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2: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核醫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醫學影像技術教學改革
我院作為首批招收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學校,自1999年開辦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大專班。根據全軍院校教學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從教學實際出發,經過六年多來的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供同仁參考和指正。
一、確立教學目標。強化實踐性教學
(一)把握規律,強調實踐性教學目標
強化實踐性操作,全面改革講習比例不合理的現狀,打破理論與實踐教學分段實施的界限。充分體現該專業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醫學影像專業人才為根本任務,適應基層軍地衛生工作需要為目標,突出“應用”為特征,圍繞動手能力強化實踐性操作。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手段,彰顯影像學科形象化的特點,提高教學時效比。將影像診斷學全部進入實驗室授課。電子幻燈授課與學生同步閱讀實片過程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零距離接觸的事例教學的目的;將X線攝影中基本理論、X線照片沖洗化學集中講授,X線攝影位置學部分全部進入實驗室在教師實體示范操作的基礎上,主要由學生分組進行操作訓練,達到集中學習基本理論、分組強化規范具體操作的目的。在實習環節中,實施“導師制”,倡導學生主動實踐與帶教主動指導相結合并全程分段進行考核,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
(二)抓住核心,優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以培養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核心, 適應目前隨醫學影像學的快速發展,影像學科架構的變化,對原有教學內容以突出影像診斷、注重實踐教學、加強技能訓練、適應基層發展需要為原則。基礎課以必須、夠用為度,專業基礎課以專業需要為主。專業課以寬基礎重實用為本。基礎課:取消高等數學、物理學改為醫學影像物理學,增設一門人文學科;專業基礎課:將電工學、電子學合為醫學電子學基礎,將原有醫學微生物學與人體寄生蟲學合并為醫學病原學,減少生物化學、藥理學、醫學病原學學時數,將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合并為人體解剖組織胚胎學,增設人體斷層解剖學;專業課:將原來的x線投照學和x線機原理構造與維修分別增加CT、MPd、CR和DR相關內容,重組為醫學影像設備學和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將原有的x線診斷學、CT診斷學、MR/診斷學融合為醫學影像診斷學。同時采取大專業平臺與小方向模塊課程自主選擇的方式將原有的部分課程列入選修課,如介入放射學、影像核醫學、放射治療學等
(三)拓視野,增強針對性教學.
1、強化第二課堂的專業知識拓展和提高專業素養和發展潛于的功能,弱化圍繞專業教學以外的作用。首先設立講座課.如醫學統計學、醫學科研基礎、醫學文獻檢索、醫學論文撰寫、醫學信息管理、專業英語等。其次通過開放實驗室,學生自行設計內容進行強化。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設立課題小組,老師圍繞設計課題進行引導,通過查閱資料、實際操作,拓展專業知識面。
2、以外引內聯方式,加強師資建設。聘請院外有實踐經驗的專家為兼職教授,定期來院講課或指導工作,豐富臨床實踐知識;根據專業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安排教師進行專項進修、交流,根據教學實際,與醫院聯合進行教學、學術研究,共同促進、共同發展。
二、構建學生專業綜合評價的考評體制
(一)實行理論與技能測評分離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改革原有一紙定乾坤的模式,采取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分離,對于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測評,其中任何一項不合格,均認定為專業不合格,通過考核方式改變,強化專業技能要求。其中理論考核由題庫生成,技能考核分口試、操作二部分,請院外專家進行測評。
(二)建立技能目標考核標準
1、醫學影像診斷學分為平時考核、課終考核、畢業考核。平時考核以各系統完成閱片診斷數量及診斷報告質量打分。課終、畢業進行雙盲片考核,抽取各系統一張影像片,書寫診斷報告。對報告結果分格式、描述內容、名詞應用、診斷順序、診斷結論等五部分,進行計分。
2、x線攝影學以具體操作內容雙盲抽取。分暗室裝片、機器準備、擺放、工具應用、條件設備、暗室洗片等六部分目標進行考評。
3、醫學影像設備學以隨機抽題。分原理說明、部件指定、線路分析、儀器使用等四部分測評。
(三)完善實習考核辦法
在實習手冊中增加實習目標考核標準,完善實習雙向(學與教)督促機制。 按專業課分醫學影像診斷、醫學影像檢《現代醫用影像學》2006年12月第15卷第6期查技術學二大部分,然后再各自分為普放、CT、Mill三個小部分,分別設立考核內容及量化標準。對考核過程要求每一小部分由帶教醫生(技師)考核鑒字、每一大部分由科室會考、學校抽考的方式進行,實習結束前由學校與醫院科室共同檢查考核。
三、加強教學方法及手段的變革,開展教學質量評估
在教學方法上遵循四個“有利于”原則:有利于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有利于體現學科特點與培訓目標的實施,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思考分析能力,有利于發揮教與學雙方的個性潛質與創新精神。注重啟發、討論、演示、操作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采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鼓勵應用網絡課程、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解決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授課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