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2: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會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前,財會信息管理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亟待解決,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息失真。財會信息遭到惡意獲取與修改,導致財會信息的管理受到影響。第二,財會信息監管力度不夠。多數企業在財會信息管理中并未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有效的監管措施,因而無法保證企業資金流動的有序性,導致經濟損失的產生。第三,資金使用效率低下?,F階段我國部分企業對財會信息管理的重視力度不夠,缺乏資金的投入,因此財會信息管理活動往往無法達到應用的要求,管理效果也不理想。第四,財會人員素質不高。部分企業的財會人員專業素質與思想素質并不達標,由于缺乏專業技能,無法按照誠實守信原則開展財會工作,因此財會信息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很難準確反映。第五,信息化建設力度不夠。目前我國企業的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力度明顯落后,這使得財會管理效率并不高,同時大量人力物力的耗費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二、財會信息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第一,增強財會信息透明度。由于企業各個部門的財會信息相互獨立,因此導致了信息整合不當,使財會信息管理質量無法提高。因此,企業有關部門就需要對財會信息的透明度予以高度的重視,加強對透明度的管理,以便更好地對不同部門、子公司進行審核與審查,對企業財會信息實現全面客觀真實的分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包括財會信息化、資金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績效考核以及內部控制等工作。第二,增強財會信息監管力度,提高資金使用率。為了增強財會信息的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率,需要強化財務監控制度管理,進而保證資金的使用透明度與效率。同時應進行日常財務管理工作,強化內部約束機制,定期清查財產的去向等,確保資金使用落到實處。此外,還應對財產進行詳細的記錄,保管好實物,對資金定期盤點與核算,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企業財產安全。第三,增強財會人員素質。財會人員的素質對財務工作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企業必須重視這一點,不斷地提高財會人員素質,保證財會隊伍的高素質、高水平。企業可開展有關財會信息管理的培訓,包括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等,以便財會人員及時掌握新的財會信息管理技術;同時,還應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考核制度,在通過相關考核后持證上崗,從而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此外,企業管理者應根據工作人員的特點對崗位進行合理的安排,實現工作人員的優化配置。第四,增強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茖W技術的應用為企業的財信息管理也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對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充分的利用,實現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信息化管理;引進先進計算機管理軟件管理企業財會信息,能夠提高財會信息管理的準確度和管理效率,從而一定程度地節約人力、物力與財力,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
論文摘要:本文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在分析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產權組織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這兩種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對策.信息提供者的利益驅動和真實會計信息需求者的缺失是國有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動因,而民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供需主體的經濟利益沖突以及低廉的會計作假成本.治理國有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主要應從解決產權制度缺陷入手,而加強審計監督、加大會計作假成本以及建立會計人員的準入退出制度是治理民企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主要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會計信息失真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在同一國家的不同組織,只要有會計信息產生也就程度不同地存在失真問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可以說是一個頑疾,如果不努力根治,它對世界經濟發展都將起阻礙作用。我們國家有關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及如何治理的問題,學術界一直十分關注,特別是近年來,無論是經濟學界還是管理學界都已經將其當作研究的重點,并且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v觀我們國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主要還是針對所有組織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一些共性進行的。但是,我們國家需要提供會計信息的組織千差萬別,既有營利性組織,又有非營利性組織,營利性組織和非營利性組織中又有不同的類別,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組織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源都一樣,而且治理對策都可以通用呢?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兩種典型的營利性組織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比較研究,以揭示在不同的所有制結構下,由于產權組織模式存在差異,企業利益關系人的分布狀況、目標取向和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相關度都將不同,因此,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和表現形式也將存在重大差異,進而對不同組織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治理對策也應個性化。
二、兩種企業的產權組織特征
產權理論認為,所謂產權,它是以財產權為基礎所形成的權利集合體,這個權利集合體由一組權利構成,包括產權主體對財產所享有的所有、占有、使用、處置和收益等權利,對企業來說,其實質就是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具有不同的產權組織特征。
1.國有企業的產權組織特征。
由圖1可知,國有企業是由國家投資興建的,根據“誰投資,誰擁有”的原則,國家對國有企業擁有資產所有權,盈余作為國有企業資產的組成部分,其素取權同樣屬于國家。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現在的國資辦及其下屬機構)代表國家行使國有資產的監督權,即對國有資產進行宏觀管理,并對國有企業財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但不得干預企業的經營權。國有資產投人企業后,國家派出經理人員對國有資產進行經營管理,于是企業經理人員便擁有了國有資產的經營權,即享有了占有、使用和依法處分國有資產的權利,從而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
我國國有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產權組織模式表現出如下特點:(1)企業所有者只有一個國家(從這一點上,國有企業類同于民營企業),但目前由于國家并沒有人格化的組織或個人來代表它行使所有者職能(尤其是剩余索取權),所以國有企業的所有者事實上虛置。(2)國家通過行政任命或簽訂委托協議的方式與國有企業的經理人員建立起一種委托關系,由經理人員行使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權,這種經營管理權行使的好壞決定于國家對經理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3)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監事會等代表國家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狀況實施監督,也就是監督企業經理人員行使經營管理權,但由于它們既不是國有資產的所有者又不擁有剩余索取權,因此,缺乏根本的利益機制和動力機制,所以,這種監管將是非常低效甚至微弱的,而且還不得干預企業的經營權。(4)在缺乏所有權約束機制的情況下,國有企業的所有權與控制權(經營權)接近徹底分離,從而使經理人員的權能急劇膨脹。(5)由于經理人員權能的極端擴大,國有企業職工的行為完全由經理人員管理和控制。
2.民營企業的產權組織特點。
由圖2可知,不管民營企業的業主是由一人還是數人組成,他們的產權主體都可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說,他們的產權主體是唯一的,而且民營企業的業主既是企業產權的所有者、又是產權運行的管理者,集所有權(剩余索取權)與經營權(監控權)于一身,形成了一種“最有效的(產權)制度安排”。民營企業的特點是由于監督而提高的勞動效率所帶來的收益全部歸業主(監控者),而不是在全體成員之間分配,這是有效監控的源泉。由此可見,民營企業的產權組織特點就是:(1)業主就是產權主體,他是已經人格化的個人或組織。(2)業主的產權即所有權和經營權實現了高度的集中和統一。(3)企業里雇員的行為直接接受所有者的監督,并以所有者的利益為核心開展各項工作。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基本含義
所謂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指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準確地揭示了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的內容,那么,相對應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指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信息所反映的數據、情況與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的實際狀況和結果不一致。會計信息失真包括特定項目信息與實際不符,整體信息對于事實不完整、不充分等。
會計信息失真的類型主要有三種:(1)規則性失真。它是指會計規則本身的缺陷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其主要原因是知識的相對性和人的有限認知理性。(2)行為性失真。它是指會計規則執行人未透徹理解會計規則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是無意而為之。(3)違規性失真。它是指會計規則執行人違背會計規則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有意而為之。每個組織的規則性失真和行為性失真具有一定的共性,都可通過會計制度的完善和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得到治理,而違規性失真由于是會計主體的故意行為,不同的組織有著不同的動機,本文主要針對兩類企業的這種會計信息失真進行分析。
四、兩種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深層動因
會計信息是企業會計人員通過運用一定的會計核算工具,付出自己的勞動而生產出來的一種特殊產品,它可以用來反映一個企業特定時日的財務狀況、特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是反映企業產出的一個媒介,可以作為企業產出的替代變量。根據經濟學的“產品供需理論”,會計信息作為一種產品,其供需主體的行為受經濟利益的引導,會計信息的生產過程就是用戶的需求水平和提供者的供給水平經過多次博弈,實現某種利益均衡的過程,那么企業失真的會計信息也就是這個博弈過程的產物。
1.信息提供者的利益驅動和真實會計信息需求者的缺失是國有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動因。
國有企業的經理與投資者國家是一種委托關系,在這種委托關系中,委托人通過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對人的經營行為實行激勵和約束,而這種激勵約束機制的實現要借助于會計信息。會計人員本是會計信息的生產者,但在國有企業兩權分離的產權制度下,由于所有者事實上的虛置,經理人員的權能得到了極大的擴張,會計人員作為國有企業的職工,其行為受經理人員的完全監控,會計核算和監督完全以經理人員的利益為核心,會計的價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經理利益,經理人員成為了實質上的會計信息提供者。
根據經濟學中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會計信息提供者的經理人員,他也是理性的經濟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他經營的目標。對企業經理來說,他自身的利益目標既包括直接的經濟報酬,同時也包括休閑娛樂、物質享受、職位升遷、社會地位和名譽成就等各方面。在國企經理對企業的委托過程中,其行為理論上應該按照委托的契約進行,他自身的利益也應通過完成契約來得以實現,但在國企兩權分離的產權制度下,一方面由于激勵約束機制的不完善,經理有空可鉆,另一方面由于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監管效率的低下,國企經理有可能通過會計作假,一方面掩飾在工作中出現的“偷懶”、揮霍國有資產等“敗德”行為,另一方面夸大經營業績以形成業績好的經營形象,得到契約規定的各種經濟利益(如獎金、承包兌現)和政治榮譽(如先進、勞模、提撥、升職),從而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國有企業會計信息的需求水平也是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決定因素。國企會計信息的需求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債權人、企業職工以及社會公眾等各方面,他們也都是相對理性的經濟人。對政府部門來說,它在經濟生活中具有社會經濟管理和國有資產所有者雙重職能。雖然在履行社會經濟宏觀調控、稅收管理、對某些特定行業進行管制的職能中政府部門有對真實會計信息的需求,但由于在履行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中,政府有關部門作為一個組織機構,它對國企經營管理的盈虧沒有直接責任,但政府部門官員的個人利益特別是個人的升遷卻與他所管轄企業的產值、利稅等經濟指標有關、有關部門出于自利的動機,往往希望那些經濟效益差的企業不要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甚至強制或暗示企業提供預定的資料,或者同企業合謀,共同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所謂“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就是政府有關部門對虛假會計信息需求的一種體現。債權人是真實會計信息的需求者,但由于我國的銀行政企不分、缺乏合理的信用風險控制機制和必要的競爭機制,地方政府和國有銀行的分支機構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為盡力占有更大的信貸規模而把資金風險轉移給銀行總行,銀行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往往流于形式,往往是在確定貸款項目后,再“制作”所需的會計信息,所以最終也未形成對國企真實會計信息的需求。至于國企職工,由于其行為完全受經理人員監控,他們在企業中經濟利益的實現往往依賴于經理人員各種利益的實現,所以他們也缺乏對真實會計信息的需求。
國企經理出于自利的動機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而代表國家的政府部門以及銀行由于產權制度的缺陷難以成為真實會計信息的需求者,因而失真的會計信息得以流通和繼續生產。
2.信息供需主體的經濟利益沖突以及低廉的會計作假成本是民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民營企業是一種主體所有權明確、產權邊界清晰并能人格化、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集中和統一的產權組織形式,它不會因為產權制度的缺陷而引起會計信息失真,但它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在現實中也常常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首先,會計信息,它并不是抽象的數字或文字,它代表了一定的經濟意義,具有一定的“經濟后果”,不同的會計信息將影響到不同主體的利益,它可以使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損。在民營企業,不同質量的會計信息對提供者和需求者將產生不同的經濟后果,因而會計信息供需主體的經濟利益就會存在沖突,這種沖突有可能導致民營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民營企業會計人員的會計核算以業主的利益為核心,而業主的利益目標就是稅后收益的最大化。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除了努力改進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外,千方百計尋找擴大經營所需資金以及竭力減少稅收負擔就往往成為業主常用的手段。為了籌資,民營企業希望能向銀行貸款或能找到合適的新合伙人,而這兩個融資對象都要求企業經營業績好,資產實力雄厚,但中國的民營企業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選擇的經營領域一般都是具有高度競爭性的,資產利潤率較低,于是民營企業就有了通過會計作假,粉飾經營業績的動機。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在稅收方面對民營企業并沒有什么優惠的政策,民營企業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便想方設法使稅收負擔盡可能最小化,少列收人多計支出就成了民企會計信息失真的具體表現。為了通過會計作假實現多重目標,民營企業的會計信息往往對不同的需求對象還呈現差異性,也就是說,會計兩套帳、三套帳的現象經常存在。
其次,民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之所以一直存在,還因為會計作假的成本遠遠小于因作假而獲得的收益。稅務部門發現會計作假偷逃稅款的行為時,一般也只要求補繳稅款再加點滯納金,很少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實行罰款,而且稅務部門對某個企業的檢查往往幾年才輪到一次。作為貸款單位的銀行,當發現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時,除了不放貸以外幾乎無計可施,而且民營企業在銀行能貸到款主要還是靠一些個人關系,所以銀行對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審查基本上是走過場,很少有銀行去真正檢查企業會計帳的。
四、兩種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針對兩種不同的所有制結構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表現形式,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治理對策。超級秘書網
一、資產減值準備的制度規定和重要意義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為何要對沒有發生只是可能發生的資產損失作確認呢?因為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著各種風險和不確定因素,所以制度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即要求企業在面臨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做出職業判斷時,應當保持必要的謹慎,充分估計到各種風險和損失,不高估資產或收益,也不少計負債或費用。確保資產的真實,符合資產定義(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要求。
我國目前的關于資產減值準備規定不僅說明了謹慎性原則的重要性,也是為了避免資產的虛增導致企業利潤的虛增,同時保證企業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可比性。需要注意的是,運用謹慎性原則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設置秘密準備,否則就屬于濫用謹慎性原則,將視為重大會計差錯處理。
二、資產減值準備的范圍
自1999年實施了壞賬損失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四項準備后,2001年財政部又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及補充規定,其中新增加了四項資產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委托貸款減值準備,由此擴大成了八項資產準備。
1、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企業在期末對各項短期投資進行全面檢查時,要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是指對期末按照成本與市價兩者之中較低者進行計價的方法)計量,將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損失,并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2、壞賬準備
企業在期末分析各項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時,預計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并對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計提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
3、存貨跌價準備
企業在期末對存貨進行全面清查時,如由于存貨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估計售價減去估計完工成本及銷售所必須的估計費用后的價值),應按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部分,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4、長期投資減值
企業應對長期投資的賬面價值定期地逐項進行檢查。如果由于市價持續下跌或被投資單位經營狀況變化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投資的賬面價值,應將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是指投資的出售凈價與預期從該資產的持有和投資到期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較高者。其中,出售凈價是指資產的出售價格減去所發生的資產處置費用后的余額。)低于長期投資賬面價值發生的損失,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5、固定資產
企業應當在期末對固定資產逐項進行檢查,如果由于技術陳舊、損壞、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從該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的較高者)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對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6、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企業應定期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檢查一次,并對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同上)進行估計,將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可收回金額的部分確認為減值準備,對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7、在建工程減值準備
企業在建工程預計發生減值時,如長期停建并且預計在3年內不會重新開工的在建工程,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同上)孰低計量,對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在建工程減值準備
8、委托貸款減值準備
企業應當對委托貸款本金進行定期檢查,并按委托貸款本金與可收回金額(同上)孰低計量,可收回金額低于委托貸款本金的差額,應當計提減值準備。
三、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以及對企業會計數據的影響
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增加當期費用,減少資產,減少當期利潤。如果少計或不計資產減值準備就會減少當期費用,增加資產,從而虛增當期利潤。
盡管企業已經普遍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要求開始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但是由于準則對具體情況界定的不明晰,在計提具體內容上沒有明確的計算程序,因此留給企業很大的選擇空間。
目前,八項準備中頻繁被部分企業當作調節企業利潤粉飾會計報表的利器的主要項目是壞賬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及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這幾項。以下筆者試對這四項進行淺析。
1、壞賬準備
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期末分析各項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并預計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對預計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企業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壞賬準備計提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在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時,企業應當根據以往的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等相關信息予以合理估計。
由于會計準則允許企業可以對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對于那些資產較好,會計核算規范的企業來說確實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使財務報告更能真實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反之,只能成為部分企業調節財務狀況的砝碼。調增計提比例,就會增加當期費用,減少利潤,還可以減少當期納稅。
2、短期投資減值準備
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在運用短期投資成本與市價孰低時,可以根據其具體情況,分別采用按投資總體、投資類別或單項投資計提跌價準備,如果某項短期投資比較重大(如占整個短期投資10%及以上),應按單項投資為基礎計算并確定計提的跌價準備。
由于準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用按投資總體、投資類別或單項投資計提跌價準備,給了一些企業靈活選擇的空間,使部分企業通過對計提方法的選擇――總體、類別和單項,達到左右利潤的目的。例如,投資類別分A、B、C等多種類別,其中A分a1、a2兩種,B分b1、b2兩種,C分c1、c2兩種。期末對各項投資進行成本與市價孰低計價,各項投資跌價損益如:a1為-200元,a2為200元,A類合計互為抵消;b1為-300元,b2為200元,B類合計為-100元;c1為400元,c2為-200元,C類合計為200元。分別按三種不同方法計算如:單項計提的跌價損益為:a1+b1+c2=-700;分類計提的跌價損益為:A+B+C=-100;總體計提的跌價損益為:A+B+C=-100。
3、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投資準則要求,企業應當定期對長期投資的賬面價值逐項進行檢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檢查一次。如果由于市價持續下跌或被投資單位經營狀況變化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投資的賬面價值,應將可收回金額低于長期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損失。企業持有的長期投資有的有市價,有的沒有市價,對持有的長期投資是否計提減值準備,可以更據下列跡象判斷。
對有市價的長期投資可以根據下列跡象判斷是否應當計提減值準備:市價持續2年低于賬面價值;該項投資暫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被投資單位當年發生嚴重虧損;被投資單位持續2年發生虧損;被投資單位進行清理整頓、清算或出現其他不能持續經營的跡象。
對無市價的長期投資可以根據下列跡象判斷是否應當計提減值準備:影響被投資單位經營的政治或法律環境的變化,如稅收、貿易等法規的頒布或修訂,可能導致被投資單位出現巨額虧損;被投資單位所供應的商品或提供的勞務因產品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被投資單位財務狀況發生嚴重惡化;被投資單位所在行業的生產技術等發生重大變化,被投資單位已失去競爭能力,從而導致財務狀況發生嚴重惡化,如進行清理整頓、清算等;有證據表明該項投資實質上已經不能再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其他情形。
這里所說的"判斷"主要是要求企業的會計人員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做出主觀的職業判斷。客觀的說,由于每個企業實際情況的不同和每個會計人員的價值觀的不通,可能會使判斷的結果有所偏差,這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有某些企業卻利用這個空子為達到自身目的,對資產減值在提與不提之間隨意判斷。
另外,從會計處理的角度上看,長期投資有成本法和損益法兩種。一般情況下,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成本法核算;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權益法核算(一般情況下投資比例不低于20%即可采用權益法)。權益法要求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當期損益要計入當期的"投資收益"(投資損失為負"-"表示),因此部分企業就根據自身的利益對被投資企業的投資比例在20%上下隨意變動,以致達到控制利潤的目的。
4、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準則規定,存貨跌價準備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量,如果某些存貨具有類似用途并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且實際上難以將其與該產品系列的其他項目區別開來進行估價的存貨,可以合并計量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存貨類別計量成本與可變現凈值。
當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市價持續下跌,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企業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于產品的銷售價格;企業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于其賬面成本;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減值的情形。
當存在以下一項或若干項情況時,應當將存貨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已霉爛變質的存貨;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由于準則允許企業對存貨的跌價準備進行單個或分類計提,以及對發生存貨計提情況的判斷由企業自行決定的靈活性,又不免給一些企業空隙可鉆。
四、相關實例說明
我們知道企業的會計行為受會計準則等制度規定的約束,但會計準則在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指導作用的同時還兼有一定的靈活性,給會計人員區別不同情況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和判斷余地,如同一會計事項的處理存在多種備選的會計方法或可由會計人員做出不同的判斷。準則的靈活性是為了讓更多的企業從實際出發多種會計處理方法并存為企業進行會計操縱提供了可乘之機,有些企業根據自身利益的需要選擇會計方法,操縱會計報表。具體的會計操縱行為多種多樣,現舉實例說明如下:
1、利用資產減值準備增加企業利潤
TCL通訊(000542)于2003年3月29日了一則《關于對公司2000年度會計報表所反映問題整改報告》的公告,公告顯示了TCL通訊2000年虛增利潤4952萬元的情況。其中包括少計壞帳準備4392萬元,少計存貨跌價準備2813萬元,少計長期投資減值準備685萬元。TCL對此事件僅解釋為會計處理不當、會計估計不當以及會計信息傳遞不及時、不真實等原因造成的,而有關專業人員卻有不同看法。1999年TCL通訊虧損17984萬元,如果2000年繼續虧損,則將被ST。
但是"會計處理不當、會計估計不當"就有蓄意作假之嫌。不計或少計資產減值準備不僅與與會計謹慎性原則背道而馳,還反映出上市公司依然難以擺脫年末粉飾報表的情結。而且在當時給投資者造成的重大誤導,也已經構成虛假陳述。
2、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減少企業利潤
當然每到年報公布時,也會出現一些形形的虧損企業,虧損的原因亦是多種多樣。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企業資產"縮水"形成的損失。這種現象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濫用謹慎性原則,設置秘密準備造成的。
ST魯銀(600784)在2002年度報告中顯示每股收益-1.07,虧損額高達2.65億元。實際上魯銀投資2002年度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24%和40%,但由于在期末因應收賬款、委托貸款、對外投資等資產方面的巨額計提高達1億元,使得管理費用劇增。這是導致公司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公司為此也帶上了ST的帽子。由于會計制度要求的追溯調整公司將2001年378萬元的盈利也調減為虧損2490萬元,連年的虧損使其成為了交易所首次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的企業之一――*ST魯銀。盡管巨額計提增加了當年的費用,卻降低了來年的費用。魯銀投資2002年第一季度的報告中顯示,公司已經扭虧為盈,實現每股利潤0.03元,凈利潤718萬元。
ST天鵝(000418)2002年年報顯示公司中期的每股收益由0.04元到年末的-1.15元,凈利潤也從中期近1628萬元的盈利到年末的-4.18億元巨額虧損。大量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是導致2002年虧損的重要原因。2002年年報顯示,公司的應收款和存貨計提減值準備高達4.5億元,擔保損失1.39億元。同時由于追溯調整,不僅讓公司三季度報告中盈利的2317萬元變為整個年度虧損,也使2001年業績也由2683萬元的盈利轉為-5750萬元的虧損。不僅帶上了ST的帽子,同樣也被實行了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ST天鵝。另外,在小天鵝公布的2003年一季度的季報中顯示公司已經扭虧為盈,凈利潤為2941萬元,每股收益0.08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61%。
如果說銀魯投資、小天鵝等公司的忍痛"瘦身"為了來年的輕裝前進,似乎還有一點積極意義的話,更有甚者則是完全為了替大股東買單。ST輕騎在2002年年報中稱,大股東輕騎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已經不能償還對公司的關聯欠款,為充分揭示風險,董事會全額計提相應賬目壞賬準備。34億巨虧中壞賬計提竟然高達42億元,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
諸如此類的公司不勝枚舉。事實證明,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已經成為企業調節利潤的砝碼,隨意變更會計政策也成了家常便飯。公司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一些政策達到自身的目的,其實最終的受害者仍然是投資者。一些企業對于由此產生的重大會計差錯也只是在公告里的某個角落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而已。例如小天鵝公司2002年年度報告中這樣顯示"由于發生漏計2001年度營業費用的重大會計差錯而追溯調減2001年度凈利潤8524萬元"等等類似內容。超級秘書網
五、對資產減值準備問題的幾點思考
應該說,資產減值準備的影響只是使企業潛在的問題進行了曝光,其實質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現階段實際情況看,我認為當務之急是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會計控制不僅具有規范企業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對于提升現代企業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財政部在2001年6月頒布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以下簡稱基本規范),基本規范的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對外投資、工程項目、采購與付款、籌資、銷售與收款、成本費用、擔保等經濟業務的會計控制。規范除了對"貨幣資金"有細則規定外,對其他各項經濟業務的會計控制僅就方法和檢查做了基本規定,使法律制度出現了真空段。
(2)會計人員提高自身職業道德,嚴格自律性管理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指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職業活動中所遵循的會計職業行為規范。會計人員不僅要精通業務,勝任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對需要反映的經濟業務的判斷和表達,應當基于客觀的立場,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嚴格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F實的會計實務中,業務素質、本位利益等諸多方面的原因使會計人員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可見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和自律性管理迫在眉睫。
(3)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
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毓纱蠊蓶|經常利用關聯交易,拖欠上市公司巨額資金,侵占上市公司資產,而結果往往是傷害中小股東利益,并最終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行和持續發展。
在企業集團的各項專業管理中,大量的內部控制活動需要通過財務會計系統來落實,許多重要的管理數據需要通過財務會計系統來反映,幾乎所有的經營決策都離不開財務會計系統的支撐。而在我國的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基礎管理薄弱、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因此,如何實現有效的財務控制、達到財務管理目標,往往又是企業集團管理的重點和難點。
正是由于財會系統在企業管理工作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和發揮的特殊作用,各級國家行政主管部門、企業集團的總部,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財務會計人員身上,期望通過對財會人員和財會工作的集中控制,找到一條強化管理和增加監督力度的途徑。
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財會人員管理模式及其不足
基于財會人員角色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國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客觀要求,各種類型的財務會計集中管理模式已應運而生,行政、事業單位暫且不說(2000年9月,財政部、監察部已聯合下發了《關于試行會計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見》),單是對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集團)的財會人員管理模式就有:財政部門統管會計人員、資金結算和會計核算工作,融會計服務和監督管理為一體的"零戶統管式";財政和主管部門通過行政發文向國有企業委派財會主管的"主管委派式";財政部門或國資部門聯合向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委派財務總監的"財務總監制";企業集團把會計從內部分離出來統一辦公的"集中辦公式";先將財會人員集中起來后委派到下屬單位的"集中委派式"等等。這些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的實施,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塞管理漏洞、規范會計行為、體現會計監督的嚴肅性、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的作用,在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
但是,上述管理模式存在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堵代導"。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夸大了財會人員在企業監督中的作用,過分地強調對下屬企業和單位的監控,使財會人員的定位產生偏差,難以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為企業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務和指導。有些模式還使財會人員凌駕于企業之上,把內部會計監督變成了一種外部強制性的行為,下屬單位成了政府或上級部門的附庸,影響了企業自身管理職能的發揮。對財會人員個人而言,由于集中管理后工作范圍與生產經營接觸面的縮小,財會同業競爭加劇,個人的升遷與發展受到了一定影響;由于經常處在企業的對立面,財會人員還容易被孤立或成為"擺設"。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上述財會人員管理模式下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也逐漸暴露出來。其一,由于我國現有的財會人員平均綜合素質不高,多數情況下還要接受主管部門和所在單位的雙重管理,要讓其肩負起對派駐企業的指導和監督重任,難度較大。要么財會人員為完成監控與所在單位形成對立,工作難以開展;要么財會人員被所在單位收買,實際監控難以到位。其二,企業管理依賴于企業的基礎工作,基礎工作離不開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在目前這種集中管理模式下,財會人員與所在單位是分離的,企業管理的許多基礎工作,如定額管理、預算管理、原始記錄的管理、財產清查以及有關財務的內控制度建設等等,往往處于企業、財務兩不管的境地。其三,在目前這種集中管理模式下,萬一下屬企業經營、管理出現不測,實際責任難以落實。單位領導可能指責財會人員監督不力,財會人員為避免承擔較大的經營風險也可能采取較保守的監控方式,上級(或集團)財會部門的領導也可能采用較強硬的監控手段,影響下屬企業的健康發展。其四,目前國企普遍忽視財務與會計工作的區別,在此前提下一味強調統一監控,可能出現會計核算監督掩蓋企業財務管理的現象,影響下屬企業的管理效能。
二、"財務"與"會計"職能分離的改進思路
現在的企業集團多數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組建的,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出資人所有權、企業法人財產權、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權的分離,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是一種委托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所有者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權,其目標是追求股東權益的最大化;經營者為人(或稱內部人),享有經營權和勞動報酬索取權,其目標是追求自身薪酬、待遇和榮譽等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與經營者效用目標的不一致,在內部人控制企業主要經營活動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內部人以犧牲股東利益為代價來實現個人效用最大化的問題。在這種企業內部,財會人員一方面要為經營者在加強經營管理,確定企業內部激勵機制、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作用,協助經理履行理財責任和經營責任;另一方面要及時、準確、完整地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然后據實向所有者報告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理財狀況?,F實生活中,由于財會人員的直接利益與企業經營者緊密相聯,財會人員往往迫于壓力而站在經營者的立場上,弄虛作假,文過飾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損害。因此,為了抑制經營者急功近利、懈怠無能、粉飾浮夸或藏收匿利的行為,在對企業財會人員分類的基礎上,由代表所有者的上級部門、企業集團總部對所屬企業會計人員(不包括財務人員)實行集中管理或委派,仍不失為強化基礎核算、保證信息質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
在目前條件下,通過對會計人員的集中管理、考核和約束,至少可以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解脫會計人員對企業領導的人身依附,削弱企業對會計工作的干預力度,比較完整地體現所有者的受托責任。其次,從體制上把會計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轉化為部門與單位之間的矛盾,通過部門與單位之間的磨合、溝通,降低內耗,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強化會計人員的專業監督職能,有利于有關制度、政策的落實,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另一方面,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職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分離,從集中的財會人員中選拔具有管理才能、具備較全面的專業知識、綜合素質較高的財務人員"歸還"下屬企業,令其專門參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和管理,并運用其財會專業知識和技能指導所屬企業的生產經營實踐,使企業內部各項專業管理形成閉環,提高企業現有管理水平。財務人員"歸還"企業,是對上述財會人員集中管理模式的補充和完善。
三、一種企業集團財會人員管理模式的框架
(一)總體原則:
在集團的統一領導下,實行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職能的分離,會計人員由集團集中委派,財務人員由基層單位自行聘任。
(二)基本要求:
寓會計監督于日常服務,以財務管理促效益提高。做到"財務管理制度化,會計核算程序化,工作手段電算化,傳遞信息網絡化。"
(三)組織體系:(略)
(四)職能描述:
1、集團財務會計管理總部:負責集團基本財經政策的制訂,資金宏觀調度和管理,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實施宏觀管理并定期進行檢查,組織對財務、會計人員進行日常管理、專業培訓和考核等;
2、資金結算中心(或內部銀行):負責集團日常資金的調配、融通和管理,為集團內部單位之間提供結算、信貸及相關金融業務服務。各基層單位只能在資金結算中心開設內部結算賬戶,所有外部銀行賬戶由資金結算中心統一管理。資金結算中心按會計核算點設置分支機構,各開戶單位辦理所有資金結算業務(代出納)。
3、各會計核算機構:由集團總部委派會計人員設立,按集團業務類型、地域和業務量設置獨立于服務單位的滿負荷核算機構(類似行政事業窗口單位,接受群眾監督和舉報),配備最經濟合理的會計人員,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有關會計法規的規定,負責相關單位的會計核算、報表編制,并通過對原始憑證的審核實施會計監督,保證提供有關企業生產經營的真實信息。會計核算機構的職能重在客觀反映,而不參與和干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計人員應竭盡全力全方位滿足基層單位會計核算及相關之需,想單位之所想,急單位之所急,并全方位接受委托單位的監督。
4、基層單位財務機構(或財務人員):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由集團財務、人事部門推薦,基層單位聘任,成為所在單位的一員。財務人員應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知識和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管理等專業技術方法,加強所在單位基礎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開展經常性的財務分析,參與公司日常管理和運作,為所屬單位管理與決策服務。一般財務人員應較長時間為同一單位服務,以深入理解相關業務。
(五)信息傳遞:
1、財務人員是所在單位內部業務核算、統計核算和會計核算之間的紐帶和橋梁,應敦促、指導有關業務部門開展業務、統計核算,并將有關原始單據及時傳遞到會計部門進行會計核算。
2、財務人員要協調好單位與財務會計部門、人員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自己的財會專業知識對會計資料進行分析并及時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本單位領導出謀劃策。
3、會計核算機構應定期向被服務單位和集團總部反饋有關會計信息,提供相關會計資料、報表,同時提供隨時即時查詢和電腦聯網查詢。記賬憑證、各種報表由會計核算機構負責編制,定期返還所屬單位歸檔保管。
4、資金結算中心與會計機構聯合辦公,分別負責,信息資料共享。
5、各單位在具體財會業務問題上出現分歧,由本單位財務人員與會計核算機構進行協調,共同商討可行的解決辦法,以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有序、合法進行。重大事項可通過集團財務會計管理部門協調解決。
6、由集團財務會計部門組織,利用電腦網絡、定期例會、各種書面材料等形式,及時傳遞財務、會計系統運行中的有關信息,針對問題及時解決。
(六)人員管理:
1、建立內部財會人才市場,創造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環境,使真正的人才通過內部競聘進入集團財會隊伍。針對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外部招聘部分人員。
2、集團在崗財會人員經考核和內部競爭,在保證財務人員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將財會人員劃分為財務人員、會計人員兩類,同時按如下層次實行分層管理:集團財務主管、集團會計主管、基層單位財務主管、核算機構會計主管、財務會計、會計核算員、出納員。
3、按照集團統一制定的財務、會計崗位職責,對在崗財會人員實行分層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養,保持各層合理的智能配比、年齡結構和報酬級差。基層單位財務主管條件成熟時可擔任同級相關行政職務。
4、會計核算機構、資金結算中心人員由集團統一管理、考核、發放報酬;財務人員由所在單位管理,報酬由所在單位考核發放。集團可按核算業務量向基層單位收取一定費用,并通過內部協議形式明確服務的內容和雙方的責任和權利。
5、財務、會計人員之間可以交流,不設固定交流期限。
6、財會人員的教育培訓由集團財會部門統一組織,通過有針對性地提高培訓、有選擇性地外部培訓、定期的法規政策培訓和后續教育等方式,以及經常性的理論研討、內部交流和思想教育,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
7、定期對財會人員進行綜合考評。會計人員以集團財會管理部門考核為主,并綜合被服務單位反饋意見,按考評結果確定獎懲、淘汰與被考核人報酬掛鉤。財務人員以所在單位考核為主,集團財會管理部門提供業務方面的參考意見,按考評結果確定其業績、報酬、升遷或調離。
8、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評比活動,對優勝者給予獎勵。
(七)業務監督:結合集團內部審計監督,可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八)總結:
1.教學內容無法與現有市場環境相適應。
在我國經濟體制逐步完善過程中,高科技的運用使得企業的制造環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一些先進的管理模式對企業的運營環境產生了影響。而對這些外部環境的分析結果也將影響企業的成本核算結果。而傳統的成本會計教育也只是學生在某一特定環境下,進行對于生產工藝過程和基本生產耗費的了解,并采用傳統的產品計算方法對產品的成本進行計算、編制成本報表。這種教學方式中忽略了外部環境對于成本核算的影響,從而使得學生無法根據不同的外部環境對成本計算方式進行選擇,以至于無法滿足企業對于成本核算的需要。
2.教學手段單一且被動。
由于成本會計的強理論性,使得在學習過程學生常常面對繁多的理論內容,不利于對于知識的系統掌握。而在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中,其理論教學的核心是對各種費用進行歸集、分配與計算生產成本,使得學生在學生過程中容易失去興趣,產生煩躁情緒,進而由老師進行被動的單方面的知識灌輸。從而影響教學質量。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傳統的以自然媒體為主的教學手段已經得到改變。但成本會計的教學手段仍然是自然媒體為主,由于成本會計主要是通過成本數據的前后勾稽關系來反映核算流程,而這些成本核算流程大多是通過表格體現出來的,所以傳統的教學手段在對于知識結構的表現力上有所欠佳,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系統化理解。
3.教學考核方式的單一片面。
成本會計這一學科在現實社會中是一門實際應用較強的專業,而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實踐經驗,而傳統的成本會計的考核模式也以理論知識為側重點。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從而忽略了實踐能力。而且單一的考核方式在成本會計這一學科并不能很好的適用。在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中,其面對的除了大量的原始憑證外,還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而如果無法根據不同的環境做出相應的核算工作上的調整,則會使得得到的成本核算結果缺乏實用性。如果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只是片面的強調理論,無法根據不同的環境進行與之相適應的成本核算工作,這樣會使在高校的學習變成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
二、關于《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建議
1.完善現有教學模式,與現有市場環境相結合。
高職院校在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但其教學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所以在教學上也應該更加注重實用性。在成本會計的教學改革上,應該根據其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現有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對于現實案例的引用,使教學重點從原本的純理論方式逐步過渡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學生在對于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結合實際案例,這樣不僅能改善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同時也能使學生對于成本會計的理論知識有更靈活的運用。加大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現代傳媒技術的引用,使學生能對知識有更好的了解。由于在成本會計的教學實驗中大量涉及原始憑證的匯總、記賬憑證的填制、賬簿的登記等工作,并且上述內容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原始的教學媒體無法很好地闡述其中的因果關系,而現有的基于網絡的會計實踐體系(“教考評”一體化系統)可以將大量的數據、表格、憑證和賬簿放進教學課件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我校的改革方向是建立“教考評”一體化系統,通過控制學生學習過程來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2.創新教學考核模式。
在成本會計教學效果的考核方式上,基本還是采用期末一次的閉卷考試,這種考試方式雖然能很好的檢驗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但由于成本會計在實際的應用中有很強的的靈活性,所以傳統的考核方式無法檢驗學生在對于知識的運用上的能力,所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在考核過程中加入模擬企業實踐這一環節,通過建立在“教考評”一體化系統的“成本會計課程教與學”和“某企業成本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可邊學邊實踐,反復練習,達到熟練掌握各種費用的分配和結轉、各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以及成本報表的編制,學生在期末的時候,進行24學時的綜合實訓,并由“教考評”一體化系統進行打分,從而完善考核過程中對于實踐能力的考核。
三、結語
(一)基本原則。企業在對內部財會人員進行績效考核時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體系,一個科學有效的考核體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公平性原則,企業在對財會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的過程中,要以事實說話,不能僅憑個人喜好對任何財會人員的績效考核產生不公正的結果,要堅持以客觀的態度和公正的立場進行企業財會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其次,規范性原則,企業在對財會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的過程中,要使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到監督活動中來,保證財會人員的績效考核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有序進行,同時績效考核的整個過程都要以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為準,要按照嚴格的秩序進行,才能保證績效考核的規范性。
(二)設計評判指標體系。開展相應工作,對企業財會人員的業績進行有效的點評要以建立財會人員工作業績評價體系為中心,我們要加強對業績評價體系加強重視,企業在進行財會人員業績考核的過程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設計出相應的定性和定量指標,在選擇評價指標時要重視其是否具有代表性,或者積極考慮財會人員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判斷,保證評價的結果是不帶有任何個人感彩的,而是非??茖W合理的。
1、定性指標。定性指標是指評價的結果需要評價人能夠運用客觀的語言和方法將財會人員的真實結果進行有效評價,在這里,評價的結果是無法通過數字的具體內容來進行表達的。在現代企業對財會人員進行定性指標的評價過程中,最常見的內容包括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完成工作內容的難易程度、有效控制內部會計和科研的能力等。
2、定量指標。定量指標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包含了兩種類型,即基本指標和崗位指標。崗位指標是指針對財會人員是否有效遵守了《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和企業內部實際而具體的工作內容的評判,在進行對財會人員業績的評估過程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根據公司內部財會人員的個人工作內容的不同,可分為稽查崗位指標、出納崗位指標和核算崗位指標等。
二、企業對財會人員激勵機制的建立
(一)基本原則。建立針對財會人員的激勵機制,有助于增強財會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因此企業要積極按照相關原則制定激勵機制,以確保激勵機制能夠對員工起到最佳的鼓勵作用:首先,按需激勵原則,企業在對員工進行激勵的時候,一定要注重以員工的真實需求進行激勵,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員工的個人特點,進行不同的激勵方法;其次,重視精神激勵,企業在對財會人員進行激勵的過程中,不要只重視物質獎勵,要加強對員工精神上的鼓勵,使員工感受到自身企業的主人翁地位,在工作中更加盡職盡責,對財會人員進行獎金和物質上的獎勵,是對員工工作進行肯定的基礎,而精神上的獎勵則是保證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加強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有助于員工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創造出更多的工作成績。
(二)將激勵機制與財會人員績效考核相結合。在促進員工自身發展,有效將財會人員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進行結合,有助于員工在接下來的工作過程中充分調動自身積極性,為企業創造出更好的業績水平。首先,激勵機制的建立,要將企業財會人員的想法和建議進行采納,使財會人員參與到激勵機制的建立過程中來,這樣做能夠確保企業的激勵機制具有較高的透明度,保證激勵機制在實施過程中的公平與公正,這樣能夠提高財會人員對該機制的認可度,加強員工對企業的信任程度;其次,企業應將傳統的激勵機制進行轉變,不要只重視為員工提供更高的職位和職稱的獎勵,而是要積極跟進財會人員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激勵機制的建立,充分考慮財會人員的收入和工作表現等細節,為了能夠充分體現企業的激勵機制效果,可以通過加大業績工資的比例來進行;最后,企業應以公開的原則,向員工公布財會人員的業績情況及所獲得的激勵分配情況,使企業的激勵機制透明度增加。
財會控制即為財務會計控制,是基于企業中財務會計工作人員以國家金融法律及財會制度為參考標準,進一步制定出來的一種處理手段,其目的是對企業日常財務活動進行指導、組織及監督,最終實現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同時使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降至最低化,從而為經營目標的實現奠定良機。一方面,對于財會控制來說,其主體部分首先是董事會,是基于現代企業制度的條件下,董事會對經營者財務約束及控制采取的一種加強措施。另一方面,財會控制的客體包括人、及商業銀行財務各項資源,比如資金、技術及信息等。除此之外,財會控制的目標是使企業的財務價值實現最大化,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穩健發展。由此可見,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要想使各類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充分應用財會控制機制便有著實質性的作用。
二、財會控制機制在防范商業銀行風險中的應用分析
1.不良資產風險的防范不良貸款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帶來了很大程度的阻礙,同時不良貸款也是屬于金融風險的一種表現。因此,應用財會控制機制,使該類金融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便顯得極為重要。首先,利用財會控制機制,便需要對外部借款企業做出一定的規范,比如在會計信息的提供方面需要具備準確性及完整性,對于注冊會計師來說,需要對借款企業進行詳細分析,了解借款企業的資金周轉現狀、獲利及償債能力等,在做出理論分析之后,然后判斷借款企業是否符合借款條件,以此不免不良貸款風險的發生。與此同時,商業銀行還需要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客戶信息管理平臺進行開發。將借款企業的各類會計信息錄入計算機當中,進一步構建具備完整性的信貸信息數據庫,以此為獲取借款企業的異常情況提供幫助,使借款企業重復抵押及多次擔保的現象實現有效避免,從而使進入企業信貸資產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積極實施商業銀行會計監督機制首先,需對會計核算的基本工作進行強化,并加強會計事后稽核工作,將會計核算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其次,對于一些重要崗位,需要實施相對應的制度,比如定期輪換制度及交流制度等,對重要崗位會計工作人員的思想動向進行時刻關注,以此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再則,需要應用有效的策略,使會計印章及重要會計單證的管理得到有效強化。將財會控制規章制度體系作為參考標準,做好會計部門的檢查及輔導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查找出來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改正之后及時反饋,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需追究到底,以此使會計監督的權威性充分有效地體現出來。
3.對會計考核機制進行完善,使業務操作風險實現有效避免前臺業務操作失敗也會引發風險,該類風險被稱之為前臺業務操作風險。該類風險主要的致因包括財務制度的不完善、越權交易的出現及支票欺詐現象的發生等。為了使該類風險實現有線避免,完善會計考核機制便顯得極為重要。一方面,需對檢查力度進行擴大,注重查找問題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學會反思,對于管理過程的不規范現象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并且還需要對責任進行落實,比如:查核工作人員如果發現重大弊端促使商業銀行受到巨大損失,需讓造成損失的相關人員承擔失職的責任。另一方面,學會利用科技手段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對于前臺業務操作風險管理,便可利用相關的綜合管理系統,使前臺業務操作及管理能夠實現信息化,將一些由于手工操作所存在低效率的工作用計算機代替,從而為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依據。除此之外,在管理方面需力求創新。例如,在和保安押運企業簽署票據交換及庫存款包交接合同的情況下,可通過事先商量,讓票據傳遞及現金調撥風險損失由承包人來承擔,以此使商業銀行業務操作風險實現有效降低。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