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2: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本教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央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而傳統的數學純理論化學習的內容偏多,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生活。數學知識的應用和數學建模活動,可以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抽取信息,提煉成數學模型,用數學方法結合其他學科的一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是我校長期以來積淀的辦學特色。在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引入數學知識的應用和數學建模,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學校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敢于動手、積極探索和綜合運用所學的各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其數學素養。
問題的研究
我校申請科研課題,組織數學組教師結合密云二中學情,編寫校本教材《數學知識應用與數學建?!?。
我們從以下角度梳理校本教材的內容:
在結合現行教材的基礎上,按章節、單元適當切入數學知識應用及建模的素材。
為方便開展中學數學知識應用和建模競賽等相關活動,補充相關知識。
搜集對中學生數學建模啟發較大的典型問題(論文素材),并進行分析,啟發學生初步掌握數學建模的方法。
搜集本校學生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優秀論文,并作適當點評。
將整理的內容按每節課1課時編寫教學目標和實施過程設計。
課程組教師采用行動研究法,通過從網上搜索信息,翻閱圖書,并結合教學實踐,撰寫校本教材,以數學選修課為載體,反復實踐修改。
課題研究成果
通過不斷地探索、研究,我校教師逐步完善了校本教材《數學知識應用和數學建模》,共計30講,分為30課時進行教學。書中涉及數學的作用、分段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工程管理問題、線性規劃、數據擬合、研究性學習中數據的收集分析處理方法,科研報告和論文的撰寫方法,典型數學建模論文賞析等內容,為數學教師開展數學知識應用和數學建?;顒犹峁┝撕芎玫乃夭?,為數學教師開展選修課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在十五國家課題《素質教育實施中的普通高中校本課程研究》中,校本教材《數學知識應用和數學建?!繁徽n題組評為二等獎。
出版了1本全部由學生撰寫、教師指導的論文集《密云二中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與數學建模論文精選》。
一.堅持理論學習,認真撰寫論文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本“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認真學習了教學理論,學習學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為全組教師的共識,不光如此,我們還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認真撰寫論文。如我們科組李紹端老師的論文曾獲省論文評比二等獎。
二.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
我們每學期初教研活動有計劃,學期末教研活動有總結。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開展組內公開課教研活動。每開展公開課活動之前,總是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切磋。聽課后認真評課。如教學內容安排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聽評課活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此外我們科組還開展了校本教材開發活動,我們科組的每位教師分工合作,個個不辭勞苦,為校本教材開發默默工作,不久,我們的校本教材將脫迎而出。
教研組的活動和工作促進了數學老師素質的提高,促進了實踐經驗到理論的升華。同時也提高了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
三、改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針對我校中專部學生數學基礎差,對學習數學缺乏自信的特點,我們嘗試用校本教材進行教學,創設學習情境,調動學生興趣,激勵學生思維。在期終考試中,大部份同學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對于初中部的教學,我們積極的響應市教育局的號召,認真開展一月一考的教學法,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解題能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存在問題
這學期,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教學質量管理中還有待解決的問題:
1、教師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就地理教學而言,校本教研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展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來確定研究專題,并進行深入研究。
一、教學理念的研究與探討
在地理教學實踐中,我們會遇到許多與教學理念有關的問題:地理教學怎么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問題、地理教學目標的落實問題、人文性和自然性的統一問題……實踐中,有的老師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機械地設計課堂活動;有的老師將三維目標中的每個維度都分解成若干細化的目標,從而造成一節內容有七八項教學目標……這些現象表明有些教師對教學理念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有時甚至產生了誤解。
帶著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在教學理念的研究和學習方面進行校本教研。研究專題可以從宏觀角度展開,也可以從微觀角度進行研討。宏觀角度的研究專題,如教學理念在地理課堂中的體現、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微觀角度的研究專題,如怎樣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學目標的制訂、練習中如何體現教學理念等。
這方面的校本教研一般可采取專題研討會、教育論壇、教育沙龍等形式進行。
二、地理課程標準的研究與探討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的表述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如在地理必修1中非常具體地指出,“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但作為具有宏觀指導作用的課程標準,大量的表述又只能是抽象的,即使像資源、環境等的具體目標也是針對整個高中學段的,不可能具體到年級。
如何在教學中準確把握地理課程標準,是廣大地理教師直接面對的問題。這方面的校本教研應該盡量從微觀角度展開,重在教學實踐中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定位和具體落實。
這方面的研究可采取備課組交流、教學研討會、教育論壇、論文寫作等形式。無論哪種形式,都要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研討,否則就會失去校本教研的價值。
三、教材的研究與探討
地理教材涉及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教材的知識體系是我們集體研討的重要任務。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總體研究、局部研究、實施策略研究等。如可以研究教材的結構問題,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的關系問題,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銜接問題,魯教版、人教版、湘教版等教材的學習專題問題,教材與讀本的關系問題,教學順序安排問題(選修部分尤其重要)等。
教材研究與探討可以采取個人研究和集體研討相結合的方法。集體研討可以采取備課組交流合作、集體備課、專題研討活動等形式,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利用網絡進行較大范圍的教材研究。
四、課堂教學的研究與探討
圍繞課堂教學進行研究與探討,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從事地理教學,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制訂計劃,在課堂上進行實踐,進而反思總結,再進行新的實踐,一定會有許多成果。關鍵是要做發現問題的有心人,只有在教學實際中發現了問題,我們才能進行研究。
課堂教學可以研究的問題很多,宏觀層面的如地理探究性學習的基本課型研究,活動體驗、問題探究等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的運用研究,預習課與學生自主學習研究,合作學習的模式研究,分層教學研究,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研究等。微觀層面的如一堂課教學過程的反思和研究、教學方法運用的反思和研究、對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步驟和細節進行反思和研究等。
五、檢測與評價的研究與探討
傳統的教學評價常常關注終結性評價,創新的評價機制則要求高度重視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等。
這方面的研究課題比較多,宏觀層面的課題如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研究、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評價研究、促進特長生的個性化發展研究、學生的發展性評價研究等。微觀層面的如教學專題的檢測研究、模塊的檢測研究、高考方案研究、高考研究、學業水平測試研究、學分認定研究、學生素質綜合評定的操作研究、學生成長檔案袋的實施研究等。
關于檢測與評價的研討可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問卷調查、個案分析、實驗、反思總結、專題研討等是常用的方法。
六、校本課程與教材開發的研究
校本課程的開設和教材開發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其中一部分課程可以作為地理教學的補充。這類課程可以從大地理的角度來設置,也可以跨學科甚至跨學習領域設置,也可以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設置。
如何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學校的資源規范地開設校本課程,如何設計課程綱要,如何編寫校本教材,如何實施校本課程教學,如何處理校本課程與其他教材的關系等問題都值得深入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可采取理論學習、專題研討、實踐分析、教材編寫、教學個案反思總結等方法進行。
七、研究性學習與地理教學結合的研究
現代教學注重探究性學習,這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如何將地理教學和研究性學習有機結合,也是校本教研的研究項目之一。這類研究可以和研究性學習融為一體,如結合地理學習的選題指導研究、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指導研究、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監測研究、研究性學習的成果鑒定研究等。
這類研究可以運用個案分析、反思分析、實踐總結、論文寫作等方法進行,還可以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活動結合起來進行校本教研。
八、地理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研究
開展地理教學,需要建立豐富的資源庫。如何建立適合本校特點的資源庫、如何發揮資源庫的作用等,應該是校本教研的內容。
關鍵詞:中職生;英語能力;校本教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5-037-01
隨著經濟的發展,職業高中學生的英語能力在以后就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中職生整體英語水平比較低,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非常低下,那么在生源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如何提高中職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呢?下面是作者通過調查研究所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宣傳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一種語言,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和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懂英語,在生活中會被別人當做文盲看待,要想在生活的舞臺上表現得更加精彩,必須先要學會和別人溝通交流。英語作為共同交流的世界上通用語言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英語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增加了機會。教師應該經常與學生溝通,幫助他們認識并了解英語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學好英語是他們未來找工作的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和基本要求。比如:高鐵專業的學生,將來在高鐵上做乘服,她們會經常與外國人打交道,如果英語水平比較高的話,她們不僅可以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會增加她們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的機會。汽修專業的學生,了解更多的專業英語,可以幫助他們更好更迅速地診斷出汽車的毛病所在,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外國客戶進行溝通與交流,如果他們不懂英語,有可能無法與客戶進行正常的交流,就不利于更好地拓展業務范圍。
二、開發校本教材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自然也會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本學期對學校新生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學生中,90%的學生認為他們之所以上英語課不愿意聽課的原因是因為英語教材太難,并且認為英語課是他們的負擔,他們希望所學的英語課本知識與自己的專業課知識相關連,以方便以后能更好的鞏固自己的工作。
英語教師反映,“目前中職學校使用的教材多數并非根據職業高中的培養目標、英語教學目的和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編寫的,可能只有其中部分內容適合或勉強適合職高英語教學。”中職生英語基礎差,學習中職英語公用教材有很大的困難。因此,針對他們開發合適的英語教材,首先要求教材內容不能太難,應該有助于他們將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其次,教材還應該提高實際運用方面的訓練內容。可見,學校要編寫英語校本教材勢在必行,但校本教材的編寫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專業,多編一些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內容,重視工作語言的訓練。教師普遍認為開發英語校本教材,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很期待的,這不僅有助于改善教師的教學效果,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他們的就業都大有幫助。
開發校本教材是為了解決英語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因此,校本教材的開發要在教師對本校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教師為主體,開發出具有實用性,難度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材,這樣既有利于老師的教學,又有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要求校本教材的編寫首先要任務要明確,有助于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就是說教材的知識和技能要滿足學生工作的需要。例如高鐵乘服員的工作,乘服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衛生、解釋和生活服務。我們首先將這幾個職責所需要的英語語言確定之后,再確定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編輯這些語言來滿足每個任務的需要。在這種方式中,教學內容來源于現實生活,非常貼近學生未來的工作,學生所學直接滿足了工作的需要。學習英語不再是被強迫于學生的任務,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英語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教師也會有一種感覺,他們的教學因此也變得更容易了,從而使教師的教學也變得更有意義。其次,校本教材的開發還要考慮學生的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有興趣的材料會表現出極大地熱情。更重要的是,校本教材還應該滲透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通過對英語語言的學習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家庭與社會的責任感。
總之,英語校本教材的開發尊重學生的差異,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這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的能力,而且能夠改善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目的。
三、英語教師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中職英語教學不同于初中,也不同于普通高中。作為職業高中的英語教師,首先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他們應該意識到職業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和教學方法完全不同于普通高中和初中。比如:職業高中與普高教學語言點不同,在職業高中句子的結構和語法規則也不做重點講解。初中和普高重在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而職業高中重點培養的是學生英語實踐的能力。因此,作為職高英語教師應該對職高英語教學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次,教師應該調整和更新知識結構,加強對專業英語的學習。最后,教師要改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Gardner & Lambert的社會教育模式指出“動機由動機強度、學習語言的愿望、對語言學習的態度三個成分組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發展和展示自己的機會,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同時,教師應該學會欣賞學生,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活動,并且與課外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英語實際使用能力得到提高。教師要經常組織一些課堂活動,通過這些,學生可以感受或了解到英語的學習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很有用,會激發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這樣,教師也將會以更多的熱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教師和學生可以互相激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如何提高職業高中學生英語能力是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有許多方法和技巧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不斷摸索和探究。學校、教師和學生要齊心協力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和縣一中;校本課程建設;教師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5-023-2
一、校本課程的認識及開發的意義
校本課程開發,主要是在國家、地方課程外再構建“以學校為本”“以學校為基礎”的自我課程。實踐證明,校本課程開發合理,可改進學校實踐、解決學校所面臨的問題,構建學校人文環境、教研環境等,對一個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1.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真正地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升學習者的主體性,培養學習者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
2.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特別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專業動機、工作興趣和職業滿意度、自主研發教學的意識和能力均得到較大的提升,這對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也有促進作用。
3.有利于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從實踐看,不論語文歷史學科還是物理化學學科,都肩負著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任。通過學生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積極體驗社會生活,讓學生多一份對社會的人文關懷,多一份責任感,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展需求。作為省級示范高中、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市文明單位,和縣一中校本課程建設得有聲有色,對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培養一流人才,對學校的“名師工程”和“英才戰略”影響深遠。
和縣一中近幾年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課程開發真正做到了個性化、特色化和多樣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了社會、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歡迎,多次受到省市有關部門的表彰,為和縣一中“實施精品戰略、培育一流人才、爭創省內名?!奔盃巹摗笆炐闶痉陡咧小弊鞒鰬械呢暙I。
二、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與實踐的過程
1.2006年安徽省新一輪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學校迅速成立課程領導小組,要求教師轉變觀念,變革教學模式,要求全校學生人人有課題,教師人人搞研究。這期間部分學科卓有成效,如歷史、語文、生物教研組等,學生的研究成果經過教師的深加工,順理成章地發展為校本課程及教材。
2.典型示范,逐步推廣。歷史教研組早在2003年就與全國課程改革同步,向當時的巢湖市教研室申報了“讓學生動起來”的市級課題并立項,為校本課程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到2006年安徽省新課程實施時,和縣一中的校本課程建設全面鋪開。
3.全面規劃校本課程開發。結合一中實際,學校制定《和縣一中校本課程規劃指南》、《和縣一中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和《和縣一中校本課程建設評價標準》等細則。學校把校本課程開發活動納入教學評估,強調校本課程開發必須為社會和學生發展服務,要求教師重視到位、精神領會到位、宣傳動員到位、組織工作到位、工作實施到位。通過理論培訓,讓教師初步掌握課程活動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確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常識、課程探究、教與學等基本理論,加深教師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掌握校本課程開發所需的知識。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與成效
1.精心組織,合理謀劃。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要求各教研組制定校本課程方案,由教研組長牽頭,嚴格人員分工,相互配合、共同開發、保證質量。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加,鼓勵課程意識強的骨干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先走一步,并給予政策上扶持,條件上保證。
2.校本課程建設類型多樣。從2003年到現在,和縣一中校本課程開發從高一《初高中銜接教材》到各科的具體分工,再到常規的音體美教育教學,再到高考講義的合作,8個教研組(語文、歷史、外語、化學、物理、數學、美術、地理)開發出相應的校本材料。教務處、教研處還結合校本課程開發現狀,建“同課異構”活動,教研風氣日濃。
歷史教研組的校本課程建設成效顯著。走出去,引進來。通過與合肥等地教師合作,完成省級課題《古韻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編寫?!毒迷捄椭荨沸1窘滩某蓛裕钍芎迷u。
結合和縣一中百年文化底蘊,語文教研組完成校本教材《百年一中》編寫,樹立起學生熱愛母校、發憤圖強、立志學習、回報家鄉和祖國的堅定信念,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時,語文教研組還把中華經典誦讀發展為校本課程,在2012年安徽省經典誦讀(馬鞍山站)啟動儀式中深受好評。
英語教研組校本教研活動張弛結合,在青年教師成長和備課組建設中成效顯著。學生英語競賽成績大面積豐收,教師教學技能相得益彰。其中的《2013屆英語訓練選編》(試題和閱讀兩本)編寫以思維為焦點,以方法為主線,以能力為核心,融入團隊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了學生實戰技能。
數學教研組于2006年8月完成《數學典型題解析》校本教材,結合經典例題舉證,提高學生的數理能力?;瘜W組和物理組也有各自的校本課程成果,并量化學生競賽輔導安排,與地理組“地球小博士”活動課一道,競賽捷報頻傳,并有學生申請國家專利。
3.開花結果,仍有余地。2008年7月,學校匯集教師學生成果,在進一步深加工后,與出版社聯系,出版了6本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師的教學反思在報刊雜志或論文評審中獲獎。通過學校校本課程建設與開發,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同時,促進了教師內涵式發展,一大批青年教師從中受益,許多中老年教師也煥發教學的青春活力。現在,校本開發與課程建設成為學校校本教研的中心,教育教學面貌正在潛移默化中轉變。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感悟與反思
1.校本課程開發必須建立有效管理與評價機制,均衡發展。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應依據《和縣一中校本課程規劃指南》和《和縣一中校本課程建設評價標準》等規章制度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急躁冒進,不能盲目理解為就是編寫校本教材,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和活動。堅決反對把校本課程開發變成資料翻版,或利用校本評職稱等動機不純者。
2.校本課程要有內涵,有研究,有焦點,有看頭。如《久話和州》,幾乎經歷5年4屆師生的努力,最終成冊,可以成為學校的“和州志”。《百年一中》成書后,學生有看頭,直接了解和縣一中100多年的發展史。《趣味化學》和《趣味生物》,都從生活中熟悉的事談起,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探索,形成成果。這多校本課程成果,體現國家、地方與學校三級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學生的素質教育和能力創新培養,是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力量的整合。
3.校本課程建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校本課程的開發主導是教師,但必須結合學生實際,特別是學生的參與活動過程。語文歷史科目外的數理化校本課程也要求教師關注人文,學生以此展開科普活動,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導師與伙伴。師生合作、學生自主研究,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知識面大大拓寬,學習積極性高漲,綜合素質明顯增強。
4.注重教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縣一中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中,堅持以研究課題為抓手,開發校本課程,實現課題研究的輻射功能。如化學教研組的“初高中銜接”省級課題就在高一新生入學教育中開花結累,在2012年7月順利通過專家驗收。歷史教研組參加的省編教材《古韻安徽》,也是建立在學生對和縣歷史研究的課題基礎上。
5.健全學校的校本課程管理,取得地方的支持,是推動校本課程不斷開發的有效保證。和縣一中堅持以校本課程開發推動教師的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并把校本課程建設與教師的評優、職評、獎金等對應起來,有效地推動校本課程的不斷拓展。在硬件設施中,專門設置歷史、地理、美術、音樂專門教室,實驗中心配置數字實驗室,積極倡導教師把校內優勢資源轉化為校本課程開發的資源。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11-0206-02
高職院校的教材體系由校本教材與統編教材構成。校本教材是高職院校適應社會人才需求和引導社會人才消費的一個基本尺度,反映了學校對社會經濟發展、科技發展和職業崗位的適應程度。在教材體系中,是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重要體現。依靠本校教師,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出既體現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鮮明的本校專業特色的教材,打造特色畢業生,是高職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校本教材開發過程中也存有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職校本教材開發的局限性
(一)學科系統性和職業性很難兼備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茖哟蔚母咚刭|技能型專門人才,教材內容除了理論知識外,還應包括工藝流程、操作規范、技術標準、安全須知、實習指導等,尤其要重視操作程序的編寫。高職校本教材要突出職業性,注意滲透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養成職業習慣和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和環境意識;在了解職業崗位對人才知識技能的要求基礎上,根據職業崗位知識技能要求確定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相結合,具有鮮明的實踐性。
教材的體系結構以職業活動為中心,符合高職學生認知規律。教學內容編排應采用模塊化,應具有一定的彈性以適用不同層次的需要。而現行的高職校本教材由于受傳統教材編制的影響,職業教育教材仍以學科體系編寫為主,內容選擇上注重經典理論,注重基礎知識,缺少體現新技術、新技能、新材料等知識。許多教材的重點放在舊知識教學上, 與知識時代、信息時代的技術快速更新、職業快速變化的現實情況相脫節,教學內容顯得過于陳舊、更別提融合企業、行業文化,相關行業企業職業道德,有效銜接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鑒定標準。教材的體系結構有的雖也采用了所謂的模塊,但學科知識體系痕跡依然明顯,并沒有真正體現以職業活動為中心。
(二)校本教材與講義混淆
講義是教師為上課而編寫的講稿。校本教材則是具有本校辦學特色,滿足學生就業和發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師為主體,聯合企業、行業編寫的具有學校特色的教材,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支柱之一。通過比較可以發現,講義體現的是教師個人教學能力和教學風格,具有個人特色。在編寫講義前,教師會參考許多有關書籍和資料,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編寫進去,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強調教學重點、難點。校本教材建設是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體現,因此,在編寫之前,一是要明確學校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分析學校的資源優勢、師資優勢和教科研優勢,發揮優勢,提煉特色,其中的特色不是哪位教師獨創的,而是學校集體智慧的結晶。二是體系要素不同。傳統的講義組成要素一般分為課程主題、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時間分配、重點、難點和板書設計等。校本教材編寫組成要素與統編教材可以相似,一般有以下要素組成:目錄、序言、正文、后記、參考文獻等,每一章節里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有的也有課后思考題等,對于使用何種教學方法,使用何種教學手段,利用多長時間,要教師根據現實情況而定;三是編寫原則不同。講義編寫要強調科學性,依照學生身心和知識水平合理掌握知識難度,循序漸進,避免講授錯誤知識。
(三)校本性及本土性并未很好體現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外部條件和內在因素,這些條件的綜合就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辦學傳統和校風,校本性即校本特色,它是高職院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不斷開拓、總結、提煉、積累和沉淀下來的優良傳統,它是校本教材的生命,沒有校本特色,校本教材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校本教材特色的形成需要參與校本教材建設的團隊、認真了解自己學院的辦學傳統與特色,了解學院所在地與其專業相關的行業企業精神特色,并將之融于自己的校本教材編寫之中。目前,我國校本教材建設實踐中,大部分都無法從其編寫的校本教材中體會到教材編寫者所在地和所在單位的獨有特色,有的雖也選編了一些與地方和單位相關的內容,卻是怎么看都顯得別扭、不融洽,校本教材的校本性并沒有較好地得到體現。
另外,校本教材應該體現其內容的本土性。而不應該是主流教材的復制品,也不是附庸,而是其重要的拓展和補充。尤其是在當前知識轉型的背景之下,本土性知識的意義日益凸顯,本土知識的合法化正是知識形態多樣性的特征。
二、校本教材開發策略
(一)加強對校本教材的管理
建立健全教材評價、選優質量指標體系和實施辦法,為教材編寫出版提供必要的依據;聘請企業、行業、學校的高級技術專家和教授等人員組建教材審定委員會,對教材進行審查和評定,嚴把關,對不符合要求,質量不過關的教材,嚴禁使用和出版。制訂教材使用跟蹤和反饋制度,定期總結教材使用情況,及時修訂,與教學要求保持一致。定期舉辦評優活動,對優秀教材加大支持力度,并給予開發者獎勵,激勵積極開發高質量高水平有特色的優秀校本教材。
通過問卷收集學生對校本教材的評價。要充分重視畢業生對校本教材的評價,因為畢業生經歷了社會實踐,他們對校本教材的教育質量和教育過程進行價值判斷最具發言權。注重每一次評價或測試覆蓋相關多種能力要素,而不是針對個別能力分別孤立進行評價。盡可能地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如技能測試、模擬測試、口頭與書面問答,直接觀察、考察原有學習證據等)課程評價與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術等級證書掛鉤,使課程評價更具有職業導向性和實效性。必須吸納和發揮企業在課程評價中的作用,實施校企結合的評價,企業對學生的滿意率、工資水平(工資水平比同類學校學生的平均水平越高,說明學校所培養學生的競爭力越強)、崗位晉升率(與同類學校畢業生相比,崗位晉升率越高,表明學生的綜合素質越高,發展潛力越大)。
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考試,考試的形式一般說來可分為面試、筆試和綜合考試,面試又可分為口試、操作技能考試和演示考試等,筆試又可分為閉卷筆試和開卷筆試兩種。在命題時,可以增加一些綜合性和分析的題型,開卷筆試這種考試可用于發現學生能否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或生產實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撰寫論文或報告也可歸于此類考試形式。口試不僅考查學生是否熟練地掌握和臨時發揮、運用知識的能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等。無論何種形式的考試,都應以考核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引導教和學向著全面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的教育和培養。
(二)提高校本教材編者的水平
高職院校校本教材的編寫,因其職業性要求,限定了編寫者必須是既熟悉相關領域基礎理論,又熟悉相關專業職業技能與崗位需求的一線教師。這充分調動了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發掘了一線教師的潛力,使教師從教科書內容的傳播者轉變為教學內容的開發者。
校本教材開發參與人員可以有學校的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學生、企業專家人士、其他院校的專家學者等等。教師作為教材開發的主體,作用于問題的提出、教材的編制、實施到教材的使用評價等環節。如果離開教師的參與和支持,校本教材的開發和使用就不可能獲得成功。因此 教師不斷學習,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水平(其中包括:專業發展水平;信息處理技能,積極組織參加培訓及實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等等),及時進行角色轉換,從統編教材的被動使用者、評價者轉換為校本教材開發者、使用評價者,積極參與校本教材的開發與使用,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快速發展。
(三)借鑒國外校本教材開發先進經驗
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在課程改革以及教材建設等方面,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職教育發展水平都明顯高于我國。德國的雙元制模式、澳大利亞的TAFE學院模式等課程改革和教材開發理念已被我國許多學者研究并引進。在校本教材開發時有必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研究具有我國特色的校本教材開發模式,使之適應我國高職教育教學的要求,從而逐步縮小和國外職業教育水平的差距,為經濟建設提供大批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中外大量的特色學校創建的成功經驗證明,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特色主要通過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得以展現。特色教材的構建是實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我國高職院校的校本教材開發要走的就是這樣一條基于學?,F實的特色化的道路。
三、結語
從校本教材建設的前期工作,如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專業課程模塊的確定、校本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原則以及與校本教材相關的各種調查研究的開展等,到具體建設過程中校本教材的框架設計與具體內容的甄選以及與之相匹配的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課后配套練習的采用模式,再到校本教材整體版面的美觀及出版事宜,都需要相關的制度保障和監督機制,都需要到位的管理。這中間任何一個環節的管理疏忽、錯位、缺位都將影響校本教材建設的實效性。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汽車專業 校本教材開發 教學實施
論文摘要:按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是高職院校現今的頭等大事。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的專業課程自身存在許多特點,使得一般的教材難以滿足其教學需要,校本教材的編寫成為一項迫切的需求,文章作者對汽車類專業課程校本教材的開發和教學實施進行了探討。
一、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私人購車的迅猛增加刺激著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為適應汽車后市場人才需求全國許多高校都開設了汽車專業,以培養汽車后市場高級技能型人才。由于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定位以及飛速發展的技術,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已經不能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如何按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是高職院?,F今的頭等大事。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模式,而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其關鍵在于課程改革。由此引出了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內容選擇、教材編寫、雙師教師培養、教學環境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組織等一系列課題。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的課程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類課程為公共及基礎類,著重介紹基礎知識和基本的專業技能,例如大學英語、大學語文、政治理論、思想品德、法律常識、形勢與政策以及汽車機械識圖、汽車機械基礎等。第二類課程為專業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例如汽車結構與拆裝、發動機機械檢修、汽車傳動系檢修、汽車行駛轉向制動系檢修等,有一些專業課還在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不斷演進,例如汽車自動變速器檢修、轎車電控系統檢修、柴油機電控系統檢修等。與第一類課程相比,這些課程具有行動導向性強、對教學環境依賴性強、技術更新迅速等特點。由院校結合當地經濟和技術的發展狀況開發自己的校本課程是一種較好的方式。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工作實際,總結一些對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解和經驗,提出汽車專業校本教材開發的基本原則、教學實施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二、校本教材的編寫
關于如何編寫校本教材和提高校本教材的質量,很多相關文獻中都有詳細的闡述1]2]3]。筆者在實際編寫教材和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又總結出以下幾點認識。
1.迫切性與工學結合原則。汽車專業的教學工作者們從50年代末至今已經開發了很多優秀的汽車專業教材。然而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的專業課程自身存在許多特點,使得一般的教材難以滿足其教學需要,校本教材的編寫成為一項迫切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汽車行業的發展在不同省市有各自的特點,地方企業需要依據環境特點制定自身的發展路線?,F有的教材能從國家經濟戰略的高度出發,從原理上指明方向,但很難覆蓋到每一種具體的情況。校本教材則能深入到基層進行調研,使教材內容來自生產第一線,使教育更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第二,汽車專業的職業教育既需要重視實踐能力又不能忽視理論基礎,現有的教材或強調理論與科學研究,或單獨針對實踐,這使得我們很難找到一本合適的教材同時兼顧兩方面的要求,而同一門課程使用兩本甚至多本教材無疑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并給學生帶來負擔。校本教材則較易做到二者的兼顧,因此為學生與老師所喜愛。第三,各學校具備的教學條件和設備不盡相同,尤其對于一些國內外的較新設備,往往還沒有配套的教材可供教學使用。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接受培訓并親手實踐,然后通過校本教材這一媒介把最新的知識和技能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實際操作時有據可依。從以上幾點分析可以看出,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的專業課程校本教材開發具有迫切性與必要性,而這是與專業課程“工學結合”這一特性密不可分的。校本教材是校本課程實施的媒介4],因此校本教材的開發應當緊密圍繞著課程來進行。我們在編寫專業課程校本教材時應嚴格遵循“工學結合”的原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作好教材建設規劃,教材內容及結構要反映當前汽車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要符合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需求,反映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反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體現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整體優化,提倡選用生產一線收集的故障案例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所設計的教學工單上應列一些討論題,但不給標準答案,這樣可以激勵學生打開思路,讓校本教材滿足教學的需求,真正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時效性與統籌優化原則。汽車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更安全、更便捷、低能耗、無污染、智能化等新的需求更是不斷催生出新的技術。校本教材必須有較強的時效性,并經常更新,只有時刻關注最新的動態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然而在一般情況下,投入校本教材編寫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都比較有限,如何組織教師在短時間內編寫時效性好的教材是一個挑戰。聘請企業資深技術人員參與教材編寫不失為一個良策。在橫向上,筆者在編寫校本教材的過程中根據課程組建了不同的教學團隊,例如發動機教學團隊、底盤教學團隊等。教材的編寫由各教學團隊組織教師進行,每本教材至少由3名教師參與編寫。不同團隊之間盡可能實現資源共享,例如共享一些共同的注意事項、統一繪制插圖等等。在縱向上,一本教材的編寫時間一般是一學年,而使用時間一般是2~3年。新教材與舊的相比,在內容上約有20%的更新,這使我們的編者可以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對新技術的學習和調研,以及對教材結構的調整方面,保證了快速、高質量的教材編寫。我們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注意盡可能減少那些教學中不涉及而學生又沒有興趣閱讀的內容。我們還專門針對課程開發合適的校本教材,做到一本教材對應一門至多門課程,如《汽車結構與拆裝》,一門課程最多使用一本教材,以減小開銷并提高使用效率。在實際中,我們編寫的《汽車結構與拆裝》、《汽車發動機機械檢修》、《電控汽油發動機檢修》、《電控柴油發動機檢修》、《汽車傳動系檢修》、《汽車行駛轉向制動系檢修》、《汽車自動變速器檢修》、《轎車電控系統檢修》、《汽車應急維修》等9本校本教材都在使用當中,沒有作任何無用的開發。 三、教學場所的設計
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的課程需要特定的教學場所,應當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學習情境的要求,為學生創設一個盡量真實的工作環境。在這個工作環境中,學生使用工具,通過與工作人員合作與溝通,完成一個具體的工作任務,取得特定的工作成果,并學習到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獲得必要的工作經驗。教學場所設施布置合理與否,對于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以及最終實現課程目標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根據實際情況,可將一體化教學場所設計成專業教室或實訓車間。在專業教室中可設置針對全班的理論教學區,并為每個學生設置一個實踐工位。大的專業教室還可劃分為小組工作討論區、資料查詢區、實驗區和實操區等,從而把理論和實踐教學合二為一。專業教室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也有相應的提高。單純的理論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都無法獨立承擔起專業教室里的教學任務。實踐中,在“雙師型”教師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由理論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共同組成教師小組承擔教學任務。與專業教室相比,實訓車間更強調一體化教學的實踐性和生產性。按照功能的多少,可把綜合實訓車間設計成單一功能和多功能實訓車間。在筆者所在學院的實際教學中,教學場地已由原來的一塊黑板、幾十張桌椅板凳的理論教室,改成了理實一體教室(相當于專業教室),如汽車發動機理實一體教室、汽車底盤理實一體教室等,有的課程如汽車自動變速器維修、汽車應急修理等就直接進入實訓車間進行。學生對于這樣的設計普遍反映很好。
四、教學的實施
有了教材和教學場所的基礎,如何組織實施教學呢?我們在實際中根據具體情況遵循了下面幾點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學生在沒有教師直接幫助下,圍繞已經明確的學習目標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在多變復雜的工作環境中獨立選擇勞動工具、設計工作方法、控制工作過程和保證工作質量的能力,較好地發展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獨立學習起咨詢和輔導作用。
2.行動導向的教學:通過由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來引導教學過程,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這里的行動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行動、活動或勞動,同時還是為達到學習目標而進行的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3.自我管理式的學習:教師設計和構建能夠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學習情境和資源條件,學生以現實生活和工作情境為基礎,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資源和方法,確定學習進度、時間和地點,并評價自己的學習成果,從教師、同學甚至是競爭伙伴那里獲得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的職責只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自我管理式學習包括個體獨立學習和小組學習。筆者所在學院已將所有專業課程全部實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此外,教師還根據不同的課程、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用的最多的包括四階段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崗位培訓法等6]。
五、總結
高職汽車專業的實踐教學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同于其他專業的職業教育,因此其校本課程的開發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地方。在校本教材編寫方面,為了更好地為課程和教學目標服務,在編寫時不能一味地按照普遍原則進行,而應當有側重地選擇指導思想和原則,用工學結合與統籌優化的方法著重解決迫切性與時效性的問題。在教學場所的設計方面,需要根據實踐性和生產性的需求將一體化教學場所設計成專業教室或實訓車間。在教學的實施方面則應當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涂永忠.高職教材的現狀與對策[J].職教論壇,2004,9(26):13.
[2]葛力力.提高校本“教材”質量的三個“切實”[J].職教論壇,2003,(10):25-26.
[3]劉平娥,羅建遠.高職高專校本教材建設的探討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5,28(446):59-60.
[4]李世春.校本課程與校本教材的主要區別[J].教學與管理,200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