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2: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繪畫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師;能力
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面對的是人生觀、世界觀已經基本形成的青少年群體,那么我們教師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更好地教育在當今這樣一個社會成長起來的孩子們。美術教學工作,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只有先充實自己,才有資格教學生,在充實自己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越強,自信心也就越強,學生才更敬仰你,尊重你,反之,則懷疑你的能力。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但我認為,只有嚴格還是不夠的,作為高中美術教師,還要具備相當高的藝術造詣、藝術功底以及集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多種綜合能力,正可謂:樹人先樹己,若具體而言,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深入學習能力
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他的工作連接著美術教育和美術課題研究這兩個版塊。這是兩個不可分割的范疇。高中美術教師的工作思維如果單純局限在教學,那新意義上的美術教學就缺少相應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在新意義上的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工作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1.繪畫藝術
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2.撰寫美術研究論文
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3.涉獵廣博的知識
美術研究論文,離不開繼承和創新,因此,在撰寫論文時,需要懂得欣賞經典美術作品,吸取文化教育的多方信息,善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成就自己獨到的藝術見解,善于吸收他人思想當中有價值的藝術觀點。一代繪畫奇才達芬奇就是這樣一個涉獵廣博、獨立創新的大畫家。他的畫作之所以美得無與倫比,是由于他具有廣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繪畫便是這種綜合的研究能力的展現。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筑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制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這些廣播的知識,無不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4.掌握多媒體技術
時代在發展,我們傳統美術教學模式中知識的傳授主要是以教師講解,學生練習、鞏固為主。理性知識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發揮學生認識的主體性。運用現代媒體教學,可以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多媒體教學不失為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使美術課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二、完善科學的教學思想
高中美術教師必須具備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只有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思想體系,才能不被迅速發展的教學形勢所淘汰。首先,教師要有宏觀的藝術鑒賞理念,具備較高的繪畫能力,熟練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有較新的藝術觀念,熟悉經典的繪畫風格。其次,要有敏銳地藝術感受力,能對學生的作品迅速做出準確的專業評價和指導。再次,訓練方法科學合理,對學生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作出調整指導,解決學生在創作過程遇到的難題,并使之有所提高。
三、 教師生動、形象、精煉、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也是進行美育的必要要求
教師對學生美育的培養不僅僅在于所教授的內容,而且教師自身也會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比如美術教師自身所要具備的儀表美、板書美,都會在學生對于美的鑒賞力方面起到積極的影響。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是“人之楷?!保乾F代化文明的體現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面鏡子,教師之所以贏得人們的崇敬,是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無私奉獻的精神給人們以巨大的感染。在現代的商業社會大環境下,好多具有美術功底的工作者,都憑借著自身所擁有的美術功底而在廣告設計、美術裝潢等方面發了財。而在學校里一手執教鞭仍舊清貧的教師們則不免覺得自己有些吃虧,對于工作逐漸出現懈怠心理。然而,這不是一名稱職的美術教師所應該有的心理,教師應該本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態度,為中國的美術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到2003年,中國美院“綜合繪畫系”改為“綜合藝術系”,“綜合繪畫”只是其中一個工作室,延續了上述教學路數。各校的實驗藝術專業,不管名字是叫新媒體、數字媒體、現代藝術、實驗藝術還是綜合藝術,事實上都面對一個更開闊的創作實踐。新媒體設置數字影像專業的畢業創作,也有只是裝置,不怎么涉及高新技術的;綜合藝術專業的畢業創作,也有涉及動畫、互動機械等的;各自有所偏重,但是基礎課程如何設置,從前面十幾年的“綜合繪畫”的實踐中并不能直接得到助益。于是各自在探索怎么來教基礎課。也就是,怎么把學生們從考前班和基礎部所訓導出來的、并沒有真正過關的、但也已經基本成形了的寫實繪畫的思維方式中帶出來,帶到適合實驗藝術創作的思維方式中。
而目前的美術高考考生的實際水平和過去相比甚至存在著質量上的退步。由于學校本身擴招,考生人數太多,很多學校在招生考試的時候,甚至連寫生項目都取消。順便省下租用模特兒和購買石膏像、靜物等寫生道具的經費。上千考生在考場中默寫。這種招生考試的模式,在美術高考的考前階段誘發出死記硬背的模式化學習。所以雖然現在出版發達,但考生的實際造型能力和對美術史的理解力(學生的寫生能力和對藝術史的理解力成正比)普遍比不上以前。
考生在通過美術高考后進入藝術學院,第一年主要還是基礎學習。這是依據國家教委“通才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大學本科生前兩年必須在基礎部廣泛涉獵各學科。各家美術學院通常都把基礎部壓縮為一年。但是美術學院的基礎部并沒有真正提供通才教育和素質教育,事實上,基礎的學習階段基本上是一個“后考生階段”。也許把畫石膏像和人物頭像升級成了畫人體寫生,把水粉靜物寫生升級成了風景寫生。但教學要求和考前班沒有區別,更別說和二年級進入各個專業之后的教學的對接。
比如,在實驗藝術專業中,如果我們要在二年級的時候開設錄像藝術課程,我們期待學生在一年級基礎部已經完成世界電影史、攝影史、電腦基礎等課程的學習。但是基礎部沒法提供這些教育。這樣,基礎部一年的時間對于實驗藝術專業來說幾乎是浪費。同時,畢業創作和畢業論文的比重又被放得過大,用掉了四年級整年的時間。學生實際上的專業學習時間只剩下二年級和三年級兩年。這兩年時間,還得騰出一部分來彌補基礎部教育的不足。導致專業教學課時嚴重不足。
因此,理想的模式,當然是實驗藝術專業自己出考題招生。這必定影響到考前準備,出現新模式的考前班和高中、附中美術教育,為相關專業提供較理想的學生。如果這不能實現,那么新媒體、綜合藝術等實驗藝術專業應該擁有自己的基礎部,設計一套和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教育對接程度較高的基礎課程。而畢業創作和畢業論文應該壓縮到只占用四年級下一個學期,把四上也騰出來進行正常教學。事實上,上述制度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實驗藝術專業擁有了自己的基礎部,自己出題招生也就理所當然了。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①繪畫藝術: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②科研論文: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當然,科研論文的創新是以繼承為前提的,離不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過程。因此,美術教師要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需要博覽美術乃至整個文化教育方面的學術信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國內外各學科方面的成果。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愛音樂,精通文學,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特別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愛因斯坦本人曾講過,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里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由此可見,端正科研態度,全面提高藝術、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美術教師值得倡導的觀念和學風。
二、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工程師,教師隨時隨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傳”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現代美術教師必需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和積累,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有總的整體的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視覺感官,美術教學是通過視覺來進行的,教師評判學生的作業也是靠視覺感官去把關的,美術教師借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視覺去準確指導學生創作中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作出調整指導。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眾多難題,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修養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能使科研與美術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諧”的思想,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教與和諧的原則當作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源,提出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建筑、雕刻、繪畫、音樂等各門藝術中去??茖W與藝術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自古希臘開始以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高峰。例如,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解剖學、植物學、光學、力學、工程機械等科學領域都有巨大成就。達·芬奇把幾何學、透視學的原理運用到繪畫藝術中。這些例子充分表明,現代美術教師,除了將自然科學的成果直接運用到藝術教學領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促進藝術文化改變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藝術教學的發展。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①繪畫藝術。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②科研論文。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當然,科研論文的創新是以繼承為前提的,離不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過程。因此,美術教師要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需要博覽美術乃至整個文化教育方面的學術信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國內外各學科方面的成果。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愛音樂,精通文學,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特別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愛因斯坦本人曾講過,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里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工程師,教師隨時隨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傳”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現代美術教師必需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和積累,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有總的整體的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視覺感官,美術教學是通過視覺來進行的,教師評判學生的作業也是靠視覺感官去把關的,美術教師借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視覺去準確指導學生創作中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作出調整指導。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眾多難題,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修養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能使科研與美術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諧”的思想,畢達哥拉斯學派把和諧的原則當作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源,提出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建筑、雕刻、繪畫、音樂等各門藝術中去??茖W與藝術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自古希臘開始以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高峰。例如,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解剖學、植物學、光學、力學、工程機械等科學領域都有巨大的成就,達?芬奇還把幾何學、透視學的原理運用到繪畫藝術中。這些例子充分表明,現代美術教師,除了將自然科學的成果直接運用到藝術教學領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促進藝術文化教學的發展。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長期以來,知識一直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從而形成了嚴格的師生關系。同時,中國文化一直傳頌“師道尊嚴”、“一朝為師,終生為父”的古訓,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體,而教育對象則被看作是被動的客體。這種傳統的知識灌輸型的教育方式不僅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也扭曲了他們的人格,根本談不上學生的個性自由,而學美術者恰恰需要的是創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承認他們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個人意識的與教師同等的個體,沒有高低、強弱之分。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威廉姆?多爾(W.DOLL)對教師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而學生作為獨立主體,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實踐者、思考者、創造者。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教師的職能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創造、建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學生在人與人的關系中,體驗到平等、自由、尊嚴、信任、理解、寬容、友情。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師;特殊性;多樣性;發展
高校美術教師有不同的類型,不同性質的高校對不同類型的美術教師有所側重,如專業美術院校側重專業創作型的美術教師;綜合型大學側重于綜合型的美術教師。但是,不同性質的高校都應該尊重不同類型的美術教師,這樣有利于不同類型的美術教師各施其才。
1 教學型美術教師
美術教師有自己的發展特點,其中最為普遍的是教學型美術教師,教學是高校美術教師最主要的工作任務,各個高校無論是什么樣的性質都非常重視教學工作,所以教學型美術教師是最為主要的高校美術教師類型。然而,在高校美術教學隊伍中,有的擅長美術教學,而非美術創作。因此,這類的美術教師就不能一味按專業的角度去評價他,而是看他實際的教學能力,假如他上課非常受學生歡迎,學生通過他的課能自覺學到專業知識,那么他的教學也不錯,即便他并非給學生講授得太多、畫得很多,但由于他本人的藝術個性與魅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充分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臨摹、讀畫、寫生踐行藝術的生命,努力克服學習的困難,也就不知不覺地學到東西,這自然地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這類教師也應該得到大家的肯定。
2 創作型美術教師
有些美術教師在教學上不一定很突出,但在畫畫上很投入,學生耳聞目染,潛移默化的學到專業知識。例如,上繪畫課時親力親為,學生在畫,他也在畫,把自己當作學生中的一員,學生讓他提意見,往往只是一兩句指出一兩個問題,其言語不多,卻能以心聲、行動示人,實為學生的楷模。這種教師往往在別人休息、娛樂的時候,自己還在畫畫,課余時間也在畫,而且還不停地請教自己的導師,以及與相關善于創作的美術教師進行交流學習,經過日積月累的努力,使大家公認他為畫畫的美術教師,甚至成為一名知名的畫家。同時,創作型美術教師還常年帶美術學本科生及研究生外出寫生,寫生回來后根據寫生作品整理出許多有價值的創作作品,在積累了一定作品后每年在不同城市著名的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這樣既提高了畫家的知名度,又提高了所在高校的知名度,使得美術教師與其所在高校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由此可見,創作型美術教師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中堅師資力量。
3 教學、繪畫型美術教師
這類教師是既擅長美術教學,也擅長繪畫的美術教師。他們在教學上,勤勤懇懇,為人師表,對學生嚴格要求,在具體教學上又循循善教,針對每一個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具體輔導,必要時親自示范具體畫法,甚至修改畫面。然而,這需要老師對技法非常熟悉,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對專業知識既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有一定語言表述能力,邏輯縝密,使學生聽得懂、學得會。再加上手頭功夫,使學生一目了然,形象易懂,在繪畫上隨時能在學生面前展示,無論是寫生,還是創作,兩者都同樣重要,在教學上,“寫生”學生接觸得最多,這對老師來說,就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說,老師必須具備很強的寫生能力,特別是在短時間內把所描繪的對象刻畫出來,在畫種上,無論是素描,還是速寫;無論是油畫、國畫,還是水彩、水粉、書法;在表現手法上,無論是側重結構,還是明暗、色彩;在題材上,無論是靜物、風景,還是人物、人體,都要求教師具有全面的專業繪畫能力。而在創作上,同樣是如此,舉國畫為例,在內容上,無論是花鳥、山水,還是人物;在形式上,無論是工筆、寫意,還是兼工帶寫;無論是白描、水墨,還是重彩,以及各種技法的運用。一般來講,國畫創作指導教學是在寫生教學的基礎上提出更高的專業教學要求,對教學、繪畫型美術教師最高的要求。
4 科研型美術教師
這部分教師在高校教師隊伍中非常重要,他對提升高??蒲兴椒浅V匾M瑫r,對于美術教師來說也是為數不多的人才,因為大部分美術教師只善于繪畫技法與創作,而美術教學不應只是繪畫專業教學,還包括理論教學,雖然不要求全部老師都善于理論教學,但是必須要有專門的理論老師以及從事科研任務的美術教學工作者,并由科研、教研促進教學、創作的良性循環美術科研發展目標。例如,教材的編寫與出版,這就需要一定理論水平及專業業務能力和專業參考書籍,如相關的民間美術專著等,這對學生完成好畢業論文是有幫助的。而科研型美術教師就需要美術教師在不影響上課任務的情況下,利用假期及無課時期下鄉考察,申報相關項目,撰寫并發表相關教學及科研論文,完成課題,從校級、廳級、省級、部級、國家級的相關項目中,利用不同級別的科研經費完成科研任務,甚至調動本科生、研究生一起開展項目研究,以達到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以科研促教學,以教學調動科研,完成好科研型美術教師的角色,從而提升高校的科研實力與影響力。
5 管理型美術教師
【論文摘要】正確處理傳統繪畫基礎和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關系,強調藝術設計繪畫基礎教學的目的性。在藝術設計的繪畫基礎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運用恰當的評價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科發展更規范、更完善,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藝術設計人才。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美術高考熱”不斷升溫,每年報考藝術類院校的考生日趨增加,藝術設計學科逐漸成為熱門的學科,全國各大??圃盒R布娂娫鲈O藝術設計專業,如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包裝設計、服裝設計等專業。但對于報考藝術設計專業的考生和已經進入高等藝術院校的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不能簡單地把設計專業等同于繪畫專業,尤其是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繪畫基礎教學方面,不能輕易認為用繪畫造型可以替代藝術設計中的造型基礎,從而忽略藝術設計造型基礎的獨特個性。藝術設計中的繪畫基礎教學定位的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我們藝術設計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
素描、色彩,是所有學習美術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繪畫課程,在藝術設計教學體系中,把它們作為基礎繪畫教育課程,有我國多年藝術教育的歷史原因。長期以來,素描、色彩課程一直被認為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但在學習設計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很難把基礎繪畫課和設計專業結合在一起,只注重繪畫寫生和技法的訓練,而忽視藝術設計的專業性,牽制了學生設計思維的發展。在過去,我們的藝術教育強調基礎,強調繪畫功底,在這種情形下著實培養了一批批寫實功夫和藝術表現力過硬的畫家,以至于這些畫家至今還陶醉于花費數月表現一個比真的還真實的手工繪畫作品的滿足感受中?,F在的書店里,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書籍被命名為“正規畫法、正規范畫”的字語,難道除了他們的畫法外,其他人的繪畫風格都是旁門左道嗎?何謂“正規”,藝無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風格,即是走到了終點,接下來就是必然要打破它,超越它,這樣藝術才能進步,我們才能創新。如今是一個數字技術、多媒體影像可以輕松去復制作品,可設計藝術卻不能去重復、去拷貝,因為設計追求的是原創性和創新性;目前我們的創新設計、原創設計和國際上一些優秀的設計相比顯得有些滯后,看看近年來一些產品造型專業的萎縮狀況,一些大型的優秀建筑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都來自于國外的設計師即可而知。我們的一些設計師的創造力相對就顯得有些蒼白,這是不是過分強調基礎忽視創造力培養的結果,是不是所謂“正規”的繪畫基礎教育造成的?這就需要每個從事設計藝術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們的“繪畫基礎”和功底的了。
過去,我們傳統的素描、色彩繪畫基礎課的教學內容過分強調物體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調子、質感、體積、透視關系等方面的要求,這在傳統繪畫教學中能體現出其合理的教學目的性,因為那畢竟是在培養畫家;但在現在的設計教學中如果還過分強調虛實、強調素描明暗調子,而忽略藝術設計教學目標的目的性,忽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花上過多時間去進行追求光影的虛實和物象的體積、質感的表現時,會不會覺有些得太奢侈,會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呢?既然我們培養的是設計人才,而不是畫家、藝術家,那么它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對著物象去表現、再現,對著石膏像磨來磨去,會使我們學生失去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和表現力,更談不上創造、創新了。所以把傳統的繪畫基礎課放在課下,把能培養學生快速造型的設計素描、設計速寫、設計色彩放在教學首位,不失為一種目的明確的基礎訓練。
話說:大道至簡。“道不遠人,遠人非道”。簡單就是統一,簡單就是和諧,簡單就是力量,簡單就是高效。雕塑形式中單純這一元素高度概括了復雜的雕塑形式。
20世紀西方雕塑藝術像其他藝術一樣經歷了一場迅速變化的動蕩歷程。傳統的藝術觀念、審美標準和技法以至材料都被不斷改變。其結果是我們很難再用傳統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的藝術活動。不可否認,固守傳統的藝術也還存在。但研究者如果只看到傳統藝術的余脈而將新興的藝術排斥在外,就不足取了。我們必須將新興藝術的觀念方法和材料納入考察范圍,找出它們的基本特征,因為正是這些新的藝術才能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征。藝術就是在這種新變之中發展演變的。實際上,只要把具體的形體與抽象的觀念位置倒過來,即將抽象的形體與具體的觀念建立起聯系,那么,現代雕塑就出現了。
關鍵詞:單純;高效;西方雕塑;演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公共環境、居住環境的品位和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城市雕塑、室內裝飾、環境雕塑等提高城市品位和和居住品位的藝術品需求量很大,裝飾雕塑專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裝飾雕塑專業應用領域非常廣泛。目前國內開設裝飾雕塑專業的院校為數不多,人才缺口較大。雕塑和建筑藝術之間有著很緊密的聯系。在城市的顯眼處,一般都有幾座標志性的雕塑,代表這個城市的主流文化。在空間模型制作方面,學雕塑的人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房地產開發商和汽車等大型機械加工廠等都離不開模型制作。
1.單純化與復雜化二者關系
2.1.1論文研究對象
雕塑作品的獨特價值就在它與其他作品的視覺差異上,高度概括的思想內容,作品基于完美之后的升華表現逐漸轉變成我內心最渴望達到的境界,這也正是我自身對作品一直期盼的的發展方向,也是對當今社會和諧發展趨勢的向往:“簡約而不簡單”“單純而又富含哲理”,以此作品推崇個人思想理念。
孩子是天使化身,思想單純卻又豐富絢麗,采用兒童的形象完成我的研究課題再合適不過。作品外觀形式是五個生動活潑的小孩以哈哈鏡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眼前,形態各異,夸張的表現手法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力,加以顏色的運用更能活靈活現的體現出兒童皮膚的質感與特征。并列的五個小孩呈弧形讓整個作品趨向平面化,而披風的加入讓整個雕塑立體化,也正是雕塑的本質所在,呈現出全方位觀看視角。
雕塑從各個方面反映著歷史和時代的潮流和思想,更是一個凝聚人們視覺焦點的球體,在現代雕塑思想中,羅馬尼亞雕塑家布朗庫西的作品既不同于傳統雕塑的寫實主義雕塑,也不同于西方的抽象主義雕塑,而是通過稚拙古樸的藝術形成,達到了美術史上罕見的簡潔而完美的程度,使西方現代雕塑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我們都可以體會得到。
1.2論文課題的主要意義
我認為雕塑的價值就在于它的視覺的愉悅性、內容的深刻性,以及隨之而來的體驗的豐富性與持續性。藝術創作是有感而發的,也是理性的,沒有觸動、沒有充分的醞釀,沒有對雕塑本身規律深入的理解和探索就失去具有創造力的可能,這種探索包含感知各種直接與間接的相關事物,整理由此形成的感受。它服務于雕塑作品的情感主題同時又在作品中得到體現。它可以使作品的精神內涵發揮到極至并滿足于人們的審美需求,使作者易于表達觀者易于接受。
2. 雕塑由單純至復雜的發展
由于種種原因,人們談到藝術時,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繪畫。殊不知在人類的藝術史上,無論哪個民族,雕塑的創造都要早于繪畫。原始雕塑是生命的直接體現,是人類對自己生命的關注和探求。他們的每一件作品幾乎都是為了滿足繁衍生息、延續生命的需要而創作的,那些豐乳、肥臀、鼓腹的女性雕像,無不體現了原始人對生命的崇拜和渴望。這些原始雕塑和后來的西方雕塑史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兩者在精神上是相同的,即從原始時代起,每個時代、每個民族的雕塑就始終都早把人的形象作為藝術表現的中心。
2.1抽象雕塑的研究理解
20世紀現代雕塑的發展變化快,差異大。然而,畫家們在傳統的雕塑語言向現代雕塑語言的轉換過程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真正學雕塑出身的人卻顯得有點縮手縮腳。雕塑的變化是從形體的變異開始的。由于形體的變異在繪畫中不需要過多的技術支持,所以,當畫家們制作雕塑時,就很自然地把在繪畫中已然存在的變異的形體帶進了雕塑領域。在繪畫中,馬蒂斯已經拋棄了體積與光影的描寫,以及細微的色彩關系的表達,而是經過提煉的抽象形、色、點、線的整體組合,以表現音樂的節奏感和抒情意味。因此,當他客串到雕塑領域時,也毫無顧忌地放棄了體積與光影效果,放棄了細膩的肌肉起伏的塑造,而只強調造型本身的形與線的視覺效果,以及由此構成的整體的節奏與韻律。
3.1 現代雕塑的極簡主義
作為現代主義的發展與總結,伴隨著現代主義的開始,極簡主義的藝術因素就包含在了前衛藝術當中。極簡主義的特征就是盡量減少或簡化藝術語言,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極簡主義的探索有時在某個時代、某種流派、某個國家,顯得很強烈和很突出。極簡主義藝術是對極度物質化的社會審美意義上的純理性批判,強調作品的真實存在,作品更純粹、更單純、更本體。
3.2現代雕塑與當代生活之間的聯系
現代雕塑更能體現出現代社會的色彩和發展,表達一種世界的味道,雕塑作品的形式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在不斷的向前發展著。人類對于藝術的發展前景有一定的潛力,藝術的氛圍有著不同泯滅的思路,用不同的思維方式表達一種想法,讓更多的雕塑作品為城市的裝飾做出應有的貢獻。城市雕塑是雕塑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豐富和美化人們生活環境空間的同時又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它體現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每一個時代的人們總是運用著雕塑形成著自己城市獨特的人文景觀,以致力于精神的表達和環境的改造,從一個側面體現著所處時代、所處地域的文化內容。
3.3雕塑的人性化及其感染力
本文期望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大量調研國內各個城市地區的園林雕塑設計,根據相關理論對其進行分析探討,提出園林雕塑設計的一些方法和對策,充分體現其現實意義。本課題主要運用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美學理論等作為支撐,對人性化設計進行闡述,總結出園林雕塑人性化設計的原則,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空間環境中園林雕塑人性化設計方法,闡述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潮流下,園林雕塑的設計既要遵循生態學規律,更要從它的使用者―人的角度出發,從人的生理及心理特點,人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出發,滿足人的使用需求及審美需求,充分體現園林雕塑設計“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而提升整個城市園林環境的文化內涵。
上色前對作品進行試渲染,顏色盡量貼近肉色,作品最終要以寫實的風格呈現在我們前。
參考文獻
[ 1]陳望衡著.藝術創作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7
[ 2]朱福臨.關于中國當代雕塑現狀的思考[J].藝海,2009,(1):62-63.
[3].試論中國當代雕塑本土化發展的意義[D]:(碩士學位論文). 河北:河
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