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2: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機服務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做為唯一依法管理農業機械的農機監理部門,今后的工作量也會增加,擔子也會加重,責任也會更大。然而,我們現在所運行的管理模式卻遠遠落于機械化發展的步伐,不能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這一點將最終成為阻礙農機監理發展的拌腳石。所以我們必須順應時展需要,制定長遠發展規劃,改革我們現有的落后的管理模式,為農機監理在二十一世紀有一個較快發展奠定基礎,那么,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形勢下,應如何應對高速發展,不斷更新的農業機械進行以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呢?
一、基層農機管理服務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基層農機管理服務組織是指以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為骨干的鄉村農機服務組織?;鶎愚r機管理服務組織具有穩定、健全的鄉鎮農機管理服務體系,是農機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鶎愚r機管理服務組織主要任務是宣傳執行國家有關農機化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承擔農機管理、安全監理、新機具和新技術的推廣、人員培訓、農機作業經營、維修等社會化服務,根據主管部門的安排,利用農作物成熟期的時間差,組織農機跨區作業,以提高農機的作業效率、降低使用成本?;鶎愚r機管理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農機手的入戶辦證和安全生產,為新機具推廣、技術培訓、配件供應、機具維修、作業經營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務。
二、我國當前農機管理服務中存在的問班
1.基層農機管理體系不健全,技術力量薄弱。
原縣屬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在撤、擴、并后完全由縣下放到鄉鎮管理,鄉鎮農機員任行政干部,或抽調到其它業務部門去,農機管理這一基層職能難以履行。鄉鎮、村級農機服務組織也不鍵全,有的鄉鎮有名無實,有的已被鄉鎮政府擻銷,有的被企業兼并,而村級農機管理與服務組織大部分已不存在。幸存的農機管理服務組織技術力量非常薄弱,技術基礎好的人已外流,人老體弱者從事農機服務已力不從心,而且對新技術、新農機也了解不多,有的農機網點不但技術設備簡隨,甚至有的從業人員未經培訓就上崗。
2.服務范圍較窄,服務體系中缺少“龍頭”企業
多數縣(市)級農機服務體系中,還有一定的服務范圍和內容,也有一定的活力,但少部分縣(市)級農機服務站農機服務內容單一、范圍不廣。鄉鎮級農機服務機構服務范圍更狹窄。原先受國家資助、有一定影響力的農機服務公司(站),目前已人無影、站無跡了.而尚在的鄉鎮級農機服務機構缺少“龍頭”企業,部分鄉鎮農機服務站服務品種單一,缺少活力。
3.農機服務人員素質不高,不能適應農機化發展要求
鄉鎮農機人員普遙存在人員老化、素質偏低的問題。絕大部分鄉鎮農機人員是從70年代中期進站工作的,由于人員參差不齊、文化索質不一,缺乏系統的業務培訓,知識不能更新,難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影響了農機服務,尤其是新式農機具的推廣工作.鄉鎮、村級農機服務隊伍中,不少從業人員由于沒有通過系統的技術業務培訓,不符合農機化發展要求。如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產品跟蹤服務等與農機化發展需要和用戶的要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4.機管理和服務工作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機制,宏觀調控手段不力
農機化服務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如購樣機、搞試驗和示范推廣等,如果政府對農機服務體系建設、農機化推廣應用的投人減少,特別是對那些經濟不發達的縣(市)農機管理服務機構,必然給工作帶來困難,影響這些地區農機化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也不夠。一些部門除了收費外,很少關心農機的發展,這樣只能加重農機戶的負擔,嚴重影響農民發展農機的積極性。
三、完善基層農機管理服務的對策
1.大力宣傳,提高對加強農機管理和完善農機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農機服務體系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教興農的橋梁和載體,是農業產業化的有力支撐,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也是農機化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一定要大力宣傳大農業生產中農機的作用,把農業現代化與農機化發展緊密的聯系起來,使農機工作在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2.完善農機安全管理體制。
(1)健全體制。鄉(鎮)一級由縣農機局根據一定的配備標準,派駐農機安全管理員,當地人民政府不得抽調去完成其它工作。
(2)職權法定。農機安全管理機構的職權必須由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享有執法主體資格,縣農機局加大農機安全監理執法檢查力度,查處重大農業機械安全事故和違法案件,指導基層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和業務培訓。
3.提高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綜合素質
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素質是農業機械化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只有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素質提高了,才能科學地操作各種現代化農機工具,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機效益;只有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素質提高了,才能自覺遵章守法、杜絕違章操作;只有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素質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服務于農村經濟。提高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的素質,是實現農村機械化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加強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業務培訓。通過培訓,增加專業知識,增強服務觀念,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作風,造就一支作風過硬、品德優良、知法懂法、精通業務的基層農機管理服務隊伍,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4.加強農機站自身建設,做好綜合管理
首先是制定各項制度。一是工作分配制度:把各項任務細化、指標量化,使人人有目標、個個有職責。二是考核制度:根據各自分工不同,實行干部年終考核百分制。三是獎懲制度:實行“三獎勵”、“三結合”即以獎勵為主,獎勵與懲罰相結合;以表揚為主,表揚與批評相結合;以精神獎勵為主,精神與物質相結合。以此來激勵干部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推動整個農機管理目標的實現。
第二是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設立服務監督臺,熱情解答機手咨詢,接受群眾來訪,“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優質服務”,使農機管理規范化、社會化。
四、結語
農業機械化管理是指國家農業機械主管部門依法在其職權范圍內,對農業機械及其從事相關活動的單位、組織或公民實施管理的活動。農機安全監理是農業機械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行政執法的一項重要職責。各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在“依法行政,規范管理,優質服務,確保安全”和服務農村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畢占偉.基層農機管理中的不良現象及該采取的措施[J].農業機械化與電氣化,2004,(04)
[2]崔學東.加強村農機管理員隊伍建設[J].農業機械化與電氣化,1999,(04)
論文關鍵詞:跨區,麥收,農機,經濟人,神威
隨著機械化的普及提高,各地聯合收割機購置量不斷增加。但由于其本身特有的投資高,時效短,回報周期長等特點,各地聯合機主人為了較快賺回成本,便根據我國麥熟從南及北的規律而選擇跨區作業。
但是有些機手抱著希望而去,卻帶著遺憾而歸。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作業市場監管不力,引入機具方服務不到位。跨區作業是按市場規律操作,但離不開當地農機部門的監管,否則作業市場將散漫無序,機手利益無法得到保障。機主每到一地,往往人生地不熟,容易與當地的麥農產生糾紛矛盾。一方爭分奪秒,人疲機乏,恨不得一下子把地里的麥子割完;另一方恨不得把錢塞進人家口袋,把自家的麥粒早一時歸進糧倉。在這樣緊張氣氛中,雙方難免起些摩擦,甚至激化成矛盾。機主一般怕惹事生非,耽誤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多是忍氣吞聲。有急紅眼的麥農試圖攔截過路的割麥機,在沒有成功的情況下,一幫人將收割機砸壞。這種矛盾的存在,大大影響了跨區作業機主的積極性,于是,“農機經濟人”這種新型職業誕生了。
這種經濟人絕大多數是當地人,他負責的業務,一方面聯系外地收割機,向機主提供當地麥田面積、麥熟程度、麥收價格等信息,另一方面當機主到達目的地后,充當其代言人。這樣既加快當地麥收進度,又能防止機主受到麥農刁難,而保證機主順利取得勞動保酬。因為這類經濟人大多數在當地有社會背景,社會關系搞得來,又有處理問題的經驗。經濟人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保護了麥農和機主雙方的利益,而深受麥農和機主的歡迎。作為回報,經濟人能從中提取每畝大約10至20元錢的好處費,一個麥收下來,也能弄個盆滿缽溢。
論文摘要:論述了加強農機信息化宣傳的重要性,分析了淄博市農機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以期為加強農機信息化宣傳工作提供參考。
農機信息化宣傳是農機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加強農機信息化宣傳工作,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引導、激勵、監督等功能,有助于把黨和政府有關農機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及時準確地落實到基層、農戶;有助于傳播普及農機化先進技術,弓1導和促進農機結構調整,推進農機產業發展;有助于加強農機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取長補短,互相啟發,互相借鑒,促進農機化工作的開展;有助于與社會各部1’]的溝通交流,提高農機化工作的地位。
淄博市非常重視全市農機信息化工作,目前全市農機化信息網站已經建立,各種信息報送的制度和規定已經制定,信息上報進一步規范,網站內容也曰趨豐富,上報信息都以電子郵件方式報送,切實做到了信息發送及時、準確,使全市農機化信息報送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1農機信息化宣傳的重要性
1.I農機信息化宣傳是農機化工作的重要內容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也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信息化在促進經濟發展、推進民主政冶、服務社會民生等方面都有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在信息時代,信息就是知識,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農機信息化宣傳工作是一項關系到農機化發展全局、影響到社會輿論環境的重要工作。實踐證明,農機信息化宣傳工作在宣傳農機化政策,展示農機化發展成就、凝聚各方力量、溝通領導和基層、服務農機化決策、推進政務公開、樹立部門形象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機信息化宣傳工作的成敗得失.關系到社會各界對農機化工作的認知水平和支持程度、農機化行業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農機化行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農機化事業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進一步重視和加強農機化信息宣傳工作,既是新時期農機管理部門行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又是推進農機化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輿論保障。
1.2農機信息化宣傳是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現代農業的需要
任何一個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都需要宣傳輿論的有力支持。新聞輿論的力量,同樣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機、支持農機的輿論氛圍,是農業機械化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通過宣傳農機化發展成就,有效地提升農機部門的社會地位,提高廣大農機工作者對農機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機化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通過宣傳農機化的重要作用,為農機化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調動和激勵廣大農民、機手以及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農村生產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宣傳農機化工作的典型經驗,推動農機化系統的工作交流,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工作方法、工作機制和工作作風的轉變。通過宣傳新的農機實用技術.不僅把致富信息傳授給廣大農民,還可以運用市場信息手段,引領農機產品進入市場轉化成商品。農機管理部門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行電子政務辦公,提高辦事效率,節約行政成本,提高農機管理服務水平。
1-3加強農機信息化宣傳是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
幾年來隨著中央、省市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機化事業發展步伐加快。農民已進一步享受到了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但是隨之而來一些新的需求相伴而生。比如:一些農民對農機重點推廣的新技術、新機具(玉米聯收機和小麥免耕播種機等),不熟悉、不會使用,還需要農機部門提供技術方面的信息服務嘲;目前社會上仍存在一些制約農機發展的因素和一些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如新技術尚不成熟、不適合小地塊作業的機具),不同程度地挫傷了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需要通過信息的渠道及時去反映、去呼吁,促其早日解決。這些都對農機信息服務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淄博市農機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部分農機管理部門對農機化信息體系建設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信息工作沒有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二是投入不足,農機化信息網絡建設發展緩慢;三是信息網絡管理隊伍不穩定,人員專業素質較差,不能滿足當前信息工作的需要;四是信息服務水平較低,對開拓農機化信息服務市場缺乏研究.許多信息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五是信息采集、處理系統比較落后,信息、傳輸滯后。 3對策
3.1深化認識。加強領導
加快農機信息化建設決不是簡單地把傳統管理事物搬上計算機網絡,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政府工作流程的整合與優化重組,打破空間與部門分隔的限帶,切實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農機信息化建設中要統一認識,工作到位,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設,并大力推廣研究開發出來的成果,使之應用于生產,變成現實生產力。通過產業信息化、管理現代化、決策科學化、經營集約化推進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政府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加強管理、營造機制的作用,為不斷優化農機結構,適應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需要,向產前、產中、產后環節延伸,提供詳實信息,做到“五到位”,即思想認識到位、領導力量到位、機構人員到位、資金投入到位、組織協調到位。
3.2加強建設。推動農機信息化進程
任何體系的正常運轉,離不開支持它的軟、硬件設施。農機信息化建設,人才是關鍵。針對當前農機系統信息化人才匱乏的現狀,采取弓1進與并舉的方式,加強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信息人才隊伍建設,強化人力資源開發,以滿足農機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同時,加強對現有農機化信息工作人員的培訓,以適應農機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從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快速、便捷、實用、互聯的優勢,為農機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供高質量、高標準的信息,逐步形成橫向相連、縱向貫通、綜合性強的農機化信息系統[31。盡快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農機信息網絡體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資機制。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有力地推動農機經營管理方式和企業組織方式的變革,以加快農機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3.3增加農機化信息采集。提高信息質量
信息的采集是農業機械化信息網絡體系建設的基礎。信息收集要針對農業、農村發展新階段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應農民在農業結構調整、發展效益農業中的新需求,突出重點,從政策信息、市場信息、科技信息和農情信息人手,積極采集各類農機化信息。信息服務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報刊、簡報、傳真和電話等多種媒介,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立體的信息服務窗口。如何及時收集最基層、最真實的原始信息,并整理、加工為有用信息加以利用,是農業機械信息化網絡體系建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淄博市各基層農機部門織不健全、辦公設備落后、信息人才缺乏、與農機用戶、市場及廠家聯系不夠緊密,不能及時了解基層農機動向、沒有一定的信息交流途徑,從而造成信息與基層的脫節。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采集體系,是當前農機信息網絡建設的當務之急。解決的辦法:~是完善信息上報制度,即:在全市各區縣農機部門成立信息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將當地的農機信息上報上市農機局,市局辦公室對各區縣上報的信息及時加工處理,重大信息采集后隨時上報省級農機管理部門;二是加強農機管理部門和農機用戶、生產者的聯系,隨時了解基層群眾對農機工作的信息反饋;三是與兄弟省市農機部fq建立廣泛的聯系,以及時了解最新的農機科技信息和農機發展動態,做好信息傳遞;四是做好信息管理,提高信息質量。在保證信息采集量的基礎上,要有一支較強素質的信息管理隊伍,還需要一個加工平臺,對采集到的信息依據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加工成有用信息以便及時利用。
論文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然而,農業機械的故障也逐步增多,從而使得農機故障維修質量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該文主要是對我國農機故障維修管理的現狀進行探討分析,從中找出問題所在,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農村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民對高新農機具的要求與日俱增。尤其是大中型拖拉機及先進農機具的大量應用,這就要求農機經營者迫切需要高質量、專業化的農機維修技術服務,確保農機的正常運作。由此可見,很有必要進一步對農業機械的故障維修質量管理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分析,從中找出問題所在,并提出相應的維修措施,對農業機械的正確使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1.我國農機維修質量管理的現狀分析
a.農機維修網點人員專業素質低
調查顯示,我國許多地方的農機維修點的維修人員專業素養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大多是子承父業的,既沒有獲取相關文憑,又沒有經過有關農機維修的專業培訓,從而專業知識和修理技能更新慢,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并且根本解決不了高新農機具的修理業務。
b.農機維修設備簡陋
許多農機維修點還是使用幾十年前的農機維修設備,無專用的檢測和維修設備,也無意引進當今的先進設備。在農機維修過程中,農機維修人員通常是憑眼觀耳聽和經驗來判斷故障,從而使得故障排除和修理質量檢測缺少技術手段。
c.部分維修網點無證經營
由于缺乏足夠的成本和缺少融資渠道,使得有一部分維修網點不得不采取別的方法來維持生存,例如存在無技術等級證經營或者是修理工無職業資格證書,無證上崗等現象較多。由此可見,農機具的維修質量難以保證。
d.農機維修配件市場質量管理難
因為,農村的農機維修點往往存在點多、面廣的特點,并且農機維修配件門市部經營分散,不利于進行統一管理,使得管理相對薄弱,假冒偽劣配件容易融入到農機維修市場中,同時質量糾紛時有發生。
2.加強農機維修質量管理的對策
a.強化技能培訓提高維修質量
因為,在農機維修管理體系中,相關農機維修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與農業機械的維修質量管理息息相關,并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很有必要加強對農機維修人員的技能培訓。這就要求國家相關部門結合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對從業人員定期進行農機維修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班,切實地提高農機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進而提高農機維修的質量。
b.大力宣傳農機維修法規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機械維修開業技術條件》和《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從而更好地體現出我國政府對農機維修管理工作的支持與監管。在此大背景下,更需要地方農機主管部門必須大力配合中央的工作,要采取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方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大力宣傳農機維修相關規定,從而確保農機維修人員的維修工作能夠更好按一定的規定進行,并提高農機維修的技術水平。
c.抓好設備更新配件管理
在我國農機維修質量管理過程中,把好農機維修設備技術檢測工作的關,能夠切實地提高農機維修人員的技術檢測水平,并保證農機維修的高效進行。同時,還要求農機維修監督管理技術人員必須要定期地對維修網點的維修設備進行相應的檢查,并督促業主經常自檢。還規定有關檢測設備盡可能地定期送有關部門檢驗,然后,由維修主管部門對修理網點的設備每年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不符合要求的維修設備或者是超過報廢年限的配件,必須要禁止使用并及時更新,從而為提高我國農機維修質量提供可靠保障。
d.加強農機維修市場監督力度
要確保我國農機維修模式高效、有序地運作,必須要加強網點證照的管理力度,對維修人員無資格證或者是無證經營的要按照《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辦法》給予行政處罰,或勒令其停業整頓。同時,還要及時處理農機維修質量問題,對發生的農機維修質量和服務糾紛,必須通過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相關的技術鑒定,根據鑒定結論確定質量責任。此外,相關管理部門還應及時向維修經營者提供新的修理技術信息和工藝規范,督促農機維修網點采用新工藝、新技術,以便更好地適應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從而促進我國農機維修水平不斷提高。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農機維修工作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這就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農村農機維修的質量監督管理,還要求維修網點務必定期配合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抽檢配件質量,加大假冒偽劣農機配件的打擊力度,把好農機維修配件的關,杜絕不合格的配件流入農機維修市場,保證農機具的維修配件質量。只有這樣,從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采取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并且加強農機維修規定的實施和相關政策的出臺,才能實現我國農機維修網點專業化和規范化管理,并提高農業機械維修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立巖,韓玉福.農機維修市場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對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08.03
[2]袁守斌,徐 莉.依法推進農機維修管理工作健康和諧發展[j]山東農機化.2007.12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農機化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社會對農業機械化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針對新的形勢,分析了當前新疆職業教育農機化專業中存在的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專業地位、質量、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問題,提出應對這些問題必須面向市場,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師資水平,以改革采迎接挑戰。
進入21世紀,我國農業已全面邁入以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特征的歷史時期。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使農業機械化在內涵上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新形勢和新任務對農機化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改革和創新農機化職業教育,培養出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農機化技術人才,以適應農機化事業的發展。
1 當前職業教育農機化專業存在的問題
1.1農機化專業地位沒有真正確立
近年來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越來越被政府和社會所認可,但由于傳統和習慣,農機化的專業地位在新疆地區還沒有真正確立。我國農業高等院校原來大多設有“農業機械系”或“農業工程系”。但由于近年來,招生和就業一直困擾著整個農業工程學科,因此各高職院校在多年辦學的基礎上。以農業工程這一工科專業為生長點,不斷拓寬學科領域,生長出眾多的工程學科,如機械工程、機電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與技術、交通機械等屬于工學門類的專業,雖然學科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學科的發展已在很大程度上與原有的名稱不相符,使得真正的農機化專業逐年萎縮。同時許多農業機械中專學校在地方政府的干預下,或與其他院校合并為綜合性學院,或升格為高職學院,中專層次能保留的只是少數。阿克蘇地區農業機械學校2002年3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由阿克蘇地區原農業學校、財貿學校、衛生學校、文化藝術學校和體育運動學校六所學校合并組建成立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為發展拓展新專業,原農業機械學校合并后成為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機電水利系,農機化專業作為原主打專業現已基本停止招生。截止目前,全疆各地州農業機械中專學校中已有昌吉、博州、伊犁、阿勒泰、哈密、阿克蘇、和田轉制或合并,農業機械化專業的調整和削減過于集中,對新疆今后農機化的教學和人才培養極為不利。
1.2農機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及定位不準
在對農機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定位上各地雖做過一定的探索,但主導思想仍定位在面向農機事業或企業單位,培養技術型、管理型干部上,這與目前農機化的服務范圍、形式和崗位群是不相適應的,也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不相符。隨著新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管理和執法功能的加強,新疆對農機化人才的需求將出現新的變化,特別是對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質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面對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西部大開發的深入以及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和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新疆職業院校與目前農機化的服務范圍、形式和崗位群不相適應,從而滿足不了農機化發展的要求,畢業生的就業率也逐年下降。
1.3農機化課程設置不能滿足農機化發展的需要
由于目標定位不準,課程設置難以滿足社會對農機化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課程涉及范圍太窄,與新疆農牧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機采棉技術、園林業生產機械、農產品精深加工機械、畜、禽集約化飼養與草原畜牧業機械以及與農機化市場相聯系的農機推廣與銷售、農機信息化服務等相關知識和能力都相當缺乏,這樣的課程設置與現代農業所要求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不相適應。
1.4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條件有待改善
教學內容方面,以我校農機化專業所開課程為例,專業課程,多數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全國農業學校統編教材,內容較陳舊,南方、北方的教學內容基本一致,這與農機化的地域性是相矛盾的。地域性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機化服務的內容也不同,教材內容只有充分考慮農機化服務的地域性,才能構建符合當地社會需求人才的知識與能力結構。教學條件方面,農機化專業的實驗室存在以下問題:①可供使用、操作的農具太少;②由于農業機械產品的更新換代,原有教具已不再適用。③農機維修與故障診斷的實訓環境太差;④校外實訓基地不夠穩定;⑤開發和應用農機化服務方面的教學軟件太少。
1.5人才培養的質量不高
人才質量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多年來,各高職、中職院校農機化專業在人才培養質量上下了一定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農機化專業的畢業生大多數在農機行業工作,他們在農機管理、培訓、推廣等工作崗位上,相對非專業人員具有明顯優勢,為農機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各類新型農機在農村廣泛應用,他們又普遍感到知識的不足與滯后。通過對近年阿克蘇地區農機學校農機化專業畢業生的調查反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在學校雖然學到了一定的農機化理論知識,但實際操作、維修等技術水平較低,動手能力差,遇到實際問題難以及時解決。
(2)學校的教學工作與農機化發展實際有一定的距離,教師的知識更新跟不上農機化發展的步伐,導致畢業生所學知識與實際不相適應,面對大量新機具、新技術束手無策。
(3)因課程設置的原因,學生對農業生產過程缺乏了解,農機應用與農藝脫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機的管理與應用。
(4)學校對學生一專多能的培養做得不夠。因基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學校培養知識面廣,適應力強,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人才。
2 采取的措施
2.1確立人才市場化觀念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的配置同其他資源一樣,將通過市場來配置。因此當前必須轉變理念,確立人才市場化觀念。凡是社會和市場需求的人才,就是職業教育應該培養的人才;應該圍繞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來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知識結構,不應拘泥于原有的傳統和觀念。當然,由于人才培養的滯后性,培養目標的確立應有預見性和超前性。
2.2調整農機化專業的課程設置
目前設置的農機化專業仍以種植機械為主,已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農機化專業人才要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就應以廣義農業為服務對象。農機化應從過去側重的種植業和田間作業機械橫向發展到林業、畜牧業、漁業等機械化,縱向擴展到農副產品貯藏、加工、運輸及銷售的機械化,這就需要各種各樣的工科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為使農機化專業的畢業生能適應市場的要求,應適當增加經濟管理、計算機應用和設施農業等相關課程。
2.3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新型農機技術和機具的不斷出現,現行教材總體上與農機化發展的需要、人才培養的需要還有很大距離。學校要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組織教師編寫有關的實用技術教材,賦予老教材新的信息,合理增刪內容,增加應用性課程,在教學中要精講多練,注重實際操作技能培養。
[關鍵詞] 農機化 發展 建議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2-0218-01
說過: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而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
當前,建水縣臨安鎮正面臨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隨著建水優先發展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的確立,臨安鎮城市化發展的快速推進,臨安鎮的農業及農機事業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能夠把握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對于一個農機工作者來說很是值得思考并為之努力。
1 臨安鎮農機化發展狀況
臨安鎮自2003年7月實現三鎮合一以來,共有國土面積358平方公里,15個村委會,111個自然村,262個村民小組,14個社區。全鎮有戶籍人口50122戶165954人,其中農業人口92795人,占63.6%,全鎮有耕地面積65515畝,機耕面積達31000畝,農業機械總動力7464.56萬瓦特,擁有大中型拖拉機54臺,小型拖拉機160臺,農用排灌機械4483臺,1540.42萬瓦特。共有農機戶2161戶,農機從業人員2189人。農田水利建設逐步加強,實現壩區、半山區排灌面積達80%以上,山區實現排灌面積50%。隨著農機具數量的增加,農機作業量逐年增加,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 當前臨安鎮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中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臨安鎮是一個典型的人多地少鄉鎮,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一畝,受自然環境、政策環境、經濟狀況、人口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機化在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制約因素,還不適應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主要表現在:
2.1 主要農產品的種植仍然停留在手工作業階段
由于人大地少的原因,主要農作物如:水稻、蔬菜、水果等作物的機械化生產水平低。水稻是我鎮種植面積最大、單產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但水稻機收水平100畝都不到,機械化栽植水稻面積基本沒有。蔬菜、水果的栽種收獲大多停留在人力和畜力生產的低層次發展水平上,生產效率不高,實現不了規模經濟效益。
2.2 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難的因素影響
世界各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只有農業勞動力因轉向非農產業而不足時,才適宜推進農業機械化。由于臨安鎮二、三產業不夠發達,城鎮吸納不了進城農民,再加之大部分農民鄉土情結嚴重,不愿離家打工,農業勞動力向三、三產業,向發達地區的轉移十分困難。
臨安鎮由于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度低,大多數農民仍停留在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發展階段,土地向公司、種植大戶、專業戶流轉的步伐很慢。土地流轉不了,富余的農村勞動力也就轉移不了。
3 加快我鎮農機化發展問題的思考和對策
建水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臨安鎮農業經濟規模和產值又占全縣的半壁江山,臨安鎮農機化的發展程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國家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農機部門應牢牢把握住這個機遇,強化農機在大農業中的基礎地位,以建設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社會化服務為主線,以節本增效為核心,突出“興機富民”,著力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
3.1 對農業機械化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
根據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要求,繼續發展水稻、蔬菜,經濟林果產業。從過去主要側重于農業機械保有量的增長轉變為“量”和“質”的雙重提高;由側重于農機動力增長轉變為向增加作業機具、配套農具傾斜;由側重于大型農機具增長轉變為向中小型農機具傾斜;由單項作業機具的增長轉變為向復式作業機具傾斜。
3.2 建立和完善農業機械化相適應的農村經濟體制
在家庭經營基礎上發展農業機械化,必須以高度發達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條件。應在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壩區,如城郊、永善等村委會培育農村土地市場,開展土地流轉,逐步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業機械化實施創造條件。鼓勵農業生產經營者共同推廣、使用、合作經營農業機械和開展跨區作業服務,提高農業機械利用率、降低作業成本;要積極引導和扶持發展各類農機專業大戶、機具租賃和技術服務公司以及其他農機服務中介組織,逐步形成新型的農機服務產業鏈。二是積極引進推廣實用、經濟、高效的中小型農機具,以適應我鎮的農田水土情況,使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盡快地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以提高農業機械使用效率和農業綜合生產效率,為我鎮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增添動力,進而為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合諧建水打好基礎。
4 結論
筆者在論文寫作期間實地走訪了臨安鎮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及縣農機全作社,專題就上述所提的發展對策進行了調查了解,得出了以下結論:
4.1 農業機械化的結構調整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而在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4.2 農機小型化的發展對于提高廣大農村的機械化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5 謝辭
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張升明,他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他循循善誘的教導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給予我無盡的啟迪。
論文摘要總結了保護性耕作在青海省互助縣的實踐狀況,分析了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加快推進保護性耕作的對策措施。
保護性耕作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表,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耕作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區農作物及牧草的種植,是效果最好的一項旱作農業技術。我縣逐步開展了保護性耕作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并取得了成效,為大規模實施保護性耕作積累了成功經驗。
1保護性耕作在我縣的實踐
互助縣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接壤處,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溫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植被生態環境較為薄弱,農田、水蝕風蝕嚴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分能力低下。由于災害頻繁,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近幾年,我縣進行了免耕、深松、覆蓋等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縣政府的支持下,我縣農業部門在農業區設立了長期試驗區,開展保護性耕作試驗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認為保護性耕作適合我縣縣情,具有顯著的保土、保水,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抑制農田地表揚塵,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和增加農民收入等優點。為了加快保護性耕作的示范推廣進程,我縣啟動了保護性耕作示范工程,這標志著我縣保護性耕作的示范推廣進入了新的階段。
我縣保護性耕作的推廣應用目前還處在發展階段,具有以下特點:①政府重視和推動。將保護性耕作的技術攻關、技術引進、示范推廣分別列入相關的計劃和項目中予以支持,縣政府將保護性耕作納入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規劃、實施計劃和政策措施;②實施區域和應用對象正逐步拓展。保護性耕作的應用區域由農業區向農牧交錯區擴展。應用作物由小麥、油菜擴大到雜糧、牧草等,逐步形成多種技術模式;③技術培訓形式多樣,宣傳工作有聲有色,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農業局結合當地情況,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保護性耕作機具現場演示、示范宣傳和技術培訓活動,不但提高了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普及程度,而且還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還存在以下問題:①部分機具還不配套。急需填補空白,已經研制出的部分機具適應性不強,性能不穩定,有待改進完善;②農藝不配套。如對保護性耕作條件下的灌水技術、施肥技術、雜草病蟲害防治技術等的研究較少,不能有效指導生產;③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農民對實施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意義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推廣尚難,適合農村實際的推廣機制有待進一步探索;④部分關鍵作業機具性能不穩定,可靠性不高,機具選型上不能滿足坡地作業要求。
2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意義
(1)保護性耕作是保護農田、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必然選擇。保護性耕作通過深松少耕、地表覆蓋,可以增加天然降水入滲,大幅度減少地表徑流和無效蒸發,增強抗旱節水能力。多年的試驗表明,在我縣采用保護性耕作可以減少地表徑流量50%~60%,減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保水、保土效果十分顯著。
(2)保護性耕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治理沙塵暴的重要途徑。我縣是沙塵暴發生嚴重的地區,是沙塵暴和浮塵天氣的主要塵源,來自于不合理開墾的土地和過度翻耕的農田。保護性耕作通過秸稈殘茬覆蓋,可以降低地表風速;作物根茬可以固土,秸稈可以擋土;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強了表層土壤之間的吸附力,改善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從而可以有效地減少農田揚塵。(3)保護性耕作是節本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實行保護性耕作,一般只需要秸稈地表處理、深松(每3~4年1次)、免耕施肥播種、除草、收獲等,比傳統耕作工序減少一半以上,效率高,能耗低,生產成本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保護性耕作可以實現糧食增產和生產成本降低,使農民收入增加(一般為20%~30%)。據統計,小麥平均增產138kg/hm2,油菜平均增產144kg/hm2。
3加快推進保護性耕作的對策
(1)堅持政府推動方略。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補貼。同時,對機具生產和機手作業服務實施減免稅收和農機用油優惠等政策。
(2)堅持長期示范宣傳。通過開展宣傳培訓,建好核心示范區,引導農民自覺采用先進技術,促進保護性耕作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
(3)堅持農機與農藝結合。不斷創新和完善技術體系。在借鑒發達地區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農機農藝結合,借鑒與技術創新結合,試驗研究保護性耕作栽培模式
和配套機具,是保護性耕作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針對具體地區的自然條件、種植制度、經濟水平開展適應不同類型區、不同作物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病蟲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機具等方面的試驗創新,逐步解決當前示范推廣中的機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術模式等瓶頸問題,并加快技術的組裝、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廣泛應用。
(4)做好免耕播種機的開發、生產。在大面積推廣之前,應首先解決免耕播種機和除草劑問題。隨著保護性耕作向不同作物、不同區域擴展,對免耕播種機的種類、質量等都會提出新的需求。必須加快研制、篩選大批性能可靠、適合我縣縣情的免耕播種機和其他機具,組織好生產供應,以適應保護性耕作大規模推廣應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