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3: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案例式教學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課程建設目標及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1課程建設目標以軟件生命周期為主線,圍繞來源于企業的實踐項目,按照軟件工程的不同階段,解決項目中的若干問題.整個課程圍繞兩個企業項目展開,各個階段解決的問題要相互銜接,最終通過完整的軟件開發過程實現軟件功能.課程建設目標如下:(1)引入企業實際軟件項目,改革傳統以理論為主的軟件工程授課體系和課程內容,建立以項目實踐為主線,理論指導實踐的課程體系.(2)與企業密切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優勢,既注重專業知識結構的擴展,又突出職業核心技能的培養,使學生的培養目標更加符合IT企業的人才需求.(3)以企業實際項目為素材,建設軟件工程特色實踐教材.(4)在企業幫助下進行師資培訓,建立與新的課程體系相適應的教學團隊.(5)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促進項目團隊建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技術和工具固然重要,但最終解決問題的是人,是大家的協作.
1.2擬解決的主要問題企業項目驅動下軟件工程案例式教學法模式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企業實踐項目往往問題規模龐大,復雜性較高,并不適合直接用于教學,必須經過提煉和抽象后形成適合課堂教學和實訓的教學素材.(2)制定能夠符合企業項目案例式教學法的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3)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探索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建設.(4)傳統以理論為主的軟件工程教材已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必須著手建設本專業的特色實踐教材.
2實施方案
2.1案例選擇與制作案例來源于企業項目,又不同于企業項目.真實的企業項目規模大、復雜性高,而且企業追求有效地解決問題,個別功能模塊實現過程邏輯不嚴謹,理論性不強.這使得企業項目不能直接用于教學,而應該對其進行適當改造,縮小問題規模,按照軟件工程方法規范開發流程,完善開發文檔,提煉教學素材.項目驅動下的案例式教學過程中,案例設計要突出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圍繞如何解決關鍵問題引出軟件工程的相關知識點,然后在軟件工程相關理論的指導下,使用具體的技術工具解決問題.另外,案例設計還要覆蓋軟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并且各個階段的案例要具有連續性,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軟件開發周期的各個階段之間的銜接關系.
2.2課程教學大綱修訂傳統的軟件工程教學大綱一般側重理論教學,教學內容主要圍繞比較流行的兩種軟件工程方法學,按照軟件生命周期的步驟逐次展開,主要講授理論,并穿插一些小示例.但是軟件工程是一門理論性、抽象性都很強的課程,作為指導人們如何合理開發軟件產品的方法論,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降低問題規模的復雜性.其次,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缺少目的性而被動地學習,學習效率非常低.引入企業項目后,學生為了解決真實的現場問題而組成項目小組并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既培養了團隊合作意識,又提高了學習效率.所以,軟件工程教學大綱應做如下修改:(1)將以理論為主的授課體系改為以實踐為主的授課體系,把“提出問題——尋找理論——解決問題”的思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2)圍繞企業項目開發過程,合理安排項目案例,最終覆蓋主要理論知識點.(3)增加2周的軟件工程課程設計,學生可以組成5~6人的項目小組,自擬或在教師引導下確定題目,通過項目實踐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2.3教學團隊建設教學大綱的制訂只是完成了課程體系的基本設計,最終教學效果如何還是要靠任課教師來完成.目前,高校軟件相關專業教學內容及人才培養目標與快速發展的軟件產業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師軟件項目開發經驗與企業實際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是急待解決的主要瓶頸之一.因此,建設產學合作的教學團隊是解決當前問題的最終出路.引入企業資深項目經理和工程師參與到課程設計和授課,解決學生項目開發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4-6].但是企業人員的差旅費、課時費和授課時間等都是大問題,尤其是外聘專家的費用問題,目前無法解決.另外,外聘企業人員參與到課堂教學畢竟不是長遠之計,盡快提高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縮小與企業的差距,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穩定的課程團隊才是最終目標.因此,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企業掛職鍛煉機會,選派骨干教師深入到企業研發一線,利用1年的時間參與到企業項目的研發工作中,從而達到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的目的.這樣做不僅密切了校企合作的關系,而且為優秀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就業選擇.這種“教師走出去,成果拿回來,學生送出去”的校企合作創造了合作共贏的軟件人才培養新模式.
2.4特色實踐教材建設特色實踐教材建設是企業項目驅動下的軟件工程案例式教學法改革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改革成果的重要體現[7].傳統的本科軟件工程教材突出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能力,而實踐證明,這樣的內容設置教學效果并不好,學生學完課本后面對實際問題時還是無從下手.從“學以致用,以用導學”的角度出發,建設理論聯系實際的特色實踐教材,增加技術應用動手能力的培養,不但不會降低學生的培養層次,反而更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對理論的深入理解,提高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2.5課堂組織和管理為配合企業項目案例教學法過程的有效進行,避免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將學生和教師置于教學過程中的平等地位,讓學生積極地研究和解決項目問題是關注的重點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1)按照自由組合和自愿的原則,學生分成幾個5~6人的項目小組,每個小組內部分工協作,小組成員通過討論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2)教師要按照“理論上講解,實踐上指導”的原則,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圍繞待解決的具體問題安排課前預習內容,鼓勵學生主動研究問題,鍛煉自主學習能力.(4)學生在課堂上以項目小組為單位針對具體問題積極討論,深入理解問題,尋求問題解決途徑,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2.6考核方法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是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工作[8].為此,制定了組間與組內考評相結合、過程與結果考評相結合的分階段考核體系,具體措施為:(1)考核由三部分構成:理論知識考核占30%,案例開發過程(分析、演討和團隊合作)占30%,開發成果(文檔、程序)占40%.(2)個人最終成績由個人所在小組成績(40%)和個人成績(60%)兩部分組成.小組成績是小組成員開發過程和開發結果的考核成績.個人成績是小組成員在開發過程中個人表現取得的成績.(3)理論成績采用閉卷筆試考核方式.小組成績由項目開發各階段成績的平均成績構成,由教師根據需求規格說明的完成情況評定.個人成績由教師根據小組成員在項目開發中承擔的任務和完成情況來評定,同時考查其在團隊協作中的綜合能力.
3結論
多媒體教學法。在當今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多媒體教學法被廣泛地采用。多媒體教學徹底轉變了傳統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教學方法,能夠把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密切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得到更加良好的視覺體驗,有利于切實提升教學效率。第五,問題式教學法。所謂問題式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設計出特定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升。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策略
在現階段,相對于其他的專業課程來說,我國眾多高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的實踐環節落后于該專業的發展。所以,在當今形勢下,有必要大力加強實踐教學,進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實現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第一,案例教學方法。在學生進行公共管理專業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將學生所接觸到的公共部門實際問題以典型案例的方式來進行分析,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案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共管理專業知識。
第二,互動式教學方法。在學生進行公共管理專業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加強與教師的互動,讓學生能夠敢于提問,從而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第三,論文教學方法。在學生進行公共管理專業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論文作業,讓學生在調查公共事業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撰寫出具備實踐意義的研究性的論文,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共事業管理理論,也有利于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的提升。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屬于國貿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政策兩部分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后續實務操作性課程做好理論和政策上的鋪墊。由于該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開展合作式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合作教學法概述
(一)合作教學法的含義
合作教學法主要利用各小組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資源,互相支持去完成學習;并利用小組本位的評核及各組間的比賽,營造團隊比賽的氣氛,以增進學習效果,使學習機會更為平等,學習動機更為強烈。
(二)合作教學法的策略
1.小組成績分工法
簡稱STAD,是典型的合作教學,其原理是將學生分成4―5人一組,盡量使每一組的學生結構具有最大的差異,其差異結構類似于整個班級的結構。采用演講法或討論法學習,以學生過去的成績為基準,每人進步成績均可為團體加分。各組練習中的表現,最優的與最優的比,差的與差的比,構成不同的分陣。
2.小組游戲比賽法
簡稱TGT,與STAD類似。學生也分成5人左右小組,每組均為異質性小組,并有每周一次的競賽。教學的程序,先由教師講述第一節課,然后分給工作單。同一組的成員共同進行學習,并隨時舉行評量,以確定各組員以學習精熟。在小組練習之后,有學末競賽。采用能力分級法;各組同程度的成員互為比賽對手。不論哪一級的選手,凡得第一名的均贏得相同的分數。TGT的教學策略與STAD主要差異是以學藝競賽代替考試。
3.團體研究
薛倫(Sharan,1976)所提出,將教學分為幾個主題,并將全班分為多個小組分別負責這些主題,而每一小組成員再針對該組主題進行分工。每一小組準備其所負責的主主題并向全班同學報告。學生成績以小組報告質量和其他相關的團體表現為依據。本法所強調的是分工合作與共同分享團體努力的成果。
4.拼圖式教學
由阿倫遜(Aronson,1978)設計。將教材分成若干小題,負責相同小題的各組代表先成立專家組,共同研討該小題至精熟。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組,負責將研討的內容教給同組其他同學。
(三)合作式教學法的優缺點
1.優點
通過合作式教學有利于增進同學間的感情,加強合作,發揮個人的專長,提高工作效率。
2.缺點
有時候大家的意見分歧太多,爭論不休,小組無法統一意見。另外小組討論時,有時會有不愿分擔責任的同伴,甚至推卸其責任,造成團體目標無法完成,影響團隊的成績。
二、國際貿易原理課程教學現狀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作為國貿專業學生的一門基礎必修課,主要講授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基礎知識,由于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多需要進一步改革的地方。
1.教材普遍存在滯后性
國際貿易原理教材中古典和新古典貿易理論部分所占的篇幅較大,對現實意義更強的當代國際貿易理論只作了簡單的論述,一些新的理論沒有及時補充進去;教學重點不能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而改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不夠,不利于培養學生對理論的應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專業基礎薄弱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作為國際貿易原理課程的先修課程,這些課程盡管在教學計劃都有安排,但是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不理想,專業基礎知識薄弱勢必會影響到國際貿易原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3.教學方式以教師“滿堂灌”為主
目前,很多高校在國際貿易原理過程中主要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方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實現教學一體化,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理論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長期以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過分依賴教材,偏重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教學環節,忽視了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利于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合作式教學在國際貿易原理課程中的運用
(一)深化教學方法改革
不斷開展教學研究,系統總結教學成果,突出能力培養核心,深化教學方法改革,更多采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設計,加強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開設研討課與自主學習課
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大班講授,小班討論”的授課方式,研討課采用“課外準備、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的方式。大班課學生人數控制在100―120人之間,小班討論課學生人數控制在30人左右,每個小班分成5個小組,每組6名左右學生。小組長的選舉需要由學生民主推選,這樣既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發言的機會,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如在講授比較優勢理論時,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對“比較優勢陷阱”的認識,對我國應如何發揮現有的比較優勢,如何創造新的比較優勢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在講授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就哪個理論更適合目前的中國展開討論。
2.結合案例進行合作式教學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是國貿專業學生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為了避免討論變成紙上談兵,在開展合作式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引入現實案例教學,通過指導學生針對案例討論,提高學生的專業敏感度。
3.增加課程小論文
在開課初期,教師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部分留若干題目,學生選題開題,并撰寫課程小論文。這樣做,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的學習借鑒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評判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增設課前外經貿新聞環節
每節課課前留出5分鐘由各小組輪流播報外經貿新聞,不僅可以拓展學社國內的專業視野、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口達表達能力,調動學生關心國際經貿大事的熱情。
(二)加強教材建設
結合國際貿易理論新動態、學科前沿知識及學生課程能力培養新要求,編寫《國際貿易》教材。強調理論教學的應用性、實踐性,每章配備案例和能力素質訓練設計;增加了貿易救濟措施、原產地、普惠制等當代國際貿易中較為突出的實踐性知識、工作過程性知識。結合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編寫《國際貿易原理案例集》,理論教學與應用訓練密切結合,強化案例的時代性、適用性。
【關鍵詞】學習金字塔 互動式教學 教師 學生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課堂教學產生了深刻的變化。過去的課堂教學,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注重于“苦讀+考試”、“計算+邏輯”的教學思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被動式的接收,實質是灌輸式教學,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
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周以后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并提出的。在塔尖,第一種學習方式???????? “聽講”,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兩周以后學習的內容只能留下5%。第二種,通過“閱讀”方式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第三種,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第四種,是“示范”,采用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記住30%。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的內容。第六種,“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可以達到75%。最后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愛德加?戴爾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式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互動式教學,是主動式學習和參與式學習的一種,它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索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達成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針對傳統教學法的弊端和學習金字塔的分析結果,引進互動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法改革,具有其現實意義。
二、互動式教學的主要內容
互動式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也各有特點,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特點靈活運用。以下是互動式教學的幾種主要形式:
第一,精選案例式互動。運用多媒體等手法呈現精選個案,請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嘗試提出解決方案,勘校正誤,設置懸念,然后抓住重點、熱點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為理論知識。一般程序為案例解說、嘗試解決、設置懸念、理論學習和剖析方案。這種方法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環環相扣,對錯分明,印象深刻,氣氛活躍。缺點是理論性學習不夠系統深刻,典型個案選擇難度較大,課堂知識容量較小。
第二,主題探討式互動。主題是互動教學的“導火線”,圍繞主題展開教學雙方互動,有利于達成教學目的。其方法一般程序為拋出主題、提出主題中的問題、思考討論問題、尋找答案和歸納總結。這種方法主題明確,條理清楚,探討深入,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但缺點是組織難度大,學生所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會影響教學進程。
第三,多維思辨式互動。把現有定論和解決問題的經驗方法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指出優劣加以完善,還可以有意設置正反兩方,在爭論中尋找最優答案。一般方法為解說原理、分析優劣和發展理論。這種方法課堂氣氛熱烈,分析問題深刻,自由度較大,但要求教師必須充分掌握學生基礎知識和理論水平,并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思路具有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第四,歸納問題式互動。就是課前針對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問題,歸納互動問題。教學開始,教師向學生拋出問題,學生廣泛思辨、爭論,最后達到了解熟悉所學內容的目的,同時開闊思路。這種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但要求教師必須充分備課。
三、總結
關鍵詞: 參與式教學法 實施理據 方法 實施評價
一直以來,教師教學偏好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就是由教師通過講授,以及教學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或者灌輸給學生。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客觀來說,這種方法有其優缺點。
講授法的優缺點[1]2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學,尤其是高校教學來說是弊大于利的。普魯塔克(Plutarch)說:“思想不是需要不斷填充的空瓶,而是需要點燃的火花?!保?]208教學的質量大部分取決于教師教學方法的質量,一個高水平的教師會認識到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允許學生以他們的速度進行學習,鼓勵他們通過實踐來進行學習,并在實踐中提供有益的指導,這正是參與式教學法的理念所在。
一、關于參與式教學法的概念闡釋
參與式最初是英國的一套社會學理論,目的是吸引受國際援助的當地人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援助項目中。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方法在西方的高等教育機構中逐漸普及,它的出發點是讓每個參與者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目的是使每個不同的人都平等、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在參與中掌握方法,建構知識系統。中國自20世紀末也引入了該教學法,應用于許多專業課程教學中。
那么,參與式教學的定義是什么?一般認為,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法。這種方法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應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其中的積極成分,加強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習者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將這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3]159。參與式教學法有四個特點:第一,開放式的教學內容;第二,提問式的講課方式;第三,無標準答案的習題;第四,報告/論文形式的考試[4]25-26。綜合來看,參與式教學法的主要內涵為:
(1)參與式教學是一種教學理念,即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2)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方法,目的在于促使參與者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或活動有責任感和擁有感,激發大家的創造力。
(3)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參與者互相學習和提高。
二、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理據和方法
(一)實施理據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情境性”,認為人的自然學習是在情境中實現的,認知的功能是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建構主義研究者認為,傳統教學暗含了這樣一種假定,即概念性的知識可以從情境中抽象出來,因此,概念的抽象表征成了教學的中心。實際上,這種假定恰恰限制了教學的有限性。他們認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動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為重要的認識論意義上的優越性,所以,人們應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體情境中的活動和感知上[5]99。
合作學習理論認為,積極合作使群體成員彼此鼓勵和促進學習上的努力。社會互動關系對于教育的影響不可忽視,要增進社會次級團體的和諧,在教育上,提倡學生在學習上的互動與交流,由此達成群體關系的和諧[6]116。
心理學的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關系的理論也支持參與式教學。根據心理學的觀點,人的需要可分為外在性需要和內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準和指向的目標或誘激物是當事者本身無法控制,而被外界環境所支配的。與此相反,內在性需要的滿足和激勵動力則來自當事者所從事的工作和學習本身。參與式教學法能夠加強學生的內在激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在參與式教學法中,來自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會使外在激勵加強。
(二)實施方法
參與式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分組討論、頭腦風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擬、訪談及根據學習內容設計的各種游戲、練習活動等??梢?,參與式教學法并不是某一種固定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綜合運用各種工具和媒體,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
1.情景模擬。也稱角色扮演法,是指運用或設計特定的場景、人物、事件,以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景為參照物,讓參與者進入相關角色,進行模仿、比較、優化,反復演練,以求升華理論和提高能力。
2.頭腦風暴。是使每個人都能提出新觀念、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集體訓練法。頭腦風暴法的關鍵在于讓學生暢所欲言而不對每個學生的發言進行評價。
3.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主持下,以學生為主體的集體對話和討論的形式進行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種教學方法。
4.案例教學法。是把實踐中的典型案例進行處理后引入課堂,讓學生根據案例提供的背景資料分析案例、討論案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
三、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評價
(一)有效成果
參與式教學法自從引入課堂以來,廣泛使用于各個學科和專業,許多實證研究都對參與式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證實。
張凱以內江師范學院2007級15個班1348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參與式教學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基線調查、學生座談、學生撰寫學習訪談等幾種方法,對學生關于參與式教學的態度進行了調查。實踐證明參與式教學方法在創設良好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提高教學實效和教師積極性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7]66-68。
白惠芳以旅游法學為例,指出單純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和書本教學及傳統的“注入式”教育并不能有效地達到本門學科的教學目的,學生雖然可以掌握旅游法學的相關理論,在期末或結課時能通過課程考試,但在對畢業學生的調查中發現,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诖?,他們以行動研究的理論為基礎,對所任教學班組進行了參與式互動教學的實驗研究。認為參與式教學應用于大學教育課堂教學中具有可行性,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培養能講、能動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具有現實意義,值得更進一步的摸索和深化[8]102-105。
(二)實施限制與困難
參與式教學真正實施起來也存在相當多的限制和困難。
1.許多教師并不愿去激勵學生思想中的火花,傾向于采用傳統的機械式的講授方法。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使用參與式教學法的能力、開放的學識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參與式教學方法比講授法需要更多的課堂時間,教師如想實施參與式教學法,必須減少課堂內容的講授時間,學生則需在課外進行更多的課程學習,教師課堂上也需要花費時間來對參與式教學進行的背景知識進行解說。
3.使用參與式教學法,對學生的評估也變得更為主觀和困難。以內容為定位的講授法可以采用客觀的考試來對學生進行評估,然而對小組和辯論進行評估則難以保證客觀和精確。
此外,合適的教材、課堂規模和座位安排、如何保證每個學生有平等的參與機會都是影響參與式教學的因素。
四、建議
通過以上的討論,特別是根據實證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肯定參與式教學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和意義。通過參與式教學,學生能對課堂內容進行思考,并且能表達通過與其同學合作所學習到的知識?;谶@種方法的優勢,我們應該在各級學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教學中推廣。但大規模地實施參與式教學法往往會面臨文中已討論過的許多限制和問題,從而限制了參與式教學法的廣泛使用和有效實施。
因此,在具體的實踐情境中推行參與式教學法,必須經過周密詳細的計劃與安排,配合本校的教育水平、專業課程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為他們搭建理解參與式教學法內涵的平臺,例如舉辦關于參與式教學方法的培訓,觀摩比較成功的參與式教學法的課堂,就參與式教學法在本校的實施可能遇到的障礙而進行討論,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參與式教學法,等等。此外,學校也應大力支持參與式教學法這一理念,適當調整目前的課程組織形式、課堂教學時間、課堂考核方式等,為教師在課堂上實施參與式教學打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Malawi Institute of Education.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A Guide to Methods and Techniques. Malaw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4.
[2]Ted Joseph.A Call for Participatory Teaching.Improv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Vol.26,No.3,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Summer,1978.
[3]陳華.參與式教學法的原理、形式與應用.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1,(6).
[4]過增元.倡導參與式教學法培養創新型人才.中國高等教育,2003,(2).
[5]吳剛.建構主義與學習科學的崛起.南京社會科學,2009,(6).
[6]梁爽.淺談外語教學中的合作式學習理論.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8).
[7]蒲永紅.淺析參與式教學法.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學報,2007,(9).
一、確定培養目標及實施流程
通過實施社會醫學課程教學改革,使培養的醫學生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指導醫療衛生實踐,獲得對人群的健康促進和處理疾病的能力,即實現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就業能力,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教學改革的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二、確定實施對象
以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本科學生為社會醫學課程改革對象。要求完成社會醫學課程后能夠承擔多方面的角色作用,如參與社區建設,能在公共教育、健康關懷、社會服務和環境意識等方面改善做出貢獻。
三、改革課程結構
在原有理論教學體系基礎上,構建新的教學結構體系,即包括基礎教學、應用教學、課間見習、社會實踐四部分教學結構。完善并豐富了社會醫學的教學體系。詳見表1。
表1:社會醫學課程教改的結構、內容、模式、時間及考核形式
四、改革教學內容
首先按照舊的課程結構體系,把教學內容劃分為基礎部分和應用部分兩部分。其次,增加了課間實習環節。實習內容為醫院、衛生局及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現有的業務工作。通過實習后的總結,進一步發現我們教學內容中與實際脫節的地方,完善我們教學內容。再次,又增加了社會實踐環節。主要內容為現代流行的慢性病的防治。詳見表1。
五、改革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引入討論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自學式教學法、實驗教學法、課間見習法及社會醫學調查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模式。
(一)課堂講授
我們針對本學科教學的基礎理論部分,仍然采取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提問為輔,并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式, 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
(二)討論式教學法
我們針對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著較為密切的特點,采取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4]。開展PBL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以解決問題為驅使,以自我學習為主,通過參與、探索,將各科知識融合,更深刻地掌握,培養現代醫生所必需的終身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臨床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它是目前已被世界眾多醫學院校所采用的模式。它的順利開展與教學計劃制定、導師培訓、案例編寫等前期準備環節的精心籌劃密不可分。
(三)案例教學法
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當代教育中及其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5]。案例是對真實事件的敘述,這項敘述包含了事件中的人物、情節、困境或問題,以作為分析、討論、問題解決等的基礎。通過案例討論,同學之間相互啟發,便將案例本身的問題得到了擴展,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案例教學法實施前教師應制定案例教學總體計劃,考慮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與教學內容的安排,確定具體教學案例總個數,并根據教學進度確定每個案例實施的時間。在案例開課的前兩周向學生發放案例材料與討論提綱,確保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閱讀案例,查閱相關資料,進行思考與交流。教師應根據案例教學的實施要求、學生人數、現有的教學條件及案例的難易程度,對所討論案例的課題組織,對討論中學生的引導,對討論中進行的總結,對撰寫案例報告前的指導都應有充分的準備[6]。
(四)實驗教學法
課堂實驗教學注重學生的技能的培養。它主要滲透在基礎教學階段,即社會醫學研究方法和生命質量評價兩章。使學生系統掌握社會醫學基礎知識,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團結合作的科學素養。
(五)課間見習法
通過與醫院、衛生局和疾病控制等機構密切合作完成課間實習,通過課間見習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及時融入到實際當中,學會運用醫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
(六)社會醫學調查
由于衛生管理專業學生的工作最終要面對整個社會群體,這就需要社會工作能力,即具備領導才能,組織策劃和現場控制的能力。我們通過到社區參與社會醫學調查提高他們社會工作能力。它是社會醫學課程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內容,開展社會調查教學實踐活動,能夠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詳見表1。
六、改革教學時間
保持原有的教學時間48小時不變,即課堂講授課時數為27學時,實驗教學6學時、討論式教學6學時、案例教學9學時、課堂自習6學時。同時又增加了課間實習6小時及一周的暑假社會醫學調查時間。詳見表1。
七、改革考核形式
為了達到社會醫學教學改革的目的,我們建立了嚴格的考評辦法、考評形式和考評內容。我們針對基礎理論部分采用閉卷式考評形式,基礎部分得分占總分100分中的50%。應用教學部分考評形式由學生通過總結歸納,結合查閱的相關文獻資料,寫出總結報告。應用教學部分的得分占總分100分中的30%。在教學中增加了課間見習的內容。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課間見習部分的考評形式為口頭匯報的形式,課間見習部分的得分占總分100分中的10%。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以小論文作為社會醫學調查部分的考評形式,社會醫學調查部分的得分占總分100分中的10%。詳見表1。
八、社會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強調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服務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1]。這些能力是醫學生適應社會必不可少的,是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出來的[7]。英國高校在具體實踐中采取了吸收雇主參與課程設計、將就業力嵌入課程、強化課程設計中的實踐教學、重視課程設計外學生工作經驗的獲得、重視創業教育與進一步完善就業指導服務等措施,有效促進了大學生的充分就業[8]。
論文摘 要: 我國旅游業的深入發展,對旅游管理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培養行業一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陣地,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十分必要。本文從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實施的必要性入手,對案例教學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運用問題進行探討。
案例教學源于醫學和法學專業,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處方、手術或辯護、斷案能力。哈佛大學商學院首先把案例教學引入管理學課堂,并發揮到“極至”,把課堂時間全部用于學生對案例的討論,課堂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而是師生互動的開放式教學。
目前旅游業發展呈現大眾化、科學化,旅游消費方式改變,我國的旅游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國際市場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就必須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高職院校作為培養行業一線操作型、復合型人才的主要陣地,需要適應旅游業不斷發展的需要。然而,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法陳舊、單一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顯得尤為必要。
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施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一)有效避免學生“高分低能”。
旅游管理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或是一些簡單陳舊的流于形式的案例教學活動,都很難達到預定的目標。試想,畢業生進入旅行社工作,不會開發設計新的旅游線路,或是在帶團中無法解決突發問題,那么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是失敗的教學。所以不能單純采用“從理論到理論”的教學方法,要與實踐中的案例教相結合,給學生營造“實戰”氛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WWw.133229.Com不僅如此,學生的能力還體現于在案例討論中表達自己、說服他人,傾聽意見、修正自己。
(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方法大體分為講授法、討論法、辯論式教學法、角色互換法、綜合法和案例分析法。不同教學法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不相同,有調查研究表明: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相比,對激發學習熱情的作用是最大的。因為案例教學法完全擯棄了教師、黑板、講臺這樣傳統的授課形式,教室不再是教師一人的表演舞臺,而是上演一場以學生為中心,案例為橋梁,教師學生一同上演的集體秀。學生不再是觀眾,而是課堂主角。學生以自由討論的方式來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能充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熱情。
(三)有利于幫助學生開拓視野、豐富見聞。
在案例教學中,先由教師講述案例,再由學生自由討論。同一個案例,因為個人經驗和認識的不同,學生會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討論結束的時候,大家會從眾多答案中挑選出最佳的解決方案。這樣的教學擺脫了標準答案的束縛,有助于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并使學生記憶深刻。
二、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注意點
(一)案例的選擇要做到“精、實、新、深”。
案例要“精”,指的是課堂時間十分有限,加之同一原理必有諸多案例可用,所以選擇案例不可能面面俱到。應選擇具有典型性、針對性的案例,也就是說選用那些實際操作中帶有全局性、戰略性,能體現同類事物共同特性的案例,這樣的案例有助于學生在工作中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示范作用。
案例要“實”。就是案例應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只有真實的事例才事實清楚,有血有肉,使學生覺得事件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從而激發起學習、討論的興趣。如果帶有主觀臆造的痕跡,學生將不以為然,或以假對假,達不到案例教學的目的。
案例要“新”,講的是教學案例要與時俱進。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斷發生變化,為適應這樣變化,旅游業不斷推陳出新,更新商品,加強服務。一些情節過時的案例對學生的實習、工作起不到幫助作用,應舍棄不用。要選擇旅游業發展深化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再進行提煉和升華,使案例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案例要“深”。高職院校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社會經驗和知識,因此選編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深度。如果案例內容膚淺,學生套用課本基本原理即可得出結論,這種案例的教學缺乏吸引力,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中會敷衍了事,得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的討論結果,教師應。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應該學會多樣性和創造性地包容與欣賞,包括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價值判斷和不同的理解水平,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當然,學生在發言過程中如果偏離主題或出現錯誤,教師不能放任自流,應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去偽存真”的提煉,以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并將討論引向縱深。
(三)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要靈活。
不容置疑,案例教學法比較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符合當今社會人才培養的需求。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可完全套用哈佛大學案例教學的模式,因為案例教學法只適合技能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并非旅游專業開設的所有課程都適用。所以,教師不應摒棄傳統教學方法,根據所受課程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以取得預期的效果。另外,案例教學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在很多高職院校,從教學硬件設施配備到課程學時安排都很難滿足案例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對案例的選擇、理論知識點的教授及信息的反饋都要在時間上進行很好的處理,才能保證在采用案例教學時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麗梅.案例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與應用[j].黑龍江商教研究,2007,(1).
[2]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學的“形”與“神”[j].中國大學教學,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