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14: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宏觀金融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
房地產開發商通過公開市場發行股票和債券進行直接融資一度被暫停,獲得銀行信貸條件苛刻且規模受限,因此非銀行金融機構日益成為房地產開發商融資的重要渠道,信托資金、資產管理公司資金、私募地產基金、民間金融機構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融資近年來發展迅猛。
(二)海外金融市場融資
鑒于中國大陸融資困難,近年來,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到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通過發行股票或債券的方式獲得融資,不論是股票融資還是債券融資,市場影響力和信用評級都是融資成本和融資成功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海外市場成功融資的主要是國內一些一線房地產開發商。
(三)通過創新方式獲得銀行資金
由于房地產開發商在銀行的直接信貸受限,通過新通道獲取銀行資金成為可行的方法。廣為市場熟悉的操作方式是銀信合作,即銀行通過向客戶發行理財產品,將所籌集資金作為單一資金委托信托公司投向房地產開發商,該方法于2010年7月被銀監會叫停。[1]但很快一些更為復雜的操作方式出現:一種是銀證信合作,即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后,將所籌資金交給證券公司,由后者訂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或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再將這一資產管理計劃對接信托公司,最終投向房地產開發商;另一種方法是找一筆過渡性資金,先成立房地產信托計劃,再由銀行拿理財產品籌集到的資金受讓該信托計劃的受益權。③這些方式實質上延續了銀信合作。除了換通道獲得銀行資金外,房地產金融市場主體還充分利用限制規則未覆蓋的方法為房地產開發商融資,比如借用應收賬款質押貸款來為開發商融資。應收賬款質押貸款④的常用操作方法是:首先,由開發商與建筑商或設備供應商簽訂商務合同,提供服務或設備,形成建筑商或設備供應商的應收賬款;其次,由建筑商或設備供應商以對房地產開發商的應收賬款質押給銀行,取得銀行的貸款;最后,貸款到期時,要么由房地產開發商還錢給建筑商或設備供應商,由后者歸還貸款,要么建筑商或設備供應商到期不還,由銀行向開發商主張債權代位求償。這樣,名義上是給建筑商或設備供應商的貸款,實質上是在為開發商融資。
二、宏觀調控背景下購房者融資創新的主要表現
隨著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向縱深發展,對需求方的調控力度也日漸加大,對購房者的金融限制即限貸政策,成為一種抑制投資需求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看來,繞過限貸政策的購房者融資創新日漸成熟。
(一)非銀行借貸機構融資
受限貸政策影響,部分地區二套房商業貸款的首付比例提高,三套房或多套房商業貸款被叫停。⑤如果資金缺口不大,除自籌之外,還可向小貸公司、典當公司等民間借貸機構融入短期小額資金。但向民間借貸機構借款往往需要抵、質押物,而且成本較高,因此這一途徑僅可用于滿足償還資金預期明確、金額較小且期限較短的購房者需求。當然,如果資金缺口非常小,購房者可根據月收入狀況向消費金融公司申請消費貸款。
(二)以變通方式從銀行獲得資金
如果購房者資金缺口較大,難以承擔小貸公司、典當公司的高成本融資,或者短期內無法償還借款,以變通方式從銀行獲得資金也是可行的。一些企業購房者可以動用運營資金購房,然后向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甚至是裝修貸款來緩解運營資金壓力。個人購房者也可以其持有的其他房產作為抵押物申請消費貸款用于購房,只是這種操作方法成本高且有與現行法規相違背的嫌疑。但這并不意味著購房者完全無法從銀行獲得資金,如果資金缺口不大,購房者可以通過一張或多張高限額的信用卡分期付款⑥的方式來獲得銀行資金,此外,一些在部分商業銀行有較高綜合授信額度的購房者,可以直接動用這一授信額度購房。
(三)通過房地產銷售公司搭建的融資平臺獲得資金
購房者從民間借貸機構和銀行獲得資金的決策與操作往往是分散進行的,但目前在房地產市場上出現了一個令人警惕的新動向:房地產銷售公司正努力與民間借貸機構或銀行合作,搭建系統性滿足購房者資金需求的融資平臺。在公開宣傳口徑上,一些知名的房地產銷售公司與民間借貸機構或銀行的合作往往強調優勢互補:房地產銷售公司提供優質的客戶資源,與民間借貸機構或銀行的資金資源形成有效互補,大致的合作方式如圖1所示。雖然在各種合作意圖的聲明以及網頁典型推廣案例中,房地產銷售公司與借貸機構合作,對有資金缺口的購房者融資都有意淡化購房色彩,轉而突出家庭消費、經營周轉等功能,⑦但這些需求都是購房者在購房后的資金緊張造成的,這難道不間接構成為購房人融資?購房人完全可以從親朋好友或工作單位短期借款購房,然后申請此類合作金融產品,獲得融資后歸還此前借款。此外,此類合作金融產品中,小貸公司等民間借貸機構提供的家庭消費貸款本身監管寬松,商業銀行提供的綜合授信額度往往采取“一次審批,循環使用”的授信方式,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并沒有過多監控,這些資金不排除有直接用于購房的可能。⑧民間借貸機構和商業銀行之所以愿意提供此類融資服務并放松監控,至少有以下兩方面原因:其一,在客戶選擇上,可以有意識地向償還能力強的二套房甚至多套房購房者傾斜,這類人群凈資產較高,往往可以提供其他房產作為抵押物,違約風險低;其二,在融資金額和期限上,可以有意識地選擇資金缺口小、借款時間短的客戶,回避風險的同時加速資金周轉。
三、宏觀調控背景下房地產金融創新的理論邏輯
毫無疑問,不論是房地產開發商還是購房者,在繞過房地產金融調控壁壘、通過創新方式取得各類融資的過程中,其融資成本總體上要高于銀行貸款,究竟是什么動力驅使他們承擔高成本去融資?各類資金供給方為什么也愿意貸出資金?
(一)生產者背景下商品房價格上漲的內在機制
“生產者”是一個與“消費者”相對立的概念,是美國制度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JohnKennethGalbraith)提出的。加爾布雷斯認為生產者總是不斷自行研究、設計、開發新的產品,自行安排生產,自行規定價格,然后通過龐大的廣告網、通訊網和推銷機構向消費者進行勸說,讓消費者按照生產者安排的品種、規格、價格來購買商品,這就是“生產者”。在生產者市場中,不是需求創造供給,而是生產創造消費,出現這種市場力量不均衡是由于生產者總是有組織的、集中的機構,可以動用規模性的力量,而消費者則是分散存在的,很難形成集體平等地和生產者議價或維權。有學者認為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相對典型的生產者市場,唐文進就對這一問題進行過深入討論。[3]在房地產市場上,從買地到設計,從施工到銷售,都是由房地產開發商的專業團隊決策并主導完成的,反觀消費者,除了決定買還是不買以外,對商品房的上述開發過程沒有直接影響力。⑨因此,房地產市場的生產者特征明顯。在一個生產者市場上,價格的確定往往有利于生產者。與社會福利最大化情形相比,生產者剩余多而消費者剩余少,這一點與壟斷非常類似。其實房地產市場的確具備一定的局部壟斷特征,雖然房地產開發商數量龐大,但由于商品房是地上附著物,購房者的工作和生活半徑是有限的,他們往往僅對某一特定區域的商品房才形成有效需求,而在這一特定區域內的商品房新增供給往往僅由為數不多的開發商提供,這就在局部區域內形成了寡頭壟斷甚至是完全壟斷。不論房地產市場是生產者市場還是具有壟斷特征的市場,其價格必定比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價格高,房地產開發商存在較高的經濟利潤。靜態來看,即便政府實施金融調控政策,房地產開發商依然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來承擔較高的財務成本;動態來看,由于房地產市場是一個生產者市場,如果此前的利潤空間不足以承擔提高了的財務成本,房地產開發商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商品房出售價格的方式來轉移成本,以保證其經濟利潤。如圖2所示,初始狀態下,某區域商品房供給為S1,商品房需求為D1,開發商定價為P1,商品房超額供給為AB。⑩房地產金融調控使得開發商的財務成本上升,該區域商品房供給變動到S2,如果此時P1的價格不足以使開發商獲得正常利潤,即經濟利潤為負數,他們就會漲價至P2,此時商品房超額供給為ED,待售商品房積壓嚴重,不利于開發商的資金周轉,于是開發商自己或發動銷售公司加大宣傳力度,千方百計對消費者進行游說,逐漸使得對該區域商品房的需求由D1上升到D2,開發商又成功地賣出了EC的商品房,待售商品房回到較正常水平CD。
(二)房地產金融市場上的尋租機制
既然房地產開發商可以較為自由地將財務成本上升轉移成商品房價格上升,那么理論上,只要還有漲價的空間,繼續上升的財務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除非價格嚴重透支了消費者的購買力,使出全部游說本領也無法提高商品房需求,價格無法繼續上漲,財務成本的上升耗盡了開發商全部的經濟利潤,否則這一尋租過程不會停止。這一機制使得開發商能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具備較強的財務成本承擔能力,各類型的資金供給方自然有向房地產開發商融資的動力,面對政府的金融調控政策,供給方自然會合作起來,想盡一切可行的路徑,實現對開發商的融資,這不僅有利于解決開發商資金需求,更使資金供給方獲得較調控前更高的利息收入和服務收入。針對二套房甚至多套房的購房者,首先,這部分人資產凈值較高,可以提供其他房產進行抵押或者其他資產權利作為質押,風險保障程度較高;其次,這部分購房者購二套房普遍付較高比例首付或購多套房的全款資金缺口不大,期限較短,償還能力較強。這兩方面原因也使得資金供給方在風險可控下能得到較高的利息收入和服務費。值得說明的是,房地產銷售公司在這一過程中有兩個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方面,他們是主要的宣傳策劃者和游說者,只有更多的人被他們打動進而購房,他們才有獲得更大利益的可能;另一方面,如果購房人資金缺口不大,但受制于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無法獲得銀行融資,他們作為信息的掌握者,自然會努力尋找銀行和民間借貸機構合作搭建針對購房人的金融平臺,在賣出更多商品房獲取收益的同時,還可分享對購房人融資產生的部分收益。在房地產金融市場上,資金提供方在房地產銷售公司的幫助下大規模尋租,某種程度而言,房地產金融調控反而有助于調動他們的尋租熱情———對難以直接從銀行獲得信貸資金的房地產開發商和購房者而言,這部分資金來源彌足珍貴。
四、宏觀調控背景下房地產金融創新的影響
針對政府的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不論是作為商品房供給方的開發商,還是作為商品房需求方的購房者,都因為各種房地產金融創新而獲得了融資,成功地繞開了調控壁壘,這對房地產市場、房地產金融和房地產宏觀調控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商品房供給不斷增加的同時價格不斷上漲
房地產金融創新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推動商品房在供給不斷增加的同時價格不斷上漲。之所以推動商品房供給不斷增加,是因為房地產開發商的融資并沒有受到調控政策的顯著影響,特別是對那些大的開發商而言,他們不僅融資渠道多,而且融資成本也相對低,這些足以調動他們拿地和建設的熱情,因此商品房供給不斷增加。之所以在供給增加的同時商品房價格也不斷上漲,原因有二:其一,在生產者市場上,供給決定需求,在不斷增加供給的同時,開發商和銷售公司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廣播、電話等各種媒體對消費者展開高強度宣傳和游說,使商品房有效需求也不斷增加;其二,在生產者市場上,市場定價權較大程度上歸于生產者,與傳統的銀行貸款相比,即便通過金融創新取得的融資成本較高,開發商們也能通過漲價消化提升的融資成本。
(二)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金融市場風險加速聚集
房地產金融創新的間接影響就是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金融市場的風險正在加速聚焦。在各種房地產金融創新的金融支持下,開發商在不斷增加商品房供給的同時不斷推高房價,根本原因在于其能夠通過宣傳和游說拉動需求,但針對二套房和多套房購房者的金融創新類融資恰好說明這種宣傳和游說的力量正在減弱———開發商、房地產銷售公司僅通過宣傳和游說已難以有效拉動需求,還必須解決二套房和多套房購房者的資金缺口才能有效發掘購房需求。而一旦這一部分購房者的需求得到滿足后,有可能不再有足夠的需求來消化增加了的供給,待售商品房大量積壓,不排除房地產開發商們本著先于其他人逃離市場的心理進行恐慌性拋售的可能,屆時房地產市場將受到沉重打擊。房地產市場的風險一旦成為現實,房地產金融市場甚至整個金融體系都會受到震動。一方面,對開發商的各類融資,包括銀行貸款、信托資金、海外債券、房地產私募基金和民間借貸機構資金都將面臨較高的違約風險。受近年來房地產金融調控的影響,銀行貸款在房地產金融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且銀行主要放貸給一些實力較強的一線開發商和地區龍頭開發商,貸款成本也相對較低,這部分資金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銀行體系相對安全。但其他各類融資由于主要面對的是中小型開發商,成本較高,違約風險非常大。如果這些違約風險集中爆發,風險就會沿著資金的中間供給方到最終供給方的路徑傳播,逐漸演化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值得說明的是,在這部分融資中,雖然銀行系統表面上看起來相對安全,但其他各種融資方式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都與銀行有某些關聯,比如通過銀行發放的委托貸款,以及實際上來自于銀行表內或表外的資金,因此銀行系統想要獨善其身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房價如果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不排除部分首付比例較低的購房者違約,由于這部分資金主要是銀行的按揭貸款,銀行系統可能會在風險暴露的同時被迫處置數量巨大的抵押房產,這又會反過來加劇房地產市場風險。
(三)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效果不明顯
房地產金融領域諸多創新的實質是繞過調控壁壘,這使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政府的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僅在銀行信貸系統內得到了較好地施行,還不排除有部分銀行打球參與房地產金融創新。這些創新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政策制訂部門的聲譽———他們的調控手段總是漸漸地失效,調控目標總是難以實現。這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非常嚴重———人們漸漸習慣了市場的“智慧”,而不大理會政策的規制。近年來,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效果不明顯,與這種預期的不斷強化不無關系。
五、針對房地產金融創新的優化管理建議
房地產金融創新使得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的效果不明顯,增加商品房供給的同時推高房價,加速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金融市場的風險聚集。為此必須調整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政策思路,采取果斷措施,加強對房地產金融市場的管理。
(一)調整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政策思路
基于房地產市場是一個生產者市場的判斷,宏觀調控的重點應該是加大供給和管理市場對房地產的預期。雖然近幾年來,政府主管部門加快了保障房建設,增加了居民住房的供給,但是仍然存在兩個突出問題:其一,保障房建設計劃體現出各行政區劃平均分配的特征,這使得一些三、四線城市保障房供給相對充足,少數地區甚至過剩,[4]而一些人口高度集中的一、二線城市保障房供給相對較少,并且往往處地偏遠,相當部分有資格的購房者購不到房,成功購房者工作生活存在諸多不便,生活成本提高不少;其二,保障房在建設、出售過程中存在管理漏洞,出現了一些房屋質量無法保障、購房人資質可疑等違規現象,使得保障房的保障功能打了折扣。針對這兩個問題,政府主管部門一方面應該合理安排保障房建設計劃,加大一、二線城市的保障房供給數量,特別是要在城市相對中心地段多建設一些保障房,可以采取土地出讓配比策略,出讓一塊地給開發商的同時,緊鄰開發一定數量的保障房,既增加中心城區保障房供給,又對普通商品房價格形成壓力;另一方面要嚴格管理保障房的選址、規劃、施工、發售各環節,增加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充分發揮保障房的保障功能。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的管理是另一個重要的宏觀調控思路,要強化房地產市場供給不斷增加和多樣化的預期,要強化社會房地產投機的風險意識,穩定房價預期,房地產主管部門和宣傳主管部門要定期全國和各地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的數據,特別是風險提示性的數據,并多渠道進行分析與宣傳。加強對房地產開發商和銷售機構的宣傳管理,對于夸張不實的宣傳和欺騙性的游說,要加大打擊力度,盡最大可能促使購房人理性決策。
(二)調整銀行業房地產信貸的管理思路
如前所述,在針對房地產金融宏觀調控的各類金融創新中,銀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表內來看,現行的房地產信貸調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規模和風險皆可控,但如果把各種表外業務考慮進來,可能結果并不樂觀。此外,一些銀行通過其他主體間接給房地產開發商融資,或者通過其他信貸業務對購房者提供融資以彌補后者購房后的資金缺口,實際上還是在為房地產供需雙方融資,并且成本不斷推高,風險卻未降低。雖然管理部門不斷完善其調控措施,如銀監會2010年7月叫停銀證合作,2013年3月又了《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合理控制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總額并加強管理,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通過證券公司成立資產管理計劃再通過信托公司為房地產開發商融資(市場通稱“銀證信合作”)的通路被大幅收窄。但金融市場參與者眾多,業務多樣,由于資本的逐利性,資金從盈余單位向赤字單位的流動很難徹底切斷,嚴格的控制并不一定帶來資金流動減少或停止,反而意味著更高成本的金融創新,因此,必須調整銀行業房地產信貸管理思路。在銀行房地產信貸管理方面,可以嘗試改“風險回避”為“風險轉移”策略,即銀行業適度放松對房地產供需雙方的信貸控制,再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把不同風險等級的信貸資產轉移出去,這樣能降低房地產市場供需雙方的融資成本,在部分削減房價上漲動力的同時降低購房者的信貸風險。
(三)加強對房地產金融領域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和民間借貸機構的監管
一.國內宏觀金融課程群建設研究動態與存在問題
1.國內研究綜述
在國內,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修訂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將原目錄中的“貨幣銀行學”專業和“國際金融”專業合并為“金融學(含保險學)”專業。這種調整正是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整個金融課程體系知識面應該覆蓋整個金融學科的主要方面,如:金融制度、金融體系、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以及完整的金融運行結構,包括微觀金融運行、宏觀金融運行,以提供學生一個有關金融體系的整體框架。2004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由王廣謙、張亦春、姜波克和陳雨露主編的《金融學科建設與發展戰略研究》,該書反映了中央財經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承擔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以及我國頂尖級金融學家和金融教育家、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金融學科和其他重要高校金融學科帶頭人對金融學科建設的最新思考,代表了我國目前對金融學科建設研究的最新水平。如中國海洋大學宏觀金融學有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中央銀行學、金融市場學、中國金融史、貨幣金融理論前沿、金融理論與政策等;寧波大學設有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宏觀金融課程;浙江財經學院采用金融學院模式,宏觀金融學課程分布在8個專業方向,具體有金融學、國際金融、利息理論、金融市場學、貨幣理論、財政學、中央銀行學等。
2.存在問題與研究命題
主要存在問題,第一,現有教學改革未能照顧到地方院校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重點研究了同類大學為培養高層次金融人才而面臨的金融學本科教學定位、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改革問題,未能照顧到地方院校的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各個領域輸送適應性強的應用型人才。第二,宏觀金融類課程急需按地方院校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優化和改革,盡管各院校已順應金融宏觀化發展方向而開設了若干宏觀金融類課程,但尚未解決以下問題:宏觀金融類課程到底該包括哪些主干課程?如何避免相關課程教學內容的交叉?針對宏觀金融類課程要求,如何跟進相應的教學方法改革和實踐類課程?上述問題告訴我們宏觀金融類課程急需按各地方院校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優化和改革。
二.地方應用型大學宏觀金融類課程群設置的特色與創新
1.課程群設置的特色
第一,順應宏觀金融的發展方向。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單一的精英型體系向大眾型、精英型、國際化等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的轉變,本科教育更應強調學習能力和宏觀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二,堅持國內外前沿與地方性院校辦學模式相結合。本項目堅持國內外前沿與地方性院校辦學模式相結合,在改革金融學核心課程體系及教學方法時,既保障學生掌握本學科、專業教學基本要求,又顧及地方性大學辦學環境和培養應用性人才目標,強化宏觀類課程建設,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能力,以適應“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
2.課程群設置的創新
第一,倡導團隊合作,形成推進宏觀金融課程體系建設的機制。課程體系建設既提倡體系的整體性和彈性化,又強調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前瞻性和探索性。為此,需要倡導團隊合作精神,并形成推進課程體系建設的一套機制。具體設想包括:定期舉行讀書報告會。通過指定學習教材、專著或其中的核心章節,聯系學術動態述評文獻;互相交流近期閱讀書目、研究課題,探討本學科前沿理論。集體申報課題、撰寫論文;定期舉行教研活動,討論并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難點與重點;組織課堂教學觀摩;規范教學文件與秩序,鼓勵教學改革與創新。
第二,推進課內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鍛煉相結合。鑒于金融學高度理論性與應用性并重的特點,在教學方式上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一方面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在強調講授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吸收現代教學理念,推進多樣化教學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另一方面強化課外實踐,鼓勵同學參與社會實踐、學生科研等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應用能力。
三.地方應用型大學宏觀金融類課程群實施對策
1.具體設置內容、預期目標和解決的關鍵問題
第一,具體設置內容:主要結合國內外金融學科相關宏觀金融課程設計的總體趨勢,突出服務地方金融機構與企業,強化宏觀金融對地方金融的指導功能,堅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綜合素質,堅持國內外前沿與地方性院校辦學模式相結合,重點推進應用型宏觀金融課程群建設。
第二,預期目標:緊緊圍繞金融學科“課程群+核心課程教材+精品課程”三大類建設大框架,形成宏觀金融課程群建設的子框架和核心課程建設、造就一支具有敬業、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并以此為基礎,為今后核心教材建設與精品課程培育奠定基礎。
第三,解決的關鍵問題:一是宏觀金融課程體系建設,確立宏觀金融課程群的核心課程,并規劃核心課程教材建設;二是配對形成每門課程的師資隊伍,基本保障每門課2名教師;三是完善并形成每門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與考試大綱;四是探索教學改革的方法。
2.實施方案、實施方法、具體實施計劃及可行性分析
將推進以下教學改革:第一,改革思路是整合宏觀金融類課程,將宏觀金融類課程整合成基礎、國際、市場、監管四大類,明確每類課程包括的主要課程、設置目的,并從各自金融專業現有基礎出發提出具體的建設目標,如規劃核心課程教材建設目標、精品課程目標、課程后臺建設目標與教學方式創新目標。
第二,強化案例教學和課程設計。對于理論性較強課程,都增設一定經典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圍繞案例分小組討論,并撰寫學術小論文或讀書報告,以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應用性的課程,都將開設一定課時的實驗教學,要求學生進行仿真模擬金融業務操作,并撰寫實驗報告,以增強學生對業務知識的感性認識、理解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第三,堅持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一方面要根據本學科、專業教學的基本規格和要求,采用課堂講授、案例教學、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強化在課內向學生傳授;另一方面又通過社會實踐環節、學生科研、金融論文大獎賽、虛擬炒股比賽等第二課堂形式,培養學生采用宏觀金融理論分析各種金融問題與經濟現象能力,重點提升學生解決金融問題能力。
第四,探索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簡寫為PBL)教學法。通過設計問題為同學搭起各門課程的知識架構和內在聯系;通過學生自己收集、分析相關資料以感受和體驗知識的分析過程;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和開展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每一學習小組由5-6名左右的同學組成,選定某一主題組織課堂討論——包括小組交流、質疑和點評;要求每組制作PPT,內容包括選定主題的文獻綜述、課堂發言內容以及參考文獻,以充分展示同學的學習成果。
[此課題為寧波市教科所“十二五”重點課題:《基于“政產學研”聯動的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YZD12025)》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何運信.非金融專業學科教學平臺中“金融學”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7(12).
[2]龍春陽.課程群建設: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J].現代教學科學.2010(03).
[3]孫桂芳.金融學課程教學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與教學方式的互動性——基于現代教學設計理念的探討[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6(06).
論文關鍵詞:宏觀;審慎監管;貨幣政策;調控
0 導語
為了保證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安全、穩定與效率,客觀上需要建設審慎的金融監管體系。審慎的金融監管體系不否認金融監管,而是要加強金融監管,這種監管是建立在對尊重市場自主權的基礎之上,是一種審慎的監管。同時要求有更為深入廣泛的金融監管體系,這個體系應更多的從宏觀角度對金融進行管理,尊重市場的調節和金融體系的效率,對市場的不完備進行補充。
1 金融危機與宏觀審慎監管的提出
1.1 金融危機的爆發及原因評析
2007年引爆于美國的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市場危機持續升級,影響逐漸加劇,最終演變成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表面上看,此次危機爆發于金融體系最完善、金融創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論和人才最豐富發達國家——美國,而且起端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市場這一金融創新領域。危機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發于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主要集中在貨幣和銀行的危機。然而,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等人根據有關金融危機的標準研究,通過將此次危機的資產價格、增長和政府債務等指標同二戰以來發生的重大金融危機進行一系列對比,研究結果表明此次危機和以往的危機并無本質差別。
但是在客觀忽略資產價格泡沫極度膨脹的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宏觀經濟理論,以及以資本監管為核心的微觀審慎監管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監管的宏觀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資產價格泡沫,積聚系統性風險,在金融體系內埋下重大隱患。泡沫一旦破滅,積聚的風險迅速釋放,最終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給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
1.2 宏觀審慎監管的提出
危機爆發后,國際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對金融監管進行了深刻反思。為維護金融穩定,金融監管變革在所難免。綜合G20、FSB、BIS和IMF報告文件來看,金融監管改革目的是保證金融穩定,防止類似的危機的沖擊,預防系統性風險。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塊:
(1)增加資本和提高資本質量,同時改善流動性和緩沖機制,緩解資本監管順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維護金融穩定。
(3)增強會計準則實效性。
(4)改善場外衍生品交易市場。
(5)對具有系統性重要影響的金融機構妥善處置。
(6)加強全球金融監管合作,強化遵循統一監管標準。其他方面還包括對沖基金、信用評級公司和證券化等方面的監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漸付諸行動并進行了效果評估,有些改革尚處在討論和研究階段,監管改革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當然,以往的微觀審慎監管對于保證單一機構安全,從而保護金融消費者(存款者和投資者)的利益有著積極意義。但是由于微觀監管的固有弱點表明了其不僅強化了順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在保證單個金融機構安全的同時卻有可能最終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因而需要加強宏觀審慎監管。
“宏觀審慎監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隨著此次危機的爆發顯著上升?!昂暧^審慎監管”目前尚無明確定義。據已有的來看,宏觀審慎監管主要是相對“微觀審慎監管”而言,金融監管當局從金融體系而非單一機構的角度實施監管,降低金融危機發生的概念,維護金融穩定,密切關注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宏觀審慎監管同微觀審慎監管在監管目標、最終目標、風險性質的對待、機構間風險暴露相關性的重要性和審慎控制的實現方式上都有著本質區別。
當前,金融監管改革依然處在成型階段。為維護金融穩定,總的改革趨勢將向立足于微觀審慎監管的宏觀審慎監管模式的方向發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將體現在逆周期性監管政策工具的選用和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構建。
2 我國當前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不足與改良 1 我國當前金融監管體系的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金融監管模式也在不斷變革。總得來說,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統一監管體制時期,人民銀行履行統一監管職能。
第二階段為統一監管向分業監管的過渡時期。1992年10月證監會的成立標志分業監管的開始,1998年保監會的成立標志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明確分工,分別對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進行監管的分業監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為1998年后的分業監管體制時期。
其中2003年銀監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一行三會”為基本格局的金融監管體系最終形成,即分業多頭監管的格局形成。為加強協調溝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監管網絡,監管聯席會議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會簽署了《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監管分工合作備忘錄》,在明確各自職責分工的基礎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經常聯席會機制。然而監管聯席會已長時間沒召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國務院副總理定期召開金融旬會來加強監管政策協調。 2 我國金融監管體系的不足
盡管我國目前分業監管有利于提升監管專業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風險傳染效應,但如同大部分分業監管模式一樣,我國當前的監管體系存在不足。錢小安認為我國監管體系不足體現在監管重復與監管空缺并存、監管資源配置低效、監管協調機制較弱等方面。根據引發此次金融危機金融監管方面的缺失,從宏觀審慎監管角度來看,我國金融體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穩健的宏觀審慎分析平臺。系統性風險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對金融體系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分析、檢測和評估,發現金融系統不穩定性的來源,發出風險警示。這就需要一個專門的分析平臺,一方面整合各微觀部門的信息數據,另一方面同時整合分析宏觀部門和微觀部門的信息數據。而目前,我國并沒有搭建這樣一個平臺。 轉貼于
其次,系統性風險防范不足,存在監管盲區。此次金融危機表明,由于缺乏對具有系統性重要影響的金融機構(集團)有效監管,致使這些金融機構過度承擔風險,最終加劇金融危機程度。
最后,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工具不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需要先進監管理念的同時,還需要有效的完備的金融監管政策工具。而無論是在時間維度上的逆周期監管政策,還是在行業維度上的對系統性風險的有效監控政策,我國都存在不足。 3 我國宏觀審慎監管的框架構建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分析提出了我國在金融監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國未來的金融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構建中,我們要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偟脕砜?,我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有賴于宏觀審慎分析平臺的搭建、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組織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協調機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觀審慎分析平臺,建立預警機制。宏觀審慎分析平臺的構建,對系統性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和預警,對系統性風險的防范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在這一環節的構建大體可分為四步。首先確定平臺,即明確微觀和宏觀數據整合分析的職能的具體承擔部門,可以是“一行三會”當中一個也可以新建一個部門。其二,信息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平臺構建后,相關職能部門就得強化對系統性風險相關信息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特別加強微觀和宏觀數據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統性風險變化趨勢。其三,系統性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即從金融體系宏觀層面又從銀行、證券和保險等行業微觀層面加強對系統性風險的檢測與評估,加大各行業微觀層面風險評估對金融體系宏觀層面風險評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機處理機制。從時間維度上說,我國應完善包括逆周期貸款損失撥備和逆周期的信貸政策等在內的各種逆周期監管政策機制。同時,要加強對杠桿倍數的檢測,從微觀和宏觀角度有效控制金融體系的風險過度承擔。完善相機抉擇機制,有效避免危機擴大和擴散。從行業維度上說,要加強對金融控股集團監管立法,完善對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監管政策工具,有效監管金融創新、金融衍生產品。完善危機處理機制,設計多層次的應急處理監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最后,合理架構組織,健全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協調機制。組織結構鋪排,各部門政策協調是宏觀審慎監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關鍵因素。首先,系統性風險信息的獲得、預警機制的建立、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工具的設定需要各部門明確職責并加強溝通協作。其二,宏觀審慎監管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需要各部門的密切配合。組織架構設定對宏觀審慎監管的效果有極大的影響。我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中的組織安排,首先是確定宏觀審慎分析平臺,作為宏觀審慎監管總的召集人;其次是三會要加強對各自監管行業的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結合意識;其三,要加強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同宏觀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最后,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實施部門要加強同人民銀行、財政部以及發改委等部門協調,制定科學的監管政策并有效執行,提高監管水平和效率,維護宏觀金融穩定。
3 宏觀審慎監管與貨幣政策調控的聯系
在金融監管中,有一項監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銀行監管。這是由于:首先,銀行業在金融體系占主體地位。其次,在各類金融機構中,銀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發金融危機的部門。因此,作為我國貨幣政策執行機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必然在宏觀的金融監管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機制改革中,基于對資本充足率監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約束監管機制。但在當前的新的金融運作形勢下,對于資金的過于嚴格的監管可能會導致雁行的信貸減少,進而導致整個社會總投資的下降,這自然不是金融監管希望的結果。
但是在新的宏觀審慎的監管機制下,政府實行貨幣調控政策則可以利用這樣較為完整系統的機制來進行整體的調控,不僅可以提高貨幣政策在有效引導國民經濟向更好的發展方向上進步,還可以在這一較為拔高的視角上有效的規避一些金融風險,更加有效的將我國經濟引導至又好又快發展的康莊大道!
4 結語
銀行信貸風險是各種經濟風險的集中體現,不僅影響著金融體系的穩健性,而且會影響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甚至打亂市場秩序,造成經濟動蕩。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銀行的信貸風險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很容易引發碩士論文受信主體信貸前的逆向選擇和信貸后的道德風險行為,進而引發銀行的信貸風險,影響金融體系的安全。
而銀行的信貸征信恰恰是解決信貸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最好方法。本文正是基于解決銀行信貸信息不對稱問題和降低銀行信貸風險的目的,期望通過對國內外的銀行信貸征信體系建設情況的比較,得出對于我國銀行信貸征信體系建設的有益啟示,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我國銀行信貸征信體系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信貸征信體系;國內外比較;信用評級
第一章引言
第一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1研究背景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銀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對于大多數銀行來說,其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信貸風險,即貸款的信用風險。銀行信貸風險是各種經濟風險的集中體現,不僅影響著金融體系的穩健性,而且會影響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甚至打亂市場秩序,造成經濟動蕩。
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銀行的信貸風險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作為受信主體的銀行借款客戶對碩士論文自己的經營狀況及其信貸資金的配置風險等真實情況更了解,處于信息優勢地位,而作為授信主體的貸款方銀行則對客戶的相關財務信息和風險了解不夠,處于信息劣勢地位。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很容易引發受信主體信貸前的逆向選擇和信貸后的道德風險行為,進而引發銀行的信貸風險,影響金融體系的安全。
而銀行的信貸征信恰恰是解決信貸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最好方法。通過銀行信貸征信,能夠增加借貸雙方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建立信用的記錄、監督和約束機制,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本文正是基于解決銀行信貸信息不對稱問題和降低銀行信貸風險的目的,期望通過碩士論文對國內外的銀行信貸征信體系建設情況的比較,得出對于我國銀行信貸征信體系建設的有益啟示。
基本思路:
1.金融創新的涵義與基本理論
2.金融創新的機理分析的歷史考察
3.中國金融創新的現狀
4.中國金融創新的"瓶頸"
5.中國金融創新的優勢
6.中國金融創新的路徑選擇
一.金融創新的涵義與基本理論
當代金融創新理論起源于本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經過0年代的發展,至80年代形成,進入90年代仍如火如荼。我國學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是從80年代開始的。
對這一理論進行研究首先需要對“金融創新”有一個定義,雖然學界對此也有些爭論,但基本上是衍生于創新理論的倡導者熊彼特(J.A.Schumpeter)的觀點。我國學者對此的定義為:金融創新是指金融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造性變革所創造或引進的新事物。我個人認為加五個字更好,即:金融家的活動,是金融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造性變革所創造或引進的新事物。這一表述強調了金融創新的主體是金融家,他們是金融活動的策劃者、發起者和維護者。同時,這一表述指明金融創新是“一種活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根據這一表述,金融創新大致可歸為三類:
(1)金融制度創新;(2)金融業務創新;(3)金融組織創新。
從思維層次上看,“創新”有三層涵義:(1)原創性思想的躍進,如第一份期權合約的產生;(2)整合性將已有觀念的重新理解和運用,如期貨合約的產生;(3)組合性創性,如蝶式期權的產生。
從創新理論來看,流派繁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技術推進理論;(2)貨幣促成理論;(3)財富增長理論;(4)約束誘導理論;(5)制度改革理論;(6)規避管制理論;(7)交易成本理論。
從這些理論本生的產生和發展來看,各種理論確實能說明一定時間和空間跨度金融金融創新背后的生成機理,但都偏重于某個側面。事實上,每一種創新都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在不同的時空各種因素的所起作用又有差異,這一點我們從金融發展歷史的角度可以看得很清楚。
二.金融創新的機理分析的歷史考察
金融創新的宏觀分析
1.60年代的避管性創新
創新時間
創新內
創新目的
創新者
50年代末
外幣掉期
轉嫁風險
國際銀行機構
1958年
歐洲債券
突破管制
國際銀行機構
1959年
歐洲美元
突破管制
國際銀行機構
60年代初
銀團貸款
分散風險
國際銀行機構
出口信用
轉嫁風險
國際銀行機構
平行貸款
突破管制
國際銀行機構
可轉換債券
轉嫁風險
美國
自動轉帳
突破管制
英國
1960年
可贖回債券
增強流動性
英國
1961年
可轉讓存款單
增強流動性
英國
1961年
負債管理
創造信用
英國
60年代末
混合帳戶
突破管制
英國
60年代末
出售應收帳款
轉嫁風險
英國
60年代末
復費廷
轉嫁風險
國際銀行機構
創造風險
2.70年代轉嫁風險的創新
創新時間
創新內容
創新目的
創新者 1970年
浮動利率票據(FRN) 轉嫁利率風險
國際銀行機構
特別提款權(SDR) 創造信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聯邦住宅抵押貸款
信用風險轉嫁
美國 1971年 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系統 新技術運用
美國 1972年
外匯期貨
轉嫁匯率風險
美國
可轉讓支付帳戶命令(NOW) 突破管制
美國
貨幣市場互助基金(MMMF) 突破管制
美國 1973年 外匯遠期
&
nbsp; 轉嫁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 國際銀行機構 1974年 浮動利率債券
轉嫁利率風險
美國 70年代中期 與物價指數掛鉤之公債 轉嫁通脹風險
美國 1975年
利率期貨
轉嫁利率風險
美國 1978年 貨幣市場存款帳戶(MMDA) 突破管制
美國
自動轉帳服務(ATS)
突破管制
美國 70年代 全球性資產負債管理
防范經營風險
國際銀行機構
資本適宜度管理
防范經營風險
美國
3.80年代防范風險
創新時間
創新內容
創新目的
創新者 1980年
債務保證債券
防范信用風險
瑞士
貨幣互換
防范匯率風險
美國 1981年
零息債券
轉嫁利率風險
美國
雙重貨幣債券
防范匯率風險
國際銀行機構
利率互換
防范利率風險
美國
票據發行便利
創造信用
美國
轉嫁利率風險
1982年
期權交易
防范市場風險
美國
期指期貨
防范市場風險
美國 1982年
可調利率優先股
防范市場風險
美國 1983年
動產抵押債券
防范信用風險
美國 1984年
遠期利率協議
轉嫁利率風險
美國
歐洲美元期貨期權
轉嫁利率風險
美國 1985年
汽車貸款證券化
創造風險
美國
防范流動性風險
可變期限債券
創造信用
美國
保證無損債券
減少風險
美國 1986年
參與抵押債券
分散風險
美國
4.90年代的各種創新并舉,客觀上放大了風險
進入90年代以后,世界經濟發展的區域化、集團化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全球一體化、證券化趨勢增強,國際債券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發展迅猛,新技術廣泛使用,金融市場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從金融創新的宏觀生成機理來看,金融創新都是與經濟發展階段和金融環境密切聯系在一起的。60年代各國對金融實行嚴格管制;70年代以來,電子計算機技術進步并在金融行業迅速推廣,金融當局開始放松管制。在進入中后起期以后,西方國家普遍出現“滯脹”幾隨之而來的高利率;同時,“石油危機”造成全球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形成金融“脫媒”現象,風險加??;80年代后,各國普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增強,出現了利率自由化、金融機構自由化、金融市場自由化、外匯交易自由化。
金融創新的微觀分析
從微觀角度來看,金融創新是金融家的活動,每一個金融創新都是創新主體的內在動因和外在動因的一種體現。從內因上,創新主體有“獲利性”需求,因而會產生“獲利性創新”;在逐利本性下,又會產生“避管性”創新;由于金融行業的高風險性,會誘發“避險性創新”;從外因上,由于經濟發展與市場的變化,金融主體內部競爭加劇,會誘發“擴源性創新”。
三.中國金融創新的現狀
我國的金融創新經過20年的發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組織制度上的創新
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銀行體制,形成了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和十多家股份制銀行為主體的存款貨幣銀行體系,現在城市信用社改成城市商業銀行。建立了多家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放寬了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和保險也市場進入條件,初步建立了外匯市場,加快了開放步伐。
2.管理制度的創新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市場體系;金融改革;進程
中圖分類號:F82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7-0071-02
引言
利率市場化,就是指由市場決定在貨幣市場中金融機構的利率高低,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以及利率結構和管理幾個方面的市場化。具體是指各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由資本市場的供求情況自主調節,而不是有上級或中央銀行統一規定,從而形成由中央銀行的基準利率和同業拆借利率為資本市場基礎利率,各利率之間利差維持在合理區間的有效利率傳導體系。簡單來講,利率市場化就是由市場作為主體自主決定市場利率的過程。
推行利率市場化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是十分有必要的。隨著我國的證券交易市場的逐步發展,上市公司數量總數以及市值交易金額逐年增加,各大企業通過金融資本市場成為了主要的一條渠道實現融資。正是由于在資產價格與市場利率之間長期存在著一種比價聯系,金融投資人可以在儲蓄存款與證券投資兩者之間進行對比,從而合理而有效地規劃自己的資本。資本在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兩者之間自由流動而達到所謂的均衡狀態。與此相反,一旦貨幣利率發生變化,就會通過這個比價聯系對資本市場造成影響,而且這個反映是十分敏感的。同時,在市場化程度越高,利率分配越是合理的基礎上,這種影響越是嚴重。也就是說,利率市場化盡早完成將會在更高的角度上把控住金融貨幣政策的主動權,更有效起到金融影響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
一、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發展進程回顧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和《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了利率市場化的基本構想。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指出:“穩步中推進利率市場化,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為:“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正是按照這一思路進行的。
1978年,我國利率主要出在高速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準許銀行貸款利率在一定區間內自由浮動;1986年允許銀行資金相互拆借,借貸雙方協定期限和利率;1987年,銀行貸款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個百分點。1990―1992年期間以高速利率結構為主:1990年,規定了拆借利率實行上限管理;1992年,國債首次實行承購包銷標志著利率形成機制正式改革。1993―1999年利率改革逐項開展,利率成為了宏觀調控和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1995年,首次提出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利率改革原則,實現正利率,協調配套的改革目標,和商業銀行把握利率自的改革路徑;1996年,同業拆借業務均由全國統一辦理,產生了中國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1997年,正式啟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同時對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實現放開;1998年,由人民銀行獨立決定再貼現利率,超額準備金與法定準備金開始實行統一利率。2000年,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首先放開外設利率。2001年,債券市場開始引進了做市商制度;2003年,中央銀行擴大金融貸款利率自由浮動空間;2004年,央行實行再貸款浮息制度,同時決定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規模大小制定,并在同年10月進一步放寬人民幣存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大小,首次允許存款利率下調,實現了“貸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階段性目標。
自2000年之后,市場操作公開的重要性逐漸凸出,利率作為核心資本價格成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市場化方式,這已經成為了我國金融宏觀調控改革的重要發展趨勢。經過了十多年的改革歷程,我國利率市場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這些成果對于完全市場化來講,還不足以觸及核心問題。真正的關鍵問題是,我國全面放開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
二、加快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一)加快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有利條件
首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提供出了較為穩定的宏觀政策和經濟環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進行,和政府職能向服務型轉變,在資源配置方面市場由基礎性作用逐漸向決定性作用轉型,市場的調節作用逐漸增強。
其次,我國金融市場的改善。經過多年探索,中央銀行取消了計劃經濟背景下的調控方式。國有商業銀行商業化不斷推進。新型的股份制銀行和地區性商業銀行逐漸崛起,為我國金融行業帶來了一股新生力量,從而將中國金融業的競爭和效率提高到新的高度。隨著金融市場的逐步完善和發展,金融市場逐漸規范,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已經成了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
再次,實行利率市場化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隨著我國法制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的金融立法執法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金融市場相關法律法規頒布實施,更加確立和完善了我國法律體系的金融方面的體系框架,意味著我國金融市場正在向法制化和規范化的方向有序進行。
最后,對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有利的一點是,過去利率市場化改革所做的努力效果顯著。當前,我國利率市場化已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進展,相對一部分利率已經或者至少基本接近于市場化程度。銀行同行拆借市場規范達到一致,已經形成了統一性的全國范圍內拆借市場利率。市場上開始出現金融債券,對國債市場利率也逐步放開。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浮動的范圍和幅度都得到相對擴大。市場業務公開化也在不斷地完善中逐漸發展。這些明顯的金融改革成果都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得到進一步成效提供了積極有力的支持。
(二)加快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的不利因素
第一,國有銀行的商業化發展還不足以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商業化。利率市場化也就是指銀行以貸款的金額大小、發放人和貸款期限等因素來考量確認貸款人的融資成本,對銀行來講必須擁有決定配置信貸資本的自力。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雖然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有所進行,但是還沒有完全沖破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束縛,還不能清楚地劃分出政策性業務行為和商業性業務行為。國有銀行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二,央行的利率調控政策實際實施中難以起到宏觀經濟指示器的功能。中央銀行要通過利率調控貨幣供給量,其關鍵問題是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控政策必須通過一系列的傳導機制連續影響從而作用于市場利率,并且要最終實現使各個經濟主體行為在利率主導下向調控目標趨向一致。目前,我國中央銀行還無法實現完全獨立地制定和實施利率調控政策,現在的狀況是基本上全部的利率是由國務院統一頒布實施的,中央銀行在這方面依然處在被動。其他專業銀行和非國有金融機構雖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利率自力,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這種自主性很難真正落實。另外,專業性銀行并非按照企業化經營,央行的利率調控政策對于這種性質銀行還難以充分發揮有力的作用。
第三,資本市場體系尚未完善。在我國的市場體系之中,各個市場之間都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利率不僅是貨幣市場的價格指標,同時也反映了其它各個市場是否均衡。目前,除商品市場體系相對完善,其它市場卻有待進一步健全。只有各個市場的價格體系實現有效聯動,才能更加順利地推行利率市場化,增強利率的調控作用。
第四,缺乏風險管理和控制人才。長期以來,利率由官方統一規定的利率調整習慣,使得企業和投資者們缺少對利率風險性的認知。一旦利率實行浮動性調整時,利率風險將會成為客觀性的存在,而企業和投資者個人并不能積極應對。缺乏風險管理人才勢必會影響利率市場化的推進。
三、加快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建議
首先,加快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要從根本上解決市場化的制約因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形成市場化的行為主體。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要求具有完善的治理結構;進一步建設行為規范化、制度有效化以及實施高效化的政府,完善政府職能,同時健全商業銀行體系的治理方式和有效的管理機制。
其次,要加快建立健全的金融市場體系,實現資本市場體系健全和宏觀調控機制轉型過渡。這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新的要求:積極發展直接化融資方式,增加市場貨幣彈性,形成多樣化多層次的市場結構;增加市場交易金融產品的類型,采取更多方式積極鼓勵和倡導金融產品的創新;當前應逐漸慢慢放開長期的大額存款利率,推進SHIBOR逐漸成為被民眾廣泛接受的基準利率。不僅要分別完善好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各自體系,而且要合理地構建好兩個市場之間的通道。隨著金融對經濟的影響不斷深化,貨幣市場供應量和經濟水平之間的緊密聯系一定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弱化。因此,作為貨幣當局要做好分析工作,提前做好配套制度的完善工作,為從宏觀層次上把控經濟做好積極準備。
最后,要積極做好各項工作之間的協調整合,每一項改革工作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下的重要環節,其中每個問題都要細致深入的研究。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工作,既不能遲遲等到微觀主體與宏觀調控中制約因素全部化解之后才開始進行,也不能在條件還不夠成熟時盲目地進行。只有結合自身情況認真分析,深刻認識到制約因素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靈活處理,把握好分寸,才能更早一天實現全面的利率市場化。
參考文獻:
[1] 劉雅然.中國利率市場化及利率政策效應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 賀聰.利率市場化與貨幣政策框架轉型[D].杭州: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對現代化人才需求的特點和現代金融學教育的特點介紹,具體闡述了改革現代金融學教育,適應培養現代的金融管理人才。
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曾經說過,21世紀的人才需求標準是懂得現代科技的金融人才或懂得現代金融的科技人才。換句話說,21世紀的人才需求是現代金融和現代科技高度結合的復合型人才。所以,現代金融學教育在培養適應經濟市場化、自由化和國際化要求的金融人才方面擔負著重要職責。
一 經濟發展呼喚金融人才和金融學教育的加強
現代金融已滲透到了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現代經濟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金融經濟。無論是政府的宏觀調控,還是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老百姓個人的投資理財和創業,都與金融息息相關。金融業發展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推動作用日益彰顯。事實證明,凡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同時也是金融業發展較快和金融人才相對集中的地區。美國、英國、日本等莫不如此,我國的上海、深、江浙等地也是這樣。經濟發展與金融業發展之間形成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經濟越發達,金融業就越發展;金融業越發展,經濟發展越快。與此同時,金融業越發展,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也越大。“金融業逐漸成為一個覆蓋范圍最廣與日常生活結合最緊密的服務型行業,同時也是一個最具有創新動力的知識、智力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建立和健全現代金融體系,實現金融和經濟的健康發展,加強金融法規建設,規范金融行為,完善金融市場以及加強金融監管,健全監管體系,維護金融競爭秩序;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大力加強金融人才的培養,以滿足各層次、多樣化的金融人才需求。而這一切又有賴于全社會金融學教育的加強。
總體上來說,現代金融學教育的內涵應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面向社會大眾的金融學知識的普及型教育(在這方面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有關專家學者在東北農村手把手地教農民如何運用農產品期貨交易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增加農民收入,也能夠看到遍及全國各地的形式多樣的面向社會公眾的金融知識講座或短訓班,內容包括股票投資、藝術品投資、國債買賣、黃金買賣、外匯交易、房地產交易、保險業務等);第二個層面是面向在校大中專學生包括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金融學知識的系統的學院式教育。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創新日新月異,國際金融運行風險增加,通過系統扎實的學院式教育,培養既具有國際視野懂得全球一致的業務規范和取向統一的管理法規,又能夠把國情特點與國際慣例結合起來的高素質金融人才是當務之急。
二 現代金融學教育應體現人才需求特點,不斷完善學科體系和內容
我國經濟發展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金融人才的復合型特點,二是金融人才的國際化特點。復合型是指金融人才既要懂得金融又要懂得現代科技尤其是網絡技術和高等數學等;既要懂得營銷又要懂得管理;既要懂得法律又要有較高的政策解讀能力。國際化是指金融人才首先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特別是要具備較強的外語交流和溝通能力,其次要熟知不同的金融文化背景,還要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為此,學院式教育在專業學科體系構建方面應突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技術等;第二部分是營銷心理和營銷行為學、不同金融文化比較研究等;第三部分是專業課程。 轉貼于
當然在現實中,由于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已很難截然分開,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也日益混合。以央行宏觀調控、貨幣政策制定、操作和協調、金融監管及立法和制度安排為核心的宏觀金融,直接作用和影響于以金融機構業務經營與管理為核心的微觀金融。所以,各高校在自己的經濟學或管理學方向的學生培養目標中,可以結合實際有所取合,有所偏重。比如要么以宏觀金融為主,要么以微觀金融為主;甚至還可以在宏觀、微觀金融中突出某一部分的內容,比如在國際貿易專業中可突出國際金融及外匯交易、國際信貸與國際結算的內容等。而在金融學專業中則可以給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的空間。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創新既是必然又是常態。它涉及金融制度創新、金融市場創新、金融機構創新等。而就金融機構而言,又涉及金融業務創新、金融工具創新和金融服務創新等。因此,在現代金融學教育中應及時補充進去這方面內容。
三 現代金融學教育應適應人才需求和培養目標,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完善教育形式
現代金融學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和學科,金融人才又是具備復合型和國際化特點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上更應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具體來說,可以通過討論式、案例式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現在隨著軟件設計與開發技術的發展,有許多模擬現實金融活動的軟件被開發出來,比如國際貿易流程軟件、股票交易流程軟件、外匯交易流程軟件、黃金及藝術品投資軟件等。有條件的學校不妨可以更多地利用軟件模擬教學去增強學生的分析、應用和操作能力。除此而外,還有一種方法值得嘗試,那就是通過聘請在實際金融部門和領域的從業者和管理者開展講座的形式,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金融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金融年度報告[R],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