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2: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微企業融資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從中央到地方,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備受重視。我國已陸續出臺多項鼓勵和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比如,銀監會去年3月下發《關于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提出了15條具體措施,明確以“提高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拓寬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為工作目標。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有關小微企業“稅收優惠”、“信貸支持”。中國人民銀行今年4月和6月實施了兩次定向降準,將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至新的水平。在有力政策的引導下,大型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不斷創新業務模式,增強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支持,加之小額貸款公司級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使得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二、小微企業融資“貴”依然嚴重
渣打銀行9月17日的“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顯示,8月份指數從59下滑至58.7,顯示當前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依然較為艱難。雖然從國內外實踐來看,小微企業融資是一個國際性的難題,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資金價格仍然較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2013年,我國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15%,美國、德國和日本分別為2.25%、3%和1%,由此簡單推算,我國資金價格是上述發達國家的2~6倍。
三、小微企業合力破解“難”與“貴”
關鍵詞:普惠金融 融資服務平臺 小微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3-253-02
一、當前實體普惠金融機構在破解小微企業融Y約束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小微企業融資約束問題受到的關注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普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力度的加強,截至2015年12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的貸款余額達到了23.4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3.90%,同比增長了13.3%。從該數據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約束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這主要得益于我國普惠金融體系的建立與不斷完善。然而,當前實體普惠金融機構尚無法完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問題,其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金融產品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匹配度不夠。小微企業對資金具有頻率較高、需求較急、時效性強等一系列特點,這就導致了其對實體普惠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服務需要專業化、特色化的極高要求。當前普惠金融為小微企業提供了一定量的有效融資,但其融資服務的針對性仍舊欠缺,容易造成普惠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與小微企業需求不匹配,小微企業無法獲得所需服務的問題。
2.實體普惠金融機構難以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悖論。在傳統融資方式中,融資利率、抵押品與擔保費用三個條件因素相互影響使得傳統金融機構不愿意為資產規模較小、無有效抵押品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因此金融市場很容易出現嚴重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導致小微企業融資的悖論無法有效破解,形成傳統金融機構不愿意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資金的惡性循環。當前實體普惠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過程中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實體普惠金融機構愿意以低門檻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二是實體普惠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時更傾向于先控制自身風險。當第一種情況出現時,小微企業可以以極少的代價獲得所需融資,但普惠金融因此承擔了更多的融資風險和融資成本,使得普惠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性不強,普惠金融無法成為一種長期有效的融資方式。而第二種情況意味著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無法有效降低、融資問題得不到很好緩解,這樣都導致小微企業融資悖論難以解決。
二、融資服務平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的優勢分析
由于實體普惠金融機構無法有效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融資服務平臺作為一種創新型金融的融資方式,為我國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有效地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難題。當前我國融資服務平臺的模式主要以平臺所擔任的角色及擔保模式分為以下幾種:
在眾多融資服務平臺中,以經過一次由“第三方擔?!毕颉叭!鞭D型的陸金所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接下來筆者將以陸金所為例,分析陸金所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難題的成功做法。陸金所是為借款人和投資者提供信息中介和投融資服務為目的,其累計貸款余額已達到1233逾億元。其運行模式的發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陸金所成功地引入平安集團公司旗下的擔保公司,對陸金所的平臺項目提供擔保服務,并實行“一對一”的對接模式,而不做資金池和期限錯配,實現有效地降低投資者風險的效果。同時,當借款人逾期80天未還款,平安擔保公司將會把此情況上報給央行征信系統,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記錄將被備案,這一模式提高了借款人的違約成本,有效控制了信用違約風險。2014年以后,因為相關政策限制,平安擔保公司的擔保金額遠超了10倍杠桿限制,使得其無法再繼續為陸金所進行擔保,而伴隨著陸金所推出了“穩贏-變現通”項目,陸金所逐漸進入了去擔?;瘯r代。這意味著相關項目,陸金所不再提供擔保,但與此同時也加速了借貸雙方的對接速度。為了與去擔保化相匹配,陸金所改變了“一對一”的模式,轉變為分散投資,即投資者可以將資金分散投入不同的項目,以最小化自身風險。陸金所也開始建立借款人審核及評級機制。通過分析陸金所,發現融資服務平臺優勢如下:
1.有效解決平臺與小微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減少小微企業的融資尋找時間。在小微企業申請融資過程當中,小微企業與提供融資資金的金融機構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而融資服務平臺的出現意味著我國金融服務開始走向大數據時代。融資服務平臺通過有效利用互聯網及大數據能夠很好地匹配借貸雙方,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融資門檻。陸金所等融資服務平臺作為中介機構存在,承擔了幫助借貸雙方尋找資本對手方的職能,減少了融資尋找的時間,使資本能夠更快速有效地循環起來,滿足了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急的要求,推動了小微企業的更好發展。
2.提高了融資服務的針對性。融資服務平臺在對借貸雙方進行對接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幫助小微企業選擇與其企業發展狀況及融資需求特點相匹配的借款方,且其產品的多樣化、定制化也為小微企業融資帶來更好的選擇。
3.有效解決小微企業在普惠金融融資過程中存在的融資悖論,降低普惠金融服務成本。實體普惠金融機構大多作為融資提供者,而使得其不得不在控制自身風險及幫助小微企業以低成本獲得所需融資這兩個選項中進行權衡,導致了融資悖論的產生。而融資服務平臺作為除借貸方之外的第三方存在,其內涵為中介方,盈利來源于服務費,其在幫助小微企業獲得融資的過程中并不需要犧牲自身利益,融資悖論自然不再存在。與此同時普惠金融的服務成本也相應降低,其可持續發展性也得到增強。
三、融資服務平臺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信息安全問題。融資服務平臺在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問題的同時,由于大數據、云計算的應用導致融資服務平臺難以有效保障小微企業的信息安全。說明融資服務平臺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過程中應注意信息安全問題。因為融資服務平臺為了控制信用風險,平臺會盡可能多及詳細的收集小微企業的真實信息,這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真實信息泄露、信息被打包出售、個人賬戶被盜等W絡信息安全案件層出不窮,這就要求融資服務平臺在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時,要加強平臺自身對于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構建信息安全保護體系,切實保護小微企業的信息安全。
2.風險控制問題。能否良好控制風險是融資服務平臺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在傳統融資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約束問題來源于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信任危機。融資服務平臺通過利用大數據有效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但仍舊不可避免有部分小微企業存在偽造信息、卷款而逃等行為。當這些行為出現時,融資服務平臺形象會遭受重大乃至毀滅性的打擊,在融資服務平臺興起初期,因此沒落或者倒閉的平臺不勝枚舉。因而,融資服務平臺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過程中,應建立有效、嚴謹的風險控制體系,在審核小微企業信息時,應切實落實小微企業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以保證融資服務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和有效破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難題。
四、結論
本文分析了以陸金所為例的融資服務平臺的運行模式,并分析融資服務平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的獨特優勢。融資服務平臺作為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以金融中介形式有針對性地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所需的融資資金。融資服務平臺從借款人轉變為中介人,在有效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也給予了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可能。同時,融資服務平臺能夠以低成本地針對性、多樣化的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解決了實體普惠金融機構難以解決的問題。當然,在利用融資服務平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過程中要注意信息安全問題和風險控制問題。
[基金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年度項目“普惠金融有效降低湖南省農戶融資門檻研究”(15YBA194);湖南省教育廳項目“農村普惠金融減貧的作用機理與影響因素研究”(16C0793);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立項項目“湖南省農村普惠金融的減貧效應研究”(GLX172);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普惠金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問題研究”((G)SCX1610);湖南省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普惠金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問題研究”(SCX1610)。]
參考文獻:
[1] 曹佳琪,羅荷花.普惠金融緩解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約束的效果分析[J].經濟論壇,2016(11)
[2] 黃子健,王.大數據、互聯網金融與信用資本: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悖論[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5(1)
[3] 熊泉.P2P網貸去擔?;瘑栴}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 羅荷花,李明賢.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約束問題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6(6)
(作者單位: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 湖南長沙 410128)
關鍵詞:廣東省中小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困境;制度安排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1-0079-03
引言
英國的麥克米倫是正視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第一人,他在1931年提出了“麥克米倫缺口”,自此各國政府都試圖通過各種制度安排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歐美和亞洲各國都把中小微企業作為促進經濟增長、改善產業結構、創造就業機會、合理配置資源、穩定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美國把中小企業稱為“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日本政府認為中小企業構成了日本經濟的基礎。在新加坡,中小微企業被視為國家的“命根子”,為國民創造了70%的就業崗位。這些發達國家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了完善的融資環境和融資制度。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曾在2013年表示,廣東省中小企業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增加值占全省增加值總量的51%,稅收收入占全省89%,中小企業在廣東省的經濟增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國中小企業一直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瓶頸,在此背景下,2015年9月1日,在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中央財政將出資150億元,用以吸引民營和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共同參與,建立總規模為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因此,廣東省應該在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制度背景下,為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制度支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
影響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的因素有很多,但制度因其特殊性在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各種制度因素影響著中小企業的生產成本、組織成本和交易成本,尤其對“幼稚產業”來說更是如此,制度安排最終決定了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大小和發展進程。在歐美發達國家政府通過法律法規、財政貨幣政策、金融體制、民間融資體系等制度安排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體制?;诖?,廣東省地方政府可借鑒國外中小企業融資制度安排的成功經驗,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理論概述
制度經濟學家諾思認為,制度創新是一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因。在已有的制度下,當潛在的獲利機會不能被充分利用時,就面臨制度變遷的時機,成功的制度變遷通過產權的重新安排來降低交易成本、組織成本和生產成本,諾斯以美國為例驗證成功的制度變遷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并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
按照制度變遷的主體分類,可分為強制性制度變遷和誘致性制度變遷。誘致性制度變遷的主體是個人或群體,在有獲利機會時自發形成的主動的制度變遷。而強制性制度變遷的主體是國家,國家的代表就是政府(地方政府)。作為權利機構,政府(地方政府)在提供強制性制度變遷時,可利用強制力和“暴力潛能”等方面的優勢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快的速度推進制度變遷,降低制度變遷的成本。但這需要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政府(地方政府)在實施壟斷地位、提供制度供給時,應該是明智的、理性的,能夠帶來帕累托改進,能讓資源得到更優配置。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而信息不對稱是市場的常態,由事前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和事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道德風險導致銀行謹慎對待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從而出現“慎貸”“惜貸”,甚至“不貸”現象,使得優質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導致整個信貸市場資金配置不合理,這在理論研究領域和現實生活中都得到廣泛的認同。即使銀行提供貸款,也需要有相應的抵押物,而中小企業缺乏優質抵押物,金融機構經常因抵押物不符合要求而拒絕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
廣東省中小企業在融資中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渠道狹窄已達成共識,因此,現階段誘致性制度變遷的制度供給主體很難自我形成,即便形成,也需要漫長的時間。而對中小企業發展來說,只是一味等待的話,時間成本過高,而且很可能錯過中小企業發展的黃金階段,導致機會成本過高。鑒于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和解決該問題的迫切性,要強調強制性制度供給的創造,通過地方政府的強制力和“暴力潛能”來盡量降低制度變遷的成本,而不是等待誘致性制度變遷主體的自然出現?;仡櫸覈嗄甑慕鹑隗w制改革,在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分業監管的體系下,我國的融資制度變遷大都采用了政府(地方政府)提供的強制性制度變遷。
因此,廣東省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政府公信力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若有了政府的信譽擔保,國有商業銀行或者私有銀行才會向“幼稚期”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正是“銀行―政府―企業”這樣的契約關系可以降低潛在的風險,政府(地方政府)以信譽資本承擔了風險的轉移成本,節約交易成本。政府提供制度供給的主要目的是為減少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過高的障礙,從而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市場的形成,實現資本的有效配置。同時,政府購買是宏觀調控中重要的財政政策之一,政府采購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是各國政府最常采用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方式之一,廣東省地方政府也可逐步建立這一制度,在政府購買中可給中小企業劃出一定的比例,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需要明確的是,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中,其提供的制度安排是對市場失靈的彌補,是通過政府的信譽,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補充和擔保,降低風險成本,政府是市場的有益補充,而不是取而代之。
二、中小企業融資制度安排的國際比較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環境、制度體系等方面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通過制度安排給中小企業提供寬松的融資環境。尤其在20世紀70年代后,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李斯特的“幼稚產業保護理論”影響到很多政府制度的實施,許多國家都認識到中小企業的發展對整個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紛紛制定法律法規,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及發展進行大力扶持。
(一)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各種扶持制度
美國國會在1953年通過了《小企業法案》,該法案確定了中小企業的法律地位和政府對小企業的基本政策及管理措施,同時,美國還通過了《聯邦政府采購法》《小企業創新法》和《機會均等法》等扶持中小企業的法律。日本政府自1949年以來,先后制定了30多部有關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1963年的《中小企業基本法》被稱為中小企業憲法,日本政府又陸續制定了《中小企業現代化資金扶持法》《中小企業金融公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來保障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新加坡政府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沒有相關的法律,但制定了很多方案、計劃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如《小企業融資方案》《小企業技術協助方案》等,并在2000年制定了《新加坡中小企業21世紀十年發展計劃》,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另外,新加坡政府還采取鼓勵大企業承包和訂購中小型企業的零部件產品的措施,協助中小企業發展。
(二)建立政策性銀行或信用擔保機構
美國政府認為“保障個人獨立經營的機會可導致國家的繁榮”,小企業被認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但同時又是社會就業和技術革新的主體,近年出現的耐克、英特爾、微軟等全球知名企業都是由小企業發展起來的,因此,美國政府制定了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美國設立中小企業管理局(SBA)為符合規定條件的小型企業提供高達90%的貸款,同時,“美國進出口銀行”也向小型出口企業提供信用及風險擔保。日本政府在1953年由政府全額出資設立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主要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提供再擔保服務。日本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民間金融機構積極參與,風險共擔,擔保與再擔保相結合的信用擔保體系。新加坡政府的經濟發展局于1976年通過“小型工業資助計劃”,對中小企業給予優惠的信貸政策,由政府劃撥出固定的資金款項給參與計劃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再由他們低息貸給中小企業。新加坡政府為大量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僅在2009年國際金融風暴時,就為14 252宗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涉及貸款金額高達60億新元。
(三)實行稅收優惠
根據美國稅務法規定的“S類”股份公司,股東人數不超過35人的中小企業可以不繳納公司營業稅,僅由股東私人業主和合伙企業的股東按“流經原則”繳納個人所得稅。美國政府通過“S”公司的形式,基本上免掉了企業所得稅。日本在稅法上對中小企業實行特別措施,明確規定減少中小企業的法人稅率,還推出了“天使稅制”,對符合條件的風險企業在投資時和獲利時給予稅收優惠。新加坡只有企業利得稅,分紅免稅,企業盈利的第一個10萬新元三年內免征,并根據每年國內外的形勢,政府還會為企業提供不同折扣。新加坡政府為小微企業相關優惠政策審批大開“綠色通道”,力求讓小微企業用最簡潔的程序獲得最多優惠。據《聯合早報》2014年11月5日報道,由于新加坡政府積極提供援助、津貼和稅務上的優惠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被評為2013―2014年最親中小企業的國家。
三、完善制度安排是破解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鍵
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采取各種制度支持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廣東省地方政府應該充分學習借鑒這些國家的成功經驗,進行必要的制度創新,加大地方政府制度供給的力度,從根本上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環境和制度安排。
(一)完善法律法規,確保中小企業地位
我國已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對中小企業專門立法,初步構建了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但該法案存在立法層階過低,法律規定較為籠統,現實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為了能在融資方面給予廣東省中小企業更多的法律法規支持,建議廣東省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形成完善的中小企業管理和服務的法律法規體系,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金融支持與稅收政策上將中小企業與國有大型企業置于公平競爭的地位,提高中小企業的經濟地位,為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盡快構建信用擔保體系或再擔保體系
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是世界各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國際通行做法,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資本一般來自政府補貼和金融機構分擔的資金。廣東省地方政府也應從宏觀調控出發,借鑒國外經驗,由財政出資設立政策性的貸款擔保機構,并可考慮探索建立由地方政府出資的支持本地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公司以及再擔保機構,為擔保貸款提供再保險,盡量解決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的“道德風險”及“逆向選擇”。目前,廣東省的擔保體系在再擔保機制領域仍然是空白,對于經濟發展高速的廣東省來說是十分滯后的,而且缺乏再擔保機制的擔保體系功能會因此被大大削弱,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廣東省要大力發展中小商業銀行,鼓勵廣東省內的商業銀行設立中小企業信貸部,由專人辦理此類業務,從而為中小企業提供專門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和產品。
(三)進一步落實稅收優惠
“小微企業”是中小企業主要組成部分,自2012年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范圍,將小型微利企業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但目前,由于“小微企業”存在數量多、規模小、投資少、分布分散、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不真實、財務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導致國家稅收政策不能很好落實。因此,廣東省政府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作用,保證國家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在增值稅方面,落實國家關于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稅收優惠政策,也可以財政貼息的辦法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發放,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力度,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完善的制度安排。
結束語
廣東省地方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借鑒了國外政府對中小企業提供的制度安排,印發了大量地“意見”“通知”,如《關于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意見》(粵府[2012]17號)《印發廣東省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粵府[2012]52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專業鎮中小微企業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粵府[2012]98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創新完善中小微企業投融資機制的若干意見》(粵府[2015]66號)等,通過這些文件可以傳遞出一個強信號,就是廣東省政府確實想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制度安排,但怎樣才能讓制度安排落到實處,是未來要著力解決的關鍵問題。
參考文獻:
[1] [美]道格拉斯?C.諾思.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M].陳郁,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224-330.
[2] 柯武剛,史曼飛.制度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24-32.
[3] 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2,(9).
[4] 張華賓.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制度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20).
[5] 張雪梅.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制度性缺陷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6] 孟輝.廣東省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Financial Predicament for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U Hua-ying1,2
(1.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China;
2.Zhaoqing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Xijiang river,Zhaoqing 526061,China)
摘要:本文從籌資者、金融機構兩個角度出發,運用資本結構理論、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小微企業信貸理論對小微企業的融資選擇進行了分析。資本結構理論以及新優序融資理論主要側重于定量研究;而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則更側重于動態定性分析,從動態的角度解釋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最優融資源;麥克米倫缺口、信貸配給說和關系貸款說則從金融機構的角度分析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微企業 融資理論 融資選擇
近年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表明,商業銀行信貸融資對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而言,仍然是最簡單、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外部融資方式,在所有外部融資中所占比例最高。目前,小微企業融資信貸的理論較為分散,尚未形成一個體系學科,而且目前專注于研究小微企業信貸融資理論的文章較少。本文綜合運用資本結構理論、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小微企業信貸理論對小微企業信貸融資問題進行梳理,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一、資本結構的MM理論及其延伸理論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長期資本來源的構成和比例關系。從理論溯源上來看,資本結構理論主要是運用微觀定量的方法來研究企業的融資決策。
(一)MM理論?,F代資本結構研究的起點是1958年,學者莫迪利阿尼Modigliani和米勒Merton Miller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了論文《資本成本公司財務與投資理論》,該文基于完美資本市場的假設條件,來說明資本結構(企業長期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按照是否考慮企業所得稅,MM理論分為“無稅MM理論”和“有稅MM理論”。
1.無稅MM理論。
命題I:在不考慮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無論企業是否有負債,企業的資本結構與企業的價值無關。在這種情況下,說明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與其資本結構無關,僅取決于企業的經營風險。這個結論就是著名的“資本結構無關論”。其表達式為:
VL=EBIT/K=VU=EBIT/K
式中,VL為有負債企業的價值;VU為無負債企業的價值;EBIT為企業永續的預期收益;K為有負債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K為既定風險等級的無負債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
命題II:有負債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隨財務杠桿的提高而增加,即企業權益資本成本隨負債程度的增大而增加,其表達式為:
K=K+風險溢價=K+(D/E)×(K-K)
式中,K為有負債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K為無負債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Kd為稅前債務資本成本;D為有負債企業的債務市場價值;E為其權益市場價值。
2.有稅MM理論。基于考慮企業所得稅條件下的MM理論,最顯著的特征是說明債務利息抵稅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命題I:有負債企業的價值等于具有相同風險等級的無負債企業的價值加上債務利息抵稅收益的現值。由于債務利息可以稅前扣除,形成了抵稅收益,相當于增加了企業的價值。其表達式為:
VL=VU+T×D=VU+PV(利息抵稅)
式中,T為企業所得稅稅率,D為企業的負債數量,T×D又稱杠桿權益。
命題II:有負債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等于相同風險等級的無負債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加上與以市值計算的負債與權益關系成比例的風險報酬。其表達式為:
K=K+風險報酬=K+(K-K)(1-T)(D/E)
1977年,Merton Miller進一步提出了同時考慮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資本結構模型,他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個人所得稅會降低無負債公司的價值。其表達式為:
VL=VU+[1-(1-T)(1-TS)/(1-TD)]D
式中,Ts為個人所得稅稅率;TD為債券所得稅。
(二)資本結構的其他理論。MM理論的觀點與當時理論界的主流觀點相矛盾。因此,該理論一經發表就受到了激烈的批判。雖然該理論的一系列基礎假設在現實中難以成立,但是它顛覆了原有理論研究的慣性思維,為分析企業融資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此后,理論界學者在MM理論的基礎上不斷放寬假設,從不同視角進行了大量研究。
1.權衡理論。權衡理論通過放寬MM理論完全信息以外的的各種假定,考慮在財務困境成本、稅收、成本分別存在或共同存在等條件下,資本結構如何影響企業市場價值。該觀點對MM理論的修正意義在于,指出負債為企業帶來利息抵稅收益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陷入財務困境的成本。
Robichek(1967)、Mayers(1984)、Kraus(1973)、Rubinmstein(1973)、Scott(1976)等人都對權衡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考慮了財務困境成本現值和成本現值的影響后,其表達式擴展為:
VL=VU+T×D-FPV(預期財務困境成本的現值)
1984年,Bradley提出了“靜態權衡模型”的標準表達,包括考慮稅收優惠的破產成本權衡模型,并涵蓋債務的成本觀點和非違約狀態中非債務矛盾的潛在損失。Kane和Schwartz是最初考慮“動態權衡模型”的學者。在2006年,Frank和Goyal代表性地闡述了“動態權衡模型”的中心思想。權衡理論有助于解釋一些企業債務的難解之迷,如為什么有的企業負債比例很低而不充分利用負債抵稅收益?為什么不同行業間企業權益杠桿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
2.理論。1976年,Jensen和Meckling提出了理論。在資本結構的決策中,不完全契約、信息不對稱以及契約關系方之間的利益沖突將影響投資項目的選擇,引起投資過度或投資不足的問題,導致發生債務成本。由企業債務引發的成本和收益的變動,最終都會反映在企業價值上。理論得到了理論界的廣泛認可,因為它充分論證了單一依靠債權融資或者股權融資是行不通的,合理的資本結構應該是兩者的合理搭配。在綜合考慮了企業負債的成本和收益后,資本結構的權益模型可以擴展為:
VL=VU+T×D-FPV(財務困境成本現值)+ FPV(債務成本)- FPV(債務收益)
3.優序融資理論。1984年,Mayers提出了優序融資理論,最早將信息不對稱理論與融資結構聯系起來,改變了過去主要從稅收、破產成本角度出發的研究視角。該理論認為,由于投資者和被投資企業存在信息不對稱,因此采用股權方式融資的企業通常都會被公眾認為發展前景不佳。因而,每增發一次新股都可能造成企業股票價格的下降。從而推斷出企業籌資時對不同籌資方式選擇的順序偏好:當企業存在融資需求時,首先選擇內源融資,其次選擇交易成本較低的債務融資,最后選擇股權融資。優序融資理論解釋了當企業內部現金流無法滿足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總投資的資金需求的時候,更傾向于債務融資而不是股權融資。但該理論只是考慮了信息不對稱與逆向選擇行為的影響,來解釋企業籌資時對不同籌資方式選擇的順序偏好,并不能解釋現實生活中所有的資本結構規律。
4.其他延伸理論。近年,資本結構理論得到了不斷發展充實,更多的影響因素被陸續添加進來,代表性的包括信號傳遞理論、激勵理論、控制權理論、市場時機理論等。同時資本結構的研究更多與其他學科的研究結合起來,包括行為經濟學、法學、信息學等。一些關于企業融資的創新理論陸續被提出來,如馬爾科姆?貝克、約書亞?科沃爾和杰里米?斯坦(2007)提出了投資者行為慣性理論,并且實證分析了這種慣性如何影響企業的融資方式。
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理論界有了更多的共識,即從長期角度來看傳統的資本結構理論更符合實際情況。艾拉?凱漢和謝里丹?蒂特曼(2007)提出,“通過研究企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數據(包括現金流、投資數量和股票價格的變化)與公司資本結構變化的相互關系”,并發現“這些數據的變化與權衡理論所預言的資本結構目標相吻合”。
二、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資本結構理論
以MM理論為代表的資本結構理論主要側重于定量研究,而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資本結構研究則更側重于動態定性分析,從動態的角度解釋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最優融資來源。企業生命周期是企業的發展與成長的動態軌跡。從企業融資的角度,可以把企業的成長過程分為幾個階段。隨著人們研究的深入,逐步形成三個階段、四階段、五階段、六階段、十階段等不同的觀點。比如一種四階段說將企業劃分成種子期、導入期、成長期和成熟期。
1970年,Weston和Brigham根據企業不同成長階段融資來源的變化,提出了企業金融生命周期的假設,將資本結構、銷售額和利潤等作為影響企業融資結構的主要因素,將企業金融生命周期分為六個階段(見表1)。
三、小微企業信貸理論
目前國內外的實踐表明,商業銀行是小微企業外部融資的主要提供者。很多學者從宏觀和微觀方面對此展開研究,形成了包括麥克米倫缺口、金融抑制、信貸配給說和關系貸款說在內的一系列理論。
(一)麥克米倫缺口。1931 年,麥克米倫成立的“金融產業委員會”在向英國國會提交的《麥克米倫報告》中提出,在英國的金融制度中存在著小企業融資壁壘:小企業即使可以提供擔保,也難以獲得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在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和銀行的貸款供給之間存在一個很大的缺口,后來該缺口被命名為“麥克米倫缺口”。隨后,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受到了學者的長期關注,英國學者Ray和Hutchinson認為,產生缺口的原因分為兩種:一是由資金的可得性問題導致的資金缺口;二是由融資成本過高導致的資金缺口。趙江和馮宗憲指出還存在第三個原因,融資時限造成的融資約束。
(二)金融抑制。實證研究表明,世界各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麥克米倫缺口”問題。Mckinnon發現在發展中國家這種缺口尤為明顯。在發展中國家,市場機制通常不夠完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政府把廉價的信貸資金通過正規的金融體系配給給政府希望優先發展的部門。這導致很大一部分企業無法從正規的金融系統獲取融資,這部分企業只能依賴內部融資或從非正規途徑的民間金融市場獲取外源性融資,人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金融壓抑”。
(三)信貸配給。眾多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為,從微觀層面上看,銀行與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是造成金融機構不愿意給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原因。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安德魯?維斯(1981)在《不完全信息市場中的信貸配給》中指出,由于借貸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很難從千差萬別的各類貸款申請中有效分辨哪些借款人確實有能力及時償還借款,哪些借款申請人有違約風險,哪些借款人屆時根本沒有還款能力,這就會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產生。為了降低風險,銀行會把利率降低到均衡利率以下,鼓勵資信高的企業進入,將資信低的企業限制在外,這種現象被稱為“信貸配給”。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通過一定的“信貸配給”制度來實現競爭情況下的均衡狀態。
從上述分析可以推斷出:由于市場上各種類型的借款者的資質情況各不相同,當信息不對稱情況存在時,必然有一部分借款人因為信息不能有效傳遞,而導致金融機構的不認同,無法從金融結構獲得借款,盡管他們可能仍然能達到金融機構的放款要求、甚至愿意承擔更高的資金成本,這種現象被稱為“界定現象”。所以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提出貸款需求時,對小微企業持審慎態度,甚至不得不放棄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的正常信貸需求。因此,關于小微企業“信貸配給”的問題是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理論的重要部分。
布拉滕施佩格(1978)進一步明確了“均衡信貸配給”的定義。希爾德加德?惠特(1983)在斯蒂格利茨和維斯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擴展了信貸配給模型理論。貝斯特(1985)對抵押品的用途進行了深入探討,泰勒爾(2001)通過研究指出,當道德風險存在時,借款主體自有資本的大小可以決定其借款能力大小。
(四)關系貸款學說。美國學者Berlin和Mester將銀行的借貸方式分為兩種類型:“交易型貸款”和“關系型貸款”?!敖灰仔唾J款”多為一次性或短期交易行為,信用需求不會反復發生。交易所依據的是企業的“硬信息”,比如財務報表、抵押品的質量和數量、信用得分等,這些信息易于表達、量化、方便傳遞?!瓣P系型貸款”是以銀行對借款人保持密切監督、銀行重新談判和雙方隱含長期合約為基本特征。依據企業的“軟信息”(比如業主個人能力、性格、口碑、品行、企業行為信譽等)對客戶的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進行分析。這些信息也稱為意會信息,具有強烈的人格化特征,難以量化和傳遞。
“關系型貸款”作為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手段,有助于解決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減少抵押要求。因此,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研究。如米切爾?彼得森和拉詹(1994)與青木昌彥(2001)都指出,為了滿足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一些金融機構也發展了一種區別于傳統銀行信貸審批模式的“關系融資”的特殊融資模式。這種模式,注重通過考察中小微企業的“軟實力”,來決定能否發放貸款。雖然如何判斷軟實力的高低存在中小微企業的相關信息碎片化、獲得方式多樣化、求證難度大、溝通渠道不暢通等問題,但是借貸雙方通過深入交流和信息的不斷積累,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艾倫?伯杰和格利戈里?尤戴爾(2002)指出,金融中介機構內部將會產生一個問題:放貸員工通過與中小企業長期直接接觸,獲得了大量的企業軟信息,但卻難以從放貸員工有效地傳遞給機構的管理層或者所有者;而小型的金融中介機構因為具有較扁平化的管理結構,員工和決策層之間不會間隔太多級別限制,所以它們在關系型信貸中會產生較小的成本。金融機構通過獲得中小企業的“軟信息”,并建立起有效的基于“軟信息”的評估和判斷體系,從而突破傳統的基于財務報表分析和抵押物價值的信貸審批模式,可以幫助中小企業能夠獲得金融機構貸款,同時降低他們的融資成本。
資本結構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進而影響小微企業融資效率。合理的資本結構有利于提高企業價值、提高企業融資效率。在資源總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籌集經營發展所需的資金,是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企業的共同任務。采用科學的資本結構,合理地進行資本成本與資本收益間的權衡,將有利于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X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14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
Abstract: Small micro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rket economy,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all small micro enterprises. It is an important force of promo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main carrier of job enlargement. However, small micro enterprise is the vulnerable groups, and it has difficulties in project financing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mall micro enterprise project financi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definition of small micro enterprise, analyzes the causes, putting reference for small micro enterprise project financing.
關鍵詞: 小微企業;項目;融資
Key words: small micro enterprise;projects;financing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3-0160-02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小微企業數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據統計部門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12月,全國在工商管理部門注冊的小微企業數量已突破四千萬家,對GDP的貢獻率達到65%,提供了4800萬個就業機會。小微企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成為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增長的重要基石。然而,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人力資源成本的增加,小微企業項目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加之融資渠道單一,銀行授信額度有限,小微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機,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分析小微企業項目融資困難成因,有效解決小微企業項目融資困難,對于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小微企業的定義
結合我國工信部等四部委對小微企業的界定,在多位學者對小微企業的分析及其給出的小微企業定義的基礎上,本文認為,小微企業指員工數量較少,生產規模很小、擁有資產很少、經營存在不確定性很大、抵抗風險能力極低、技術很弱的企業。工業企業員工總數低于100人,資產總額低于3000萬元,年納稅總額低于30萬元屬于小微企業;非工業企業員工總數低于80人,資產總額低于1000萬元,年納稅總額低于30萬元屬于小微企業。
2 小微企業項目融資困難成因分析
小微企業項目融資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小微企業自身因素、銀行信貸政策因素以及服務機制不健全因素三個方面。
2.1 小微企業自身因素 ①抵御風險能力弱。小微企業擁有的資金少,生產經營規模很小,抵抗風險能力不足,缺少可用于抵押的資產,很難達到銀行等信貸機構的信貸準入條件。②管理人才匱乏。管理人才匱乏,通常由業主一人構成企業的管理層,缺少完備的公司治理結構,導致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存在較大的風險,容易發生決策失誤。而且一旦業主因故未能發揮其作用,企業將產生運營困難,這是我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③產品科技含量低。小微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小微企業項目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具體表現為資源性粗加工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趨同產品多、優特產品少、低端產品多、高科技產品少的“三多三少”。
2.2 銀行信貸政策因素 ①信貸準入機制不利于小微企業項目融資。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銀行等信貸機構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增加對于信貸風險的防范,出臺的信用等級評定標準不利于小微企業資信評估,小微企業信貸準入門檻提高。同時,信貸審批權限上收,造成貸款審批鏈條長、耗時費力,不能滿足小微企業項目上“短、平、快”的資金需求。②信貸投向不利于小微企業項目融資。我國連續兩年來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銀行等信貸機構的信貸政策更加傾向于“抓大放小”,信貸投向的重點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大城市、大企業和大項目,導致信貸投向集中度日漸提高,對小微企業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有減弱的趨勢。③抵押擔保方式限制了小微企業項目融資。因小微企業資金規模很小,可用于抵押擔保的資產很少,難以滿足銀行等信貸機構放貸要求。且辦理抵押擔保對于小微企業費用大、手續繁瑣,額外增加小微企業項目融資成本。④責任人考核機制打擊了信貸人員的積極性?;诮档托刨J風險考慮,銀行等信貸機構普遍實行對不良貸款第一責任人制度、終身責任制度、薪酬與不良貸款比例掛鉤制度等,這種考核機制使得信貸人員在拓展市場時優先考慮風險小的大企業、大項目,抑制了對小微企業項目的信貸投入。
2.3 服務機制不健全因素 ①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小微企業項目融資難,關鍵在于擔保難,雖然我國融資性擔保公司眾多,但與小微企業的的數量相比較,擔保公司能力有限,難以滿足眾多小微企業的貸款擔保服務需求。②信息共享機制滯后。小微企業信息零散地分布在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銀行等信貸機構難以獲得全面的信息,難以對小微企業項目、個人做出全面的資信評估,對小微企業項目前景難以把握。
3 小微企業項目融資途徑
3.1 政府方面 ①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政府部門應當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引導、扶持當地特色經濟發展,增加小微企業產品的增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同時應培植壯大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頭作用,抱團取暖,加強小微企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共渡難關。②完善擔保體系,架設合作橋梁。一是要建立小微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發揮為小微企業項目信用貸款擔保的主心骨作用,并且應有政府的積極參與。二是要強化擔保機構自身的自律,使之真正成為政府、小微企業、銀行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三是建立小微企業信息系統,并逐步實現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為社會及時了解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與信用狀況提供權威的數據源。四是構建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風險分擔機制。③政府要積極關注企業發展,積極支持小微企業項目融資。一是建立投融資機構小微企業項目貸款風險補償制度。財政部門應視財力情況逐年擴大小微企業項目貸款風險補償金規模,對金融和投融資機構的小微企業項目貸款給予風險補償。二是建立重大項目融資配套支持體系。對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基礎建設項目,通過融資平臺提供資本金支持彌補經營和建設主體資本金不足,為金融和投融資機構貸款提供配套支持。三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通過推進小微企業上市、引導企業發行債券、鼓勵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公司和產業基金等多種形式,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努力構筑具有區域特點的融資市場體系。
3.2 企業方面 小微企業要將企業做大做強,就要立足長遠,著眼未來,不能只顧眼前,甚至為了項目資金弄虛作假,尤其是生產性企業,要拿得出自己的拳頭產品,努力提高產品競爭力,企業才會有長久生存的機會,任何銀行都不會對一家沒有任何發展前途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同時,小微企業要規范管理,尤其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隨時能提供規范、誠實的財務報表。誠信納稅,小微企業項目資金運行軌跡清晰,現金流能準確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①加強內部管理。小微企業應當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大力引進懂業務、善管理的優秀人才,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財務費用,提高經濟效益。樹立誠信意識,提高自身信用度,增強銀行貸款吸引力。②提高財務真實性。小微企業要嚴格執行會計、財務方面法律法規,認真編制財務報表,如實反映企業財務信息,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使銀行能夠充分了解企業真實情況,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③調整發展戰略。小微企業應當在市場準入時找準定位,從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行業,選擇好項目、具有市場前景的產業,同時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
3.3 銀行方面 從銀行層面來說,必須多研究上級行政策,結合本地企業實際情況多研究如何變通,站在企業的角度多為企業著想,為企業做好實實在在的服務。①完善服務體系。銀行等信貸機構要加大設立和改造專門從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專營機構的力度,尤其是專門服務于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專營機構。中小金融機構應強化重點服務小微企業、社區、居民和“三農”的市場定位。銀行業機構應積極探索適合小微企業項目資金需求特點的服務手段和方式,提高小微企業項目信貸支持效果。②創新金融產品。一是在傳統的信貸品種外,應推出動產抵質押、倉單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貸款新品種。二是針對小微企業購買原材料或其他期限較長的小額資金需求,應提供整貸零償方式的貸款。根據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短、平、快”特點,在符合相關政策規定前提下,提供循環貸款方式,可以一次核實、多次提款、隨時歸還,額度循環使用。三是還可提供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服務,為小微企業提供更為便捷的結算、咨詢、財務顧問等金融服務。③合理定價機制。銀行等信貸機構要在充分考慮小微企業承受能力和生產經營狀況基礎上進行貸款利率定價,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對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盡量少上浮,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費,禁止搭售金融產品,不得強求小微企業購買各類理財、保險、基金等。
4 結語
解決小微企業項目融資難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關鍵是協調好企業、銀行等信貸機構和政府三者之間的經濟關系,建立健全面向小微企業項目融資的金融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積極推動小微企業融項目資渠道多元化、方式市場化、手段規范化和結構合理化。
參考文獻:
[1]馬勝祥.論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出路[J].農村金融研究,2012(4):5-10.
[2]韓楊.小微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研究[J].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12-13.
關鍵詞:村鎮銀行;小額信貸模式;信貸模式比較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面向小微客戶的創新型信貸融資模式探析――以村鎮銀行為例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4日
一、引言
隨著國家鼓勵創業政策的實施,現今涌現出大量小微型企業,但小微型企業創立之初的融資問題是一大難題。傳統的銀行信貸模式表現出擔保要求高、審核門檻高的特點。在這種社會壓力下,各地村鎮銀行出現了創新型信貸融資模式。該模式針對小微型客戶“短期融資、貸款頻率高、資金需求時間急”的特點,采取“簡單、方便、快捷”的辦法,無需抵押物,依據客戶的資金與經營情況,設計合理的信貸方案,包括額度、擔保、還款方式等都有靈活的搭配,有效地解決了小微客戶無固定資產抵押、融資難的問題,這種創新型信貸融資模式被很多銀行、企業、個體所關注。本文從創新性信貸模式的特點及客戶對該模式的評價等角度分析,總結小微客戶融資需求特點,以便為小微客戶提供金融供給、進行金融創新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小微客戶對創新型信貸融資的認識及其融資情況調研分析
(一)調研情況。為了解各地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的具體貸款發放模式及貸款業務的運作效果,我們走訪了山東、黑龍江、新疆等地的商業銀行及村鎮,實地探究各類信貸模式,同時,向各地的小微客戶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小微客戶對創新型信貸模式的看法,作為后期論文的數據分析,我們在2015年7月25日至2015年5月20日走訪了山東、黑龍江、新疆、北京等地的村鎮銀行,了解各銀行的貸款模式及貸款運營情況。同時,我們對各銀行的小微客戶發放了調查問卷,咨詢了他們對不同信貸模式的看法及建議。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53份,收回53份,其中有效問卷53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二)調研分析
1、小微客戶對創新型信貸融資的探析。由表1可知,在受訪者中,有38%的是主動去銀行咨詢,26%的受訪者是通過媒體報道了解,22%的是親戚朋友介紹,只有14%的是銀行推廣得知的。(表1)
分析數據,我們可以得出,銀行對于小額信貸產品的推廣不到位,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了解到,在受訪者有貸款需要的時候都是主動跟銀行聯系,或者問周圍的親戚朋友,很少有人在能想到以前銀行宣傳過的產品,銀行處在一個被動的地位。貸款業務對于銀行來說應該是一個盈利的主要項目,銀行應該主動把自己的產品向有需要、有貸款意向的人宣傳。并且小額貸款是我國貸款的一個新領域,針對中小企業,銀行應該針對他們制定一些宣傳方案,提高大眾對小額信貸的了解程度。
2、小微客戶對待創新型信貸的接受程度
(1)客戶對貸款特點的看法。該貸款模式的特點具有貸款門檻低,并且不依賴抵押物,依據客戶的資金與經營情況,設計合理的信貸方案,包括額度、擔保、還款方式等都有靈活的搭配,根據這些特點,我們調查了客戶對這些特點最看重的方面。(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58%的客戶更看重貸款條件低這一特點,26%的客戶認為貸款不依賴抵押物更具吸引力,只有16%的人認為產品的設計根據客戶的需求更有吸引力。由此,絕大多數客戶還是更看重貸款給出的條件,這是他們在選擇貸款類型最重要的考慮。
(2)客戶對利率水平的接受度。我們根據現今的貸款利率,將利率水平分為三類,針對已運用該貸款模式的小微客戶,調查了他們對該利率水平的看法。(表3)從表3中可以看出,38%的人認為創新型小額貸款的利率稍高,但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們仍可以接受該利率水平,36%的客戶認為利率符合現在市場的總體利率水平,其余13%的客戶認為該利率很高,已超出他們接受的限額。由此,創新性小微貸款既然是針對小微客戶,小微客戶的資金鏈本就相對薄弱,所以銀行應針對客戶給出的意見,指定符合客戶承受能力范圍的利率水平。
(3)客戶對銀行的風險控制是否做考慮。創新型貸款融資模式在貸款前需要對客戶的家庭狀況及個人信譽進行分析、測評,其中會涉及到客戶的家庭及個人隱私,這種信譽評價模式給很多客戶帶來困擾,我們針對這種信用評價模式進行了問題研究,得出70%的人認為這種貸款前的信譽評價符合貸款模式要求,但16%的人仍有所顧慮,只有14%的人難以接受,所以絕大多數小微客戶為了得到資金支持,仍可以接受銀行的這種針對個人的信譽評估。由此可見,信譽評價形式并不能改變小微客戶選擇貸款的意向,只要銀行制定合理的風險控制系統,客戶在風險控制上不會做過多的考慮。
3、小微客戶融資方式分析
(1)年齡與貸款額的卡方分析。在表4中,36~45歲的貸款對象貸款額相對集中在30萬元以下,對于這個現象,我們認為,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處于事業穩定階段,相較于年輕人也沒有過大的創業激情,所以貸款額度較??;其次,選擇30萬元以上的貸款額的貸款對象相對較少,據我們了解是因為此種創新型貸款的特點主要是貸款條件簡單,貸款額度適用于資金量需求小的客戶,如果客戶需要大量的資金量,那么這種創新型貸款并不適合。(表4)
(2)貸款用途分析。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20%的受訪者貸款后資金用于創業,18%的受訪者用于買房、買車等消費行為,14%的人是用做運營資金,緩解在生產過程中的資金短缺情況,或者在生產中遇到的其他問題,只有2%的受訪者用于其他用途。(圖1)
經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作為創業資金和用于運營資金都是中小企業在創業期或生產期等遇到困難時去向銀行申請小額貸款,現在需要借助小額貸款支持企業發展的中小企業越來越多,小額信貸的發展前景很好。雖然現在各種新型的融資方式層出不窮,比如P2P平臺、風險投資等,但相對來說風險會比較高,政府對他們的監管還不到位,很多的相關法律還未出臺,對于投資者和借款者都不安全。而銀行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體系,安全性高。另外,銀行的資金量充足,只要辦好手續,隨時能從銀行提走貸款,其他新型融資方式比較不穩定,融資時期較長,對于短期資金需求,還是銀行比較好。銀行被大眾所熟知,有資金需求時一般都會先找銀行,因此小額貸款這方面的業務前景大好。
綜合以上三部分內容,可以看出小額貸款方面客戶的需求量很大,但是銀行由于宣傳不到位,這項業務還沒有發展起來,銀行應該加大宣傳和推廣,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4、創新型貸款模式存在的缺陷及小微客戶融資需求特點
(1)創新型貸款模式存在的缺陷分析。如表5所示,被調查者選擇的缺陷集中在“政府對于這一貸款扶持較小”、“沒有大范圍推廣”、“涉及個人隱私較多”三類,分別占50.90%、18.2%、16.4%。眾數項“政府對于這一貸款扶持較小”的異眾比率為49.10%,所以用它來反映創新型貸款模式存在的缺陷的表性較差。(表5、圖2)由此可見,創新型貸款模式雖然新穎,但其本身仍存在一些缺陷,銀行有必要了解這些缺陷的存在會對此模式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也應該針對這些缺陷提出解決策略,從而提升小微客戶及潛在客戶對其的接受程度。
(2)分析創新型貸款模式的缺陷。主要應該注意和改善以下幾點:①首先這種創新型貸款模式因為只在某些村鎮銀行實施,沒有大范圍推廣,所以客戶群體受限,貸款范圍較窄,銀行可以依據其特征在各地進行試行;②此種創新型貸款因為面對的是小微客戶,所以貸款額度較低,對于一些有大量資金需求的客戶來說不太適合,所以建議貸款額度大的客戶選擇其他的貸款模式;③因為此種創新型貸款模式相較于其他貸款手續更簡單,所以為了防止出現貸款不良率,銀行會對貸款客戶的信息和信譽進行評價,這些調查雖然涉及個人隱私,但據我們調查了解,銀行對這些資料的保管十分嚴格,所以個人隱私不會有被泄露的風險;④因為這種創新型貸款模式目前只在部分村鎮銀行進行推廣,還沒有進行大范圍的普及,其可行性仍舊有待進一步考證,所以政府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對于這種貸款模式仍然保持觀望狀態,我們相信,隨著此種貸款模式進一步完善和推廣,其可行性得到驗證之后,政府會加大對其的扶持力度,小微客戶也會得到更好的幫助。
(3)小微客戶融資需求特點。通過本次對創新型信貸融資模式探索的調查,我們從各項分析數據得出以下結論:①絕大多數客戶在選擇貸款時,會持積極的態度,主動去銀行或通過其他途徑了解貸款信息,采取最穩妥的咨詢方式,從而選擇對自己最有力的貸款途徑;②研究的對象為小額貸款客戶,小額貸款客戶資金鏈相對薄弱,還款能力較低,所以小額貸款客戶的貸款額度集中在30萬元以下。且各年齡段對貸款的用途及需求各不相同,導致貸款額度需求不同,所以年齡與貸款額之間并沒有顯著的相關性;③小額貸款客戶的資金缺乏階段主要在創業時期和生活消費間,所以貸款資金的用途主要集中在創業及消費上?,F今國家大力支持中小型創業,市場上還存在著大量的潛在客戶,給小額信貸提供了很大的發展前景;④客戶在選擇貸款方式時更多的是關注貸款模式的利率及貸款條件等實質因素,這些因素與客戶的利益息息相關,至于銀行所采取的風險控制等手段來保證自己的發展,于客戶而言他們并不過多關心,所以小額信貸要想更好的發展,應將精力重點放在調整利率貸款條件及還款方式等方面;⑤最后通過對客戶對于創新型信貸模式的看法及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證明了這種貸款模式新穎,存在推廣價值,但此模式仍存在缺陷,如在貸款利率、貸款推廣等方面有待繼續完善。
三、不同信貸模式對比分析
(一)商業銀行的信貸模式
1、商業銀行抵押信貸的傳統信貸。商業銀行的信貸必須遵循以下基本程序,即借款人提出申請、對貸款的調查、對借款人進行信用評估、貸款的審批、借款合同的簽訂和擔保、貸款發放、貸款檢查、貸款收回。這一套的基本程序走下來,借貸效率明顯過低。
商業銀行通過信貸支持民企時推出的還貸后周轉再貸的“聯保貸”政策,本是可以加快借貸效率的好政策,但是近年來,銀行卻提出,追加抵押品才能借貸,從而引起“抽貸”現象。對銀行而言,提出這樣的條件主要是出于風險考量。但很多小型企業,在資金上不能做過多的科學布局,一旦公司運營出現問題,信貸資金趨緊,若再拿不出過多抵押品,得不到貸款,公司經營馬上被動。
2、商業銀行針對小微客戶的信貸。銀行業機構在針對小微客戶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做小微企業依賴抵押或第三方擔保,使小微企業融資難演變成了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2015年6月,江蘇省財政廳與江蘇省農行合作,在徐州試行“蘇微貸”,通過政銀合作模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該業務開展半年以來,徐州市農行已累計發放“蘇微貸”39戶,金額1.15億元,并已有“蘇微貸”儲備客戶60多戶,金額約1.7億元,預期后續業務規模將加速擴大。“蘇微貸”業務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在半年的時間里以3,000萬元的資金撬動銀行1.15億元的中小微企業貸款規模,資金放大近4倍;二是顯著降低了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三是增強了政銀支持中小微企業的信心,撬動金融資源流向中小微企業?!疤K微貸”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
銀行不能搞“一刀切”行為。適當采取信用貸的模式,對不同企業區別對待,因企制宜,根據企業的經營現狀和發展前景,有針對性的放寬政策,放低門檻。
(二)村鎮銀行的創新型信貸模式。村鎮銀行的貸款對象主要針對小微客戶,在產品設計上,立足與小微企業“短、頻、急”的一些需求特點,采取了“簡單、方便、快捷”的做法。北京順義村鎮銀行針對小微客戶設計了自己獨特的創新服務貸款模式。
北京順義村鎮銀行針對小微客戶設計了“無抵押”貸款模式,在貸款業務擔保方式選擇上,為客戶提供了保證、聯保、信用等多種貸款擔保方式,不依賴貸款客戶是否具有固定資產等抵質押物,更多的是關注小微企業客戶的經營狀況和現金流狀況。銀行放低門檻,為弱勢群體創造平等的融資機會,村鎮銀行無疑是讓這些小業主在創業初期得到珍貴如血液的資金。北京順義村鎮銀行在服務上秉承“簡單、方便、快捷”的“貼心”金融服務理念,“簡單”即小微企業只要提交營業執照或法人代表身份證就可申請貸款,其他手續都由客戶經理來完成。
在風險控制上,順義村鎮銀行通過“三看三不看”,識別風險:一是不看報表看原始。通過實地走訪客戶,捕捉最真實的信息是該行識別風險的基礎;二是不看抵押看技能。順應小微企業缺乏抵押物的情況,以小微企業經營能力和勞動技能作為重要的評判標準,來判斷企業生存能力與發展潛力;三是不看公司治理看家庭治理。小微企業通常是由其家庭成員組成管理團隊,如果家庭不和,就很難集中精力搞經營,以正面、側面進行客戶家庭信息的交叉檢驗,如果家庭成員之間不和,就會重點予以關注。北京順義村鎮銀行基于自身成熟完善的貸審會風險控制體系,設立了總部與支行各級貸審會,并在此基礎上,對一線支行行長和業務部門負責人根據其從業年限、風險控制能力水平高低進行不同額度授予不同的貸款審批權限。貸款審批權限分為ABCDEFG七個等級,授權直批貸款權限從20萬至400萬元不等。通過上述安排,使得80%以上的貸款能在支行層級就能完成審批,從而大大提升了信貸審批的效率。
截至2014年5月底,北京順義村鎮銀行共累計發放小本貸款近5,332筆,累計發放金額7.98億元,目前有貸款1,730余戶,貸款余額2.7億元,不良率為0.01%。貸款投放定位于小微和三農,戶均貸款僅為67.57萬元,其中50萬元貸款以下1,857戶元,戶數占比達到69.11%;保證貸款余額124,558.29萬,金額占比貼近70%;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分別為48.8%和86.53%。
(三)分析結論。創新型信貸模式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小微型客戶的貸款需求。這種貸款模式瞄準小微型客戶短期融資難、需求資金時間緊急等特點,設計出簡單、靈活的貸款方案,從而有效解決小微客戶的資金問題。以小微客戶為重的村鎮銀行結合本地的小微產業特點,以“支農支小、服務三農”為經營宗旨,采用“錯位競爭”的經營思路,彰顯經營特色,與當地金融機構形成優勢互補,將重心下沉、扎根基層、服務市民,做一個市場的補缺者而非追隨者。在信貸投放上,有效運用小微金融的技術優勢,將農戶、個體經營戶、小微企業主等作為業務對象,加大對小微企業、涉農企業的放貸支持,增強“支農支小”的金融服務能力,為從事實體經濟的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既填補了金融服務的空白,又避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為自身的生存發展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關鍵詞:小微外貿企業;SWOT分析法
本論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國內外統籌視角下河北小微外貿企業發展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303323)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3年8月5日
小微企業是指小型及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家庭作坊式企業,表現為規模小、員工少、資金匱乏、缺少健全的規章制度等,小微外貿企業指的是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小微企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中國加入WTO后,小微外貿企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目前我國的小微外貿企業達到500萬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是它們創造的,它們在擴大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SWOT是企業戰略的分析方法,是根據企業自身既定的內在條件和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并找出企業的優勢、弱勢、機會及威脅。其中,W表示weakness(弱勢),O表示opportunity(機會),T表示threat(威脅),S表示strength(優勢)。
一、小微外貿企業的優勢分析
(一)小微外貿企業經營方式靈活,能及時對市場變化做出調整。小微外貿企業經營規模較小,組織結構相對簡單,因此工作效率比較高。面對充滿變數的國際市場環境,外貿企業經營的成功往往取決于一個“快”字,所謂船小好掉頭,正是因為規模小,小微外貿企業不像大企業那樣需要經過層層審批的限制,它們的經營決策權較為集中,可以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迅速地采取較為靈活的應對措施來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向。也正是因為規模小,小微外貿企業采取的用人、分配等機制也較為靈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身實力的不足;另外,小微外貿企業更加符合市場細分的要求,更容易找到自己生存發展的空間。
(二)小微外貿企業對所經營產品較為專業。小微外貿企業由于自身規模較小,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有限,無力經營多種產品,因而產品比較單一,產品單一就能突出專業。大外貿企業為了擴張市場和壯大自己都必然選擇多品種、多元化發展,因此就不可能專心做一種產品了,小微外貿企業則比較專業,它們往往將有限的資源投向那些被大外貿公司忽略的細小市場,并專注于這一市場,以求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進而取得更廣闊的發展。
另外,大部分小微外貿企業是20世紀九十年代后外貿自主經營權放開以后成立的。這些新成立的小微外貿公司擁有新潮的思想觀念,服務意識和競爭意識很強,它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實力和努力來贏得市場與客戶,相對于昔日享受政策扶持的國有大型外貿公司,小微外貿企業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三)小微外貿企業運營成本低,價格優勢大。較大規模的外貿企業由于管理層較多,內部審批制度較為繁瑣,容易造成較高的管理費用,企業內部存在浪費現象,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與大規模外貿企業相比,小微外貿企業組織結構簡單,公司運營機制靈活,管理難度小,成本低。企業的管理運營成本是價格構成的一部分,較低的運營成本能降低產品的成本,使小微外貿企業能以較低的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二、小微外貿企業的弱勢分析
(一)企業規模小,綜合實力不足。首先,小微外貿企業的主要特點就是經營規模小,員工數量多則幾十人,少則只有幾個人,經營的產品以小商品為主,單筆的交易額在幾千至幾萬美元之間,超百萬美元的很少。多數小微外貿企業缺乏流動資金,無固定資產,主要依靠貸款從銀行獲得資金,滿足不了企業長期業務發展的需要。其次,小微外貿企業在管理運營、開拓市場、組織貨源、抵御風險等方面存在不足。再次,大多數小微外貿企業經營的商品單一,并缺乏自主品牌,制約了小微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經營管理水平低,專業人才匱乏。多數小微外貿企業科學管理意識薄弱,經營管理水平低下,經營決策的投機性、隨意性很大,經營決策一般由老總一人做出。還有些小微外貿企業采取業務員承包經營方式,由于欠缺有效的管理制度,往往會出現業務員之間互挖墻腳,爭搶客戶的不良現象,這使得企業整體的競爭力降低。
進出口業務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業務員不僅需要國際貿易教育背景、熟練的英語溝通能力、較強的進出口業務操作技能,還要有強大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而小微外貿企業缺少這樣的業務骨干。
(三)缺少戰略眼光,獲利能力差。多數小微外貿企業沒有長遠規劃,缺乏戰略眼光,只顧眼前利益,忽視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由于沒有長遠規劃,經營決策充滿投機性、盲目性和隨意性,一項決策不是經過可行性研究得出的,而是靠直覺和興趣決定的,這加劇了企業的市場風險,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
另外,小微外貿企業沒有自己的產品生產工廠,主要采用向生產型企業購買產品的形式出口,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如果生產型企業具備了進出口經營能力,這會使得小微外貿企業在國內貨源和國際市場上受到雙重的打擊,獲利能力將大大降低。
三、小微外貿企業的機會分析
(一)政府扶持與金融機構的支持。目前,從中央到各級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各種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比如2013年7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公平稅負,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2013年7月25日,國家發改委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11條意見,根據“意見”,國家發改委鼓勵地方融資平臺發債支持小微企業融資。2011年,財政部會同發改委,決定從2012年至2014年,免征小微企業的登記類、管理類、證照類行政事業型收費22項,涉及外貿行業的有貨物原產地證明書費、海關監管手續費等。另外,為了營造有利于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政府提出了低息貸款、稅收減免、技術支持等政策,這些政策為小微外貿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創造了條件。
同時,金融機構也對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例如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三家銀行獲得銀監會批準,分別可發行專項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債300億元、500億元、300億元,他們對應的單戶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將不計入存貸比考核,此舉增加了銀行為小微企業服務的主動性,對于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起到了積極作用,增強了小微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內需的擴大。金融危機后國內外需求均下降,但它卻為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提供了動力。近幾年,我國政府制定了很多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出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是小微外貿企業大力發展的契機,小微外貿企業應抓住契機進行產業調整,積極開發國內市場。在外需不足的環境下將市場轉向國內市場,也是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途徑。
(三)出口退稅率不斷提高。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近幾年,我國政府為防止因出口下滑而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陸續提高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部分服裝、紡織品、鞋帽、機電、鋼鐵制品、玩具、玻璃制品的出口退稅率得到了提高。提高出口退稅率減少了出口成本,擴大了利潤空間,使小微外貿企業在國際上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小微外貿企業應抓住機遇,擴大出口,增強抗風險能力。
另外,當前全球經濟正處于溫和復蘇態勢,外部需求增加,中國外貿發展態勢良好,據《經濟日報》報道,2013年上半年,中國東部地區出口9,009億美元,同比增長9%,增速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
四、小微外貿企業的威脅分析
(一)人民幣升值。近幾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上揚,2010年12月31日1美元兌人民幣6.6227元,2011年12月31日1美元兌人民幣6.3009元,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達到5.11%,2012年人民幣升值幅度為1.03%。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出口成本增加,如果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不變,則成本增加代表出口利潤的降低,這將會削弱外貿企業的競爭優勢,抑制出口。
由于小微外貿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出口受沖擊較大,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小微外貿企業不敢接長期訂單,導致客戶資源的流失,利潤下降。
(二)新型貿易壁壘不斷出現,貿易摩擦加劇。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我國出口額不斷增加,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持續上升,我國與貿易伙伴國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多,涉及行業越來越廣泛。2013年4月,智利對進口玉米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2013年7月,澳大利亞對原產于中國的變壓器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同月加拿大對華床墊用彈簧組件進行反傾銷再調查。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外貿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多的發補貼、反傾銷、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方面的貿易摩擦,給小微外貿企業發展帶來很大阻力。
(三)勞動力成本增加。高端國際貿易人才都希望擁有舒適的工作環境和較好的發展前景,而小微外貿企業大多工作環境較差,經常出差和加班,工作壓力大,且員工福利不到位,有些企業坐落在郊縣,導致這些小微企業招工難,留住高端人才更難。為了留住人才,小微外貿企業只能依靠加薪的方式,使得勞動力成本增加,降低了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另外,小微外貿企業的出口風險增加,一是結算風險較大,由于人民幣的升值使出口企業的應得貨款減少,降低了小微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信用證結算方式也有越來越多的安全隱患,軟條款信用證、偽造信用證以及欺詐、拒付等現象屢見不鮮。二是壞賬現象有所增加,全球經濟低迷使得國外客戶經營困難、資金短缺,他們尋找各種理由推遲付款甚至拒付貨款,一旦我們與信用證或者合同稍有不符,就會面臨拒付風險,使得本來資金薄弱的小微外貿企業雪上加霜,發展困難。
在今后的發展中,小微外貿企業應利用自身的優勢,抓住外部機遇,克服自身弱勢和面臨的威脅,積極有效地利用自身經營方式靈活、運營成本較低、經營產品專業等優勢,依靠政府扶持和金融機構的支持,在保證產品、擴大業務、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同時苦練內功,創立品牌,保持企業持久競爭力。一方面小微外貿企業要實施多元化市場戰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吸收外貿人才;另一方面小微外貿企業要關注國際經濟環境和匯率變化,規避匯率風險,多方尋求融資,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商品品質,防止貿易摩擦的產生。
主要參考文獻:
[1]毛亞琴.金融危機下浙江中小外貿企業競爭優勢的審視[D].寧波大學,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