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2: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誠信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文章從目前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入手, 在認真分析影響畢業論文質量主要根源的基礎上, 碩士論文進而提出了如何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幾點對策, 為今后提高成人教育本科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 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論文質量
畢業論文是成人教育會計學本科教學的最后一個重要教學環節, 是衡量其學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通過這一環節, 旨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 獨立完成某項較為完整的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實際能力。另外, 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準確的查閱、分析、整理資料, 形成科學思維方法、嚴謹工作作風、創新意識, 逐步實現知識積累向能力生成的轉化, 真正提高畢業生綜合能力,以適應自己所從事工作崗位的需要。為此, 研究如何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問題很有必要。
目前, 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 在時間安排上占本科教育整體時間的 25%左右, 且各環節都有嚴格的要求和具體的規定, 為確保畢業論文質量提供了保證。但是在實際執行中, 無論是指導教師還是學生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給予高度重視, 導致論文質量不高。其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 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
1.1 論文選題存在一定的缺憾
首先, 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原則及要求基本是沿用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的畢業論文進行的, 與成教會計學專業的實際存在一定的偏差。如: 成教論文選題多是由全日制本科論文題目篩選而來, 多側重于科研領域的新觀點、新問題; 少有體現會計實踐中的新現象、新業務、新問題的選題。致使學生不知如何入手, 對今后的工作缺乏較直接的指導意義。
其次, 部分論文的選題本身前人已經作過不少的探討, 而且在這些論文已有不少的成果, 但我們仍就沒有跳不出已有的、舊有的模式,老是“ 舊瓶裝新酒”。
1.2 論文創新意識有待加強
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要求學生在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 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會計理論、會計專業知識來撰寫畢業論文。新的會計理論的產生, 都來自于會計工作實踐, 但又不等同于會計實踐, 它帶有一定程度的科學創新, 論文中的某些觀點必然反映會計學科的發展趨勢。然而絕大多數學生的畢業論文主要是對書本知識或文獻資料的簡單堆砌, 很少提出自己對已有理論新的闡釋或運用, 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1.3 論文撰寫格式不規范
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 有的成教學生并沒有圍繞選題認真地進行調查研究, 搜集資料, 閱讀有關文獻。而是只滿足于圖書資料、網上資料、專業教科書, 閉門造車、拼湊論文。結果是表現為撰寫畢業論文技術不規范, 缺乏平易生動的文采和嚴謹縝密的邏輯性, 內容重復, 結構不合理, 格式不規范, 缺乏說服力, 更談不上解決實際問題。
1.4 論文答辯有待夯實
論文答辯是考察成人學生畢業論文的真實性和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環節。按照正規的答辯程序, 答辯人首先簡要介紹論文選題的原因、論文的主要內容、主要觀點及研究價值, 然后答辯委員會人員就論文中的相關問題向答辯人進行提問, 以考核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學生在答辯過程中, 由于前期工作欠扎實, 對論文中的問題淺入淺出, 與論文知識密切相關的深入問題很難回答出來, 答辯委員會人員只能根據答辯者的簡要說明, 簡單地提一、兩個問題了事, 答辯有時只是流于形式。
2. 影響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因素分析
2.1 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
在成人教育的學生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參加工作以后由于種種原因再接受教育的, 其學習目的功利色彩較濃, 部分學生急功近利, 只求結果, 不重過程。至于畢業論文, 思想上只想交差了事,通過網上下載、購買等途徑, 東拼西湊, 匆匆應付, 甚至抄襲別人的文章等。根本沒有把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作為提高自身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好機會。
2.2 缺乏足夠的專業訓練
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不一定要求在觀點等方面有全“ 新”的價值, 體現出什么“ 學術進步”, 但論文結構與內容展開要基于會計實踐, 以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為手段, 經過縝密論證, 得出科學結論。然而現實是學生學術規范意識淡漠, 平時缺乏必要的訓練, 更談不上學以致用了。從摘要到前言, 從問題剖析到參考文獻, 有的學生只是從期刊上或文獻資料上摘錄一些資料, 然后拼湊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畢業論文。可以想象, 如此形成的畢業論文內容上很難有自己的新意, 形式上也是差強人意。
2.3 部分指導教師責任心和師德意識不強
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 客觀上存在有的指導教師責任心不強, 面對物質利益降低對學生的要求; 在論文指導工作上敷衍了事, 缺乏與學生定期的交流和必要的指導, 中期檢查公式化, 不能因病施治, 對癥下藥; 審閱畢業論文時, 對畢業論文的內容不求甚解, 重“ 面子”輕“ 里子”, 造成論文破綻百出, 經不住推敲。
3 提高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3.1 引導成教學生正確認識畢業論文的重要性
畢業論文是成人本科教育最后一個正規的訓練過程, 因此,應加強對學生和指導教師的誠信教育, 提高他們對畢業論文寫作重要性的認識。召開由指導教師、學生參加的畢業論文動員會, 從管理部門及指導教師專業的角度, 詳細說明論文的目的及要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培養和激發他們設計的動機, 從思想上引起重視, 引導學生在論文寫作上加強自律, 以誠實的態度做論文。通過動員會, 建立起指導教師和學生的聯系, 將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工作落到實處, 另外, 學校還加強監督和檢查, 以利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確保畢業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
3.2 進一步強化成人教育畢業論文管理措施
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 進一步加強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管理和規范工作, 對成人教育畢業論文工作的指導思想、過程管理、格式要求、評分標準、組織管理等要做明確細化, 要統一設計封面格式、題目審批表、中期檢查表、指導教師評語表和答辯記錄表等, 明確規定成人教育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指責和管理人員職責。
一是, 建立畢業論文導師組, 實行責任追究。規范指導教師的指導責任、管理部門的管理責任, 并建立問責制。指導教師在畢業論文的指導過程中, 要定期通過
--> 電子郵件或 qq 視頻和學生交流, 幫助學生解決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另外, 還要勤于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掌握好論文的寫作進度, 確保證論文質量并如期完成。管理部門應對畢業論文的整個寫作過程進行督促和檢查, 建立和完善預答辯制度, 及時通報存在的問題。如有瀆職, 追究部門和個人責任。
二是, 嚴格把好命題關, 努力做到論文選題結合會計學專業實際。學生選題時, 要根據本人的基礎、崗位層面和興趣選擇恰當的題目, 確定論文選題要體現“ 教學、科研、實踐”三結合原則, 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盡量結合科學研究、實際工作和現實問題, 要適合成人教育學生的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 鼓勵學生大膽創新。題目確定后, 還要征求指導教師的意見, 避免題目過大難以完成論文, 必要時可由指導教師和學生一起確定論文題目。
三是, 做好論文撰寫過程中的檢查監督工作??梢罁榷ǖ囊娒鏁r間表, 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和教師的到崗情況; 檢查學生論文進展情況、階段性任務完成情況; 了解學生對教師指導工作的意見、要求; 聽取師生對畢業論文工作組織、管理的意見, 以更好的完善本專業的畢業論文管理制度。
四是, 嚴格答辯程序和評分標準, 同時實施激勵措施。畢業論文導師組要認真地選拔答辯委員會成員, 注重不同研究領域成員的配置, 在認真評閱學生論文的基礎上, 按照既定的答辯程序, 公正合理地進行答辯, 做好答辯記錄, 客觀公正地評定學生的論文成績。對于優秀論文和不及格的論文實行二次答辯和復議制度。同時建立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和優優秀畢業論文獎勵制度, 以形成積極的導向作用, 充分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3.3 強化成人學生學術規范的訓練
在制定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教學計劃時, 應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體現在教學中。比如, 開設學術規范的相關課程, 從選題、搜集資料、確定論點、結構語言到表述方式等畢業論文的各個寫作環節, 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指導, 使他們掌握畢業論文的寫作知識、寫作規格、寫作要求和寫作方式, 從而為寫好畢業論文奠定基礎。
總之, 要提高成人教育論文的質量, 還要從服務于學生入手,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 要為學生提供很好的條件做保障。比如,從信息、圖書資料、實驗條件、實驗場所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做論文的條件。另外, 可采取校企聯合共同指導畢業論文。要結合成教生的特點, 可以將畢業論文的開題時間提前, 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減少學生學習時間與工作時間的沖突。要有適當的靈活性,可對畢業論文篇幅要求適當放寬, 加強質量要求, 避免湊字數而大段抄襲文獻資料。
參考文獻:
【1】袁小勇等.怎樣撰寫會計論文【m】.北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3.
2、如何提升財務會計的職業判斷能力
3、淺談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4、小型企事業單位會計監督
5、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思考
6、集團公司會計委派制研究
7、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生存發展的探討
8、論謹慎性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運用
9、淺析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10、對資產減值會計有關問題的思考
11、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12、會計計量對企業會計收益的影響
13、談會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要求
14、談如何做好一個出納員
15、商譽的計價與會計處理初探
16、論知識經濟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17、論企業成本核算與分析
18、關于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
19、論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與對策
20、淺談會計誠信與職業道德
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是一項偉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內容全面,意義深遠,覆蓋行行業業,牽動方方面面,需要全民動手,人人參與。但對某個不同行業、不同人員來講又各具特色并各有側重。對財經戰線財會人員來講就應該在全面落實“八榮八恥”的基礎上,重點要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當今財會工作實際相結合,具體講就是要與提高財會人員綜合素質,搞好會計打假、治理目前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恪守會計誠信等項工作相結合,并使這些工作出現突破性進展。誠信屬于精神范疇,是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同時它又是市場經濟的精神支柱和重要基石。一個企業缺失誠信,如同建筑在沙灘上的空中樓閣,也可能會有暫時的興隆,但那是一時假象,很快就會隨著真象的暴露,失去用戶、丟掉市場,走向衰亡;一個財會人員,一旦缺失誠信,不僅會丟失工作崗位,而且還容易帶來會計信息失真,甚至引發經濟犯罪。不僅使自己身敗名裂,而且還會影響一個單位乃至社會的經濟秩序,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所以,對財會人員來講,會計誠信,不僅與“八榮八恥”中的“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這一條有關,而且與其它各條也都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從目前會計造假、營私舞弊的主要原因看,幾乎每一原因都與財會人員的政治素質、個人品質和職業道德有關。
會計信息為什么會失真?主要原因不是因為財會人員的業務水平低,不會做真賬所為,而主要原因在于財會人員的個人素質和品質問題。有的是迫于領導的授意,為保官保職,違心地做假賬,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有的是為個人和小集團利益,比如為公司上市,為企業偷稅漏稅等有意作假;還有的甚至是作假賬者通過欺上瞞下、弄虛作假而挪用公款,貪污揮霍國家財產等違法行為,本身就是危害祖國、背離人民、愚昧無知、好逸惡勞、損人利已、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逸、八毒俱全的經濟犯罪者。這些事實說明,會計打假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需要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大環境下通過綜合治理,多/!/渠道推進,全方位實施,從而形成較強的政治攻勢和濃厚的氣氛,效果更好。所以當前全國人民認真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提倡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大好形勢為結合實際,搞好會計打假,搞好會計誠信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社會基礎,我們應該抓住機遇,認真貫徹落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要全面學習,認真領會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精神實質,為會計打假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日益深入,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的道德觀念,如競爭意識、市場意識、效率意識、風險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等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市場經濟本身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消極因素必然在人們的思想道德和人與人的關系上有所反映,有的生產經營者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甚至本末顛倒;有的為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引發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有所滋長。在經濟生活領域,諸如見義忘利、損公肥私、摻假制假、偷稅漏稅,不講信用,欺詐行騙、做假賬、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等現象屢有發生。這些消極現象不斷腐蝕人們靈魂,污染社會風氣,干擾甚至破壞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建設,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許多消極影響。畢業論文格式范文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解決和治理這些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政治意義。因此,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榮辱觀,讓人們明于榮辱之分,才能知榮棄恥,褒榮貶恥,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從而凝聚人心,激發活力,在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之利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消除其消極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所以當前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八榮八恥”的精神實質,結合本職工作和思想實際,徹底消除消極影響,真正在頭腦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今后做好本職工作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論文摘要:為了滿足市場的發展趨勢與需求,會計高等教育需要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不僅要賦于學生馬上從事專業工作的能力,更要賦于學生自我終身學習和創新的能力。本文從會計高等教育的目標、課程設置、教學組織與管理3個方面探討了目前我國高等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思路,以不斷完善我國會計高等教育。
我國經濟近30年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會計改革及其國際化的進程,我國會計僅用短短20余年時間就走過了西方國家百余年所走過的路程。目前,我國會計人才在推動企事業單位財務規范化管理、保障社會公眾利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市場經濟秩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校際走訪、同仁交流和調研中我們發現,會計高等教育在培養觀念、教學方法、課程建設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在會計國際化進程中,會計準則逐漸驅同,但會計教育和國外發達國家并沒有拉近距離,大部分院校都對會計高等教育有強烈的創新需求。
一、會計高等教育的目標
教育目標定位對于確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均有直接影響。我國會計教育界對于會計高等教育目標問題一直沒有停止討論。目前我國會計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目標的同質化(或教育大眾化)、重數量輕質量、重視專業技能教育忽視職業倫理教育等短視問題。各高校本科培養方案中對目標的基本描述為: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素質優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曉國際會計準則、現代會計管理方法與技能,并具備相鄰專業基本知識,具有科學的組織會計工作、設計會計制度等能力,能在各類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國內外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會計實務和會計鑒證、咨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會計專門人才。
這種強調學生在高等教育期間集中掌握某些知識或技能,在畢業時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專業人員,將會計高等教育當成學生職業勞動的最后訓練場的教育目標定位,使學生不能不斷完成自我知識更新以應付變化極快而又日趨復雜的社會生活的?!叭绻覀儼呀逃韧谙驅W生的頭腦灌輸事實和法規,而不是讓他們理解真正的含義和相互之間的關系,那就完全可以認為教育就是浪費時間。這種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如同不會獨立思考而只會機械執行的機器,他們只會在某一狹窄的領域中做常規的工作。如果他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無法適用規則的新情況,他們就會不知所措,容易犯下災難性的錯誤。因為他們對行動的基礎即基本原則,并沒有真正充分的理解和掌握……”(Walton 1917,281)。
老子云: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睍嫺叩冉逃龖摻探o學生比會計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東西,培養學生在未來成為一個具有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專業人員,重視其終身教育。終身教育關注學生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應該在高等教育期間集中掌握工具性的知識,掌握繼續學習的技能,并且培養其在畢業時形成必備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專業認同感。因而,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增加鼓勵本科學生盡早參加研究活動的部分,重點應在于培養分析及概念性思維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記憶職業準則。
二、課程設置
我國大學會計教育課程體系一般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素質教育課程”。近年來,我國高等會計教育課程體系一直在進行改革,但改革的重點始終是放在專業課程要不要分方面、門數是增加還是減少、理論課課時壓縮、實踐課比重增加等方面,并未有實質性的突破。原先遺留的課程內容交叉重復的問題、知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又增加了過份強調實踐、壓縮在校時間、增加學生為尋找工作的時間等新問題。鑒于此,應根據終身教育的思想,突破會計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思維定式。終身教育理論使高等學校的課程不再單純地追求某一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取而代之的是,更強調學科本身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打破傳統的學科知識結構,將相近的學科知識內容重新進行整合,形成新的課程體系,突出學科本身的完整性,不再強調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從而減少了過分專業化所帶來的缺陷。
會計高等教育的目標、理念是通過課程體系與內容以及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落實來實現的。在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誠信危機的背景下,如何進行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架構、實現會計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各高校會計學專業建設的關鍵問題,會計高等教育中培養模式的設計應做到如下三點:
(一)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
會計高等教育分為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會計高等教育必須賦予會計人才的知識包括一般知識、通用管理知識和會計專業知識。對會計專業人才能力和知識的培養在培養模式的設計中應做到“由雜而博、由博而?!?。在打好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礎上,廣泛涉獵文、史、哲、藝等知識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雜”、“博”的必要條件。在課程體系中應當注意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權衡,對此人們的觀點各不相同,怎么設置更為合理,仍然是個難題。近幾年,部分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增設了基礎教育課程,降低了專業教育課程在全部課程的比例,傾向于實行厚基礎、寬口徑的通才教育。筆者認為一味地增加基礎教育課程、弱化專業課程未必可行,在調研中發現,有的院校在基本體系不變的情況下,每年都進行微調,以探究最優設置。
(二)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有機結合
在打好扎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會計高等教育還應重視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能力的培養,不僅在理論教學中應合理使用互動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還應通過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強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除了需要設置工商管理大類平臺實踐教學環節如金工實習、機械制圖實習、統計方法運用實習、社會實踐調查外,還需要設置會計專業實習,如設置模擬實習、專業認識實習、學期論文和畢業論文等。各高校需要如何設置取決于培養目標的基本定位,比如培養的目標定位為培養工業企業會計人才,就需要設置金屬工藝、機械制圖等理論和實踐課程;如果為培養金融會計人才,這些課程就可以不選擇。
模擬教學是會計高等教育中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為了加強學生對會計實際工作的感性認識,需要通過專業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逐漸完成理論學習與實踐環境的結合。通過校內模擬實習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獲取信息能力、決策方法運用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加強學生科研、語言文字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培養,可以設置學年(或學期論文)、畢業論文。論文是培養學生捕捉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能力和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專業技能教育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共修
不正當競爭和會計信息失真既損害了廣大消費者和誠實經營者的正當權益,同時也使企業本身失去社會的信任,會計的公信力損失,情節嚴重的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只強調專業技能而忽視倫理道德,或許成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傷。在我國會計高等教育中應重視專業技能教育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共修,不僅要在培養方案中增設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還應將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之中。在我國加強信用文化建設,深入開展誠信道德宣傳教育,任重而道遠。
三、教學組織
我國大部分學校會計學教學計劃和采取的教材,還延續以往的模式,從抽象的會計概念、原則、等式講解,再到具體各項業務的會計處理,最后到會計報表的編制。在教學方法上也仍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 “教”為主的單向理論知識流動、學生相對被動、甚至于會被教師催眠的狀態。在教學手段上,基本上仍然以“粉筆+黑板”等自然媒體,而較少采用多媒體或其他現代化教學手段,即使用多媒體,也不能將講、板書、多媒體有效結合,其結果是學生不容易接受,有的學生到學期末才明白這科是在講什么,有的到畢業還沒明白會計到底是做什么樣的工作。
通過英美等發達國家會計學教育來看,更重視目的性,在教材和課程安排上是從最終做什么入手,如會計學課程向學生們展示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哪些步驟來完成,在各步驟操作中應遵循什么原則進行,將會計要素、會計等式、會計原則融入各步驟,學生容易接受。教學內容的組織上,改變了傳統的方法,教材中所附的習題或案例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變得非常多樣化,強化會計的職業判斷意識,以培養學生分析、表達、交際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會計教材也不再是作為教學材料的唯一依據,而只是作為若干教學材料的一部分,財經新聞等也是教學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方法上應突破傳統教學方法,采用更為靈活、機動并與實踐有效結合的互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網絡教學法等,并解決如何改變長期以來的單純理論知識教育,甚至是狹隘的專業知識教育的問題;解決如何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問題,解決如何使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問題;解決如何使學生將學到的東西轉化為適應千變萬化的外在環境的潛在能力和內在的精神品質,從而實現人才終生發展的問題。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水平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建議。
總之,會計高等教育一定要分析市場的發展趨勢與需求,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但要注意會計高等教育又不能完全跟著市場走,會計高等教育要根植于市場,同時又要高于市場,因為市場是不斷變化著的,不僅要賦于學生馬上從事專業工作的能力,更要賦于學生自我終身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使培養的會計人才將來能夠引領市場。
參考文獻
[1] 張春穎.論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培養模式的架構[J].長春大學學報,2007,(08).
[2] 張春穎、王穎.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管理保障體系的構建[J].中國電子商務,2010,(11).
[3] 張春穎.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研究與改革[J].長春大學學報,2011,(12).
[4] 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Z].財政部(財會[2010]19號).
一、會計職業判斷的特點及原因
會計職業判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履行法定職責時,基于會計規范、職業經驗和具體會計環境中的會計重要性水平,對會計事項專業處理的恰當性進行獨立辨別的行為過程”,狹義的會計職業判斷僅指會計政策的選擇。
會計職業判斷具有專業性、社會性、目的性與受制約性等特點。專業性體現在會計職業判斷只能依靠會計專業人士才能進行。會計系統是由確認、計量、記錄、報告、預測、決策等一系列環節有機構成的集合,它跟蹤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全過程,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和發展能力等信息。因而,會計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只能依靠會計專業人士才能進行。社會性表現在,會計職業判斷的結果應能客觀真實地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全貌。由于會計信息作為社會資源分配的基礎性依據,直接影響稅收和財富分配,有關市場經濟公平原則的實現;作為報表使用者決策的依據,對政府、企業管理當局、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決策行為具有鮮明的經濟影響,因而會計的職業判斷應能夠盡量滿足各利益團體的共同需要的利益。目的性由判斷的制約條件決定,體現在會計職業判斷服務于企業目標。由于企業的目標是股東價值最大化,決定了會計職業判斷時必然趨向這一目標。受制約性表現在,會計職業判斷要受制于社會的外在約束機制,如法規、政策、會計自身特征及相應的理論發展水平和會計人員自身的業務技能與職業道德水準。
在我國,會計職業判斷是最近幾年才提倡的,具體而言,以下一些因素促使了我國會計人員必須加強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
一是新的會計規范增大了會計處理的選擇空間。自1992開始陸續頒布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分行業的會計制度、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具體會計準則和企業統一會計制度,使我國會計處理的選擇余地越來越大。對會計人員的判斷能力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具體會計準則的陸續出臺,需要會計人員判斷并最終做出正確決定的情況將會更多。二是新的會計業務的出現,使會計處理變得日益復雜,會計處理變得更加靈活和多樣化,這加大了會計處理和選擇的難度。例如,無形資產占企業資產的比重越來越大,人力資源在企業別是在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切對傳統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帶來很大的沖擊,留給會計人員選擇和判斷的問題也會很多,因而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判斷、分析與抉擇的能力。此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使得會計的時空范圍得以拓展、不確定性水平大大加強,會計人員應掌握這些變化,面對這種創新,并充分利用職業判斷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將其納人會計信息系統,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目標。
二、會計職業判斷的內容及職業判斷能力的表現形式
會計職業判斷的內容貫穿于會計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的全過程,主要體現在會計原則的運用與選擇、會計方法的運用與選擇和會計估計的運用等方面。
會計職業判斷在會計核算原則中的體現:一是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本原則要求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處理過程中,應當而且必須進行專業分析和判斷,當交易和事項的經濟實質與其外在表現形式不相一致時,注重經濟實質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對經濟業務實質的界定則取決于由會計人員所具備的知識和經驗而來的職業判斷水平;二是重要性原則,本原則要求會計人員對每筆經濟業務確定其重要性水平,對重要事項進行詳細具體的反映,對非重要事項則進行簡單反映或合并反映,在實際工作中,一項經濟業務是否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
會計職業判斷在會計方法中的體現:主要表現在對同一種業務的多種處理方法作出選擇。如存貨計價方法,發出的計價是采用先進先出法,還是采用后進先出法或其他所允許的方法。期末計價是采用歷史成本法,還是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長期投資的核算方法,長期股權投資是采用成本法,還是采用權益法;長期債權投資溢折價的攤銷方法是采用直線法,還是采用實際利率法。所得稅的核算方法,是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還是采用應付稅款法;壞帳損失的核算方法,是采用直接轉銷法,還是采用備抵法,等等。會計方法的選擇,取決于各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對企業具體情況的把握,則由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水平決定。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會計職業判斷是全方位的,無處不在,為了保證由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相關性,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勢在必行。
三、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培養
按照目前我國會計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較差,工作的適應性不強。為了使會計學科能更好應對經濟環境的變化,提高我國會計職業界的執業能力,會計教育界的培養改革可謂首當其沖,勢在必行。
職業判斷能力的形成具有全面性、后發性、漸進性等特點。全面性是指職業判斷能力應有完備的知識體系為依托,必須通過學習、領會、應用各項知識并融會貫通才能形成,通過專業培養方案體現出來。后發性是指知識至能力的轉變由教育過程中職業操守的培養、個人能力和修養的提高和在實際工作中經驗的沉淀等因素綜合作用形成,是一個由教育轉化為執業能力的過程,體現于會計人員從業過程中。漸進性是指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提高的過程。
為此,在會計培養過程中應針對其特點、在不同的培養環節選擇不同的側重點,將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納入培養過程,并將其作為培養目的和培養重點之一,在培養方案、培養大綱、培養計劃、實踐性培養等方面予以具體體現和落實。會計培養過程中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應從培養會計學習能力、敦促會計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基礎、教育會計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和職業道德操守、加強會計實踐能力的培養等方面進行。
1.要培養會計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在其第一號公報《會計教育的目標》中就指出,“學校會計培養的目的不在訓練會計在畢業時即成為一個專業人員,而在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注1]再者,會計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教導會計獨立學習的素質。學校教育應是提供會計終生學習的基礎,使他們在畢業后能夠以獨立自我的精神持續地學習新的知識。因此,終生獨立自學能力就成為會計專業人員生存與成功的必備條件。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企業的不斷創新,新的經濟業務的大量涌現,會計處理、會計規則也在不斷更新,一個會計人員如果不具備再學習的能力,不進行知識的更新的話,不僅談不上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恐怕連基本的會計處理也掌握不了。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可通過培養過程的啟發式培養、多媒體培養超常的知識容量、課堂的案例培養法、以會計為主體形成培養互動等方式,引導會計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激發會計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2.要敦促會計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基礎。職業判斷能力的形成,要求會計具備較全面的、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掌握系統的方法論體系。會計人員需要掌握的知識包括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A知識是培養會計人員求知、思維、分析、語言、寫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知識,包括數學、語文、計算機、外語、寫作以及與會計密切相關的經擠、財政、市場、管理、組織行為、貿易、金融等知識。專業知識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務、信息系統、審計、非盈利組織會計、國際會計、會計理論以及會計職業有關知識;方法論基礎是在各門課程中蘊含的處理會計業務所借助的方法,通過知識的學習形成科學的方法論體系是會計教育的根本目的,學校教育形成的厚積薄發潛力,是我國會計職業判斷能力不斷提高的前提,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培養方案的制定、培養大綱的制定、培養課程和培養環節的設計均應有利于會計科學方法論體系的形成。
3.應教育會計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和職業道德操守。會計準則賦予會計人員的靈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尤其是當法律法規無明確規定時,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會計人員能自覺抵制各種利益的誘惑,并且不受權勢和偏見的影響,確保判斷所產生的會計資料能客觀、公允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會計職業判斷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格守職業道德。職業道德的形成很大程度取決于學校教育階段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會計培養過程中應注重會計責任意識、人格意識、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的培養,應注重謙虛謹慎、誠信務實,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
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定位應區別于學術型本科和高職???,學術方面應低于前者,動手能力方面高于兩者。培養目標應為面向大中型用人單位一線會計崗位,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基本素養,會計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職業技能突出,綜合素質高的本科層次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1.1重視職業道德和基本素養教育
會計信息失真對社會的危害性有目共睹,誠然有多方面原因造成,但會計從業人員自身職業道德的缺失無疑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作為培養一線會計崗位人才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牢記“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使命。
Office辦公軟件在工作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會計人員經常利用辦公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然而很多會計專業大學生基本的操作都不熟練,因此有必要開設Office辦公軟件操作這門課程以提高其基本技能水平。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現代大學生的禮儀素養并不樂觀,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較強的專業技能,儀容儀表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同等重要,因此有必要開設商務禮儀與溝通課程以提高其基本素養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大學生讀書越來越少,語言寫作能力日漸衰退,雖然校內實踐環節需要提交實習實訓報告及撰寫畢業論文,但抄襲現象嚴重,因此有必要開設財經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以提高寫作技能水平。
1.2三證融合,以證促學
雙證融合的概念在高職院校中已經提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要體現較強的理論水平必須加一證書即畢業證、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證,三證融合。在教學環節中,必須把會計從業資格證和助理會計師證納入培養方案,作為必修課程配以相應的學分。在校學生只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和助理會計師證書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也才有可能獲得畢業證。
具體實施方案如下:大一下學期或者大二上學期集中培訓學生,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大二下學期集中培訓學生參加助理會計師考試。這種模式對學生和老師均提出較高要求,教考分離,教學難度大,任務重,壓力大,因此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但筆者所在單位經過幾年的運行,只要教師認真負責,加之良好的學習氛圍,一次性通過率非常樂觀。這兩項證書在一定程度上即檢驗了教學水平又能反映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也為后續開展實訓環節做好鋪墊。
2.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是確定高校人才培養的首要問題,它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以及培養模式的設計起到決定性作用。
2.1財務分析能力
財務業務的賬務處理屬于事后核算,是對企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活動的專業記錄,對企事業單位而言,其更關心如何通過對業務的分析調整,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相當部分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在經過財務工作的鍛煉后,進入到財務分析崗位,分析企事業單位成本費用的變化趨勢、收入的環比變動等情況,為企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控制、進行企事業單位的發展戰略確定奠定基礎,這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要注重財務分析能力的培養。
2.2財務決策能力
根據調查,有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經過工作的鍛煉,逐步成長為中小型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總監,需要處理單位資金的籌集活動、進行資金投放的考量、單位經營業務調整與否的決策、利潤分配比例和分配方式的選擇。不同的籌資方式,企事業單位要付出的代價是不同的,引起的經濟后果也不盡相同,企事業單位要做出最有效的判斷。同樣,資金投放的選擇、經營業務的調整考慮、利潤分配方式和比例的決策,都會影響到企事業單位的價值。因而,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培養時要關注財務決策能力的培養。
2.3信息處理及溝通能力
大部分企事業單位在財務工作中都使用了ERP系統,用人單位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具有現代化的信息加工整理、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崗位競爭力。
3.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課程合并
3.1課程內容的設置
首先,基礎內容是課程需要講述的首要內容,需要進行成本管理會計目的的講述,從而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利用成本管理會計方法為企業制定戰略決策提供信息服務。其次,需要將成本核算當成是課程的第二部分內容。在這部分內容中,成本核算和產品成本計算將成為核心內容,需要對成本管理會計概念、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以及生產成本費用核算方法等內容進行講解。再者,成本管理內容應該是課程的第三部分內容,需要將成本核算產生的信息當成是核心研究內容。
3.2課程教材的設置
從長期發展角度來看,教育部應該組織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會計系列教材的編寫,從而為課程教學提供服務。但是,為了避免各高校出現教材重復和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各高校應該避免自行進行教材的編寫。
[論文摘 要]應用型人才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和就業形勢下顯得尤為珍貴,作為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針對當前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現狀,提出幾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幾點措施。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所謂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回答“什么是應用型人才以及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問題。這里的應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應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畢業后能直接服務于生產、管理、服務等崗位的技術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在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理念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比較穩定的大學人才培養活動的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中,本科院校必須適應社會對人才基礎知識扎實,能力強、素質高的要求,培養的人才既不能像傳統本科大學那樣,培養理論型人才,也不能像職業技術學校那樣,一味突出職業技能,培養純粹務實的、操作型人才,而應結合精英教育和大眾化教育兩方面的特點,走特色發展道路,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寬于高職院校,實踐能力強于傳統大學,努力培養具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
因此,構建人才培養模式中應當以傳授知識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中心,以提高素質為主線,以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以理論為中心,技能為導線。
二、當前高校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1. 課程體系設置簡單。經過調查顯示,當前高校的培養目標不明確和清晰,還是一些傳統的專業和培養計劃,沒有準確定位培養什么類型的人才,不能針對當前的就業形勢和需要設置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模式,因此在課程設置上也是很單一的。
從現行的人才培養方案來看,基本上已將實踐環節從課程中剝離出來,設置實驗課程、課程實驗,但相應的實踐環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卻缺少條理和探索性,相應的專門的實驗硬件和軟件設施都還不能配備到位,而教師也大多是剛從高校畢業的研究生或博士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也是只注重理論的教學研究,沒有把案例和實踐教學結合到理論課的傳授中。實踐經驗缺乏,導致實踐課程經常出現縮水現象,或以“放羊”形式告終。
2. 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法基本上采用常規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模式,但缺少實踐案例教學模式,不能針對學科中的理論課程的教學環節中結合當前實際加入案例教學。這樣使整個課堂比較枯燥,不能達到和學生的互動和啟發。同時針對經濟類的學科沒有適當的雙語教學,使學生失去學習的機會和興趣。雙語教學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相當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表達要非常標準,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很好的典范。
3. 缺乏實習實踐基地。目前雖然一些高校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但由于種種原因實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理論與實踐仍然存在相脫節的現象。如校內會計模擬實驗雖然采取模擬仿真的形式。但由于存在實驗材料的單一、實驗方式的單調等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持久,實驗效果差。校外實習雖可以彌補校內模擬實驗的不足,但由于實習單位接納的學生數有限,校外實習安排較困難。即使已經進入實習單位,實習單位給予學生動手的機會少,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三、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幾點措施
1. 優化課程體系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制定應構建科學、協調、可操作的課程體系,這就需要要優化課程體系,精選課程內容。第一,以能力為本位設置課程體系,可以設置公共基礎課平臺、學科基礎課平臺、專業方向平臺、實踐教學平臺、素質拓展課平臺,這 “五大平臺”方式。第二,強化基礎課教學,加強文化修養和語言、計算機、外語等課程教學。第三,按照因材施教和個性發展的原則,設置一定比例的任選課程。第四,精設專業課,專業課內容要新。
2. 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方法上,打破以傳統知識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積極采取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適合學科特點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積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雙語教學引用到課堂中,既鍛煉了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口語的平臺。
在教學手段上,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創新活動。讓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能力,通過科研環節,學生可以針對感興趣的領域做更深入系統的研究。通??梢酝ㄟ^諸如畢業論文寫作、開展社會調研或實踐、參加科研活動等方式進行。鼓勵和要求學生取得相關職業資格(技能)證書,切實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要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要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營造良好的實踐環境。形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分散和集中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規定要求與自選項目相結合等實踐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校內校外教學資源,形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做到本科四年能力培養不斷線。
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合作是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是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企業對于職業崗位人才素質培養的需要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功能定位的基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價值體現,就是要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而要達到這一目標,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是關鍵。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專業建設必須依照滿足企業用人要求,符合崗位素質標準的原則,積極推進各項教學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學的內容、標準和評價體系,著力在學生的自主能力、創造意識和高技能塑造上下工夫,精心塑造誠信,敬業、愛崗,具有較高專業技術知識水平和精湛操作技藝,能夠解決企業技術難題的手腦并用型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實現與經濟社會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校教育質量和特色的關鍵要素。校企合作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合作的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模式。它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是在現代社會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適應現代生產第一線需求為目的,以學校和社會緊密合作為途徑的現代教育模式。應用型本科院校通過校企合作教育,能使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實用技術和專業技能,從而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