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3: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融資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內源融資。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中內源性融資占主導地位,但其總體狀況卻不盡人意。首先.我國中小企業依賴于內部人融資的程度很高。企業內部股東的親朋好友和企業內部股東提供的初始資本以及隨后追加的資本起了主導作用。其次中小企業利潤分配過程中留利不足自我積累意識差。中小企業內部利潤分配中多存在短期化傾向,缺乏長期經營思想自身積累意識淡薄,在利潤分配上幾乎近于”分光”。
2間接融資。中小企業由于經營規模的限制以及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和不成熟,其間接融資過分集中于銀行貸款。在國有商業銀行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形勢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難重重。首先,銀行貸款數量少。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不足國有商業銀行更傾向于將貸款發放國有大型企業致使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比例遠低于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比例。其次.信用擔保制度不健全使中小企業融資難。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固定資產少等特點因而銀行貸款需要第三方提供擔保。最后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制不健全沒有專門的金融服務機構。
3直接融資——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近幾年隨著中小板的發展為中小企業開辟更為廣闊的融資渠道然而我國的股票融資機制還存在這許多的不足之處。首先IPO審核時間長、不可預測。雖然我國證券發行上市采用了核準制但仍以實質審核為主基本無法確定能否通過發審委的審核。其次發行上市門檻高、層次較單一。雖然深交所設立了中小企業板塊但與主板市場的區別不大只向多層次市場邁出了很小的一步。此外,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遠落后于股市和銀行信貸市場的發展其不發達程度在交易市場上表現突出1995年~1999年股票交易額占交易額的8356%,債券占1644%其中企業債券僅占233%。由于我國實行“規??刂疲泄芾恚旨墝徟钡囊幠9芾矸绞?,中小企業很難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來獲取資金。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因素主要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種情況。
1內部原因
(1)中小企業有較大的財務風險。凈收益理論認為企業債務融資的成本比股權融資的成本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會隨著企業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的選擇不同而發生變化企業更多地利用債務融資增加債務資本比例,會提高財務杠桿比例降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企業的市場價值相應提高。由此中小企業為了求得較低資本成本會盡量保持較高比例的負債。然而較高的負債水平,必然會使企業還本付息壓力增大從而導致較高的財務風險。
(2)中小企業信用道德風險高。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信息透明度低而且大多缺乏抵押品金融部門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依賴于中小企業的“軟信息”,因此發生道德風險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中小企業通常自有資本較少,面臨更為激勵的市場競爭虧損和破產的可能性更大。由于破產成本低自身沒有更多的商譽價值因此中小企業比大企業發生道德風險的可能性更大.破產逃債的動機更強,這在中小企業的融資的實踐中也得到了充分證明。
(3)權益資本成本過高。以權益資本的形式在資本市場上融資要求融資規模大這樣與籌集到的大規模資金相比.發行費用微乎其微。而中小企業所需資金的規模一般偏?。l行費用相對來說很大,導致其在資本市場上等資難。
2外部原因
(1)中小企業融資的所有制歧視。長期以來.我國在資金配置方面存在著所有制歧視因素,融資渠道被國有銀行壟斷,銀行貸款完全為國有經濟服務。改革開放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長期計劃經濟思維模式不可能一下子隨著經濟體制變革而發生實質性變化,這個轉變需要更長的過程。國有銀行壟斷了資金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資本市場處于政府控制之下,這些金融機構主要為國有大中型企業提供資金中小企業只能從銀行得到很小一部分貸款。
(2)過度的金融管制。在市場不完全條件下金融機構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借款人的請求而會進行信貸配給。在金融過度管制下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的更為嚴格并且金融機構對風險也會更加敏感由于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稱與信息不透明更加嚴重從而它的風險也就會最高,從而中小企業將成為金融機構進行信貸配給的首要對象,甚至會拒絕給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
(3)中小金融機構發展滯后.制約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從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結構上看中小企業對長期資金需求最為迫切金融機構即使給予貸款多為短期一般在1年以下這種短期資金只能作為企業流動資金運用而對于企業長期資金周轉和長期發展投資資金則無法滿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中小金融機構數量過少實力和規模也不大使得中小企業的間接融資受到制約。
參考文獻:
[1]趙尚梅: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2
[2]孫蘭蘭我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5
[3]林毅夫孫希芳:信息、非正規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5,7
(一)中小外貿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1、中小外貿企業經營能力不強。當前河北省絕大多數中小外貿企業以家族式管理模式為多,缺乏現代化管理模式。所有權和經營權劃分不清,財務管理不規范,產權概念模糊,經營粗放,產品附加值低,市場開拓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弱。盡管經營靈活,但是對于針對信貸評級提供貸款的銀行,這些特點導致省內商業銀行較少為中小外貿企業提供服務,這大大減少了企業的外部融資。2、中小外貿企業可以抵押的資產較少。目前,抵押貸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產一般為70%,機器設備為50%,動產為25%,專用設備10%。由于河北省大多數中小外貿企業固定資產少,流動資產變化快,無形資產難以量化決定了企業可以用來抵押的資產少。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大多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商譽,而這些是企業主要的無形資產。造成了無論是通過以銀行為主要形式的間接融資還是以發行債券或股票為主要形式的直接融資都難以進行。
(二)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限制
1、商業銀行對中小外貿企業的“惜貸”現象嚴重。當今,河北省商業銀行貸款片面的向少數大型企業集團傾斜,同時對中小金融機構和民間金融活動嚴格限制,這無疑會造成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融資渠道狹窄。在全部信貸資產中,河北省中小企業所獲得的比率尚不到30%,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總量的70%都流向國有大中型企業,只有不到30%流向了占經濟總量70%以上的中小企業,流向中小外貿企業的資金就更少。2、銀行對中小外貿企業的準入門檻過高。銀行要求貸款企業必須提供實物作為抵押,由于銀行可以接受的抵押物十分有限,一般僅包括房產、存單等。但是,中小外貿企業通常處在發展初期,固定資產有限,即使運營良好也難以提供抵押,可以提供的擔保物又往往不符合銀行的要求。不僅如此,銀行還要審視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盈利的能力、良好的財務狀況、企業所屬的行業是否具有成長性和穩定性以及發展前景。因此,河北省許多中小外貿企業被擋在了銀行貸款的門外。3、省內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品種單一。隨著河北省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外貿企業投入國際市場,它們迫切的需要靈活、快捷的融資業務來實現資本的流動性并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而省內銀行開展的貿易融資仍然是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傳統方式為主,如:減免保證金開證、出口打包貸款等,或者是幾種簡單融資方式的組合,較為負責的業務如保理業務、福費延業務則開展有限。
(三)宏觀環境對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制約。
國家在實施產業政策時更多地考慮政治和經濟雙重因素,政策層面上以重點大企業為主,而對于中小外貿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另外,省內商業銀行至今無法通過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掌握企業的實際信息或動態信息,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也無法對其信用額度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影響了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信用狀況的客觀評估,造成了信用歧視。
二、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解決對策建議
(一)中小外貿企業自身水平的提高
1、完善中小外貿企業內部管理體系。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必須加強自我約束,規范財務制度,加強財務管理,確保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在國家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要杜絕經營上的短期行為,壯大經營的實力,促進企業規模經營和規模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要加大技術投入,根據市場情況實時調整產品結構,充分發揮其自身潛力,提高其營業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2、提高業務人員素質。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要對業務人員進行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法律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注意吸納國際貿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高素質人才。在了解銀行貿易融資產品情況下,增加擴大融資渠道。另外,從業人員需要對客戶進行分類,增加對信用的管理監控,建立本企業主要客戶的數據信息庫。通過掌握的客戶信息狀況對客戶進行管理,避免可能發生的風險。
(二)銀行等金融機構服務的改進措施
1、提高對中小外貿企業的貸款額度。銀行貸款的條件應該以還款能力為出發點,不應把企業規模大小和所有制作為首要條件,對于那些有市場、有效益、內部管理嚴格的中小外貿企業,應當適當放寬對抵押擔保的要求,對于合作記錄良好的中小外貿企業,還應該考慮適當信用擔保方式,以減輕中小企業擔保壓力,幫助中小外貿企業快速發展。2、適當放寬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門檻。河北省商業銀行應適當下調個人經營性貸款的利率上調幅度。例如,當中小外貿企業主用自己的固定資產作為抵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如果自身資信條件好,貸款利率下浮。但享受這些優惠措施的前提是企業本身的財務很規范,能讓人感覺到企業的經營水平很好,企業訂單和市場前景都不錯。而且,企業主本人的資信條件也很優秀,對企業有明確的規劃,不會貿然的出擊不熟悉的領域。3、擴展省內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品種。省內銀行要能夠適時向中小外貿企業推薦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滿足中小貿易企業開展正常進出口業務的貿易融資需求。此外金融機構要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對傳統產品,要辦出新意。如打包貸款業務,不只局限于信用證業務下,要逐步擴展到脫手和出口發票融資,進口業務方面可采用轉開信用證、備用信用證等業務形式,滿足中小外貿企業的多方面融資需求,促進河北省中小外貿企業的發展。
(三)從宏觀環境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個十分突出而又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客觀上已成為制約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本文試圖從制賡供給的角度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間題。
一、關于中小企業觸資困坡討論的理論綜述
國內外關于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理論解釋非常豐富。國外學者StrahsnBrWealon(199份提出的規模匹配理論認為: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與銀行的規模之間存在很強的負相關性,即大金融機構通常更愿意為大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而不愿意為資金需求規模小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MaziCGeiilerBrSimanGilchrist(1994)從信息不對稱角度得出的結論是:銀行為其信息劣勢尋求高額風險補償,增加了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成本,引發的委托問題。而Pazzari.Hubbard$Peters,等學者則認為信貸市場的興衰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與大型企業相比較,蕭條時期信貸收縮的壓力將主要由中小企業承擔。由此推論我國中小企業信貸難很可能與近幾年來緊縮的宏觀經濟相關。國內學者林毅夫‘李永軍(2001)指出由于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有激勵使用其信息優勢在事先的談判、合同簽訂的過程或事后資金便用過程中損害資金提供者的利益,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而張杰(2000)則從信用角度分析:民營經濟的金融困境是漸進式改革過程中內生的現象,民營經濟與銀行之間脆生的橫向信用聯系不足以維系對其金融支持,因而民營企業的金融困境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信用困境。筆者認為,上述的種種解釋無疑是有說服力的。但是,由于金融制度變遷具有強烈的路徑依賴性,考慮到處于轉軌時期的我國,金融制度變遷兼具強制性變遷和誘致性變遷的雙重特性,因此,研究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問題,既要考慮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般成因。同時,又要分析經濟轉軌時期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特殊成因。探討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問題,從融資制度供給的視角考察,無疑是一種新的嘗試。
二、企業金觸成長周期理論與孩資范式分析
一)、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
20世紀70年代,Weston&Brigharn根據企業不同成長階段融資來源的變化提出了企業金融生命周期(Financiallifecycleofthefiirm)的瑕說。他們將企業金融生命周期劃分六個階段:創立期、成長階段I,成長階段II,成長階段III,成熟期和衰退期。在創立期,企業融資來源為創業者的自有資金;在成長階段I,企業的來源外還有來自證券發行市場的資金;在成熟期,來自上述各階段的所有可能來源;而在衰退期.主要通過企業間的并購、股票回購以及清盤等方式進行金融資源撤出。
早期的企業金融生命周期理論主要根據企業的資本結構、銷售額和利潤等顯性特征來說明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金融資源的可獲得性間題,但是,它對于企業信息等一些具有隱性特征的影響因素缺乏考慮。在后來的研究中,由于信息經濟學的廣泛流傳和應用。信息作為解釋企業融資來源的一個重要因家而被納入對該理論的解釋之中。美國經濟學家Berger&Udeli對L}Teston$}B噸ham的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進行了修正。修正后的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Bergert}:Udeil,1998)認為:伴隨著企業成長周期的變化,信息約束條件、企業規模和資金需求等成為了影響企業融資結構變化的基本因素。在企業創立的初期,由于企業資產規模小、缺乏業務記錄以及稅務情況、財務審計等,企業的信息基本上是處于封閉狀態,也無法向外界傳遞,因此,其外源融資幾乎不可能,在此背景下,企業不得不主要依旗內源融資;當企業進入成長階段,隨著業務市場的擴展,銷售業務量急劇增長,迫加和擴張投資在所難免,此時,企業面對日益擴大的市場和自身生產能力有限的矛盾,設法擴大生產規模,但僅依賴自身的自由資金和留存利潤顯然無法滿足其投資擴張的需求,因此,客觀上存在獲得外源融資的內在需求,與此同時,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業務記錄、稅務繳交情況以及財務等信息可以向外部傳遞,而且企業可用于抵押的資產也在增加,金融中介向其提供債務融資也具備了可操作性,所以。企業進入成長階段,碩務融資成為其獲取外源融資的主要渠道:在進人德定增長的成熟階段以后,企業的業務記錄和財務管理趨于完善,此時,企業逐步具備進人市場發行有價證券的資產規模和信息條件。隨著企業來自公開市場可持續融資渠道的打通,企業從金勝中介獲取債務融資的比重出現下降趨勢,股權歇資的比重逐步上開.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優秀的中小企業就逐步成長為大企業。
二)、中小企業成長周期的融資范式
在中小企業成長周期的不同階段,由于其融資需求以及風險特征的差異導致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中小企業成長周期的融資范式(paradigmoffinancialgrowthcycleofSMEs).
從信息不對稱角度看,企業的融資能力可以定義為資金供給者對企業提供的與企業投資回報能力有關信息的滿意程度。而企業顯示信息的能力可用企業規模、存續時間、財務狀況、其擁有可抵押或質押的財富水平和能夠獲得潛在資金的渠道等指標來反映??梢哉f,中小企業成長的過程就是其憑著不斷突破信息等條件約束進而提高自身融資能力而獲得資金的過程。
在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企業的資金供給取決于企業向資金供給者顯示有效信息的能力,即企業內部隱藏信息和行為的透明度。由于不同類型的資金供給者對信息有效性要求的形式不同,如貸款人、債券與股票投資者對收益索取和控制權有不同形式的要求。所以,在企業成長的各個階段,企業與不同類型的資金供給者之間形成了與其信息透明度相適應的關系或資金供給方式。同時,不同資金供給方式之間存在著互補和替代的關系。因此,在企業成長的各階段,存在著與該階段特征相對應的融資方式和制度安排。
一般來說,企業的創立階段,由于生產規模較小,經營活動主要集中在當地某個局域,如果要在局域以外進行交易,就要付出搜尋成本,企業缺乏經營記錄以及必要的可供抵押的財富和信息積累,同時,其生產和經營活動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將主要依賴于內源融資,包括內源性權益資本融資和直接債務融資,外源性權益資本融資和外部直接和間接債務融資只在有限范圍內。從金融制度的角度來看,正規的金融制度幾乎無法滿足其融資要求,非正式的金融制度為其提供了可行的融資框架。
在企業早期成長階段,中小企業無論是經營規模還是財富積累,無論行業前景還是企業的經營狀況,有關企業的相關信息開始有了積累,企業逐步具備向外界傳遞自身信息的條件,于是企業試圖通過在正規金融制度下獲取外源融資的可能渠道,這為中小企業通過商業銀行的各種融資工具獲取其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提供了可能,當然,內源融資仍然是其獲取資金的主要渠道。隨著企業的進一步成長,財富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企業經營狀況的相關信息也為外部所了解,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狀況有了一定改善,在財富積累的基礎上,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企業有了充分的信貸記錄(如果得到貸款的話),并能提供足夠的有效抵押(或質押)品等銀行要求的擔?;虻盅旱臈l件,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已經相當穩定,便于貸款者和投資者更加透徹地掌握企業內部信息。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通過其融資工具為其提供融資變得可行。從此,正規的金融制度安排初步具備發揮作用的條件。顯然,即便企業處于這樣的階段,內源融資方式仍然是其最方便、最經濟的選擇。隨著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成長以及企業經營信息傳遞渠道的暢通,客觀上也為其提供了向外部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的可能性。盡管債務融資方式可以避免企業控制權問題,但是,債務融資的前提和基礎與企業的自身實力密切相關夕為了突破企業自身實力制約而實現企業快速擴張,僅僅依賴債務融資方式便產生了很大的局限性。當然,企業也可以通過一定范圍內的外源融資,主要包括私募發行和公募發行的權益資本融資(如天使資本、風險投資、場外發行和交易市場和創業板市場等),以及直接和間接的債務融資(如債券發行、商業信貸和票據、融資租賃以及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等)。隨著企業進人成長的后期階段,企業也具備了在公開市場以股權方式融資的各種條件。由此,企業運用資本市場市場籌集資金實現自身的擴張戰略就具備可能。然而,在此情況下,企業又必須面對控制權的稀釋問題。事實上,企業的融資決策從本質上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關于融資成本、經營戰略和控制權等問題之間的權衡的結果。此時該企業已經進人了成熟期。
一旦中小企業逐步成長為大企業,其融資約束問題基本得到緩解甚至消除,問題的關鍵在于企業自身的現實狀況,即使企業所處的行業或自身進人衰退期,它所面對的問題便不是融資來源的約束問題,而是金融資源的退出問題。
可見,隨著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的推進,企業的融資結構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大致按照股權融資比例逐步上升而債務融資的比重逐步下降的趨勢變化。
總之,企業成長的生命周期決定了其的融資范式。這是一個具有一般意義的結論。至于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采取何種方式融資,既是企業根據資本成本、對控制權的偏好等因素權衡的結果,同時,也嚴格受到融資制度供給的制約。
三、舒緩我國中小企業觸資困境的制度供給建議
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與融資范式為我們分析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問題提供了一種分析框架,根據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一般性和我國轉軌時期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形成的特殊性,筆者認為,有效的融資制度供給將從根本上有助于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舒緩,盡管相應的金融制度安排需要一定的時間。
第一,研究證明:非正式金融安排的存在在既定的約束條件下是一種對福利的帕累托(ParotoImprove)改進,也就是說,非正式金融其存在可以導致福利的改進。因此,需要通過立法使各種非正規金融活動走向合法化和規范化,通過加強監管減少因其產生的金融風險,而不是采取取締和壓制的政策。
第二,大量研究證明了“小銀行優勢”(SmallBankAdvantage)假說的合理性。在現有的金融體制的格局下,隨著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制進程的加快,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因此,加快我國新興中小銀行發展是我國金融改革的現實選擇。
近年來,市場對鐵觀音、龍井、碧螺春等的需求增長升溫,引來了一部分外來投資者的目光,成為制茶企業今后融資的一個重要方向。(七)民間借貸。該方式比較隱蔽,同時不被法律保護,由此引起的經濟糾紛屢見不鮮。從制茶企業的融資手段來看,上市后發行股票是其融資的最好方式,但鑒于上市融資需要的條件極為苛刻,目前大部分制茶企業還不具備此實力。
制茶企業融資面臨的主要困難
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進程中,企業、政府、擔保機構、商業銀行相互協作、齊心協力才能形成有效的融資。而制茶企業在這些領域存在一定的融資制約因素。制茶企業小、散、亂,與落后的融資方式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一)制茶企業自身的缺陷
首先,制茶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小、資金實力也不雄厚,償債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均不高。其次,企業管理機制不健全,產品市場定位不明確,未形成一個成熟而穩定的有機市場,資金回籠不穩定,很難通過擔保機構和銀行信貸部門對其償付能力進行評價。再次,企業制度落后,財務信息透明度不高,內部控制不甚嚴格,致使銀行與企業信息不對稱,投資者不得不謹慎行事,審查、監管難度隨之增加。
(二)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體系不完善
盡管銀行信貸是民營企業最重要的融資渠道,但實際民營企業融資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大型企業屬同一金融體系,而銀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服務重點為國有企業、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只能得到有限貸款。另外,相應的政策扶持體系、法律保護體系及創業投資體制均不夠完善。
(三)商業銀行經營模式限制了區域信貸
首先,貸款成本高。制茶企業信譽低,所需貸款額度不大,大銀行在審查、監督、貸后收賬等環節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其次,銀行的信貸程序不適合制茶企業。制茶企業資金需求與季節有很大關系。而銀行信貸審批程度十分復雜,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很難滿足制茶企業應急性融資需求。最后,區域性金融機構所發揮的作用十分弱。區域性金融機構包括城市及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等,這些信用機構的信貸利率明顯高于商業銀行,大大增加了制茶企業的融資成本,一些企業除非融資無門,否則不會輕易觸及。
(四)融資擔保體系缺失
一方面,制茶企業生產規模小,產業不集中,無法找到有資質的較大規模企業作擔保。另一方面,一些制茶企業的廠房建設存在違規行為,產權關系不明確或不健全,無法順利通過銀行的信貸程序,同樣也無法通過抵押來申請貸款。
解決制茶企業融資瓶頸的思路與對策
產業的發展在于企業,而企業發展的首要因素是資金。企業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融資方式也會隨之而改變。從內源性融資到到外源性融資是企業融資發展的一般規律。目前,制茶企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而順利融資是其成長的加速器,融資機制的形成,直接決定和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及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
(一)政府要擔當起推動融資方式轉變的重要角色
與制茶企業融資相關的行業有中介機構、銀行和政府。銀行負責提供貸款,政府給予政府扶持、監督及信用擔保,投資者則提供股權融資。那么在商業銀行貸款限定條件下,制茶企業融資體系為:企業、中介機構、銀行和政府相互配合,建立起茶產業及相關產業的融資平臺,形成完善的市場融資體系,實現制茶企業的有效融資。同時,把握外在市場對鐵觀音、龍井、碧螺春等需求熱潮,吸引外來投資者的眼球,為茶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企業要按照市場原則,健全財務報表等各種信息資料,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誠實守信,規范經營,盡量滿足銀行貸款條件
在制茶企業中,盡管絕大部分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這些問題在企業成長發展過程中無法回避,但公開透明的連續財務記錄,按照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分析市場變化,謹慎經營決策,承認銀行債務,完善債務償還手續和責任是可以做到的。只有中小民營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做到了這些基本要求,獲得銀行貸款的可能才能實現。
(三)要牢固樹立誠信觀念
企業要獲得銀行的支持,首要是取得銀行的信任。制茶企業特別是企業經營者要有很強的誠信意識,要在自身風險承受和償還貸款能力的限度內考慮申請貸款這一融資途徑,并主動為銀行信貸資產提供安全保證。要有償還貸款和維護自身信譽的意識,這是能得到銀行支持的創業者應具有的首要品質,也是大多成功者的重要標志。國際慣例表明:銀行對小企業的貸款考核一般都把借款企業與企業經營者家庭合并為一個經濟單位進行信用分析,全面分析其還款能力和信用情況。此外,制茶企業應注重資金的日常管理,并且經常主動地向銀行匯報公司的經營情況,要主動、熱情地配合銀行開展各項工作。在融資過程中,要突出項目特點,并且選擇合適的貸款時機。
(四)建立信用擔保體系
擔保體系屬于中介機構,由于具有較高的信譽,銀行對其有所偏好,而制茶企業又可通過擔保體系提高自身的資信等級,從而獲取發展資金。第一,擔保組織形式。具體可分為三種組織形式:一是所有制茶企業聯合起來組建會員擔保機構;二是企業、銀行、政府共同組建擔保公司;三是撥付擔保基金。第二,擔保實施方法。根據制茶企業發展形式,可采取互助擔?;鹉J?。由借貸企業、擔保公司和銀行組建利益共同體,共同分擔風險。其方式一是政府帶頭注入一定啟動資金;二是擔保公司實行“會員制”運作;三是建立完善的擔保制度;四是擔保公司為入股企業提供5-10倍于入股金額的擔保金額,為企業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五是擔保業務向開放型轉變,以滿足更多小企業主的融資需求;六是政府加大稅收方面的優惠幫扶。第三,完善擔保體系保障措施。加強對擔保機構業務與財務的監督管理;加強擔保機構自身的信息披露;采取和建立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硬性措施和機制;建立和健全對企業的資信調查、擔保風險評估、履約狀況分析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五)合理定位政府在融資體系中的作用
(一)發行方式
供應鏈票據既可依托超短期融資券,也可依托短期融資券。若依托超短期融資券,則無需評級,募集說明書簡單,外部審議流程所需時間較短,但注冊超短期融資券可能需要發行主體董事會、股東會審議,內部流程耗時會較長。若依托短期融資券發行,則內部審議簡單,但需外部評級,外部審議流程較長。因此發行方式需結合發行企業自身特點,根據實際需求對這兩種模式效率進行評估和選擇。
(二)資金投向和監管
資金回收后可以繼續放貸給符合條件的其他上下游企業。此外,若資金投向發行主體的關聯企業,則會有利益輸送嫌疑。
(三)用款企業準入標準
只需披露用款企業準入標準,比如與發行主體的合作年限、企業財務指標、年采購規模,具體根據發行主體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定。
(四)用款規模和期限
可由供應鏈票據發行主體與上下游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協商。為有效控制風險,發行主體可適當設定某些標準,比如與采購合同、銷售合同形成的應付賬款、預收賬款規模和期限相匹配。另外,用款期限還得和供應鏈票據發行期限相匹配。用款方式和利率具體可由票據發行主體企業、財務公司和債券主承銷簽訂募集資金專戶及資金三方監管協議,約定好三方的權責利,設定好募集資金賬戶監管頻率和供應鏈融資清單要求,確保募集資金專項賬戶封閉運行、用款企業符合主體要求以及資金投向合規。
(五)具體操作流程
1.用款人為發行主體下游經銷商。用款人為發行主體下游經銷商,基于合同約定向發行主體購買產品或服務,發行主體向其提品或服務,希望用款人能夠預付部分資金,約定預付款到賬后一定時間后發貨或提供服務。當用款人資金緊張時,主要通過向銀行存入部分或全額保證金,由銀行開具承兌匯票,然后用款人向發行主體支付票據;或直接向銀行或小貸公司申請流動資金貸款,然后向發行主體支付款項。用款人一般為中小企業,向銀行存入的保證金有限或信用能力不高,銀行開具票據規?;蛸J款規模有限,且融資成本昂貴。在供應鏈票據融資模式下,由發行主體向用款人提供供應鏈票據融資,操作模式與銀行、小貸公司基本相同,然后用款人將發行主體提供的貸款資金再加上自己的自有資金(相當于銀行保證金規模)支付給發行主體。因此用款人不僅保證了融資來源,避免了資金鏈斷裂,而且融資成本較低。用款人除了支付貸款外,還支付了自有資金,借款人棄貨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發行主體承擔的風險較低。此外,發行主體將獲得一定的利差(委貸利率減去債券利率),總體的利差收益可以有效覆蓋極少數的棄貨違約風險。更為重要的是發行主體通過向下游經銷商提供貸款可以增加其購買發行主體的商品或服務的積極性,帶動更多的經銷商參與進來,尤其是中小經銷商,幫助發行主體擴大市場份額。
2.用款人為發行主體上游供應商。用款人為發行主體上游供應商,基于合同約定向發行主體提品或服務。發行主體向其支付資金,一般會約定付款期到期后再付,據此用款人形成對發行主體的應收賬款。當用款人資金緊張時,一般會通過以應收賬款質押的方式向銀行、小貸公司申請貸款。用款人一般為中小企業,經常存在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難題,從而影響到其正常生產經營。在供應鏈票據融資模式下,由發行主體向用款人提供供應鏈票據融資,操作模式與銀行、小貸公司基本相同,因發行主體對用款人信用能力比較了解,風險較低,向用款人要求的貸款利率低于銀行貸款利率。因此用款人不僅保證了融資來源,避免了資金鏈斷裂,而且融資成本較低。與此同時,因供應鏈票據貸款與之對應的應收賬款規模、期限匹配(付款期到期后發行主體需支付資金給用款人),從而發行主體承受的風險較低,還能獲得一定的利差(委貸利率減去債券利率),此外還能加強對供應商的控制,確保上游供應的穩定性,實現用款人和發行主體雙贏。風險控制發行主體需嚴格篩選用款企業,一般宜選擇與其有直接且長期業務往來的第一層上下游供應或采購商,同時宜對其經營情況、信用和償債能力作充分評估。
[關鍵詞]融資困境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融資結構
融資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金的來源及構成,其實質是自有資金與借入資金的比例。企業的融資結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企業的規模、公司治理狀況、資金需求量的大小及外部融資環境等等。合理的融資結構能有效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融資難已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本文通過研究中小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資金需求,分析其融資結構特點,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提供依據。
一、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研究回顧
20世紀70年代,Weston&Brigham根據企業不同成長階段融資來源的變化提出了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該理論把企業的資本結構、銷售額和利潤等作為影響企業融資結構的主要因素,將企業金融生命周期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后來,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Weston&Brigham對該理論進行了擴展,把企業的金融生命周期分為六個階段:創立期,成長階段Ⅰ、成長階段Ⅱ、成長階段Ⅲ,成熟期和衰退期。該理論提出在企業各個階段的融資來源為:(1)在創立期,融資來源主要是創業者的自有資金,資本化程度較低;(2)在成長階段Ⅰ,融資來源主要是自有資金、留存利潤、商業信貸、銀行短期貸款及透支、租賃,但存在存貨過多、流動性風險問題;(3)在成長階段Ⅱ,除了有成長階段Ⅰ的融資來源外,還有來自金融機構的長期融資,但存在一定的金融缺口;(4)在成長階段Ⅲ,除了有成長階段Ⅱ的融資來源外,還在證券市場上融資,但存在控制權分散問題;(4)在成熟期,則包括了以上的全部融資來源,但投資回報趨于平衡;(5)在衰退期,則是金融資源撤出,企業進行并購、股票回購及清盤等,投資回報開始下降。其后,美國經濟學家Berger&Udell對Weston&Brigham的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進行了修訂,把信息約束、企業規模和資金需要量等作為影響企業融資結構的基本因素來構建企業的融資模型,從而得出了企業融資結構的一般變化規律,即在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隨著信息約束、企業規模和資金需要量等約束條件的變化,企業的融資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處于早期成長階段的企業,其外源融資的約束緊,融資渠道窄,企業主要依賴內源融資;而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可抵押資產的增加,資信程度的提高,企業的融資渠道不斷擴大,獲得的外源融資尤其是股權融資逐步上升。Berger等使用美國全國中小企業金融調查和美國聯邦獨立企業調查的數據,對美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進行檢驗證實了該理論。
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為解釋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特點提供了思路,但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是否符合該理論,目前國內有關學者多用實證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據國際金融公司(IFC,1999)在中國北京、成都、順德、溫州等地開展的一項針對民營企業的調查表明,我國民營企業不論處在哪個發展階段,其融資來源都嚴重依賴于內部融資[①]。而在《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研究》聯合課題組的《2005年中國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也顯示,目前中小企業首選的籌資方式中,利用企業積累的自有資金占比48.41%、通過銀行貸款來擴大生產規模占比38.89%,其它形式籌資占比不足13%,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進行融資僅占2.38%。這說了明我國中小企業多把內源融資作為首選的融資方式,而銀行貸款、發行股票或債券等外源性融資運用得極少。同時,張捷(2002)通過運用暨南大學“中小企業發展與支持系統”課題組的相關數據,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進行檢驗后認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的變化趨勢基本符合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特點及后果分析
綜合以上研究成果,筆者認為,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關鍵在于明確目前企業所處的成長周期?,F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發展很快,據統計,截至2004年底,我國共有中小型工業企業27.33萬家,但是,成長型企業僅占全部中小企業的比重只有6.2%,而在2006年底,中小板上市公司數僅為111家,總市值為2015.3億元,全年成交3071.55億元,僅分別占兩市總市值的2.23%和總成交的3.43%。同時,目前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主要體現在難以獲得金融機構的中長期融資?;谝陨咸卣鳎P者認為,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都處于創立期與成長期,其融資結構的特點表現為:一是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渠道單一,主要以內部融資為主,絕大部分是業主投資及企業的留存收益,外部融資所占的比重很??;二是中小企業在取得外部融資時,過分依賴債務融資,尤其是銀行貸款。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外部融資98.7%來自銀行貸款。以上兩點顯示了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活動中,無奈地選擇內源融資,過度地運用債務融資,特別是在發生小額短期資金缺口時尤其依賴銀行貸款、商業信用等方式來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這些特點一方面體現了中小企業的經營靈活性及與之相適應的融資靈活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金融抑制對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影響,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實行“所有制歧視”和“規模歧視”而造成的惜貸,資本市場高門檻的準入制度也使得中小企業只能更多地運用內源融資方式。
如前述相關的研究成果表明,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特點基本符合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但由于企業面臨的融資環境與國外的中小企業有所不同,企業文化也與歐美國家存在差別,因此,對于目前處于創立期與成長期的中小企業而言,其特殊的融資結構會使企業面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過多地依賴內源融資不利于公司治理結構的建立和完善,也無法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讵毺氐难?、親緣和地緣關系的中小企業往往更依賴業主的權威來管理企業,中小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緊密結合,決策權和管理權高度集中”(付文閣,2004),使得企業的監督機制不健全,用人機制缺乏激勵性,決策機制缺乏科學性,而長期以來中小企業忽視自身積累,存在“吃光分光”的短期行為,利用內源融資方式很難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二是過多地依賴金融機構貸款,尤其是民間非法信貸會使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居高不下的資產負債率會使企業的償債能力受到影響,企業的融資能力進一步惡化,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與大企業抗衡,阻礙其進一步發展。
調查顯示,銀行發放貸款最看重的三個條件是抵押物、盈利能力和企業信用。在這三個條件中,銀行對于中小企業缺乏可抵押物的情況其實非常了解,卻緣何不愿降低抵押物條件,通過考量盈利能力和企業信用去決定是否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呢?受調查的銀行普遍認為準確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規范的財務報表是商業銀行放貸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但遺憾的是目前中小企業財務混亂并已嚴重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放貸。很多中小企業隨意調賬,設置“多本賬”,分別對稅務、銀行等不同部門提供不同的報表,其財務報告的可信度極低,中小企業缺失了應有的財務信用,此時商業銀行如果通過中小企業財務報表所呈現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去判斷是否發放貸款,必將承擔巨大的風險,銀行從自身利益出發必然選擇實實在在的抵押物作為放款條件。誠然,撥開可抵押物缺乏這個表象,財務信用缺失才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深層次原因,且該深層次原因正在從多方面惡化著整個融資環境。其后果是:
1.致使貸款融資陷入惡性循環。銀行把放貸的條件集中在抵押物上,通過調查顯示,80%的金融機構選擇土地和廠房作為抵押物,考慮到技術更新、變現能力等問題一般不愿接受中小企業的設備作為抵押。然而大部分中小企業一方面由于發展規模的限制其資產結構中固定資產比例小,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無形資產占比高而固定資產占比小;另一方面由于它們的土地、廠房存在著證件不全等問題,或雖然有一些設備,但設備變現能力不強,抵押價值低,銀行不愿意接受,因此根本無法提供合適的抵押物。由此中小企業陷入了貸款融資的惡性循環:財務信用缺失、銀行看重抵押物、缺少抵押物、無法貸到款項、資金不足無法發展、無力購置可抵押資產、又無法貸到款項。身陷惡性循環無法自拔,中小企業融資變得異常困難。另外,一些優質中小企業也因此受到牽連,優質中小企業發展良好,財務規范,需要資金支持做大做強,但卻由于財務失信成風,不再信任中小企業,導致優質中小企業也難以獲取貸款,發展受限。
2.致使擔保機構不愿伸出橄欖枝。對照銀行的放貸條件,中小企業會出現三種情形:一是能提供相應的抵押物,二是只能提供部分抵押物,三是根本無法提供。調研數據顯示,333家中小企業中能夠提供廠房和設備抵押的企業僅有40%,說明第二和第三種情形的中小企業居多,即便如第一種情形能提供抵押物,銀行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抵押折扣率往往也設置得很高,導致許多中小企業無法獲取足額的信貸資金,此時亟需擔保機構提供擔保,放大信貸額度。然而值得關注的是,調查中發現“缺乏第三方擔?!蔽痪又行∑髽I融資困難的第三,說明要得到擔保機構的擔保并不容易;即使獲得了擔保,服務也有限,其擔保放大倍數較小,僅為1-3倍,遠遠低于國外10-20倍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擔保機構發展較遲且發展速度跟不上中小企業的發展,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中小企業財務信用缺失所致:由于缺乏擔保方面的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在擔保風險預警機制上,擔保機構普遍缺乏一套科學的風險識別與評估體系,對受保企業資信狀況的調查目前僅能借助于詢問訪談結果和被擔保中小企業的財務報告,然而中小企業財務信用缺失、財務報告可信度極低,擔保機構不可能依據不真實的財務報告做出真實、準確的評判。因此在政府尚未建立起必要的風險補償機制和再擔保機制之前,擔保機構從自身風險和利益出發,自然不愿意伸出橄欖枝為中小企業提供過多的擔保。
3.致使部分中小企業出現實業空心化。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不好、變數增多,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欠佳,特別是對于做實業的中小企業,在通脹的環境下,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融資成本上升,大幅壓縮了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依靠自有資金發展困難增加,最主要的貸款融資又因財務信用缺失難度加大,讓中小企業的實業經營舉步維艱,于是不少做實業的中小企業開始放棄低利潤率的實業,轉戰利潤率更高的房地產等投資炒作領域。調研中有一家東莞企業因為成本上升以及電荒,實施了生產收縮,僅僅維持企業生存,多余的資金用于投資工業用地,建成廠房出租,再利用建成的廠房向銀行抵押貸款,所獲資金再去購置物業,進入他們所認為的良性循環。然而,實業是經濟的根本,產業資本不斷流向資產領域或虛擬經濟,整個宏觀經濟的運行必將出現嚴重問題,一旦房地產市場出現問題,必將出現類似美國次貸危機的災難,給整個金融市場和銀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給整個本不寬松的融資環境帶來莫大的創傷,必將加大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二、中小企業財務信用缺失的動因分析
為了改善融資環境,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必須追根溯源找出財務信用缺失的動因所在。由于財務造假是中小企業財務信用缺失最主要的表現形式,為此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中小企業為什么要進行財務造假,二是中小企業為什么敢進行財務造假。
(一)中小企業財務信用缺失的直接動機中小企業為什么要進行財務造假?現實表明逃避過重的稅費負擔是當前中小企業進行財務造假的直接動機。北大國家研究院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小企業一半以上的利潤都被稅費侵占。中小企業需要繳納包括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流轉稅附加、印花稅、契稅等二十多種稅,且其稅負待遇不如外資企業,優惠政策不如大型企業,一些企業主反映,如果把各種隱性的、顯性的稅加在一起,企業的平均稅負在40%以上。除了稅以外,企業還要繳納名目繁多的各種費:教育附加費、水資源費、社會保險費、地方教育費、殘疾人就業金、公會經費以及工商、環保、衛生、質監、公安等眾多部門征收的各類行政性收費,據《中國經濟周刊》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向中小企業征收行政事業性費用的部門共有18個,收費項目有69個大類,子項目則有上千個,稅費之多讓中小企業難以接受。中小企業的發展經常陷入兩難的窘境:一方面整體經濟形勢不利、各種成本上升、利潤空間日益被壓縮,另一方面又背負著沉重的稅費負擔,可謂雪上加霜。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秦榮生也表示:在成本全面高企的背景下,繁重的稅費盤剝著中小企業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大量中小企業利潤“比刀片還薄”。因此,一方面為了生存想方設法從稅收中逃一點,由此很多中小企業從“出生”開始就尋求如何進行避稅和逃稅,在為稅務部門提供財務報表時,往往通過隨意結轉成本或直接轉移利潤的方式將企業的盈利下調至較低水平,減少納稅;另一方面,“比刀片還薄”的盈利必然影響銀行及擔保機構對其發放貸款和提供擔保,為了能得到銀行和擔保機構的眷顧,中小企業千方百計隨意調賬以提高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以上分析表明,在利潤微薄、稅負沉重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在為生存和發展掙扎,故通過財務造假,逃避納稅、提供“多本賬”迎合各方要求。
(二)中小企業財務信用缺失的間接推動力1.會計準則執行的隨意性。高質量會計準則是產生高質量會計信息的前提和保障,近幾年我國相繼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質量較高的會計準則并統一部署要求實施,其中有中型企業適用的《企業會計準則》和小型企業適用的《小企業會計準則》,目的是為了規范各種類型企業的會計核算,提供可信的財務報告,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相當一部分中型企業基于執行力不足、執行成本高等原因并未按規定實施《企業會計準則》,還是按照舊的一套財務制度進行會計核算,導致核算不規范,隨意性很強。部分小企業對《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內容不理解,部分小企業基于財會人員的能力、執行成本等問題無力執行??梢姟缎∑髽I會計準則》的執行情況不容樂觀,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僅能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面上??梢姡还苁侵行推髽I還是小型企業都未嚴格遵循相應的會計準則,會計核算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再加上相關政府部門出于資源限制等原因不能全盤跟蹤和監督數量如此之大的中小企業的準則執行情況,這為中小企業的財務造假提供了可能。2.注冊會計師審計失去了獨立性。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職業的靈魂,是注冊會計師審計保證客觀公正的基本前提,如果缺乏了獨立性,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及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告的可信度將大打折扣。目前由于注冊會計師行業競爭激烈,會計師事務所與客戶之間實行雙向選擇,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客源就是財源,為了留住客源謀取經濟利益,不惜對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聽之任之,對中小企業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設法滿足,甚至共同作假。注冊會計師審計非但未起到經濟警察的作用,反而助長了中小企業的財務造假之風。3.稅務等相關部門的監督不到位。中小企業進行財務造假時往往是心懷僥幸,筆者通過暗訪一些記賬公司和中小企業發現,有些中小企業在得知核算的稅前利潤較高時,為了逃稅,直接采用開“白條”的方式把利潤轉移,被問及為何不怕東窗事發,他們認為:首先,中小企業多如牛毛,而稅務等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限,被抽查的幾率不大;其次,調整利潤時只要抓準了稅務部門抽查的規律如利潤不能連續幾年調得太低或虧損,就不會招致稅務機關的檢查。很顯然,稅務等相關部門的監督范圍和力度不足,為中小企業進行財務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機。4.財務造假的違規成本太低。中小企業造假的背后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原因就是造假成本太低。譬如前述通過開“白條”轉移利潤的情形,如果被發現,也就追究罰款等行政責任,且罰款數額遠遠低于操縱利潤所獲利益,即使有些中小企業情節比較嚴重也能通過疏通關系,罰點小款后就不了了之。且看以“中國股市第一案”著稱的銀廣夏案,最后判決的結果是其董事長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總裁、財務總監、總經理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三萬至八萬元,與該案的惡劣程度相比,其懲罰力度實在太輕,根本沒有震懾力。對一個上市大公司造假的處罰尚且如此之輕,更何況對中小企業造假的處罰呢!懲罰力度不足,造假成本太低,基于成本效益原則,中小企業何樂而不為呢!毋庸置疑,以上四個因素結合在一起,已然成為中小企業進行財務造假、致使財務信用缺失的強大推動力。
三、中小企業融資的解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