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7 17:57: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地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經濟地理學;新貿易理論;“新”新經濟地理學;“新”新貿易理論;企業異質性;空間格局;區域經濟學;空間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061.5;F0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8131(2017)01001008
一、引言
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非均衡性或者說經濟活動具有空間結構性這一特征,是我們研究現實經濟無法回避的問題(年猛 等,2012)。然而,經濟活動的空間因素卻被主流經濟學家長期忽視,這種研究不僅“在上一代基本上處于休眠狀態”(Krugman,1991a),而且難入主流。目前,已經聲名鵲起的新經濟地理學(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t把空間因素納入一般均衡理論分析的框架之中,探究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規律,解釋產業活動的空間集聚機制,并以此來分析和探討區域經濟增長的規律與途徑(安虎森,2009)。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新經濟地理學日趨成熟與完善,形成了許多理論模型。尤其是近年來,企業異質性(Heterogeneous Firm)理論的引入,增強了新經濟地理學對現實經濟的解釋力、完善了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基礎。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闡述新經濟地理學的最新研究進展――“新”新經濟地理學對新經濟地理學的繼承和創新及其在中國的應用和創新方向。
二、 空間、新貿易理論與新經濟地理學
1.缺失空間維度的主流經濟學
經濟活動在地理空間上的集聚現象在現實中是非常普遍的。然而長期以來,主流經濟學一直排斥關于空間經濟的研究,至今在主流經濟學的教科書中仍熱衷于講述沒有空間維度的經濟理論(安虎森,2010)。美國經濟思想史學家馬克?布勞格(Blaug,1997)在《經濟理論回顧》一書中指出:“18世紀的偉大經濟學先驅愛爾蘭經濟學家理查德?坎蒂隆(R. Cantillon)、英國經濟學家詹姆斯?斯圖亞特(J. Steuart)、蘇格蘭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 Smith)等,曾大量論述過關于區域與距離這個兩位一體現象有關的空間經濟模式,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這一關乎‘空間’的經濟研究主題在1800年以后的主流經濟學文獻當中幾乎不見蹤影;盡管古典區位論在19世紀興起、成熟并產生一定的影響力,但一直被主流經濟學排斥在外而無法進入主流經濟學的殿堂,直到20世紀50年代,整個主流經濟學對現實經濟世界的分析都是缺少空間維度的”。
雖然主流經濟學長期忽視空間維度,但諸如區位論、城市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等學科一直研究并關注經濟活動的空間特性,其中也產生了很多經典的空間分析范式。然而這些學科在研究經濟現象時,常常假設經濟活動的集聚體(例如城市)是外生的(如德國經濟學家約翰?杜能的農業區位論),并把這種經濟活動在地理空間上的集聚現象視作“黑箱”處理,這種處理方式顯然無法對主流經濟學產生很大的影響。然而,由于經濟活動的空間“塊狀”特征非常普遍且無法回避,于是主流經濟學理論從“外部性”這種外部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生產要素稟賦空間分布的不均衡,由HO理論、比較優勢理論等構成;另一方面是指技術外部性,也稱為技術外溢或知識擴散。 來解釋經濟活動的空間差異現象。但是,主流經濟學這種外部性對集聚形成的內在機制的解釋無法令人信服。
一些經濟學家尤其是新經濟地理學家們認為,主流經濟學之所以長期缺失空間維度,關鍵是缺乏處理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和規模報酬遞增的技術工具(Krugman,1995,1998a,1998b;Fujita et al,1999)??梢哉f,主流經濟學家們是由于缺乏合適的技術工具而不得已回避空間問題的;同時,區位論等非主流的相關研究由于缺乏嚴謹的模型表述和未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而無法得到主流經濟學的認同。正因為主流經濟學的無能為力和非主流相關學科的研究不足,“空間”這一經濟學“最后的前沿”成為了新經濟地理學誕生的立足點。
2.新貿易理論為新經濟地理學的生產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
新經濟地理學(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實際上是脫胎于新貿易理論(New Trade Theory,NTT)的,而與這兩個領域聯系最為緊密的經濟學家則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 Kugman)(安虎森,2009)。Krugman的突出貢獻在于:在國際貿易領域開創了新貿易理論和在經濟活動區位分析方面開創了新經濟地理學。
1979年,Krugman在《收益遞增、壟斷競爭和國際貿易》一文中,使用DS模型構建了全新的綜合了傳統觀點的新貿易理論框架(Krugman,1979)。這篇論文不僅包含了“即使不存在比較優勢和生產要素稟賦差異,規模經濟也是導致國家或地區間貿易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新貿易理論核心思想,而且具有了新經濟地理學的雛形思想,即可以在主流經濟學的一般均衡框架內分析經濟活動和生產要素的區位。1980年,Krugman在《規模經濟、產品差異與貿易模式》一文中,用“冰山成本”(Iceberg Cost)“冰山成本”是美國經濟學家Samuelson于1952年首次提出,目的是用來描述由于貿易壁壘而產生的經濟效率的損失。Krugman將其引入國際貿易研究中以替代傳統的運輸成本假設,即一單位商品在到達目的地時會像“冰山”一樣“融化”掉一部分,而“融化”的這部分就是運輸成本。這種假設顯然有利于Krugman數理模型的構建并得到一些有意義的結論,但這種“線性運輸成本”的假設也受到了一些反對者的批評。 假設替代傳統的運輸成本假設,在進一步完善新貿易理論的同時,其提出的“本地市場效應”(也稱市場接近效應,Home Market Effect)同樣是新經濟地理學的重要內容(Krugman,1980)。盡管新貿易理論蘊涵了新經濟地理學的思想,但沒有實現立足于消費者與企業空間區位選擇的一般均衡分析。因此,直到1991年Krugman發表的《收益遞增與經濟地理》才被認為是新經濟地理學的開篇之作(Krugman,1991a)。
因此,新貿易理論被經濟學界譽為壟斷競爭和規模報酬遞增革命的第二次浪潮,并為新經濟地理學的誕生奠定了諸多基礎。Krugman創立的CP模型,也是在新貿易理論模型廣泛使用的基本元素(如消費者多樣化、規模報酬遞增、壟斷競爭等)的基礎上,增加了具有規模報酬不變和無運輸成本等特征的農I部門以及工業企業和工人在地理空間上的無成本遷移而得出的。在Krugman創立新經濟地理學之后,國際貿易理論與經濟地理學通過新的理論視角而聯系得越來越緊密,即在給定生產要素國際分布的情況下,同時探討不同國家之間的專業化(國際貿易理論)和這些要素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區位運行(經濟地理學)的共同驅動力。
3.“新”新貿易理論為“新”新經濟地理學的產生提供了微觀理論基礎
《貿易對產業內的再分配和產業總生產率的影響》(Melitz,2003)一文一經發表就在國際貿易領域內掀起了以企業異質性為基本特征的“新”新貿易理論(‘New’ New Trade Theory,NNTT)研究浪潮。NNTT從一個新的角度,即更加強調企業而不是行業的重要性,來理解在全球化時代下國家或地區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相比傳統的貿易理論中用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原理來解釋產業間貿易以及新貿易理論中用規模收益遞增原理來解釋行業內貿易,“新”新貿易理論則是從更加微觀角度――企業來解釋國際貿易活動。NNTT模型揭示出國際貿易導致一個地區或國家同一產業內只有生產效率更高的企業才能進入國外市場,而效率低的企業只能被淘汰出國際市場,同時市場份額的再分配也會促使效率更高的企業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并最終會提升整體行業的生產效率。近年來,得益于微觀企業統計數據獲得的便利性,大量實證研究也驗證了“新”新貿易理論的結論。
因此,引入了企業異質性的“新”新貿易理論,彌補了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只研究產業層面而缺少企業層面的微觀理論基礎的缺陷,進一步增強了貿易理論對現實國際貿易活動的解釋力。隨著新貿易理論穩步發展到“新”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學也逐漸發展到“新”新經濟地理學(‘New’ New Economic Geography,NNEG)。“新”新經濟地理學仍然以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為基礎,但更強調企業、個人等微觀異質性和企業的集聚行為。更關注微觀異質性(microheterogeneity)的“新”新經濟地理學是對關注宏觀異質性(macroheterogeneity)的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發展和補充,在整個新經濟地理學的體系中搭起了理論與現實的橋梁,而理論與實際的不符正是新經濟地理學飽受批評的原因。
三、“新”新經濟地理學的繼承與創新
1.新經濟地理學的發展脈絡與“新”新經濟地理學的產生
(1)DS模型的出現和新貿易理論的創立為新經濟地理學的產生奠定了技術基礎
1977年,印度裔美國經濟學家迪克西特(Dixit)和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 Stiglitz)創立的DS模型,為新經濟地理學家們提供了將規模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納入一般均衡模型的工具,從而新經濟地理學得以被主流經濟學所接納。DS模型設計精巧,涉及產業組織、國際貿易、經濟增長、新經濟地理學等領域,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Dixit和Stiglitz(1977)通過假設商品效用函數的擬凹性和不變替代彈性以及差異化產品,保留企業在壟斷競爭市場上自由進入和退出的假定,構建了消費者消費多樣化與企業生產規模經濟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根據原假設,在報酬遞增和壟斷競爭市場結構下,產品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和差異性;消費者具有多樣化消費偏好特征。對生產者來說,在市場規模和生產資源一定的情況下,產品的種類越少,市場競爭就越不激烈,廠商就越能利用規模經濟進行一種產品的生產;對于消費者來說,由于多樣化消費能促進效用的增加,因此產品的種類越多越好。這樣就產生了廠商偏向商品種類少樣化而消費者偏好種類多樣化的“兩難”沖突。在市場規模不變情況下,新廠商的自由進入最終導致市場均衡,廠商利潤為零;然而市場規模的擴大有利于生產者發揮規模經濟優勢,促使產品的種類的增加和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下降(即生產效率的提高)。DS模型暗含的“商品貿易促使市場規模擴大、規模經濟有效利用以及消費者效用水平提高”的思想,在國際貿易研究領域得到吸納和應用,并最終發展成為新貿易理論。
(2)CP模型的創立與新經濟地理學的批判性發展
Krugman(1991a,1991b)建立的CP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譯為“中心―模型”或“核心―邊緣模型”)揭示出集聚是由規模經濟、市場規模和運輸成本等因素相互作用決定,并將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現象完全內生化。Krugman(1995)指出,運輸成本與產業集聚水平之間是非線性的,呈倒“U”型關系,即:在貿易自由度很低(即指運輸成本非常高)的情況下,經濟活動呈空間分散格局;隨著貿易自由度開始提升(即運輸成本開始下降),由于存在“黏性”特征新經濟地理學中的“黏性”特征即指“路徑依賴”現象。 ,經濟活動的區位不會很快發生改變;但是當貿易自由度達到某個特定的臨界值時,會產生“突發性集聚”,經濟活動會突然向某個區域集中并不斷發生累積,并最終形成“中心―”(中心是工業區,是農業為主的區域)的空間結構。
CP模型的問世標志著新經濟地理學的誕生,其模型本身也不斷被Krugman本人及其他學者改善和補充。英國經濟學家理查德?鮑德溫(R. Baldwin)等人在《經濟地理與公共政策》一書中,對新經濟地理學相關模型進行了總結(Baldwin et al,2003),主要有:自由資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FC模型)(Martin et al,1995)、自由企業家模型(FootlooseEntrepreneur Model,FE模型)(Ottaviano,1996;Forslid,1999;Forslid et al,2003)、資本創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CC模型)(Baldwin,1999)、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s Model,GS模型)(Martin et al,1999)、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s Model,LS模型)(Baldwin et al,2001)、中心―邊緣垂直模型(CorePeriphery VerticalLinkage Model,CPVL模型)(Krugman et al,1995;Fujita et al,1999)、自由資本垂直模型(Footloose Capital VerticalLinkage Model,FCVL模型)(RobertNicoud,2002)、自由企業家垂直聯系模型(FootlooseEntrepreneur VerticalLinkage Model,簡稱FEVL模型)(Ottaviano et al,2002)等。
上述模型都以依賴“DCI框架”“DCI框架”是指以DS模型為基礎,并采用不變替代效用函數(CES)和冰山運輸成本假設(Iceberg transport cost)。 為基本特征。為擺脫“DCI框架”,尤其是“冰山運輸成本假說”與F實的不符,經濟學家奇安馬可?奧塔維亞諾(G. Ottaviano)等建立了線性自由資本模型(Linear Footloose Capital Model,LFC模型)和線性自由企業家模型(Linear FootlooseEntrepreneur Model,LFE模型)(Ottaviano et al,1999;Ottaviano,2001;Ottaviano et al,2002),嘗試使用包含二次子效用的擬線性需求函數、線性運輸成本和差別定價的框架來解析“中心―”現象。以“DCI框架”和線性函數為基本特征的兩種模型構成了新經濟地理學在經濟關聯(ELinkage)方面的理論體系,而日本經濟學家藤田昌久建立的關于知識關聯(KLinkage)的模型(Fujita,2007),以及最近興起的企業異質性的引入,使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向貼近現實世界的方向拓展,這種趨勢也代表著未來新經濟地理學的發展方向。
(3)新經濟地理學面臨的挑戰、微觀異質性與“新”新經濟地理學的產生
新經濟地理學只關注宏觀異質性而缺乏微觀基礎是其飽受批評者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新貿易理論的出現為新經濟地理學解決微觀基礎問題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思路。Baldwin和Okubo(2006)借鑒美國經濟學家馬克?梅里茲(Melitz,2003)的研究思路建立了第一個基于微觀主體異質性的新經濟地理模型,并開啟了基于微觀主體異質性的經濟地理研究潮流(楊開忠 等,2016)。2011年,Ottaviano首次將納入企業異質性的新經濟地理模型稱為“新”新經濟地理學(Ottaviano,2011)借鑒Baldwin和RobertNicoud(2005)等學者將引入企業異質性理論的新貿易理論稱為“新”新貿易理論的做法,Ottaviano(2011)將引入企業異質性假設的新經濟地理學稱為“新”新經濟地理學。 。
“新”新經濟地理學將企業之間的效率差異引入傳統的新經濟地理模型中,以考察企業異質性條件下的生產成本和市場規模的差異。當不同的企業面臨區位選擇時,效率低的企業為避免激烈的競爭而具有更強的動力遠離區位優勢較好的地區(Baldwin et al,2006)。因此,企業異質性可以作為額外的分散力(Dispersion Force),更何況,貿易成本越大企業產品之間的替代性就越大。
此外,通過NNEG模型我們可以從競爭性企業供應產品的數量差異及生產效率差異的角度來分析區位差異。從這個角度出發,研究企業產品之間的替代彈性可以闡釋橫向產品差異化(horizont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而研究企業生產效率差異可以闡釋垂直產品差異化(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產品差異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也被譯為產品特異性)是指企業通過某種方式改變同質性或差異較小的產品,從而使消費者相信這些產品具有差異并產生偏好的不同。如果產品特征水平在空間上擴大使得一個消費者的效用上升而另一個消費者效用的下降,這種產品差異就是橫向的;若產品特征水平在空間上的擴大使得所有消費者的效用都增加,這種產品差異就是垂直的或者是縱向的。產品差異性與壟斷競爭市場結構密不可分,并一同被引入經濟學文獻中。在區位類比分析中,根據具有不同特征的產品的相對數量,某一特定產品被認為定位于一個特定空間中,進而可以根據差異產品空間分布的特征來分析企業之間的區位差異。 。在“新”新經濟地理模型中,橫向產品差異化可以促進企業空間集中,垂直產品差異化則促進企業空間分散。從這方面來看,不同企業在效率上的異質性程度成為決定經濟活動地理分布的一個微觀因素。同時,對人異質性(Heterogeneous Agents)的研究,對于進一步理解企業與勞動者異質性導致經濟集聚的機制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Duranton et al,2004)。
“新”新經濟地理學認為,相比生產率低的企業,生產率高的企業更具競爭力,因而能在市場規模較大的核心地區生存并獲得規模經濟效應;而生產率較低的企業為避免競爭會離開核心區而定位于競爭并不激烈的邊緣區域,這樣就形成了存在“質”的差別的“核心―邊緣”結構。很顯然,這種空間結構與新經濟地理模型中的同質化的空間結構是不相同的。企業異質性理論的引入,激發了國外一些經濟地理學家們的研究熱情,出現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不斷補充和完善“新”新經濟地理學。綜合這些研究成果,可以把企業或個人等微觀異質性對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影響歸結為以下三大效應:集聚效應,指由于企業的地理集中會產生知識溢出等正的外部性和形成規模經濟而有利于企業生產率的提高;空間選擇效應,指在競爭的作用下,生產率高的企業會集聚在核心區而生產率低的企業只能布局在邊緣區;人才歸類效應,指優秀人才會主動選擇在核心區(大市場區)工作(Baldwin et al,2006;Okubo et al,2010;Behrens et al,2014)。
總體而言,“新”新經濟地理學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推動了新經濟地理學理論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一是探討了微觀異質性對新經濟地理模型主要特征和結論的影響,并為新經濟地理學奠定了微觀基礎(Baldwin et al,2006,2009);二是從企業和勞動者異質性出發重新探討經濟活動空間集聚形成和城市空間結構變化的微觀機制(Behrens et al,2014);三是在企業異質性假設條件下,探討區域政策對區域經濟增長與福利變化的影響(Baldwin et al,2006,2009;Baldwin和Forslid,2010)。
2.“新”新經濟地理學主要分析框架
“新”新經濟地理學采用“新”新貿易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在沿用新經濟地理學的分析框架的基礎上,力求構建更加多元化的模型。綜合目前研究的成果,“新”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模型主要基于以下三大分析框架:
(1)DS壟斷競爭分析框架。如前所述,無論是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還是“新”新貿易理論,DS框架都是其理論模型的基礎分析框架。Fujita和Krugman(1999)也認為整個新經濟地理學都是建立在DS壟斷競爭分析框架、冰山貿易成本理論、特別動態演化和計算機模擬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新”新經濟地理學的最初創立者也沿用了這一傳統。其中,Baldwin和Okubo(2006)在DS框架下探討了企業異質性對企業區位定位的空間選擇與空間分類效應;法國經濟學家克里斯蒂安?貝倫斯等也在DS框架下證明了大城市具有高效率的特征(Behrens et al,2014)。
(2)OTT分析框架。OTT分析框架是由Ottaviano、Tabuchi和Thisse等建立的一個基于準線性二次函數分析框架(Ottaviano et al,2002)。與DS框架相比,OTT框架一方面克服了DS框架下企業產品邊際成本加成定價的缺陷,使得企業產品的最優定價策略隨市場規模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用準線性效用函數替代CES(不變替代彈性)效用函數,使模型中所有內生變量都可以用外生變量以線性形式表示,具有完全解析能力。OTT框架一經推出,就在貿易領域與新經濟地理領域得到了大量的運用。其中,Melitz和Ottaviano(2008)采用OTT框架分析了市場規模與企業生產率之間的關系;日本經濟學家久保卓治等(Okubo et al,2010)也基于OTT框架分析了企業異質性對其空間區位選擇的影響。
(3)BEKJ分析框架。BEKJ模型由Bernard、Eaton、Kortum和Jensen等建立(Bernard et al,2003)被看作是“新”新貿易理論的另一重要模型。由于BEKJ模型僅僅關注Frenchet分布,而無法反映隨機企業的比較優勢,因此該分析框架無論是在貿易領域還是新經濟地理領域使用得都比較少。
四、“新”新經濟地理學在中國的研究現狀及啟示作為空間經濟學的新方向(楊開忠等,2016),國外學者對“新”新經濟地理學已關注近十年,而國內研究才剛剛起步。由于微觀層面稻菘苫竦瞇越喜睿國內相關研究主要以引進介紹國外研究成果為主(李福柱,2011;顏銀根,2013;陳光,2015;楊開忠 等,2016),僅有少數學者開展了相關實證研究,且主要集中在微觀主體異質性集聚驗證(劉海洋 等,2015)和“新”新經濟地理學視角下企業效率的影響機制(梁琦等,2012、2013;王文雯等,2015)等方面。同時,相關研究也缺乏符合中國國情的理論模型。
Krugman(2011)指出,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新經濟地理學“討論的是過去,不是現在,更不是未來”,但是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新經濟地理學正當其時。實踐應用是檢驗理論的標準,中國的經濟發展實踐為新經濟地理學及其最新理論進展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平臺(孫久文 等,2015)。而“新”新經濟地理學的引進也為研究中國區域問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論依據。我們應積極借鑒其最新研究視角和方法,結合中國經濟實際,從時間和空間上來研究經濟活動空間格局形成的內在機制。
首先,“新”新經濟地理學為研究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提供了新的微觀思路。目前,中國存在區域之間發展不均衡、城鄉差距長期存在以及產業空間分布不合理等問題,借鑒“新”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我們可以從企業生產率差異、勞動者素質差異等微觀異質性角度,來研究中國區域經濟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和解決路徑。
其次,“新”新經濟地理學為討論和研究中國的區域經濟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由于引入了微觀異質性,“新”新經濟地理學為學者研究政府實施區域政策的效果提供了具有預測性和針對性的分析框架。我們可以借鑒這種分析框架來研究中國實施的區域發展戰略以及近年來密集出臺的“新規劃”,深入探討其原因、機制和效果等。
最后,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也為“新”新經濟地理學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有價值的素材。因此,當前中國經濟地理學研究學者應扎根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實踐,從應用、模仿轉向創新、突破,促進其區域經濟理論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具體來講,目前的研究應將“新”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和模型更大程度地與中國實際的地理空間結構、微觀主體特征等結合起來,深入探討市場的“空間選擇效應”、區域政策的“分類效應”,并注重實證檢驗方法以及企業效率來源識別方法的創新,讓理論模型和實證研究的結果更加符合中國的經濟現實。
參考文獻:
安虎森.2009.新經濟地理學原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安虎森.2010.新區域經濟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陳光.2015.基于企業異質性的“新”新經濟地理學研究綜述[J].經濟問題探索(4):160166.
李福柱.2011. “新”新經濟地理學研究進展[J].經濟學動態(6):98102.
梁琦,李曉萍,呂大國.2012.市場一體化,企業異質性與地區補貼[J].中國工業經濟(2):1625.
梁琦,李曉萍,簡澤.2013.異質性企業的空間選擇與地區生產率差距研究[J].統計研究,30(6):5157.
劉海洋,劉玉海,袁鵬.2015.集群地區生產率優勢的來源識別:集聚效應抑或選擇效應?[J].經濟學(季刊)(2):10731092.
年猛,孫久文.2012.中國區域經濟空間結構變化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8996.
孫久文,原倩.2015.“空間”的崛起及其對新經濟地理學發展方向的影響[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 8895.
王文雯,金祥s,朱希偉.2015.新新經濟地理學視角下企業效率的影響機制[J].統計研究(7):3236.
顏銀根.2013.論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脈絡――從新經濟地理到新新經濟地理[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6):312.
楊開忠,董亞寧,薛領,等. 2016.“新”新經濟地理學的回顧與展望[J].廣西社會科學(5):6374.
BALDWIN R E. 1999.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2):253280.
BALDWIN R E,MARTIN P,OTTAVIANO G I P. 2001. Global income divergence,trade,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6(1):537.
BALDWIN R E,FORSLID R,MARTIN P,OTTAVIANO G,ROBERTNICOUD F. 2003.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ALDWIN R E,FORSLID R. 2010. Trade liberaliz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4(2): 161176.
BALDWIN R E,OKUBO T. 2006. Heterogeneous firms,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spa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6(3): 323346.
BALDWIN R E,OKUBO T. 2009. Tax reform, delocation, and heterogeneous firms[J].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11(4):741764.
BEHRENS K,DURANTON G,ROBERTNICOUD F. 2014. Productive cities:Sorting,selection,and agglome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22(3):507553.
BERNARD A B,EATON J,KORTUM,JENSEN J B. 2003. 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3(4):12681290.
BLAUG M. 1997.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XIT A K,STIGLITZ J E. 1977.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7(3):297308.
DURANTON G,PUGA D. 2004.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4:20632117.
FORSLID R. 1999. Agglomeration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ase[R]. CEPR Discussion Papers.
FORSLID R,OTTAVIANO G I P. 2003.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3(3): 229240.
FUJITA M,KRUGMAN P,MORI T. 1999. On the evolution of hierarchical urban system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2):209251.
FUJITA M. 2007. Toward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brain power society[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7(4):482490.
KRUGMAN P. 1979. 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9(4):469479.
KRUGMAN P. 1980. 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Pattern of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0(5):950959.
KRUGMAN P. 1991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483C499.
KRUGMAN P. 1991b. History versus Expectation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6:651667.
KRUGMAN P. 1995. 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M]. Cambridge(Mass.):MIT Press.
KRUGMAN P,VENABLES A J. 1995.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0(4):85780.
KRUGMAN P. 1998a. 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4(2):717.
KRUGMAN P. 1998b. Space:the final frontier[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2(2):161174.
KRUGMAN P. 2011.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now middleaged[J]. Regional Studies,45(1):17.
MARTIN P,ROGERS C A. 1995.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39:335351.
MARTIN P,OTTAVIANO G I P. 1999.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2):281302.
MELITZ M J.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71:1695C1725.
MELITZ M J,OTTAVIANO G I P. 2008. Market size,trade,and productivit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75(1):295316.
OKUBO T,FORSLID R. 2012. Spatial reloc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and heterogeneous sectors[R].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
OKUBO T,PICARD P M,THISSE J F. 2010. The spatial selection of heterogeneous firm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82(2):230237.
OTTAVIANO G I P. 1996.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trade,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J]. 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31(1):51C77.
OTTAVIANO G I P,THISSE J F. 1999. Integration,agglomeration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of factor mobility[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83(3):429456.
OTTAVIANO G I P. 2001.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trade,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1(1):5177.
OTTAVIANO G I P,TABUCHI T,THISSE J F. 2002.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43:409436.
OTTAVIANO G I P. 2011. ‘New’ new economic geography:firm heterogeneity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11):213240.
(輯:夏冬;段文娟)
收稿日期:20160918;修回日期:20161019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6CJY019)
關鍵詞:產業轉移 經濟集聚 新經濟地理學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沿海部分地區的土地成本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國外發達國家。而2008年新《勞動法》的實施、2009年以來通貨膨脹造成的生活成本上升,沿海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使得我國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事實上,我國沿海地區大量制造業、服務業企業已經或正在向我國內地以及越南等周邊國家轉移(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2010)。
國內外對國際產業轉移有大量的研究,主要理論包括:一是劉易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理論,認為催生產業轉移的主要動因是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率的下降,導致非熟練勞動力供給短缺、勞動力成本顯著攀升,因此在降低成本的利益刺激下這些產業被轉移到勞動力要素更為充足的發展國家;二是小島清的邊際產業轉移論,提出一國對外直接投資是從本國(投資國)處于或即將處于比較劣勢的產業開始依次進行,而不是從本國尚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開始;三是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提出一個產品從誕生到衰退主要經歷創新、成熟和標準化生產三個階段,為了規避自身在某些產品生產上的比較劣勢而向國外進行投資并轉移(江霈,2009)。
本文運用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與上述理論相比,首先,新經濟地理學理論所分析的區域不局限于國家層面,可以應用于分析不同層次區域單位的產業轉移問題。其次,新經濟地理學理論從消費者和企業的行為出發,最后得出一般均衡的結果,應用嚴密的數理邏輯,更適于進行實證分析。最后,國內對產業轉移的實證研究大多以制造業整體作為研究對象,這不符合目前制造業只是部分轉移,而且一些產業仍然在向沿海地區集聚的現狀。 本文將對不同產業不同發展路徑進行理論分析。
新經濟地理學理論模型
新經濟地理學主要解釋了經濟的空間集聚和區域間經濟不平衡的原因。新經濟地理學首次從微觀層面上嚴格地證明了空間里經濟活動的不平衡分布是一般均衡的結果。與主流經濟學不同,新經濟地理學假設企業內部存在規模報酬遞增,經濟活動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交易發生所需要的信息費用、運輸費用和各種稅負等費用的總和。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權衡企業內部規模報酬遞增和交易成本做出區位選擇。本文將推動經濟活動集聚的力量稱之為向心力,推動經濟活動擴散的力量稱之為離心力。
(一)向心力(集聚力)
圖1中的λ代表其中一個地區制造業所占比例,τ代表兩個地區間的交易成本,τb是突破點,當交易成本低于τb所有制造業就會集中到一個地區,稱之為核心地區,相應地,另外一個地區則稱之為邊緣地區。τs為維持點,當交易成本高于τs制造業將對稱分布在兩個地區。當交易成本位于突破點和維持點之間時,這兩種均衡狀態都有可能出現。
克魯格曼的邊緣核心模型解釋了經濟集聚出現的原因。集聚的力量主要來自本地市場效用,由于廠商生產技術規模報酬遞增,因此廠商產銷量越大,其利潤越高,于是廠商一般傾向在產品需求量大的地方建廠。隨著交易成本的下降,一般分散的對稱空間結構不再穩定,當交易成本低于τb時,經濟的空間結構將轉變為不對稱的核心邊緣結構。核心地區一旦出現,由于核心地區相對較高的實際工資,將吸引熟練工人不斷向核心地區流動,而工人的增加又增加了核心地區的本地消費,這進一步增強了核心地區的集聚力。而由于工人數量的增加擴大了勞動力市場的供給,促使更多的廠商在核心地區建廠,生產出更多的產品,這又進一步提高了實際工資,因此集聚由滾雪球效應推動,一旦啟動就會產生持續加強的作用。如圖1所示,最終所有的產業將集聚到一個地區。
在克魯格曼模型中假設熟練工人是可以在不同地區間流動的,但事實上與工作相關的工人移動比例相當低,因此有必要解釋在工人低流動性的條件下集聚出現的原因。其次它忽略了中間產品,而中間產品的銷售要占到企業銷售的較大比例。維納布爾斯(1996)的中間產品模型證明即使在沒有勞動力流動的條件下,CP結構同樣會出現。假設某一地區集中了許多生產最終產品的廠商,則對中間產品的需求將吸引中間產品的生產者,轉而中間產品將以較低的價格在核心地區提供,這又吸引更多的最終產品的生產者向核心地區流動。由于工人不流動,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增長,將造成工人工資的上漲,這又使對最終產品的需求增加,進一步推動經濟集聚。
(二)離心力(擴散力)
在集聚力量產生的同時離散的力量也在增長,新的廠商在核心地區建廠,將壓縮已有廠商的市場份額,導致利潤下降。而且產品差異越小,廠商之間的競爭也就越激烈。當工人不能流動,新廠商的出現不僅僅擠壓了已有廠商的市場份額,由于勞動力市場供給不變,而需求不斷增加,這推動勞動力成本增加,同樣降低了廠商的利潤,將其稱之為市場擠出效應。由于克魯格曼模型嚴格的約束條件還有許多影響集聚的因素被忽略,本文主要討論如下因素:
1.農業部門存在交易費用。在經濟在核心地區集聚后,工業品的交易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核心地區和邊緣地區的工業產品價格指數幾乎相等,而核心地區要從邊緣地區進口大量的農產品,如果農產品交易費用不變,則相對于邊緣地區,核心地區的實際工資更低,工人可能向邊緣地區遷移,又由于邊緣地區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廠商將向邊緣地區流動,核心地區的經濟活動向邊緣地區擴散。較低的農產品交易費用有利于工業的集聚,當農產品的交易費用很高時能夠完全阻止工業的集聚。
2.由于經濟活動集聚而產生的堵車成本。居住在城市(核心地區)中的工人至少要承擔兩部分的費用:上下班的交通費用和租房成本,兩者總稱為城市成本。隨著經濟的集聚,工人數量的增加,城市成本必將增加,這將減少工人的實際工資,同時增加廠商的生產成本減少其利潤,隨著交易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廠商將選擇勞動力成本低廉的邊緣地區,工人也將選擇城市成本較低的邊緣地區,經濟的空間結構將由邊緣核心結構轉變為對稱結構??傊?,總體經濟結構不僅受到地區間交易成本變化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各地區內部成本變化的作用。
產業轉移的內在動力
從新經濟地理學的角度來看,產業集聚和產業發散的過程都是產業轉移的過程。但是在經濟地理學中,只區分了以農業為代表的規模報酬不變的傳統部門和以制造業為代表的規模報酬遞增的現代部門,因此經濟活動的集聚與發散都是以制造業整體作為分析對象。然而,現代制造業內部的不同產業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在產業分梯次轉移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本文將對制造業轉移的區域因素和制造業分梯次轉移的產業因素分開分析:
(一)推動產業轉移的區域因素
1.如克魯格曼核心邊緣模型所述,本地市場規模是影響企業選址的重要因素,一般廠商都傾向于在本地市場規模較大的地區建廠,所以在形成核心邊緣模型時,廠商會選擇從本地市場規模較小的地區搬遷到本地市場規模較大的地區,此時的產業轉移是產業集聚的過程。
2.當區域間的交易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區域間才會發生貿易。一個地區外部市場通達性對該地區制造業發展的作用與該地區的本地市場規模相關。對一個本地市場較小的地區,較高外部市場通達性會使其制造業向本地市場規模較大的地區轉移。而對一個本地市場規模較大的地區,較高的外部市場通達性會促進該地區制造業的發展。
3.在一個地區制造業發展的初期,制造業推動服務業發展,服務業也促進制造業的發展。隨著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雙方就會在勞動力和土地要素上形成競爭關系,由于服務業較高的交易費用,將迫使制造業向其他地區轉移。
4.區域內部成本中的影響工人流動的上下班費用和房租成本單獨就可以迫使核心地區的產業向邊緣地區轉移,較高的區域內部成本是產業從核心地區向邊緣地區轉移的主要影響因素。
(二)推動產業分梯次轉移的產業因素
1.不同產業有不同的生產技術、不同的勞動生產率,這種差異造成不同產業出現集聚和發散的條件不同。由于不斷有新的廠商進入同一地區,在土地要素供給給定的條件下,有理由相信生產效率較高的企業能出更高的價格,因此土地將分配給生產效率高的企業。一般生產效率較高的企業,可以付給工人較高的工資,在勞動力有限的條件下,生產效率低的產業將難以招到工人。因此那些生產效率較低的企業可能選擇轉移到勞動成本低、土地價格低的邊緣地區。因此,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隨著區域一體化水平的提高,生產效率低的產業會在生產效率高的產業之前發散。
2.不同產業有不同的運輸成本。不同產品有著不同運輸方式,運輸方式的變革對不同產品有不同的影響。一次運輸方式的變革,可能只對部分產品的運輸費用產生影響。隨著運輸方式的變革,那些早已集聚且運輸成本下降更快的產業可能率先發散。服務業可以理解為交易費用很高的產業,雖然發達的核心地區集聚了大量的服務業,但這些產業由于技術含量低而不會發散。
3.不同產業有不同的規模報酬率。規模報酬遞增是新經濟地理學最重要的假設之一,事實上絕大多數工業都存在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率可以通過生產中固定成本的大小來衡量的,其固定成本越高,則規模報酬率越大。比如資本密集型產業,由于過高的固定成本,只有通過大規模的生產才能盈利,因此傾向在市場潛力高的核心地區建廠,更容易集聚在一個地區,而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投入較少,固定成本相對較小,因此通常率先發散的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
4.不同產業有不同市場規模。市場規模較大的產業,企業為擴大市場,在規模報酬有限和跨區域運輸費用較高的條件下,一般會選擇在其他市場潛力較大的地方選擇建立新廠。對產品較大的需求量,使得產品無法在少數幾個地方的工廠生產,使得市場規模較大的產業先于產品需求較小的產業轉移。
結論
本文從新經濟地理學的視角分析了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指出區域內部成本對于產業移出地關系到其產業升級,對于產業承接地關系到其承接產業的地區競爭力。降低交易成本關系到目前制造業在優勢地區的集聚和未來區域差距的逐漸縮小。交易成本的大小和區域間收入差距呈“倒U型”關系,最初隨著交易成本的下降,區域差距將不斷擴大,我國現在就處于這個階段的末期,而隨著交易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區域收入差距將逐漸縮小。本文指出了交易成本和區域內部成本對產業集聚和擴散的作用,進一步分析了一個產業的生產效率、交易成本、規模報酬率和市場規模在產業分梯次轉移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2010年政策研究報告之四:第四次全球產業轉移浪潮下中國面臨的問題和對策[R].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2010
2.江霈.中國區域產業轉移動力機制及影響因素分析[D].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09
3.Pierre-Philippe Combes. Thierry Mayer.Jacques-Fran?ois Thisse:Economic Geography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s and Nation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4.姜澤華,白艷.產業升級的內涵與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06(10)
[關鍵詞]城鎮;新制度經濟學;新經濟地理學
一、引言: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傳統經濟學理論對區位與城鎮問題的研究是在認定城鎮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 的進步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這一共識的基礎之上,由此引申出不同類型區域推進城鎮化和 完善城鎮體系的政策含義,即強調各地區應基于不同實情科學慎重選擇適合本區域特色 的發展模式和基本路徑實現城鎮化,從而通過城鎮化與工業化良性互動促進經濟增長、實現 充分就業和破解長期困擾社會發展的其他重大關鍵性問題。但是,經濟理論始終并不十分關 心城鎮的起源及城鎮化的成長機制,也沒有基于某一個核心概念構建經濟學分析城鎮發展這 一經濟社會現象的解釋框架,而使以城鎮發展為研究主題的相關探索存在缺陷,并且出現與 城鎮及城鎮化相關研究陷入混亂的局面,其中最明顯的表現是以城鎮發展基本條件、推進城 鎮化的動力機制、傳導機制等關系不明、界定不清為典型。
不僅如此,發展經濟學也未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不論是對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問題的研究, 還是對工業化與城鎮化關系問題的研究,抑或是對城鄉發展關系的研究,都是以既存的城鎮 具有諸多優勢為假設而推論,往往忽略了對其研究賴以成立的本原基礎的考察,加之經 濟理論中存在一種從城鎮化發展而非城鎮的產生這一基點開始分析問題的傾向,由此凸現了 理論界不僅要給城鎮的性質提出分析框架,而且要弄清楚城鎮與現實存在的和正在進行的城 鎮化的不同之處進行科學解釋的必要性,特別是,究竟是何種力量推動著城鎮的產生、發展 和 演變,以至于城鎮已經超越國家意義而進入到全球都市圈和連綿帶的發展深度和廣度;在這 一不可逆轉的自發秩序的自組織演進過程中,我們能否找到一個核心概念并基于這一概念梳 理現有對城鎮問題的相關研究?,F實表明,任何制度都是人們為追求和維護其不同群體的利 益,在 財富最大化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的創新空間;如何設計好一個制度體系是各國城鎮發展必 須解決的最為緊要的根本問題,城鎮化過程就是要借助于制度的重新安排降低交易費用以提 高 資源配置效率。已形成交易費用經濟學、產權經濟學、委托-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新 經濟史學等幾個支流的新制度經濟學,為我們突破不完全知識和對城鎮發展的無意識后果所 造成的研究困境提供了新的視野。本文的主旨就是試圖找出城鎮在一個特定經濟社會發展中 如何出現及是什么力量推動著城鎮長期廣泛演進的根本原因。對于城鎮化的定義,本文認為 以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轉化并在城鎮集聚的過程為代表的各種不同的表述并不重要,因為 城鎮化的定義問題并不會影響到我們對于城鎮性質的深入考察。
二、理論解讀:新經濟地理學與新制度經濟學視野中的城鎮性質
(一)新經濟地理學視野中的城鎮性質
經濟學說史發展表明,主流經濟學似乎對空間問題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 以外,其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屬于非空間性的,這主要是因為經濟學家們知道很難把空間 因素模型化。然而,問題在于如果忽視空間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關于城鎮性質問題的 研究就難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廖什(August Losch)在《經濟空間秩序》開創性地指出,城 鎮的存在必須以一定的非農企業組成的產業集群為支撐, 基于此,要么形成農業主導型的城鎮,要么是工業型的城鎮、第三產業主導型的城鎮,抑或 是其 他特殊類型的城鎮。[1]這一論述表明,沒有企業的形成,進而沒有由企業組成的 產業聚集和支撐,城鎮的存在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種由企業集聚式發展在改變企 業自身組織發展 形式的同時,會極大地影響區域城鎮發展的動力基礎,使得企業形成與城鎮發展之間產生良 性互動關系。這種理論的抽象和概括可以從實踐層面得到實證檢驗。換句話說,企業組織程 度較高和企業聚集發展的區域,恰好是城鎮經濟發展活躍的地帶和城鎮化程度較高的區域; 企業發展的加強有助于推動城鎮經濟的發展和壯大,構成城鎮經濟中的經濟主體――企業的 不斷發育和發展――更進一步吸引著更多的生產要素向城鎮積聚,并促使新進入企業在原有 城鎮 中和已有企業形成更為密集的網絡和更為發達的城鎮經濟,最終導致區域發展城鎮化、企業 發展網絡化和城鎮發展區域化現象。
令作者感到興奮的是,這種現象正好是近年來新經濟地理學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20世 紀90年代以來,以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日本經濟學家藤田昌久(M asahisa Fujita)以及英國經濟學家安東尼•維納布爾斯(Anthony J. Venables)為代表的新 經濟地理學派,以壟斷競爭市場模型和冰山成本假 設為基礎,對人口和產業集聚的累積因果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遷移驅動模型和投入 ――產出聯系驅動模型,這些模型對于以交易費用節約為典型表現形式的資源集中和分散機 制等問題的關注,給理解城鎮發展帶來了很好的啟發。[2]自克魯格曼開創性地以 迪克希特和斯 蒂格利茲壟斷競爭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為基礎,借鑒國際貿易理論、新增長理論,利用薩繆爾 遜的“冰山”型運輸成本(Iceberg trade costs)理論,歷史演進及計算機模擬技術,把 空間概念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提出了著名的“核心―邊緣”(Core-periphery)模型 ,使空間問題進入了主流經濟學研究的視野。此后,經過藤田昌久、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 等學者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個新的統一 的空間經濟學研究框架――新經濟地理(NEG)。新經濟地理學在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下, 比較清晰的展現了集聚區位決定的微觀機制,精巧的解釋了各個層次地理空間上的經濟集聚 現象及其集聚力的來源,從而為新貿易理論、新增長理論等提供了一個思想和經驗的實驗室 。[3]自新經濟地理革命以來,空間經濟研究主要沿著兩條主線發展。一是亨德森 (Henderson)的“城市 系統”模型(Urban-system model),以傳統的地方外部性或城市外部性為核心對此進行理 論與實證研究;二是沿著新經濟地理的思路,通過市場關聯的形式化處理對城市經濟與區域 經濟進行理論與實證研究,近年來這兩條主線開始逐漸相互影響并不斷融合?;谶@一基 本分析框架,我們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城鎮的產生本質上在于與城鎮相關的企業、政府、家庭 和其他組織有諸多共同的利益訴求,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與企業組織數目有關的利益。如前所述,城鎮的成長在于由非農企業組成的產業集 群的支撐,因此某一城鎮系統內部的各子系統不管種類如何,都有在一個共同選擇的區位進 行共同利益實現的沖動。這些利益表現為諸如交通的更加便捷,基礎設施系統的不斷完善, 低廉的發展成本以及較大的勞動力市場,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和相互學習的外在效應,如此 等等。
第二,是與經濟波動有關的子系統的利益。若在某一個區位,集中對于那些季節變動或周期 變動時期不一致的非農產業部門是有利的,則各經濟主體所形成的城鎮子系統的聚集既可以 緩和這些不利影響對共同利益波動的影響,而且緩和了其他地域空間對直接有關的產業所加 的過大的第二次、甚至更多次放大的作用,同時有利于城鎮經營者對各子系統進行自發擴展 式秩序的協調。[4]
第三,是與經濟構造有關的變化引起的利益。當城鎮系統內子系統間的利益關系、經濟活動 和子系統品質有著多元化傾向時,經濟構造的變化可以引起城鎮構造的變化。所以,恰當的 均衡化的文化制度因素,不但其本身有價值,而且對于相對獨自發展的子系統和對城鎮系統 新環境的適應也頗有益處。
第四,是與一般化理由有關的利益。城鎮系統內從事并不與特定地點拴在一起的職業和事業 的理性主體,能夠在它所樂意的區域居住,而且一般地說,它是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有意 識地擔負著文化傳統的傳承和對于業已形成的“游戲規則”的維持與創新,有著它們之間相 互吸引、相互協力的傾向,因而能增加他們的收益。最后,是相互接近等有關的利益。在這 里,必須對為形成城鎮而存在的組織和因城鎮已在那里存在的組織加以區別。前者是由于利 益的驅動使其自覺地對城鎮的鄰近或邊緣地域提供服務而獲益,這就引發城鎮更小組織將各 種生產要素諸如人力、財力、物力和信息傳遞到城鎮為“乘數效應”,從而引 發城鎮的進一步發育;后者是為前者而存在,后者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把它們的組織與前者組 織相聯系。
從以上諸種利益的分析中同時可以看出,工業化作為城鎮發展的動力要素和機制之一,仍然 需要制度創新和新經濟地理因素的介入。但是,若要探尋這一結論背后隱藏的更深層次的原 因,即又是什么力量推動著工業化的發展,從而推動著城鎮的發展時,我們又必須回到本 文企圖得出的結論上來。至于構成城鎮的子系統的逐步聚集,不論是由于自然力量抑或是歷 史的必然,均是因為這些子系統對利益的追求和由此聚集到城鎮而對交易費用的節約。
(二)新制度經濟學視野中的城鎮性質
科斯(Ronald H. Coase)在《論生產的制度結構》一書中,以其經典論文《企業的性質》 提出,在真實世界里的市場機制并不免費,交易費用為正;企業組織正是由于節 約交易費用而存在。[5]按此邏輯推論,如果將城鎮看作是一個不同等級規模的組 織系統,則城 鎮的產生和存在的合理性恰恰就是因為這一組織系統中的各子系統,諸如企業、政府、家庭 及其他組織為了節約交易費用而發生的。換句話說,城鎮和企業一樣,都是資源配置相互 可以替代的手段,其根本區別僅在于城鎮、企業二者的規模及其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的不同 ,特別是城鎮會有單個企業所無法企及的更大規模效應,城鎮系統的結構更為復雜,城鎮需 要更為高層次的經營管理者去經營城鎮賴以發展的各類要素。在企業內部,與城鎮經營管理 相類似的工作是通過權威關系完成的。在城鎮內部,由于城鎮的存在為各子系統實現交易費 用的節約提供了一個更為廣泛的途徑和空間,即產生了正的“外部性”。因此,城鎮更是一 種巧妙的交易組織形式,它在由非人格化的價格調節而形成的資源配置的市場上可以把其子 系統內一些交易費用極高的活動卷入城鎮間的等級分工與合作,同時又可以避免對這類活動 的直接定價和直接交易。在這一過程中,距離起了主要的影響作用。由此以來,城鎮的經營 者則是那些擅長于對稀缺資源的協調利用和對各子系統的相互協調運行做出明智決斷的城鎮 決策者。
基于此,我們現在至少可以認為,城鎮的性質在一定條件下既可以表現為對城鎮系統內部 各子系統之間完成交易的所有費用的節約,也可以表現為發揮城鎮經營者和各子系統經營者 的能力或利用管理而進行協調的優勢。簡言之,城鎮就是另一種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組織化的 、制度化的契約組織系統;城鎮體系的本質就是一種特殊的契約結構在空間層次的表現;城 鎮系統便會自發地由以往的治理或管理理念向城鎮經營理念轉變,城鎮系統及其演進也因此 由無序走向有序。由此,交易費用視角中城鎮發展的效應可以分解為三種:
一是聚集經濟效應。強調由于勞動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集中所產生的高效益,它有兩種表現 形態:同類企業的聚集效益――同類企業聚集在一個地區,便于開展專業化協作,相互促進 ,給企業間的人、財、物、信息等生產要素的交流創造了優越條件,通過同類企業的競爭與 合作,有助于提高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提高行業經濟效益。多類企業的聚集效益 ――多種類型的企業聚集在一個地區,首先可以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產品 結構體系,彼此之間互為對方的原料供應商和產品使用者,從而縮短了運距、減少了運費、 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收益;其次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商品的多樣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客源、開 拓更大的市場;最后,還可以協調生產中的不安定因素,克服由于偶然性、季節性、周期性 所導致的經濟波動。正是各種各樣的企業、眾多的勞動者和雄厚的資金都在一個城鎮中聚集 ,才使城鎮職能更為完備、城鎮市場更為豐富、城鎮經濟更為強大。因此,集聚是城鎮最本 質的特征,也是影響城鎮化進程的最重要的經濟規律。
二是規模經濟效應。該效應是由于企業生產規模擴大而導致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效應,企業 最佳規模點存在臨界值。對一個城鎮來說,規模過小,則城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 利用率較低,城鎮的經濟效益也難以提高。在實際生活中,城鎮最佳規模是不斷變化的,在 某一時點是最佳規模,另一時點可能就不是最佳規模。因此,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依據其 不同的發展條件,存在著某個較為合理的人口規模,高于或低于這個規模,城鎮都處于相對 不經濟中。
三是區位經濟效應。即因城鎮優越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額外經濟效益”。世界上的各種資 源不是均衡分布的,因此城鎮總是在那些地理、氣候、土質、礦藏條件和原有經濟基礎較好 的地區產生和發展,并不斷吸引人口與資本向其中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更好的城鎮聚集, 從而體現出不同的效益差別來。所以,河流的兩岸、鐵路的沿線,不僅城鎮數量多,而且規 模大、發展快、效益好。
三、幾點補充:城鎮性質的進一步討論
制度通過決定生產總成本的數量及其構成影響區域城鎮發展的綜合績效。交易費用概念的引 入是分析城鎮性質進而也是城鎮經營的關鍵理論工具,同樣是由于對交易費用的節約才導致 了城鎮的產生。對經濟利益的共同追求以及與此相關的經濟理是城鎮不斷演進的動力 源泉,人口、資本、技術和企業加管理才能等因素之所以會在城鎮實現集中,就在于這些要 素在聚集過程中能夠帶來巨大收益,從而使城鎮的各政治組織、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不斷趨 于合理化。
城鎮的性質如果表達為在一定的外部能量輸入的條件下,城鎮系統通過各子系統之間為節約 交易費用和追求最大化收益而產生自組織協同和放大效應,并在自身集聚擴散力量的推動下 達到新 的動態穩定和均衡,形成新的時空有序結構。那么,城鎮系統一旦形成,它必然會要求其因 自組織擴展秩序性質而使城鎮本身和納入其中的各子系統必須根據環境的變化及運行規律改 變自身結構和行為參數,從而形成一種均衡態的、穩定的、相對有序的動態結構系統。這種 結構的演化在實踐層面表現為城鎮體系和等級規模及其空間結構的不斷優化完善,以及城鎮 系統內部各子系統行為的優化和高級化。由此還可以進一步延伸出另一層意思,即城鎮系統 越是具有開放性、兼容性、變化性,便越容易發生規模和空間拓展以及對其他類型組織的集 聚。
新經濟地理學研究啟示我們,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對決定伴隨城鎮發展 中的貿易、集聚和專業化遠比完全競爭和報酬不變更為重要。城鎮發展系統中的任何一種形 式的經濟循環,或互為因果,或相互作用,并且都是累積的,從而也是失衡的。城鎮化與工 業化中一系列互為因果的事件,在經過一次波動之后,可能會迅速收斂達到最初的穩定均衡 ,或收斂到其他穩定的均衡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城鎮引起的產業集聚和產業聚集引起的城 鎮發展很可能始于一種歷史偶然,如果專業化生產和貿易是由報酬遞增而不是比較利益的驅 動,則什么樣的產業聚集在什么樣的區位形成城鎮并不確定,而呈現路徑依賴特征。[ 6]報酬遞 增、運輸費用、要素流動性以及這三者之間通過市場而傳導的錯綜復雜的相互作用,與我們 形成對于城鎮性質新的認識具有重要價值。
本文所進行的這種分析,并未否定城鎮形成的物質 基礎,如作為生產要素中最主要的資本問題,城鎮面臨的環境狀況,交通及基礎設施的完善 、通達與便捷程度,文化傳統、制度因素等等對城鎮的性質的作用和影響。更進一步,特定 時空區域的城鎮發展根本上說具有某種“自然的方式”,它是自發的聚集、擴展、合作而形 成的。如果人為地濫用政府組織、企業組織等其他強勢力量對城鎮發展進行干預,設定其發 展途徑、發展規模、發展形式,就會導致城鎮發展的失范及其與此相關的其他經濟社會問題 的產生,如失地農民生計問題、城市發展的攤大餅問題、城中村改造中的搬遷問題,等等。 同時, 城鎮系統的效率標準最終取決于各子系統對資源利用的效率與交易成本的節約程度,只有組 成城鎮系統的各子系統經濟產出的邊際收益超過邊際成本性質的變遷,城鎮的發展才是有效 率的。從歷史較長時期來講,城鎮發展及城鎮化擴展至今,物質形態的經濟利益型、合作形 式的經營管理型、知識形態的數字信息網絡型,可能構成城鎮化在不同階段演進的基本類型 。
主要參考文獻:
[1]勒 施.經濟空間秩序[M].王守禮譯校,北京: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95.
[2]安虎森.空間經濟學原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3]藤田昌久,克魯格曼.空間經濟學[M].梁琦主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 05.
[4]錢學森.論系統工程[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
[5]科 斯.論生產的制度結構[M].盛 洪,陳 郁譯校,上海:三聯書店(中譯本 ),1994.
[6]譚成文.經濟增長與聚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On the Characters of Urban Area: Introspection and Self-criticism
Li Quan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e real world enli ghtens us that th e cost of transacting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the very important c oncept to analysis the towns and cities'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the new econ omic geography gives us a new analysis frame to understanding the cities develop ment. It is the reduce of the cost of transacting that makes the enterprises, go vernments and the consumers to realize their economic profit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different conducts. And that is the motive power to make the towns and ci ties develop well in the world, and also that is the reason to promote every reg ion to better its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關鍵詞] 開發區 理論研究 發展
對于開發區這一特殊經濟現象的研究,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及其相關經濟理論在近年來的最新進展,如新經濟增長理論、新興古典經濟學、新經濟地理學等。對開發區所形成的企業空間聚集形象,其演進過程的經濟學分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從純經濟地理學的角度看,本地的企業集群本身帶來了外部經濟,包括外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不同企業分享公共基礎設施和專業技術勞動資源,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促進了企業之間的分工和生產靈活性 ;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看,本地的企業相互靠近,便于在長期的交往中,逐漸建立和形成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并不斷穩固和完善保障這種信任關系的社會制度安排,從而積累社會資本,降低交易費用,而且地方特色產業本身能形成區域在這一產業方面的獨有聲譽,并吸引新的客戶和生產者前來;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看,本地的相關企業集聚可以促進專業知識,尤其是訣竅知識(Know How)的傳播和創新的擴散,并能激發新思想、新方法的應用。
一、開發區發展概述
1.國內開發區發展概況
開發區在中國的產生和發展是有其歷史大背景的。最近二十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中國經濟社會正在進入產業轉型期和城市功能重構期,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雙重迫切要求使得各種各樣的開發區如雨后春筍在全國各地風起云涌。開發區從一開始技術、管理、知識和對外政策“四個窗口”導向的明確,到以工業項目為主、吸收外資為主、出口為主、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三為主、一致力”方針的確立,開發區發揮了多方面的功能。一是促進了中國全方位開放格局的形成。二是突破了傳統思想觀念和體制的束縛,率先在投資體制、用工體制、企業制度、市場體系建設和政府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發揮了示范和推動作用。三是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為中國吸引外資打造了一個逐漸符合國際慣例的平臺。四是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管理和技術專業人才,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出口競爭力,為中國成為外向型經濟大國打下了良好基礎。五是有力地加快了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進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代表的各類開發區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地區技術創新能力及推動社會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2.開發區研究概述
最近十年來,國內學術界對于開發區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或借鑒國際、或求證地方、針對形成機制、構建空間、發展規律等開展了多方位的探討,涌現了一批學術成果。然而,系統的闡述和梳理一直缺乏。開發區研究作為一門交叉學科,不可能有一種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的流派能夠提供足夠的“范式”去容納開發區的演繹空間。
從國際范圍內看,開發區現象的出現和實踐也是近幾十年的事情,其概念本身尚存在諸多爭議之處,理論體系也亟待進一步的完善。因此,對于開發區的研究就像其本身的發展一樣,尚處于“萌芽”階段。可以看出,對于開發區的研究以及相關領域,國內外許多學者都給予了關注與研究,有的研究了新的產業空間形成的原因與動力機制,有的研究了某種具體的新產業空間的產生與發展,而有的則從具體的區域進行研究,試圖歸納出其新產業空間的發展軌跡。這些研究為深入認識開發區這一現象、探究其運作與發展機理等提供了依據或借鑒。但是目前的研究對于開發區發展機制、產業集群 規律的研究較多,而從產業集群與開發區之間的內在聯系、技術創新從中扮演了何種角色以及開發區的空間布局與結構規律的研究略顯欠缺,而且往往忽視了制度創新在開發區發展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二、細述國、內外開發區發展理論研究
1.國外研究進展
(1)三種學科從不同角度對于開發區的研究。國際上對開發區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為經濟學、地理學和社會學三個視角,并且是從社會學向經濟學、地理學延伸的。目前大量的文獻主要研究新產業空間的形成與發展機制,但對于其空間機理與產業結構則缺乏進一步的研究。
①社會學角度的分析。社會學家一方面在宏觀層面從對社會的轉型研究切入對相關新產業空間現象的分析,如對后工業社會、信息化城市以及信息社會與網絡社會的研究等 。提出了網絡社會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工業空間的邏輯。提出新工業空間的特征是其技術與組織能力,可以將生產過程分散到不同的區位,同時通過電子通信的聯系重新整合為一體,以及在零組件的制作上具有以微電子為基礎的精確性和彈性。另一方面,則在微觀層面尋求對于新產業區發展機制的社會學解釋,例如社會學中的社會資本和社會網絡的概念就被用來揭示開發區的發展(Bagnasco,1977,Harrison,1992)。社會學中的社會資本是“能夠推動協調的行動來提高社會效率的信任、規范和網絡”。該理論被用于分析新產業區與產業簇群集聚的原因,并提出了簇群的社會網絡模型。
②經濟學角度的研究。經濟學的研究具有三個維度:制度經濟學、新競爭經濟學和新經濟地理學。制度經濟學關注制度成本的作用,認為規范的制度體系可以降低協調成本與交易成本,增加信任和協作,相應提出了制度資本的概念,為研究新的產業空間集聚和發展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分析工具(柯武剛、史漫飛,2000)。德國何夢筆教授認為,在分析轄區政府間競爭中,最基本的范疇是“外部性” 范疇。他認為,如果一個地方政府采用了某種戰略(比如,設立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那就存在一些內部化于市場過程的產出結果以及其他仍然留在市場過程外部的產出結果,而且這因此可能導致受到該戰略影響的不同群體之間的沖突。
新競爭經濟學強調新產業區中產業集群的重要性,指出“國家的競爭優勢不只存在于產業內部,而且表現在產業集群上,集群不僅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進激勵方式,創造出信息、專業化制度、名聲等集體財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夠改善創新的條件,加速生產率的成長,也更有利于新企業的形成?!?要促進競爭優勢,政府最好在提升產業集群、客戶、供應商和相關產業政策上齊頭并進,并認為產業集群的磁場是大學、研究機構、專業性基礎設施或優秀熟練的技術工人(邁克爾.波特,2002)。
新經濟地理學借鑒地理學的觀點并與經濟學結合,強調空間成本的作用,且試圖通過定量的模型來表達對空間集聚原理的分析(克魯格曼,2000)。 可見經濟學的研究不僅關注企業的空間成本,而且關注其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問題,隱含了企業追求整體最大化的基本假設。
③地理學角度的探索。地理學的研究視野有三個層面:城市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與企業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對新的產業空間的關注是從對產業的郊區化和城市邊緣區的研究切入的,從城市產業空間與城市空間的互動角度來分析。一方面,現代交通工具的出現,增加了企業進行區位選擇的自由度,加快了城市地區產業重組的力度,制造業紛紛外遷到郊區,組成巨大的新型郊區工業園區;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在20世紀90年代新經濟興起后飛速發展,它們既要依托城市智力資源的支持,又要求有良好的環境,城市郊區成為高新技術公司的必然選擇。企業經濟學與工業地理學具有密切的關系,都是從對企業的空間行為以及跨國公司的空間擴散研究著手下的,通過對產業的基本組織單元―企業的空間行為研究,從微觀層面臨新的產業空間的形成提供了依據。雖然在地理學的不同領域內研究的起點不同,但在本質上三者均具有傳統的經濟地理學的區位論特征。
(2)產業集群、技術創新與開發區之間內在聯系的理論歸納??v觀開發區的發展歷史,開發區內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表現出區域集聚和集群發展的傾向,產業集群不僅有利于形成產業發展的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也有利于形成獨特的創新氛圍,促進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的持續發展。目前,這方面具有直接借鑒意義的相關研究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新產業區理論。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就已關注了具有分工性質的工業在特定地區的集聚現象,馬歇爾將這一“特定地區”叫做“產業區”。產業區內集中了大量種類相似的中小型企業,他們規模經濟較低,但專業化程度較高,聯系十分密切。 馬歇爾把地方性工業在產業區的集聚歸結為企業追求外部規模經濟,即企業層面的規模報酬不變、社會層面的規模報酬遞增。 但馬歇爾的外部經濟并沒有闡明這種外部經濟的最初來源何在,他只論述了集中生產的優勢,而沒有描述可能導致集中的過程,他忽略了區位和運輸成本因素,因此也就沒有注意到不同的產業和區位,產業集聚的程度和持續性是不同的。
②工業區位論。微觀企業由于相互協作、動力使用、成組分布(分工序列化,互相投入―產出聯系)而在選址決策中趨向于集聚。 韋伯把區位因子分為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地方因子使工業固定于一定地點(如趨于使運費最小或勞動成本最小的區位),集聚因子使工業趨于集中或分散(如相互分工協作或地價上漲等)。他認為合理的工業區位應這樣確定:在地方因子決定了工業企業的區位后,相互關聯的企業為了節約運費和交易成本而做趨于集聚的區位調整。韋伯將產業集聚歸因于企業決策者將集聚所得的利益與因遷移而追加的運輸和勞動成本進行大小比較后的結果,他將社會集聚和意外集聚(外部經濟)看作是次要因素而在分析計算時沒做具體考慮。 由于韋伯的工業區位論是以古典經濟學為基礎、以成本分析為依據來研究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工業地域結構,所以他沒有考慮壟斷價格給企業帶來的超額利潤,也沒有考慮政府的作用、當地社會文化的影響,他只從資源稟賦的角度考慮資源型產業的集聚,所以不具有一般性。
③新經濟地理學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為產業集聚的產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釋??唆敻衤砸幠蟪赀f增、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為假設前提,他認為產業集聚是由企業的規模報酬遞增、運輸成本和生產要素移動通過市場傳導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他偏重密切的經濟聯系導致集聚而非比較優勢,并且認為技術外溢是集聚的次要因素,因為低技術產業也能形成集聚。為實現足夠的規模經濟,每個企業都想使自己的產品獨占一國的消費市場;為使運輸成本最小化,他便傾向于將區位選擇在市場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場需求又取決于所有其他企業的區位選擇??唆敻衤鼘⒆畛醯漠a業集聚歸于一種歷史的偶然,初始的優勢因“路徑依賴”而被放大,從而產生“鎖定”效應,所以集聚的產業和集聚的區位都具有“歷史依賴”性。
克魯格曼將貿易理論和區位理論相結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過嚴密的數學論證從深層次上揭示了產業集聚發生的機制,彌補了馬歇爾和韋伯觀點的不足。但是,他比較強調大型公司的內部增長和組織間能量化的市場聯系,而忽視了公司活動所產生的難以量化的非物質聯系(如信息、技術聯系)和非正式聯系(如人際關系間基于信任的聯系)。再者,企業層面上的規模收益遞增應該指的是企業內部的規模經濟,它是一個涉及到企業規模大小的有度的概念,只有在企業節約的交易費用大于其內部組織成本時,企業規模才會擴大。過度的集聚會造成地價上升、場地擁擠、環境污染等,雖然企業間的前后向聯系所產生的向心力與貿易成本和地租所產生的離心力的強弱抗衡會決定集聚與分散,但企業遷移的惰性和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傾向于增大集聚規模。
④競爭力理論。美國著名學者邁克爾.波特提出和完善的產業集群理論其核心概念是鉆石體系和產業集群 。鉆石體系的核心是“投資”和“創新”,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它內部的產業必須具有能力和意愿從事改進和創新,進而創造和保持本身的競爭優勢。一個國家的成功并非來自某一項產業的成功,而是來自縱橫交織的產業集群。鉆石體系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動一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優勢趨向集群式分布,呈現由客戶到供應商的垂直關系,或由市場、技術到營銷網絡的水平關聯。相互強化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會出現地理集中性,因為一個國家的鉆石體系中的各個關鍵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集中可以提升效率和促進專業化,還可以加強創新和進步的影響力。客戶、供應商和關聯產業之間綿密流通的需求和技術的信息,是國家鉆石體系和產業集群的運作基礎。波特指出國家的競爭優勢不只存在于產業內部,也表現在產業集群上,要促進競爭優勢,政府最好在提升產業集群、客戶、供應商和相關產業政策上齊頭并進,并認為產業集群的磁場是大學、研究機構、專業性基礎設施或優秀熟練的技術工人。波特從產業集群的誕生、發展和衰亡來探討產業集群政策。他認為,產業集群的源起可以回溯到該地在特定歷史情景下,形成了鉆石體系的部分條件。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產業集群是自發形成的,不過政府政策對產業集群的形成有促進作用。
⑤增長極理論。始于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瓦.佩魯的增長極理論則側重于推動性產業―集聚―經濟增長的研究。他認為推動性產業能夠導致兩種類型的增長效應:一是里昂惕夫乘數效應,他們通過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來發生,一是極化效應,當推動性產業生產增加導致區域外其他活動產生時,這種效應就會發生??梢?當政府將某推動性產業植入一地區后,將生產圍繞推動性產業的集聚,再通過乘數效應以及極化效應,就會導致地區經濟的增長,增長極理論強調推動性產業的巨大作用,也強調政府和企業對推動性產業建立的巨大作用,因此,增長極理論中的集聚不能稱為自發型的,這樣的產業集聚應該強調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觀點,政府在產業集聚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都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⑥能力和創新論。鑒于新、舊增長理論過于抽象、無法反映商業模式和生產能力(尤其是技術管理能力)在推動地區增長中所起的作用,邁克爾.貝斯特在2001年出版了《新競爭優勢:再造美國產業》一書,作者借鑒新增長理論強調知識的作用、熊彼特強調創新和邁克爾.波特集群分析等有益的理論成果,提出:在資源和生產結果之間,存在一個轉換過程。而決定這個轉換效率(地區生產率)和收入水平的,就是商業模式、生產體系和技能形成。由于強調從能力和創新的角度來考察地區增長問題,貝斯特自稱其分析方法為“能力和創新論”(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spective)。
貝斯特的分析和美國學者安納利?薩克森寧對硅谷成功經驗的總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薩克森寧曾把硅谷的成功歸結為打破等級森嚴的層級制、模糊公司界線的生產網絡和包容失敗的社會環境。薩克森尼安研究了高技術企業中的根植性、創新氛圍與創新行為,指出企業與產業區的健康發展和大都市區域的健康發展緊密相關,并認為信任、合作、創新氛圍與創新的關系并不明顯。并通過對硅谷和波士頓128號公路兩種不同類型的高科技園區中高技術公司空間偏好的研究,認為企業的技術能力、生命周期、規模效益等影響著其空間選擇,指出大都市對技術能力強的小企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而且硅谷那種合作與競爭的不尋常組合連同其他要素共同構成的制度環境是企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薩克森寧,1994)。
2.國內研究狀況
國內對于開發區的研究總體來看比較系統和突出的有:顧朝林對高新技術園區的研究;王緝慈對新產業區理論的引介,以及研究;、王愷對中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狀況的分析;梁琦對產業集聚的數量化分析、周維穎對新產業區演進的經濟分析和王興平對中國城市新產業空間―發展機制與空間組織的研究等。目前對于各種開發區的再發展以及其與城市空間的整合研究、產業結構的提升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國內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經驗歸納與總結的層次上,主要針對開發區的區位類型、產業結構、功能定位、管理體制等問題進行探討;另一方面,則是引介和應用國外的理論與規律評價國內的新產業空間現象。研究的視角主要是經濟學、產業地理學和城市規劃學,而具有中國特色的、對中國開發區的形成、發展與演變具有較強解釋力的系統化與理論化研究還有待于展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新工業地理學、新產業區理論被引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新的產業空間的理論化路徑。如李建軍從技術創新體制構建的角度來研究和思考硅谷現象和硅谷模式,認為硅谷高技術產業創新是一系列體制安排的結果,硅谷產學創新集群持續加速地促動高技術產業領域內的創新活動,意味著某種有效的機制、結構或者體制已經形成,硅谷產學創新集群的成長呈現出某種系統漲落和自組織效應。周文探討了新產業區理論,并運用該理論對中關村的發展道路進行了批判性分析。李佳從高技術的基本特性分析入手,歸納出高技術具有經濟技術復合性和高技術群落化性質,進而歸納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七條規律,即順序集成律、調適耦合律、集群自組織協同律、循規集成律、耦合增效律、綜合集成律、高度化發展律。在此基礎上作者分析了智密區的發展規律,認為成功的智密區大都在集聚的基礎上采用分散的群體模式。 系統回顧和總結了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以來所經歷的三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發展戰略、發展業績的變化,分析了開發區體制創新的發展歷程,提出和分析了開發區的孤島效應以及成因,認為我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經濟、功能、地理、制度和心理五個方面的孤島效應,并對開發區“四窗口”和“三為主”的發展戰略進行了反思。
三、綜述
綜上,若將一個經濟的生產看作是一個系統的話,那么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該系統經濟活動的空間組織――國際或區域的分工、產業的集聚具有自組織性。因此,規模收益遞增、可流動的生產要素、較低的運輸成本是產業集聚發生的三大命脈,缺少任一方面,產業集聚就不會自我發生、自我增強而持續下去。
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技術創新及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引起廣泛的興趣。在學術界,產業集群不但是經濟學、管理學研究的新熱點,而且引起地理學、社會學研究的興趣。不同學派試圖從各自視角解釋產業集群。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學派或學者對產業集群的研究取得廣泛的認同,產業集群的研究處于百家爭鳴的狀態,經濟合作組織(OECD)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對發達國家的產業集群及其產業政策進行專門的研究,產業集群的重要性在國際得到公認。相對來說。發達國家比較早地關注產業集群的問題,并制定了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相關政策,形成了成功的產業集群。發展中國家近年開始關注產業集群的發展,并進行了實踐探索。產業集群理論指導產業集群的發展和產業政策的制定,促進產業組織的合理化和優化;同時產業集群和產業政策的實踐推動產業集群理論進一步深化,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全社會經濟福利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 珂:產業集群升級研究,2008,5
[2]本文中,如無特別注明,產業集群與產業集聚同義。
[3]丹尼爾.貝爾,1997;曼紐爾.卡斯泰爾,2001
[4]普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現代意大利的公民傳統》,1993
[5]“外部性”是指由于市場的活動給第三方所帶來的成本。
[6]何夢筆:政府競爭:大國體制轉型理論分析范式.維滕大學討論文稿第42期中譯文,陳凌譯,1999
[7]周玉芬 陳 焓:信息產業集群提升綜合競爭力.《華南新聞》,2005.12.08第三版
[8]克魯格曼等:戰略性貿易政策與新國際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9]陳 泉:區域特色經濟與新產業區的新興古典經濟學理論基礎.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第6卷04期
[10]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經濟學原理》.商務印書館,1964
[11]阿尼弗雷德?韋伯:《工業區位論》.商務印書館,1997
[12]李小建 李二玲:產業集聚發生機制的比較研究.中州學刊,2002.7.第四期(總130期).No.4
一、課程學分安排
本研究所選取的學校與地理科學專業的總學分和各模塊的學分比例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異。在對各種不同類別的課程所占學分進行比較時,將各個學校的課程經過重新分類組合,主要有4類,即公共課程、專業課程、教育課程和實踐課程,結果如表1。
[學分(比例)\&公共課程\&專業課程\&教育課程\&實踐課程\&總學分\&北京師范大學\&44(27%)\&81(49%)\&10(10%)\&15(14%)\&166\&華東師范大學\&44(28%)\&74(47%)\&24(15%)\&16(10%)\&158\&東北師范大學\&51(33%)\&75(48%)\&25(16%)\&14(9%)\&155\&四川師范大學\&55(32%)\&73(43%)\&30(18%)\&12(7%)\&170\&湖南師范大學\&55(33%)\&79(48%)\&20(12%)\&12(7%)\&166\&徐州師范大學\&54(32%)\&78(45%)\&18(10%)\&22(13%)\&172\&長春師范學院\&60(34%)\&61.5(35%)\&21.5(12%)\&33(19%)\&176\&寧波大學\&50.5(30%)\&66.5(41%)\&33(20%)\&14(9%)\&164\&安慶師范學院\&57.5(31%)\&69(37%)\&24(12%)\&37.5(20%)\&188\&][表1][大學本科地理科學專業課程學分安排]
從表1可以看出,各學校的總學分存在一定的差異。大學本科地理科學專業所開設的課程中,專業課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別為公共課程、教育課程和實踐課程。教育部重點高校――北師大、華東師大、東北師大這三所學校專業課程所占比例較大;教育課程也占有一定比例,均在10%~20%。寧波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的教育課程學分及其所占比例最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兩所學校比較注重教師教育,教師教育課程開設得較多。
二、專業特色課程
在公共課程、專業課程、教育課程以及實踐課程中,各學校的公共課程和實踐課程基本相同,而專業課程和教育課程都有特色課程。研究所選取的各學校公共課程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政治、歷史、數學、外語、體育、計算機;而實踐課程則幾乎完全一致,包括部門地理野外實習、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專業課程可以概括為“大同小異”,“大同”指這些學校都開設的專業課程,大致包括引入性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引入性課程主要是《地理科學導論》。專業基礎課程包括相關學科基礎課程、部門地理課程、區域地理課程以及技術性課程。相關學科基礎課程主要為物理、化學方面的課程。部門地理課程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質學》、《土壤地理學》、《水文學》、《生物地理學》等,也包括環境方面的一些課程,如《環境科學導論》、《環境影響評價》等;人文地理包括《文化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區域地理課程主要為《中國地理》、《世界地理》;技術性課程分為地圖、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方面的課程,如《測量與地圖學》、《GIS概論與應用》、《遙感概論》等。專業課程中的“小異”主要是各個學校的專業拓展課程存在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地理科學專業的特色課程。如表2所示,北京師范大學的專業特色課程最多,主要集中在遙感方向。在鄉土地理方面,北京師范大學有《鄉土地理》,但湖南師范大學和徐州師范大學則有較為具體的鄉土地理課程,分別為《湖南地理》和《江蘇地理》。華東師范大學較為明顯的專業特色課程主要是《河口與海岸》、《現代沉積學》、《環境考古》。筆者認為各所學校的專業特色課程一般與學校的優勢專業方向以及該方向的教師有關。如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李小文院士的研究方向為遙感;而華東師范大學有河口海岸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研究該方向的陳吉余院士。另外,其余學校也有相應的專業特色課程,如湖南師范大學的《天體觀測》和長春師范學院的《地球與宇宙》。
[學 校\&特 色 課 程\&北京師范大學\&《政治地理學》《交通地理學》《鄉土地理》《GPS原理與應用》《地表水熱平衡》《流域管理》《數字地面模型》《微波遙感》《遙感影像地學分析》《海洋遙感》《3S綜合實習》\&華東師范大學\&《河口與海岸》《現代沉積學》《環境考古》《最新地理文獻閱讀》《軟件工程與GIS設計》\&東北師范大學\&《濕地科學》《地理科學進展》\&四川師范大學\&《災害學原理與減災》\&湖南師范大學\&《天體觀測》《城市氣候學》《礦產資源學》《湖南地理》\&徐州師范大學\&《江蘇地理》《海洋學》《工業地理學》\&長春師范學院\&《地球與宇宙》《可持續發展研究》\&寧波大學\&無\&安慶師范學院\&《地理調查研究方法》\&][地理科學專業特色課程][表2]
三、教師教育類課程
教師教育類課程是師范院校的特色課程,也是培養師范生職業能力以及職業意識的主要途徑。從表3可以看出,所有學校均開設教育、心理和教育技術方面的教育基礎課程。與地理專業相關的課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學、地理教材、地理課程方面的課程,如《地理教學論》、《中學地理教學分析》、《地理新課程研究》等。各學校都有教師教育類的特色課程。如北京師范大學的《高中必修課程模塊研究》、《高中選修課程模塊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的《管理學》、《國外地理教育》;東北師范大學開設的教師教育類課程較多,而且比較有特色,如《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地理直觀教學》;長春師范學院的教育課程開設較為全面且獨具特色,如《地理三板教學》、《中學地理活動設計》、《中學地理習題解答》、《中學地理教研論文寫作》,筆者認為這對培養大學畢業后的地理教師有很大幫助;而安慶師范學院的《中學地理科技活動》是其它學校都沒有開設的,值得借鑒。
關鍵字:自然地理;教學改革;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50-0127-02
21世紀是教育、知識和人才需求的時代。在知識經濟發達的時代,其本質是“創新”,“創新”對教育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重要的是樹立“教育創新”的意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符合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因此,與自然地理學相關的各專業在教學觀念、內容、方法和目標上更需要不斷地創新,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狹隘專業觀、課程觀、學時觀等,尤其是在課程設置上,要與時俱進,適時地增加國家提出的新要求、新課題、新項目,讓學生更早的接觸科研,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獲取最新的知識技能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符合國家需求的人才,根據自己所學知識為社會服務。筆者根據長期以來從事自然地理教學的經驗,就如何對自然地理學進行教學改革和實踐創新提出探討。
一、課程性質
自然地理學是全國高等院校地理學各專業必須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1]。自然地理學也是一門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空間分異特征、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相互協調的學科[2]。自然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受到人類直接或間接影響的人為環境和自然面貌沒發生變化的原始環境,要求人類要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奧秘和規律,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服務。而在世界上許多國家,自然地理學的學習和研究與很多學科有密切的聯系,如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自然資源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等。因此,自然地理學課程的體系和性質決定其教學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實驗教學環節。
二、問題
1.課程和體系結構不合理。中國現行的教育課程體系,是在學科為本的思想指導下構建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科的系統性和專業性,理論教學內容比例過大,缺乏反映當今科學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內容。因此,導致自然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較少,缺少人文精神的培養,實踐教學和能力的培養薄弱,教育類課程過于理論化,脫離中學自然地理課程改革實際和不易操作的弊端日益顯現,政治理論性太濃,脫離實際嚴重,缺少針對性綜合性應用性,需要整合。
2.實踐教學觀念落后[3]。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思維的影響,無論是自然地理教學還是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學,注重教學理論輕視實踐的觀念已習以為常。通過調查,很多高校的實踐教學占專業課總學時數極少,其中包括自然地理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有:第一,教師帶領學生野外實習;第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室內試驗;第三,撰寫實習報告,總結實習經驗。其中以室內實驗為主(這種室內實驗占總課時很少),很少進行野外實習,致使學生很難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實踐教學的目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然而,實踐教學的目的是把課堂所學到的學科原理、方法和內容的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技能。因此,要加快改變實踐教學觀念,以此提高學生掌握知識和實踐應運能力。
3.教學模式陳舊。在很多高校傳統教學模式一直占主導地位,即老師是教學內容的傳授者,是教學的指揮棒,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教學的被動者,教材是教的內容,課堂則成為教師表演的舞臺??傊麄€教學活動和教學結構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由于受被動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一種依賴于老師和盲目崇拜書本的思想,也形成了一種不愛提問、不想提問,更不知道提問什么的思維習慣。這種被動式學習方法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也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在這種壓抑的學習環境中根本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改革
1.改革自然地理學教學內容。教材結構是否科學、完善,教學內容是否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動向,教材體系是否適合學生的思維模式,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每個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如何,其本質上講,主要取決于學生學了什么課程,并從所學課程中學得了怎樣的知識、素質和能力。地理學與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聯系緊密,其理論和應用方面的重點知識大多涉及我國目前社會經濟的熱點問題。特別是人地關系的問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關的提出、生態文明理念等理論提出后,對促進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具有指導作用。地理學科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解決人類社會中迫切、急需的實際問題,因此,要求自然地理教學要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而教學內容的改革要做到以下幾點:(1)自然地理學教材修訂應當注重從地球表層系統研究的視角出發,把當前社會最新的觀點、多種學科融合、綜合和交叉的思路與方法貫穿于整個教材內容中;(2)應將系統的觀點、區域的觀點、全球變化與可加強學科內容融合,進行綜合研究,以培養學生全局意識和辯證的思想;(3)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是當前學術界探討的熱點話題,研究成果頗豐,可以適當的將研究成果增加到相關的教學內容中,加強對地理學應用的學習;(4)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知識涵養和社會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對教學內容需要適當補充和更新,并且與實踐緊密結合。只有內容新穎,邏輯關系嚴謹,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內容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索新的知識和方法,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
2.以學生為本,改革創新教學方法。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創新,自然地理學的戰略目標也隨之發生變化,其目標是:重新修訂自然地理學的理論基礎,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方法,培養適應新世紀、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國家、社會和人民服務,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4]。國家對自然地理學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地增加,但同時對地理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不足以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其學習激情,但卻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實踐能力,只有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隨著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管理的深化,自然地理的實踐教學也應時代的要求進行變革。在教學方式上,除了教學計劃規定的內容之外,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師的課題,適當的撰寫有關自然地理課程的論文,鼓勵學生大膽的參加各種大學生技能大賽等活動,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培養學生專業的理論知識基礎和學科思維[5]。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對教學改革的方向和創新思維有巨大的影響。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應當掌握熟練地掌握與自然地理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其次,要了解最新的科研知識和實踐方法,并且要具備親和力和好奇心,要引導學生對實踐內容進行交流和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教師交流進修的機會,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同時配備齊全實踐教學設備,以激勵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最終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學有所用。
4.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應用課堂教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使學生易于理解,加深記憶。可運用以下幾種實踐教學方式:如普通的自然地理學室內實驗、部門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小組野外考察、區域專題調查等實踐方式[6]。通過上述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可持續發展觀和生態環境的理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在野外實踐教學中老師要指導學生,但最重要的是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實習內容和區域的詳細資料,教師根據具體的情況,挑選適合學生的實踐活動,也可適當增加一些趣味性、探究性和綜合性實驗。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組合,熟悉所實踐的內容,掌握相關的知識,進行實際觀測和現場討論,通過教師的現場指導、歸納和總結,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理解撰寫實習報告進行。以此通過實踐教學可使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是建立自信、團結協作、自我提高、增長才干的有效措施之一,達到實踐活動的預期目標,滿足社會對地理學人才的需求。
四、結論
由于科學發展觀、知識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等理論的提出,自然地理學學科教學必須不斷改革與創新。通過對自然地理學的不斷地改革,會取得以下的成效:(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2)不斷提高學生洞察事物的能力;(3)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學有所用;(4)拓寬思路,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5)提高教師的教學和道德水平,培養適合國家的人才。通過教學改革,使學生和老師的綜合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參考文獻:
[1]伍光和.從綜合走向和諧自然地理學教學的感悟[J].中國大學教育,2007,(7).
[2]何彤慧,李龍堂,陳晨.自然地理學教材體系的變動與課程教學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3]陳季,黃秀英.對高等師范地理教育改革的幾點認識[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21(6).
[4]黃秉維,鄭度,趙名茶,等.現代自然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1999.
[關鍵字] 產業集聚 產業生命周期 產業衰退 產業升級
一、產業集聚理論綜述
1.國外產業集聚理論綜述
經濟學家、管理學家、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對產業集群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代表理論有:克魯格曼的新經濟地理學、波特的鉆石理論、經濟社會學的社會資本和社會網絡理論。
2.國內學者對產業集群、企業群、產業區等概念的紛爭
目前圍繞著集群內企業間是否形成網絡,企業在地域上是否集中,集聚形成是自發的還是政策性的,有學者認為產業集群、企業群與產業區等概念應區別對待;也有學者認為這些概念指的是同一事物。
筆者認為在中國特色的環境下,產生產業集聚的原因和形式多種多樣,但當我們對微觀主體企業進行研究時,則這些概念都可以作為外部環境,并且可以不予區分。
二、關于產業聚集劃分階段和產業衰退理論的研究
Tichy G借鑒佛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將集群生命周期劃分成誕生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Tichy G,1998)。
在集群從產生、成長、成熟到衰亡的過程中,面臨著結構風險和周期風險,對集群競爭力和區域經濟的穩定和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針對不同階段集群特征進行相關政策引導,可以使集群更加健康、持續的發展,并在集群衰退期實現產業升級,并進而避免對地方經濟產生沖擊,產生正的外部效應。
結合產業升級理論與集群生命周期理論,本文認為集群的良性發展應該如下圖所示:
三、由已有研究得到的啟示
1.集群建模中對企業的戰略選擇分析較少
傳統的對企業集群形成機制的研究強調了地區環境的力量,忽視了經濟個體戰略在區域經濟中的重要角色。企業在企業集群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與地區的經濟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政府政策相互作用后作出的戰略選擇,不僅促進集群形成也決定了集群的質量和發展。因此有必要分析企業在不同集聚環境下所做出的戰略選擇。
2.對產業集群階段劃分應增加定量分析
產業聚集已經有了豐富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證研究成果,但是對于產業聚集階段的劃分,只有產業聚集生命周期理論有所提及,并且只有定性分析,所以產業聚集的四個階段如何從量變積累成質變進而形成一個階段的轉折,仍沒有清晰的指標可供參考。
清華大學的黃濤博士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從企業微觀主體主觀的角度對四個階段進行了聚類分析,但其由于衰退階段樣本數量不足沒有涉及產業衰退階段,樣本不足可能是由于以下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樣本涵蓋范圍有限,二是企業對產業衰退的主觀辨別力有限,企業雖然處于衰退階段,但由于有限理性,還不清楚客觀情況,所以仍留在集群中。因為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愿意進入一個衰退階段的集群,或者去留下拼爭一個衰退階段的集群所擁有的資源。所以這種根據主觀問卷判斷集群階段的方法顯然不夠準確。
參考文獻:
[1]楊 治:產業經濟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人學出版社,1985
[2]史忠良:產業經濟學[M].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
[3]水:產業經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 怡:中國信息產業集群發展研究[D].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