獲江蘇省青少年發明家二等獎;夏潔發明的“能顯示落點的訓練用安全標槍”獲昆山市優秀創新成果競賽特等獎;賈程鵬、姜陽陽、陳雨生、夏潔小發明獲昆山市優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B組一等獎;辛曉涵的科學幻想畫“污水轉化站”獲昆山市一等獎。2012年10月,五(7)班學生龔衡越同學獲“新華杯”攝影比賽二等獎。在蘇州市教育局等單位開展的“法治格言”征集活動評比中,五(7)班的龔梓欣榮獲二等獎,同時獲昆山市一等獎,五(2)班的李子邑榮獲昆山市三等獎。2012年11月,施彤、胡夢婷、黃景軒、何蕾、陸杰等同學榮獲昆山市第二屆“德泰杯”小學生信息技術應用技能比賽三等獎。昆山市第五屆“小數報杯•小小數學家”數學報競賽中,16人獲獎,其中一等獎4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3名。2013年1月,黃梓銘榮獲昆山市第六屆“閱讀之星”一等獎。2013年5月,王奕楠的故事《學法之途一路歡歌》在昆山市法制教育故事比賽中獲二等獎。
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健康發展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目前,嶺南師范學院擔任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師全部由二級學院的輔導員擔任。年輕的輔導員們幾乎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心理知識的學習以及相關的培訓,多數輔導員并不是在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學院工作。以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為例,四個輔導員都是文科出身,其中兩位輔導員剛就職,對學院各個專業在學習、培訓和就業等方面的情況了解不深,在給學生授課的時候尤其針對“學習”這一講的時候,未能很好地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給予學生指導。剛剛入職的輔導員由于工作經驗不足,課堂上缺乏對學生熟悉的案例的切入及分析,不能很好地結合與同學們相近的例子來闡釋相關的理論知識。
(二)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夠,缺乏吸引力
調查發現,大學新生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最關心的內容有:克服自卑及建立自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完善自我、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戀愛與性等方面。目前,嶺南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自我認識、人際關系、學習、戀愛與性心理。這些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大學生的需求,而且由于這一門課只有8學時,因此每一講內容只有2學時,有些內容只能粗略提及,無法深入詳盡地進行分析,有些問題只能點到即止,如戀愛與性心理。
(三)授課對象不分類,無法進行差異性教學
根據調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課程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嶺南師范學院一般都是以專業為單位的大班授課,無法根據學生的年級、性別、家庭背景等的差異進行教學。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有其獨特性,若能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展開授課,因材施教,效果會更加明顯。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下面筆者將以嶺南師范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2015級大學新生為例,探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當中使用的可行性。根據調查數據,該年級新生的基本情況為:2015級的大一新生一共有504人,男生315人,女生189人,男女比例為17:10;其中農村孩子353人,城鎮學生為151人,農村與城鎮的比例為7:3,總而言之,該年級學生男生居多、農村孩子居多。以近幾年授課結束后學生提交的心理課程論文來看,絕大部分學生的課程論文都是抄襲應付了事,較少學生能在課程結束后根據自己的體會認真完成相關論文,這既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更能直接體現這門課是否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生能否在該門課程中獲得實質性的指導。因此,作為授課老師,應該以積極態度對待自己的課程,如何讓學生愛上課,如何上好課,都是值得反復斟酌的。
二、改革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提高授課教師的專業水平
大學生心理是否健康,對其大學生涯的學習生活是否能順利開展有著極大的關系。作為一名大學新生,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會有各種困惑,如果能得到老師的專業指導,將會極大地減少在新環境中的心理障礙。因此,學校應當重視對相關教師的培養,創造更多的機會讓輔導員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定期召開相應的備課會,促進各位授課老師的交流,了長補短,也能讓剛入職的輔導員學習更多。此外,輔導員自身也應積極主動地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并根據所從事的學科屬性主動了解各專業學生的不同情況,以便能在給不同專業的學生講授時給予學生更好的指導,平時要注意積累相關的案例,用最貼近學生的案例使課堂教育的效果更加實用。
(二)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應當輻射整個大學生涯
前面已經提到,根據調查,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這一課程主要在大學新生入學后、中段考試前給予授課??偟膩碚f,該課程開展及時,有利于大學新生在懵懂階段及時調適自己,適應大學生生活。但是這雖然能及時解決大一的“迷?!?,可大學生接下來還會面臨大二的“彷徨”、大三的“瘋狂”、大四的“絕望”,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沒有輻射整個大學生涯,非常不利于學校對其后續的大學生活進行追蹤和指導,大大削弱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在大學生涯里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應當輻射整個大學生涯,契合學生不同階段心理的發展需求,滿足同學們的心理訴求,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三) 根據性別開設男女特色班
踏入象牙塔大門的青年們,如放飛的小鳥,想著能在自由的大學殿堂里自由飛翔。大學,也是戀愛的黃金時期,由于傳統教育的局限性,學子們被禁錮的戀望在大學里得到釋放,但如果沒有適時的、適當的指導,學子們的戀愛之花不一定能開得健康燦爛,在戀愛中令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大學新生入學之時就開設,這對大學生的戀愛行為能及時地加以引導。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和女性各顯示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果能分別針對男女生開展區別教育,效果會更加明顯。目前我院是按照以行政班或者專業為一個班級來進行授課的,男女比例懸殊。如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男女比例為11:1。因這門課本來存在課時短的局限性,教師根本無法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未能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如戀愛與性心理這一講,如果能針對性地開展對男生的責任教育與對女生的自愛教育,相信教育效果會立竿見影。因此,開設男生心理健康特色班和女生心理健康特色班,讓大學生在屬于自己性別的課堂上更好地認識自己,讓男生和女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性去揚長避短,讓男生更謙遜更陽光,更有責任與擔當,讓女生更自信更樂觀更自愛,讓教育達到真正的目的。
(四)開設農村生源、貧困生心理健康指導班
嶺南師范學院的生源以廣東省為主,其中又以粵西地區為主,絕大部分是農村生源,貧困生又占為數不少的比例。根據筆者的經驗,農村學生較城鎮的學生更加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美國精神分析家哈內認為: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是由于對環境的適應不良而引起的,如果人原有的心理定式不能隨著外界的改變而改變,比如當人的思想、情感、態度、意志等因素來不及協調時,個體就會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壓力,就會與別人發生矛盾和沖突,當這種矛盾和沖突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個體就會產生迷茫、空虛、焦慮、壓抑、緊張等不良情緒。當踏入大學之門的農村大學生(尤其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差的)面對跟自己之前生活不同的人與事物,更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
因此,筆者建議,專門針對農村生源及貧困生開展心理健康課,在自我認識、學習、人際交往、戀愛與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給予他們及時的指導,會大大降低他們在大學最初的日子里的不適應及盲從,早日平衡自我、實現自我。除了學生本人受益,學校更是因能在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問題出現之前就給予及時的引導,從而減少了這類學生今后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更加有效率、有效果。
一、指導思想:
二、工作重點:
(一)以課題為抓手做好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1、啟動教育局《打造特色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實踐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為教育均衡發展和優質教育建設做好參謀。
2、繼續做好“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課題的研究,推進有效校本研訓。
3、深化“提高學校教育科研實效”、“ 中小學校園心理劇教學”和“小班化教育”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二)加強教科研工作的規范化建設。
1、健全學校教科研網絡,繼續加強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調研和指導。
2、規范和健全課題研究的開題指導、過程研究和結題報告撰寫指導工作,對立項課題負責人進行教科研知識培訓。
3、做好優秀課題成果和優秀論文的宣傳推廣工作,編印《2012年瑞安市中小學教師優秀教科研論文集》。
4、做好一年一度的全市教師教學案例評比工作。
(三)發揮《瑞安教育》的宣傳作用。
繼續辦好《瑞安教育》,積極為各級領導和教師提供教科研信息服務,刊登有關教育理論、新課程理念和教科研知識,傳播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推廣先進的教科研經驗,為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圍鼓而呼。
(四)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召開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會議,做好優秀校園心理劇劇本的評比,開好瑞安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暨心理健康教育現場觀摩會,積極參加浙江省和溫州市組織的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溫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設評估等工作。
瑞安市教育局教科室2012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2、公布2011年瑞安市中小學教師優秀教科研論文評比結果。
4、刊出《瑞安教育》。
5、浙江省A、B、C級心理健康教育上崗證書發放。
6、瑞安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暨心理健康教育現場觀摩會。
2、啟動教育局課題《打造特色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實踐研究》研究工作。
3、組織參加溫州市心理輔導活動優質課評比暨現場觀摩會。
4、2012年下半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A、B、C級資格申請材料上報(10月30日前)。
5、組織申報浙江省中小學心理輔導等級站評估工作。
2、學校教科研工作和重點課題調研指導。
3、瑞安市“特色學校建設”調研。
4、組織參加浙江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優”評比。
2、學校教科研工作和重點課題調研指導。
4、刊出《瑞安教育》。
5、瑞安市“特色學校建設”課題座談會。
6、組織參加溫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設市級評估。 1月 1、召開瑞安市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
1、以本為本,嚴格教學常規管理。
“以本為本”,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去年以來,學校以更加具體的備教輔考析要求進一步規范了教學行為,落實了目標責任,向常規管理要質量更加深入人心。學校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堅持代主課,帶頭參加教科研, 每人學期聽課都在20節以上。副校長杜曉波、雷傳明分別擔任數學、英語課教學,親自參加、具體指導數學、英語組的教科研活動,并在“三式互動”教科研活動中帶頭講公開課。
2、以綱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我校認真執行國家課程綱要和方案,嚴格按照省、市課程計劃開設課程,必修課100%開設,思品課、科學課、選修課、校本課、信息技術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一一落實,同時嚴格遵照教育局規定征訂教材與資料,學生在校時間符合上級要求,學生沒有超重的課業負擔。
2009年,我校按照新課程評價方案改革教學評價,做好各科計劃總結;學校按要求管理學籍和學生異動資料;學校以優化課堂為重點,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良課率在80%以上,每位教師都已比較熟練地制作課件和使用多媒體;學生實驗演示率達100%。
抓好體衛美勞,促進全面發展。2009年,學校調整了體衛領導小組,體衛工作有措施、有計劃、有總結,按國家規定開足課程,按要求建立了心理咨詢室,規范了兩操和大課間,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舉辦了秋季學生體育運動會和教工運動會,開展了心理健康系列教育活動,開放了心理咨詢室,5月下旬間,我校被評為“樟木頭鎮心理咨詢室檢查評比先進學校”。學校重視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要求新教師進行了體檢,一年內學生做了兩次體檢,體衛工作效果較好,學生體育課考核合格率、體質健康達標率和優秀率分別達93%、93%、23%以上。我校的周邊環境管理得到落實,有利于學生身體健康和身心發展。衛生工作負責人積極爭取和配合衛生部門科學預防各種傳染病,防污染、防甲流、防近視措施得力,專題會議、專項教育、??麄骷鞍嘀魅胃櫍盏搅藢嵭?。
我校注重美育,按音樂、美術新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將美育融入教育全過程,不斷通過美化學校、優化校園文化等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巨型標語、名人頭像、名言警句、文化專欄等都對學生起到了無痕教育效果;全年舉辦過兩次美術展覽,藝術作品在有關評獎中取得了好成績,有27位學生的美術作品獲鎮以上獎,其中丁莎、賴伴英、張曼紅、洪文潔、胡歡、吳文馨分別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
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觀念和技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因地制宜讓學生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學校舉行了手工制作比賽,組織學生走進社區打掃衛生、去太糧米業參觀實操,到銀馬市場搞義務勞動,給班級綠化地段養花護草。
學校課外活動豐富,辦讀書節、朗誦會、演講賽、拔河賽、跳繩賽,有英語角、廣播站、籃球隊、合唱隊、音樂、書法、繪畫、奧數、健美操、軍體拳等興趣活動小組37個。
學校十分重視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推廣普通話,每天每班在文字課前都得開展課前演講,在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中所有師生均要講普通話。
我校不按分數編班,注重后進生幫教,后進生轉化有計劃、有輔導、有跟蹤,,轉化率在95%以上,學生成績檢測合格率大于95%,學生輟學率為0,信息技術、英語考核合格率均超出90%,中考合格率超出50%。
3、以人為本,潛心開展教學科研。
課堂中成長,課題中成熟。從往日的校本教研“堂堂清”到如今的科研課題“三式互動”,四年時間,凡在我校工作過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無不感到受益無窮,先后涌現了張國玲、杜曉波、周文武、張金霞、譚平姣、吳輝、陳志輝、甘海燕、王麗麗、葉新喜、王俊燕、王偉、明章文、左遷、陳狀元、呂雄、楊麗、陳帶蘭、劉延力、鐘彩云、葛鳳、蔡雪珍、李蘇鈺、楊蓉、張彥等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師,就是因為在我校課堂研究中得到實惠、獲得資本而跳入高收費學校去拿高工資的已經有十幾位老師了。
一、傳統小學體育課的弊端簡析
1.課程設計的不合理
傳統的體育課程設計仍是沿用傳統的課程設計方法,其內容僅僅為不斷鍛煉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從而忽略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男生與女生在體育愛好方面是有較大差異的,男生通常偏向一些劇烈運動,例如足球、籃球之類;而對于女生而言則更喜歡溫和的體育運動,如羽毛球、跳繩等。因此,在體育課程設計方面不能將全班同學等同視之,而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而制定合理的體育課程。
2.體育目標的不合理定位
從傳統的體育教學來看,時至今日,不乏大型體育盛會的舉辦,但仍存在不少人對體育活動存在誤解。他們總把體育歸為一種單純的競技項目,而忽略的體育活動的本質,即身體素質的培養。在體育活動中,我們不僅應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個人成就,而是更加關注它給我們帶來的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亦是如此,體育教師不應單純地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更應該變傳統以分數衡量體育成果的觀念,而是應該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得到身心的全面發展。
3.文化課地位的不斷上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方面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這尤其體現在學生的學習中。論文格式,體育競技。當代的學生為了升學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擠壓其課余活動時間,小學生亦難逃與此。更有甚者,一些小學教師為了小學生小升初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占用學生的體育課時間,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的發展,對學生的今后發展也將產生不良影響。
二、小學體育課對學生素質培養若干建議
1.重視體育課堂中德育教育的滲透
(1)對小學生進取精神的培養隨著世界上各重大體育盛會的連連舉辦,各小學的體育活動也開展的如火如荼,這就為小學生進取精神的培養以及心理素質的培養創造了有利條件。但不難發現,由于我國對體育的認知并不成熟,大多數人在觀看這些競技活動時總是忽略運動給選手帶來的快樂而關注各選手的運動成績。論文格式,體育競技。這種錯誤的觀念很容易影響小學生對體育的看法,造成他們在體育中一位求勝的心態,從而忽略了體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進取心的培養。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教導小學生不應一味看中比賽成績,當然,成績可以反映競賽的一方面,但不是競賽的全部,我們應通過競賽的成績激勵自身奮發向上。
眾所周知,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鍛煉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見的,而是要通過長時期的鍛煉才可達到的。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頑強的意志品質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素質,因此,對于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來實現。在體育鍛煉或是競技中,小學生必然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同時必然也要面對承受失敗的壓力。論文格式,體育競技。由此可知,在校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難、勇敢面對失敗后,其意志品質必然會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注意對小學生意志的鍛煉,鼓勵其在失敗中仍能享受體育的樂趣。
(2)在追求身體滿足的同時關注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幫助小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體育并不僅僅是通過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就能達成其效果的,而是要求小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應激發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并教小學生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鼓勵他們在學習之余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三、在體育活動中注重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
1.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鍛煉小學生身體素質之余多加關注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的萌芽期,其對外界的認知能力仍要依靠外界的正確引導,同時,由于其年齡小的特點,造成了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同時也缺乏一定的團隊精神。針對這些,體育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體育競技活動,如拔河、球類比賽等,讓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團隊精神的力量并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
2.指導小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活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所以繼續營養的補充以及強悍的身體。論文格式,體育競技。由于上面提到的,體育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多參加課余的體育活動,但仍應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應指引小學生采取正確的方法參加體育鍛煉,以免造成身體損傷等不良后果。論文格式,體育競技。
四、結語
綜上所述,注重體育課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論文格式,體育競技。因此,各小學、體育老師以及學生家長應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鼓勵小學生積極開展他們所愛好的體育活動,幫助他們重新樹立體育的目標是身體素質提高的理念,讓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放松身心,勞逸結合,從而促進文化課成績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語文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素質教育
全面推進和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就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是多樣的,但在學科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是一條最為基本的途徑。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創設情景,因勢利導地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下面,本人針對自己如何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談幾點淺顯的看法。
一、教師要加強情緒心理穩定的調節,和諧師生關系
相比之下,在中學的各門功課中,語文課的教學更具有情感性,因而教師情感的投入與否,直接影響到一節課效果的好壞。如果教師能持樂觀向上態度,笑吟吟地上課,就有利于融洽師生感情,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也就是目前流行的“愉快教學”的精神所在。如果教師心不在焉,神情恍惚或心煩氣躁,動輒謾罵,就必然造成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僵化,形成對立對抗情緒,這樣學生對語文的熱情程度就可想而知了。教師在平時要注意自我心理素質訓練,保持良好的心態,消除緊張、急躁的情緒,積極坦然地對待周圍人和事,避免過激的心理活動,做到“靜心養性”,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狀態,就容易規范上課言行。這是上好一節課的心理基礎。語文科的知識結構復雜,古今中外,各類文體,從不同角度,用各種方式反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表現廣闊深刻的人類思想,涉及多方面知識。若教師僅是照本宣科,則語文課就顯得呆板、枯燥、單一,尤其是說明文、議論文更易進入這個死胡同。只有遵循以情動人、以情育人的原則,語文課才會鮮活起來,哪怕是略顯枯燥單調的說明文、議論文也會給人一個“味道好極了”的印象。以情動人,撥動學生的心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適度緊張,避免過分單調;以情育人,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情緒,避免人格障礙,甚至心理變態。
總之,語文教師應努力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那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
二、開通心育通道,搭建心育平臺
在語文教學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日記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通道和平臺。
1.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開展朗誦,演講,辯論,答記者問,即席采訪,扮演“小老師”等活動,并把競爭機制引入活動,凸現他們的自我意識,誘發他們的心理潛能。在活動中,讓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心、上進心、自信心和耐挫力。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較好的提升。
2.作文與日記教學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學作文就是學做人。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把作文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鼓勵學生大膽地傾訴自己的感受,拿起手中的筆,在作文日記中傾訴煩惱、痛苦,自己開導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勵自己,自己戰勝自己,增強自己的獨立自主意識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能通過學生的作文,及時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學生的心靈就能得到凈化,同情心、愛心得到培養,正義感、道德觀得到確立,慢慢地學會該怎樣去領悟生活。學生會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逐漸認識作文,認識自我,把作文與自身的成長緊緊結合起來,把作文作為生命成長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使自己的人格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再者,老師在學生的作文及日記本上,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寫上人性化評語,如:“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老師為你的成功而自豪”“加油,你一定能行的”“很好,通過這件事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老師祝賀你!”還可以通過習作,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現狀,情況較嚴重且不適合在集體中進行指導的,就采取個別交流的方法,在談話過程中對所了解的心理問題進行解釋和輔導,指明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法。在集體講評課上,朗讀范文,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
三、樹立榜樣,陶冶性情
在中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章。同時也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有身在異鄉,心系祖國的美籍華人;有心地善良,淳樸老實的農民;也有為了祖國,遠赴他鄉求學,有著強烈民族自尊心的文壇巨人,等等。這是一條極其精美、豐富的人物畫廊,老師應該讓學生在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為榜樣,樹立在心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或是具體、明確,或是間接、潛移默化地教育了學生,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例如,教學《藤野先生》時,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魯迅要到東京去求學?為什么在東京時魯迅先生要“到別的地方去看看”?為什么對日暮里和水戶記得那么清晰?為什么對在仙臺醫專受到的優待又不以為然?為什么又要棄醫從文?為什么要在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讓學生真正感受魯迅先生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從而讓學生把這一形象作為榜樣牢固樹立于心中。
四、科學引導,培養學生堅韌的意志
近年來,河南省平頂山市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部署要求,以深入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指導綱要》為主線,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為關鍵,以創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為載體,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心育活動為補充,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教學研究,構建教育網絡,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中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健全工作機制,心育工作有位置
市教育局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生全面成才的必然要求,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放在突出位置,列入議事日程,健全機構,制定計劃,強化指導,抓好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教育局成立了由主管局長任組長、教研室、普教科等職能科室負責人任成員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為推動心理健康教育扎實開展,依托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成立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在局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搞好統籌協調,精心組織實施。各縣(市、區)教體局均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和指導中心,各中小學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和教科室,建立健全了市―縣―校三級工作網絡。
(二)制定發展規劃
圍繞貫徹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要求,堅持“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協調發展”工作方針,制定了《平頂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三年發展規劃》,明確工作目標,突出重點關鍵,強化業務考核,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清、思路明、措施實。同時,指導各縣(市、區)和中小學分別制定了各自發展規劃,并將發展規劃細化到學年、工作任務量化到學校、工作責任落實到個人,做到有規劃目標、有工作機構、有專項考核、有責任人。
(三)加強業務指導
圍繞心理健康教育進課堂、進班組、進家庭的“三進”,先后制定下發了《平頂山市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見》《關于開展平頂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活動的通知》《關于做好平頂山市中小學校園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活動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二十多個,對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統籌指導。同時,實行基層教研員聯系學校、定期聽課指導制度,指導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定期深入基層聯系學校,進行聽評課活動,督促各學校明晰思路,提高認識,開展工作。
二、發揮課堂主渠道,心育工作有作為
堅持以心育人、全員育人,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發揮課堂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開足開好健康教育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加強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不斷提高心育工作能力。
(一)好健康教育課
結合學校實際,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列入中小學課程計劃,小學每年不少于12節,初中和高中每年不少于14節,督促學校按照要求配備教材,細化課時。為確保健康教育課時落實到位,市教育局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檢查,利用開學、教育督導、綜合檢查等契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考核指導,查課時、查教材、查檔案、查活動記錄,確保全部開設、不留空白。同時,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中和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督促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工作計劃,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二)實行全員育人
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倡導“每一個教師都是心育工作者”的理念,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相結合,與班級管理相結合,與校園文體活動相結合,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大力營造“人人都是心育責任人、處處都是心育責任點、時時都是心育全過程”的良好氛圍。根據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際,制定了《關于開展中小學校園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的通知》,督促中小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機制,開展心理危機預防和宣傳活動,每年一個主題,及時回應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需求,使其化解心結,健康成長。
(三)開展心育教研
發揮心理健康教學研究在提升心育能力中的引領作用,通過課題研究、優質課評選、學術交流等活動,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專業化、科學化。市教育局基礎教研室,圍繞省市級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課題,發放調查問卷3000多份,圓滿完成“平頂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中學生學業情緒常見表現及有效干預策略研究”等科研課題8項,分別獲得省、市獎項。同時,加強校本研修,先后編印《小學生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小學生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平頂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集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學案例》等心育書籍二十余冊。新華區實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行動研究”通過國家級課題鑒定。近年來共評出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論文五百多篇,心理漫畫兩百多個,教學設計三百多個。
三、加強教師配備,心育工作有隊伍
教師是最核心的資源,關系著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市教育局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配齊工作隊伍,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關鍵詞: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及做法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各種競爭壓力無處不在。在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的社會大背景下,高職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一類特殊群體,他們除承受普通大學生面臨的心理壓力外,自卑心理、恐怖心理、抑郁心理則更為普遍存在,由此導致的心理事件也時有發生。除了開設心理學課程、設立心理咨詢室、開展校園活動外,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課的特有優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為學生心理健康培育做出貢獻。課堂教學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結合實際從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內容的改革、多種教學方式的應用等多方面進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以實現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
一、語文課在心理健康培育中的作用
1、語文課是一門具有豐富情感性的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具有帶給人情感體驗與感染的獨特優勢?!罢Z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它既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表情達意的功能,又有著極強的思想性,應該讓學生在具有情感的語文課堂中進行主動積極的思維,受到情感熏陶。語文教材中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文質皆美的典范,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去影響學生,則對于學生自覺摒棄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漸形成積極的、健康的心理結構,是行之有效的。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審美陶冶功能,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等去感受作者這種對社會人生的“心理體驗”,指導學生欣賞作品,辨別真假、善惡、美丑,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與作品充分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使之心靈得到凈化,達到性格塑造的目的。
2、語文課的教學過程帶有濃厚的情感性,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
語文教材中的群體人物畫廊為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人生、體驗情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也為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憑借物。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中鮮明、生動、準確、有力的語言和它們承載的內容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個廣闊而深邃的人類精神世界,讓學生有機會去認識善良、勇敢,熱愛自由,追求真理,追求正義,認識到生命的神圣、個體的尊嚴、自由的無價,為個性發展儲備下必要的精神資源。在閱讀中,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又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領略人文文化的博大精深,獲得崇高的思想教育和積極的人生教育,充分地感受人物堅毅的形象美、崇高的品行美和莊嚴的生命美,從而健全自己的人格,讓自己成為一個理想純潔、內心充實、精神豐富的人,形成了積極健康的良好心態。
3、語文教學形式豐富,易于進行心理健康培育
在語文課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文章賞析、課文(詩歌)朗誦、小話劇、演講、辯論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親身體驗中,形成師生互動,既感染教育了自身,又使其他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從而達到滲透性心理培育目的,收到比枯燥說教更好的教育目標。
二、具體做法
1、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心理健康培育的滲透點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語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與心理健康培育完美統一,有的放矢的地進行教學。例如在課文《父親》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教會學生以旁觀者角度客觀反映社會現實,展示親情這一美好情感的寫作技巧,也要通過作者為什么選取的父親形象均是農民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明白,即使身份卑微的父母,心中也有著最偉大的親情之愛,而子女給予父親的愛可以使像草芥一樣的父親象山般挺立,子女給予父親的傷害,可以使象山般堅強的父親轟然倒地。引導學生明白這一道理后,教師還應進一步發出這樣的問題“你傷害過你的父母嗎?你以后怎樣對待為你而辛苦工作的父母?”幫助學生樹立即使再卑微的父母也值得我們去熱愛的情感。
2、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情景感染中潛移默化接受心理影響
語文教學過程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師生的智慧碰撞、情感交流、人格感染的過程。教師應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活動。教師在課堂中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善于傾聽不同的聲音,打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的共鳴,讓學生想說就說,敢于表達不同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從高職學生的心理發展程度上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無意性和情緒性較為明顯,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異刺激所吸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可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如采用現代教學技術,化抽象為形象,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獲取知識,又在和諧美好的氛圍中接受健康心理引導。
3、在開展專題性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專題性語文活動,如“唐詩宋詞交流會”、“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欣賞”、“主題演講會”、“辯論比賽”“話劇演出”等,具有開放性、愉悅性、自主性特征,是語文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進行心理健康培育的有效渠道。教師要以專題性語文教學活動為契機,精心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愛國熱情、血緣親情、師生友情,從而體會多彩人生,謀劃未來世界,激發對社會、人生、生命的思考。教師還可以語文活動中涉及的“合理化”“移情”“投射”“宣泄”“靜心”“升華”等語文概念與心理學相似概念巧妙滲透,從而提高學生對心理問題的解決能力。
4、巧妙利用作文課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作文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生活原態。教師提倡作文從“真實”入手,表達真實的情感,展示真實的內心世界,讓生活成為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讓作文走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心靈。展示他們生命的軌跡。讓學生們在寫文章的過程中進行思想的洗禮,放飛心靈的歌唱。在作文點評課上,作文不傳閱、點評詞不涉及學生姓名,在就作為本身進行技巧評點外,還對學生作文中抒發的情感進行肯定、表揚或引導,并且細心呵護學生作文的真情流露,交作文時,學生可以不署名,讓學生無負擔的寫出心里話,讓作文成為學生書法真情實感、暢談個性理想的家園,讓學生和作文一起成長。
5、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資力度
我院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二下午為我院固定養成教育時間,集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心理等多方面教育。另外,我院還積極引進心理輔導方面的專業人才,并開設了心理健康輔導教研室。但心理健康教育并未普及。很少有學生主動走進心理輔導老師尋求幫助。故學校應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營造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園氛圍,采取定期召開講座的方式進行宣傳,還可以為大家播放心理健康視頻。
6、開設心理健康課程
讓心理健康教育光明正大的走進大學課堂,讓學生系統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消除對心理健康的誤解,敢于正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敢于剖析自己的心理問題,學習如何構筑自己的心理防御機制。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我成長,所以只有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進學生內心,才能內化為學生心理成長的雨露,成為學生自尊、自強、自愛的自我修為能力。
7、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根據對大一新生的心理調查問卷,對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輔導。對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要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學生的康復情況進行追蹤,直至學生建立了較好的心理防御機制,能進行自我內在問題的剖析和解決。
三、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 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是語文教育的前提,幫助學生成人、教會學生做人是教育的任務。在新的語文教育理念下,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著力組織和激發學生進行研究討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2、加強傳統文化教育
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歷史上,孔子倡導“仁”,孟子進而倡導“仁政”,強調“民貴君輕”;屈原堅持追求國家的興盛、人格的完美,“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應是每個人的終生追求。屈原的詞、杜甫的詩、關漢卿的雜劇等等,其中包含著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憂患意識。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多元并立、多樣共存,是萬事萬物的自然存在狀態,也是“和”的前提。在多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滋長的前提下,求得人類社會的協同發展和持續繁榮。“和而不同”,無論是對處理人際關系或國際關系,還是對活躍思想、清明政治、繁榮學術,都具有無庸置疑的積極意義。大學語文教學在弘揚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即緣文釋道,因道釋文,可培養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樹立達觀、進取的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
論文百事通
3、重視學生語文作業的批改和評語的作用
教師每學期應適當多留一些語文作業與練習,并認真進行批改,寫上恰當的評語和鼓勵的話語,這也是人文精神與情懷在教學中的體現。它可以成為師生情感交流與互動的一個平臺,從而使學生喜歡做語文作業并對語文課產生深厚的興趣。
4、改革考試方法,使之更適合于高職辦學的特色
傳統考試的一個特點是多題型,如名詞解釋、填空、選擇、簡答、論述等,學生需要背很多內容,而聽說能力與實際寫作能力卻得不到突出鍛煉,所以我們取消了一些需學生死記硬背的題型,保留了選擇題、改錯題、寫作題(情景模擬),給出結合社會或校園實際生活的題干,培養學生實際寫作能力,并結合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通過以上做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充分重視起每學期的語文作業訓練,起到了高職教育所要求的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作用。
四、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探究
1、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職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該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加強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認真思考并積極參與。可以采用讓學生表演話劇的形式,如在講到老舍的《茶館》時,可把學生分為幾組,讓學生根據原著自編自導并扮演劇中的人物。表演結束之后,要求學生評論他們表演的好壞和對劇情以及課文的理解,既讓學生在創新中體味了獲取知識的快樂,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
2、加強講練結合,培養學生語言文學方面的閱讀、欣賞、理解和表達能力
應改變以往滿堂灌的講授方法,采取講練結合的方式,在其中穿適當的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練習,做到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如,在講到《世說新語》(三則)中《雪夜訪戴》中的以行為傳精神的特點時,適時地加進讓學生試分析《雪夜訪戴》中充滿詩意境界的三幅畫面的相關的練習,在美的享受和愉悅中強化新知。再如在講到季羨林的《二月蘭》時,加進《二月蘭》中作者對親人的懷念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和人生意義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動人心弦的美文,讓靈魂在真摯的感情海洋里暢游。教材中所選課文,流溢出的都是股股真情摯愛,帶給人的都是陣陣心靈的顫動,“推己及人”不僅是感情的擴展,更是道德的升華和人格的飛躍。如此無限延展,才真正體現出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盡量使學生對當堂的教學內容能夠掌握和吸收,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言文學方面的閱讀、欣賞、理解和表達能力的目的。
3、注重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可與人文素質講座相結合,如安排宋詞系列講座或外國文學系列講座等。也可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如開展大學生辯論比賽、普通話語言基本功大賽、語文知識競賽等,筆者經常作為此類比賽的評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也可與學生社團活動結合起來,如組織學生參加文學社,創辦文學刊物等。還可與校園文學刊物合作,鼓勵學生開辦校報、開展大學生假期實踐活動等。這些社會實踐豐富了學生的閱歷,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調動了學生對文學的興趣,也真正實現了語文教學的目標。
綜上所述,大學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健康成長與人文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只要我們每個高職院校的教師都能增強社會責任感與對學生的一份愛心,在教學中銳意改革,不斷地努力探索適合高職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并在語文教學中始終貫徹素質教育,就一定會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具有人文素質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