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3: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消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大學生是當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費群體,把握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研究其消費趨勢,對指導大學生進行理性消費,提高企業營銷的針對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是當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費群體,有著不同其他社會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多數大學生是從進入大學開始,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自,其消費行為對家庭、學校、企業、社會都有一定的影響。把握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內容、特點,研究其趨勢,對指導大學生進行理性消費,提高企業營銷的針對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消費內容的特點
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分為基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休閑及娛樂消費、人際交往消費等幾個方面。
1.基本生活消費
由于學校所在的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大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不一,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需要也不一樣,大學生消費在靜態上可以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而在動態上呈逐年遞增趨勢。
2.學習消費
學習消費主要包括學費、書雜費、考證消費和電腦消費等。大學生學費因學校所處的地域、類別、專業等的不同也有所區別。
(1)大學生除了購買基本的專業教材外,其學習消費主要集中在購買教學參考書、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等書目上。
(2)考證消費。近年“考證熱”在高校悄然興起,大學生參加各種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出國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等等,名目繁多,相應的報名費、資料費、培訓費等自然不菲。不少大學生甘心對考證進行高額投資,以增加職場競爭中的籌碼。
(3)電腦消費。好多大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采取集體所有,分擔成本的方式購買電腦;有些經濟條件比較寬裕的大學生自己擁有電腦。隨著網絡的普及,信息的溝通方式也多了起來。QQ、MSN、BOLOGE因其互動性,成為了當代大學生交流經驗、增長知識的新途徑。同時,計算機網絡已覆蓋了許多大學生的宿舍,在宿舍上網業已成為時尚,大學生的網絡消費也成為日常消費開支的一部分。
3.休閑及娛樂消費
(1)休閑消費。大學生閑暇生活中,最經常做的事情是上網、自習自修、讀消遣雜志、讀文學作品、書法、音樂、繪畫等,這些活動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而諸如參加課題研究,文體活動、義務勞動、聽名師講座等需要集體參與的交往性活動,卻較少參加。
(2)娛樂消費。大學生的娛樂消費數額也相當可觀。進迪廳,打臺球,遛旱冰,去練歌房,開PARTY等。另外,大學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熱潮影響著他們的娛樂消費。
(3)時尚信息消費。大學生中手機的普及率較高。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學生都購買了手機用于與外界聯系,還有的大學生用手機進行娛樂活動,如點歌、照相、彩鈴訂購、發短信等。手機已經成為他們一個重要的通訊工具,價廉實用的手機是大部分大學生的首選,但手機費在逐步提高。
(4)旅游消費。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學生熱衷于出外旅游者也不在少數。
4.人際交往消費
(1)人情消費。同學過生日、當選大學生干部、入黨,得獎學金、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夠交情,不上路。請客者檔次越高,赴宴者的隨禮也就越高。人情風的蔓延,給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精神壓力。
(2)戀愛消費。而戀愛費用的來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別提供”的;有的是從生活費中“摳”出來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的;有的是來自“獎學金”的,這與大學生的社會角色有關,更與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看法有關。
根據我院兩年來對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05級06級學生一年的消費總額有明顯增加趨勢,05級學生在校一年的消費總額在6000元~9000元之間,06級學生升為7000元~13000元。
二、大學生消費方式的特點
大學生消費內容表明,他們正朝著追求現實、重視自我,要求個人和社會并重,并呈現出如下特點:
1.講究實用性:從相關統計數據中看出,大學生認同率最高的三個選項是知識、事業和健康,其次是友誼、愛情、家庭和金錢,而后才是理想、權力、地位和名譽。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休閑及娛樂消費、人際交往消費,都帶有濃厚的實用色彩。大學生對實用技術類書籍、文學類書籍、娛樂、消遣類報刊雜志的選擇率較高,而對科普讀物、人文社科類理論書籍的選擇率較低。
2.崇尚個性化:大學生消費個性化的表現,是當代新青年表現出的時尚化和風格化,表明青年大學生心理的成熟和獨立意識的增強。大學生對個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現,反映出當前新知識的爆炸式增長、新技術的迅速推廣和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對大學生的影響,例如,手機、銀行卡、電腦、MP3等物品已成為當今大學生的必備之物,他們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有著自己獨有的消費現象和觀念。
3.追求前衛性:大學生消費“前衛”的特征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追求品牌,崇尚權威;二是追求新穎、時尚;三是理性消費。
大學生正處于追求個性發展,自我意識增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年齡階段。對于品牌商品,青年大學生不太注重的產品的功能,而是追求品牌商品的文化價值,更多的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從直觀上判斷某種商品的優劣。品牌所代表的“質量”、“價格”以及“文化”的權威性,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更趨理性化,如大學生在購買像電腦這樣昂貴的商品時,往往表現出購買前的冷靜,大部分大學生要查閱價格、性能等有關資料后再決定是否購買。
4.差異性: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高等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較高的學費和其他教育費用,對年收入人均才數百元的農村家庭、下崗職工家庭,盡管國家充分給予考慮和支持仍然不堪重負,在校園內產生了一個龐大的貧困生群體。來自貧困家庭的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較低,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生活費都難以保障,心理承受著經濟困難的巨大壓力,不少人因此產生自卑心理。同時,社會上的高消費現象已波及高等院校,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大學生倡導高消費和超前消費,他們的虛榮心態和炫耀行為造成了一種示范效應,導致校園平均消費水平水漲船高,同校特別是同專業、同班、同宿舍同學間消費水平的明顯反差。三、大學生的消費趨勢
1.基本生活消費向營養型、質量型發展:從90年代開始,我國的消費水平逐漸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大學生也不例外。他們用于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學習條件,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費開始上升,而傳統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質消費或生存型消費正逐步向有營養講質量方面發展。
2.學習消費的比值將大幅度上升: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學習觀念的變化,使廣大學生日益認識到學習不再是一件階段性的事,而將伴隨人的終身。特別是網絡教育的開展給人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用于繼續學習的費用也將日益增大。
3.健康、健身消費增加,休閑及娛樂消費呈現多樣:大學生日益重視健康消費,用于進行體育鍛煉和購買保健品的支出也在逐步上升,健康消費將成為主要的消費內容;體育健身消費在校園中漸成時尚,“花錢出汗”不再被視為可笑的事,大學生對各種美容與健康產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預防疾病的需求,進入更高層次。
休閑及娛樂消費方面,大學生群體有著比其他年齡群體更為旺盛的需求,他們越來越不滿足于看電視、進影劇院這樣一些靜止的休閑方式,而是追求新穎、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動:迪廳、游戲機,臺球和保齡球將更為普及;蹦極、攀巖、速降、滑翔、漂流、潛水、探險、探幽這類刺激的活動,今后會吸引眾多的青年大學生。
4.人際交往消費成本昂貴:在校大學生渴望理解,喜歡交友,用于請客吃飯的費用日益增多。特別是在信息發達的今天,信息消費的最大群體是青年大學生群體。網民年齡分布的高分值在20歲~30間歲,手機、電腦等產品由商務消費轉向生活消費,大學生上網率的增長,個人電腦的暢銷,也使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實用至上轉向感受為本。
5.模仿性的消費情結日趨明顯:大學生消費有著強烈的模仿性特征,有著很深的“白領情結”:名牌服裝著身,手提電腦隨身,信息把握在手,創造未來人生。這已成為眾多大學生所羨慕、仿效的社會形象。一方面希望擁有舒適的物質生活,一方面希望擁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們有著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消費的選擇,他們注重講求生活的品味和質量,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既有物質享受,又講求精神生活的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幾點啟示
1.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過度消費、高消費、超前消費的特點和趨勢,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消費觀教育,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費,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2.營銷企業應把握大學生注重個性、時尚性、模仿性的消費行為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策略,運用不同的銷售方式,滿足不同大學生的需求,獲得最大的利益;同時也要肩負起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張志祥: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特征及趨勢.《中國青年研究》2002.5
關鍵詞:青年大學生;消費;混沌;導引
近年來我國高等學校在校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加,數量龐大的大學生隊伍早已成為特殊的消費人群。由于大學生群體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他們的思想與行為也總是走在社會的前沿。因此,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無時無刻不影響著社會上其他消費者。在當下,各高校的大學生消費的導向作用也日益增強,認真研究青年大學生消費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1青年大學生消費的困境
1.1沖動消費?!皼_動消費不是必須的消費,大多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刺激引起的消費行為,是非常態的消費。”[1]大學生雖然從年齡上看已經成年,但往往不具備成年人的思維,因此,做事時常不夠理性。并且長期待在學校中,社會經驗不足,心智發展還不太完善。當在社會中得不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可時,心理往往大受打擊,情緒波動也很大。這時就有不少學生會選擇以消費來排除憤懣。舉例來說,有些學生受了委屈,尤其是女學生,她們往往選擇去超市買一大堆零食,在宿舍里一吃就是一天。這種行為都是一時頭腦發熱的結果。類似這種沖動消費,在大學生群體中并不少見。1.2攀比消費和炫耀消費。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供給,家庭條件好的學生消費高,花錢大方,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消費低,花錢會計劃著,這種區別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因為大學生的生活是集中住宿,難免會出現比較。又由于大學生的特殊成長階段,其自尊心和好勝心強,不愿低人一頭,再加上抵制不住來自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的誘惑,往往就會出現攀比消費。一味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和產品,長此以往會陷入惡性循環,推高大學生的整體消費水平?!办乓韵M本身并不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揮霍與浪費,其根本東西在于通過夸富式炫耀來博得社會羨慕從而期望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聲譽,從而獲得社會性的自尊和滿足?!盵2]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社會心理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目前一部分大學生越來越“向錢看”。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學生經常一擲千金,在同學面前消費表現出毫不在乎的樣子,無論需要不需要的都隨便買,讓其他同學看起來非常有面子,讓別人羨慕不已,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1.3盲目從眾消費。在日常的消費中,羊群效應也表現得尤為明顯。“羊群效應”也叫“從眾效應”,“所謂從眾,主要指在社會群體的壓力下,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我意見而采取與多數人一致的行為”[3]。在目前的大學生消費中,盲目從眾的現象十分普遍。還有些學生是不會安排自己的生活費,不知道自己該買什么不該買什么,所以就經??吹絼e人買什么自己就買什么。雖然大學校園中消費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學生家庭收入情況還是有差距的。相對于多數人來講,對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隨大流、講派頭現象早已習以為常。因此,避免盲目從眾消費現象的產生,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盡量選擇與自己的消費水平相近的同伴一起購物,遠離“羊群效應”。1.4奢侈浪費消費。當代大學生都是“90后”,而且獨生子女的比例也較高,從小就受到家人的寵愛,不知“苦”滋味。因此,在消費中也不曾想過父母掙錢不容易,需要的不需要的只要想要就買,難免會有不少浪費現象發生。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大學生更加注重包裝和改造自己,不少同學為了追逐虛榮,時不時的請客吃飯,花錢大手大腳,經常仰仗著家里的積蓄到處擺闊氣,買名牌衣服、名牌鞋子、名牌包等等。
2青年大學生消費問題產生的影響因素
2.1家庭環境對大學生消費問題的影響。家庭是每個人生活時間最久的環境,對于每個人消費觀的形成和消費行為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家庭的經濟狀況與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是成正比的。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自然而然就會給子女更多的生活費,由于“90后”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家長的寵愛下長大,因此,家長總是擔心孩子錢不夠用,除了每月一定的生活費以外,還會額外給出零花錢。這就為一些大學生的炫耀消費、攀比消費等不合理消費提供了經濟保障。然而,一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的孩子,往往會考慮到自己的家庭狀況,有節制地消費。家庭消費觀念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又一重要因素。家庭作為微觀環境的一種,對于每個個體的成長具有深遠持久、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也就是說大學生的很多想法和行為直接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大多數家庭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很少講究勤儉節約、艱苦樸素。這樣就會使得孩子從小就對消費不過分計較。有些比較富裕的家長經常灌輸“不差錢”的思想,對大學生消費產生誤導。還有些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的家庭,其父母也是抱有“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讓自己孩子被別人看不起”的想法,總是自己省了又省,把錢都留給孩子用。這些家長的消費觀念一再放任了部分大學生的不理性消費。2.2社會環境對大學生消費問題的影響?!拔鞣较M主義從個人層面上理解,是當個人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甚至壓抑基本生存需求而去追求高檔、奢侈型的消費方式?!盵4]伴隨著改革開放,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各國的聯系日益密切,西方消費主義觀念也不斷涌入中國并對我國人民的消費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當代大學生對一切陌生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傳播,使他們較早地接受了這種熏染,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消費主義,進而加入了盲目消費、奢侈消費、炫耀消費的隊伍中去。社會上的餐飲、商業網點、娛樂場所等琳瑯滿目,無時無刻不吸引著大學生去消費。尤其是新媒體的發展,對大學生消費問題的影響更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傳播和滲透消費信息,很多商家利用傳媒大造聲勢,進而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2.3學校教育對大學生消費問題的影響。從學校的重視程度上看,一方面,教學層次的高低對大學生消費教育的重視度不同?!耙话闱闆r下,教學層次高的學校(如211學校、985學校)比較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教育,而這些學校的學習、學術氛圍比較濃郁,學生自然會受到影響,淡化了在消費上的不理性;層次相對較低的學校(如職業院校)比較看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素質的培養,學校風氣不佳,體現在消費上是更具有隨意性、盲目性和攀比性?!盵5]另一方面,由于我國選拔人才的方式仍然是考試選拔制度,所以各高校的首要目標也必然是提高升學率、考研率和就業率等等,這就決定了目前各高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大學生的認知素質,而忽視了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與指導。從學校的教育引導方式上看,學校主要依靠專業教師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導員隊伍和校園心理師,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并沒有專門設專職教師來對學生開展消費教育,這就必然會導致教育不貫通、不完善等缺陷,大學生們也就不會重視。專業教師把主要精力都用在課堂上了,為了能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專業教師往往會花費大量時間準備備課和講課。其次,輔導員的工作更是又多又雜,既要管理班級內的日常生活還要參與管理班委內部的事情;再次,大多數學生認為,去心理咨詢室的人肯定是心理有問題,聽起來并不像是“咨詢”,而更像是“看病”??傊壳按髮W里有關消費觀的教育的確欠缺。2.4大學生自身因素對其消費問題的影響。青年大學生正是處于青年時期的前期,雖然購買欲望很強,但是并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這就決定了其消費會受到很多限制。大學時期是一個渴望獨立而又不能完全獨立的尷尬時期,此時的大學生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發展尚未完善,表現出較強的自尊心和虛榮心,為了滿足自尊和虛榮,很多同學采取消費的方式來表達。大學生在校是群體生活,每天與他人朝夕相處,難免會有羨慕和嫉妒,于是當自己不如他人時,就容易產生自卑感,為了消除這種感覺,當代大學生就會通過大量地花錢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讓別人羨慕自己。同時,大學生的好勝心強,有不服輸的精神,但是這種好勝心表現在消費上就不容樂觀了,很多學生往往通過任意消費來展現自己的自信和優越,導致炫耀性消費的盛行。
3青年大學生消費導引
加強青年大學生的消費觀教育,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理性消費、適度消費,解決大學生消費的困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大學生自身四個層面的共同努力。3.1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贝髮W生的很多消費觀念并非完全來自學校,更深層的來源仍然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無不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在家庭內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至關重要。首先,父母應改變“滿足孩子一切要求”的想法。在對待孩子的消費問題上,大多數家長都采取有求必應、盡量滿足的態度。我們應該從源頭入手,父母應該認識到其重要性,改變態度,以理性的方式對待孩子的花銷。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家庭的消費已經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漸行漸遠,很多家長為了擺闊氣,往往是大手筆地揮霍,因此,家長應該注意改變家庭消費觀念,樹立合理消費、勤儉節約的好習慣。3.2規范社會消費環境,營造積極、和諧、綠色的消費環境。政府要引導正確的消費觀,規范社會主流意識導向。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我國對外交流也日益頻繁,自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消費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對國民的消費觀產生了重大沖擊。政府應發揮應有的作用,通過各種途徑開展活動,規范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大力宣傳合理、理性的消費觀念。規范傳媒輿論,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環境。如今,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新媒體承載的信息量大這一特征,導致信息中含有消極的部分,這些消極因素會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因此加大對傳媒業的監督力度,并且提高傳媒人士的素質,對于優化社會消費環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3.3學校應重視對學生消費意識方面的教育與引導。(1)高校應加強大學生理財能力培養。首先,“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改變大學生對金錢的態度和看法,糾正大學生對財富的認識偏差”[6]。在大學新生剛入學時就應該開設相應的課程,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理財觀的指導,以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意識和理財理念。其次,完善理財教育課程體系。定位理財類課程的性質與地位,理財課程定位于本科教育水平,發揮經管學科優勢,將個人理財、會計學基礎、消費經濟學等經管類相關課程列為高校公選課,并在高校廣泛開設,為今后的就業、創業等奠定良好的理財基礎。(2)學校應該優化校園環境。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逸為恥”,營造積極的校園消費環境,讓當代大學生深受環境的熏陶,自覺養成理性消費、綠色消費的習慣。(3)學校應重視對貧困大學生的教育。他們是經濟弱勢群體,在大學校園里,學生的家庭經濟差異可能會很大,貧困學生的心理壓力大,更容易出現自卑的心理。學校應利用多種渠道幫助他們,除了助學貸款、勤工儉學等物質上援助以外,還要對他們加大精神上的關懷,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消費心態。3.4大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不良的消費行為。首先,當代大學生應該樹立科學的消費觀,擺正心態,正確看待同學間的消費差異,努力克服攀比消費和炫耀消費,切實根據自己家庭條件的狀況來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費;其次,當代大學生應該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是什么,并作出計劃,消費過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合理消費,避免盲目消費。同時,學會記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費用,做到精打細算、量入為出、理性消費;再次,當代大學生應該增強獨立意識,不能過度依賴于父母,可通過各種兼職工作來賺錢,作為生活費用的補充,這樣不僅能鍛煉自己的獨立性,增強社會實踐經驗,也能減輕父母的負擔。
參考文獻:
[1]楊晶茹.淺析當代大學生消費特點及存在的問題[J].東方企業文化,2012(23):150.
[2]黃廬進.轉型時期中國中產階層消費行為研究[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86.
[3]胡煒青.目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存在問題與應對策略[J].東方企業文化,2014(15):156.
[4]鄭紅娥.社會轉型與消費革命:中國城市消費觀念的變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90.
[5]魏琴,周泉,徐捷,等.高校大學生消費結構與影響因素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2):124-125.
在調查方法上,本文主要運用了問卷調查、文獻調查、訪談法、實地調查這四種方法對襄陽三所高校(湖北文理學院、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襄陽護士學校)的在校女大學生進行相關調查,具體調查結果如下:此次調查問卷共計發放了300份,實收275份,有效問卷數為247份,有效回收率為82%,超過80%,所以此次問卷調查是有效的,此外,還實地訪談了50人。在調查中發現,女大學生使用化妝品主要以潤膚、保濕、營養、健康等功能居多,而且使用的次數比較頻繁,說明女大學生比較注重皮膚保養,而這一市場潛力巨大。此外,大學生在購買化妝品時主要考慮的是功效、品牌和價格等因素,在對功效的選擇上又主要以保濕與美白為主,這些都給化妝品生產商提供了很好的契機。調查結果的具體分析情況如下:
(一)女大學生使用化妝品的類型從餅狀圖可以看出,最多是潔面類有82.5%的女學生使用,最少的是粉底類產品17.5%使用??梢娕畬W生主要消費潔面類、面膜、水乳和面霜的護膚品,輔消費眼部護理和粉底類等其他護膚品,比較注重面部的清潔與護理,著重管理潔面類、面膜、水乳和面霜的營銷。
(二)女大學生選擇化妝品的依據選擇化妝品的依據有許多,比如:化妝品的使用效果、品牌知名度、價格等。這個柱狀圖顯示,各種依據的差別不大,選擇的依據元素較多。女大學生選擇化妝品時還是最看重使用的效果和品牌的知名度,結合朋友的推薦,綜合進行分析考慮選擇產品。
(三)女大學生期望化妝品的功效女大學生使用護膚品都有各自期望的功效。通過調查,有69.78%的同學比較重視自己皮膚的保濕,這一類型的人數最多,人數最少的一種類型重視產品的營養功效,占調查人數的31.67%。根據女大學生在化妝品功效選擇上的偏好,經銷商在宣傳與銷售上可以有所側重,“對癥下藥”。
(四)女大學生接受化妝品的價格調查結果顯示,大約53.33%的學生能接受每件護膚品的價格在50-100元,占調查比例最多。這說明學生的生活水平有限,不能支付很高的護膚品價格,由此就要考慮護膚品的定價和護膚品的產品定位。通過調查結果我們還可以發現,女大學生對護膚品的消費還是偏理智的,大部分學生表示不會在護膚品方面過度奢侈,但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五)女大學生購買化妝品的渠道對于理想的護膚品購買場所,所選渠道的差別不大,但大學生對化妝品專賣店的信賴程度稍多。還有一些認為是由于其他原因選擇的,如服務態度好,便宜,省時省力等。女大學生個性獨立,想法獨立,受自身個性的影響,對渠道的選擇也就不同。
(六)女大學生偏愛化妝品的促銷從圖中看到,打折對大學生化妝品消費吸引力最大,是一種直接的促銷方式。其次是購物送贈品,因其能滿足女大學生愛占小便宜的心里,再者就是代金券和積分的促銷方式,還有少部分的學生則愿意換購的方式。通過這次調查,提供了化妝品消費市場的認識,讓商家能在撲朔迷離的市場環境下及時了解并抓住女大學生化妝品消費的需求,開創出化妝品行業中女大學生市場。
二、營銷策略分析
營銷方式的選擇、營銷活動的實施都能直接影響營銷效果,這就需要根據上述女大學生化妝品消費行為調查的基本情況來制定具體的營銷策略,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也制訂了相應的營銷策略,具體如下:
(一)“一見鐘情”的產品策略針對女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自身的特性,化妝品企業要想為其量身訂制適合的產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潔面類產品。在校女大學生大部分年齡在17歲到23歲之間,由于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愛美的天性,總希望自己給人的感覺是清新靚麗,光彩動人的,所以特別在意面部的清潔。其次是護理產品,即水乳和面霜。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潔面和日常護理類產品逐漸成為女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從2009年百度數據可以明顯地看出這一點,在化妝品類關注度排行中,護膚品類位居第一,關注度占比為68.88%,護膚品成為關注的重點。再者是面膜,面膜就成了女大學生們修復肌膚的必備神器,一旦感覺膚色不好時,她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用面膜修復,而且在敷面膜的過程中心情也會很放松。由此可見,市場上這三類化妝品的需求量最大,生產商在可以在這些方面擴大生產。
(二)“靈活多變”的價格策略價格因素是影響女大學生購買化妝品的一個重要因素,女大學生經濟尚未獨立,是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一方面對高檔產品需求不斷增強;另一方面購買力相對較弱,而且女生都有愛占便宜的心理,她們在消費過程中往往會貨比三家,購買性價比較高的產品。調查說明了價格在50-100元的產品比較受女大學生的歡迎,所以,化妝品企業在制定價格時應充分考慮價格的彈性作用,產品的定價應該傾向于中低檔價格,結合差別定價法,最好是先做相應的營銷調研工作,在綜合衡量各方面的情況下制定出合適的價格策略,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學生群體對不同價格的選擇,在同類產品之中才能有競爭力。
(三)“心動行動”的促銷策略折扣、贈品等促銷手段能夠誘發女大學生進行沖動消費,這已經成了經銷商慣用的手段之一,而且,女大學生還處在校園中,社會閱歷少,對市場了解不夠,卻喜歡消費,也熱衷于消費,同時也有著傳統的節儉意識,而折扣贈券、降價促銷無疑是較好的解決之道,但是降價必須有個限度,因為降價過高會引發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懷疑,降價太低則難以起到促進消費的目的。此外,女大學生們熱衷于購買套裝,所以商家要提前對套裝產品進行合適的定價,計算成本然后給予顧客適當的讓利,同時,可以滿足一下女占小便宜的心理。
(四)“多重選擇”的渠道策略如今的化妝品企業要想自己的產品賣得更好,必須重視網絡渠道。除此之外,企業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渠道來提高自己產品的知名度,獲得更多的利潤。與大眾市場相比,高校市場具有獨特的特征,因此,企業在開發高校市場時不能生搬硬套大眾市場的營銷模式。企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設立校內專營點,專門推廣公司產品;第二,設立校內代售點,招聘校內,構建校內銷售網絡;第三,贊助校內舉行的大型活動,提高產品知名度。
(五)“明星效應”的品牌策略在此次調查中,專一品牌忠誠型的人群比較少,她們往往喜歡嘗試不同的品牌,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種,所以在品牌競爭上,化妝品經銷商基本處于同意水平線上,但女大學生又是個狂熱的追星族,她們喜歡自己偶像使用、代言的一切物品,所以,在構建品牌策略時要充分注意到當今的明星效應。
(六)“與時俱進”的創新式營銷女大學生群體是相對特殊的群體,她們受教育水平較高,具有較強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但又有90后的沖動。企業要針對女大學生的消費方式,為他們量身定做一套不同于一般市場的營銷方式。比如:文化營銷、娛樂營銷、教育營銷、游戲營銷、網絡營銷、體驗營銷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校園化妝品市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女大學生也日益成為化妝品市場中的活躍組成部分,化妝品企業要想抓住這塊極具潛力的市場,僅僅依靠傳統的營銷方式遠遠不夠,還需要了解女大學生群體的消費特點,再結合市場的發展,運用新穎傳播手段和創新性營銷手段,塑造有文化內涵和值得信賴的品牌,充分吸引女大學生們的眼球,抓住她們的心理,才能在開辟這一新興市場中占據優勢。
三、結語
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英國BBC英倫網報道,隨著留英中國學生數量屢創新高,形形的華人“英文”公司,儼如一項新的產業般“茁壯成長起來”。在一向以治學嚴謹聞名的英國,中國學生鋌而走險選擇“捷徑”,英國高校是否真的束手無策?
英國高等院校在杜絕考試舞弊、論文剽竊及方面,一向毫不手軟,學生在考試或論文中一旦涉嫌舞弊行為,將可能面臨開除學籍、取消學位等非常嚴厲的懲罰。
早在2006年,考文垂大學(University of Coventry)就曾經通過“Turn it in”網上檢索系統,發現237名學生涉嫌網絡剽竊的嚴重事件。
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年3月公布的針對英國80所高校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英國大學生作弊等欺騙現象比4年前增加了至少50%。
愈演愈烈
針對學生論文舞弊特別是的現狀以及各高校的應對舉措等問題,筆者向英國12所大學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
曼徹斯特大學的新聞官員Jon Keighren在回復時表示,曼大歷來強烈反對各種論文抄襲和行為,學校目前使用的“Turn it in”反抄襲系統非常強大,學生剽竊論文被抓到的風險相當高。
2010年底,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在紐卡斯爾舉行的第四屆國際論文抄襲問題會議上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90名大學本科生中,用于支付購買論文的費用,最高可達2500英鎊。
另外,東安格利亞大學、巴斯大學和埃塞克斯大學回復BBC英倫網的問卷調查時也表示,學校會將學生論文輸入“Turn it in”反抄襲系統進行檢測,一旦發現論文剽竊則將給予學生極其嚴厲的懲罰,甚至取消學位。
不過,相對于論文抄襲的問題,各大學在發現上也有不少實際困難,因為在目前的程序中,大部分學生在提交論文后根本不用就論文進行答辯,所以老師也很難判定論文是否出自學生之手。
追根溯源
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講師丹·里格比(Dan Rigby)認為的問題也反映了大學越來越產業化的普遍現象,他在第四屆國際論文抄襲問題會議上表示:“也許可以把這種態度(學生購買論文)歸根于當今大學把學生越來越多視為顧客。學生自我定位為消費者,很自然就會追求經濟效益。就此說來,也許把部分作業承包出去也就被視為明智消費的理性反應吧!”
不久之前,英國議會大學事務小組委員會針對學生抄襲問題報告稱,抄襲問題由于互聯網上資料不斷增多而變得日趨嚴重。而令他們更感到震驚的是,許多大學生都說至少知道一個近期內曾經作弊的同學,而且他們認為論文剽竊以及購買論文并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
解決方法
或許越來越多的學生都視購買論文為完全正常行為的態度,也的確反映了有關問題的嚴重性,而有關方面也應尋找有關問題的深層原因以及目前體制上出現的漏洞,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堵塞漏洞。
同時如何制定明確透明的懲罰機制并加大懲罰力度,對鋌而走險購買論文的學生起到足夠的阻嚇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
其實如果導師和學生平時接觸緊密、經常探討學術,了解學生文風,自然會在非原創的學生論文中發現抄襲或者的蛛絲馬跡。
【關鍵詞】大學生;自我認同;研究綜述
國內學者對自我認同問題的關注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目前國內涉及到自我認同問題的相關圖書有542本,但關于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專著卻較為少見;自我認同的相關論文共有4000多篇,專門研究大學生自我認同的論文有425篇,分別涉及到大學生自我認同現狀調查、原因分析、對策研究等方面?,F將國內研究成果羅列如下。
一、對于自我認同理論的廓清
我國部分專家學者通過翻譯相關著作與文獻,把西方自我認同理論引入國內,在著作方面,有孫名之翻譯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羅一靜等人翻譯的《童年與社會》、趙旭東等人翻譯吉登斯的《現代性與自我認同》等等。此外在國內的學術期刊中也陸續刊出國內學者發表的自我認同理論相關論文,其中以孫名之1984年在《湖南師院學報》上發表的《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評》為開端。
國內部分學者對自我認同的概念論、結構論等方面進行了廓清,在心理學領域以韓曉峰、郭金山在《心理學探新》上面發表的《論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為代表,通過對自我同一性概念內涵不一的歸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應關注的幾個范疇,進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個與自我、人格的發展有密切關系的多層次、多維度的心理學概念。本質上,它是指人格發展的連續性、成熟性和統合感,它包括三個層面的內涵:(1)最基本的層面,即ego―ideality;(2)個人同一性;(3)社會同一性。已有的研究成果來說,主要集中于對有關自我認同理論某一側面的探索,如關于本體安全的、關于解放政治或生活政治的、關于現代消費與自我認同關系的、關于風險社會的,或是對自我認同理論的述評等等??傮w來說,現行的研究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尤其是缺乏把自我認同放在現代性理論背景下的較為全面的研究。
二、關于大學生自我認同的實證研究
國內學者對大學生自我認同的實證調查集中在心理學領域,多采用自我同一性實證研究的奠基人瑪西亞的“同一性地位”研究方法,將個體自我同一性狀態劃分為成就型同一性、延緩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與彌散型同一性四類。其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結論按時間先后順序可羅列為如下幾類。
首先,郭金山基于對吉林大學等7個地區10所大學發放的1700份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量表的調查顯示,根據年級的不同,同一性成就型大學生分布比例為6.7%15.9%、同一性延緩型大學生比例為60.0%64.7%、同一性排他型大學生比例為10.4%14.3%、同一性彌散型大學生比例為11.2%18.8%。其次,王樹青通過整群抽樣法,選取了3個地區7所高校的1131名學生進行施測,探索對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產生影響的個體因素與家庭因素。研究發現,在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建立過程中,個體因素和家庭因素協同發生作用,其中人格、因果取向與自我不一致三個個體內部特征對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起基礎性作用,而親子依戀、分離個體化兩個家庭因素在同一性狀態中起中介作用。此外,還有學者就人際關系適應對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影響展開實證調查,進而指出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的越好,人際適應能力也就越好;反之,人際適應能力的增強也能促進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此外,還有部分學者就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力的關系展開實證調查,研究發現自我同一性與心理健康水平顯著相關,與情緒適應、人際適應等社會適應水平存在正相關,即同一性獲得水平高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出積極的情緒適應和人際適應能力。處于不同同一性狀態的大學生也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其中與成就型同一性狀態顯著相關的人格變量分別為智慧、外向、善良;延緩性同一性狀態與人格變量相關度最低,這也說明此狀態下的大學生人格穩定性最差;處于排他型狀態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出傳統、保守、順從、缺乏主見等人格特征;而彌散型狀態的大學生則表現出孤僻被動、消極悲觀、拘束退縮等特點。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現狀調查部分,雖然各位學者在數據上有所差異,但在以下幾點上基本保持一致。首先,中國青年大學生自我同一性主要還處于延緩期,大部分大學生還未建立起自我認同感;其次,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是一個波動的過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不等于同一性發展的結束;再次,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密切相關。
三、關于自我認同問題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學界對引發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原因探討主要集中在社會學和教育學領域,可大致歸納為如下幾點:①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引發社會生活的全面變革,導致當代青年自我認同危機的出現具有必然性;②網絡社會的興起使得當代中國青年大學生面臨虛擬我與真實我的混淆;③當代社會泛濫的消費文化對大學生個體獨立性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個體的自戀或從眾心理;④現行教育過程中片面的教育目的、僵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對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忽視。
國內學界對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對策研究主要是從教育理念、方式、內容等方面進行策略探討,所提出的對策雖然具體表述上有所差異,但核心思想趨于統一,特別要提出的是教育承認理念對大學生自我認同教育的啟示意義尤其值得關注。
四、研究展望
國內各領域學者分別從自身學科視角出發,在自我認同問題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這些成果值得我們借鑒,但由于學科視角的差異造成在對于自我認同問題的闡釋上有稍顯片面的嫌疑。未來于當代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研究,鑒于其所涉及的學科知識較為廣泛,必須采取多學科交叉、多領域結合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力圖做到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互補。
參考文獻:
[1]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107
[2]王樹青.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個體因素與家庭因素[D].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27
基金項目: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中心項目“自媒體視域下當代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研究”(編號2015B05)。
關鍵詞 消費價值觀 大五人格 大學生
1 問題提出
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是全體人口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6年我國正式實行大學擴招以來,大學生的人數一路攀升,①目前在校大專院校學生大致有7000萬人。他們的消費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力,是社會消費行為的生力軍,對未來消費文化的構成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據調查,高達83%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來源于父母,說明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現在不具備獨立的經濟來源。②
由于大學生正處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階段,在不正確的消費觀的誤導下,容易在消費中出現以下問題:追求時尚名牌,消費結構不合理,過度“感情”投資,經濟獨立意識較差等。③校園里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這些問題若處理不好,會扭曲校園人際關系,誘發犯罪,使家庭倫理道德建設產生不良后果,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增加學校教育管理的難度,不利于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④因此對大學生消費價值觀進行研究,并從人格方面進行相關分析是極其必要和有意義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試
隨機選取西南大學本科學生400名。在刪除不完整問卷后,共獲有效樣本396人,其中大一91人,大二96人,大三104人,大四105人;男生137人,女生259人;文科127人,理科188人,工科81人;生源地在大城市的37人,中小城市127人,鄉鎮79人,農村153人。
2.2 研究工具
消費價值觀量表采用胡潔在2008年編制的大學生消費價值觀量表。包含兩個分量表:消費價值目標量表和消費價值手段量表。其中,消費價值目標量表共5個維度:象征性、體驗性、情感性、經濟性、功能性;消費價值手段量表共3個維度:超前性,謹慎性,保守性。問卷共31個項目,采用1~5級記分,從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本量表中,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介于0.60到0.80之間;重測信度系數介于0.68至0.92之間,且都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本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結構效度的考察結果是:總問卷與各因子的相關均在0.3以上,各因子之間相關在0.1~0.6之間,符合測量學要求,說明本問卷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大五人格量表采用了John、Donahue 及 Kentle于1991年構建的“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版(BFI),該量表共有44個問題,分別測量五大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外傾性、開放性、宜人性和責任心,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4 。
3 討論
3.1 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的一般特點
特點一,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存在性別差異。通過在性別維度上的T檢驗顯示,男女生在體驗性、情感性和謹慎性維度上差異顯著,且在這三個維度上,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說明女生在購物的原因上多追求新奇時尚的體驗感,并希望通過購買的物品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情感和經歷;但在購物手段上,女生還是屬于謹慎性,講究量入為出,從經濟實際出發,既不過度消費,也不過度節儉苛求。
特點二,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在年級上存在差異。通過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得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體驗性和功能性維度上差異顯著,且大一學生在此維度上的傾向均大于大二學生。
3.2 大五人格與大學生消費價值觀之間的關系
本文選擇對大學生的大五人格和消費價值觀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目的是為了尋求學生人格對其消費價值觀的影響,并通過對學生人格方面的鍛煉為學生形成良好可持續的消費價值觀提供可行的途徑。
通過本研究的相關分析表明:(1)有外傾性人格傾向的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熱情、樂群、自我肯定等人格因素使其在消費手段上更有超前意識,在消費目標上更傾向于新鮮個性的事物,對品質也有所要求,因此對價格是否低廉并不十分在意;所以,若過度消費,或許會出現奢侈消費的情況。(2)有宜人性人格傾向的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信任、坦誠等人格因素,使其在消費目標上更追求細節,對消費能否給自己帶來好的心情,好的影響比較看重,并不看重是否能給自己帶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宜人性傾向明顯的學生,不易出現過度消費的情況。(3)有責任心人格傾向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審慎、事業心等人格因素,使其在消費時,手段更傾向于保守,講究收支平衡,甚至會有些節儉,有儲蓄習慣。所以,具有責任心人格傾向的學生消費習慣更具有持續性。
逐步回歸方程的結果表明,對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的預測具有顯著性的維度是大五人格中的神經質、開放性和外傾性。這就說明,大學生在人格方面更傾向于冒險、熱情、敏感,既追求新奇個性,也注重品質和享受,所以在消費時,消費目標和消費手段都易受人格中神經質,開放性,外傾性三因素的影響。
4 小結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了大學生的人格與消費價值觀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女學生在消費目標上具有追求個性新鮮的體驗,在消費手段上謹慎、有計劃性的特點,這些都與男學生有顯著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在消費手段上更超前大膽,消費目標上更隨意。大學生的人格和消費價值觀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越公正嚴謹的個體越追求保守、經濟的消費,而開放、外向、神經質的個體更追求冒險、新奇、超前的消費。在大五人格模型中,開放性、外傾性、神經質對大學生消費價值觀有更好的預測,能聯合預測大學生消費價值觀14.1%的變異量。
① 翟春艷,楊毅.大學生消費心理與行為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4(4):92-96.
② 朱存梅.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3(4):140-142.
>> 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水平觀察 高校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影響因素分析 在校大學生網絡消費影響因素及營銷對策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述評 大學生網絡消費非安全支付的影響因素研究 我國大學生網絡消費影響因素分析 大學生網上消費影響因素分析 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調查研究 大學生網上沖動性消費的影響因素及營銷策略研究 大學生網球消費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大學生食堂消費水平調研 大學生消費水平結構分析 略論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及提高對策 大學生網絡消費調查及分析 影響大學生網絡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研究 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大學生網絡成癮影響因素分析 大學生網絡學習焦慮影響因素研究 大學生網絡學習焦慮影響因素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6年8月3日.
[2]史薇.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結構與媒介使用――以首都高校為例[J].人口與發展,2016,(5).
[3]黃健柏,黃飛.我國網絡消費研究述評――對364篇大學生網絡消費學術論文的文獻綜述[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6).
[4]{新宇,何亮坤.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問題及破局之策――以中國人民大學的調查數據為例[J].現代管理科學,2015,(6).
[5]繼光.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調查研究――以南通大學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0).
[6]謝S.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水平觀察[J].北方經濟,2013,(8).
[7]黃冬蘭.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道德觀的構建[J].龍巖學院學報,2012,(6).
[8]徐洪升.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行為研究現狀分析[J].商業時代,2009,(32).
[9]胡立源.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探析[J].硅谷,2008,(10).
[10]王東.淺析我國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消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消費導刊,2008,(11).
[11]陳曉.淺析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的正負效應[J].圖書館學研究,2007,(2).
[12]劉志杰.論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J].天中學刊,2004,(2).
[13]蔡懷舜.大學生網絡信息消費現狀調查研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14]林豪慧.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消費探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2,(5) .
[15]李衛東編著.網絡與新媒體應用模式――創新設計及運營戰略視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