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2: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政治生態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會計誠信論文參考文獻:
[1]安靈,白藝昕.企業政治關聯及其經濟后果研宄綜述[J].商業研究.2010(401):67-74.
[2]熬帶芽.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2005.
[3]邊燕杰,丘海雄.企業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J].中國社會科學,2000(2):87-99.
[4]陳勇.試論國家審計與國有企業治理[J].審計月刊,2012(3):23-30.
[5]樊綱,王小魯等.中國市場化指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6]馮興元,何廣文.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系列報告[M].北京市: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73-75.
[7]劉芳.企業規模決策及其有效路徑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8]劉帥帥.政治關聯與上市民營企業績效的實證分析P].河北經貿大學.2013.
[9]宋敏,張俊喜,李春濤.股權結構的陷講.南開管理評論,2004(1):9-23.
[10]邵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與國有企業改革[J].現代國企研究,2014(02):8-22.
[11]郭建民,毛家強.尋租理論與反腐敗分析m.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1>4.
[12]蔡春,朱榮,蔡利等.國家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理論分析與實現路徑探討一一基于受托經濟責任觀的視角[J].審計研宄,2012(1):6-11.
[13]陳勁,李飛宇.社會資本對技術創新的社會學檢釋[J].科學學研究,2001,19(3):103-107.
[14]吳聯生.盈余管理、政治關聯與公司稅負[J].會計論壇.2010,17(1):3-17.
[15]吳靈玲.政治關聯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一一基于中國民營上市公司樣本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2.
會計誠信論文參考文獻:
[1]丁青艷,王喜富.供應鏈上核心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物流技術,2010,7(20):52-53.
[2]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業在戰略網絡演化中的影響[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4):19-21.
[3]李欣,劉湘寧.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構建之領導種群研究--以阿里巴巴為例[J].企業研究,2010(8):40-41.
[4]韓福榮,徐艷梅.企業仿生學[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12-25.
[5]胡斌.企業生態系統健康的基本內涵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4-15.
[6]劉學理.電子商務生態系統風險評價研究[J].商業時代,2011,(30):33-35.
[7]陸玲.企業生態學原理初探,中日管理比較[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254-268.
[8]梁運文等.商業生態系統價值結構、企業角色與戰略選擇[J].南開管理評論,2005,8(1):57-59.
[9]劉根.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構成及培育[J].江蘇商論,2010,(9):15-18.
[10]劉雷.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演進的影響因素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5(6):23-24.
[11]任今方.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及其發展環境[J].閩江9院學報,2010,31(4):22-24.
[12]楊艷萍,李琪.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企業競爭策略研究[J].科技和產業,2008,8(9):10-11.
會計誠信論文參考文獻:
[1]薄仙慧,吳聯生.國有控股與機構投資者的治理效應:盈余管理視角[J].經濟研究,2009,2(8).
[2]夏立軍.國外盈余管理計量方法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2(10):35-40.
[3]杜勝利,李清華.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高管人員更換研究[J].財政研究,2008(7):77-80.123-33.
[4]薄仙慧,吳聯生.盈余管理,信息風險與審計意見[J].審計研究,2011(1):90-97.
[5]范經華,張雅曼,劉啟亮.內部控制、審計師行業專長、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J].會計研究,2013(4):81-89.
[6]高宏亮,張瑞君.論我國CFO的職能定位及能力的提升[J].遼寧大學學報,2005(9):131-136.
[7]李增福,鄭友環.避稅動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較--基于應計項目操控和真實活動操控的研究[J].財經研究,2010(6):80-89.
[8]軍,唐國平.盈余質量在經驗研究中的度量方法[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9(4):93-98.
[9]吳聯生.盈余管理與會計域秩序[J].會計研究,2005(5):37-41.
[10]蔡春,朱榮,謝柳芳.真實盈余管理研究述評[J].經濟學動態,2011(12):135-130.
[11]林永堅,王志強,李茂良.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基于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3(1):4-14.
[12]李增福,鄭友環、連玉君.股權再融資、盈余管理與上市公司業績滑坡--基于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1(4):49-56.
[關 鍵 詞] 大連濱海景觀廊道建設原則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 P901 文獻標識碼: A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紀60、70年代開始,人類對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和拓展,尤其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2002年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以及2012年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為標志。自90年代中后期,我國生態環境的現實問題己經對政治、經濟等各方面提出了嚴峻挑戰,國內學者紛紛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對生態文明進行具體的闡釋,期刊論文、專著不斷問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執政理念后,學界對生態文明的研究更加深入,其理論視野更加開闊把對生態文明的研究推向了更高層次。特別是十再次重申“生態文明”,并將它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衡量標準提出來,是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梢?,生態文明理念已從學術領域深入到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并將在城市生態景觀的建設實踐中起到重要的指導意義。
大連市黃渤兩海岸線總長度約2211公里,是全國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擁有眾多的濱海景觀。在形形的濱海景觀中不乏一些好的設計,但就總體來說也存在眾多的缺陷與不足。尤其在其人工廊道效應不斷強化和提高的同時,其周邊自然廊道日益被擠占,其周邊原有人工廊道及城市景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對大連濱海景觀廊道進行合理的建設、發展與保護,特別解決濱海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已成為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二、濱海景觀廊道建設主要問題
(1)城市特色缺失
如今城市的發展受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再加上設計師們追求樸實的建
設原則,其中一些設計原則都是放之四海皆為準,老城市在不斷地更新過程中,
特色也隨之流失,而作為濱海城市,濱海景觀的規劃則是一種繼承歷史文脈的一
種重要手段,所以對濱海景觀設計的特色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大連濱海地帶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過多保留了沿岸的風貌,使濱海景觀廊道特色不夠明顯,缺乏地域特點,也沒有合理的組織形式,導致濱海景觀廊道面臨著一定的特色危機。
(2)景觀布局缺乏主次
大連濱海景觀廊道在主景和配景的比例分配上基本相同。某些景觀段的功能分區散亂無章,沒有重心,景觀結構組織散亂。所以在進行濱海景觀建設的時候,應首先把功能分區劃定好,然后確定主體,主要在主景上下功夫,次景起到補充作用,二者是互相補充的關系。
(3)景觀元素單一
景觀的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彰顯著景觀的個性,功能需要以多樣化的形式來表達需求。大連濱海景觀廊道的諸多景觀要素存在單一問題。以地面鋪裝為例,濱海步道的地面,主要以海特產的具體形象進行表現,缺乏創意;海邊雕塑和鋪裝材料基本是花崗巖,只是起到一種單純的功能作用,缺乏趣味性的裝飾作用。
三、濱海景觀廊道建設原則
3.1人性化原則
創造“以人為本”的濱海景觀,就是要充分考慮游覽者在游覽濱海景觀廊道時對情感、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建設中可以通過設置人性化的親水平臺、林間步道、觀景臺等景觀設施,提供給游覽者與環境融為一體的機會。
3.2生態性原則
在大連濱海景觀廊道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保護、改造或新建,都要遵循生態性原則:強調在不破壞的基礎上,積極尋找方法來保護和提升整體生態環境的質量,并結合人工手段充分開發濱海生態資源;充分考慮地理、地貌特征,合理安排景觀要素,努力營造順應當地生態環境的濱海景觀。
3.3 歷史文脈原則
歷史文脈的演進和發展所賦予濱海景觀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過程性和過去性,具有不可重復性和不可再造性。在濱海景觀廊道的建設中,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和突出歷史風貌特色,留出足夠的開放空間并精心設計,讓濱海景觀空間的游覽者,身臨其境感受到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傳遞一種價值觀。
3.4整體性原則
(1)濱海景觀廊道是大連市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景觀建設必須從全局出發,切忌將濱海廊道和整個城市分割開來孤立地規劃成一個獨立體。
(2)必須將城市設計、市政設計、防潮防汛設計乃至環保,都要與濱海景觀廊道建設看作一個整體,而不是各自為政。
(3)應避免在缺乏整體構思和指導的前提下,將各個濱海景點孤立地由開發機構進行設計,其結果必然導致整體風貌的雜亂無序。
四、 濱海景觀廊道建設的優化實施途徑
基于以上建設原則,擬提出具體優化實施途徑。
4.1 建立生態濱海廊道網絡
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為指引,對沿途區域的生態環境、地域文化、景觀基質作相對系統的調查與研究,并充分保護和利用濱海岸線的生態資源,處理好水、山、土地的生態聯系,探索出切實、可行的生態濱海廊道網絡建設模式。
4.2強化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
一個現代化城市離不開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的相互依托,要加快現代化的濱海廊道景觀建設進程,就必須在保護和利用的同時,積極推進現存濱海景觀與人文新景觀的融合,通過人文景觀的創造反映城市的建設進程和時代特色。
4.3實現廊道建設的整體性布局
在建設過程中,要首先從研究廊道的整體環境出發,確定景觀的形式、形態、布局方式及空間尺度,從而構成主景、輔景、近景、遠景的豐富變化,形成和諧的量、度關系,實現局部與整體的相互協調。
4.4 提高親海設施的建設品質
濱海景觀廊道的建設不能僅從觀光角度考慮,還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在保證其使用功能滿足的前提下進而完善審美要求,實現舒適、安全、優化的景觀建設目的。例如,可結合曲線的海岸線設置曲折多變的親水平臺和濱海步道,一方面符合生態設計及防潮防汛設計要求,同時有助于整體上呈現一種動態,具有多變的濱海景觀視角,可謂一舉兩得。
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大時代背景下,大連濱海景觀廊道建設以文化生態學、景觀學為基礎,融合相關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很好的做到地域文化的繼承、保護、更新,實現大連濱海景觀廊道建設的地域性特色。分析不同特點濱海區段所適用的景觀特征及其開發過程中可以利用或需要體現的特色;試圖為面向生態文明的大連濱海景觀廊道建設提供相關的策略與手段。
參考文獻:
教學實習包括課程實習和生產實習,是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方針,是培養社會需要的德才兼備人才的重要環節,是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創新與創業意識、學以致用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職業意識、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的重要途徑。
1.課程實習。
課程實習安排在大學二年級,在培養計劃及課程教學大綱中明確學分(時)數以及實習要求和考核方式。實習場所包括各類自然保護區、生態園區、大型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政府環保部門等實踐教學基地。實習的形式包括參觀考察以及專題調研等。
2.生產實習。
生產實習是學生完成《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生態學》、《環境微生物學》等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學習后的綜合性實習,在大學三年級下半學年進行生產實習。實習單位包括企事業單位、政府環保部門、研究院(所)或在本校進行科研實習等,要求學生上崗實習,直接參與教師科研工作。
3.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與具有良好環境行為、環境績效的研究機構、企業集團、社會團體等組織,以雙贏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通過有效科研的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拓展視野、親身體驗的場所。通過有經驗的環保技術專家指導學生實習,進行現場教育。通過課程實習、生產實習等過程,讓學生深入了解社會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學習的動力,提高綜合素質。
二、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環境科學專業社會實踐應當與專業培養計劃有機結合,根據學校培養目標、學生需求、專業特色、學生成長階段和認知規律,實施分類教育。將社會實踐納入本科培養計劃,規定學生社會實踐的學時數,制訂相應的規范。學生的社會實踐形式包括校園文化活動、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社會工作、科技學術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和公益活動等。
[關鍵詞]王建革;環境史;生態社會史;水文生態史;景觀生態史
近年來,環境史研究逐漸發展成為熱門學科,來自文理各個領域的學者廣泛參與到環境史討論的隊伍中,逐漸形成一個聯系較為緊密的學術共同體,并在理論界和現實社會中發揮重要影響。環境史研究要求學者立足于生態系統的核心層,即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界面,考察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王建革教授,二十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環境史研究,研究視野從蒙古草原逐漸南下到華北平原,再到江南,先后出版了《農牧生態與傳統蒙古社會》《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水鄉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江南環境史研究》等著作,尤其是《江南環境史研究》一書,更彰顯了其匯集農學、美學、歷史學、社會學之力打造出的景觀生態史研究路徑,將環境史理論研究推進至哲學層次,同時也使學界看到了環境史研究的現實人文關懷及其對當今生態文明建設所具有的重要理論指導意義。
一、學術背景
20世紀80年代,王建革在山東萊陽農學院學習農學。當時的萊陽農學院農學學科分化并不明顯,農學本科生需要學習土壤肥料學、作物學和育種學等學科知識,這段學習經歷為王建革日后從事農業史和環境史研究奠定了寶貴的學術基石。綜合而嚴格的農學學習,使他更為直觀且深刻地觀察、理解了生物與無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制約與促進,技術作為中間媒介在人與自然關系互動中的作用,以及貫穿其中的能量與物質流動,這些對于解讀農業典籍、思考以農立國的中國傳統社會,是極其有益的。在《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一書完稿時,王建革回憶說:“時光一去二十多年,非常幸運,以前所學的,特別是所受到的農學訓練,幾乎都用上了。我深深地知道,這種幸運不是人人都有的?!雹俸髞硭街袊r業遺產研究室(今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前身,簡稱“農遺室”)攻讀農史研究生。20世紀90年代農遺室的學風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要求學問必須面對現實,即把古農學的知識與農業生產現實相對應;二是重視田野調查。當時人類學尚未興起,農遺室的學生已比其他史W和社會科學的研究生更注重田野工作。當時農遺室許多著名的農史專家,除了李長年和郭文韜等導師外,繆啟愉、王達、宋堪慶等幾位先生也給當時攻讀研究生的曹樹基、蕭正洪和王建革等人上過課。繆啟愉先生擅長立足農業現實,依據鄉村習慣與地方知識體系進行考證,他在研究《齊民要術》時就借用了20世紀50年代大量可見的傳統農業技術,用于解讀中國古代技術。王達先生對《補農書》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亦是將學術研究與實證考察緊密結合的實踐。如今,近九十歲高齡的王達老師對曾與陳恒力先生深入桐鄉農村進行農業調查的情形仍然記憶猶新。在農遺室,王建革先后師從章楷、郭文韜兩位先生。在碩士研究生階段,他以“山東植棉史”為題進行碩士論文研究,對20世紀50年代以后華北的農業生產開始有了系統的了解。攻讀博士期間,他的論文研究方向是人口壓力與農業的問題,其中涉及生態史的一些基本問題。在這個階段,聞大中先生利用《補農書》對古代江南生態系統進行分析,將中國17世紀江南高效循環的生態農業介紹給國際生態學界,引起了很大反響,也給王建革提供了極為有益的啟示。受聞大中和郭文韜兩位老師的鼓勵,王建革嘗試從生態史角度著手展開研究,將生態系統理論引入傳統時代社會,嘗試探索生態―社會史的研究路徑。但由于這方面的研究在當時國內學術界尚無先例可循,國外的生態史學術專著也未大量引入國內,探索之路困難重重。
1992―1995年在南京農業大學讀博士期間,王建革發表了論文《小農與環境――以生態系統的觀點透視傳統農業生產的歷史過程》,這是國內較早的生態史論文。他在文中提出了小農生產的生態性和社會性,因而在物質循環流和產品循環流的水平上,以生態學理論為依據,系統地分析了農業生態系統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并結合我國農業生產的歷史實際,探討了小農在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系統之間所處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的歷史過程,進一步揭示了我國傳統精耕細作農業技術的生態學背景。此后,王建革對于人口、資源、農業與社會發展的討論逐漸深入且細化。農業生產涉及自然與人文多方面要素,這對研究者提出了較高的綜合知識背景要求。為此,王建革奔波于國內各大圖書館,查閱分散在相關領域的文獻資料。20世紀60―80年代,國際學界的人類生態學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王建革在北京圖書館讀到了人類生態學著作,并從中汲取了大量的學術營養,為他在生態史中的一系列學術探討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華北與內蒙:生態―社會史領域的探索
1996年,王建革到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工作,也邁出了生態―社會史具體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在這期間,他開始探索從人類生態學的角度闡述我國歷史上社會制度、人口壓力與生態環境變遷之間的聯系,并發表了《人口、生態與我國刀耕火種區的演變》《資源限制與發展停滯:傳統社會的生態學分析》《人口、制度與鄉村生態環境的變遷》《人口、生態與地租制度》等論文。在思考人文與生態關系的同時,王建革也開始著力分析影響生態系統的核心自然因素,如關于土壤肥力的探討等甚是精彩,這些探索為他的博士后研究“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奠定了基礎。1999―2006年間,王建革默默無聞地在學界做一位這樣的學者:嚴密地梳理“滿鐵資料”以及民國調查、筆記小說等文獻資料,又致力于田野考察,圍繞生態與社會展開嚴謹的論證,發表了關于華北和內蒙的三十余篇論文。此后,《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和《農牧生態與傳統蒙古社會》兩本專著的出版則是水到渠成。
方萬鵬在書評中寫道,王建革在“在地域社會的研究中貫穿生態史學的方法……該書的研究視角不存在學術標簽的跡象,而是真正踐行了生態史學的理論”①。全書圍繞生態環境與鄉村社會的主題,探討了傳統社會末期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燕山以南的廣大地區的生態環境及其對應的社會特征,這是王建革將生態學理論與思路融入到歷史學、農業史研究的具體實踐,其研究成果展現了人與環境的歷史,既是物質作用的過程,也是心靈、思想和人類整體社會關系對外界反映的歷史。全書從影響生態系統最重要的自然因素開始論述,然后逐個講述諸要素狀態,繼而分析生態系統的運行與調控,可見其清晰的生態系統理念與研究邏輯。首先,不同的水環境產生不同的政治與社會效應。鑒于干旱對華北平原農業的重大影響,一方面,對水的治理衍生出灌溉與社會的問題,從而決定了水利的自然形態與社會組織形態;另一方面,水環境影響著沿河地區的土壤肥力或沙化進程,來自人類社會的農業變遷也影響著土壤的肥力。水土環境是自然體系中最核心的基礎要素,也是該著展開論述的基礎。其次,王建革論述了生態系統中的諸要素狀態,作物、家畜、人是農業生態系統的主體。農作物是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因此耕作技術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并且固化到人們的生活周期中。畜牧業供給人口的能力弱于種植業,且由于取食關系,一個地區所負載的人和動物的數量相對穩定,當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牲畜必然減少,因此在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畜牧業呈現萎縮趨勢。最后,該著進一步分析了生態系統在以上要素基礎上的運行情況。各要素以取食關系建立聯系,保證物質與能量流在系統中往復循環,但人口過度增長,在排斥家畜畜養的同時,也影響了農作物的種植,從而影響了傳統社會末期人們的飲食與營養水平,“三料危機”的出現也警示了生態系統的失衡。而災害是生態系統運行中的重大波動,由此衍生的社會應災機制、聚居方式都與生態文化有關,面對生態壓力,人們也形成了不同的關于人與環境的信仰理念。在該著中,王建革運用投入產出法分析了近代農業生態系統,重新審視了傳統經濟史中關于租佃的一些認識,彌補了此前學者們對近代華北生態關注的不足,也詮釋了環境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對歷史學發展的卓越貢獻。
《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出版之后受到了學界的高度評價,鄒逸麟先生說:“華北平原是我國傳統社會的主要農業基地,也是災害頻發、社會矛盾較尖銳的地區之一??疾炱滢r業生產、技術水平、鄉村的生態和社會變動,剖析其發展過程中的特點,對了解當今華北平原的農業與社會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作者在滿鐵資料為主的鄉村調查資料基礎上,收集大量方志材料,進行實地考察,歷時十年,寫下了這部專著,使華北平原從清代到民國時期的農業技術、生態環境以及鄉村社會諸方面的研究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雹诟饎π巯壬哺叨仍u價了王建革的學術研究:“王建革教授是農學博士,在農業開發、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等方面有扎實的基礎,又在歷史地理、社會史等方面做了較深入的研究,所以該書既有科學原理的探索,又充分運用了文獻研究、社會調查的成果,資料豐富、觀察細致、論證合理,是一項溝通文理的綜合性研究,在近年來同類成果中居領先地位?!雹?/p>
圍繞著蒙古草原的生態問題,王建革于2006年出版了《農牧生態與傳統蒙古社會》一書。他研究蒙古的機緣來自對華北社會的研究,在查閱“滿鐵”資料時,王建革看到了大量關于對內蒙古地區豐富且詳實的調查資料,這批資料對當時的人口數量、牲畜頭數、牲畜結構和游牧規律、放牧特點等均有詳細的調查,是進行生態史研究的珍貴資料。草原、游牧、農業是蒙古社會傳統的三大支柱,草原上的人、牲畜與作物的關系構成了農牧業生態問題,所以,王建革以“滿鐵”和其他日占時期的資料為核心,輔以舊方志和筆記小說、20世紀50年代的檔案資料,運用生態人類學和歷史學方法,由草原生態和游牧生態的內容進入話題,在此基礎上揭示了游牧生態與蒙古社會的關系,論述了畜群與蒙古社會的關系,以及蒙古游牧社會在漢農業滲透后所發生的重大變化。《農牧生態與傳統蒙古社會》的研究邏輯與《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一書建構在相同體系下,比較而言,前者關注的生態要素略為簡單,但生態系統的層次清晰明了。自然系統中物質與能量流在草原植被―畜群―人之間往復循環,這是蒙古社會生態運行的基礎。蒙古社會中人的經濟與社會地位甚至階級關系均不同程度地受畜群的影響。而在文化層面上,農耕技術滲透的過程是蒙古社會流動性降低的過程,此后,社會結構、文化、制度等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均是建立在生態系統變遷的基礎上,因此,結合生態系統的變遷來闡釋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互動就更有說服力。研究蒙古社會時,王建革多次到蒙古草原開展田野調查,其著作鮮明的“文理結合”“注重實證研究”“對滿鐵資料的謹慎和靈活使用”①特征多被學者們贊譽。
三、以水文生態為基礎的江南生態環境層次研究
告別了蒙古與華北,王建革將目光投向了江南。不同的地理特征造就了不同的社會形態,水是江南社會的靈魂,理解江南的關鍵也在于對水的理解和把握。王建革汲取了歷史地理學前輩關于水文研究的精華,并結合自己的知識背景,融會貫通地開始嘗試探索各層次生態系統的歷史,并通過《水鄉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和《江南環境史研究》兩本著作揭示了生態系統的層次?!端l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是以吳淞江下游地區為中心區域的研究,其揭示的層次基本在水文、土壤、農業與社會諸方面,而《江南環境史研究》則是以吳江和杭嘉湖為中心地區的研究,進一步豐富了這個層次。
《水鄉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從氣候、水、土等自然環境基礎要素寫起,然后到技術、社會組織、結構層面,最后到制度、文化層面展開分析。全書共有九章。第一部分關注基礎的水文環境,根據水文生態原理重新解讀了古人關于三江水文生態的一些理論;考證了太湖東部沒有三江,只有逐步形成的吳淞江,以及周邊的塘浦河網對吳淞江上游河道的形成也產生影響。在江南水鄉,水環境變化往往會引起鄉村社會體制和農田景觀的相應變化,故該著在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圩時期的河道水環境、鄉村社會體制及農田景觀變化?!八h境與圩田的改制,實是江南許多制度變化的重要原因”②,家、鄉村共同體、豪強對水環境的不同認知影響了他們的治水實踐。李明慧在評論《水鄉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對目前環境史研究的啟示時也看到了這一點,說:“……如地方百姓與官府、地方與中央之間在治河方面的矛盾。結合這些社會內部的矛盾來考察或許會使生態環境史研究更為豐富?!雹墼谒h境變化的基礎上,農田景觀隨之改變,繼而導致唐宋轉型期的詩歌呈現出小區域化、微妙化、多面化等特征。在第三部分,該著結合常熟縣的河道與水利社會狀態個案,主要描述了宋以后小圩模式發展,以及水利共同體在內容上的變化。第四部分是關于稻田生態歷史的獨特分析,水環境、農作技術、社會組織都對土壤變化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一部分作為個案研究,作者從水鄉環境和水利入手,接著以肥料和土壤之間的生態聯系為主線,分析了農村傳統農業生態系統的投入產出比,認為傳統時代的農業生態系統的效率遠遠沒有發揮其增產的潛力。第五部分研究傳統生態系統的信息流,涉及一個廣泛的地方性知識體系。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往往發揮著主導作用,傳統時代的農人們對各種環境因子都有著精細的觀察,并依據這些觀察采取相應的決策,這也是后人理解的傳統時代人與環境關系最為關鍵的部分。王建革站在生態系統觀的高度,解讀文集、詩歌及其他關于水文、水利、農業著述等史料中有關水環境與土壤、農業等要素的關系,對吳淞江流域的主要河道和河網形成時期的水環境進行了長時段的歷史考察,圍繞水環境和治水,考察了自然系統與鄉村社會之間的頻繁互動及其構成的多姿多彩的歷史過程。
《江南環境史研究》在地域上延伸了《水鄉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的研究區域,從吳淞江中下游轉至中上游和嘉湖地區。更為重要的是,在《江南環境史研究》中,王建革關注的生態系統要素逐漸增多,且將自然生態系統與人的生境密切結合。該著以吳江和嘉湖地區的水環境,由人與水環境互動而產生的水文與地貌的變化,農業與水生植物的變化,以及士人階層對環境感知的變化為重點,分四部分展開分析。第一部分涉及純粹的無機自然,包括湖泊、河道以及自然的降水與天氣的冷暖。首先分析了吳淞江口的陸淤引起的太湖東部地區水網與地貌形態的變化,然后分析了吳江長橋以西的水環境引起的圩田和地貌變化,特別是分析了太湖沿岸的淤積和湖田形成的過程,最后分析了吳江與吳淞江中下游地區的水旱敏感性。在這里,作者分析了人們長期關注的溫度和降雨在不同地表下的反映的問題,也是環境變遷學者長期關注的問題。水環境豐富時期,水災較少,旱災基本上不發生,而隨著人口增加和開發程度加巨,豐水程度下降,水旱暮υ齠啵吳淞江中下游逐步形成高地,產生了旱災敏感。第二部分分析了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那部分自然環境,即關系到生態環境的核心層――鄉村和農田,主要研究了嘉湖地區生態環境的形成過程和?;r業的歷史發展。歷來關注桑基農業的學者眾多,但是放到農業生態系統中進行考察,王建革是最為精辟的一位,如書中分析:
湖羊飼養所對應的小環境與桑基農業生態環境有天作之合。民國調查報告有:“如果每頭羊全年產肥平均為二千五百斤,那么三要素的總量將是:氮,二十點七五斤;磷酸五點七五斤;鉀,十六點七五斤。而一畝桑地全年對肥料三要素的要求為:氮,二十點二五斤,磷酸四點三斤,鉀十一點二六斤。恰與一頭羊所產的肥料相符合,農民習慣,全年羊肥的大約百分之六十五用于桑地,百分之三十五用于水田,加上蠶沙(用于水田),河泥和其它肥料,可以完全一畝田稻一畝地的用肥量需要。就農村施肥的一般水平言,一頭羊的肥料可以解決一畝田和一畝地的大部分用肥需要?!陨pB羊,以羊養?!沁@一帶農民的傳統經驗?!鄙鷳B系統的自循環滿足了小農在小生境下的經營。”①
在人口壓力和農業開發作用下,自然景觀向鄉村景觀轉變,農田景觀逐漸精細且加強。第三部分分析了野外的自然和人對自然的審美,不但講述了水生植物在水環境變化下的變化,也講述了文人對水生植物的審美反應。在這一部分,作者對江南生態系統的分析明顯多了一個重要因素,即野外具有審美意義的植物,這些植物在生態系統中處于關鍵的生態地位,一方面提供了眾多生物的生存環境,有利于保持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也是人類獲取生存資料的重要來源。所以,對野生植物狀態的探討,更有助于全面理解生態系統的運行與發展。第四部分是關于人對環境感知的研究。人對環境的反映,一部分體現在社會組織方面,諸如為了適應水環境而產生的水利型社區等,這部分內容較早地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并已經形成諸多討論;另外還有一部分體現在審美方面,涉及人文與藝術,長期以來這方面的研究是不足的。由于這一領域的資料內容主要記錄在文學史或藝術史中,如何將它應用到生態環境史研究中,作者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討。如為了分析不同群體對生態系統的反映,并從認知層面分析環境變化對人的審美的影響,王建革從早期詩賦、中期山水畫到后期江南私家園林的相關內容中旁征博引,論述精辟。從全書的表達來看,前半部分以自然生態系統為主,后半部分側重環境與文化的關系分析,特別是變化的環境對人類審美的影響,系統講述了一個自然與人文互動的生態文明發展過程。
四、景觀生態史領域的探索
景觀產生于人與環境相處的歷史過程中,“景觀不是環境中的某種自然要素,而是一種綜合的空間,一個疊加在地表上的、人造的空間系統。其功能和演化不是遵循自然法則,而是服務于一個人類群體……用于加快或減慢自然過程……許多人造的空間組織形成已經與自然環境如此地融合,以至于它們本身與環境已經難以區分、難以辨認?!雹儆纱丝梢?,景觀更是一個地域性顯著的生態系統。王建革從生態系統的邏輯出發,解讀和處理史料,對影響景觀形成的水、土、植物等自然因素和不同群體的觀念等社會因素逐層分析,繼而解釋自然與人文的互動,既在理論研究中取得了方法、觀點的諸多創新,也對生態文明建設有啟示意義。
在對華北與內蒙的研究中,王建革已經關注到了景觀史內容?!秱鹘y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一書中,他對水利社會中政治景觀和棲居景觀的分析是一個突出的案例,村莊形態及分布、社會組織機構的運行都顯著受到灌溉的影響。因此,王建革綜合河流、地形、農業、戰爭、社會習慣等因素,揭示了傳統社會末期華北鄉村景觀呈現出一種內聚的形態。而在內蒙社會,水草是游牧生態基礎,繼而衍生了游牧社會特有的景觀:從逐水草而居到有規律的游牧。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結成的游牧單位與界限劃分是本土的政治景觀,而農業滲透之后,村落形態逐漸鞏固,定居加強,畜群放牧也逐漸從夏、冬營地游牧到耕地與耕地之間留下草地,或者村邊保留牧地,無論是政治景觀還是棲居景觀都發生了顯著變化。
轉到江南研究之后,王建革對景觀的分析更為豐富。作者在《水鄉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的研究中,在持續關注政治景觀和棲居景觀的同時,對野外空間的探索逐漸增多。野外空間中動植物群落的變化、空間大小的變化直觀地反映著人地關系,但學術界相關研究甚是缺乏。他根據大量文人歌頌自然的詩詞,在史學呈現上復原了唐宋時期的豐水環境下,由河道與河岸上的樹木花卉、野生植被、圩田中的農作物等共同塑造的江南景觀,尤其是對鄉間野生植被的關注與研究,豐富了景觀史研究。另外,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群體的觀念也影響著景觀的形成與發展。宋代以后,在人口壓力與資源破壞的影響下,水與田野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在小農經濟興起以后,家景、鄉景、野景都趨向微型化。景能怡情,尚可喻志,因此,景觀可作用于人的心靈從而影響文明的進程。“環境不但使人產生了空間感、時間感,還產生了四時循環的感覺和認識”②,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如何渲染人們的環境審美、時序感、家鄉歸屬感等,在《江南環境史研究》中都有更為豐富的論證。從《水鄉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的出版到2016年之間,王建革撰寫了十余篇關于江南水土環境、鄉村景觀的學術論文,一幅幅立體的傳統鄉野景觀畫面逐漸在史學上呈現出來,待《江南環境史研究》出版,便引起學術界一片好評。
在王建革的景觀史研究中,景觀要素豐富且層次分明。在影響景觀的自然要素中,地貌是最基本的因素,而河道等水體又深刻影響著地貌,因此,他的著作分析均以水為核心,之后延伸到土壤,植被;社會因素中,結合歷史進程,考察國家、鄉村共同體和小農在不同階段對景觀產生不同的影響,農業景觀、野外風光、聚落形態構建了景觀的變化?!督檄h境史研究》作為一部較為純粹的環境史著作,對上述要素的分析更為詳細,且長時段的考察更為系統。早期的江南,景^中自然成分居多;唐代開始,來自國家的力量加強,農業開發大規模實施,農田景觀豐富起來,但野生花卉及其他植物依然廣泛存在,圩田、樹木、田野與植被立體化風景有序而多態,直到唐代末期,農業開發成熟,村落依然擁有優美的野生植物景觀;五代開始,小農力量增強,在精耕細作體系下,?;r業景觀增多;宋代以后,在人口壓力下,水面多被大規模地分割開發,逐漸破碎,景觀呈現出更多的人為狀態。
【論文關鍵詞】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環境
軍隊恩想政治教育生態環境,是指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及效果產生影響的部隊內外部因素的總和。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內生態環境和外生態環境。教育的目的、功能、內容、組織形式與方法等內部體系,無不受到外生態環境的作用與影響。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教育內生態環境同樣包含各種分系統及其組成要素。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教育生態系統所獨有的特點,并對官兵的身心發展和部隊環境的變化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根據生態系統自然平衡、協調進化的思想,營造有利于生態主體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環境,協調思想教育生態環境的外部因素,建設和諧的內部生態環境。
1 加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內生態環境建設
1.1物質環境?!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部隊的物質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生態主體發展的基本條件,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教育裝備與圖書資料。軍隊教育裝備與圖書資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態主體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學和學習、發展的工具。部隊應該落實訓練場地、教室、健身房、課桌椅等營區設施設備的國家標準,對軍隊圖書館藏書的最低限額也應該做相應的規定,并且采用教育督導手段促使其設備配備標準化,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的運行,并盡可能的使之符合官兵的身心發展特點。營區的設備對官兵的全面成長,特別是對官兵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關系很大。軍營只有充實而又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才能改變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培養官兵的自學能力。二是教育經費。教育經費的合理使用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產生重要影響。教育經費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基礎。合理使用教育經費,就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計劃有保障的投入,不能把教育經費挪為他用。
1.2制度環境。所謂制度環境,就是指依據部隊的性質、任務和目的,有意識地選擇,對部隊各種工作具有強烈的規范性、層次性、組織性和程序性規定的有機集合。教育的制度環境是有關教育的各種規則與要求。如果教育組織需要得到廣大官兵的支持,它就必須遵守這些規則與要求,要受到既有的已經成為文化和傳統組成部分的各種制度、規章的約束。教育組織對于環境資源的利用程度取決于有關的教育制度安排。而制度安排則是營區環境建設的具體體現和延伸。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來說,要使各個子系統形成相對獨立的自私、自我約束、自私備爭陽自我激勵的運行機制,在宏觀匕形成規范的教育管理體系和法律體系,以保持制度環境的動態平衡,優化營區教育環境建設,就必須針對政冶初關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整頓和治理,從而建立和完善—整套科學、合理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棚制。
1.3文化環境。軍隊文化環境包括:一是美化育人環境。軍營物質文化作為一種物質的客觀存在,能為官兵的感官所直接觸及,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良好的、富有個性的軍營建設,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環境、裝飾軍營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獨特的物質文化形態影響官兵,起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軍營物質文化建設以創建優美育人校園為主要目標,做到環境綠化、美化、凈化、靜化的可持續,充分利用營區空間進行植樹、栽花、種草,將營區辦成“園林式單位”。二是優化管理環境。為了保障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開展,應該健全各種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的中長期管理制度。比如德育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等。部隊還要在培養目標、各項規章制度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相應形成嚴密的組織機構,有明確的培養目標,有嚴格完整的規章制度和組織紀律,從而促進軍營制度文化環境建設的規范性、組織性和秩序性。這種具有紀律性的制度文化環境,一經官兵的認同,不僅能促進官兵良好品行和價值觀念的形成,更能凝結為一種無需強制就能在官兵中自然傳承的精神文化傳統。
2.加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態環境建設
綜觀2005年國外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熱點仍集中于西方和后的研究。具體而言,其特征表現如下:一是繼續追蹤和深化西方的有關人物和問題的研究,如盧卡奇、葛蘭西、布洛赫和列斐伏爾等;二是擴展并加強了對某些西方流派的深度挖掘;三是對后或后現代的哲學研究取得明顯的進展。
一、西方代表人物和流派的研究
伴隨著新世紀的來臨、全球化的浪潮和全球范圍內的科技革命景觀,以及國內哲學創新的迫切性,國外的西方研究似有重“熱”之趨向。因此,整理并發掘已有的史料,立足于新的視野,重新研究西方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流派,就成為一項擺在面前的重要工作。就過去的一年看,西方的研究覆蓋了盧卡奇、葛蘭西、布洛赫、列斐伏爾和阿爾都塞等人,也包括了各個思想流派,如法蘭克福學派、西方國家理論、英國的等。既有新譯著的面世,也有立足新角度的深入挖掘。
1.西方代表人物的研究
在過去的一年中,對盧卡奇、葛蘭西、布洛赫和晚期列斐伏爾等人的研究是國內學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首先要提及的是盧卡奇的一本重要著作《理性的毀滅》,于2005年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從意識形態上對德國法西斯主義做了“追究既往”式的思想清算。作者把德國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責追溯到了非理性主義的思想學說,對自20世紀起的西方非理性主義思潮的源流、演變和社會后果等做了系統的考察和批判。作者認為叔本華、尼采等人的非理性主義思潮在德國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中承擔了不可推卸的“思想責任”。盧卡奇的這一觀點在我們看來并不陌生,也不一定完全贊同,但此書的出版為國內的盧卡奇研究提供了另一新的材料來源。另外,其他學者也從各個角度對盧卡奇的思想做了分析。張亮對盧卡奇的研究進行了方法論的反思,在對盧卡奇自傳文獻產生過程進行歷史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了其政治辯護的本質和自我遮蔽的不良后果,并為國內研究走出盧卡奇晚年自傳的陰影提供了建設性的向度。張雙利在《對資本主義危機的末世論的洞見》一文中闡釋了早年盧卡奇思想向其著作《歷史與階級意識》轉變的內在歷程,以此為基礎,作者在現代性批判的論域中,重新闡釋了《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物化理論和階級革命之間的內在關系。作者認為,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對現代性的批判是一種末世論的洞見,它既看到了資本主義的末日,也預示了末日之后災難重生的光明道路,喚起了理論中革命的階級意識。張秀芹以“物化、總體性與階級意識——盧卡奇意識形態理論研究”為題,仔細地考察了盧卡奇的意識形態理論。盧卡奇作為西方的鼻祖,雖然國內對其研究較多,但對有關其意識形態理論則關注不夠;而且盧卡奇本人可能也沒有系統的意識形態理論論述,所以從意識形態角度來考察盧卡奇,不失為一個較好視野。
2005年有關葛蘭西的研究應當引起學界的關注。這不僅僅是因為葛蘭西是西方的重要代表,而且還因為葛蘭西的理論,特別是其意識形態和“霸權”(也有譯為“文化霸權”或“領導權”等)理論與我們當今的中國現實社會發生著密切的關系。隨著國內學界對后研究的關注,特別是隨著國內近年來后研究的興起,葛蘭西思想與后的關系成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如何理解和翻譯葛蘭西的"hegemony"概念,本身就包含著對葛蘭西思想的不同取向和視野。因此,對葛蘭西的思想及其影響給予格外的關注,自有其合理性。周凡和楊海鋒都對葛蘭西的"hegemony"概念做了辨析。周凡在《重讀葛蘭西的霸權理論》一文中,從"hegemony"的譯名,即目前國內將之翻譯為“霸權”、“文化霸權”、“領導權”和“主導權”等數種譯名出發,結合葛蘭西對"hegemony"的使用及其理論擴展,詳細考察了葛蘭西的"hegemony"一詞的意義及其演變。他認為,"hegemony"描述的是某一社會集團爭取其他集團對其表示積極贊同,自覺地服從并自動融入到該社會集團的權利結構中來的一種控制方式。葛蘭西的"hegemony"的產生既表現為一個負責的歷史綜合,也表現為一種意義的把握和延伸,而其理論內涵在市民社會、完整的國家和意識形態概念的闡發中得到了深度而充分的展現。因而,將"hegemony"譯為“霸權”是恰當的。楊海鋒在《葛蘭西的霸權概念研究》一文中也比較詳細地考察了"hegemony"一詞的含義及其延伸意義。此兩篇文章都與國內對"hegemony"一詞的多種譯名有關,也與葛蘭西理論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有關。楊海鋒還在《葛蘭西對克羅齊哲學的批判改造》一文中就葛蘭西與歷史學家克羅齊的關系做了探討。他認為,葛蘭西批判地改造了克羅齊的哲學,而克羅齊的哲學則構成了葛蘭西思想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
2005年是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布洛赫誕辰120周年。布洛赫的思想研究,是中國的西方研究的相對薄弱環節。有學者發表多篇文章,對布洛赫思想加以評述。夢海發表《思想就意味著超越》和《布洛赫的希望哲學與》等文,對布洛赫的思想予以評論。他認為,布洛赫著作是具有包羅萬象性質的形而上學體系,在哲學的貧乏時代,布洛赫通過《希望的原理》等一系列著作使形而上學重新成為真理與現實。20世紀西方世界是人性嚴重扭曲、精神普遍衰退的世紀。與聽天由命、悲觀絕望和虛無主義相反,布洛赫的希望哲學具有一種面向未來、積極進取、富于挑戰的思想。在此意義上,他的哲學思想遠遠超出了20世紀西方哲學史。此外,夏凡對布洛赫哲學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做了概述和評論。他認為國內外的主流意見有兩種,第一種意見是把布洛赫當做一位烏托邦的者,第二種是把布洛赫哲學看做與猶太—基督教的彌賽亞主義的結合。夏凡則傾向于把布洛赫哲學理解為一種人本主義倫理學。他在總結各主要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布洛赫思想淵源的“五基音”說,認為布洛赫哲學是由基督教倫理、古典人本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哲學和現代人本主義共同譜寫而成的交響曲。
列斐伏爾是西方的重要代表,是法國后現代主義大師、消費社會的研究者鮑德里亞的導師,其日常生活理論與當今世界的消費社會有著內在的密切關系。但長期以來,國內學界對列斐伏爾的思想研究不夠,而對其晚期思想研究,國內學界更是缺乏應有的重視。劉懷玉近年來一直在對這位西方學者進行研究。他強調了長期處于默默無聞狀態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價值,指出其意義在于它是列斐伏爾一生中惟一一卷將日常生活概念及其基本范疇進行周密而系統地闡述的著作。劉懷玉還對晚期列斐伏爾所提出的“空間的生產”思想進行了評介,指出晚期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化解釋包含著更深層的邏輯分歧,而晚期列斐伏爾在生產的歷史辯證法與空間的生產辯證法之間的左右客串和搖擺對這種分歧的產生具有重要影響。另外他還在現代日常生活批判的視域中介紹了列斐伏爾引發的消費社會批判思潮,并把它與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社會”批判理論和哈貝馬斯公共生活領域理論進行了比較分析。
當然,關于2005年西方代表人物的研究絕不止上述幾位,諸如對阿爾都塞、柯爾施和柯亨等人的思想的研究。有關阿爾都塞的研究,其研究重心基本轉移到了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雖然國內學界對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有關這一理論及其影響,仍需給予更深入的探討。但從總體來看,2005年有關阿爾都塞的研究并未超越張一兵的《問題式:癥候閱讀與意識形態》一書所涵蓋的范圍。當然,這并不排除在阿爾都塞研究方面的一些補充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阿爾都塞早期政治哲學論文集《黑格爾的幽靈——政治哲學論文集》,已由南京大學唐正東等人翻譯出版,它為阿爾都塞的早期思想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文獻資料。此外,“西方”早期代表人物柯爾施和西方的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柯亨的思想也受到了國內學界的注意。
2.西方流派的研究
(1)法蘭克福學派研究。多年來法蘭克福學派一直是學界關注的重點,諸如馬爾庫塞、霍克海默爾、阿多諾和哈貝馬斯等人的研究。2005年,仍有不少學者對法蘭克福學派傾注了心血。如張亮從歷史的視角,對阿多諾的胡塞爾現象學研究的歷史緣起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批判的思想進行了重新評判。法蘭克福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貝馬斯目前仍是學界研究的重點。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哈貝馬斯的其他思想,諸如有關精神分析理論與批判理論、哈貝馬斯有關科學技術(特別是有關基因技術)的論述,已引起國內研究者的重視,并可能成為未來關注的熱點。另外,在已有多本哈貝馬斯研究專著的基礎之上,2005年我們又看到了有關哈貝馬斯的另一本研究專著。賀翠香的《勞動交往實踐——論哈貝馬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一書于200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基于哈貝馬斯為什么要重建歷史唯物主義,他是如何重建的,他重建的怎樣這三個方面的分析,討論了哈貝馬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及其不足。本年度,除相關研究論文和專著外,也還有相關的譯著面世。馬爾庫塞弟子,現已移居到加拿大的芬伯格教授的技術批判理論綜合了技術建構論和馬爾庫塞的社會批判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批判了哈貝馬斯的社會批判理論和科學技術觀點。芬伯格的研究路徑和觀點顯然不同于法蘭克福學派,其理論已受到了國內學界的關注和研究。他的《技術批判理論》一書也于2005年由韓連慶等人翻譯出版,這將有助于人們進一步了解和研究芬伯格的技術批判理論。
近年來,學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已轉移到了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三代,諸如哈貝馬斯的學生韋默爾和霍耐特等學者的身上。必須承認,法蘭克福第三代學人所面臨的是不同于早期霍克海默爾和阿多諾等人的理論語境和和社會實踐背景。語言學的轉向和后現代哲學思潮的興起、西方社會物質匱乏的消失、消費社會的來臨,以及西方社會的階級結構和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內部變化,都向社會批判理論的第三論家提出了更多理論挑戰。韋默爾和霍耐特二人雖然都是哈貝馬斯的弟子,但二人與哈貝馬斯的思想的遠近卻并不等同。相比較而言,韋默爾更多地繼承了哈貝馬斯的新啟蒙和新理性的思想,他的思想的核心目標仍是建立后形而上學的現代性理論,批判地重建啟蒙和現代性的思想。而霍耐特則試圖另立門戶,創建自己的思想體系,這就是近年來國內學界關注較多的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從總體而言,國內學界對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代表人物的研究還僅僅剛剛開始。近年來,學界對韋默爾的思想已有所關注和研究,如在《現代性的現象學》一書中就有專章介紹,而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三代掌門人霍耐特的思想還缺乏系統的研究。但可喜的是,這一狀況將在短時期內可能會得到改觀,因為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已普遍地引起了國內學界的關注。
(2)生態研究。生態學是西方的最新流派之一。2005年,學界對生態學有較多的關注,發表了不少相關的研究論文。20世紀以來的現當代社會,生態問題已經成為困擾著現代人生存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因此,對生態的關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人類自身的關注。王雨辰對奧康納的生態學理論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并分析了奧康納與其他生態學理論家在理論上的異同及其理論得失。郭劍仁則對以福斯特、奧康納為代表的北美生態學進行了考察,指出福斯特理論的特點是力圖通過對馬克思理論文本的解讀,挖掘其中的生態哲學思想,從而建構出他自己的生態唯物主義哲學和物質變換裂縫理論。在此基礎上,福斯特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同生態危機的關聯,其理論側重點是環境社會學研究。奧康納則是通過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和自然緯度,揭示資本主義二重矛盾同生態危機的關系,提出生態社會主義構想,其理論側重點在于生態政治學。王建輝認為生態學的重大理論貢獻在于其整體性方法。陳食霖針對部分論者將生態學看做是后思潮或后現代哲學思潮,指出應當在西方論域中認識生態學。郇慶治在《西方生態社會主義述評》一文中概述了國外生態社會主義的發展。他認為,20世紀以來,北美的生態學比歐洲的理論更活躍。
(3)西方的國家理論。國家理論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別是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結構和功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葛蘭西主義國家理論研究者R·米利班德等人圍繞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性質和功能展開長時期的爭論??梢哉f,西方理論家在這一領域已做了一些有意義的探討。因此,加強對這一領域的追蹤研究,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任務。就國內目前已有的文獻和已發表的論文看,有關西方國家理論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對這一課題不斷地進行追蹤研究。2005年南麗軍、尹樹廣以“雅索普的資本主義國家理論”為題介紹了雅索普的國家理論。他們認為,雅索普在綜合了制度主義、西方的話語分析理論、自組織理論和生活世界理論基礎上,發展了西方的國家理論。在國家的方法論層次上,雅索普提出了資本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經濟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并強調國家、經濟和生活世界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雅索普認為,雖然國家自身的規定性建立在經濟與政治之間的制度化分離的基礎之上,但其分離的界限則是復雜多變的,它們構成了資本主義國家策略選擇能力的前提。
(4)英國的研究。英國的研究具有長久的歷史傳統。20世紀中葉以來,英國學界左右兩翼圍繞著展開長期的爭論。20世紀60年代阿爾都塞的結構主義傳入英國之后,又引發了結構主義與歷史主義,以及其他研究派別的爭論。綜合國內近年來的研究,可以說,英國的,特別是文化學派的研究已引起國內學界的關注,但總的來說,對這一學派的研究力度還遠遠不夠。喬瑞金、師文兵在《歷史主義與結構主義——英國新哲學探索的主導意識》一文中,對英國在20世紀中期以來的的發展做了追蹤考察。他們認為,自20世紀中期后,英國出現了一批新者,也形成了許多新學派,其中歷史主義的和結構主義的兩個學派尤為引人注目。歷史主義學派包括M·多布、E·霍布斯鮑姆、C·希爾、R·希爾頓和E·P·湯普森等。湯普森是歷史主義學派的代表人之一。而結構主義的學派則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它們由P·安德森、T·奈恩和布萊克伯恩等人組成,安德森是其領軍人物。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這兩個學派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其中尤其以湯普森和安德森的長期論戰最為突出。湯普森繼承了英國的經驗主義的傳統和歷史主義的研究方法。而安德森則對來自于歐洲大陸的結構主義方法,尤其是法國的結構主義方法特別關注,并將這一研究方法運用到英國工人階級的分析。喬瑞金、師文兵從這兩個學派的不同的學術傳統和方法的對立出發,具體分析了兩派爭論的焦點、實質和目的,并對歷史主義方法與結構主義方法的區別及其特征做了對比分析,認為雙方雖然在研究中各有重點,但并非是拒絕相互借鑒和吸收。英國歷史主義學派并非僅僅使用歷史主義方法,而結構主義學派也并非僅僅使用了結構主義方法,他們常常是二者的相互結合,其中的差別僅僅在于其側重點不同。這可能是關于這兩個學派研究中應該予以注意的。
二、后的研究
2005年,后研究逐漸成為國外研究的一個熱點,并迅速地擴張其研究領地。涉入到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是一些中青年學者。盡管對“后”這一稱謂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內涵和外延的界定,但這不并妨礙對這一最新的國外思潮的研究和挖掘。事實上,如同“西方”這一概念已經存在的歧義和爭議一樣,筆者以為,有關“后”這一稱謂,最終也不可能取得一個完全一致的規定。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取得越來越多的共識,當是我們所期望的。而且,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有關“后”這一術語的探討和爭論,會有助于該概念的澄清。
1.拉克勞、墨菲與后
拉克勞和墨菲作為后的代表人物是學界研究的重點。周凡分別以《回答一個問題:何謂后?》、《后:概念的譜系學及其語境》(上、中、下)等文,對后的源流和概念譜系進行了詳細的追蹤考察。他認為,后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興起的國外的一種新思潮,其盛行的主要根源可追究到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社會主義的挫折、的復興、新左派的思想轉變、工人階級在社會和政治領域內重要性的衰微,以及新社會運動的興起等一系列政治和社會背景。后解構了古典的核心范疇,并在話語理論的支撐下,對社會主義概念進行了戰略性的重建。正由于此,后自從它一出現起,就引起了廣泛而持久的爭論和來自不同方向的理論回應。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標榜“后”而聞名的拉克勞、墨菲只能算是后的旗手,而不能被視為后的鼻祖。因為在其之前的70年代,就既有英國的赫斯特和辛達思這樣的后的先行者,也有50年代末的波蘭尼和70年代的D·貝爾等西方學者。而圍繞后的有關爭論,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擴大了拉克勞、墨菲在西方學界的影響和知名度。付文忠在《對政治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的超越》一文中,比較系統地分析了墨菲的后的政治哲學思想。他認為,作為后的重要代表人物,墨菲在后期介入到了當代西方政治哲學有關政治自由與社群主義的爭論中。墨菲拓展了《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走向一種激進的民主政治》一書中有關“政治先于社會”的命題,強調沖突和對抗是現代政治的本質特征,政治競爭的對手不是有待消滅的敵人;現代民主的整個問題均與多元主義有關,并力圖在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的爭論中力圖超越二者之間的爭論,等等??酌靼苍凇丁八摺钡木辰缗c“對抗”的世界——拉康的“他者”到拉克勞和墨菲的“社會對抗”理論》、《后的政治哲學批判——拉克勞和墨菲的多元激進民主理論研究》等文中對以拉克勞、墨菲為代表的后的觀點做了評述。他認為,“社會對抗”學說構成了后的核心概念,它是拉克勞、墨菲在葛蘭西的領導權思想、阿爾都塞的作為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的思想、拉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及著名哲學家德里達的解構哲學基礎上精心構建的一個核心概念。這一概念不僅體現了拉克勞、墨菲在構建后理論方面的苦心孤詣,也是后理論區別于其他流派學說的關鍵。而且,“社會對抗”概念使拉克勞、墨菲與當代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溝通了起來,并通向其所主張的“多元、激進的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學說。這一學說使拉克勞、墨菲成為后政治學說的核心,并使其區別于當今政治哲學中的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兩大流派。因此,對“后”的政治哲學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
2.《馬克思的幽靈》與廣義的后研究
從廣義上而言,后當然絕不僅限于拉克勞和墨菲二人??梢哉f,20世紀70年代之后那些從后現代主義或后結構主義角度來解讀馬克思的學者也可以被納入到后的行列之中來。就此點而論,南京大學早在本世紀之初,已率先對該流派進行了較多的關注和研究。2005年,張一兵在以往構建的全新理論平臺的基礎上對該領域個案人物拉康、德波和德里達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文本學解讀。他系統地對精神分析大師拉康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研究,出版了一本專著《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商務印書館)。他還解讀了德波的《景觀社會》的一些重要章節,發表了相關的系列文章。同時,張一兵近年來在完成了對阿爾都塞的研究之后,開始關注德里達。雖然德里達在國內的影響頗大,他的《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也早已翻譯出版,但國內學界對《馬克思的幽靈》的系統解讀也只能說剛起步不久。圍繞著德里達的思想,張一兵在《德里達幽靈說的理論邏輯》一文中,比較詳細地分析了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的理論邏輯基礎,并闡釋了德里達試圖維護“馬克思的幽靈們”的真實含義。尚杰多年從事德里達研究,近來他也開始涉獵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他在《“看不見的現象”暨“沒有宗教的宗教”——再讀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們〉》一文,試圖把《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中的德里達與德里達的解構哲學聯系起來。他認為,德里達隱晦哲學的思想并非無“規律”可尋,但目前國內大多數學者對德里達的理解是不正確的,因為德里達的主要哲學貢獻不是對傳統哲學的消解和顛覆,而是揭示出哲學從未有過的新面貌,即事物如何出場和如何傳播;德里達正是根據這樣的思路來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的,而這樣的閱讀同時也是對《資本論》中“看不見的現象”的閱讀,是對書中“幽靈性”的閱讀,這一態度,表明了德里達所持的是一種“沒有宗教的宗教”的立場。楊生平則從一種通常的視角來解讀隱晦哲學家德里達。他認為,德里達所理解的馬克思的批判精神實際上是一種解構主義精神,德里達所提倡的馬克思的解放精神實際上是一種延異精神。因此,德里達的《馬克思的幽靈》不是為了發展,而是借馬克思的文本進一步完善解構主義,使解構主義一開始就具有而始終未得到系統表達的政治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展開?!恶R克思的幽靈》抓住的至多只是馬克思的“幽靈”,丟失的卻是馬克思的“靈魂”。
當然,有關國外的研究,絕不止上面所述。2005年有關研究還涉及到當代的一些西方學者,如鮑德里亞、利奧塔、吉登斯、德里克,以及日漸走紅的齊澤克等。另外,還召開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學術會議。如2005年4月由南京大學召開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文獻學研究及其當代價值暨第二屆廣松涉與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法國《今日馬克思》雜志和復旦大學當代國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馬克思哲學與現時代”的國際會議;2005年12月由中國當代國外研究會、中央編譯局當代研究所、與中國現實問題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舉辦了西方專題研討會。
另一方面,就問題而言,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研究,似也應納入到哲學研究者的視野之內。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當代資本主義出現了一系列新現象、新問題,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革命與生產力的發展,所有制形式、社會分配、經濟運行機制方面的調整與改革,階級結構與階級關系的新變化,政治民主的新發展及其危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化擴展與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21世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關系及其變化的新課題,等等。這些都是國外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國內哲學工作者今后必須加以追蹤和研究的問題。我們注意到,目前國內已有一些相關的文章和研究專著面世,但當代資本主義研究是一個艱深的理論課題,需要更多的哲學工作者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張亮:《讓盧卡奇從晚年自傳的陰影中走出來》,《學術研究》2005年第3期;《阿多諾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解讀》,《哲學研究》2005年第2期。
[2]張雙利:《對資本主義危機的末世論的洞見》,《與現實》2005年第4期。
[3]張秀芹:《物化、總體性與階級意識——盧卡奇意識形態理論研究》,《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第7期。
[4]楊海鋒:《葛蘭西的霸權概念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11期;《葛蘭西對克羅齊哲學的批判改造》,《現代哲學》2005年第2期。
[5]夢海:《思想就意味著超越》,《現代哲學》2005年第4期;《布洛赫的希望哲學與》,《哲學動態》2005年第12期。
[6]夏凡:《恩斯特·布洛赫哲學研究狀況綜述》,《哲學動態》2005年第12期。
[7]劉懷玉:《為日常生活批判再辯護——論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義》,《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化解釋:以列斐伏爾為個案》,《河北學刊》2005年第3期;《消費社會批判:西方的重要轉向》,《理論探討》2005年第2期。
[8]畢芙蓉:《穿越意識形態的迷霧》,《哲學動態》2005年第9期。
[9]段忠橋:《談談柯亨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功能解釋》,《哲學研究》2005年第5期。
[10]王雨辰:《試評科爾施的哲學觀》,《江漢論壇》2005年第6期;《略論早期西方的哲學觀》,《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3期;《文化、自然與生態政治哲學概論:評詹姆斯·奧康納的生態學理論》,《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11]郭劍仁:《北美生態學述評》,《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王建輝:《略論生態學的整體性方法》,《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陳食霖:《在西方論域中認識生態學》,《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郇慶治:《西方生態社會主義述評》,《與現實》2005年第4期。
[15]南麗軍、尹樹廣:《雅索普的資本主義國家理論》,《與現實》2005年第2期。
[16]喬瑞金、師文兵:《歷史主義與結構主義——英國新哲學探索的主導意識》,《哲學研究》2005年第2期。
[17]張異賓:《顛倒再顛倒的景觀世界》,《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景觀拜物教: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江海學刊》2005年第6期;《虛假存在與景觀時間》,《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景觀意識形態及其顛覆》,《學?!?005年第5期;《德里達幽靈說的理論邏輯》,《理論探討》2005年第5期。
[18]周穗明:《后關于當代西方階級與社會結構變遷的理論述評》,《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1、2期。
[19]周凡:《回答一個問題:何謂后?》,《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后:概念的譜系學及其語境》(上、中、下),《河北學刊》2005年第1-3期;《重讀葛蘭西的霸權理論》,《與現實》2005年第5期。
[20]付文忠:《對政治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的超越》,《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3期。
[21]孔明安:《“他者”的境界與“對抗”的世界——拉康的“他者”到拉克勞和墨菲的“社會對抗”理論》,《哲學動態》2005年第1期;《后的政治哲學批判——拉克勞和墨菲的多元激進民主理論研究》,《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一、化用意境引詩文
包括名人名言、詩文、諺語等在內,都可以作為論據出現在議論文中。特別是引用或者化用詩文,能夠將詩文中的優美意境和豐富哲理融入到議論文中去,既使得文章增加了文采,也會讓文章在論證力度上得到提升。如在《不甘平凡》中,作者在開頭就通過引用詩文來巧借意境:
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于是,當我看到了新日初升的第一縷華光的同時,也看到了星星隕落前的最后一絲光亮,這也是一種人生態度——不甘平凡。
作者巧妙引用詩人顧城的名言,將其中的意境形象化地描述出來,然后引出文章的主題,這樣的寫法使得議論文入題自然,意境顯豁。同樣,在具體的論述過程中,詩文還可以直接作為論據出現,如文中這樣寫道:
要有不屈不撓創造成功的魄力,但也要有蘇軾甘于平凡等待成功的心態。也許蒼鷹翱翔九天的姿態讓人仰慕,但蝶兒在花叢間翩翩起舞的姿態一樣使人著迷;也許可能會失去“一覽眾山小”的奇觀,但卻收獲了“柳絲榆莢自芳菲”的勝景。
作者引用詩句,是直接取詩句中的意境來行文,詩文已經成為論述的一部分,使得文章論述也更有詩情畫意的文采之美了。
二、鋪陳華章善敘議
提高議論文語言文采關鍵在于詞句之美,除了簡單引用或化用詩文外,要引導學生學會在議論中敘述,在敘述中議論,將優美的語言融于論據中,將文采鐫刻在具體論證中。如文中作者是這樣來寫蘇軾的人生選擇的:
當一個百姓愛戴、君王重視的政治家固然是一種精彩,可是誰能說寄情山水、泛舟江湖就不是一種成功?皇城下的君威沒有培養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黃州的山水卻造就了一個萬古流芳的詩人?;食堑耐恋厣弦延腥赵碌娜A光,更何況還有群星閃耀,蘇軾這一點微弱的燭光怎么可能脫穎而出,那一絲光亮必然要掩蓋在華光之下,但他遇到了黃州這一契機,一次貶謫反而成就了他,給了他作為詩人一個發光發熱的機會。這抹微弱的燭光終于可以照進千萬人的心中,綻放出他特別的光環。“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闭沁@樣不甘平凡的蕭瑟才造就了他精彩一生。
作者為了突出蘇軾人生選擇的不甘平凡,將作為政治家、寄情山水的詩人、超越平凡的思想家三種身份娓娓道來,款款而敘,一邊講述蘇軾三種人生選擇的經過,一邊論述不同人生選擇的不平凡之處,特別是作者敘議結合,巧妙地將蘇軾的人生選擇通過優美的語言文字鋪敘出來,貼切而有文采。
三、繪出畫面精描摹
有不少學生錯誤地以為,議論文中的論據就應該實事求是地簡潔描述,以何人、何時、何地、何事、何結果為主要要素,將論據客觀描述出來即可。其實不然,不同的論據有不同的呈現方法?!拔搴巍狈ㄙF在簡練,其重點在后面的論據分析中。對于論據的呈現,特別是對人物事件論據的敘述,也可以將其現場的畫面感描摹出來,激發讀者內心的認同之情,使得論據更有說服力、感染力,同時也客觀上讓文章更加形象,更具文采。如文中作者這樣寫“無臂鋼琴師劉偉”的:
當音樂從指頭緩緩流過,這是一種優美,可是當生命一曲抗爭的樂曲從腳下響起,這更是一種燦若煙花的絢麗。無臂鋼琴手劉偉用不屈的奮斗創造出了人生的航向,當音樂響起的那一秒,一切燈光都因之黯淡,只有他能發出攝人心魄的光,讓輝煌點燃每一個夢想???,那是劉偉,沒有雙臂,他卻用他靈巧而厚繭遍布的雙腳輕盈地跳躍在黑白鍵盤上,用如水的音符擊打在每個聽眾的心坎上,收獲了雷鳴般的掌聲。他用行動證明了一句話:“只要有勇氣、有毅力,人生在零度也能沸騰?!?/p>
作者并沒有仔細地對劉偉的事實進行舉例與分析,而是通過細節描摹將劉偉用雙腳演奏音樂的畫面寫得生動形象,極具現場感,讓讀者為之心動,同時借此來類比說明,以“只要不甘平凡的心還在,用腳也可以奏出最華美的樂章”來直接論述“只要不甘平凡的心還在,再無望的夢想也能詮釋不凡”的觀點,直觀生動,極具說服力,從而揭示了主題“不甘平凡”背后的意義就是要有追求,可以說這一段論述,畫面的感染力和語言的文采對論證力度的提升至為重要。
四、內涵突出巧對比
議論文的文采不僅僅體現在語言的華美、詞句的絢麗上,更體現在文章的內涵上。如果說辭藻的美只是一種淺層次的文采,那么內涵深刻的文字才是帶有底蘊的真文采。在具體寫作中,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排比、比喻、類比等修辭手法,將文字中的內涵凸顯和提升出來。作者是這樣來對文題進行釋義的:
最能打動人心的,不是白天如火的驕陽,而是夜幕下窗中透出的一抹搖曳的燭光;不是富人在捐款箱前的一擲千金,而是窮人小心翼翼地掏出手中的最后一枚銅板;不是巍峨宮殿莊嚴肅穆緊閉的大門,而是遮不住風擋不住雨的施粥棚……正是這些細微之處的平凡,才創造出了至美至愛至善。
文中,作者通過排比句式,將“白天如火的驕陽”與“夜幕下窗中透出的一抹搖曳的燭光”、“富人在捐款箱前的一擲千金”與“窮人小心翼翼地掏出手中的最后一枚銅板”、“巍峨宮殿莊嚴肅穆緊閉的大門”與“遮不住風擋不住雨的施粥棚”三組事物進行對比,突出“至愛至美至善”的深刻內涵,就是真正打動人心。這樣的對比形象直觀,比直接闡明道理要更加深刻也更有說服力,同時語言也顯得有文采、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