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1: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次調查根據需要將其整合為3個維度[3]:日常生活管理(包括不良嗜好管理、一般生活管理維度)、疾病醫學管理(包括癥狀管理、急救管理、疾病知識獲得管理、治療依從性管理維度)、情緒認知管理(情緒認知管理維度)。把自我管理行為按指標得分劃分為高、中、低3個水平[4],其中≥80%為高水平,60%~79%為中等水平,<60%為低水平。調查方法由調查人員發放問卷,統一解釋語,面對面逐條詢問填寫,同時請患者家屬回避,問卷當場收回。2.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錄入數據,采用描述性分析,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性檢驗法。
結果
自我管理行為評分結果本次調查中,患者的自我管理總分為(81.53±7.86)分,其中55.4%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處于低水平,44.6%處于中等水平,無1例處于高水平。說明農村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不夠理想。得分結果詳見表2。社會支持對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法,對社會支持的3個維度及總分與自我管理行為的3個維度及總分進行相關性分析。社會支持各維度得分與自我管理行為各維度得分呈正相關(r=0.320~0.761,P<0.01)。見表3。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農業資金;解決思路
農村養老保險不但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金融問題。作為一個社會問題,農村養老保險關系到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化、農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以至整個社會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金融問題,農村社會保險又與某種融資體系相聯系,并影響著社會資金在各產業之間的配置。本文主要關注農村養老保險作為一種金融方式對農業資金造成的影響,即社會保障基金帶來的農業資金流出的問題。
一、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帶來農村養老保險基金存量的增加
1993年開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正式推向全國有條件的地區。此后,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范圍雖然不斷波動,但總的來看仍呈擴大的趨勢。截至2006年年底,全國農村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為5374萬人,農村養老保險基金滾存結余354億元。盡管目前看來,這部分資金總量尚不高,但是,隨著“三農”問題的解決與和諧社會的建設,農村養老保險基金滾存結余必將大幅增加。因此,有必要對這部分資金的流向加以分析,以明確其對農業的影響。
二、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使用方向
對農村養老保險基金而言,進行投資來對積聚的養老基金進行保值與增值,對于保證養老金的按時、足額支付,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按照《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社?;鹜顿Y的范圍限于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
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使得大量資金向非農領域流動。對于銀行存款而言,目前的農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存于農村信用社或郵政儲蓄系統。農村信用社資金的貸款方向,集中于農業貸款和鄉鎮企業貸款,其中,鄉鎮企業貸款有相當大的比重投到非農領域。郵政儲蓄系統長期以來實行資金存入中央銀行,依賴于儲戶于轉存中央銀行之間的存款利差,成為中央銀行回籠資金的一種手段,即使將這部分資金推向金融市場,由于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業基礎建設投資,周期長、風險大,所以,農業的貸款并不具有吸引力,銀行貸款款的流向,只能以非農產業為主。對于國債而言,國債的發行目的是為了彌補赤字與籌集中央建設性預算的部分資金,對彌補赤字而言,無論是作為政府人員的工資還是用于政府采購,都是使資金進入非農領域,并在非農領域周轉。對建設性預算而言,除了農田水利、生態環境建設和農網改造的資金是流向農業之外,其余國債項目的資金都是流向城市和非農產業。對于其他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公司債而言,更是各種非農產業的主要籌資手段,使得資金流向非農產業。
然而,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資金的來源,又主要是農業資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對象是非城鎮戶口的農村人口。因此,農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所交納的資金,也只能是農村人口收入中的一部分。固然,農村養老保險覆蓋人群中包括了大量鄉鎮企業人員和外出打工人員,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非農產業。但是,這些人員是原屬于家庭保障范圍的,他們向社會保障的轉移意味著原有家庭保障格局的打破,使得由他們進行家庭保障的另一部分人群也必須納入社會保障,以保障其老年消費。因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不可能僅僅面向這些“離土”人員的,還必須包括這些人員所對應的原家庭保障中的人員。這后一部分人群的收入卻主要是農業收入,他們交納的保費,也只能源于農業收入。農村家庭本身就是一個生產單位,農村居民的收入,不僅用于整個生命周期的消費,還必須用于農業生產的投資。就此而言,農業收入與農業資金具有一定程度的等價性,源于農業收入,就是源于農業資金??偟膩碚f,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資金的來源,仍有相當部分是屬于農業資金的。
因此,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籌集和運作的結果,是資金從農業向非農產業的凈流動,其資金來源是農業,其資金使用是非農產業。農村養老保險規模越大,養老保險基金積累的越多,農業資金的流出也就越多。而從長期趨勢來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范圍只會越來越廣,保險基金的規模也只會越來越大,與之相應,農業資金的流出會越來越多。
三、農業資金流出的經濟后果
農業資金的流出會造成以下三個主要后果。
1、農業資金流出的最直接后果,是農業的萎縮。作為一個生產部門,農業需要不斷的將獲得的收入重新進行投資,以維持簡單或擴大的再生產。農業資金對農戶自籌配套資金的依賴性較高,而農戶自籌資金的獲得,主要是農民的可支配收入。因此,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所帶來的農戶可支配收入的減少,會使農戶的生產支出顯著降低。目前,我國農村的金融體系尚不發達,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投資主要是依靠家庭積累,農戶缺乏其他的融資渠道來彌補參加社會保險所交納的資金,這也減少了家庭進行農業投資的規模。
2、農業資金流出的另一個后果,是造成了農村養老保險不足的惡性循環。農業資金的流出,要求在農業生產中用更多的勞動來替代資本,使農業中勞動力的使用量增加。而勞動投入的邊際效益又是逐步遞減的,因此,農業資金的流出,使得勞動帶來的收益越來越低,農業對農村人口的吸引力也就越來越小,農村人口的外流規模也就越來越大。不斷增加的農村外流人口加劇了原有家庭保障的解體,形成了對社會保障的需求。而另一方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帶來了農業資金的流失。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農業萎縮的速度將越來越快。
3、農業資金流出的第三個后果,是降低了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農業競爭力的提高提高主要還是依靠農業的新要素投入,農業資金的流出,減少了農民的可支配收入,農民對土地的要素投入也就相應減少,導致農業競爭力的下降。而隨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范圍的擴大,作為資本要素的農業資金的流出也越來越多,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會因資金的缺乏而難以進行,這就使得我國農業的成本始終偏高,難以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價格競爭。
四、解決農村養老保險引起的農業資金流失的思路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農業資金流出,既制約著我國農業的發展,也危及農村養老保險的可持續性。但是,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又是勢在必行的,這就需要一個與農村養老保險同步的農業資金補償機制。本文建議采用以下思路進行應對:
1、建立農業資金的回流機制
通過建立資金回流的機制,可以抵消建立養老基金的影響,方案如下:
(1)農村養老保險基金投資于農業建設國債
補償農業資金的第一個方法,是把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籌集的資金,再用于農業建設。這可以有兩種方式:直接投資于農業,或者購買用于農業建設的國債。但是,直接投資的方式是不可行的。一方面,農業投資的風險較高,而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對投資的安全性則有嚴格的要求,出于安全性的考慮,直接投資于農業也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按照《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所允許的社保基金投資方向也不包括對農業的直接投資。因此,購買用于農業建設的國債,也就作為補償農業資金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用于農業建設的國債的資金是流入農業的,另一方面,國債作為一種國家信用,其風險很低,也可以滿足農村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安全性的要求。
(2)增加財政對農業的投入
單純以購買國債方式來回流農業資金是不夠的。就目前的農村貸款而言,主要是用于短期資金周轉的,而不是用于長期的農業投資。因此,存入信用社、郵政儲蓄系統的農村養老保險,是難以回流到農業的。這就必須由財政出面,來引導農業資金的回流。一方面,可以加大國債資金對農業的投資規模,以抵消農村養老保險所帶來的農業資金流出。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農業貸款貼息等方式,來促進農業貸款的增加,以增加農村養老保險存款流回農業的比重。
2、以漸進方式進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的建設
鑒于農村養老保險對農業資金的影響,農村養老保險體系的建設也必須是漸進的,以避免對農業造成大的沖擊。一方面,要使農村養老保險結構與我國的社會結構相適應,使其有一定的地區差別;另一方面,推進的速度又不能太快,以保證資金回流的機制能逐步與社會保險體系的建設相適應。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是相當不平衡的,農村收入的地區差距也很大。對農村收入高,農業收入比重低的地區而言,農村養老保險所保障的人口,以在非農產業工作的人口為主,社會養老體系建設對農業資金的影響較小。但是,對農村收入低,農業收入比重高的地區而言,農民用于養老保險的資金只能從農業資金中獲得。社會保險范圍的迅速擴大,會使農業資金大量流出。因此,農村養老保險體系的建設,必須承認這種差異,農業收入為主的地區,還要以家庭保障為主,非農收入比較高的地區,方可逐步增加社會養老保險的比重。并且,農村養老保險的建設,要與財政對農業的投入相配合,同步推進。
3、加強農村金融體系建設
就城鎮養老保險來看,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是第二、三產業內部的融資方式,來自第二、三產業的工薪收入,以養老基金的方式籌集起來,之后仍然以直、間接的方式投向第二、三產業。而農業養老保險,正如上文所論述的,不論作為存款還是購買國債,都是用于非農部門。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農業貸款的高風險與土地生產率的下降。由于農村金融體系的不發達,對長期貸款與農業基礎投入的風險難以準確測算,有限的貸放量往往帶來高風險,這是信用社所難以應對的。農村金融體系的不發達,也造成了農業生產的資金瓶頸,抑制了農業生產規模效益的形成。這些因素,都不利于農業對資金的吸引,不能把農村養老保險建成農業生產的融資來源。因此,加強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促進農業收益率的提高,降低農業融資的風險,是將農村養老保險帶來的農業資金分流吸引回農業的重要手段。從長期來看,這是減弱農村養老保險分流農業資金的最終解決途徑。
注釋:
①參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2006年度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網站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3]Gopinath,M.,Kennedy,AgriculturalTradeandProductivityGrowth:AStatelevel,Analysis,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82,5,pp1213-1218
(一)資料收集不全
沒有按規定收集與會計核算有關的資料(例承包協議書、工程項目決算書、銀行對賬單等),每個年度終了,沒有及時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收集齊全。有些村甚至連工程結算票據、出納現金、銀行存款結賬單都沒有收集。
(二)資料隨意處置
沒有按會計檔案資料的不同形式,不同保管期限進行分別裝訂立卷、造冊。有些村甚至沒有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裝訂成冊,而是用報紙包一下,或用線捆扎一下,放置在紙箱或蛇皮袋里。
(三)移交手續不全
會計、出納在辦理移交手續時不夠嚴肅,不夠規范。從筆者審計過程中發現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村級財務賬還是村辦企業賬無不例外地只根據資產負債表列出單子辦理所謂的移交財務手續,而應該移交的會計財務憑證、會計財務報表賬簿以及其他相關的會計核算資料并沒有辦理移交。我們知道,會計結算是依據與經濟業務相關聯的原始憑證結算的,如果沒有原始憑證、會計賬冊、就不能正確判斷所移交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
二、加強農村的會計交接管理制度化建設
依據我國相關部門出臺規定的《會計人員工作規則》,由于工作調動或因故離職會計人員,必須要與接替的財務會計人員辦理移交轉接手續,對于未辦理手續的不得離職。在離職前,會計人員必須將本人所負責的全部會計工作在限定的時間內交接清楚;接替的工作人員應認真接管前任會計移交的相關工作,并繼續辦理移交的未了事項。實際操作中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移交前須結清帳目
對于更好更快的辦理移交工作,需要對以下工作加強完善與改進:一是尚未填制的經濟業務但是已經受理的需要盡快填制完;二是尚未登記的財務賬目要登記完且在最后一筆余額后加蓋公章;三是整理好各項需要移交的資料,并對尚未完成的工作或需要繼續跟進的寫出書面材料;四是認真編制移交財務會計物品清單,詳細羅列應該需要移交的文件、現金、支票、公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內容。
(二)移交過程中應有專人進行監察管理
在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時,必須有監察管理人員負責監交。移交人員需按照移交清冊逐項清交,接替人員要清點、核查、驗收。為了保證移交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在移交過程中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現金、有價證劵的點交,要根據賬簿余額進行。保證庫存現金、有價證券必須與賬簿余額一致,若庫存現金、有價證券與賬簿余款有出入那么移交人員需在限定的時間內查清處理。二是確保會計憑證、賬簿、報表及其他會計資料的完整性,不得遺漏相關重要信息。如果發現缺少部分資料應立即查明原因,并用紅筆在移交清冊上注明,由移交人員負責。銀行對賬單應和銀行存款賬戶余額數目一致。總賬有關賬戶的余額要與各種財務物資和掌權財務的明細賬戶余額核對相符;非常時期,可以通過有合作關系的單位及個人進行核查或隨機選取個別賬戶與財務開銷情況進行核對。
(三)移交后須延續責任
1.1傳統文化逐漸流失,封建陋習普遍存在由于現代文化形式的經濟性、便利性和可獲取性,對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或節日感興趣的農民群體逐漸減少,尤其是青年群體。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3.58%的農民感覺村里的春節不如以前熱鬧,青年群體缺乏對傳統節日習俗的關注度。獨具特色的廟會文化也在逐漸消失,廟會活動的開展頻率正在減少、農民參與度逐漸降低,也從側面反映了現如今的廟會活動缺乏特色,無法激起農民參與的熱情。除了春節、廟會等傳統文化活動的發展呈萎縮趨勢外,傳統的民間工藝技術的保護和繼承也受到很大沖擊。在問到“你村里賭博的人多嗎?”時,僅14.08%的被調查者表示本村“沒有賭博現象”。在參與賭博的群體中,數量最多的為中年男性,占46.86%;其次是中年婦女,占20.71%;再者是老年人,占14.85%。其中49.72%的農戶認為,形成賭博風氣的原因是村里的娛樂活動太少;30.03%的農戶認為,賭錢玩著刺激、有意思;20.25%的農戶認為,玩牌賭錢比較容易把大家聚在一起。調查算命等迷信現象時發現,有一半的農戶表示自己算過命,被調查者表示一般在家里有病患、子女訂婚或結婚、給新生兒起名字、家里孩子考學等情況下去算命。調查數據顯示,95%以上的農民每次花費在10元以上;其中花費超過30元的被調查者超過30%;更有甚者,個別村落的著名“大仙”、“天師”等單次收費超過100元。這說明當前農民對算命的信任度很高,且愿意在這一件事上花費金錢。
1.2婚喪嫁娶民俗衍生出新型文化產業婚喪嫁娶是家庭中的大事,對于農民來說尤其重視,現今專門服務于婚喪嫁娶的民間樂隊就是在此基礎上迅猛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型文化產業。調查結果顯示,78.88%的村民表示婚喪嫁娶時會請民間樂隊來助興表演,而且隨著這一產業的發展,樂隊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如唱戲、歌舞、相聲小品、二人轉、魔術雜技等,其中農民請的最多的是唱戲表演和歌舞表演,分別占34.37%和30.48%。在調查民間樂隊花費情況時,被調查者的支出存在差別。94.92%的被調查者表示花費超過500元,且在500~1000元和1000~1500元這兩個區間比較集中,所占比例分別為27.08%和27.93%,這一情況說明農村在婚喪嫁娶上聘請民間樂隊的投入并不小。
1.3文化基礎設施落后,硬件設備不能滿足農民文化需求電視、手機仍然是農民家中主要的文化設備,二者占67.88%的高比例;其次是影碟機,占15.53%;受農村經濟水平和農民自身收入的限制,電腦、數碼相機等相對高端的硬件設備在農村家庭中的購買率較低,電腦占11.20%,數碼相機僅占5.4%。在調查村鎮公共文化設施時發現,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形式逐漸多樣化,如有線電視安裝、網線鋪設、廣播站、體育場地、圖書館、文化活動室或文化廣場、報欄及戶外健身器材等,但并未普及。對于村子里現有的公共文化設施,56.65%的農戶表示不能滿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在今后的文化建設中,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還要加強設施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
1.4農村文化隊伍年齡大、人數少、技術低,文化隊伍建設亟待提高在調查文藝隊伍建設情況時發現,文藝隊伍中人員年齡普遍偏大,隊伍的規模不大,大于20人的隊伍僅占14.23%。在文藝隊伍的專業技術方面,專業人員較少,僅占7.48%。針對農村文化隊伍建設積極性方面,被調查者年齡越小,熱情度和積極性越低,30歲以下的農民僅有21.67%表示愿意加入。綜上所述,河北省農村文化隊伍建設處于基礎階段,文化工作者專業技術不高,數量不多,年齡偏大,在今后的農村文化建設中應加強農村文化人才的建設。
2制約河北省農村文化建設的因素分析
制約河北省農村文化建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宏觀經濟政策、個人素質等都可能影響其發展,文章在數據調查的基礎之上,從政策、農村經濟、農民素質及區域位置等方面著手,利用交叉列聯表方法,分析了以下幾方面因素對河北省農村文化建設發展的影響。
2.1政策因素由分析以往河北省出臺的文化政策可知,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工作是相當重視的。但是文化建設情況卻不是十分樂觀,政府出臺的文化政策下放到基層落實不了。原因如下:首先,從政策方面,河北省出臺的文化政策僅僅是綱領性的總體計劃,并不具體且不詳細,導致基層政府不知如何開展文化工作;其次,從政府工作人員方面,對落實農村文化工作人員編制、審批、考核等制度不明確,許多文化工作人員工作了幾十年后仍然是農民身份,客觀上打擊了農村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嚴重制約了農村文化建設的步伐。以上兩點說明河北省文化建設相關政策及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應繼續深化、細致文化建設工作內容,具體落實文化政策,推動文化發展。
2.2經濟因素選取民間樂隊的花費情況作為列變量,且其花費為單次聘請樂隊支出額,選取農戶家庭總收入水平作為行變量,進行交叉列聯表分析,發現家庭總收入水平與聘請民間樂隊花費關系較復雜,具體見表2。由表2可知,家庭總收入水平與聘請民間樂隊花費情況的交叉列聯分析結果與本次調查預期的結果不一致。大多數農民在聘請民間樂隊上的花費處于500~1000元和1000~1500元這兩個范圍內;家庭收入水平“中等偏下”,樂隊花費超過2000元的也比較集中,且高出“中等偏上”家庭近5%。這可能是由于收入水平偏低的家庭在婚喪嫁娶場合更加注重形式,喜歡大操大辦;而相對收入水平偏高的家庭并不太在意,認為沒有必要消耗過多的金錢。
2.3區域因素河北省各地區發展狀況不同,區域因素對農村文化建設存在著影響。地理位置離城市越近,農村大學生愿意回村就業的比例越低,山區的被調查者表示,村里的大學生“相當部分回村就業”比例為10.4%,而城市郊區的只有6.9%。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城市就業機會較多,就業環境遠遠優于農村,越靠近城市的村莊交通越便利,既可以滿足大學生的“鄉土情結”,又可以在城市獲得更高的就業環境;也可能是越靠近城市的村莊,經濟水平越高,在城市就業的經濟壓力比山區農村的大學生要小很多。家庭地理位置與大學生返鄉情況的關系見表3。
3對策建議
3.1地方政府應落實文化建設內容,規范相應制度地方政府應當轉變工作思路,將單純追求經濟績效的工作重心轉變為經濟文化兩手抓、經濟文化共同發展的建設內容,切實做好當地農村文化建設,不形式化,不做秀。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文化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落實文化建設內容,規范相應制度:一是規范資金管理制度,建設農村文化僅僅依靠政府是不行的,文化建設資金除了政府劃撥之外,還包括社會籌資,不論哪種資金都要統籌規劃、統一管理,都需要不斷總結完善資金管理制度;二是規范人員管理制度,調查發現,河北省村文化干部或文化能人的政府編制得不到落實,有的工作人員工作了幾十年仍是農民身份,這一現象極大挫傷了其對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文化隊伍中大多數人是業余村民,專業性不高、年齡還偏大;三是規范法制管理制度,應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防止出現資金挪用、貪污等現象[1]。
3.2農村文化建設應關注不同地區、不同群體文化需求的差異以年齡為劃分依據,發現不同群體文化需求不同;以區域位置劃分,發現不同地區農村文化建設的程度和重點不同。基層領導應當根據這些差異區別對待,解決好不同地區、不同群體間文化建設的結構性失衡。對于青年群體做好引導工作,防止其沉迷網絡、賭博等,浪費青春。“由于經濟條件對上網消費的限制、受教育程度對網絡操作和網絡文化的理解與吸收的影響及年齡增長形成的慣例思維對新生事物的排斥等,農村老年群體正在被以網絡應用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會邊緣化”[2]。老年群體的閑暇時間更加充裕,也增加了精神層面的需求,基層單位可以針對其需求特征組織一些場面熱鬧的文化活動方式,如看戲、文藝演出等,以豐富老年群體的文化需求。不同地區也有其不同文化需求,越接近城市,其硬件設備越完善,文化建設應注重形式、內容;越接近山區,應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如文化器材、網絡信號等。
關鍵詞:新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制度設計,籌資模式
一、中國農村醫療衛生狀況現狀分析
我國目前進入了老齡化時期,65歲以上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已超過7%,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43億,占總人口的11%,21世紀中國老齡化有加劇的趨勢。我國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國家,中國農村的醫療衛生狀況令人堪憂,三級醫療網絡瀕臨解體,鄉鎮衛生院1/3基本癱瘓,1/3僅能維持生計,1/3能夠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5),農民抵御重大疾病災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嚴格的城鄉戶籍制度造成了我國分明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甚大,國家對城鄉間醫療保障制度的安排也不合理,而城鄉居民面對的是統一的藥品定價和醫療服務費用,造成了在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有研究表明,醫療消費在中國農村有著奢侈品的性質,農民對醫療存在著潛在需求,但是受到目前收入水平的制約,醫療需求的滿足尚處于從屬的地位(衛龍寶,2005)。有以問卷形式對中國內地六省310個村莊進行了直接入戶方式的調查訪問,結果顯示,有79.7%的調查對象反映,他們所在村莊存在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岳書銘,2005)。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的結果顯示,在中國農村的貧困戶中,因病致貧的戶數占了很大的比例,該比例在1998年和2003年分別為21.61%和33.4%(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2004)。更有學者認為,在中國的不同地區,疾病導致了20%~70%的貧困(Jiang,2004)。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合作醫療制度能夠提高整個社會醫療衛生服務的利用率和公平性,這一點已經得到研究證實。合作醫療能為大多數農村居民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與自費看病相比,參與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在花費相同成本的條件下能享受更多的醫療衛生服務。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中國10個貧困縣進行的調查,合作醫療覆蓋的低收入人群比沒有參加合作醫療的同等收入人群有更高的醫療衛生服務利用率,他們的經濟負擔(個人在醫療方面的支出占其總收入的比重)也相對低。這表明合作醫療提高了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利用率和資金籌集方面的公平性,以及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另外,以歷史的觀點考察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演進,發現合作醫療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并且執行層有歷史經驗可循,在制度探索方面可以總結經驗,少走彎路。根據[2003]3號文件《關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的規定,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主要補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的大額醫療費用或住院醫療費用。保大病即在農民患大病的時候給予醫療費用保障,防止農民因看不起病而陷入貧困,有利于實現衛生資源在不同收入水平農戶之間的合理分配。這種觀點認為,農村民眾更加關注醫療合作制度對大病的保障程度。補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的大額醫療費用或住院醫療費用的制度更能提高社會的綜合績效和社會整體福利,同時也是農民當前所需要的。關于保大病還是保小病這一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有所爭議,筆者認為這一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建議
下面分析實行保大病不保小病的醫療保障模式有悖于提高社會總體福利效益。構建簡單評價社會總體福利效益的模型:建立三維坐標體系,分別以X軸表示參合的居民人數,Y軸表示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醫療費用,Z軸表示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福利效益。在X(參合的居民人數)軸與Y(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醫療費用)軸所構成的二維平面的曲線積分表示社會用于醫療保障的全部資金;在X(參合的居民人數)軸與Z(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福利效益)軸所構成的二維平面的曲線積分表示Q(社會總體福利效益);Y(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醫療費用)軸與Z(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福利效益)軸所構成的二維平面中,把從消費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醫療費用的一個額外的數量中所獲得的額外的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福利效益定義為邊際效用,假設Y(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醫療費用)=0時,Z(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福利效益)=0;根據邊際效用遞減的原則,確定Y(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醫療費用)與Z(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福利效益)之間的函數關系Z=Yb,其中(0b,Z(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福利效益)=(A/B)b,社會總體福利效益為Z(社會平均單位參合人員福利效益)在X(參合的居民人數)軸上的積分,Q1(社會總體福利效益)=AbB1-b.實行保大病不保小病的模式,醫療保障的覆蓋面為患大病或住院的參合居民a×B,其中a為患大病或住院的參合居民人數與全體參合居民人數的比值(0Q2.結論為實行保小病不保大病的醫療保障模式比實行保大病不保小病的醫療保障模式更能夠提高社會總體福利效益。
定位于保大病的機制,造成高成本、低效益、收益面過小、制度缺乏可持續性。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設立了嚴格的起付線,只有大額醫療費用或住院治療費用才能納入補償范圍。而1993年和1998年兩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中國農村人口住院率只有3%左右(劉軍民,2005)。這么低的受益面顯然無法激勵農民積極參加,而且這種設置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人們獲取以預防、初級保健為重點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在自愿參加的條件下,即使參加以后也會有人不斷退出,最后造成制度無法持續。而保小病有利于刺激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同時真正影響居民整體健康水平的是常見病和多發病,保小病可以有效防止許多農村居民因無錢醫治小病而拖延成了大病。
所以,要根據我國實際國情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充分考慮我國不同地區農民收入水平的差異,采取不同的醫療制度安排,在經濟發達地區實行保大病不保小病的模式,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實行既保大病又保小病的模式,確保把農村居民中無力支付合作醫療費用的低收入者納入到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當中。
四、籌資措施
從2006年開始,國家提高了中央和地方財政對“參合”農民的補助標準,中央財政的補助標準由目前每人每年從10元提高到20元,地方財政也相應增加10元,這樣政府給每位農民補助提高到40元,而農民繳費標準不變。然而,即使政府給每位農民補助提高到40元,仍然不能滿足農村居民醫療保健的費用支出,全國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96.61元,其中發達地區120~270元,經濟欠發達地區100~119元,經濟貧困地區60~99元(王向東,2004)。農村醫療費用仍然存在較大缺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目前的一個焦點,農村醫療保障費用的籌措成為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發展的瓶頸。
從歷史上看,中國農業對工業貢獻的主要受益者是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市,表現為勞動積累和資本積累,以及城市擴張的用地。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市理應成為反哺成本的首要承擔者。自從全民所有制企業更名為國有企業后,農民對原有的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積累貢獻被淡化,在國有企業改制的過程中呼吁保護工人權益的同時也淡化了全民中所包含的農民成分。由于國家具有強制力和財政資源的支配權力,所以以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為行為主體的工業反哺農業行為的政府反哺,應當是工業反哺農業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反哺。有學者研究了政府反哺實現機制和社會化反哺實現機制,認為工業反哺農業應當視為農業對工業的早期投資所形成的歷史投資的一種“期權收益”和工商業為獲取對農業生態產出的消費而支付給農業的生態建設基金(朱四海,2005)。農業應當獲得對工業的歷史投資所形成的期權收益以及農民應當參與國有企業(改制后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利潤分紅,同時農業應當為提供生態產出而獲得工商業提供的生態投入及生態建設的基金。
農業為工商業提供生態產出,工商業為農業提供生態投入,生態消費者支付生態生產成本,這就是工業化背景下分攤生態責任的基本邏輯、基本思路。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有不斷惡化的趨勢。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成本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的惡化主要是由于工業化的進程造成的。工業對農業有負的外在性。工業發展過程中伴隨著自然資源耗費、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種種后果。農業在承受工業發展帶來的生態惡化惡果的同時卻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補償。單純對生態環境的作用而言,農業對工業具有正的外在性,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的同時,不僅在從事生產實際的農業產品的工作,而且改善了農村和城鎮居民共同生活的自然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具有明顯的非排他性,農村居民在享受自己創造的良好生態環境的同時并不能阻止城鎮居民享受,因而農民無法向城鎮居民收取應該得到的生態建設資金,城鎮居民無償地享受了由農村居民生產的良好生態環境。所以應該由國家強制執行這一操作,以實現工商業為獲取對農業生態產出的消費而支付的生態建設基金。這樣不僅可以為農村保障制度進程的推進籌集到所缺乏的資金,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中國經濟發展的社會總成本,有效解決外在性導致的無效率。當工業對農業存在負的外在性時,工業的邊際社會成本大于行業邊際生產成本,差額就是邊際外部成本。工業為了實現行業利潤最大化需要行業平均價格等于行業邊際生產成本,而有效的生產應該是行業平均價格等于邊際社會成本,外在性造成了社會生產的無效率,增加了社會總成本。同樣道理,農業對工業的正的外在性也會造成社會生產的無效率,增加社會總成本。所以發展農業必須從過去單純注重其經濟意義向經濟意義和生態意義并重的方向轉變,工商業必須為獲取對農業生態產出的消費而支付生態建設基金。
社會化反哺機制是對政府反哺機制的補充。社會化反哺就是發揮政府以外制度力量的作用,培育多元化的非政府反哺主體,提供多元化的非政府反哺供給,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反哺需求,實現反哺目標,并對政府反哺進行補充和完善。
1.設立能夠實現城鄉均衡發展的管理制度
對于我國的地方政府來說,農村在公共事業管理制度上績效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我國城鄉二元制度的影響。如果想要使農村公共事業現階段的落后面貌得到徹底的轉變,就要取消原有的城鄉二元的管理制度,并建立能夠使城市與農村可以得到均衡發展的新的公共事業的相關管理制度。
2.設立能夠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型農村公共事業管理制度
現階段,管理體制的高度集權化是農村公共管理事業效果不高的體制上的原因,同時,它也是農村供給績效低下、供需矛盾突出以及公共產品出現供求脫節的根本原因。在這里,建立能夠與現階段的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共事業的管理體制,就可以使地方政府轉變原有的對于農村公共事業的管理方法,即由原來的微觀管理轉變為宏觀管理,從之前的高度集權的管理方法轉變為多元治理,也由原來的轉向管制轉變為服務。
3.設立能夠對農村公共事業所需的公共產品提供充分保障的財務制度
對于我國的農村公共事業管理來說,政府的財政性支出的相關保障機制并不健全,同時,農村公共產品所出現的制度外供給等原因也造成了公共事業管理制度的績效過低等現象。面對這些問題,在進行制度創新的同時要避免對于這兩個方面的依賴性,把能夠建立起對公共產品的供給能夠充分保障的農村公共財政制度作為急需實現的目標,在根源上將農村所需的公共產品大都由制度外供給以及農村的公共事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需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解決,保證農村的公共事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得到必要的經費。
4.設立績效導向型的公共事業管理制度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地方政府中的農村公共事業管理一直顯示出投入型的特征,這種特征的具體表現是投入與產出的效率比較低,并且效率低水平趨同。一般來說,在投入與產出的效率一致時,我國農村公共服務所獲得的績效高低主要由投入來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獲得高產出,就要相應付出更多的投入。不同地區間出現的績效的差距實際上是投入方面所產生的差距,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建立起績效導向型的公共事業管理制度。
二、設立相關經費保障機制確保農村公共事業發展
1.依法確保財政性經費在農村公共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投入
按照相關法律,確保農村公共事業發展過程中的財政性投入能夠得到落實。近些年來,我國政府一直在不斷地加大中央財政對于農村發展,特別是農村的公共事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力度,因而我國農村在自身的公共事業發展過程中所需的資金數量在它的絕對數量上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但是,在我國的國家財政支出中,用于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支出在總比重里卻出現了下降趨勢。國家對于農村的公共事業發展所投入資金的絕對數量的增長,并不代表國家對于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支持。如果國家不增加在國家財政支出中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所占的比重,就無法使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得到必要的財政經費,從而也就無法使農村的公共事業的發展擺脫制度外供給的難題,更無法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與協調發展。
2.增加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所需要的融資渠道
政府可以引導各個企業對農村的公共事業的發展進行一定的投資。政府可以利用給予企業信貸優惠以及減免企業稅收等相關政策,將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企業可以增加自身對于農村的公共產品如生產等方面的投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保護好并界定好投資者關于農村的公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的有關產權問題。同時,政府還要盡快建立起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除此以外,政府也可以在農村的學校、道路以及橋梁等公共事業的產品供給過程中對企業授予或是出售冠名權,從而加大對企業投資的吸引力。同時,政府也可以將農村的建設分成適合個體承擔的部分來分擔成本。這一方法可以用于經濟水平比較發達的地區,在這樣的農村地區建立起分擔公共事業成本的相關機制。比如,對于村級公路硬化所需的費用可以由當地政府承擔主要的部分,剩余的部分可以由當地的人民群眾出資分擔。在實行這種分擔機制時,可以使用“一事一議”的方式來確定在公共事業建設中農村群眾所應分擔的成本比例。在議事過程中,要注意議事期間確定的內容與對象要合理,并要對議事程序與事后公開的內容進行嚴格的規范。
三、設立完善的公共事業產權制度
1.完善農村公共事業建設中的產權市場體系
首先要確定在農村的公共事業的發展過程中產權交易的主體。大體上講,在農村的公共事業的主要產權市場體系里,它主要包括的是地方政府、事業單位、與政府相關的直屬部門、非政府組織和各個公共性的企業等等,同時,也包含農村的公用事業企業,例如供暖與自來水公司等。其次,還要建立健全相關的產權交易機構。這類產權交易機構可以起到確認產權的交易關系,并使產權主體明確自身對于客體所擁有的擁有權以及為其提供相應的產權交易平臺。第三,還要使農村的公共事業產權進行交易時的規則得到充分的明確。產權的交易規則是整個產權市場中的機制能夠得到良性運行的重要保證。最后,還要大力培育與農村公共事業相關的中介組織。
2.為公共事業產權的運營創造出良好的環境
首先政府要對農村公用事業的相關產權組織進行大力支持,使其能夠自求平衡、自負盈虧、自主經營并自擔風險,同時還要為產權組織發展相關業務以及防范并化解運行中的風險與危機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其次,根據產權組織在運營中的實際需要與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并使其日趨完善,讓我國農村的產業運營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還要注意對公共事業的產權轉移程序進行相應的規范。
3.創立完善的產權監管制度
在實際運營中,需要使用法律條文將農村的公共事業的產權邊界以及產權經營界定開來,防止出現產權不清與產權貶值的現象。同時要建立健全相關的產權監管組織體系,創設出具備獨立地位且富有權威的使行業自律的相關組織,能夠確保產權可以獲得高效合法的運營。因此,創立相關的產權預警制度以及監管指標體系,可以為農村公共事業中的產權監管提供正確的目標與方向。
四、推進鄉鎮機構的積極穩定的改革
1.對于縣鄉政府的職能進行科學的界定與轉變
對于各個機構來說,對于職能的界定與轉變是本機構實現并進行改革的基礎、前提及關鍵。對于政府來說,機構的職能決定了它的工作任務、功能、結構、人員、制度以及發展的方向與目標。因此,國家要努力建設法制型與服務型的政府,并加強它的社會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的相關功能,對于自身的經濟管理職能進行適當的調整,使自己的工作方式與工作重點做出一定的轉變,努力建設出行為規范、公正透明、運轉協調以及高效廉潔的管理體系以及運行機制。對于鄉鎮政府職能的調整,主要在于建立政府形成的機制,就是指建立起能夠滿足供給決策以及滿足公共服務的需求表達的體制,把收益范圍可以覆蓋住本區域內的公共服務作為當地政府的基本職能。不僅要健全村內的民主制度,還要將這一制度擴大到整個鄉鎮,讓鄉鎮政府可以真正做到為本地區的人民服務。
2.依據相關職能進行人員與機構的精簡
政府要做到嚴格地控制本鄉鎮的領導數量,在鄉鎮內設置相應的綜合機構,從緊、從嚴控制本鄉鎮內由財政供養的人員,并要做好對于鄉鎮分流人員的處理與安置工作。
3.促進農村的非政府組織的快速發展
在農村中的非政府組織可以起到政府與市場和社會溝通、聯系的作用,是政府與外界交流的紐帶和橋梁,也是本地政府實現精簡機構、轉變政府職能以及進行人員分流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拓寬農民獲取自身利益的重要渠道,提高政府公共事業投入績效以及使農民的組織化得到增強的重要的社會組織基礎。對此,有關部門要做到加強立法、加強內部管理、齊抓共管以及加強相應的配套政策的扶持。
4.還要做到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按照吉政辦發〔2011〕20號文件要求,項目建設村在申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時需要履行獎補資金申請、需要啟動資金時,鄉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在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后,可預付部分工程款,但預付總額不應當超過整個項目資金投入額的50%,建設項目完工后,村集體經濟組織要預留合同約定工程投資總額(不含農民直接籌勞)的10%作為質量保證金,滿一年后,經投資方檢查確認無質量問題后,方可全額結清。
2.會計核算規范化
農村經濟管理部門要認真執行農業部《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按照規定設置會計賬戶、科目,實行規范化記賬。凡是一事一議工程建設業務,必須通過“一事一議資金賬戶”核算,對項目超支部分,可在不新增村債基礎上,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在集體積累或費用中列支。施工方結賬時,必須提供完稅票據,經村監委會審核后,報鄉鎮主管領導審批,實行轉賬付款。對農民提供的少量零星用工,在履行上述程序后,可實行現金結算,但在支出票據上要詳細注明用工項目、數量、工值等需要說明的事由。
3.資產管理常規化
為做好一事一議公益性資產管理工作,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要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養護”的原則,結合本地實際落實管護責任主體。根據我省實際,村級水渠、堰塘、橋涵應由村民委員會落實監管主體,管理、維修、養護由受益人負責;機電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設施可采取承包方式落實到責任人管理,科學制定承包費標準和受益范圍,做到自收自支;村級道路、戶外村內環衛設施、植樹造林、綠化美化、村容村貌等由村民委員會安排專人管理,所需費用由村管理費列支,或通過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方式解決。
4.審計監督全程化
農村經濟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堅持依法行政,在保證村務監督委員會正確行使審核權的基礎上,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行為實行全程審計監督,嚴把“五關”,一是嚴把籌資籌勞關,做到程序、范圍、標準、數量符合法律規定,嚴厲懲處弄虛作假套取國家資金的行為;二是嚴把資金、勞務管理關,農村審計機關要采取多種審計方式相結合的辦法,開展籌資籌勞專項審計工作,及時查處坐支現金和勞務行為,全部納入賬內核算,真實的反映公益事業建設成果;三是嚴把獎補資金使用關,保證??顚S?,對貪污挪用專項資金的行為一律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查處;四是嚴把會計核算關,做到入賬票據真實合法、手續健全,記賬方式、方法符合規定;五是嚴把資產管理關,主要審查一事一議資產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實情況,審查投資興建的公益性資產是否得到管護和維修,有無損壞和流失情況等。
5.建檔立卷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