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29: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評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鄉資源與規劃學院教學督導小組始成立于20*年,第一屆督導小組由5名成員組成,**,由我擔任組長。擬定了《城鄉資源與規劃學院教學督導小組工作實施暫行辦法》,第一屆督導小組主要工作內容為“課堂教學質量的督導”、“學院教學工作檢查”與“推優”。以督導小組成員自由聽評課與每學期1-2次集體聽評課性結合,進行課堂教學質量督導,重點對新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指導。配合學院教務辦進行期初、期中教學檢查,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參與學院教學能手與教學新秀的選拔與推薦工作。為促進學院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一定作用,也為學院教學督導工作奠定基礎。
20*年3月學院重新成立了教學督導小組,更換人員,壯大力量,替換了**、**兩位學院外教授,因為他們不可能切實參與各項督導工作。補充了主持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唐克華教授和資深園林專家杜亞填副教授,特別補充了楊海榮老師作為秘書,完善了組織結構,壯大了督導小組的工作力量,使督導工作上一個臺階。修訂了《城鄉資源與規劃學院教學督導小組工作實施暫行辦法》,在督導工作中以“課堂教學質量控制”與“教學檢查”為基礎,狠抓“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控制”,認真做好“青年教師的指導”與“教學與教改研究的督導”,促進學院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年度教學督導工作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檢查與指導。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教師備課、講課的實際情況,發現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進行指導,促進了學院課堂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20*年度開展了3次集體聽評課活動(共20節)。上學期第一次集體聽課對象是我院推薦的教學新秀與準備申報職稱的教師,配合學校的教學新秀推薦工作,對教學新秀進行選拔并指導提高,對職稱晉升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把關。第二次聽課重點為園林專業的課程,為該專業的評估做了積極的準備工作。下學期,為了迎接省教育廳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課堂教學專項抽查活動,督導小組進行集體聽評課活動,以青年教師所授課程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相關課程為重點。青年教師的培養是我們學院的重點工作之一,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我學院新開辦專業,良好的課堂教學質量是保證專業辦學水平的首要環節。每次集體聽課后,都及時評課,認真記錄,及時向授課教師反饋意見,每次集體聽評課活動結束后能夠及時書面總結,向學院教務辦匯報,嚴把學院的課堂教學質量關。
2、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控制工作。畢業論文(設計)是本科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學院督導小組重視對該環節的質量監控,20*年上學期督導小組參加了04級園林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的答辯,發現畢業論文的質量不理想,及時提出了整改意見,并嚴密督促,直至論文再答辯前夕,發現整改質量不理想,最后督導小組成員都直接指導了論文修改工作,確保了04級園林專業的畢業論文質量。20*年下學期,論文督導工作走在了前面,督導小組首先參與了05級畢業論文(設計)課題審查,把好選題質量關,然后參與了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對畢業論文(設計)的研究方法進行了指導,使得論文質量有顯著提高。
3、青年教師的指導與培養。經過專業調整后,我院專業主干課程多由青年教師擔任,青年教師決定著學院的整體教學質量。青年教師接觸教學不久,教學經驗缺乏,需要幫助。此外,青年教師的工作新鮮感強、熱情高,如果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鉆研課堂教學方面,可使他們迅速掌握教學規范與課堂教學方法、技巧,形成一個高質量工作的態度與習慣,對于學院教學質量提高、師資隊伍建設以及他們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把青年教師的指導作為*年度督導工作重點內容之一。督導小組主要通過兩個方面對他們進行了指導。一方面,把好上課關。學院集體聽課多次以青年教師所授課程為聽課重點,對于他們的課堂教學進行全面分析,準確診斷,針對他們的個人特點,提出良好的改進意見。特別是發現部分課堂教學質量好的年輕教師,鼓勵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新秀”的目標邁進。另一方面,學院教學督導小組開展了對青年教師指導培養工作,督導小組集體制定了培養計劃,計劃中對每位青年教師進行了現狀分析,并確定了具體的培養目標。為每名青年老師配備了兩名指導老師,指導他們提高教學質量,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按期完成科研課題;對年輕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問題,積極幫助協調解決;對于他們的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上進心。*年度先后對9位青年教師進行了指導與培養,此項工作促進了學院整體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高,活躍了學院教學研究與學科建設氛圍,促進了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
4、主要參與完成園林專業評建工作。學院督導既是教練員、裁判員也是運功員,是學院完成重大教學任務時的主力軍。在*年上學期我院園林專業評估中勇挑重擔,5個督導小組成員,3個是材料工作組的小組長,1個負責特色項目,1個負責接待。各位小組長既親自撰寫大量材料,又布置并指導同事們共同戰斗,對于個別思想不通的同志進行耐心的思想工作,督促他們參與評建工作,并及時把好材料的質量關,在學院完成專業評估,積極開展專業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5、校級教學研究課題的評審與指導。根據學校教務處下發的申報20*年度校級教改課題的通知,我院教學督導積極開展工作,及時與所指導的青年老師聯系,鼓勵他們申報課題,并對他們進行選題指導。最后督導小組集體對青年教師所申報的課題進行現場點評與審定,對每個申請課題,進行分析與指導,針對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存在的不足,向各位申請人當面提出許多改進意見。幫助教師們開闊教改思路,提高認識。
6、其他工作:參與教學檢查、引進人員聽評課,參與學風建設等等。
二、成績與經驗總結
(一)成績總結
1、學院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教師對課堂教學理論與方法的認識提高,責任心加強,求質量氛圍形成,課堂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在20*下學期學院集體聽評課活動中,7位教師3優、3良、1中。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水平提高,選題質量明顯好轉,論文研究方法大有改進,論文質量顯著提高。
2、教學與教改研究重新起步。學院教師整體教學理論水平提高,教研思路拓展,教學與教改研究已經重新起步。校級教改課題的申報數量從07年的從1項上升到6項,其中5個課題的申請人是我們在培養的青年教師。
3、形成了青年教師指導機制,青年教師迅速進步。第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總體提高,劉衛國老師在*年上學期被評為教學新秀,吳吉林、龍自立老師在*年下學期學院集體聽評中與校區教學抽查中表現優秀,受到一致好評。第二,教研思路拓展,教研熱情高。在培養的5位老師申報了教改研究項目。第三,積極參與了教學組織與管理,3位青年教師擔任了系主任與系副主任,能夠較好地完成各系教學工作的組織運轉。
(二)經驗分析
以上成績的取得凝集了學院領導的心血與各位督導成員的辛勤汗水。
1、領導的重視與支持。麻明友院長與田建林院助指導了*年度督導小組的籌建與成立工作,補充了能夠實際開展工作的唐克華和杜亞填老師,壯大了督導小組的工作力量。麻院長與田助理還參與部分督導工作,親自做為導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經常參與集體聽評課。
2、督導小組成員強烈的工作責任心與樂于奉獻的精神。學院督導在完成自己較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之余,積極認真參與各項督導工作,體現了強烈的責任心與樂于奉獻精神。廖博儒老師與唐純翼老師承擔了教學任務較重,但他們能夠克服困難,堅持參加集體聽評課。*年下學期,集體聽評課那幾天下大雨,而廖博儒老師家住校外,上午冒雨騎單車來上課,下午冒雨騎單車參加集體聽評課。杜亞填老師,教學科研、社會工作,個人學習,工作繁忙,他能夠克服困難,參加督導小組的多項活動。羅慶華與唐克華老師在*年度上學期末的人員分流中,被安排到重點實驗室,但他們善始善終,堅持參加學院督導工作。此外,他們還勇于分擔集體的困難,在園林專業的部分課程無人接受時,分別接受了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并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上好課。楊海榮老師,認真負責,耐心做好記錄,及時收集整理工作資料,認真細致落實工作中各種事務。此外,各位督導小組成員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組織有序,工作細致到位,講究實效。每學期初,根據學校與學院教學工作計劃,認真制定學院督導工作計劃,并制定了具體的工作周歷。而且對計劃進行集體討論,這樣充分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整個計劃較完善、周密,能抓住學院教學質量控制的工作重點,也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工作組織有序,每次具體的督導活動也有計劃與總結。工作細致到位,講究實效,比如,集體聽評課,我們做到聽課后及時評課,評課后及時反饋;進行教改課題評審,我們采用現場匯報,現場點評,讓申報老師們提高教研認識,開闊教改思路。青年教師指導,集體制定了培養計劃,計劃中對每位青年教師進行了現狀分析,并確定了具體的培養目標。從而使我們的督導工作有的放矢,實施有序,效果明顯。
4、根據學院實際,抓住學院教學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教學質量監控有力。對于教學工作的督導,始終把課堂教學與畢業論文質量作為督導工作的重點;對于教師督導,重點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與培養。教學質量監控有力,效果顯著。
三、工作不足與展望
幾年來,教學督導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首先,工作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質量、論文質量、教師教學水平提高和教研等方面,而在學風建設方面所做的工作有所欠缺;其次,對青年教師的指導與培養工作有待于進一步加強落實,必須努力改進。
1、協助學院進行學風建設。學風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優良的學風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條件,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因此,督導小組必須協助學院進行學風建設。
一. 堅持理論學習,積極撰寫心得文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本“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認真學習了“教學論新編”,“成功教育理論”?!皵祵W教學論”等教學理論,學習學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為全組教師的共識,不光如此,我們還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認真撰寫論文。幾年來,數學教研組每年都有論文獲獎。每年都有論文在刊物上發表。其中,好的老師的論文曾獲市論文評比三等獎,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發表。白機老師的論文“導言設計芻議”獲區成教系統一等獎,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發表。在成教系統教學經驗交流會上,閆老師的文章“讓學生在數學課上體驗成功”在大會上進行交流。
二. 積極參加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我組老師積極參加市區,校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不光是校內、區內的教研活動.每年還有3-4次參加區數學研討論及教材,教法輔導.還曾幾次到似的、撰血等兄弟校參加教學研究活動。
我們每學期初教研活動有計劃,學期末教研活動有總結。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且把這個活動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每學期開展單元說課。也就是說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說教材的前后聯系,說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措施,說本單元學生應掌握的解題規律、方法、技巧。每學期開展聽評課。我組教師十分重視聽評課活動,聽課前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切磋。聽課后認真評課。如教學內容安排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聽評課活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成教系統組織的公開課,觀摩課每年都有數學老師參加,且二位教師的公開課得到高度評價。
改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差,對學習數學缺乏自信的特點,我們嘗試用“導言設計”,“自制教具”?!坝嬎銠C輔助教學”等手段創設學習情境,調動學生興趣,激勵學生思維。
為了掌握利用多媒體技術。我組老師積極參加課件的學習和制做。初步掌握了制作動畫的基本技能,。獲學校課件制做評比二等獎,趙立新、王淑敏老師獲三等到獎。
教研組的活動和工作促進了數學老師素質的提高,促進了實踐經驗到理論的升華。同時也提高了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從2004年到2005年。連續參加市數學水平測試都取得了較好成績,及格率達到到99%以上,
針對我校學生數學基礎優秀率達到68%以上。
一、從傳統聽評課到課堂觀察:專業化的需求聽評課始于何時?筆者尚未考證。但毫無疑問,聽評課已成為我國中小學教師一項重要的專業業務活動。據筆者不完全調查,一般來說,我國學校規定教師一學期的聽課節數在10~20節之間。“最?!钡囊凰鶎W校規定,每個教師一學期必須聽38節課,并遞交聽課筆記以備檢查。然而,可參照的日本、新加坡的學校在這方面都沒有給教師作如此硬性的規定。日本學校一學年有三個學期,小學一般每月教師參加聽評課1~2次,4月份、9月份、1月份,由于剛開學或學期結束,學校一般不開展聽評課,所以按學年算的話,一學年大概有7~8次。初中只有熱心課例研究的學校,教師才會做到一個月參加聽評課一次,一般的學校就很難說。高中幾乎沒有聽評課活動。新加坡學校沒有明確規定每學期的聽評課節數,只有如下兩條規定與之有關:(1)教師每年需參加100小時的專業發展活動,主要形式有:閱讀與教學相關或其他專業領域的書籍;上培訓課、參加研討會、講座等;教師之間聽課、觀課與議課;進行教研活動,如行動研究。(2)學校安排相同科目、相同年級的教師每周有一小時是大家共同的空節,可用來共同議課、備課。如果聽課節數不能說明多少問題的話,那么,教師是如何開展聽評課這項專業活動的?作為專業人員的教師所從事的活動是否具有專業性?這可能是我們更需要探討的問題。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參與同伴間的聽評課,所花時間較多,所獲效果有限。究其原因,是專業化程度不高。這主要體現為“三無”:聽課,無合作的任務,無明確的分工;評課,無證據的推論,基于假設的話語居多;聽評課,無研究的實踐,應付任務式的居多。[1]鑒于聽評課活動中存在的上述“去專業”現象,我們是否需要用一種專業的思維來思考教師同伴間的聽評課,以改善教師日常的專業活動呢?筆者所參與的團隊經過五年多的努力,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一種教師同伴合作研究課堂的聽評課模式——課堂觀察LICC范式。[2]我們的假設及基本觀點是:課堂教學是一種專業實踐,因此,我們需要“從簡單思維走向復雜思維”,摒棄簡單化的理論思維即分解思維,用復雜的實踐思維來審視聽評課活動;課與人(教師與學生)是二合一的,世界上不存在沒有“人”的課,因此,我們需要“從對立思維走向理解思維”,摒棄那種所謂的“自我本位即假如我來上……”“就課論課不涉及人”的思維,用理解、體諒、多元、支持的態度來對待他人的課;聽評課是教師同伴合作實踐的重要活動之一,因此,我們需要“從業余的思維走向專業的思維”,摒棄那種“無需知識基礎”、“誰都可以聽評課”、“隨意點評”的做法,倡導那種理解課堂、重在合作、關注學習、基于證據的聽評課。
二、課堂觀察LICC范式:一種新的課堂研究范式
“范式”這一術語的廣泛傳播以及人們對此的普遍認同,不僅源于庫恩在其經典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對“范式”概念的提出,更是源于“范式”一詞對于科學革命結構變更的經典詮釋。庫恩認為,科學知識的增長,以及科學家如何通過自己的研究促進這種增長,這些研究領域里司空見慣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有科學發展模式的。這種模式就是:前范式科學——常規科學——革命科學——新常規科學,表征每一階段的核心就是“范式”,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階段必須要經歷一種“格式塔”的轉換。[3]盡管庫恩的本意在于用“范式”一詞來解釋科學革命的結構,并提出了科學革命結構的間斷模式,認為科學的發展是以范式的轉換為標志,“但他賦予了‘范式’一詞以元理論判據意義上的內涵,從而使‘范式’一詞成為一種廣泛適用的劃界術語”。[4]那么,到底什么是范式呢?或者說范式的本質究竟是什么?英國學者瑪斯特曼將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所使用的至少21種范式的涵義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形而上學范式或者元范式、社會學范式、人工范式或構造范式。[5]鑒于這一術語的多義性,庫恩于1987年撰寫了《再論范式》一文,將“范式”的涵義詮釋為科學共同體在專業領域所達成的共識。如果從庫恩堅持常規科學的中心地位這一立場出發,進行哲學上的推論,就可以得出:范式就是指某一科學共同體采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法來研究同一領域的特定問題。[6]據此,我們可以得出“范式”所指涉的三大核心要素:共同體是科學范式形成的最基本的實體要素,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無形的,只要擁有共同的信念;問題域是研究信念的寄托和載體,亦是科學范式得以形成的保障;解題方法或思考方法是共同體對話的基礎,也是產生可比性的科學成就的前提條件。我們按照這三個要素來分解課堂觀察LICC范式。
(一)教師課堂觀察合作體教師的專業事務可以分兩大類:一是個人實踐,二是合作實踐。課堂觀察不是教師個體的業務活動,而是一個合作體的專業實踐。課堂觀察主要不是教師的自我觀察,也不是教師個體隨意去“觀”別的教師的課,而是指有組織、有準備、有程序的專業活動,關鍵在于什么樣的團隊或小組才是合作體。據筆者研究發現,一個合作體必須至少擁有四個元素:有主體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務、有共享的規則、有互惠的效益。[7]盡管庫恩在描述科學共同體時非常強調“共同的信念”,但筆者以為,在實踐中提煉出來的“主體的意愿”可能更通俗、更容易接受。不僅如此,筆者還在合作的技術與可持續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樣的合作體就不像庫恩的共同體“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而是強調任務驅動的、持續合作的研究團隊。它可以是正式建制的組織,如備課組、教研組等,也可以是自愿組合的組織。
(二)問題域:課堂教學的解構課堂觀察,言下之意,就是觀察課堂。然而,課堂是什么?是教師的教嗎?為什么我們的聽評課習慣都是“聽評”教師的行為呢?筆者從實踐中演繹出課堂的四個要素(見下圖):學生學習(Learning)、教師教學(Instruction)、課程性質(Curriculum)和課堂文化(Culture),課堂觀察LICC范式的命名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其中學生學習是課堂的核心,另外三個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要素,圖中的箭頭表明各要素間的關系。出于觀察的需要,遵循理論的邏輯,將每個要素分解成5個視角,再將每個視角分解成3~5個可供選擇的觀察點,這樣,就形成了“4要素20視角68觀察點”(見表1),這為我們理解課堂、確定研究問題、明確觀察任務提供了一張清晰的認知地圖和實用的研究框架。[8]按照庫恩的說法,范式的科學成就旨在為科學共同體的繼續研究“開拓廣闊的天地,提供各種各樣的問題”。[9]上述68個觀察點并不是要求每堂課都需要觀察68個點,它只是說明課堂是非常復雜的,充滿著豐富的信息。我們通過解構課堂,一是為觀察者開展課堂觀察提供知識基礎或問題基礎;二是讓觀察者認識到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課堂觀察需要“合而作之”,正如醫生碰到個人解決不了的病情就需要會診一樣。
(三)解題方式:課堂觀察的程序在明確了主體層面的“合作體”和內容層面的“問題域”后,范式的最后一個要素就是“解題方式”了。在庫恩看來,運用這一層面上的范式能使常規科學解決疑難的活動得以完成,所以,范式可以“提供概念上和實驗上的工具”。[10]一個范式,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方式、方法、工具來解決疑難的科學問題;作為聽評課的新型范式,一項專業的研究活動,課堂觀察同樣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在研究方法層面有兩層意思。其一,課堂觀察遵循可觀察、可記錄的原則,通過解構課堂,將研究問題具體化為觀察點,將課堂中連續性事件拆解為一個個時間單元,將課堂中復雜性情境拆解為一個個空間單元,透過觀察點對一個個單元進行定格、掃描,搜集、描述與記錄相關的詳細信息,再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分析、推論,以此改善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其二,課堂觀察的有效實施,需要借助于三個階段的持續活動——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課后會議。課前會議主要是讓上課教師陳述內容主題、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環節、學習結果檢測等,以便觀察者確定有針對性的觀察點。課中觀察主要是觀察者根據自己的任務開發課堂觀察工具,以便自己收集更可靠的證據,并根據課堂觀察工具,選擇觀察位置、觀察角度進入實地觀察,收集那些可以作為關鍵性證據的課堂實錄,或記下自己的思考。課后會議階段主要關注定量或定性分析、有效學習的證據、資源利用的適宜性、預設與生成以及上課教師的自我反思等;最后,圍繞課前會議確立的觀察點,提出指向教學改進的、針對此情此境此教師的建議和對策。
三、課堂觀察LICC范式的貢獻與局限如果從范式的視角去審視傳統的聽評課,那么它大概可以歸為前范式時期,因為范式的要素沒有清晰地表現出來。課堂觀察LICC范式生長于傳統的聽評課,日前已在實踐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教師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有用的課堂研究范式。那么,它的貢獻到底在哪里?它給課堂研究領域帶來什么樣的進步呢?
(一)課堂研究的范式課堂一直是人們關注或研究的領域,課堂研究已經出現過許多范式,每種范式都在堅持自身的信念,創造或豐富關于課堂的知識。就目前而言,在課堂研究領域比較活躍的范式大概有如下四類。從范式的三要素來看,每種范式在信念、問題域與解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分歧,但這在社會科學領域也是常見的。(見表2)課堂觀察LICC范式隸屬觀察/評論范式,它堅持科學實用主義,強調教師間的合作,倡導基于證據的研究,推崇評論中的對話與分享,指向教與學行為的改進,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改善與教師專業的發展。正因為它具有這樣的特性,所以它能夠在課堂研究范式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課堂觀察LICC范式的貢獻在庫恩等人看來,在自然科學領域,范式的貢獻在于促進知識的增長。如果我們在社會科學領域討論范式,那么我們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增長,更重要的應關注參與者——人的發展。依此看來,課堂觀察LICC范式,至少有如下幾方面的貢獻。1.豐富了有關課堂的知識LICC范式的成就之一是將課堂分解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與“課堂文化”4個要素。其中“學生學習”占據中心地位,其他3個要素都是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每個要素被分解成5個視角,每個視角又被分解成3~5個可供選擇的觀察點,這樣就形成了“4要素20視角68觀察點”。這種對課堂的解構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課堂的認識,也為開展課堂觀察提供了強有力的知識基礎。2.提供了一套程序與技術LICC范式規定了課堂觀察的程序,即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與課后會議,保證了研究的針對性與延續性,克服了傳統聽評課的隨意、零散、膚淺等問題。同時,還提供了觀察點確定、觀察與記錄工具的開發、數據處理與推論、課例編制等技術,體現了教師研究的專業性。3.改善了學生的課堂學習LICC范式的專業性標志就在于,課堂觀察的對象主要不是教師教學而是學生學習,所有的觀察點都是為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而設計的。因此課堂觀察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學生。五年多的實踐證明,課堂觀察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創造了更適宜的環境,使教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使學生的成績得到了明顯的提高。4.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以浙江余杭高級中學生物教研組為例,一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9人教研組,通過4年來的課堂觀察,在教研系統組織的論文評比中,該組獲獎論文有39篇,其中,省、市級一等獎6篇;18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出現了人人有獎、人人的現象。究其原因,是開展課堂觀察把寫論文的方式改變了:從坐而論道“寫”論文變成了起而行之“做”論文。
為了強化學校教研活動氛圍,提高課堂授課水平,我們昨天借語文教研日,對初四講課教師進行了評課活動。老師針對初四畢業班課堂教學的實效與常效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研討氣氛非常熱烈,主要針對如下問題作了集中討論。
一、畢業班的語文教學更要注重實效性
怎樣在有限的 45分鐘內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這不只是任課教師的嚴謹、認真的授課態度問題,更要在課前對授課的內容千錘百煉,精講精練,前后聯系,舉一反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燃燒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關于議論這種文體,我們初四語文教師應該怎樣上得更好?
本次上課匡老師講了小說《孤獨之旅》,,董和蘇老師教的是議論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其他教師分別上的是《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種》、《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雖然現在的課堂強調淡化文體,但中考閱讀題仍是按文體分類,不同文體的文章,做題的思路答題的術語要求也是不同的,為了讓學生學會閱讀議論文,在教學此類文體時,老師們一致商定,由議論文知識入手,條理清晰的理清文章的論證結構,以科學嚴謹的語言,教會學生樹立自己的觀點,闡明自己的觀點,讓別人信服自己的觀點。議論文本就是以理服人,以理性的授課思路教會學生讀議論文,這樣喲撲實效也有常效。
三、針對本單元有爭議的幾個知識點。老師們在經過激烈爭論后,達成了思路的共識。
本次聽課,老師們提出了兩個有爭議的問題:
1、《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種》的論點究竟是什么?
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們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意見傾向???、董老師認為題目就是論點,徐、韓老師認為題目只是個引子,引出論題——人的創造性思維主要的要素。張、范、蘇老師認為最后一段的結論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各位老師都提出了自己的論據證明自己所持論點是有道理的。但最后終因為各有道理,誰也沒能說服對方,最終一致形成這樣的教學思路。按自己的觀點講課,但把其他的兩種意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心中有數,不迷信老師和權威,真正把“事物正確答案不只是一個”運用到生活中去。
2、是《魚我所欲也》的論點是“舍生取義”還是“不失本心”?
一、制訂計劃,加強落實
開學初,制定課題組和個人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并在工作中圍繞本學期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務,積極落實。并取得很好的成績,本學期是課題研究的中心階段,課題研究成果,已經初見彌端。
二、提高認識,加強學習
本期來,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積極探索加速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途徑和方法。首先加強課題組教師的理論學習,本學期我校理論集中學習4次,通過理論學習,是我們的課題研究,有知識支柱,使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因為我們認識到校內網絡教學系統的建立和應用,可以極大的刺激和促進校園信息化的建設。認識到課題研究是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現代遠程教育項目開發利用得好,可以為教育改革,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可以大大改善教學的條件,更新各種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一種具有現代氣息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和信息素養的培養,可以讓師生們切實感覺到信息化與自己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貼近。因此,我校由校長親自抓項目的建設,管理人員具體負責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并有嚴格的管理使用制度,以保證正常使用。
三、本學期課題研究成果
本學起初,我校集中學習了安徽省農遠使用的幾種方法法,并在研究中有針對性的加以研究。提煉出一下五種:
1、“光盤教學—教師輔導”型:以光盤教學為主,教師參照光盤的組織形式,組織學生模仿學習、對教學知識提煉概括。
2、“教師上課—光盤輔助”型:以教師教學為主,用光盤中有效的資源和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
3、“提供樣板—示范引導”型:以教學光盤中的學生為榜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4、“課堂直播—同步教學”型:直接播放教學光盤,學生進行同步學習。
5、“轉換資源—自主創新”型:對教學光盤中的有效資源進行重構,用于教師開展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
三、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課題研究課,是教師走向成功的開始,我能積極參與上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本學期,模式一小組課題研討課四次。(分別是林乃喜老師上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代玉軍老師上的《七顆鉆石》、郝潔老師上的《 is this your skirt ? 》和侯玲老師上的《認識小數》)在每次的活動中,我都能認真學習、記錄,和課題組的老師座談,交流,并把評課意見上傳到個人博客上。在評課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收獲很大,學到很多新的理念。本人是模式一的組長,還擔負著組織小組活動的任務,每月召開一次小組會議,安排本月工作,并在月末收集、整理、匯總課題組各項資料。督促其他成員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務。
四、存在的問題
1、由于教導處工作比較繁忙,以及本學期教學活動比較頻繁,本人的課題實驗課沒有得到落實。
任教學科:四年級 數學
研究的課題: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
1、通過《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與實驗,總結并形成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網絡資源的教學應用方法。
2、通過對課題的研究探討,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探索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網絡條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應用的能力,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
3、本學期我準備重點學習模式三網絡資源教學應用十法中的“視聽資源創境法”。
本學期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計劃:
三月份:
(1)學習學校課題組的總計劃。
(2)寫好《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3)撰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豐富博客內容,充分利用的博客向同課題組教師學習。
(5)認真準備課題組安排的課題實驗課,及時反思總結。
四月份: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鉆研有關《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的理論知識。
(2)認真閱讀課題組王道兵老師研討課的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五月份:
(1)繼續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2)認真閱讀課題組上課教師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4)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
六月份:
(1)認真閱讀課題組上課教師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2)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七月份:
(1)撰寫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2)撰寫個人課題小結,并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3)收集、整理課題組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一、立足課堂教學。
切實落實常規教學的學生觀、時效觀和評價觀。精心設計每一堂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既是確保優良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必經之路,更是教學科研的源泉。沒有課堂教學的實踐體驗,教研只是紙上談兵,海市蜃樓。
二、著力課后反思。
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扎實實施教學、細心反思教學是教師的常規任務。就教研而言,課后反思尤其重要。及時回顧和總結每課的心得體會,并寫出教學后記,記錄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只有這樣,教師的內在因素才能起作用,才能提高自身素質。反思內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教學中的失誤。包括過程和結果,這是反思的首要內容。
(二)成功的教學經驗。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以及如何適時變換教學法;如何自然、恰當地導入新課;如何充分準備教具;為講解重點和突破難點選用了什么典型例句,創設了什么情景和意境;發現并解決難點的有效方法等。
(三)回憶和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
(四)回憶和記錄教學過程中的突發靈感以及臨場變通或調控的閃光點。課后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課后反思既是教師總結教學經驗,摸索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師自身剖析,提高教學質量和深化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三、虛心聽課,誠心評課。
有人說:“公開課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贝_實如此,我是在聽公開課的過程中成長的,也是在做公開課的過程中成長的。教學之余聽課評課是學習交流的好機會。經常去聽同年級或跨年級新、老教師的課感受不同,受益匪淺。各級各類的公開課價值更大。只有廣泛汲取眾家精華才能快速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各級各類的觀摩課、展示課和公開課呈現的是共性化、典型化的學習資訊,靠互動交流達到預期目的。而同事之間的隨堂聽課獲取的是更為切合實際、真實有效的個性化教學技能技巧??孔约喝ジ形颉⒎治?、思考、評價、判斷。一般來說,公開課包括三種類型:示范型公開課;研究型公開課和競賽型公開課。公開課通常是有組織的,有一定規模的,有特別準備的開放課堂。它為聽課者提供一個真實的研討情境,大家一起聽課,學習、交流、研討某一課題或教學模式并從中找出可供教學實踐參考和借鑒的有效元素。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既有發現的快樂,又有創造的快樂。聽課是輸入感性認識的過程,而評課則是通過大腦解碼處理輸入的信息讓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的重要過程。換言之,是感知上升為理論的重要過程。虛心聽課后更應誠心評課。評課要掌握評價標準。應聯系對比他人的意見和觀點,客觀、真實、全面地分析判斷及評價課堂教學的過程和結果,明辨是非優劣,得失功過。持之以恒,教師個人的綜合歸納概括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鑒定評價能力都會有顯著提高。這些能力恰好是從事教學科研必備的基本能力。
四、虔誠拜師,專心學藝。
凡事不可都得親身經歷,經驗不可都親自體驗。為人處事要有“空杯心態”。虛心向他人學習方可盡快完善自我。根據不同教師的特長拜師學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多接觸了解對方,其言談舉止都會感染自己的氣質和風格。隨堂聽課更容易掌握或承傳其優良的教態教法。在解答疑難和說課評課的過程中,能學到很多書本上難以學到的東西。名師的關愛指教在教師專業成長中固然重要,但這只是外因,關鍵還是靠自己本身的內因起作用。
(一)熱情主動、認真積極地參與各級各類的教學教研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你跟“師傅”去聽市級公開課,認真聽課、詳細記錄不必提示,評課環節你該如何對待呢? 或許師傅會要你做代表發言。不是師傅偷懶,而是師傅創造條件給你機會去鍛煉。自己就應該認真對待、積極準備,先把個人的觀點意見告知師傅,請對方鑒定修正后,再把較為成熟和完美的評價意見和觀點亮出來供與會的同行們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