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3: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堂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工作差異。教師的工作是教,學生的工作是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感受可能會完全不同。教師的最終目的是讓自己的授課內容能為學生所接受,學生的最終目的是學到在自己看來有用的知識。但是這兩個并不完全對等,教師所講述的內容有可能不是學生所感興趣或者愿意接受的,學生所感興趣或者愿意接受的東西教師未必會講述,更何況教師的課堂教學還要受到教材、學校規章制度等的制約。
2.社會差異。由于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師與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不同。受一些消極思想的影響,有的學生會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假、大、空”,實用性不強,再加上職業技術學院注重技能的培養,在一定層面上更加深了學生的這一認識。而作為教師,因為職業和認識的原因,可能會反復強調思政理論課的重要性。
二、高職學生的特點
與其他大學生一樣,高職學生是一群充滿朝氣的年輕人,他們非常樂意接受新東西并且接受新東西的速度非??欤瑫r對于知識有著非常強烈的渴望。這些都是教育得以進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這個階段所學的東西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而思政理論課可以使這種影響更加積極正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高職學生也有著自身的特性。
1.學習能力。經過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的層層篩選,一些高職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學習興趣不高,對一些學生來說學習并不是他們值得自豪和驕傲的領域。
2.自律性。有的學生會厭學,對學習和教師有一定的抵觸情緒,甚至有的直接站在對立面,對于教師來說教學難度就提高了很多。
3.理性思維能力。理性知識較感性知識難于掌握,這就使得一些高職學生更樂意接受感性知識,而對思辨性較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興趣度不高。
三、師生融入同一課堂文化場域的策略
1.縮縮短師生距離。在信息化時代學生與教師獲得信息的途徑很多,但是教師與學生的關注點卻不盡相同,其中往往存在差異,對信息的加工、篩選方式也不一樣。因此,面對相同的信息所得到的東西千差萬別,理解深度也不同。如果要使得學生與教師處于同一課堂文化場域,教師與學生就要有交集,并且這種交集越多越好。這就要求教師主動去了解學生的主流思想,去了解他們的關注。首先,了解學生的喜好、他們的關注點。學生與教師屬于不同的年齡段,有的甚至跟學生相差三十多歲,不同的年齡段所經歷的時代不同,關注的焦點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多用一些時間去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關注點與喜好。其次,改變簡單的說教式交流方式。作為教師不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面對學生,這樣可能很難得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在這個多元化、信息爆炸的時代里,學生由于接觸到很多東西,思想也相較于傳統的思維方式具有很大的活躍性。對于學生的很多想法不能簡單直接否定,要以理服人。再次,創建民主的課堂氛圍。教師與學生作為平等的獨立個體,在課堂上應讓學生暢所欲言,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他們說話權利,面對質疑,應重視其想法同時也要審視自身。如通過提問、課堂調查、專題研討等讓課堂變成學生與教師共同的舞臺,課堂才能起到真正的育人作用。
2.教學手段多樣。教與學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模式,教師教得再好,學生學的效果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目前,有的學校會給老師規定各種條條框框,比如規定一節課里必須有幾分鐘的視頻、要有提問、要有互動等。這些做法有時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教學規律,使得原本就不相同的教與學模式漸行漸遠。我們常??梢钥吹降氖牵航處煱凑粘淌交虒W,課堂上教學內容看似豐富多彩,實則學生無精打采。因為這樣往往缺乏變通性,沒有重點,難以吸引學生。正確的做法應當是教師在課堂上隨時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教學內容和節奏,使教與學同步起來。首先,讓學生真正走入課堂。思政理論課往往思想性、哲理性較強,理解起來較難。因此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學生坐在那里,心思卻在別處,對所講內容表現得漠不關心。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改進教學內容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就要求學生能夠真正對課堂內容感興趣,能夠走入課堂,在這里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者研討效果比較好。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深度思考,才會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其次,發掘學生的興趣點。通過論壇、聊天工具等去了解學生,適時插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使得學生更加易于接受所講內容。再次,教學應該不再僅僅只局限于課堂。學生課后的自主學習以及教師通過通訊手段與學生的交流都是課堂生命力的延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關的人文類知識非常廣博,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課外書籍以及視頻再學習的同時也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課后也可以被看成是另外一個課堂———教師回答學生的疑問或者探討問題都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論文關鍵詞:地方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課堂教學,改革
公共藝術選修課主要是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初步了解與我們日常生活具有緊密聯系幾種主要的藝術表現形態,例如音樂、美術、書法等,對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作品進行學習和欣賞,把握不同藝術類型的特點和審美要求,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目的。所以教育學論文,目前全國高校普遍都開設了公共藝術選修課,把開展藝術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會認可和接受。
但是,我們同時看到,目前高校中開設的選修課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認真探索。例如,相關教材缺乏,教學難易程度很難把握;教學手段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監控體系不完善,教學效果難以保證等核心期刊。尤其是對于地方性高校來說,除了面臨上述問題之外,還存在著教材缺乏針對性、藝術教學中的地域性內容不突出等問題。而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教育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主要陣地。要想解決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中存在的問題教育學論文,我們認為,可以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角度入手,積極探索提高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有效途徑。
我們認為,地方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的課堂教學,應該從以下環節來進行改革:
1.努力改變專業課課堂教學中以傳授知識和技巧訓練為中心的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在輕松自由愉悅的狀態下感受藝術的魅力,提高審美修養。
選修課與專業課的教學目的不同,選修課主要是針對非藝術專業的學生開設的,是通識教育,不注重專業技能的提高和訓練,主要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滿足部分非專業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者發展他們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現階段,很多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教學,普遍使用的是藝術史論方面的教材教育學論文,這就造成了過于專業化而忽視了非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影響到選修課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認為,公共藝術選修課應當以欣賞具體的中外經典藝術作品為主要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調動學生學習和了解藝術作品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狀態下深入領會藝術作品內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獲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審美修養。
2.廣泛運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包括聲像資料和影視藝術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教學活動,必須要兼顧不同專業學生的心理特點,要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核心期刊。在這一過程中,僅憑老師枯燥的講解顯然無法實現上述目的教育學論文,這就需要借助聲像資料等多媒體手段的優勢,對藝術作品或藝術現象進行全面而精準的展示和解讀,加深學生對藝術作品和藝術發展規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國繪畫作品鑒賞中,采用幻燈片的形式進行講解,可以極大拉近學生與美術作品的距離,提高學生對于繪畫作品的興趣。
3.加強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的普及和教育活動。目前,國摘要舉措??梢圆扇∨c本地政府文化部門、博物館、展覽館、文化藝術院(團)、風景名勝區等機構共建審美(藝術)教育基地,實行多樣化的開放式的實地教學,采取實地參觀、考察、研究、賞析等方式,加強本地民間文化藝術的普及和教育活動,豐富和擴大學生的視野。
4.通過撰寫論文、課堂討論等形式,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保證教學效果,應重視對藝術作品欣賞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教育學論文,注重對藝術作品和藝術現象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活力,要嘗試借助布置平時作業或者安排課堂討論等形式,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能力。在論文寫作和集體討論過程中,不追求標準答案,通過學生自己在課后收集相關資料,經過討論、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
5.注重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加強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文化背景和專業技能等之間的聯系核心期刊。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藝術作品,尤其是從自身所學專業的角度來理解藝術和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作為跨專業選修課,上課的學生都分別來自不同的專業,在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把選修課知識與日常生活經驗,尤其是專業技能結合起來教育學論文,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藝術和藝術作品,鍛煉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經濟學院專業的同學可以從經濟的角度對于清代中期“揚州畫派”進行解讀,進而進一步明確政治環境和經濟條件與藝術市場之間的緊密聯系。
所以,公共藝術選修課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地方性高校開設的相關課程還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必須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角度入手,積極探索提高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有效途徑,努力提升廣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及鑒賞水平,完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原.高校美術教育現狀與改革的思考[J].藝術教育,2009,(04):46-47.
[2]吳金銘.美術鑒賞教學之我見[J].教育探索,2007(8):72-73.
[3]韋靜濤.論高校美術鑒賞課創新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7(20):132-133.
[4]龐侃.淺談美術鑒賞作為高校通識課程的課堂教學構建[J].美術學刊,2011(3):62-63.
論文關鍵詞:參與式課堂,組織文化,文化建設
1.組織文化概述
1.1 組織文化的含義與作用
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所共享的并且作為標準傳承給新成員的一系列價值觀、信念、看法和思維方式的總和[1]。組織文化具有導向與約束功能[2],組織文化一旦形成,便會對身處其中的成員構成一種影響力量,引導其朝著文化理念倡導的方向行動與思考,文化建設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管理工具。
1.2 組織文化的建設方法與途徑
1.2.1 培訓教育
通過培訓、掛標語橫幅、喊口號、創辦企業刊物等手段宣傳、傳遞文化建設擬傳遞的文化理念,培訓宣傳的內容可以是精選的發生在組織內的故事、精心提煉設計的口號等,如在3M公司廣為流傳著一位堅持開發新產品而被解雇、但他仍不放棄、最后終于將產品開發成功并重新獲得3M公司雇用的副總裁的故事,借這個故事3M傳遞著公司的價值觀——只要你認為是對的,就堅持下去。傳遞“顧客至上”的價值理念論文格式模板。
1.2.2 借活動、儀式、典禮、建筑物設計、辦公室布局等承載文化理念
另外文化建設,還可以通過舉辦活動、儀式、典禮等來傳遞文化理念,如海爾公司力圖在公司內部培育重質量的企業文化時,開展了砸冰箱活動;再如枚琳凱每年都會舉辦頒獎典禮,獎勵那些優秀的銷售經理,借此傳遞枚琳凱重銷售業績的價值理念。除此之外,組織的建筑物、辦公室、車間等也是重要的文化載體,可以通過觀察其風格、擺設、布局洞察組織背后的文化理念,由此可以有意識地利用它們來承載組織的文化理念。
1.2.3 進行相關的制度設計
再有,還可以通過獎懲、晉升、考核等制度設計引導組織成員的行為,制度的背后是組織力圖人們認同的觀念與價值取向,成員們沿著制度設計的方向行動實質上便實踐了這些觀念與價值取向,當成員們的行動慢慢成為一種習慣,組織文化的要素便在組織中沉淀下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組織文化建設的目的便得以實現。
1.2.4 管理者需審慎自己的言行
最后,組織中的領導與管理者的言行也是組織文化的重要載體,員工會觀察并模仿這些組織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人物,所以他們需時刻警醒文化建設,力圖讓自己的言行保持與組織文化所倡導的理念一致。
2.組織文化理論對參與式課堂建設的啟示
參與式課堂力圖打造這樣的課堂:學生在老師的帶動下,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氣氛濃厚,并深深地帶動與感染其他倦怠與不想學習的同學;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自己總結體會并構建出老師擬傳授的知識,并因此將其深深印在腦海之中,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這其中,學生喜參與、愛參與是關鍵,如何讓學生熱愛參與、用心參與成了成功打造參與式課堂的核心;而組織文化建設的目的旨在使組織成員形成一系列文化建設擬形成的觀念、看法與思維導向,并最終朝著文化建設期望的方向行動與思考;由此,與組織文化建設有關的方法理論可否運用于參與式課堂的打造之中呢,借用文化建設的方法使學生喜歡參與、愛分享、有與他人分享交流的沖動與愿望,認為參與是對自己、對別人有幫助有價值的行為,視參與為榮、并逐漸將參與變成課堂學習的一種習慣?沿著這樣的思考,以下文章將嘗試性地結合組織文化建設理論給出打造參與式課堂的一些策略建議。
3.參與式課堂構建的方法與途徑
3.1 宣傳在課堂上參與的好處
教師可以借類似這樣的研究結論及語句“我看見的,能記住10%;我聽見的,能記住20%;我參與的文化建設,能記住80%”;“參與可以使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使自己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另外,參與還是知識交流共享的一種方式,知識共享不僅可以幫助別人、還可以深化自己,知識與信息交換不比實物交換,給了別人后不僅沒有損失,反而有收獲”向學生宣傳參與的好處,借此鼓勵學生的參與。
3.2 設計鼓勵參與的制度與獎項等
將參與納入到課程成績考核中去,借此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設計鼓勵參與的競爭機制,如不定期公布參與的次數,提醒沒有參與的小組及個人積極參與;設置“最佳參與獎項”,期中評選一次,期末評選一次等論文格式模板。
3.3 通過教室布置鼓勵參與
改變傳統的老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座位方式,進行類似于圓桌課堂這樣的座位布置,從座位上體現出平等、開放、共享、交流的文化理念。
3.4 教師需審慎自己的言行
教師做為課堂上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人物,需審慎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參與應真誠地籍以言語或目光的鼓勵與肯定,即使不同意學生的觀點也要以積極、開放、鼓勵的方式委婉地表達,以免挫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熱情;課堂上討論有不盡之處文化建設,還可以通過課下與學生交流討論的方式鼓勵學生深入探究下去。
4.結語
文化建設做為一個重要的管理工具已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以上文章在文化建設的理論啟示下給出了如何打造參與式課堂的一些策略建議,以期通過它們鼓勵學生熱心參與、把課堂參與變為一種學習習慣。當然,僅有這些策略還不夠,參與話題的巧妙設計、參與方式的豐富多樣也有助于鼓勵學生參與,如設計讓學生感覺有趣的話題使學生樂于參與,使話題難易適中、既不太難使參與困難,也不太簡單使學生不屑參與;通過課堂問答、小組討論、作業布置等方式讓學生參與等。最后,學生在課堂上是否參與這一文化現象還受著社會文化、校園文化等大環境的影響,如何營造鼓勵參與的外部環境也是參與式課堂打造需要考慮的因素。
[參考文獻]
[1]達芙特.王鳳斌,等,譯.組織理論與設計[M]. 清華出版社,2008.
[2]李戰營.學校組織文化探析[J].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2.
本學期,我校的教科工作將在市、區教育局科研部、學校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教育科研發展與創新這一主題,堅持“七種意識”,突出“五個重點”,達到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本學期我們要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科研理論,鼓勵教師注重發現自己工作的問題,應用教育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反思,讓反思成為改進教學實踐的平臺。使學校教師的工作與教育科研融為一體,求真務實,與時俱進,推動我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二、具體目標
1、以課堂觀察研究為重點,加強有效教學,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2、加強“十一五”各類課題的管理,強化學校主課題研究。
3、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特色的新突破。
4、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科研陣地建設。
三、主要措施
(一)以課堂觀察研究為重點,加強有效教學,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1.開展課堂觀察研究。學校要借鑒課堂觀察經驗,全面推進課堂觀察活動,通過課堂觀察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善我們的研究方式,促進“有效課堂”的形成。學校的各個教研組要在教導處的領導下選定課堂觀察切入點,全面啟動“課堂觀察”的研究。在平時聽課活動中也要滲透課堂觀察的意識,個人自行確立觀察主題,并記錄在行動研究手冊中。
教育科研骨干教師,及各教研組要圍繞“有效教學”這一主題,設計行之有效的小課題研究方案,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加強教學反思,形成典型個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2.本學期我們繼續倡導教師以研究學生、教材、課堂、作業為中心,在加強以課題研究形式為載體進行教育科研的同時,致力于營造多種形式并存的科研態勢,每個教師都要在課堂教學中尋找自己教學中的課題,牢固樹立四種意識:科研文化意識、協作(團隊)意識、課題意識、精致意識。做到讀書、實踐和寫作三者結合,選擇教育日記(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育隨筆、教育沙龍和教育論文(論著)五種作為教育反思的載體,完成教科室編印的《行動研究》手冊。
(二)加強“十一五”各類課題的管理,強化學校主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我們要抓好“十一五”哈爾濱市級規劃課題課題實施工作。各個課題組要制定好本學期的課題實施計劃和課題研討活動的安排,并要吸引更多的教師加盟,在課題研究中廣泛運用行動研究法,體現教育科研的“草根性”特征。在骨干教師層面要做好主課題研究的一些理論知識學習,開展好主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沙龍活動,期末要寫好與主課題相關的課題研究論文。教師層面要廣泛宣傳,積極發發動,主動吸納有志于主課題研究的人員,擴大研究隊伍。
(三)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特色的新突破。
(四)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科研陣地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8B-0092-01
在現行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關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建議有很多,如討論、辯論、講座、撰文、演示、設計模板、調查等,這些建議從不同側面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筆者認為,要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高效,必須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一、“動腦”思考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應當將學生從單純地接受知識中解放出來,使其學會獨立思考,學會通過思考獲取知識和升華知識。思考應當成為思想政治課堂的主旋律。在教學中,教師要促使學生動腦思考,引導學生經常性地思考周圍的人和事,思考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思考各類社會現象,要求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多問“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教師應鼓勵學生勤于進行發散性思考,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問題,學會觸類旁通,不拘泥于以往的思維。教師要把啟迪和拓展學生思維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形成見解,使思考常態化,使思考成為習慣。
二、“動手”演練
在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應解放學生的手腳,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1.撰寫政治小論文。讓學生經常撰寫政治小論文,既有利于培養學生從小關注、分析、剖析各類社會現象和針砭時弊的習慣,有利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社會事業建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家主人翁意識。教師可以從環保、節儉、食品安全、反腐敗、交通管理、社會治安、小區管理、市場管理、公共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指導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學生上交政治小論文后,教師應及時進行講評,表揚寫得好的學生,并鼓勵其他學生繼續努力。同時,對學生撰文過程中存在的極端、偏激傾向,教師要給予合理指正。
2.隨堂練習。在課堂上,教師應有計劃地精心設計一些有難度的題目,尤其是一些辨析題和論述題,讓學生隨堂答題,然后教師在班上講評,及時進行有效反饋。在現場答題過程中,教師應留意學生是否出現使用政治術語不準確、語言提煉不到位、審題不嚴密、答題邏輯性不強等問題,并及時糾正。同時,通過全班交流,學生還能取長補短,起到相互學習、增進感情、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
3.學習成果展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小組制作PPT、表格、知識結構圖等,以展示自學或者集體探究的學習成果。展示活動的開展,既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自學意識,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增長見識和才干。
三、“動口”表達
口頭表達能力是學生回答問題、發表見解、闡釋觀點、描述現象的一項重要能力。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1.組織課堂討論。討論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富有成效的討論。教師可以針對思想政治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或者社會熱點問題,精心設計論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討論,增進學生之間語言的交流、知識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
2.組織演講會、辯論會、講座等活動。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多開口”,如可以組織演講會、辯論會、講座等,使學生人人能夠動口說政治、評政治、剖析社會現象,甚至能發表政見,以此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嚴密性和連貫性。
四、“動身”實踐
思想政治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課程。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把知識的獲取滲透到實踐活動中去,有效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得到鍛煉和深造。
1.組織調查。調查是積累課程資源、拓寬知識層面、磨練學生意志的重要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課需要調查,調查既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還能讓學生走向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同時又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樂趣。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適時組織學生開展調查活動,如:市場管理調查(包括物價調查、食品安全調查、消費調查等)、社區生活調查(包括交通管理、社會治安調查等)、當地文化產業及文化消費調查(包括少數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調查、民族地區古建筑保護調查等)。
2.組織參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根據地、民族地區奇特的宗教建筑等,通過組織參觀,增強廣大青少年對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和自信,以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本著“實踐是一種福利,大家要珍惜”的原則,我們在學員中反復強調實踐目標,旨在通過實踐,使學員具有“志存高遠、愛國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治學、與時俱進”的崇高師德、良好職業形象和人格魅力,全面提升學員的教學實踐能力。下面,筆者以我校第二輪名師工程初中數學實踐基地的探索為例,談談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推進學科團隊建設。
一、實踐課堂:親身體驗教學真知
名師要信守教育本真,在觀賞中探究課堂的高度,在學習中不迷失自我的態度。觀課中,我們驚嘆于名師舉重若輕的課堂駕馭能力,流連于名師動人心魄的細節魅力,沉醉于名師和諧溫馨的課堂情景,折服于名師啟人心智的導引藝術,從審美的角度上講,我們是帶著美學的眼光來審視名師課堂藝術的。觀賞是為了學習,學什么呢?一般來說,學名師課堂提供的精準預設、自如調控、扎實知識、嫻熟溝通、啟智語言等。如果我們回到教師專業化來看,說到底,就是夯實我們的專業技能。
(一)追求理想的教學設計
我們設計了“追求理想的教學設計”的主題活動,在實踐基地學校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展開了追求理想的教學目標、過程設計和追求理想的數學活動設計的全面研討。
2010年3月24日~3月31日共 6 天的時間,我們開展了以“關注實踐智慧 彰顯教學個性”的主題活動,以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討為內容,采用課堂觀摩、課例點評、互動研討等形式分別在杭州北苑實驗中學、紹興柯橋中學、桐廬實驗中學進行教學交流活動。2010年3月25日,在“杭州市初中名師紹興縣課堂藝術展示活動”中,來自杭州大關教育集團的王月明老師和杭州文瀾中學的王薇老師分別執教了兩堂精彩的專題復習課。王月明老師的《身邊的數學》,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對為什么學數學、學數學的什么作出了一個明確的回答。整堂課取材緊緊圍繞豐富的現實問題,從學生耳熟能詳的生活情境中提煉概括出基本圖形和能力;以知識為明線,以方法為暗線,對九年級的復習課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為廣大初中畢業班教師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復習模式。王薇老師的《三角形的分類討論》一堂課,節奏明快,平易近人。一開始通過創設合適的情境,既引出了課題,又了解了授課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王老師非常注重學生的思考時間,通過循序漸進的逐層引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為什么要分類、怎樣進行分類、分類以后怎么操作等一系列問題有了整體認知。在授課過程中,王老師憑借自身深厚的教學功底,靈活利用現成的教學用具不斷改變題目形式,既直觀又形象,讓學生在動中學,舉一而反三,觸類旁通,充分展示了杭州市名優教師的魅力和風采。
在導師的主持下,上課教師先進行自評,簡單分析本課重難點以及教學設計;而后名師班學員杭州采實教育集團王麗麗老師、杭州文瀾中學王薇老師、杭州四季青中學劉英老師等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作為在一線教學的教師,她們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之后,杭州師范大學的劉堤仿教授和林永蔚教授結合教育理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由筆者總結,在充分肯定教師們的課的同時,指出高效課堂的重要性,提出課堂要以高效為核心要素,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實現教學的“低負高質”。
(二)關注課堂教學細節
2011 年5月 12 日~ 5 月 13日,4位名師培養對象分別展示了概念課、復習課和課題探索課的教學活動。每一位教師都把自己最近在思考的問題和研究的內容在一堂課內進行了充分展示,引起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共鳴。比如,既然“數學玩的就是概念”,那么一堂有效的概念課該如何上?一堂漂漂亮亮、熱熱鬧鬧的數學課,學生到底能學到多少?在課堂上教師講10分鐘,學生練習該如何設置與反饋?復習課能否用錯題導學的模式進行嘗試?杭州市數學會理事長施儲老師在點評的時候結合上課教師的教學內容對概念課、探索課的特點和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和講解,使聽課教師受益匪淺。這次基地實踐活動,也舉行了名師師徒同臺授課展示的活動。來自同一所學校的師徒對教材進行共同分析、共同設計,在共同展示后還一起進行了反思,講述了在共同準備過程中及授課展示中的感受與收獲,那是一種內心的感悟?;貙熞约昂贾輲煼洞髮W的教授們精彩的指導和點評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次短暫的頭腦風暴,還進一步引發了我們對數學教學和個人專業成長的不斷探索與思考。那些耐人尋味、具有深刻哲學高度的指導,使得名師工程培訓的過程充滿睿智。
師徒同臺是我校名師工程初中數學實踐基地在對名師、骨干教師專業培訓和專業引領上的又一重要舉措。在這次教學觀摩中,我們既領略了新教師的活力與名師們的風采,也充分感受到他們所在學校教學實踐的特色,以及名師們對學校工作的引領與輻射的作用,有力促進了我們對教學的有效反思,提升了對在學校、區域范圍內更好地發揮應有的骨干引領、示范作用的重視,營造了互助幫扶、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教學相長的學術氛圍。
2011年10月27日,杭州市初中數學名師班在杭州市采荷實驗學校舉行了一場試講與磨課的活動。本次活動由特級教師鄭永杰主持。劉堤仿教授、施儲老師、名師班班主任林永偉教授等專家參加了本次活動。上午,名師班的王麗麗和鄭娟兩位老師進行了“浙派名師經典課堂”的試講。兩位老師同課異構,共同演繹了《定義與命題》與數學文化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午,各位專家和全體名師班學員共同參加了磨課活動,專家們指出,數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當然數學教育也是一種文化,當把數學教育納入文化的殿堂,那么這樣的數學課堂是最高境界的課堂。全體學員和專家一起就“概念和定義”“命題的結構”等課堂中的困惑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和交流。之后,分小組再一次對兩節課的“課堂引入、例題設計、精選練習”等環節進行了再討論、再思考,使數學文化和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結合。次日在浙江省教育科學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舉行了特級教師報告會,上午是鄭永杰老師和盛志軍老師所作的觀點報告,下午是姚志敏老師和施儲老師所作的觀點報告。4場觀點報告讓學員領略了專家的睿智、獨到,再一次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引領我們前行。鄭永杰老師的《問診課堂――教學望問切》,從鄭老師信手拈來的故事中,娓娓道出了教學猶如行車,需瞻前顧后;教學猶如科學實驗,需變化創新;教學猶如魔術,需好奇質疑。精辟的言語、獨到的教學理念,讓我們學員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與教學。盛志軍老師主講的《數學文化課堂初探――構筑高效數學教學的兩大支柱》,給我們撥開了擋在我們眼前的云霧,看清高效課堂的本質:教師需“埋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盛老師向學員推薦數學教師必讀的三本書《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怎樣解題》《數學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以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從而很好地邁進高效課堂。姚志敏老師主講的《從“效率”走向“效益”――初中數學教學課案分析》,介紹了他從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課例和自己長期對課堂教學的研究中,提煉出的5種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并緊密結合課例,闡述了不同內容應有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員們的思想得到大碰撞。施儲老師主講了《資優教師成長與資優學生培養》,施老師獨到的關注視角讓學員眼前一亮:資優教師應關注自己的教學生涯質量,資優教師對資優學生的培養應當是全方位的。施老師闡述了全面發展的真正意義及當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學習現狀,指出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征,應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個體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
本次觀點報告會不僅在理論上給學員作了系統的引領,激發了學員對教育的更深層思考,而且也讓學員深深體會到導師們的殷切希望與勉勵。
(三)關注課堂核心要素
2011年12月2日,在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學校基地全體學員進行了主題為“有效數學課堂的核心要素探討”交流活動。李衛星老師以《高效課堂課例點評集錦》中的《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應用》為課例,從合情的學習、合眾的學習資源、合心的學習指導、合情的課堂生成、合適的激勵評價六方面介紹了有效數學課堂的核心要素。鄭娟老師結合自己浙派名師展示課的課前、課中、課后的反思,向我們介紹有效課堂的五個方面的準備:(1)課時目標具體、明確;(2)教學設計扎實、有效;(3)學生思維主動、優化;(4)基礎訓練實時、適度;(5)教學反饋多元、及時。潘云芳老師的發言題目是《洗盡鉛華還本真――一節看似隨意實則匠心的原生態數學課》, 從一位教師的課堂點評為切入口,把我們帶進了有效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考慮的問題,分析教師出這道題目的目的是什么,老師要心中有學生,根據學生設計問題,而不是概念的傳授、習題的累積等。王麗麗老師結合自己的《定義與命題》,談到教師過分注重生成、課堂流于隨意等問題,提出教師進行的有效引導,要進行有效的預設,做到簡潔真實、循序適切,只有教師精心準備的課堂才是有效的。
此次實踐活動讓我們對有效數學課堂的認識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促進了我們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
二、實踐反思:內化修煉提升素養
指導基地學員進行教學研究是基地的第一要務。我們將研究工作分解成若干個微格的問題分配到各個小組,在名師培養對象教師的帶領下獨立或合作、限期或分階段開展研究。
(一)在反思中修煉品質
名師培養對象周蕓佳老師的課題《初中數學預習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獲得市立項,形成了三個觀點報告《數學課堂教什么》《學生參與式評價》《授人以魚的樂趣》,撰寫了課題論文《初中數學預習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顯性知識,隱性方法》《關注差異,提高質量――抓好后三分之一學生數學學習的實踐和策略研究》。2010年3月周老師參加了名師班展示課并作學校教學改革專題交流;2010年5月在省領雁工程奉化送教活動中上了展示課;2010年8月給慈溪市骨干教師作了講座;2010年10月參加了陜西省數學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名師風采展示活動,上了展示課并作專題講座;2010年12月參加海鹽縣骨干教師基地實踐活動,上了展示課并作專題講座。
潘云芳老師堅持素質教育,潛心教育科研,勤奮學習,勇于實踐,銳意改革,敢于創新。5年來,潘老師執筆撰寫的《基于主題研修的教師作業能力提升行動的研究》《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兩個成果分別榮獲杭州市西湖區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和二等獎;論文《圖示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于2011年12月在《教學月刊?中學版》上發表,《初中數學導學稿的設計與使用策略》榮獲杭州市西湖區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初中數學導學稿的設計策略》2012年4月在《浙江教學研究》上發表;課題《初中數學導學方式與策略研究》獲得市級教研課題立項。
(二)在反思中引領團隊
名師培養對象王麗麗老師,在教學上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研究課堂教學的輕負高質,因材施教,形成了自己簡練有效的教學風格,贏得學生喜愛,獲得了同行的肯定, 教學成績優異。她任教的兩個班級,數學成績在整個年級中名列前茅。她負責學校教科研工作,注重教科研方面的實踐與探索,善于學習,主動閱讀,勇于反思,及時提升,整理成文,并具合作精神,在團隊中起著引領作用。2012~2013學年,她撰寫的兩篇論文在區內獲獎,一個課題在市里被列為重點研究課題。其管理科學,講究方法,本著理解數學、理解教學、理解學生進行教學,連續被學生推選為“我最滿意的教師”。作為數學教研組長,她在教研組備課組建設上有更深的體悟,并以身作則,腳踏實地,帶領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師快速成長,在教學、科研、競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和很多榮譽,得到了市、區教研員的肯定。王老師參與研究的省級重點課題《學程導進:初中教學方式變革的實踐研究》獲得浙江省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研究的杭州市重點課題《初中生自主超前學習下教學指導有效性的行動與研究》獲得杭州市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項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
(三)在實踐中破解疑難
基地名師培養對象李衛星5年來多個課題和多篇論文獲獎,其中《挖掘人文 放飛人性 激揚智慧》獲浙江省初中數學學科教學論文評比三等獎;《有效學習:初中生數學學習指導策略的構建與推進》獲杭州市第一屆普教教研課題成果評比二等獎;《課題學習:基于浙教版教材的挖掘拓展與學教策略研究》獲杭州市第二十三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專題論文二等獎;《教學生學:初中生學習指導策略的構建與整體推進》獲杭州市第八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首屆“浙、滬、蘇”長三角地區教科研優秀論文;負責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人文資源的有效挖掘與培育的實踐研究》獲浙江省“十一五”中小學教師與校長培訓研究第三輪立項課題評比三等獎,《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初中數學問題導學的策略研究》獲杭州市第二屆普教教研課題成果評比二等獎,《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中的探索與應用研究》獲杭州市第二十四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專題論文一等獎;《浙教版初中數學“課題學習”梳理與開發的實踐研究》獲浙江省第五屆教研成果一等獎、杭州市第三屆普教類教研成果一等獎;《把握課堂生成資源 駕馭學生智慧動態生成》發表于《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年第2期;主編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導學新作業》(浙教版初中各冊)和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總復習優化設計(數學)》。他每年都有多個課題或論文獲區一等獎,其中學科專題論文自2000年至今保持著區一等獎“十三連冠”的紀錄,被評為杭州市第一屆教育科研標兵和杭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
(四)在教研中凝練風格
基地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張娟萍老師,是杭州市上城區數學教研員,近年來系統地學習了鄭毓信的《數學教育哲學》《數學方法論》,顧泠沅的《變革的見證:顧泠沅與青浦教學實驗30年》,曹才翰、章建躍的《數學教育心理學》。其教學研究文章《初中數學“圖式”復習教學策略研究》被2010年9月的“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12年又有《初中數學課堂過渡性言語設計方略》《初中數學教學環節出聲思考的策略》兩篇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09年5月浙江省師訓課題《初中數學課堂過渡性言語策略研究》獲立項,2009年11月浙江省教研課題立項的《初中數學“出聲思考”教學策略研究》已結題,2010年5月杭州市第二輪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學科帶頭人培養工程”重點課題《初中學生函數思維方式調查及其教學對策研究》獲立項;2011年《中小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教學的銜接障礙分析及對策》獲浙江省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出聲思考》獲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她還組織學校教師進行課堂觀察、課堂語言等方面的研究,有比較好的效果。
高中語文論文2000字(一):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分析論文
摘要:“新材料作文”近幾年來正往高考作文焦點的方向發展,這種形式的作文更多的要求學生有發散性思維及對事物的廣泛認知,從而檢測學生的審題能力。
其實這種類型的作文比以往類型的要簡單得多,因為新材料作文的內容比較開放,是在有關材料已經由命題者給出的情況下,考生按材料在不脫離中心點的基礎上依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此時就會有很多的考生因會錯了意而創作出脫離中心點的文章。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本文以審題立意和教學策略為主體,探究如何才能讓學生快而準地命中主題以及審題立意方面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
引言:
“審題”和“立意”作為新材料作文的重難點經常使學生教師手足無措,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分不清主次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考試時的作文立意及命題,更是會出現“偏題”情況。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并且多進行一些有利于構建思維的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審題與創作水平大幅提高。
一、語文學習中,新材料作文占重要地位
(一)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
新材料作文非??简瀸W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因為寫作一直與閱讀理解緊密相連,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考驗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極為罕見,由此可以看出語文這門課在當今社會已經引起了各界的關注,也越來越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使語文教學在教學改革中成為一項重要任務[1]。這種形式的作文要求學生先對材料進行“精讀”并標出關鍵詞,而后再考慮這一段材料的主題并對其作出總結,最后根據上述進行創作。如在分析“IBM公司信守承諾”的材料時,可以發散思維逆向思考,如果企業想要擁有市場就必須有客戶,而擁有客戶的前提是取得客戶信任,這一要求就需要以誠信為基礎,從而依據上述判斷為材料準確立意。因此在這里就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理解和思維能力,用發散性思維將材料主題豐富化,同時這樣的思維能力也可以直接決定立意的合理程度及作文分數,所以考驗學生在閱讀中的思維發散程度是新材料作文中的加分點。
(二)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的寫作能力高低不僅僅靠書面表達來體現,更多的是靠好的思維能力,“新材料作文”是要求學生在精讀材料的同時盡可能多方面的考慮以確定立意,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探究材料主旨,然后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出自己對材料的理解,確定立意過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用一句話理清文章脈絡伴隨清晰的思路開始創作,在創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都與學生的思維密不可分,同時華麗的詞藻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給文章添加一些色彩的同時讓教師覺得該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高、語文功底深厚,這很利于教師加分。
二、對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的探究分析
學生的閱讀水平直接決定了審題能力,新材料作文重點考查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能否自主構建知識框架,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文章中心思想并作出多方面的考慮而后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教師發現學生的審題能力并不突出,那么就要從其精神世界入手[2]。學生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只是對接觸到的東西進行機械化解讀導致思維固化,這就影響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得學生的思路單一且偏離正確軌道。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引導學生將所接觸到的語言,所學到的知識與精神世界聯系在一起,使得精神世界與個人情感相結合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材料觀點和思想。同時學生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發表觀點且使自己脫離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獨立思考。如教師在教學新材料作文“一諾千金”時,可以引導學生從自己著手深入思考判斷出材料中心點,而后帶動學生講述一些自身經歷或是讓學生以發散性思維反向立意,從這些開始進行創作,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這樣的課堂氣氛不只會讓學生覺得輕松,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和思維邏輯能力。
三、注重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引導學生了解時事大事
在傳統語文教學形式的影響下,大多數高考作文都是“現象型”的,因此大部分學生判斷立意的出發點會比較單一,其實這些本沒有問題,但事實上如果只是這樣簡單的判斷難免會有急功近利之嫌,寫作并不是為了比較高低好壞,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從寫作中得到啟發升華自己去感受生活,這才是寫作的真正含義。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關注社會焦點,從中受益并得出有價值的觀點用于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如在分析“畢福劍不雅視頻”事件時,可以一改往日從批判角度出發的寫作方法,從鼓勵社會的角度出發,在事件中可得出的結論:對社會公眾人物的言行明確衡量標準不放松并不是社會退步,反而是社會進步的表征,而后引出輿論場和媒體平臺來確定立意為言論自由或是責任等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這種新材料作文的特點就是主題內容豐富廣泛,對此教師應該拋卻舊觀點而進行新時期的開放性寫作教學,拓寬學生思維,保持積極上進的心態,深化每一次得到的啟發,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對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準確性。
高中語文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策略論文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語文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五千年發展中的文明成果。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從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出優質的文言文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近些年來,我國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熱播更是牽動了全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心。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就文言文這部分教學內容而言,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能夠提高學生興趣為目的,在符合新課改教育理念的基礎上落實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實現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標。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策略作以下幾方面論述:
一、以直觀畫面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不少膾炙人口的文言文故事經過合理的改編搬上了熒幕,而當下的課堂環境也有著先進的教學設備的應用。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可通過以直觀畫面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文言文的情境當中,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從而在新課改背景下達到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滕王閣序》這篇文言文時,首先,我以多媒體技術將滕王閣的場景映在了學生的眼前,將學生的精神集中在了課堂上,讓學生想象如何用語言描繪眼前的畫面,進而為學生介紹了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后,我引導學生劃分了文章層次,通過結合多媒體技術中的場景,指導學生賞析了本文優美的語言,幫助學生了解了駢文的兩大特征。之后,我通過帶領學生賞析文章中的重點語句,帶領學生學習了文章表達的方式方法,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對偶和用典的作用。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我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畫面,培養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濃厚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切實在新課改背景下達到了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以誦讀情境激發學生文言文情感體驗
從表面上看,文言文的文字過于枯澀,很難一氣呵成的進行誦讀,但是通過對文言文的深入研究不難發現這是具有韻律美的一種文本。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懂得將誦讀情境落實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動力,讓學生帶著感情去理解文言文,從而實現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赤壁賦》這篇文言文時,首先,我為學生播放了這篇文章第一段的音頻,讓學生想象所描繪之景,由此激發了學生學習這篇文言文的情感,進而為學生介紹了作者和寫作背景,引導學生認識了“賦”這種文體。然后,我播放了這篇課文的朗誦音頻,旨在使學生感受到文章聲韻美的同時對課文進行正音。之后,我引導學生分析了文章內容,使學生了解了本文寫景、議論、抒情、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以及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最后,我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處境交流了學習這篇文章的收獲。這樣,我以誦讀情境激發了學生文言文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理解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切實實現了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的目標。
三、以合作學習培養學生文言文積累習慣
一般情況下,集思廣益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而合作學習的開展是集思廣益方式的一種,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組織學生相互交流文言文內容,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知識進行積累,使學生養成積累知識的良好習慣,從而完成構建高中語文文言文高效課堂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