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1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課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獸醫內科學;教學現狀;教學改革;高等農業院校
進入21世紀,中國動物養殖和動物保健事業取得了新發展:動物養殖已經由個體散養向規?;B殖轉變;診療對象由大動物向寵物、豬、禽等中、小動物轉變;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依然是當前危害中國養殖業的重要疾病,原發性的典型的內臟器官疾病、營養代謝病和中毒病不是太多,但在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等過程中引起的繼發性的內臟器官疾病和營養代謝性疾病,以及用藥不當所導致的藥物中毒則大量發生;心電圖機、B超機、X光機、血液分析儀、尿液分析儀、生化分析儀、PCR儀等儀器設備已經用于獸醫臨床。
隨著科學的進步以及動物養殖和動物保健事業的發展,社會亟需大量具有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臨床獸醫學人才。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中國的獸醫學教育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動物養殖和動物保健事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對高校獸醫內科學等獸醫臨床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出大批臨床獸醫學人才刻不容緩。
1獸醫內科學教學現狀
1.1教學內容老化,脫離實踐
目前,中國從事獸醫內科學教學的教師,多偏重于課堂教學或學術研究,輕視獸醫臨床診療,能長期深入獸醫臨床,具有豐富診療經驗的教師較少。以至于對中國動物養殖和動物保健事業的新發展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選取和處理教學內容多依賴于網絡、報紙、雜志和專業書籍等,甚至照搬教材,使教學內容老化[1],嚴重脫離實踐。講授時重點不突出,不能將獸醫內科學和其他獸醫學科有效結合,課堂沉悶,效果差。
1.2知識結構單一,人文教育薄弱
所謂人文教育,即關于“成人”的教育。多數獸醫內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傳授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不能結合實踐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1]。教學內容單一枯燥,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3專業培養目標不清晰,學生專業思想不鞏固
目前中國高校的獸醫學教育以獸醫學士教育為主[2],其專業培養目標為具備獸醫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或高級科學技術人才。中國大學的擴招,給培養眾多職業獸醫創造了條件,但也給高校的師資隊伍、教學硬件等帶來了嚴重的挑戰(中國編輯整理),使有些高校模糊了專業培養方向,降低了專業目標的要求[2]。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學生對獸醫存在明顯的職業偏見,入學后缺乏奮斗目標,缺乏專業思想教育和專業實踐活動,部分同學專心考研,對考研科目以外的課程置之不理,導致專業思想不鞏固、應付學習、考前突擊、混畢業證等不良現象??傊囵B出的學生缺乏實踐創新意識和臨床診療能力,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的動物養殖和動物保健事業發展的需要。
1.4教學方法陳舊落后,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目前,中國獸醫內科學教師隊伍存在青黃不接和年輕教師偏多等現象,甚至許多大學教師缺乏充分的職前師范教育,教育理念落后。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普遍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1],很少進行課前預習、課堂提問和課后反饋。把學習局限在課本范圍內,以知識灌輸和強化技能訓練為主,學習就是讓學生死記硬背、過度學習和強化訓練。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調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和個性的豐富。
1.5教學手段水平差,不能滿足學生隨時學習的需要
目前,獸醫內科學主要采用以多媒體課件為主的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多媒體課件制作水平差,多數多媒體課件不過是教材的PPT格式,沒有教師自己的語言,缺乏生動的獸醫內科疾病的圖片和短片,教學效果不理想。多數高校的多媒體課件不能上網,建立獸醫內科學網站的高校更少,學生宿舍沒有電腦,不能隨時進行學習。有些教師以傳統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課堂生動,但信息量小,直觀性差。掛圖和標本的應用正逐漸減少。課外專業實踐活動開展極少,且多流于形式,沒有真正進行。
1.6實驗實習條件差
多數農業院校由于重視科研、輕視教學和生產,缺乏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制度和經費投入,沒有一流的實習動物醫院和牧場,沒有高水平的獸醫師隊伍,實驗實習條件差[2],嚴重影響高校專業課教師隊伍和學生獸醫臨床診療水平的提高。
1.7考試方法單一,束縛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多數院校的獸醫內科學試卷由授課教師按大綱要求出題,有些院校采用試題庫抽題。多考試獸醫內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部分專業技能,多數院校存在平時不學、考前輔導、考前突擊、死記硬背歷年的真題或試題庫,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考查較少,引導學生死記硬背,以考試分數確定學生的優劣,不注重對整個教學過程的監督和對學生學習經歷的考查等現象。當前的獸醫內科學考試不能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提高,考試成績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真正的專業水平。
2教學改革措施
2.1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實踐,及時更新
制訂并嚴格執行獸醫專業課教師實踐制度,加強獸醫內科學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重視其獸醫臨床診療業務水平的提高,過了教學關和獸醫臨床診療關的專業課教師才能登臺講課。獸醫內科學教師應長期參與臨床診療活動,緊密結合中國動物養殖和動物保健事業的新發展和學生的需要選取、組織教學內容,淘汰不適應當前獸醫臨床需要的教學內容,應側重講授寵物、豬、禽、牛、羊等動物的常見病、多發病和群發病,將獸醫內科學和其他獸醫臨床學科有機結合[3],多列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緊密結合獸醫臨床的例子,多推廣經過實踐驗證的診斷方法和防治措施,對學生關心的獸醫臨床問題及時作出正確的指導。
2.2加強與專業緊密結合的人文教育
獸醫內科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網絡優勢,指導學生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了解社會熱點事件,學會查閱文獻資料,認真參與社會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并結合教師的學習生活、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經歷,指導學生了解當前動物養殖和動物保健事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并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文化修養、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團隊意識、環保觀念、成才就業、學習方法,實踐技能和經營管理等與專業緊密結合的人文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3強化專業培養目標,加強專業思想教育
中國的獸醫專業教育按照培養目標目前可以分2個層次進行,第1層次是獸醫學士教育,應該有比較寬的專業培養方案,在掌握獸醫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同時,也應具有一定的臨床技能;第2層次的獸醫職業教育完全是獨立的,按照職業獸醫的要求進行的專業深造,獸醫職業教育應在設備好的教學動物醫院內進行,在有較高水平的獸醫師指導下完成;有條件的高??梢栽囖k獸醫職業教育[2]。因此,高校應強化獸醫專業的培養目標,制訂開展獸醫臨床實習、社會實踐活動、畢業實習等實踐性教育教學活動的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精心挑選政治堅定、業務精良、精力充沛、懂教學管理的教師兼任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和專業實習指導,并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監督和獎懲。在學生達到專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如果有進一步深造的愿望,可以鼓勵其考研。
2.4推進教學方法改革,施行啟發式教學
高校應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技能培訓和教學研究工作,更新教育觀念,施行啟發式教學[1],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實現教師主導作(中國編輯整理)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實現學習知識、鍛煉技能和發展智力相結合,注重課前預習、課堂討論和課后反饋,構建和培養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注重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
2.5加強現代教育手段建設,認真開展專業實踐活動
對高校獸醫內科學教師應加強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手段的培訓工作,提高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術,結合其豐富的臨床經驗,精選教學內容,配以精心拍攝的獸醫內科疾病圖片和短片,制作一流的獸醫內科學多媒體課件。高校應加強硬件建設,裝備足夠的多媒體教室,教室和學生宿舍能夠上網,可以采用天空教室、教學郵箱、QQ群、飛信等手段服務教學,有條件的高校也可以辦獸醫內科學教學網站,使學生在任何時間均能夠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和提高。鼓勵教師制作優質的掛圖和標本,用于課堂教學。定期組織學生在帶隊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課外專業實踐活動,撰寫專業實踐調查報告,并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考查。
2.6加強實驗實習基地建設,重視獸醫師隊伍的培養
高校應加大資金和設備投入力度,建立一流的教學動物醫院和牧場,服務于實踐教學,并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培養一批高水平的獸醫師隊伍,完善教師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切實提高高等農業院校專業課教師和學生的獸醫臨床診療水平[2,4]。
2.7施行考教分離,注意對實踐和創新能力的考試
獸醫內科學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考試觀念。獸醫內科學試卷應按照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出題,施行考教分離,考試內容應側重對獸醫內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臨床診療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考察,并結合學習經歷,綜合評定學生成績,使學生的成績能夠正確反映出該學生的實際專業水平和實踐創新能力[1,3,5]。
3參考文獻
[1]楊德廣.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學改革[J].高教探索,2004(3):56-58.
[2]盧正興.適應時代的需要探索獸醫教育的未來[J].中國獸醫雜志,2000,26(9):3-4.
[3]楊自軍.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22(3):108-109.
繼續貫徹新課程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加強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研究;圍繞我校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提升科學教學的教研質量與教研水平;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有效資源,強化教師業務學習水平,實施專業化指導與學術性、群眾性研討并行,增進我校科學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一、加強學習與研究,提升教師科學素養。
1、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
本學期擬圍繞以下專題開展學習活動:
繼續組織科學教師認真學習和鉆研《科學課程標準》、《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兩本最基本的導向性書,把握科學教學的基本方向與目標。
組織學習《科學課》等專業性雜志,加強平時的總結與反思。
學習和鉆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要求科學教師在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采取各種形式進行“教學反思”,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并參加“教海探航”論文評比活動。
3、“上網學習”是現代教師應具備的一種的能力,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加強網上學習實踐活動。
二、繼續深化科學課程改革,提高科學教育教學質量。
1、本學期要抓好實驗教材的研究工作,利用好“江蘇教育網”中的教材教法培訓資料,對教師進行教材教法培訓。
2、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仍將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科學教師的培訓。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課程改革進程中的亮點與精華,向全鎮科學教師展示一些精品課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強與溧陽市教研室的聯系,積極爭取各種培訓的機會。
三、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依托遠程教學資源,帶動學校科學教學水平的穩步提升。
1、調動教師參與科學教學課程改革的積極性,挖掘廣大教師的研究意識,組織教師學習遠程教育資源,通過不斷學習,汲取營養,共同協商、互動交流,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
2、積極探索“看中學”的形式、內容,依托遠程教育資源,自主開發一批適合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教學資源。
3、注重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近自然,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教學的內涵。
4.根據學科特點,開展四年級科學興趣小組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培養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5、實驗室工作人員做好實驗儀器的保管使用及實驗登記工作。
6、繼續做好小小氣象臺的指導工作。
四、具體工作:
九月份:
1、制訂課題組計劃。
2、制訂各年級教學計劃
十月份:
1、 中學《科學》新教材分析與培訓活動。
2、組建科學興趣小組并開展活動。
十一月份:
1、積極參加 “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組實驗教師研討活動。
2、科學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十二月份:
1、“優秀課”評比活動;
2、科學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元月份:
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我對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一是成功的做法;
二是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三是對今后小學科學課教學的建議。
一、成功的做法
1、較全面地落實了新課程的培訓任務
根據我縣新課程師資培訓的目標,小學科學課程培訓在積極探索中開展了一系列較有成效的活動,并遵循了“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總體原則。
一年多來,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共組織了三次大型活動,組織起始年級科學課教師認真學習和研究科學課程的新編教材,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新教材在編寫思路、結構、內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點和改革的突破點,逐步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使教師能基本勝任新課程的教學工作。我們采用專題講座、上研究課、用音像教材、聽觀摩課等形式對廣大科學課教師進行示范、啟發、引導。我們還組織了部分教師參加市研訓中心舉辦的科學教材培訓以及教學研討會活動,培養骨干,以點帶面,同時,培訓陣地前移,以鄉鎮為單元,倡導參與式培訓,開展送課下鄉活動,以及采用案例式教學和教學觀摩等培訓活動,有針對性地對本地、本校、本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案例進行研究、探討、診斷、評價,達到教師能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目的。通過新教材培訓,不少教師深有感觸地說:“科學課究竟該怎么教我們有了初步的認識”。
2、許多教師樹立了小學科學教學的新觀念
這次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不難看出,科學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衡量這次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教材培訓之初,我們就意識到要在教師的頭腦中確立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觀念的重要性。
為此,我們組織了 2004年暑期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在第一屆小學科學課程專家組成員的精心籌備下,全縣一線的小學科學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參與式培訓。2005年春、秋分兩次組織了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主題的培訓活動,在進一步解讀教材,分析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的基礎上,以課例引路,體驗并理解科學,同時,通過錄像資料讓老師們聆聽國家課程專家路培琦、郝京華等教授的講座,觀摩實驗區優質課,還組織老師參加省、市教研部門舉辦的科學論文、教學案例競賽活動(我縣參賽作品中,兩位老師的論文獲市級一等獎、省級三等獎;一名老師的教學案例獲市級一等獎,省級二等獎。9月下旬,我們還選派部分教師代表參加了省教研室舉辦的全省小學科學說課觀摩學習。在這些活動中,使我們有機會借鑒外地有益的經驗,了解科學實驗的信息,這樣保證了我縣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正常、有序地展開。通過各種活動,既提升了科學課教師的教育理念,又從實踐層面予以示范,這為我們開展科學課程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讓學生充分地去探究,培養科學素養
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大多數老師都能認識到科學課不能象過去那樣教了??茖W課要讓學生去經歷一個觀察、研究、認識的活動。只有參加一個活動才能獲得一份有意義的經歷。而“經歷”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又太重要了。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中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边@意味著小學科學教育的教學策略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研”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科學探究活動在科學學習中,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做科學”來“學科學”,學生們可以把科學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的技能結合起來,從而可以能動地獲得對科學的理解。
科學探究的核心就是強調“動手做”。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去說,用手去做,即“經歷”。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因此,科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體驗性目標,強調“活動、操作、實踐、考察、調查”等活動,而且十分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
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少老師改革的步伐再加大。例如,一位教師在教《觀察水》這一課時,通過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打破以往的“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然后得出結論的教學模式,而是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圍繞主題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全面開展以學生為主題的探究式學習活動,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比比看誰的發現多。在課堂上,老師提供給學生的材料是:能裝水的各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容器、泡沫、木塊、尺子、沙子、各種顏色圖案的塑料板等等,學生也準備了許多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學生在課上自學看書,討論,實驗,教師在學生中個別指導,學生的學習氣氛很濃,討論、研究、實驗后知道了許多關于水的知識,歸納起來有:
二、存在的問題
1、教師科學素養良莠不齊,區域不平衡
從我縣小學科學教師隊伍中反映出不少教師缺乏科學方面的知識,一部分教師由于沒有理科背景,對于簡單的物理知識、化學知識缺乏系統了解,對大自然的一些現象沒有觀察的積累,缺乏一般的常識。對于科學的性質,科學與其他學科、與魔術,甚至與科學幻想的差別知之甚少,這是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學課的。
2、學生習慣于你講我聽,動腦動手的能力還有待加強。
從我們的課堂中發現,不少學生缺乏科學探究方面的基本能力,如在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中,不能發現和提出問題,不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做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不能根據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不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包括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的能力都欠缺,小組討論、交流不敢大膽發言,對別人研究的結論不敢質疑等等,這些都是長期以來被動學習所致,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亟需加強。
3、科學課開展的條件有待改善。
我們普遍面臨教學資源不足、各種設施、教學條件差的現象,不能滿足新課程的需要,不少學校沒有儀器設備,沒有實驗基地,“工具箱”訂不起,甚至連一臺電腦也沒有,更談不上互聯網的運用了。大部分鄉鎮學校沒有社區圖書館,更不用說科技館,博物館,網絡資源了。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我們要實現課程改革的設想,需要老師們付出巨大的艱辛。
4、領導重視不夠。
由于新課程與應試教育的沖突,部分學校領導對科學課存在偏見,有些校長提出“以成績論英雄”的口號,學校領導對新課程改革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對成績的要求,他們真正關心的仍然是升學率。因而在配置專職教師上,在教學設施建設上,在經費投入上以總總借口讓位于其他學科,把科學課看作是搭頭課、是副科。
5、大班額不利于新課程的實施。
不少學校班額過大。新課程倡導探究學習,合作交流,實驗操作,然而由于學生人數過多,不少學校一個班六、七十人,嚴重影響了新課程目標的落實。
另外,在新課程改革組織實施中,我們教研部門還存在指導不力,下功夫不夠,沒有及時幫助老師們解決觀念上的誤區,工作中的困惑,以致老師們感到孤獨無援,手足無措。
三、對今后科學課教學的建議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科學素養
我們知道,科學學科學習的內容是大科學中的常見科學事物和現象,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科學領域的知識。主要包括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宇宙這 3個方面。因此,小學科學是一門多學科、多內容的綜合性課程。駕馭這樣一門知識領域極其廣闊的學科,要求老師必須通曉科學學科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的專門知識。它需要的是現代復合型的教師。需要對科學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規律和原理,以及決定這些概念、規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實達到“精通”的程度。即對這些內容的理解應建立在更高的層次上,深刻把握其內在含義且運用熟練??茖W教師還要了解科技發展的最新信息,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科技的最新觀點和研究成果,這樣才能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給學生以恰當的啟發,為學生提供創造和奮進的正確引導。同時,也要了解和掌握科學探究方法,合理運用科學探究方法。能親身參與到科學探究過程中去,只有這樣,才能面對學生在活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因此,在科學素養的培養上,希望老師們要樹立“兩種精神”,增強“四種意識”,培養“六種能力”,即樹立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教育智慧和創新精神。要增強開拓意識,奉獻意識,團隊意識和未來意識。要培養教學組織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師生交流能力,組織指導課外實踐活動能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育科學研究能力。
(二)、千方百計建設好科學實驗基地。
為了順利開展科學教學,使“動手做”能夠真正落實,我們要多方爭取政策,不僅使教學材料--教科書、工具箱、科學活動手冊、光盤等一應俱全,還要建設適合科學課教學的實驗室、科學園地以及科學教具設備。雖然這不是一件易事,但我們作為科學教師理應多作一些工作,一方面請示領導取得一定政策和經費上的支持,一方面自己動手,自力更生,想辦法制作一些教具,也可發動學生收集一些器材,合理利用當地的資源。我想辦法總比困難多。在我們周圍有不少老師已做出了榜樣,在艱苦的環境中克服重重困難制作教具、學具。雖然準備的時間是多一些,但我們在困難時期不得不這樣做。路培琦老師說過“要用瓶瓶罐罐做實驗”,要通過我們的雙手,建成一個象模象樣的實驗室。
(三)、探索大班教學與探究學習之間矛盾的出路所在
【關鍵詞】初中科學;教學;課堂
所謂科學探究指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用以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研究自然規律所用的方法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而進行的各種活動??茖W探究的要旨是:在科學探究過程中,重在探索的過程,而非結果;重在收集證據,而非繁雜的計算;重在對結果的評價,而不迷信結果。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要處理好師生的位置關系,學生應處于主體地位,是過程的實施者;而教師則可以是組織者、參與者、學習者、指導者或評價者。
《初中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學科的教學必須更多地學習終身必備的科學知識,以順應時代的要求;科學探究是一種讓學生理解科學知識的重要學習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教學中要求運用各種教學方式與策略,讓學生把從探究中獲得的知識與從其他方式獲得的知識聯系起來,奠定可廣泛遷移的科學知識基礎。如今我們的有效課堂教學對“科學探究”這種學習方式“疼愛有加”,而忽視了一些傳統的學習方式?,F就此談一點膚淺的認識:
一、要讓學生學會讀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說明閱讀對于理解掌握知識來說作用是明顯的??扇缃裨谖覀兊目茖W課堂上常見到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書始終沒有打開。我不認為這種做法是合理的,我更認為科學課必要的翻書不僅不能淘汰,在某些時候還應該強化。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它是科學課程編制專家在充分考慮學生心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學質量、科學學科特點等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編寫的,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尤其是概念教學時,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配合合理的自學目標,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本??墒悄壳拔覀儚V大教師并沒有很好地利用教科書,教師上課就在課堂上循循善誘地深入淺出地娓娓動聽地講解,講完之后就讓學生翻開作業本練習。這正是因為缺少閱讀教科書的環節。因此,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閱讀,這樣有助于教科書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要讓學生學會寫
可能大部分老師都認為寫作是語文學科的事,與科學這門學科無關,可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嘗試讓學生寫寫“科學日記”、“科學小論文”將大有益處。首先,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F如今在中考中科學探究題的比例在逐年加大,觀察能力、敘述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翱茖W小論文”可以促使學生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生活問題、解釋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或對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總結,這樣不僅可以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科學小論文”可以促使學生勤于觀察,學習做實驗,做調查,提出自己的觀點;學習“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學會“動手實驗,自主探索”,逐步養成“勤觀察,勤思考,勤動手”的良好習慣。
三、要讓學生學會做
如在《體內物質運輸》的教學法中,可以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做一做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三種細胞的模型。在做的過程中,學生會從顏色、大小、有無細胞核等不同點去制作這三種細胞的模型,而后讓學生把制作的模型展示給大家看。做出的模型可能和真正的細胞有差異,但我覺得學生是通過自己的理解在做,在做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三種細胞的結構。至于“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分離”這一教學難點,就可以用有磁性的圍棋代替氧氣分子,結合上面的模型讓學生演示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做的過程是一個學生對知識理解感悟的過程,是一個知識升華的過程。
四、要讓學生學會辯
一般說來,“聽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講一遍,講一遍不如辯一辯”。除了聽老師講、看老師做以外,要自己多做習題,而且要把自己的體會主動、大膽地講給大家聽,遇到問題要和同學、老師“辯一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例如在概念學習時,可以將模糊不清的概念一一列出,然后分成甲、乙兩方進行辯論,直到弄清楚為止。而且進行辯論也正是學生主動參與的一種好形式、好方法。
五、要讓學生學會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課程理念正在植根于教師的頭腦中,外顯于課堂。在許多課堂特別是公開課、研究課、示范課上,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分組競賽等新的學習方式也頻頻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這些課堂上,學生討論活躍,回答問題踴躍,課堂呈現出熱鬧的景象,執教者似乎不愿意讓課堂出現一點安靜的狀態。這種熱鬧、流暢、華麗的課堂值得我們反思:課堂上難道只需要熱鬧而不需要安靜嗎?課堂不是菜市,也不是超市,而是師生交往的場所,是學生用心思考的地方??茖W概念的建立、規律的領悟和應用、學科知識的系統建構無不需要學生靜下心來深思、沉思、靜思。古人講“靜能養性,靜能生智”,回答問題需要學生靜思,概念與規律的學習需要學生靜悟,例題講解之后需要學生靜練課堂。
關鍵詞: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教學實踐應用;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345-01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小學階段學生玩的天性,國內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再也達到新課程的標準,難以適應現代科學課堂,因此,更新當代課程教學理念,創新小學科學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一、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采用游戲化教學的必要性
在實施游戲化教學模式兼顧了教學的“可玩性”和“學習性”,很好的做到游戲的實施與知識的學習掌握密切結合起來,這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做到的。然而,在使用游戲化教學方法的時候,不可“忘本”,忽視知識的傳授,這是很多教師在游戲化教學模式實踐中容易忽略的??茖W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提高到更高的層次。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征、課程的內容、游戲的趣味性和參與性。
二、國內小學科學的教學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小學科學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小學科學課程的教授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難以達到新課程目標的標準,所以,小學科學課程的教授必須采用相應的合理的教學方法。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國內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很多教師本身的科學素質并不高,導致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出現很不樂觀的境況。很多小學的科學教學存在令人頗為堪憂的局面:學??茖W類的器材嚴重缺乏;科學課程的教授方法陳舊,缺乏創新;專職的科學教師很少,很多“代課”的情況存在;教授科學課程的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學校、家長和學生對小學科學這門學科不夠重視等。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時的解決,勢必對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造成極大的影響。
三、游戲化教學的應對策略
在小學科學課程的具體教學實踐當中,游戲化教學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其關鍵是要考慮怎樣把游戲完美地融入科學教學當中。游戲化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中的應用相對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對教學的環境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教學配套的硬件設施、游戲選擇、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對象等等,均將很大程度地影響游戲教學的實施和應用效果,甚至其決定作用?;诟鞣N差異的教學環境,本論文提出了以下幾種實施方案和步驟,具體如下:
1、有效融合游戲,進行新課導入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比較薄弱,難以將新舊知識有機的聯系并加以整合。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去忽視這重要的一點,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往往復習上節課所學習的知識,以期望學生能夠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以便于新知識的教授。殊不知,教師的想法是好的,卻忽略了學生還處于小學階段,不適合這種導入方式。游戲化教學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難題,在導入新課時,游戲的方式既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又能借助游戲的教育作用進行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教師的授課也變得更加順暢。
2、在教學的過程中恰當好處地導入游戲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其注意力的集中時間很短。如果教師授課的方式單一、枯燥乏味,勢必導致學生在上課期間產生厭倦心理,出現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賣力,臺下開小差的局面。如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學過程中游戲的穿插就顯得很有必要。教師在科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穿插教育游戲,能夠很有效地起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等作用。
3、合理地運用游戲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測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過程結束之后,教師一般都要檢測學生對所學新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是,教師準備或者設計一個恰當的小游戲,不但可以很好的檢測課堂教學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東西,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4、善于在課后練習中使用游戲
在實際教學中,課后作業是師生和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本就玩性很重,要他們在放學后乖乖的回家完成作業之后再做別的事情,其難度相當之大。然而,利用游戲進行課后練習這個方法,能很好的解決作業的問題。利用游戲給學生布置作業,大大加強了作業的趣味性,使做作業對小學生不再是一個枯燥乏味的痛苦之旅,而是變得非常有趣,小學生能夠主動資源地完成可夠作業,同時復習和鞏固新知識。
四、游戲化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的原則
1、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杜威說“從做中學的學習方法比從聽中學的學習方法更加有效。”在小學科學的授課過程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學在教學中起到的是一個輔助和引導的作用。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在,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其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一定不能混為一談甚至調換,這種情況一出現,就回到了傳統的教學課堂,游戲教學也失去了其價值和意義。
2、對學生的行為實行監督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生理發育和智力發育還很不成熟,其在學習的行為需要教師的引導監督。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應,要適時地對課堂的節奏和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更好的適應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點。
在實際操作中,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的具體實際在教育理念、師資力量已經硬件設施方面都存在很多的問題。為了切實改變現有狀況,因此以下方面進行努力:提升一線教師的專業素質;建立和完善發展下評價機制;保障科學教學相關的硬件設施的齊全和完備。
參考文獻:
[1] 牛玉霞.娛教技術視野中游戲化教學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論文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與初中科學教學整合,可以優化科學教與學過程,大大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本文就信息技術與初中科學課整合的意義及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對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整合的教學有所借鑒。
隨著教育改革的前進和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提高,教育設備的配備越來越現代化,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已經是現代化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聯系切身實踐,就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科學課程整合的意義及策略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科學教學整合的意義
1、信息技術可以為初中科學教學提供豐富的信息和資源
“技術,尤其是萬維網的擴展,使得信息如此容易獲得,以致學生在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時能夠容易地找到有關的思想、概念和主題。網上的許多信息源都是原始數據來源,它們常常包括了和科學家使用的相同的數據體系。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百科全書式的信息資源,并且綜合運用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等多種信息呈現方式,能創設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數字化環境。
2、信息技術可以為初中科學教學提供探究的工具與平臺
參加一項科學實驗或觀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數字化信息系統實驗室中的各種測量儀、電子表格與數據庫等是實現數據采集和處理的理想工具。隨著網絡通訊軟件的不斷發展、數據庫技術的不斷提高和超文本、超媒體標志語言(hmtl、xml等)的不斷擴展,不僅人機交互能力大大提高,而且網絡個體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日益方便和簡單。網絡的超鏈接特性、多媒體特性和交互性的結合,特別適合學習者進行探究學習。國外,許多的科學教學研究組正在設計一些項目,為學生提供展開網絡探究的平臺。
3、信息技術對科學概念理解的支持
科學概念是在科學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隱喻,具有抽象與深化的特點??梢暬M軟件、交互式多媒體軟件、虛擬技術等信息技術能幫助學生建構他們自己對科學概念的理解,提供平常難以看到的科學現象。有些事物的現象可能發生得太快,或是太慢,或是很危險,或是宇觀、微觀現象而難以觀察,技術通過創設這類事件的模擬情景,能達到“籠天地于形內,觀古今于須臾”的效果。
二、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科學課整合的策略
1、根據學生身心特點進行選擇
中學生正處于一個求知欲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年齡時期,因而多媒體具有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注意。但心理學也表明,中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容易使身心疲倦;經常使用電腦,也容易使學生視力下降。因而,多媒體在科學課堂的使用,要注意兩點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切忌花、艷、亂;二是一定要適時適度,切忌頻繁濫用,否則其結果必然事與愿違。
2、根據課型進行選擇
新授課,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復習課則可選擇多媒體來擴大容量,濃縮教學內容,建立系統的科學認知體系,強化重難點。如關于“磁場和磁感線”的教學,在新授課時通過創設趣味性的動畫情境,使抽象不易理解的磁場知識變得形象直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若是復習課則側重與該知識相關的知識網絡的建構,生活、生產、交通等實際應用情境的創設,提高學生對該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模擬真實實驗
利用信息技術模擬探究模式教學,既可以緩沖教學時間緊、學習任務重的現狀,又可以讓學生去體悟科學的思維和研究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積極探索者和主動發現者。
初中科學課程是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理的整合課程,其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演示實驗和讓學生親手探究是課程改革后,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課題。利用實驗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某些相關結論、實驗步驟,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透徹理解并且較完全地掌握產生實驗結論的過程,在操作中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在普通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于受到教育教學條件以及常規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往往不能進行或者難以得到良好的實驗效果。而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活動的課件能夠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就可以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光學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凸透鏡成像等知識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形象,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化。電學中的電流概念的形成,水的電解、質量守恒定律等微觀解釋,對學生形成形象的概念都極有意義。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和科學課的整合是一種必然趨勢,是實現“減負增效”的重要載體。對促進新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各種新型教學模式必將不斷涌現,其操作性、科學性與合理性將會越來越強。因此我們廣大科學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實現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朱清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關鍵詞:農村小學 ;科學課程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6
一、 農村小學科學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 對科學課程認識不夠明確,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1.1教師觀念要改變
應試教育在中國的歷史很長,人們傳統的思想就是學好數學和語文,考高分才是重要的,把科學課當作副科來對待。不管是在城市或者郊區的小學,還是在農村,都把科學課程列入副科。盡管小學課程表中,除了語文數學之外,還是設有英語、體育、品德、科學等課程,但由于不是主科而不受重視。一直以來習慣于傳統課堂教學的農村小學教師而言,確實是難以實現和適應的。以至于使農村教師很難改變對它的看法,教學方法上,以講授法為主。
1.2家長和學生的認識有待提高
應試教育下,父母重視語數分數和排名。農村缺乏教學設施,學生很多時間都花在了語文和數學的學習上,也就忽略了科學課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科學課程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動手和動腦的結合,把科學知識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從而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嘗試著解決實際問題。但學生缺乏充足的教學條件和有效的指導,無法起到課程的預期目標。
2.課程資源不足,缺乏各方面條件
2.1農村教育經費缺乏,教學資源跟不上
這種問題普遍存在,對于農村小學來說經費是一個突出問題。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很多問題都需要資金來解決。農村交通閉塞,信息流通不夠通暢,很多教學資源都落后于城市,更何況是讓學生查閱資料了。學校有限的資源只有幾臺舊的臺式電腦,還總是上不了網,教師只有教科書和輔導資料,沒有基本的實驗器材??傊瑳]有經費的投入,教育設施難以滿足現代科學教學的需求。
2.2師資力量不足,科學素養較低
農村小學的教師有限,還身兼多職,而且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學歷也不高,相比競爭壓力大。由于沒有充足的師資來進行專門的科學課程教學,教師都不是科學教育專業畢業的,有背景的教師也很少,很多是由原來的“民辦代課教師”轉正過來的,上科學課的時間都不長,對小學科學課的整體框架不熟悉,時斷時續的兼上科學課。而且他們在上崗前,根本就沒有開設這門課,也很少參加有關科學課程的培訓。
2.3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意識淡薄
在調查的農村小學中沒有實驗室、科學園地、科技活動中心、博物館,圖書和教學儀器也不多,即使有也相當落后,不夠用或根本就用不上。在訪談中,當問及教師有沒有通過自制教具或發揮農村學校優勢,開發課程資源來解決教學困難時,只有少數教師說偶爾有,絕大多數老師說沒有。他們上課只用教材,有時會看一下教學參看書,但大多數沒有時間看,看也是為了核對答案。
二、 農村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對策
1.正確認識科學課程,提高重視程度
1.1學校積極支持科學課程的開設
促進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推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對教師的培訓,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提高技能,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學校要加大對科學課程的資金投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要盡量滿足科學課的教學設備。在條件不足,經濟狀況較差的農村小學,學校方面可以更多地去考慮以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主來開發課程資源。
1.2教師要作科學課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教師應當努力轉變角色,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科學,養成科學探究的能力。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來確定學習目標,根據學習目標選擇適當的學習策略。還要指導學生分組,提供材料,同時給予他們創造和表達的機會,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務。在任務完成之后,更要教會學生總結與反思,在總結與反思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知識。
1.3 學生與家長要做科學課程的參與者和支持者
家長對科學課程的認識也存在不足,認為花時間在不是升學科目的課程上,會影響學習成績,耽誤時間和浪費精力,對子女的科學課要求自然低一點。家長對這門課程認識還不夠深,對此,學校可以為家長做些宣傳,清楚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知識的課程,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學習這門課程給學生帶來的變化,對學生將來發展的重要作用,進而能夠轉變他們的態度,支持科學課程的開展。
2.充分開發和利用農村學校課程資源
2.1整合教材,充分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性特色
充分研究與分析農村學校所處環境、條件和背景,充分發掘地方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等方面的課程資源,一切從學校和家鄉的實際情況出發,創造出有地方特色的課程資源。農村學校尤其要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時制宜,充分挖掘現實生活中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高于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2創建農村小學科學實驗基地
在農村小學,基地的創建可以貼近農村、貼近自然,建成一些不同于城市小學特色性而又不失科學性、趣味性。如可以建立“蔬菜瓜果種植基地”,讓學生們能夠將從農民手中獲得的知識與經驗付諸于在基地的實踐,讓學生們體驗到自己當農民,收獲勞動果實的心靜和培育過程中的艱辛。
3.擴大科學課程的宣傳力度,營造科學課程改革的社會氛圍
科學課程從提出至今,社會各界對其的認識不深,有些地方甚至不知道有這門課的存在。而且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價還是以它的升學率為標準。各地方依舊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關注于他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在農村小學更是如此。所以提高人們對科學課程的認識,獲得國家、政府及社會各界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和支持,互相合作,積極配合,早日把從村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問題解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