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0: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從南京副市長陳剛的倡議中不難發現慢生活的理念在長江三角洲已經基本形成共識,長江三角洲已然成為中國式慢生活的起源地與引領地。在長江三角洲經濟急速發展的背景下,提倡慢生活的理念實質是對生態學規律的一種正確認識?;凇吧鐣洕匀弧睆秃仙鷳B系統中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規律,長江三角洲地區主動降速發展是傳統發展模式在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遭遇瓶頸之后做出的戰略抉擇。這種選擇最終將導致長江三角洲生態系統的發育和進化。
二、慢旅游是生態旅游的延續
生態旅游是慢旅游發展的基礎,綠色的生態、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溪水、寧靜的鄉野氣息是慢旅游的王牌。[3]同時,慢旅游是一種深度旅游,是一個文化的浸入過程。其主要特征表現為:
(1)主張扎進一個陌生地方沉淀自我,融入當地的生活,充分了解當地文化;
(2)主張在旅游地居住一段時間,像居家生活一樣,親自到市場買菜、做飯,在城市或鄉村隨意游逛,而沒有特定的目的地;
(3)不以留念為目的,而是為了體驗另一種生活;
(4)而作為全國旅游經濟最為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無疑是開展慢旅游活動最為理想的場所,因為該地區擁有超前的旅游發展理念并具有建設慢行系統,開展慢旅游及社區旅游的良好條件,而依托這些優勢條件開展慢旅游活動將掀開生態旅游發展的新篇章。
三、長江三角洲構建慢旅游目的地的生態路徑
正確把握長江三角洲慢旅游發展的瓶頸與問題是構建慢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條件。就目前長江三角洲開展慢旅游的實踐來看,存在如下問題:
(1)慢旅游依托的旅游基礎與接待設施嚴重不足;
(2)旅游目的地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慢城建設失去基礎;
(3)文化旅游資源破壞嚴重,文化旅游消費快餐化,難以為旅游者提供深度旅游體驗的文化環境;
(4)依托慢城發展慢旅游目的地比較困難,很難找到符合國際慢城標準的城鎮建設慢城。在諸多瓶頸與問題的制約下,盲目地開發慢旅游將是一種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行為,不是一種符合生態學規律的行為。因此在理順長江三角洲慢旅游發展的瓶頸與問題后,長江三角洲應結合區域特點和區位優勢,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構建慢旅游目的地。
(一)生活休閑化的旅游城市是開展深度體驗旅游的理想場所
慢旅游是一種在旅游目的地的慢生活體驗,需要融入當地社區,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生活休閑化城市旅游經濟發達,休閑娛樂設施齊備,城市生態環境優美,如杭州、蘇州等城市。這些城市可以結合國際慢城構建的部分標準,如在公共設施和盡可能多的私人設施上張貼“蝸?!睒俗R,以直觀形式倡導“慢生活”及“慢旅游”的理念,并通過“慢生活”及“慢旅游”理念的宣傳將旅游與社區融為一體,為旅游者提供深度文化體驗旅游、社區體驗旅游及休閑度假旅游等生態旅游活動,把自身打造成具備深度體驗價值的慢旅游目的地。
(二)生態環境優美的山區城鎮是構建慢旅游目的地的
最佳載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山區城鎮,生態環境極其良好,并具有建設慢行系統,開展慢旅游及鄉村社區旅游的良好條件,如南京高淳縣、紹興南部山區、杭州淳安與桐廬縣、常州溧陽、寧波奉化等地區的鄉鎮,具有開發慢旅游的良好條件。這類山區城鎮可以按照慢城相關標準、公約與準則積極構建國際“慢城”。此外,長江三角洲地區一些生態環境良好、現代工業不發達、鄉村民俗文化保存完好、鄉村性非常強的山區城鎮則具備構建國際“慢城”的基礎條件。國際“慢城”是開展生態旅游,發展慢旅游目的地的最佳載體。目前,長江三角洲已有高淳椏溪國際“慢城”,而生態環境優美的山區城鎮完全可以借鑒椏溪成功申報國際“慢城”的經驗,再次構建1-2處國際“慢城”,并立足于長遠發展,在區域內部形成國際“慢城”的聚集地。
(三)具有鄉村腹地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鄉村旅游地具有發展慢旅游的良好條件
就長江三角洲目前的旅游資源現狀來看,其區域內有多處具有鄉村腹地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如仙居風景名勝區、紹興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紹興新昌天姥山風景名勝、杭州千島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寧波奉化雪竇山風景名勝區等,這些風景名勝區位居鄉村腹地之中,并于社區融為一體,具有發展以慢生活、慢旅游、慢體驗為特征的旅游目的地條件。此外,長江三角洲不僅城市旅游、城鎮旅游發達,鄉村旅游也極其發達,因此可以依托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旅游特色村、現代旅游鄉村等載體構建國際“慢城”體系,并加快建設符合生態規律的慢旅游基礎與接待設施,發展慢旅游業態。
(四)具有線性特征的旅游目的地地帶是構建慢旅游帶的理想地帶
長江三角洲的空間架構主要是由一些江河、海洋與交通干線組成。已經申遺成功的京杭大運河貫穿長江三角洲16市,其中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7市具有構建京杭大運河慢行綠道的得天獨厚條件;環太湖岸線連接無錫、常州、蘇州、湖州4市,太湖環湖慢行系統的建設也將使該區域成為慢旅游、慢體驗、慢生活的慢旅游目的地地帶;長江三角洲濱海岸線具有建設濱海慢行綠道的條件,也適合開發慢旅游;而長江把南京、揚州、鎮江、泰州、常州、無錫、蘇州、上海等8市連為一體,具有開發沿長江慢行系統的良好條件。因此,長江三角洲只要慢旅游發展理念正確,積極開展區域旅游合作,借助濱海、沿江、環太湖、京杭大運河、錢塘江和新安江等具有線性特征的水系資源構建濱水慢旅游目的地地帶或慢旅游帶及一體化旅游慢行系統,將來必定成為具有國際重要地位的慢旅游一體化發展區域。
(五)江南水鄉古鎮是開發慢旅游的試驗場
江南水鄉古鎮具有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居民安居樂業、社區和諧、旅游業發達,以特色旅游交通工具為主,并且人口條件也符合國際“慢城”要求,具備構建國際“慢城”的良好條件。若直接把水鄉古鎮按照國際“慢城”體系開發建設,則不失為提升江南水鄉古鎮旅游品位的一種最佳路徑。因此,江南水鄉古鎮完全可以依托社區旅游和文化旅游來構建生態旅游目的地系統,就其慢旅游開發路徑而言主要包括:
(1)深度挖掘江南水鄉古鎮特色文化,構建能深度體驗江南水鄉古鎮特色文化的旅游產品體系;
(2)在古鎮保護與旅游開發中,注重當地居民的生存權利與正當訴求,保護古鎮所依托的居民文脈,開展極具特色的古鎮社區旅游以吸引社區體驗旅游者;
(3)保護水鄉古鎮所依托的生態環境,保護水域安全及提升居民用水質量;
(4)積極拓展水鄉古鎮開發領域,構建水鄉古鎮旅游圈;
關鍵詞:雙語教學;森林生態學;課程
雙語教學(BilingualTeaching)是雙語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独饰漠敶h雙解詞典》給bilingual所下的定義為“abletospeakasecondlanguageaswellasonespeaksone’sfirstlanguage”。在中國,雙語教學是指除漢語外,以一門外語為課堂主要用語進行教學,目前大多數是指用英語教學。采取雙語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世界科技的前沿和最新成果、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養成閱讀英文文獻的習慣和能力,還可以大力推動教學內容、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入以及與世界經濟的接軌,現代高等教育所培養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不僅要精通各自的專業領域,而且要能夠進行廣泛的國際交流。雙語教學是教育改革中為了適應時代需要而出現的新生事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改變應試型大學英語教學的途徑。因此,教育部于2001年出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中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特別是要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金融、法律等專業,以及國家發展急需的其他專業領域,爭取在3年內實現以外語教學的課程占所開設課程的5%~10%。
森林生態學作為研究森林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是生態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也是林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該課程是華南農業大學林學專業和森林資源保護與游憩專業的必修課,同時又是全校的公共選修課之一。課程選用了SmithRL和SmithTM主編的EcologyandFieldBiology為教材藍本,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啟發式教學。森林生態學采用雙語進行教學,對跟蹤國際森林生態學前沿、促使森林生態學教學內容與國際接軌具有重要意義。
一、森林生態學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問題
教材建設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先進的原版教材信息量大,失真少,且內容較新。國外教材除了精心編著、內容全面、印制精美之外,以生態學教材為例,一個重要的特點是通常2-3年再版一次,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更新快。相比之下,目前在我國本科生教育中,有些學科知識體系比較陳舊,教材更新周期長。以森林生態學科為例,目前通用的森林生態學教材20多年來僅出了3版。而且,國內教材的重復編寫和建設情況較為普遍,獨立研編的教材少。國內外教材建設的差距如此之大,是發人深省的,也是應引起關注的問題。
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生態學領域的外文原版教材有ChapmanJL和ReissMJ主編的Ecology-principlesandapplication,MollesMC主編的Ecology:ConceptsandApplication,MackenzieA等主編的Ecology(第2版)。當然,國外編寫的原版教材的有些內容并不一定適應我國的教學實際。因此,完全遵循“拿來主義”,不注重教學內容的本土化,可能會導致雙語教學內容照本宣科,甚至是泛泛而談、空洞無物。這將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學以致用、理論無法聯系實際。
(二)師資問題
雙語教學的開展,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學術水平和較強的外語能力。只有教師具備標準、流利的專業外語口語表達能力,才能保證信息交流的準確、流暢。這是進行雙語教學的前提條件。目前,師資是制約雙語教學迅速發展和提高層次的“瓶頸”。通常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資深教師,由于沒有經過系統的外語學習,所以外語能力普遍不強,一般不具備用外語進行學科教學的能力。還有一部分教師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外語聽、說、讀、寫、譯能力,但缺乏專業英語知識,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勝任專業課的雙語教學要求。此外,承擔雙語教學任務的教師,由于負擔重、備課量大,又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所以其積極性難以長久地保持下去。
(三)學生英語基礎問題
雙語教學對學生的素質要求相對較高,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外語水平才能較好地接受課程。否則,將容易導致既沒有提高外語水平又無法掌握專業知識的“雙輸”結果??梢姡瑢W生的英語基礎制約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效果。筆者在森林生態學雙語教學實踐中發現,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上課時聽不懂教師在講什么,總是希望教師講完英語后用漢語再翻譯一遍;有的學生雖然課前進行了認真的預習,查閱了一大堆新詞匯,可是看原版教材時還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無法前后貫通,更無法領悟文章的內涵和實質,往往是似懂非懂,需要查閱相應的中文資料。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沒有形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看書和回答問題時往往是先將英語問題翻譯成漢語,通過漢語思維得出答案后,再將答案翻譯成英語,從而將雙語學習變成了英語學習和專業課學習的簡單累加。
(四)學生專業興趣問題
興趣是個體力求認識、獲得某種事物并伴有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在高等教育中,學生的專業興趣就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特別關切和喜好的情緒,是學生探索專業知識及其發展狀況的心理狀態。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潑、最積極的因素,也是學習的重要源動力之一。愛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在學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是工作獲得結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個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睂I興趣的激發對帶動學生整個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有著更切實的作用。但是,我國不少的大學生缺乏真正的專業興趣。例如,有些學生是通過調劑專業錄取來的。因此這些學生很難產生真正且持久的專業興趣,具體表現為學習動機不足,或者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不良情緒,甚至放棄學業。
(五)雙語教學方式問題
雙語教學的主要方法有沉浸法(immersionap-proach)、過渡法(transitionalapproach)和維持法(maintenanceapproach)3種。沉浸法就是讓學生完全“浸泡”在第二語言的環境中,教師用第二語言備課、寫教案、制作幻燈片課件、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批改作業,以及用第二語言考試和講評,母語在教學中處于陪襯地位。但這是一種要求師生都具有相當高水平的第二語言聽、說、讀、寫能力的教學方式。目前,我國高校尚不具備人人講英語、個個用英語的特定環境。所以,使用沉浸法進行雙語教學的高校,應同時開設相同科目的漢語教學課程,以幫助那些對學習雙語教學課程感到困難的學生。過渡法是一種將英語作為教學媒介,遵循由少到多、由淺入深、由點及面、循序漸進的原則,使以英語為主的雙語教學逐漸推廣到課堂內外的雙語教學方式。我國高校普遍適宜采用過渡教學法。維持法是一種將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同時,繼續用母語來維持基本的教學活動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法主張雙語并重,對英語水平不太高的教師和學生來說,在初始階段適宜推廣。因此,切實依據教師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是雙語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二、完善森林生態學雙語教學的對策
(一)引進并完善森林生態學外文原版教材
根據我國高校的現狀,從事森林生態學課程雙語教學的教師應選擇、引用一些英文原版教材,并盡量使之本土化。在選用教材時,需遵循新穎性、實用性和難易適中性3項原則。首先,所選用教材應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體現時代精神。其次,無論是專業內容還是語言表達方面,所選用的教材都應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能激起師生教與學的興趣。最后,所選用教材的內容和語言的難易程度應讓教師教起來得心應手、學生學起來如魚得水。單就語言難易程度而言,平均每頁教材有20個左右的生詞是較適宜的。
在引進原版森林生態學教材或從互聯網上下載英語教材后,應根據國情和校情,在不違反版權法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甄別、篩選、增減和改編,對每一章節的難點加以注釋;有條件的還可以編寫配套的教學參考書。目前,由加拿大著名森林生態學教授KimminsJP編著的ForestEcology(第3版)已出版。該教材已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引進并在國內出版發行。這使得采用一本權威的英文版森林生態學教材成為可能。
(二)加強森林生態學教師隊伍建設
雙語教學能否順利實施,并取得實效,關鍵取決于是否有一支合格的雙語教師隊伍。由于在我國的非英語專業中能夠熟練運用漢英兩種語言進行教學的教師并不多,雙語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加強雙語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雙語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是推行雙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不僅要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而且應該對專業課程有深入的理解,真正掌握其精髓。因此,除了可以聘請在國外學習或工作多年的“海歸派”擔任雙語教師,還可以聘請相關專業的外籍專家擔任雙語教師。此外,選派中青年教師到國外高?;蜓芯繖C構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也是切實可行的雙語師資培訓途徑。
(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習興趣
雙語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首先,在堅持培養學生扎實基礎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學生的英語閱讀量,培養學生用英語學習和思考的習慣,訓練學生英語思維的流暢性。教師可以推薦學生課后閱讀的材料,使學生吸收、加工知識和信息的容量增大、效率提高。
其次,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增加視聽教材的使用頻度和幅度,有效地增強教學效果。例如,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通過CAI課件的研制,借助多媒體課件提供形象、直觀、豐富多彩且具有高度互動性的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采用教師提問與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配合課程的進度完成相應專題的討論。圍繞某一關鍵點,多角度地進行分析、研討,師生在相對自由和放松的氛圍中用英語交流專業問題,有利于鼓勵學生大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鍛煉其英語思維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個性和特性都得以鮮明的表現,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和配合雙語教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通過學習原版教材掌握專業理論的能力。
此外,雙語教學應盡量避免“一次性閉卷考試”,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靈活多樣的考核形式,并增加口試的比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次數、質量和水平均可作為成績評定的依據。
(四)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1.1研究區概況
黑河流域是我國西北干旱地第二大內陸河流域,地跨青海、甘肅和內蒙古3個省區,流域面積14.2萬km2,干流全長821km。黑河流域地勢上呈現南高北低的特點,流域平均海拔高度為3600m,相對高差3000m左右,較大的海拔高差使得流域生態格局、氣候狀況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整個黑河流域自南向北依次可劃分為:上游祁連山山區水源涵養區、中游張掖人工農業綠洲區和下游額濟納旗沙漠綠洲區三個典型區域[7]。上游祁連山區年降水量相對較高,處于300~500mm之間,中游河西走廊地區年降水量100~250mm,而下游額爾濟納旗綠洲區域降水量不足45mm,屬于極端干旱荒漠區域。黑河流域發源于上游祁連山山區約有35條主要河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1.73億m3,其中出山徑流量占88.26%。
1.2數據來源
本文水生態系統及河流水環境等數據主要來源于野外實地調查和采樣分析。按照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根據流域水生態系統不同類型設置了采樣斷面,共設置了94個水生態系統采樣點(圖1)。樣品采集與分析方法主要依據水生生物調查有關技術規范[8]。在野外水生態調查過程中,對河流底質、流速、水深進行了同步測定,并采集了河流水質、底質樣品。按照有關測試分析標準,在實驗室內完成N、P等生源要素的測試分析。
1.3研究方法
1.3.1指標因子歸一化為消除環境因子指標量綱差異的影響,客觀分析指標空間上影響特征,需進行指標歸一化和標準化處理。在指標歸一化處理中,考慮各個指標對于水生態系統作用特征,對于流域水生態系統生長發育具有正相關的指標采用公式(1),呈負相關的指標則采用公式(2),從而使得轉換后的環境指標數據X''''越大時,該指標對水生態系統的生長發育等作用就越有利。利用上述歸一化公式,對環境因子的指標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在完成指標標準化后,采用Arc-GIS樣條空間插值法進行柵格化處理,為環境因子與水生態系統異質性特征分析提供分析數據。
1.3.2空間主成分分析考慮到部分環境因子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為消除信息冗余,突出關鍵環境因子信息,通過對環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指標降維,可獲得相對彼此獨立的因子。本文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統軟件中PrincipalComponents工具,對各個指標進行了空間主成分因子轉換。
1.3.3典范對應分析典范對應分析(CCA)是一種數量排序分析方法,是從對應分析發展而來的。在該排序方法中,通過實現對應分析與多元回歸的結合,從而詳細地研究生物群落與環境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由于典范對應分析可以將多個環境因子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這與直接梯度分析不同,CCA分析結果直觀明顯,可以更好地反映生物群落與環境的作用關系[9],為研究水生態系統和環境因子間的復雜關系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采用Cannoca典范對應分析軟件(Cannocaforwindows4.5),對流域水生生物物種數據和環境因子數據進行對應分析。水生生物物種數據采用物種數及生物密度數據,利用lg(x+1)進行數據的轉換和處理,使之更趨于正態分布[12]。
2結果與分析
2.1流域水生態系統空間異質性特征
根據野外調查及實驗室水生生物樣品鑒定,對黑河流域水生生物種類、數量及優勢物種特征進行了整理分析。經統計整理,黑河流域調查到浮游植物8門98屬231種,其中,硅藻為流域廣布種,占總浮游植物物種數42.42%。尺骨針桿藻(Synedraul-na(Nitzsch.))、膜孔平板藻(Tabellariafenestrata)和無常藍纖維藻(Dactylococcopsisirregularis)為流域內浮游藻類的優勢種。黑河流域調查到浮游動物4門44種,其中,原生動物為流域優勢類群,共計20種,占流域總物種數45.45%。黑河流域調查到底棲動物5門17種,其中,水生昆蟲為流域的優勢類群,共11種,占總物種數64.71%。黑河流域共調查到19種魚類,其中,野生種類13種,主要以鯉科和高原鰍為主;人工養殖魚類6種,人工養殖魚類主要分布于水庫、人工池塘或湖泊等水體。利用ArcGIS空間分析與處理技術,對黑河流域各個采樣點調查到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和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種類數或物種密度數據,進行空間化處理,得到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空間異質性特征(圖2)。可以看出,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空間分布上具有流域中上游地區物種數量相對較多,而下游區域相對較少的特點。
2.2環境因子及其影響特征分析
2.2.1環境因子及其生態表征影響流域水生態系統空間異質性的流域環境因子是多方面的,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13-15]。為分析不同環境因子對于流域水生態系統的作用關系,需要構建影響流域水生態系統異質性的環境因子指標體系。結合黑河流域以往開展的生態功能區劃、自然地理區劃以及河流水功能區劃等區劃指標,以及黑河流域干旱區流域的特點,從氣象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方面,建立了影響流域水生態特征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多年平均降水量(P)、多年平均氣溫(T)、多年平均蒸發量(E)、多年平均干旱指數(D)、平均徑流深度(R)、絕對高度(DEM)、相對高度、坡向(PECT)、坡度(SLOP)、凈初級生產力(NPP)、植被指數(NDVI)等,共11個指標。通過對各指標的作用特點分析[20-21],概括出不同環境因子對于水生態系統的生態表征特征(表1)。
2.2.2環境因子相互作用關系分析為識別各個環境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在對各個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后,采用探索性空間相關分析中的相關性分析(CA)方法,判別影響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異質性的各個環境因子之間的作用特征。由相關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各個環境因子指標中,絕對高度與相對高度、徑流深度、平均降水量、NPP、NDVI以及坡向、坡度之間呈現正相關性,尤其絕對高度與相對高度之間高度相關,相關系數高達0.99以上;而絕對高度與平均氣溫、平均蒸發量和干旱指數之間,則表現為較為明顯的負向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84、-0.89、-0.79。采用空間主成分分析方法進一步探索各個環境因子之間的作用關系。利用ArcGIS空間分析技術,通過環境因子指標的主成分因子變換,得到影響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的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及貢獻率。由表2可知,前2個主成分(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的累積貢獻率為99.3%,已綜合了各環境因子的絕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PC1與絕對高度(X6)、相對高度(X7)存在較大的正相關性(0.661),而指標絕對高度(X6)與相對高度(X7)是黑河流域地形特征信息的表征性指標,因此第一主成分PC1可以看作是流域地形特征的代表。第二主成分PC2與平均降水量之間具有一定負相關關系(-0.107),而與平均蒸發量(X4)具有較強正相關性(0.928),與干旱指數(X5)具有一定的正相關(0.342),而指標平均降水量(X1)、平均蒸發量(X4)和干旱指數(X5)均作為黑河流域氣候特征信息的表征性指標,因此第二主成分PC2可以看作流域氣候特征的代表。由此可知,地形要素指標和氣候要素指標對于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空間異質性分布具有較大的影響。地形因子中,流域絕對高度與相對高度之間具有極強的正相關關系,可任選其一作為地形因子的表征指標,在此選取絕對高度(DEM)作為黑河流域地形特征的表征指標。氣候因子中,流域的降水量(P)與蒸發量(E)、干旱指數(D)之間呈較明顯的負相關關系,而蒸發量(E)與干旱指數(D)之間具有一定正相關性,為減少信息冗余,在蒸發量(E)和干旱指數(D)中可選擇其中之一,考慮到干旱指數(D)反映出西北黑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內陸河流域特點,因此將降水量(P)、干旱指數(D)作為黑河流域的氣候表征指標。
2.3水生態系統異質性主要環境影響要素
利用數量排序反映物種在分類學性狀上的差異,明確物種在多個環境梯度上的空間位置,是生態學上的每一物種在超體積生態位的n維空間中都由其特定的位置特性所決定。因此,通過排序手段識別物種分布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能夠很好地揭示它們在不同環境因子(非生物的和生物的)上的生態分化現象[16]。典范對應分析(CCA)排序除了能夠反映不同物種的生態分化現象以外,還可以很好地解釋物種與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利用CCA分析,將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各樣點數據與環境因子指標進行排序,得到環境因子二維排序圖(圖3),通過排序軸可知,影響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空間異質性特征的各個環境因子中,海拔高度、降水量和干旱指數是3個影響流域水生物物種數量及分布的主要環境變量,該情形也與環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的結果相一致。由此判斷,地形因子(DEM)、氣候因子(降水、干旱指數)是干旱區黑河流域水生態系統宏觀空間格局分異的主要環境影響要素。
3討論
研究表明,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空間異質性的直接驅動因子為水量和水質條件,這些因子的差異也主要體現在流域水體的局部特征上。對于黑河流域而言,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等水生生物種類分布主要以中游地區居多,與黑河中游地區河道變寬、水流變緩、泥沙易于沉積以及人類活動導致水體中具有較多營養物質有關[17];而且,黑河中游區域廣泛分布濕地水生維管束植物(中游分布有張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適合水生生物生長的棲息生境[18]。其他研究如太子河流域,著生藻類群落結構也具有明顯的空間異質性,驅動著生藻類結構空間格局的水環境因子為總氮(TN)、電導率(EH)和總溶解固體(TDS),但研究同時指出,由于流域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外源性營養鹽類型以及人類活動強度等差異,致使河流著生藻類群落結構格局有所不同[19]。在太湖流域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的環境影響因子中,電導率(EH)和總氮(TN)是影響底棲動物空間分布的主要環境因子[20]。巢湖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空間分布結構,主要受到水溫、濁度及入湖水量因子等變化的影響。而流域水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特征受到不同尺度上多個環境因子的綜合作用,在河流或河段尺度上,河道動力學、棲息地特征和生境條件、水質和水量差異等往往是造成水生態系統異質性的主要環境影響要素。但是,在宏觀尺度上,區域氣候和地質條件素通常具有決定性作用,致使流域水生態系統出現宏觀的空間分布格局差異[1],且宏觀尺度上的環境要素具有長期而穩定(數百年或者數年前)、作用范圍廣(大于幾十平方公里)的特點。實質上,流域的水生態系統的空間異質性分布格局,除了直接與河流等水體環境的物理化學條件息息相關以外,宏觀尺度上的流域環境要素(地形、地質、氣候、土壤等)通過對河流水生物棲息環境的直接或間接作用(如降水變化、營養物質輸移、底質條件改變、河流形態變化等),也會影響河流水生態系統的空間分布,使之出現魚類等水生生物區系、種類及數量等水生態系統的空間異質性分布特征。
4結語
杭職院與經濟開發區、主流企業、人社局和兄弟院校構筑了四大平臺,為專業建設搭建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創新性地提出開展基于校企共同體平臺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行“畢業即上崗、崗位能遷移、發展可續”的教學改革,開展突出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多形式項目化課程開發;推行“校中廠”、“廠中?!毙韧鈱嵱柣亟ㄔO;搭建“校企互通、人才共享”為平臺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探索出一條“工學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專業建設生態發展之路。
1.1校企、區校、校校、局校合作構筑四大平臺
政府引導,促使學校與區域主導產業的主流企業合作,本著立足一個企業、面向整個行業的思路成立了友嘉機電學院、達利女裝學院、青年汽車學院等七大校企共同體,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做到人財物相對獨立,既是學校的二級學院又是企業的二級部門。學校和企業實行五個共同,即共同調整專業結構、共同修訂專業教學標準、共同參與教學管理、共同開展就業指導、共同實施質量評價,其中友嘉模式和達利現象已經成為國家示范性要樣本。學校與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開展戰略合作,組建學校發展委員會,以開發區政府為主、雙方共同參與,共建高職學生創業園、經濟技術開發區產學研發展學院和高技能培訓中心,在人才培養、工學結合、專業建設、畢業生實習與就業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學校與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建立了校校戰略聯盟平臺,開展師資互派、學生互訪、資源互通、學術共研,協同發展等在內的校際合作。學校與市人社局合作,建立杭職院實訓中心暨杭州市公共實訓基地,可同時容納2600多人實訓。四大平臺的構筑,實現校企聯動、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為專業發展構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1.2基于校企共同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目前國外流行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德國雙元制模式;二是加拿大美國模式;三是澳大利亞模式。這幾種模式有各自的優點,很難直接為我國的高職教育所用。目前國內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此,學校各專業基于校企共同體平臺,提出“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出學?!?,與企業合作育人、合作就業,根據專業特點,開展多種類型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例如,服裝設計專業開展“整體化教學、生產性實訓”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開展基于“四真三融”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等。
1.3實行“畢業即上崗、崗位能遷移、發展可續”的教學改革
學校結合區域產業主流企業人才需求,以培養學生“畢業即上崗、崗位能遷移、發展可續”為目標進行教學改革。打破教程的限制,把活頁、工作任務書、實際的工作資料等作為校本教材;打破空間限制,把上課環境的限制,設在真實職業情境中,營造與工作現場一致的全真或仿真的教學環境;打破時間限制,采用模塊化、整體性的理實結合教學;轉變教學形式和手段,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打破教學內容的限制,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將職業資格標準融入教學內容,引入真實生產任務。改革考核評價方式,開展過程性評價為中心教學評價。打破教師的限制,企業的能工巧匠與教師之間進行身份互換。
1.4開展突出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多形式項目化課程開發
首先,學校各專業與校企共同體參與企業共同確定崗位群,開展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融入崗位職業資格標準,共同制定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共同開發項目化課程及教材,包括課程標準、教材、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并通過數字化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滿足本專業學生和企業員工自主學習需求。
1.5推行“校中廠”、“廠中?!毙韧鈱嵱柣亟ㄔO
一方面,學習按照企業生產要求,以生產車間、生產流水線的形式,校企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同時引進企業真實生產任務和能工巧匠,開展生產性實訓的同時也解決企業生產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企業生產車間建立教學區,如友嘉實業集團廠中校、達利教學生產車間、杭州電化集團教學區等,確保學生一邊頂崗實習,一邊及時得到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指導。
1.6搭建“校企互通、人才共享”為平臺的專業教師隊伍
學校全面深入推進“教師企業經歷工程”,要求專業教師必須帶著項目下企業,每年必須有十五天的企業經歷,這是教師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與企業打通人才引入通道,采取“學校供編,企業支薪”的方式吸引企業高端人才進駐專業。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擔任兼職專業負責人,確保每個專業都有一名來自企業的兼職專業負責人,實現與校內專業負責人優勢互補,共同推進專業現代化建設。依托合作企業,積極吸納一線專業技術人才和能工巧匠參與學校教學工作,實施兼職教師與專業教師結對子工程,保證教學質量。
2結語
(一)政治系統中的政府職能以追求公共利益為目標
政府職能即是國家行政職能,是指導國家行政機關處理公共事務的行為準則。政府的職能設定以是否符合社會公眾的整體利益為標準,政府的宗旨是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高質量公共服務。為履行這一社會職能,政府需要不斷改革,通過改變管理方式、組織結構等內部因素健全政府組織形式,通過創新自身管理體制而建立更加高效的公共服務政府,以便在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始終如一的保障公共利益。由此,知識型政府應運而生。
(二)經濟因素上組織競爭力以知識運用為關鍵
在科技為主導生產力的時代,公共組織為自身生存與發展需要在經濟上不斷增強科技競爭力,這種科技競爭力主要源自先進的科技知識。通過先進科技知識的不斷匯集使得公共組織自身的管理方式傾向于知識管理,通過知識資源的不斷聚集而完善知識管理系統。根據周民良的觀點,知識型政府的重要特征是要通過知識管理來提升政府組織的效能及競爭力。政府效能的提高程度主要取決于知識管理水平的高低,知識管理水平高低的評價標準依賴于知識管理系統的完善程度。歸根結底,知識的運用成為增強政府組織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因此,政府組織運用知識增強競爭力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構成知識型政府要素的產生。
二、從行政生態學角度分析知識型政府要素的主要構成
(一)以社會環境對公共行政影響角度
1.知識經濟是重要基礎
當前各國政府的生存發展時期,知識經濟已經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生產方式充斥在國際環境中。它主要指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以科學技術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為基礎的高度發達的經濟產物。在知識型政府的各組成要素中,知識經濟是作為重要的經濟基礎,直接決定著知識型政府的主要結構。在知識經濟的帶動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更多地依賴于對知識資源的利用,這也將導致政府與社會對有效知識資源的追求達到一個無以復加的程度。因此,知識經濟是知識型政府要素中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
2.電子網絡是主要構成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文庭孝博士認為,知識型政府在目前其實是一個概念合集,與其相關的概念很多,其中就包含電子政府。在如今電子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政府的運行機制更多的依賴于電子網絡的高效便捷,在今后將形成的知識型政府中將尤其重視電子網絡系統的建立健全。電子網絡是知識型政府接收與傳播信息的重要橋梁,是支持知識型政府良好運作的必要環境,是知識型政府集中掌控重要知識的保障。由此可見,電子網絡構建了知識型政府要素的主要發展環境。
(二)以公共行政對社會環境的作用角度
1.以知識創新為主要方向
20世紀90年代英國BP石油公司創立了T型管理模式,它主要指組織中知識的自由分享與組織各層級部門業績之間的交集。由于T型管理模式中知識的自由分享導致組織中各層級部門能獲得足夠的知識資源,促進組織成員知識創新思想的產生,從而提升組織業績。由此可知,T型管理模式能夠刺激知識創新能力的產生。知識型政府本身就是一種組織制度的創新,以知識創新是知識型政府的指導核心,若借用T管理模式來激勵知識創新能力將有助于知識型政府建立更加人性的知識創新機制。作為知識管理的關鍵因素,知識創新必將成為知識型政府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前提。
2.以技術創新為主要支撐
知識型政府的構建需要相應的支撐環境為基礎,在穩定的支撐環境內由技術支撐系統及非技術支撐系統共同構成知識型政府的運行主體。技術支撐系統主要指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知識管理系統,而技術創新是指突破創新信息技術來實現更加全面高效的知識管理。技術創新是技術支撐系統的生機與活力,是政府組織創造力的源泉,是知識型政府的構成要素的中流砥柱。
三、從行政生態學角度歸納知識型政府要素構建治理模式的途徑
(一)在統一社會制度下,以政府推介為主要方式
各國社會制度不大相同,政府為便于管理實行統一社會制度,知識型政府的重要特征是其健全的知識管理體制,治理模式理應配合其知識管理體制來執行,政府通過知識資源的收集、分發及調配來實現社會公眾的知識交流及溝通,借此獲得較大的知識效能。政府作為整個社會知識的吸納、管理和分配中樞,以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通道,履行政府的多重職能。知識型政府職能有三點:第一,作為監管者,從政府組織內部及外部獲取足夠的知識來源。第二,作為發言者,政府要運用知識資源公共政策及相關信息。第三,作為指導者,政府施行有效的知識資源分配來引導高校治理模式的建設。
(二)在異質化社會制度下,建立不同制度評價體系
異質化的社會制度即是在同一政府治理下存在兩種或多種不同的社會制度。針對此情況,通過建立不同評價體系來治理才能適應這種特殊的社會環境。知識型政府建立不同的評價體系關鍵在于評價的標準及主體的差異,通過知識資源的不斷搜集分析對不同社會制度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分析歸納不同社會制度的共性與個性,以各種社會制度的共性建立評價標準的對比表,便于查看各種社會制度在各方面指標的差異,為治理模式的調整提供依據。評價主體的客觀性很大程度上影響評價結果,不同評價主體對評價標準的看法各不相同。具體可以分為:第一,政府自身評價,指政府以公共監督管理者及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度來評價不同社會制度治理模式,知識型政府對于自身的評價關注于知識效能最大化的標準,這也是履行知識型政府自我監督的一種表現形式。第二,社會輿論評價,指社會公眾及媒體從社會公共利益角度出發,以社會道德規范為衡量標準,對不同社會制度治理模式進行評價。在知識型政府的治理下,社會公眾及媒體的公共利益及道德衡量標準將更多的依賴于政府對知識資源的合理分配。
四、從行政生態學角度預測知識型政府要素及其治理模式的社會意義
(一)開辟知識管理鏈的構建
美國學者C•W•Holsapple和Mr•singh于1998年從組織內部的知識和核心競爭力出發提出了知識鏈的概念。它是指組織在一個鏈條網絡中不斷收集、分析、整合知識資源,最終實現知識創新以增加資源價值的一種網絡架構。在知識型政府中,對于知識資源的管理正是建立在知識鏈的基礎上,政府治理對知識的依賴迫使其開辟一種全新的知識管理鏈模式,尋找信息來源汲取知識資源,將知識輸入政府組織內部,再將其轉化成有效資源傳播給社會公眾,使社會公眾企業團體最大效率的發揮知識效用。如此反復,構建知識資源吸取及分發的循環系統使政府與社會公眾處于持續互助的過程。知識型政府借用知識管理鏈網絡構成政府與社會大眾的公共信息傳送渠道,完善了知識管理體系,為實現知識治理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完善電子政務建設
(一)教育生態學
由美國學者勞倫斯•克雷明提出的“教育生態學”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興起的一門交叉邊緣學科,是生態學原理與方法在教育學中滲透與應用的產物。它依據生態系統、自然平衡、協調進化等生態學原理,研究教育與其周圍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理,揭示教育發展的規律和生態機制,進而掌握并指導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該理論為后來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種重新審視教育的思維模式,它促使教育者們在研究各種教育現象及其成因時重視各教育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及整體性,從而提高教育質量與效率,在宏觀和微觀層次上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隱性課程
隱性課程是美國教育家杰克遜于1968年在其《課堂中的生活》一書中正式提出的。根據現代西方課程理論,“隱性課程”是相對于“顯性課程”的一個學術概念,是對學校課程的拓展與延伸,是“課程內外間接的、內隱的,通過受教育者無意識的,非特定心理反應發生作用的教育影響因素”。如果說顯性課程是以課程計劃、教學大綱、教材形式明確陳述的課程,那么隱性課程則是以教育的物質環境、精神氛圍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確陳述的課程,兩者在教學過程、教學結果,以及教學環境三個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具體說來,隱性課程具有以下特點:1.內容的多樣性;2.影響方式的彌散性、間接性和持久性;3.影響效果的雙重性;4.功能的潛隱性。就學校而言,隱性課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層面:1.制度層面:主要是指學校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對學生產生的間接內隱的影響;2.物質層面:主要指校內建筑、校園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對學生產生的影響;3.精神層面:主要指思想觀念、人際關系、校風、教師的行為作風等。
(三)教育生態學與隱性課程的關系
從隱性課程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以教育的物質環境、精神氛圍等間接而內隱方式存在的隱性課程,其建設實質就是教育環境與教育氛圍的建設,構建良好的隱性課程其實就是對教學生態系統環境的優化,具體到學校,就是對學校內部生態環境的優化,即學校物質環境、組織環境和規范環境的優化。由此可見,隱性課程與教育生態學在研究視角、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上一脈相承、不謀而合,而教育生態學所強調的聯系共生,動態平衡、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等原則都能被有效的借鑒并運用到隱形課程的構建中,從而使隱形課程的建設更具科學性與有效性。可以說,離開生態學所揭示的三大環境系統,即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隱性課程研究也就失去了它所要探索的對象。
二、高職院校英語隱性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始終存在以下困境:1.學生學習習慣與自覺性差,缺乏學習動力與熱情、自卑厭學情緒嚴重;2.學生知識結構不夠完善,綜合素質相對薄弱;3.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學資源不足,教學模式單一。與此同時,英語學習強調重復記憶,枯燥乏味,需要較強的毅力、耐力、學習內動力、良好的學習氛圍與精神鼓舞。而所有這些困境與問題,單純依靠顯性課程的力量是難以解決的。依據現代課程理論,課程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復雜體系,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雖然各有特點,但兩者在很多情況下相互依存、互為補充。顯性課程展示明確的教學目標與任務,隱性課程則為目標的實現趨利避害,營造有利的環境與條件。只有兩者相輔相成、協調發展,才能更好的實現英語教育和教學的目標。可以說,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更需要隱性課程的有效配合與支持。
三、教育生態學理論指導下的高職英語隱性課程構建策略
為了將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進行有效融合,筆者從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以“教育生態學”所倡導的整體性、聯系性及平衡性等原理與機制為原則,從教育生態環境的優化入手,從制度、物質和精神三個層面提出構建英語隱性課程的策略,以期能對高職英語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有所幫助。
(一)制度層面
1.學校制度層面制度層面是隱性課程建設的保障體系。制度實際上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它對教師和學生價值取向和角色抉擇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在我國目前的教育管理體制下,學校管理層在外語教學上的觀念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校英語課程的走向和實際執行情況。在有的職業院校,尤其以理工專業為主的學校,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經常被視為費時低效,甚至無用的課程,此觀念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刪減甚至取消大學英語課程或專業英語課程。同時對外語教師的培養和發展也相應降低。由此,英語隱性課程能否在高職院校順利展開,管理層對英語教學的態度和觀念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2.系部制度層面除了學校全局性的規定,各專業系部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促進英語隱性課程的開展。例如:外語專業可實行早讀制度并將之納入期末考核評定;外語專業學生必須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或達到某個分數才能畢業或才能參加優秀畢業生的評選。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則根據專業特色和未來就業與外語運用的關聯程度,采取適度的規定,例如外貿、報關、酒店等專業,要求學生必須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或B級才能畢業。
(二)物質層面
1.校園布局、教學設施、課外活動美國學者德伯里認為,校園各種物質景觀積淀著歷史、傳統、文化和社會的價值,蘊含著巨大的潛在教育意義。由此,我們應努力創設有利于語言學習的校園環境和教學設施。例如,在圖書館、體育館、食堂等公共場所,懸掛中英文對照的名言、警句、小常識或溫馨提示;學校的各類課室、各部門辦公室、各類公共和專門設施可采用中英對照的方式來標明。學生置于這樣的環境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學會一些英語詞匯或表達方式。同時,學校或系部應積極搭建英語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免費的網絡學習室,不斷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資源。圖書館也應不斷豐富更新英語圖書的收藏,多引進英文原版圖書、報刊和雜志。學校和系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邀請外國專家開設英語講座,組織全校性質的英語競賽,開設英語選修課,開辦英語廣播臺,建立英語角,開展英語板報宣傳欄,從而構建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英語教學環境。2.教室布置、班級規模、座位編排教室是學生外語學習活動的主要地方,也是物質形態的隱性課程的主要載體。良好的英語課室環境包括三個方面:(1)教室布置:應盡力營造和突出外語氛圍,例如在課室粘貼英文的名言警句,讓學生定期輪流制作英文板報。(2)班級規模:根據格拉斯———史密斯曲線分析,人數少的班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師生關系更融洽。由于英語教學更強調實操與師生互動,所以在英語班級規模上,不應超過30人。(3)座位編排: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課堂座位編排方式對學生的人際關系以及整個學習活動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國學校教室多采取傳統的‘秧田式’座位模式,這不太利于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并造成師生間非平等的關系。由此,外語課堂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靈活采用圓形排列法、小組排列法、馬蹄形排列法等不同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三)精神層面
1.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風氣作為隱性課程的深層結構,精神層面具體表現為校風、教學觀念、價值取向、人際關系等。校風、班風是學校的一種集體行為風尚和無形的環境因素,這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以一種潛在的方式支配著集體成員的行為和生活。由此,營造積極向上、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氛圍非常重要。2.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心理環境輕松、愉快、上進的課堂教學環境是隱性課程精神層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并創建和諧健康的課堂環境,才能確保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高。首先,我們要優化課堂環境,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針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科基礎薄弱的特點,尊重學生不同需求以及個性化特征,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多給與他們肯定性評價,讓他們在課堂上充滿自信。其次,教師要經常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革與創新,積極創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對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進行分析,采取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勤于思考、樂于實踐,使他們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厭學變成樂學。3.提高英語教師綜合素質在學校教育活動中,教師的個人修養和教學行為被認為對學生學習和行為培養具有最直接的影響。除了知識水平、教學方式以外,教師的儀表氣質,思維方式,個性特征,言談舉止及師生間關系等均會以潛在方式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下,英語教師應不斷增強責任意識、情感意識和創新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突破教材,積極挖掘教材內隱含的內容,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增加人文關懷和文化取向,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結語
投稿須知
1.本刊性質 《生態學雜志》(月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承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82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辦刊方向,結合科研、教學、生產實際,報道生態科學諸領域新成果、新信息等。
2.刊登內容 本刊刊登有關生態系統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生理生態學、化學生態學、行為生態學、進化生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報告、專論與綜述、新方法與新技術、研究簡報、書刊評介、學術動態等。
3.文章篇幅 以7~8個版面(12000~14000字)為宜。
4.題目和作者 題目務必言簡意賅,字數不超過20個字,中英文題目應一致。作者署名應限于主要參加者,多位作者需注明通訊聯系人。作者單位應使用官方全稱,并注明所在城市和郵編。
5.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須說明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和結論,著重于創新與發現,以300字左右為宜;對于專論與綜述,建議寫成報道-指示性摘要。關鍵詞3~7個(請勿與題目中出現的詞重復)。
6.基金項目 正文首頁以腳注形式注明基金資助項目及其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