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29: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園藝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園藝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84-02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教育結構里最高層次的教育,培養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當前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而如何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是需要深入思考并加以解決的問題。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緊密結合實踐,提高其創新實踐能力是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實踐能力及其個性發展,同時符合當下的經濟、社會和科技進步的,具有創新性質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制度和模式至關重要。
1 園藝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
為園藝技術研究、應用、開發及推廣、園藝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綜合職業技能的應用型高層次人才是園藝領域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定位。根據園藝行業、產業及其技術特征,園藝領域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涵蓋的服務領域包括園藝良種繁育與推廣、基地規劃、設施設計與建設、生產管理、現代農業園區管理、園林苗木繁育、園林綠地規劃設計以及園藝全產業鏈技術體系建設與創新等。
2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重要性
為更好地滿足社會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立足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實際,將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的培養模式逐漸轉變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實現研究生教育結構的歷史性轉型和戰略性調整。園藝領域全日制碩士專業涵蓋了果樹、蔬菜、觀賞園藝、茶學及其與之相關的交叉領域設施園藝中的諸項內容,果、菜、花、茶的栽培及繁種、貯藏加工的新技術與應用推廣。園藝領域碩士專業學位人才的培養,應與園藝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與學術型碩士學位相比,所學課程結構更加注重應用技術和實踐技能。學位獲得者應具備農業技術推廣理論和方法,掌握園藝科學最新成果和應用技術,能夠獨立承擔園藝科學試驗研究、技術指導、組織生產及經驗管理任務,具備編制園藝發展規劃、開展咨詢服務等綜合能力。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自2010年開始招收園藝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起步較晚,健全合適的培養模式,對于提高研究生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3 園藝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
3.1 構建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應面向行業和社會,培養實踐能力優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專業實踐能力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生命,實踐類課程是培養專業實踐能力的基礎。園藝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形成了以實踐取向為主導的課程體系。園藝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應學習農業碩士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術課程內容;系統地學習園藝專業基礎知識、現代傳媒知識、農業推廣知識等相關知識;還要學習生產管理技能、教學技能、調查分析技能、計劃與評估技能等。專業技能素質培養包含果樹、蔬菜、觀賞植物的品種培育、種苗生產、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采后儲運加工以及園藝產品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3.2 搭建產學研結合的多元化專業實踐平臺
專業實踐能力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核心問題,專業實踐平臺的搭建和管理非常重要。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中,應屆本科畢業生所占比例較大,這些學生缺少實踐經歷,只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創建實踐基地則是研究生培養單位與行業企業共同搭建的一個人才培養平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通過專業實習、教育見習、企業實踐的方式,利用共建的平臺先行了解相關職業行業的實際情況,在實踐基地中實現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深化理論[1]。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要充分加強與相關行業組織的聯系,建立長期、穩定的實踐基地。建設實踐基地要發揮校院兩級單位的主動性,學??沙袚糠挚鐚W院的專業學位基地建設,同時采用激勵措施鼓勵和支持學院多渠道自主聯系、建設實踐基地。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多方面的溝通和深層次的合作,優勢互補,建立產學研結合的多元化專業實踐平臺,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培養具有創新活力和工程素養的高級人才[2]。
3.3 實行“雙導師制”培養模式
選聘實踐經驗豐富、教育研究能力強的教師任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校內導師。因為部分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并不具備相應的學術及學歷水平,所以加強對一些學術型導師的培訓和鍛煉,選送缺乏實踐經驗的導師到科研、管理、生產等領域進行鍛煉,促使其轉型[3],改善師資隊伍結構。一般選聘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擔任校外導師,同時,要求其有能力、有時間且愿意為研究生提供實踐指導。校外導師主要指導研究生實踐工作,對實踐環節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具體指導意見和建議,并與校內導師共同商討、制定研究生培養方案,以保證研究生所學課程能夠為實踐及將來的工作服務。同時,校外導師提供學位論文需要的相關項目材料,協助學校導師做好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指導工作。
3.4 規范學位論文管理評價體系
學位論文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最后一環,也是實踐能力的綜合體現。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是研究生對專業領域認識和理解的凝練。規范專業學位論文研究的實質就是構建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學位論文體系,并在規范中進一步強化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因而,必須加強學位論文的規范和管理。首先,學位論文的課題應結合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實踐和項目研發而選擇,突出實踐應用能力,避免將純理論或重科學研究的課題作為學位論文選題[1]。園藝領域要求結合產業中存在的問題、導師研究項目和培養單位基本條件選題。選題應來源于園藝產業的實際需求,是某一區域園藝產業或科技型企業發展中亟需解決的生產、技術、流通或管理等領域的具體命題;應用實證研究方法等開展試驗研究。鼓勵和支持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或畢業設計形式多踴,論文可以是市場(產業)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試驗研究、產品開發、產業規劃設計、產業案例分析等。研究生培養單位應進一步完善專業學位的論文評價標準,引導研究生樹立問題意識、實踐導向、應用導向,圍繞行業或職業的現實問題,將理論和自身實踐經歷有機結合。調整專業學位答辯委員會的成員結構,擴大具有行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的委員比例。同時,規范學位論文研究也離不開校內外導師的力量。校內外導師要引導研究生結合實踐經歷進行論文撰寫,將實踐過程中面臨的行業(職業)問題作為論文研究中心,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強化自身實踐能力。
3.5 加強教學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設
以專業學位改革為契機,以培養研究生實踐能力為核心,探索適合的培養模式,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管理制度。人才培養要緊跟時代步伐,不能一蹴而就。在加強教學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設的同時,要依據社會、行業、企業對畢業生的意見反饋,以及社會重大需求的變化而持續不斷改進培養模式,切實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4]。各專業學位培養單位組建由主管院長任組長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研究生實踐工作的組織實施、考核、總結和表彰等工作。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實踐學習前,在校內外導師指導下,制訂個人實踐計劃。另外,研究生在基地實踐期間要遵守基地單位的有關定與要求,認真完成預定的實踐任務。實踐領導工作小組以研究生的工作態度和實踐任務完成的效果、實踐單位評語及書面總結等為依據進行考核[5]。為了保障實踐教學的質量,實踐環節考核評定項目和標準必須按《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關于碩士研究生參加實踐環節的有關規定》的要求執行。制度的建立保證了園藝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的順利進行,為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4 結語
園藝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的問題與挑戰。園藝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遵循“合理定位、明確方向、突出特色、提高發展”的原則,強調科學、全面的人才培養質量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緊緊圍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特色,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園藝領域應用研究型人才[6]。
5 參考文獻
[1] 陳培坤.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3):136-137.
[2] 徐林,張斌,鞏恩普,等.控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術[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10):11-14.
[3] 劉宗堡.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102-103.
[4] 聶文龍.教育改革推進中專業學位碩士培養存在的問題[J].教育理論研究,2016(6):187-188.
設施園藝學是涵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等多門學科和多種系統的一門科學,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便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1]。它要求從事設施園藝領域的人才必須具有多學科的理論基礎知識,具有很強的應用技能和實踐性。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對設施園藝人才的需要,迫切需要積極探索設施園藝實驗教學新思路。因此,必須對設施園藝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實驗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進行設施園藝研究的基本素養。
實驗室開放運行是實驗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是實現創新教育的新舉措[2]。通過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開放實驗,能培養學生獨立從事實驗的能力,幫助他們親身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
實驗室開放內涵和形式
實驗室開放,一般可以分為實驗時間、實驗空間開放,實驗項目開放和實驗對象開放等,它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的物理實驗教學改革[3]。中國教育部于2007年2月發出《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學校的各類實驗室要對本科生開放。安徽農業大學的設施園藝實驗室是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最近幾年,實驗室開放工作實現了有序、生動、持久地開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設施園藝學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建設
完善設施園藝學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
為了推動設施園藝學實驗室有序、持久地開放,安徽農業大學先后出臺了《安徽農業大學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安徽農業大學實驗室開放項目申報指南》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設施園藝學實驗室結合自身情況配套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和實施辦法,學院領導很重視實驗室開放工作,成立了實驗教學中心,組建了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教學的副院長與實驗室主任一起,負責統一規劃、管理實驗室;由全院老師和實驗中心技術人員一起編寫儀器的采購計劃,廣泛征求大家意見,全院師生共同研究探討實驗室開放工作模式和管理措施。
建立促進平臺共享的管理制度
通過校園網絡信息化建設,以全院實驗中心實驗資源為核心,連接各實驗室形成一個開放式共享實驗平臺。學生通過網絡選自己喜歡的實驗課、實驗授課老師等。教師也可以瀏覽平臺成員實驗課、實驗內容安排情況,預約自己的實驗和進行網上回答學生的疑問。極大地提高了實驗教學水平,也為構建各學科之間交叉滲透的實驗氛圍創造了有力條件。
優化實驗室設備配置,加強技能培訓
我院的實驗中心建設得到了校領導的肯定和極大地資助,學校給學院撥了一筆專款用于中心建設和儀器采購。學院把實驗室分為教學平臺和研究平臺,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儀器購置,使得實驗室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鑒于設施園藝實驗的特點,我院在校農場建設了實驗基地,為設施園藝學實驗室配備了一批能夠室外研究的器材和溫室大棚,邀請所購儀器廠家技術人員為全院師生開展儀器安全、正確使用講座,定期加強實驗技能培訓。
創新開放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建設是開放實驗教學的靈魂,資源豐富的實驗項目也最能夠體現開放教學模式的優點[4]。我院是把“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和“學士學位論文”掛鉤的示范院系,開設了綜合性、設計性大實驗,通過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設可以實現以學生自我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具體模式為:綜合性實驗在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以后,運用某一門課程或多門課程的知識,為學生開展實驗技能和方法綜合訓練的復合型實驗,實驗時間可以在一門課程一個循環結束之后,也可以在幾門課程結束之后安排有一定規模較長時間的實驗;設計性實驗在學生經過常規基本實驗訓練以后,開設的高層次實驗。實驗指導教師根據實驗條件、教學要求提出實驗目的和要求,由學生自己制定實驗方案、擬定實驗步驟、獨立完成實驗操作、記錄數據、繪制圖表、分析實驗結果等。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選題,自己設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更進一步的設計性實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結語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和積極探索,設施園藝學實驗室開放管理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運行管理機制,保證了實驗室的正常運轉,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可喜成績。自2008年以來,實驗室承擔了多項全國、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本科生畢業論文多篇入選“校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均在核心期刊。目前,我校設施園藝實驗室正以“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有條不紊地運行著。
【參考文獻】
[1] 李式軍,郭世榮.設施園藝學[M].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2] 向遠明,王伏玲.心理學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的創新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9):356-358.
一、傳統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口徑狹窄
傳統農學專業的學習對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麥、水稻,而北京郊區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三大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甚至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的水稻已經限制生產,小麥亦改為節水種植。有限的農用土地逐漸被籽種農業和設施農業的興起所占領,傳統農學專業人才應用的舞臺日漸縮小。
(二)專業課程老化
傳統農學專業的骨干課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和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和耕作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面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農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生產的機械化、設備的現代化和農業功能的轉化,其學習內容與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漸行漸遠。
(三)實踐教學簡化
學校正向綜合大學轉變,原本在校內的農場、實驗田逐漸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實踐教學遠離教學區,實驗課與理論課在不同場地進行,增大了實驗課的難度和成本,原來每天都要求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教學安排,在成本約束下,變成了一次,投入時間少,學生學農興趣很難形成。(四)動手能力弱化在教學改革“厚基礎”的大背景影響下,專業課時逐漸減少,相應的實踐學時也在減少,在規定的實踐教學時間內,很難培養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實驗課中以驗證性實驗居多,教師無法得到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情況的反饋,學生也以考試能過關的低標準要求自己,導致實驗設計能力差、獨立操作能力差。
二、專業方向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和專業教師的業務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提出了“適合北京需求,培養都市型農業人才”的原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爭創特色專業。
(一)調整專業方向
農學專業的支撐學科以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主,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是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碩士點之一,以農作物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為特色,先后選育出6個小麥品種,6個玉米品種,4個小豆品種,2個大豆品種,師資力量在種子科學方面有優勢。其次,根據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籽種農業將成為北京農業的優勢產業。因此,農學專業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時,將專業學習方向調整為“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2006年,又針對北京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專業領域,借助本院園藝學科和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農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增設了“觀光農業”的學習方向。至此,農學專業包括:“種子科學與工程”和“觀光農業”兩個學習方向,形成了培養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觀光農業兩個核心產業所需人才的新型農學專業,每年兩個專業方向各招收一個本科生班。農學專業的兩個專業方向直接針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的人才培養,特色鮮明?!胺N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北京籽種產業發展需要的,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技能;懂得國內外種子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種子管理部門、種子加工與生產、種子營銷企業等領域和部門,從事新品種選育、種子繁殖生產、種子檢驗、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觀光農業”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掌握觀光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觀光園區、農業文化旅游產業、高科技現代農業園區等部門和領域,從事技術指導、規劃設計、項目策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農學專業課優化整合及骨干課程體系的研究”教改項目的支持下,根據專業學習方向和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調整。經過反復修訂,形成了現在的專業課程體系?!胺N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包括:《植物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法規》《種子經營與管理學》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種子營銷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園藝學概論》《植物種質資源學》《國際貿易學》等。專業課程體系以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貯藏、質量檢驗、經營管理為主線,涉及種業產業化方方面面的知識;“觀光農業”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為《農業生態學》《植物種質資源學》《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生產原理與技術》《都市農業發展規劃》《都市型農業評價案例分析》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新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籽種農業》《農業項目投資與評估》《城市園林與綠化》《觀賞植物裝飾與應用》等,形成了以觀光休閑園區、現代高科技園區建設、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面向北京農業生產需求,很多課程沒有現成教材,任課教師就邊學習、邊總結、邊教學。學生感到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有用武之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方向,每個學生都有專業特長。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為加強實踐環節,在教育部“新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改革工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和校內外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02-2005)教改項目的支持下,將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技能作為農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形成實踐課程《農事學》教學體系。《農事學》在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其配套教材《農事學實踐教程》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該課程改名為《植物科技技能訓練》,成為植科學院所屬農學、園藝、植保專業的基礎實踐課程,該課程從大學第一學期開課直到第四學期,每周3個學時。在農學專業兩個新學習方向形成后,又對專業課學習增加實踐環節。原則是專業課學時不變,調整實驗課時和增加教學實習天數,同時安排一些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現在的專業課都增加或補充了實踐教學,例如,《植物育種學》課程包括30學時理論課、10學時實驗課和9天教學實習;《種子加工與貯藏》課程包括16學時理論課、16學時實驗課和3天教學實習;《種子檢驗學》課程包括8學時理論課、16學時實驗課和3天教學實習等等。在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安排上,第四學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參加不少于12天的“三農問題調查”和“拓展訓練”,在學習專業課之前了解農村、了解農民、了解農業生產。第六學期以畢業論文為主線,學生自由選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參加導師的科研課題活動,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前答辯。同時組織、鼓勵學生申報市級或校級“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課題,通過參與項目研究的方式激發大學生創新與創業熱情,提高科學研究與創業能力,目前,農學專業已經形成了以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為基礎、有一定理論體系和實用價值的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包括:(1)大一、大二學生設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訓練》課程,每周一次3學時,學習與農業生產相關的技能。(2)大二學生參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師指導的“三農問題調查”和“拓展訓練”活動。(3)大三學生開始參加科研訓練,加入到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中,在科研活動中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實驗實施和寫作,畢業前完成論文答辯。(4)大四學生在第八學期結合就業參加畢業生產實習。這一套實踐教學體系,保證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結合農業生產實際不斷線,培養學生的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同時,每年聘請名師專家來校講學,使課堂教學與北京都市農業的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基本實現了“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科學研究”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往往難以掌控,為了督促師生更好地完成實踐環節,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完成后計學分,保證教學質量。例如,(1)在每次實驗、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或實習報告,分別考核,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30%~40%。(2)“三農調查”和“拓展訓練”等實踐環節,要求每位學生深入北京農村或農業生產一線,進行調查、考察,結束后完成調查報告,采用答辯方式,全體導師為評委集體考核,合格后方可計入學分。(3)畢業論文采用導師負責制,學生每人一題,依次完成論文綜述、論文設計(開題報告)、論文寫作和論文答辯等工作,每項工作均由導師進行評價和集體考核,最終成績采用優、良、中、及格四個等級,畢業論文只有達到中等以上成績,方能合格畢業。幾年的實踐表明,實踐教學的嚴格要求,督促和激勵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間和條件,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畢業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崗位中。
很多人在寫論文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要寫參考文獻,認為論文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對參考文獻也不是特別重視,參考文獻的寫作對論文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可以通過它來看出論文的學術研究價值。下面是千里馬小編收集的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賀明艷.基因工程疫苗在動物疾病防治中的應用[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11):222,175.
[2]王玉堂.疫苗在水生動物疾病預防中的作用及應用前景(二)[J].中國水產,2016(5):65-68.
[3]鄒偉斌,陳丹,謝少霞,等.基因工程活載體疫苗的研究進展[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6,41(4):1-5,8.
[4]田尊明,李禎祺,于建榮.疫苗相關專利的全球研發態勢分析[J].生物產業技術,2014(3):66-72.
[5]徐云.轉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新余學院學報,2015(2):11-14.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李玲,孫文松.基因工程在農業中的應用[J].河北農業科學,2008.12(12):149-15.
[2]朱旭芬,趙小立,丁鳴,金文濤.“基因工程實驗”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1.8:54-55.
[3]任如意,魏繼承.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12-114.
[4]阮小蕾,李華平.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8):62-63.
[5]姜大剛,李靜,姚涓.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生物學雜志,2011.28(2):103-104.
[6]馬婧,眭順照,李名揚.園藝專業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技術》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6):152-155.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陳觀水.農業院校基因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11(18):140.
[2]馬靜云.基因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1(07):121-122.
[3]蘇澤紅,練高建,何淑雅,等.生物科學專業基因工程教學改革初探[J].廣東化工,2013,40(18):157.
[4]劉曉丹.應用型本科院?;蚬こ陶n程教學改革探析[J].現代交際,2016(02):236.
[5]李曉薇.基因工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創新教育,2016:120.
[6]肖國學.生物技術專業基因工程課程反思性教學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02):135-136.
[7]李曉薇,董園園,李海燕.《植物基因工程》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J].高教學刊,2016(03):116,119.
[8]李相前.應用型生物工程專業基因工程教學思考與實踐[J].廣州化工,2008,36(04):64-65.
[9]安新民,李云.網絡資源在“基因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林業教育,2014,32(02):60-62.
[10]王敏,黃璐琦,李萌萌.藥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應用展望[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2):1365-1370.
[11]董妍玲,潘學武.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3(06):175-176.
[12]裔傳燈,周勇,張昌泉,等.基因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5(03):103-104.
[13]趙春梅,薛仁鎬,郭寶太.基因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問題剖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50):256-257.
英文名稱:Acta Agriculturae Shanghai
主管單位:上海市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上海市農學會;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3924
國內刊號:31-1405/S
郵發代號:4-52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系方式
大力推進人才建設工程,組建園藝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08年園藝技術專業被確定為“省級優秀專業教學團隊”??蒲袌F隊“球宿根花卉生產創新團隊”,“葉菜類蔬菜安全高效技術創新團隊”被確定為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積極引導教師參加專業實踐,走入基層,服務基地,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服務農業的能力,鼓勵教師“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
2推進為農服務工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2009年為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送科技下鄉、促農民增收”活動精神,學院承擔了與徐州市睢寧縣結對的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2012年又增加了與南通市海安縣和蘇州太倉市兩個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點。學院根據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文件精神要求,每年選派十多位教師參與駐村指導工作,推廣農業“三新”技術,為促進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獲得省農委的認同。由于掛縣強農富民工程主要服務的是園藝企業,重點是蔬菜、果樹,園藝科技學院的老師成了掛縣強農富民工程的主力軍。學院連續3年被江蘇省農委評為“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先進集體”。2010年應南通市海安縣人民政府邀請,園藝科技學院與海安縣簽訂了《“院-縣”科技服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要求,學院每年選派5名園藝專業的老師組成科技服務團隊,重點推進特色設施園藝規?;a。通過規劃生產基地、引進花卉新品種、建設蔬菜示范點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以雅周鎮花卉和蔬菜示范基地為龍頭、以點帶面的技術服務模式,在海安實現了瓜類、茄果類等蔬菜周年生產,受到了當地政府和農民的高度肯定。作為與蘇州市農委的“院-區”結對科技服務,學院每年組建二十余個科技服務團隊,分赴二十余個園區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其中園藝科技學院每年組建3~5個團隊,擔任首席專家,與蘇州市現代農業園區結對,開展技術服務。隨著形勢的發展,科技服務內容也從原來的以技術為主轉向技術服務、園區規劃、園區經營管理、園區信息化服務等多元化,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全方位。2012年11月30日,在省農委、省教育廳、蘇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了江蘇現代農業校企(園區)合作聯盟,搭建了省內政行校企的科技、人才、資源共享的合作平臺,目前共有理事單位144家。其中園藝相關企業30余家,共同致力于構建“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努力實現“人才培養、科技服務、師資鍛煉、崗位實踐、就業創業”五位一體的合作目標。借助“江蘇現代農業校企(園區)合作聯盟”的大平臺,成立了園藝科技學院分理事會,確立了8個常務理事及22個理事單位。園藝科技學院與太倉現代農業園、昆山“星期九”、蘇州東山吳儂茶葉合作社、蘇州吳中區東山雨花綠蔬菜專業合作社、常熟海明蔬菜園藝場、蘇州維生種苗有限公司等形成緊密型校企合作聯盟。校企雙方在校企技術人才互兼互聘、學生頂崗實習、公共實訓資源開發、園藝項目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
3提升科研水平,增強服務能力
關鍵詞 園藝 卓越人才 培養 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們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蔬菜、果品在食物構成中的比例愈來愈大,在補充人體營養、增進人體健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①另外花卉可以美化城市環境,增添景觀色彩,能夠為人們營造一個溫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生活空間,同時花卉也可以凈化空氣,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②近年來我國園藝產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據報道,園藝產業產值已超過1萬億元,成為種植業中的第一產業,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抵御自然災害差、品牌效應低等,所以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③園藝人才培養應該突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改變重理論輕技能、重教學輕實踐的培養方式,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增強就業能力。人才培養過程中,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加強能力素質教育,使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當今園藝產業正在向產業化、規?;⒓s化方向發展,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單一的產品生產向產前、產中、產后延伸,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所以對園藝專業人才的需求與以前有明顯的不同。人才培養體系制定時,應充分考慮人才培養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相結合,立足于現代園藝產業的需要,突出“專業型、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模式。④根據當今園藝產業發展特點,本文初步提出一套園藝卓越人才培養體系,以期為今后園藝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提供參考并奠定一定的理論與思想基礎。
1 《卓越人才培養標準》的內涵說明
《園藝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標準》是在國家有關教育方針和教師培養目標的指導下,結合學校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模式,制定的關于園藝人才培養目標的標準體系。《園藝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標準》具體規定了園藝專業學生的專業結構要素及各項實施準則與方法,包括知識體系、能力結構、精神情操三部分?!秷@藝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標準》認為:卓越園藝人才應該具備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廣博的園藝學知識體系、超強的實踐能力結構。能在農業、商貿、管理等領域和部門從事與園藝科學有關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卓越人才。《園藝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標準》科學描繪卓越園藝人才的指標體系、實施方案、實現途徑。標準追求針對性、時代性與先進性。
2 《卓越人才培養標準》的指標體系
2.1 卓越人才培養標準的一級指標
(1)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情操;(2)具有廣博的園藝學知識體系;(3)具有超強的實踐動手能力。
2.2 卓越人才培養標準的二級指標
2.2.1 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包括
(1)遠大的理想和進取務實的精神;(2)積極的專業情感和優秀的職業道德;(3)正直的人格和寬容心理特征;(4)吃苦耐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2.2 卓越人才的知識體系包括
(1)基礎知識:強化學生通修課程基礎課程的學習與掌握,同時注重學生人文科學知識和素質教育。并要求有扎實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園藝業打下了基礎;(2)學科基礎知識:卓越園藝人才應掌握園藝學及其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學科的系統理論,理解學科發展的歷史,精通學科知識的結構;(3)專業核心知識:卓越園藝人才應拓寬其專業知識面,按照完全學分制的要求,專業選修課程,涵蓋果樹、蔬菜和觀賞園藝三個方向,使得這種彈性的學習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更好地適應園藝業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和拓寬就業渠道。
2.2.3 卓越園藝人才的能力結構包括
(1)學科基本能力:卓越園藝人才應掌握園林規劃設計、園藝作物栽培、種質資源保護、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病蟲草害防治、園藝產品商品化處理等方面技能,能夠勝任園藝學科的生產、科研、經營管理及推廣與開發等方面的工作;(2)調查研究能力:卓越園藝人才應具備調查研究與決策、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3)組織與管理能力:卓越園藝人才應具備規劃與實施、生產與管理、推廣與指導、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4)研究與發展能力:卓越園藝人才應具備終身學習的理念與自我發展的能力,熟悉農業生產、農村工作和園藝植物生產相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了解園藝生產和科學技術的前沿和趨勢;(5)團隊協作能力:卓越園藝人才應具備較好的溝通能力與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2.3 卓越人才培養標準的三級指標
2.3.1 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1)遠大的理想和進取務實的精神:包括樹立投身園藝事業的理想;不斷進取,踏實工作;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不斷創新的激情與熱情;(2)積極的專業情感和優秀的敬業精神:學農和愛農、全身心投入的敬業精神;尊重知識,尊重他人;遵紀守法,強化道德意識;(3)正直的人格和寬容心理特征:無私、坦蕩、公平、公正;耐心、寬容;敏感、自制;活潑、開朗、樂觀、向上;(4)吃苦耐勞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求真、求是、敢于探索;理論聯系實際。
2.3.2 具有廣博的園藝學知識體系
(1)文化基礎知識:注重學生人文科學知識和素質教育,并要求有扎實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園藝業打下堅實基礎;(2)學科基礎知識:強化學科基礎知識教學,拓寬園藝學的基礎性知識面及學科發展的歷史沿革和當前發展動向;掌握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專業核心知識:熟練掌握應用性課程的理論知識,通曉園藝植物的栽培、育種及種苗繁育、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掌握園藝技術性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熟練掌握園藝植物種苗生產技術、植株調整及整形修剪、綠化施工管理等技術;開展其它專業課程的教學,了解園藝植物栽培、果蔬貯藏加工、園藝植物栽培生理等基本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開展拓展性課程學習,了解科技論文寫作、園林美學、園林綠化樹種選擇與應用、鮮切花栽培、經濟林栽培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資料收集、文獻檢索、調查研究等基本方法。
2.3.3 超強的實踐動手能力
(1)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作為卓越人才的培養,不但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園藝作物栽培生產過程管理的能力;園藝規劃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園藝植物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及創新的能力;園藝植物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的能力等。因此,作為卓越人才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具備良好的社會實踐生產能力。
(2)學生要有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親自動手,不怕臟,不怕累,具有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最大特點就是能夠發現一些問題,但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缺少對大環境的把握。不能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所以在積極參與活動的同時積累相應的社會經驗,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挑大梁、擔大任。另外相關學科發展對園藝生產非常重要,學生掌握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等知識并且運用于園藝生產中,有利于將來的事業發展。
(3)具有統籌規劃的才能:經過大學階段的學習,學生在具備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具備生產上的統籌規劃的能力,例如園藝作物茬次安排、規模安排以及人員安排等。所以要求卓越人才具有園藝生產規劃與實施的協調能力,能夠參與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指導。
(4)自我約束、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素質。作為基層科技管理的工作者,指導生產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從課堂走入生產,由于環境的變化,很多知識需要自己挖掘。掌握農業生產、農村工作和園藝植物生產相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非常必要。尤其現在科學發展非常迅速,提高對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的了解與把握,對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5)忘我的工作態度,較高的組織原則:作為新世紀的園藝人才,時刻把握“不發展即落后”的基本原則。積極向上,敢于向困難挑戰,頑強拼搏,對其將來的發展,甚至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繼續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工作過程中要有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善于團結同事共同開展工作。作為一個未來有希望成為單位領導的人才,是否具有在遵守一定的原則基礎上和其他人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不但決定個人的發展前途,同時也將決定所在單位的進一步發展。
3 《卓越園藝人才培養標準》的實施方案
(1)課程結構:課程體系包括通識課程、學科課程、專業課程、技能訓練和實踐教學。(2)學業評價:建立定性和定量結合的學業評價體系。追求知識考評和技能測試的結合,注重對實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依據評價結果調整實施方案。(3)實施團隊:實施《卓越園藝人才培養標準》的主體應包括本專業相關教師、校院教學管理部門及企業相關人員。專業相關教師應通過優質的教學、優質的研究致力于卓越園藝人才的培養;構建由教學科研和管理部門及企業相關人士組成的校外師資隊伍,建立校處教學實踐基地(產學研綜合基地);實施團隊定期召開交流研討會,就園藝卓越人才培養的細節與效果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優化方案和措施。
項目資助:江蘇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1JSJG268)和揚州大學精品課程項目資助
注釋
① 趙曉燕,馬越.開發蔬菜功能食品.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4.1:39-40.
② 岳建芬.花卉在城市景觀中的應用.林業科學,2012.2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