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0: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公共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村文化有其自身的特點,地域特色,風土人情,不摻雜商業化的品質,更具原生態的滋味,但規模小,人員匱乏,檔次也相對較低,內容相對單一,這對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都起到制約作用。文化館(站)主動承擔此項任務,因地制宜,在整體的高度指導下,集結成強有力的群眾隊伍,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研究探索鄉村農民文化需求新動態。文化館(站)在技術上給予支持,開展科普教育、職業培訓、藝術輔導、文藝創作、文藝演出,為各級政府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奠定基礎與平臺。
文化館(站)為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文化館(站)
在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不斷轉變思路、轉變模式,轉變機制,為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打破以往的單一化、形式化,從多方位、多角度增加文化內容。一是開展送書下鄉活動。除了文化演出、文化娛樂活動,書籍下鄉是不可或缺的。廣大農民可以從書中獲取知識,了解社會、了解新事物,了解政府的新動向,以及時尚信息,多元文化,從思想根源提升個人的文化修養,豐富了知識儲備,增加新點子,新想法,有利于更多文化活動的開展。二是文化館(站)在發展中尋求創新,在創新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尋求與農民朋友生活的融合。大力支持并組織開展農村文化展演和少數民族歌手大賽等一系列可以展現農民精神面貌的活動,用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既激活了農村文化,又開辟一個展示農民多彩生活的平臺。三是研究鄉土文化,讓農民在傳承中融入時代精神理念。文化館、文化站正一步一步地全面推進農村文化建設。長期以來,由于農村經濟的落后,對農村文化建設不夠,特別忽略了農民群眾自主的作用,使他們成為文化建設的被動旁觀者。而另方面,在許多農村,由農民自發組織的游神賽會等民俗文化活動,他們則表現出極高的熱情。要扭轉這一局面文化工作者及時地深入農村,了解傾聽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學習他們自主自發的能力和精神,并積極組織開展一些具有鄉土氣息,適應節季時令,符合農民口味的文化藝術類活動,使之成為農民依托的精神樂園。創辦文化大院這個平臺,更多的農民朋友自編、自排、自演,在家門口唱起了大戲、扭起了秧歌,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節目更精彩。許多民謠、民諺、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等等,也傳遞著為人、警世、愛國治家的良言。這些都是鄉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語境。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整理,將傳統文化融入時代精神理論,使之發揚光大。并且積級引導和鼓勵農村民辦文化健康發展,農村文化隊伍不斷壯大。
文化館(站)為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手段
隨著農民對科技文化信息需求的不斷增加,原有的文化服務手段已不能使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得到更好的發揮和利用。開拓多元化的服務手段是文化館(站)近幾年攻堅的課題。一是開展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利用方便、快捷的網絡渠道傳播最新,最快的文化信息,使廣大農民足不出戶就能更新知識,進行文化交流,使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步入了嶄新的軌道。文化科技信息不斷向農村廣大地區延伸。高級新款的文化服務手段將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二是組織農村文藝業務骨干進修學習。到外邊去,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拿來我用,將業余培養成專業,將單一的轉化成多元的,將傳統的升級為創新的人才,能更好地組織和開展農村的公共文化活動,文化館(站)真正起一個傳、幫、帶的作用。
文化館(站)為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創重要經濟支持
通過對碩士學位論文研究內容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在以體育公共管理為內容的研究領域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競技體育管理、大學生體育管理和社區體育管理,分別占論文總數的15.9%、14.5%和13.1%。由此可見,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內容涉及的都是學生能看到、接觸到的體育事務。研究國外體育公共管理方面的論文,只有寥寥數篇,而且這些論文的結論都是通過分析世錦賽、奧運會和其他大型比賽的數據得出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碩士研究生的科研經費較少,研究條件有限,很少接觸到國外體育組織,獲取最新的信息資料,也很少能借鑒國外優秀科研成果。在體育公共管理領域中,中小學體育管理、體育教學管理也是碩士學位論文常常關注的內容,分別占論文總數的8.1%和6.6%,這說明一部分研究生更愿意研究熟悉的學校教學環境。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但關于老年體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論文僅占總數的2.7%,這與目前社會發展形勢不相符,應給予更多的關注。體育行政管理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更少,這方面論文只占論文總數的3.9%。文獻綜述類論文也很少涉及基礎理論方面的內容。由此可以看出,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基礎理論方面有所加強。
2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
體育科研方法是研究體育規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通過研究體育現象,揭示其內在規律[1]。因此,體育科研方法對促進體育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分析論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時,我們發現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種,即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分別占論文總數的89.2%、63.8%、56.6%和49.4%。搜集資料過程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和德爾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資料主要采用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個案分析法、模糊數學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這507篇學位論文的統計結果表明,在絕大多數論文中,學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數理統計的定量研究方法,說明這些學生重視研究各變量間的邏輯關系,并對研究成果進行更為科學和準確的描述,同時也說明我國體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進步。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研究體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條件,綜合研究已成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前,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現出多元化和綜合化的趨勢,多種研究方法的運用能更加全面、客觀、深入地揭示所研究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體育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3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性質
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性質分為基礎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A性研究強調對客觀現象和事實進行理論性探索或實證性分析,檢驗理論依據與客觀事實的符合程度。雖然基礎性研究沒有強烈的應用目的,但基礎性研究是應用性研究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基礎性研究,新知識和新領域的發展會受到阻礙。以獲取新思維和新知識的創造性研究,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實用性,并把應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形式展現出來[2]?;A性研究是應用性和開發性研究的基石,應用性研究是基礎性和開發性研究之間的橋梁,開發性研究是基礎性和應用性研究的目的和歸宿。這三種研究相輔相成,互為一體、缺一不可。我們對這507篇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進行統計,結果顯示,應用性研究占的比例為73.7%,基礎性研究占的比例為19.2%,開發性研究占的比例為7.1%。原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碩士研究生擁有的資料和科研條件有限,進行基礎性研究的難度比較大;二是主觀上忽視基礎性研究,而直接進行研究性研究;三是應用性研究比基礎性研究更容易。這說明碩士學位論文在選題上對基礎性研究的關注不夠,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4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領域
4.1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通過對這507篇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領域的分析,我們把這些論文的研究領域分為三類:群眾體育類研究、學校體育類研究和競技體育類研究。其中,絕大多數論文關注的是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中的管理現象及管理問題。從這一現象可以看出碩士研究生對我國體育公共管理的重視和關注。在2002-2010年的9年中,這三類論文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發生變化,2002年到2004年間,競技體育類研究所占比重最大,達到50.3%;2005年到2006年間,三類研究所占的比重較為接近;從2005年開始,競技體育類研究開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從2005年起,群眾體育類研究開始異軍突起,并開始占據首位。2002年到2004年間,競技體育類研究是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熱點;而2006年以后,群眾體育類研究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并成為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熱點。學校體育類研究所占比例從2008年開始變得較為穩定。在學校體育類的研究中,中小學體育研究和高校體育研究為兩大研究熱點,也是碩士學位論文重點關注的內容。在國家大力發展群眾體育的背景下,群眾體育類研究和競技體育類研究正在發生悄然轉變,碩士學位論文關注的重點也從競技體育轉向了群眾體育。目前,對群眾體育類的研究已呈上升趨勢,這說明碩士學位論文已開始關注群眾體育。
4.2城市體育和農村體育農村體育是以健身、娛樂為導向的在農村開展的強身健體的體育鍛煉活動。城市體育是以健身、娛樂為導向的在城市開展的強身健體的體育鍛煉活動。兩者的區別就是開展健身鍛煉的地域不同。不同區域由于經濟、社會、文化的差異性,體育觀念、運動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體育公共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間,農村體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體育研究一直占據主要地位,所占比例達到87.5%。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體育是扎根于城市文化而產生、成長和壯大起來的,因而很多的“體育問題”和“體育現象”都發生在城市體育中,這也成為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時關注的熱點;二是由于城鄉經濟發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體育資源、大型體育賽事和體育消費市場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體育熱點“話題”要多于農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關注;三是由于體育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作者多為在校學生,他們學習、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體育研究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研究的話題。
3結束語
論文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黨和政府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尤其是2009年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試點工作即將開始啟動,理論界對此問題的研究也進入了新的階段,研究內容集中于:當前我國農村老齡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推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模式的選擇、政府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角色及職能定位等方面,其特點在于緊密結合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聯系農村社會保障的進程,尋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與建議。
進人21世紀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正由城鎮向農村穩步推進,以農村合作醫療、養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三項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經形成,但二元社會經濟結構使得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建設遇到了城鎮不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因而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2000 - 2009年是國內關于農村社會保障理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的時期,僅就論文方面來看,根據中國期刊網收錄的相關論文,從2000年至2009年中,國內共發表社會保障相關論文共12195篇,其中涉及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的論文數量為1240篇,約占社會保障論文總量的10. 2%;而涉及農村養老保障問題研究的論文數量有463篇,約占社會保障論文總量的3. 8%,農村社會保障相關論文數量的37.3 %。特別是2007 - 2009年,國內關于農村養老保障的理論研究更加深人,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所取得的成果更加豐碩。據統計,這一時期國內關于農村養老保障相關論文數量約有212篇,約占養老保障論文總量的45. 8%,反映了在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學發展、共建和諧”方針指引下,我國農村養老保障理論研究進人了新的階段。
一、關于當前我國農村老齡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在對我國農村老齡化趨勢以及養老保障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的基礎上,鄧大松等指出,農村地區有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戶占家庭戶數總數比例為22. 02%,分別比城市和鎮同比高出4. 69和5. 78個百分點;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中一人戶、二人戶的比重,農村地區均高于城鎮地區。其他學者基本上也持相同的看法,李瓊指出,2000年我國人口第五次普查結果顯示,中國農村人口為8. 33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 36%,民族地區農村占7. 56%,到2030年,6. 64億農村人口中,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將占17. 39%,民族地區將占18. 1%,可見民族地區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不僅高于城鎮,而且高于其他農村地區。鄧大松等認為,農村高齡老人目前主要還是依靠家庭成員、親屬的照顧,而且越是在不發達的農村地區,人們的老年生活保障越是依靠家庭。穆光宗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城市,養老方式順序為社會養老、家庭養老和自我養老,三者的比例是:1:0.7:0.3(以社會養老為1);而農村的順序則是家庭養老、自我養老和社會養老,三者比例為14. 6: 6. 6: 1(以社會養老為1)??梢娹r村老年人主要還是依靠傳統養老模式度過自己的晚年。當前的問題是,這種非正式的農村養老制度正受到巨大的沖擊和嚴峻的挑戰,其保障功能在逐漸衰減,已經不能單獨承載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障,并且,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農村的養老壓力相對城鎮將更加突出,如不未雨綢繆,將會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影響社會的穩定,因此,一部分學者們認為,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已勢在必行。
二、關于推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關于從1992年1月1日民政部公布實施《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至1999年7月國務院暫停執行這一方案期間7年多的情況,學者們總體認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彭希哲、宋韜綜合國內學者的各種分析后認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制度設計本身的缺陷,表現在:(1)農村社會保險缺乏社會保障應有的社會性和福利性;(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著制度上的不穩定性;(3)是資金保值增值困難;(4)保障水平過低;二是執行過程當中出現了問題,表現在:(1)基金的管理不夠規范和完善;(2)機構管理費用人不敷出;(3)干部群眾在享受集體補貼方面差距過大;(4)多種形式的保險并存,形成各自為陣的混亂局面。
當前我國農村是否具備了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條件,學者們對此問題的看法迥異,劉衛國認為,我國具備了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條件,理由是:第一,我國整體經濟已進人快速發展時期,已具備進行國民收人再分配的能力與手段;第二,農村經濟日益發展,農民收人逐漸提高,城鄉差別正在縮小,農民權益保護意識不斷強化,農民參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第三,發達地區農村、城鎮近郊農村和不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部分鄉村,建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條件基本具備;第四,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破解“三農”問題的戰略需要。而何文炯等人則認為,國外建立農民養老保險大都是在工業化發展的中期轉向成熟期的過渡階段,從經濟指標看大體有:(1)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在巧%以下,農業勞動力結構份額在20 %以下;(2)農業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率降至50%以下,且處于老齡人口高峰期;(3)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按照這些指標來衡量中國農村所處的階段,總體上差距是比較大的,在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差距會更大,全面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社會經濟條件尚不具備。認為中國目前尚不具備普遍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觀點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同。
三、關于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模式的選擇
由于對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條件是否成熟存有分歧,因此在養老模式的選擇問題上學者們各抒己見,莫衷一是。
第一種意見是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同水平實施分類處置,何文炯認為,就全國而言,農村養老保險應當有進有退,發達地區應積極推進,欠發達地區應暫緩推行。他提出,暫緩推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欠發達地區宜在積極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人的同時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家庭養老;二是建立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發揮土地的保障功能;四是發揮商業保險和儲蓄的養老保障功能。楊志玲在對云南麗江納西族聚居地區調查后發現,隨著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家庭養老模式不僅長期以來受到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及民族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表現出與城鎮、漢族家庭養老模式不同的特點:一是少數民族農村家庭養老受少數民族傳統道德觀念影響較大,具有強烈的尊老、敬老的民族意識;二是農村家庭養老方式比較穩固;三是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在少數民族地區具有較強的延續性;四是少數民族農村家庭養老模式的發展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由于家庭養老形式難以被其他形式所替代,因此,以家庭養老為主,發展農村社區養老,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將是少數民族農村養老形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二種意見是建立“三結合”式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楊翠迎認為,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出路在于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建立不同的養老保障模式,而且重點在于解決養老資金來源的問題。在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需要發揮家庭養老、社會養老保險、社會養老三種主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方能解決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的需要。
第三種意見是“實物換保障”,盧海元指出,“實物換保障”是指根據不同的對象,以特定方式將其擁有的農產品、土地和股權等實物轉換為保險費,分別設計現實可行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方案,如年輕農民可實行“產品換保障”;老年農民和被征地農民則實行“土地換保障”,等等,他強調,與一般建立養老保險的方案不同的是,實物換保障是一個能同時解決養老和發展問題的方案,而這正是該方案的最大特點,也是世界銀行所倡導的新模式。
各位學者還分別就上述三種模式下的農村養老保險籌資方式提出了相關建議。
四、關于政府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角色及職能定位
國內學者比較一致地認為,在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過程中,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如柴瑞娟、羅新銘認為,政府職能社會化已成為當代政府職能發揮的一個顯著的趨勢,這種從單一權力行政向公共服務行政的轉變決定了提供公共產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務是當今政府的職責所在,而穩定健全的社會秩序和一套合理的制度框架無疑是最為核心的公共物品。社會保障制度作為一種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也就必然參與其構建和管理。尤其是當今農村社會保障現狀巫需國家出面支撐,政府之責義不容辭。
石秀和等認為,政府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中的職責具體體現為:(1)政策設計:為農村社會保障的推行提供有效實施手段;(2)組織引導:推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構件的進程;(3)財政責任:為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4)管理監督:使農村社會保障納人規范化軌道。馬雁軍、孫亞忠則進一步指出,農村基本社會養老保險的公共產品特性決定了政府職責邊界。政府盡管在農村基本養老中居于主導地位,但政府履行責任并非在任何時間、任何地域都一成不變。政府責任具有三個重要特征,即動態性特征、區域性特征和層次性特征。這三個特征客觀上要求政府責任在不同時間和地域其側重點和功能有所區分并相機抉擇,從而保證政府主導原則在當前實踐中的有效貫徹。
如何進一步提高政府在農村養老保障方面的決策水平與施政能力,江治強等提出,優化政府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的公共決策,首先應樹立公正決策的理念,要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構建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等理念,科學認識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和諧共享的和諧社會中的基礎作用,指導中國農村的社會保障建設;其次應重新審視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形勢,包括分析農村經濟形勢的變化對社會保障形式的影響,客觀估計農村集體土地所有制的保障功能,農業的市場風險對政府社會保障的制度需求,對農村宗族及社區保障作用作深刻的研究,理順政府制度性保障與農村非制度性保障的關系,準確定位政府在社會保障事業中的職責、職能。再次應注重公共決策與農民認同的良性互動,充分利用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體制,政府現代運行機制以及培育農村社會非政府組織發揮其反映訴求的作用,把農民的呼聲和認同更好地融人政府公共決策當中。孫文基指出,在建立農村社會保障時,在處理其中最重要的社會保障資金來源這一問題上,政府才是投人的主體,而不是主要由農民承擔。在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以政府為主體與我國各地現階段的財政是否相符、是否會構成很大的財政壓力的問題上,他認為,只要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開題報告怎么寫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論文準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并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準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并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基于"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于"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于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第2篇:吉首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書
一、選題的依據
1)本選題的理論、實際意義
國家形象,是近年從國際政治學、傳播學領域引入文化學電影學的一個新名詞,一般認為是指在一個文化交流傳播愈益頻繁的時代,一個國家的外部公眾、國際輿論和內部公眾對國家各個方面的主觀印象和總體評價,主要通過媒介和輿論傳播與表達,是國家整體實力的一種重要體現。而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中的大國,越來越被世界所關注,這時候更需要一個真實友好的國家形象。
但是由于意識形態原因,中國的國家形象,往往會被擁有優越傳播途徑與資源的西方媒介所抹黑,甚至扭曲。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中國需要創造一種事實上更文明進步富強的中國,呈現一個"現實"的中國形象;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過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相互溝通、相互視界融合來盡可能呈現一個相對"正面"的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往往能夠回避國家形象認知方面的硬性差異,用更加柔軟的方式塑造國家形象。這種文化塑造不僅更容易感染和影響人,而且往往也比特定的事件、人物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人心。而在所有的文化形態中,電影因為其聲畫合一、動靜合一、逼真與虛擬合一,信息傳達手段多樣、意義豐富、可理解性強、感染力強,特別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突出,在塑造國家形象方面更是具有特殊地位。
2)綜合國內外有關本選題的研究動態和自己的見解
大多西方國家都有通過民族電影來塑造國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就明確提出,電影是加拿大的眼睛,所以電影應該關注和表述加拿大的歷史、現實、政治和文化,成為民族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在國際化語境下,尤其是對于意識形態比較特殊的中國而言電影絕不僅僅是經濟,是票房;更重要的,電影還是向世界傳播中國,塑造中國形象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影響和決定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文化安全。我們要研究如何在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的差距下突出一種民族個性,從而通過這種獨特的文化個別性來確立自己在世界電影中的位置,而這種民族個性又絕不能一味的迎合西方觀眾的獵奇心理,不能以落后的、鄉土的、閉塞的,意識形態混亂的國家形象為代價而占據市場,應該要在這種民族個性展現出一種充滿創新精神、具有生機與活力、具有濃厚民族精神與正確價值觀的當代中國形象。
二、研究內容
在論文中,主要對八十年代末至今部分在國際電影節上出彩或是在國際市場上票房成功的部分電影進行研究。研究這些影片獲得成功的因素,以及它們在傳輸民族文化與構建國家形象上的貢獻與不足。通過這樣的研究與反思,我們試圖讓中國電影在揣摩和研究西方受眾口味的同時表達我們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價值觀,使得中國電影在以后的發展中既能被西方電影市場認同又能更好的傳播多彩并正面的國家形象。
1、八十年代末至今,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中國電影主要是通過哪些因素吸引國際關注贏得國際市場;
2、通過這些因素被認同的中國電影給世界帶去了一些怎樣的"中國形象";
3、這些影片在國家形象的構建上帶給我們怎樣的反思;
4、通過這些反思,在贏得國際市場與構建良好國家形象之間,我們應該吸取哪些長處,避免哪些短處。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采用文獻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先通過文獻研究法全面正確的掌握xxxx年代末期以來中國電影在構建國家形象上的狀況,再用案例分析法,通過對其中一些案例的分析與反思試圖尋找一種正確的國家形象構建策略。
第3篇: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
研究的現狀:
農業一直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自19xx年"三農"問題提出之后,國內外眾多學者加強了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關注,人們對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大家一致認為:當前突出的問題是農民增收困難。要解決現在的"三農"問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收入(林毅夫,20xx)。如何解決農民增收困難這一問題呢?有學者認為農民收入問題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它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農業問題,也非"三農"問題所能涵蓋,而是一個越來越多地和非農就業問題相關聯的問題。農民增收問題的核心就變成了如何解決農民的非農就業問題(張車偉等,20xx)。
一些學者認為國家要通過政策、金融等手段把資金引導到農村,在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領域為農民增收開辟第四條渠道(徐祥臨,20xx)。還有學者認為調整農業組織結構才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王乃學,20xx)。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20xx年9月22日中國信息化推進大會上提出,要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減少農民,減少農村勞動力人口,大力發展中小企業。眾多學者對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的研究當中,有人強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有人認為農業結構調整對目前農產品總體上供過于求的局面,國內市場給農民帶來的收益是有限的。一些學者的研究認為,農業結構調整的經濟效應并不是增加農民收入。有的把農業結構調整的經濟效應總結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發展(宋洪遠等,20xx)。
有研究表明,農業結構調整在微觀層面上對農民收入產生效應,但在宏觀層面則沒有效應(王萍萍,20xx)。也有學者將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作用歸于提高農業資源配置效率,而對整個國家的農業總量擴大不會產生顯著影響(張明林等,20xx)。還有學者認為,中國行政體制制約了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民增收效應的發揮(譚秋成,20xx)。另有學者認為,近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業市場化進程,提高了農民收入的貨幣化程度;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推進,農產品市場交易量不斷擴大,農戶家庭經營第一產業現金收入始終保持增長;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戶家庭經營第一產業現金純收入增長之間存在互動關系(李國祥,20xx)。
研究目的和意義:
畢節市總人口712萬(20xx年統計),其中93.8%是農業人口。這樣一個農業大市,既要千方百計增加畢節市的農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氣保護和提高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論文依據貴州省統計資料和畢節市統計資料,通過對畢節市農民收入變化態勢的深入分析,找尋影響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畢節市農民增收的對策建議,為未來畢節市農村、農業發展找準方向,進而為邊遠貧窮地區的農民增收提供參考,對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論文關鍵詞: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因子分析,嶺回歸
一、引言
“三農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問題,《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制約新疆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疆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偏低,而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偏低的原因在于新疆農村居民觀念陳舊和對教育和科技及醫療重視不夠及新疆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不足,要增加新疆農民收入、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保持農村穩定,重點和核心還是提升新疆農村人力資本存量,亟需加大新疆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所以有必要對新疆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W.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首先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發現人力資本投資可以解釋美國經濟增長超過投入要素的增長的經濟現象[[1]]。Becker(1964)以微觀經濟理論為科學基礎,使人力資本理論更加系統化[[2]]。Mincer(1958, 1974)在收入分配領域構建了人力資本理論[[3]-[4]]。Romer(1986)將知識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要素納入經濟增長模型,說明了特殊的知識和專業化的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農業論文,知識積累是促進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5]]。Lucas(1988)強調了人力資本尤其是人力資本的外在效應具有遞增收益的作用,認為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6]]。
國內學者對農村人力資本的研究主要在于四個方面:農村人力資本的內涵;農村人力資本現狀;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效應;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影響因素。而研究重點和核心是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效應。周曉和朱農(2003)研究表明人力資本的投入對我國農村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種作用在經濟較發達的沿海地區特別明顯[[7]]論文開題報告。侯風云(2004)運用明瑟模型及其它的線性對數模型估計了我國農村不同形式人力資本收益率[[8]]。李勛來(2007)運用現代計量經濟學方法研究了我國農村人力資本與農村產出增長的關系[[9]]。龍翠紅(2008)選取1985年到2005年間的有關農村經濟的時間序列數據,分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對人力資本在我國農村地區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進行實證分析[[10]]。孫健和白全民(2010)用改進的形成基礎法測算我國農村人力資本存量的基礎上實證分析了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并分析了我國農村人力資本貢獻率低的直接原因和深層次原因[[11]]。這些學者的研究為后續研究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研究視角和方法,但對于農村人力資本存量的估算方法主要是教育存量法,而沒有考慮另外幾種類型的投資,顯然不能綜合反映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水平,有必要對農村人力資本有個全面的估算。而且對于農村物質資本和農村產出的估算方法和結果差異較大,還需對農村物質資本和農村產出的估算作進一步探討。尤其是在國家大力發展新疆的背景下研究新疆農村經濟發展問題有其現實意義。
基于這種分析,本文在構建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對新疆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綜合水平進行測算,研究新疆農村人力資本投資與新疆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尋找農村人力資本投資視角下的新疆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原因,試圖得出一些有益于新疆農村經濟發展的結論,提出提升新疆農村人力資本存量、促進新疆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二、新疆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綜合水平測算
對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綜合水平進行測算,因子分析方法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因子分析方法就是在許多變量中找出具有代表性且相互獨立的少數幾個公共因子,將相同本質的變量歸入一個因子。它的優點是,這些因子反映了原始變量所代表的關鍵信息農業論文,這將有助于減少變量的數目,方便研究多個變量間的關系。本文選擇因子分析方法測算新疆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綜合水平。
(一) 評價指標選取
評價指標選擇標準遵循三個標準:(1)指標的全面性??紤]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包括國家、社會團體、個人;考慮投資結構,包括教育投資、健康投資、在職培訓投資、遷移投資;考慮投資的存量與增量。(2)指標的科學性。指標的選擇依據人力資本理論,指標能較真實地反映人力資本投資水平。(3)指標的可獲性。指標能從統計年鑒或網站直接獲取,或者通過一定的計算可以得到指標的結果。依據這三個標準,本文選取了能反映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綜合水平的12個統計指標,評價指標如下1:
X1:農村平均受教育年限2;X2:農村平均文化教育及服務消費(元/人);X3:農村中專以上比重;X4:農村普通小學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元/人);X5:農村初級中學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元/人)。X6:農村平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元/人);X7:農村每萬人擁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個/萬人);X8:農村平均交通和通訊支出(元/人);X9: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X10:農林牧漁業職工平均工資(元/人); X11:農村每萬人擁有農業技術人員(個/萬人);X12:鄉村就業人員占鄉村人口比重。
(二) 分析結果
1. KMO和Bartlett檢驗
KMO檢驗是用于檢查變量間的偏相關性,KMO統計量越接近于1,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當KMO統計量在0.5以下時則不適合應用因子分析法;Bartlett檢驗是對變量間彼此獨立進行判斷,如果相關陣是單位陣則因子分析法無效[[12]]。從表1可以看出,KMO值為0.652,Bartlett值為318.9249,P<0.0001,所以適用因子分析方法論文開題報告。
表1 KMO和Bartlett檢驗表2 特征根和累計貢獻率
KMO檢驗值
Bartlett球形檢驗
0.65
卡方值
自由度
顯著性
318.92
關鍵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背景,主要特征,影響因素,諸城市
0.引言
由于長期受到城鄉二元體制的制約,我國城鄉差距日益增大,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相對落后,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相對缺乏,人居環境亟待改善。因此,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成為當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重要議題。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農村社區”的概念,并要求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山東省諸城市充分考慮并利用自身發展條件,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方面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成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典范。
1.諸城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背景
1.1經濟狀況
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完成362.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34030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4885美元。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由2007年的11.0:64.0:25.0調整為11.0:63.2:25.8。從三次產業結構和人均GDP來看,諸城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
1.2人口狀況
諸城市2007 年底總人口118.6 萬人,其中戶籍非農人口46.7 萬人,戶籍農業人口59.6 萬人,一年以上暫住人口12.3 萬人。根據各縣市區現狀城鎮人口計算,2007 年諸城市域的城鎮化水平為45.3%,略低于山東省的城鎮化水平46.75%,城鎮化水平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
1.3農業發展狀況
諸城組織實施了農業產業化戰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把農村的主要產業納入產業化經營格局。全市現有龍頭企業1950 家,各類合作社480 家,帶動23萬農戶(占全市的73%),無公害產品種植(糧食、烤煙、瓜菜)42.6 萬畝,農業的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F有黃煙、肉雞、生豬、特種動物養殖等各類合作社。但是,生產經營仍以分戶為主,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制約了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和農村勞動力的解放。
1.4農民收入和消費狀況
2008年,諸城農民人均純收入7701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5059.6元,增長21.2%,均高于山東省的平均水平。據統計,2008年,山東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641元,比上年增長13.2%,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077元,增長12.6%。諸城農村經濟條件有了較大改善,促使農民對人居環境質量有了更高需求。
2.諸城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主要特征
2007年,諸城提出了農村社區化發展,首先從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入手,打造了“兩公里服務圈”,旨在讓農村居民在不超過兩公里的范圍內公平的享用到與城市居民無差別的公共服務。這一模式,基本具備以下特征:
2.1區域統籌、分類指導
諸城市確立了“城、鎮、農村社區”一體化發展的新型村鎮體系,推動農村社區的全面發展。中心城區的發展,將城區周邊幾公里以內的農村納入中心城區規劃之中,推動“農民變市民、農村變城市”模式的發展;鎮(街道)駐地的發展,將駐地周邊的農村居民點納入鎮區,統籌考慮;其余農村以“兩公里服務圈”為標準,形成208個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向社區中心村集中,形成社區服務中心。
2.2構建“多村一社區”的空間模式
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的原則,將幾個村莊規劃為一個農村社區。在社區內選擇一個交通比較便利、班子基礎比較好的村莊,作為社區中心,將各類公共設施向中心村集中設置,形成社區服務中心。論文格式。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半徑一般掌握在2公里以內,出行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涵蓋5個村、1500戶左右。農村布局既滿足了農村居民的耕作半徑,又能讓居民便捷的享用公共服務。論文格式。
2.3構建“兩公里服務圈”的服務體系
針對農村居民需求,諸城市提供了“一攬子”服務,在社區中心配備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包含“一廳八站”,既一個辦事服務大廳和醫療衛生、社區警務、勞動保障、社區環衛、文化體育、計劃生育、社會福利和志愿者等八個服務站。論文格式。另外,諸城市依照市場化的特點,引導企業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設立了便民日用品超市、農資超市、開餐店等;并以諸城市供銷社農資綜合配送服務中心和諸城市天益供銷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承擔了全市農村社區的日常用品和農資超市的配送任務,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務。
3.諸城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影響要素
3.1地理位置
農村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模式,對新型農村社區的發展有著較大影響。距離城市或者鎮區較近的農村,受城市或者鎮區的輻射較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反之,則受到的輻射較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低。因此,諸城將農村分為三種類型:城市周邊型、鎮區周邊型和純農村型,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模式進行分類指導。
3.2土地要素
農民的作業方式、耕作規模的大小與耕作范圍即村莊腹地,決定了農村社區的規模和社區化的集聚度。目前,諸城農村土地流轉剛剛起步,耕地向大戶集中、向企業集中的規模仍較小,農民傳統的生產方式限制了農村生活方式的轉變,成為農村居民點向農村社區集中的障礙。在農村建設用地方面,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農民對現代化生活條件日益渴求,農民建房規模日益增大,出現了建設用地與耕地爭鋒的局面。另外,隨著農民進城務工、定居的規模逐漸增多,部分農村出現了“空心化”。
3.3城鎮化發展
城鎮化發展是新型農村社區發展的外部動力,其不僅為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可以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近年來,諸城城鎮化發展迅速,為農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提高了農村居民的經濟收入,為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但是,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的局面,也阻礙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致使農業生產率較低,土地利用較為浪費,農村勞動力大多處于兼業狀態。因此,滯后的城鎮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3.4經濟要素
經濟發展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先決條件。近年來,諸城經濟迅速發展,經濟水平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政府財政資力雄厚,同時,企業的發展和壯大也改善了農民的就業方式,農民就業逐步兼業化,使農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另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也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3.5公共服務設施要素
滿足農村居民的需求,改善城鄉不平等的待遇,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推動力。另外,公共設施的服務半徑和服務能力決定了社區的空間范圍和社區規模;公共設施的布局模式也影響著社區的空間布局。因此,諸城率先從農村公共服務入手,打造了“兩公里服務圈”,在農村社區中心集中建立了社區服務中心,使農村居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公平待遇,并引導新型農村社區的集中化建設。
4.結語
諸城市以完善公共服務為主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求,有效解決了城鄉發展條件不均等這一矛盾,有利于新型農村社區的進一步集聚化建設,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這一模式成為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典范,值得其他地區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泉,王暉,陳浩東,陳小卉,陳閩齊.城鄉統籌下的鄉村重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9
[2]胡繼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模式選擇與典型案例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8
[3]方明.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多角度思考.小城鎮建設,2006(22)
[4]申翔.建設農村社區的規劃學思考.和諧城市規劃——2007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
目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主體主要包括鄉鎮俯、村委會組織和農村居民。
1.我國農村鄉(鎮)政府承擔起本轄區公共產品供給的職責。按照1982年《憲法》規定,鄉級政府的職能是“執行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其職責范圍幾乎涵蓋了農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鄉鎮政府制度內財政收入不可能籌集到足夠的公共資源。l994年分稅制改革后,不但沒有增加鄉鎮政府的制度內財政收入,反而因共享稅分配比例低,稅源有限,使大多數鄉鎮財政收入陷入困境。再加上近年來農業經濟比較優勢的逐漸喪失,在農村實行稅費改革,取消農業稅后,以農業為主要稅收來源的縣、鄉政府制度內財政力量已大為衰減,縣鄉財政收支狀況更加失衡,尤其是削弱了縣鄉政府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能力。很多鄉政府赤字財政。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力進行農村交通、農田水利等公共建設。由于沒有相應的稅收支持提供公共產品,于是,通過財政體制度外籌集供給公共產品的資源便成為必然的選擇。同時也導致了農村公共產品的匱乏,以及公共服務的缺位而且。在農村稅費改革后,針對農村公益事業采取的“一事一議”制并未能解決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問題。
2.村委會組織。村委會組織不是一級政權,現行政策規定村級組織可以對農民收取三項“提留”:公積金,公益金和管理費。公積金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興辦集體企業等;公益金用于“五保戶”供養,特困戶補助以及其他集體福利事業支出:管理費則用于村級組織干部報酬和管理支出。從政策規定的用途來看,這三項“提留”屬于村級組織提供公共產品的成本分攤。
3.農村居民。我國對農民實行的是既收稅又收費的制度和政策。農民既要繳稅又要收費。就稅收而言,主要問題在于稅制設置一直不盡合理,農民稅負總體一直偏高。就收費而言,各種政策性收費更是不盡合理,項目繁多,一些公共產品,如義務教育、計劃生育等方面的公共產品,本應由政府制度來義務提供,卻變成了由政策性提供和由農民負擔。除此以外,鄉、村兩級組織還以活勞動的形式向農民分攤公共產品的部分人力成本,即義務勞動積累工。按現行政策規定,每個農村勞動力每年應承擔5~10個義務工,10~20個勞動積累工,前者主要用在公路建筑、防汛搶險、修繕學校等,后者主要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民既要承擔制度內公共產品供給成本,也要承擔制度外公共產品供給成本。已進行的農村稅費制度改革,雖使其向合理的方向取得了較大進展和成果,農民負擔過重問題有一定緩解,但改革任務遠未完成。可見,無論是稅費改革前的“三提五統”,還是稅費改革后的“一事一議”,都是農民對公共產品的成本負擔。
可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不合理,本應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擔的公共產品,但在目前仍由農民稅外負擔,通過向農民攤派等方式來完成。這使收入較城市居民低的人卻承擔著比城市居民多的多的公共產品的供給成本。
二、創新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主體
正如薩謬爾森所言:“一種公共產品并不一定要由公共部門來提供,也可由私人部門來提供?!币虼?,應構建多元化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系。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主體不僅包含政府,同時還要激勵私人、企業和各種組織參與農村公共產品建設。
1.明確各級政府的財政職能,建立針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轉移支付制度。由于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產生了搭便車問題,使私人部門不愿提供公共產品,而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導致了私人部門的低效率,因此政府應當作為公共產品的主要供給主體。
(1)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服務型政府,強化政府公共產品供給意識和公共服務職能,不斷提高政府供給公共產品的能力。
(2)政府應當直接提供屬于本級職責范圍的農村公共產品。應當重新界定中央政府、省級政府與縣、鄉基層政府的事權范圍,合理劃分各級政府的財政職能,凡受益范圍遍及全國的公共產品,由中央政府提供,而受益范圍主要是地方的公共產品,則應由相應層次的地方政府提供,而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產品則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個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如諸如義務教育、國防開支、大型農業設施建設、農業基礎科學研究等全國性的農村“純公共產品”供給,由中央和省級政府財政負擔,并建立直接針對這些公共產品供給的轉移支付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財政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國家財政對于不發達地區、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的力度,以平衡各地區財力差異,實現公共產品供給均等化,以解決供給不足和地區間的不公平性問題。推進農村財政體制改革,規范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渠道。同時還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歸還歷史欠賬,盡早實現公共產品供給的城鄉平衡和平等。
2.鼓勵企業、各種組織和私人參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建立多元化的供給主體結構。公共產品需要有政府財政支持,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公共產品都由政府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可采用以下方式:
(1)采取私人捐贈的形式。很多國家的公共設施就是利用私人捐贈而建立起來的,如美國個人慈善捐贈高達17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公共產品的生產?,F在我國部分農村小學校舍采用捐贈的方式建立起來。同時,農村的水利設施、文化館等公共產品等可以鼓勵私人或各種組織進行捐贈。應當制定一些能夠鼓勵個人或者企業出資參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政策,如:利用冠名權、建碑立傳等形式鼓勵個人或企業參與公共產品供給。
(2)政府委托私人的供給方式—即政府可以將農村公共產品委托給私人來提供。這主要是對于那些可以收費的農村公共產品所采用的供給方式。政府通過承包、租賃、托管等方式在政府和私人或企業之間簽訂合同,私人或企業按照政府的意圖或合同提供公共產品。
(3)政府補貼私人或企業的供給方式。政府為了提高效率或彌補財力不足,可以通過直接補貼或間接補貼的方式,來鼓勵和幫助私人或企業提供農村公共產品,如面向個人或企業的財政撥款、減征免征稅收、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等??傊?,通過我國農村公共產品共給主體的創新,以緩解供求矛盾和提高供給效率,建立起城鄉公共產品供給逐步實現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待遇,使我國的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樣可以享受公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