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4 22:17: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政工作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者:黃東 單位: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職業道德教育,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后勤職工的必修課,定期組織后勤職工從服務思想、服務作風、服務行為、服務品德、服務關系、服務技能、服務紀律等方面進行職業道德意識教育、職業道德修養教育、職業道德信念教育,使之養成良好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的社會責任感。典型教育,充分發揮先進人物的榜樣作用。根據醫院后勤職工地位低、待遇差的現狀,應特別注意抓典型、樹先進激勵工作。為此,宣傳發生在身邊的閃光點,激勵后勤職工當好主人翁,做好本職工作,獻身于醫院兩個文明建設的熱情,使他們懂得醫院的崗位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擺脫自卑心理。五宗旨教育,對后勤職工堅持不懈地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體現在醫院后勤保障服務上,就是要堅持“三為服務”思想,即為病人、為醫療臨床、為醫務人員全心全意服務,要視他們為“上帝”,后勤職工只有搞優質服務,才能贏得“上帝”。提高后勤職工技術素質。隨著現代化醫院建設和發展,先進的電子醫療儀器設備不斷進入醫院,后勤服務設施也在不斷增加更新,后勤職工技術素質低的狀況與當前形勢極不相稱,要教育后勤職工不但要有吃苦耐勞精神,更需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才能使后勤保障、設備設施正常運行,才能更好地為病人、臨床、醫務人員服務,要鼓勵后勤職工根據各自特長,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等各種方式,加速對后勤職工技術培訓。
經過數年的努力,本院后勤技工隊伍多數已達到中級工,少數還達到了高級工水平,為醫院后勤保障正常運行奠定了基礎。改善工作環境。醫療質量是醫院的根本,醫院領導除抓好醫療質量軟件建設外,還要將有限資金投入在改善醫療設備、硬件的建設上。因此,后勤職工工作環境較差,設備設施落后,手工作業多,工作比較勞累,我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利用一切機會爭取領導支持,創造條件盡力改善后勤工作的環境,增加或改善后勤設施,以減輕后勤工人勞動強度。同時在工作安排方面也要給予必要的照顧和關心,在晉職加薪和分房方面,盡量給予照顧,使他們能夠感覺到醫院的關心,以充分發揮他們為一線服務的積極性。維護后勤職工切身利益。維護后勤職工的切身利益,是調動他們積極性和保持醫院改革穩定的基礎。醫院后勤職工待遇與醫務、行政人員相比,處于較低水平,社會地位低,在醫院中處于弱勢群體,而且某些非后勤的職工與個別領導不顧歷史客觀條件,對后勤工作批評指責甚多,甚至認為是一線職工養活了后勤職工等等。這些情況均引起了后勤職工的不滿。對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一是教育后勤職工破除鐵飯碗、大鍋飯、平均主義分配觀念。貢獻大小、技術高低、勞動的復雜程度、風險大小等因素,會在待遇分配上體現出來。另外后勤畢竟是副業,后勤職工要以大局為重,以綠葉地位,扶植好醫療主業,在提高醫院總體效益前提下,改善提高自己的待遇。二是教育后勤職工樹立敢于競爭的風險意識,自立自強,提高工作效率,多作貢獻。三是教育部分對后勤有偏見的職工,后勤職工是自己養活自己。醫院后勤社會化后,后勤體制的轉換,醫院出錢購買后勤服務,后勤職工勞動力價值得以了直接體現。
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與職工每天見面,生活在一起,言行舉止無不在職工的審視之中,而后勤職工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評價都比較直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加強自身學習和修養,做到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做到以身作則,廉潔奉公,用良好的形象教育人,凝聚人心,“公生明,廉生威”。威信不是建立在威嚴和強硬之上,而是建立在誠、信、廉、明和對人的關愛之中。注意尊重和理解。后勤職工在醫院中是弱勢群體,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應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礎上,去啟發人、激勵人、教育人,切忌居高臨下,趾高氣揚,發號施令,指手劃腳,這樣做極易造成后勤職工感情和心理的人為隔閡,產生逆反心理,拒絕聽取任何建議和意見,其結果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產生對立情緒,給工作帶來難度,故而只有以誠相待、推心置腹,通情才能達理,入情才能入理。注意解決實際問題。對于后勤職工的工作、學習、生活的壓力,思想上的困惑、報酬、福利待遇等切身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把準職工的脈搏,對癥下藥,耐心開導,緩解情緒,化解矛盾。當然,在做好思想教育同時,實事求是地在可能情況下,滿足其合理需求,引導后勤職工提高精神境界。后勤服務工作是光榮而艱巨的,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賦予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者新的責任和使命。醫院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提高后勤職工素質,充分發揮后勤職工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達到高效、優質、低耗、安全的后勤服務目標為己任,為推進醫院后勤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問題,對策
二十世紀初的著名意大利教育專家一直都認為,學生一直都具備著一種自我成長的能力,學生自身能夠成長成為一種具有健全人格生命力,同樣如此,正是在這一種內在生命力里面促進了學生得到不斷的發展,教育學家還認為,對于學生自身自發的生命力究竟應該引導還是壓制,這已經成為了對教育情況優劣進行區分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因此,筆者認為,只有那些對學生內在生命力發展進行順應的教育,才能夠真正有利于學生自身能夠得到健康和健全的成長。所以,我們應該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且要發現學生自身在發展的過程里面所真正需要的知識,這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輔導員將思想政治工作成功完成的關鍵因素。本文中,筆者就對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進行分析和探討,分析其艱巨性,探討其對策。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時候往往具有不同的服務意識和覺悟,這種情況的出現直接導致了輔導員的服務效果存在很大差別,最終使得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具有一定的艱巨性,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思想覺悟比較高,其服務意識就很強,這些輔導員往往具有很強的奉獻精神,這一類的輔導員在進行學生工作的時候就能夠從根本上做到一切為了學生著想,以情感人,方便學生,最終使得學生能夠感到真正的溫暖,更加能夠對學生生活和學習之間存在的各種問題和情況進行公平公正的處理,最終使得學生感覺到溫暖和和諧。還有一些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自身的思想覺悟比較低,更有甚者對于學生工作沒有一點興趣,他們的服務意識很弱,對于學生存在一種冷淡的態度,最終他們會在安排干部、評獎以及評先等等日常工作中出現了失衡的現象。
高職院校輔導員自身的文化素質不相同直接導致了輔導員自身的服務水平存在比較大的差別,對于學生交流和溝通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輔導員的文化底蘊以及知識層次,長久以往的結果就是那些文化底蘊深厚、知識面寬廣以及知識層次高的輔導員在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中能夠達到游刃有余的狀態,而高職院校的學生也會因為和輔導員進行交流進而獲得自己身的好處,對輔導員越來越擁護和親近。相反來看,如果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自身的知識層次比較低、文化底蘊很淺,其知識面也比較窄,這樣的輔導員必然不能夠和學生進行適當的溝通和交流,甚至會在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中出現尷尬的場面,最終不能夠和學生十分親近,如果這一個類型的輔導員老師對學生采用一種家長式的說教,學生會對其敬而遠之。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對策
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老師,在進行思政工作的時候要求我們必須要用一種教育規范的思想來樹立一種服務和認識意識,必須要做到以德育人,對于高職院校輔導員老師在日常工作中對待學生的服務意識弱、做事不公正、工作不到位以及工作認識不高等等很多具體類型的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輔導員自身思想認識問題而導致的,然而,想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就要求我們的輔導員老師必須要提升自身的認識,從輔導員自身重要性以及多重角色這兩個方面上將自身認識提高。作為學生思想領域中的解惑者、生活領域中的服務者、心理領域中的開導者以及行為領域的傳道者,輔導員工作的情況和質量不僅僅關系到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質,更加關系到了整個學院甚至學校的聲譽,最終也就關系到了事業自身的良好發展。因此,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只有認識到了自身工作具有的多重性,并且努力的去實踐和探索,才能夠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公正辦事。將自身的認識提高,輔導員的職業道德也就達標,學生也就會自然而然的對輔導員進行擁護,這是輔導員思政工作良好進行的重要條件。
三、結語:本文中,筆者主要從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艱巨性以及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對策這兩個方面對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艱巨性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高職院校的輔導員不僅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加是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生活的寄托者,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老師自身的素質十分重要,我們只有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質,才能夠為學生做一個表率,使學生更加親近自己。
參考文獻:
[1]鄒茹蓮. 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機制探究――輔導員、班主任、班導生、導師四位一體管理模式的思考[J].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 2007,(03).
[2]朱光鈦. 扎實工作 努力推進學生宿舍社區工作上新臺階――集美大學學生宿舍社區中心創省級“文明學?!惫ぷ骷o實[A]. 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7年年會優秀論文專輯(一)[C], 2007.
[3]程碩,李萬隆. 新時期高校師德問題之淺談[A]. 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 2008.
論文摘 要 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相互滲透,補充。輔導員掌握了心理學理論能夠增強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針對性。在應用中,輔導員應注重師生關系的建立,傾聽技術及引導學生合理理念,進而更好地實現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
(一)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人的心理現象是紛繁復雜的,恩格斯比喻為“地球上最美好的花朵”,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由知、情、意構成,而個性心理則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觀等。這是心理學研究個體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理論依據。
(二)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輔導員被稱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充當著教育者和指導者的角色,是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其工作是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
(三)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關系。
高校輔導員的思政工作與心理學理論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內容上相互補充,相互滲透。
首先,人的心理是思想的前提,而思想是心理的升華,具有穩定性,對心理有調節和支配的作用。因此,有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才會有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建立。
其次,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在于幫助個體化解心理矛盾,減少心理沖突,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增強適應性。因此,更加關注的是個體,而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引導學生發揚集體主義精神,關注大局。由此可見,二者相互補充相互滲透。
二、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相結合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一)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相結合的必要性。
1、從受教者來看:心理學家稱青年期為“疾風驟雨”或心理的“斷奶期”,可見,處于這一階段的大學生情緒的不穩定性。時而激昂雀躍,時而郁悶低落,時而勇敢悲壯,時而不堪一擊,而部分學生不同程度上出現適應問題,人際交往困惑,心情低落等問題,使得背負沉重心理負荷, 內心充滿矛盾和痛苦。這些都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這就要求輔導員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掌握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從而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更有效的教育。
2、從教育者來看:輔導員在學生的成長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職責是育人,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因此,這就要求輔導員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其次,輔導員的工作比較繁瑣,“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掌握心理學知識對于自身有更好的調節。
(二)心理學理論在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運用的重要性。
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科學,對一切社會領域都具有現實價值,心理學所提供的原理當然可以在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中應用。因此,通過對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掌握以及應用,可以使之成為輔導員思政工作的重要武器。
1、心理學理論的運用有利于提高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心理學理論提供了大學生心理活動的普遍規律,高校輔導員了解了這些心理活動規律, 就能夠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就會遵循規律少走彎路。
以往在對學生教育過程中,輔導員也會用到心理學的知識,自覺的或不知覺,比如“談心”,只是源自于工作經驗。通過對心理學知識的學習,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會有更科學的認識,在工作中,自覺的應用這些理論,必然會取得好的結果。因此,輔導員將散與工作經驗中的心理學,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使工作更加理性化,科學化。
2、心理學理論的運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心理學理論為高校輔導員找到了個體的差異性的依據。個體差異性,表現在個體的傾向性(需要、動機、動力) 方面,又表現在個性特征(氣質、能力、性格) 方面。輔導員只有了解了個體的心理差異并針對人的心理差異,特別是個性差異的特點,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使得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針對性,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心理學理論的運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預見性。人的心理活動總要通過行為和表情表現出來的,輔導員掌握一些肢體言語或者是變態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能夠從學生的言行中找到蛛絲馬跡,正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抓住苗頭,進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把工作做在前頭。
三、重視心理學理論的運用,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大學生身心的協調發展是其成才的必要前提。近年來,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相結合已經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各高校也積極的開展心理學相關知識的講座,而且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做了一些嘗試,充實了思政教育的內容,也有利于實現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除了以上提及的輔導員工作方法的改善外,還應該運用心理學理論,提升輔導員的理念,切實實現以“人為本”。
(一)重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人本主義羅杰斯將“求助者中心”療法,貫穿到教育領域,形成了“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為西方教育界所認可?!皩W生為中心”論強調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教育成為可能”。因此,輔導員與學生首先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所謂“親其師,則信其道”,才會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學生有事情能夠積極的與輔導員溝通,使得輔導員能夠清楚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從而更好的實現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而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按照羅杰斯的觀點需要尊重和共情。
首先,尊重學生。尊重是心理學的重要理念,即 “把求助者作為有思想、內心體驗、生活追求和獨特性、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對待”。尊重學生,有幾方面的含義:一是輔導員應把學生看作獨一無二的個體; 二是相信學生的本性是好的,有很大的潛能; 三是學習過程中輔導員扮演促進者、幫助者、輔助者、合作者角色,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完美人性。
其次,與學生共情。羅杰斯認為共情是指“體驗別人的內心世界的能力。猶如親身體驗,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對方他的情感,思維;運用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共情使對方感受到關懷與理解。比如外地大學新生想念家,輔導員就可以運用這一技術,開誠布公的說下自己的經歷,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而不要大談為了家長好好學習,人之常情之類的。共情是建立在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經歷的基礎之上的,有利于師生增進情感交流。
(二)學會傾聽。
傾聽是咨詢心理學常用的方法,對于輔導員的 “談心”有一定的啟示,使其更有效地傾聽學生的談話內容。
首先,切勿分神,傾聽要全神貫注,認真的聽。傾聽,不單單是聽,還要注意思考,要及時而迅速的判斷求助者談話是否合理,是否合邏輯。另外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把握關鍵點。
其次,切勿評論。在聽的過程中,不能隨便的打斷求助者的談話,不能插入自己對會談內容的評價。要給學生傾訴的機會,切勿斷章取義妄加評論。
最后,切勿多話。無意或有意的插話會使學生突然漏掉想說的重要東西,或者影響其思維,或是讓其感覺沒有認真聽。
(三)引導合理理念。
艾利斯的合理情緒治療是認知心理學中的一種療法,具有濃厚的教育色彩,也可以說它是一種教育的治療模式,因此也更適用于大學生這個群體。
合理情緒療法認為,人們的情緒障礙是由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要以理性治療非理性,理性引導非理性的信念,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的信念給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不合理理念有11種,具有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的特點。對這一理論精髓的把握,有利于增強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非合理理念中,比如“我對你好,你也一定要對我好”,這就陷入了非理性之中,即絕對化要求,按照艾利斯的觀點,我們只能決定自己而不能決定他人。但這種非理性在學生群體中很普遍,輔導員掌握這一理論將更有利于思政工作。首先輔導員要對11種不合理理念有深刻的認識,其次,要求不斷檢驗自己的信念,與不合理信念做斗爭,最后,通過與學生辯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合理理念。
參考文獻:
[1]李志紅.論心理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鄭州大學學報,2008,(9).
[2]劉洋.運用心理學原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5.
[3]楊雪.心理學理論在高校學生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教育探索,2004,(8).
[4]方穎.心理輔導在高校輔導員中應用研究,南昌大學,2009.4.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傾聽教育
20世紀初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認為,學生具備一種自我成長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這種內在的生命力促使學生不斷發展。她還認為,對學生的自發的生命力是進行壓制還是引導,是區分教育優劣的分水嶺,只有順應學生內在生命力發展的教育,才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了解學生、明確他們自身發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實施教育的關鍵。那么,怎樣才能了解、明確學生自身發展的真正需要呢?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研究室的任長松先生在《探究式學習的18個原則》一文中明確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傾聽著的教育”,認為“教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傾聽和應答的過程”,而在教育過程中“傾聽不僅是一種工作手段更是教師的道德責任”。
教育從傾聽開始的理念中透出教育的哲理:教育必須傾聽,傾聽意味著教育的開端,在某種意義上,傾聽就是一種教育的言說,甚至就是一種教育。教育離不開對教育對象的傾聽,而在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引入傾聽教育。
一、傾聽教育的本質和內涵
教育教學是在教師引領下,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的過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對話。所謂對話,是雙向的、互動的、平等的。對話平臺的兩邊分別是教師和學生,平臺的主人的主語是“我們”而不是“我”和“他”。對話要從了解對方的意圖開始,這就首先傾聽對方的話語,從中尋找共同的話題,決定討論的方向和內容。不去傾聽,就失去了對話的基礎,失去了對話的意義,對話可能成為“獨白”,甚至是單方的“訓話”。因此,我們可以說,對話是從傾聽開始的,傾聽是對話的前奏,沒有傾聽就無法對話,也就無所謂教育。
畢業論文下載網biyeda.com
其實,中國傳統教育一直關注“聽”??鬃訉W生的教育,最重要的特點是因材施教,怎樣因材施教?就是先聽,先了解學生的特點而后才能“因材”而“施教”。但是,不知何時,教師開始不聽了,不屑聽了,不會聽了,教育雙方往往會形成對立關系,嚴重影響了教育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師的權威意識造成的話語霸權,消解了學生傾訴,表達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學生與學生溝通的渠道。因此,教師要做善于傾聽的人,并從傾聽開始學會教育,這不僅僅是對思政工作者的要求,也應成為所有教師的共同追求。其實, 傾聽很簡單, 就是靜靜地、耐心地、認真地聽,不急不燥,不打斷,不忙于下結論性判斷地聽。因為這是一種方式,所以不能當作是一個簡單的形式;因為是方式,所以它是彌散的、滲透的,運用于教育的全過程。
二、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傾聽理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生源結構的特殊性對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職生這一特殊去群體迫切需要被傾聽
高職生作為高等教育大眾化所產生的新興群體,其生源具有極大的特殊性。具體而言,高職生生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普通高中畢業生;二是五年一貫制高職錄取的初中畢業生;三是對口升入高職的三校生(中專畢業生與技校畢業生、職業高中畢業生)。在基礎教育學段,他們的學習成績長期處于中下水平。在中國目前的應試教育大背景下,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多次考試失敗,他們在自己自我概念尚未形成的成長期,長期游離于老師、同學乃至于家長的積極關注和鼓勵之外,從而產生很強的挫敗感和自卑心理。這種挫敗感和自卑心理往往導致他們的情感和心靈閉鎖,不愿意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從而形成了敏感、多疑、高度自負和極度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織的心理特征,使他們難以被理解也難以被說服。面對這一復雜現狀,簡單的說服教育、榜樣示范等傳統教育方式,顯然已不能適應高職大學生的需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教育者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是從心與心的對話開始的,要想全面了解學生就必須認真傾聽學生內心的需求。高職院校大學生鮮明的個性特點需要教育者尤其是思政工作者以傾聽的態度和方式去了解、理解,并在此基礎上給予指導和幫助。
“傾聽”教育理念的提出,真正把學生擺在主體性位置,思政工作者從一個說教者,規章制度制定者和維護者,轉化為學生內心需要的聆聽者,成長成才的陪伴者幫助者和引導者。這一角色的轉變以及“傾聽”的行為過程,本身就包含了對學生的尊重關愛。傾聽的方式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具體而言:其一是尊重;其二是信任;其三是虛心。教師的耐心、專注的傾聽,常常給學生以鼓勵、支持,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受尊重和被信任的內涵。而且“傾聽”教育滲透著教師把自己當作受教育者的
理念,折射著虛心聽取意見的品質。是教育“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對于普遍自卑敏感,迫切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的高職生而言,這種教育方式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二)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傾聽的理念
關鍵詞:研究生;輔導員;困境;管理
1999年之后,伴隨著《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頒布與實施,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招生人數急速增加,開啟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階段。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規模持續擴大,1999年全國在校研究生23萬人,招收研究生9萬人,到2005年,全國在校研究生98萬人,招收研究生37萬人,而截止2010年,全國在校研究生153.8萬人,招生人數達53.8萬人,分別是1999年的6倍和6.7倍(數據來自中國教育在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為宗旨,是貫徹黨教育方針的根本途徑,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根據2004年教育部16號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輔導員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角色定位主要包括思政教育、班級管理和咨詢服務三大部分。
1研究生輔導員工作面臨的現狀與挑戰
1.1思政工作利弊并存
經過本科生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多數研究生政治上追求上進,信仰,關心時事,具有較強的時代使命感與責任感。另一方面來看,研究生包含博士、碩士研究生,在職和非在職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不同類型,群體復雜,部分研究生在思想政治素質上并沒有達到與他們的專業知識相稱的高度,存在非主流的信仰和信念,甚至有的研究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導致社會團結意識差,責任感缺失,還有存在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心理素質相對脆弱,對盛行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及極端個人主義的抵御能力不足。同時,由于研究生年齡較長,具備一定的社會閱歷,思想意識的可塑性不強,均為推進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
1.2班級管理面臨挑戰
在研究生班級管理和建設當中,面臨如下幾個問題,組成班級的專業有別,在學習上,所修課程不盡相同,生活中,圍繞不同專業各自的作息時間和起居規律也存在差異,導致班級同學之間接觸和交流偏少,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和認同感較弱,影響班級凝聚力。此外,進入研究生階段,部分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存在一個認知的誤區,即認為參與活動占用了學習的時間,影響實驗操作、論文撰寫等。
1.3服務就業任務艱巨
高校畢業生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加,就業競爭也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普遍存在就業壓力,同時多數研究生堅持自己的追求,擁有較高的就業期望。通常在就業選擇時,多數研究生會設立一定標準,如就業地點聚焦于大城市,也有部分研究生的選擇范圍僅限于出生地所在地市,單位性質則集中于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就業范圍和選擇,加劇了就業難度。另一方面,就業意愿的趨同性(如公務員熱)導致競爭激烈,抬高了入職甚至報考門檻,減少了就業機會。此外,研究生長期的學生生涯雖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但是社會經驗和閱歷尚欠缺,對各類招考、競聘中的選拔方式不太適應,未能發揮自身的真實能力和水平而影響就業。
2推進研究生輔導員工作的建議
2.1樹立意識,強化師資全力做好研究生思政工作
首先,重視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必須摒棄“重智育”、“輕德育”的錯誤觀念,牢牢樹立兩者一起抓的教育理念,并建立制度,逐步引導,將這種理念植根于教師的思想,身體力行做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其次,目前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和輔導員,但研究生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仍不夠完善,兼職輔導員較多。因此,首先需要相關部門花力氣配齊人員,并加強培訓和指導,建立一支戰斗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思政工作隊伍。另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培養為導師負責制,需要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在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導作用也將極大的促進研究生思政教育。
第三,建立制度,創設思政教育的有利環境,逐步探索一套可行的評價研究生思政素質制度和標準,促進和引導研究生重視自身的德育發展,幫助學生樹立德育至上的理念,幫助學生主動認知樹立正確信仰,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性,即調動學生做好思想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需建立并落實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真正選拔和任用一批善做思政工作的工作人員,以開拓思政工作新局面。
2.2健全機構,完善制度,以班集體建設做好研究生常規管理
無規矩不成方圓,做好研究生班級管理工作,首先應建立一套適合班級實際情況,能夠兼顧不同專業的培養和服務需要,具有可行性的管理制度,如獎懲制度,定期班會制度,黨團建設工作制度等,通過制度內化和規范研究生的行為。其次,要培養一批干部,選擇一批有能力,素質好,愿意干的學生擔任班級干部,平時工作中不止是使用干部,還要注重指導與培養。如定期召開學生干部座談會,做好階段性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的同時,暢談所面臨的困難,交流工作心得,達到好的做法能共享,實際困難能解決的目的,在提高學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同時,促進班級工作順利開展。再者,構建一個班集體文化,根據研究生實際,結合專業,以不同專業研究生的興趣點為切入點,組織班集體活動,逐步打造禮貌、誠信、遵紀、守規的班級文化,實現建設有集體榮譽感,有凝聚力的積極向上的研究生集體的目標。
2.3打開思路,提供平臺,多方位錘煉以提高研究生就業競爭力
就業難的致因復雜,就目前現狀積極服務研究生就業。首先輔導員應積極引導研究生形成正確、客觀可行的就業理念。如通過集體統計和個人談心方式,對畢業生就業意向進行調研摸底,把握研究生就業方向、心態和期望。其次,開展針對性培訓和服務,如針對研究生就業經驗欠缺的現實,可組織招考模擬訓練,確實提高研究生就業能力。此外,需注重收集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
在新形勢下,為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培養德育、智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需重視研究生輔導員工作,加強調研,找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的根源,逐步解決和完善。作為一名輔導員,則應用心思考,以身作則創新和改進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更好的服務研究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 錢廣,王守偉.高校研究生班級管理精細化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上,2011(002):3537.
[2] 魏曉慧,孫治平.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24(2):117118.
>> 新形勢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戰及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的德育教育所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新生入學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安全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探析 新形勢下高校創先爭優活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 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與出路研究 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進高校學生公寓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年輕輔導員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校園網面臨的安全挑戰與應對策略 略論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新形勢下旅游院校德育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 信息化新形勢下檢察舉報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新形勢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淺議新形勢下創先爭優活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新形勢下中職德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新形勢下做好高校青年教師思政教育工作探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趙東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當前,高校思政教育正面臨許多挑戰。我們應該正視問題、尋找癥結、積極探索,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利用各類資源,切實進行教學改革,才能找到符合實際、靈活高效的思政教育之路。 【關鍵詞】思政教育 教學改革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5-0157-03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青年學生的教育培養工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寄托于青年一代,未來世界的競爭其實就是青年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思想政治教育擔負塑造青年學生靈魂的重任,目前全國各大高校面向本專科生均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且安排了大量的學時,內容也相當豐富、全面。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努力、不斷探索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為培養大批合格的祖國建設人才做出了有益貢獻。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正面臨著極大挑戰,也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不能不引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 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
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由閉塞走向開放,經濟由遲滯走向蒸蒸日上,文化由沉悶走向繁盛,生活方式由單調走向多樣,與此同時,新觀念悄然而生,新事物不斷涌現,社會生活出現貧富距離拉大、道德滑坡、社會矛盾突出等現象,這一切,不斷折射到當代青年學生的思想上,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得不面對的各種挑戰。
1.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動搖
開放的中國擁抱世界,隨著國門洞開,各種思潮不斷襲來,各種文化在神州大地上相互交流、交融、碰撞。多元文化為青年學生帶來更為開闊的視野,但多元文化也必然帶來多樣的價值觀念。青年學生的思維尚顯稚嫩,對價值目標的追求并不明確,對世事萬物的理解還很不充分,面對由多元文化帶來的內容各異、表現紛繁的多樣性選擇,他們時常難以把握,難以做出正確選擇。同時,在西方“淡薄意識形態”思潮影響下,他們的信仰發生動搖,對未來充滿迷茫,內心備受煎熬。
2.新媒體對思政教育的沖擊
信息技術的革命化飛躍,使新媒體時代向我們撲面而來。當代大學生已普遍使用和接觸手機博客、微信、QQ群、虛擬社區、人人網等,這些新型媒體工具在為青年學生提供即時的新聞資訊、便捷的通信聯絡手段的同時,也將各類或優或劣、混淆雜亂的東西帶入校園學子的視野。大學生們的交流日益社會化,社會稍有“風吹草動”都會在學生們的思想上得到即時反應。學生的控制力較弱,明辨是非能力有限,很容易接受負面影響。
3.學生思想道德出現滑坡
過去30多年,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設并沒有跟上,社會道德出現滑坡,校園早已不是一塊凈土,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也深受社會影響。不少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情感淡化,其行為功利色彩濃厚;一些學生不講誠信,考試作弊、論文抄襲;一些學生不尚儉樸,消費過度,甚至以奢侈為榮;有的學生利用互聯網傳播不負責、不健康的內容,甚至涉嫌網絡欺詐,不以為是反覺自鳴得意;有的學生效仿社會上的不正?,F象,熱衷于搞小圈子,拉關系、走后門,對圈內人不講原則,不講正義,對對手則睚眥必報,不講團結……凡此種種,都表明當今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出現嚴重下滑。
4.思政課教改進展不大,教學效果不佳
盡管思政課教學改革已呼喊多年,很多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進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而言,
思政教改之路并不順暢,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性沒有較好體現,學生參與面較窄,參與激情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就業壓力大,職場上需要的是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因而學生比較重視“更實惠”的專業課學習,對思政課則視為累贅,普遍缺乏學習熱情。同時,與高校思政理論課相配套的社會實踐性課程也因種種原因流于形式,難副其實。
5.當前大學生綜合素質偏低,創新能力偏弱,人文素養缺乏
盡管素質教育已實行多年,但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學生們忙于應付各種考試,課外活動極少,閱讀面非常有限,習慣于從書本中尋覓“答案”,創新能力不足,遇到問題手足無措,言行常顯幼稚、偏激,缺乏理性思考。十多年來,高校門檻日益降低,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高等教育呈現大眾化傾向,因此,大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大學生的文、史、哲等人文知識大多匱乏,人文素養亟須提升。
二 關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與對策
上述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的出現,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著嚴峻考驗。我們唯有知難而上,認真剖析問題,深入思考,尋找癥結,才能對癥下藥,去疴治病;唯有結合實際進行深入研究,積極探索,才能摸索出符合時代要求、符合青年成長特點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新途徑。
1.堅持以為指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前進的方向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以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為主流意識形態”,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有撥云去霧、守衛藍天的勇氣與責任,這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政治堅定性的應有表現。
2.充分利用新型媒體,創新思政工作平臺
新媒體由于多元性、交互性強、方便快捷等特點而備受當代大學生的青睞,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主動占領這些新領域、新陣地。要善于充分利用新媒體搭建思政教育平臺,積極宣傳主流文化、主流意識形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這一平臺閱讀、收集和傳播大量的資料和信息,了解社會輿情,了解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使思政教育更具針對性、預見性;通過這一平臺,更便利了師生間的平等對話,有利于師生間隨時隨地進行交流、溝通、探討,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從而使思政教育從有限的課內延伸至無限的課外,使思政教育工作根植于青年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3.加強對思政課師資的培訓
著名思想文化史專家張豈之先生曾說:“高校的文化品位應體現在教師和教學科研中?!备愫盟颊n教學,師資是關鍵。對思政課師資的培訓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既要注重培養提高思政教師的理論水平,也要注重對形式政策的學習。教師須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更要有創新的思維,要培養一批既善于理論教學,又善于解答學生實際問題、思想困惑的師資隊伍。思政教師要善于從理論高度解讀黨和政府的方針、路線和政策,善于剖析新現象、新事物、新矛盾,善于闡述一些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其二,進行人文知識培訓。思政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理論修養,還應具有豐富的人文素養。對思政教師進行人文知識的培養,可以開闊教師視野,使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對話中尋找到更多的情感切入點,這對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是大有益處的。其三,除對教師進行課件制作技術、常規教學應用軟件的使用和網絡運用培訓之外,還應特別注意提高教師的新媒體運用水平,使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獲得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4.切實加強思政課的教學改革
若要打破思政課沉悶的教學氛圍,必須在兩方面下功夫:一要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整教學結構、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講授史綱課時,加入了一個環節:課前5分鐘的“熱點解讀”,讓學生擔任主講,對一些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解讀。由于這些問題多為學生關心的問題,因此,學生反應積極,課堂氣氛也很容易就活躍起來了。二要拓展思政課教學內容。地域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應該且有必要引入思政課堂,這些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學生感到親切,更樂于接受。譬如筆者在講授史綱課關于的正面戰場時,引入“大蜀山抗戰”,70年前慘烈的大蜀山抗戰,就發生在本校對面一座小山上,遺址仍存,學生聽課的情緒頓時高漲起來。
5.積極拓展學生的第二課堂
高校思政教研室和各相關部門、處室應進行密切合作,制定符合實際的實踐性教學計劃,明確步驟,周密安排,精心組織,使學生走出教室,深入社會,了解經
濟、社會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思政部應與校內外的社團進行合作,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活動、比賽,使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增長見識,提高技藝,鍛煉才干,提升綜合素質。
1、做好綜合協調及黨委決議的督促落實工作,完成了黨委文件、紀要、計劃、各種匯報、總結的起草工作。
2、參與制定《學院“十一.五”建設規劃》、《學年工作要點》;制定我院《系、處級單位年終工作考核辦法》,并組織實施今年的單位考核工作。
3、不斷加強自覺服務意識,完成黨委會議、總支書記會、處級干部會等會議的組織、保障和服務等工作。
4、在年初的“學費”風波中做好相應工作,維護了學院穩定;做好接待和部門之間的溝通工作;積極聽取意見,參與院領導定期聽取教職工代表和學生代表座談會。
5、做好文書工作和保密工作,收發送閱文件1402份;整理文書案卷17卷,登記待銷毀文件1420份。
6、制定院領導接待日計劃并負責好落實工作。
7、加強校園有線電視網絡建設,保障學院有線電視網絡的正常運轉。
8、在全院師生中開展了保密法教育活動,開辦廣播保密宣傳專題十期。完成“四五普法”的總結。
9、協同組織部抓黨建工作,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理論研討,開展“七一”紀念活動。
10、與院辦一起辦好《學院工作簡報》。
11、與院辦、工會落實《校務公開實施辦法》。
12、參與兄弟院校領導來我院接待等工作;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任務。
13、參加省教育工委14期中青年干部學習班。
二、宣傳部工作
今年重點圍饒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建設、榮辱觀教育、迎評工作、紀念勝利70周年、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建設等主題展開宣傳工作。重點抓好黨的六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工作。
1、起草了學院《學年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安排》等文件,并就加強迎評宣傳、和諧校園建設等工作擬訂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2、負責黨委中心組學習的落實和處級干部周二政治理論學習的組織。目前處以上干部政治理論學習已進行了15次。
3、根據理論學習需要,訂購學習材料30余種,收集整理《中心組學習材料匯編》電子版三期。
4、負責學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的制定、落實、總結和推薦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工作。
5、建立黨辦、宣傳部和統戰部網站,完成了和學院主頁的鏈接;
6、順利完成《院報》的采編、審稿和發行郵寄等工作,全年出版〈院報〉10期和合訂本1期,根據評估宣傳工作需要,開辦“迎評專欄”已滿一年,自上期起將“迎評專欄”擴大為一個整版。
7、組織政工干部、學生干部參加各類上級組織的報告會事跡展等。
8、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成立一年多來,參加省思政研究會活動3次,推薦論文10篇,推薦先進性教育論文5篇,獲省教育工委教育廳表彰4篇,1人獲思政研究先進個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成立以來收集論文68篇,其中發表44篇,核心刊物10余篇,配合評估工作,計劃編印《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論文集》,自己還撰寫了黨建方面的論文多篇。
9、圍繞學院重大活動搞宣傳。做好場景氣氛營造、拍照、新聞媒體邀請等工作。今年校外媒體宣傳報道我院各類活動及個人400余次。今年還完成“省15規劃成就素材集”學院部分的內容。利用〈院報〉、展板、櫥窗、廣播等配合搞好宣傳工作,共出各類宣傳欄10期,計展板73張,開辦廣播專題10個。
三、統戰部工作
1、繼續抓好中央五號文件的落實工作。
2、落實五省區高校統戰工作會議精神,黨委會組織學習同志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加強我院統戰工作做了專題研究。在各總支設立統戰委員。
3、完成統戰工作自查調研報告,重新整理、統計造冊各類統計表:
《學院黨外高級知識分子基本情況》;《學院副處以上黨外領導干部基本情況》;《學院各黨總支統戰委員基本情況》;《學院僑聯組織基本情況》;《學院各派基本情況》;《學院省文史館員基本情況》;《學院省、市、區政協、人大委員、代表基本情況》。
4、12月11日,我院統戰工作接受了省委統戰部和教育工委的檢查,并同我院派、非黨高級知識分鐘代表進行了座談,上級領導同志對我院黨政支持統戰及統戰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
5、加強與派、無黨派的聯系工作,協助各黨派加強其自身組織建設等各項工作,經常與他們交流思想,了解工作和生活情況。積極配合省民進做好我院民進支部改選前的準備工作。支持學院民革支部完成了改選工作。
6、做好派和非黨民主人士后備干部的推薦工作。今年配合省委統戰部推薦一名黨外高級知識分子作為省統戰后備干部。
7、積極向省、文史館推薦人才,目前正在研究推薦中,等待黨委會研究。
8、積極配合省、市委統戰部做好年政協、人大代表換屆前的有關工作,對我院已有的兩名市政協委員情況進行介紹和推薦。
9、完成了“省高等院校統戰工作情況”(包括民主的黨派等)的統計工作。
10作為統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圍繞學院中心工作發揮積極作用,最近被市僑聯評為先進集體。
11、每年召開僑聯、派春節茶話會等座談會,征求他們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雙節對重點統戰對象進行慰問。
四、“迎評”準備工作:
1、關于近年媒體宣傳我院情況(電視媒體報道不在統計中)。整理年媒體宣傳我院資料12輯(兩套)其中合訂本1輯;年、各1輯;年2輯、年4輯;黃土畫派(含劉教授)、楊院長專輯各1輯;其他院領導合訂專輯1輯。
2、整理《美術學院規章制度匯編》(黨群系統部分);
3、整理了-年黨委所有文件;
4、編印《“迎評”知識100問》;隨著學院“迎評”工作的進一步深入,編印《“迎評”宣傳手冊》。
5、編印《本科教學評估工作文件匯編》;
6、組織整理“迎評”宣傳標語共五十條,分不同階段在校園懸掛。僅11月懸掛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