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3: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病房護理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減少負壓病房人員出入次數,1小時內聯系醫院后勤人員在病房內設立電話,便于負壓病房內醫護人員與外面的聯系,也保證了物品的及時補充。同時將外面病區的移動電腦系統借入負壓病房,便于醫生及時下達醫囑,護士及時處理及做好記錄和觀察。
2.1成立??菩〗M該患者是本院首例H7N9病例,因此在管理及工作中經驗不足,特邀預防感染科及在非典和H1N1護理工作中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擔任指導工作,在負壓病房建立2小時內抽調在我科重癥監護室工作的護士6人組成??菩〗M,小組成員根據APN排班模式進行專人護理,工作時間設定為5~6小時[3],避免護理人員不至于心理壓力過大和疲勞的問題。
2.2協調與醫院其他科室的工作[4]確保各部門緊密配合,相互協調,溝通協作。2.2.1與配送部門做好溝通工作標本的配送一定要及時,同時配送標本的過程中注意做好防護工作。2.2.2與會診醫生、放射科、B超室人員做好宣教出入負壓病房必須做好自身防護。2.2.3與其他科室護長做好交接工作對護理部從其他科室調配的人員,及時進行工作交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2.2.4做好家屬的溝通和宣教工作強調隔離防護的重要性,病人病情危重不設陪人及限制探視。
2.3設立專人專項負責,確保治療及各項物品供應。2.3.1指定負壓病房組長負壓病房組長由年資高,能力強同時有重癥監護經驗的護士擔任,負責病人的治療、護理以及病房管理。2.3.2專人負責物品的供應定時檢查負壓病房物品、防護用品,及時補充。2.3.3病區護士長負責隔離病區病房管理和質量質控護長負責評估、檢查、指導患者的護理質量,加強基礎護理和??谱o理,強調隔離防護原則。
2.4專科管理2.4.1護理查房負壓病房開放2小時內,由病區護長、科護長、護理部主任組織查房,及時了解病人的病情、負壓病房的情況等,提出改進和措施,保證負壓病房的正常運行。比如緩沖區防護物品要放置有序,需新增物品放置柜,放置柜要求標示清楚,隔離衣、鞋套、口罩等分類放置,便于取用。病人病情較重需要動態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檢測生命體征、出入量等。負壓病房醫護人員心理壓力大,醫院后勤工作要保證醫護人員營養。2.4.2修訂完善制度和流程根據衛計委關于印發《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在負壓病房開放、人員到位后制定《負壓病房消毒隔離制度》、《負壓病房醫務人員防護流程》、完善負壓病房交接班制度、醫療廢物用品處理制度、各班工作職責、H7N9護理常規等,使護理人員工作有章可循[5]。2.4.3??婆嘤柕谝粫r間對進入負壓病房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包括:疾病的治療原則、病情觀察、護理注意事項,消毒隔離方面:穿脫隔離衣的方法、標本采集和送檢的注意事項、病人糞便等醫療廢物的處理方法等。防護原則和穿脫隔離衣等操作規程上墻,確保每個醫護人員都能掌握。2.4.4緊跟醫生查房和會診專家意見,及時調整護理措施。與病區主任及主管醫生加強溝通,了解病人最新病情進展及治療方案。
2.5做好醫務人員和家屬的心理疏導2.5.1由于時間緊急和護士人員數量的限制,臨時抽調進入負壓病房的護士都沒有經歷過傳染病的救治工作,加上疾病本身的重大致病性和感染不確定性[6],針對這一情況,在排班上盡量縮短護士每天在病房的時間,同時對負壓病房的護士提供營養支持,一日三餐有專人負責送飯,做好防控隔離措施,減輕護士的心理壓力。2.5.2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以及輿論報道的影響以及限制探視,家屬對疾病有著恐懼的心理,擔心愈后及傳染。針對這一情況,安排專人負責對家屬進行病情的分析與宣教,每天隔窗探視病人,減輕家屬的焦慮,增加家屬對治療的配合。
3總結
3.1及時上報,明確組織管理體系,是有效工作的前提H7N9禽流感是一種突發的公共應急事件,它的突發性、高致病性、傳染的不確定性要求我們醫護人員在處理時要緊急、有效。在總結其他人的經驗、H1N1患者的管理經驗上使我們快速的反應,在我院首例H7N9病人確診后2小時內做到隔離病房的有效的運行,保證了病人的治療和護理,同時探索出一套應對爆發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護理模式。
3.2團結協作是成功的重要條件在最短時間內組建負壓病房得益于在醫院統一指揮下各部門的協助及配合,包括護理部、醫務部、感染管理科、醫技科、配送部、后勤,都在第一時間參與到負壓病房的組建及病人的救治工作,全院其他科室在護理部協調下第一時間抽調人手支援,有效的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3.3重視演練,有條不紊在收治H7N9病人之前,科室就多次針對突發應急公共衛生事件進行演練,從組織到執行,應急處理到人力資源調配,病情搶救到隔離防護,因此在出現疫情時能正確按照流程執行。
王麗:女,碩士,護師
通訊作者:申玉潔,女,本科,護師,助理護士長
王麗 張先紅 付利珍 吳序華 何莎莎 高雄 劉艷 代蓉華 申玉潔
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組,嚴格按照PDCA的步驟,通過確立活動主題,擬定活動計劃,把握現況,設定目標,分析原因,進行對策的擬定實施及檢討等程序,開展“品管圈”活動。結果: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由改善前的82.50%降至改善后的2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活動后每個患兒在胃管使用方面成本節約了3.36元。結論:“品管圈”活動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減輕患兒痛苦,并能有效節約成本,避免浪費。
關鍵詞 品管圈;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02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reducing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WANG Li,ZHANG Xian-hong,FU Li-zhen,et al(The Childnen′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4)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ies in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Methods:A QCC work group was set up. Group member carried out the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procedure of P-D-C-A. The phrases of the activities were composed of determining the subject, drawing up a plan, grasping existing circumstances, setting target, analyzing reasons, planning of game and so on.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decreased from 82.50% to 21.43%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dditional, there was cost savings of 3.36 yuan RMB for the neonate using neonatal gastric tube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save cost.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Neonate;Gastric tube;Unplanned extubation
隨著圍產醫學的迅猛發展,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存活率已大大提高,但由于其吸吮、吞咽及消化功能都比較弱,往往帶來喂養困難或是消化道的疾病,因此留置胃管不僅成為新生兒胃腸道喂養獲得良好營養支持的主要渠道,也是評估及改善患兒胃內狀況的重要工具。據調查顯示,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顯著高于成人[1,2]。反復的插管不僅會造成患兒的損傷,使其住院天數延長、住院費用增加,而且也增加了院內感染的機會[3,4],此外還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不利于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及責任心的培養。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從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基層人員,自發進行的品質管理活動[5]。我院新生兒一病房自2012年成立QCC小組以來,針對患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高的問題,通過頭腦風暴方式,不斷發掘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利用品管手法加以分析、改善,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組圈“品管圈”活動從2012年11月在我科首次發起,通過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QCC活動的知識培訓后,我們遵循指導性原則進行組圈,最終確定“品管圈”成員共9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6人。研究生學歷占11%,本科學歷占89%。此外,我們選出輔導員1人,圈長1人,圈秘1人,圈員6人,并明確輔導員、圈長、圈秘、圈員的職責。
1.2圈名、圈徽及圈歌、圈舞的選定每1個品管圈都有1個圈名和圈徽[6],我們也不例外,為了集思廣益,QCC小組成員發動全科護理人員開動腦筋,各自設計圈名和圈徽,最終通過兩輪投票,“搖籃圈”成為QCC小組活動的圈名。圈名的寓意為:小小的搖籃象征著溫暖的懷抱,它寄托著父母的期待,也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新生兒一病房的每一位“臨時媽媽”愿用自己溫暖的雙手鑄就生命的搖籃,為折翅的小天使驅趕病痛,讓他們重新自由翱翔。整個圈徽由3部分組成,底部代表著“臨時媽媽”托起生命搖籃的雙手;中間部分代表著降臨人間的小天使甜甜的睡在溫暖的搖籃里,頂部的繁星點點象征著祝福與希望。此外,為了豐富“品管圈”活動的文化內涵,我科QCC小組成員還制作了圈歌、圈舞。
1.3方法
1.3.1主題選定召開“搖籃圈”全體圈員會議,利用“頭腦風暴法”,充分挖掘臨床護理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分別依據上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按5,3,1分來進行評分,最終選出“搖籃圈”第一圈活動的主題為“降低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將本課題報我院護理品管辦審批,通過后立即開展活動。
1.3.2活動安排一般3~5個月為1個“搖籃圈”活動的周期,一期活動解決1個主題,每1~2周召開1次圈會議,每次會議50~60 min,并有專門人員負責會議記錄?!皳u籃圈”第一圈活動開始于2013年1月7日,歷時15周,按照計劃、實施、確認、處置分別占30%,40%,20%,10%的比例開展活動,每項具體的步驟都指定2名負責人,并且繪制了詳細的活動計劃甘特圖。
1.3.3現況把握為了對我科新生兒留置胃管的護理工作內容進行充分的掌握,“搖籃圈”小組成員首先繪制了“新生兒胃管護理流程圖”;然后通過腦力激蕩法討論并設計出“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原因調查表”,充分利用“三現原則”進行現況調查,以便制定查檢表;最后根據查檢表,繪制了改善前的柏拉圖(圖1)。同時我們得出了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的原因主要為:患兒煩躁,鎮靜約束不到位;胃管固定方式不當;患兒分泌物多,易打濕膠布;護士操作不當等,共占83%。依據80/20原則,將以上原因列為本圈活動改善的重點。
1.3.4目標設定根據品管方法目標值設定公式[7],對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進行目標設定。目標值=現況值-改善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F況值通過現況調查得出為82.5%;改善重點從柏拉圖中得出為83%;圈能力通過圈小組成員的綜合評定為70%。因此,我們的目標值=82.5%-(82.5%×83%×70%)=34.57%,即擬定我科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由82.5%降至34.57%,降幅為47.93%。
1.3.5解析明確目標后,組織圈員利用魚骨圖手法(圖2),從人、物品、環境、方法4個方面對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的原因進行分析,將所有的小原因進行評分,按80/20原則選定要因(橢圓框內表示要因)。
1.3.6對策擬定、實施及檢討針對要因,全體圈員通過頭腦風暴尋求改善對策,并對每一對策依可行性、經濟性、圈能力來進行評分,按80/20原則共擬定4個對策,經上級核準后進行改善實施。詳細的對策方案具體如下:
1.3.6.1針對患兒煩躁易自行拔脫胃管情況,首先排查患兒煩躁的原因,盡量減少外界環境給患兒帶來的不適,保持病區環境安靜、溫濕度及光線適宜,操作盡量集中進行,盡量減少對患兒的干擾;其次,嚴格落實基礎護理,增強患兒的舒適度;最后,強化護士的責任心及愛心,加大對患兒的安撫力度。
1.3.6.2針對胃管固定方法不統一、不規范情況,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后,制定了適合新生兒的合理有效的胃管固定方法,科室內小范圍試驗后,形成統一的標準,并組織全科護士進行學習。具體方法如下:清潔患兒一側面頰,然后均勻涂抹3 M液體敷料,涂抹面積稍大于半張3 M透明敷貼的面積,將胃管外露部分沿嘴角至耳垂連線方向固定,從嘴角旁開1橫指處起(以患兒示指為準),放置半張3 M透明敷貼,無張力平整覆蓋后塑形、粘貼。
1.3.6.3針對患兒口、鼻腔分泌物多,易打濕膠布,導致胃管滑脫,我們固定胃管前,首先清潔患兒口鼻腔周圍的皮膚,并選擇防水、透氣的3 M透明敷貼固定胃管;此外加強對患兒的巡視,發現口鼻腔分泌物及時清理,加強呼吸道的護理,如霧化、翻身拍背等,必要時遵醫囑合理使用抗感染的藥物。
1.3.6.4針對醫務人員、護理員過度牽拉導致胃管滑脫,我們首先加強管道、線路的規范放置,在胃管末端貼有醒目標識,同時床頭放有溫馨提示牌;其次,加強對全科醫務人員、護理員的培訓,尤其是新進科室人員(進修、實習、輪轉人員),反復強調胃管的重要性及接觸患兒動作輕柔的重要性,避免強行牽拉胃管。
1.4效果觀察為了檢驗對策的效果,我們又制定了改善后的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原因調查表,通過將近6周的調查,經確認以上四種對策有效。
1.5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有形成果
2.1.1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明顯降低通過QCC活動后,我科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由活動前的82.5%降至活動后的21.43%,兩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我們的目標達成率為:(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21.43%-82.5%)/(34.57%-82.5%)×100%=127.4%。進步率為:(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82.5%-21.43%)/82.5%×100%=74.02%。
2.1.2節約成本每根胃管的進價是5.5元,方法改進后,每位患兒在胃管使用上的成本節約為:(82.5%-21.43%)×5.5=3.36元。
2.2無形成果QCC活動前后對每一位圈員自信心、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凝聚力、責任心、積極性、成就感、溝通協調能力、品管手法8項內容進行調查,每項內容1~5分,計算出每項的總分及平均分,繪制出雷達圖(圖3)。結果顯示,每項指標都有提高,尤其是在品管手法和團隊凝聚力方面提高最為明顯。
3討論
“品管圈”活動是通過科學的方法找出并確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8]。我科通過開展QCC活動,全體圈員不僅學會了頭腦風暴法、甘特圖、查檢表、柏拉圖、魚骨圖、雷達圖等基本的品質管理工具,而且能夠從臨床護理工作的實際出發,由外及內,由點到面的層層剖析,從諸多因素中找出要因,制定長久有效的實施對策,達到降低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節約了成本,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同時也降低了護士的工作量,減輕了工作壓力,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從而使臨床的護理工作及質量管理更加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
“品管圈”強調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新型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對傳統自上而下管理模式的合理補充,使醫院充滿活力和創造力[9]。在QCC活動的過程中,圈員自動自發的參與活動,享有自主權、參與權和管理權,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現場管理模式下,圈員既是工作的實施者,又是工作的管理者,獲得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提高了工作積極性、責任感和團隊凝聚力等。
最后,通過成果匯報與學術總結提升了PPT制作能力,鍛煉了演講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術論文撰寫及科研能力,并通過成果分享,逐步帶動全科及其他護理單元,推動全院實施科學管理,從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許翠花,張艷紅,張玉俠,等.新生兒留置胃管非計劃性拔除的現況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41-243.
[2]朱洪琪,李欣.小兒外科非計劃性拔除胃管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75-79.
[3]毛麗潔,鄭秀云,趙思思,等.ICU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的臨床特征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11,18(1A):49-51.
[4]許翠花.小兒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的調查和臨床實踐[D].上海復旦大學,2012.
[5]張小紅,許月萍.運用品管圈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的實踐[J].醫院管理論壇,2012,29(7):19-21.
[6]章雪蓮,曹敏飛.品管圈在減少電話預約掛號登記錯誤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2,29(2):38-40.
[7]張幸國主編.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5.
[8]王秀芳.品管圈活動對住院病人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醫學,2011,9(4):1089-1090.
[9]章飛雪,于燕燕,徐枝樓,等.品管圈活動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