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29: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歷史教育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基于學生原有水平的原則。學生都不是空著腦袋來學習的,我們的教學不可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如果要清晰地看到學生知道了些什么,必須在課堂伊始就以學生的原有知識為基礎,基于學生的原有認知與經驗來闡述新的知識,知識生成才會不盲目。課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反思在本節內容學習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哪些與之相關的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知識基礎上存在著哪些差異,在新知識教學過程中要將知識內容分為幾個層次來設計,預計學生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怎樣的反應和解答。
2.教學相長的原則。課堂教學是師生和諧共建、交往共生的過程,筆者認為生成性課堂也要講究效率,為了促進學生自主生成知識、掌握經驗和方法,需要教師精心預設,并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給予實時的引導。師生交往與對話是促使學生自主生成知識的動力所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合作探究,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過程,在學生思維出現困惑或是價值觀出現偏差時及時地予以引導與矯正,提升知識生成的質量。
二、案例分析
人教版選修3第三單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面有個“探究活動課”,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就話題“世界大戰的啟示———戰爭給人類帶來了什么?”進行探究,從編者的目的來看,學習高中歷史不僅僅是為了認識歷史,對于戰爭史也是如此。讓學生討論對戰爭的看法,從討論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意義,促使正確的生命觀、戰爭觀與和平觀自然生成。當然,為了促進這些感受的生成,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筆者將教材中的內容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影響》這節課的內容進行重組,讓討論的主題更為明確———“對二戰的反思”,同時為了方便討論進一步分解為如下幾個小的課題:
(1)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了怎樣的災難?
(2)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社會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
(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外交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有哪些異同點?
論文關鍵詞: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將母語以外的另外一種語言直接應用于語言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的教學,使第二語言的學習與各學科知識的獲取同步。雙語教學實現了專業知識和外語學習的有效結合,以專業知識為主、外語水平提高為輔,滿足了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1]。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勢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模式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革,對學生外語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與外語能力,是擺在應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經濟學課程作為起源于國外的專業基礎課程在進行雙語教學改革中有著獨特的優勢。
一、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一)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選擇
20世紀 90年代以來,國際化成為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化,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教育部高教司在相關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學論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課程必須進行雙語教學小論文。雙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而在雙語教學課程的選擇上應更多的體現課程的廣泛應用性。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課程的基礎課,為學生學習和應用經管類專業知識做了良好的鋪墊。因而經濟學的雙語教學實踐是一種與國際經濟接軌的開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學內容上強調多元、開放、融合,在教學方式上強調靈活,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外語水平和教學藝術要求較高,在教學目標上注重培養學生用不同語言進行思維和創新的能力。同時,通過使用學界較為認可的經濟學外文教材、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雙語教學會有力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向規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二)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社會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發展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的產物,承擔著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培養大批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歷史重任。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獨立學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站穩腳跟,關鍵也在于能否培養出有別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演進,應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掌握外語的技能越來越受到青睞。因而在對本科生的培養中運用雙語教學可提高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并使其更符合國際化人才的標準。
(三)經濟學課程本身的需要
經濟學本身源于國外成功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而國內高校本科教學中講授的經濟學原理幾乎都是從國外著作中翻譯修訂而來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譯與原文表達的意思不完全一致,這對學生掌握和應用經濟學原理產生不利影響。此外,由于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發展較快的學科教育教學論文,使用翻譯修改而來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其教學內容無法體現經濟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借助經濟學雙語教學,一方面可使學生站在英語思維的角度,用英語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種經濟學原理,從而更好地把握經濟學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過采用國外經濟學教材,可以增加學生的專業見識,使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吸收到經濟學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增強教學的時效性。[2]
二、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改革模式
(一) 教學模式的選擇
根據授課時外語使用程度的不同,雙語教學可分三種不同模式:1、沉浸式雙語教學(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學生所學第二語言/外語進行教學,本族語/母語不用于教學之中,乃至校內也不使用本族語/母語,以便讓學生沉浸于弱勢語言之中。[3]2、過渡性雙語教學(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學生剛進校時,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語/母語教學;但一段時間之后,則使用所學外語/第二語言進行教學。因此,過渡性雙語教學即指開始前有―段非雙語教學作為過渡期,以避免學生剛進校因不適應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而產生許多困難,其目的仍是逐漸向沉浸式教學過渡。3、保留性雙語教學(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學生剛進校時用本族語教學,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語/第二語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語教學。
獨立學院的學生較普通高校的學生入學成績較低教育教學論文,英語水平相對較差,在課堂教學中應對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因而我們在教學的第一階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雙語教學”模式小論文。在雙語教學實施的第一階段,為了不使學生在雙語教學模式下影響對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側重運用“保留性雙語教學”模式,即在注重學習專業知識和運用英語的同時,以母語來維持理解與交流過程并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經濟學專業英語詞匯的滲透,專業概念和理論模型公式的表達,以及部分英語釋義;雙語教學實施的第二階段,可啟用“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在第一階段取得成果的基礎上逐步在經濟類課程中推行雙語教學模式,不斷擴大獨立學院雙語教學課程的范圍,靈活地互用漢語和英語兩種主體語言,努力促進學生逐漸通過專業英語理解關。
雙語教學推行的第三階段,在總結經濟學雙語教學前兩階段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逐漸探索出符合獨立學院自身情況的雙語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在學生能夠基本通過英語關,掌握一定經濟學專業英語詞匯的基礎上,逐步推行英語沉浸式教學法,采用全英語授課或逐漸增加英語在經濟學課程中運用的比例。畢竟獨立學院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并不十分擅長因而具體模式還得視雙語教學實施前兩階段的效果和學生的接受情況而定。當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學模式過程中,經濟學教師應注意運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教學教育教學論文,把復雜的經濟學理論和案例等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發音標準且語速較慢,使學生能順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和知識。
(二) 教材的選擇
選用合適的原版教材是開展雙語教學的基礎。雙語教學教材應當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內容上直接與國外院校接軌,避免因間接引用而產生歧義。要選擇既緊密結合實際又符合時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語言中了解另一種文化,掌握專業知識。目前多數進行經濟學雙語教學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編寫的《經濟學原理》(第三版)作為固定教材使用。該書被美國百余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可見其全球影響力之大。此外,該教材的語言表達比較規范、簡單、用詞準確,內容更新穎,作者能站在經濟學初學者的立場,激發學生對經濟學的學習興趣,這也比較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知識的興奮點。但原版教材的選編思路和編寫形式與國內教材的風格完全不同。雖然國外教材知識較新,反映了學科前沿,但國外教材在一些內容上說明得過于詳細,與國內同類教材相比,內容相對較多而且比較零散。因此,教學中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篩選,抓住學生必須掌握并與國內教材主要內容相契合的部分進行學習,這樣有助于專業課程的學習。[4]而對于相關案例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
(三) 教學時間
根據教學計劃和各專業的實際情況教育教學論文,一般在大一下學期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但是獨立學院大一學生的英語相對比較薄弱,開展雙語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大學英語一般開設兩年,
大二上學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已達到了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學生普遍有著較好的英語基礎,這時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采用雙語教學對學生來說困難相對要小些,可避免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從大學二年級上學期起開始連續、合理地部署和安排雙語教學,可延續英語學習,使英語學習四年不間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可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提高作用小論文。而且,可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轉移到自己的專業上來。
此外,國外的經濟學課程一般是從高中開始,到了大學每學期只學習教材內容的幾個章節,將整個經濟學課程分散到大學的各個學期,更有助于學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國經濟學課程一般是針對經管類學生開設的,時間為一年左右,如果進行雙語教學的話應該考慮適當延長學時,以便于教師更好的準備課堂內容教育教學論文,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
(四)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雙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與學互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而高素質的師資是實施高質量雙語教學的保證。從近期實踐看,全國絕大多數的獨立學院是在母體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體高校的品牌、師資、管理和其他資源為依托而發展起來的,借助“母體”師資、外聘名校教師是獨立學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隨著獨立學院社會化的趨勢不斷發展,建設自己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歸國經濟學研究生外,獨立學院也應重視本院經濟學雙語教師的培養,一方面大力引進英語水平高、學科知識強的復合型教師,另一方面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特別注重青年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的培訓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師自費及學院委培相結合的形式選派英語基礎良好、經濟學專業知識扎實的青年教師赴國內外相關院校培訓。
參考文獻:
[1]白世貞,沈欣.素質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模式研究.物流技術.2010
[2]梁燕紅.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探索.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
[3]李榕.我國高校雙語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08
[4]喬虹.“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探索.教育與職業.2008
論文關鍵詞:也思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最近這幾年才出現的新名詞,其實在出現之前教師對自己的教學也有過反省,只不過沒有現在這樣有針對性,這樣有目的性罷了。在素質教育全面鋪開的今天,追求完美而高效的課堂是每一個教育工作的歷史使命,而我們的每一堂課幾乎都是不完美的,教學反思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顯得越發重要了。在教學中通過對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課堂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審視可以發現在我們的課堂中確實存在著許多的誤區和不足之處,在課前或課后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總結,避免下一次的錯誤。通過這樣的反思,教師能夠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客觀的、理性的認識、判斷、評價,進行有效的調節,并最終形成教師個人化的、獨特的、帶有新質特點的教育觀念??删烤乖鯓臃此?,反思什么的呢?
首先教師要對對教學反思有明晰而正確的認識,了解教學反思的作用,才能真正接受反思,從而激發起反思的內在動力,進而產生具體的反思行為。教師只有以自己教學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識強的教師會經常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通過不斷地解決問題,使自己不斷完善。在長期的反思實踐過程中,自己的反思習慣也就會慢慢養成。 其次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反思總結的形式可以是日志、敘事和教學案例,也可以是札記、體會和教學后記等??梢园呀虒W過程中遇到的一些讓自己困惑不解的問題寫出來,也可以針對教學中的某一閃光點或某一失誤進行總結。這些都屬于教學反思。通過反思,提高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認識,找出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缺陷和自己在哪些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上存在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斷加強學習教育教學論文,從而達到促進自己向專業化、學者型教師發展的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學反思的時效性,即總結反思要及時。教學實踐剛完成,此時教學感受最深刻、最清晰,成功在哪里、失敗在何處最有體會,此時進行總結和反思為最佳。否則,時間一久,真情實感就淡化了。
下面就如何從課堂的不同角度進行反思談一點個人的體會和感受。
1、教學目的、目標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目的著眼的主體看,教學目的是對教師要教什么的說明,著眼于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描述的,是對教師的活動的一種期望,但其結果是否符合這種愿望,卻難以預料和檢測。教學目標則著眼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描述;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結果的一種規定,是學生必須達到的要求,它不僅對教師實用,對學生也是必要的、適用的。 所以在教學反思中,首要的是反思“教”與“學”的 雙邊關系是否融洽,是否達到了各自的目的雜志網。
2、教學方法的反思。 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在課堂上采取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曾經聽過一個教師的公開課,整個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完全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課后教師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與我以前用的方法一樣??!為什么區別這么大!在傳統的教學中經驗是教師教學的一大法寶,但是隨著教育體制的發展,對于過去的一些教學方式、方法到現在的學生課堂中使用,會有一些教師發現完全沒有了效果,過去的法寶到現在卻沒有了用處。這使得一部分教師對于教學的技能和教學方法產生不理解,并且無技可施,造成教學效果顯著下降,學生對老師也有著不好的評論與態度,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我們的教育質量。因此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方法的變通,成為面對不同時期,特別是所處家庭、社會、經濟環境完全不同的新時代學生,如何變通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也同時使教師不斷的適應運動變化著的社會環境,是教育中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3、課堂教學管理的反思。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有效而適宜的方法約束學生的行為,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保持課堂良好的教學秩序。教師要高瞻遠矚,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要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并采取快捷有效的方式處置,且采取的方式既不能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又不妨礙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最好更能增加是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一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課堂是師生共同進行的、充滿溫暖、師生之間彼此熟悉、相互接納、安全輕松的學習場所。因此,教師課堂的管理應是引導、對話與活動,教師對學生的行為首先應該是理解和尊重。 現實中往往會出現因溝通協調不夠,處置方法不恰當,造成教師課堂教學積極性大幅度降低,甚至中途停止的現象,無法完成當堂課的即定目標,直接影響教學的進展和效果教育教學論文,同時也造成師生關系緊張,長期下去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4、學生學習指導技能的反思。在課余常聽老師們抱怨,“這個班的學生太笨了”“這么簡單的題都做不起,孺子不可教也”,可是我們有沒有認真的去反?。涸撛鯓又笇麄儗W習?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的學習方式強調,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但這并不表示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無所作為。在處理教學中的“教”與學生的“學”這兩者關系時,新的教學理念固然重要,但“指導”的技能也是致關重要的。比如,在以知識傳遞為主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主要是圍繞聽課、記憶、遷移、背誦、演練等接受型活動而新課程則強調了學習的探究性,教師對學生需要進行問題發現的指導、問題解決的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則需要個別指導、小組指導等。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平等、自由、快樂的課堂環境,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供空間。
在實際教學中每次講完課后,我都認真的從不同的角度反思這堂課的得與失,不僅可以促使我們克服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有助于防止某些失誤的再次出現,同時根據課堂上反映出來的問題,采取“對癥下藥”,能迅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可課堂藝術。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的思維加工中,才能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有效的發揮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
一、加強思想政治學習,提高師德修養
一年來,我在思想上嚴以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能夠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約束和鞭策自己,同時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與老師團結合作,能夠正確處理好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特別尊敬老教師,把他們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愛崗敬業,有奉獻精神;能積極涌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政治和業務學習,通過學習提高思想認識,端正工作態度,服從工作安排。
二、刻苦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工作可以說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首先除了堅持參加學校舉辦的業務學習外,還利用大量的業余時間自覺學習了解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并寫了學習心得與學習筆記,而且在教育網上發表了二篇關于教育教學的文章。其次,利用所學新理念結合我校學生具體情況創造性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先讀教材,對教材作深入細致的鉆研,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對教材進行合理整合,確實做到了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然后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班上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設計方案,在課堂教學中始終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學為主線”的愉快式教學,從不搞滿堂灌,而是講練有機結合,尤其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給學生時間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養成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學會正確評價同伴等。最后積極做好學困生的工作,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困生,不歧視、冷淡,做到“真誠、耐心”,允許他們學新知時暫時聽不懂,給他們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盡最大限度保護他們學習自尊心和求知興趣。還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及時查缺補漏。根據減負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業經過精心地挑選,適當地留一些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
由于教育教學行為規范,能夠因材施教,及時發現、研究、反思和解決教學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我所帶班級的學生對歷史學習不厭倦,學習歷史的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三、個人學習:
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努力學習英語,以適應當前教育的形式,給自己充電,為進行雙語教學做好準備。積極進行各種進修學習,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制作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同時也幫助其他同志制作課件,上網查找資料等等。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本學期有兩篇論文同時獲獎。
四、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加強守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課下也要按校紀班規嚴格約束自己。
4、教育學生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5、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6、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一、傾心于無私奉獻
德是從教之本,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都是為人師表。”我組全體語文教師對事業忠誠,對學生負責,服從安排,勇挑重擔,團結協作,努力做到樹師表新形象,垂師德新風范。他們經常認真學習《師德規范讀本》、《師德征文匯編》,明確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特別是以身邊人為學習的楷模,敬而思齊。《師德征文匯編》中有一文《不辭長作育花人》,介紹錢國雷老師克服夫妻長期分居帶來的種種困難,幾十年如一日,一心撲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上的先進事跡?!?*市優秀德育工作者”華巖老師工作才6年,但班主任工作耐心細致,民主評議中學生滿意率達100%。在他們的率先示范下,全體語文教師都化大量的精力關心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堅信學生只有差異,沒有差生,努力做到“促每一位學生成才,讓每一個家庭放心”。
學校有很多父母離異、單親或成績差、行為習慣差的“問題學生”,對此,我語文教研組開展“一助一”活動,每位教師至少幫助一名學生,以談心、家訪、資助等方式給予他們關愛,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生活的信心。
在學校開展的“扶貧幫困、關愛工程”活動中,全體語文組教師踴躍參加,為王奇、薛倩霞、諸國成同學捐款近三千元。我校語文教研組青年集體還被評為**度武進區級“青年文明號”。
二、立足于常規貫徹
《**市中學學科教學常規》對于規范教學過程,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促進作用。教研組始終以落實教學常規為立足點,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1、學習教學常規,領會精神實質。在每學期開展的“學常規、領精神”活動中,教研組都提出了明確的學習要求。首先,要求教研組成員熟悉常規的具體內容,基本觀點及目標要求;其次,在教研組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制定《中學語文教學常規實施細則》,初步確立了教學目標、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后輔導、成績考核與評定、論文撰寫、業務進修、課題研究等九項一級指標,使常規要求具體化,教學工作規范化。教研組在期中、期末配合教導處對教師的各項常規工作進行檢查,評出優秀教案等,作為年終考核的依據。
2.積極“充電”,提高業務素質。
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正確的教育理念是先導。當前,初、高中語文教學在努力探究新課程改革模式,因此,我們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語文課程新標準》、《課堂教學論》等理論及有關教學經驗文章,做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轉變教育教學思想。組織教師參加區級新課程培訓,配合教科室對初一、初二年級進行新課程實施情況調研。新教師利用暑假、雙休日進行崗位培訓,走出去“取經學藝”,并及時總結學習心得,增強全體教師課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立足于團結協作
課堂教學這一環節是教研組建設的靈魂。為此,語文組狠抓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的“實”。
教研組把具體工作細化到各年級備課組,要求備課組的老師共同做到:①備課扎實,不僅吃透教材,還要吃透學生,按學生的基礎來確定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②同一備課組統一進度,同一教學重點、難點、統一練習。至于教學方法,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③作業全收全批,提倡面批,尤其對成績較差的學生。④備課組一周定時活動一次,共同備課,集體研究教材。同年級老師一周至少互相聽一堂課,聽后認真評議,共同探討適宜的教法。
課堂教學效率取決于課堂45分鐘教與學的質量。我們特別注重公開課教學的效果。每學期我組至少有10人進行公開課教學,其中包括老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開課后及時組織評議,大家本著學習提高的原則,談感想,提建議,熱烈發言,毫無保留,教研風氣濃厚。每次公開課教學后,無論是開課者還是聽課者,都感覺到收獲很大。
近幾年,語文組老師相繼退休,教師隊伍迅速年輕化?,F在語文組四十歲以上的老師只有三人,能否順利完成新老交替,能否培養好一代新教師,這是一個組織成敗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采取具體措施來培養鍛煉青年教師。
組織好“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舉行拜師儀式,簽訂協議書,規定師徒之間每周互相聽課1-2節,師傅對徒弟每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要把關并聽課、評課指導,徒弟要主動虛心請教,經常進行思想匯報,總結教學心得,上好一節匯報課。在“幫、帶、比、學、趕、超”的良好風氣中,張同江、袁莉娜、邊慧等幾位新教師很快勝任高中教學,而且得到學生的愛戴。現在畢業班都有比較年輕的老師,各備課組長大多由年輕教師擔任。
另外,支持青年教師外出業務進修?,F在我組有2位老師在讀南師大教育碩士研究生,4位老師曾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大部分老師本科函授結束。
四、“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競賽活動中展風采。
通過學習,“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我組青年教師在競賽中脫穎而出。在“省前中杯”中學教師專業技能競賽中(作文)潘少波、王桂香老師分獲高中組一等獎、二等獎。在“校級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中,張同江、華巖、陳潔等五位老師的課都被評為優秀級,受到區教研室莊煥方主任的好評。
同時,我教研組還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生競賽活動。
高二(5)班的錢華同學在“**市中小學生傳統詩詞比賽”中獲三等獎。在校內03年9月-12月,圍繞課題“生活化、創造性高中作文“開展征文活動,收到稿件70多篇,有的被《**晚報》錄用;初一、初二年級舉行”名言警句默寫比賽;全校舉行“鋼筆字比賽”;04年4月配合政教處開展了“祖國明天更美好”讀書征文和演講比賽。高一年級結合教材,開展詩歌朗誦比賽和以“自信”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潘少波、王桂香等老師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李清照與辛棄疾的詞風小較》、《口才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等研究成文。一系列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綜合素質,受到了師生的歡迎。
五、專注于教學研究
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還要具有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因此,我們語文組重視引導教師開展專題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構建科學而實用的課堂教學模式,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在課題研究方面,全組成員參與省級課題《由“維持學習”走向“發現學習”的研究》。全組成員參與武進市級課題《課堂目標教學的實驗和研究》,積極探索適合我校特點的課堂目標教學的具體模式,強調教學目標的導向、反饋和調節作用,明確教學目標有助于改進優化教學過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我們還盡量做到目標要能夠體現發展差異性,讓學生的個性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差異的發展,鼓勵學生多參與,建議老師少講解一直是課題組成員的努力方向。我們根據“創設問題情境”原則,盡量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多讓學生發表見解,然后加以適當點撥,從而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初中組成員還積極參與武進區級課題《初中語文開設課外活動課的研究》,這項課題已結題,獲武進區評估二等獎,另外,高中組課題《高中作文“生活化創造性”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和研究》2002年12月份向區教研室申報,并按計劃分步實施。一方面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先進的作文教學理論,錢國雷、施孝丹、潘少波等老師開設作文公開課,探究新型作文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的學習資源,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和積累的指導,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和思想底蘊。認真指導學生創作,在多篇學生習作在《**教育》上發表。
課題組就是這樣生機勃勃又扎扎實實地開展科研活動的,在學校教研活動中真正起到了“龍頭”作用。
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在語文教研組也蔚然成風。03-04學年各級論文評比中,有5人獲一等獎,7人獲二等獎,4人獲三等獎,另有多篇發表于報刊。
六、著眼于素質教育
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說:“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就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睆娬{素質教育,是教育指導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變革,在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由“應試型”人才轉變的“素質型”人才的現代化教育觀,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是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課題。語文教研組積極倡導“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思想,具體做法是:
1.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大膽利用投影、錄音、錄像等現代教學媒體,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和思維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思維,在活動中創造,在活動中培養能力。
【關鍵詞】歷史課堂 語言藝術 講活歷史 展演歷史 趣說歷史 活用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8-0028-01
語言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最重要的工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借助語言來傳播知識的。歷史教學的內容是講授過去的人和事,評述以往的功過是非。它既不可以進行試驗,也不可使之重演,只能依靠教師運用語言和直觀教具的演示將歷史觀點、概念、史實等科學準確地表達出來。一節歷史課,教師需要傾注真情,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實現三維目標的和諧統一。在課堂教學中,要實現師生情感的共鳴,我覺得還應該依靠教師語言的藝術魅力。
一、講活歷史,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知知識。
人類歷史似一部有聲有色的長篇歷史劇,它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創造的。這就要求歷史教師的語言表述必須符合直觀性原則,應該運用生動逼真的語言使久遠的歷史“再現”。以其高超的語言藝術和智慧把人物講活了,把事件說透了,也把節目做火了。可見,歷史課堂的教學應講出色彩,講出聲響,講出形象,把歷史講“活”。運用“移時”手法,讓時空轉換,讓歲月倒流,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歷史課堂中,我們應該聽得到幾千年前陳勝、吳廣向戍卒們發出的“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的呼喊;看得見萬里之外法國人民高唱馬賽曲開赴前線的壯麗畫面;感受得到陸游、岳飛、龔自珍等無數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底蘊……
二、展演歷史,用真情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
紀連海老師的歷史課為什么那么受歡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重視語言節奏的變化。他講述歷史時,高昂低沉,急緩快慢,無不攝人心魄,讓人拍案叫絕。 二是在歷史教學中紀老師積極借鑒評書的語言、相聲的包袱,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三是他在用心、用情講述歷史。講到動情時捶胸頓足,手抖淚落,情難自抑。譬如他在《百家講壇》中講到袁崇煥時,就完全沉浸在袁崇煥的精神世界里,那時那刻他覺得自己就是袁崇煥,那種委屈無奈讓他萬箭穿心,淚灑當場。愛之深,情則切。紀連海老師之所以能用情講歷史,源于他對歷史的熱愛,對歷史人物的深切關注,并將自己的想法都滲透在所講述的每一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之中。因此要感染學生,先要情動自己。教師講解歷史要富于情感,褒揚貶抑態度要鮮明。譬如:講岳飛被害、譚嗣同殉難,要有悲憤之情;講、抗戰勝利,要有激昂之情;講港澳回歸、嫦娥奔月,要有自豪之情……
三、趣說歷史,使學生在幽默風趣中樂求知識。
作為語言藝術之一的幽默,在教學語言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師幽默的語言與一般的逗樂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以引導學生從側面去接受知識,感悟真理,陶冶情操,喚醒良知為前提的。幽默的語言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架起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而且幽默的語言伴隨著陣陣笑聲可以啟迪人的智慧,催發人的情感。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領悟到知識的內涵;在歡快的笑聲中掌握知識;在笑后的深思中受到啟迪。例如:我在講解《中國歷史》第一冊中西漢初年的社會狀況時,教材中有這樣一段話:“馬匹很少,連皇帝坐的車子也選不到純一色的四匹馬,將相有的只能坐牛車……”在此我會不失時機地插上一句“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坐在牛車上,慢悠悠地走,這未免太滑稽了吧?但國家太窮了,沒辦法,湊合著吧!”寥寥幾句,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迫切想知道后來究竟怎么樣了?因而就會積極地去探求答案。
四、活用歷史,引導學生推開一個認知歷史的窗口。
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要運用知識,學會用歷史知識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在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法來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從歷史中學習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從而使自己少走彎路,盡快走向成功這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結果。如復習《美國南北戰爭》這一課時,我提出以下問題:1.林肯不希望聯邦解體,并為國家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對你有什么啟示?2.挑起內戰的南方結果失敗了,聯系實際你有何感想?學生們積極思考,認真討論。馬上就能聯想到我國的現狀:臺灣同祖國大陸的分離,我國統一大業還未完成,作為中學生要向林肯學習,為祖國統一做貢獻。美國南方的失敗告誡“分子”,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搞分裂不得人心、注定要失敗等。
教師課堂教學的語言應富有啟迪、暗示、點撥、善誘性,既有鞭辟入里的深刻,又要有絲絲入扣的聯系,能以自己的語言風格和對文本個性的解讀激起學生于課堂之外去探索知識的欲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教師只有通過不同的途徑,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接觸新的事物,培養新的能力,不斷給自己注入新的活力,才能適應當前日新月異的教育改革形勢。在教學中,只有借助于我們歷史教師的語言藝術魅力,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從而使我們的歷史課堂真正成為學習知識,感悟人生的平臺。
信息計算專業教學團隊,2017年獲評省優秀教學團隊,以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信息計算專業為建設平臺,經過2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合理的教學管理和課程體系、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體系以及協調的學科支撐體系,造就了一支治學嚴謹、執教有方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和學術帶頭人,培養了一大批能在行業建功立業的優秀畢業生。
信息計算專業為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建有省級電子信息教育創新高地。目前專業建設有2門省級精品課,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校級精品課,1門校級重點建設課程;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目前,信息計算專業作為省級特色專業,以辦學歷史長、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高享譽社會。
1.合理的教學梯隊
信息計算專業教學團隊是一支職稱、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教育理念先進,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互通相融,核心骨干相對穩定,愛崗敬業、勇于改革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團隊。團隊以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體,既有教學、科研骨干,又有朝氣蓬勃的新生力量。其中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4人,講師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7人,博士學位6人,其余教師均為碩士學位。
2.明確的發展目標
教學團隊依據信息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以厚基礎寬口徑作為本科教育的基本宗旨。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及科研訓練密切結合,促進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協調發展,培養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較強的實踐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基地建設等工作中,設定明確、可行的教學改革目標,有相對集中的、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教學研究和改革實踐方向,工作有新思路、新措施,設計合理、實施有效。
3.顯著的建設成果
教學團隊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使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逐步實現了“合格建設、穩步提升、凝練特色”的專業建設“三階段”發展目標。信息計算專業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已畢業學生1000余名,為社會培養出了大批的優秀專業人才。
5年來,團隊成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校級教學質量優秀獎3項,省級教學課件獎3項。承擔教學研究項目7項,其中省級2項、校級5項;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0余篇。參加面向21世紀課程改革計劃,編寫教材5部。
在教學方面,團隊教師積極參加教學改革與創新。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推廣啟發式、互動式、研究式教學新模式,運用網絡信息平臺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在實驗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中,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注重從驗證式教學模式向探究式教學模式過渡,由灌輸式教學法向誘導式再到自主式教學法的轉變,從學生被動的接受到引導學生學習,再到學生能自主學習。。
在科研方面,教學團隊教師承擔科研項目27項,其中省部級6項。獲得各類科研獎勵5項,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20項,發表科研論文58篇。在進行科研的同時,將研究成果不斷充實到理論與實踐教學中,使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有效促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教學水平。
4.優良的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的優劣是衡量教學團隊的根本性指標。團隊成員通過教學條件、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將素質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之中,使學生較早地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生產實踐。在依托學科建設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促進學生參加科學研究與創新能力的提高方面取得了較明顯效果。團隊還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為學生的創新實踐活動設計課題、提供平臺,為推進大學生創新教育做出積極貢獻,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