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14: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園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來看到的最受人詬病的要算大學生喪失誠信了:讀書不認真,考試作弊;做學問不踏實,論文抄襲;找工作時給簡歷注水;騙取助學貸款,畢業逃貸;惡意拖欠學費和就業時沒誠信,隨意違約。
考試作弊
考試作弊在大學校園里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從大學畢業,要是你說從沒作過弊,大伙肯定會笑話你。作弊的“戰場”也有不斷擴大之勢,期末考試作弊、畢業考試作弊、等級考試作弊,“凡有考試處,必有作弊者”;作弊“隊伍”也在壯大,南京某大學在一次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當場查出40多名“”;作弊“技術”也在進步,從晚清科舉時的“夾帶”到傳呼機、手機,甚至還有微型信號接收機用于此道;相關作弊“產業”也出現了――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成為一支有組織、有中介的隊伍,形成了聯絡、接頭、見面、談價、付錢、代考“一條龍”服務。據媒體報道,湖南一公司“生意”做到了廣州,可謂是面向全國了。
學術抄襲
學術抄襲雖有方舟子之流窮追猛打,但那些板子是打在學界專家權威身上。學校里的學生多如螞蟻,抄篇把文章,哪個有閑情雅致去多管此等小事?畢業論文不外乎“百度”一下,再“拷貝”和“粘貼”,便大功告成,還不用像以前那樣弄得一手糨糊;實驗的數據哪里來呢?估計加統計得之,再發揮一下合理想像,編造實驗過程?!疤煜挛恼乱淮蟪?,“不抄白不抄,抄了也白抄”,一些“文抄公”還振振有詞。
注水簡歷
招聘會上的注水簡歷比菜市場的注水豬肉還要多。一次招聘會上,某用人單位收到同一學校同一專業的簡歷十二份,竟然出現了八個系學生會主席,其中有四個人來自同一寢室,還有好幾個人的榮譽證書、外語等級和計算機水平證書除了姓名不一樣外,編號竟是一模一樣。
筆者有一位同事,小孩數學成績不理想,就找了個大學生家教。大學生自稱是數學系的高材生,拿出的成績單中成績都在85分以上,并且多次獲獎學金,是學校三好學生。但就是這樣的優秀大學生,連初中的數學題都解不出來。經過了解,得知有些大學生在找家教工作時,為了更容易取得家長的信任,會采取作假的方式,偽造各種證明材料,如四、六級大學英語證書,各種獎狀等。
騙貸逃貸
騙貸逃貸讓一些銀行“談學生色變”。助學貸款業務是政府為了方便貧困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而為大學生提供最優惠的貸款政策??墒蔷陀猩贁祵W生乘機鉆這個空子,想方設法得到貸款,而在畢業后則玩起了“失蹤”的游戲,對貸款時的承諾置之不理。出具虛假貧困證明騙取助學貸款,成了一些學生的“生財之道”,借了貸款高消費、出入娛樂場所、玩電腦游戲;到了畢業時不能歸還,甚至壓根就沒打算還。
前段時間,原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在新聞會上點名批評8省區支持國家助學貸款不力,被批評者個個出來叫屈,稱“大學生信用太差”是落實受阻的要因。并據有關報道,國有商業銀行國家助學貸款壞賬比例高達10%,甚至有的銀行稱,助學貸款出現了百分之三四十的“違約率”。全國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銀行列入暫停發放助學貸款的“黑名單”。
論文摘要:依據我國的教育體制,分析了大學治理與學生兩者之間的權利與義務,提出了高校治理與大學生維權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大學治理與學生權利都是大學的重要組成因素.是互相聯系的有機體。離開治理.大學將是一盤散沙;離開學生、離開了學生權利,學校將不成其為學校。校園是學生賴以成長、不斷走向社會化的重要環境.也是學生全面進步,健康發展的主要載體。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應該在不損害學生權利的條件下通過有效的大學治理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校園環境。
1從高校與大學生的關系看大學生權利
隨著高校收費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也在進行相應的調整與變革,尤其是新的辦學模式的出現,使我國高等教育不再單純是一種國家的權利和責任.而逐步轉化成一種特殊的消費。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與大學生之間從法律上看存在兩種關系:一是高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規定。有行使教育執行的權力。在這種意義上校方具有教育執行主體的資格,屬于授權執法主體.享有管理權,大學生是被管理者。二是大學生交納學費.高校提供高等教育服務,雙方形成服務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不再僅僅是一個受教育者,而且是教育這種服務的消費者,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消費者。基千高校與大學生的這種特殊關系,大學生應該享有多種權利。
1.1受教育者的權利
學業、學位證書權:即獲得學校公正評價獲得學位、學歷證書的權利。
使用權:學生有充分合理使用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場地、實驗室設備、圖書館書刊、電子資料等的權利。
選擇權:在符合學校規定的條件下,在興趣、能力和經濟條件的基礎上,大學生有選擇學校提供的各種教育服務的權利。如選擇課程、教師、住宿或申請輔修其他專業的權利。
獎貸權:每個大學生都有按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或助學金的權利。
1.2學生作為教育消費者的特殊權利
知情權:大學生對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學校發展概況、自己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對木專業的師資隊伍水平、課程設置以及經費投人等基木情況有全面了解的權利。
監督權:大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態度以及課堂教學質址,對學校教學經費投人情況等進行監督的權利。
就業權:每個思想品德合格,在規定年限內完成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或者修滿學分,準予畢業的大學生都享有就業的權利。
參與權:學生有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權利,尤其是與學生利益有關的事務學生應有提供建議和參與決策的權利。
1.3公民的墓本權利
申訴權:《教育法》規定學生如果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有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的權利。
財產權:學生享有獨立的財產權,只要不違法,學校無權沒收其財產,并負有保護學生財產安全的責任。
人身自由權:學校無權干涉學生的人身自由,比如限制其外出的權利。
平等的受教育權:每個適齡青年都有享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2目前大學生權利受侵害的現實表現
近年來,大學生權利受到侵害的案件層出不窮,1999年的’‘田永案”改寫了“高校無訟”的歷史,學生因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而將學校推上被告席的現象不斷出現。這不僅引起了教育界對高校學生權利維護的重視,也引起了整個社會對大學生權利的普遍關注。目前大學生權益的損害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學生公民權利的侵害。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我國的高校在學校的治理過程中更偏向于管理的角色而非服務者的角色,而學生只能扮演“被管理者”。權利意識的缺失往往使他們忽略了自己作為一個公民應該享有的權利??谇皩W生公民權利的侵害主要表現在:教育亂收費,甚至學生的獎學金、助學金也被擅自娜用,學生的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公寓建設質量不合標準,盜賊猖撅等不良現象嚴重侵害了學生的財產權;高校招生過程中錄取分數線的劃分不統一,在全國統一實行高考的條件下,不同地區的考生升人高校的機會不均等。有的在校大學生因疾病、殘疾或在校犯錯等被剝奪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從而侵犯了大學生的受教育權;某些高校沒有經過學生允許就將學生的隱私材料公之于眾,擾亂了學生的正常生活,侵害了學生的隱私權和名譽權。
(2)對大學生特殊權利即受教育者和教育消費者權利的侵害。大學生作為一個既年滿18歲又沒有獨立行為能力的特殊群體,他們在享有公民權利的同時,還應該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高等教育的收費制度又為他們增加了教育消費者的角色,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他們受教育者和教育消費者的權利也不能被忽略。但是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侵害學生這些特殊權利的狀況,如:教學設施的匿乏和有償使用而侵害使用權;對學校發展概況、收費情況、專業發展、課程設置、教師配置等情況缺乏了解而侵害知情權;對專業選擇、課程設置和教師課堂選擇等缺少自主性而侵害選擇權和參與權;對課堂教學質址、學校教學經費投人情況等缺乏有效監督而侵害監督權;學校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實施獎貸制度而侵害獎貸權;畢業生沒有得到良好的就業指導和服務而侵害就業權;有的學校對犯錯學生做出了不公正的評判.致使學生拿不到學業、學位證書而侵害了學業、學位證書權;對于各項評判.不管公證與否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評判而不得提出異議,從而侵害了其申訴權等等。
3高校治理與大學生權利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高等教育法》《教育法》以及zoos年3月29日教育部公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的法規為學生的維權提供了法律依據.學生不再完全是一個被動的個體,他們已經開始了自我維權道路的探索。教育模式的改革、教育理念的進步以及舊教育模式所暴露的弊端也要求高校在治理的過程中要舍棄.‘父愛思維”,積極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自制能力,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和自我維權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參加校園的建設和發展,培養他們的生存能力和組織能力。充分實現對學生權利的尊重,維護大學生的權利。所有這些情況都要求高校在治理的過程中加強民主建設,增加溝通渠道,廣開言論,為大學生參與學校建設提供一個廣闊的平臺。增開大學生申訴制度,搭建學校信息的平臺,擴大大學生對有關學生問題的參與程度。具體來講可以從下述5條途徑著手解決。
3.1加強法制教育以喚醒大學生的權利意識
由于我國高校與大學生的特殊關系以及中國傳統教育管理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學校教育環境的影響,口前,大學生維權意識整體上還比較薄弱,為此,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管理,讓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從而形成正確的權利觀,學會采取適當的方法維權,并積極開展有關教育活動,逐步樹立正確的主體意識和權益意識,要堅持、鼓勵學生成立大學生權益自我保護組織,在實踐活動中逐步提高自我維權的能力。
3,2建設高校內部申訴和維權體制
學生申訴制度是指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依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法律的規定,向主管部門申訴理由,請求處理或重新處理的制度。在我國學生申訴制度尚不完善,《教育法》對學生申訴的范圍規定的比較寬泛,在申訴的對象和內容、受理學生申訴的機關、職權、申訴處理等不夠明確的條件下,學校對于學生的懲罰,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為此要建設高校內部申訴制度,完善高校內部的維權運行制度,注重學生的實際參與。學??稍O立專門的申訴機構,在對違紀學生的處理上,要做到“處理前須告知、處理中可申辯、處理后可申訴”。
3,3增加學生工作的透明度
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各項學生工作才能得到有效開展,所以增加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工作的透明度,以期做到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事情,關注自己的事情,維護自己的事情,決定自己的牢情??赏ㄟ^推行“學生工作信息制度”,將學校以及各院系的學生工作計劃、學生工作制度、學生工作的各項重大措施、校園活動、綜合測評內容及成績、違紀處分、學科及專業培養規格與培養模式以及各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師安排等和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各項工作均以信息會或張貼布告欄的方式向學生公開,并設意見箱或專門接待人員接受學生的反饋信息。要將獎貸制度和程序透明化,以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獲得救助。
3,4創建學生與學校進行相互信任的溝通平臺
首先要健全學生反饋機制,負責學生工作的部門還可聘請學生助理,從而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各項學生工作,調動他們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在建立、健全學生參與機制和監督機制的基礎上,設立專門的反饋機構,對學生反映的問題和提供的意見,學校要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同音,其次還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家長也參與到對學校工作的監督活動中。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工作的透明度,還培養了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是一個新的組件模型,它將應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單元(稱為服務),通過功能單元之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聯系起來。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進行定義的,它應該獨立于實現服務的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這使得構建在各種這樣的系統中的服務可以以一種統一和通用的方式進行交互??梢詮囊韵聝蓚€方面具體闡述SOA理念。
首先,在軟件系統架構方面。SOA不是一種語言,也不是一種具體的技術而是一種軟件系統架構,它嘗試給出在特定環境下推薦采用的一種架構,它與很多己有的軟件技術比如面向對象技術,是互補的而非互斥的。它們分別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用來滿足不同的特定需求。
其次,在SOA的使用范圍方面。SOA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藥,它最主要的應用場合在于解決當下的不同商業應用之間的業務集成問題。業務集成問題包括:大量異構系統并存;計算機硬件工作方式不同、操作系統不同、編程語言也不同;頻繁的數據傳輸仍然速度緩慢并且不穩定、版本升級無法完成。SOA體系結構中的組件必須具有上述一種或多種角色,角色之間的關系如圖2-1所示。
在這些角色之間使用了三種操作:
(1)(Publish):使服務提供者可以向服務注冊自己的功能及訪問接口。
(2)查找(Find):使服務請求者可以通過服務查找特定種類的服務,這些服務都是由上述中的服務提供者給出的。
(3)綁定(Bind):使服務請求者能夠真正使用服務提供者。三種操作互相作用,服務提供者向服務服務,服務請求者通過服務查找所申請的服務,并綁定到這些服務上。
2基于SOA的校園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2.1系統的功能設計
校園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管理系統,在設計系統總體方案時,既要整合現有的軟、硬件資源,實現這些不同平臺的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共享和集成,又要考慮系統的可擴展性,當用戶需求改變時,系統功能應該能夠實現方便地進行擴展。經過深入的用戶需求分析,確定校園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包括:
(1)教務管理:教務管理系統包含注冊管理、學籍管理、教學計劃、選課管理、成績管理、智能排課、用戶管理、畢業審查、旁聽系統管理、四六級管理、科研管理等多個模塊。
(2)財務管理包括預算管理、科研項目管理、學雜費管理、貸學金管理,帳務處理,工資發放管理等功能。
(3)圖書管理項目有:圖書期刊入庫管理、借書證管理、圖書期刊借閱歸還管理、圖書期刊借閱查詢管理、圖書期刊歸還查詢管理、圖書期刊報廢管理、圖書期刊盤點管理、圖書期刊查詢。
(4)辦公自動化系統:包括用戶登錄和注冊模塊、用戶和角色管理模塊、用戶考勤及其設置模塊、我的文檔管理模塊、短信管理平臺模塊、以及公文流轉模塊等。
(5)學生管理系統包括成績信息管理、課程信息管理、班級信息管理和學籍信息管理功能。
(6)網絡教學系統:包括數據庫管理模塊、基本業務模塊、信息查詢瀏覽模塊等。
2.2系統解決方案設計
本系統基于SOAP和Webservices,實現了各個分布式系統問的跨平臺交互,各個子系統是分散藕合的,這樣就克服了傳統的緊密藕合的分布式系統缺點,達到了良好的可擴展性,可以滿足靈活多變的業務邏輯需求。主要包括兩部分:
(1)各個分院的內部應用系統,可以基于傳統的應用系統模型來實現。
(2)跨平臺數據共享與交換問題、系統安全問題、可擴展性等問題,根構造一種基于XMLWebservices的軟件體系結構模型和綜合解決方案,這樣可以方便地建立基于XMLWebservices的信息集成系統。
3基于SOA的校園信息管理系統實現
在本文研究的校園信息管理系統中,客戶程序包含在系統的前臺Web服務器程序中。通過SOA技術,從數據庫schooldat.mdb中提取更新數據,在本地檢查數據是否冗余,如果沒有冗余,則本地數據庫中添加數據。實現的部分關鍵代碼如下所示:
//檢查并更新課程信息
boolCheckData()
//生成類實例
……
schoo1dataProxy.schooldatasd=newschooldataProxyschooldata()
//通過調用遠程方法返回的數據集取得數據
DataSetds=sd.finddata();
foreach(DataRowrinds.Tables[0].Rows){
……}
//檢查并更新數據}
5小結
總之,與傳統軟件系統相比,SOA強調和突出的是“使用者”,它對于用戶而言成了名符其實的“服務”。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轉變。以往的校園信息管理系統更多的是一種技術,而SOA架構下的校園信息管理系統的服務是完好封裝的,可以通過標準接口多次調用的。對使用者而言。因此,基于SOA體系構建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統就成為趨勢。
參考文獻:
[1]李藏.面向服務架構的應用集成平臺的研究與開發[D].華中科技大學學位論文,2005:23-25.
[2]吳家菊,劉剛,席傳裕.基于Web服務的面向服務架構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07:14-17.
[3]林磊.管理信息系統中基于角色的權限控制[J].計算機應用研究。
【關鍵詞】高校;經濟困難學生;援助體系;研究
綜觀我國高等院校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理論和實踐,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主要是一種政策性的被動資助,這種資助更多地強調從經濟幫助、物質救濟等層面進行資助,往往重物質資助輕精神資助,重短期輕長期關注,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往往較“貧困”,不能真正的解決心理的危機渡過難關,更重要的是面對就業的現實困境,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表現得更加脆弱、單薄,以及無法應對,所以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加強人文關懷,從資助制度的設立、資助的對象以及資助制度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探討“以人為本”,以社會、學校、銀行、團體組織為主體,以相關資助政策的制定實施及資源的分配為保障等。
一、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問題及其實質
一般來說,高校經濟困難學生是一種經濟學意義上的界定,通常是指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在校期間學習、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費用及其他費用或者是支付困難的大學生。普通高校出現經濟困難學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一是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來自老、少、邊、窮貧困地區農村的學生由于區位因素家庭收入少,經濟困難,來到城市尤其是相對富裕地區上學,學費、生活費用提高,支出增加,導致家庭無力負擔,因而容易造成經濟上的貧困。二是部分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家庭由于失去經濟來源,無力承擔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所需的高額支出,導致部分貧困大學生的產生。三是由于天災人禍等原因出現的困難家庭也產生了部分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四是由于家庭本身的原因也產生了部分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如單親家庭、殘疾人家庭、農村多子女家庭。
二、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援助的意義
1.資助關系到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切身利益,是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措施,一直以來都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援助,能夠使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資助政策的指導意義,從而在實際過程中能夠更好的領會政策精神,落實政策,解決資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2.高校作為大學資助政策的執行方,還不能完全適應國家新的資助政策體系。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援助,有利于拓展高校資助管理者的新的思路,開拓新的方法,設計和完善大學生資助體系,為大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
3.隨著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高校學生逐年增加,資助工作的難度也隨之增大。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比較繁瑣,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從事資助工作的人員可能整天投身于事務性的工作,而忽視育人這一根本目標。因此,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援助,有利于理清工作思路,更好地培養人才和提高育人成效。
三、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援助的措施
1.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援助
經濟援助主要是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獎、助、貸、免、減、補”為主的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極大地緩解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壓力。高校必須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基礎上,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鼓勵困難學生積極開展自助,同時還要廣泛挖掘社會資源,積極尋求社會捐助。這樣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有效地緩解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壓力。建立健全大學生誠信檔案,增強大學生的誠信意識。逐步建立社會誠信評價體系。在減少銀行的風險和顧慮的同時,提高學生誠信度,降低貸款違約率。
2.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幫扶
心理幫扶主要是高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對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排查。要根據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對經濟困難學生應該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在他們求助的時候給予關心鼓勵,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調控能力、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堅定他們直面困難的信心。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增強心理素質,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對于出現問題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進行干預、疏導和矯正,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培養良好的心態。
3.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就業幫助
就業幫助主要是國家對于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擇業重視不夠,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擇業需求得不到滿足,所以要創造機會并給予機會平等,國家在對經濟困難學生就業幫助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政策性的調整,機制性的完善。國家不斷規范各種措施,為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就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高校應當構筑強大的、快捷的、開放的信息平臺。學校一方面應當完善招聘機制,吸引各種層次的單位進駐校園;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經濟困難學生思想說服的力度,引導經濟困難學生以積極而正確的心態去應聘,最終達到“雙贏”。
總之,通過改進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措施、合理架構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體系、加強資助工作的人文關懷、構建利益平衡機制,切實解決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等教育向公平的方向發展,緩解高校的矛盾,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以保證資助資源的公平、公正、合理分配。
參考文獻
[1]羅薇.高校貧困大學生教育援助的倫理思考[D].2006年碩士論文.
[2]肖遙.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研究[D].2007年碩士論文.
[3]譚紅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2008年5月第3期.
[4]張利國,閆沙慶.以人為本視野下高校貧困生資助制度的完善[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8期.
大家早安。非常容幸能有機會在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上發表意見。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政治大學有幸主辦了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我剛才看到福建省教育廳放在本次論壇宣傳資料里的第三屆論壇照片,心里覺得非常溫暖。當時,來自海峽兩岸50多所大學的校長集聚在政治大學,就兩岸高等教育的發展交換了意見。還記得在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上,很多校長談到了許多例子,其中有一個問題得到了大家高度的共識,那就是如何建立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學術主體性。
今天,我想延續這個主題,探討一下最近幾年來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高教科研的國際性與主體性。我們在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上談到了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學術主體性,希望能夠為兩岸的大學教育、高教科研發展找到一個根基。如果我們失去了中華文化的脈絡,“長出來”的知識就是不真實的,沒有辦法真正地依附在這塊土地上,并成長得更加強壯。這幾年,兩岸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過程中確實花了很多錢。因為有重點經費的支持,所以兩岸都在不斷追求研究卓越,當然其中也有很多競爭。我們可以從數據中清楚地看到,兩岸的期刊論文篇數在大幅度地增加,國際學術參與度也在逐年提升。無論在臺灣還是在大陸,目前我們能夠列入科技領域全世界前十名的領域越來越多,這部分內容我就不再贅述。正是大家持續不斷的努力,使得我們能夠列入世界百大排名的學校也越來越多,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也正是因為高教配合國際化的進程而不斷向前發展,海峽兩岸才對國際生有更大的吸引力,有越來越多的境外生來到海峽兩岸就讀大學。
在高等教育研究各項指標得到持續改善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幾個嚴重的挑戰。第一個挑戰,大學排名和評鑒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期刊論文以英文的發表為優先,學術多元價值與本質未被重視,忽視人文社科研究價值。第二個挑戰,學術成果非常強調國際發表,學術研究欠缺內在動機與在地關懷。很多的學者可能發表了非常多的學術論文,但是距離解決社會問題還是很遙遠。第三個挑戰,研究視野不夠寬,未見新領域或創新理論、學派形成。第四個挑戰,相對來說,教師們真正能夠落實大學本科教育教科書編寫的意愿低,大家之作尚待努力。第五個挑戰,博士畢業生的數量越來越多,但在博士生的培養過程中過度地強調特定地域的學術研究。第六個挑戰,科研成果轉化率仍然偏低。雖然研究機構與大專院校的論文和專利數持續增加,但真正能夠轉移給產業界使用的比例偏低。在臺灣,我們看到大學高教的快速進展對人們的生活是“無感”的。因此,我覺得這幾個問題值得大家在今天的論壇上共同思考。以臺灣為例,我們的基本收入中,工研院約占10%,中研院約占5%,大專院校約占1%。換句話說,政府花了100塊錢給教育機構,教育機構能夠轉移給產業界的是5塊錢,這種落差也是我們今天所關心的命題。其實,臺灣這幾年不斷地在反省。臺灣治學盛產,但治學應用稍差,真正與國計民生相關的事情并沒有因為臺灣資訊科技的進步而得到明顯的改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在追求高教科研國際化的同時,建立高教科研的主體性,是我今天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我覺得有三件事情值得大家努力去做。第一,建立完整的科技創新價值鏈。換句話說,海峽兩岸大學所做的基礎科學要能夠轉換成為應用研究,智慧財產轉換成為產品,另外再加上商品設計,帶動更多新事業的發展,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科技創新的價值鏈。如果我們只有前端的基礎科學,沒有其他業務或其他活動的配合,那我們的知識對于在地的影響將是非常薄弱的。
第二,建立人文觀點的科技創新。也就是說,科研的題目有上千萬,我們從什么地方開始做研究,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基本的問題。從學者的立場來看,最新的學術研究課題值得我們去追尋;但是從國計民生的觀點來看,在地問題的解決才更值得我們去投入。我覺得,能夠從人民真正的需求出發,通過新產品、新服務創造出新的價值,為人民增添福祉,這才是科研未來努力的方向,而非只是或專利申請而已??蒲须m然是一個學術的探討,本身沒有價值的探討,但以人為本,創造價值,應該說是我們從事科研的同時應該注意的。
第三,建立以大學為核心的區域創新系統。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后,各國紛紛提出創新方案,期望能為國家注入新的成長動能。為了讓民眾得到實際的幫助,問題得到切實的解決,區域型經濟體快速興起。區域已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主體,創新路徑成為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保障創新的動力和源頭,是大家所共同關心的。大學應該責無旁貸,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動能。大學與研究機構可以運用豐富的知識資本和人文社群,開放校園,引導外界參與,吸引外部資源投入。以大學為核心的都市再生計劃,進行在地生活實驗,激發創意、創新與創業的能量,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形塑地方特色,成為世界各國探索高教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認真地思考大學如何鑲嵌于知識城市之中。每所大學所承擔的使命不同,正如各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愿景不一。此外,大學所產生的影響不應局限于科技層面,更應對商管服務系統與文化創意產業帶來影響。大學與城市必須更仔細地檢視,在知識經濟下的優勢策略與彼此共同的目標,大學與城市必須同心協力,針對不同議題發展可行的合作模式,這一方面有利于大學科研成果的轉換,另一方面有利于地方城市的發展。政府需要重新檢視資金運用的彈性,找出大學、當地政府及各次級區域間共同合作的誘因。大學與區域連結的面向可以擴展至所有活動,例如提供終身學習課程,協助開發知識密集型就業機會,輔導畢業生找到適合的工作,并愿意留在當地發展。OECD鼓勵大學積極參與區域及城市發展。從2005年開始,OECD就主張大學在傳統的教學與研究任務之外,強化在地的連結,對區域作出具體貢獻。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9個國家、29個區域完成了大學參與區域發展計劃的調查與報告。
接下來,我想簡單地說一下大學參與區域創新的推動策略。第一,想象――讓我們一起勾勒未來。對于美好未來的向往是創新最大的動力。世界各國均通過各種途徑釋放基層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訴說完整的故事,共同勾勒未來。大學是由富有活力的年輕人組成,應該積極參與夢想的形塑,更應扮演創意的守護神,讓創意成真。我們看到世界上很多區域和國家都在不斷努力地與本地大學、居民合作,對未來做更好的規劃,例如芬蘭、澳大利亞。2009年,因金融風暴的影響,臺灣政治大學與其他學術單位合作,召集了100位年輕朋友,做2025年臺灣產業力想象。
第二,實踐――發展以大學為核心的區域創新系統。所有的夢想都應該得到實踐,否則只是空談。幾年來,先進國家均倡議大學鑲嵌于城市脈絡,成為推動區域創新系統的引擎。大學和產業、區域間的合作不是基層的生產合作,也不僅限于實驗室間的研發合作,而應提升到區域發展、城鄉創新的全面合作。各國或地區應鼓勵大學建立生活實驗室,共同想象未來生活,勾勒整體形貌,協助尋找各項議題的解決方案,同時以創意的方式加以展示,并作為溝通平臺,建立進一步實踐推廣的基礎。生活實驗室以使用者為中心,能夠考慮到多元生活的脈絡。在世界上,生活實驗室做的最成功的就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藝術與技術實驗室(MIT Media Lab)。過去的20年里,該實驗室一直都扮演著探索未來生活的角色,在健康、能源等領域都有著相當成功的表現。實際上,歐洲生活實驗室網絡遍及全球,目前有320個生活實驗室,分布在46個不同的國家,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出具體的科研解決方案。比如,芬蘭、比利時、瑞士等都有具體的基地,結合大學的科研進行試驗。
第三,試點――大學與地方聯手。創新不能只停留在實驗室,更要與地方合作,并結合本地的人文脈絡,融入社區進行生活實驗,共同打造創意基地。大學應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積極改造閑置空間,同時對大型科技項目研究成果進行在地實驗,增加城鄉創意元素,加速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讓每一個城鄉都成為創意城鄉。我們可以在全世界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芬蘭赫爾新基-維基生態城、奧地利蓋星(Guessing)再生能源城、日本北九州生態城、美國芝加哥綠街道計劃、韓國松島未來生活創新服務實驗區等。這些都表明科研不僅是一種學術的產物,同時是一個新時代,或者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個形塑。它會讓人“有感”,讓大家覺得科研是跟人在一起的。
第四,整合――建立跨領域合作平臺。創新常來自邊陲,最好和主流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它又需要進行跨領域的協調整合。因此,設計一個“跨領域、跨專業、跨部門的協調整合機制”,建立公共信任,重點支持大型創新專案,同時促進所有創新參與者彼此間的互動、流動與共同演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誰來整合區域創新生態系統?我個人覺得,大學責無旁貸,可以在區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大學里有一群有知識且充滿夢想的年輕人,具有專業的執行能力,有一批愿意為社會付出的教師。如果這件事情做的好的話,那么就有可能帶動大的區域創新。當然在這種創新的過程中,如何發展出一種新的區域創新系統公共治理機制,將是在未來的大學發展以及區域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
一、三尺講臺寫春秋
“我們吃進去的草,擠出的是奶”,“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任何形容教師
的工作的語言都不為過。作為教師,我以身作則,積極向上,接收黨的領導和教育,為人師表,遵紀守法,積極做好班主任工作,努力做一名學生、家長愛戴的好老師。
因為熱愛教育事業,我全心投入,不斷學習,力求創新。3年前獲南師大美術教育本科學歷,并加入鎮江市美術家協會,開拓眼界,不斷提升自我。工作中主動參加美術類的各項培訓,如到徐州參加省級新教材培訓,省級美術電腦photoshop培訓等等,受益匪淺。
教學是一個教與學并存的過程,所謂“教學相長”也!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本人注重理論的學習、研究和總結。教學論文、教學案例等十余篇在全國、省、市、區獲獎,如《美術教學中滲透京劇元素》獲全國二等獎等。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參加兩次,成績優異。目前個人小課題《小學美術教學中自說自畫自寫能力的培養》已進入結題階段,已見成效。結合學校教育特色,本人參加編寫了校本課程《創造與享受藝術化的人生》一書,現已全校使用。
觀摩與交流,學習與提升。數年里,本人多多參加各項賽課、公開課等教學活動。如XX年到南京參加五城區美術觀摩課——《畫味覺、嗅覺》,在校本課程調研、校省級課題結題、美術教學調研、全國少先隊活動中分開設《京劇臉譜》、《絢麗多姿的京劇服裝》等課。
二、張張笑臉暖人心
美術教師的工作,似乎每一天都充滿著新鮮。在每一節的課堂中,在美的世界里,插上幻想的翅膀,睜開明亮的慧眼,帶著孩子用心去感受生活,發現樂趣,創造美麗。通過興趣小組的培訓及校外多次活動的參與,師生心連心,共同進步!在全國“龍人杯”、歷屆的”市童話節”,市小學生剪貼畫、郵票等繪畫比賽中,屢屢獲獎。數百名學生分獲一、二、三等獎,并有孩子作品在報刊上發表。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及榮獲“優秀考級指導教師”稱號。一份份的獲獎證書,一張張綻放的笑臉,一句句肯定的話語,讓人心底升起濃濃暖意。
三、播撒希望繼飛翔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播下教書育人的種子,收獲甜美成長的果實。作為一名青年團員教師,努力進取,為校、為己增光添彩,責無旁貸。XX年榮獲“京口區優秀團員”稱號,并在校各項比賽中榮獲“優秀團丁”、“教壇新秀”、“師德標兵”、“工會積極分子”等稱號;以校為家,為校教育教學出謀劃策,數個教學設想被多次評為“優秀提案”;為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多次活動中被評為“創意獎”等。帶著對教育事業的一份熱愛、一份信念,播下希望的種子,把美好的愿望化作今后飛翔的翅膀,帶著孩子們,繼續在廣袤的教海里探航,前行!
論文摘要:文章針對目前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實際情況,提出了以計算機在各學科領域內的應用為中心,系統地開展多層次的計算機教學。并提出了如何確定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的目標以及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方法、手段。
掌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已成為現代社會專業技術人員,勝任本職工作和適應社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那么如何培養既有專業知識,又懂得使用計算機技術解決本專業領域實際問題的高級人才。這一任務責無旁貸地擺在了高校計算機教學的面前。下面就以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為出發點;以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為中心,在突出計算機教學與相關專業的緊密結合上,提出一些見解,僅供大家參考。
一、明確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標
目前計算機課程已成為高等院校學生的必修課。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即三個層次的教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和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的深化、充實、擴展和提高。筆者認為:高校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在所學專業領域中的應用。因此,非計算機專業必須系統地開展計算機三個層次的教學。這里還要特別強調的是:除了文化基礎和技術基礎的教學,要繼續不斷地充實與更新教學內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計算機應用為目標的教學上。為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各專業在計算機應用方面教學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
二、突出教學內容必須以計算機在專業中的應用為中心
(一)設立計算機技術在各專業領域應用的基礎課
為了提高學生在各自專業領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可開設一些相關專業方面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可以選取使用計算機技術,解決本專業應用領域問題的一些典型示例,從原理、應用方法及實際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總結和介紹,使學生掌握一些應用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拓寬學生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面,培養在專業中廣泛使用計算機的意識。
(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要針對不同專業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
由于高校各系專業領域各異,因此計算機在不同專業領域的應用也就各自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專業門類多,應用面廣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專業需要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內容。
(三)設立圍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的實習課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內容中必須穿插有培養學生動手參與的實習課。有些內容還不能做到讓學生動手操作條件的,最好也要讓學生參觀具體使用的過程。 轉貼于
三、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在現有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基礎上,是否可以考慮:
(一)可以利用校園網資源開展一些教學工作,如
在一些課程教學課時較少時,可以利用校園網進行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和影響的網上課堂。通過校園網進行教學,可以給學生自由安排時間學習,對于不理解的內容可以反復學習;可以給考前復習或補考學生的復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計算機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必要時可適當增加計算機教
學實踐或實習內容;加強上機教學環節,全面提高上機操作能力。
(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學,應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各領域的普及和發展,不斷地充實和更新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以跟上計算機技術在各專業領域的發展。
四、重視科研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本文討論的是關于對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的教學問題,故不能就“科”、“教”相結合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以計算機應用為目標的教學,如果沒有科研項目、課題研究、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等成果去指導教學,是沒有生機活力的。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必須查閱大量的科技文獻,才能夠及時了解學科發展現狀,掌握新發展起來的理論和最新專業知識,跟蹤學科發展的前沿技術;有了這樣的知識積累,才可能做到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建設高質量的教材,及時向學生介紹新思想和新成果。從中總結整理出適合教學的新內容,充實到教材當中去,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所以,以科研促教學,走“科”、“教”結合之路,是提高以計算機應用為目標的教學的有效途徑。