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3: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藝術與生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iPad中文網站等 中文網站無障礙評價模型探析 海外中文網站生存狀況調查 中文網站中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相關信息的質量評估 淺析境外體育中文網站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海外學人在中文網站的言論特點研究 值得關注的十大智能硬件中文網站 財經中文網站 “人氣基因”與競爭力趨勢 論中文網站整體藝術設計的評價原則 美國新開通中文網站 彰顯“中國熱” 朱穌典在音樂出版與音樂教育上的成就述評 垮掉的中文網絡 第27屆國際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述評 論音樂教育中文化素質的必要性 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任重道遠 談音樂教育 淺談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研究 音樂教育簡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版權所有人:廣東邁達威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學素質教育基地)。是否收費:否。主要板塊:音樂藝術、音樂要素、音樂欣賞、音樂與生活、音樂與其他藝術、音樂的社會功能等。適用對象:音樂教育工作者、中學生、音樂愛好者。適用范圍:中學音樂備課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的查詢與下載。網站特色:該網站是暨南大學素質教育基地——廣東邁達威科技有限公司根據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全一冊)開發與建設的。從橫向分類來看,網站內容包括音樂藝術、音樂要素、音樂與生活、音樂與其他藝術、音樂的社會功能。從縱向結構來看,網站內容包括單元、州別、中國分類、外國流派、人物、作品??梢哉f該網站是一本全面的網上高中音樂教科書。該網站圖文并茂、音像兼備,是高中音樂教師、學生及其他音樂教育工作者和音樂學習者可以利用的音樂資源網站。
四、音樂教育研究型網站
(一)中國奧爾夫音樂教育網
網絡實名:中國奧爾夫音樂教育網,網址:http://
版權所有人: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是否收費:否。主要板塊:關于奧爾夫、奧爾夫動態、會刊、招生訊息、李妲娜文集、劉沛文集、論文集萃、譯文天地、教材教具、奧爾夫中國認證、奧爾夫之家等。適用對象:音樂教育工作者、音樂教育研究人員。適用范圍: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相關研究資料查詢和下載。網站特色:該網站是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創辦的奧爾夫音樂教育專門網站。該網站為音樂教師和音樂教育研究人員提供奧爾夫音樂教育的體系概念、最新動態、委員會會刊、教學案例、培訓信息、專家文集、論文集萃、譯文薈萃、教材教具等資料,還提供奧爾夫音樂教育中國認證和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會員注冊等服務。該網站是一個由音樂教育專業機構創辦、以奧爾夫音樂教育為主題、以學術資源和服務為內容、以音樂教育工作者為對象的音樂教育研究型網站。
(二)郭聲健藝術教育網
網絡實名:郭聲健藝術教育網,網址:http://sj—
版權所有人:郭聲健。是否收費:否。主要板塊:藝教動態、課題研究、論文寫作、學位論文、論文集萃、教學點評、教案精選、藝術啟蒙、新書推薦、投稿專線等。適用對象:音樂教育工作者、音樂教育研究人員。適用范圍:音樂教育課題研究方法學習,音樂教育論文寫作及音樂教育學位論文寫作方法的學習和參考,音樂教育論文瀏覽,音樂教案交流與研究,音樂啟蒙教育研究資料瀏覽,音樂教育新書查詢等。網站特色:該網站由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聲健主辦,是一個以音樂教育研究者為主要對象的音樂教育研究型網站。該網站的資源主要有:音樂教育課題申報與研制指導、音樂教育論文寫作指導與范例、音樂教育學位論文寫作指導、音樂教學個案點評與教案精選、音樂啟蒙教育研究成果資料、音樂教育新書推薦等。該網站為音樂教育研究人員提供了從課題研究、論文寫作到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一系列相關資源,其音樂教育專家主辦的背景也為其資源的科學性、客觀性、專業性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哈睿.論音樂專業網絡教學資源建設[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5(2)
[2]倪軍.網絡環境下高等音樂院校文獻資源的共建與共享[J].音樂探索,2006(1)
關鍵詞:公共藝術,生態旅游,傳統文化,生態觀,藝術形式
當前,“公共藝術”已然成為人們描述公共空間藝術創作愿意提及的概念,而“生態旅游”也是國際旅游發展的新潮流。這兩個看似不同領域的名詞,細讀之下卻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回歸自然、大眾參與、促進經濟發展等,關鍵就在于要找尋到公共藝術合理并有效介入生態旅游發展的途徑。
一、山東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生態旅游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生態旅游是為了解當地環境的文化與自然歷史知識,有目的地到自然區域所做的旅游,這種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盡量不改變生態系統完整的同時,創造經濟發展機會,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在財政上使當地居民受益。山東的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優勢在于:依賴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生態旅游提供了強大的基礎條件支持、適宜開發的生態旅游資源數量多,質量高、是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并具備較好的適宜生態旅游發展的保障措施。不足在于:忽視對人文資源的開發、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和濫用及開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保護不力、生態旅游產品體系不健全、國際客源市場總體不大,分布極不平衡。
二、公共藝術合理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的途徑分析
公共藝術與生態旅游相互依存。一方面公共藝術能夠提升山東知名度和促進生態旅游的發展。關于這點可以參考具體“城市競爭力評價系統”的描述,公共藝術就包括在其中的“魅力系統”中,雖然只是占據了較小的比重,但是在塑造城市形象過程中越來越易于接受和采納。這與近年來人們對于藝術與城市及生活的持續關注有關,也緣于公共藝術在城市品牌戰略和帶動城市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乘數效應。另一方面山東豐富的自然及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為公共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
(一)公共藝術要以傳統文化為土壤
什么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首先要能夠代表本民族特點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另外傳統文化要對社會實踐產生巨大影響,它是文化背景、生活習性不同的民族能夠共存下去的前提。2004年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成果得出的核心結論說:“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積累厚重的城市轉移?!盵1]因此,公共藝術必須要以地域文化、歷史文脈為土壤,在相應區域找到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契合點來進行創作,這也是合理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發展的途徑之一。中央美術學院王中教授曾在談到公共藝術的四個維度時說:“公共藝術更強調的是文化性的思考,它不只是美化,還要給城市帶來文化的理想,給人們心目中留存城市文化意象,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城市的文化發展水準和精神追求?!盵2]提到山東文化,就不能不提“儒家文化”。數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在山東人風俗習慣和日?;顒又斜憩F得淋漓盡致。因此,山東生態旅游開發要旗幟鮮明地亮出“儒家文化”品牌,相應的公共藝術創作也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內涵,融入到生態旅游的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中,與之和諧共存、融為一體并產生共鳴,從而增強公眾對齊魯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和民族身份、民族精神的再建構,提升山東生態旅游的內涵和知名度,間接為城市增值。
(二)公共藝術要以生態觀為指導
回歸大自然及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是生態旅游的內涵。這就要求公共藝術方案的實施要以高度尊重、珍惜綠色生態的原有自然地貌為前提,以生態觀為理論指導。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公共藝術是社會的“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社會生態”最直觀、形象的綜合體現。藝術家怎樣介入生態,怎樣發揮藝術的真、善、美、慧、能,以獨特的視角,找到藝術與其他解決處理問題方式的不同,最終與公眾達成目的的一致,是公共藝術家要面對的。正如著名的藝術家袁運甫先生所說:“公共藝術家不僅僅要關注自己的作品,還應當關注作品與大自然或者是與大環境的關系,作品要與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和環境相濟;要你我一體,天人合一。這是一個很崇高的要求?!盵3]公共藝術創作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該體現在材料選擇和技術運用上,要充分體現生態觀念,盡可能運用無污染材料;其次,生態觀能夠改變創作思考的程序,為公共藝術家的創作提供新的視角;另外公共藝術應與整個環境、歷史、文脈對話,發揮它的藝術功能,發揮對人的認識、教育、審美和心理調適功能,從而達到人與自然關系的精神生態優化。
(三)公共藝術不拘泥于具體的藝術形式
現代意義上的公共藝術是現代民主與人文觀念的體現,是民眾可以參與的一種生活的娛樂。公共藝術不是一種藝術形式,它可以采用各種手法來實現,能夠在當代文化意義上與社會公眾發生聯系,能夠體現公共空間民主、開放、交流與共享的精神和態度是它的價值所在。所以,公共藝術有更廣泛更抽象的使命,可以根據不同資源、不同特征的生態旅游產品來采用恰當的形式,以便和諧的融入,與環境共生。
三、公共藝術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的價值體現
(一)文化價值
“旅游依靠文化加深內涵,文化依托旅游加快發展”,“文化的內涵是旅游的生命線”。隨著文化多樣性對旅游者吸引力的增強,人們更愿意到社會文化獨特的區域旅游,即文化生態旅游。公共藝術是個恰當的載體,它將儒家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創作,彰顯出地域性鮮明的文化特點,豐富了生態旅游者的活動內容,使其獲得更高層次的體驗。公共藝術能夠在當代文化的意義上真正與公眾發生聯系,提供一條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能夠使當地居民對自身文化增添自豪感,從而自覺的進行保護、開發和利用。
(二)經濟價值
生態旅游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經濟效益也是顯著的。它能夠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提供多種就業機會,還能夠創造可觀的收入,從而幫助居民脫貧致富,改善生活質量,最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山東生態旅游資源的豐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但是國際客源開發相對滯后,想要讓更多的外國人來山東旅游,就必須要強化其國際市場的知名度。而公共藝術形成的綠色生態維護和公共藝術建設良性融合的有效機制,恰恰是不用花廣告費以及公共關系推廣便可以塑造品牌形象的人文戰略,在歐美發達國家所成功實施的公共藝術案例足以說明其帶來的世界影響力和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社會價值
一方面能夠承擔旅游扶貧的重任。生態旅游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強調社區參與,這也是公共藝術所倡導的。它是開放性的、民主性的,尊重參與者的社會權利,并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參與者的意見。山東省內很多擁有美麗自然風光和淳樸民俗風情的地域大多比較偏僻并且經濟較落后,如若在這些區域開展生態旅游并進行相關的公共藝術創作,能夠促進當地居民的就業,使他們獲得經濟收入,實現脫貧目標。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山東建立“生態省”的戰略目標。以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為天然創作場所和靈感來源的公共藝術反過來與生態旅游資源相輔相成,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四、結語
公共藝術的實施要針對不同特點的生態旅游產品找到了合理的介入形式,并要依靠相關政策的保障和相應財力的支持,因此在生態旅游產品規劃之初就應將公共藝術項目參與其中或預留出一部分場地作為公共藝術展示的周期性更換之用。這樣才能夠營造美好的城市生態空間,建立詩意的都市棲居,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張廣瑞.生態旅游理論辨析與案例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鐘林生、趙士洞、向寶惠.生態旅游規劃原理與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胡友宇.山東省生態旅游市場開發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3.
[4]周成璐.公共藝術的邏輯及其社會場域[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5]杜大愷、杭間.清華美術中國城市文化及其視覺表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6]孫振華.公共藝術時代[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3.
[7]馬欽忠.公共藝術基本理論[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8]王麗君、董雅.生態雕塑雕塑生態—論當代城市公共空間雕塑的生態觀.2002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
一、畢業論文的總體認識
1、概念:畢業論文是有特定的審定標準的論文,對選題、中心論點、資料論據、框架結構、語言表述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
2、對象:畢業論文是和專家的對話。不要寫大段的作家生平、作品介紹,在最后答辯時同樣要注意,陳述時不要介紹論文內容,而應該注重在為什么要寫這篇論文、自己的創新點、局限性、不足這些地方。
3、標準和要求:
1)論點明確,要在3-5分鐘之內能陳述清楚自己的論點。論點新穎論文可以達到優秀的水平。
2)中心突出,無論分幾個方面說明,都要始終圍繞中心主題。
3)論據充分,扎實。所找的材料要貼切論題,別人的評論、作家的自述、各家的論爭、以前和現在的對這個論題所研究的結果都可以做論據。
4)思路清晰,結構合理。分段代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層次。沒有段落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反之,分段太多太碎的也不是好文章。分段不宜過多,3-5段。
5)表述要清楚明了。文字不要華麗,少用修辭手法,文章風格要質樸、清楚,語言要干凈利落。
6)寫作要規范。注釋、引文要高度的嚴格,論點的提出要有依據,要做到學術規范。
7)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觀點。
4、態度:要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盡可能的查找一切的材料,要高度的重視、思考一切相關的問題,盡可能達到最大限度的深度和廣度。
二、寫作時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選題(是至關重要的):決不是隨便選一個題目的問題。選題是一個復雜而豐富的過程,是對自己以往學習的一個完整清理的過程。要認真回顧對哪些內容印象更深、更感興趣,哪些是有可能寫的比較好的,可能會接觸哪些材料。題目本身的大小難易不是問題,是并不重要的,關鍵在于怎么寫。怎么寫永遠比寫什么重要,任何半點突破都是有價值的,和別人的差異就是價值。論題舉例:
古典中的現代和現代中的古典(有著哲學思辨的意味)
論錢鐘書知識的圍城
論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女神
徐志摩詩歌的文體特征
日記(書信)在現代小說中的運用
魯迅作品中的民俗現象
以上都是論題獨到、論點新穎的例子。下面舉反例:
論藝術美與生活美(論題過大)
論朱自請的散文(論題過大)
論駱駝祥子和小福子的死(論題過?。?/p>
要從某一部作品順帶談一個問題,選擇一個角度來深入的討論。
2、收集材料:材料的收集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要帶著問題進行,要有明確的針對性,逐步的凝聚眼光、集中思路,其中要注意一大一小兩個問題:
大:收集材料的過程是完成文獻綜述的過程。跟自己論題相關的成果有哪些,重要的觀點、已經運用過的角度和方法、概括前人的觀點,這是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放在論文的第一段來寫。
?。阂獪蚀_的記錄材料的出處、出版社、時間、頁數。
3、提提綱:提綱的邏輯關系、層次感對論文的步驟有直接關系。
4、初稿:初稿盡早盡快的寫,要連貫,一氣呵成,然后再進行修訂。
5、修訂:最后的修改和確定要放慢速度,仔細的斟酌、嚴謹的推敲,反復的打磨。
三、特別需要主要的幾個問題
1、論文的看法和觀點要盡可能的客觀、公允。持之有據,論之有理。有材料來支持,有邏輯性認同,避免隨意性,不要輕易說一些過頭、過大的話,更不要為了支持自己的論點而貶低其他的觀點。涉及到對應關系的時候更要客觀公允。
[論文摘要]生存就是現實,因此把現實與審美的理想對立起來實際上是一種違背設計美學常識的見解。而設計師的任務,則是改變現實順應潮流,引導創構理想。 作為社會消費結構中人與世界的一種精神關系,審美活動具有現實性的特征。審美活動著眼于現實的人生,尋求理想的實現和幸福愿望的達成,從中提升和超越自我。我們不得不承認主體精神性的理想是在現實關系中生成的,幾乎表現在等同于現實活動,是一種消費水平理想化、藝術化的活動,與現實活動沒有距離。這種活動不但植根于自然生命的深處,以生命意識為基礎貫通自然與社會消費,而且又在此基礎上反映出社會化的情感對整個世界消費結構的精神需要。對于大眾而言這種關系形式上不但涉及功利,而且暗含著功利的強度,它以現實消費水平關系為基礎,之后才超越了現實及其約束,走向心靈中理想與自由的境界。在此基礎之上設計的審美活動讓主體的心靈從現實關系中獲得一種超越。
一、依靠受眾自身實現審美活動
消費設計作品與理念一經傳出就不可改變,能否產生審美作用,其決定因素就在受眾。設計作品只是提供了設計審美的可能性,要使這種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就要依賴受眾身上應具備的條件。條件之一,是受眾要閱歷豐富、人情練達,這樣他就會對消費結構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內心激起活動。但僅僅只是閱歷和人情還不夠,只能達到一種不可名狀的愉悅和激動,最多只能算是審美活動中的感性認識。那么,受眾還應具備的條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藝術作品基礎上形成的藝術美修養,這樣才能把設計接受中的情感活動很清晰地和藝術審美范疇聯系起來,使設計審美真正到位。
對于人的藝術修養在審美活動中的決定作用,馬克思曾做過這樣的表述:“只有音樂才引起人的音樂感覺:對于非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社會人的感覺和非社會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只有憑著從對象上展開的人的本質的豐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產生著人的主觀感受的豐富性:欣賞音樂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簡單地說,能夠從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為人的本質力量來肯定的各種感覺。”
二、受眾感受設計的指導意義
(一)消費結構審美與藝術審美之比照
消費結構設計審美雖然離不開藝術審美范疇的指導,但設計審美決不能走入藝術審美的運動軌跡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嚴謹的事實接受活動.設計審美是“參與生活”,不同于藝術審美“高于生活”。消費結構設計不是藝術。消費結構設計和藝術在同為意識形態這一點上是平行關系,但是從信息傳遞和思維發展的角度來看則是遞進關系。消費設計屬于最靠近社會實踐的較低階段,藝術屬于稍遠離社會實踐的較高階段。藝術是從社會消費主義風尚一類的直觀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來,經藝術家按藝術規律進行創造的思維活動成果,它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范圍內自由想象。而設計卻不同,它要力圖保持直觀和表象的特征,盡可能忠實于消費結構事物的本來面貌,這就決定了消費設計審美和藝術審美不同的特征。
一個消費結構形成的事實中可能有多個統一于一種審美范疇的因素,也可能幾種因素分屬于不同的審美范疇。藝術審美則是一種集中、有系統而又統于一種審美范疇的思維活動。更重要的是,藝術審美就像藝術創造一樣,可以在藝術形象允許的范圍內自由馳騁想象活動,想象范圍可以超過作者的構思,也可以超出文藝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設計審美則不同,其審美的想象活動要局限在設計事實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發展。受眾只有結合事實的性質和意義,才能使事實中的審美因素獲得想象的空間。設計審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事實的意義。 轉貼于
設計審美的第二層次,也就是較高層次,是在設計接受的基本過程之外,這是因為設計的基本功能是通過設計作品以直觀和表象的形式傳播狹義主觀信息。設計作品只反映現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質。設計的認識和審美作用,從設計接受的基本過程外在的內容看,也就是認識事物的本質和審美差異性,這又是人們接受設計后根據受眾的自身素質帶來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結果。
消費設計能為受眾帶來“參與生活”的愉悅、享受,并不是設計審美作用的全部意義,只是開了個頭,是設計審美活動中較低的層次,是一種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審美。美感共同性的現象只是暫時的,根據審美規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異性為特征的更高層次審美發展,從而讓每一位審美個體在新聞審美活動中充分施展。這一過程的表現是,受眾通過具體事件的接受,發揮自己建立在藝術修養基礎上的感受能力,鑒賞到現實生活中不斷生發出來的、實際存在的大量生動的美。設計審美憑借人的想象天性讓創造性思維自由馳騁,但它要受設計認識作用的指導,受“參與生活”的約束。
(二)設計審美之藝術范疇觀
消費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費結構設計只能產生一種朦朧的參與社會的愉悅和滿足感,而且只是說“參與生活”,還不能完全表達設計審美的全部含義。同樣,光是說“美是生活”也沒有詮釋車爾尼雪夫斯基這個定義的全部含義。他又進一步闡述“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里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薄胺彩潜憩F了歡樂、豐滿、燦爛的生活的一切,這就是美的。” 如果沒有這些藝術審美范疇作為指導依據,從生活以及從設計中去審美就是一句空話,或者只能停留在較低層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車爾尼雪夫斯基上述關于什么是審美的具體內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對現實生活中的審美活動歸納的兩個條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內容都有美可審,只有具備符合藝術審美范疇內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審美的人必須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素質,要做到能在來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見依照藝術審美范疇應當如此的內容。
設計對受眾來說是生活的縮影,接受設計從審美角度講,就是在藝術審美范疇的指導下,對現實生活最新變動的事實中可能出現美的因素的審美活動,這一過程符合感性認識在理性認識指導之下完成的認識規律。設計制造的事實中美的因素出現及主體對這些因素的審美活動一般有這樣兩種情況:第一、設計所影響的事件從整體上不僅具有鮮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與某一種藝術審美范疇吻合,容易在審美意義上產生轟動效應。第二、設計所涉及的事件本身從整體上不具備明顯的藝術審美范疇,而是以事件內涵的豐富性和事件互相聯系的特點傳遞出審美信息,去激活受眾的審美想象。
三、設計師的責任
設計師們應該是日常消費生活趣味的追隨者和注釋者,更應該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審美趣味的積極倡導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質生活本身,不僅是設計家作為一個消費結構引導角色的權利,在日常消費生活中享受審美的趣味,是設計家作為的一個審美欣賞者角色的權利,而對日常生活中的審美現象作出冷靜的思考并且進行積極地引導,更是設計師們應盡的義務。通常被傳統觀鄙視的隨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嘩眾取寵,確是體現投機家素質表現力水平的慣用伎倆,也是身為設計師的市場體系在設計實戰意義上的認識水平面上移所應該做到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時裝攝影,服裝品牌,依存,影響
攝影是一種現代人的需要的影像表識,而時裝攝影能使人在看過畫面形象后,產生一種仿效的沖動,從而推動時裝的行銷。正是其在制造視覺幻想方面無可比擬的杰出表現力,新生未久的攝影術迅即取代了時裝繪畫的地位,成為時尚傳播領域首屈一指的主流傳媒。服裝業對攝影技術與功能的充分利用,促進了“時裝攝影”的誕生,此后的一百多年,時裝攝影與時裝之間唇齒相依的關系彼此促進了對方各自作為一個行業領域的發展與繁榮。
一、服裝與時裝攝影的依存關系
時裝攝影的源起是在19世紀的50年代和60年代,當時的法國和英國,為了推銷時裝的樣式和款式,一些攝影師想到了攝影。于是出現過一些照片貼成的小冊子,上面是服裝的設計、材料和樣式,用來給皇家和上層社會的成員觀看。一些裁縫和服裝商人,也將服裝樣式照片做成小的名片樣式,讓顧客進行挑選。時過境遷時裝攝影充分借鑒著新聞報導攝影、后現代攝影的語言,緊緊抓住人性、道德、性別、流行等大眾文化的關鍵詞,施展渾身解數以求打動目標消費者的心。國際廣告界的大衛奧格威,從他職業的視角對影像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作了斷然的肯定,認為“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而這以評價源自他在無數次的廣告創意實踐中對影像作為視覺行銷媒介與品牌、市場之間潛在關聯的充分認知和預見。
縱觀現代服裝業的歷史,時裝攝影使工業化使服裝的規?;?、批量化變成現實,商品營銷尋求各種有效的促銷手段,具有先天技術優勢的時裝攝影由此在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之外承載了視覺行銷的商業職能。因而時裝攝影作為一個獨立職業與專門領域的形成與發展,是服裝工業化的結果,卻又進而成為推動服裝業走向進步與繁榮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手段與力量――現代服裝業的發展,沒有時裝攝影在其間發揮作用顯然不可想象。特別是法國的許多女裝品牌,它已形成以歐洲為中心,覆蓋全球的運作格局,以美麗為訴求,以特立的營銷理念為杠桿,開創女性服飾產銷新局面,把美感和漂亮疊合在繽紛服飾之上,迎合天下女性的向往和追求,將她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夢想,轉化為時尚經典、極為暢銷的流行服裝。從現時業界的共識來看,企業越來越清醒地看到,商品價格的增值點將主要依靠品牌建設上。
這種相依共存互為因果的緊密關聯,恰恰可以從某個層面對中國服裝業的歷史與現狀作出解釋,盡管攝影術早在19世紀40年代被發明的幾乎同一時期即已進入中國,卻遲至20世紀末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時裝攝影的出現和興起。顯然,服裝工業水平及商業意識的滯后從根本上否決了時裝攝影在中國提前形成的可能,而反過來,時裝攝影及以時裝攝影為主要手段的品牌運作概念的缺失和落后,又嚴重制約了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和走向世界的努力。時裝攝影在目前企業的品牌戰略實踐中遠未受到足夠的重視。這固然有行業規模不夠、整體水準良萎不齊、運作模式不規范等等諸多局限的因素,但究根問底,中國服裝企業對時裝攝影在品牌包裝運作中的功用認識不足和操作上的偏差顯然是導致品牌缺乏競爭力的重要根據之一。
我們現實的操作情況來看,在許多企業品牌打造、推廣和保護的一整套戰略實施過程中,以時裝攝影為核心之品牌運作手段的巨大功用常因企業目的功利性太強而被忽略與強化:如過于追求形式上膚淺的表面美感而不注重品牌內涵的表達與品牌個性風格的塑造,刻意在模特選擇上制造明星效應而不在意與其品牌形象是否適合攝影師創作水準如何。事實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可能一夜之間造就,而是通過日積月累長期高品質的形象傳達潛移默化地對公眾的消費認知與選擇施加影響來完成。如果包括企業在內的整個服裝業界在其功用上的認知和觀念沒有改觀,就可能成為滯阻中國品牌競爭力提升的意識瓶頸。
二、時裝攝影對服裝品牌的推廣
歷史經驗表明,企業與產品的品牌化經營是服裝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過程,而品牌經營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品牌的包裝與推廣,其中當然包括品牌視覺行銷策略的實施。作為視覺行銷的重要表現手段和操作環節,時裝攝影由此在整個品牌包裝運作體系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和影響。過去,它在促進早期世界服裝業發展的歷史中扮演這舉足輕重的角色;現在,它更與源出一脈的時裝設計、時裝表演、時裝評論等等諸多服裝衍生文化分支相互呼應,融合協作,構成推動現代服裝產業良性發展提高企業與品牌競爭力的動力。
在這個圖文信息傳播空前發達的時代,以時裝造像為根本手段的平面視覺行銷借助樣宣、海報、雜志、報紙、燈箱、廣告牌以及網絡等等新老傳媒大行其道無處不在,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充滿視覺沖擊力和滿足受眾心理體驗的完美形象,誘惑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消費狂,幫助企業或品牌在市場對決中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正如一家著名的視覺藝術雜志所感慨:“名牌已成了一個視覺問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名牌的海洋里我們以成為視覺符號的消費者并受符號霸權的控制……”。時裝攝影由此見證了它作為品牌締造者和時尚傳播者的角色定位與生存價值。譬如那則“我和牛仔褲之間什么也沒有”的牛仔褲廣告使CALVIN KLEIN一舉攀上每周售出40萬條的高峰,譬如一幅“黑天鵝晚裝”的經典時裝杰作奠定了GIVENCHY“高貴優雅”的不朽形象……
時裝制造者和時尚推銷者不但要推銷產品,還要借用時裝攝影的意識形態來體現時裝的內涵和企業文化。把“人的本質力量”轉化為物質形式”,時裝攝影是一種具備創作思維的藝術品,它涵蓋了攝影師對時裝的理解,能夠用最高境界的藝術品來把握表現服裝的細節,強調模特與服裝之間完美的結合,最終完成時裝攝影所要表達的內容,展現給受眾獨特的平面圖片藝術。時裝攝影的宏觀表現形式是一種美學概念,傳達時裝攝影本身存在的藝術理念,是極其抽象的東西。時裝攝影的微觀表現形式“直觀寫實”充分體現時裝設計的風格,通過“模特”這個“載體”告訴受眾,時裝本身的特點,包括時裝的款式、面料、顏色的類別。免費論文參考網。由此可見,僅從技術層面來看待和評估時裝攝影的作用與價值是有失客觀和公允的;它對時裝領域的介入所展現出來的能量――對社會經濟與生活的巨大影響力和重要性,早已遠遠超過了它單純作為一種創作形式而具備的功能本身。免費論文參考網。顯然,商業化的時裝攝影當然要以達成時常狀況改善為根本目的和創作基準,能否實現品牌的價值提升從而為客戶創造商業附加值無疑是商業化時裝攝影創作成敗的不變準則。
一 在閱讀中進行審美教育,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人們對某件事產生興趣時,就會注意它、接近它、探究它。學生喜歡學什么,不喜歡學什么,常以學習興趣為轉移。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產生動機,引起注意,激起情感,促使感知清晰、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印象深刻、記憶牢固。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強調興趣在教育實踐中的重要作用。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掘讀物“美”的因素。優美的課文中有許多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因素,包含著崇高美、喜劇美、悲劇美、滑稽美、秀美、幽美、柔美、壯美等美的形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適當地從審美的角度加以誘導、啟發、品評,使學生能從整體上去體驗、感受種種美的內涵與美的形態。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課文,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優秀作品,無不富含美的因素。就是在常人看來枯燥乏味的說明文、議論文,其實同樣也具有“美”的因素。如優秀的說明文總能從事物的最佳角度切入,用最明確、最簡潔的語言和最嚴謹的邏輯去進行說明,所以讀來給人一種曉暢明晰之美。說明文中各種說明方法的運用,說明順序的安排呈現出曲折跌宕的推進形式,它既顯示出事物的客觀規律,又給人一種曲線美、節奏美,給人一種愉快的滿足感。優秀的議論文包含強烈的感情,使文章的邏輯性有一種折服人心的氣勢,給人獲得認識真理的滿足,充滿了思辨美、理性美、智慧美。
二 讓閱讀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美國教育家華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師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將學習知識、鉆研課文、培養能力等與學生生活有意識地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到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喜怒哀樂都可以在語文中再現,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語文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教師既要善于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到閱讀中來,借用已有的生活體驗與已學得的其他學科知識來學語文,又要善于把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恰到好處地穿插與閱讀內容有關的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材料,特別是民族地區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及影視作品中常見的情景等,以幫助并啟發學生去理解和感悟。還可以在閱讀了一些課文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驗為文章補充一些材料、事例等,或者就一些精彩句段進行仿寫??傊陂喿x教學過程中,就是要以生活為本源,以課堂為軸心,以讀寫為主線,以興趣為先導,來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 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與獨特體驗
人類個體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學生是個性化的學生,閱讀也應是個性化的閱讀。只有在個性化的閱讀中,才能真正發展學生鮮明、獨特、健康的個性。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與獨特的體驗,是為了有創意地閱讀。特別是民族地區的學生,有其獨具特色的地域環境和文化環境及生活經歷與體驗,這些都算得上是一種語文教學資源,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開發利用這些資源,來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著眼于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應以標準化解讀規范學生的閱讀和理解。
四 將情感活動始終貫穿在閱讀教學中
劉勰說:“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庇终f:“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币粋€“情”字關乎讀和寫兩個方面,情感是想象的動力,是文學的生命。然而,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閱讀教學往往是進行空洞分析,味同嚼蠟,所謂“文”者支離破碎,所謂“情”者蕩然無存,真可謂是無情教學了。只有將情感活動始終貫穿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善于調動學生生活經驗,通過想象與聯想來品味文中之情,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達到物我統一的境界。
教師還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調動學生的情感。教材中反映的并非都貼近學生的生活而喚起學生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的情感去調動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情地投入,聲情并茂,繪聲繪色。教師只有自己進入角色,才能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天地,教師的情感感染了學生,師生情感才能交融、共振,從而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藝術設計論文范文一:色彩在藝術設計創作中的表現
摘要:藝術設計創作是具有兩重的屬性,一方面,是藝術設計創作屬于藝術的范疇,是具有審美價值的,另一方面,藝術設計創作還具有實用的功能。因此,在藝術設計創作中,色彩的表達是表現創作者的一種對社會和對周圍的感知過程。分析認為,藝術設計創作中的色彩表現體現了創作者的風格,也架起了創作者和觀眾之間的情感橋梁,色彩的表達也體現了色彩的情感需要,色彩的表現更是文化需求的一種詮釋。
關鍵詞:藝術設計創作;色彩表現;審美
所謂藝術設計創作其實就是用藝術表現的形式,通過審美的表現來結合社會、文化、市場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然后把這些因素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創作在設計中。一般情況下,藝術設計創作從藝術的角度來說,是具有審美的功能的,從實用的角度來說,其實還是具有使用功能。因此,作為藝術設計來說,是為人的精神和物質文化而服務的,是滿足人類社會的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完美的結合,也是現代化發展的社會歷史進程中的必然的產物和過程。實際上,在藝術設計創作中,對色彩的運用也是很重要的,色彩是通過人的眼睛,腦和大眾日常的生活經驗綜合運用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在光的作用下的視覺的效應。這種視覺的效應是創作者對周圍感情的認知,也是對感覺的一種向往。創作者在進行藝術設計創作的時候,也需要通過色彩的表達來表現自身內心的感覺和自己內心的喜好,而色彩也是最好的一種表達內心的過程。實際上,藝術設計中的色彩設計和表現就是一種顏色的搭配,在實際的藝術設計創作中,這種藝術的表現是千變萬化的,通過藝術設計者的創作把色彩表現出來,再通過大眾用眼睛來體會周圍的環境,色彩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在人類的視線中產生相應的各種各樣的效果,帶給大眾不同的體會,也會反映大眾的美感認知、情緒波動和自身的審美的情緒。因此,在藝術設計創作中色彩的表現是十分重要的。
一、藝術設計創作中色彩的風格表現
在藝術設計創作中,色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體現了創作者的風格,和把握創造的精髓。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品,在創作設計中都是用色彩來體現風格的,作為色彩設計來說,就其自身的內涵有很多不同的風格的,比如由鮮艷、強色的暖色調的色彩配成的藝術設計創作的風格表現和由冷色調配出來的風格就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暖色調的色彩風格都是給人以明快的感覺,也可以突出藝術設計創作的主題。其實,在藝術設計創作中,生動的色彩設計可以詮釋創作者那一刻的心情,以及呈現給觀眾,觀眾也可以了解作者的風格和作者想表達的主題,這種色彩的風格的體現是很直觀的,直接在色彩的表現中表現了出來。另外,在藝術設計創作中,內涵的體現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濃厚的色彩直接對創作作品的內涵顯示就起到了重要的凸顯作用。
二、藝術設計創作中色彩的情感表現
在現實中,人們的感知的色彩是通過現實的眼睛來直觀的反映和體現的,一般情況下,視覺器官在感知色彩的時候,都是伴隨著其他器官而產生的綜合性的知覺和感覺的意識活動。所以在藝術設計創作中,創作者使用色彩其實代表的是一個整體的形象和過程,包括了客觀的創作者的印象、記憶、聯想和情感的體現,只有綜合的豐富這些元素和內容,才會在藝術設計創作中體現出良好的色彩的效應。比如,在實際的藝術設計創作中,同一類的色相或者色調的配色方式其實在畫面相一致和顏色相一致的情況下,很難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但是如果色調反差很大的話,色調的落差又正好突出明顯的顏色,畫面是否豐富,色調是否統一其實帶給觀眾的都是一種情感的需要,淡雅的紫色配上大雁的黃色,這樣的情感需要其實就是一種色彩情感的體現。也體現了創作者當時創作階段的心情,給觀眾也表達了自己的傾訴和追求。所以,色彩的配色是一種情感的表現,在藝術設計創作中,要特別關注色彩設計配色的反差和魅力,善用色彩的配色來賦予顏色的內涵和豐滿顏色的內涵。
三、藝術設計創作中色彩的文化表現
在藝術設計創作中,不管是商業的設計還是個人的愛好創作,實際上都是一種流行和文化的反映,色彩的表現是一種模仿和流行,色彩可以帶來追隨和認可。實際上,藝術設計創作者在色彩表達的時候,可以把色彩和同一色調的事物明顯的表達出來,比如在平面設計中,可以通過平面設計的色彩表達方式直觀的反映色彩中的流行的文化,在設計過程中,在思維上就可以演繹細微和微妙的色彩感受力。眾所周知,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些普通的魅力的顏色再加上黑白灰顏色,不同的顏色的搭配和屬性就會呈現不同的創意和表現。在藝術設計創作者創作的過程中,在對色彩的感知過程中,實際上不能忽視眼睛第一時間的即視的感覺,要從文化魅力的角度來體現藝術設計創作中的色彩的表現。文化是一種流行,也是一種魅力,色彩的表達是文化流行的元素,也是引領設計的一種新潮,色彩給人的文化表現,給人一種文化的流行,藝術設計創作的色彩一旦擁有了文化的氣息,也必將經得起市場的考驗是流行的文化的體現。綜上,在藝術設計創作中色彩的表現力量是很強的,直接反應了創作者的風格和情感和文化力,因此,藝術設計創作中,色彩的表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設計創造者最直觀的視覺表達,突出了創作的表現力。在藝術設計創作者創作的時候,必須根據色彩的實際情況和創作作品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色彩的搭配和分析,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心理特征,用色彩來感知創作者的思想和空間。因此,色彩是直接聯系創作者和觀眾的橋梁,藝術設計創作中的色彩的表現是直觀反映創作者和觀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呈現。
參考文獻:
[1]侯履暉,論藝術設計創作中的色彩表現,現代裝飾(理論),2012年5月
[2]吳志華,色彩通感在審美活動中具有的價值,南昌大學,2012年8月
[3]徐燕,論色彩在中西現代油畫藝術中的情感表現,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4月
[4]周小娟,淺析藝術設計中的設計色彩表現,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月
[5]杜森,現代海報設計中的色彩表現,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3月
藝術設計論文范文二:明清環境藝術設計與陳設
摘要:文章重點針對明清環境藝術設計與陳設思想進行分析,以便從中得到啟示。
關鍵詞:明清;環境藝術
中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融合了我國傳統設計理念和西方設計理念,風格多種多樣,有中式、歐式、簡約、田園等,不同的設計風格彰顯著別具一格的設計理念。其中,我國的傳統設計理念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是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因此,文章重點對明清環境藝術設計風格進行研究,這對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有著指導意義。
一、明清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明清的環境藝術設計總體思想在于“道”,大到園林別院,小到客廳臥室,“道”之思想始終存在。古人云:“園總之奇在變化萬千、獨藏與道之衍一,雖窮變亦在氣中,頑石水榭樓臺閣角,無不與氣通?!逼渲械摹皻狻本褪侵浮暗馈?,這句話的總體意思是說雖然環境藝術千變萬化,但是每一種都要與“主人的氣”相互溝通,通俗來看這是因人制宜設計理念的表現。明清環境藝術設計的總體理念在于“藏”,既能“藏拙于巧”,又能“藏靈于愚”,具體表現在“不漏”二字上。明清的環境藝術設計沒有唐代的夸張、宋代的活用,但是就“不漏”二字而言可謂登峰造極,最著名的莫過于皇家別院與園林的設計。每當我們看到故宮、天壇等設計,總會感慨其氣象萬千,但如果仔細挖掘,則能夠發現其設計材料種類雖少卻精、顏色雖少卻重,總體設計理念并不張揚,但是在穩重的表象下藏著設計者根據皇家氣象別具一格的“不漏”思想,既不讓人感覺到夸張,又能襯托出皇家的威嚴,這是化繁為簡、去偽存真的“簡”的思想。明清環境藝術設計的總體方針在于因地制宜,即根據不同的地域進行不同的設計。如,北京地區的設計方針在于大氣,江南地區的設計方針在于別有洞天,西北地區的設計方針在于方便使用,因地制宜思想成為當時的主要設計理念,任何設計都不可能脫離當地的地域風情、民俗習慣。因此,明清環境藝術設計針對不同的地域風格、人民生活水準、業主,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案,即追尋上述的“道”“氣”“藏”“不漏”等思想理念,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尤其是在1570至1620年間,由于當時民間思想更為開放,在這一段時間內基本打破了“士農工商”的階級理念,建筑設計標準也隨之被打破,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的設計思想得到普及。明清的環境藝術設計內涵在于與人結合、與“道”結合、與時結合、與地結合,不拘泥于形式。
二、明清陳設思想的內涵
與整體環境藝術設計相比,明清的陳設思想更為復雜。明代陳設在于“自然”,沈津為《長物志》寫序說:“幾榻有變,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貴其精而便,簡而裁,巧而自然也?!泵鞔年愒O布置根據主人經濟狀況的不同有一定的區分,但是總體講究“自然”,陳設擺放的位置、款式、數量都有一定的規格。如,明代的書房陳設標準要有長桌、筆格、筆筒、筆洗、古硯、水注、糊斗、鎮紙等,根據文人的地位和經濟狀況,這些事物都要有不同的款式規格。又如,明代的臥室陳設要有榻床、滾凳、小幾、花尊、定瓶、鼎爐等。清代的室內陳設講究簡約,沒有固定的要求,在設計理念上,設計者根據自身喜好可以對室內物品進行增減,其總體標準在于簡約實用。同時,清代的漢族設計理念與滿族設計理念相互雜糅,所以清代的陳設思想也融入了一定的少數民族風情,更貼近自然。明清兩代的陳設思想有一定的不同,但總體而言,陳設與主人的地位相適合這一中心思想沒有改變,室內的陳設能夠從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主人的地位、品節、風格,如讀書人的客廳講究市聲不入耳,俗軌不至門。客至共坐,青山當戶,流水在左,輒談世事,便當以大白浮之。室內外布置為“門內有徑,徑欲曲;徑轉有屏,屏欲??;屏進有階,階欲平;階畔有花,花欲鮮;花外有墻,墻欲低;墻內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后有亭,亭欲樸;亭后有竹,竹欲疏;竹盡有室,室欲幽”,講究自然、情趣、意境。
三、明清環境藝術設計與陳設思想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啟示
明清兩代環境藝術設計理念都以尊崇主人的地位、身份為根本,配合“道”“藏”“自然”等思想在細節上進行一定的變化。這一思想理念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啟示可以總結為三點:第一,設計根本在于襯托業主的氣質,配合地域、民俗等客觀條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業主的個人品格和思想觀念;第二,設計的根本在于結合當下社會風氣融入藝術氣息,因時制宜地進行設計變通;第三,設計根本在于在繁復中彰顯簡約、自然,自然含有素樸、本性、本質之意。一些人常常注重繁復的設計風格,卻忽略了自然的特性,也忘記了從簡單的事物中體驗快樂的感覺。因此,要想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最大限度地融入自然,則必須回歸簡單的設計風格。明清環境藝術設計更多地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將環境與人看作一體是這一時期的主要思想。因此,若想將這種自然的設計理念運用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則必須基于時代的角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語明清環境藝術設計與陳設受時代影響較大,并且受文人思想與社會風氣的影響較大?,F代環境藝術設計應當延續明清環境藝術設計與陳設思想,將其設計理念用在具體的設計中,如此才能傳承傳統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并將其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王思天,郝翰.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陳設藝術.現代裝飾(理論),2015(1).
[2]肖一倩.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手段、方法的研究和實踐.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
[3]趙杰.關于植物造景的分析.安徽農學通報,2008(16).
[4]王朝暉.園林綠化與生態景觀結合的意境美.黑龍江現代建筑,2014(14).
藝術設計論文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1.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3篇
2.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
3.包裝設計開題報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