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2: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文社會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G80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09)08-0067-04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HOU De-hong
(Dep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 51909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studie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9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ir current research areas, teacher teams and cultivation plan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ir research areas are unbalancedly distributed as well; the strength of their teacher teams is high, but it is unable to meet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today; they have fairly high standards for student recruitment, and value research abilities. According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enhancing their cultivation quality: concern the western area; focus on research contents; expand the advisor team; optimize cultivation plans;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China
育人文社會學是體育學的二級學科之一,是研究體育與人、體育與社會互相關系基本規律的學科群。體育人文社會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在1997年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設置的研究生專業,10多年來,該專業為我國體育界培養了眾多人才,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國體育方針、政策、法規和制度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已有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授權點60多個,博士授權點9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博士教育是我國體育學博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我國體育理論研究培養學術骨干和帶頭人的重要渠道。但有研究表明,目前體育學博士研究生教育仍處于初級階段[1]。因此從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點的分布狀況、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等進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培養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1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點的分布
1)博士授權點的地域分布。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9個博士授權點的分布為: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南京師范大學(江蘇)、曲阜師范大學(山東)、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上海體育學院(上海)、浙江大學(浙江)、華南師范大學(廣東)、湖南師范大學(湖南)。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北、華南和華中,分別占56、22、11、11。劉燕[2]等研究認為:“體育學博士點招生學校分布極不平衡,主要分布在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分別占26%、37%、21%,西南和西北地區為0。”顯然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點與我國整個體育學博士點的分布狀況是一致的,這說明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發展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關系。體育人文社會學需要濃厚學術氛圍和深厚研究基礎,同時與地區的發展也息息相關。西南、西北沒有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點,表明這兩個地區體育理論研究上和體育人才的培養與其他地區存在很大的差距,這與體育事業的均衡發展不協調,這種嚴重的區域分布不均現象也不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2)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授權點的學校類型分布。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博士點分布主要集中在師范類院校,約占67,其次是專業體育院校約占22,綜合院校約占11。可見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博士點以師范類院校為主。
3)博士授權點的研究方向分布及研究特色。
(1)研究方向的學科分布。綜合9個博士點的研究方向包括:體育教育、體育管理、體育社會學、奧林匹克研究、跨文化比較、體育管理與評價、體育社會學與倫理學、學校體育理論與實踐、體育基本理論、少數民族體質與健康、體育經濟學研究、體育休閑心理學研究、競賽心理學研究、體育發展戰略、體育管理與系統工程、體育行為、體育與中國傳統文化、體育哲學、體育歷史與文化、體育休閑娛樂、體育心理學、體育新聞傳播、體育組織媒體公關與體育賽事媒體服務等。
從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學科來看,這些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體育經濟學、學校體育學、體育社會學、體育管理學、體育心理學、體育傳播學。各學科及地區分布狀況:體育經濟學的研究主要是在華東和華北地區;學校體育學的研究主要在華北、華南、華中地區;體育社會學的研究主要在華東、華北、華南地區;體育管理學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華北和華中地區;體育心理學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華北地區也有所研究;體育傳播學主要是在華北和華東兩地。而且各學科地區分布不平衡,其中學校體育學、體育社會學和體育管理學的地域分布比體育經濟學和體育傳播學均衡。體育經濟學和體育傳播學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這說明經濟和科技發展對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具有重大影響。從各個地區的研究學科來看:華北地區和華東地區的研究領域比較寬、均衡,華南和華中地區的研究相對較窄。
(2)特色研究領域的分布現狀。從各個博士點研究領域的特色來看,不同的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地理位置、人文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都形成了獨特的研究領域。如北京體育大學的奧林匹克研究,湖南師范大學的體育倫理學研究,曲阜師范大學的體育行為、體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華南師范大學的體育哲學、體育人類學等。以曲阜師范大學的體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為例,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它以其悠久的歷史文明和燦爛的東方古文化而享譽世界,為體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9個博士點中,除浙江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外的7個點都有自己獨特的研究領域,說明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點的研究十分注重創新和自身獨特的研究風格。
(3)不同類型學校的研究方向。通過對不同類型學校研究方向的分析,可以明顯地看到專業體育院校、師范類院校和綜合性大學在研究方向分布上的區別:專業體育院校的研究領域比師范類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研究領域寬廣很多,而且研究內容更加豐富,更加細化,也很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和從其他角度來研究學科的某一方面。如北京體育大學的體育經營管理、高等體育教育管理、體育產業運作與管理、體育管理體制等;上海體育學院的體育運動與社會發展、體育運動與社會、體育文化傳播、社會結構與體育發展等。而師范類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的研究則比較注重各個學科的研究:如華南師范大學,研究領域的設置為體育哲學、體育社會學、學校體育學、體育休閑娛樂等,可見專業體育院校的體育理論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綜合性,而師范類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的體育理論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專一性。
2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點的師資隊伍
導師隊伍是博士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博士的培養過程中導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導師的學術造詣、科研成果、知識結構、學術精神等都對博士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產生著重大的影響。王蔚虹[3]的調查顯示:大部分被調查的博士生還肯定了導師在專業知識、學術興趣、科研能力、治學態度以及道德修養方面對自己的巨大影響,有超過80%的博士生表示導師對自己專業知識、科研能力、治學態度、道德修養的影響較大,其中認為導師對自己治學態度影響較大的比例更高達90.7%。導師隊伍的實力不僅是衡量博士點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關乎博士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點師資隊伍的現狀:專業體育院校的導師數量明顯多于綜合院校的導師數量;導師隊伍中不乏知名學者,他們德才兼備、見多識廣、學術造詣深、科研成果多,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教學指導經驗。如華南師范大學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楊文軒教授,近年來在國家級核心刊物40多篇,出版多部著作,如《體育原理》、《體育概論》、《當代大學體育》等;曾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的國家級課題,廣東省級課題,主持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省部級課題多項。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任海,是我國奧林匹克教育的第一人,任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首席專家、北京體育大學奧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理事、體育社會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曾主編《奧林匹克運動百科全書》、全國體育院校統編教材《奧林匹克運動》、全國體育院校統編教材《奧林匹克運動》修訂版、《中學生奧林匹克知識讀本》、《五環旗下的科技奧秘》。如此強大的導師隊伍使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的培養有了堅實的后盾,也為我國體育理論研究的科學性提供了保障。另外,為了擴大導師隊伍,加強對博士生的指導,一些學校通過聘請外校專家或是其他學院的知名學者共同指導、聯合培養。這種培養方式不僅緩解了導師的指導壓力,還加強了跨學科的研究深度,能更好地提高博士生的培養質量。
3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的培養
從招生要求、計劃招生人數、課程設置、師生比等方面來分析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的培養。首先,從導師人數和招生人數也即師生比來看,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導師數量相對于所帶的博士生數量來說是不足的。以下面兩所學校為例:上海體育學院近3年(2006~2008年)的計劃招生人數和導師人數的比例都是1.21(上海體育學院每年的招生計劃為10~14人,取平均值);華南師范大學近3年的計劃招生人數和導師人數的比例分別為32、53、43。師生比是一項衡量教育資源相對量的重要指標,對于博士生教育而言,師生比問題除了反映出博士培養的效率,更關系到導師對博士生培養精力投人的可能,對博士培養質量的影響不容小覷[3]。從以上的師生比來看,每個導師每屆不止帶一位學生,這樣,導師的精力分配和指導就會比只帶一位學生少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博士生的培養質量。
我們通過查閱各個博士授權點的招生簡章和課程設置發現:第一,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的招生考試要求通過外語考試,但較高外語水平的考試將許多學生擋在了門外;要求發表過一定數量的文章,重視學生已具備的學科基礎和科研能力等;博士生的培養時間為3年,課程學習時間基本上是1年,論文撰寫和求職時間為2年。第二,我國的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按照“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選修課”的學分制形式。在此基礎上,通過開設專題講座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體育學科前言探索,拓展學生思維?;蚴峭ㄟ^設立“教研室”、“科研小組”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參加學術活動,讓他們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工作[4]。
通過對一些導師的訪談發現:在讀博士生的創新能力、跨學科研究能力和人文基礎知識相對薄弱,文字功底較淺,寫作能力有待提高。訪談在讀博士生發現:他們認為導師的學術水平和知識結構對自己的影響很大,導師的指導對他們的學習和學位論文的完成至關重要;科研經費不足是影響他們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因素;參與課題研究的實踐不多;學校對學位論文的把關非常嚴格,有較完善的論文評審制度[5]。
4結論與建議
1)關注西部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的建設。經濟發達的東中部是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點的集中區域和研究重地。西部體育發展的落后,體育人才培養的滯后,尤其是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研水平不高,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在“發展西部、建設西部”的社會背景下,政府應加大西部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建設的力度,同時鼓勵更多的體育人文社會學高級專門人才去西部,這樣才能發展西部的體育理論研究,提高西部高校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水平。
2)注重研究領域的廣度和深度,加強交叉學科、新興學科的建設。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在地域上和不同類型院校中的分布不平衡,專業體育院校的研究領域比師范類院校和綜合院校的研究領域更為寬廣,而且各個學校都十分注重自身特色研究領域的發展。但是整體看來我國的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領域還不夠寬,比如殘疾人體育、社區體育服務等研究比較少。另外在某些新興學科或是交叉學科的研究上也不夠,如體育美學、體育倫理學、體育哲學等。因此我們應加大這些領域的研究力度,重視邊緣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的發展。
3)擴大導師隊伍,加強科研指導?!八^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導師隊伍的強大,師資力量的雄厚是影響博士生教育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從調查的師生比顯示,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導師數量滿足不了學科發展和培養博士生的需求?;隗w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教育的現狀和學科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擴大導師隊伍,建議對博導的遴選要求略微寬松,培養中青年骨干力量,以滿足師資力量不足這一現實需求。這樣就可以實現多個導師指導同一學生,更有利于學生知識的豐富和科研能力的增強。
4)把好生源關口,優化培養方案。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博士點招生,在生源的把關上比較嚴格,重視外語水平、學科基礎和科研能力。由于需要較高的外語水平許多具有極強科研能力的優秀人才,因為外語水平稍差而被拒之門外,建議對這些學生在錄取考試時,外語水平要求可適當放寬。目前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生的學習年限相對來說較短,課程設置比較單一,內容比較陳舊。因此在培養過程中學習年限的彈性應增大,學習時間的長度應增加;并優化課程結構,加重有關研究方法、研討性課程的比例;同時還要加強博士生的實踐能力課程,培養他們實踐能力,理論聯系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豐富理論。
5)加強各校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我國體育人文博士點數量不多,博士生隊伍也不算龐大,加之當今通信技術和網絡的發達,各個博士點之間應加強交流,實現校際間的導師和學生的互相交流,學生和學生的頻繁交流,共享學習資源,共同了解學術前沿動態和學科發展,形成互動的學術圈。以“他山之石”來豐富各自的知識、開闊大家的視野,拓展彼此的思維,共同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靜,薛翠霞. 對體育學博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4):522-525.
[2] 劉燕,謝丹霞,吳貽剛,等. 我國體育學博士與碩士授權點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4(4):72-75.
[3] 王蔚虹. 我國博士生培養現狀――基于四所高等學校的調查[J]. 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11):42-48.
【關鍵詞】體育教學 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人才 培養對策
體育課程是大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但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體育教學的效率仍不高,甚至部分大學的體育課程直接是自由活動,而沒有實質性的傳授學生相關體育知識,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不利于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筆者將分別從:我國體育教學開展現狀、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對策,兩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我國體育教學開展現狀
(一)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十分單一,可供學生選擇的體育項目也比較少,只有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幾種國家重點關注的體育競技項目。實際上,現代體育項目有許多種可供選擇,比如舞蹈、搏擊、跆拳道、擊劍、射擊等。高校體育項目并不是為了體育競技而開展,而是為了滿足學生身體鍛煉的需求,所以高校體育課程的開展可以引入更多的體育項目,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勾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能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
(二)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校在開設體育課程時,大多只會在一、二年級開設,課程頻率大概為每周一到兩節課。這樣的體育課程開課頻率根本沒辦法將體育教學的內容完整地灌輸給學生,而且體育鍛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如果體育教學無法培養出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只是靠體育課程的這點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其他時間就忽視鍛煉,那么根本達不到鍛煉的效果。另外,體育課程開設只會在一、二兩個年級,到三、四年級就停止開設了,這樣學生們還沒有確定自己最喜歡的體育項目,體育課程就已經停止了,隨后學生就會將體育鍛煉拋之腦后,前兩年的體育課程就形同虛設。
(三)高校體育設施不完善
由于高校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所以投入的精力和資金都比較少,許多基本的體育器材和設施都準備得不到位,在上體育課時,有許多有明顯損壞的體育器材還是被拿出來繼續使用,嚴重影響學生們在體育鍛煉中的體驗,甚至有可能造成學生受傷的事故。所以學校要加大對體育設施的資金投入,完善體育設施和器材,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
二.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對策
(一)制定積極的教育目標
高校“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的實施,重在傳播現代先進的體育文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獨立性人才,同時傳承現代體育精神,使學生敢闖敢拼。在此過程中,高校學生意志力的錘煉及精神風貌的形成,都需要通過高校體育課堂文化教育傳承。因此,從這一層面出發,高校體育課堂文化教育體系構建和實施的主要目標,在于通過研究前人的價值取向與精神定位,將教學工作實施的方向主要指向于“除了發展體育運動技能之外的全部情感及意識和精神價值”等思想領域。以高校體育課堂為載體,促進學生思想意識及非智力因素和情感、精神風貌、思想道德、價值觀、人格等全面發生改變。
(二)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高校體育課堂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學手段既包括學生的認知活動也包括非認知活動。教育理念的灌輸及教育行為影響,都能對學生思想價值觀的引導和培育起到良好的實踐示范作用。因此,教育者應基于“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注重引導,加強環境熏陶及強化后期評估,使學生理性與非理性認識相結合,通過體育課堂文化潛移默化的引導,采用無形與有形教育方式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培養其實踐創造性。
(三)形成系統的評價體系
高校體育課堂教育工作,應該突出“精神加工”的重要作用。在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除了得益于教育者與被教育者自身的研究與實踐和創新外,還要通過一定的實踐平臺,強化教學實踐效果。因當前高校教育實踐平臺不完善,因此在體育課堂文化教育與傳承實踐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對此,本文建議應通過與心理教育及德育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相融合,從而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樣化,教育實踐平臺更加立體化和縱深化。諸如構建高校體育課堂實踐平臺及人文教育素質活動平臺、校園環境文化傳承平臺等,突出培育教化與評價功能,加強管理,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風貌。
(四)加快教學管理手段的引進
高校體育進行教學管理主要是為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服務于高校教育的總體目標,要向實現體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高,有必要借助技術手段,選擇新型管理方法,創新傳統管理模式。當前,很多高校逐漸開始將ISO9000標準引入教學管理中,雖然ISO9000標準最早在制造業被應用,但是通過不斷的發展,現在已經逐漸應用到其他不同的行業,ISO9000標準是國際上制訂的用于質量保證以及管理方面的標準。當前,我國通過ISO9000標準的高校已經接近有100所。有學者認為,高校教學管理中納入ISO9000標準,可以是管理觀念更具有系統性,創新教學管理制度,全面、全員、持續的提升教學質量管理工作,促進教學管理進一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以及科學化,促進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人才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衛平,夏漫輝. 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述略――基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體育學立項課題的分析[J]. 體育科學,2015,02:3-13.
一、社會資本定義與貧困的認知
1、社會資本概念及其理論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這個概念最初是在經濟學領域中使用,19世紀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龐巴維克(Eugen V.B?觟hm-Bawerk)和馬克思經濟學創始人馬克思(Karl Marx)都曾提出過“社會資本”,但他們使用的社會資本或社會總資本是與“私人資本”、“個別資本”相對應的,不是我們現在把握的“社會關系網絡”中的社會資本。關于這種社會資本概念是20世紀70年代由經濟學研究轉入社會學研究后,引起了一些社會學家的關注。直到1985年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Bourdieu)用英文發表“社會資本隨筆”的論文正式提出社會資本的新概念后,才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接著美國社會學家科爾曼(J.S.Coleman)于1988年在《美國社會學雜志》上發表題為《社會資本在人力資本創造中的作用》這篇經典論文之后,社會資本理論在社會科學各領域中漸成研究的焦點和熱點。但至今社會資本的定義在學術界仍眾說紛紜、尚未統一,主要有功能說、資源說、能力說、網絡說、文化規范說(卜長莉,2005)。本文認為社會資本是以資本形態普遍存在于制度化關系網絡之中,并能夠被其使用者投資積累帶來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會資源。此定義包含了這樣幾層意思:一是社會資本是以資本形態存在的,也就是人們可以客觀感覺到的“無形”資產;二是社會資本存在的載體是社會網絡關系,也就是有的學者提到的“嵌入在社會結構中的資源”,但從正面來講,這種網絡(或資源)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關系網,而是“制度化的關系網絡”,是與規范的組織(團體)成員制相聯系的;三是當社會資本作為人際互動過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資源形式時,能夠為使用者實現目標提供便利、帶來收益。社會資本的具體表現形式可為:社會網絡、信任、合作(互惠)、參與、共享等。
目前,社會資本理論是一種日漸新興的理論范式,是近20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之一,廣泛地應用于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學科。現有研究文獻已從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標及其對社會、經濟績效等不同角度對社會資本理論進行了深入構建,它為我們研究和透視社會經濟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而社會資本理論用于貧困問題的研究是近幾年社會科學理論發展的一種新視角和新嘗試,并日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
2、貧困的認知:視角轉換與思想演變
可以說人們對貧困概念的理解經歷著從一元解讀到多元解讀的過程;經歷著逐步從純經濟生存層面,擴大到權利、發展、環境、文化及精神等層面。下面我們將結合學術界對貧困概念界定的思想發展脈絡,依循著:物質生存、社會人文、能力發展的邏輯擴展順序,對貧困內涵的演進給予簡要說明,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物質生存的視角。人們認識工業社會的貧困,開始仍然沿用自然經濟社會有關物質品匱乏威脅人們基本生存即是貧困的說法,當然物質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貨幣收入額為標準,這不僅將貧困與低(貨幣)收入相聯系,而且奠定了以貨幣收入為衡量工具的貧困線標準基礎。正是如此,早期的文獻可見英國學者朗特里(Rowntree)等學者對工業化初期社會貧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朗特里在《貧困:有關城鎮生活的調查》中對英國約克市做貧困問題研究時,提出了“初級貧困”(即絕對貧困)的概念,這種貧困就是基于“獲得僅能夠維持體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預算,并且隨之得出了一個“社會可接受的”貨幣量(朗特里,1901),由此開辟了將貧困與無法維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質品,以及這種最低限度物質品折合的貨幣收入額聯系起來的研究思路,為后來研究貧困的學者提供了一個標準范式,影響深遠??梢哉f最初的貧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質生存標準的生理層面考量,雖然這種界定抓住了貧困的基本硬核,但是這種與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聯系的生理學方法,集中于貧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視了貧困內在所包含的發展、賦權、能力、人格尊嚴、知識文化、社會地位等更為深刻的內涵。當然這樣的探索也不失為認識貧困提供了一個基本的視角,并引起人們對貧困現象更多地關注和思考。
(2)社會人文的視角。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更加關注從“社會人文”角度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貧困程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1997年人類發展報告》中提出新的貧困概念,將一般意義上的經濟貧困擴展到“人文貧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反映人均國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貧困,也包括反映公民權、政治權、文化權及基本人權狀況的權利貧困和反映人均壽命、衛生、教育、知識信息交流、生活環境質量條件等因素的人力貧困、知識貧困與生態貧困。其具體指標有:40歲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參與公共事物的權力及概率,獲得基礎性教育與衛生保健服務的條件、環境污染指標、可飲用水和合適的食物狀況等等。這些“新標準基本上代表了當前文明發展程度下,人類對相對貧困內涵的理解程度”。社會人文視角將人們對貧困的認識由傳統的單一維度(經濟角度)拓展到了多元維度(經濟、政治、文化、衛生、環境等角度),加深了對貧困概念的理解。
(3)能力發展的視角。世界銀行在過去的15年間,對貧困的認定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1981年的貧困定義相比,《1990年世界發展報告》對傳統的基于收入的貧困定義進行了擴充,加入了能力因素,認為貧困是“缺少達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2000—2001年的世界發展報告》又在“能力貧困”的定義之中,加進了“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涵義,意指“一個家庭和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將要經受的收入和健康貧困的風險,”同時“還意味著面臨許多風險(暴力、犯罪、自然災害和被迫失學等)的可能性?!倍鴮δ芰ω毨г诶碚撋献龀鐾黄菩载暙I的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Amartya.Sen)。森關于可行能力(capability)——貧困視角的提出,把對貧困性質的認識又大大地推進了一步,他在《以自由看待發展》一書中指出:所謂“貧困,必須被視為基本可行能力的剝奪,而不僅僅是收入低下,而這卻是現在識別貧窮的通行標準”。并且“對基本可行能力的剝奪可以表現為過早死亡、嚴重的營養不良(特別是兒童營養不足)、長期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失敗?!碑斎?,這種可行能力——貧困的視角并不完全否認將低收入視為貧困主要原因之一的傳統觀點,同時還將反貧困的政策視角從直接的生活質量改善,拓展到提高獲取收入并擺脫收入貧困的能力??尚心芰σ暯菍ω毨Х治鏊龀龅呢暙I在于,通過把注意力從手段(而且是經常受到排他性注意的一種特定手段,即收入),轉向了人們有理由追求的目的,并相應地轉向可以使這些目的得以實現的自由,強化了我們對貧困和剝奪的性質及原因的解釋。
將現有文獻關于貧困的概念歸納起來,CDP(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Policy)在對欠發達國家2006年的回顧和總結中認為,貧困包含三方面要素:低收入、人力資本的缺乏以及經濟上的脆弱性(“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Report”2006)。應該說,這個概括雖然將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缺乏所導致的收入貧困、人文貧困、能力貧困融入到貧困概念的框架之中,已經比較貼近現代文明對貧困的認識和解釋了,但仍有其不足,也就是欠缺社會資本的視角。在一個日益開放或轉型的社會中,貧困群體所表現出的封閉性、邊緣化傾向能夠用社會資本分析工具加以解釋并給出政策取向;同時,社會資本的弱化對知識貧困、人文貧困乃至收入貧困都有正相關性(有關經驗研究也證實了這個結論)。因此,采用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三維度視角導出的貧困概念,不僅包含收入貧困、人文貧困、能力貧困,還包含邊緣性貧困,就是指因缺乏嵌入在社會結構中的社會資源(包括組織、網絡、信任、合作、參與、聲望、地位等),而在匿名社會里可能遭受歧視、排擠、打擊而陷入社會邊緣的貧困狀態。結合三種“資本結構”的維度來看待貧困,興許給出的答案能夠較為圓滿地解讀現代社會貧困,也符合人類社會認知貧困的思想演變趨勢。
文章借助現代社會資本理論,超越過去僅從物質層面或有形資源形態探討貧困的傳統思路,并盡量克服以往貧困問題研究的片面和不足,力圖破解現代社會貧困存在之謎,也就是從物質資本(技術資本)、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多元維度來認識貧困,以便為貧困群體增加“三種資本”的能力尋找新的獲取途徑。
一、社會資本定義與貧困的認知
1、社會資本概念及其理論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這個概念最初是在經濟學領域中使用,19世紀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龐巴維克(Eugen V.B?觟hm-Bawerk)和馬克思經濟學創始人馬克思(Karl Marx)都曾提出過“社會資本”,但他們使用的社會資本或社會總資本是與“私人資本”、“個別資本”相對應的,不是我們現在把握的“社會關系網絡”中的社會資本。關于這種社會資本概念是20世紀70年代由經濟學研究轉入社會學研究后,引起了一些社會學家的關注。直到1985年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Bourdieu)用英文發表“社會資本隨筆”的論文正式提出社會資本的新概念后,才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接著美國社會學家科爾曼(J.S.Coleman)于1988年在《美國社會學雜志》上發表題為《社會資本在人力資本創造中的作用》這篇經典論文之后,社會資本理論在社會科學各領域中漸成研究的焦點和熱點。但至今社會資本的定義在學術界仍眾說紛紜、尚未統一,主要有功能說、資源說、能力說、網絡說、文化規范說(卜長莉,2005)。本文認為社會資本是以資本形態普遍存在于制度化關系網絡之中,并能夠被其使用者投資積累帶來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會資源。此定義包含了這樣幾層意思:一是社會資本是以資本形態存在的,也就是人們可以客觀感覺到的“無形”資產;二是社會資本存在的載體是社會網絡關系,也就是有的學者提到的“嵌入在社會結構中的資源”,但從正面來講,這種網絡(或資源)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關系網,而是“制度化的關系網絡”,是與規范的組織(團體)成員制相聯系的;三是當社會資本作為人際互動過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資源形式時,能夠為使用者實現目標提供便利、帶來收益。社會資本的具體表現形式可為:社會網絡、信任、合作(互惠)、參與、共享等。
目前,社會資本理論是一種日漸新興的理論范式,是近20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之一,廣泛地應用于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學科?,F有研究文獻已從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標及其對社會、經濟績效等不同角度對社會資本理論進行了深入構建,它為我們研究和透視社會經濟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而社會資本理論用于貧困問題的研究是近幾年社會科學理論發展的一種新視角和新嘗試,并日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
2、貧困的認知:視角轉換與思想演變
可以說人們對貧困概念的理解經歷著從一元解讀到多元解讀的過程;經歷著逐步從純經濟生存層面,擴大到權利、發展、環境、文化及精神等層面。下面我們將結合學術界對貧困概念界定的思想發展脈絡,依循著:物質生存、社會人文、能力發展的邏輯擴展順序,對貧困內涵的演進給予簡要說明,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物質生存的視角。人們認識工業社會的貧困,開始仍然沿用自然經濟社會有關物質品匱乏威脅人們基本生存即是貧困的說法,當然物質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貨幣收入額為標準,這不僅將貧困與低(貨幣)收入相聯系,而且奠定了以貨幣收入為衡量工具的貧困線標準基礎。正是如此,早期的文獻可見英國學者朗特里(Rowntree)等學者對工業化初期社會貧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朗特里在《貧困:有關城鎮生活的調查》中對英國約克市做貧困問題研究時,提出了“初級貧困”(即絕對貧困)的概念,這種貧困就是基于“獲得僅能夠維持體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預算,并且隨之得出了一個“社會可接受的”貨幣量(朗特里,1901),由此開辟了將貧困與無法維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質品,以及這種最低限度物質品折合的貨幣收入額聯系起來的研究思路,為后來研究貧困的學者提供了一個標準范式,影響深遠。可以說最初的貧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質生存標準的生理層面考量,雖然這種界定抓住了貧困的基本硬核,但是這種與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聯系的生理學方法,集中于貧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視了貧困內在所包含的發展、賦權、能力、人格尊嚴、知識文化、社會地位等更為深刻的內涵。當然這樣的探索也不失為認識貧困提供了一個基本的視角,并引起人們對貧困現象更多地關注和思考。
(2)社會人文的視角。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更加關注從“社會人文”角度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貧困程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1997年人類發展報告》中提出新的貧困概念,將一般意義上的經濟貧困擴展到“人文貧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反映人均國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貧困,也包括反映公民權、政治權、文化權及基本人權狀況的權利貧困和反映人均壽命、衛生、教育、知識信息交流、生活環境質量條件等因素的人力貧困、知識貧困與生態貧困。其具體指標有:40歲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參與公共事物的權力及概率,獲得基礎性教育與衛生保健服務的條件、環境污染指標、可飲用水和合適的食物狀況等等。這些“新標準基本上代表了當前文明發展程度下,人類對相對貧困內涵的理解程度”。社會人文視角將人們對貧困的認識由傳統的單一維度(經濟角度)拓展到了多元維度(經濟、政治、文化、衛生、環境等角度),加深了對貧困概念的理解。
1·1定位恰當,培養目標明確
西方有著悠久的人文教育傳統,自20世紀60年代起,新的醫學人文教育在西方興起,進入80年代以后,加強人文教育已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強勁趨勢。1982年美國醫學會醫學教育委員會(CME)在“醫學教育未來方向”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1984年美國醫學院協會(AAMC)在《為21世紀培養醫生》的報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的醫生,在醫學生涯中往往會喪失智力挑戰的能力和應答這種挑戰的能力”[2];1993年英國總醫學委員會(GMC)在“明天的醫生”(TomorrowsDoctors)報告中提出醫學教育和實踐中要加入更多的“人文學科特殊學習模塊”(humanitiesspecialstudiesmodules,SSMs),以達到醫學人文與醫學自然科學的相互滲透以至包容[3];法國也提出把人文教育與醫學各科專業結合起來,培養“不受任何學科界線限制的人”。
1999年成立的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制定了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該要求強調指出“敬業精神和倫理行為”是醫療實踐的核心,應把“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同“醫學知識”、“臨床技能”一樣作為保證其畢業生具備“基本要求”所規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質之一[]4。這已經成為21世紀世界衛生發展和醫學教育的需要,也為醫學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標。綜合上述要求,我們認為國外醫學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標主要在于:樹立新的醫學觀念和批判性思維(criticalthinking),全面認識醫學與社會;培植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professionalvalues,attitudes,behaviorandeth-ics);依靠人文的知識和方法,發展醫學生的溝通技能(com-municationskills)和協作精神;培養信息管理和社區管理能力。
1·2課程設置合理
為增強醫學的人文特征,改變醫學的“純科學技術性”,20世紀60年代美國率先對醫學課程進行了改革,強化了醫學預科的人文教育。同時,為了進一步克服因忽視人文教育所造成的“醫預綜合征”要求醫學生進入醫學院后,仍要學習醫學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從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許多醫學院校開始增設人文學課程,到1995年幾乎所有的醫學院都開設了人文學課程,并得到聯邦基金,特別是國家人文科學基金的支持。
美國大學實行選修制或半選修制和學分制教育體制,如哈佛大學醫學院醫患關系教育貫穿前兩年半課程,以后的必修課有:醫學人權和醫生、生物科學技術的社會學研究、醫學實踐中困境的倫理方面、健康和疾病的倫理根源、醫學社會史、社區衛生中心的醫學人類學等;選修課有:醫學倫理學、社會醫學、醫療管理、生物科學的社會問題等[5]。英國高等教育委員會1978年已建議把心理學、社會學、社會醫學、行為醫學、倫理學和醫學法學等學科列入醫學院必修課計劃[6]??偟膩砜?國外的醫學院校醫學課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醫學三大類組成,其中醫學史、醫學哲學、醫學倫理、醫學法學、行為醫學以及醫學社會學是醫學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如在北美的醫學人文學21個研究生教育點中,也是以醫學史、醫學哲學、醫學倫理和醫學法學以及醫學社會學為主干課程[7],歐洲國家也是如此。這些國家中,醫學人文課程占總學時的比例以美國、德國為多,達20—25%,英國、法國、日本約為10%-15%[8]。
相比之下反觀我國的醫學院校,課程設置仍然停留在生物醫學模式基礎上,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偏少,課程學時大約只占總學時的8%左右,其中以意識形態教育類課程為主,約占人文社科課程課時總數的86·21%[9]。如作為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先河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對其80年的課程體系進行比較分析時指出該校人文社會課程由原來的無增加到目前的9門,但仍不到總課時的5%,且中國革命史、哲學等政治類課程就達5門,并占人文社會課程的73%[10]。
1·3教學內容的關聯性、序慣性和實用性
1·3·1國外醫學人文教育在課程內容方面表現出橫向的“關聯性”,即人文課程與自然科學、醫學、社會科學相互滲透,呈現出交叉性。如醫學倫理學、醫學哲學、醫學法學、醫學與文學等學科課程被大量開設,這些課程不是孤立地講授而是彼此融匯一體,并與醫學內容緊密結合,這也是推進醫學教育中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融合的有力舉措,值得借鑒。
1·3·2人文課程體現出縱向的循序發展的“序貫性”,即人文課程在臨床前期開設,但并沒有在臨床前期就結束,而是延續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如日本的醫學院前2年主要用于學習基礎科學與人文科學課程,以醫學概論涵蓋醫學人文課程,并在第五學年開設續醫學概論,了解醫療與法律、倫理、社會經濟的關系[11]。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醫患課程也從第2學年開設,貫穿4學年時間。
1987年英國的報告建議:醫學倫理學應該貫穿在醫學教育整個階段、有一定間隔和反復進行,應該在臨床教育中,按一定的間隔插入一定時間的、由醫學以外很多專家進行的、跨學科的倫理教育。因此從總體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貫穿于專業教育的全過程為特征。此外,醫學人文教學并沒有在本科教育劃上句號,而是成為醫學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的內容。
1·3·3人文課程突出實用性。國外認為,醫學教育的核心是病人,醫學院是一個專業學院,人文教育應當整合到醫療實踐中去,實現醫學與人文課程的一體化,其突出特點表現為“輕理論,重行為”,并始終貫穿兩個基本思想:一是以病人為中心,二是密切聯系實際,很注重當前醫學領域的社會問題以及對這些社會問題的調查、研究、分析和提出解決辦法。
例如,“當代法律與醫學問題”主要討論影響醫患關系的法律以及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的法律基礎問題,其教材從法律雜志、法庭判決、醫學倫理學雜志和醫學衛生政策期刊中挑選資料編寫而成;再如在基礎課中有一門必修課為《行為科學》(《behavioralscience》;內容包括行為現象學、社會心理學、心理病理學、性心理學以及社會醫學、醫學發展理論等,并緊密聯系地域實際,討論各種由社會、心理因素導致的行為問題,例如上癮、車禍、青少年自殺等等,同時也為進入臨床階段《精神病學》學習打下基礎[12]。國外大學醫學院的人文社會科學的教學內容都是針對現實問題,針對現實問題是國外醫學人文課程教學的特點。
1·4教學和考核的方法靈活多樣
國外的醫學院校為了達到課程的教學目的,采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包括課堂講授、課堂討論、學術研討、課外閱讀、寫論文甚至參與教學等,以案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形式已被廣泛采用,小組討論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也倍受青睞,教師通過閱讀材料來指導學生,鼓勵并創造機會使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信息和觀點,給學生以最充分的自由度;也有的采取指定學生閱讀、實際寫作訓練、直接的角色示范活動;還有的特別注重教學情境與場所的設置,如在醫學哲學、醫學倫理學的教學中,采取直接的討論方式,如邀請醫生———詩人、醫生———作家、危重病人、自愿參加臨床實驗的病人及其主管醫生一同討論,甚至在教學計劃中安排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戲劇表演,以便學生真正投入到情景中去。如日本在大學一年級安排學生“體驗實習”,每4-5名學生為一組,通過體驗喚起心中的感受,達到西方所強調的“移情作用”[13]。此外,國外評價學生成績的方法有考試、寫論文、講座及參加教學、研究項目等。
2國外醫學人文教育課程計劃對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的啟示
2·1增進對人文教育的認識,明確合理的培養目標20世紀50年代學蘇聯,我國大學院系開始調整,實行了人文與科技教育分離的錯誤政策,高等教育推行比較狹窄的專業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和職業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重理輕文、智育至上、能力主義等觀念已由學校滲入社會,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價值觀念,致使學科背景原本就單一的醫學院校又嚴重削弱了人文學科教育,除“兩課”外,醫學生與更多的人文社會科學難以接觸,醫學教育中也越來越追求純粹的技術知識的攀升,存在著涇渭分明的界限和迎合社會一時之需的側重,加之醫學院校普遍對校園文化建設不夠重視,這樣,醫學院校大學生既在早期社會化機構中缺乏文化素養,又在大學校園內缺乏文化熏陶,真可謂人文教育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調”。這一狀況一直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反而隨著市場經濟下功利行為的泛濫,唯科學主義與工具理性的盛行,醫學教育對于技術的強調進一步加強,“學”漸被“術”所取代,必然導致了大學的人文資源和人文精神嚴重流失。
近些年來,這一現狀和醫療活動中發生的一些不良事實,引發了國人的深刻反思,因而在報紙雜志的文章中,強調醫學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觀點已不鮮見。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的水平離它應當承擔的責任還相距甚遠,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依然是困難重重,一方面,在理念上,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斷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實行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斷地被淡化,甚至忽視。我們認為人文教育在當代大學教育中之所以出現上述的矛盾與困境,最主要的是人文教育的定性與定位問題,更恰當地說,則是大學教育的定性與定位問題。人文教育應該是高等醫學教育的一個組成,并且是一個重要的組成。
最值得反思的是,常常熱心贊教育的人,對什么是人文教育,什么是人文教育的組成,卻往往人言人殊,并無共識,因而我們認為人文課程本身沒有“受尊重性”(respectability)可能是問題的核心,所以如何使人文教育贏得“受尊重性”,是使學生向人文教育歸心、向心的根本之道。因此,增進教育和衛生行政部門與醫學院校的院校長等決策層對人文教育的認識,克服把目光只集中在技術和設備、忽視人文精神教育的傾向,制訂明確合理的人文課程培養目標是當務之急。
2·2明確規劃醫學人文教育核心課程與體系,增強教學內容的效用性首先,我們應認識到我國醫學人文教育課程設置有很大的隨意性。實際上,由國家硬性規定的醫學人文學科課程僅有醫學倫理學一門,醫學史、醫學社會學等課程大多為選修,而且大多課程是依據學?;蚪處煹呐d趣開設的,缺乏學科整體性規劃,課程的變動性大,盲目開課、為開課而開課的現象還十分嚴重,因此許多課程的教學和師資質量難以保證。因此,不少學者認為,應確定醫學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如醫學哲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史、醫學法學、醫學心理學、醫學與社會、醫學概論等,同時可以考慮設置醫學人文學輔修專業(本科生),目前國內已經開設的醫學人文學輔修專業有衛生事業管理、衛生法學、醫學創新等。
其次,我國醫學院校人文社會科學的教學內容比較注重理論的探討,普遍側重于范疇、體系的教授,讓學生系統、全面地掌握學科的基本內容,力求知識的完備,試圖讓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去觀察、分析問題,而對實用性、實效性關注不夠。但由于教材更新速度慢,近幾年我國社會發展很快,學生學的與現實差距比較大,面對現實問題許多學生往往一籌莫展,有時甚至被錯誤的言行所同化。實踐表明,醫學人文課程的教學內容應以實用性為主,把人文課程整合到醫療實踐中去,達到醫學與人文課程一體化,體現出以“病人為中心”、“密切聯系實際”的基本思想。
這樣,才可以避免人文科學與醫學實踐的脫節,才能提高人文教育的實效性及體現醫學人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即:將人文知識整合到醫學實踐中,不是為醫學增加“文化外衣”,而是使之加強對人類生命、死亡及生存意義等方面的理解;學習的不是文學、倫理、法律、宗教等學科知識的理論體系,而是他們在醫學實踐中的具體表現,以及對醫療實踐的引導和制約作用,使學生學會從醫學、道德、科學、政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
1建筑史論研究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應用
建筑學是一門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其中的建筑史論研究也是一個需要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專業,是從建筑的角度研究人類社會,服務于人類與社會的發展。在人文社會建設過程中,建筑史論研究更應以人文關懷為前提,結合地理、環境、生態、哲學、藝術、民俗、歷史、土木、心理、社會、經濟與交通等多學科知識與研究方法,形成一個開放的研究系統。其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論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是兩個大的、相互獨立的學科群。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人文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來自于人類學研究,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來自于社會學研究,因為這兩門學科與建筑學研究最為緊密。如前文所述,人類學與社會學在西方社會中分屬人文與社會兩個學科類型,但在我國,二者關系緊密,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方式互有借鑒。一般來說,人類學以定性研究為主,社會學以定量研究為主。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主要應用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也分為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兩類。在建筑史論研究中應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為調查問卷,研究過程包括問卷設計、方法與數據統計等。問卷調查首先要做問卷設計,針對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對問卷的內容、用詞做合理的布置,并進行信度與效度的考證。散發問卷可以是隨機抽樣,也可以做全樣本的調查,可根據研究條件做具體調整?;厥諉柧砗髮柧磉M行統計,剔除不可信的問卷結果,最后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研究結論。建筑史論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田野筆記等,這是進行田野調查工作的一般程序。這一研究工作開始于“進入田野”,它不只是指進入所要研究的場地之中,而且需要與當地社區建立起良好的社會關系,從而進行進一步的考察。參與觀察強調與當地社區處于相同的情境下,參與到他們的活動當中,在活動之中觀察建筑與人的關系,多用于對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訪談是對參與觀察的補充與深化,對個別的、重要的社區人物進行訪談,挖掘研究對象(一般為歷史建筑或建筑遺產)的歷史及其與當地社區的聯系,多用于建筑遺產保護研究之中。田野筆記分為速記、日記、日志和筆記四種類型,建筑史論研究中的建筑速寫、草圖也是筆記重要的組成部分。
1.2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的應用
建筑史論研究中時常需要應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如對特定建筑歷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與建筑遺產保護的研究等。總結如下:建筑與城市的歷史發展研究。對相關社區人群的走訪,更廣泛地掌握歷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獻資料的地區,如少數民族地區。這種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應用最多,通過居民訪談了解民居的發展歷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測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建筑與城市的文化表達研究。通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理解文化內部人群對建筑、城市空間的理解,對他們的文化闡釋進行二次闡釋。也可應用定量研究方法,對當地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對居民行為與觀念有一個定量的數據統計,支撐研究論證。建筑與城市遺產價值闡釋與保護對策研究。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通過田野考察與問卷調查,更廣泛地理解不同遺產社區對遺產價值的理解,分析遺產發展趨勢與保護策略。通過廣泛接觸,了解居民對于遺產發展的需求,制定適當的遺產保護、管理與遺產地發展策略。
2建筑史論教學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論教學中,尤其是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之中,講授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學科綜合研究的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與專業研究并重。建筑史論研究作為人居環境科學的組成部分,更需要具備多科學的知識背景與研究方法,向綜合研究的方向發展,滿足我國目前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要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學環節中需要加強對這些研究方法的傳達。
2.2建筑史論研究生的學科背景
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生大多具備建筑學本科的學歷與知識體系,具備基本的建筑設計、建筑表現與建筑技術等建筑學基本能力,研究生階段主要著重培養他們在獨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學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均以綜合性大學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學學科為主,在人文、社會、藝術、歷史等學科建設方面有所欠缺,相應的,建筑學本科畢業生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很難滿足研究生階段綜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礎教學環節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對培養他們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綜合性大學建設的需求
建筑學本身即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歷史、藝術、社會、技術等不同的學科專業,將建筑院校建設為綜合性大學也是順應學科發展與滿足社會需求的途徑。尤其在以理工科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在現階段難以滿足建筑學,尤其是建筑史論研究的培養需要。那么在沒有相應的人文、社會院系的條件下,在建筑學學科內部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成為彌補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論課程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也是在現有教學條件下的現實需求。
3建筑史論教學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從現實條件來看,在建筑史論教學環節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具備基本的教學基礎,同時研究選題多樣、學生實踐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滿足基本教學條件
建筑史論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師具備應用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夠很好地在教學中傳授這些研究方法,指導學生從事相關研究。同時,人文、社會科學在國內外發展較為成熟,已有很多基礎的教學參考書目與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與一些涉及新技術的教學內容相比,對基礎研究方法的講授不涉及教學設備問題,現有教學條件能夠滿足講授、學習需求。
3.2研究選題多樣
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是綜合性研究,涉及內容廣泛,與人文、社會科學聯系密切。因此在課程選題與研究生論文選題中,或多或少均會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內容,應用這些研究方法。在課程教學環節中學習到的研究方法能夠迅速、及時而有效地應用于科學研究與專業實踐之中,具有教研聯系密切、理論結合實際的特征。
3.3學生實踐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與特定的時代與社會環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實踐必然與社會人文環境發生關系。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習得的研究方法能夠很好地應用于專業實踐中,如城市社會調查、建筑遺產考察、建筑修復設計、舊城區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實踐方式。
4結語
一、立論依據
(論文的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附主要參考文獻)
1、研究意義
新一輪的素質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茶的進行,改革的深度和范圍都在進一步的擴展和深化。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為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樣為我國的音樂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作為我國音樂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倡導下,推到了一個空前活躍的時期,同時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顯著的成績,究其根源就在于,社會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在理念上是一致的,他們都倡導面向全民、全面發展、過程重于結果的教育理念。
XX 年,中國國務院頒布了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針,從而明確了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這對于作為實施美育重要途徑的基礎音樂教育,無疑是個肯定。XX年7月29日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目前我國的教育還存在著不能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機制不完善,教育內容方法比較陳舊、教育體制機制不完善、教育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實等等問題。我國的社會音樂教育雖然在近些年高速發展,但受到經濟因素以及我國教育大環境中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的存在著諸如地域發展不平衡、教育市場混亂、教育評價系統機制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問題。
兒童社會音樂教育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的補充, 對于兒童音樂修養及音樂學習都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但不可否認, 因為目前音樂培訓市場魚目混珠現象存在, 也使深圳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筆者選取了部分小學及社會教育機構進行問卷調查, 希望能更加準確深入地了解目前社會音樂培訓市場的現狀。本文希望通過對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狀況進行調研,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理論上的解決辦法,并對如何解決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問題提出建議,希望為深圳市的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2、國內外研究現狀
2.1國外研究趨勢
社會音樂教育在歐洲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傳統歐洲文化中,個體人的音樂素養被認為其社會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代歐洲存在大量的非專業的社會音樂教育,師從于私人音樂教師學習音樂是西方音樂傳承的一種重要方式,絕大多數人的音樂素養的形成并非是學院式音樂教育的結果,而是來自社會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既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又是一個普遍的音樂教育現象。
蘇振興、成露霞(河北師范大學)在《論古希臘音樂教育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影響》一文中對古希臘社會中的音樂和音樂教育有所描述:古希臘有關音樂教學的一記載最早見于《荷馬史詩》。荷馬史詩是當時是希臘人學習音樂最主要的教材,因此荷馬成了希臘人最早的音樂教師。吳躍躍在《加拿大社會音樂教育概況》中寫到:加拿大的社會音樂教育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對于增進市民之間的交往和友誼、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分別對加拿大的社區音樂教育、街頭音樂藝術、社會音樂考級、華人音樂活動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體現出加拿大對社區音樂教育的重視及投資,幾乎每一個社區都有藝術中心,教堂在社區市民音樂生活中也具有很大的影響,街頭音樂藝術更是加拿大社會音樂教育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作者認為加拿大的社會音樂教育可以用三句
話來說:“人人需要音樂,音樂滿足每個人”;“音樂教育多元化”;“社會音樂教育以提高人的音樂素質和文化修養為目的”。從中借鑒加拿大社會音樂教育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將有利于提高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維爾弗里德·格魯恩在《80年代音樂教育大討論中的六大熱點》中寫到:音樂不必去美化學校生活,而應以各種音樂會和音樂活動去影響校外的文化活動和社區生活,并把校外音樂文化的各種活動(報道、展覽和演出等)納入學校工作中。
2.2國內研究趨勢
目前,有關于深圳的社會音樂教育研究資料幾乎沒有。有關其他地區的社會音樂教育的書籍和論文有:曾遂今在《音樂社會學》中寫道:音樂社會學與音樂、社會兩方面均密切相關,音樂社會學一詞強調了音樂,也指向了社會則明確標志出音樂與社會相聯系的內涵。曹理在《家庭和社會音樂教育與創造意識培養》一文中通過對梁雷的音樂成長歷程的描述,讓家長和教師從中得到一些啟迪,并指出良好的環境氛圍對于音樂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創造思維、創造能力的發展有促進效應。舒澤池在《世紀之交的中國社會音樂教育》中寫到:中國社會音樂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當然不是從天而降,主要基于兩個條件:首先是改革開放、政治開明、經濟發展;其次是人心思“文”,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重視文化品質。中國社會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蓬勃中有混亂,追求中有迷茫,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社會音樂教育基本上是作為專業音樂教育的附屬和學校音樂教育的補充,缺乏理論的思索和獨立的形式。馮效剛在《試論專業音樂教育與其他類音樂教育協同發展》文中指出:社會音樂教育是在音樂院校和普通學校以外進行的音樂教育,如文化館(站)、群藝館、青少年宮、音樂廳等進行的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可以廣義地理解為包括群眾音樂輔導、教學和組織,以及音樂表演的教育模式。王萍在《學校的音樂教育和社會的音樂教育》中對兩種音樂教育的差別和兩種音樂教
育在普通大學里可能的混淆及其后果進行了論述,提出學校的音樂教育和社會的音樂教育這兩種不同性質的教育必須妥善加以區分。長春大學的陳明大《對社會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一文從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的宏觀視角出發,對社會音樂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社會音樂教育者的素質要求進行了討論;從發達國家音樂教育的啟示、早期音樂教育的優越性、社會音樂教育的素質要求三方面分別進行了論述。陳雅先在《社會音樂教育實踐的著眼點》中提出:音樂教育具有十分豐富的人文內涵,但音樂學習帶有很強技術性的特點又常常導致音樂教育中人文教育內容的弱化。
因此,正確處理音樂學習與人文教育的關系,實現音樂學習的技術性與音樂文化的人文教育的交融,是社會音樂教育研究的著眼點,亦是社會音樂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孫繼南在《社會音樂教育—中國音樂教育40年之三》中指出:社會音樂教育,是國家整個音樂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辦學方式的靈活、多樣性和教育對象的普遍、廣泛性,它在活躍社會音樂生活,提高了人民群眾音樂文化素養,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張力元在《人民音樂》(XX,l)中發表文章《社會音樂教育與改革開放同行》文章中主要闡述了社會音樂教育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和改革開放的大步發展與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羅
靜(XX)在《重慶市少年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陶馨(XX)在《武漢城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調查研》;高暢《管窺深圳社會音樂教育》;甄妍妍《棗莊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斯雯《烏魯木齊社會音樂教育調查與研究》;胡園飛《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及對策》綜合闡述了我國及各省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并提出了相應措施。
3、參考文獻
[1]李鳳英《學校音樂教育應該教什么?》中國音樂教育XX,8
[2]舒澤池《世紀之交的中國社會音樂教育》人民音樂XX,12
[3]張力元《教育與改革開放同行》人名音樂XX,1
[4]斯雯《烏魯木齊社會音樂教育調查與研究》碩士論文XX,6
[5]薛艷萍《關于呂梁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中國音教網XX,2
[6]李景忠《發展社會音樂教育之我見》深圳市觀瀾中學網站XX,3
[7]白雪《淺談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民營科技XX,12
[8]甄妍妍《棗莊市杜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碩士論文XX,4
[9]張英豪《社會業余音樂考級研究與思考》碩士論文XX,4
[10]魏豪揚《音樂學院參與社會音樂培訓的市場機會》福建論壇XX,
[11]桂平 我國社會音樂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大眾文藝 XX
[12]陳燕 長春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XX,2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1研究目標
希望通過研究深圳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問題對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的整體產生借鑒,為豐富我國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理論研究提供些許參考;同時,通過我的研究引起更多音樂教育同行對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關注,從而為最終解決目前存在問題、建設良好的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大環境創造條件。
1.2研究內容
本文主要采用現場調查、文獻查閱、訪談、問卷調查、個案研究和經驗總結等方法。通過對深圳市 120名學生、家長進行調查問卷,對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工商局、琴行、深圳市社會音樂教育界及小提琴教育界部分老師、個別典型家長及學生進行訪談,以及網絡數據調查獲得第一手的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和總結提出建議和對策。
在本次調查中,共采用了兩份格式的問卷,一份針對學生和家長,另一份針對教師。調查問卷發放后,由調查對象以書面形式答卷,問卷收回后,通過整理、統計和分析,得出最終調查結果。在統計問卷調查的過程中,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推斷性統計分析,借助計算機辦公自動化軟件 office 中的 microsoft excel 和microsoft word 進行電子數據處理,再結合人工分析,找準問題所在。除了無記名形式的問卷調查法,還對有關人士采用田野訪談法,通過與被訪談者的口頭敘述和交流來收集所需資料,以保障本文調查內容的真實有效。
1.3擬解決關鍵問題
本選題以學校音樂教育為立足點來審視社會音樂教育、以學校音樂教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社會音樂教育,以便促進社會音樂教育更好的發展,對深圳社會音樂教育的培訓機構和社會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2.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2.1研究方法
本文從音樂教育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出發,以現狀調查、數據調查、分析問卷為核心,運用音樂學科教學論理論,結合音樂學、音樂傳播學、音樂社會學、音樂美學和哲學、音樂文化學等知識,通過資料梳理、文獻考查、問卷與談話調查、技術分析、比較分析、邏輯思辨、歸納總結等研究過程,在分析大量調查數據以及非量化信息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本研究論題的認識框架,并在此基礎上逐一分析、比較、集中不同層次所涉及的問題,最終形成本論題的認識結論。
2.2技術路線
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國內外研究現狀
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
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探析
改善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對策
2.3實驗方案及可行性
本文主要采用現場調查、文獻查閱、訪談、問卷調查、個案研究和經驗總結等方法。通過對深圳市 120名學生、家長進行調查問卷,對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工商局、琴行、深圳市社會音樂教育界及小提琴教育界部分老師、個別典型家長及學生進行訪談,以及網絡數據調查獲得第一手的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和總結提出建議和對策。
3.本論文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目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音樂學習班開辦的如火如茶,學生和家長們也整天奔波于各個學習班之間,忙的不亦悅乎。本篇論文主要是針對深圳市琴行培訓機構展開調查研究與分析,當下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雖然呈上升趨勢,但大多數社會音樂教育只重視音樂技能的培養,而忽視技術應為情操服務的原理,琴行培訓作為社會音樂教育的一個分支,也是如此;學校音樂教育則重視人的全面發展的培養,從全面發展的角度來培養學生,忽略了人刁’的培養。本選題從學校音樂及社會音樂教育的不同角度審視怎樣更好地使社會音樂教育有力地輔佐學校音樂教育,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4.預期的論文進展和成果
預期發表學術論文1-2篇。
三、論文大綱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2、目的意義
3、研究內容
4、研究方法
二、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國內外研究現狀
1、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概念分析
2、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形式
3、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特點
4、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內容
5、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目的和價值取向
三、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
1、深圳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社會文化背景
2、深圳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調研概況
2.1 調研地區
2.2調研對象
2.3調研方法
2.4調研目的
3、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簡述
四、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探析
1、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主要問題
2、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問題原因探析
五、改善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對策
1、明確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功能定位
2、對社會培訓機構和考級組織機構規范制度,加強管理
3、貫徹素質教育,取消導向性的政策
4、構建合理課程體系,發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5、完善社會音樂教育學生評價體系,保障正確的發展方向
四、研究基礎
1.已參加過的有關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績
查閱了一定數量與選題相關的文獻,基本掌握了開展調查研究的主導方向,在導師的指導下,掌握了基本科研思路、方法和模式。
醫療決策中的框架效應研究
《臨床醫學的誕生》讀書報告
全球醫患關系研究現狀分析
醫師職業精神:聚焦真正的問題
關于醫學專業精神的幾個問題
醫學人文的復興與職業信仰的重建
醫學人文精神及醫學心理學的作用
患者視角:醫師應該告知醫療差錯嗎
創傷與真實:中國文學中的瘋癲形象
抗生素濫用致盲案引發的法律思考
透過安然事件看當代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伊里扎洛夫技術的起源、發展與傳播簡史
暑期社會實踐——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
美國、英國和中國社會工作專業的新趨勢
艾滋病流行概況及抗病毒治療防控應用進展
了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現狀,關愛身邊老人
靈魂的超越——讀史鐵生《病隙碎筆》有感
一步一字——《大國衛生之論》讀書報告
醫學也是“人學”——漫談“魯迅與醫學”
中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峰會聲明
綻開一朵人文的浪花——醫學與文學的匯流
從傳統醫德到現代醫師職業精神,我們還有多遠
醫患關系的本質:醫學的專業視角及其倫理意蘊
醫療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功能實現的影響因素分析
淺談我國現行醫療體制與醫師職業精神的培養和提升
影視欣賞與人文情懷——西方文化與影視欣賞課介紹
歡樂背后的憂郁——肺結核對華托繪畫風格的影響
社會支持、自尊與高中生抑郁、焦慮情緒關系的研究
健活,對話胡大一——一個臨床專家的健康傳播史
人文化的醫學——論文化的互動性與跨學科的互動建構
人道原則和行善原則在“肖志軍拒簽手術”案中的缺位
我國公共衛生領域公民權利的法律研究熱點及對策
中國醫學社會學30年:研究現狀、結構困境與發展前瞻
美國醫師如何看待醫師職業精神:幾項全國性調查的綜述
永生的苦楚——《格列佛游記》對長壽渴求的反世俗建構
《個性化健康管理:人類“第三大計劃”中國進行時》讀書報告
“瘋狂”的影像解讀——當代中國電影中的精神失常因素
新加坡和中國原地健康老齡化中的家庭參與和社會支持對比研究
“人文學科是荷爾蒙”——探索中的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人文與健康中心
過街:文學與醫學的“擺渡”——一個新興研究領域的西方視角
醫者:道德麻痹與宣泄——醫生作家筆下的德行異化醫生與治療者
現代文學與描述生命倫理學——兼論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命倫理意識
學習知識、學習方法——“國際衛生與衛生國情概論”課程總結
輕松而嚴謹,自導而創新——“國際衛生與衛生國情概論”課程感想
金蘋果:食之有味,得之不易——“國際衛生與衛生國情概論”課程心得
三分課堂,三分實踐,四分讀書——“國際衛生與衛生國情概論”課程心得
淡定:醫師應具備的一種品德——在北京大學醫學部2013年度畢業典禮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