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小企業內部審計論文
時間:2023-04-01 10:12: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小企業內部審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文章首先介紹了內部審計的定義和特點,探討了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指出內部審計應用于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的必要性;接著從內部審計的角度來分析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產生的原因和作用,并闡述了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關系。
內部控制制度是中小企業為了保證實現經營管理目標。一個現代企業完善、健全的內部控制系統中,必須有完善嚴密的內部審計制度、獨立有效的內部審計機構和高素質、高責任心的內部審計人員,它既是內部控制系統中重要的一個分支系統,又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
一、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含義
(一)內部審計的概念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內部審計作為中小企業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進行審核和評價,注重審查企業的內部控制狀況,為建立、健全企業的各種政策和規章制度,完善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服務。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深入研究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相關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中小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必須保持應有的相對獨立性,獨立性是內部審計人員提出公正的鑒定或評價的保證,是順利開展審計工作的前提。就內部審計組織結構而言,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對該企業中的一個具有足夠權利的負責人負責外,企業還應設立有關制度,確保審計部門經理和該負責人之間能直接交流信息。就內部審計人員而言,內部審計人員必須是專職的,而不能由其他業務部門,特別是會計部門的人員兼任。就內部審計業務的獨立性而言,內部審計不能負責內部審計工作以外的計劃,不編制會計報表,不直接參與企業各部門的生產經營活動,以保證其獨立性。
(三)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對象和范圍
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責是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其審計的對象和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可以涵蓋企業的一切行為和所有方面,而不僅僅限于其內部按行政職能劃分的部門或單位。在確定審計對象時,內審人員關鍵是要確定可審計的活動。
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控制與管理的關系非常密切,二者日益融合?,F代內部控制已逐漸滲透到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與管理活動的各項職能交織融合在一起,內部控制概念的歷史演進充分表明了這個發展趨勢。
內部控制概念的演進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內部牽制階段。內部控制思想的萌芽在五千年前就出現了。漫長的幾千年來,內部控制一直以最原始的內部牽制形式出現在各種組織的管理過程中。
第二,內部控制制度階段。20世紀,審計理論界及實務界開始關注內部牽制對審計人員的重要性,進而對其進行研究,擴大了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內部控制制度包括企業內部采用的機構計劃和所有有關的調整方法和措施,其目的在于保護企業的財產,檢查其會計資料是否正確可靠,以及提高業務效率,促進經營方針、組織計劃的貫徹和企業內部所有調查方法的實施。這個定義涵蓋的范圍已經超越了與財務和會計職能有直接關系的內容,而涉及經營管理等多方面。
第三,內部控制制度兩分法階段。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包括,但不僅僅限于組織結構的計劃,以及關于管理部門對事項核準的決策步驟上的程序與記錄,目的在于提高經營效率、促使有關人員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針。
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
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組成內容,發揮著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的作用,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控制環境、監督等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中小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控制的再控制。盡管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外聘中介機構和專業人士評價,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等外部的監督檢查,以及包括會計監督在內的部門的日??刂?,但對這些日常活動控制的全方位的不間斷的再控制,則只有內部審計才能做到,因此,內部審計對于完善內部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內部審計控制是內部控制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內部控制系統中,董事會、各級管理層甚至一般員工,都是內部控制的主體。在這一過程中,內部審計負責對有關業務流程內部控制的充分性、有效性進行認定、評價,提出糾正問題和改進控制的建議。
內部審計作為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監控的專門機構,通過對內部控制適時持續的監測、評價,保證了內部控制按預期進行,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進行合理的調整,為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運行提供了保障、維護的作用。
通過采用詢問、問卷調查,觀察,審閱各種文檔資料,測試等審計方法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可以有效地監督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是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被審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審查,分析測試、評價,確定其可信程度,從而對產生的結果做出鑒定的一種現代審計方法。隨著經濟改革的發展和企業管理的不斷深入,圍繞財務收支和會計資料,以查錯糾弊為主導的審計方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也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企業內外環境對風險防范的需求。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更著重關注內部控制制度下審計,變革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效率,以促進內部控制體系日益完善,這是規避企業經營風險,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主要作用有:
一是促進國家方針、政策及財經法規和企業內部經營決策和規章制度的正確實施和對內各部門和流轉環節進行有效控制;促進企業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促進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正確性和財務活動的有效性、合法性;促進財產物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目前企業對內部審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審計工作量越來越大,而內部控制審計的評價可有效的確定審計重點、減少審計樣查,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達到有效履行審計職責,強化審計監督的目的。
三是突出審計重點。通過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賴程度進行鑒定和評價,針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環節分析,明確審計重點和內容,保證了審計重點和方向,提高審計質量。
四、結語
適當的組織目標和合理的評價標準是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走向規范的標志。沒有合理的評價標準,就等于沒有實質意義的管理,缺少有效的內部控制,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展開也就無法真正發揮其作用,以風險評估為基礎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屬于開放式的模型,這不僅體現在具體項目及與部門的相互溝通方面,而且還反映在宏觀上審計目標的不斷演變。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根據風險評估的思路開展對內部控制的評價,以組織目標為起點和核心,能夠更加有效地發揮建設性作用,完成由監督控制到風險基礎,為組織做好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孝蘭,肖章大.內部審計的風險與防范對策[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8).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
中圖分類號:F1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0-0197-03
據統計,目前中國的民營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提供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民營中小企業無論是在促進國家的經濟增長、增加財政稅收、緩解就業壓力等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從總體上看,雖然民營中小企業具有市場化程度高、經營靈活、社會負擔輕等優勢,但其平均壽命只有2.9年,由于其在經營規模、資本結構、人員素質、發展戰略、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欠缺使其過于追求資本積累而忽視內部控制建設,這成為影響民營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特別是近兩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民營中小企業面臨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競爭的壓力,對中國民營中小企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同國際、 國內企業競爭?如何提高企業自身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探討中國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理論
內部控制是隨著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產生了信息不對稱的狀況,為防范經營管理中的舞弊行為、實現經營目標、維護資產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正確和財務收支合法合規,以及保證經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本單位因分工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基礎上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規范化、系統化,由此所形成的一整套嚴密的控制機制。
1.內部控制國外研究現狀。內部控制在美國、加拿大等一些發達國家的研究較早。1949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在《內部控制:一種協調制度要素及其對管理當局和獨立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報告中,第一次對內部控制作了定義:“內部控制是企業所制定的旨在保護資產、保證會計資料可靠性和準確性、提高經營效率,推動管理部門所制定的各項政策得以貫徹執行的組織計劃和相互配套的各種方法及措施”。
1958年l0月該委員會《審計程序公告第29號》對定義作了重新表述,將內部控制劃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1988年了《審計準則公告第55號》(SAS55),以“內部控制結構”代替“內部控制制度”,提出內部控制結構的三要素,即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不再區分內部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并將內部控制環境納入內部控制范疇。
1992年,應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TreadwayCommittee)要求,由美國會計學會、美國會計師協會、內部審計師協會、財務經理協會和管理會計協會等多個專業團體組織聯合并潛心研究近四年時間的COSO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終于誕生,它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權威、應用最廣泛的內部控制研究成果。報告指出內部控制包括五個相互關聯的組成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
2004年4月,美國COSO委員會針對國際企業界頻繁發生的高層管理人員舞弊現象,在廣泛吸收各國理論界和實務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公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ERM-IF)。該框架是在1992年COSO的內部控制框架報告的基礎上,結合《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在報告方面的要求,進行擴展研究而得。該框架將企業管理的重心由內部控制轉向風險管理,新增了三個風險管理要素――“目標制定”、“事項識別”和“風險反應”,并提出一個新的觀念――“風險組合觀”,要求企業從總體的、組合的角度理解風險。
2.內部控制國內研究現狀。中國對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起步比較晚,1986年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首次對內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確規定。1996年12月財政部《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要求注冊會計師審查企業的內部控制。并對內部控制的定義、內部控制的內容(包括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等做出了規定,以便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保證執業質量。1999頒布的《會計法》是中國第一部體現內部會計控制的法律,該法律明確提出,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2000年11月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要求公開發行證券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在招股說明書中專設一部分,用來說明其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形式做出報告。2001年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的《內部控制審核指導意見》規定會計師必須出具內部控制審核報告,在審計規范中明確了對內部控制評價的要求。2001年6月22日財政部頒布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隨后又相繼頒布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銷售與收款(試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采購與付款(試行)》等具體規范。2002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頒布《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用以防范金融風險,保障銀行體系安全穩健運行。
2010年4月26日,財政部聯合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以下簡稱“五部委”)召開會,正式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制定的《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號――組織架構》等18項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以下簡稱“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基本規范》于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首先實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實施,同時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實施。對于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上市公司沒有規定執行具體時間,同時,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執行。
二、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特點
目前,中國尚未正式提出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權威性的內部控制框架體系,理論與法律法規建設也不完善,中國民營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對內部控制重要性認識或能力水平限制及外部環境的影響,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比較突出。
1.內部控制環境欠佳。控制環境包括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哲學、經營方式、組織結構、授權和分配責任的方式、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中國民營中小企業中家族式企業居多,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企業主篤信以誠待人,江湖義氣滲透到企業管理的諸多環節,認為加強內部控制,會影響組織內部成員的不信任感。不少民營企業主認為企業效益是靠業務做出來的,而不是由內部財務管理管出來的;認為市場才是最重要的,內部控制會束縛自己及員工的發展。認識上的偏差,使這些領導者忽視了內部控制制度對生產經營活動的作用。
2.風險評估不足。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擴充了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首先表現在目標類別,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確定了三類目標,即經營目標、財務報告目標和合規性目標,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除了明確了以上三類目標,還增加了另一類目標,即戰略目標,它處于比其他目標更高的層次。戰略目標來自一個主體的使命或者愿景,因而經營、報告和合規目標必須與它相協調。其次是構成要素的不同,由于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更多地關注風險,因此拓展了內部控制框架的風險評估要素,擴展成了四個構成要素,即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重視各種可能的風險。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有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前兩種風險對企業而言是不可控風險,后兩種是可控風險。中小企業往往風險意識薄弱,沒有對各類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應對,從而不能把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
3.控制活動不到位??刂苹顒邮侵腹芾碚邽榱吮WC管理指令能夠得以有效實施而制定并實行的各種控制政策和程序??刂苹顒迂灤┯谡麄€企業內部的各個階層和所有的職能部門,包括授權控制、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文件記錄控制、資產與記錄保護控制、內部稽核控制等多種活動。中小企業一般規模較小,在實踐中通過不斷摸索積累,對日常的一些主要業務流程如銷售、采購、生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規范,能較快應對市場需求變化或管理需求,但也存在控制方面的缺失,特別是一些不相容職務未分離。例如,采購、驗收、保管、領用由一人完成;出納負責取銀行對賬單;支票和印鑒由一人保管;銷售人員負責銷售、收款、核對應收賬款等。
4.信息與溝通渠道不暢。盡管中小企業規模較小,信息流沒有大企業復雜,信息流轉的環節也沒有大企業多,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并沒有這種意識信息溝通渠道的構建,往往認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企業自己的事情,并不需要讓“外人”知道,甚至故意向員工隱瞞各種信息,以免泄漏了商業秘密,擔心企業員工一旦跳槽就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既然管理層不樂意把企業的問題透露給員工,而員工也懶得將經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報告給管理者,這導致了中小企業信息溝通渠道的堵塞。
5.缺乏持續的監督機制。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需要建立一個監督機制,但中小企業出于人力成本等方面的考慮,往往沒有建立持續的監督機制。例如,為數不少的中小企業沒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即使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也沒有真正發揮它的作用。企業所設立的內部審計機構表面上也是對董事會負責,實質上獨立性很差,甚至有些企業的財務部門領導兼任內部審計部門的負責人,財務人員兼任內部審計人員,從而使監督制度形同虛設,形成隸屬關系不清、監督不力的局面。同時。部分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偏低,有的只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識,有的甚至對審計業務一知半解,根本難以發現深層次的問題。
三、中國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
由于內控制度具有很強的“特色性”,不同企業之間的內控制度差別很大,沒有一套標準的內控制度是可以用之任何企業而皆靈的。因此民營中小企業建設內部控制必須杜絕“拿來主義”,認真分析自身的特點,從而制定出適合本企業的內控制度。
1.優化控制環境。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得以建設和執行的基礎,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主要是企業的管理者所造就的。內部控制是否有效,與企業管理層是否重視、是否帶頭執行有很大的關系。中小企業管理層應更新管理理念,認識到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良好的組織結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員工培訓;建設健康的企業文化。
2.重視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關鍵,一般包括風險的判斷、分析、管理、控制等環節。每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會面臨來自內部或外部的不同風險,而且這些風險會隨著經濟、業務、主管機關、營運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中小企業應該增強風險意識,建立應對變化的風險評估機制,變被動為主動,減少風險的影響。
3.規范控制活動。中小企業規范控制活動最重要的是應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做好會計基礎工作,如建立正規的財務部門和嚴格的財務制度等。尤其是要重視內部牽制制度的實施,保證不相容職務的分離。根據內部牽制原則,中小企業應做到:首先,明確規定每一位員工的崗位職責;其次,建立授權批準體系,根據經濟業務的不同,確定不同的授權批準層次,并針對每一類經濟業務規定不同的審批程序;再次,實行預算控制,企業的經濟業務一般情況下須由相關人員根據管理目標編制預算,并經領導批準后執行,在執行后,需將執行結果與預算相核對,嚴重偏離預算的應查明原因,并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最后,中小企業應采取崗位輪換制,以更好地達到牽制的效果,防止內部串通,造成舞弊。
4.改進信息溝通。有效的溝通必須普遍進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貫穿整個企業。所有人員都能從管理層獲得明確的信息,都認真對待自身的控制責任。他們必須了解各自在內部控制體系中擔任的角色以及個人行為與他人工作的相互關系。同時,企業也要與顧客、供應商、監管者和股東等外部人員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
5.建立持續的監督機制。從內部審計的作用來看,內部審計是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一種最有效的監督,即是對內部控制的控制。中小企業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同時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并在業務上直接受監事會的指導。內部審計人員應該由企業最高領導層直接聘任,而且必須被賦予足夠的權力,以保證其獨立性和權威性。
參考文獻:
[1]朱榮恩,應唯,袁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2]李若山,徐明磊,等.COSO報告下的內部控制新發展――從中航油事件看企業風險管理[J].會計研究,2005,(2).
[3]楊雄勝.內部控制理論研究新視野[J].會計研究,2005,(7).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內部環境控制;內部監督
一 、內部控制的概念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保證信息質量真實可靠、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促進法律法規有效遵循和發展戰略得以實現,由單位管理層及其員工共同實施的一個權責明確、制衡有力、動態改進的管理過程。內部控制已經成為強化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中小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環境方面
中小民營企業的控制環境比其他形式的企業存在的問題更為嚴重:有些中小民營企業的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非常差;有些中小民營企業沒有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即使有也不能發揮其應有的職能;有些中小民營企業職責劃分不清,一些員工同時兼任多項不相容職務,增加了錯誤和舞弊的可能。在一項調查中顯示董事會制度不健全是影響控制環境最主要的因素。這也表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能僅僅停留在制度的條文里,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還任重道遠。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業主,往往既是投資者又是經營管理者,所有權、經營權沒有實際相分離。其組織結構簡單,業主專權不受約束,在用人上注重親緣關系而不注重才能,企業管理層多為家族成員,即使外聘一部分員工,也只一味強調雇傭關系,不重視精神激勵及人性化管理氛圍,對員工的工作表現,只注重懲罰,而不注重獎勵。因此,所聘員工常常感到不公平,造成人員流動頻繁。人才缺乏、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管理及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企業目標實現困難。
(二)內部監督方面
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需要內部監督,內部監督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內部審計。目前在我國中小民營企業中內部審計的事后審計占比例最大,等到問題真正發生時再來補救為時已晚,達不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對諸如投資、項目招標、大宗采購等業務起到評價、論證、參與決策作用,從而達到控制效果。當今許多中小民企審計與會計沒有分離,會計人員身兼審計職位,沒有制度化的內部審計機構,審計工作流于形式,對建立和執行內部控制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不能發揮其應有的監督作用;再次審計應稽核的范圍有限,以偏概全、以點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許多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形同虛設,內部審計人員沒有發言權。內部審計的另一個有效手段――內部控制評價,在中小民營企業中沒有很好地發揮起來。
(三)風險評估方面
民營企業家風險意識非常薄弱,當風險來臨時,沒有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來有效地發現風險、化解風險,只是家庭中比較有權威的人員內部商量決定處理辦法,整個過程沒有科學依據和有效的技術支撐,單憑民營企業家的經驗。這樣中小民營企業經常會毫無防備的遇到許多風險,卻不能有效化解。中小民營企業的經營決策缺乏科學依據,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許多中小民營企業家過于自信,盲目擴張,急于經營多元化,于是很多紛紛倒閉。之所以有那么多企業走入多元化的誤區,與企業發展初期的成功經歷和自負心態有關。中小民營企業進入一個自己并不熟悉的行業之前,忽視了風險,沒有對經營效益進行科學論證。這種盲目的投資,最終導致失敗。風險評估是企業提高效率的關鍵。企業應該時刻注意企業目標不能實現的風險,從而有的放矢地加以應對防范。但很多曾經知名的企業因為決策者沒有充分認識到風險的重要性從而作出錯誤的決策。巨人集團將巨人大廈的資金來源孤注一擲地投入了生物工程領域,卻沒有考慮到其中蘊含的巨大風險,最終導致失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表明了抗風險能力差是我國企業的又一致命弱點。
(四)控制活動方面
控制活動是指企業管理層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風險應對策略制定和實施內部控制的政策與程序,以幫助管理層所選擇的風險應對措施得以有效實施。許多中小民營企業沒有嚴格實行不相容職務應該分離,重大收支和多數的日常收支都由企業主一人審批。
(五)信息與溝通方面
信息與溝通包括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的傳遞。中小民營企業的信息往往掌握在企業主手中,與員工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中小民營企業的業主與員工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使員工不能很好地領悟企業政策、措施,不能很好地為企業服務。
三、建立健全中小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1.建立良好的組織結構
(1)組織架構設計
中小民營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明確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權限、任職條件、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確保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分離,形成權力制衡。企業應當對各機構的職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分解,確定具體崗位的名稱、職責和工作要求等,明確各個崗位的權限和相互關系。
(2)組織架構運行
中小民營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內部管理權限和工作程序,核定、審批組織架構設計、部門設置和人員編制,并采取有效措施監督、檢查組織架構運行情況。根據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制定階段性工作計劃,落實工作任務、責任人、協助人和完成時間等.
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整體團隊所認同并遵守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企業精神,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行為規范的總稱。中小民營企業應當根據發展戰略和實際情況,總結優良傳統,挖掘文化底蘊,提煉核心價值,確定文化建設的目標和內容,形成企業文化規范,使其成為員工行為守則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建設應當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切實做到文化建設與發展戰略的有機結合,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規范員工行為方式,使員工自身價值在企業發展中得到充分體現;企業應當建立企業文化評估制度,明確評估的內容、程序和方法,落實評估責任制。避免企業文化建設流于形式。
中小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時,可以融入我國的傳統文化和“人本主義”思想,最終實現“自我控制”。我國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重視人情味,利用好傳統儒家文化中的“以人為本”、“仁愛”思想,加強企業內部人員的溝通和感情交流,減少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隔膜,使內部控制建立在共同的倫理道德規范的基礎上,每一個員工信仰明確、思想鮮明、形成自覺接受控制的意思,內部控制自然也就會更有實效。
(二)加強內部監督
在企業各個階層的人員中,就內部控制而言,內部審計人員具有極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內部審計既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部分,也是監督內部控制其他環節的一個主要力量。審計部門的作用不僅在于監督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否被執行,還應該幫助組織進行“軟控制”環境的營造。成為內部控制過程設計的顧問,建議管理當局建立一種健康積極的企業文化,使成員能自覺把辦事準確和職業道德放在首位。為保證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首先,要使其得到管理當局的支持,以授予內審機構足夠的權限,保證對重大疑點擁有相關的審查權力。當內審人員報告的信息顯示公司必須采取某些行動時,管理層必須及時對此做出反應。其次,要保持和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注重對其進行內部控制知識和相關審計、會計知識的培訓,以使其具有最新的知識結構,勝任崗位的要求。再次,要在機構設置上提高其獨立性。條件具備的中小企業應該單獨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審計機構的審計范圍要逐步由財務收支審計、設備購置審計向管理審計轉向,從而擴大審計的范圍。內審部門應該對董事會負責并在業務上受監事會指導。這一安排,能有效減輕董事會職權弱化、內部人控制嚴重的局面,而且,在業務上接受監事會指導能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對董事會的制衡。沒有條件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的中小企業,可以只安排內部審計人員,同樣可以達到加強內部審計監督的作用。
(三)完善風險評估管理
加強風險評估建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實施風險權限管理,直接操作人員的經濟活動必須嚴格限制在規定的風險權限之內。②建立風險控制責任制度。在實施風險權限管理的基礎上,明確各當事人在事前、事中、事后各自不同的風險控制責任。③建風險預警系統。風險預警就是對潛在的風險進行預先警示,防患于未然。企業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渠道(包括營銷網絡、財務關系網絡、市場網絡等等)加強對企業內外環境特別是市場環境的分析研究,及時了解環境變化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風險,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風險控制。④開展風險識別。對各類風險要具有清醒的認識和正確的鑒別力,搞清楚什么是主要風險,是否存在重大風險,為避免和控制重大風險提供依據。⑤制定項目和資金的風險評估制度。企業應根據各種經濟業務和項目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操作流程、作業標準,對較大資金的項目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嚴格的風險收益評估,各項資金的比例必須控制在企業可承受的風險范圍內。⑥建立風險分析制度。風險分析就是運用專門的方法,從定性定量的角度對風險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對規避風險的能力、條件進行衡量,對環境變化可能對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的程度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慮,為以后的風險防范提供重要的信息資料。
(四)設立良好的控制活動
對于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必須解決以下重點問題:
1.業務授權與審批
內部控制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崗位分工和授權批準。很多中小企業由于人員少,工作無法細分,產生指責崗位不清。因此嚴格實行賬、錢、物分管原則是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活動的重中之重??茖W的崗位分工、嚴格的授權批準可以達到互相牽制的目的,有效保證業務合法、合理和合規。中小民營企業應建立各個部門的職責權限表,對每一部門的職責權限劃分清楚,便于進行績效考核。
2.憑證與記錄控制
企業應對外來的原始憑證和自制的原始憑證進行嚴格審核,重點對憑證的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和真實性進行審計,保證會計記錄的真實完整。會計人員要嚴格分工,按照內部牽制的基本原則,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從而使企業的內控更加完善。
3.實物控制
中小民營企業應對企業的實物資產從取得到報廢有明確的管理規定。應把握企業資產的購進、耗用、報廢等各環節的控制,通過建立定期盤點制度,掌握企業資產動態,加強管理。誠然,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的運作離不開有效的內部監督與激勵機制的配合?,F實與理想,自身與外部環境都證實了一個事實:建立并有效地實施一個適合中小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已成為其在未來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經濟環境的大挑戰與企業經營的不斷變化,要求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循序漸進地去建立一個適時、動態、開放的內部控制系統,從而使內部控制系統在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的成長中發揮巨大作用。(作者單位:湖南工業大學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 朱翠蘭.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對策研究[C].湖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 2005
[2] 李克澎. ABC 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研究[C]. 東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
關鍵詞:會計信息、信息質量、企業管理、重要作用總的來說,會計信息的質量是由三個環節來決定的,這三個環節分別是:記錄、傳送,以及保存。其中,這三個環節中的任一環節都會對管理者的認知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強化三個環節的工作質量便顯得尤為重要起來。因此,筆者就以會計信息記錄的精確性、傳遞的快速性,以及保存的安全性和有序性進行分析,從而闡述會計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進而證明其具備著有效且重要的作用。
一、會計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會計信息的作用主要是體現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上面,同時也會受用在生產經營,以及產品開發等工作當中。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當前的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工作是基礎核心。其中,因為合理地分析會計信息,可以有效地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給予找出,所以,很多投資者也會通過對會計信息的了解來了解企業。而現階段,在進行財務分析工作的時候,主要是針對于資金周轉和資金使用兩點。其中,當企業的需求開始膨脹的時候,管理者可以結合對會計信息的合理分析對資金流動、融資,以及有效利用等給予良好的控制,從而達到以最低成本來獲得最大發展空間的目的。通過上述論點不難發現,會計信息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著極為主要的作用。
其中,財務分析的主要源頭為會計信息,而在當前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只要利用完善的科技技術,那么在對相關信息進行采集的時候,不論是信息傳遞、還是記錄,都會變得無處不在。所以,在我們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理解的時候,首先可以從財務信息著手。其中,財務分析不僅具備著傳統的報表形式,也具備著一事一議的形式,因此,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所選擇的方式可以說并不固定。當前,在談及一事一議這一分析方式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針對某個固定時期的特殊情況的分析,分析這個時間當中,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外界影響所引發的各種問題等。所以,可以說這種分析方式具備多樣化,不拘一格。另一點,典型的財務分析其實就是一種考核評分模式,其中的每一項評分都會與財務分析相連接,這便充分說明財務分析對企業評價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同時,在企業進行生產經營,以及營銷的時候,合理準確的會計信息可以發揮出很大的作用,比如映射出產品的生產周期。同時,在進行經營的時候,還可以根據信息的記錄來進行前期判斷,這樣可以讓工作人員進一步掌握市場的需求。而且,開發人員在對新型產品進行研發的時候,還可以根據會計信息中所涉及的走向進行選比,從而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還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記錄
首先,在對會計信息進行合理的記錄時,首先需要記錄人員具備一定的從業資格,以及良好的判斷能力。其中,比如記錄的時候,記錄人員可以事先進行判斷,分析該采用何種記錄方式才可以達到最終效果,并不會對日后的分析工作帶來影響。同時,良好的記錄可以有效地降低分析工作的時間和工作量,而科學的記錄則可以有效提分析的準確性。
其次,在對財務工作進行分析的時候,通常都是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的,這便要求記錄工作滿足完整性要求。其中,記錄者不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信息刪減,因為這種漏記得情況會嚴重影響日后分析工作的準確性。同時,由于企業的管理模式常常會出現變化,并非是單一固定的,而會計信息的記錄量又非常的龐大,這便要求記錄者必須認真對待記錄工作。
最后,當記錄完信息之后,記錄者必須反復的核對,這樣才可以確保其準確性和精確性。同時,在記錄的過程中,記錄者還要嚴格安排流程,確保流程的合理性,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錯誤的發生。
三、信息傳遞
1總的來說,傳遞工作是對信息的第二次核對,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因為該類信息往往具備著非常龐大的數據量,因此在對其進行傳遞的時候,也會伴隨著一定的信息簡單匯總分類,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這個過程是對信息的第二次核對。同時,當會計在對信息進行核對的時候,必須對每一筆都給予高度的重視,因為一旦一個地方出錯,那么將會對整體造成嚴重的損失,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經濟的損失。所以,在傳遞的過程中嚴謹地核查信息,這是確保信息可靠準確的重要保障。
2傳遞是及時找出信息中隱含問題的關鍵,也是及時制定出解決方式的重要依據。其中,在日常信息傳遞的時候,會計可以及時在查核的過程中發現相應的問題,并采用合理的措施將其改正,而這個過程也是提醒相關工作人員的有效途徑。眾所周知,大問題都是因為小問題而形成的,所以及時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是避免大問題出現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時,這個過程也是提高會計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3傳遞工作需要人員具備良好的合作精神給予實現。其中,首先需要會計人員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熟知彼此的工作方式,互相學習,這個過程中要嚴格避免閉門造車的情況出現,因為這將會對信息的傳遞造成影響。同時,在對會計信息進行傳遞的時候,也不可以完全地依靠科技能力,人為的傳遞也是極為重要的。眾所周知,計算機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通過人為傳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所以,將科技與人為動力相結合,可以讓信息的傳遞變得更加準確有效。
四、信息保存
在進行保存的時候,因為該類信息的種類較多,而且數量非常龐大,這便使得會計必須對其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信息的合理性和清晰性。其中,通過合理的保存,企業人員可以有效地對前期工作給予了解,這樣,便可以避免工作中的重復問題出現。同時,通過對保存的資料的再次查閱,會計人員還可以及時明確前期工作中的重點環節,這樣便于后續工作的銜接,從而確保工作的完整性。(上轉第50頁)探究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與對策李曉變摘要: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在我國已經被列入了法定要求條例之中,并且得到了社會各界企業的重視和參與。對此,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和完善,是確保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的基本手段,對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有重要意義。本論文筆者主要就企業內部所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提出了幾點個人看法。
關鍵詞:內部控制;監督職責;審計管理由我國財政部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以及審計部門在08年6月28日所公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從09年7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主要的施行對象為國內的上市公司。這一規范的頒布和實施,意味著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構建已經逐步向國際化標準看齊。內部控制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機制中不可替代不部分,對企業的治理和完善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使得企業生產經營等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特別是在當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構建和完善的情況下,市場競爭環境逐漸激烈化的發展,企業必須在改革施行的沖擊下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通過內部控制等治理方法,使企業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
一、當下企業內部控制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筆者通過了解發現當下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都沒有達到科學、合理及有效的幾項基本標準,主要表現例如:內部控制施行的范圍沒有深入到位,還是存在一些薄弱點和空白點;相關控制的規章制度實施貫徹不夠徹底,管理效果得不到體現;缺乏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及運作風險的預測,使得管理工作上對內部控制有所忽略。其主要表現有:
1.1控制環境設置的不嚴謹
內部控制實施的基礎是建立在控制環境的設置上的,控制環境設置的嚴謹程度直接關系到內部控制是否能夠順利實施并決定了其實施效果。就當下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壞境而言,在設置上還存在有很多問題。首先,公司的治理結構構建方面不夠完善,針對于內部人員和控股股東的失控現象很常見,對于必要的約束控制沒有落實到位;其次,相關部門或機構的分配設置不合理,企業的控制制度也不健全;再次,企業領導對內部控制并不重視,不具備內部控制認知和概念。
1.2風險意識的缺乏
我國企業的發展歷史中,因為某一時期經濟發展扶持政策的頒布,所以有很多企業的發展進程都是依靠國家行政的扶持而發展業務的。直觀點說,當企業有新業務、新項目以及新機構需要構建時,國家承擔了其開拓發展的全部風險,因此,這些企業并沒有對拓展項目進行風險考察和風險估測。而企業進行業務拓展分析時,多數也是參考前期的盈虧狀況和財務統計情況,并沒有對日后企業運行風險進行充分的評估。同時,進行風險估測的手段和技術還是處于落后階段,評價中帶有太多的主觀判斷而不是以科學合理的角度來進行評估的,所以在客觀程度和真實程度方面,對企業風險評估不夠恰當。
現代企業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競爭意識,會在現代經濟飛速發展且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遭到淘汰。WTO的加入,使得我國的經濟環境背景更為雄厚,同時也說明了國內企業必須要在風險評估和自我保護機制管理上加以重視,預防出現危機時能夠留有余地。因此,企業內部控制規章制度的貫徹實施則是對企業擴展和持續經營的有效保障。
1.3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企業內部審計是對經濟監督進行審核監督的主要手段,它在企業內部控制方面起到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和經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但是從近幾十年來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發展情況來看,大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并沒有盡到其應有的職能義務,存在有非資源性組建、獨立性不完全以及輕服務建設而重監督建設等問題。
二、企業內部管理完善的基本建議
2.1企業控制環境的優化
對于企業內部控制來說,管理活動的進行和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都要保障其處于適宜的控制環境之中。對構建、增強或是削弱某規定政策、規范及相關影響的各個重要因素被定義為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控制環境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的效果,因此,企業在貫徹目標實現和持續經營的發展過程中對內部控制的實現,必須先要對控制環境做嚴格的審視和完善。從經營管理的方法、風格和觀念到相關部門組織構建再到授權和責任分配制度,都是控制環境所要考慮周到的幾個方面。具體落實可從下面幾點入手:
2.1.1要求經營者以職業化、市場化為標準
現代企業經營制度要求企業經營者要以職業化、市場化為引導目標,擺脫去過依靠資本擁有者的身份,而以獨立自主的經營企業姿態出現于經濟市場當中。之所以以職業化、市場化為要求標準,是因為只有通過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打造出富有風險評估意識、競爭奮斗觀念和責任承擔意識的經營企業隊伍。為了此目標的達成,聘任接任制度、資格級別制度以及年薪股權制度的制定就變得十分必要,這也是規范經營市場的基礎和保證。
2.1.2操作性具備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制定
包含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內的全體員工都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者和監督者,,出于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管理的規范,所以,針對員工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問題要格外重視。在對企業內部控制結構建立時,也要結合職員階層的道德素養和價值觀念,從這兩個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利于企業道德建設的完善和經營項目的持續發展。
2.1.3審計的獨立構建
大部分的企業構建制度中,都應該由注冊會計師來獨立執行企業審計業務,并在審計過程中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制度進行了解、測試及評估,在發現其內部控制的重大漏失時應該及時向企業管理部門進行告知。也就是說,審計的獨立構建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和完善起到了促進作用。
2.2保障風險評估施行的全面性
企業內控系統的有效性,要求企業必須在實現經營目標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對重大風險有清楚認識,并且才行進的過程中保持對其的持續評估。風險評估的內容不僅包含上述情況中的新項目或業務的開發,更是要對每一項基本業務、子公司以及集團整體的全面持續評測,評測內容有:籌資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對象信用風險以及簽訂合同內容風險等。只有做好了全面的風險評測,企業的發展才能在知己知彼的過程中勇往前進。
2.3企業內部監督管理的加強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貫徹實施的執行效果何如,就要對內部控制的過程進行適當的監督,這一過程中,主要監督對象為控制制度執行的效果。其中,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中對其他控制環節進行審查監督的重要實施手段。
內部審計除了審計職能的履行、(上轉第50頁)`新疆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競爭對策分析朱家兵1馮明亮2摘要:隨著市場經濟化程度的深入,新疆中小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對新疆中小企業現狀的分析,提出一些可借鑒的競爭戰略,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可實施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疆;中小企業;現狀;對策一、引言
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促進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對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以及促進社會進步有重大戰略意義。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就提出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新疆全區的15個地州市、85個縣(市)中,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是以中小企業為經濟支柱的,中小企業在推動新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笆濉睍r期應繼續加強中小企業對區域經濟的推動作用,新疆中小企業應將自身內外部優勢與《綱要》精神相結合,與時俱進,突出競爭戰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中小企業概述
1.1中小企業的規模界定
學術界對中小企業的概念界定一般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劃分。一般來說,廣義上是指除國家確認的大型企業之外的所有企業,包括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而狹義上的中小企業則不包括微型企業。
現在對中小企業的界定主要有定量和定性兩種方法。定量主要是通過數量標準對中小企業進行劃分,包括從企業雇員人數、資產額以及銷售收入等等。而定性一般從企業質量和地位兩方面進行界定,試圖從本質上判斷其在競爭中是否具有先天的弱勢地位。
我國對中小企業的界定前后經過幾個階段的發展。首先是在建國初期,主要按固定資產價值劃分企業規模。在1962年,改為按人員標準對企業規模進行劃分。然后在1978年,主要按綜合生產能力進行劃分。到了1988年,主要依據實物產量來反映其生產能力和固定資產原值進行劃分。緊接著在1999年再次修改,主要將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作為考察指標。最后在2009年,國家發改委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又制定了新標準,一直延續至今。
1.2中小企業的地位和作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新疆來說,中小企業在全疆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
1.中小企業是提高就業率的重要載體,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
相比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的優勢之一就是用較少的投資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大的收益。由于其經營方式靈活,因而吸納勞動力的容量相對較大,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進而有利于社會穩定。
2.中小企業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財源。
在我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中,中小企業創造的財政收入比例較高。尤其是在我國的縣域經濟中,中小企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對新疆這個比較特殊的地域更為重要。
3.中小企業對活躍市場具有主導作用
社會需求的多樣化決定了市場提供的產品應該非同質化,多層次化。中小企業利用其機制靈活,富于創新的優勢,活躍在競爭十分激烈的領域,同時介入大企業不愿涉及的行業,從而使整個市場活躍起來。
二、新疆中小企業的現狀分析
2.1新疆中小企業現狀
新疆的中小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質和量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以私營的企業為例,用2010年的數據與2009年相比,第一產業的私營企業戶數增長了42.50%,第二產業中建筑業增長了85.5%、制造業增長了35.5%、采礦業增長了58.2%、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增長了48.60%,第三產業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房地產業、服務業等同比的增加,信息傳輸增長了132.4%,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長了143%。
新疆的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這與全國其他各省的情況基本。其次是制造業、建筑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郵政業、采礦業、電力燃氣及水行業。從全區來看,在經濟發達的北疆地區分布比較集中,而廣大的南疆地區中小企業相對較少。在中小企業中,烏魯木齊市是擁有中小企業最多的地區,這也與烏魯木齊是省會城市,各種資源比較豐富有關。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公有制的中小企業比例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的中小企業有所上升,尤其是私營企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雖然新疆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但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新疆的中小企業也有自身的優勢。
2.2新疆中小企業的優劣勢分析
由于新疆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新疆中小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劣勢,分析這些優劣勢,有利于企業在激烈的競爭過程中根據自身條件,利用優勢,規避劣勢,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
2.2.1新疆有著豐蘊的資源優勢和人文優勢
新疆礦產資源豐富。其礦產種類多,配備程度高,有部分特色礦產,遠景潛力很大。農業資源也是新疆的一大優勢。新疆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日照時間長、積溫多、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年太陽能輻射量僅次于,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而且由于新疆地域遼闊,境內地勢起伏,各地氣候差異顯著,景觀殊異,有許多的奇異景觀,旅游資源也相當豐富。新疆的礦產資源和農業資源對新疆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疆的中小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要依托這些有利資源,通過對各種資源進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競爭力。
新疆人文優勢也相當豐富。新疆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集居地區。區內民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與中亞五國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就形成了新疆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也是新疆做對外貿易的巨大優勢。新疆的中小企業可以在輕工業和食品工業上大做文章,而且輕工業和食品工業也適合中小企業的發展。
2.2.2交通不便和缺乏中高級人才是制約新疆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交通運輸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制約影響。交通不便,運輸成本就會提高,這對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是非常不利的。新疆地緣遼闊,其經濟主要是綠洲經濟。綠洲之間運距長是新疆的一大特點也是一大缺點。同時,缺乏中高級人才也是新疆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大劣勢。企業核心競爭力越來越表現人力的競爭。對新疆的中小企業來說,缺乏中高級的人才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雖然國家制定政策鼓勵人才為西部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但是大部分人才還是去東部沿海地區發展,這就造成了西部人才稀缺。企業只有引進中高級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目前,新疆中小企業的比例達到99%。其中包括國有企業,股份合作企業以及外商和港澳臺投資企業,其中以個體私營企業、集體企業居多。經營范圍囊括了各行各業,包括傳統的加工工業、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以及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和旅游業。而且,中小企業為產業轉移以及國有企業改革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其在協調社會經濟平衡發展、調整地區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社會經濟的綜合發展來看,積極培育有發展潛質的中小企業群體,不僅符合新疆地區的經濟特點,也是新疆發展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和特色農產品產業必不可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疆中小企業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應結合自身優勢,發揮資源的利用效率,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不足現狀,樹立長遠思想,把企業做大做強。
提升新疆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戰略及對策與建議
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想獲得競爭優勢,一方面需要利用自身優勢條件規避不足之處,其次更重要的是學會運用各種競爭戰略提高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新疆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的競爭優勢,在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做出戰略選擇的同時,更要注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地位。
3.1新疆中小企業競爭戰略分析
中小企業在競爭發展過程中主要競爭戰略包括:低成本戰略,這種戰略是根據中小企業力量單薄、產品單一的特點而制定的一種競爭戰略。多樣化戰略,新疆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通過技術開發和工藝創新,突出產品個性化,滿足不同客戶的市場需要。同時跟進市場潮流,積極研發新產品領導市場主流。集中型戰略,采用這種戰略有助于中小企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擴大規模從而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中小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于通過結合自身實際制定適合其發展的競爭戰略,企業要想長遠發展下去,必定要有明確的戰略愿景做指導。
3.2提升新疆中小企業競爭的對策與建議
新疆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在面臨各種復雜處境的情況下應結合當地資源,利用自身優勢,規避劣勢,綜合運用多種競爭戰略,同時應結合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對中小企業進行管理。
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策略。新疆中小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要逐漸轉變為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創新以及工藝創新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在競爭過程中應用技術創新策略,能促進企業競爭能力的極大提高。
以信息化為動力策略。新疆中小企業通過信息化可以實現內外部資源的有效利用,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以企業文化為后盾策略。新疆中小企業在競爭過程中要做到企業和企業文化的互相協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使兩者同步運行,建設出適應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來,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單位:1.新疆財經大學,2.云南大學)
參考文獻
[1]黃玲娣、周瀟:《對新疆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問題調查研究》新疆財經,2001(5)
[2]馮曉暉:《新疆中小企業發展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3(7)
【關鍵詞】 民營中小企業; 社會責任缺失; 內部控制制度
近年來,我國民營中小企業(以下簡稱中小企業)發展迅速。據統計,2012年,經工商注冊的全國中小企業數量達5 000萬家,占全國注冊企業總數的99%,其中99%以上是民營企業,民營經濟逐漸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支生力軍,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其健康發展對提升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處于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經營方式靈活,最有可能按照經濟的比較優勢來組織生產,也最有可能短期內獲得良好效益。與上市公司及國有企業的經營者存在的利益動機不同,民營中小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經營者自身利益與企業的利益關系密切。因此,民營中小企業在追求自身效益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民營中小企業有能力進入的行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或服務行業,這些行業更多的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諸如食品安全問題、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資源不合理利用、商業信用差等問題的存在,是企業對消費者、對員工、對環境、對債權人等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缺失造成的后果。
中小企業在其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不能為獲得高額利潤而以損害他人利益、破壞環境為代價。履行社會責任是提升企業發展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提升企業社會形象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履行社會責任不僅需要企業負責人有足夠的責任意識,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履行社會責任的內部控制制度。因此,借鑒國內外企業內部控制的成熟經驗,認真總結中小企業的特點,立足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實施有效的管理控制活動,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創造良好的控制環境,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和監督體系,不僅會提高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和實效性,而且對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小企業發展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的制度背景
2008年6月28日,由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制定并印發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并且在2010年4月26日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簡稱《配套指引》)。這標志著適應我國企業實際情況、融合國際先進經驗的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基本建成。盡管這套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國有企業率先執行,但其內容及操作程序是中小企業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制度依據?!杜涮字敢分邪?8項應用指引,應用指引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是配套指引的主體?!镀髽I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4號——社會責任》對企業為什么要履行社會責任,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面臨的主要風險,企業應當履行哪些社會責任和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進行了具體的規范,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措施不到位,責任不落實,可能導致企業發生安全事故;產品質量低劣,侵害消費者利益,可能導致企業巨額賠償、形象受損,甚至破產;環境保護投入不足,資源耗費大,造成環境污染或資源枯竭,可能導致企業巨額賠償、缺乏發展后勁,甚至停業;促進就業和員工權益保護不夠,可能導致員工積極性受挫,影響企業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就業、保護員工合法權益、重視產學研用相結合、支持慈善事業等就成為了企業應該履行的主要社會責任?!杜涮字敢愤€認為:履行社會責任關鍵在領導、在企業負責人;然后是體制和機制;最后是建立報告制度。
中小企業數量大、覆蓋面廣,經營范圍幾乎涉及國民經濟所有行業和領域,但一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落后、產品質量不高、技術創新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因此,通過內部控制手段建立和完善履行社會責任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從制度上約束和控制中小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既有利于改善中小企業的社會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也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說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二、中小企業發展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的互動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一直是理論的熱點問題,然而,理論與實務的視角基本定位于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民營中小企業在該領域的被關注度還遠遠不夠。在中小企業的發展歷程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建設的同步進行,既可以優化內部控制建設環境,又可以解決中小企業不重視履行社會責任的局面。
(一)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和內控制度建設的目標一致
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標應該是誠信經營、確保企業安全生產、保護員工合法權益、提高產品質量、節約資源和減少碳排放、支持慈善事業等。對企業內部而言,可以達到保護職工權益、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的目的;從企業外部看,可以實現保護消費者和債權人權益、保護環境、維護社會和諧、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目的,避免由于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帶來的風險。
中小企業內控制度建設的目標與企業發展的目標是相輔相成的,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從財政部等五部委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看,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包括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5個方面。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投入足夠的人、財、物,企業為加強內控而降低經營效果和效率是不可取的。為此,在建立適合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特點的內部控制制度中,應該把實現效率和效果作為首要目標,并作為構建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
(二)履行社會責任為中小企業內控制度建設提供環境支持
內部控制制度中的內控環境主要涉及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人力資源政策、履行社會責任情況、企業文化等,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基礎。內控環境是內控其他要素的基礎,內控環境的好壞不僅影響內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實施效果,而且直接影響企業各項管理職能的正常發揮。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動中,要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通過加強管理、注重安全生產、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從而得到企業員工和消費者的認可;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效果,也會吸引更多的投資,促進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并保持健康持續發展。所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帶來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社會美譽度,企業的良性發展也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和實施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
(三)內控制度建設是保證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有效手段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遵循適用的法律和法規。內部控制的對象主要是企業的管理者,是對管理者的權力約束,也是對管理者之間的權力制衡??梢?,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其目標已相當明確,其作用也遠不止防弊糾錯。有效和規范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可以確保企業管理者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交給制度”。因此,按照《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4號——社會責任》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原因、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內容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措施進行明確規定,不僅會促使企業不斷改進內部管理,把履行社會責任制度化,而且可以確保企業把履行其應盡的社會責任作為一種習慣,一種行為常態。
三、中小企業發展中履行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與控制策略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公眾對企業形象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社會對企業的期望值在不斷攀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也在不斷加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已經發展成為社會對企業的基本評價標準。但是,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大部分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或成長階段,由于企業自身能力不足、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差,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現象依然嚴峻。
(一)中小企業發展中履行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
1.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社會責任意識淡漠。一個企業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決策者或管理者的意識和行為。民營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多數中小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由一人兼任,公司董事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內部管理者手中,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大多掌握在家族成員手中,管理者更多地考慮自身利益和家族利益,忽視了應盡的社會責任,在實現家族成員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忽略了企業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2.中小企業對法規制度的執行力差。國家頒布實施的許多相關法規制度,大多是強制上市公司或國有大中型企業率先執行,民營中小企業對這些法規制度的重視程度不夠,執行力差。如,對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面臨的主要風險,企業應當履行哪些社會責任和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4號——社會責任》都進行了具體的規范,指引中已經具體化,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民營中小企業也應該把指引作為企業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準則。
3.中小企業內部缺乏相關制度支持。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是保證企業各項工作合法有序進行的重要舉措。但是,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民營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增大,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把重心放在了業務的開拓上,忽視了企業內部相關制度的建立和執行,許多民營中小企業主對承擔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認識不足,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長期以來,在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由于內控制度不健全,在其經營活動中存在許多不規范的經營行為和經營管理,產生了大量的虛假信息,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其結果不但不能保證履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而且損害了企業的形象,削弱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控制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策略
1.提高中小企業負責人的重視程度。強化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首先需要企業主的重視、理解和支持,中小企業主應該認識到企業盈利不是唯一目標,承擔社會責任可以實現雙贏。中小企業主應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管理水平,增強社會責任感,實行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政府應在民營中小企業主關注員工安全保障、工作條件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環境保護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企業主的經營意識、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是確保民營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關鍵。
2.建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作為內部控制信息與溝通的重要內容納入其中,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信息,確保社會責任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
建立一個有效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需要充分和全面的相關信息資源,這些信息應當可靠、及時、可獲得,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規范地提供使用。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使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者和員工能夠清楚地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知道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并及時取得和交換他們在管理和執行企業規定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過程中所需的信息。通過社會責任報告制度,使企業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獲得其所需要的信息,從而建立一個廣泛而有效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信息與交流系統。
3.做好中小企業社會責任風險評估。由于中小企業所處的行業和環境不同,企業有關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風險點不同,這就要求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設計中通過目標設定、風險識別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生產流程各環節設定有關履行社會責任的風險點,為風險評估提供依據,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
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面臨的風險主要表現在安全生產隱患造成的安全事故、產品質量低劣造成的巨額賠償、環境保護投入不足造成的環境污染、不熱心公益造成的企業形象損害、缺乏商業誠信造成的信用危機等方面,通過風險評估及時識別、系統分析企業經營活動中與履行社會責任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4.完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控制活動。中小企業在社會責任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風險點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中小企業通過企業治理結構的規范化,改進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可以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和管理能力,進而在人才引進、技術更新、資金使用、管理制度方面規范化和科學化,防止和控制由于履行社會責任不足帶來的風險。
5.加強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監督評價。中小企業為了保證能夠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還要做好內部監督。企業社會責任監督評價是指企業應對社會責任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社會責任有關內部控制活動的有效性,發現控制的缺陷,并及時加以改進。這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
民營中小企業在內部要設立內部監事會、內部審計委員會,保證內部監督的有效實施,建立內部監控系統,對履行社會責任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同時要對外披露年度自我審計報告,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
歸根結底,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標和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進行鏈接和互動,在內部控制目標中,將企業社會責任目標嵌入其中,把企業對消費者的責任、對員工的責任、對環境的責任、對債權人的責任等體現在內控目標的設定上,是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者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更是防止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一種控制策略。
【參考文獻】
[1]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 李秀蓮,王志永.中小企業治理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財會研究,2007(3):56-57.
[3] 劉義龍,萬婭蘭,李松.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49-50.
摘 要 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我國加入WTO,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我國政府也越來越加強對中小企業會計工作方面的關注。本論文主要探討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指出了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并從會計制度設計的原則和實施兩個方面提出了解決對策。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我國的中小企業會計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關鍵詞企業會計 制度 會計信息
一、我國中小企業現狀與制度問題分析
(一)中小企業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現代中小企業推動了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也成為構造市場的經濟主體和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技進步、優化經濟、產業結構等方面,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確指導國有中小企業改革,大力扶持各類中小企業在改革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已成為一項迫切的戰略任務。
(二)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問題分析
在會計體制的改革進程中,我國的《企業會計制度》首先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和上市公司會計工作進行了統一規范,而對不斷發展壯大、地位不斷提升的中小企業卻缺乏合理的會計制度規范。由于中小企業經常面臨著資金短缺;技術、管理水平落后;財務管理工作問題嚴重。如果中小企業建立并執行完善、合理、有效的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將有利于解決我國中小企業中的相關問題,促進其又好又快發展。
首先,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基本上是由國家圍繞企業會計事項統一制定,在構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一些現代會計分支未納入會計規范體系。隨著現代經濟的迅猛發展,會計本身也在與時俱進,目前,我國對一些新的會計分支如勞動者權益會計、社會責任會計、金融工具會計等并未出臺具體的準則規范。
其次,許多企業內部的核算制度不夠系統、完善。企業一要執行國家統一制定的會計規范,還要能夠根據其經營特點制定內部核算制度。是完善會計體系所不可缺少的?,F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內部缺乏完善的核算制度,出現了帳目混亂、數據失真、信息披露不全面等問題,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
二、企業會計制度問題的原因
首先,會計制度執法力度不夠。諾斯認為“制度是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更規范的講,它們是為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他又將制度分即正式規則、非正式規則和這些規則的執行機制。這三部分共同構成完整的制度內涵,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執行機制其為了確保制度的順利實施,是關鍵的一環。為了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必須加強執行機制的完成。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認真執行《會計法》對由于會計信息失真造成損失的當事人要有法必究,執法必嚴,才能保證企業會計制度的落實。
其次,對企業會計制度的理解不同。在我國加強企業會計改革的進行中,由于企業會計人員素質的差異,會使對企業會計制度的理解上有所偏差。不乏有企業領導為了達到私人的目的,與會計人員一道濫用權力,造成會計信息嚴重失真。這樣不但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而且偏離我企業會計改革的目標。所以,認真貫徹落實統一的會計標準和規范的會計制度至關重要。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原則的設計
1.統一性原則 任何一個中小企業在設計自身的會計制度時必須遵循《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以它們為制度依據。
2.成本效益原則,在市場經濟條件,會計制定設計比不是越完善越好,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成本與收益符合收益遞減規律,企業偏愛一以最少的會計成本獲得最多的會計信息。會計信息成本主要考慮的是運行成本,要科學權衡成本與效益的關系才能使制度收益最大化。
3.可行性原則。企業會計是以企業為主體,以其經營資金運動為對象,旨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是為企業實現其獲取利潤的目服務的。企業會計制度的設計必須考慮企業的規模、生產經營方式。明確企業會計制度與企業發展目標的一致性,使中小企業會計制度能夠滿足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更加強調穩定性與靈活性來應對企業經濟環境的變動,從而使其更具有可行性的要求。
(二)解決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實施中的問題
中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執行機制是為了保證該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采取有效的相應的手段使會計制度在實踐中運用才能發揮其作用。
1.加強監管力度。除了財政部的督導和稅務部門稅收檢查等國家監督外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在保證其獨立性的前提下對本企業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依法進行監督。使中小企業會計工作更加規范化。
2.加強會計電算化管理。通過計算機建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可以大大減輕財務人員的手工體力勞動而把主要的精力投向財會管理而且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關鍵詞】微小企業 財務管理
一、微小企業發展狀況
(1)微小企業的定義及特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制定本規定。
體標準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不同行業對于微小企業的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有不同的要求,但總體來說,對于微小企業來說,企業營業收入和人數以及資產總額要求都不高。
(2)微小企業發展現狀。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微小企業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而壯大起來,數目越來越多,其活動將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經濟現象,而且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微小企業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產值、出口創匯、增加就業、提供財富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截止2010年底,私營企業戶數已經達到845.5萬戶,吸收就業人數9417.6萬人,“十五”期間,我國私營企業稅收收入達到7705.57 億元,占全部稅收收入的7.1%。根據國家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就企業數量、工業總產值、利潤總額等方面而言,以微小企業為主體的私營企業的發展都明顯快于行業企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在企業數量上,2000年我國私營企業數量為22128家,2008年為245850 家,八年間增長了11.11倍,私營企業個數占全國工業的比重,也從2000年的13.59%上升到2008年的57.70%;從工業總產值上看,我國私營企業實現的工業總產值從5220億元增加到136340億元,其實現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6.09%提高到26.87%;就實現的利潤總額而言,私營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八年間從190億元增長至8302億元,增長了43.69倍。目前,我國微小企業的產業分布在制造業、商業餐飲業、建筑業和農業等方面。目前,我國微小企業在發展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們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對微小企業的重要意義。
二、財務管理在微小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財務管理是對企業在生產和運營過程中產生的財務活動和與之相關的所有財務關系的統稱,它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貫穿著企業生產和運營的整個流程,它是企業管理的重要體現,是一種企業軟環境條件下的管理職能,它包含諸多的企業財務職能,如預測職能、決策職能、計劃職能和監督職能。因此,財務管理是企業實現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在實施中要利用正規的財務政策,用正確的財務管理方式去處理問題。從而,規范財務工作行為,企業領帶才能從財務數據反饋中,明確企業發展存在的弱點,方便采用先進的財務管理方式,保障企業正常營運。
(1)協助企業控制資金流向。財務管理工作協助企業控制資金流向。企業發展途中,需要資金的支撐。沒有充足備用資金的企業,發展將變得困難重重。企業在對外提供社會服務或者提品時,一定要保障資金在足夠的范圍內。銷售量提升時,相應的要增加流動資金,方可保障企業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地位。產品銷售時,流動資金需要得到保障,資產固定也不容怠慢。為了提高資產籌集,企業還要向其他企業借助資。收集到的資金一部分是留著自負盈虧使用,一部分是處理產品公關危機使用。面對這些資金的管理,需要作出正確的管理決策,財務管理的功能被體現。財務部門要明確籌資決策主要解決的問題,要明確資金籌集的方向、來源、資金去向等等?;I集資金在總資產中的比例,是決資金作用的重要內容?;I借資金的在總資產的作用,它將組成固定的資本結構,以便在日后的進行籌集預算和支配。因此,需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來提高資金管理力度。
(2)降低企業資金使用成本。資金投入的過程,它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過程,財務管理工作也要跟上企業發展,保障一次企業活動,財務都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然而,該過程也直接影響人們對財務賬務的分析,人們一般使用直接評估的方式,評估報酬率。從實踐中看出,這樣的評估工作,它評估根基便是一降低企業資金支出為目的。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控制產品周轉率,進而提高企業盈利效率。這就需要財務部門對企業的現金存儲量,對現金的流動,對企業收賬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分析過程中嚴格按照企業的財務管理標準進行,確保分析方法正確,分析結果準確。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營業額。財務管理工作,在實際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企業控制成本的重要方式。
(3)財務管理幫助企業規避風險。企業的創造價值,對企業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創造的價值越高,企業發展越迅速。投資決策在企業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它是指導企業進行規避風險的重要方式,保障了企業正常運營?;I資的目的是為了加大投資,這是籌資去向。財務工作需要在投資之前評估資產投資比例,決定投資時間和規模。企業想借助投資擴大資產,財管會根據企業實際清況,制定出科學投資方案。在方案的指引下,企業高層人員進行決策投資。從投資類型上看,不同的投資類型,有著不同的投資資產。因此,企業要組建起專業的財務隊伍,制定科學的財務管理方式。在實際工作中提高資材評估水平,提高資金管理力度。使得投資方案具有可行性,使得企業發展更加并然有序。規避風險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風險無處不在,企業要加強風險意識,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在發展中做規避風險。
三、當前我國微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所用權與經營權不分。微小企業的管理就是微小成員進行企業的控制與管理,也就是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管理,這也是微小企業獨有的特點,這種現象尤其是在我國比較普遍,因為我國的微小企業很難相信微小以外的人員對企業進行管理。隨著微小企業的發展微小“大股東”一股獨大的現象也就比較的普遍起來。一方面,這種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模式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微小企業屬于私營性質,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并且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業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2)落后的財務管理控制手段。微小企業由于其微小對于企業所有權絕對控制的傳統,大多微小式企業用自家人掌管財政大權,從未考慮自家人是否能具有財務處理的能力。即使能夠處理財務事項,也停留在在算賬、記賬上,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處理與管理財務數據,工作結果是各種財務數據報告,至于這些數據報告的含義是什么,如何能夠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不是財務部門首要考慮的問題。只是簡單的認為企業的資金是自家的,安全保險最重要。另外,出于微小控制、技術保密等原因可能導致了信用觀念缺乏,法律意識淡薄、素質較低。財務管理處于混亂狀態,例如:會計科目混用,原始憑證不完整,賬簿設置不全,分錄不合理,人為涂改科目,核算混亂等等。財務狀況惡化,不能提供真實的財務信息,從而使企業決策者做出錯誤決策。此外,微小式企業還缺乏有效的審計監督。首先表現為內部控制薄弱,很少有企業對其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內部規章和審計考核,缺乏適當的決策標準程序,缺乏獨立第三者進行檢驗與核查工作,只注重生產過程的成本管理,忽視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其次表現為,外在監督不到位,由于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和內控制度不完善,對其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將會帶來很高的職業風險,一般的會計師事務所是不愿意從事此項審計工作的,以至于大部分微小企業尚未被納入社會審計監督的范圍之內。
(3)融資困難,規避風險弱。在一個企業中資金對其來說有如血液,暢通的資金循環才會幫助企業良好運行,資金的循環無外乎籌資、投資、分配等主要環節,可是大部分微小企業卻在資金運作的每個過程上都存在問題。微小企業尋求更長遠的發展就必須有充足的資金借以支撐,故融資對于中小微小企業來說有著重要意義。但首先由于大部分微小企業內在規模與實力薄弱,財務信息缺乏透明性和公開性,信息不對稱現象頻繁,沒有長遠的經營發展戰略,使銀行無法真正的掌握中小微小企業的財務信息,加大了為其提供貸款的難度。即便是規模較大、信譽良好、盈利能力強的大型微小企業,其大額資金可能來自于銀行融資,但是與國有企業以及公眾公司比較,融資規模仍然較小。其次,國家沒有過多制定政策支持微小企業的信貸問題,也沒有專門設立扶持微小企業的金融機構。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取決于國家政策的導向,但國家如果在這方面還沒有具體政策,就會使微小企業處于一種不利的地位。銀行同時持過于保守、觀望態度,對于中小微小企業長遠發展始終持懷疑態度,實施具體融資時一審再審,有時甚至加帶不成文的附加性條件。再次,微小企業自身也比較傾向于內部融資,向微小成員或民間的金融金構借入款項,使其融資成本增大。
四、解決微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建議
(1)明晰微小企業產權。我們一直在強調企業產權明晰的重要性,也知道微小企業的產權界定很模糊,據此認為,微小企業要向現代公司制企業轉型,首要的就是明晰產權關系。首先,要劃清微小成員之間的產權界限。其次,要劃清出資者個人所有權和企業財產權之間的界限。隨著微小企業進人擴張階段,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的弊端往往導致企業擴張乏力。因此,逐步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就成為一種現實選擇"在微小控股的前提下,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微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有利于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重大決策由包括外部董事在內的藍事會決定,可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2)樹立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以往的微小式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都來自于一個大微小,一般都擁有相似的政治、文化、教育背景,因而在管理理念的執行和把握上也尤為相似,這就造成了有可能偏執于微小既定的財務管理理念;再者,由于微小式企業本來就具有的成長障礙――融合外部管理資源較為困難。因此,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微小式企業的管理者,第一,自身在管理決策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的管理修養,擴大財務管理理念的涵蓋范圍,觸類旁通的不斷完善微小式企業的管理理念;第二,微小式企業的管理者要知人善用,不拘一格的啟用微小以外有才能的人,引進他們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充實企業自生力量。在日臻完善的財務管理理念的指導下開展企業的生產運營管理工作。
(3)完善財務管理機制。要認真規范微小企業的管理結構,不斷完善微小企業管理機制,微小企業應該在內部建立審計和控制部門,不斷加強對微小企業內部的監督,如果發現企業內部有任何的漏洞或者隱患要進行及時的改進,做到違規必罰。微小企業還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企業激勵和相關約束機制。定期對微小企業的內部進行嚴格的檢查和考核,以確??梢约皶r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微小企業可以聯系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進行檢測,如果發現企業的問題和不足,要及時的對問題進行改正。稅務和審計部分要積極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對微小企業進行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檢查。同時社會也需要有效的利用媒體的監督力量,對微小企業的一些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曝光,充分加強整個社會的輿論監督作用。
(4)拓展融資渠道。微小企業要健康發展,僅僅依靠微小成員的內部融資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效地從外部融入資金。對條件成熟的微小制企業來說,可以嘗試采用權益融資方式。企業這樣做不僅在資金使用上會有很大的自由度,還可以有效地避免財務風險,可以使企業資本結構更趨穩健,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而這種做法所付出的資金成本卻不見得高。因此,微小和企業宜采用權益融資方式,引入新的投資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形成以業主的個人資金為主的多元股權結構,如可以推行經理人和技術骨干持股制等。同時,要有效地從借貸市場獲得融資,微小制企業必須積極進行自身素質的培養和外部形象的塑造,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樹立良好的資信形象,積極創造條件,提高外源融資的信用潛力,開拓銀行貸款這一融資渠道。此外,也可探索新的融資渠道,運用聯合兼并、股權重組等方式實現企業的低成本高效率擴張計劃。
參考文獻:
[1]李洪偉,高化文.微小式企業管理[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2]歐陽卓平.微小企業財務治理模式的改進與完善問題[J].求索,2007,(09).
[3]竺霄霄.微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弊端及解決對策[J].現代營銷 ( 學苑版),2010,(04).
[4]祝燕.論小企業財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