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14: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項目式教學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引言
“中國對外貿易”是我國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將其設為該專業的必修課或選修課。該課程以我國對外貿易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為研究對象,具有理論性、政策性和發展性的特點。該課程的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講授法。在教學實踐中,單一地使用“講授法”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種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采取傳統的授課方式,即使此門課的課程內容能跟上我國外貿發展的形勢,學生掌握的也只是我國外貿發展的現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提高,當他們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時,會發現對現實的貿易問題不知從何入手解決。因此,該課程的教學方法迫切需要進行改革。針對“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特點,眾多院校都進行了相關教學改革。如東北財經大學的李輝把專題式教學應用于“中國對外貿易”課程教學中,包括專題教學課程體系的設計、課程內容的設計、專題教學方法的設計、專題教學手段與考核評價方式五個環節,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又如新疆石河子大學的唐勇和陳礪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學生對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進行深入探究,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2]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大連民族學院等高校也分別對“中國對外貿易”課程教學體系進行了改革。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高校就已開始運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現狀,較好地解決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問題,融知識、能力、素質教育為一體,是培養綜合型、應用型人才的一條很好途徑。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在不同課程的教學中均嘗試運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郭雪峰在“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中采用了該教學方法,以教學項目為主線來組織教學內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再如,劉波等指出了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誤區,結合授課對象的特點和實施項目驅動式教學所需具備的條件和要求,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采用了該教學方法。[4]
二、項目驅動式教學的實施
從各個高校在不同課程教學中應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實踐來看,該教學法在實踐中的教學效果受到課程特點、學生和學校的支持與配合、教師的科研和教學能力、學生的學習基礎等的影響。因此,針對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特點以及“中國對外貿易”課程在專業課程中的定位和性質,需要探索出適合我校該課程的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方案,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我校自2004年開始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開設“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目前該課程為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設置的專業選修課。該課程研究內容決定了課程理論性較強,且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正持續更新和發展。因此,自2005年開始,筆者就不斷探索該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形成了該課程教學中講授法與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相結合的模式。筆者在“中國對外貿易”課程中應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具體過程如下:
(一)教學內容結構的調整
利用32學時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基本理論和方針政策等知識點進行講授,8學時開展項目驅動式教學,分別設置了農產品貿易和區域經貿關系兩個方面的項目。項目具體名稱根據授課學期的中國對外貿易前沿熱點問題進行確定。
(二)項目驅動式教學在“中國對外貿易”課程教學中的實施
學生通過教師設置的各項目,學會在項目小組中分工合作、對項目研究的整體方案的設計、文獻數據等資料的查找、數據的分析、圖表的制作、項目研究成果匯報PPT的制作和課程論文寫作等。在各項目組開展研究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微信群或QQ群等平臺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課堂成果匯報時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可以提問展開討論,最終由教師對各組成果進行評分和點評。因選修“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學生大多為大三學生,即將要開始課程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然而由于學生沒有學習過經濟論文寫作,且對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規范及查閱文獻數據的途徑等掌握很少。因此,教師在實施項目驅動式教學法過程中,使之與課程論文、畢業論文寫作相結合,在指導學生進行項目研究的過程中教授學生論文寫作的基本方法和規范等,為學生后期課程論文寫作和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基礎。
(三)項目驅動式教學效果的評價
項目驅動式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授課學生進行調查,從而了解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結合教學效果的評價,不斷進行教學法的改進。從近年來所教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反饋結果看,項目驅動式教學法能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查找文獻、數據、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規范制作Excel圖表、制作PPT以及課程論文寫作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通過參與到項目學習的整個過程,其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團隊協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項目驅動式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項目驅動式教學在“中國對外貿易”課程教學的應用中遇到了如下問題:
(一)授課內容需不斷調整和更新
“中國對外貿易”課程傳統的授課方法是以教材為依據,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之教材內容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能讓學生及時掌握最新熱點問題。因此,采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首先要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和更新,壓縮部分理論內容,增加項目驅動式教學的課時。
(二)項目驅動式教學的課時少問題
項目驅動式教學在實施時只安排了8個學時的課時,最多只能安排兩個項目。因此,需要適當增加項目驅動式教學的課時量,讓學生能參與更多的項目研究。
(三)選課學生人數多,項目分組人數設置的問題
目前,每學期選修“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學生人數在130人左右。如分組過多,學生匯報項目研究結果需要較多課時;如減少小組數量,則每組人數又過多,不利于項目的開展。
(四)傳統的成績考核方法需改變
傳統的成績考核以期末閉卷考試卷面成績為主,對學生課下學習過程考查比較欠缺。項目驅動式教學需要學生課下花較多時間查閱文獻和數據、進行小組討論、制作PPT以及項目論文的寫作。因此,需要增加平時成績所占比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
四、項目驅動式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調整與拓展原有授課內容
授課內容包括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基本政策、中國對外貿易管理制度(法律制度、關稅制度、海關管理制度、貿易促進制度)、對外貿易關系、農產品貿易等專題。教師講授專題內容前啟發學生先自學,教師重點講授難點,并多結合案例或實例進行分析。項目驅動式教學是以基本知識點為基礎開展的。
(二)增加項目驅動式教學的課時數
由原來的8個學時增加到20個學時,設置農產品貿易、區域經貿關系、貿易爭端等方面的項目,具體項目名稱結合每學期中國對外貿易中的熱點問題制定。
(三)每組人數控制在7人以內
目前,選修“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學生人數較多,一般在100人以上。那么,一個項目的分組數量就會在20組以上,匯報項目組的成果需要較多的課時,且先匯報完成的組到最后幾個組匯報時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下降。因此,建議5個行政班選修該課程時,分為兩個教學班來授課,每個教學班人數控制在70左右,每個小組7人左右。
(四)對評分量化標準進行細化
成績考核方面,筆者已經從研究方案設計、數據來源可靠度、圖表規范性、數據統計分析的準確性、PPT制作、成果陳述的條理性及回答提問的準確性等方面對評分量化標準進行了細化。同時,期末試卷題型及分值也應進行相應改革,以主觀題為主,主觀題占總分的60%,客觀題則占40%,主觀題以分析中國對外貿易熱點問題的材料分析題為主,重在考核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高職學生;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我院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一項重要內容。高職會計專業對于畢業論文的要求,和本科有一定的區別。高職教育培養的目標是高技能人才,學科體系重點在于技能型工作?;谶@個基本指導思想要求學生運用三年來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結合在實際單位所遇到的實際情況,提出發現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畢業論文也是高職院校綜合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機會,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教學環節。本人從2009年起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論文,通過總結三屆學生的畢業論文情況,發現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由于調研力度不夠,缺少實例論證,明顯缺乏說服力,更有部分學生的論文存在著明顯的抄襲現象。因此,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一、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選題失誤
畢業論文的選題是畢業論文的第一步,學生需要結合自己在工作單位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自身能力情況進行選題,并由指導老師負責把關。但是許多學生都徘徊“寫什么”的困惑之中。大部分學生的選題范圍過大,很多人潛意識的認為選題范圍大則涵蓋的內容就多,可以寫的東西也就比較多,卻忽略了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選題過于空、大、泛,遠遠超出學生的駕馭能力。比如我院2011屆畢業生中有個學生的選題為“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案”,作為一名高職的會計專業學生,還沒有足夠的視角去審視整個會計工作所存在的問題,所以很明顯,此選題不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所遇到的實際問題而做出的選擇。還有一些畢業論文選題涵蓋內容過于狹小,可操作性不強,沒能發揮出學生自身的水平。
2、參考抄襲問題嚴重
現在社會信息化程度逐年增高,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其他渠道得到各方面的信息。但這也為學生去做畢業論文時抄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大多數學生對于自己的選題聯系實際不夠,缺乏深入的社會調查,論文寫作的素材來源于網上資料。論文的寫作變成了“復制”加“粘貼”,至多對所復制的資料進行“剪碎”和“轉述”。論文缺乏創新觀點和內容。
3、學生撰寫論文的水平參差不齊
我院對于學生畢業論文的要求包括論文的內容及格式兩個部分。對于論文的內容,大部分學生視角都比較狹隘,或者空洞無實際意義。本來要求3000字的論文,學生在交第一稿的時候往往文章只有不到2000字:或者走另外一個極端,從好幾個地方生搬硬套,湊了將近6000字的論文,但是內容卻毫無實際意義。對于論文的格式,盡管我們在給學生布置論文的時候都已經把格式的要求講的非常明白,但是還會有70%的學生的論文格式不符合要求。很大一部分學生連如何設置合適的行間距都不會操作。
二、提高高職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一)加強學生對自身寫作能力的培養
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積累。這期間需要老師們有計劃,有目的地去安排,同時也需要同學們的積極配合。
1、增強學生的主觀意識。向學生灌輸畢業論文的重要性,使學生在主觀上形成一種意識。用人單位在選聘畢業生時,增加對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要求。這樣,在進行畢業論文創作時,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
2、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在大學期間,最重要的是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學生在專業學習的整個過程當中能夠持之以恒,能夠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學會會計方法與技術。其次,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在校內和校外,讓學生接受多種實踐教學的鍛煉,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3、定期邀請一些實踐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傳授會計實務理念。適時邀請一些企業家、經營管理者、財務總監等來學院開展實踐性知識講座,介紹前沿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結合現實中的會計案例解讀會計實務方法,介紹會計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素養、會計準則變化后所產生的經濟后果等。
(二)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深化教學改革。
高職的教育理念就是培養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這一點對于會計專業來說有更大的意義。所以,從學生一入學開始,就應該雙管齊下,在不放松理論學習的基礎之上,加大實訓課的力度。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對所學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這樣到了實習時在工作崗位上才能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法。在深化教學改革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1、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從源頭開始準備。為了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并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應從人才培養方案這個源頭提前安排準備。
2、深化教學方法改革,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與提高教學質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傳統的會計教學方法基本是重教師講授、輕學生參與,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成效,但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出來的只能是理論不深、實踐不精的教條型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針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我們積極探索各種啟發式教學法和行動導向教學法,比如案例教學法、問答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問題導向法、項目教學法、技術規程教學法等。
參考文獻
[1]曹禧修,新本科院校畢業論文寫作之癥候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2
[2]周曉斌,鐘瑤,大學生畢業論文寫作形象化指導初攤[J],當代教育論壇,2005.23
[關鍵詞] 參與式教學;本科教學;創新;思考
【分類號】G642.4
基金項目: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資助計劃(MSJG2014047)
一、參與式教學法引入的必要性
傳統的本科教學多以教師為中心,以“填鴨”的方式把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長期以往使得學生逐漸喪失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隨著“參與式發展”理論在國際發展援助項目中的不斷應用,這一思想被引入教育教學領域,形成了參與式教學法。
參與式教學[1]即合作式教學或協作式教學,是一種鼓勵教學對象(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的教學方式。參與式教學法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2]: (1)平等參與:教師不再是標準答案的“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協助者”;(2)重視過程:參與式教學特別重視教學的過程,這將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更加積極地去創新探索;(3)完全開放: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教學構思,教師也要定期與學生溝通并根據學生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式。
《土地經濟學》主要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土地問題,突出特點是時效性與實踐性很強。因此,在該課程教學中實踐參與式教學法,具有十分必要的意義。
二、參與式教學法在本科課堂中的實踐
(一)實踐對象與方法
在對2011級~2013級地理科學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土地經濟學》課程中,嘗試使用了參與式教學法改革,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別為:課程形式多元化(即:講授、討論與實踐相結合)、考核形式去單一化(即:“平時+期中+期末”)和課后反饋互動化(即:開展自評與互評活動)。
(二)實踐過程
在《土地經濟學》中進行參與式教學法,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講解。1-14周系統講授課程基本理論與知識點,同樣重視學生的參與,通過課上提問、案例討論等形式,及時聽取學生意見的反饋,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本學期課程的內容。
第二部分:小組展示匯報。每學期最后兩周為小組專題匯報時間,要求每組以團體的形式登臺展示其研究成果,臺下其他組同學針對其匯報提出問題,每組時間控制在25-30分鐘。從選題、查找資料、PPT制作到商討以何種形式展示,全程由各組學生在其組長帶領下,通過分工合作完成,這一階段教師只是協助者。
第三部分:反饋反思提高。小組匯報結束后,要求各小組在接受其他同學及老師點評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提交課程學習心得體會。學期末,發放課程調查問卷,由學生對參與式學習情況做出評價與總結,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滿足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與提升創新能力的需求。
(三)實踐效果
通過幾學期的教學實踐,參與式教學法在本科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效果,相較于傳統教學法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突出的優勢:
第一,提高學生參與度,理論聯系實踐。參與式教學法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使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e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同時,該教法使學生在書本理論基礎上,將理論與現實問題結合起來,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第二,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水平提高。開放交流的教學方式,使得作為課程設計者和指導者的教師,必須不斷思考改進教學方法,進而提高駕馭知識的能力。
第三,增加師生互動,實現教學“供需平衡”。師生之間平等對話的反饋反思機制,能夠有效增強師生間互動,幫助教師真實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困惑與思考,進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真正實現教與學的“供需平衡”。
三、對參與式教學法有效實施的思考
(一)擺正教師的作用
學生參與課程設計,不代表就要弱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相反教師的作用變得更為重要。參與式教學中,教師承擔更多的角色:必須擁有豐富的教學方法技能,必須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和諧自由的學習環境,必須組織與管理課堂討論,必須能夠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總結提高。可以說,表面看參與式教學教師講授的部分縮減,但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卻更為嚴格。在參與過程中,要避免排斥教師作用的極端行為,教師與學生各盡其力,共同為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而努力。
(二)避免參與的形式化
在參與式教學實踐中,要避免兩個方面的形式化:一方面是,教學模式的固定化。參與式教學設計具有很強的情境性、變化性,并無固定模式可循。在實踐中,應鼓勵學生依據課程內容安排課程模式,避免機械按照固定步驟行事而忽視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和效果;另一方面是,參與的有形無實化?,F實情況是,部分學生不愿進行課程規劃而寧愿被告知如何做。缺乏參與積極性的學生,在參與式教學中很可能淪為有參與之形式無參與之實質,匯報淪為一種表演,看著熱鬧非凡卻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并無裨益。避免這一現象的辦法是,讓學生充分認識教學設計的意義,讓其自愿、愉悅地參與到教學設計中,同時,盡量簡化參與形式,避免因過程過于復雜而使學生避而遠之的現象發生。
(三)重視全員參與的積極性
參與式教學應注意避免話語權被少數學生占據,大多數學生成了旁觀者和看客[3]。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都有對自身學習規劃的能力,只要引導得當,學習差的學生也能夠加入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中。教師應積極引導每一個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中來,發現每個學生擅長的方面,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參與式教學法中獲得最適宜的發展,提高學習規劃、學習管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保同、許祥云等.“參與式”教學模式在農科專業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 高等農業教育, 2006(6): 39-41.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計算機;實驗教學;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而設計的教學模式[1]。它把傳統的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實際問題、完成實際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能夠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解決方案、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方法應用在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中,通過創設任務,讓學生帶著特定任務自主探索問題,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創新的能力。
1.引言
計算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動手、動眼、動腦的過程,可以發掘學生較大的潛能,從而能夠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實驗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概念,理解和鞏固科學知識,正確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究問題的科學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2]。
2.“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提出
美國教育家杜威以實用主義作為教育理論基礎提出了“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3]。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新方法。根據這種教學法的核心理念,教師的課堂教學始終圍繞既定的教學任務展開,教師把新知識的傳授隱含于每一個實際的任務中,強調學生密切聯系生活、學習和未來實際工作中有意義的“實際任務”情境中去,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全新方法,目前很多課程已經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積極主動對學習資源的應用,共同進行自主探索和協作互動的學習,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踐活動[4]。它將以往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理念,轉變為了以解決實際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新理念;從而將再現式教學模式轉變為探究式學習模式,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這種方法更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解決方案,從而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要求創建“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真實性,能夠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能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更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通過對美國教育家杜威等提出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進一步理解,而我認為所謂“任務驅動式”教學新方法,就需要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些具體的實際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實際任務,掌握教學新內容,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的發展空間, 更好的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3.傳統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的弊端
3.1 “以教師為中心”和以“滿堂灌”的方式傳授知識
“以教師為中心”和以“滿堂灌”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體作用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只把學生看作是外部環境刺激的被動反應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5]。長期以來,實踐教學主要依附于理論教學,致使學生在思想上也不夠重視,學生普遍實踐動手能力比較差。進入大學雖然有很多獨立的實踐課程,但上實踐課時,大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學生看”的形式,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缺少主動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在進行實踐操作時,學生都習慣于機械地按照實踐講義,照方取藥。不能主動對各種現象進行觀察和思考、測量分析和研究,完成對內在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往往是動手不動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實踐課在培養學生科學實踐能力上的優勢。如何在實踐教學實踐中,轉變學生對實踐可態度,使學生從實踐中真正培養科學實踐方法和實踐技能,是深化實踐教學的重點。任務驅動是一種探究式教學模式,我們在實踐教學中通過任務驅動,改革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
3.2 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單一
傳統的“先理論再實踐”實驗教學模式使計算機課程理論知識學習與實際操作分離,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6]。
3.3 校內實驗教學與社會實際工作內容脫節
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仍然僅限于課本上的上機操作,學生沒有進入社會實際角色中,因此不清楚當前社會對計算機課程真正需要掌握哪些必備的知識,對社會實際業務處理缺乏直觀了解。
4.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優點
經過多年的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后發現,實施任務式驅動式教學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驗課堂氣氛明顯活躍,互動效果較好。任務驅動是一種探究式教學模式,我們在實踐教學中通過任務驅動,改革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
5.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實施
5.1 強調任務的可操作性
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大部分在實驗室進行。而現在許多院校由于條件限制,實驗設備簡陋,導致任務無法正常開展。因此在對任務進行設計之初,教師除對相關的實驗室有一定的考慮外,還要考慮可供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是否齊備等,以便于對任務的實施進行掌控。
5.2 設計任務的原則
任務的選擇不是隨意的,需要熟悉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掌握教學內容,分清教學重點及難點,再結合實踐,自主研發設計滿足教學要求的任務。為了做好任務準備,可遵循以下設計原則[7]:
(1)針對性強先將教學總目標分成多個小的學習目標,再將學習模塊細化成若干個容易掌握的具體任務,通過完成這些針對性強的小任務來最終完成綜合設計任務。
(2)可操作性強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只有學生親自操作完成相應的任務,才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從被動變成主動。
(3)簡單易懂分解后的任務應簡單易懂,容易實踐,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可以輕松學習和實踐,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興趣。
(4)具有一定擴展性在任務實現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來擴展任務,深入挖掘出不同層次學生的潛力,使每個學生都能依據自身能力獲得最大收益,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技能應用型計算機人才。
5.3 精心設計任務
教師編排合理的實際任務對學生就是一個興趣,計算機實驗教學中,任務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設計和編排任務非常關鍵,必須具有趣味性、難易適中并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設計編排任務時要盡量從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出發,例如大學生畢業時畢業論文是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在學生學習Word中,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份畢業論文的排版樣本,同時提供一份未排版完成的畢業論文,讓學生自己按照排版的要求完成排版工作。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夠調動起來,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行動起來進行到任務中去。設計任務時一定要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指導,展示情景和樣本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知道某個工具或軟件能夠實現的功能, 通過讓學生直觀而真切地感受具體的任務實例,能夠使學生頭腦里分散的知識點表象形成一個個相對具體的知識結構, 通過這種情境,學生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巧妙的隱含在相應的實際任務中, 使學生更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通過完成實際任務掌握任務包含的知識點[8]。
5.4 自主實踐任務
通過在創設的情境下完成任務,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選擇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實際任務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讓學生去面臨一個個需要立即解決的現實任務。不要害怕學生理解不了課本的教學內容,如果就算理解不了,也應該盡量讓他們去嘗試。當然,關鍵的操作步驟可以強調,否則學生如果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畏難的心理,對任務的完成產生負面的影響。在任務完成階段,教師只是一個幫助者和指導者,只起著引導作用。因此,要注意觀察學生和發現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自由地和大膽地去完成實際任務。學生可以探討完成實際任務的方法和途徑,引起對先前知識的進一步回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在完成實際任務的過程中都有著各自的不同方法。多個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和溝通后,可以得出幾種不同的方法,并作出分析和比較,這樣會大大的開闊學生的思路[9]。整個課堂倡導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更進一步增強師生間的朋友關系。隨著實際任務的完成,學生會在成就感中掌握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
5.5 重視任務結束后的總結與評價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并不單單是一個任務布置與完成的簡單過程,師生們應該做好課堂的階段性總結,在每個任務的布置與完成之后,應該回顧本堂課學習的內容,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進一步提高,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10]。首先可以讓學生每一組派代表對他們這組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對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自我剖析;然后由老師對各組在總結中提出的共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剖析,分析原因,總結同學們出現問題的情況,并給出實際的解決方法,以達到提高掌握知識的目的。
6.結論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我國高校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中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它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也必將面臨眾多的新問題,如何構建“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體系結構和模型仍然需要我們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地探索、總結研究。我們相信通過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一定會被有效地運用于高校課程教育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李興霞.“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教學中的研究[J].職業教育,2012(3).
[2]許雪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信息技術基礎教學中的實踐及效果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3).
[3]徐兵,張南賓. 大學計算機基礎任務驅動式實驗教程[J].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4]陳小陽,駱竹梅.基于任務驅動導向的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探討[J].科教導刊,2012(3):42.
[5]梁紅.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運用原則[J].廣西教育,2007(Z5).
[6]向生.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VFP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09).
[7]王延平.試論化學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J].職業技術,2009(05).
[8]王曉巖.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01).
[9]張永志.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PLC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09(05).
[10]徐兵,胡寧.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3(03).
關鍵詞:建筑力學 力學教學 教學方法 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建筑力學教學目的是要通過課程教學,使學生能夠對一般建筑工程問題開展基本力學分析,為建筑結構提供一定的力學基礎,并為后續從事建筑技術工作創造必要能力。建筑力學作為土建類的核心課程,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創造入門基礎,但在實際工程運用中卻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建筑力學課程較為枯燥,而課程又相當難教,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基本建筑力學,有必要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深層次的建筑力學知識。
二. 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我國高職教育近年來才大力發展,高職院校大部分由中專院校升格而來,教師一般來自中專院?;虮究圃盒;蜓芯啃驮盒?。高職教育有別于中職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職教育理念和本科教育理念都不能很好的適應高職教育,因此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探索高職教育發展規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本著以人為本的綠色教育理念,為了適應高職教育特點,我一方面經常參閱相關資料、信息,學習高職教育文件,高職教育教學論文,不斷學習高職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積極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和學院督導交流思想,聽取合理建議。在講授《建筑力學》時,由重視知識體系本身的完整性轉變重視知識的實用性;由單純理論講解轉變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不僅僅面對課本,有時還面對的施工現場、教學模型等;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師生交流、討論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由單一以分數來評定學習效果的結果性考核轉變為綜合考慮學習態度、出勤率、回答問題、作業和小測試、考試等方面的重能力和素質培養的全過程考核。高職教育理念逐漸清晰,教育理念的轉變帶來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 優化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指一項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任務。項目應該滿足以下條件: 用于學習一定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 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有直接的關系。項目教學法是一套教學戰略,使教師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題目進行深入研究。項目教學法沒有特定的結構或一成不變的教案或教學材料,它是一個復雜但靈活的框架幫助師生進行互動教與學,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內容不再是脫離具體工作情境的零散式專業知識的拼湊,而是反映出某一職業中極其重要的專業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務. 因此,學生只有通過查閱大量的學習資料,學習廣泛的知識技能,才能完成不同階段的項目任務。而學生正是在全程積極參與解決問題的同時,更好地培養了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的工作精神,并在具體的實踐中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建筑力學的教學采用以課堂板書展現,以語言解釋的方式進行,以最后一次考試來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進行教學,往往產生以下問題:第一,教學手段單一,信息傳遞量小,不利于學生在很短的課堂時間內理解要學的知識。第二,教學手段單一,推導、演算過程冗長,導致學生對建筑力學課程的畏難情結,造成學生對建筑力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影響學習效果。第三,教學方法單一,將所學內容與工程實際不能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學生對所學知識在工程中的運用知之甚少,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完課程后,還不能獨立的解決簡單的工程實際問題。第四,通過復習、歸納后進行期末考試,以一兩次考試成績作為課程總成績是一種片面的評定方法,沒有反映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其他幾個重要環節??傊?,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方式,影響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因此,這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必須改革,以適應現代高職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五.改革教學內容
建筑力學包括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為遵循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特點,以“必需、夠用”為度,因此需對課程內容加以整合。事實上,建筑力學的課程內容中存在著一些重疊。這不僅不利于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也不利于使學生掌握課程的精華。為此,對《建筑力學》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做到內容夠用、銜接自然,強調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視力學問題的分析,降低計算難度,突出工程應用。
(1)把《結構力學》中的“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內容提前至靜力學部分。在講授物體的受力分析時,學生們還未知體系的幾何組成規律,因此學生在畫物體受力圖時,有時會遺漏或多畫約束反力,在掌握了幾何組成規律后 ,學生們可以結合體系的組成特點畫受力圖,正確率明顯提高。
(2)在《材料力學》中,拉(壓)、彎、扭幾種基本變形的內力分析方法相同,即都為 “截面法”。故可不用傳統的分章講述,直接歸納在一個章節講解,以便于學生通過比較掌握幾種基本變形的內力計算,加深理解,同時也避免了重復。同樣,也可將這幾種變形的應力計算并入一章,因其應力公式都是根據變形的幾何關系、物理關系及靜力平衡關系建立的。
六.創新教學方式
1.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
對理論力學的授課方式進行改革,采用了多媒體授課方式。多媒體授課不僅可以節省大量板書的時間,而且可以引入大量的動畫、工程實例等,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其次,在理論力學教學時,針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加強案例教學的內容與時間。實踐證明:省略大量繁雜的理念推導過程,把時間用于案例教學上,更能讓學生牢固掌握理論知識并能靈活運用,真正把所學應用于工程實際。
2. 采用啟發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采用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講授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應采用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的一種方法就是問題式教學,即在講課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后可以讓學生回答,開展討論,也可以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教師自己解答。尤其是在例題和習題的講解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提出問題,并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把問題解決,這樣既能讓學生的思路緊跟教師上課的進度,又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七.結束語
建筑力學教學要立足現有教學模式,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采取項目教學法,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確保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美花 CHEN Mei-hua職業學校建筑力學的教學方法研究與探索 [期刊論文] 《科技資訊》 -2011年1期
[2]宋艷蘋 虞婷婷 魏子淞 工程熱力學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期刊論文] 《科技信息》 -2009年30期
關鍵詞: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實驗研究能力;實驗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8-0064-04
化學(教育)專業實驗課程——《中學化學實驗研究》是學生走上中學教學崗位之前的一門綜合實驗技能訓練和實驗教學能力培養的必修課。這門課程的目標和定位是要培養化學(教育)專業學生做一名合格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養,其核心就是培養他們的實驗教學、實驗研究、實驗設計和創新能力,以適應新世紀對化學教師的要求。而化學專業實驗課程的現狀,普遍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實驗內容陳舊,難度偏低;實驗方法呆板,多數是師范生在中學時已做過,沒有新鮮感、時代感[1];實驗教學模式也較死板,課前預習、課堂操作、課后報告的各環節以教材為主,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跟隨教師和教材,這種模仿式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激發他們獨立思考的興趣和激情,師范學生的實驗教學技能也得不到訓練等。因此導致本課程不受學生的重視,教學的目標和定位難以達成。針對以上幾點主要問題,我校對化學專業實驗課程進行了改革。①優化實驗的內容,開設設計性實驗;②創新實驗運行模式,實施“課內實驗,課外研究”的開放實驗的運行模式;③豐富實驗的教學方法,輔助以互動式教學方法;走出了一條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的新路子,在培養學生實驗教學、實驗研究、設計和創新能力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給定的實驗目的、實驗要求和實驗條件,進行獨立思考,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提出理論依據,選擇實驗儀器,確立觀察內容,設想實驗結果,實現實驗過程。通過設計性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及一定的研究組織能力[2,3]?;邮浇虒W法是一種雙向式的自學—質疑—討論—歸納的教學方法,其實質是一種師生的雙邊活動。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單向輸出”和學生“被動接收”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束縛了學生的思想,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4]。而在互動式教學中,將教師與學生角色進行互換,即由“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形式改為“學生講,老師與學生共聽,教師作指正、補充和總結”的教學形式。
一、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的預備
與傳統的教學法一樣,互動式教學方法必須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對于指導教師來講要預備的是:應精心組織設計性實驗的內容,給每個設計性實驗設置難易適度的問題導向并對結果進行預計和評估;明確授課方式和流程,有計劃的安排好實驗教學時間等;準備好軟件和硬件,使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順利運行實施。對學生來講要預備的是:要認真研讀設計性實驗內容,對選題進行全方面的深入研究,明確設計性實驗的問題導向及要求和目標,充分做好實驗研究的一切準備工作,并做好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授課”內容的組織。
1.設計性實驗選題及問題導向設置。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設計性實驗內容的選擇即選題是成功的關鍵。設計性實驗應含有科學研究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操作性,所涉及的方法、儀器應該是學生比較熟悉或有所了解的。它應當具備以下幾個特點:①要適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實驗技能,并能促進更高實驗能力的培養;②是能結合中學化學教學的實際,聯系學生未來教學實踐的內容;③能結合最新的實驗研究成果的,對實驗內容起到改進、優化和創新的作用。我們以該課程教學目標為導向,圍繞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未能及時解決的問題,開展以改進研究為主題的設計性實驗。這些選題一般由老師篩選,也可以由學生根據學習的體會或興趣自己提出。選題所關聯的問題導向涉及中學化學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實驗設計不夠合理、可行性差、成功率低;或一些課堂實驗耗時太長;或實驗現象不易觀察和容易出現異常;或不夠環??煽康?。設計實驗改進研究的內容可以是:實驗條件、裝置的探究;實驗步驟、方案的探究;實驗產物的探究;實驗異?,F象、失敗原因的探究;實驗綠色化、趣味性的探究;生活化實驗、現代化實驗的探究等[5]。按一個實驗教學組20位學生計一般要準備收集20多個選題及關聯的問題導向,保證每個學生一個選題不重復。例如:①“氯氣的制取與性質改進實驗的設計探究”選題,問題導向:制備中氯氣逃逸,造成環境污染;性質實驗中裝置麻煩,步驟多,不能同時進行,浪費課堂時間。②“硫酸亞鐵銨制備實驗的改進設計”選題,問題導向:亞鐵離子易被氧化;鐵粉與稀硫酸反應所產生的污染;實驗設備和裝置影響收率和產物質量。③“二氧化碳使蠟燭自下而上熄滅的演示實驗的改進設計”選題,問題導向:現象不明顯或實驗易失敗等。在具體教學安排中,這些問題導向可由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
2.實驗研究條件和互動式教學條件的完善。一方面,由于設計性實驗的科學研究性質,使得完成設計性實驗周期較長,實驗的運行模式采用“課內實驗,課外研究”,因此我們需要一個獨立的設計性實驗研究場所并開放充裕的時間隨時滿足學生自主研究需要;相應地實驗室還必須提供設計性實驗研究必需的試劑和儀器設備、或儀器設備改造的材料,因此我們還要完善實驗室的開放制度。另在教學條件方面,要合理組織安排該課程課內實驗的教學的流程,以便實施互動式教學法;在硬件方面配備和完善了計算機、攝像機、播放器,投影儀等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有了這些設備學生就可以對自己的實驗研究過程,實驗結果等進行文字、影像和聲音記錄,并在互動式教學中應用和展示這些生動直觀的材料,以供大家觀摩和討論。
二、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運行安排和指導教師的作用
1.選題、明確實驗問題導向——互動式教學法的嵌入。所有選題經過教師的精心篩選,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選擇;每位學生選定設計性實驗選題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研究現有實驗存在的問題明確該設計性實驗選題的問題導向,從而明確該設計研究改進的方向。在這階段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去發現存在的待設計研究解決的問題。
2.查閱和收集文獻和資料。學生確定自己的選題后,在課余時間,學生帶著問題利用教材圖書信息、期刊信息、互聯網信息和學校的電子期刊等查閱和收集有關的文獻和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加工。這環節教師的作用是指導學生查閱文獻和資料方法、工具,并幫助學生對文獻和資料進行評價等。
3.確定設計實驗方案——互動式教學法的展開。通過對文獻和資料的研究,學生提出初步的實驗方案,教師在實驗課開始之前,開設一次實驗方案的大討論課,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走上講臺。學生上講臺陳述各自實驗的初步方案,闡述實驗方案制定的根據、可行性,以及可能達到的效果、應用的前景等。其他同學積極參與方案討論,對各步驟和環節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或給予補充;教師及時對學生遺漏或講錯的問題進行補充和糾正,去偽存真,集思廣益,吸收有益的建議,使實驗方案朝著可靠、簡明、科學的方向進行,最終確定最佳實驗方案。通過這樣一個實驗方案的提出—討論—確定的過程,形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好地互動局面。
4.實驗研究準備。為了不占用實驗課堂時間,學生需在課外完成各自設計實驗的準備工作,包括試劑的配制、設備的調試使用、儀器的改造加工等,同時讓學生了解學習實驗室工作基本流程,也為今后的工作實踐打下良好基礎。在這環節中教師的作用是給予必要的協助,特別是在儀器的改造加工方面,提供學生所需的試劑藥品和儀器設備等。
5.實驗研究探索和創新。實驗準備工作完成后,經指導教師審查批準后,在課外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設計性實驗的探索研究并進行攝像記錄。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或調整方案、或改變方法,經過反復實驗摸索改進突破,使實驗過程成熟并可重復再現,實現實驗設計研究的目的。實驗研究活動實實在在展開,學生實驗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實驗研究時遇到的困難和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去思考和嘗試,最后使學生創造性地完成設計性實驗。
6.實驗成果匯報和交流——互動式教學法的深入。自主選題的設計性實驗,作為實驗教學內容的組成,分配有計劃教學課時,我們將這部分課時分解到常規實驗教學課中,即在每次常規實驗教學課前增加一節設計實驗匯報展示交流課,每次安排2~3位學生上講臺將各自設計改進的實驗進行演示并配合講解,以“教師”身份給任課教師及其他同學“授課”,將實驗研究過程中的發現、創新和收獲與大家共享。其他20來位同學,對其教學過程和實驗研究進行評價,指出不足,給出中肯建議。經過這樣一個環節,學生的教學能力提高相當明顯,獲益頗豐。在這過程中指導教師及時總結和評價設計性實驗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并對學生的實驗教學技巧進行指導等。這是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達到最終目標的升華階段。
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流程示意圖如下:
三、效果和積極作用
通過幾年的具體教學實踐,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1.拓展課程內容。作為教學內容中的一個實驗項目,它包含有20個具體的選題,通過互動式教學法的實施特別是在實驗成果的匯報教學這一環節,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直接和間接的學習了更多的實驗內容,增加了實驗教學的廣度;另外,學生在實驗方案討論和實驗匯報的展示和交流中學會舉一反三,活躍思維。學生對一個實驗的理解不再是平視的,而是站在一個比較高的高度,學生收益頗豐,增加了教學的深度。
2.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使學生研究和創新能力培養落到實處。正如上面我們提到,設計性實驗的研究過程實際上是個完整的科學研究的過程。首先是資料的查找、分析、加工、整理,確定實驗研究改進思路,然后制定實驗研究的方案;再到著手準備、研究,從理論到實踐,經過反復探討和試驗,一點一點地改進突破,最終接近目標,從而寓學生的研究和創造能力培養于全部的教學過程中。從2009年實施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以來,每年均有部分學生通過設計性實驗研究發表相關論文,迄今已10余篇。
3.“講”與“做”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教學能力。學生在做實驗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只“做”不“講”,當走上講臺時只會“做”不會“講”,或者“講”和“做”脫節,還有在師范學生的教育實習中,不少學生對演示實驗的教學感到棘手?;邮浇虒W法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訓練平臺,在設計實驗匯報展示交流課中,學生將各自的實驗進行演示并配合講解。在這過程中,學生訓練自己用標準的普通話、科學的化學用語、清晰的邏輯思維進行“授課”,做到目的明確、要求具體、現象鮮明、裝置簡單、操作規范、面向學生、掌握時間、確保安全、啟發思維等實驗教學的各大要素,使自身的實驗教學技能得到切實地訓練和提高[6]。因此互動式教學法也是學生的教育教學實習實踐活動的一個有力支撐。學生普遍反映,通過互動式教學法的訓練,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明顯感到上手快,上講臺有自信,教態也較自然和老練。無論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組織以及授課技巧都有明顯地提高。
4.促進指導教師素質的提高。設計性實驗的內容的廣泛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有較強的鉆研學習業務能力,不斷吸收新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設計性實驗的實踐性特點,要指導每個學生完成設計實驗任務,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很高的實驗技術水平和很強的應變能力,以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態度去探索更多的實驗。因此通過對研究型設計性實驗的指導,教師自身素質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幾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反映通過這一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不僅大大開拓了他們的思路,激發了他們對實驗課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和提高了實驗技能,并對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7]、實驗研究和創新能力、實驗教學能力(包括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勢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意識、實驗研究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愛學、會學、善學”,同時使學生的實驗教學技能也能得到切實的訓練和提高。
參考文獻:
[1]熊言林,魏先文.高師院?;瘜W(教育)專業實驗內容改革探索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0,31(09):50-52.
[2]張曉暉,杜學東.綜合設計性實驗與學生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8,(29):520.
[3]李立軍,蘭輝.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5(02):107-109.
[4]尹傳奇,黃齊茂.有機化學實驗互動式教學法探索大學化學化工基礎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2-334.
[5]熊言林,魏先文,朱昌青.高師院校化學(教育)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化學教育,2011,32(04):46-48.
[6]陳迪妹,程亞倩.高師化學專業“開放實驗教學”的實踐[J].教育評論,2009,(01):96-98.
論文關鍵詞:銷售管理,體驗式教學實施方法
銷售管理是一門建立在市場營銷學、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之上的應用學科,它是市場營銷學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營銷實踐的產物,世界發達國家都重視銷售和銷售管理的研究和教學。在我國,銷售管理課程在近幾年才被企業重視起來,并成為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朵N售管理》在高校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牢固掌握其原理與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創新性問題的能力。因此,《銷售管理》的教學必須適應時代變化的要求,結合課程自身特點,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打造和培養21世紀企業需要的高級人才、實用人才,才能對我國企業的營銷工作起到推動和指導作用。
1. 體驗式教學概述
1.1 體驗式教學的含義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體驗”為中心,完全區別于傳統的以“教師灌輸”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它是指根據學生現有的能力、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真實的或模擬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以學生自身發展為依歸體驗式教學實施方法,尊重學生、關懷學生,歷練學生,蘊含著高度的歷練價值與意義。它所關心的不僅是學生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得多少知識、認識多少事物,還在于學生的能力和成長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得彰顯和擴展。
1.2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體驗式教學是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自主、創新等主體精神為目標,以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情感為主要特點,以學生自我體驗為主要學習方式,力求在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中達到認知過程和情感體驗過程的有機結合。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與傳統的以教師講述為主的單向教學模式相比較,體驗式教學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
1.互動活動是載體。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以“教”為中心,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觀眾和聽眾,這往往導致學生有可能視而不見或充耳不聞,也有可能“戲散即忘”。而體驗式教學以“學”為中心,讓學生占主導地位,學生是舞臺上的主角,教師則只是編劇、策劃。這個過程強調,學生只有積極參與“演出”才能產生體驗,并在互動中主動獲取知識。
2.情感體驗是引導雜志網。傳統的教學過程強調認知的過程,忽視情感對認知的作用。教育學相關理論認為,學生情感的投入對知識的吸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應,而體驗式教學恰恰能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策劃,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上感悟和領會知識,從而提高教與學雙方的效能。
3.能力塑造是目的。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法由于忽視了受者的主動性,往往有意無意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接收惰性,這種方式培養的學生只會背書(試題)、應試,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卻尤為不足。而體驗式教學通過為學生及時提供一個運用學科知識的空間,使學習者能夠成功地進入相對實際的學習環境中,并在教師的啟發下自主思維,發現規律,得出結論,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決策等能力。
4.恰當激勵是保證。銷售管理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培養高素質的銷售管理人才,解決學校教育和用人單位要求脫節的問題,就必須創新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可以通過有目的、有選擇地把企業的客觀情況展示或模擬給學生,其“模擬實戰”、“自我實現”、“全面對抗”的刺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起到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
2. 銷售管理課程體驗式教學的實施方法
2.1 師生角色互換教學
所謂“師生角色互換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安排,把教學內容分成不同模塊體驗式教學實施方法,針對某些模塊,事先指定不同的學生到課堂上進行講解,教師則暫時充當學生的身份進行聽講,事后進行補充、點評的一種教學模式或方法。在課堂上實施角色互換,是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以及教師加以指導的互動過程。根據教學實踐,在課堂上實施角色互換教學法的具體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教學分工、學生備課、學生講課、教師點評和教師串講等。這種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從傳統的角色定位中轉換出來,讓學生充當教師,讓學生為學生上課,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鍛煉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并能真正、切實地將這個原則落到實處。
“師生角色互換”教學在高校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樹立了全新的師生關系,從傳統教育中“唯師是從”的師生觀,轉變成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地和諧師生關系,突出了學生課堂上的中心地位,改變了教師單純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實踐證明,讓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在其小組備課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實踐動手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質疑能力、組織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同時“師生角色互換”教學能營造一種尊敬、崇拜、佩服的課堂氛圍,使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率真、坦誠,讓每個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取知識,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2 情景模擬教學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參與式教學法,它與上述角色互換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情景模擬主要借助于對環境、角色和活動的模擬來幫助學生理解銷售管理理論知識、了解市場變化規律、掌握適宜的銷售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的營銷人才的教學方法。該方法的核心在于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和相關案例,充當或扮演成銷售活動的角色或“演員”,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種方法在增強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效果,是一種典型的體驗式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結合某一具體企業,采用記者招待會的形式反映銷售管理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從而歷練、鍛煉學生現場表現能力的同時,達到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認知、反思、再了解、再認知、再反思的循環遞進學習效果;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課程的實習環節,采用市場營銷教學軟件或沙盤體驗式教學實施方法,建立模擬企業,讓學生有機會作為企業的各種身份,如總經理、銷售總監、業務主管、銷售員等,從各個角度進行銷售管理決策,并且通過市場調查報告的形式得到每一階段的結果,從而使學生在情景模式的過程中學習、運用、消化理論知識。
總之,情景模擬教學法是理論與實踐的真正結合;情與景的有機結合;教與學的緊密結合;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的有機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有效結合。
2.3 實踐實訓教學
實踐實訓教學是指在學生掌握一定營銷、管理理論的前提下,學以致用,通過各種手段,緊密結合市場、企業和銷售崗位面臨的實踐問題,對學生的銷售能力進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認識層面。實踐實訓教學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尤其像在市場營銷等應用型專業中有著突出地位,通過實踐實訓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觸社會,了解市場、企業的需求,并且可以發現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習方向。
實踐實訓教學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第一,實習基地教學。院系、教師通過努力,積極創造條件,和校外企業達成共識,建立實習基地,進行合作教學。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邀請社會上成功的企業營銷經理和杰出的營銷管理專家到學校將專題、作報告、談經驗;組織學生到企業實地考察,充分了解銷售運作過程,增強對銷售管理的感性認識,豐富銷售管理知識和經驗;鼓勵學生在企業進行短期實習,親身經歷和感受企業的銷售管理過程,了解企業銷售管理的實際工作內容和運作方式,強化和修正課堂上學會的銷售管理知識和技能。第二,市場調查教學雜志網。本方法是結合課本內容,凡是抽象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性事物,如果當地市場上可以找到原形,那么在教師的指導和統籌安排下,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完成的一種教學方式。例如,批發商的類型抽象、繁多不好區別,讓學生通過調查,利用手機拍攝功能,深入市場,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體驗式教學實施方法,取得認知。第三,項目教學。這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可以通過聯系合作單位,簽訂合作項目或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比賽,例如河南省大學生挑戰杯比賽等,和學生一起完成課題的設計、分工、調查、撰寫報告等工作,從而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加連貫、系統。第四,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具體業務為紐帶的“學生營銷公司”。在公司制度下,組織和開展有領導、有責任、有權利、有獎懲的實際商品銷售活動,以強化和修正課堂上掌握的營銷知識和技能。
2.4 其它教學方法
除了上述三種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也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問題教學法、專題小組研討法、探究式教學法等多種方法,這些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只要抓住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感受,繼而構建屬于他們自己的理論體系。
3. 結語
銷售管理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授課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充分調動當代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體驗式教學正好改變了這一現狀。體驗學習充分展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在創造中發展。它在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體驗式教學的深入發展和不斷完善,體驗式教學必將成為銷售管理課程教學實踐的一大亮點。
參考文獻
1.溫韜.市場營銷相關課程引入體驗式教學的思考[J]. 文化建設,2009(14),97-98.
2.蔡建紅、曹開文等.關于高職體驗式教學的理論基礎初探[J]. 職教論壇,2010(2),29-31.
3.肖小兮.淺談實踐性教學在銷售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企業文化,2008(12),188-189
4.李麗.《市場營銷學》教學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定位思考[J]. 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12,38-40.
5.王陽.高校市場營銷學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 現代商業,2008(9),260-261
6.萬蓬勃.基于新型教學模式的市場營銷教學方法探討[J]. 北方經貿, 2008(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