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2: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耕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觀光農業園;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景觀規劃
[引言]: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逐漸在經濟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更大的步伐,人們對于農村和農業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知識,農業觀光園也就隨之誕生了。
1、楊凌創新園景觀節點及現狀分析
楊凌區位于八百里秦川關中平原的腹地,寶雞與西安的中心位置。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是經國家批準的向亞太經合組織開放的十大科技工業園區之一, 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五大高新區之一,號稱中國農業的“硅谷”,因此楊凌農業園是中國觀光農業發展的縮影,是了解中國乃至亞洲觀光農業的鑰匙。創新園是楊凌觀光農業園之一,也是較為具有代表性的園區。
現在創新園是楊凌各類觀光農業園的集中體現,其中包含了農業科技展示,休閑住宿、農業采摘和農產品養培育研發等因素內容。創新園包括不同功能區,主要為四大區,觀光溫室、后勤服務區、創意藝術集裝箱酒店和大棚采摘區。其中觀光溫室依據不同的功能,分成八個不同的場館。依次為:夢幻花卉館、工廠化育苗館、夢幻花卉館、無土栽培館、盆景館、南方果樹館、現代農業創意館,西部特色展示館、超級菜園。
2、楊凌農業園景觀優劣分析
2.1觀光農業園景觀設計的弊端
每地區因多種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都有其獨一無二地方自然風貌。但是創新園內的創建缺忽視甚至破壞了這“獨一無二”,這個問題是觀光農業發展的普遍病癥。除溫室景觀外,園區缺少景觀必備的園林建筑、小品景觀和基礎設施,如供游人休憩用的桌、椅、凳等設施在園區很少存在,即使存在,在園區內的擺放也過于集中,設備大多都達不到使用的要求,質量低劣,處于閑置狀態道路方面,園區道路的設置沒有主次道路之分,特別是在溫室景觀中,園區并沒有利用道路的大小、材質等因素去引到游人,從而導致瀏覽線路混亂。
2.2園區景觀設計的優勢
創新園的溫室每一間溫室都是一片不同的“天地”,根據功能和主題的不同,景觀設計也相對具有其特色。每一處溫室都能全方位的滿足人對自然的體驗、對自然的渴望。而且館內每一處景觀都是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所組合搭建,植物配置上既考慮到了植物的觀賞性,還考慮了生態學特征,切通過立體種植,平面種植和人造景觀種植等方式加以地方的民俗、民風和農耕文化和歷史典故等元素元素通過并置,沖突,融合等方式增加了管內觀光內涵并給游人造成都市景觀所不可能擁有的視覺感受。
3、觀光農業園景觀改造建議
3.1人文景觀的改造
文化是園林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在園林景觀中它是無影無形的存在,但是我們可以在景色中感受到它的存在,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銘牌,是這片地區在時間長河中的積淀,沒有文化的園林則是毫無特色,失去地域靈魂的園區。只有充分的發掘和研究關中地域的民俗和人文歷史的傳統,經濟發展的情況,滿足當地自然景觀,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的基礎條件下保留園區內的應該存在的農業特色,在園區主要景觀和景觀節點的設計上繼承當地的農耕傳統文化,在結合現在造園技術的前提下再現傳統民俗,農業園的發展才會長久。
3.2自然景觀改造
觀光農業園自然景觀改造應當遵守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園區的景觀空間的設計上一定要遵守楊凌當地的自然生態、地理環境。保留、還原楊凌的平原地貌特色和植物景觀特色。在植物的選擇上應選擇當地常見、且有地方特點的景觀樹種或者農作物,把農作物的觀賞價值通過組團等園林種植常用的手法表現出來。
3.3完善全區基礎設施的建設
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的高低,是園區景觀設計細節的體現,細節的完整與否又決定著這一園區旅游觀光品質,以及人性化程度。增加基礎設施在園區內的布局是當前園區建設或改造的首要任務。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具有農業特色的觀光園區,設施在滿足功能性的同時,在基礎設施的完善上可以在基礎設施的設計上更加本土化,包括外形設計的本土化和材料使用上的本土化,可以使用鄉土的自然材料,如鄉土植物、當地出產的石頭、木材等,既滿足了因地制宜的原則,又不需要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園林基礎設施營造。
[參考文獻]:
[1] 張天柱?現代農業觀光溫室景觀設計與案例分析 [M]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年
[2] 劉鳳妮?重慶農業觀光園區景觀設計的現狀研究 [D]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3] 尚麗娟?森林度假酒店環境景觀設計分析―以龍泉森林度假酒店環境景觀設計為例 [D] 山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4] 杜潔?觀光農業園景觀設計―以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中民俗作坊園為例 [J]安徽農業科學?2010年
[5] 杜潔 耿美云?淺析856農場現代農業園景觀設計 [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6] 段淵古 趙菲?農耕文化主題公園設計理論與方法―以楊凌后稷教稼園設計為例 [J] 安徽農業科學?2008年
[7] 冷暢儉 陳友富 羅廣宇 謝浩波 鄧志輝?大學博覽園景觀設計[N] 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 第22卷 第4期
首先,我們認真地閱讀了學校分發下來的"種種蔬菜蒔植技術要點""水產健康養殖與病蟲害防治"等種種有關農業科技知識的資料。一開端,我們心中都滿盈疑團。難道一位擁有幾十年農耕經驗的農民與一位同樣恒久從事水產養殖的鄉民比不上我們這些對農業一竅不通的大一學生?
后來,我們放下心中的疑團,開端上彀查詢更細致的科技下鄉知識。經過了解,曉得許多高校在歷年的"回鄉大學生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大部門農村都在下鄉大學生的宣傳與資助下使得農業失掉了一定的生長,進步了農業收入,避免了不必要的病蟲害要挾,收獲倍增。
根據村村民反應,村里農業經濟單一,反季候蔬菜種類少,有的蒔植方法不迷信,導致許多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不得不以賤價賣出,乃至倒在渣滓堆里。我們運用學校的資料以及自己從網上所掌握的知識跟農民們細致地講解了豆角,黃瓜,苦瓜等蔬菜的迷信蒔植方論文法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在我們講解的過程中,農民們也加入了自己的討論以他們豐富的農業經驗駁回我們的一些錯誤觀點。如許一來,我們自己也從農民身上學會了很多。
在這次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中,我們遇到了一些貧苦。例如我們不能辨別哪些土壤通風性好,酸堿度的巨細,同時我們也不能清楚蔬菜生長的本文來自免費范文大全網各個時期如抽蔓期,結莢期的各個特征。于是追隨著農民們到田里去觀察。而對于種種病蟲害,固然我們能從資料的細致講授中大概得知病蟲害的具體癥狀,但總是有些模糊的,后來我們親眼眼見了它們在蔬菜上的具體表現。
關鍵詞:早期會展活動,歷史價值,商品經濟
追溯人類文明,我們可以發現,會展的產生與發展歷程,是伴隨著人類物質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而產生發展的。封建社會的農耕文明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在重農抑商的國家政策的約束下,以商品交換的會展活動形式發展非常緩慢。但是,任何先進的文明形式都會逐漸占據其應有的歷史地位,正如原始社會早期簡單的物物交換,逐漸被社會大分工產生的集市所取代一樣,這種傳統形式的會展形式,促進了商品數量的豐富和貨幣經濟的產生發展。
一、原始社會的社會分工引發的會展萌芽
原始社會的諸多因素,如資源分布的不均勻、人口或是部落的差異、生產技術的低下都導致交換的必然產生,人們需要獲取自身無法得到的生活物資,開始尋找可行性的方法。論文參考網。于是,部落的邊界上,簡單的物物交換的弊端制約了交換的進一步發展,因為這種邊界上的臨時的、非固定的交換給部落與部落之間的交換帶來了很多麻煩,于是集市應運而生了。
盡管早期的集市相當于現在我們見到的小地攤,而且商品種類十分有限,但是這種簡單集市的出現,已經證明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道揚鑣。當人們學會了青銅器的鑄造時,青銅工具(主要是農具、狩獵工具和手工業中的簡單工具)被大量生產并搬到集市上進行交換,會展的雛形產生了,因為有的青銅器并不是用來交換的,而是作為純粹的陳列品擺放出來給人們看,這相當于我們現在會展上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展覽或是試用階段,并不用來進行訂單的簽訂和生意的成交。
二、集市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貨幣的出現
集市,作為展會的早期雛形,最早出現于兩千多年前,但是正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高度發達時期,后來流行的廟會和墟場也是這種交換形式的不同形態。論文參考網。直到現在,我國的許多農村還流行著趕集的傳統,即使商品經濟高度發達,集市仍然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和生存空間。
古代的城池中,集市一般被稱為“市”,而農村則稱之為“草市”。南宋陸游的詩句“草市寒沽酒”,蘇軾的詩句“春江圍草市”形象地描繪了作為交換市場的“市”的繁榮景象。值得一提的是,市的發展促進了貨幣的產生和發展,同時又因為貨幣的產生和發展,將自身的地位提到一個更加醒目的位置。宋朝的時候,政府逐漸放寬了對民間市的控制,市的規模越來越大,最后在城市的繁華地段形成了商業區,商業區中從事零售和批發的店鋪也逐漸有了固定的場所,但是流動的攤販仍然大量存在,使得市的概念進一步豐滿。
說到“市”不得不說道集,商周時期就出現的“集”,在唐朝后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相對于市,集的主要構成人群是農民和手工業者,他們不是純粹意義的商人,他們既是商品的生產者,又是商品的流通者,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集更接近于現代意義上的會展。
再說廟會。廟會與集和市的區別在于它是定期舉行的,城鄉都有,流行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的廟會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基礎。這種形式的商品集會因宗教而生,當初宗教的節日吸引了販賣香火和供品的商販來到廟會場所,后來這種形式的集會被擴大化,逐漸形成百貨云集的大市場。廟會的商品種類更加豐富,規模更大,它以宗教和寺廟為依托,也促進了宗教文化的發展,因為廟會產生的年代是宗教盛行的時期,它將城鄉的許多民眾吸引過來,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也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歷史價值。
相對于“集”、“市”、“廟會”,后來人們組織的展覽活動也曾經出現在我國歷史上。比如說:隋煬帝曾舉辦西域各國的“萬國博覽會”,唐代陜郡太守韋堅廣集各地特產供皇帝觀看,元代人們紀念黃道婆而匯集其生前用過的各種紡織器械,這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博物館。
三、近代中國開放眼界參加世界博覽會所收獲的成就
2010年是我國驕傲的一年,上海世博會讓世界再一次聚焦中國。然而在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末期,人們對世界博覽會的渴望則是被動的,外國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我們的國門,國人被迫睜開眼睛看世界,為了抵御外敵的入侵,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這都是因為我國技不如人,必須向西方學習,而世博會成為學習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的最好窗口。從1840年到1926年,我們國家分別以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身份參加過多次世博會,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在世界博覽會上多次奪魁,而銅器、漆器、銀器等也非常受歡迎。1878年和1900年,清政府代表著中國參加了兩次巴黎世博會,將萬里長城、孔廟、北京城等中國著名的建筑展現給了世界。1915年,這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我國共獲得1218個獎項,特別是國酒茅臺和張裕酒廠的可雅白蘭地為中國贏得了廣泛的贊譽,世界開始慢慢注意中國這個神秘古老的國度。
四、會展活動作為一種文化所體現的歷史價值
2005年7月10日,在鄭州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中第一次提出了“會展文化”這一概念。人們開始深入思考會展這個命題,并對其進行了深刻的討論,縱觀我國早期會展的發展歷史,我們一直將其置于經濟的范疇內進行思考,新的概念賦予了會展活動新的生命力和內涵。
我國早期的會展活動,不斷受到政治和經濟文化的各種變遷帶來的深刻影響,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意義,它是一種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合體。我們今天常說的世界博覽會,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貿易盛會,不僅僅是商品的集合展覽地,而是一種復雜的經濟文化現象,深深地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
總結我國早期會展活動的歷史價值我們可以歸納為幾點:
早期的會展活動是具有物質實體的事物,它構成了創造文化的基礎。直到今天,我們仍然通過會展來認知人們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程度,它深刻的反映了每一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并給文化的傳承賦予了可延續的物質實體,引導人們的精神生產活動。
人們通過早期的會展活動,逐漸形成具有民風民俗的各種會展文化形式。無論是集市還是廟會,它們無一不深刻揭示著經濟與人文精神之間的相輔相成的關系,人們在早期會展活動這樣的平臺上展示民風民俗,并彰顯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這給現代會展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早期會展還深刻影響了人們構建各種規范和制度的方法和準則。論文參考網。無論是大型的廟會還是近代的展會,每一個會展都需要結成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每一個進入到會展體系中的個體,都必須遵循相同的行為準則和規章制度,同時,每一個會展中都凝結著合作和互惠互贏的精神財富。
結論
會展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制度、一種文化。它涵蓋著物質、精神和制度等多種文化內容,并影響著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的行為準則、競爭意識,良好的會展文化環境,是會展活動生命力延伸的條件,在當今我國倡導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早期會展活動將被挖掘出更深刻的歷史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澤炎.會展文化概念辨析[J].中國會展,2005
[2]趙春霞.會展概論[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3]馬勇 馮瑋.會展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論文關鍵詞:溪谷灘地,樹種選擇,造林,設計,探討
雙廟鄉位于括蒼山下,距仙居縣城約20km,區域面積5921.5hm2,林業用地面積4836.3hm2,林業用地占81.67%,是典型的山區鄉。雙廟溪自南往北注入朱溪港后匯入永安溪。鄉域溪流將雙廟鄉劃成東、西二大塊,東邊的高山峻嶺,西邊是丘陵山地。近幾年來在雙廟溪沿岸進行大規模的土地平整工作,原本的灘地松林(含楊柳、楓楊)和卵石灘被改造成農田、農地,因其卵石層上所加的山地土壤厚度不足20cm,土壤質地極差又難以耕種,即使種植一些旱地作物收獲甚低。因此一部分平整后的土地開始種植桃樹、葡萄等經濟作物,其效益較佳,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鑒于平整的土地面積較大,也不可能全部栽植桃樹等。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雙廟溪灘地退耕還林設計作一概述,并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1、實地概況
1.1水熱條件
仙居縣地處浙江東南沿海山區,屬亞熱帶南緣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水熱同步,光溫互補。多年平均氣溫17.2℃,年均無霜期246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444mm,年均相對濕度79%,年蒸發量1190mm,年均日照時數1786h,年平均風速1.5m/s。4-6月的梅雨季和7-9月的臺汛期,這二個時期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1%,時有山洪暴發,給雙廟溪沿岸帶來危害。
1.2溪流水系及土壤
雙廟溪水系均由括蒼山山坑水匯聚而成,括蒼山西坡山體陡峭,臺汛期的洪水來勢兇猛,產流時間極短,匯流迅速,流量較大,暴漲暴落,暴雨停止后數小時溪水回落。因此雙廟溪流域的大徑卵石較多,泥砂質物質較少,其沿岸灘地、耕地的耕作層下多為大卵石,小徑卵石較少,耕作層土體淺薄,多不足15cm。經平整后的農耕地耕作層土壤為丘陵山地的紅壤土,保水保肥能力差,肥力水平低,酸性強缺P少K。
1.3雙廟溪沿岸森林植被
自下支村至下各鎮交界處的雙廟溪沿岸有條帶狀分布的河柳、楓楊混交林。下支村至上的溪河沿岸均無灘林分布,全由亂石拋積的防洪大堤,溪流森林景觀極差。
1.4拋荒灘地較多
雙廟溪沿岸土地平整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中小城鎮轉移務工、經商。平整后的土地其土壤肥力水平較低,保水保肥能力弱,種植農作物的經營效益低,故而出現較大面積的撂荒。
2、造林設計
2.1造林樹種選擇
鑒于雙廟溪沿岸灘地土壤條件及立地環境,其濕地森林要達到景觀林、用材林、防洪林的經營目的。選擇適生性強、耐干燥瘠薄、生長快、抗逆性好、窄冠形、材質優、用途廣、經濟價值高的樹種,如濕地松、池杉、柏木、水杉、楓香、泡桐、樟樹、榿木等樹種[1-3]。形成常綠樹與落葉樹混交、闊葉樹與針葉樹混交,達到集景觀林、用材林和防洪林于一體的多功能森林。提高生物緩沖帶功能和較高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2.2卵石灘、土地平整后土壤條件差地段
卵石灘和土地平整后土壤條件很差地段,選用濕地松、柏木進行造林。造林配置:2×3m或2×2.5m,初植密度:1650株/hm2、1950株/hm2。苗木規格:濕地松苗高20cm以上,地徑粗0.3cm以上的容器苗或裸根苗;柏木苗高25cm以上,地徑粗0.3cm以上。造林穴規格:40×40×20cm,撿除穴石塊、草根。裸根苗造林加客土栽植,裸根苗造林在2月底前完成,容器苗造林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完成。晴天造林裸根苗采用磷肥拌泥漿蘸根,做到苗正、根舒、適當敲實,壅土至幼樹根際部。造林后3年內,每年在9月初塊狀刈草撫育1次,3年后即可成林。
3.2土壤條件較好的撂荒地、農耕地
土壤條件好的地塊,可選擇池杉、水杉、濕地松、柏木、楓香、木荷[4]、樟樹、榿木、泡桐等樹種,選用樹種5種以上,達到灘地喬木樹種多樣,增強抗逆性。造林配置:2×2.5m,初植密度:1950株/hm2。按造林樹種5個為例,即每個樹種苗木比例為20%,闊葉樹比重達40~60%以上。苗木規格:一級苗以上。常綠闊葉樹在栽植時摘除90%以上的葉片,每個小枝條留1~2片葉子即可,但不能截干截頂。配苗法散生混交造林,把每個樹種的苗木按比例分發給栽植人員進行隨意定植,但又可適當調整,在土壤瘠薄處選用耐干旱、瘠薄樹種。避免機械混交的不足,每個樹種在林地分布較均勻,達到高效空間配置和穩定林分結構[5]。針葉樹和闊葉樹混交造林,逐漸改善林地肥力水平,使之達到動態平衡并得到提高。造林穴規格、常綠闊葉樹苗木葉片摘除、栽植技術、造林后撫育等同上。
3.3低洼易積水地段
低洼易積水地段,選用池杉、水杉、落羽杉、榿木、楓香等樹種。造林時可排的積水盡量排除。栽植配置:2×3m,初植密度:1650株/hm2。苗木120cm以上,地徑粗1.0cm以上,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無嚴重機械損傷。造林穴規格、栽植時間同上。苗木不能截頂截干,在臺汛期只要幼樹的頂端高出水面就能保持經常的生命活動。栽植時壅土至幼樹根際部呈“饅頭狀”,有石塊的地方用較大石塊壓在根際部,增強穩固性以利幼樹成活[6]。
4、幼中林間伐撫育設計
當林分郁閉度達到0.8以上時,自然稀疏開始出現應及時進行撫育間伐,伐除林分中細弱木、病蟲木、風倒木、劣等木,伐除過密處部分中等木。保留優勢木群落,只在其外圍適當伐除部分中等木,給保留木提供較適的生長空間,提高林分質量和材積生長量。間伐強度(按立木株數計算)控制在20-25%左右,間伐后郁閉度控制在0.6左右。林冠的第一層面不能有較大的破損,做到留大砍少,保優去劣,適當照顧各樹種的比重,不能把混交林變成純林。同時做好保留木的修枝工作,闊葉樹修枝高度占全樹高1/2,針葉樹修枝高度占全樹高1/3。當林分再次出現自然稀疏時按上法進行間伐撫育,促成大徑材的育成。
5、討論
(1)雙廟溪沿岸疏林地、荒灘經平整后加客土(紅壤土)形成的農耕地,土層淺薄,保水保肥能力差。耕作層以下多為大徑卵石(溪巖),退耕還林設計選擇適生性強、耐干燥瘠淺、生長快、抗逆性強、窄冠型、材質優、用途廣、經濟價值高的用材樹種。使造林樹種的生物學特性與當地立地環境條件達到和諧統一,提高造林成效。
(2)撂荒農耕地和正在耕作的農地退耕還林,造林設計推廣應用多樹種混交造林,即針葉樹與闊葉樹混交、常綠樹與落葉樹混交,采用鄉土樹種為主。設計應用配苗法散生混交造林,使每個樹種在林地分布較均勻,避免機械混交的不足,構建高效空間配置和穩定林分結構。根據實地情況混交造林闊葉樹比重達40~60%,形成針闊混交林,逐漸平衡土壤肥力水平,使林分具有較大的生長量和蓄積量。
(3)幼中林郁閉度達0.8以上及時進行間伐撫育,伐除細弱木、風倒木、病蟲木,給保留木提供較適的生長空間。保留林分中優良林木個體,提高林分質量和生長量。合理的間伐撫育是育成大徑材的前提,也是提高灘林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效益的重要舉措。
(4)雙廟溪沿岸灘地退耕還林設計集用材林、景觀林、防洪林于一體。根據立地條件采用了楓香、樟樹、池杉、水杉等景觀樹種,樹種的多樣性實現春夏濃郁蒼翠,秋色鮮明的森林景觀,使之成為括蒼山下的綠色明珠。
主
參考文獻:
1、林業部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司編,全國造林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2、周家駿,高林主編,優良闊葉樹種造林技術[m].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7.
3、段曉梅,周慶宏,云南濕地園林樹木資源調查與分析[j].林業科技開發.2009.23(4)178-80.
4、柯志軍,吳道圣,林遠峰,灘地木荷造林[j].林業實用技術.2005年第1期:18.
5、章愛鳳,潘暖海,吳道圣,大北地溪灘地造林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08.22[增刊]:92-93.
論文摘要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利用固態肥料代替傳統無土栽培營養液,具有節水、節肥、省工、高產優質、不受地域限制和產品潔凈衛生等特點。特介紹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設施構造、無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內容,以期為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支撐。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無土栽培研究組鄭光華等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區農科所有關科技人員加入研究,經多次試驗總結制定出完整的技術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為“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該技術利用農業副產品及廢棄物,將其轉化為植物所需營養源及栽培基質,是我國首創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新技術。
1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特點
(1)栽培的植物營養源大部分或全部來自農業副產品及廢棄有機物質,資源豐富,能再生,為傳統無土栽培從無機化走向有機化開辟了道路,不僅可解決土壤障礙問題及非農耕地開發農業生產,更是生產綠色食品的市場需要。
(2)有機基質是重要營養源,需加添的營養元素,可施用固態肥料,可省去營養液的配制及供應系統,故設備大為簡化,較無機營養液無土栽培投資節省70%以上,在經濟上為大量推廣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3)營養供應可根據所需生產的農產品等級,施用不同類型的肥料,如生產綠色AA級農產品可全部施用有機肥,生產綠色A級農產品可施用有機肥加部分無機化肥。
(4)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設施的商品化,可加速推廣該項技術,可使得該栽培技術更簡明,施肥配方化,管理規格化。宜發展成工廠化、產業化生產,增加規模效益。
(5)該項技術應用于設施園藝栽培,可有效克服土壤連作障礙,生產特種、珍貴的花、果、菜,產品質優、高產,可達綠色食品標準,在瓜、果、葉菜類上均表現味濃純正,外觀形正色亮,僅用眼、鼻感官就可鑒別,產量一般比土壤栽培高50%左右,有些超過1倍以上。
2黃瓜無土栽培技術
2.1無土栽培的設施構造
利用日光溫室,室內安裝無土栽培系統,包括栽培槽、灌水設施、栽培基質。
(1)栽培槽。溫室內北面留70~90cm作為走道,南面余30cm,用磚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槽內內徑50cm,槽連框高24cm(平放4塊磚),槽間作業道40~60cm。也可直接在地上挖半地下式栽培槽,深12cm,兩邊再用2層磚壘起,在槽的基部鋪一層厚0.1mm的塑料膜,膜上鋪一層持水層,多用河沙,約3cm,河沙上再鋪一層編織袋,上面填栽培基質。
(2)灌水設施。用自來水或建水位差的蓄水池,也可以用水泵加壓的灌水系統,棚內主管道和栽培槽內的滴灌帶均用塑料管,槽內的滴灌帶2根。
(3)栽培基質。栽培基質在生產過程中較為重要。有機質可根據當地易得的有機材料,如玉米秸、鋸末、菇渣等;無機質可用河沙、煤碴等。有機和無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如河沙∶鋸末∶玉米蕊粉∶豆秸粉為1∶2∶1∶1,基質使用前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可使用藥劑消毒或蒸汽消毒,每立方米加入3kg有機無土栽培專用肥、12kg腐熟的雞糞,混合均勻后可填入栽培槽內,每茬作物收獲后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
2.2栽培管理
(1)無土育苗。根據栽培計劃與當地條件選擇適當的播種期,采用優良的品種。無土育苗可采用育苗盤,也可采用營養缽育苗,按草碳∶蛭石為3∶1的比例配好基質,每立方米混入5.0kg的腐熟雞糞和0.5kg的蛭石復合肥,混勻后填入穴盤或裝入營養缽內,用穴盤的每穴1粒種子,用營養缽的可根據營養缽的大小多放幾粒種子,盤或缽下面要鋪一層塑料與地面隔開。播種到出苗期,白天應保持28~30℃,夜間保持18~20℃。子葉出土后應降低溫度,以白天24~26℃、夜間保持15~16℃為宜。定植前應進行低溫煉苗,以白天20~24℃、夜間10~12℃為宜,整個育苗過程中地溫應保持在15~20℃為宜,苗盤應保持濕潤。
關鍵詞:西亞蒙古人,元朝,文化交流
一、13-14世紀西亞蒙古人與元朝文化交流的背景
(一)政治上的相對統一
13世紀是一個風云變幻的歷史時期。崛起于漠北高原的蒙古人通過一系列的軍事征服活動在亞歐大陸上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蒙古帝國。除了日本、東南亞、南印度和西歐以外,幾乎整個亞洲和大部分歐洲都囊括在蒙古帝國的版圖之內。蒙古人的征服活動徹底打破了農耕世界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閉塞狀態,從而便利了西亞與元朝的交通往來。
(二)元朝與西亞蒙古人的友好關系
伊兒汗國是旭烈兀于蒙古第三次西征過程中在西亞建立的蒙古人政權,是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在四大汗國中,伊兒汗國與中國元朝的關系尤為親密友好。在政治上,諸伊兒汗忠實地履行“宗藩關系”,把忽必烈視為蒙古帝國傳統的大汗,因而元朝歷代皇帝也積極支持伊兒汗在西亞的政治統治。[1]雙方友好的關系大大地促進了中國與西亞文化的交流。
(三)便利的對外交通
中外交通的暢通也為雙方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忽必烈在位時期,大力發展交通,造船修港,建立起完善的驛站,元大都(今北京)成為當時世界上的一個繁華的城市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元帝國時代,“一千多年來時斷時續的東西海陸交通,這時更暢通無阻。陸路北穿南俄,南貫伊朗,海道則以波斯灣上的忽魯謨斯為樞紐。從中國直到西歐,東西方商使往來不絕。”[2]
(四)雙方人員的往來
隨著蒙古軍隊西征,有大批漢人進入中亞、西亞以至歐洲各地。而隨著蒙古軍的東歸,又有大批的西亞人、中亞人、俄羅斯和欽察人等東來,他們中有的是被俘的工匠、奴隸,有的是投附的王公、貴族,被分置于蒙、汗各地。東西方文化也隨之傳布于東西各地。
二、13-14世紀西亞蒙古人與元朝文化交流的表現
(一)天文歷法
13-14世紀西亞與中國在天文歷法方面的交流尤為突出。旭烈兀西征時從中國帶去許多精通天文算學的學者,每次出戰,都要依靠占星學者求卜。伊兒汗國建立后,中國的歷算學者繼續被派往西亞,和波斯、阿拉伯的天文學家一起工作。1259年伊兒汗為籌建天文臺特征集東西方學者,中國天文歷算學者即在此列?!妒芳份d忽必烈派到波斯馬拉蓋的天文學家有傅穆齋(秘書監工作的傅巖卿)。納速剌丁?突斯向他請教過中國天文學上的推步之術。[1]
忽必烈也曾征集回回天文學家來華。忽必烈召扎馬剌丁入華,請他編制萬年歷,他還在上都建觀象臺,制造了七種天文觀測儀器。這些儀器正是仿照馬拉蓋天文臺的儀器而制。
元朝郭守敬奉命編制《授時歷》時,就參考了回回歷?;鼗貧v的特點是五星緯度計算周密,郭守敬的《五星細行考》當是吸收了回回歷的這一特點而作。郭守敬在恒星觀測方面開始編制星表,便是受撒馬爾罕和馬拉蓋天文臺的啟發。另外,郭守敬設計的13種天文儀器,總數和馬拉蓋天文臺的儀器相等,有些儀器的功用也相仿,從時間的先后來看,郭守敬可能是從馬拉蓋天文臺的儀器中受到啟發。
(二)醫藥
13-14世紀阿拉伯波斯醫學傳入中國,大大豐富了中國傳統的醫藥文化。元代中亞、西亞移民和宿衛既多,為此,元世祖忽必烈增設了專為這些人服務的醫藥機構。另外,在中國穆斯林聚居地,也設有民辦的回回醫院。愛薛就曾創辦了阿拉伯式的醫院—京師醫藥院。京師醫藥院很可能是按照著名的努爾?。?262-1274)在大馬士革創辦的努爾醫院所興建的一所穆斯林醫院。[2]回回醫藥在元代廣為流傳,許多來華經商的阿拉伯人便以賣藥為業。一些回回老醫常在江南各地街頭賣藥行醫,尤以金絲膏藥治療跌打損傷為最妙。
主要參考文獻,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在元代被譯成波斯文。
(三)軍事技術
13-14世紀蒙古人出于作戰的需要,從西亞引入了一種威力很大的作戰武器——拋石機。這種拋石機能射800磅的巨石,“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1]元朝在征伐南宋的戰爭中,多次使用這種“巨石炮”,因為它是回回人制造和使用的,又稱“回回炮”。另一方面,中國的一些先進的軍事技術隨著蒙古人的西征也傳入了西亞。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兵力西達中亞,再由中亞而及波斯,由波斯而及黑衣大食。烏滸河(即阿姆河)之戰,蒙古兵使用“毒火罐”、火箭、火炮、火銃等火器,[2]這些武器才得以為外族人所熟知。
關鍵詞:農田水利;戰略地位;建設
中圖分類號:S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72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直接關乎到民生,關乎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對目前的農田水利戰略地位進行研究,并根據現在的農田水利發展狀況提出建設策略,以為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提供參考。
1 農田水利的戰略地位
1.1 農田水利建設關乎到中國的國情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農耕作為主要的生活方式,不斷的與水災和旱災作斗爭,在治理水旱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中國的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但是,灌溉面積有所增加,灌溉的技術水平也有所提升,確保了農業發展穩定。中國改革開放之后,農業的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將農民參與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激發起來,原有的農業基礎設施、農業技術研究以及農業水利的研究成果都在農業實踐中得以應用。中國糧食短缺問題得到了解決。
1.2 農田水利建設關乎到社會穩定
中國的改革發展中,“三農”問題是重點問題。農業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問題,其穩定發展直接關乎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只有農業基礎穩定了,才能夠保證國民的農產品供給[1]。所以,要加大農田水利建設的進度,推進農業的快速發展,隨著工業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農村的城鎮化進程才能夠順利展開。在穩定的農業基礎支撐下,確保農民富裕了,才能夠保證農村穩定,社會才會長期穩定的發展。
1.3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關乎到國家食物安全
中國的農產品多出產于灌溉耕地,做好灌溉工作對農業發展至關重要。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度,就是要對灌溉區域的各種配套設施不斷地更新改造,以確保糧食生產穩定,這也是提高中國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途徑。擴大農業灌區灌溉面積,就要提高灌溉效率,需要依賴于提高灌溉水的使用效率。要保證農田水利基本的現代化建O,還要采取先進的灌水技術,以促進農業發展。
1.4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關乎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農業有可持續發展、農民要有穩定的收入,以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中國人口眾多,如果沒有解決人口的溫飽問題,就難以推擠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不具有意義[2]。農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其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有關。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就是要將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建立起來,以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1.5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要對農田水利科學研究以高度重視
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度,就要針對農田水利科學以深入研究,對示范基地加大資金投入,要引進專業技術水平很高的農田水利研究人員。隨著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技術支撐體系被構建起來,就會在全國范圍內形成農田水利網絡,對農田水利技術設施的引進和技術更新,都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以使其符合時展要求。中國處于進一步深化改革階段,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高度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可以最大程度解決農業的水資源匱乏問題,使得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有所提高。所以,在農田水利建設中,要著眼于長遠,從宏觀的角度設計戰略措施,以使農業經濟更好的發展。
2 農田水利的建設策略
2.1 將農業灌溉技術在農村地區普及
農田水利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農耕用水,節約當地的水資源。由于農民在農業灌溉的時候,沒有采用科學的灌溉技術,使水資源無法充分利用。引用農業灌溉技術,可以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在噴灌帶可以使用水壓控制水資源的利用情況,管理非常方便,而且還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灌溉更為科學合理[3]。所以,對農民僅僅普及灌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指導農民掌握節約用水技術。有關管理部門需要具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采取激勵機制,以鼓勵農民節約用水。
2.2 積極引進農田水利人才
組建一支綜合素質比較高的農田水利人才隊伍,對確保農業穩定發展至關重要。這就需要積極引進高技術水平的管理人員,對農田水利實施科學化管理,以有效地解決農田水利建設中所存在的知識性問題。在農田水利建設中實施科學研究,就是要采用新技術根據區域農業發展特點采用相應的灌溉技術,以確保當地的水資源有效利用,促進農業產量的增加。
3 結束語
中國進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攻堅階段。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是重要的問題。面對相對落后的農業基礎設施,就要加大農田水利建設的力度,以推進農業現代化。
參考文獻
[1]朱懷軍.略談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