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1: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財務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但財務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而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財務治理是一種制衡機制。而財務管理是一種運行機制,二者構成了公司財務的兩個不同的方面。財務治理是對傳統財務管理理論與財務戰略理論的整合,財務戰略是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聯結的紐帶。財務控制偏重價值管理,財務治理則偏重利益調整,財務治理是廣義公司財務制度的一部分。本文就財務治理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一、財務治理界定
關于公司財務治理(Corporatefinancialgovernance),國內各學者的觀點不一,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伍中信(2001)認為,公司財務治理是一種企業財權的安排機制,通過這種財權安排機制來實現企業內部財務激勵與約束機制,同時還指出,企業財務治理作為企業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種經濟利益沖突。楊淑娥(2002)認為,所謂公司財務治理,是指財權通過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不同配置,從而調整利益相關者在財務體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動態制度安排。張敦力(2002)認為,財務治理是界定與協調各利益相關主體在財權流動和分割中所處地位和作用,最終實現各主體在財權上相互約束,相互制衡關系,促使企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效果的公司治理。衣龍新(2002)認為,財務治理涵義可概括為:財務治理就是基于財務資本結構等制度安排,對企業財權進行合理配置,在強調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財務激勵約束等機制,實現公司財務決策科學化等一系列制度、機制、行為的安排、設計和規范。林鐘高(2003)則認為,財務治理是一組聯系各利益相關主體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結構關系網絡,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這種制度安排達到利益相關主體之間權利、責任和利益的均衡,實現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統一。饒曉秋(2003)認為,財務治理的實質是一種財務權限劃分,從而形成相互制衡關系的財務管理體制。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國內學術界對于財務治理的定義并無很大分歧,都認為財務治理是以財權合理配置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不同在于對財務治理主體的界定不同。筆者認為,只要涉及到財權的配置,均可歸屬于財務治理的研究之中,但是財務治理是否僅僅局限于一種“制度安排”。公司財務治理是指通過財權在企業內部的合理配置,并在各利益相關主體之間形成有效的財務激勵、財務約束、財務評價等機制以達到權利、責任和利益的均衡,從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行為和規范。
二、財務治理與相關概念關系辨析
(一)財務治理與公司治理財務治理是從財務的角度來研究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與協調各利益相關主體在財權流動和分割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和協調各利益相關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講,財務治理結構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處于核心地位,是公司治理的靈魂。財務治理總體上作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其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必然要遵循、借鑒公司治理理論。應該說公司治理理論對財務治理理論的指導是最為直接的、重要的,公司治理理論的出現是財務治理理論的產生前提,沒有公司治理理論的成熟與發展,就不可能有財務治理理論的產生、發展和成熟,而財務治理理論的不斷充實、發展也必將促進公司治理理論的不斷拓展、完善。如果用財務治理涵蓋公司治理,則夸大了財務治理的范圍和作用,限制了公司治理的范疇。公司治理除包含財務治理內容外,還包括人事、經營等方面的治理。應當說財務治理本質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和根本體現形式,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治理效果也最終要落實到財務利益上加以體現。如果用公司治理定義、替代財務治理,則更為偏頗,局限了財務治理內涵和外延,除從屬于一般公司治理共性外,財務治理還具有自身獨特的個性??梢姡攧罩卫聿⒉坏韧诠局卫?,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的聯系:一是公司治理是財務治理的基礎,財務治理是公司治理的發展和深化。二是公司治理的模式決定財務治理的模式,財務治理的模式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的模式。三是公司治理的目標影響財務治理的目標。四是公司治理和財務治理都根源于財產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的分離。五是從公司治理理論的發展角度來看,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都隨著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其內容也逐漸由只發生在公司內部所有者、經營者以及相關權利機構之間的狹義的活動擴展到廣義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公司股東、債權人、供應商、雇員、政府和社區等。六是公司治理和財務治理不僅僅是一種靜態的管理方式,更應該是一種動態的管理活動,因而不能將公司治理和財務治理僅僅理解為一種制度安排,更應該從治理活動的動態含義來理解。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的區別主要有:一是制衡的著眼點不同。二是激勵的側重點不同。三是約束制度的側重點不同。四是機制涉及主體不同。五是保障實施主體不同。六是財務治理
比公司治理更為深化。
(二)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是基于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而產生的,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與各方面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財務治理主要是對財務資源和財權的安排機制,以形成利益相關者之間財權的戰略聯盟,提高企業財務運作效率及公司治理效率。由此可見,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構成了公司財務的兩個不同的方面,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聯系表現在:一是兩者共同構成了完整的公司財務系統,都是公司財務報告的影響因素。二是兩者對公司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處理,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和一貫性。如財務治理對公司財務戰略的擬定,決定了財務管理的服務與發展方向;財務管理對公司財務的全面調控,決定了財務管理中財務控制的力度和手段;財務治理對公司財務政策的選擇,決定了財務管理中具體財務制度的基調。三是財務治理決定了財務管理的框架和軌道,財務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財務管理的模式特征。如果說財務治理是從財務角度對企業內外部人與人之間利益分配的關系所做的協調和配置,那么財務管理就是這種協調和配置的應用。四是財務治理、財務管理與公司績效之間有著密切的邏輯關系。作為一種制度安排,財務治理狀況的優劣直接影響財務管理,進而對公司績效產生影響,而財務管理和公司績效又受到財務治理的根本性制約。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主要區別為:一是從公司運營角度看,財務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財務治理則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公司治理與管理的區別也就決定了兩者分別屬于不同的范疇。財務治理主要從宏觀上對財務管理中所產生的財務關系進行指導、監督、控制和制衡,保證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一種制衡機制;財務管理則是在財務治理框架下,具體進行財務運作和經營活動,基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種運行機制。二是財務治理從制度性層面規定了公司財務運作的基本網絡框架;而公司財務管理則著重研究在這樣的框架下如何通過科學的財務決策實現具體的財務目標,主要集中在“操作性”財務領域,具有鮮明的“技術性”特征。三是財務管理著重于對財務主體的財務行為控制,表現為上層財務主體對下層財務主體的財務行為的一種單向規制活動。財務管理的效率性主要體現為公司財務成本總額的減少,即公司凈資產值的增加;財務治理則著重于財務主體的財務權力、責任和利益的結構性安排,以及財務權力運作方式的優化,表現為財務主體之間財務行為的雙邊或多邊相互協調與控制活動。財務治理的有效性主要體現為公司各層級財務主體的財務權力總成本的降低。四是財務管理是從定量角度論證企業價值,探討企業財富是如何產生的,是財富創造的源泉和動力;而財務治理則是從定性方面研究企業價值,確保這種財富創造能夠合乎各方利益要求的一種制度安排,是企業財富創造的基礎和保障。(三)財務治理與財務戰略財務戰略是戰略理論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應用與延伸,財務戰略的本質既反映其“戰略”的共性,又揭示著其“財務”的個性。財務治理包括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包括財務戰略,財務治理是對傳統財務管理理論與財務戰略理論的整合,財務戰略是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聯結的紐帶。財務戰略的制定與執行是公司治理中一項牽涉面甚廣的工作,財務管理部門乃至財務總管或財務副總經理往往是組織而非完全獨立地承擔企業的財務管理任務,這就需要財務治理理論的指導,從制度上保證企業最高決策層有效行使最終決策權,同時其他部門也能按制度積極配合,共同實現財務戰略。任何大類意義上的財務活動,事實上都同時包含著戰略與非戰略的成分,其差異只是何者為主、何者為輔的不同而已,因此財務戰略在財務管理中,進而在財務治理中的突出作用不可小視。
論文關鍵詞:小企業財務運行機制
0引言
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工業企業法人中,小企業占工業企業法人總數的近95%,小企業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0%。但是,財務運行機制不健全制約了小企業的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小企業必須根據“財務管理六要素”的內容,制定財務戰略,合理籌集資金,有效營運資產,控制成本費用,規范收益分配,加強財務監督和財務信息工作,從而建立健全財務運行機制。
1制定財務戰略
財務戰略是為了使企業能在較長時期內生存和發展,圍繞財務目標而實施的全局性的行動方案。多數小企業就是因為缺乏“正確”的企業的財務戰略,以指導企業的發展方向。秦池的川酒勾兌、三株的虛假廣告、南德的虛張聲勢,最終使他們走上了不歸路。因此,小企業要充分估計和分析本“企業內部資源條件、外部經濟環境和企業目標”之間的關系,從而制定出適合本企業的財務“戰略思想、戰略目標和戰略計劃”。國內外企業的實踐證明,如果獲得競爭優勢,關鍵在于將有限的資源集中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無錫小天鵝洗衣機,是因為其核心競爭能力微處理器技術。海爾,是電冰箱生產中在管理、品牌、服務及企業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本田公司,是因為它在發動機方面形成的核心能力。摩托羅拉公司,是因為其無線通訊技術的核心競爭力。SONY公司,是因為“微型化”的核心競爭力。他們成功都是建立在于其核心競爭力之上。
2合理籌集資金
任何企業的誕生、存在和發展都是以籌集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資金為前提條件的。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一旦流量不足,企業就會出現財務危機,生產經營就會面臨停頓,甚至導致企業清算。國外一些研究認為,資金不足是導致小企業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小企業資金不足,一方面由于國有商業銀行對小企業提供的貸款服務只有抵押貸款一種,對小企業的金融支持手段單一,難以通過銀行解決資金需求問題。另一方面小企業因缺乏抵押物和擔保、信用程度不高等原因,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巨人集團就敗在企業出現財務危機時因為籌不到可以扭轉局面的“區區1000萬元”,以至于史玉柱仰天悲嗚:“什么叫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就是?!?/p>
企業應根據自己生產經營和發展戰略的需要確定合理的資金需要量,依法合理地籌集所需要的資金。多數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是私人融資。河北省徐水縣一家最大的民營企業遭到查封。據說逮捕民營企業主孫大午的一個理由是這家企業進行非法融資,私自設立了20多家吸收居民存款的小銀行。
3有效地營運資產
小企業一般不對外發行股票和債券,不對外籌集資金,投資業務少。有效地營運資產,就是要充分利用價值形式來組織財務活動——“供應”“生產”和“銷售”活動,協調財務關系——供應商、客戶、職工和政府的關系。也就是要結合小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合理安排采購業務,積極控制存貨規模,及時回收應收款項,避免盲目投資,提高固定資產利用效能,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實現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從而不斷調整和改善資產結構,提高資產質量,保持資產與負債的適配性,有計劃地安排現金流量,防止現金收支脫節。
有效地營運資產,主要就是搞好現金流量管理與投資管理。小企業一方面資金不足,另一方面不自量力,盲目投資擴張,往往使小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大東園的老板藍永東,隨意允許客戶掛賬,最終導致了大東園因資金短缺而關門。導致史玉柱身敗名裂的巨人大廈,原本計劃蓋38層,后來由于種種理由加到了70層,在資金上巨大缺口,使巨人大廈轟然倒塌。
4控制成本耗費
企業為了獲得各項收入,必然需要支付相關成本、費用,包括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銷售及管理等各項費用以及依法繳納的稅金。企業在各項業務收入既定的情況下,成本消耗越少,企業收益越大。同時,相同產品的單位成本消耗越少,意味著其越具有市場競爭優勢,更容易實現銷售目標。企業通過革新生產技術,改進工藝流程,采用現代物流管理,實行存貨決策控制,盤活各項閑置或者低效的資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實行必要的成本、費用管理責任制度,都可以降低材料、燃料消耗,減少資產損失和資源浪費,節約成本、費用,從而增加企業收益。金陵石化公司就是因為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由此形成了公司成本費用的三級管理體制,牢牢把握成本、費用這一企業的“生命線”,保持著良好的業績。成本控制就是借助科學的方法,保障必需的支出,控制不合理的支出。小企業首先應當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統,包括組織系統中的各責任中心、信息系統、考核制度和獎勵機制。其次實行成本定額管理,強化成本預算約束。最后推行質量成本控制辦法,全員管理和全過程控制。通過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調動職工發明創造和增收節支的積極性,控制企業成本的耗費。
5規范收益分配
規范收益分配,就是要理順企業與國家、投資者、經營者和其他職工之間的分配關系,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一些小企業,技術知識往往被視為第一要素,老板總是強調引進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卻忽視人的因素。對擁有杰出管理能力的經營者和核心技術研發人員缺乏激勵措施,導致企業人才流失,創新能力不足,市場競爭能力缺乏?,F實生活中,一些經營者還隨意拖欠、扣發職工勞動報酬,采職不法手段偷稅、漏稅,損害其他相關利益主體的權益。小企業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積極借鑒國內外經營管理成功的經驗。企業經營者和其他職工以管理、技術等要素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方法,以改變單一計件工資制和計時工資制,增強企業活力。一個企業要取得發展,要敢于出讓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員工有了一定的股份,就能產生吸引人才的力量,員工背叛的可能性就小了,就會跟著自己一起走。
6加強財務監督
由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必須借助于價值形式才能進行,因此運用現金收支和財務指標實施監督,可以及時發現和反映企業在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出現的問題。它主要借助會計核算資料,檢查企業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及時發現和制止企業財務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證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以及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的貫徹執行,維護財務秩序;及時發現并糾正預算執行的偏差,保障企業財務活動按照經營規劃和財務目標進行:同時,監督經營者、投資者的財務行為,保護企業相關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穩定。
著名的民企廣東愛多,由胡志標和他的老婆(負責公司財務)把持,其他股東把錢交給了他后,根本無從知道他的資金運作怎樣,公司有多少錢,經營情況怎樣。其失敗的原因是胡志標根本沒有受到應有的制度約束和權力監督。
7加強財務信息工作
(一)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財務分析了解職校的財務運行能力和財務管理狀況,及時發現職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所以預算方法和財務收支計劃要用科學的方法制定,針對各個階段的業務活動結果及時進行總結、分析,拓寬資金來源,優化財務支出結構,減少不合理開支,杜絕鋪張浪費,增強自我發展,提高經費使用效益,使職校財務管理走向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軌道。(二)監督學校經濟活動。通過財務分析可以加強財務監督,了解職校執行財經法律法規的情況,了解職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情況,有效地監督學校的經濟活動,防止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三)掌握職校的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通過此項工作對財政、教育局等有關上級管理部門,掌握職校的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有很大幫助,更能準確及時了解職校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的配比情況,使用情況是否合理等,為上級了解宏觀信息,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職校財務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發展,其在財務日常核算中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給財務人員減少了很多勞動,然而信息技術對會計資料進行分析和預測,卻沒有真正開發和利用起來。如開設專業,在研究社會需求、師資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財務分析對其投資回收能力進行考核,但職校往往對投資回收率缺乏分析,甚至不考慮。(二)職校財會制度不完善。職業學校屬于事業單位,一直以來事業單位是不進行財務分析的,執行的也是收付實現制。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頒布后,對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由于不健全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也就沒有系統的行業標準。所以現行職校的財會制度中列舉的財務分析指標內容中沒有籌資分析、投資分析和反映凈資產構成的指標,缺少對進行教育成本的核算。(三)項目前后分析不平,大多重視事后總結,事前預測分析忽略。職校的財務分析只是按照上級部門要求所做的會計報表后的分析總結,只做變化事項的說明,而事前分析,幾乎沒有。隨著職教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職校的競爭和風險加大,傳統的事后分析總結已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它要求財務分析能為職校提供發展和預測超優的信息,在重大決策前,做財務分析,才能使職校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上有的放矢,不盲目上項目,不盲目投資。(四)財務人員的素質水平不高。財務人員尤其是做財務分析的人員,不僅應該具備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知識,還應該掌握相關聯的知識,同時還要熟悉本單位的情況。但是職校的現狀是一是缺少專業的財務分析人員,二是即使有財務分析人員,他們的知識水平也參差不齊。在職業學校,教師更愿意在教學崗位工作;財務工作崗位工作量大,業務學習時間少,職稱晉級很難,待遇普遍不高,缺乏對高級人才的吸引力。(五)缺乏對職校經濟活動的思考、分析。財務人員平時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日常業務上,缺乏對職校經濟活動進行思考和分析,勉強作財務分析也只是急于應付,很少對全校全面工作做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財務分析數據不足。
三、加強職校財務分析的措施
(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在實際工作中,有個別財務人員喪失原則,隱瞞真實情況,違背了財務人員應當具備的基本原則。財務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維護財經秩序、嚴肅財經紀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作為自己的任務,要有“紅線”意識,從事財務工作關鍵、最重要的是必須遵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的關于職業道德的六個方面,即“敬業愛崗、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所以必須重視財務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設,純潔財務人員隊伍,使財務工作更好地為教職工服務,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二)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和綜合能力。要加強對財務人員尤其是報表分析人員的培訓,使他們同時具備會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熟練應用現代化的分析工具,樹立正確的財務分析理念,提高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對報表指標的解讀與判斷能力,及時發現財務報表中存在的問題。(三)加強財務監督控制,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財務監督是預防和化解財務風險的重要環節,支持事業發展是財務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只為眼前利益,不顧法規約束,不講原則,那么,即使事業發展了,財務風險的爆發也會引起財務秩序混亂,最終也會阻礙事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內部財務監督機制,注重內部審計,健全在資金的使用上、資產的處置上等方面的監督。通過監督檢查,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以及營私舞弊行為,及時處理,避免給教育事業帶來損失。(四)確定分析方法,明確分析目標。職校財務分析方法既包括對資產負債表、收入明細表、支出明細表有關數據的分析,還包括往來款情況表、財務異常變動情況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通常使用因素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根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要求,職校財務分析至少應包括以下幾方面:本單位整體財務、業務活動情況的說明;比較詳細地說明會計報表中列示的重要項目;說明借款情況、資產處理情況;說明以前年度結轉和結余調整情況;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會計報表的說明。財務人員在做財務分析時,首先要明確是在什么項目上做財務分析,這個項目所需要的指標都有哪些,是需要橫向的還是縱向的分析,然后根據需要查找數據;把需要查找的項目列成序號或表格;在數據統計齊全的情況下,按照相應的公式或計算方法計算出結果;根據得出的結果,具體進行分析,最后總結分析。這些分析不是財務數據上的簡單拼湊和加工,而是要剖析數據產生的原因。
四、結語
按照傳統和現行的解釋,財務控制是指財務人員(部門)通過財務法規、財務制度、財務定額、財務計劃目標等對資金運動(或日常財務活動、現金流轉)進行指導、組織督促和約束,確保財務計劃(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這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或基本職能,與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與評價一起成為財務管理的系統或全部職能。在財務管理作為價值增值的主要手段、財務狀況事關每個企業的生存壯大的命脈、財務技術倍受社會各界和每個企業關注的今天,需要我們這些專業人員在不斷創新的理念下,重新審視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財務控制的功能及其在整個財務管理系統中的地位。
一、財務控制的概念需要重新定義
之所以需要對財務控制進行重新定義,是因為財務管理的理論、環境以及人們對財務管理的預期都發生了變化。首先與傳統體制相比,財務管理已經游離于財政管理而獨立存在,就象在政企分開后企業以法人身份獨立于政府一樣,換言之,財務管理的微觀性是其基本屬性。討論財務控制必須在委托理論的指導下,立足于“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財務控制的主體首先是公司董事會。
根據理論,“關系存在于一切組織、一切合作性活動中,存在于企業內部的每一個管理層次上”。實證分析表明,關系產生的經濟基礎是公司股東向經營者授予經營管理權可降低公司的經營成本,因為由眾多的股東們直接參與公司決策、經營管理、生產控制的成本是驚人的。但是關系的確立又必然招致成本。這種成本不僅最終由股東承擔,而且它的存在會影響公司經營效率,甚至可能威脅公司的生存。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法人治理結構架構中一個重要的特點是董事會對經營者(CEO)財務約束和控制的強化。根據我國《公司法》有關規定,董事會由創立大會或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從董事會的職權來看,我們很容易提出這樣的結論:公司治理結構以董事會為中心而構建,董事會對外代表公司進行各種主要活動,對內管理公司的財務和經營,只有董事會才能全方位負責財務決策與控制,從本質上決定公司的財務狀況。
本文強調董事會在現代企業財務控制中的主體地位,決不是否認CEO(首席執行官)與CFO在財務控制體系的一定地位,實際上由于企業多層關系的產生和運行,財務控制的主體也是分層次的和多層次的(在內部人控制嚴重的企業,總經理實際上在財務控制中占據“首席”)。同時董事會在現代企業財務決策和控制中的主體地位也不是否定CEO在企業價值創造中地位,在企業戰略決策和戰術執行這兩個領域里,既需要有務虛的戰略決策者,更需要執行的專家,即CEO。蓋茨就頗有感慨地說過:“當戰略大師不值得一提,當CEO方顯硬功夫?!?/p>
從機制的角度分析,財務控制首先決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也不是企業經營者的職責,而是出資人對企業財務進行的綜合的、全面的管理。一個健全的企業財務控制體系,實際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反過來,財務控制的創新和深化也將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
2、財務控制的目標是企業財務價值最大化,是成本與財務收益的均衡,是企業現實的低成本和未來高收益的統一,而不僅僅是傳統控制財務活動的現實的合規性、有效性。財務控制的首要目標是董事會出于減低成本(指因經營者、雇員等人偷懶、不負責任、偏離股東目標和以種種手段從公司獲取財富等而發生的成本,這種成本最終由股東承擔)。成本的存在會影響公司經營效率,甚至可能威脅公司的生存。其次,財務控制目標促進企業戰備目標的實現,所以財務控制過程必須是圍繞著企業戰略的制定、實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全過程。最后,財務控制致力于將企業資源加以整合優化,使資源消費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企業價值最大。3、財務控制的客體首先是人(經營者、財務經理等管理者、員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內外部財務關系,其次才應該是各種不同的企業財務資源(資金、技術、人力、信息)或現金流轉。
4、財務控制的實現方式應該是一系列激勵措施與約束手段的統一。為了降低成本,實現財務目標,必須設計一套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這種機制包括“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皟炔繖C制”的因素或手段包括:解雇或替換表現不佳的經營者;通過董事會下設的各類委員會完善公司董事會對經營者的監控職能;清晰界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之間的決策權、控制權的界限;推行經營者、員工的報酬與經營業績掛鉤的“激勵制度”,包括年薪制、利潤分享制、認股權計劃等;實行預算管理;通過組織機構的設計與重整,完善內部組織控制和責任控制、業績評價制度?!巴獠繖C制”的因素或手段包括:經理人和勞動力市場的調節,一個理性的經營者、員工在人才市場的影響下,可能不會過度違背公司股東的利益;控制權市場上潛在購并者的威脅;政府的法律;資本市場上的監管者,如政府、中介機構、專業證券分析師等。
二、財務控制在財務管理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我們知道,財務管理內容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達:從資金運動過程分析,財務管理包括了資金籌措、資金投放、資金營運、收入分配等;從管理環節分析,財務管理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等;從財務要素分析,財務管理的的內容有資金、現金流量、證券、資本(產權)經營等的各種主張。在上述各種內容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呢?理論上也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是籌資、投資與分配;也有人認為是財務決策(這種觀點可能深受著名管理學家H.西蒙的名言“管理就是決策”的影響);還有人認為是現金(資金)的循環和周轉。但是比較集中的觀點是在資金籌措過程中的資本結構決策、資金運用上的投資決策和資金分配上的股利決策,諸如:“財務管理正是通過投資決策、籌資決策和股利決策來提高報酬率,降低風險實現其目標的?!保▍⒁娮詴嫀熤付ń滩摹敦攧粘杀竟芾怼返?頁,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財務決策是財務管理的核心的觀點,無疑會使財務管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得以提高,財務人員不再僅屬于賬房先生之類的的管家。但是在理論上把財務決策擺放在財務管理體系、職能的首要地位,我認為可能違背了財務管理最本質的含義,不利于有效地實現財務目標,對財務管理的實踐難以發揮最有效的指導作用。原因有二:第一,財務決策特別是最有效的長期財務決策,屬于企業戰略規劃,這種決策規劃的權力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僅僅屬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包括年度財務預算的審批權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事前”財務管理權限基本上屬于出資者,決不屬于只是執行性的經營者和財務經理的層次上,后兩個層次的財務管理在內容上主要集中在“事中”階段。由于企業內部的多層關系使財務管理劃分為出資者財務、經營者財務和財務經理財務多個層次。經營者和財務經理者的基本職責是落實戰略決策、實施公司預算,所以才稱其為執行型,而不是決策型。從企業內部的角度分析,財務管理主要屬于經營者和財務經理層次,因為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具體經營管理問題主要涉及經營者(CEO),具體財務管理肯定與首席財務長(CFO)聯系在一起;第二、從決策的概念上分析,決策就是決斷,盡管任何決策也都是包含了一個復雜的分析比較、擇優的過程,但是,如果把財務管理的主要職責或職能規定在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股利分配決策的話,作為財務管理核心人物的CFO功財務經理,核心部門的財務部門會經常處于“待業”或“關門”的狀態。因為一個企業的投資、融資和分配決策,尤其是長期投資決策、資本結構決策和股利分配決策在企業錯綜復雜的經營管理活動中畢竟屬于偶于事件,更多屬于非程序化決策。從現實分析,CEO與CFO更多是借助于法人治理結構,通過細化了的管理制度、具體的管理手段,均衡企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完成財務決策、財務預算事宜。比如以管理學的組織行為理論為基礎,解決企業內部各行為主體之間、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集團之間的利益矛盾與協調問題,即解決不同管理主體或利益主體間的簽約關系,從而以管理制度方式來協調財務行為主體(如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營者、財務經理、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集團)的責、權、利關系,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企業財務學主要屬于管理學的范疇,它以制度管理為主要特征,從財務制度上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各行為主體激勵與約束不對稱問題,協調并指導各部門、單位的財務活動去實現企業總體目標,財務控制的任務是就通過調節、溝通和合作使個別、分散的財務行動整合統一起來追求企業短期或長期的財務目標。所以,財務控制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當然我們并非否定財務決策正確對財務目標實現的重要意義。
三、財務控制的實施方式需要創新與整合
從機制角度分析,財務控制要以致力于消除隱患、防范風險、規范經營、提高效率為宗旨和標志,建立全方位的財務控制體系、多元的財務監控措施和設立順序遞進的多道財務控制防線。所謂全方位的控制是指財務控制必須滲透到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與組織管理的各個層次、生產業務全過程、各個經營環節,覆蓋企業所有的部門、崗位和員工。所謂多元的財務監控措施是指既有事后的監控措施、更有事前、事中的監控手段、策略;既有約束手段,也有激勵的安排;既有財務上資金流量、存量預算指標的設定、會計報告反饋信息的跟蹤,也有采用人事委派、生產經營一體化、轉移價格、資金融通的策略;所謂順序遞進的多道財務保安陰謀詭計線,是指對企業采購、生產、營銷、融資、投資、成本費用的辦理與管理必須由兩個人、兩個系統或兩個職能部門共同執掌,如是單人單崗處理業務更需要相應的后續監控手續;這種對一線崗位雙人、雙職、雙責的制度可以成為第一道財務防線,能夠成為企業保安第二道防線的是在上述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相關的票據、合同等業務文件在相關部門和相關崗位之間傳遞的制度、預算和目標??梢猿蔀槠髽I保安第三道防線的是以財務、審計部門能夠獨立對各崗位、各部門各項活動尤其是財務活動全面實施監督、檢查、調節。這樣的財務控制手段、方式決不局限于財經制度、財務計劃、資金費用定額,它也需要創新,現實企業中創造的諸多具體的、可操作性的財務控制方式都值得深入研究、進一步完善,包括:
1、以社會化、專業化為基本特征的董事會制度
如前所述,法人治理結構的關鍵是董事會這個中間地帶,它聯接所有者和經營者兩方利益,同時防止所有者的干預,監控著經營者的行為。而董事會的關鍵是董事會人員構成,從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的經驗看,只有社會化、專業化的董事會才能起到它應起的作用。社會化的標志是外部獨立董事的介入,專業化的象征是專業委員會的形成與運作。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組織管理其龐大機構的基本原則是政策制定與執行控制分開,分散經營與協調管理相結合。董事會是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只有最根本性的問題,如經營范圍、產品方向、生產規模、投資安排、資金籌集、計劃目標、重要職員任免等,方提交董事會及其所屬的委員會討論。董事會下設六個委員會:經營委員會、任免委員會、分紅和酬償委員會、關系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這些委員會人數不多,一般由董事組成,一個董事可參加若干個委員會,其中最重要的執行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的任務是負責公司經營活動的全面領導,掌握財務以外的各項決策和指揮。但它不從事日常業務經營活動方面的具體執行工作,而是由它責成企業有關部門去完成。財務委員會獨攬公司財務大權,批準一定限額以上的固定資本投資,規定公司的長期財務目標,決定公司高級職員的薪金,審查批準執行委員會提出的各種產品的價格方案,負責籌措資金,監督檢查公司各部門的經濟效果,年終對公司的決算進行審查,負責制定股利分配方案。經營委員會主要是代表董事了解和檢查公司的營業情況。任免委員會主要負責公司高級領導備用人員的提名。分紅和酬償委員會主要是決定高級職員的薪金及每年應得的酬償。關系委員會主要是負責公司與社會各方面的關系。
2、授權書控制
這里指在某項財務活動發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其正確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準并確定是否讓其發生所進行的控制。這種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授權管理的方法是通過授權通知書來明確授權事項和使用資金的限額。授權管理的原則是對在授權范圍內的行為給予充分信任,但對授權之外的行為不予認可。授權通知書除授權人持有外,還下達公司相關的部門,這些部門一律按授權范圍嚴格執行。從理論上分析,授權可以分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一般授權是指企業內部較低層次的管理人員根據既定的預算、計劃、制度等標準,在其權限范圍之內對政黨的經濟行為進行的授權。一般授權在企業大量存在。特別授權是指對非經常經濟行為進行專門研究作出的授權。與一般授權不同,特別授權的對象是某些例外的經濟業務。這些例外的經濟業務往往是個別的、特殊的,一般沒有既定的預算、計劃等標準所依,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一研究。例如,授權購買一件重要設備、授權降價出售商品等都是特別授權的事例。
一個企業的授權控制應做到以下幾點:(1)企業所有人員不經合法授權,不能行使相應權力。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不經合法授權,任何人不能審批;有權授權的人則應在規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事,不得越權授權。(2)企業的所有業務不經授權不能執行。(3)財務業務一經授權必須予以執行。
3、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在西方可以就是流行的財務管理方式。在工國以新興鑄管、寶鋼為代表的一批企業都實踐著以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一種新的控制機制。我認為,現代企業制度下規范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保障有三:一個是公司法,另一個是公司章程,再一個就是公司預算。其中公司預算正是以《公司法》、《公司章程》為依據,具體落實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營者,各部門乃至每個員工的責、權、利關系,明晰它們各自的權限空間和責任區域??梢哉f,正是由于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預算管理的實施,才強化了預算的財務控制功能,使公司的財務目標和決策得以細化落實。
4、財務結算中心
財務結算中心是辦理內部各成員或分、子公司現金收付和往來結算業務的專門機構。它通常設立于財務部門內,是一個獨立運行的職能機構。其主要工作是:集中管理各單位或分、子公司的現金收入,統一現金收入;統一撥付(貸款)各成員或公司因業務需要所需要的貨幣資金,監控貨幣資金的使用方向;統一對外籌資,確保整個企業或集團的資金需要;辦理各分公司之間的往來結算;實施財務控制等。內部結算中心的這些職責對增強企業活力、強化資金管理、控制財務收支、正確處理業務管理與資金管理的關系、完善企業經營機制等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5、財務總監委派制
財務過程的控制,只有預算或結算中心是殘缺的,比較虛幻的,這樣的財務控制是不健全的,因為沒有人的地位。而財務總監就是以出資者的身份來監督、控制經營者的財務活動和企業全部財務收支過程。
6、業績評價體系的建立
所謂企業業績評價,是指運用科學、規范的管理學、財務學、數理統計方法,對企業或其各分支機構一定經營期間內的生產經營狀況、資本運營效益、經營者業績等進行定量與定性的考核、分析,作出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企業業績評價作為一個體系由評價目標、評價對象、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報告五個基本要素構成。在財務管理循環中,業績評價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在財務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在財務活動、預算執行過程中,通過業績評價信息的反饋及相應的調控,隨時發現和糾正實際業績與預算的偏差,從而實現對財務經營活動過程的控制;另一方面,預算編制、執行、評價作為一個完善的系統,相互作用,周而復始的循環以實現對整個企業經營活動的最終控制。而業績評價既是本次財務管理循環的總結,又是對下一次財務管理循環的開始。業績評價包括動態評價和綜合評價兩個層次。動態評價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進行的、對有關部門或個人的工作業績狀況即時確認、處理,它屬于事中控制;綜合評價則是在期末對于各預算執行主體的預算完成情況進行的分析評價,其評價內容以成本、利潤等財務指標為主,綜合評價作為本期預算的起點和下期預算的終點,主要涉及企業整體效益的評價及獎懲分配的問題。諸如此類各種實用性強財務控制模式的分析豐富了我們對財務控制的認識。特別應當指出的是各種預算模式決不是相互排斥的,企業可以以一種模式為主,其他為輔,也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企業組織特點選擇多種模式,形成綜合的、全面的、系統的財務控制體系。系統化的財務控制則各種方式整合的結果,這種整合應該充分體現下列原則要求:集權與分權體制的結合;財務管理與人本管理的滲透;關注結果與監控過程的統一;激勵與約束的交融;價值指標與實物指標的配套等。
【關鍵詞】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利益財務風險
【Abstract】FinancialLeverageistheshiftinwhichanenterpriseadjusts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withthehandlingofdebits.Reasonableoperationofthefinancialleveragewillbringextrarevenue-----the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totheowner''''scapitalofthisenterprise.Thefinancialleverageisaffectedbymanyfactors,soatthesametimeweget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wegetmuchunpredictablefinancialrisk.Socarefullystudyingthefinancialleverageandanalyzingallthefactorswhichaffectthefinancialleverage,andmakingclearitsfunction,natureand itsinfluenceto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isthebasicpremiseofreasonablyoperatingthefinancialleveragetoservetheenterprise.
【Keywords】FinacialLeverageBenefitonFinacialLeverageFinacialRisk
財務杠桿是一個應用很廣的概念。在物理學中,利用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體,而什么是財務杠桿呢?從西方的理財學到我國目前的財會界對財務杠桿的理解,大體有以下幾種觀點:
其一:將財務杠桿定義為"企業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因而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這種定義強調財務杠桿是對負債的一種利用。
其二: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籌資中適當舉債,調整資本結構給企業帶來額外收益。如果負債經營使得企業每股利潤上升,便稱為正財務杠桿;如果使得企業每股利潤下降,通常稱為負財務杠桿。顯而易見,在這種定義中,財務杠桿強調的是通過負債經營而引起的結果。
另外,有些財務學者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企業的資金總額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而對企業資金收益產生的重大影響。與第二種觀點對比,這種定義也側重于負債經營的結果,但其將負債經營的客體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筆者認為其定義的客體范圍是狹隘的。筆者將在后文中論述到,企業在事實是上可以選擇一部分利率可浮動的債務資金,從而達到轉移財務風險的目的的。而在前兩種定義中,筆者更傾向于將財務杠桿定義為對負債的利用,而將其結果稱為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或正(負)財務杠桿利益。這兩種定義并無本質上的不同,但筆者認為采用前一種定義對于財務風險、經營杠桿、經營風險乃至整個杠桿理論體系概念的定義,起了系統化的作用,便于財務學者的進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們在明確了財務杠桿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伴隨著負債經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財務杠桿和減少財務風險。
一、財務杠桿利益(損失)(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已經知道所謂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后,企業所能獲得的利潤就是:
資本收益=企業投資收益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①
(此處的企業投資收益率率=息稅前利潤÷資本總額,所以即息稅前利潤率)
因而可得整個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②
可見,只要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于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于企業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于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負債利率,那么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DFL)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③
通過數學變形后公式可以變為: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比率×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④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后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資金收益率低于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二、財務風險(FinancialRisk)
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關聯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性或可能發生的損失。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資本收益率對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么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于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的例子將有助于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假定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5%,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表如表一:
項目行次負債比率
0%50%80%
資本總額①100010001000
其中:負債②=①×負債比率0500800
權益資本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稅前利潤④150150150
利息費用⑤=②×10%05080
稅前利潤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稅⑦=⑥×35%52.53524.5
稅后凈利⑧=⑥-⑦97.56545.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⑨=⑧÷③9.75%13%22.75%
財務杠桿系數⑩=④÷⑥11.52.14
假定企業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9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二:
項目負債比率
0%50%80%
息稅前利潤909090
利息費用05080
稅前利潤904010
所得稅31.5143.5
稅后凈利58.5266.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5.85%5.2%3.25%
財務杠桿系數12.259
對比表一和表二可以發現,在全部息稅前利潤率為15%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所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權益資本凈利潤越高。在企業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為9%的條件下,情況則相反。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6個百分點[(22.75%-9.75%)÷(15-1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6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于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財務杠桿的情況下本應獲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較多使用財務杠桿,損失越大。在息稅前利潤為90萬元,負債比率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9,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90萬元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將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見財務風險之高。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就不會產生以上損失,也無財務風險而言,但在經營狀況好時,也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三、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
由于財務風險隨著財務杠桿系數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財務杠桿系數則是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體現,那么影響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下面我們分別討論影響兩者的三個主要因素:
1、息稅前利潤率:由上述計算財務杠桿系數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而稅前利潤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是呈相反方向變化。由計算權益資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卻是呈相同方向的。
2、負債的利息率:同樣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比率一定的情況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負債的利息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而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則是呈相反方向變化。即負債的利息率越低,資本收益率會相應提高,而當負債的利息率提高時,資本收益率會相應降低。那種認為財務風險是指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的變化帶來的風險是片面的觀點。
3、資本結構:根據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負債比率即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也是影響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之一,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與負債利息率的影響相同。即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也就是說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但負債比率對資金收益率的影響不僅不同于負債利息率的影響,也不同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影響,負債比率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表現在正、負兩個方面,當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表現為正的影響,反之,表現為負的影響。
上述因素在影響財務杠桿利益的同時,也在影響財務風險。而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對企業來講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這是因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響財務風險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這其中有許多因素是不確定的,因此,企業必須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一旦預計企業將出現財務風險,就應該采取措施回避和轉移。
回避財務風險的主要辦法是降低負債比率,控制債務資金的數額?;乇茱L險的前提是正確地預計風險,預計風險是建立在預計未來經營收益的基礎上的,如果預計企業未來經營狀況不佳,息稅前利潤率低于負債的利息率,那么就應該減少負債,降低負債比率,從而回避將要遇到的財務風險。轉移風險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將風險轉移他人的做法,其具體做法是通過選擇那些利率可浮動,償還期可伸縮的債務資金,以使債權人與企業共擔一部分財務風險。此外,財務杠桿作用程度的確定除考慮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之外,還應注意經營杠桿聯合財務杠桿對企業復合杠桿和復合風險的影響,使之達到一定的復合杠桿作用,根據經營杠桿的不同作用選擇不同的財務杠桿作用。
綜上所述,財務杠桿可以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這就是構成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財務杠桿利益并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是既定財富在投資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分配;財務風險也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風險,是經營風險向投資人的轉移。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是企業資本結構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資本結構決策需要在杠桿利益與其相關的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權衡。任何只顧獲取財務杠桿利益,無視財務風險而不恰當地使用財務杠桿的做法都是企業財務決策的重大失誤,最終將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2001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指定輔導教材《財務成本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
立信會計叢書《現代管理會計學》李天民立信會計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列教材修訂版《財務管理學》荊新王化成劉俊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財務管理的杠桿作用》王京芳薛小榮陜西工商學院學報(西安)1995.4.24--28,48
《論財務杠桿利益的計量和應用》席彥群廣西會計(南寧)1997.2.3--7
《負債經營初探》吳思明廣西會計(南寧)1995.11.10--13
《談"財務杠桿系數"及"期望資本金稅前利潤率"》嚴鵬飛朱學麟內江財貿學校
《對財務杠桿理論與應用的探討》杜英斌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1--3
1.1財務會計信息主要屬于歷史信息而非未來信息
往往只能說明過去而不能預測未來現行財務報告模式立足于企業已發生的交易和事項,基本是一張歷史數據匯總表,是向后看而非向前看的報表。實際上,由于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不斷變革和發展,社會潮流的改變及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等,都會使得會計信息只能說明一個企業的過去,而不能證明企業的未來。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革和演進,國家、社會、經濟和產業政策的調整等,這些非財務信息因素往往才是影響和決定企業未來生死存亡的根本性因素,這使得歷史的會計信息對未來的經濟決策作用顯得蒼白無力。比如資本市場,過去曾經業績輝煌、風光無限的“煤飛色舞”、“喝酒吃藥”的煤炭、有色、白酒等行業,股價曾一度高高在上,如今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轉型、社會政策的調整,這類公司的財務業績和股價早已今非昔比,一落千丈;而符合國家經濟結構轉型的創業板公司股價則連創新高!
1.2會計準則自身的局限性
致使會計信息的決策可靠性與相關性大大削弱①貨幣計量假設的局限。貨幣計量假設要求會計只核算能夠以貨幣計量的經濟信息,使那些不能用貨幣表示的非財務信息被排出在財務報告之外,而這些非財務信息很多對經濟決策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例如對企業生存發展影響最大、最深遠的人力資源要素因無法貨幣量化而無法通過財務報表的形式表達,這就直接導致了財務信息的局限性。②歷史成本計量的局限。歷史成本原則要求財務報表中列示的項目通常以取得時的成本為基礎,而不以其當前的市價或其他基礎進行計量。這種會計模式,是以物價穩定為前提的。但我國幾十年來,一般物價水平一直在不斷上漲,貨幣在不斷貶值,致使歷史成本計價提供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及相關性大大削弱。③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擇運用帶來的風險。會計是一門無法做到精確化的學科,會計核算需要大量人為的主觀判斷和估計,在實務中表現為一系列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選擇。不管是同一企業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還是不同企業選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都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會計報表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進而大大影響使用者的決策。
1.3決策分析重財務信息而輕非財務信息
往往會掉入決策陷阱在經濟決策分析中,決策者所需要的信息既包括會計信息,更包括企業品牌、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水平、人力資源價值、產品的市場占有額、顧客的滿意度、次品率、退貨率、經濟周期、經濟環境、市場環境、消費者行為偏好改變等非會計信息。雖然會計信息是經濟決策最基本的信息源泉,但它并不是決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甚至根本就不是關鍵和核心的信息。事實上,由于財務會計本身的缺陷以及非會計信息的重要性,使得經濟決策中經常要更多的依賴非會計信息而不是會計信息,非財務信息往往才是決策致勝的根本因素。如果決策分析中重財務信息而輕非財務信息,就有可能犯本末倒置,掉入決策陷阱的錯誤,導致決策錯誤和損失。
1.4企業財務信息的披露內容不夠完整
缺乏對未來狀況和軟性資產信息的反映主要表現在:①主要提供的是企業的歷史信息,而對使用者未來決策有用的預測信息被排除在財務報告之外。②財務信息的披露方式較為單一,無法為投資者提供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不能較好地滿足各個層次用戶的實際需求。同時,受信息需求和信息獲取渠道的影響,一些用戶無法通過傳統的財務報告方式獲得其所需信息,進而做出科學的相關決策。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的日趨復雜,財務信息的使用者迫切需要企業提供差別報告。但實際上,很少有企業能夠達到其滿意。③財務報告中普遍缺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信息,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淡薄。④現行的財務報告體系過分關注硬性資產方面的內容,而較少關注其他一些軟性資產,如人力資源管理、文化建設、資本分配等,沒有充分認識到其在總資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實際上,這些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然而現行的財務報告很少涉及這方面內容,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決策需求。
2改進思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發展,企業必須積極解放思想,逐步改進和完善現行的財務會計信息報告體制,高效利用財務報告信息,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企業還應該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調整其財務會計信息內容,以便為使用者進行科學決策提供良好依據。
2.1加強理論研究
為財務報告體系的改進提供理論支持從改進目標上來看,企業應該將受托經管責任和信息決策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經濟評價和決策功能的有機統一。一方面,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可用來作為評價受托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尺度,又能向報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決策的財務信息。目前的財務會計報告及其會計信息,更多的是停留在評價受托經管責任方面,是被動的事后反映,而對事前的決策有用方面仍顯得嚴重不足。因此,應抓緊加強理論研究,特別是針對財務會計信息的決策相關性、有用性、及時性方面深入開展研究,為改進我國的財務報告體系提供理論上的支持,促使財務會計報告目標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實現。
2.2拓寬財務報告信息的內容范圍
特別是要增加非財務信息和未來預測信息的披露當前,我國現行的財務報告仍將財務信息披露作為重點,其內容主要包括貨幣計量交易和相關事項兩方面內容。在今后的財務報告中,企業應該盡可能地突破傳統的信息披露限制,堅持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披露并重原則,以更好地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此外,企業還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社會責任信息以及經濟預測信息等方面的內容。另外,針對當下一些財務信息無法準確反映企業發展走勢這一問題,企業應該大力創新企業信息預測模式,收集和整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以有效提升其財務報告的整體質量。
2.3建立以多種計量屬性并存的報告體系現行報告的財務信息主要是按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建立起來的,沒有充分體現出財務信息披露的相關性內容。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企業除了要突出其歷史成本屬性之外,還應根據不同項目的特征要求選擇多種形式的計量方法。有鑒于此,企業可以綜合采用公允價值、現值、可變現凈值等計量屬性,以便更加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信息情況,提升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效率和質量。
2.4豐富和規范表外的內容
進一步完善財務報告體系目前,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開始認識到表外信息在信息判斷和報表數據分析中的重要性,并積極開展相應的財務信息報告活動。但我國尚未在財務報告系統中進行主表和附表編制,同時制定統一規范的財務報告信息披露標準,導致企業財務信息披露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我國應該積極學習和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合理改進和調整其信息揭示方式,增加非財務信息在全部披露信息中的比例,引導和幫助財務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財務報告信息,滿足使用者和決策者的個性化信息需求。當前,我國的財務報告信息體系呈平面分布,整個報告模式較為單一,各披露主體的聯系與溝通較少。在未來,企業應加強用戶層分析,提供一系列財務管理信息,使用戶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發展潛力、盈利水平、管理風險與競爭能力等內容。
2.5與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緊密結合
加強信息的即時、實時性提供,完善財務報告的現代化技術手段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的財務信息披露開始朝現代化、數字化、無紙化方向發展,其信息披露效率也得到了相應地提升。因此,企業應該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平臺建立實施報告系統,定期和更新財務會計信息內容,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新、更全、更優的信息。這一做法可以有效地解決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互聯網信息與企業財務信息的成功對接,提升企業財務報告的專業性和實效性。
2.6加大對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和對違法違規披露
一、財務咨詢的涵義
財務咨詢從理論上說是管理咨詢的一種,剖析財務咨詢的內涵首先要深刻理解管理咨詢的涵義。咨詢,傳統意義上講是指征求別人意見、求助于人或給人出主意、提建議、定計謀之意。管理咨詢既可以被看作一種專業服務,又可以被視為提供實際咨詢和幫助的一種方法。對管理咨詢較為權威的定義是:“幫助管理者和組織,通過解決管理和經營的問題,鑒別和抓住新機會,強化學習和實施變革以實現組織目的和目標的一種獨立的專業性咨詢服務?!?/p>
目前,財務理論界較為明確地提出的財務咨詢的概念是:“財務咨詢是指具有財務與會計及相關專業知識的自然人或法人,接受委托向委托人提供業務解答、籌劃及指導等服務的行為?!惫P者認為,財務咨詢的涵義應當是十分寬泛的,無論是接受委托提供專業服務的財務咨詢,還是從屬于全面管理提供咨詢服務的附屬性財務咨詢,都應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可以將財務咨詢大體定義為:咨詢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等專業機構及其專業人員,為客戶、投資者等服務對象提供的有關資產管理、證券投資等財務方面的管理咨詢服務,即一切有關財務的咨詢服務活動都是廣義上的財務咨詢。
二、財務咨詢的理論地位和功能
理論上,財務是本金的投入與收益活動,在“大財務”的框架下,財務理論體系可分為國家財務、企業財務和家庭財務,這主要是基于財務主體及其特性的不同劃分的。從另一角度,可將各財務主體(國家、企業和家庭)的理財活動按其業務性質分為自主理財和委托理財。其中,自主理財又可分為自主決策理財和咨詢決策理財。同時,自主決策理財也非真正靠自己的能力單獨決策理財,財務咨詢常常潛移默化地影響并培育著理財主體自主決策的能力。因此,財務咨詢在財務理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隨著管理咨詢業的獨立發展并逐漸成為一個新興行業,以及大量專業財務咨詢公司的不斷涌現,更加凸顯了財務咨詢在實踐方面的重要地位。
財務咨詢無論是對宏觀經濟運行,還是對企業、個人理財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它具有以下功能:
在宏觀方面,財務咨詢可以引導理性投資,優化社會經濟資源配置。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在“看不見的手”的支配下,財務主體盡其所能追求財務利益最大化,但由于會受到信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其財務行為難免會出現盲動性、滯后性,這不但會造成財務主體利益受損,而且對國民經濟產業整體協調發展非常不利。財務咨詢服務于微觀經濟主體,彌補其能力的不足,減少其決策的失誤,客觀上減少了投資者的盲目性,校正了市場反應的滯后性偏差,有利于優化全社會資源配置。而且,在目前情況下,國內企業將直面全球競爭,財務咨詢將是企業在低效的管理水平和有限的人力資源條件下,提升財務運營能力、綜合管理能力、綜合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其現實意義非常重大。
在微觀方面,財務咨詢可彌補企業、個人等財務主體自身知識結構、運營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有助于解決經營和管理中遇到的問題。財務咨詢專業人員可以為客戶鑒別、診斷和解決財務各相關領域的問題,還可以通過客觀、專業的分析,幫助客戶識別并抓住各種新機會。更為重要的是,財務咨詢給客戶提供了一個認識、學習財務知識技能的機會,對于提高客戶能力、促進其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三、財務咨詢的業務定位與基本分類
財務咨詢的業務范圍非常廣泛,咨詢業務既包括實物性資產咨詢、證券性資產咨詢,又包括財務主體籌資、投資及日常管理等業務咨詢。具體地,在國外,財務咨詢業務通常包括財務估價、經營資金與流動資金管理、兼并與收購、投資項目分析、會計制度設計、預算控制、外匯管理等;在國內,財務咨詢業務通常包括設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會計電算化實施戰略、財務分析、代擬經濟文書、培訓財務會計人員、記賬、稅務服務、個人理財幫助、資產評估、投資咨詢服務等。
客戶所需咨詢業務性質不同,決定了各種財務咨詢的服務目標、服務方式等方面必定存在差異,由此也就產生了不同的財務咨詢類別。就目前開展財務咨詢業務的現狀而言,財務咨詢按業務性質、服務目標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行業投資評價型。該類財務咨詢類似于會計師事務所等提供的社會鑒證業務,咨詢服務的目的是提供客觀的、不帶有利益色彩的建設性觀點。專業咨詢人員以調查、搜集的數據為基礎,進行深入分析,并根據現有分析對未來做出預測。并且以誠實、專業服務為基礎,恪守“三公”原則,即不賣產品,也不推進部署,只是提供獨立的分析。該類財務咨詢業務一般由專業性的財務咨詢公司開展。2.財務整體服務型。該類財務咨詢側重于為客戶提供專業、全面的服務,獲取由于出讓知識、腦力勞動而應得的利益回報。專業咨詢人員主要提供一整套有關企業、個人財務運作與管理的規劃、策劃等服務,十分注重市場細分化差別,在提供整體服務的條件下強調業務領域專長,根據企業、個人需要,可以量身定做方案并提供貼身服務。該類財務咨詢業務一般由專業財務公司、綜合性管理咨詢公司、證券公司及部分提供咨詢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開展。
3.附屬增值服務型。該類財務咨詢的目的是擴大主營業務,專業咨詢人員運用一系列理財工具,為客戶提供專業、全面的財務分析和理財建議,并兼顧產品銷售。該類財務咨詢業務主要由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個人理財中心”等部門提供。
四、證券投資咨詢
財務咨詢涵蓋范圍極為廣泛,其中證券投資咨詢作為其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無論對廣大投資者的投資行為還是對資本市場的發展,都影響重大。
在西方發達國家,資本市場建立之初就產生了投資咨詢業務的萌芽。1920年,全球第一家投資咨詢公司在美國的波士頓成立,證券投資咨詢業也便開始發展起來。我國證券投資咨詢業正式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證券市場初步建立時便已經起步,經過20世紀90年代的跨越式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新興行業。
隨著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證券投資咨詢業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證券投資咨詢業呈現出兩大發展趨勢,一是咨詢業務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并存,二是咨詢業務的專業化與全面化兩極發展。在此兩大發展趨勢的影響下,我國證券投資咨詢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目前,困擾證券投資咨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持咨詢業務的客觀、獨立,如何防范道德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