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4 14:32: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歷史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史學論文寫作 改革 創新 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歷史學科是基礎之一,必須堅持把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為教學活動的根本目標,同時,要緊密結合改革的步伐和社會的需求來培養人才。歷史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21世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豐富、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小學師資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相關專門人才。根據這一目標,改革和創新史學論文寫作的理論教學和寫作實踐,必將對我們實現目標、培養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學論文寫作課程教學和學年論文、畢業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寫好論文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通過論文的寫作,將所學的專業基本知識運用于實踐,掌握論文撰寫的步驟、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為畢業后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整體優化構建
(一)改革理論教學
改革以往史學論文寫作課程的傳統理論教學方式,增加研讀、探求兩個環節,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這兩門歷史專業核心課的內容和體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時代變化和學術的最新發展。三年級將較多地開設專業選修課(包括必選課和任選課),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開設部分區域歷史文化課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增加有關生態、拓殖、人口、社會思潮、大眾心態、社會生活等國際學術界普遍關注的內容,將歷史學習與現代社會問題諸如區域穩定、邊疆經濟、生態變遷等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趨勢,凸顯歷史學的社會功能。要增開反映本學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學生基本功訓練和理論思維能力的選修課,特別是文化史、社會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領域的專門課程以及斷代史研究的專題,拓寬學生的認知面。
(二)創新實踐方式
要結合理論教學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發揮歷史學教化與教養的功能,凸顯歷史學科功能和價值,培育經典名師,講傳經典文獻,開設精品課程,打造精彩講堂;培養學術人才,加強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和學生人文素質,建設文化名校;培養社會人才,滿足社會對具有一定史學功底的應用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同時,結合高校教學團學一體化建設的實踐,創辦校園歷史文化節、“歷史與文化”學生論文大賽、學生學術論壇等學術實踐活動,以演講、辯論、沙龍、歷史劇、考古調查等形式,豐富校園文化、提高學生能力,在學校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體現歷史專業獨特的魅力。
(三)增強教師指導
教育目標的實現,歸根結底是通過教師的具體教學活動來完成的。建立結構合理的學科梯隊,進一步完善師資隊伍的知識儲備,是保證改革順利進行的不可忽視的前提。必須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師隊伍的穩定及其知識結構的完善,采取相應措施保證絕大多數教授、副教授都承擔本科教學第一線教學任務,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不僅對學生在知識結構、思辨能力、認知水平、學科體系、考研素質等方面著力進行培養,還要對學生在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打造。四年級學生除了繼續進行少量課程的學習外,在教師的指導下,要積極參與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和項目活動開展。尤其是結合論文寫作課程、畢業論文(設計)、歷史文化研究競賽等活動,提高能力。
二、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一)具體分工與集體攻關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和實踐,需要課題組全體成員積極配合、協調統一來展開。在總項目之下,設置若干子項目,充分了解歷史學專業本科學生學術研究傾向;調查歷史學專業學生讀書情況;理清教學、團學工作一體化與創新改革的關系等等。對每一個子項目進行具體分工,展開工作,不定期進行集中討論。最終在子項目完成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檢驗和集體修訂,形成最終方案。
(二)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要在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育教學新理念的指導之下,緊緊把握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的前沿成果。結合國家、地方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法規、政策,認真學習,融會貫通,將核心內容滲透在課題的研究和實踐中。同時,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須通過實踐活動展開,如對相關現狀的調查,就必須通過大量的調查問卷來進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來進行檢驗和不斷完善。只有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要立足于具體高校,但又不能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須與歷史學專業改革發展的趨勢目標相統一,與地方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和趨勢相統一,與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相統一。課題的研究主要針對史學論文寫作,但又不能僅局限在寫作上,要充分考慮應用型人才對各學科知識的需求,對各種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學團學一體化建設的思路。
(四)專業課程與知識拓展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還包括在歷史學專業傳統的課程設置以外,有效地對教師資源進行整合,以師資特色開設專門史、斷代史專題選修課來培養“學術型”人才;同時,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結合歷史過去性的特點,以多媒體輔助教學,集聲像、音響、圖片于一體,增強歷史教學的生動性,激發學生學史興趣。開展專業考察、地方遺址遺跡參觀了解等方式,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創新
經過長期的摸索和實踐,我們提出,創新史學論文寫作教學和實踐活動,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徑。
“123模式”具體來說包括兩個“123”,即教學中的“一堂課、兩論文、三環節”;實踐中的“一結合、兩展示、三監控”。
在史學論文寫作教學活動中,創新“一堂課、兩論文、三環節”。一堂理論課程,對歷史學本科學生繼續開設史學論文寫作理論課程,要通過調整使學年論文能夠和畢業論文更好地銜接,學年論文總結和畢業論文啟動同時進行,為畢業論文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兩論文,即兩個寫作實踐,包括歷史學本科學生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科學合理地安排指導教師,加強對學生的鍛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三環節指理論教學過程中的三個具體環節,包括研讀式環節、探求式環節、思辨式環節。改變以往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弊端。在理論學習中,首先結合理論學習,指導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學術論文進行研讀;其次,結合理論學習進行對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質;第三,指導學生對具體選題進行思辨,然后再進行寫作實踐。
關鍵詞:歷史專業;導師制;實施方案
本科生導師制是由英國威廉·威克姆創立,最早應用于牛津大學“新學院”的一種人才培養制度。其卓有成效的培養效果,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因而被各著名高校采用。其主要特點是:教師和學生密切接觸,師生關系親密;導師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導師在做好自身科研工作以外,還要對學生進行生活、學習上的指導。在現實生活中,種種問題的存在及歷史專業本身的特點,使得本科生導師制的推行更為迫切,方式更為靈活。
一、本科生導師制實行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大學教育的普及,輔導員師資力量的相對薄弱以及學分制的實行使得本科生導師制在我國的實行顯得尤為必要。
(一)大學擴招,輔導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需要更多教師參與學生管理
在我國,2009年大學計劃招收學生人數突破600萬,2010年為657萬,2011年為675萬,大學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就河南大學來講,2010年高招計劃招生10635人,2011年高招計劃招生10860人,現有在校生35000人左右,教師4000多人。其中,輔導員有120人左右,平均每位輔導員管理近300名學生,單純地依靠輔導員管理學生顯然是不夠的?!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都要求高等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在這種條件下,只有發揮更多教師的積極主動性,才能完成此項要求。本科生導師制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推行學分制,需要教師參與指導
由于網絡的普及,現在我國許多高校一改以往固定培養學制(一般為4年),開始實行彈性學制(3~7年),學生所修課程的總學分達到畢業規定要求就可以畢業。它要求學生在學校固定的網絡教學系統中選擇課程。除修完必修課程外,還必須修一些選修課,以達到畢業學分要求。學生如何選擇這些選修課,并達到擴展視野、豐富知識、有利于進一步深造或就業的目的,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予以指導。因此,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就成為最佳選擇。
(三)現有教學方式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由于歷史專業實踐性較弱,現有歷史專業教學方式以灌輸為主,重視教師的單向作用,重視教師的主動作用,忽略、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F有高校歷史專業培養方式,僅僅重視課堂教學,忽視課外教學,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聯系不大。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可以把課外教學和課堂教學對接起來,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形成全天候培養學生的制度。
(四)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有利于教學相長
科研創新需要自身知識的積累,但不可忽視思想的碰撞、交流的展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多元的社會中閉門造車,必然事倍功半。雖然導師在人生閱歷、專業研究等諸多方面優于學生,但在一對一的指導中,學生的多樣性、時代的發展性會使導師感受到壓力,從而強迫自己通過不同途徑提高自身水平,熟悉本專業最新的學術研究動態、成果,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關注社會發展,洞察熱點問題內核,以利于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種課外的師生交流,對師生來講,就是另外一種的教學相長。
二、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方案
基于現實中相關問題的存在,高校歷史專業本科階段導師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施。
(一)三年級以前實行導師制
某些院校由于將導師制的內容局限于科研的指導,所以在學生三年級時才實行導師制。這種做法不能很好地發揮導師的作用,縮小了導師制的內涵。在就業壓力非常大的現實生活中,在某些對科研不感興趣的同學身上導師制流于形式。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對實行導師制的2007級、2008級學生進行調查,330人中僅有13人主張三年級開始實行導師制,絕大多數的學生主張三年級以前實行導師制。歷史文化學院的2007級是在三年級、2008級是在二年級實行導師制的,這些學生中也有一部分希望入校之時就實行導師制??梢?,入校后學生想早些實行導師制仍是一種趨勢。學生的選擇是有道理的。三年級以后,學生的基本想法已趨于定向,已經決定了考研或者就業。而三年級以前,學生存在適應環境、完成高中生向大學生的轉變、如何選課、如何在平時培養科研能力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導師的介入。
(二)導師制的實施內容在不同階段要有所側重
由于導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較為全面的導學,不同年級學生在不同時段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導師應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時段的任務安排自己的導學內容。
一年級的學生,需要導師幫助他們認識學校、轉變自我、增強專業思想。學生從四面八方來到一個新環境,經歷著從高中生成為大學生、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為此,一年級時導學內容的重點是談心,做思想教育工作。
二年級的學生繼續學習專業基礎課,開始接觸選修課。這時,導師不僅需要告知學生學科的體系結構,還應照顧到課程的學習順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達到學習的目標。導師還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思想志趣,幫其規劃未來,使學生在二年級時就為未來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三年級時大量選修課開始加入。導師要了解學生的專業興趣,指導學生閱讀相關書籍。通過舉辦讀書報告會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督促其學習,并適當地加強其實踐能力的鍛煉。針對師范類學生,導師應加強其授課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課下練習講課,每個月集中指導一次模擬上課。鍛煉次數越多,學生就越熟練,找工作時其就業能力就會大大提高。針對有考研興趣的學生,導師可以結合其考研方向,有的放矢地對其進行指導。
四年級上學期是學生找工作或者考研的時間。因此,導師要根據這一階段的特點安排導學內容。不僅要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實際操練或考研專業課的復習,還要向其傳授找工作或考研的經驗,幫助其收集就業或考研信息,減輕學生心理壓力,鼓勵他們迎接挑戰。四年級下學期主要是寫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對學生本科階段專業學習成果的綜合考查,也是導師導學成果的表現之一。對于不考研的學生來講,畢業論文可能只是他們的必修課程;對于考研的學生來講,則意味著他們能否獲得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歷史文化學院要求輔導員從四年級上學期開始,就將學生是否考研、論文題目等信息提交院里。院里根據學生論文方向派到教研室,并告知教研室主任將考研學生的論文盡量交予學術水平較高的老師指導。在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指導下,歷史文化學院的學生沒有因畢業論文出問題而被高校研究生復試刷掉的。學生對學院的做法比較滿意。
(三)師生間導學的主要方式
導師制的實現方式與學生課堂上課有諸多區別,最大的區別在于學生與教師的私人交往增多,直接接觸次數增多。根據對歷史文化學院2007級、2008級學生所做的調查,有89.09%的學生期待導師指導學生的最佳人數為10以下。師生比的加大,必然為導師與學生間的交往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方式。
1.聊天
聊天是人在自然狀況下的對話,可以直抒胸臆,表達自己的意愿,增強師生之間的關系。導師和學生之間既可以一對一聊天,也可以集中起來進行對話。為保證導師制實行的有效性,建議一個導師帶10名學生。這種人數的有效限定,給聊天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在網絡技術發達的今天,聊天的實現有兩種方式,即現實聊天和虛擬聊天?,F實聊天更直接,更便于導師了解學生情況,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虛擬聊天,即通常我們說的網絡聊天。在任何一個網絡終端,雙方都可以及時進行交流,導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學生也可以及時向導師提出問題,接受指導。
2.讀書報告會
一般是導師根據學生興趣及要求開列書單,由學生自行讀書,在指定的日期由導師召集,學生間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并由導師點評的一種導學形式。此種方式對于督促學生學習、增長學生見識、促進學生間交流、互相啟發學術敏感性、提高學生學術領悟力都能起到較大的作用。
3.論文寫作研討會
寫論文是鍛煉作者思維的最好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邏輯能力、文字運用能力大有幫助。導師可以在論文寫作研討會上拿出學術水平高的雜志中的典型文章進行點評,包括結構解剖、語言表述、內在邏輯、史料運用、觀點表達、學術史回顧、學術前沿等問題;在具體指導某一學生時,就要對其選題、資料查找、文章結構、學術前沿、學術史回顧等做具體指導。一兩個月以后,要求學生將寫成的論文拿到論文寫作研討會上進行宣讀。學生陳述自己的論文,其他學生做點評,導師參與討論。如此幾次,學生的學術水平及寫作能力必然提高。
4.實踐考察
培養人才的目的是為社會服務,所以,學生除了學習知識,還要通過社會實踐走向廣闊的社會舞臺,檢驗自己的能力。導師可以指導學生做一些相關問題的調查,將課本中的歷史知識轉化為某些現實中的感受,并提交社會實踐報告。作為歷史學師范類學生,除了做好以上工作,還需到中學實習。導師要就學生的聽課、備課、試講、點評進行全程指導,并讓學生互相觀摩、互相提高。實習結束時,學生要回講,全面總結實習經驗,爭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三、本科生導師制實行中應注意的問題
為使本科生導師制更好地實行,在具體實施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導師的選拔。歷史文化學院根據自身院(系)的特點,從嚴選拔導師。要求導師應當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作風正派,嚴于律己,為人師表,保證有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了解高等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成長規律,熱愛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工作經驗和組織管理能力;一般要求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或碩士及以上學位,或有獨立主持科研項目能力。
第二,做好導師制的監督、檢查和考評工作。導師制實行的效果,要從職業道德、履行職責情況、工作績效等方面全面衡量,還要把考核結果與教師年度考核、專業技術職稱晉升、崗位聘任和獎酬發放結合起來,對作出貢獻、學生口碑好的導師要積極地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總之,高校歷史專業作為綜合院校長線專業之一,面臨著其他專業相似的問題,諸如招生人數增加,學分制的推行,教學方式、培養方式的明顯不足,學生專業思想不牢固及就業困難等。推行導師制是解決以上問題的現實途徑。同時,歷史專業的特殊性也讓導師制實施方案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讀書報告會、論文寫作研討會等。
參考文獻:
[1]孟憲軍.關于實施本科生導師制之理論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3).
[2]呂秋豐,靳艷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實行導師制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0,(1).
1、大眾文化的概念
2、.....................................
二、媒體批評的歷史及現狀
1、媒體批評的歷史
2、.............................
三、媒體批評的定位
四、大眾文化時代媒體批評的發展
1、.............................................
2、媒體批評的擴張
3、媒體批評的發展
結論
參考文獻
論文題目:
要求:
1.新聞傳播類電視編導專業,側重人文點會更好,但不是特別陳舊的那些內容
2.如果可以用一些圖表就用,沒有的話也可以
3.按照畢業論文的指定格式,完成時就是直接可以上交的文稿類型。
4.7000字左右
5.一定要在五一前完成,一面影響答辯
6.之前我個人想寫的是紀錄片追求的社會價值方向,因為我個人不是很側重設備的,所以盡可能不要設計一些關于設備、器械的題目,例如非線性編輯、斯坦尼康攝影之類的等等。
7.觀點新,可以和文學相結合
8.嚴格按照論文格式來寫,包括英文摘要,大綱等等,成文即可直接提交模式,保質保量
所屬專業:新聞學電視編導專業
要求字數:7000左右
論文級別:本科畢業論文
摘要
培養歷史素養就成為歷史課的重要任務。中國社科院吳偉教授認為歷史素養是通過日常教化和自我積累而獲得的歷史知識、能力、意識以及情感的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它是歷史知識、學科能力、意識和價值觀、觀察思考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總和。結合古修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的課程理念指導下,中國古代史課教學在不斷探索提高學生歷史素養的有效途徑。
一、以課堂為陣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1.提高教師的歷史意識和教學能力
教師要精心研究并引領學生正確理解歷史主干知識的概念內涵,科學地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使學生掌握重大歷史事件發展的因果關系、來龍去脈,比較鑒別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及其相互聯系,把握知識結構,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歷史事件的現象和本質,解決歷史問題。
2.創新學生學習模式,提高學習效率
問題式教學法。把學生教活,很重要的三個方面就是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形成歷史思考。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會學習[2]。長期的講授法教學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需要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最佳手段。用問題引領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課后復習作業一般是總結問題,如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發展表現;戰國百家爭鳴代表及主張……,要求用圖示或表格完成,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明確下節課的預習任務,使每節課上都能有12個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學生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等進行聯系、分析、思考,課上引導學生客觀、理性的評價歷史問題,學生會始終處于積極地思維活動中。
自助與互助學習法。為更好地調動學習主動性,教師逐漸引領學生編寫“學案”。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全班分成8個小組,以課本內容為中心,以自主學習為主體,提出自己的問題,小組討論擬定學習提綱,共同設計“學案”呈現基本知識點、知識結構和討論問題,課上讓其他同學回答,再由設題小組代表說明,最后老師把關,介入討論或點評,對學生學習進行系統的指導。一方面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及學習能力狀況,及時糾正學生學習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能發現一些同學獨特高效的學習方法和對歷史問題的深入反思和理解,給予肯定和鼓勵,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一些復雜的問題可留到課后或放在社團活動時間繼續研究學習,指導學生參考相關資料,撰寫小論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層次。
二、以教材為依托,培養學生的歷史考證能力
古修專業主要培養的是技能型的就業人才。他們需要的是古籍基礎知識,收集古籍采選信息的能力,所以歷史課面臨著如何把教材用活,拓寬學生視野的問題。
我們習慣于從觀點出發尋找史料的“以論帶史”的結論教學,使學生養成了對教師告知結論的依賴性。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礎上,不受教材的限制和束縛,靈活的處理教材,大膽增減、調整教學內容,對教材進行選取和整合。要想獲得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就必須尊重客觀歷史材料和證據,才能得出可靠的、有價值的歷史結論。
獲取歷史信息的途徑有很多,閱讀史料是回歸當時歷史情境最好的辦法。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學生閱讀歷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對歷史事件的認知、領悟能力,通過對所給的歷史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的能力。如西周時期農業發展狀況,補充《詩經·豳風·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我們就好像身臨其境,了解了各個季節農業生產的情況和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另外,閱讀史料時要求學生要避免用現今的觀點和價值標準去判斷衡量歷史,而是要歷史地考慮事件的前后聯系和具體情況。根據歷史文獻或敘述的作者和來源,對比不同的思想、價值觀以及人物行為,區分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注意到各種不同的觀點,分析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比較相關歷史事件,使閱讀歷史文獻的能力不斷提高。
三、以社團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歷史活動能力
職業學校教學活動就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任務為引領的“教學做合一”。為延伸和拓展課堂學習的效果,聯系實際,感悟歷史,使學科素養得到升華,我們充分利用家鄉南京的歷史文化名勝古跡資源,以研究南京歷史為主要切入點,組建了“金陵溯古”歷史活動社團。做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導師。
開學初確定社團負責人和小組負責人,明確活動計劃和要求,定期召集團員活動,如知識講座、觀看視頻資料、參觀走訪、交流討論、辦歷史小報、撰寫歷史小論文,讀史心得,研究報告等。為保證活動效果,分集體活動和小組活動兩種形式,提高效率。
對于學生研究方向,教師給出一些課題供參考,也可自擬命題。如“歷史上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從南唐二陵看當時的民族關系狀況”,“由鄭和下西洋看中國當時的對外關系”,“江南貢院與古代科舉考試的走向和影響”……
撰寫歷史論文是培養學生質疑、思辨、求真的有效辦法。有助于他們通過實事求是的探索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因為學生畢業前會面臨論文撰寫的任務,及早給學生營造鍛煉的機會,到時水到渠成,也會使同學逐漸養成問題意識和思考的習慣。因為要想做研究必須以史實為依據,選擇與論題有關的歷史事實作為論據,培養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證據意 識。學生圍繞自己選擇的論題,通過學校圖書館、金陵圖書館、互聯網等多種途徑,搜集大量材料,然后指導學生對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篩選,選擇真實可信的材料論證自己的觀點,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是非曲直進行客觀、理性、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形成歷史小論文,讀史心得或研究報告。在期末匯報交流和研討時,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個人見解,相互學習和借鑒,或對他人的觀點和材料提出不同意見,甚至可以對已經定論的東西提出質疑和否定,在智慧的碰撞中,知識和能力得到升華。
問題反思:注意歷史課與文化史和專業課的界限和融合。
中國古代史是古修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的文化基礎課,它承載著學生知識底蘊的積累,人文素養的提升,專業課學習的基礎,專業技能的提高等諸多使命。中古史按照編年體的體裁,側重的是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中得出規律性的結論,把握各個歷史時期和階段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走向,以及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和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針對古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發展需求,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為學生的專業學習和今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學中要把握好這個度,不能把歷史課上成文化史課或專業課,又不能與文化史、書史造紙史等專業課完全割裂開。這就要求教師能很好地把握學科內涵和外延,抓住學科核心內容,適當與其他課程做一些聯系和滲透。最好能與文化史、書史造紙史課教師一起集體備課,對教學思想和內容進行切磋,整合。同時教師要主動到古修中心實訓基地,深入學生專業課環境中,參與學生相關課程的學習,了解學生的需要和欠缺,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總之,在職業學校歷史課往往是被邊緣化的學科,但實際上它與很多課程密切相關,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歷史教師不斷努力和探索,尋求自己的發展空間,為歷史課賦予時代使命和專業價值,才會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一、黃牧航主編的“歷史教育碩士叢書”(長春出版社,大部分2012年出版)
該套叢書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新課程改革十年來我國歷史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叢書的編寫主要面向全國歷史教育碩士,中學歷史教師,歷史教育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具有學術性、實踐性、代表性和前沿性。該套叢書編委會編委集中了當前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的大部分專家學者:首都師范大學的趙亞夫、華南師范大學的黃牧航和張慶海、上海師范大學的李稚勇、華東師范大學的李月琴、南京師范大學的劉軍和姚錦祥、陜西師范大學的趙克禮、四川師范大學的陳輝、湖南師范大學的余柏青、山東齊魯師范學院的齊健、中學歷史教學參考雜志社社長任鵬杰和歷史教學雜志主編任世江等。
1.趙亞夫、唐云波主編《國外歷史教育文獻選讀》(長春出版社,2012年1月,360頁)
該書體現了國外歷史教育研究的最高成就,為歷史教師了解和研究國外歷史教育提供了借鑒。
2.李稚勇、周仕德、陳新民著《中外歷史教育比較研究》(長春出版社,2012年1月,320頁)
作者吸收國外先進歷史教育思路,對當前的歷史課程改革與實踐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3.賓華著《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研究》(長春出版社,2012年1月,180頁)
該書的特點是:將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實用性和操作性強。
4.王繼平著《中學歷史教學研究方法概論》(長春出版社,2012年1月,276頁)
該書非常契合當前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要做研究型歷史教師的理念,為廣大中學歷史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提供思路和案例。
5.陳志剛著《歷史課程論》(長春出版社,2012年1月,236頁)
該書的特點是:體現最新課程改革理念,內容全面,選材廣泛。
6.王泳著《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現代教育技術研究》(長春出版社,2012年1月,236頁)
該書特點是:時代性強、視野開闊、重點突出、選材廣泛、材料豐富。
7.張慶海著《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史學理論問題》(長春出版社,2012年5月,215頁)
該書是第一本關于中學歷史教學史學理論的作品,值得中學歷史教師和歷史教育碩士認真閱讀。
8.王雄著《中學歷史教育心理學》(長春出版社,2012年6月,309頁)
該書是第一本關于中學歷史教育心理學的專著。
二、歷史教師專業發展類著作
1.何成剛、張漢林、沈為慧著《史料教學案例設計解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351頁)
該書是何成剛主編的“歷史教師專業發展叢書”的作品之一,是史料教學研究與實踐的最新成果。
2.夏輝輝著《問題解決:歷史教學課例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148頁)
該書是何成剛主編的“歷史教師專業發展叢書”的作品之一,該書選擇了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問題作為研究主題。
3.朱漢國、陳輝主編《高中歷史教師專業能力必修》(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236頁)
該書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編的“青藍工程系列叢書”歷史部分,為廣大中學歷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引領。
4.盧新建著《新課程高中教師手冊:歷史》(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508頁)
該書是《新課程高中教師手冊》叢書的歷史部分,是一本當前體系最完備的高中歷史教師教學的工具書。該書的特點是:系統性、完備性、工具性、資料性。
三、文集類著作
1.劉宗華著《歷史教育的實踐與思考》(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2月,225頁)
該書是從事中學歷史教學近50年的劉宗華特級教師的歷史教學研究論文集。論文雖然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所作,但對今天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仍然具有借鑒與啟發的作用。
2.張衛良、夏衛東著《明智之學:歷史教學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3月,358頁)
該書是兩岸中學歷史教學名師“錢江論壇”的論文集,這些論文主要圍繞歷史教學與公民素質、課堂教學與改革、教學實踐與思考等問題進行討論。
3.李曉風著《李曉風歷史教學思考與實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年4月,211頁)
該書第一部分是“學術探究和歷史教學”,包括作者最有影響力的科研論文《歷史研究的邏輯:解釋和假說的形成——一個歷史學哲學的嘗試》。第二部分是“歷史教學的觀念與方法”。第三部分的專題是“素質教育與高考”。其中不乏一些獨到的見解。
論文關鍵詞:地方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保護
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1]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保護及利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我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全國各地貫徹落實國家“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實施。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務地方文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辦學宗旨,在這個新課題上應該當仁不讓,擔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時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曾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是緊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實踐與社會參與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希望各地高校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事業中,發揮大學在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信息職能、人才培養和培訓以及重要的文化發展創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護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校應如何充分發揮優勢,推動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
(一)人才培養優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態的教育管理論文,文化形式與文化空間只有在傳承發展中才能保證其鮮活的生命力。”[3]根據這一特點,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除了進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記錄、整理之外,還應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而高校匯集了大批的青年學生,他們是傳承與創造發展的主體。大學生在求學期間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有助于培養他們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提高他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從事保護工作的能力。這些影響是深刻持久的。學生在畢業后也有可能選擇從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從而更好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事業添磚加瓦。而在涉及到如何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的問題時,一般可以通過如下形式:其一,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或在相近專業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模塊課程,培養能夠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業人才;其二,開設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選修課。
另外,高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可以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同時也可以為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專業教師可以組織廣大的學生到民間采風,積極調研,參與項目研究。在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
(二)信息資源優勢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為當今世界三大資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資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極其重要的。而高校在這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圖書館是大學校園的信息中心,信息資源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傳播方式也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文獻資源、數據庫和電子出版物等現實館藏外,還有虛擬館藏,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及通訊設備共享館外大量的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具有教育引導、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圖書館擁有的場地、設備和專業的人員,可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傳的平臺。
(三)科研創新優勢
高校是人類文化遺產的傳習地,也是高素質人才的云集之地,長期以來在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起步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一直筆耕不輟,申報科研項目,積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這是其他部門難以媲美的。高校對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各高校間也互相配合,資源共享教育管理論文,這樣,無形中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發展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地方高校經費穩定,組織有序,往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門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在調動學校內部各方面力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舉辦學術研討會,設立研究機構,創辦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活動有一定的優勢。
二、充分發揮優勢,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
潮州素有“海濱鄒魯”的美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淀,同時也培育了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級別,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4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8項。潮州市可以說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多的城市。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潮文化的靈魂。潮州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潮州音樂、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歌冊、潮州菜烹飪技藝、潮州鐵枝木偶戲、楓溪瓷燒制技藝、茶藝、潮州剪紙……,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種類繁多。但是,大多數項目后繼乏人,保護和傳承工作日益緊迫。韓山師范學院是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擁有其它部門不可比擬的優勢,作者擬以此高校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設置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韓山師范學院于2011年設置了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陶瓷藝術設計(楓溪瓷燒制技藝)、雕塑藝術設計(潮州木雕)、服裝設計(潮繡)、烹飪工藝與營養(潮州菜烹飪技藝)。其中前三個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最后一個是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專業的設置以充分的調研論證為基礎,針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缺乏的狀況,學院在師資力量充足、各種條件都已成熟的情況下申報設置這幾個專業,并形成“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3+2+2’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構建方案”申報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已獲廣東省教育廳批準。韓山師范學院根據社會需求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的舉措,不僅是為自身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嘗試,也是培養專業人才,推動地方文化產業教育管理論文,探索使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優勢得到最佳發揮的有效途徑。
(二)開設相關課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韓山師范學院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意義,很早就開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類的課程。例如,美術學專業開設《潮州剪紙》、《潮州木雕》等課程;音樂學專業開設《潮州音樂》、《潮劇欣賞》等課程;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開設《潮菜制作技術》、《潮州小吃》、《潮州茶文化》等課程;同時還開設《潮汕歷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選修課。這些課程的開設大受學生歡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集體創造并傳承下來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地域歷史文化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創新意識,從而為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機構,大力爭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韓山師范學院中文系設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礎上設立“潮學研究所”,定位為學校直屬科研機構。2008年,學校與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學研究院”,并與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創建的涵蓋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民間學術團體)合辦了大型學術刊物——《潮學研究》??梢哉f,韓山師范學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積極申報課題,如《潮汕民間剪紙的普查和搶救》、《地域文化與潮州民間剪紙》、《正字戲文獻搶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從事潮汕民間剪紙、正字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搶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課題研究,出版發表了大批相關的論文及著作;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舉辦或參與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積極與國內外的同行進行交流。例如:2003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聯合舉辦了“歷史人類學講座系列”;2006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地方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等。幾十年來,韓山師范學院以“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四)發揮社團作用,傳承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韓山師范學院的社團文化豐富多彩,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保護的重要陣地。于1987年創建的潮風學社,是韓山師范學院歷史最為悠久的社團之一,經常組織社員開展民俗采風、義教、民俗征文比賽等活動教育管理論文,為韓師學子提供一個了解、學習、研究潮汕歷史文化的平臺;茶藝表演隊成立于2008年,社團雖然年輕,但是表現不俗。2010年,我院茶藝表演隊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傳承人葉漢鐘老師的帶領下,在亞運會、亞殘運會上為世界各地來賓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藝服務等,展現了傳統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劇”是韓山師范學院2005年立項的科研課題項目,它將潮劇與動漫完美結合,為潮劇注入新的活力,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劇,喜愛潮劇。后在此基礎上成立潮動畫工作室,現在仍孜孜不倦地為潮劇和潮州童謠的傳播作努力。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韓山師范學院作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應該主動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義務,不遺余力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奉獻力量,同時,也不斷地在此過程中構建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彰顯百年院校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EB/OL].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關鍵詞] 高師;歷史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3?0090?04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高師歷史專業為適應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確立了多元化的培養目標,修訂了新的培養方案,形成了新的課程體系。但新的課程體系內存在有多對矛盾,尤其是多元化培養目標與單一培養方案的矛盾,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培養目標的多元化與單一培養方案的矛盾
(一)培養目標的多元化
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和基礎教育發展的需求,逐步實現了培養目標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培養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就業選擇的多樣化。我們通過對全國20所高師歷史專業進行調查,發現盡管高師各院校培養目標各異,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類:一是教學人才,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的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二是理論研究人才,培養高層次的史學理論研究人才;三是公共史學人才,培養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如: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培養具備較高的教學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歷史學及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的人才,以及勝任新聞出版、黨政機關等部門工作的高素質管理人員?!?/p>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培養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教育理論,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教學的教師和研究人員,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p>
商丘師范學院歷史與社會學系:“培養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能夠勝任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和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宣傳和服務工作,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型、科研型、應用型專門人才或復合型人才?!?/p>
白城師范學院歷史系:“培養適應地方基礎教育改革要求的中學歷史學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首要目標;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可從事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實際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p>
通過比較后發現,全國數百所高師歷史專業有30%以上的學校把培養目標確定為高等或中等學校的歷史教學和管理人員;有10%的學校培養目標有點模糊,定位在與歷史學有關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領域;有50%以上的學?;径ㄎ辉谂囵B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這說明各高師歷史專業都關注到了基礎教育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也都考慮到了“寬口徑、多出路”的問題,反映在培養方案上就是培養目標的多元化。
(二)畢業生就業多元化
近三年以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才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高師歷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日益凸顯,考研人數逐年增多,畢業生流向也發生了一些新變化。
如某高師歷史專業2008年畢業83人,中學教師53人,考取研究生13人,非教育部門4人,待就業13人,高校教師0人;2009年畢業91人,中學教師42人,考取研究生20人,非教育部門3人,待就業26人,高校教師0人;2010年,畢業73人,中學教師29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門9人,待就業27人,高校教師0人。①[1]
周口師范學院歷史專業2008年畢業50人,中學教師37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門2人,待就業3人,高校教師0人;2009年畢業46人,中學教師23人,考取研究生9人,非教育部門3人,待就業11人,高校教師0人;2010年畢業48人,中學教師23人,考取研究生19人,非教育部門2人,待就業7人,高校教師0人。
雖然高師歷史專業列出的就業方向多達十幾項,如南陽師范學院提出了13個就業方向,但通過調查發現,高師歷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歷史教師、考取研究生、非教育部門等幾個方面。中小學教師占50%左右,其中約有2/3的畢業生在農村初中擔任歷史教師;研究生考取率約占20%~30%,近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學生考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三)高師歷史專業學生專業素質下降
多元化的培養目標和多元化的學生就業,本應有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和多元化的培養方案,可實際的情況是幾乎所有的高師歷史專業卻只有一套培養方案。這就產生了極大的矛盾:一套培養方案要培養多種類型的人才,結果造成學生專業素質短板,能力不足,培養質量下降。
1. 在校本科生專業思想不牢,好高騖遠
“招生難、就業難”一直是高師歷史專業難以突破的瓶頸。高中畢業生不愿報考師范院校,高師歷史專業招生計劃一再壓縮,許多學生都是從其他專業調劑過來的,總覺得低人一等,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方法上基本沒有擺脫“填鴨式”教學,上課老師講、課堂學生記、課后學生背、期末統一考,看似嚴密有序,互相銜接,實際是程式化教學,使原本精彩、生動、豐富的歷史學科,變得呆板、乏味、枯燥,加劇了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培養目標的多元化,使許多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基本的動力,興趣越來越淡薄。為了增加就業,學校鼓勵考研,許多同學好高騖遠,專業思想不牢固。畢業生不愿意從教,跳不了槽不得已而俯就之,當了教師又不安心,見異思遷。
2. 中學就業的學生素質短板,難以適應基礎教育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是當今中學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課程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強調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材內容減少了主觀評論,更重客觀敘述,為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間。教材采用專題式編排體例,學術性更強,專業色彩更濃,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2]
目前擔負培養中學歷史教師的高師課程體系僵化、課程內容陳舊,與基礎教育出現明顯的脫節現象。在課程體系上,中國歷史注重朝代的更替,世界歷史注重國別和地區,這樣的體系既不能闡明世界各國歷史的共性,也不能反映中國歷史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在課程內容上,雖然開設了以兩大通史為主的基礎課,但近年來學時被大大壓縮,老師只講授歷史發展的線索,學生獲得的歷史知識零散而不系統。在課程設置上,窄而泛,專業課程多,綜合課程和實踐課程少,學生綜合素質差,畢業后到中學用不上,形成了“學了無用,用的沒學”的脫節現象。[3]
3. 考取研究生的學生史學理論欠缺,探究能力不足
近年來高等院校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影響,在學科設置和課程設置上具有明顯的短期行為,反映在歷史專業上,存在著輕基礎理論的傾向。許多院校只開設了史學概論、史學史課程,一些基礎理論課程根本沒開,造成學生理論學習方面的不足。課程因人而設,隨意性強,既脫離學術前沿,又缺乏理論深度。這就造成考取研究生的學生普遍感到史學理論知識欠缺,只好從“頭”補課。一些提高學生能力、研究興趣的課程也沒有開設,分階段訓練學生科研能力的設想沒有很好貫徹,學生探究能力差,影響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造成學生專業素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課程體系與基礎教育改革之間的矛盾,課程體系與教師專業研究之間的矛盾,課程設置與學分制實施方面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的矛盾。[4]
二、推行分類培養,改革課程體系
高師歷史專業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優化培養目標,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推行分類培養,創新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盡可能實現人才培養的最大效益化。
(一)突出地方特色,優化培養目標
高等院校是“養賢育才之所”,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基地。但一所高等院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確定什么樣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是由社會需要和自身條件決定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全國數百所高師歷史專業存在著明顯的培養目標趨同、培養規格不具體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師范院校,培養目標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培養模式照抄精英模式,造成學生素質下降,學了無用,用的沒學,帶來了較大的就業壓力。[5]
原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說,師范院校應該做好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師范性,二是堅持面向社會,三是堅持師范性和綜合性有機結合,三個堅持的核心是“師范性”。我們認為高師歷史專業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注重自身的辦學條件、水平和能力,科學定位,辦出特色。部屬“985”院校和進入“211”的師范院校承擔著基礎性、原創性和培養歷史學理論人才的任務,應該定位在學術性、科研型院校。一些擁有碩士、博士點的省屬重點師范院校應該定位為教學研究型院校,爭取辦出地域特色,形成地方高水平教學研究中心。占絕大多數的地方性師范院校應該根據師資隊伍現狀、教學條件,凸顯“師范性、地方性、教學型、應用型”,主要服務于地方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培養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即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復合型應用人才。[6]
(二)推行分類培養,創新培養模式
1. 目前高師歷史專業采用的主要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高師歷史專業采用的培養模式主要有:“4年一貫制”模式、“2+2”模式、“3+1”模式、“主輔修”模式等,幾種培養模式各有優劣。
(1)“4年一貫制”模式。學生在入學到畢業的4年時間里循序漸進地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在整個4年的時間里接受教師專業化的熏陶,知識、素質、能力全面發展。目前地方性高師歷史專業多采用此種模式。
(2)“2+2”模式。即前2年按大文科方向組織教學,為學生打下寬廣的學科基礎。第3年進行職業分流培養,學習專業課。第4年學習教育理論和教師技能。由于小學教學內容的淺顯性和初中開設的《歷史與社會》的課程,淡化了學科分類,趨向了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該模式主要適合培養復合型的小學、初中歷史教師。
(3)“3+1”模式。學生經過3年的學科專業學習后,在第4年根據志愿,進行職業分流培養,集中1年時間學習教育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優點是專業基礎扎實,但第4年基本上開不了什么課,有名無實。加之目前教育實多流于形式,學生實踐能力不足。[7]
2. 創新“2.5+1.5”培養模式
我們認為采用“2.5+1.5”人才培養模式更適合高師尤其是地方性高師歷史專業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學生可根據自己興趣、就業方向、特長選修不同的模塊,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1)“2.5+1.5”中學歷史教師培養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學習師范技能課程,經過見習、實習,撰寫教育調查和改革的畢業論文。
(2)“2.5+1.5”歷史研究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里,學習史學理論、中國史專題、世界史專題、科研能力訓練等課程,撰寫歷史學畢業論文。
(3)“2.5+1.5”公共史學人才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學習基本理論、社會學、考古學、管理學、社交與禮儀、調查研究與方法等課程,經過見習、實習,撰寫畢業論文。
“2.5+1.5”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可以集中2.5年的時間學習公共文化課和歷史學科專業課,有利于打下寬厚的知識基礎和精深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另一方面,學生在1.5年的時間里實行分類培養,學習教師教育類理論課程、史學理論和方法、公共史學課程,然后通過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將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最后反思和總結,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三)完善課程結構,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我國高師歷史專業現有的課程模式主要有:“三分天下”模式、“四分五裂”模式、“平臺+模塊”模式等,幾種課程模式也各有優劣。我們認為,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學生就業的幾個流向,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構建“平臺+模塊+課程群”的課程體系,比較適合師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師范院校的實際。這種新的課程體系以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職業技能教育、實踐教學為平臺課程,下設不同的模塊,能充分體現“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特點,培養高素質人才。
配合“2.5+1.5”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學生經過2.5年的平臺學習,在修完通識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教育理論課的前提下,后1.5年時間,課程可以設置成三大方向系列,一是教學系列,二是研究系列,三是公共史學系列。
1. 中學歷史教師課程模塊
開設一些提高教學理論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課程。在原有的《教育學》《心理學》《歷史教學法》《現代教育技術及應用》《教師口語》、畢業論文等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中學班主任》《寫作與演講》《書法》《中學歷史教材分析》《歷史地圖畫法》《歷史教學模式探討》《中學歷史教師技能》《中學歷史教材研究》等課程。通過開展以“三字一話”(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普通話)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訓練活動,加強“三字”訓練。開展課前十分鐘演講、舉行“三字”書法比賽、普通話朗讀大賽、課堂模擬教學大賽等,培養視野寬廣、基礎知識寬、基本功水平過硬、競爭力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合格中學歷史教師。
2. 歷史研究人才課程模塊
開設馬列原著選讀、歷史心理學、中國經濟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西方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史學論文寫作方法等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為學生畢業后攻讀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公共史學人才課程模塊
開設調查研究與方法、邏輯學、社交與禮儀、管理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科技革命與現代化、社會學概論、文物鑒賞、博物館學通論、世界宗教、法學概論、社會學、文秘寫作、市場經濟史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
新的課程體系,強調基礎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并重,有利于體現基礎教育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分類培養,滿足不同學生需求,有利于實施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發展。整合人文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有利于加強素質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精煉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有利于加強課程建設,深化教學內容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高師課程體系改革不是簡單的教學計劃的更新,也不是簡單的課程模式的建設,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只有科學確立培養目標,完善課程模式,做好相關方面的配套改革,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才能使課程體系改革收到應有的成效。
注釋:
① 本統計為學生一次性就業統計,不包括后續就業。
參考文獻:
[1] 楊衛東.近十年來地方高師歷史學專業畢業生流向調查與分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11(2):102.
[2] 王國民.研究性學習與高師歷史教學改革[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8(1):132-133.
[3]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系課題組.高師歷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歷史教學,2000(11):25.
[4] 楊衛東.新課改背景下改革高師歷史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考[J].教書育人,2008(10):78-79.
[5] 陳風光.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