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29: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電本科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分析在頂崗實習下高職院校畢業設計(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從選題多維化、建立切實可行的校企“雙師”指導制度、制定符合
>> 頂崗實習下的高職院校畢業設計(論文)改革探索 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改革探析 依托頂崗實習的高職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改革與探索 提高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探索 改革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幾點思考 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流程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頂崗實習工作過程的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高職院校畢業設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五環節”教學模式探索 以頂崗實習為依托構建高職商務英語學生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淺析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 論文)教學改革 引進第三方評價: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改革研究 高職院校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 獨立學院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探索 獨立學院染織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改革 談網絡環境下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指導 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培養模式的探索 開展探索性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實踐與思考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過程管理中的信息系統應用探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08-09-02.
[5]高素萍.就業導向背景下高職機電類專業畢業設計的新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2,(5):141-143.
[6]肖珊美,刁銀軍.工業分析專業實習過程中進行畢業設計的嘗試[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64-67.
作者簡介:周翠英(1969-),女,四川眉山人,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食品類專業的教學與研究。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入學質量,吸引優秀生源攻讀博士學位,增加博士研究生群體的創新能力,我校2017年繼續從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招收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稱“直博生” )。將結合推薦免試碩士生工作進行直博生招生工作,從具有學術型推薦免試水平的我校特別優秀的本科畢業生中選拔。
一、 招生專業及學制學費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招生名額
081901
采礦工程
4
081902
礦物加工工程
6
083700
安全科學與工程
4
080104
工程力學
2
081401
巖土工程
4
081801
礦產普查與勘探
5
080804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2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2
081601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3
直博生學制為5年,學費為10000元/年。
二、獎助辦法
1. 國家獎學金:按國家及學校文件評選。
2.國家助學金:用于資助我?;緦W科年限內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
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補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
金額:博士研究生12000元/年
發放:分10個月發放(每年7月、8月停發),博士1200元/月
3. 學業獎學金: 一等學業獎學金占20%,18000元
二等學業獎學金占40%,15000元
三等學業獎學金占40%,12000元
每年11月30日前一次性發放。
三、申請條件
1. 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 具備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2.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身心健康,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 英語六級成績425分以上;
4. 勤奮好學,思維敏捷,有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5.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四、申請
考生可先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推免生預報名系統”219.242.64.66/open/RecruitTkssTmYbm/signin.aspx ,注冊報名,待學院組織復試后,需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推薦免試服務系統”報名,并接收我校待錄取通知。
考生可將以下材料交寄至相關錄取學院。
1.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招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申請表》一份;
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招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專家推薦書》兩份(需要2名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分別推薦);
3. 歷年在校學習成績單一份,并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
4. 申請人還可提交在學期間已經公開發表的學術成果及參加各種學術科研活動的證明材料復印件1份。
五、考核與錄取
1. 對于申請直博的推薦免試生,各有關學院應在本人申請和專家推薦的基礎上,在復試增強對學生的考核,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形式;考核的內容須根據本校研究生培養方案的要求,重點考核考生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的水平和從事實際科學研究的能力。
2. 擬錄取的直博生,須在“推薦免試服務系統”點擊回復同意。
3. 學校將于次年6月份發放錄取通知書,入學時間為次年9 月。
4.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學校將取消其直博生資格(一并取消推薦免試資格)。
(1)本人提供的材料與事實不符。
(2)申請人在本科第四學年學習期間有不及格科目。
(3)本科期間,受到紀律處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過。
(4)畢業論文未取得良好以上成績。
(5)在畢業時未獲得本科畢業證書或學士學位證書。
(6)不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六、其它
1. 直博生在學期間不能申請自費出國留學,可參加國家高水平大學公派出國留學計劃申請出國留學;
2. 凡中期考核不合格或個人原因退出學業者,按結(肄)業處理,學校不負責其就業事宜。
七、聯系我們
暑假期間如有問題,可通過郵件或電話與所在學院聯系咨詢。
學院
聯系方式
郵箱
資源學院
62229053
fengyufeng88@163.com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
62339307
dcxy@cumtb.edu.cn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62331345
201253@cumtb.edu.com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62331743
見下表
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
62331737
lijian200@126.com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系別
所含專業
聯系人
郵箱
機械系
機械設計及理論
郝雪弟
hxd2003@126.com
電氣系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是以學校為主體,利用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把理論教學和生產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培養對社會、對企業有用的大學畢業生[3]。下面本文對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的優勢進行了總結。
1.企業培養人才的需要[1]。企業都想招聘到優秀的大學畢業生,而傳統的招聘主要是看學生簡歷和兩次左右的簡短面試。可想而知,通過這樣的程序很難真正招聘到合適的畢業生。學生到企業做畢業設計,企業可以在近半年對學生的考察中選聘出優秀的學生作為自己的員工,這樣就節省了新員工試用期和培訓期,避免了社會招聘和校園招聘所存在的不足。另外,可以和高校進行密切、深入的合作,提高企業的科技競爭力。
2.高校具有較高的積極性[1]。首先,教育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明確提出鼓勵高校和企業聯合進行卓越工程師的培養,能夠培養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秀畢業生,有利于促進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其次,很多高校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特別是年輕教師,讓他們與企業的工程師一起指導工程課題的畢業設計,可以提高他們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對于學校而言,通過和企業的密切接觸,能夠認識到企業的技術難題和對于人才的特定需求,從而指導本科教學工作,培養對社會、對企業有用的本科畢業生。
3.學生就業的需要。很多學生對學校的學習生活過于麻木,具有很強的厭學情緒。另外,目前的畢業設計問題嚴重,學生已形成了“應付”畢業設計的習慣。而校企聯合指導本科畢業設計,使得學生能夠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正好能夠運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到企業去做畢業設計,既可以學到學校學不到的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又完成了畢業設計任務,學生表現出的熱情是非常高的。另外,到企業去做畢業設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獨立工作和社會適應能力,加速了學生成材[4]。
二、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具有無可爭辯的優越性,但是對于一項顛覆傳統畢業設計思路的新模式,在其執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1.沒有固定的、合格的畢業設計實踐基地[5]。目前,只有少數高校開展了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的工作,有部分學校的教師自己聯系了臨時的畢業設計企業,從中可以發現很多的問題,比如企業沒有達到指導畢業設計的硬件條件、企業沒有特定的指導畢業設計的指導教師、學校和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畢業設計保障制度等,有的甚至是學生扮演打工者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發揮不到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的優勢,反而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2.過程管理協調不合理。通過調研和查閱文獻發現,目前所開展的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工作普遍存在過程管理協調不合理的情況[6]。比如選題時企業和校內指導教師沒有很好地溝通,有的甚至是校內指導教師自己定的題目;做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學校聯系學生不方便,管理困難,學校難以控制畢業設計的進度狀況和完成情況,畢業設計的質量難以保證。
三、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的保障措施
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有優越性,也存在因制度不健全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總的來說,到企業做畢業設計順應了目前的潮流,其積極意義和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但要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來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
1.共建校企聯合畢業設計實踐基地[7]。畢業設計實踐基地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能夠滿足學生畢業設計所需的硬件要求,這些條件包括設計室、資料室、指導教師等,這是完成畢業設計的必要條件,學校首先應對企業能夠提供的硬件條件進行審查。另外,學生進入企業后,應該能夠分配到合適的企業指導教師及合適的崗位開展畢業設計工作。因此,在學生進企業之前,學校應該同企業落實好相關工作,這樣學生才能得到鍛煉,企業也能從學生中真正選擇到所需要的人才。
2.畢業設計采用雙導師制[8]。在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應由學校和企業各選派一名指導教師,兩者指導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不能互相代替。校內導師可以按照傳統的指導教師選聘條件來確定,企業應該由工程師以上的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擔任指導。由于學生的畢業設計過程主要在企業完成,因此應該以企業指導教師為主,校內指導教師為輔。企業指導教師在學生選題、設計內容的技術性問題方面起主要作用,校內指導教師側重于畢業設計的規范化管理,定期與企業指導教師、學生加強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畢業設計的進展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3.選題是畢業設計關鍵的一步。畢業設計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選題,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的題目主要應該由企業指導教師擬定[9]。選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設計的方向、角度和范圍,它是確保完成高質量畢業設計的前提和條件。一般情況下,選題應該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但由于企業指導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對畢業設計在本科生培養中所起的作用不能夠很好的理解,因而容易出現選題難易程度、工作量大小掌握不好的情形。校內指導教師要做好把關,使得選題較好地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使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得到充分鍛煉。
4.畢業設計過程的管理是保證[3]。對于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而言,監控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是保證畢業設計順利完成和畢業設計質量的必要手段。為了加強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工作進程的控制與管理,在企業指導教師指導的同時,校內指導教師應全面跟蹤學生在企業畢業設計的工作進度、設計質量及畢業論文撰寫方面的內容。畢業設計劃分為三大環節:開題報告、中期檢查、畢業論文撰寫。針對每一個環節,學校和企業應該建立有相應的監控機制。合理的過程管理能及時發現特殊情況,從而進行調整,確保設計任務的完成。
【關鍵詞】高職 自動化專業 畢業設計教學 頂崗實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C-0168-02
當前,全球正在興起新一輪工業革命,以機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和新型材料等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來臨。它將極大改變傳統的商品制造方式,并推動生產制造模式的變革,從而改變就業的格局。而作為信息技術的基礎學科自動化技術則是這一輪工業革命的發展基石。與德國工業4.0相比,中國很多制造業還處于2.0、3.0階段,其本質就是中國企業的自動化技術水平距德國企業的自動化技術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如何盡快培養出能夠適應當今科技產業革命的高水平自動化人才,就成為了高職教育的一個重大課題。
畢業設計是達到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品質、工作態度及作風產生很大的影響。但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高職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高職原有的教學資源顯得嚴重不足,能夠跟得上潮流的新技術的教育資源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很多學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畢業設計的質量也逐年下滑,甚至社會上有人提出取消畢業設計的建議。因此,如何改革畢業設計,提高培養質量成為高職教改的難點之一。
一、高職畢業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畢業設計題目科學性不足。隨著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以“互聯網+”“機器人”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不斷地與傳統的自動化技術相互融合,從而不斷地改變現代企業的生產方式。然而以往的高職畢業設計,過于強調對以往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總結,因此很多畢業設計題目要么過于理論化脫離實際,缺乏實用性;要么陳舊單一,重復率高。從而導致學生興趣下降,降低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勢必影響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
(二)系統方案創新率低。首先大部分學生在選擇畢業設計課題時,都會選擇以前用過的或者相類似的題目,再者,所設計的系統方案也大都是書本上的翻版,缺少創新性的原創,而且重復率非常高。因此,畢業設計質量會大打折扣。
(三)系統設計實用性不足。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現場工作的實戰經驗,所以,在做系統設計時,要么操作不方便,要么安全性不夠,要么與現場其他設備不匹配,要么性價比較低等,導致做出的系統設計往往脫離實際,從而降低了畢業設計的實用性。
(四)論文缺乏條理。首先由于大部分高職學生很少寫過學術論文,所以,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往往缺乏整體布局,因而論文中經常出現結構不完整,內容顛三倒四,上下兩段明顯割裂開來,缺乏自然過渡,層次不明,看起來費力,論證不得力,缺乏邏輯性等缺點,從而降低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五)畢業答辯流于形式。由于每年擴招的學生不斷地增多,就業壓力不斷地增大,所以找工作就成了學生們最重要的課題,因此,很多學校的畢業答辯就流于形式了,不僅畢業論文質量低下,答辯也就成了走過場。不僅無法達到畢業設計的培養目標,而且無法準確衡量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同時對學校未來的就業也產生了很大的隱患。
針對以上問題,并結合自動化專業的特點,本文提出將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進行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崗位中全面鍛煉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二、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措施
(一)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選題。學生可以將企業里的技術改造,產品開發,系統集成等科目內容,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于自己的科目內容作為自己的畢業設計內容。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題目大概有如下幾種類型:(1)技術改造型:以PLC或DCS為控制核心的工業現場集散控制系統的技術改造。(2)產品開發型: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電子控制系統等裝置產品的開發。(3)系統集成型:以PLC或DCS控制系統與以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的MES系統等集成系統。(4)實驗研究型:以機電一體化為核心的機器人等新技術的實驗研究。由于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就是自己的實習內容,具有非常高的實用性,所以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從而為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技術指導。雖然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都已經在學校學習過自動化專業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但是由于自動化學科的自身特點,使它能夠在不同行業內與不同的專業技術相融合,比如與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液壓技術、機械、數據庫等技術相互融合,因此,就需要從企業里的技術人員或者專業人士中聘請為指導導師,對學生進行其相關專業或者行業知識的技術指導。不僅能夠有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還能夠有效減少系統設計漏洞等缺陷,大大增強了畢業設計的實用性。
(三)加大對實驗裝置的經費投入。隨著自動化技術的迅猛發展,自動化裝置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為了讓培養出的學生能夠跟得上企業的發展步伐,就需要加大對新技術的實驗裝置的引進。通過對新實驗裝置的引入,既可以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技術水平,還能夠讓做畢業設計的學生有了一個充分的展示平臺。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創新構想與才華在這個平臺上充分的發揮,從而不僅能夠提高畢業設計的技術水平,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并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和體驗不斷地提高與升華。
(四)加強論文寫作指導。畢業論文是畢業設計工作的總結,因此要想寫好畢業論文不僅需要前期的技術工作的積累,還涉及組織材料等相關寫作技巧等知識。所以,學生可以從企業里的技術報告、技術方案、技術總結等各個方面入手,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撰寫畢業論文的初期,可以幫助學生確定論文的整體布局和結構,在初稿完成后,可以幫助學生檢查內容、邏輯、語句、格式等方面的錯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不斷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
(五)深入企業開展畢業答辯。畢業設計是衡量高職畢業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尺,也只有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畢業設計才具有實用價值,才符合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需求。將企業里的技術專家與學校內的專業老師組合成的答辯專家,能夠更加全面地檢驗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通過企業里的技術專家現場出題,可以有效檢測學生是否能夠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能夠給予學生更加全面專業的建議,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最快的成長。同時企業也能夠通過此類答辯發現適合自己企業所需求的技術人才,同時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的就業。
總之,畢業設計是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將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相結合,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技能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希望能夠為我國的企業轉型升級所需的技能人才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郭紅霞,賈豐春,鄭舒.高職高專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1(4)
[2]李曉鳳.關于高校電氣自動化教學改革的思考[J].消費電子,2013(4)
[3]黃永文,王海燕,葛繼科.基于培養創新能力的本科畢業設計教學改革[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17)
[4]徐麗玉,鄧嘉明.地方高校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的研究[J].柳州師專學報,2015(2)
【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YB2014497)
[關鍵詞] 項目案例;工程應用;測試技術;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3)03-0095-03
0 引言
測試技術是用來檢測和處理各種信息的一門綜合技術,在科學研究、工業生產、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國防等各個領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1]。因此,《測試技術》被定為我國高校機電工程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2]。云南農業大學《測試技術》課程的前身是20世紀80年代為農業機械化本科專業開設的《農機測試技術》,目前面向農機、機制、工業、電氣、車輛、熱動6個本科專業和農業機械化、農村電氣、能源工程3個碩士專業開課。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為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工程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測試系統的設計和分析方法,能夠針對各專業領域中的工程問題選用合適的傳感器,構建完整的測試系統,并能對測試系統的性能進行分析,對測得的數據進行處理,具有從測量信號中解讀測量信息的能力。
1 課程內容特點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測試技術課程內容特點
測試技術是一門涉及傳感器技術、數據處理、儀器儀表、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和技術的新興綜合性學科[2]。測試技術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號分析、測試系統靜動態響應特性、常用傳感器、信號調理、記錄及存儲儀器、測量誤差分析及數據處理、典型非電參量的測量、自動測試系統(ATS)等內容。測試技術課程理論性較強,也比較抽象,涉及《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控制工程基礎》、《大學物理》、《材料力學》等課程知識內容[3]。同時該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能夠針對特定的測試任務進行測試系統的設計、實現、調試和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評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初步具有利用測試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來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學習《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基礎》、《汽車電子控制技術》、《電氣控制系統》等課程以及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測試技術的教學過程中,過去有學生反映測試技術應用及發展部分空洞,傳感器部分沒有實物對象、枯燥無味、很神秘,信號分析理論部分深奧難懂、書本內容串不起來、學了知識不會應用等。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與課程原有教學模式有直接的關系。以前的課堂教學側重理論知識講授,課堂信息量少且單調,少量的實踐性環節也是根據教學內容開設的驗證性實驗。教學活動的基本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傳授式教學,教師講,學生聽,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以及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很少,導致學生對課程作用認識不足,影響教學效果。
上述問題說明,原有的測試技術課程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機電工程類專業教育發展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儀器設備不斷涌現,課程內容顯得有些陳舊和呆板,與工程項目上的應用有較大差距;(2)新教學計劃的制定使課程總學時越來越少,而新內容則越來越多;(3)課程面向多個專業的學生開課,如果教師仍以書本教材為主進行傳授式教學,教學內容較難與測試技術的專業應用相符合,導致學生對課程作用認識不足;(4)按傳統的教學方法,課程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分散、雜亂,不利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也難以建立以工程項目為核心的思維方式,學生所學知識停留在書本上,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強。為解決這些問題,作者借鑒Project Based-Learning (PBL)、Querying Based- Learning (QBL)等國外高校的教學思想,提出以項目案例為主線的測試技術教學模式。
2 以項目案例為主線的測試技術課程教學 模式
2.1 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
根據測試技術的主要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將教師承擔、參與的科研和工程項目中與測試技術有關的成果內容整理成教學案例,應用在課程的理論教學過程中。這些項目案例就產生在學生身邊,由上課教師直接參與完成,教師講的時候更為詳細、具體、真實,學生聽的時候更有親切的參與感,有的項目成果還可在實驗室進行使用和學習。以這些項目案例為平臺,更好的進行師生之間有關測試技術和測試設備方面的交流,促進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后,通過開設實驗課,給學生提供實踐動手的機會,解決學生“做什么、怎么做、能不能做好”的問題。所開設的實驗項目要緊密結合測試技術主要內容,具有確定的測試任務和工程項目性質,又能讓學生在教學計劃內能夠完成,具有可以長期實施的可擴展性和可操作性。實驗項目不能僅僅是驗證性或演示性的,應該是具有設計性、系統性、綜合性的實作實驗。
2.2 以項目案例為主線的理論教學體系及應用
測試技術課程理論教學32學時,教學計劃內實驗8學時,總學時數為40學時。書本教材選用近期出版的21世紀高等學校機電類專業規劃教材,電子教材使用自己采編的電子課件,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以電子課件為主、書本教材為輔。
課程理論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為:緒論(2學時)、信號分析基礎(8學時)、傳感器測量原理(8學時)、測試系統特性(4學時)、信號調理技術(2學時)、數字信號處理(2學時)、自動化測試系統(4學時)、虛擬儀器技術(2學時)。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將自己承擔或參與的科研和工程項目、學位論文中與測試技術相關的內容整理成項目案例并進行系統的介紹和講解,所選項目案例可根據學生專業進行調整。
以緒論這一章為例,農機專業的學生選擇“1KS-22型雙軸開溝機工作性能測試”或“植煙地土壤深松機研制開發應用”案例,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選擇“基于USB數據采集的車輛試驗系統研究”案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選擇“溫室氣候中溫濕度智能控制系統研究”案例,機械設計及其制造專業學生選擇“更新四沖程內燃機能量轉換機構的理論研究與試驗”案例。這些項目案例重點講解項目概況、所用的儀器設備和技術、項目實施中的難點和關鍵技術,以引導學生將測試技術和所學專業進行聯系,提高學生對課程作用的認可度。
2.3 擬工程項目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及應用
根據實驗室現有設備和條件,并考慮學生專業和人數,以及長期實施的可操作性等因素,確定以彈性體的應力應變測試為項目,進行測試技術擬工程化項目的系統性實作訓練。課程教學計劃內開設的實驗項目及學時分配為:應變式測力傳感器的設計制作(2學時)、應力應變的靜態測試實驗(2學時)、應力應變的動態測試實驗(2學時)、應力應變的計算機測試實驗(2學時)。實驗教材采用自編的《測試技術實驗指導書》。
實驗項目由指導老師提供不同型號的應變計等電子元器件、各種不同材料和結構的彈性體等輔助材料以及相應的測試儀器設備,學生每4人為1個項目小組,設計、構建和實現給定項目的測試系統。彈性體的材料、結構和應變計由學生自主選擇,并進行相應的傳感器設計制作。學生要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分別完成應變式測力傳感器的設計制作、應力應變的靜態和動態測試,以及基于計算機測試系統的應力應變測試任務。這4個實驗項目相互關聯、相互驗證,具有綜合性、設計性和實作性的特點,形成了一個小型的、擬工程化的測試項目。在教學計劃外,學生可訪問課程的網絡虛擬實驗室,自主選擇信號分析、信號處理、虛擬儀器設計、遠程測控等實驗項目進行模擬訓練。對于選擇并完成網絡虛擬實驗項目、提交了實驗結果和實驗報告的學生,任課老師會在課程考核成績上予以加分。
3 以項目案例為主線的教學模式的實踐與 效果
基于該教學模式,云南農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在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表現形式上也進行了三項改革。第一,采編了課程的多媒體課件。用多媒體來豐富課程內容和表現形式,并加入了大量項目案例的圖片、數據資料,使過去因沒有實物對象(如傳感器部分)而抽象難學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第二,建設了測試技術網上虛擬實驗室,構造了信號分析和模擬測試實驗環境。學生可以通過大量模擬仿真實驗,使深奧的理論變得生動、易懂;第三,改革了課程考核標準,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考核。課程期末卷面考核占60%,實驗考核占30%,課堂討論占10%。
3.1 該教學模式的實踐情況
項目案例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從2005年9月開始,契機是教學團隊為科研項目“1KS-22型雙軸開溝機設計研究”進行田間試驗,并對開溝機消耗功率等性能指標進行測試,工作完成后,將測試情況在課堂進行講解,獲得學生歡迎。到2008年9月形成固定的教學模式,到目前為止,整理并應用了教學團隊教師科研和工程項目、學位論文轉換得來的理論教學項目案例12項,收集整理了其它案例25項,具有豐富多彩的圖片資料、詳實的數據信息。目前,該模式已面向2006~2010級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等6個本科專業約1200人進行了現代測試技術課程理論和實驗教學,面向2010~2012級農業機械化工程等3個碩士專業56人開設了《現代工程測試技術》課程理論和實驗教學。
3.2 教學模式的實踐效果
教學實踐表明,以項目案例為主線的測試技術教學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測試技術理論教學中的項目案例來源于學生認識、了解的任課教師,也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學生有親切感和真實感,從而可以真切的理解測試技術的重要性和應用前景。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測試項目和工程的一般流程,加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的性。
其次,在教學計劃內的實驗項目具有連續性和系統性,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小型的工程項目,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工程應用型人才打下扎實的基礎。由于每組學生設計制作的傳感器是不同的,測試對象也不同,避免了學生應付實驗、相互抄襲實驗報告的情況。通過該系列實驗操作的訓練,一方面打破了以往認為學生測試技術是“高科技”、“深奧”、“枯燥”、“難學”的印象,形成了“我也可以做一個傳感器,我也可以系統的完成一個有確定測試目標的測試任務”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實作中遇到的問題或是“失敗”的測試結果(部分學生的測試結果達不到實際測試工作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要成功的完成一項測試任務需要系統的學習測試技術的理論知識,更需要耐心細致的實踐操作。
再次,在教學計劃外,課程的網絡虛擬實驗室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不定時、不定實驗場地、不定實驗人數要求的模擬訓練環境。該實驗室不受實驗設備臺套數、實驗時間、學生人數等客觀實驗教學條件的限制,有效緩解了實驗學生人數多與實驗臺套數少、學生需要實踐訓練的時間多與安排的實驗學時少等矛盾。
最后,2008~2012屆,共有30名本科畢業生、6名碩士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在實驗室完成或在教學團隊協助下完成,其中有4篇本科學位論文被評為校級優秀本科畢業論文。
4 結束語
以促進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以工程項目為核心的思維和工作方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目標,教學團隊提出并實踐了以項目案例為主線的測試技術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運用具有實際工程應用背景的項目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學生則通過完成擬工程項目化的綜合性實驗來驗證所學知識和技能,將枯燥的公式推導和解題過程變為有趣的學習過程。教學實踐表明,該模式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實現培養工程應用型大學生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熊詩波,黃長藝.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第3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3-8.
HIT-NPSS的本科課程共分為4個學年、8個學期。學生前3個學年在校內學習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第4學年到IT公司進行工業實習,不同學年的課程具有不同的針對性。
1理論課程設置
第1學年以基礎課程為主,包括基礎理論類課程、專業基礎知識類課程以及基本編程技術類課程。為了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還增設了C++程序設計以及程序設計實踐2門課程。特別是,HIT-NPSS本科生第1學年還開設了IT職業道德、交流技巧以及IT企業管理3門管理類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等職業素養?;谝陨险n程設置,學生在完成第1學年的學習任務后,能夠扎實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提高交流和表達能力。第2學年以計算機軟件系統類課程為重點。通過數據結構與算法、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以及計算機網絡等課程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計算機軟件系統理論基礎;通過軟件工程課程幫助學生加深對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的理解;通過面向對象技術與UML、Java編程技術以及軟件開發實踐等課程提高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和實踐技能。此外,為了增強學生對現實IT工業領域的了解,該學年還開設市場營銷學、合同法以及財務管理3門管理類課程,這也是HIT-NPSS課程體系的特別之處。第3學年是學生在校內學習的最后一年,完成第3學年的課程學習后,所有學生將到IT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工業實習。第3學年的課程主要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開設的課程包括編譯原理、多核程序設計、面向服務的計算技術、用戶界面設計、算法設計與分析以及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等。由于軟件工程領域覆蓋面較廣,按照個性化的教育理念,HIT-NPSS軟件工程本科專業下設網絡通信與信息安全、服務科學與企業信息化、多媒體與信息處理以及嵌入式系統與軟件4個專業方向,各方向按照培養學生相關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的目標分別設置不同的專業課程。在此基礎上,本學年還開設了軟件開發過程管理、項目管理、商務談判及知識產權法4門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為第4年的工業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逐步工業化實踐環節
為逐步實現工業化教育目標,HIT-NPSS在每學年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分別設置了以下實踐內容:(1)大學生創新項目。大學生創新項目以“興趣驅動、自主實驗、重在過程”為原則,在第1學期課程結束后,要求學生以項目組形式自主完成軟件研發課題。對于課題的選擇,學院并沒有統一規定,學生可以按照各自興趣選題并分組。為了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創新研究,學院將為各組安排一名指導教師,對軟件開發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創新項目,在第1學年結束前學院將對各組的創新項目進行評審,對前10名予以獎勵。經過幾年的實踐,大學生創新項目已經成為HIT-NPSS一大文化特色。(2)短期企業實訓。企業實訓是HIT-NPSS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第2學年的第2學期,學生將被分配到指定的企業基地進行為期4周的學習和訓練。整個實訓過程以實際項目開發為主導,中間穿插工具類、職業規劃類等培訓課程,學生在IT企業環境中參與企業項目開發,體驗從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編碼實現、測試及交付使用的軟件開發全過程。短期企業實訓為學生提供了接觸企業實際項目、發現自身興趣和不足的良好機會。(3)軟件工程實踐。軟件工程實踐在第3學年的第2學期進行,是逐步工業化教育的第3步,要求學生以分組的形式在2周時間內完成一個軟件系統的開發。與短期企業實訓相比,軟件工程實踐過程中學生要獨立完成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通過軟件工程實踐,學生的編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一般平臺應用能力、流行工具軟件的使用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這也為第4學年的工業實踐打下良好基礎。
3企業實習
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生第4學年將在IT企業實習中,完成具有一定技術難度和較大工作量的技術方案設計和軟件開發等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完成(撰寫)本科畢業論文。通過工業實習,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工程實踐能力以及自學能力都將得到大幅度提高,完成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軟件產業人才的逐步轉變。(1)雙導師機制。HIT-NPSS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在IT企業進行至少一年的工業實習。為了保證課堂學習向工業實踐的平穩過渡,學院不僅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實習基地,還要幫助學生確定指導教師。為此,HIT-NPSS提出了雙導師機制,即學生在校內和校外(實習基地)各選擇一名指導教師,校外導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軟件項目開發,校內導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畢業論文撰寫。HIT-NPSS要求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要基于其工業實習期間直接參與的軟件工程項目,雙導師機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填補不同領域的知識空白,還能夠有效建立起大學和IT企業的溝通橋梁,保證學生工業實踐和畢業論文的順利進行。(2)實習監管方法。在雙導師機制的基礎上,HIT-NPSS通過開題檢查、中期檢查以及結題驗收對學生的整個實習過程進行監管。在工業實習的前3個月內,學生必須在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論文開題報告,即確定論文題目、主要內容以及關鍵技術等。在工業實習3個月后,學院將到實習基地對學生的選題情況進行檢查,爭取盡早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中期檢查將在選題后的3個月內進行,檢查過程與開題檢查相似,目的是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展是否符合開題報告中的日程安排,幫助學生解決實習中的問題與困難。此外,中期檢查也是學院與實習企業交流學生實習表現、調整未來實習派遣計劃的重要手段。結題驗收是學生工業實習結束前的最后一次檢查,一般在實習基地進行,在學生展示自己的工作內容后,由企業顧問和校方專家共同評估其實習情況。截至2013年,HIT-NPSS已有2937名學生在200家IT企業完成了工業實習。
4校企合作模式
為充分發揮企業在工業化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HIT-NPSS采用多種模式加強校企合作。主要合作模式包括以下幾種:(1)校企合作高峰會。校企合作高峰會以不同的主題每年舉辦一次,是高校和企業高層以及產業高級人員共商共計的重要平臺,有效促進了校企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對全面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截至2013年,HIT-NPSS已成功舉辦了多屆校企合作高峰會,累計邀請過220余家企業參會,并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金山軟件有限公司、浪潮集團等50多家知名企業保持著長期合作關系。(2)校內工業實踐基地。在廣泛開展校外工業實習的同時,HIT-NPSS也與哈爾濱本地軟件公司合作,在校內建立工業實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學生可在校內工業實習基地進入企業的項目組,參與具體項目的開發。目前,哈工大首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慧通新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計算機網絡與軟件評測中心等公司已進駐校內實習基地。(3)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種模式,主要用于教學和軟件開發實踐,由軟件學院負責提供場地和設備,由企業提供開發平臺和各種工具軟件,并由企業定期為軟件學院的師生開設專題講座,進行相關指導。目前,HIT-NPSS已與浪潮通用軟件公司、金山軟件股份公司和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的建立,為軟件學院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工業化實踐教學管理方法,實現工業化軟件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條件。(4)學生俱樂部。學生俱樂部是由軟件學院和軟件公司共同支持的實踐類學生社團組織。學生俱樂部依托實際項目、模擬企業真實經營環境,有效培養學生的IT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同時加強校企技術交流[3]。目前HIT-NPSS已組建起亦飛、零度、騰訊等7個學生俱樂部。其中,亦飛俱樂部由阿里巴巴集團支持在2003年創建;零度俱樂部由金山軟件股份公司支持在2004年創建;騰訊俱樂部由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于2005年創建。(5)企業家論壇。HIT-NPSS于2003年發起了企業家論壇活動,主要形式是邀請國內外著名企業家到校進行講座或演講。論壇的宗旨是讓學生了解行業動態、把握領先技術、了解企業發展歷程,以實現活躍校園氣氛、開拓學生視野、樹立企業形象的最終目標,同時促進企業與哈工大軟件學院的相互了解與廣泛合作。到目前為止,HIT-NPSS已經邀請了30余名知名企業家作為演講嘉賓。(6)青年校友論壇。青年校友論壇是HIT-NPSS品牌活動企業家論壇的進一步延伸。青年校友論壇的演講嘉賓主要是軟件學院的畢業生,在企業工作2年以上。青年校友論壇是在校學生與學長們交流的平臺,大家一同分享上學的心得、實習的體會、工作后的經歷。青年校友論壇的創辦宗旨是進一步落實學院的工業化教育模式,深化學院工業化辦學理念。到目前為止,已邀請過10余名畢業生重返母校作為論壇嘉賓,青年校友論壇成為HIT-NPSS工業化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學生就業情況
在工業實習期間,很多學生便已決定畢業后加盟實習公司或合作企業。工業實習機制不僅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就業環境,同時實現了高校和企業的雙贏。一方面,高校能夠與一流工業實踐基地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機會;另一方面實習生可以成為實習公司的潛在員工,這不僅解決了企業的招聘難題,也大大縮短了企業新員工培訓時間。經過9年的實踐,哈工大軟件學院已與一批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成為我國高校工業化實踐的成功案例之一。根據統計,外資企業、國內500強企業、科研院所以及IT企業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就業的主要去向,每年到這些單位就業的學生約占畢業學生的90%以上。外資企業主要包括IBM、微軟、AUTODESK、NEC、東芝、三星、摩根士丹利以及Oracle等企業;國內500強企業主要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航天科工集團、工商銀行、華為、聯想、神州數碼等國內知名企業;科研院所主要包括各大部委和全軍所屬各研究單位、中科院、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科研單位、全國各高校;國內知名IT企業主要包括百度、騰訊、金山、用友、盛大、阿里巴巴和搜狐等著名IT企業。超過50%的畢業生由其實習公司或合作企業錄用。
全世界光電子技術產業的市場規模己達1萬億美元,國外光電子產業主要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近十年來,中國光電子技術產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隨著信息光電子技術、激光加工、激光醫療、顯示、照明等光電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形成市場可觀、發展潛力巨大的光電子產業。2006年,《國家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未來5~15年15個領域發展的重點技術中就包括了光電子技術,聲明要重點發展激光器、光電探測器、光傳輸和光傳感設備、微光機電系統、半導體照明等產品。[6]2010年10月,國務院正式《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光電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新型顯示器件、LED等在內的細分產業都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明確提到。[7]可見,在光電產業相關技術和生產能力快速提高的情況下,對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將逐年增大。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目前,在光通信、光電檢測、光電照明、光學元件與系統、光伏產業、激光技術、光學設計、光學材料等方面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對社會的發展和貢獻不可估量。作為高校,除了科研、教學,還要服務于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這些不僅體現在科學研究和教師兼職方面,也體現在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上。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同光學、機械、電子、材料、計算機、自動控制等多學科的知識息息相關,但也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十分有必要結合當地企業的發展,調整學科的發展、人才培養計劃,為地方經濟服務,加強科學研究,引領社會的發展。三峽大學地處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經濟活躍,交通方便?,F在高鐵開通后,宜昌到武漢的時間已經減少到2小時左右。隨著國內光電照明、太陽能、光電顯示產業如火如荼地發展。宜昌太陽能、光電照明等光電企業也有較大的發展,如中國南玻集團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項目已累計投資20多億元,專門從事高純多晶硅材料、太陽能硅片及電池片生產的大型制造企業)等等一大批光電企業。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光伏產業、節能照明、LED、光學冷加工等方面。這些光電企業有著旺盛的人員需求,對本專業產業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1年出臺的《宜昌市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至2015年)》明確提出,在節能環保領域的發展方向要圍繞光電子產業核心技術開發,搶占背景光源行業技術創新制高點,加快液晶照明燈、LED背光源及照明產業化。圍繞太陽能技術開發,加快太陽能熱水系統產品系列開發及產業化。[8]由此可見,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光電子相關產業會得到快速發展,這些都為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結合本地進行產業人才培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根據三峽大學理學院發展的需要,結合產業的蓬勃發展,產業人才培養措施如下:
改革本科教學培養方案,加強專業基礎理論學習,鞏固專業思想教育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需要學生在系統、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在光電子技術、光通信及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并成為在電光源、光學設計、光學材料、光纖通信等專業領域中的一個或兩個方向具有特色的人才。畢業生能在光信息技術產業及其相關領域從事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研究、設計、集成及開發、制造、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因此要加強幾何光學中的光學設計、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嵌入式系統、光電檢測技術、機械原理和設計等課程的實踐環節,同時要加強專業思想教育,了解社會發展的動態,密切了解光電信息的最新發展和應用,掌握一些主流軟件的應用。另外,為了使培養方案切合社會發展的實際,我們廣泛征求本地企業的意見,積極邀請了相關企業參與了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
加大力度開展實驗教學,開足基本實驗,充分利用專業實驗,開展創新實踐要加強實踐的教學,更新教學設備和教學內容,加強電路設計和光學設計方面的實踐教學,充實實驗室設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完成相關實驗。另外,創新實驗室的設立為學生創新實踐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臺。雖然這個方面的工作才剛開始,但是已經受到學生的積極評價。
拓展實習基地的實踐教學,提升專業技能在目前聯系的實習基地基礎上,增強與當地光電企業聯系,經常參觀了解企業的發展和社會需求,同時能爭取進入相關企業實習,鍛煉培養專業能力。我們已經同宜昌勁森光電(主要從事液晶背景光源、CCFL液晶民用照明及LED民用照明開發、制造、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中船重工388廠(光學冷加工、光電系統)、匡通照明(LED封裝)等相關的光電企業建立了實質的合作關系。陸續有學生進入上述企業實習,一些優秀的學生也相繼進入這些企業工作。教師參與了勁森照明新型節能燈具的開發。與匡通照明組建了聯合的工程試驗中心,投入1000萬元左右,很快試驗設備就將到位。這些不僅僅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反過來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為本專業的學生實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實習基地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與生產企業進行有效地溝通,制訂實習項目,并且跟蹤學生對實習的反饋,建立有效的實習效果的評估體制,保證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得到實質的訓練。學生實習基地的進一步拓展一直是迫切的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實習訓練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利,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深刻了解產業界對本專業的要求,反過來會激勵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欲望。
人才培養與科研開發相結合人才培養能力與科研能力息息相關,科研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增強學生對專業的信心。在橫向科研項目上,盡可能讓部分能力強的學生參與進來,直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證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及其有效的手段。比如學生的畢業論文有些涉及到大壩光纖傳感、節能燈設計等實踐性很強的課題。鼓勵學生申請學校針對學生的創新基金項目,雖然經費不多,但是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十分有益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科研的熱情。隨著相關科研能力的快速提高,可以預見未來的幾年內,伴隨著學生進入實驗室,至少有一部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p#分頁標題#e#
人才專職與兼職相結合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依托相關的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一方面要努力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本專業的教師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輪流、定期到相關企業進行培訓或者兼職工作一段時間,力爭在3~5年內實現所有專業教師都有在相關企業工作的經歷。另一方面,要聘任(聘用)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擔任本專業專兼職教師,到學校指導教學、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甚至可以參與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這種指導可以是單獨的,也可以是合作形式的。只要是有利于人才培養,有利于教學,這種合作的形式是靈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