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1: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價值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生態倫理學;生態經濟學;馬克思;社會歷史哲學;現實意義
當下,國際金融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發現這次深刻的經濟危機,可能引起全球性的決策機制空前的改變,生態問題在可見的將來必然會成為經濟政策的主導因素之一,整個生態運動的理念也將會產生一次歷史性變化。這樣,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政策制定者既有的觀念系統必須適應新的挑戰。中國政府在其既有的觀念系統中要找到相應的思想資源,并不困難,問題在于需要在本土實踐中根據這種資源,不斷作出切題的再思考。
一、生態運動的價值論階段及其局限
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盡管利奧波德(Aldo Leopold)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提出了“大地倫理學”的概念,但學者群體系統地回應生態危機、構造生態哲學僅僅有45年左右的歷史。這幾十年間,人文社科界的生態學說風起云涌,頓成西方學術界之顯學,學派林立,并且涌現出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與生態中心主義(ecocentrism)兩大陣營的爭論。不管以人類為最高的價值目標,還是以自然系統為最高的價值目標,這些生態學術運動的主線是一種價值學說,換言之,生態倫理學是這45年來整個生態哲學和生態社會科學的軸心。但是過分地從倫理學角度考慮我們的生態困境,不可避免帶有強烈的局限性,其缺陷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研究環境價值問題首先要認識環境這一客觀事物的特殊性。人類的環境是以人為主體的外部世界。可以把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包括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環境價值理論對這些環境都應該研究,但是應該更注重研究自然環境。①“自然環境是指可以直接影響和間接地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如大氣、水、日光輻射和生物等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質和能量的總體”,以及空間等環境因素。
環境系統與一般商品相比有不同特點。環境具有自然不可替代性,是宇宙長期發展、天人和諧共生的結果,多數環境要素是不可再生、不能由人類勞動仿制的最稀缺因素。環境系統有為人類生活和精神享受服務的直接性,環境可以不經過生產勞動過程,而直接在生活消費中為人類服務。環境物品有公共性,作為人類生存的外部條件,環境系統自古以來是不可分割的公共產品,尤其是世界的大氣、海洋等環境,在當代還成為國際公共品。當然,某些小環境如私家園林屬于私人產品,但是總體而言環境不是也不可能是私人產品。環境消費有非市場性,多數情況下人們不是從市場上購買環境,環境價值也不是在普通市場上形成的。環境系統的這四個特點使環境價值、價格與一般商品有顯著的區別。
一、環境價值實體
(一)歷史文獻的分析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關于環境價值實體的理論表述主要有:
1.環境無價值有價格的觀念
在勞動價值論看來,自然環境沒有價值。因此也就不存在環境價值實體的問題。馬克思曾經指出,在生產過程中,論文“一切未經人類協助就天然存在的生產資料,如土地、風、水、礦脈中的鐵、原始森林中的樹木等等”,“本身不是人類勞動的產品,那末,它就不會把任何價值傳給產品”?!巴恋夭皇莿趧赢a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但是這一理論認為有些環境因素有價格。例如認為“一切地租都是剩余價值,是剩余勞動的產物”?!笆峭恋厮袡嘟枰詫崿F的經濟形式”。土地價格是地租的資本化,因此也是憑據土地私有權對剩余勞動的分配。這些理論影響了我們國家的環境價格理論:沒有所有權的自然環境如空氣既沒有價值也沒有價格;有所有權的自然環境如土地沒有價值但可以有價格;環境價格是資本化的地租,是對剩余勞動的分配。
2.環境產權價值論
1960年,科斯將產權理論用于污染問題研究,認為污染權也是產權,通過對污染權(或者不被污染權)的分配及合法交易就可以用市場機制形成環境物品供給與需求的均衡和均衡價格。產權學派的代表人物登姆塞茨說“當一種交易在市場交易中擬定時,就發生了兩束權利的交換。權利束常常附著在一種有形的物品或服務上,但是,正是權利的價值決定了所交換的物品的價值”。產權理論被當代一些經濟學家作為環境價值的理論依據??墒钱a權價值理論沒有徹底說明,究竟是產權有價值還是產權的載體環境有價值?
3.環境價值二分論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奠基人美國未來資源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克魯梯拉(JohnKrutilla)在1967年發表的《自然保護的再認識》論文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再思考》專著中提出了“舒適性資源的經濟價值理論”。在他與費舍爾(AnthonyC.Fisher)合著的《自然環境經濟學:商品性和舒適性資源價值研究》中,將環境資源劃分為商品性資源和舒適性資源,著重論述了舒適性環境資源的價值及其評估問題。這種環境價值二分法理論開創了舒適性環境資源的價值不需要在商品市場實現而直接通過為人提供服務來實現的理論思路。
4.環境總經濟價值論
國外環境經濟學家通過發展環境二分法價值理論,把環境價值分為兩個部分。如“戴維·皮爾斯等人將生態服務的價值區分為使用價值和內在價值”。有人把環境價值稱為環境總經濟價值,環境總經濟價值又分為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兩個部分。其中使用價值是指環境被使用或消費的時候,滿足人們某種需要或偏好的能力。非使用價值是指人們從不打算使用某些環境時,這些人們沒有打算使用的環境仍然具有的價值。
總經濟價值論是一種新穎的價值理論,它合理地擴大了傳統經濟學價值范疇的外延和價值理論研究的眼界。傳統經濟理論認為勞動或者效用決定價值,總經濟價值理論卻認為沒有通過人類勞動的甚至從來沒有被人使用的環境要素也有價值。這個理論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對于非使用價值的范圍在實踐中難以把握。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法律只是謹慎承認非使用價值的存在①。
5.環境效用價值論
效用價值論是以效用作為價值本質和價值尺度的一種理論。是傳統經濟學重要理論學說之一。但是當時在研究效用價值時,環境問題并不嚴重,所謂商品的效用僅涉及同代人直接使用的商品的效用。中國環境規劃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專委會主任王金南研究員及其合著者,把環境總經濟價值理論與效用價值理論結合起來,提出“利用效用價值理論來衡量資源的價值”?!碍h境資源不論是經過人類勞動加工,還是未凝結人類的勞動,資源本身就具有存在價值”。這些理論概括,一方面克服了總經濟價值理論外延過于寬泛的缺陷,另一方面較全面地發展了勞動價值論、效用價值論,把環境本身具有的間接使用價值;不能進行市場交易的價值都納入效用價值范疇。其不足之處是沒有完全解決效用價值理論存在的用心理感覺度量價值的問題。
6.生態勞動價值論
我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劉思華教授在1997年提出生態勞動價值理論。他認為“生態價值是物化在生態系統的某種生態產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的表現”?!斑@種恢復、更新、保持生態環境具有人類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使用價值的勞動是一種創造生態價值的新型的勞動形式”。劉思華教授論證被恢復、更新、保持的生態環境物化了人類勞動,因此有價值,給生態環境賦予了勞動價值的屬性。劉思華教授的學生,我國生態經濟學者魏彥杰博士對生態勞動價值理論進行了完善,提出生態經濟價值的概念,“生態經濟價值=體現了正環境效應的經濟成果+扣除了負環境效應影響的經濟成果”。正環境效應是人類勞動利用好的環境和改善環境生產出的商品的效應,負環境效應是如果人類勞動破壞了環境,就需要在勞動成果中扣除的污染環境的損失。他說明了污染環境的勞動與環境價值的關系。然而生態經濟價值論的這種說明也有一個問題,既說某些勞動(污染環境的勞動)減少了環境的價值,又說勞動創造了環境的價值,在理論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7.生態服務價值論
我國生態經濟學會生態經濟教育委員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沈洪滿教授,在他主編的《生態經濟學》一書中用生態服務來界定生態價值的含義。他說“價值的本質可以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耙话愣裕鷳B價值是通過生態服務功能體現出來的對人類直接或間接的作用”。認為“凡是能夠增進人類利益的物品或活動都具有價值。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人類的社會生產具有這種性質,因而是價值的源泉之一;大自然也有這種功能,因而也是價值的源泉之一”。
8.環境能值價值論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趙桂慎借鑒生態經濟學能值理論的研究成果,把“能值”理論用于環境價值分析。他明確提出“人類與自然界創造的所有財富均包含著能值,都具有價值”,“自然資源、商品、勞務和科技信息均可以能值衡量其固有的真實價值”,能值是“定量分析資源環境與經濟活動的真實價值”的共同量綱。“能值”(emergy)是美國著名系統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家H.T.Odum創造的新單詞和新概念,這個詞是由embodied和energy兩個詞的部分成分搭配構成。能值是各種商品、勞務和自然環境因素含有的太陽能量。H.T.Odum認為自然環境各種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都含有能量,所有能量又都是來于太陽,如果把這些不同質的能量用一種相同的能量單位“太陽能焦耳”做標尺折算為太陽能值,這些不同質的能就可以變為能夠互相比較和交換的相同質量的能,這就是太陽“能值”。能值的度量單位是太陽能焦耳(1sej),它等于1焦耳太陽能的能量。其他類型能量與太陽能的比率叫“太陽能值轉化率”(例如1焦耳的風能等于623sej)。趙桂慎教授借助能值分析,找到了環境價值和商品價值的共同實體。
能值價值理論突破了環境價值本質研究的瓶頸,提出了新的價值實體和尺度,對于人類重新認識商品價值,正確認識環境價值都有重要意義。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是,是否因為一切自然財富和社會財富都有能值,就可以反過來說一切能值都是價值。回答可能是否定的。因為許多遠離人類的某些星球,雖然具有能值,但是這部分能值不能叫價值。
(二)環境價值的實體
上述環境價值理論,分別把環境價值的實體歸于人類的勞動、環境效用或環境能量。然而根據能值理論,自然環境的效用和人類勞動都是太陽能運動的產物,都凝結了太陽能值。因此能值可以作為可比的同質因素充當勞動價值和環境價值的共同實體。但是不是所有的能值都可以作為價值實體,只有那些對人類有效的能值即有效能值才是環境價值的實體。另外,環境的價值不僅來于能量,也來于空間,因此有效空間也是環境價值的實體。
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是環境價值的實體,可以克服自然主義價值論的缺陷。當代某些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團體認為,大千世界任何環境都有其“內在價值”,這與人類是否存在和是否承認其“有效性”沒有關系。但是從價值范疇的經濟和社會本質分析,環境價值只能是對于環境主體人類而言的價值。無論商品價值還是環境價值,都要以人類為評價主體。如果這些環境沒有被人們認可,不被人們(包括人類子孫)所需要,那就不可能有價值。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是環境價值的實體,能夠厘清環境價值實體和環境價值本質的區別。有人認為,環境價值的實體是環境產權,是環境的產權決定環境有價值。這種看法是混淆了價值“實體”和價值“本質”兩者的關系。價值實體是價值存在的物質載體,是價值的肉體;價值本質是價值實體反映的社會關系,是價值的靈魂。因此,環境價值的實體應該是價值載體--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環境價值的本質才是包括環境產權關系在內的環境社會關系。
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是環境價值的實體,可以解決環境有價格無價值的問題。這就為環境價格的合理化找到了價值基礎。環境價格改革的實質就是實現環境的價值,使環境價格如實反映環境的使用者或者環境的破壞者消耗和占用的能量和空間。當然像商品價格不是用勞動時間直接計量一樣,環境價格也不需要直接用能值和空間來計量。目前生態經濟學家已經對不少環境因素的能值進行了貨幣價值的換算。同時也已經研究出一系列環境價值的評估、計算方法。
二、環境價值本質
環境價值的實體是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這種有效性的存在和有效性的大小是由人來確定的,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圍繞環境形成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就是環境價值的本質。與商品價值反映的是不同商品所有者之間的社會關系有所不同,在環境價值中,反映的不是不同環境價值的所有者之間的社會關系,而是環境的共享者與環境的使用者之間的社會關系。因為公共環境在物理上的不可分割性和經濟上的不能平均使用,人們對于公共環境不可能獨立平均占有,公共環境只能由社會共享。由于環境的稀缺性,對于共享的公共環境又不能無償使用,人們需要計算使用環境的得失損益,環境的共享者、環境的具體使用者、環境的污染者、環境的受污染者、環境的改善者之間產生斤斤計較的社會關系。這種環境社會關系,就是環境價值的本質。
環境價值有三個基本類型。這三個基本類型代表了三種環境社會關系。
1.環境服務價值
環境服務價值是一定時點或時期生態環境對人類或具體國家提供環境服務的價值總額。有專家計算1997年全球環境服務價值平均為33萬億美元。環境服務價值是從積極的方面考慮生態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如輸入物質和能量,轉化廢棄物質,直接提供環境服務?!笆侵溉祟愔苯踊蜷g接從生態系統得到的利益”,“包括大氣調節、氣候調節、擾動調節、水調節、水供應、侵蝕控制、土壤形成、營養物循環、廢物處理、花粉傳授、生物控制、棲息地、食物生產、原材料、遺傳資源、娛樂、文化服務等”。由于自然環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不同歷史時期的環境服務總值是不同的。環境服務價值可以分割為環境對每一個經濟單位(包含個人)的服務價值。例如一個人在海邊休閑旅游享受的環境服務價值。
環境服務價值主要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縱向的社會關系,如當前與長遠、當代與后代、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社會關系;和環境的共享者與環境的使用者之間的橫向關系。如何保護或者利用這些價值,在什么時候利用這些價值,讓誰利用這些價值都是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2.環境退化價值
環境退化價值,即一定地區、一定時期環境受到破壞和污染導致環境價值的損失。“環境退化價值反映當期為經濟活動所消耗的……環境投入的貨幣價值”?!拔覈磕暌颦h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約占GDP的10%左右”。環境退化的原因既有環境污染,也有其他環境破壞,如砍伐森林、消滅生物物種、增加溫室氣體等,不能認為環境退化的原因只是環境污染。環境退化價值體現了人與人之間橫向的社會關系。破壞環境的經濟單位與受到損害的經濟單位,以及與沒有受到直接損害,但受到間接損害的經濟單位之間,與環境共享者之間都要圍繞環境退化價值的大小進行計量和補償。
3.環境改善價值
勞動價值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產勞動”,生產勞動是生產新增價值的勞動,界定好了“生產勞動”,也就界定好了新增價值的源泉。論文百事通所以從理論上界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勞動是研究社會主義勞動價值理論的首要任務。
馬克思在研究生產勞動時,從兩個角度界定了兩對概念。一是從是否生產出物質產品的角度將勞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一類是不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前一種勞動稱為物質生產勞動,后一種勞動稱為非物質生產勞動。二是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角度界定了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認為只有與資本相聯系、能夠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否則是非生產勞動。馬克思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界定無疑是科學的。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當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相對于馬克思時生了很大變化,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關系與馬克思時代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更有本質上的差別,加上對生產關系具有決定作用的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帶來了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與換代,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各行各業的廣泛運用,改變了生產勞動方式。在這些情況下,馬克思對生產勞動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現階段生產關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對馬克思的生產勞動理論加以發展。
首先,必須把“生產勞動”和“物質生產勞動”區分開來。我國理論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把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等同于物質生產勞動,這種界定既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又撇開了特定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這樣的所謂“生產勞動”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會形態,從而失去了界定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意義。馬克思在界定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勞動時,不是從勞動成果的物質規定性來界定,而是從勞動過程能否體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來界定。只要勞動過程能體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不管該勞動是物質生產勞動還是非物質生產勞動,它們都是生產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十四章說過:“如果可以在物質生產領域以外舉一個例子,那么,一個教員只有當他不僅訓練孩子的頭腦,而且還為校董的發財致富勞碌時,他才是生產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資本投人香腸工廠,而投入教育工廠,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變?!瘪R克思還說:“例如一個演員,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資本家(劇院老板)雇傭,他償還給資本家的勞動,多于他以工資形式從資本家那里取得的勞動,那么他就是生產勞動者?!笨梢姡R克思把不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教員和演員的勞動也算作是生產勞動,這說明,馬克思已將資本主義生產勞動與物質生產勞動明確區分開來了。我們在界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勞動時,雖然不能完全照搬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勞動范疇的具體界定,但可以運用馬克思的界定方法。對應馬克思在界定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勞動時是從勞動過程能否體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來界定,我們在界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勞動時,就應當使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勞動也能體現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從而也將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與“物質生產勞動”區分開來,將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范疇在“物質生產勞動”的基礎上加以擴大。
其次,必須使“生產勞動”與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相吻合。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工人不是為自己生產,而是為資本生產。因此。工人單是進行生產已經不夠了。他必須生產剩余價值。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或者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服務的工人,才是生產工人?!瘪R克思還說:”一個自行賣唱的歌女,是非生產勞動者。但同一個歌女,如果她是由一個企業家雇傭,在企業家的指揮下賣唱,而以賺錢為目的的她便是一個生產勞動者。因為她生產資本?!边@兩段話給我們的啟示是: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是榨取剩余價值,馬克思把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者才算作生產勞動者,這就使資本主義的“生產勞動”與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相吻合了。我們認為社會主義的“生產勞動”也必須與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相吻合,這樣才能使前后兩個“生產”一致起來。就是說,進行社會主義的“生產勞動”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只能通過社會主義“生產勞動”來達到。我們知道,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這里有兩種需要,一種是物質生活需要,一種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質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質生產勞動來滿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產勞動來滿足。所以,從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來考察可以發現,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必須包括物質生產勞動和精神生產勞動兩個部分,如果把生產勞動僅僅說成是物質生產勞動,那么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就只能說成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反過來說,如果你要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一個方面,那么你就必須把精神生產勞動也算作是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范疇,因為僅僅只有物質生產勞動是不能滿足文化生活需要的。雖然電視機、收音機、計算機等行業的勞動是物質生產勞動,其勞動成果也能滿足人們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這并不是電視機、收音機、計算機等產品本身直接滿足的,而是由文學藝術工作者、各種理論工作者生產的精神產品滿足的,電視機、收音機、計算機等產品不過是人們消費精神產品的工具或媒介??傊?,如果僅把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說成是物資生產勞動,就無法回答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勞動來滿足。
根據前面的論述,我們將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定義如下: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就是能直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勞動,包括工業、農業、建筑業中工人、農民及管理者的勞動;商業部門中的包裝、保管勞動;運輸部門的貨運勞動;教育部門教員的勞動;科學家、文學家、各種理論工作者、各種藝術工作者的勞動;旅游、醫療衛生、美容美發、與生活或生產有關的修理服務等部門勞動。
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勞動價值論,需要對商品范疇的外延加以擴大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考察的商品屬于物質產品,考察的價值是凝結在物質產品中的價值,考察的價值創造也就是物質產品生產部門(馬克思區分為第一部類和第二部類,包含三次產業中的第
一、二產業)的價值創造,而將非物質生產部門(第三產業)獲得的價值歸結為價值讓渡和再分配。這在馬克思生活時代,第三產業不發達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況下做這樣的處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當今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我國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已越過40%,一些發達國家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已超過第
一、二產業總和的情況下,再不承認第三產業的價值創造,已無法解釋現代社會價值的來源,也會使我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政策失去理論依據。
承認了第三產業的價值創造,就需要從理論上將第三產業的成果納人商品的范疇,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商品區分為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也可以在將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區分物質生產勞動和精神生產勞動的基礎上,將商品區分為物質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業、農業、建筑業等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的商品是傳統意義上的商品,屬于有形商品,商業部門中的包裝、保管和運輸部門的貨運勞動生產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損壞而因為商業部門的包裝、保管和運輸部門的及時運輸而沒有被損壞的產品,這部分產品如果失去了包裝、保管和運輸勞動,其使用價值就會消失,從而其價值也就不能實現,所以這部分產品應當算作包裝、保管和運輸勞動生產的商品。教師、科學家、文學家、各種理論工作者、各種藝術工作者生產的商品屬于無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醫療衛生、美容美發、與生活或生產有關的修理服務等部門生產的商品屬于無形商品。
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勞動價值論,應對價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說明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就意味著進人交換領域的商品都是勞動產品。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非勞動產品進人交換領域成了商品,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這里遇到了不能自圓其說的矛盾,如農貿市場的野生動植物、旅游市場的自然風光、礦產開發市場的各類礦產資源等等,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這些自然資源都不是勞動產品(將這些自然資源變成商品需要付出的開采、運輸等勞動相對于其實際應有的價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計),都沒有價值,沒有價值就不能成為商品,因為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梢?,大量非勞動產品成為商品的事實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必須對“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兩個判斷的一個做出修改,要么改變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斷,要么認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價值一個因素。比較可行的辦法是改變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斷,承認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具有價值,否則,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中“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的判斷又會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不具有價值,那么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在交換中事實上獲得的巨大的交換價值又是什么的表現形式呢?新晨
不承認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具有價值,除了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理論上產生上述矛盾,還會在實踐上促使人們不加約束地掠奪自然資源,破壞水生態環境,阻礙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要承認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具有價值,就必須對價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說明。本文認為,可將特定時期社會總商品的價值區分為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的價值、物化勞動的價值、活勞動創造的新增價值三部分,將“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斷,改為“勞動是新增價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的價值的大小可以通過假定人類活勞動生產與進人交換領域的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等量的相同使用價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類勞動來換算。于是,我們在這里得出一個新的判斷:勞動始終是衡量商品價值大小的依據。
――美國耶魯大學伊曼紐爾•沃勒斯坦
《大綱》向我們證明了馬克思解釋當代世界的持久能力。
――加拿大約克大學馬塞羅•墨斯托
馬克思的《大綱》即馬克思寫作于19世紀50年代、由一系列未發表的手稿構成的著述文獻。1939-1941年,蘇聯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經過編輯整理后以《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為名出版。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馬克思的《大綱》(Grundrisse,亦稱“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
從馬克思寫作《大綱》的時間,到《大綱》最后以全文的形式公開出版,中間間隔差不多快100年的時間了,而且,直到20世紀60年代以后,《大綱》才真正開始在德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中文以及日文等語境中成為學術探討的熱點。可以說,馬克思的《大綱》真正經歷了一場“百年孤獨”,但20世紀60至80年代,以及其后再次掀起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關于《大綱》的國際學界探討熱潮,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場非常有傾向性的理論努力,那就是通過對《大綱》的文本解讀,并立足于當代思考,力圖呈現出“《大綱》中的馬克思”形象,其基本旨趣或許就在于意大利馬克思思想研究者內格里所說的,在文本解讀中回到馬克思,同時又在當代思考中重新激活馬克思的理論努力。
對于任何一個嚴肅的學者和研究者來說,我們都有必要了解與“馬克思的《大綱》”有關的故事,以及關于“《大綱》中的馬克思”的故事。今天,我們有了詳細了解這一故事的“路線圖”了,這就是近期(2011年4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其“研究”系列中推出的一本新譯著:《馬克思的〈大綱〉:〈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50年》(以下簡稱《馬克思的〈大綱〉》)。
《馬克思的〈大綱〉》一書的編者是意大利裔加拿大學者馬塞羅•墨斯托,其主要論文貢獻者則囊括了當今活躍于國際馬克思思想研究界的諸位名家。正如英國文化者斯圖亞特•霍爾所指出的,馬賽羅主編的這本書有利于我們重新認識馬克思《大綱》的重要性及其影響力;而美國后現代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遜也認為該書勾畫出了一幅理論的世界地圖;同樣來自英語世界的馬克思思想研究者戴維•麥克萊倫評價說該書很好地體現了近20年來國際學界關于馬克思《大綱》的熱烈討論的最新成果。伴隨著這場討論熱潮的是《大綱》的傳播與接受的“全球化”進程。甚至有學者認為它是“馬克思的著作在近20年中出版數量最大的作品”,是馬克思最有吸引力的著作之一?!洞缶V》全文本已被翻譯成了22種語言,32個版本。不包括節選版本,它已經被刊印了50多萬冊。
從整體內容框架來看,《馬克思的〈大綱〉》將所收入的論文分為三個部分,即學界對馬克思《大綱》的考證性研究(參見該書第一部分);《大綱》寫作時馬克思的生活與時代背景(參見該書第二部分);150年后《大綱》在全球的傳播與接受。其中所涉及的具體內容則包括:其一,基本概念:價值(以及剩余價值)、商品、生產、異化和勞動(以及勞動價值論)概念等;其二,基本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發展問題(特別是前資本主義社會諸形態的劃分和關系問題、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問題,以及資本主義本身的結構性演變問題等)、生態和人的解放問題,以及《大綱》所展現出來的馬克思的研究方法等問題;其三,馬克思思想的文本和文獻學基礎研究:《大綱》被發現的過程、其內部的編排體例和結構關系(如“資本章”和“貨幣章”的關系等)、《大綱》與《資本論》的關系問題、《大綱》寫作時期馬克思的傳記研究(包括生平介紹、時代背景以及同時期“關于危機的筆記”和給《紐約論壇報》的文稿等)、《大綱》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傳播與接受史研究。
從其主要學術觀點貢獻來看,正如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在前言中所指出的,作為馬克思“成熟時期”的一部作品,特別“是為《資本論》所做的理論努力的一部分”,《大綱》在馬克思的著述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意義,所以完全有理由將《大綱》視為處于“最豐碩期的馬克思的思想”。作為編者的馬塞羅在該書中也是論文的作者之一,力圖梳理馬克思一生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歷程,指出《大綱》“盡管沒有完成,但它仍然標志著馬克思思想發展過程中一個決定性的階段”,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許多方面都不同于20世紀主流解釋者所呈現的那個馬克思”。英國學者卡弗則指出,《大綱》更像《經濟學哲學手稿》而不是《資本論》第一卷,因為在手稿中,馬克思的工作方式是隨意可親的,而在正式出版的著作中,其工作方式則更講究技巧。但是,將這種風格、語氣和表述上的差別,與任何更為復雜和基礎性的變化相聯系,則是過分奢望和不必要的。伍德認為,只是在《大綱》中,歷史才通過歷史唯物主義的方式開始真正被人們所認識。福斯特則說,《大綱》成為將馬克思的總體分析統一起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不僅從寫作年代上處于馬克思的早期著作和《資本論》之間,而且還構成了兩者之間在概念上的橋梁。特別是馬克思的生態唯物主義的特點,這在他對馬爾薩斯的批判中是非常明顯的,這種批判在《大綱》中表現得最為鋒利、最為透徹。
基于上述學術貢獻,馬塞羅主編的《馬克思的〈大綱〉》出版后得到了英語學界的好評。美國社會學會雜志主辦的《當代社會學評論》認為,馬塞羅在該書中致力于讓來自全球的20位馬克思思想研究專家給我們講述了關于《大綱》的諸多故事,向我們展示了許多過去不知的學術背景和研究線索。從而讓我們開始逐漸了解了《大綱》的出版與傳播對國際馬克思學發展的重要性??梢哉f,“所有嚴肅的馬克思學者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不僅是對發端于20世紀60年代的關于馬克思《大綱》討論熱潮的繼續,也因其所邀請作者的學術涵養和儲備而為這場討論注入了具有時代性的新鮮話語?!犊茖W與社會》雜志上刊登的約翰•霍夫曼的評論則指出,當今經濟危機的時代背景,使得馬克思的《大綱》及其研究成果成為當下非常應時的理論貢獻。而其中的主要根源正如該書序言的提供者霍布斯鮑姆所言,實乃因為馬克思在《大綱》中為我們提供了關于資本主義體系的至今仍然具有無法超越的說服力的分析和論述。
論文摘要:伴隨著經濟增長和工業化,人類付出了巨大的生態代價,以往較為豐富的生態資本變得日益稀缺,阻礙著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各國紛紛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希望由此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模式。進行生態資本價值核算,構建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指標體系,其目的就是使人們正確地看待經濟增長成本,注意經濟增長質量,實現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現有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只注意到了對社會經濟的正面效應,沒有反映負面效應所造成的影響,從而使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陷入到一個環境惡化、資源缺乏、生態失衡和不可持續發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現有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資源環境進行核算,走“綠色發展”道路,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唯一選擇。
經濟活動離不開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生態資本三者共同作用?!熬G色發展”就是以“綠色GDP”為發展目標,從現行的GDP中扣除資源環境成本和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服務費用,在保障生態資本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資本代替資源資本和環境資本,提高物質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態資本內涵
1.1生態資本定義
生態資本是相對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實物資本與金融資本)而言的,表現為生態系統所有的資源生態潛力、環境自凈能力、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系統對人類的整體有用性等生態質量因素的總和,是具有生態價值的資本。生態資本按空間構成關系可分為三類:(1)地質資本,包括礦物資源和化石資源;(2)地理資本,包括土壤資源、水力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3)星際資本,包括光能和風能。而應納入生態資本價值核算體系的只包括地質資本和地理資本這兩種數量有限的資源。
1.2生態資本的特征
生態資本作為參與經濟活動的要素之一,同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一樣,生態資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態資本的本質屬性,具有自然生態功能,遵循自然生態規律,表現為生態資本的使用價值;二是具有資本的共同屬性,即以保值增值為目的,遵循市場供求與競爭規律,表現為生態資本的價值。
但是,生態資本不同于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生態資本具備其它資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體增值性。資本的目標是價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態資本受到生態系統整體性的制約,保持生態系統內各因子的平衡協調,是實現生態系統整體價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長期受益性。通過合理利用生態資本,其使用價值與價值將不會永久喪失。并且,可再生資源還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積性,使生態資本自動增值,帶來長期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3)雙重競爭性。生態系統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約與相互促進中得到發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態競爭規律;同時,生態資本又與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等存在著市場競爭,遵循市場競爭規律;(4)開放性與融合性。生態資本既具有生態環境系統的開放性與多樣性,又具有一般資本的融合性與擴張性,生態資本經營可以采用產權主體多元化、利益共同體等方式;(5)極值性。生態資本能夠承載人類生存與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經濟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態資本對人類的需求并不是無限滿足的,其承載力具有一定的極值,超過極值進行開發和利用,將會導致資源環境的退化;(6)不動性與逃逸性。生態資本既具有資源環境的空間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資本規避風險的逃逸性。低回報率的生態資本會轉移地域或變換形態,流動到回報率較高的領域,引起生態資本的資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與轉化性。在一定條件下,生態資本與物質資本、人力資本之間能夠相互替代或相互轉化;(8)空間分布的不均勻性和嚴格的區域性。不同區域的生態系統的組合和匹配都不一樣,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態資本的一項基本原則。
2生態資本價值理論
生態系統依照其是否凝結人的勞動可分為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我國目前的經濟價值核算體系不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價值核算,導致生態資本價值被低估和人類對資源環境需求的過度膨脹,從而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自然生態系統是否具有價值在理論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勞動價值理論、效用價值理論、要素價值理論和供求價值理論等主要價值理論都對此有著不同的認識。
2.1勞動價值理論
勞動價值理論是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為基礎,廣泛地應用于價值的確認和計量中。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勞動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果生態資本具有價值,該價值就是物化在資源和環境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人們的抽象勞動與生態系統相結合,生態系統就具有價值;相反,當某一生態系統中的資源和環境沒有投入抽象勞動時,該生態系統也就不具有價值。而生態資本的價值是由生產這種生態資本的社會平均勞動時間所決定的。
在實際中,不管人們是否承認沒有投入人類勞動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否具有價值,該生態系統都是客觀存在的,發揮著具體的生態服務功能。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的深化,沒有投入勞動的生態系統或部分投入勞動的生態系統同樣具有價值的觀點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勞動價值理論在生態資本價值計量方面存在著困難。
2.2效用價值理論
效用價值論認為價值就是人們對物品效用的感覺和評價,效用是價值的源泉。自然生態系統能滿足人類生存發展需求,具有價值。但是,效用價值理論具有較強的主觀隨意性,它僅能為生態系統的存在價值、選擇價值的確定和計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價值理論
要素價值理論認為自然生態系統等非勞動要素與勞動要素一樣共同創造價值并參與到價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態系統同樣也具有價值。但是要素價值理論模糊了勞動創造價值這一科學定義。
2.4供求價值理論
供求價值理論認為有需求的東西就具有價格,供求決定價值,供求關系是價值規律的內涵。該理論認為自然生態系統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稀缺的資源,通過市場可使得其價值能夠充分得以體現,在價值確認和計量上具有可行性。
總的來說,自然生態系統也具有價值,并且與人工生態系統一起組成生態資本,參與到價值創造的經濟活動中去。
3生態資本價值核算方法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將資源和環境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建立了一套資源環境與經濟一體化核算體系(SEEA)。該體系能準確地表現資源和環境在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簡明的經濟指標反映可持續發展的本質。SEEA核算法通過把資源和環境賬戶作為SNA(國民經濟核算賬戶體系)的衛星賬戶,然后與核心賬戶(貨幣型賬戶)對接形成一體化核算。由于資源和環境是物質型賬戶,需要先將環境賬戶和資源賬戶轉換為貨幣型賬戶。目前生態資本價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種。
3.1補償價值法
補償價值法根據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凝結抽象勞動后的資源環境具有價值,從補償角度看生態資本價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別為補償、保護與建設某項資源環境所投入的物化勞動價值、活勞動價值和活動動創造的剩余價值。該法以實際投入的補償支出計量資源環境的兩大價值,應用了歷史成本屬性,可靠性較高但相關性不足。同時,沒有收入勞動的資源環境與少量投入勞動的資源環境同樣也具有價值的觀點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對這部分資源與環境不進行計量的話,資源環境總價值易被低估,造成資源環境的濫用。因此,補償價值法主要適用于資源環境補償增值的計量。
3.2總經濟價值法
總經濟價值法根據效用價值理論,將資源環境價值(TEV)按效用不同分為兩大類:使用價值(uv)和非使用價值(NUV,又稱存在價值);又將UV細分為直接使用價值(DUV)、間接使用價值(IUV)與選擇價值(OV)。其計量關系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資源環境直接滿足人們生產和消費需要的價值,表現為物質功能,可直接根據市場價值法計量;IUV不直接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但可為生產和消費創造必要條件,表現為環境容量和舒適,可采用生產函數法、損失規避法、預防支出法等計量;OV是人們愿意保護現有資源環境以備未來使用的支付意愿,相當于消費者為一項未使用的資源環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險金,表現為資源環境的自行維持功能;NUV為人類對資源環境的永久享用價值與資源環境潛在功能價值的合理評估。目前DUV與IUV可應用于歷史成本、現行市價等屬性進行直接或間接計量,比較可靠;OV與NUV均僅能采用價值評估法進行計量,計量的主觀性強,可靠性低。因此,企業在進行資源環境價值核算時,只要同時符合可定義性、可靠性與相關性要求,企業就應將其擁有的或控制的資源環境確認為自然資產,并同時確認相應的生態資本。
3.3租金或預期收益資本化法
租金或預期收益資本化法根據地租理論和財務管理理論,將預期的資源環境在未來一定年限內產生的兩大價值(即預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會貼現率折現后的現值作為資源環境價值。其計量公式為:
V=V1+V2
V1=qRo/r
V2=A(1+K)/(nQ)
式中,V為資源環境價值;V1、V2分別為資源環境的商品價值與服務價值;Ro為基本地租或基本租金;r為地租率或平均利息率;q為資源等級系數;A為投入總額;Q為受益資源總量;n為受益年限;K為資金利潤率。該法應用了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屬性,可較為準確地反映資源環境的未來經濟利益。租金或預期收益資本法主要適用于融資租人、借人資源環境的價值計量。3.4邊際機會成本法(MOC)
邊際機會成本法基于效用價值理論,該理論認為任何經濟活動的成本代價不僅包括對生產各個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外部不經濟行為對生態系統所造成的代價。因此,理論上任何資源環境產品的價格P等于其邊際機會成本(MOC),MOC又等于資源環境產品的邊際生產成本(MPC)、邊際資源耗竭成本(MUC)與邊際環境成本(MEC)之和。即:
P=MOC=MPC+MUC+MEC
生態資本價值(V)=MUC+MEC=P-MPC.
式中,MPC常用生態價格定價法或影子價格法計算,較為準確、簡便;P為資源環境產品的現行市價。該法主要適用于生產性資源環境價值的核算。
3.5總和價值法
該理論認為生態資本價值核算方法應該從馬克思價值理論的全部論述中去尋找結果。這部分學者認為,生態資本價值不單單是指直接投入其中的人的勞動價值,還包括生物有機體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價格,以及生態系統服務地租。也就是說,生態資本的價值等于人類直接投入的勞動、生物有機體的使用價值與所有權價值和生態系統服務級差地租之和。投人生態系統的人的勞動包括投入人工生態系統的勞動和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勞動,是抽象的一般社會必要勞動;生態有機體的使用價格實際上是生態系統服務所有權與使用權轉移的貨幣表現,它是經濟所有權存在,生態系統被所有者控制,生態系統因所有權規律而產生一種現象,即當社會需要交換資源環境時,生態系統由于有用性而獲得價格;生態系統服務級差地租是生態系統服務的差別為基礎的地租。
3.6替代價值法
替代價值法根據效用價值論,將不能直接進行價值計量的資源環境,按其各項主要功能分別選用合理的計量方法進行功能替代,計算各項功能的價值,將總價值視為資源環境價值。替代價值法主要有較為可靠的市場價值法、旅行費用法,以及主觀性較強、可靠性較低的調查評價法、支付意愿法等。它主要適用于計量資源環境的服務價值,應用時應優先選用較為可靠的替代方法。新晨
4生態資本價值核算與可持續發展
經濟理論認為,能夠帶來收益的東西稱為資本。生態系統,無論是天然的生態系統還是已投入了人類抽象勞動的人工生態系統都可以為人類帶來巨大的社會財富。按照資本能帶來收益和財富的概念以及生態系統為人類帶來巨大收益和財富的事實,生態系統無疑是資本。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都沒有對這種資本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經濟發展也為之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并不明顯。所以,加強生態資本管理,制止生態系統耗減和質量下降的趨勢。通過技術進步、資源利用和環境改善,限制不合理的經濟增長計劃,適度地開發和利用資源環境,加強生態系統的管理已成為當務之急。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進行生態資本的價值核算,準確評估經濟活動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退化數量,事前分析不同經濟政策對資源和環境造成的影響,以便決策,從而構建一套能夠提供可持續經濟增長趨勢和經濟預警信號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指標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
4.1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生態系統對社會經濟的貢獻有公共品或準公共品的屬性,長期以來,資源環境的產權很難界定清楚或產權得不到保障。眾多微觀個體構成的群體共同擁有、享用資源環境,對于占用或利用資源環境的利益相關者來說,這些生態系統產品具有稀缺性,對于構成這些群體的個體來說,由于權益分別、交換的代價遠遠大于它們獲得收益,人們更樂于作為免費搭車者,而不愿為享受生態系統付出代價。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生態系統的稀缺性,價格機制不能刺激使用者保護生態系統。市場機制的引入,由于使用者已經逐漸意識到生態系統潛在或實際的短缺,價格得到顯著的提高,從而強烈刺激使用者投入資金保證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通過經濟體制的改革,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可為經濟綠色發展奠定基礎。
4.2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長期以來生態系統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但是,20世紀末興起的知識經濟為經濟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經濟的發展的主要源泉不再是勞動力、資本或原材料,世界經濟的增長也從增加投入型變為知識和技術進步型。我國已經確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將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建立一套綠色資源環保型社會經濟發展體系,走持續發展道路。
4.3生態系統與經濟發展共同決策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伴隨著經濟增長和工業化,人類付出了巨大的生態代價,以往較為豐富的生態資本變得日益稀缺,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因此,各國紛紛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希望由此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模式?,F在,各國在進行政府決策時,更多的是將生態系統與經濟發展作為一個整體考慮,進行資源環境核算,使人們正確地看待經濟增長成本,注重經濟增長質量。
4.4健全相關法制建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論文摘要:本文將道家生態倫理思想與史懷澤敬畏生命倫理思想加以比較,分析研究二者的異同。
在中國傳統生態倫理文明中,道家學派的生態倫理思想十分豐富,自成體系。它以高度的哲學性、深沉的宇宙性、樸實的自然性彰顯出獨特的品性,故有學者稱,“最能夠與當今西方所倡導的生態倫理精神相契合者非道家、道教文化莫屬”。
阿爾貝特·史懷澤(Albert Schweitzeit,或譯作施韋澤、史懷哲,1875-1965)是現代西方具有廣泛影響的思想家。他創立了以“敬畏生命”為核心的生命倫理學,這一思想不僅對人的生命,而且將視野投向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將動物和植物均納人倫理范疇。他的思想“與生態學家關于生物共同體的思想不謀而合”,“環境主義運動正開始沿著他指引的航向大刀闊斧地前進”。史懷澤生命倫理的形成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史懷澤研讀《老子》,與東方先哲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律凶螅瑑词律杏?。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庇纱丝梢?,道家思想對史懷澤思想影響之深。史懷澤“敬畏生命”思想蘊涵著尊重一切生命的人類普遍本性,道家和史懷澤的生態倫理觀在東西方歷史上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敬畏和重視生命
道家有貴生的主張,認為萬物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生命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独献印窂娬{“自愛”“攝生”“貴生”“長生久視”,并用反問的口氣提出“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老子》第科章)的問題。莊子也認為萬物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生命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莊子認為,人類出于自身功利需要而對自然肆意踐踏乃是完全背離“物我同一”的妄為之行,其最終結果是不僅破壞了自然,而且傷害了自身。
史懷澤“敬畏生命”的倫理思想,更是對生命的重視。史懷澤認為一切生命都有生命意志,他們都能感覺到生命的存在,并要求保存和發展自己的生命,然而自然并不懂得敬畏生命,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命只對自身的生命意志負責,對其他的生命有著可怕的無知,“它以最有意義的方式產生著無數生命,又以毫無意義的方式毀滅著它們”。人的生命意志的分裂是所有動物中最強烈的。人類不但對其他動物肆意作踐,盡其虐殺之能而毫無同情和憐憫之心,人對其同類也同樣麻木不仁,往往將自己的歡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由于不懂得敬畏生命,人就會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義的世界,所有的生命就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正是從生命意志及其分裂的邏輯起點出發,史懷澤看到人的生命意志具有特殊性,其不僅能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志的分裂,而且能意識到其他生命意志的分裂,并能理解敬畏生命。因而人類擔負著擺脫其他生命苦陷于其中的無知的道德責任。史懷澤認為,“倫理的基本原則是敬畏生命”,并對善惡概念進行了重新界定,認為“善的本質是:保持生命,促進生命,使生命達到其最高度的發展。惡的本質是:毀滅生命,損害生命,阻礙生命的發展”,“善是保持生命、促進生命,使可發展的生命實現其最高的價值。惡則是毀滅生命、傷害生命,壓制生命的發展。這是必然的、普遍的、絕對的倫理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規定善惡的本質,敬畏生命的原則才具有最普遍的絕對的合理性。
二、整體主義自然觀
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整體觀之上的,是以道生萬物、人天同源為其基本特征的。將天地人視為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認為人與自然萬物有著共同的本源和共同的法則。這是道家在生態倫理領域的突出貢獻。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彰在道家看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存在的,人效法大地,大地則依法于天,天則效法道,以道為其運行的依歸,道則以自然為歸。道本身即是自然,自然便是道。
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將人視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認為“人是一個小天地”,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生死與共,唇齒相依的。因此人應當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規律,依憑自然界的天性行動,反對破壞自然的矯飾和人為。人不可能超越自然并使自己游離于自然界之外,人沒有不遵循自然規律的權利。如果人將自己與自然界對立開來,那么人就在自己作踐或摧殘自己,并最終會毀滅自己。這是一種將人置于自然界的系統之內,以天地自然的率真淳樸、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作為人類道德生活的底蘊和最高評價標準的生態倫理思想。正如莊子所說的:“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鼻f子·齊物論》)這樣理解的“并生”關系是保證人類效法自然,順應自然的理論前提。
史懷澤“敬畏生命”的倫理思想是建立在對生命統一性與世界和諧認識的基礎之上的。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賴于其他生命和整個世界的和諧。把倫理的范圍擴展到一切動物、植物乃至整個自然界,是史懷澤敬畏生命倫理生命觀的重要特征,也是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的重要思想資源。史懷澤認為,道德的直接目的在于調整人與人、人與其他生命之間關系,在于重建人類自身以及人類與自然界一切生命之間的新秩序,從而促進和保證人類及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存在與發展。敬畏生命倫理的精神正在于建立一種和諧、互助的新秩序。史懷澤認為,“實際上,倫理與人對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圍之內的生命的行為有關。只有當人認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時候,他才是倫理的?!笔窇褲烧J為,體驗到對一切生命負有無限的責任,只有這種普遍的倫理才有思想根據,我們不能對人與人行為的倫理自滿自足,它只是產生于普遍倫理的特殊倫理。我們不僅與人,而且與存在于我們范圍之內的一切生物存在著聯系,對一切生命予以尊重,關心它們的命運,這比起只涉及人的倫理學來說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和活力。敬畏生命的倫理將道德的范圍延伸到所有生命,是具有獨特內涵的新倫理學。史懷澤還認為,只有人作為最高的生命主體,才能意識到自然界生命之間整體依存的關系,擺脫物種間利己主義的視界,“只有人能夠認識到敬畏生命,能夠認識到休戚與共,能夠擺脫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無知”。將所有的生命都視為休戚與共的整體,都是道德關懷的對象,它促使所有的人尊重生命,把保護、繁榮和增進生命的價值看作道德的根據,給予所有的人以真正人道的幫助,給予所有生物以道德關心,從而更新了傳統倫理學的內涵。在自然觀上,史懷澤盡管主張人與其他生命休戚與共,但其敬畏生命的倫理思想在自然整體觀上卻沒有道家的思想深刻、豐富與系統。
可見人與自然萬物都是自然系統中的一個成員,彼此之間是互為依存,共生、共榮的關系。除了人之外,地球上的各種有生命、無生命的物質,不僅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而且對人類都有積極的意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這也是史懷澤“敬畏生命”與道家“道法自然”的理論基礎。
三、萬物平等論
人與天是相互統一,相互融合的,作為萬物一員的人類本身并沒有高于或優于其他物類的特殊價值特性或存在身份,兩者在價值上是完全平等的,這樣,莊子從“人與天一”自然推出“物無貴賤”的萬物平等論。
道家認為生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貴賤之分。道家提出了“物無貴賤,萬物平等”的生態倫理自然價值觀點?!耙缘烙^之,物無貴賤”(《莊子·秋水》)這種價值論認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獨立的、不可替代的內在價值,它們都在按照道的運行法則去實現它,從萬物自身所依據的價值本源的絕對意義上看,任何事物的價值都是平等的,而沒有大小貴賤之分別。從萬物之間各自的性質、形態、功能的有無的相對意義上看,其差別也是相對的,這些差異不能說明事物貴賤的大小,也不能成為否定一物獨特價值的理由。所以,從生態系統整體論上來說,人與天地萬物是平等的,人對天地萬物也應當一視同仁。
莊子“物無貴賤”或“物我平等”的思想具有超前性,兩千多年后,史懷澤指出,生命都有平等的權利,人類應當像敬畏自己的生命一樣敬畏萬物的生命?!熬次飞膫惱矸裾J高級和低級的、富有價值和缺少價值的生命之間的區分。即生物沒有等級之分。因為在生物之間進行價值的區分,其據以判斷的尺度是人的感受性,人們會不由自主地依據與人的關系確定不同生命的價值,這是一個完全主觀的尺度。依據這一思路,我們必然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自然中存在著無價值或低級的生命,壓迫以至完全毀滅它是可以的。但“真正倫理的人認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從人的立場來看顯得低級的生命也是如此??梢赃@么說,“我們當中沒有誰知道,其他生物本身究竟是什么,它在世界整體中有什么意義?正是由于“動物和我們一樣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懼死亡”,所以,善待生物與善待人類是絕對相同的倫理要求。史懷澤由此認識到,不迫害生物生命不是目的本身,它必須從屬于更高的目標,這就是“人道”“愛”和“同情”,與萬物為友,平等對待他們。“敬畏生命本身就包括所有這些能想象的德行:愛、奉獻、同情、同樂和同追求。對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本性,這才是人類完善的出發點?!俺鲇趥惱肀拘?,我們始終試圖盡可能地擺脫這種必然性。我們渴望能堅持人道并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來。人的目標應當是追求價值的完美。否則,人一旦認為自己有權利限制和毀滅別的生命,他總有一天會走到毀滅與自己類似的生命或自我毀滅的地步。
史懷澤敬畏生命的倫理原則將倫理的范圍擴大到所有的生命,并否認高級和低級的、富有價值的和缺少價值的生命之間的區分,要求愛和尊敬一切生命、保存生命、促進生命,使生命達到最高度的發展。史懷澤的生命平等觀與道家的觀點是十分相近的。
論文摘要:合理性及其實現是衡量和促進教師教學決策優化的核心價值追求。時合理性的本質可以從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實踐論等不同層次去認識。合理的教師教學決策的實現首先體現在教師圍繞決策目的進行的建構活動中,其次存在于教師為改進教學決策開展的決策評估過程中。
教師教學決策是教師為了學生發展而自主選擇教學行為的過程,包括教學前的計劃決策、教學中的互動決策和教學后的評價決策三部分。教學決策的核心是教師對教學過程諸要素相關信息的搜集、判斷和對教學決策方案的專業評估與選擇。決策是對即將開展的實踐活動的預先籌劃,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影響著教師教學決策不斷優化的核心價值追求。
一、教師教學決策合理性之界說
現代決策行為學的代表人物西蒙認為,理性就是根據評價行為結果的某些價值系統來選擇偏好的行動方案。理性分為客觀理性與主觀理性、本質理性與程序理性。韋伯率先把合理性概念引人社會學,提出了社會行為的客觀合理性和主觀合理性的分類。客觀合理性又稱形式合理性,包括確定目的選擇的合理性和構思手段的工具合理性;主觀合理性又稱為實質合理性或價值合理性,是關涉不同價值之間的邏輯關系判斷,行動本身是否符合主體認可的價值,是行動合理性的標準。韋伯還從確立目的、選擇價值方向和運用手段三個方面把合理性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慮,指出:“一種行動的工具合理性,是根據一定目的下運用手段的有效計劃來進行衡量的;一種行動的選擇合理性,是根據精確掌握的價值,一定的手段和附帶條件下目的計算的正確性來加以衡量的;而一種行動的規范合理性,是根據行動優越性作為基礎的價值尺度和原則的統一模式的系統化的力量和滲透力,來進行衡量的。
西蒙是從決策的實際效果判斷決策行為的客觀理性,韋伯則是把確定行為目標和選擇手段兩個方面歸為客觀合理性,他們對主觀理性的解釋都是從主體的價值原則判斷行為合理性的。這種差異不僅僅是因為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認識,主要的區別在于西蒙討論的是決策合理性,韋伯分析的是行為合理性。
教師教學決策的本質是一種認識活動,內在表現為一系列復雜的思維認知過程,外在表現為方案的確定和行動的開展。教師教學決策由兩個階段構成:一是教學方案的設計與選擇等認識過程;二是教學方案應用于教學實踐促進學生學習的實踐過程。教學決策是在教學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學決策的價值也需要實踐去檢驗和認證。即是說,教師教學決策首先是一種認識,從根據決策目標收集材料和信息到形成教學決策方案,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上升過程,是教師“通過認識的形式化、模式化、觀念化等程序把握實踐對象的思維過程,即主體運用符號操作、思維建構、思想實驗等形式對包括主體行為、手段和客體對象等要素在內的實踐進度超前反映的過程”。教學決策是教學系統中的一個必要環節,決策認識是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的,特別是互動教學決策,更是“為了實踐、在實踐中、通過實踐”的決策認識和教學實踐的相互交織的體現。從這個意義講,教師教學決策具有部分的實踐性,教師現實的教學決策活動往往是思維操作和行為外顯同時展開的結果,教師在其內隱空間中所進行的決策性思維操作,與其在外顯空間中舟表現出的對象性教學行為,不可能在時間和空間土截然地區別開來。教師教學決策的內容就是行將續施的教學活動;教師采取怎樣的教學決策又是他有長期的教學實踐的操作邏輯,經過多次常規性的彰學決策體驗和運作,在深層意識結構中的內化和私淀。教師教學決策總是在以前決策實踐經驗的基砒上,經過教師思維再建構的結果。
教師教學決策的“認識一實踐”的雙重屬性要求 我們從認識和實踐兩個方面討論其合理性的內涵。阿根廷哲學家M.邦戈在《合理性的七種需求》一文 中,列舉出合理性的七種概念,即概念的合理性、邏 輯的合理性、方法論的合理性、認識論的合理性、本體論的合理性、價值的合理性、實踐的合理性,認為 它們構成了一個不完全的序列集。這一劃分說明可以從不同層次去認識合理性。就本體論而言,教師決策行為是否符合決策的本質與基本屬性,是決策行為是否成立的“實然”體現,它要求教師教學決策合乎選擇的規范性。決策的核心在于多個備選方案之間的選擇。因此,教師教學決策合理性的前提是教學決策行為的實際發生,本體意義上的決策合理性就是合乎理性的選擇行為的存在。就認識論而言,教師教學決策要體現“真”的要求,實現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合規律性是教學決策合理性的前提條件,合目的性是教學決策合理性的內在要求。決策認識產生和存在的價值在于正確反映客觀實踐的規律并以此來指導實踐,這就要求教學認識在形式上要實現本質理性,在邏輯思維和決策程序上合乎理性,在決策內容上合乎規律性,如實反映教學過程的現象和本質。就價值論而言,教師教學決策要體現“善”的要求,實現合價值性和合工具性的統一。教師教學決策是價值負載的,又是實現特定教育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手段,教師教學決策的認識不是單純的技術運用,而是滲透著教師這一決策主體的價值觀、情感意志、觀念動機等主觀要素,反映著不同價值主體的地位、利益和主體間的關系。教師教學決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它必然有著教學決策向善性、倫理性的要求,是教師教學德性的體現。就實踐論而言,教師教學決策要合乎“利”的要求,保證教師教學決策在教學實踐中的實效性。教師教學決策的意義在于對教學實踐的推動和提升,在于教學決策方案的可行性、教學決策成本的最小化和教學決策效果的最大化。如果說教師教學決策本體論意義的合理性就是討論的前提,那么認識論和價值論意義的合理性就是教學決策的理性思維標準和價值標準,實踐論對教學決策的實效性要求則是教師教學決策合理性的實踐標尺,這幾個方面彼此聯接,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二、合理的教師教學決策的實現
教師教學決策主要是一種理性行為,在邏輯上存在著合理性的潛在可能。就教師教學決策的性質而言,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從教學決策的相對程度而言,有低水平教學決策和高水平決策之分;從教學決策的實際效果看,有正效教學決策和負效教學決策之分。這些可能性構成了教師教學決策合理性的潛在實現空間。
1,合理的教師教學決策的實現體現在教師圍繞決策目的進行的建構活動中
決策是人們行動之前對“對未來實踐的方向、目標,以及為達到目標所采取的方法、途徑、策略所做出的決定”。[s0’這種決定的形成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采集,而“采”什么,怎么“采”,采集后如何整合和提煉,是在決策目的指引下進行的。從認識主體的角度看,有學者指出,由于主體的認知結構、情感、意志和價值觀在認識過程中作為參照系和標準去組建認識內容,認識的反映過程滲透著選擇因素,主體總是“選擇那些同自己的本質和特性相符合,并符合自己的目的和價值目標的客觀事物進行反映。教師教學決策的首位選擇是決策目的,而決策目的是教師想要滿足某種需要的“聲明”。所謂需要,其本質內涵就是“主體對客體的一種能動的依賴、趨近、攝取、同化的關系、屬性和傾向,是主體內在缺乏信息和外在刺激信息的禍合”。決策之所以必要是因為需要的缺失。需要的缺失是一種能夠被主體意識到的客觀,這種對需要的自覺意識驅動著主體的行為。教師的教學決策需要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這種復雜性既表現在教學決策的目標實現與現有的課程資源對這種需要的滿足之間的聯系中,也表現在師生兩類主體的需要之間的交互作用中。教師教學決策“教”的需要與學生“學”的需要之間存在著既一致、協調又差異、沖突的矛盾性,矛盾解決的前提是教師對主體間互動關系的認識。教學實踐需要是教師決策認識發生的動力,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實踐活動。
教學是由作為效應因素的外部活動和作為內控因素的內部活動共同構成的活動。決策目的是教師教學決策系統的內部規定和內控要素,它貫穿、滲透于整個決策實踐活動。決策目的在教師教學決策中具有兩重性。教師的決策活動不僅僅是保證教學有效性和服務學生學習的工具,更是教師教學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本體需要和工具需要的統一。本體性需要是指合理性的教師教學決策是正常教學活動所必須的,沒有合乎理性的決策活動這一內控因素的參與,教師教學活動會流于主觀隨意和散漫無序,導致教學活動的低效和失敗。工具性需要是指教師教學決策的價值在于通過教學選擇的合理高效,實現教學對學生發展的意義。教學決策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工具,重視的是教學決策作為技術手段,在對教學現狀的摹寫和適應基礎上的創造與超越。這兩種需要體現了教師教學決策“人為”的,“通過教學、在教學中”,實現“為人”的目的之發生機制。
2.教學決策合理性的實現還存在于教師為了改進教學決策開展的決策評估過程中
教師教學決策的合理性評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教學決策方案的產生與選擇階段的評估;二是教學決策方案實施的可行性評估;三是教學決策方案實施中的評估;四是教學決策方案實施后的評估。其中決策目標是擬定備選方案和選擇方案的前提,也是評價實施方案及其效果的標準。從評估主體看,有教師自我評估和教育機構外在評估之別。教師自我評估主要發生于教學決策過程的預設方案評估和實施后的反饋評估兩個階段,學校等教育機構的評估則主要是對教師教學決策行為效果的評估,而且主要以教師教學決策行為能否帶來學生學業成績的外顯提高為標準。本文討論的是教師教學決策本身的改進與否的衡量標準,是把教師教學決策行為置于具體的教學生態環境中加以考察的。
教師對教學決策方案的可行性評估直接關系到方案實施的效果,是對實現教學決策目標所需條件的分析和評定。教師教學決策的實施需要一定的條件,事先預計目標實現的條件是決策的基本要求,如果疏忽了某個必要條件而在實施過程又無法彌補的話,那么決策將宣告失敗。不同的教學決策方案對實施條件的要求不同,難以一一歷數。但對于所有的決策設計方案,最重要的條件是對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的判斷。根據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師教學決策不能走在“最近發展區”的后面,應該根植于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和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區域,這一區域是兒童在有指導、有成人幫助的情況下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和在活動中達到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距離,是促進學生最大發展的最佳區域。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是不斷變化的,其大小取決于教師教學決策的創設及創設質量的高低。因此,在課堂教學決策中要努力創設好“最近發展區”,在促進學生有意義接受學習的同時,積極推進研究性學習,以達到教學的三維目標。指向學生發展的教師教學決策是在與學生互動中實現的,教師教學設計不能建基于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不能調動學生這一主體參與決策生成的積極性,也就難以順利實現預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