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3: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外科護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一般資料
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人數為27例,女性患者的人數是14例,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有60歲,而最小的患者為19歲,平均年齡是(45.85±1.34)歲。這41例患者致傷原因與實驗組中患者致傷的原因相同,都分為交通事故、高處墜落以及重物砸傷,其對應的人數分別人21、12、8例。病情分類依然與實驗組患者的分類相同:上肢骨折、下肢骨折、骨盆骨折、肋骨骨折、鎖骨骨折以及合并多處骨折,患者例數分別為10、12、5、13、1和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致傷原因以及病情分類等上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41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性骨科臨床護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給予患者一些生活上的幫助。對于出現疼痛的患者,觀察疼痛發生的原因和性質,必要時通知醫生后,遵醫囑使用止疼藥,減輕患者痛楚,等等),而實驗組中的41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然后,使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以及健康教育綜合評價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焦慮、抑郁狀態以及健康教育認知能力進行綜合的評價。并將兩組患者的結果進行科學的對比。
(1)骨外科患者心理護理的主要內容:在對骨外科進行心理護理工作時,具體的內容包括,①患者入院時,院方應當安排專門的人員接待,主動、熱情地帶領患者熟悉醫院環境,講解醫院規章制度,并要為患者安排舒適的病房。②耐心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③將手術中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告訴患者及其家屬,以讓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減少患者的緊張感。④醫護人員要給予患者積極的鼓勵,并要做好全面的溝通工作,以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2)健康教育護理。健康教育就是對患者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術前、術中、術后的系統性教育。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手術患者的自覺性健康行為,以主動地改善自身術后的健康。健康教育的內容與心理護理的具體內容相類似。術前,要帶領患者熟悉了解病房環境,以保持患者的情緒的穩定,并且醫護人員應當及時地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于手術治療的認知度。手術后,還應當向患者做好術后并發癥以及手術疼痛的規律,以及并發癥和緩解疼痛方法的宣教工作。此外,還應當建議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體力、心力和腦力休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保證自身營養的支持,就要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素、高能量、易消化食物的攝取量。這樣的健康教育,必定會提高患者恢復的速率
1.3觀察指標
進行本次調查研究具體的觀察指標又分為心理護理的觀察指標以及健康教育的觀察指標。心理護理上的健康指標包括三個方面,①抑郁自評量表。這一評量標準主要是針對患者焦慮的主觀感受的評分。滿分為100分,得分者越低,說明患者的焦慮狀況也越為嚴重,也就是說患者的焦慮狀況與患者的評分結果呈現負相關關系。②焦慮自評量表。這一評量表主要是對患者的抑郁狀況以及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病情的變化情況的評價,滿分依然是100分,得分越高的患者,其抑郁狀況也就越為嚴重。患者的抑郁嚴重狀況與評分結果呈現正相關關系。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這一調查表就是讓患者對于治療過程中的所接受的護理效果、服務態度、護理內容等進行主觀評價,滿分也是100分,分數越高,那么說明患者對于醫護人員的護理滿意度也就愈高,并且這一評分結果與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呈正比。健康教育觀察指標,是參照健康教育綜合評價量表,對顧客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識、對健康教育態度、對健康教育行為以及健康教育環境等進行評價,每項指標的滿分都是100,患者的分數越高,說明患者對于健康教育認知的能力也就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使用t分布對所得的結果進行科學的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臨床護理前后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在心理焦慮自評量表情況、抑郁自評量表情況和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應情況的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兩個結果對比表可以看出,41例實驗組患者使用常規骨外科護理外加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夠明顯地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能夠大幅度的降低患者的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健康教育的護理工作,還能夠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的認知能力,對于降低患者發生骨外科可能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討論
骨外科中的患者有非常多的致病因素,例如突發的意外、人為的傷害。具體又可以分為交通事故傷、高空墜落、重物砸傷等。并且這些傷害的共通點都是突發性,由此會導致患者出現較為強烈的心理反應。骨外科中的患者大都會伴隨著不同程度上的軀干或者四肢骨折,所以患者會有非常明顯的疼痛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障礙。至此,骨外科患者承受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傷害。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識(16.5±6.6)分、對健康教育態度(16.7±6.3)分、對健康教育行為(16.5±3.6)分、健康教育環境(16.8±4.1)分,以及抑郁自評量評分(52.37±3.08)分和焦慮自評量評分(35.61±2.24)分,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的(23.6±5.3)、(24.1±5.2)、(24.3±5.7)、(23.7±6.0)分。因此,醫院方面要想提高骨外科患者的治療效果,可以在對患者治療之前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必須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的干預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颊咧挥性诹己梅e極的心態中,才能得到期望的治療效果。焦秀紅等在《分期健康教育在骨外科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中將74例對照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和健康教育,另選77例患者進行分期護理,通過臨床護理數據的證實,分期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效果。該分期護理要針對每一位患者進行特定的時期護理操作,對護理人員工作強度及工作量都是極大的考驗。筆者在本文的研究中綜合考慮大部分患者的情況,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在后續的深入研究中,可以從焦慮、憂郁等不同的心理層面進行開展,通過更完善的健康教育來達到護理目標。
1.1方法
對照組63例研究對象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其護理措施主要有病情觀察、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等。觀察組63例研究對象則在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其護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入院指導?;颊呷朐汉笞o理人員應熱情接待,并且要熱情地向患者介紹醫院、病房環境,熱情的作自我介紹及主治醫生等相關人員的介紹,以逐漸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另外,護理人員還應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定時對病房進行通風,從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適感。第二。軀體護理。護理人員應定期對患者的血壓、心率、顱內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呼吸等情況進行監測,并及時給予患者降顱壓、營養神經等治療。第三,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嚴格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耐心的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及時給予患者有效的關心及幫助,逐漸建立起聊天式護理方式,從而逐漸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應耐心觀察患者各方面的情況,并及時給與患者幫助及鼓勵,盡可能滿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第四,構建家庭支持體系。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的重視,耐心的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家屬認識到自身的關心、安慰及監護對患者病情的影響力;從而使患者家屬積極主動的配合醫院進行相應的疏導工作,構建家庭疾病支持體系。第五,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性格特點、文化程度等為依據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通過設置健康宣傳欄、發放健康知識小卡冊、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使其認識到治療的有效性及重要性,從而有效的提高患者依從性,并有助于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等進行評價及比較。
1)護理服務質量以護理質量考核評分表為依據進行評估,護理質量考核評分表主要包含四項內容,一是醫院制度考核,占30分;二是護理文書考核,該項占20分;三是護理安全考核,該項共占30分;四是藥品安全考核,該項共占20分;考核總分為100分;通過對上述四項內容的考核對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外科護理中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質量的總體考核情況進行評價。
2)患者護理滿意度由我院自制的患者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為依據進行評價,問卷調查表的主要內容為環境滿意度、心理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滿意度、總體滿意度等幾方面。
1.3統計學分析
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6例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處理,采用“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同時進行t檢驗,組間比較則展開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考核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后其醫院制度考核得分、護理文書考核得分、護理安全考核得分、藥品安全考核得分及總考核得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63例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后其心理護理滿意度及總體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健康教育滿意度及環境滿意度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1.1一般資料
收集并整理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320例外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160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94例和66例,年齡在12-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52±2.74)歲,對照組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97例和63例,患者年齡在11-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51±2.8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性資料并無明顯差異,即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外科護理潛在的護理風險分析
對外科護理過程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做出如下分析:(1)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薄弱。由于護理人員在平常的外科護理中缺乏風險意識,且綜合素質具有較大的差異,使其在處理醫療問題方面產生了難度;(2)缺乏對病情變化的綜合判斷力。外科患者的病情特點為復雜多變,護理人員并未對患者自身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從而在耽誤患者診療時間的同時,降低了患者的治療效果;(3)護理文書書寫缺乏規范性。醫院護理人員的任務繁重,護理人員對護理文書的書寫呈現出明顯的滯后性,增加了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4)引流管發生堵塞、扭曲和脫落。外科患者在接受手術后具有較多置管,極易出現堵塞、扭曲和脫落等情況,從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1.2.2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方面,主要利用了外科護理的日常方法。而在觀察組方面,采用的護理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1)識別并衡量風險。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是外科患者經常出現的不良情緒,增加了護理過程中的風險。因此,在護理工作開展前,對各類護理風險進行正確衡量,進而對各個護理細節中所出現的風險進行及時處理,并制定出基于個性化護理風險衡量的計量表;(2)制定并完善醫院護理制度。在對觀察組的160例患者進行護理中,通過制定安全的管理制度以及具有針對性的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使護理人員在樹立正確風險意識的基礎上,加強技術操作與規范管理,并針對各項急救技能和專業護理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培訓,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其對護理風險的防范能力;(3)構建和諧護患關系。負責觀察組中160患者的護理人員加強同患者親屬的溝通,并被培養以親切的態度同患者進行適當交流,在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的同時,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縮短其康復時間;(4)加強對并發癥的監控與以外時間的風險防范意識。定時、定期對觀察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其病情變化情況進行全面觀察,以精湛的護理技術向患者提供優質的外科護理服務,并采取各項措施預防感染,降低患者傷口感染發生的幾率。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對比采取卡方檢驗,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護理風險發展率進行分析,其中,觀察組患者發生感染0例,溝通不良0例,管道脫落0例,突發意外2例,由此計算可知,不良護理風險的發生率為1.25%。對照組患者發生感染1例,溝通不良5例,管道脫落2例,摔倒2例,由此計算可知不良護理的風險發生率為6.25%。綜上,觀察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1.1一般資料
200例泌尿外科病人,男145例,女55例;年齡18歲~60歲(42.5歲±12.6歲);疾病種類:泌尿系統結石132例,前列腺疾病68例。納入標準:①術前均明確診斷;②均履行知情同意手續;③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④主要臟器功能正常;⑤無手術死亡;⑥無精神病、神經病史。排除標準:①合并認知功能障礙及有精神障礙病史及家族史;②智力障礙;③聽力障礙;④免疫系統嚴重疾病;⑤心、肝、腎、循環、呼吸、神經、代謝等方面的功能嚴重紊亂。以無縫隙護理管理為分界點,將病人分為觀察組150組和對照組50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采用無縫隙護理管理。①無縫隙責任制分層管理。實行責任包干制,量化職責范疇,明確職責。將全科護理人員分為4個責任組,兩組一個組長,小組護士共同分管一組病人,組長對本組重點、特殊病人的病情及儀器設備情況進行全面系統交接,對前一天的護理工作進行重點點評和小結,提醒當日需特別注意和改進的工作;責任護士主要是掌握所管病人的病情、健康宣教、治療等。責任組長起監督、疑難病例討論。護士負責病人的生活護理和一般性基礎護理操作;使病人在住院期間組成一體化的小組負責制。小組成員的照片及信息張貼于病室公示墻上,以便病人對負責其護理工作的小組人員有更直接的了解。②完善管理。安排年資老的護士帶動新護士系統學習的無縫隙護理知識,并積極提高新護士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術操作培訓,培訓周期結束后進行考核,保證護理人員過硬的護理知識。制定各級護理人員的考核標準與工作職責,將護理人員的職責與業績、獎金和評優情況掛鉤,提高護理質量。對所有日常護理服務、疾病護理等制定標準流程和臨床路徑并培訓,且隨著病人需要進行變動。③無縫隙圍術期護理。病人入院以后,無縫隙責任制護理小組對其病歷、病情、生活方式、對疾病治療的認知程度、心理狀態、健康需求等進行評估,獲取相關信息,發現護理問題,制訂護理計劃。由護士長和無縫隙小組組長對護理工作的實施進行質量監控,做到抽查與全面檢查、隨機與定期檢查相結合。責任護士和護士共同開展護理工作。在病房實施走動式管理,做到合理用人,提高護士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病房護理中。重視健康宣教,根據病人病情的不同階段,責任護士要進行階段式健康教育。
1.2.2觀察指標
①護理質量: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考察表進行評價,該考察表共包括護理的熟練程度、護士的責任心、溝通能力、主動服務性、應急能力與護理書寫的規范性6個方面的內容,均按照百分制,讓病人按照護士的表現進行打分。②病人滿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病人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共25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0分~4分,0分為不滿意,1分為一般,2分為基本滿意,3分為滿意,4分為很滿意。85分以上為滿意度。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病人的護理滿意度為98.0%,高于對照組的9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士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急性闌尾炎患者共189例,男99例,女90例,年齡5歲~80歲;平均住院時間7.7d;其中單純性97例,化膿性46例,壞疽穿孔性40例,闌尾膿腫6例。均經實驗室、B超等檢查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其臨床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與闌尾點壓痛、反跳痛;惡心、嘔吐、發熱;患者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
2護理措施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關心支持和細心照顧患者,及時予以患者心理安慰并做好解釋工作,以減輕患者的焦慮。告知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可以促進疾病的康復,使其了解病情和正在進行的治療以及手術前的各種注意事項,避免患者胡思亂想而影響治療效果。
2.1.2病情觀察與護理
嚴密觀察患者全身情況與精神狀態,仔細詢問患者的病史,發現異常時報告主管醫師;協助患者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定時測量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的腹部癥狀以及體征的變化,如患者出現腹痛加劇或明顯腹膜刺激征等,應盡快報告主管醫師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囑患者禁食、水,并解釋禁食的意義,禁食期間給予靜脈補液以維持能量需要及水與電解質的平衡。
2.2術中護理
主動與患者交談,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舒適與安全,充分暴露術野,方便術者操作;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其病情變化。
2.3術后護理
2.3.1心理護理
術后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使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勵,積極樂觀的爭取早日康復。
2.3.2一般護理
患者回病房后根據麻醉方法安置適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術后常規去枕平臥6h~8h;待患者意識清楚、血壓平穩后,采取半臥位,以利于呼吸和促進血液循環并減低腹壁切口張力;便于引流和防止膈下感染。保持患者床鋪的清潔與干燥,鼓勵患者及早下床活動,當日輸液完畢,囑家屬攙扶患者下地活動,可促進腸蠕動恢復和防止腸粘連,增進血液循環,尤其老年患者術后護理要注意保暖,經常叩背幫助咳嗽,預防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2.3.3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給患者定時測生命體征,每30min測量血壓1次直至平穩,觀察腹部癥狀和體征,及時發現有無腹腔內出血、切口感染、粘連性腸梗阻、腹腔膿腫等并發癥的發生。
2.3.4引流管與切口的護理
保持腹腔引流管通暢,護理時妥善固定以防止引流管扭曲和受壓,記錄并觀察引流液的量與顏色及性狀;如引流量突然減少,應檢查引流管是否扭曲或阻塞。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不脫落,根據切口情況適時換藥。
2.3.5疼痛護理
對患者及時進行心理安慰,同時根據疼痛的性質,采取藥物或非藥物方法止痛,指導或協助患者采取舒適臥位(半臥位或斜坡臥位)以減輕腹壁切口的張力并緩解疼痛。對劇烈疼痛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解痙或止痛藥;必要時指導患者有節律地深呼吸,也可遵醫囑應用抗菌藥物,以有效控制感染,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2.3.6飲食護理
給患者做好飲食指導,消除患者的顧慮。手術當天囑患者禁食,術后第1天可進流食,1d~2d后待腸功能逐漸恢復后可逐步過渡到軟食,在正常情況下,第3~4天可進普食。術后1周內忌食牛奶或豆制品以免引起腹脹,同時1周內忌灌腸和使用瀉劑。
2.3.7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2.3.7.1切口感染
其為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常表現為術后3d~5d體溫升高,切口局部有紅腫、壓痛或波動感,如已化膿及時告訴醫生并協助拆線引流;及時更換敷料,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同時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配合理療等治療。
2.3.7.2腹腔膿腫
多由炎癥滲液積聚于膈下或盆腔而形成,常表現為術后5d~7d體溫升高,或下降后又上升,并有腹痛、腹脹及腹部包塊或排便改變等,術后協助患者采取半臥位,以使膿液流入盆腔和減少中毒反應。膿腫形成后可在B超引導下穿刺抽膿或置管引流,并及時和醫生取得聯系對患者進行處理,未見好轉時及時切開引流。
2.4出院健康指導
告訴患者講究衛生,避免受涼和暴飲暴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力。如患者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停止排便、排氣等應及時就診,以免延誤診斷與治療。
3結果
本組189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根據其病情在入院后及時給予禁食、解痙鎮痛、抗炎、補液等積極治療與護理,配合細致的飲食護理及心理護理,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患者均康復出院。
4討論
1.1臨床資料
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泌尿科進行治療的60例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組各為30人,對照組30例中女患者有17例,男患者13例,其年齡在31~80歲,平均年齡為(56.2±15.5)歲;實驗組30例中女患者15例,男患者15例,年齡32~77歲,平均年齡為(54.5±14.3)歲。兩組患者在身體等方面都無大差異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使用外科常規護理。實驗組的患者在外科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人性化護理的方法:加強病房的衛生環境,提高舒適度,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在生活上如親人般的照顧。為患者講解醫療知識,提供一切關于治療可靠的信息,護理人員要有耐心和同情心,醫院對于護理人員加以培訓,相互尊重,創造和諧的氛圍。為患者做好隱私情況的保密,一切為患者只需而增加設施。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治療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預后病況,直到患者的病情得以穩定和康復。
1.3觀察指標
對護理后的患者進行一個問卷調查,觀察在人性化護理后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非常滿意:康復較好;滿意:護理后一般;不滿意:護理無效。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態度服務和溝通解答方面進行觀察,分為三個等級:好:服務態度較佳,溝通解答較順利;一般:服務態度一般,能進行溝通解答;差:服務態度和溝通解答較差。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用x2檢驗計數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后兩組患者在服務態度和溝通解答方面的比較
兩組患者在護理后,實驗組在服務態度和理解溝通方面評價“好”的占(40.00%)與(46.00%)均高于對照組在服務態度和理解溝通方面評價“好”的占(13.33%)與(10.00%)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經護理后滿意度情況
兩組患者在護理后,實驗組的滿意度(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00%),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3討論
泌尿系統疾病可由其他疾病引起,泌尿系統各器官都可發生,主要癥狀:尿液的變化,排尿疼痛、高血壓、貧血及水腫,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人性化護理一組在服務態度和理解溝通方面評價“好”的占有率均高于使用常規護理一組在服務態度和理解溝通方面評價的占有率,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使用人性化護理一組的滿意度(90.00%)明顯高于使用常規護理的(50.00%),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本研究對在我院患有泌尿疾病的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在護理上給予環境、態度及氛圍的人性化管理,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積極的溝通,構建和諧的氛圍。
4結語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病區住院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先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80例。對照組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齡(33.8±2.5)歲,實施普通普外科護理;研究組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齡(32.6±1.9)歲,實施人性化護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護理方法
1.2.1合理優化普外科人力資源
護理管理人員要科學合理優化人力資源,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根據每位護理人員的學歷、性格、業務水平等進行分析與評價,挖掘每位人員的知識才干與業務潛能,使人力資源得到合理分工,資源利用最大化。
1.2.2定期開展人性化護理培訓
定期開展全科室護理人員的人性化護理培訓,積極培育良好的人性化護理氛圍。創新地將一些先進的服務理念運用于普外科護理管理實踐中,不斷提升普外科護理的管理與服務質量。
1.2.3提高醫護人員服務意識
優秀的護理服務態度是普外科護理人員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職業素質,應該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為患者實際著想,從內心真正幫助患者,真正為廣大患者服務,認真解決患者的內心想法,疏導他們的不良情緒。
1.2.4人性化護理的實施
①對患者給予人文關懷,靈活地處理好患者內心情緒比較波動、治療依從性不高、日常生活難以自理等各種問題,同時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②尊重與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認真聽從患者的各種心理訴求,積極幫助患者減輕內心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排憂解難。③護理人員要跟患者加強交流,盡量做到儀表大方、準確使用語言,促進護患雙方情感的交流互動。
1.2.5強化激勵措施
適當的激勵可以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與工作熱情。在普外科護理工作中可以引入相關激勵機制,將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有機結合起來。實施績效獎金,充分激發工作積極性。評選“星級護士”、“優秀護士”,并與績效考核、職稱晉升掛鉤,增強榮譽感與使命感,促使護理人員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護理工作去。
1.3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院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運用人性化護理以后,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護理質量也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人性化護理是基于人性化理念指導下實施的一種護理模式。這種模式講求對每一名護理人員的工作成就感之滿足,同時讓每一位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照料與重視。普外科護理工作繁重,護理人員長期在高負荷、高強度的環境下工作,自身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均受挫,從而大幅度降低了護理質量。為此,應該認真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理念,高度重視給予患者、護士以人性化的關懷,打造和諧、祥和的護理人文環境,實現人性化的普外科護理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領導者要積極轉變傳統的護理管理經驗及觀念,不能單靠規章制度來對廣大護理人員給予監督、約束與控制。而是在普外科護理管理實踐中充分使用人性化護理,大力提高普外科護理人員的自我管理意識,不斷激發出積極性與熱情,讓護理人員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與業務技能,并將盡可能大的精力投入到護理工作去。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